知识转移的内容

2024-09-12

知识转移的内容(精选12篇)

知识转移的内容 篇1

0 引言

知识转移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医药知识的转移及传承具有较大作用,是研究中医药得以有效传承的另一个角度。国内外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企业、高校、图书馆等组织,除此以外其他具体微观领域的知识转移为研究则比较少,如针对中医药知识转移的研究。由于各具体领域的知识特性、作用机制等并不完全相同,故直接将对企业知识转移的普适性研究成果拿来运用,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需各个领域针对自身知识的不同特性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1 知识转移、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中医药知识转移文献检索概况

1.1 文献检索

本文研究的中文文献主要是基于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期限截止到2015年10月30日,检索的标准,分别按全文、主题、关键词分别搜索“知识转移”“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中医(药)知识转移”四个词,由于搜索“中医药知识转移”搜索结果较少,故按其相近概念“中医药传承”进行补搜索,结果如表1所示,数字后括号内的为经过手动删减后实际和搜索内容有关的论文篇数。

由此可见,现有知识转移方面的研究内容虽然较多,但在中医药领域内的知识转移问题研究却非常少,按照关键词搜索“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中医药知识转移”结果都为0,而按照主题搜索“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结果也是0,中医药知识转移中尤以“代际知识转移”“隐性知识转移”内容更为重要。

1.2 国内学者对知识转移、知识代际转移及中医药知识转移的研究概览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知识转移、知识代际转移及中医药知识转移三方面研究中,以知识转移的研究内容居多,主要从知识转移过程和模式;知识转移类型、层次;知识转移效率;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知识转移领域等几方面进行,其中又以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居多,具体代表人物如表2所示。

2 关于知识转移及中医药知识转移内容的研究

2.1 关于知识转移内容的研究

2.1.1 关于知识转移概念内涵的界定

1977年美国学者Teece最早提出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这一概念,当时主要是用于国际技术及管理方法转移的研究,此后,有学者将技术转移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形成知识转移概念———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

对于知识转移的定义,国内尚没形成统一定义。左美云[1]提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的过程。唐炎华等[2]认为知识转移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

2.1.2 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

马庆国等[3]从知识转移的整个环节出发,把知识转移双方传递、接受知识的动机和能力、双方知识的兼容性、传递知识的媒介和知识的性质作为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王向楠等[4]认为知识的模糊性阻碍了我国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知识越模糊,转移效果越差。陈伟认为地理位置的远近、组织关系的好坏影响到知识转移。

2.1.3 对知识转移应用领域的研究

吴想等[5]认为产学研知识转移是指知识从高校及科研院所转移到企业的过程。

刁丽琳等从产学研联盟契约和信任角度研究了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高钰[6]研究跨国企业基于母子公司关系情境的知识距离对二者双向知识转移的影响,不同的知识特性对上一问题的作用机制有何影响,基于知识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跨国母子公司战略角色如何在识别了知识性质的基础上动态提升。

2.1.4 关于知识转移转移模式及效率的研究

左美云[1]将知识转移到划分成6种类型:合同型、指导型、参照型、约束型、竞争型和适应型转移。王开明等的《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这一研究成果使知识转移的理论更加系统与清晰,对实践操性指导意义。苏廷云分析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和障碍,认为转移方和接受方对知识的不同认识程度。疏礼兵提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接受者,二者的互动会主导知识转移绩效。

2.2 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

王伟等认为人际互动是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方法。陈金菊认为企业运用IT技术可以加速隐性知识的发掘,能够创造一种协同环境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周和荣等将知识分为正式显性知识、非正式显性知识、正式隐性知识、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4种类型,分别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团队间、团队与组织间5个视角,提出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实现的条件。

2.3 关于知识代际转移的研究

王馨对中美航空领域代际知识转移的情景、方法和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周任重等[7]指出创业者知识转移将通过家族企业发展和剩余控制权两个途径对家族代际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最后运用该模型框架,对华人家族企业“子承父业”代际传承模式进行简要评论。于飞等[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转移渠道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知识转移效果,在知识代际传承中起中介作用。

2.4 关于中医药知识转移的研究

汤少梁等[9]把计划行为理论运用至名老中医知识传承行为的研究,从知识传承意愿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名老中医知识传承行为的因素及作用机理。申菲菲等[10]认为应通过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对中医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应加大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范宇鹏等[11]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如何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汤莉娜等[12]研究了有效提高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策略。曾智等[13]界定了中医隐性知识的定义,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提升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策略。

3 关于中医药知识转移问题研究的评述

通过研究大量的国内文献后,发现知识转移的理论前人研究甚多,视角多样,种类丰富,很多基础研究很有价值,为笔者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有不足,综合归纳,有以下几点。

3.1 中医药领域的知识转移研究较少

在中国知网(CNKI)关键词搜索“中医药知识转移”“中医知识转移”结果均为0,按主题搜索“中医药知识转移”结果为46,但实际讲述中医药知识转移的只有5篇,搜“中医知识转移”结果只有15,其中和中医有关的却只有3篇。所以这样的结果可见在中医药领域,知识转移的研究是非常缺乏的,更别提系统化及深入化的研究。

现有的知识转移理论研究除在企业团队、产学研合作机构、高校、图书馆等领域外,其他具体领域内的知识转移的研究较为贫瘠,尤其是针对具体行业知识特性的分析,与之相适应的对知识转移的模式及相关内容研究甚少,所以在微观领域的知识转移研究尚不够充分,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3.2 对于中医药知识属性的研究较少

现有研究更偏重对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由于显性知识在表达上相对容易、明晰,故在知识转移的途径及效果上,显性知识也比隐性知识更容易,而隐性知识由于其自身属性特点,其表达及转移的途径、方式以及绩效等各方面要比显性知识复杂,故研究的必要性及可挖掘性相对显性知识而言更强。波兰尼[14]说过:“我们所知道的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讲述出来的”。所以现有的研究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胜于对显性知识的研究,但对于针对具体行业的知识特性,能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整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内容并不丰富。

另外,在现有的中医药知识研究中较多的是认同中医药知识中隐性知识较多,但对中医药知识为何隐性知识较多的成因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中医药之所以隐性知识较多,除了与个人的性格、经历、价值观等有关,关键的是中医本身是一种技能和文化的结合,这一点从名老中医访谈中可知,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名老中医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学习、理解较多,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多数年轻中医们所缺少的,在此方面的研究甚少。

3.3 中医药知识转移中“知识”的界定有拓展空间

众所周知,知识转移的概念来源于知识管理研究领域,最初是用于技术转移的,可是,英文中的技术“Technology”和知识“Knowledge”是两个不同的词语,当然意思也不同。知识管理和知识转移也仅仅是针对knowledge的管理和转移,可在具体行业中,尤其是翻译成中文后,所谓的“知识转移”和“知识管理”是否应该包含更多的信息。笔者认为有拓展空间,一般而言,应包括:数据(Data)、技术(Technology)、信息(Information)等智力(Intellectual)成果,同时也应包括:经验(Experience)、智慧(Wisdom)等等,而对于文化(Culture)是否应列入其中,笔者认为有待商榷。而现有研究中,对此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倘若对这一问题的界定不统一,那后面的研究则容易存在模糊及矛盾的地方。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例如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无法绝对剥离知识与文化的中医药领域,中医药知识的转移不仅包括技术(Technology)的转移,而且还应该包括文化(Culture)的转移,因为中医本身是技术和文化的结合。同时,有关数据(Data)、知识(Knowledge)、经验(Experience)、智力(intellectual)等信息(Information)也应包括在中医药知识转移的范畴。所以,对一个组织而言,组织内部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及组织之间相互知识转移的“知识”内涵可结合具体行业做进一步研究。

笔者认为中医药知识转移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分别应该是:所谓中医药知识转移内涵指中医药知识由知识源向接受者转移中医药知识、接受者消化吸收、应用创新并给予知识源反馈、知识源再吸收、创新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交互过程。此处的中医药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与中医药有关的技能、数据、经验、文化在内的所有显性和隐性的信息。中医药知识转移的外延则包括但不限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文件文档、查看知识库、调阅科技文献以及现代传媒、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方式进行的所有中医药知识转移与共享。

3.4 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内容研究较少,且对“代际”定义不清

现有研究对知识代际转移主要集中在家族企业领域中,相对来说较为狭隘,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代际转移研究非常少,所以知识代际转移的理论研究尚不够充分,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中医药领域,尤其是老中医“师带徒”“名医工作室”等模式,存在代际关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另外,有必要对“代际”重新定义。传统的“代际关系”理论认为,代际关系即两代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通常一代指20年,现在泛指老年人与年轻人,如家庭中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孙子女的关系。代际差异导致了代际关系,而这一点和实际行业和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分歧:(1)普通行业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要求处于工作状态的人群从1950—1990年皆包括其中。按传统的代际观念,顶多是两代的代际差异,如祖父母辈和孙子女辈,可是在一些特殊行业,如中医领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30年代、甚至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国医大师们依然在一线工作,尤其是年长的老中医们带年轻学徒时,已超出祖父母辈与孙子女辈在两代差异,达到三代甚至更大的代际差异,这就需要针对此种特殊情况研究他们之间的实际代际差异,才能为建立健全中医药知识转移机制作理论铺垫。(2)传统意义上的代际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运行快速、时代特征明显,远非过去社会发展缓慢的节奏。从时代意义上讲,是按照传统20年算一“代”还是按照实际社会中容易出现代沟的年龄差距算一“代”,笔者认为代际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具体“代际”应根据这个时代来定,而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代际理论。

笔者认为对知识代际转移进行研究时应预先确定一个基准,在尚未对“代”进行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就论述知识的代际转移显然不够严谨。中医药知识转移中,不仅存在着传统代际理论中的代际关系,还有更多的具有时代意义上的“代际”关系,只有把这一点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研究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的相关理论。

3.5 缺乏对中医药知识转移和中医药传承二者之间的异同及关系的研究

通常理解,中医药传承离不开中医药知识的转移,中医药知识的转移又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中医传承”或“中医药传承”,按照主题搜索结果都比“中医药知识转移”多。学者们对“中医药知识转移”与“中医药传承”或“中医传承”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各自的界定及相互的关系研究甚少,而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从两个维度来看:(1)从转移和传承的内容来看。中医药知识转移的内容包括中医药传承的内容,中医药知识转移包括技术(Technology)、数据(DATA)、知识(Knowledge)、经验(Experience)、智力(intellectual)、智慧(Wisdom)等信息(Information)、文化(Culture)的转移;而中医药传承则更强调技术(Technology)、经验(Experience)、文化(Culture)的转移,尤其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技术、经验的转移。(2)从转移的主体来看。中医药知识转移包括代与代之间的知识转移,同时包括平辈间的知识转移;而中医药传承则更强调代与代之间的知识转移,否则,总体而言,倘若承者年龄大于等于传者年龄,那传承之目的则无法实现。

知识转移的内容 篇2

摘要:知识转移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如果不注意知识与企业的匹配性,就会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本文提出只有选择满足根植性、适配性、时效性、市场性的知识,才能提高知识转移效果,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知识转移;根植性;适配性;时效性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知识转移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是,陈国宏的研究表明,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将从知识与企业的匹配性,提出如何选择知识来提高知识转移效果。

一、知识转移的涵义

所谓知识转移就是把知识源转移到组织其他人和部门的过程。企业知识转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如研究开发部门、工艺设计、生产制造部门、供应和销售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对知识的共享、创造、转移和学习;第二层是企业与外部的知识转移,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或国家间的知识转移。

二、能够提高知识转移效果的知识特性

转移什么样的知识对于知识转移效果至关重要,本文认为选择满足根植性、适配性、时效性、市场性的知识才能提高知识转移效果。

(一)根植性。知识的根植性有两个涵义:一是指知识源的核心知识或理念来自企业自身;二是指转移的知识能够被企业真正消化吸收,并与企业精神、文化、理念融为一体。

之所以将根植性作为知识转移的一个特性要求,是因为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及高翠娟()的观点:企业自主创新的涵义是企业在自身原始技术(知识)创新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各种技术(知识)的集成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难于模仿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并将其市场化的过程。可见,从长期来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求知识转移必须根植于企业。不少学者的研究以及企业实践都证明,根植性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关涛(2010)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特性(默会性、简单嵌入、复杂嵌入)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显著。张睿(2008)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对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知识源与接收方信息对称、文化融合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正的影响作用。有学者认为组织知识的转移要比物质知识的`转移难很多,因为组织知识比物质知识难以编撰,并且它们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显然对根植性较强的知识可降低组织知识的转移难度。

(二)适配性。适配性指知识转移中的知识是企业及各部门需要的知识,转移的知识量与企业及各部门的吸收消化能力相适应。之所以说“企业及各部门”是因为分别针对两种知识转移——企业与外部、企业内部。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与其相应的知识结构的支持,知识结构不合理必然影响创新能力,知识结构涉及知识存量、知识分布、知识水平和知识类型,所以知识转移中的知识必须满足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的知识结构。另外,由于知识学习软、硬件的差异,企业及各部门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不同,在特定的时间段,转移的知识量低于或高于企业及各部门的吸收消化能力,均不利于知识转移效果。适配性要求企业应根据创新目的搜寻、筛选和合适地转移知识。现实中,不少企业也特别注重企业学习、培训,但是由于转移知识适配性欠缺,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学了许多无用或消化不了的知识,没有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市场性。知识的市场性有两层涵义:一是知识转移满足企业市场战略要求;二是知识转移遵循市场运行规则。知识转移的市场性指明了知识转移的物质利益目标和知识转移交易规则。

陈建东()认为知识管理本身即是战略管理其中的一项具体内容;杜晓君()基于131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公司采取的全球战略会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东道国市场差异性和市场重要性与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也紧密相关。可见,作为企业知识管理主要内容的知识转移必须满足企业市场战略要求,才能使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战略支持。

另外,在知识转移中由于知识粘性的存在会降低知识转移当中的流动性,阻碍知识的有效转移,人的动机是知识粘性的主要来源。人们通常不会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将所拥有的珍贵知识拱手让人分享。知识转移需要成本,知识属于无形的商品,会遵循市场原理,实践表明,命令和控制方法对企业提高知识的转移效率是低效或无效的,企业应该建立知识市场,知识的内隐性和路径依赖性告诉我们尝试在企业内部建立知识市场是可行的。

(四)时效性。知识转移的时效性指的是知识转移在一定时间段具有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预期效果,以及由此给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另一方面超过特定时间的知识就会失去原来的价值。

知识也有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的知识,将逐渐丧失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知识转移的时效性要求转移的知识必须处于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知识特性分析

从系统变量角度来看,根植性、适配性可由企业知识管理内部确定,是知识转移系统的内生变量;而市场性、时效性则由企业战略决定,是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接口,是知识转移的外生变量。

从知识特性看,根植性属于知识存量相容范畴;适配性属于知识结构范畴;市场性属于知识价值范畴;时效性属于知识生命范畴。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根植性是知识转移运行平台基础;适配性是知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市场性是知识转移的目的和环节交接规则;时效性是知识管理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国宏,郭弢.我国FDI、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2]吴洁,刘思峰,琴芬.基于知识供应链的知识创新与转移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3]高翠娟,矫萍,林向义,罗洪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集成策略[J].情报杂志,2010.8.

[4]关涛.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组织情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6.

咨询服务中的知识转移研究 篇3

〔关键词〕咨询服务;知识转移;信息咨询

〔中图分类号〕C9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030-04

The Knowledge Transfer in Consulting ServiceYin Yuanming1 Jia Erpeng2 Sun Jiqing1

(1.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Consulting service is a kind of service providing konwledge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ed by consulting organizations to clients,the service process of which is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This paper elucid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lting servi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lting service and knowledge transfer,and studied the achievement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consulting service,including the drive,transfer process and ways of knowledge transfer.On this basis,this paper probed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consulting service.

〔Key words〕consulting service;knowledge transfer;information consulting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咨询业也在不断成长、成熟,从初期的简单性、零散性、经验性活动,逐步发展到多元化、综合化、规范化、固定化、总揽化、国际化的信息咨询行业,并且出现了网络信息咨询服务。对于咨询和信息咨询的关系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在文中对两者将不做区别,等同使用。信息咨询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从内容范围、咨询程度、用户规模、服务层面、咨询形式等角度来划分。咨询活动包括两个主要要素:咨询服务提供者(即信息咨询机构、信息咨询人员)和咨询服务接受者(即咨询客户)。咨询服务过程即咨询服务提供者和咨询服务接受者进行交流的过程,由于其活动的特殊性,大部分伴随着知识交流。咨询服务提供者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知识体系对用户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用户问题的方案,以及提高决策水平的知识型产品等;服务接受者将咨询的建议融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当中。

1 咨询服务与知识转移概述

咨询服务活动是咨询机构为咨询服务接受者提供的一种知识密集型服务,其核心作用是提高决策和行为的科学化水平,其实质就是咨询双方之间的知识转移活动。

1.1 知识转移的涵义

咨询双方的知识交流过程中,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是连接咨询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的桥梁。用户行为由用户信息交流需求驱动,知识转移是用户行为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1]。

对于知识转移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在任意知识的获取过程当中,必然存在着知识的定向流动,因此,伴随着用户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转移也随之发生[2]。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1]。知识转移的前提是行为主体双方形成知识势能差,也就是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双方都具有交流互动的需求基础上,知识转移就是知识从势能高的主体流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这个过程伴随着知识的使用价值的让渡[3]。

咨询服务中的知识转移,是指咨询服务提供者、咨询服务接受者之间在对某方面信息出现势能之差的情况下,知识从参与咨询服务的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即这些知识从源头向目的地转移的过程。

1.2 咨询服务的特点

信息是咨询的基础,咨询服务的开展要以全面的客户信息、环境信息作为保障,通过信息分析研究,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知识服务,咨询是信息增值的重要方式。信息咨询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的代表,咨询是一项知识型活动。咨询服务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信息性和参谋性。从咨询服务的过程来看,从咨询业务接洽、咨询调查、撰写咨询报告到指导实施、咨询反馈,实质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过程。从咨询服务的功能来看,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参考,解决用户面临的各方面问题、提高决策水平,所以说参谋性是咨询服务的本质属性。咨询业同其他服务行业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性。

1.2.1 咨询服务提供的是知识产品

咨询机构销售的是商业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就是知识本身。咨询企业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在全面的信息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与经验,采用现代方法与手段进行信息分析与研究,向用户提供决策和建议。它的产品一般采取咨询报告、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方案、对策建议、管理软件、技术信息等智力劳动成果形式[4]。

1.2.2 咨询服务最主要的知识源于外部客户

虽然咨询企业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咨询服务者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他们仍需要与客户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咨询服务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咨询企业在进行一个个客户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不同的问题,对不同客户会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经验知识都在不断充实着咨询企业的知识体系[5]。

1.3 咨询服务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咨询服务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知识转移的过程,知识从参与咨询服务主体的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咨询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两个主体,它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知识转移,而且知识转移是双向的。一方面,双方通过知识转移来达到相互沟通和交流,客户与咨询机构的良好沟通与合作是保障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咨询服务提供者利用自身的知识体系为服务接受者提供咨询服务,知识由咨询服务提供者向咨询服务接受者转移。

2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实现

2.1 知识转移的驱动

知识转移是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实现知识的重新整合,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其中包括个人、组织之间隐性和显性知识以及一种类型的知识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知识的转移策略[6]。

2.1.1 咨询服务接受者(咨询客户)角度

咨询客户的咨询需求是咨询服务开展的基础。咨询客户的咨询需求包括实现企业/个人目标、企业的管理经营问题、鉴别取得新机会、强化学习、便于实施变革等,咨询需求是交流活动产生的动力。在现实需求的驱动下,客户主动去寻找咨询机构,希望咨询机构帮助解决问题或提高决策水平。在咨询机构正式为咨询客户提供服务中,咨询机构把知识产品提供给客户,使得知识从提供方转移到客户方。

2.1.2 咨询服务提供者角度

咨询机构的人力资源对于组织的运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咨询人员根据社会信息咨询需求,为个人或团队开展信息咨询活动。咨询人员决定着咨询机构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品质信誉、运营效益以及咨询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咨询服务提供者拥有较高的专业和理论知识势能,客户拥有具体的经验和较高的组织操作层面的知识势能,在咨询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知识转移是双向的[3]。不管咨询提供方咨询人员素质多高,咨询专家如何多,在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其自身也要不断获取客户知识,如客户企业的组织文化、业务流程、面临的问题等。

2.2 知识转移的过程

从1977年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首次提出知识转移这一概念开始,知识转移一直被作为一个发生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过程来研究[7]。Gilbert和Cordey—Hayes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取得、沟通、应用、接受、同化5个阶段[8]。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Szulanski等人认为,知识转移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初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9]。王开明等人认为:知识转移类似于信息发送,一般包括知识的发送和接受两个基本过程,这两个过程由不同的主体——发送者和接受者分别完成,二者通过中介媒体相互联系[10]。

知识转移是转移主体、转移内容和转移媒介在特定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本文参考上述学者的理论,并根据咨询服务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包括发送、接受和反馈,如图1所示。

2.2.1 发送

知识转移是受商业目标或者利益驱动的,转移动机能否转化为知识转移行动主要取决于知识接受者主观上对知识转移的难度、转移后的收益等的判断。当咨询服务接受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转移时,下一步活动就是寻找有效的知识源(咨询服务提供者)并与其建立联系,并协商知识转移的相关事宜。咨询服务提供者根据咨询服务接受者的要求和对反馈的理解,并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经验、感受等,通过沟通渠道(用于转移数据和信息的任何一种方法或者多种方法)有选择地发送知识。

2.2.2 接受

由于知识具有无形性,知识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移在步骤和通道使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咨询服务提供者发送的知识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障碍(外界的干扰),而且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传向接受者时还会进一步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接受者必须对知识进行选择和过滤,排除干扰。如果知识转移带来的利益符合咨询服务接受者的价值判断,则将知识并入到自身知识库,否则咨询服务接受者可能会抛弃该知识,并结束此次知识转移,或者将意见反映给咨询服务提供者进行再次论证、修正。最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感受等对保留下来的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加上自己的主观见解、判断、整合。

2.2.3 反馈

在接受阶段,咨询服务接受者对知识的实施并不是完全满意或者十分顺利的。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修正方案时, 需要回过头来重新制定方案, 此时必须把这些情况反馈给咨询服务提供者,于是新一轮的知识转移过程开始了。

2.3 知识转移的途径

知识转移包括转移的知识、知识源(知识发送者)、知识受体(知识接受者)、转移媒介、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等要素。其中转移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要素,知识转移的渠道根据转移知识的形态来分,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转移渠道和隐性知识转移渠道[11]。

2.3.1 隐性知识转移渠道

隐性知识包括个人隐性知识和组织隐性知识。个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的未被表达出来的知识;组织隐性知识是产生于组织的实践活动,嵌入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中,如组织经验、方法技巧、企业文化等。在咨询服务过程中,隐性知识的转移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方面是通过“隐性——隐性”的转移方式,也就是说知识接受者通过模仿、交流等,把知识提供着的隐性知识转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转移方式,即将隐性知识首先显性化,通过文字或图像各种符号系统来表达、传递。

2.3.2 显性知识转移渠道

显性知识是指客观的和理性的知识,能以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指南、手册和图表等形式分享的结构化知识,是实事知识和原理知识。显性知识可以分为系统化的显性知识(人们以文本、表格等形式系统性或条理性科学表达的知识)和离散显性知识(散落的尚未系统化表达的知识)。一般来说,这类知识容易在咨询服务提供者与咨询服务接受者之间正式地、系统地传递与分享。规范、指南和手册等是显性知识转移重要的渠道。

3 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特点

咨询服务中的知识转移是从咨询服务接受者正式提出需求, 咨询服务提供方引入咨询服务项目之日起, 直到咨询方案付诸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在咨询服务过程中,知识转移有以下特点:

3.1 知识转移双向性

咨询服务知识转移是双向的、不断反馈的。咨询服务双方既是知识的需求者,又是知识的供给者。咨询服务是一个知识循环流动的过程,咨询服务双方不断交流,整个服务过程不断发生着知识转移,直到咨询服务的结束。

3.2 知识转移个性化

咨询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无论咨询服务者拥有多么完善的相关知识体系,仍然需要与客户自身条件相结合。只有完全了解客户的相关情况后,才能形成对特定问题的咨询服务方案,并将其作为知识转移提供给服务接受者,用来解决问题,提高决策水平保证咨询服务的质量。

3.3 知识特点的多样性

在对知识转移的研究中,被转移知识的特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包括知识的默会性(Tacitness)、专用性(Specifici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有用性(Usefulness)[12]。知识的默会性主要是对于隐性知识而言的,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暗含性、难以编码的技能积累,不能轻易共享和交流。知识的专用性指知识作为资产方面的特性。复杂性指与给定知识或资产相互依赖的技术、惯例、个人及资源的数量,复杂程度越高,产生的模糊水平就越高,竞争者就越加难以模仿。默会性、专用性、复杂性通过影响知识运用的因果模糊性决定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有用性则通过影响知识转移的动机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

3.4 知识转移形式多样性

由于知识本身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也不同。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采取有效的转移形式,有利于咨询服务机构的知识转移。知识转移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当面即时转移、借助载体转移、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交付、借助于培训活动转移、派员参与到客户的日常工作中去、发表免费研究报告等[13]。

4 结 语

咨询服务是一项典型的知识服务活动,服务过程是知识转移的过程,知识转移在咨询服务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咨询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探讨咨询服务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实现过程的基础上,对知识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咨询主体对知识转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咨询服务高效、合理地进行以及咨询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昌平,佘晶晶,邵其赶.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J].情报杂志,2008,(5):3-6.

[2]程娟.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86-590.

[3]王昕,李勇.咨询服务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与整合[J].中国信息导报,2005,(8):33-42.

[4]闫安.咨询企业的知识管理[J].情报科学,2008,22(10):1160-1163.

[5]王丽娟,孔令鹏.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应用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8,(2):138-144.

[6]苏新宁,任皓,吴春玉,等.组织的知识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35-138.

[7]Teece,D Jr,G,Pisano,et al,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7):509-533.

[8]Myrna Gilbert,Martyn Cordey-Hayes.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vation 1996,(16):301-302.

[9]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pecial issue),1996,(17):27-44.

[10]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2-7.

[11]李楠.咨询企业知识转移的路径研究[J].晋图学刊,2008,(1):16-19.

[12]陈芳.管理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4):460-462.

知识转移的内容 篇4

目前我国处于是发展中阶段, 企业单独研发水平比较低, 尤为中小企业, 大部分通过技术转移来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发送方提供制造某种产品、提供某种服务或应用某项工艺的系统知识到技术接收方的选择、获取、消化及吸收的整体过程。大部分学者将技术转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隐性知识不仅作为资源, 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由此可见隐性知识的转移是企业技术转移的核心。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中小企业间隐性知识转移。

二、隐性知识转移含义

王琦雅认为隐性知识是嵌入到个体头脑中的、难以编码及表达的知识, 基于经验而获得。通过人的流动或学徒式等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活动传播而扩散知识。曹勇认为隐性知识转移是与技术转移相关的合作方通过交流有效地促进知识转移的互动过程。黎仁惠具体提出隐性知识是隐藏在技术人员头脑中的经验或诀窍。综上得出隐性知识是隐晦的、难以模仿和转移的。

三、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1. 知识发送方因素

(1) 知识发送方的意愿

知识转移意愿是知识发送方将自己的知识转移到接收方的意愿程度, 知识转移的意愿决定知识转移的程度。王涛认为知识发送方希望知识转移同样能得到相等的回报, 企业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使知识发送方在决定是否转移时存在矛盾的心理。既想通过合作节省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 又不想知识共享、知识转移, 担心自己会无意间泄露核心知识失去具有竞争力的地位。在同等地位间进行知识转移时, 同行业的企业间存在直接竞争, 不同行业间的企业知识转移又缺乏利益刺激, 此外, 知识转移还耗费发送方一定的时间、精力等, 进一步弱化了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为了提升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 知识接受者应尽量选择知识互补的企业, 合作伙伴间的互补性越高, 伙伴间越有意愿进行知识共享和转移, 实现本企业技术多元化的基本目标。

(2) 知识转移的能力

有强烈的转移意愿与转移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 关键原因是知识发送方的转移能力高低决定转移的最终成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转移能力:一是知识发送方能准确定位接收方想要的技术, 二是能将该技术完整准确的表达。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能力取决于发送方掌握的知识及其表达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 发送方的知识储备量越大, 掌握知识接受者所需的知识可能性越大, 这是转移知识的基础;清晰的表达知识则是实现知识转移的有效手段。知识接受者应首先判断知识源的知识储备是否满足标准, 再根据以往合作经验、其他企业评价等信息来判断知识源传授知识的能力。

2. 知识接受方因素

(1) 接收方的接受意愿

知识接受意愿主要是知识接受方的主观意识, 即知识接收方是否抱有从发送方吸收知识的意图、主动吸收知识的程度。知识接受方作为知识转移的最终影响因素, 如果知识接收方获取外来知识的动机或意识薄弱, 减少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在到知识转移的投资力度, 无形中降低了企业接受新技术的机会, 最终形成粘滞知识。接受意愿属于接受方的主观意愿, 由此可以得出, 强烈的接受意愿可以促进其快速、有效的从知识发送方获的所需知识, 以此扩大自身知识多元化, 缩小与发送方的知识差距。可以从内在动力和外加刺激两方面来提高知识接受意愿, 即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组织成员工作目标来推动成员渴望获得新知识, 强化其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另一方面, 组织可通过物质奖励等策略进行外加激励组织成员, 如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 落实组织成员获得新知识的具体行为。

(2) 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知识的广度可以理解为企业涉及知识领域的范围, 广阔的知识基础可以帮助它交叉知识的许多领域, 因此能够尝试新路径去探索新的领域。知识的多元化同样可以促使企业产生更新颖的思想, 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自主创新知识的能力。同样的企业吸收新知识与其拥有的知识基础有关, 雄厚的企业知识基础影响其吸收新知识的态度并决定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企业知识基础的广度影响着企业消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知识必须通过消化并整合内部知识、新知识融入到现有知识共同起作用, 吸收能力重点是技术的应用, 其与企业的商业化直接联系, 企业要探寻外部知识并获取有用的知识, 最终将其转化到企业内部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吸收能力中的任何一个层面都是相辅相成的, 任何一环未有效发挥, 将影响隐形知识转移的速度和质量, 使隐形知识停留在知识层面, 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转移的真正意义。

3. 信任机制

沟通是促进彼此感情的有力手段, 沟通也加强了彼此的信任。第一, 知识转移双方通过频繁沟通与互动降低彼此知识转移的难度。转移者之间的沟通能使双方在多次互动的过程中增加共同经验, 双方对事物的理解容易趋于一致。知识转移成员拥有相似的合作背景和实践活动是实现知识有效转移的必要条件。因为存在某方面共同的知识基础, 人们才能更顺利地分享知识。第二, 企业是转移隐形知识的意愿取决于吸收隐形知识的对象, 知识发送方一般只会将知识转移给他们信任的人或企业。若转移双方互不信任, 不断怀疑对方的用意, 怀疑对方地能力, 他们完全没有转移知识的意愿。这些技术和方法唯有与知识接受方之间存在高度信任时, 才能真正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因此信任为促进知识转移和吸收创造了必要条件, 间接地降低了知识转移的难度。

四、研究结论

第一, 知识转移双方做好充分的沟通。首先, 沟通可以选择面对面的方式, 这样使得双方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以及明白心理活动, 可以直观的发现隐性知识是否真的被接收方理解、消化。所以他们良好的沟通使隐性知识转移得以成功。其次, 高科技的发展, 使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尤其是在沟通方面, 即使相隔较远仍然可以及时得到沟通, 这就加速的隐形知识的转移。

第二, 对于接受者来说, 应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加大对知识的投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的隐性知识, 若企业消化隐形知识的能力不强仍然要局限在当前的知识中。所以企业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使企业内部员工增强学习的动力, 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 应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知识转移是一个相互学习与促进的过程, 它需要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 知识转移参与方之间的信任水平可以影响彼此间的关系距离。由于隐形知识具有内隐性和专属性, 所以在转移过程中需要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相互沟通, 使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信任, 从而为隐性知识转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静, 叶英平, 王晓彤.产学研合作中的隐形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 2014.

[2]王琦雅, 郭东强.企业联盟中隐形知识转移效果分析[J].商业经济, 2012.

[3]张国峰.产学研联盟的知识转移机制及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2.

[4]向龙宇.知识联盟中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13.

工作轮换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 篇5

工作轮换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转移对于企业的成败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它面对巨大障碍和挑战.本文认为工作轮换可以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讨论工作轮换和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作轮换的过程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作 者:王端旭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刊 名:科学学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年,卷(期):22(4)分类号:N13关键词:工作轮换 组织学习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的内容 篇6

这是我国继出台基本养老关系跨省转移办法后的又一项惠及个人基本保障的政策。本期《百姓焦点》栏目将该《办法》摘登如下:

《辦法》规定,城乡各类流动就业人员按照现行规定相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得同时参加和重复享受待遇。各地不得以户籍等原因设置参加障碍。

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流动就业的,可自愿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有关规定到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或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后,由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按当地规定退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再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由于劳动关系终止或其他原因中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农村户籍人员,可凭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凭证,向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申请,按当地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新就业地有接收单位的,由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参加新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接收单位的,个人应在中止原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后的3个月内到新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按当地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并参加新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由新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原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不再享受原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已建立个人账户的,个人账户原则上随其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划转,个人账户余额(包括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划入部分)通过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转移。

参保(合)人员跨制度或跨统筹地区转移基本医疗保障关系的,原户籍所在地或原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在其办理中止参保(合)手续时为其出具参保(合)凭证,并保留其参保(合)信息,以备核查。新就业地要做好流入人员的参保(合)信息核查及登记等工作。

参保(合)凭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卫生部统一设计,由各地社会(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统一印制。参保(合)凭证信息原则上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之间传递,因特殊原因无法传递的,由参保(合)人员自行办理有关手续。

知识转移的内容 篇7

近年来, 知识管理的经验证明, 组织的学习和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合作伙伴和同一市场的竞争者、销售商、供应商等, 而不同企业之间的知识分享可以极大地影响组织的绩效增长, 也有利于组织的创新成长, 使组织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如果能够理解和充分利用知识转移的实质过程和一系列影响转移过程的变量, 进而将知识管理运用到整个企业运行之中, 这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因此, 国内企业有必要将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需求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过程来重视。

国内的大多数中小IT企业在软硬件的开发和系统项目中普遍出现的质量不高、进度延迟、成本透支等一系列问题, 严重影响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因此, IT企业需要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和实用工具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本文基于IT企业的特点, 从知识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 浅谈IT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二、知识管理的模式

(一)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定义是, 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 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 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 形成永不间断的循环, 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 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其基于活动的知识管理方法 (ABKM:Activity 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首先建立起流程体系, 针对流程中的每个活动, 有效完成这个活动, 再找出支撑每个活动有效完成背后的知识, 形成知识地图, 从而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

(二)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吸收两个阶段。知识的转移首先是进行知识共享。知识的共享可以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 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文档、查看知识库、调阅科技文献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吸收表现为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或是将别的组织的知识成功应用到自己的组织中。

知识转移是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 知识数量越丰富、知识质量越高、知识结构越合理, 知识势能就越高。在转移的过程中, 伴随着知识使用价值的让渡, 一般会带来相对应的回报。

三、IT企业的知识管理

(一) IT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原因

在IT企业中, 项目管理是指将过程中所有的知识、技术、工具等运用到项目的所有活动中, 以实现项目需求。实践证明,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许多步骤都会有一定的重复性, 这在IT项目的实际运行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 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向明言知识的转化。IT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转化状态。

近些年来, IT企业快速发展, 各种不同规模的IT企业在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和发展势头, 但是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分析这些企业被淘汰的原因, 主要是有些IT企业从创立之初就没有针对IT企业的特点和特定要求来构建, 而是按照一般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这些最初的定位失误就是企业在之后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主要原因。

企业已有知识和技术的组合构成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经济的主导形态逐渐成为知识时, 企业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变成某种信息过程。推进技术创新的因素有很多, 而其中最重要的有一点就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能否与企业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效融合, 企业是否可以及时有效地得到和利用各种知识。IT企业由于其不同与一般企业的特点, 再加之其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 使得其技术创新活动和知识管理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和关键。

在现有的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指导下, 现在IT企业的组织者和员工必须高度认识和研究IT企业的现有特点, 根据IT企业各自不同的发展要求进行企业管理流程的改进和知识流程的再造, 遵照IT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构建动态变化的组织结构, 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和组织能力。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各种知识实现不断整合会形成企业新的学习曲线。

(二) IT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1. IT企业的基本特征

知识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必定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而IT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 要准确了解IT企业的知识管理核心, 首先需要非常准确地去理解IT企业的基本特征。

首先, 现代的IT企业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IT人才的竞争上, IT是否可以创造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关键看其是否拥有一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另外, IT企业是一种将高新技术转化成产品、快速形成市场的企业, 因此新技术是时时刻刻需要的, 并且需要把这些技术最终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的专业IT人才。因此, IT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是多种不同知识综合集成的平台。

其次, IT企业内部环境的多变性、信息的高度集成等特点, 决定了IT企业是一种具有学习型、创新性的组织。在现代经济模式越来越演化为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形势下, 学习活动可以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因此IT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 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

再次, IT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短, 组织成员流动性强。IT企业的产品都是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 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 导致了知识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率也不断加快。IT企业具有较强的组织柔性, 其内部的成员容易流动, 这一特点一方面可以及时更新组织的知识体系, 储备新知识, 另一方面却又容易造成组织既有知识的流失, 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最后, IT企业融合了多元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IT企业出现跨组织合作的趋势。

2. IT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1) 管理动态性。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 IT企业中的知识更新非常迅速, 相关IT技术的生命周期也大大缩短,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也不是很高, 员工流动性大。所以, 企业要根据当前的科技和市场环境, 对知识流程再造和组织的知识结构适时地进行改造, 使组织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迁。

(2) 管理技术化。IT企业不仅在知识方面高度密集, 而且相关技术也维持高水平, 对企业的信息化也就成为知识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员工之间的知识能得到共享, 从而在已储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 而现今的网络技术不仅能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自由地共享, 而且能够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

(3) 知识可编码性强。技术创新活动包含知识的产生、创造和产品的产生, 知识的产生和创造是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难言和明言知识的转化, 这便是知识管理的重心。对于IT企业的生产过程来说, 根据软件工程学规则,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SW-CMM) 就是一个典型的软件组织知识管理框架。该框架将IT企业的所有过程都视为知识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想法”变成机器可执行的代码, 这一过程便是编码过程, 这是IT企业知识管理不同与其他企业的突出特征。IT企业使用统一的项目集成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进而降低企业整体的管理成本。

四、IT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建构

根据IT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相关特征, 构建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模式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一) 创建企业知识共享渠道

企业自身不能创造知识, 企业成员的知识成为企业知识的重要来源, 所以企业应该创建员工之间分享知识的便捷渠道, 使企业成员个体之间能自由地相互交流, 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知识储备。

(二) 增加知识的生命周期

知识的生命周期涵盖从知识的产生到消亡的一系列环节。对于IT企业, 知识的生命周期短暂。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知识的更新也更加快速, 所以更应该快速高效地利用知识资源, 使其产生最大的效益并将知识的创新传递下去。

(三) 注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构建、组织流程再造 (BPR) 和知识流程再造 (KPR)

知识的管理来自于个人有效的学习, 但是只有个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整体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个人学习能力的简单叠加, 需要在企业之中创造人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的学习型结构。对于不同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 可以制定更加细致严谨的规则, 约束人们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事相关学习和工作。从企业知识的产生来看, 企业的知识流程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不同的流程之间相互交叉, 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为了能有效地在企业边界和个人边界之间流动, 企业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库的知识, 有必要时要重新构建企业的知识流程。联想的知识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为了提高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 尤其是上升到知识管理的层次, 在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 企业需要引入自组织智能管理模式 (SOIMP) , 它是面向建设项目的一种统一工作平台或系统的工作方法。从管理系统获得、处理项目信息和管理系统动态特征的分析展开思路。选择岗位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并将其作为项目和项目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 通过岗位的相关属性进行刻画和表述。在自足者处理完项目相关信息之后, 将项目转化为可以量化描述和研究的数学系统。在系统层次上分析管理模式的自组织机理, 即对管理系统在对建设项目信息的捕捉和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运动特征和规律的研究。

五、结语

综上所述, IT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难言知识和明言知识的转换, 从而统一整合为组织知识。IT企业是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企业, 相关企业知识管理的特性也区别与其他企业。在现存的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在企业中确定恰当的知识管理模式, 对于强化企业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自主性, 对于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慧.联想知识管理——落地成金.电子商务世界, 2004 (10) .

[2]秦鑫.联想:知识管理的践行者.企业研究, 2009 (12) .

[3]赵雪峰.IT项目中隐性知识转移方法及转移绩效的衡量[J].经济论坛, 2005 (18) .

[4]汪应洛.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03) .

企业内隐性知识的转移平台 篇8

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对于企业更加重要, 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通常, 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干中学”和“用中学”才能成功地获得隐性知识。正是由于其获取十分困难和成本较高, 隐性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 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 隐性知识的生产、转移和使用对技术创新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 则更多地依赖于其无形资产的积累, 而这些无形资产由于其技术实践的隐性特点, 因而与有形资产相比, 它的转移则更加困难。实际上, 当以前的隐性知识逐渐被显性化后, 新的隐性知识又相继产生。因此,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动态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知识管理的要义在于, 通过建立文化的、制度的、技术的平台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传播。

一、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

1. 隐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转移的复杂性。

在企业知识体系中, 有一些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 而另一些则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 一般是指隐藏较浅、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 可以通过挖掘、整理和总结等方式进行共享处理。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应详尽地收集信息并将其集中, 使之成为规律、规则甚至共识, 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显性化意味着隐性知识被转换成易于传递的“明确的和不模糊的信息”, 这需要从人们的头脑中取出信息, 进行结构化处理, 并降低其复杂性, 使其表现为物理目标或者描述在纸上, 由全体成员共享。因此这部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经历了“先归纳、再演绎”的过程, 将其完全显性化后再为全体员工所用。不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 一般是指完全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经验知识, 较难通过书面的形式显性化。这部分经验性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更高的价值, 其多为员工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与升华。从隐性知识本身的客观性质来看, 这部分隐性知识是相对较难获得的。例如, 设计人员在参与多次相同或者相似的产品设计后获得了个人的感性体会, 通过融入个人的不同层次的理性思考, 把这部分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因此, 在这部分隐性知识范围之内“渗入”了较多个性体验且不易显性化的知识。通过语言交流、切身的观察体会等方式可以对不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进行良好的共享管理。

2. 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限制了隐性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获取和创新的代价是高昂的, 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财富和精力。知识通常依附在组织的一定载体中, 依附程度越深, 转移的难度越大。隐性知识是在实践中经过反复学习和艰苦积累获得的, 一般被认为是支付了大量时间、财富和精力的, 是排他性的私人物品。在组织中, 成员只要拥有能够促进组织竞争优势的隐性知识, 就可获得一定的优势地位或得到特权, 成为组织或团队“重要的人”或“必须尊重的人”, 并在利益分配中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 知识提供方出于维护本身地位、特权或担心晋升机会的丧失、补偿的不稳定等, 主观上不愿轻易贡献出来与他人共享, 从而被动应付、消极对待, 影响甚至阻碍知识共享。

3. 企业的组织文化与制度限制。

任何一项新管理制度的推进, 必然牵涉到文化的变革, 因此若一个组织的文化没有产生改变, 形成适合知识共享的文化, 则隐性知识管理就不会成功。如何建立一个让组织成员对知识有正面想法、不排斥知识的分享、让知识管理与组织现存的文化相契合的组织新文化, 是知识管理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管理层面, 一些不利于知识传播与转移的制度, 也相当程度上限制了转移渠道的建立, 限制了人与人之间互动传递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经常一方面某部门存在大量的知识, 另一方面其它部门又缺乏这些知识。由于企业缺少知识分布图和知识结构图来指导知识供需双方的接触, 员工不知道到哪儿去找所需要的知识。出现这种问题往往是由于知识不对称的原因引起的, 而非知识稀缺所造成。因此, 需要建立文化、制度、技术三个平台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

二、建立企业文化平台

企业知识的转移与传播是以员工为基础的。所以应从人本的角度出发, 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因素, 体现管理的人性化,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 由文化来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信任和互惠的组织氛围有利于知识有效共享。推进隐性知识分享绝非简单的将员工召集在一起座谈或者对员工进行经验培训, 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能够营造一种氛围, 使员工能够认识到他们的同事有值得学习之处并且愿意将知识分享给他人使集体受益。因此, 组织要建立起一种信赖、分享的文化, 使公司成员间都会彼此主动地分享工作经验。另外, 如果组织文化不容许有多元意见的话, 则会降低员工们的学习机会, 反之, 在一个奖励信息传送开放且诚实的环境中则学习机会较高。而如果组织想要有一个创新的文化时, 则组织必须接受员工的失误, 鼓励员工多尝试, 不要有错就责备。应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弱化等级观念, 简化组织层次结构, 使员工平等地传播和反馈知识, 形成开放型的、学习型的、成长型的知识共享机制, 鼓励员工建议和批评, 增加员工互动对象的流动性, 使知识传播保持活力。这样的平台, 有利于员工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沟通, 增强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建立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

建立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与传播的技术平台, 应以知识库的建立为主攻方向。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是存储、传播知识的系统。它能够将企业隐性知识集中起来, 使每个人、每个部门创造的隐性知识存储到企业的知识库中, 而需要知识的人也能从知识库中找到所需要的知识, 知识库在其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知识库的设计反映了知识作为对象的两个基本要素, 即内容和结构。知识结构为诠释所收集的内容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如果将知识库看作是一个“知识平台”, 那么我们从某个特定的知识库结构中就可以获得对知识内容的多种不同认识。

知识库的建立可以将企业员工的某些隐性知识集中起来, 使个人、各部门的易于转化的隐性知识都存储下来, 而需要的人也可以从知识库中方便地找到所需知识。但是, 在具体操作中却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很好地表达清楚和管理好自己的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愿意并且有时间坐下来把这些智慧输入到一个系统中去的人就更少。所以应该加快创造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传播交流方式, 为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渠道。在把某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中, 需要采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和工具。隐喻性文字、象征性语言、演绎、推论、模型和头脑风暴会议等是用来表达人们经验、技巧、直觉和灵感等的有力工具;图片、视像、多媒体等也是隐性知识表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部分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应尽量编码化。实践证明, 经过整理和总结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程序, 可以将这部分隐性知识逐步编制成操作规范、管理制度、业务指南和员工手册等工作文件形式。这样就可以加快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不断地推动企业知识创新和创造市场价值。根据不同情况, 可以考虑用语言、文字、图像、数据和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等对隐性知识进行编码化。

四、建立鼓励共享的制度化平台

1. 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 促进知识的转移与传播。

员工在参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中是需要激励的, 企业需要建立起激励机制, 满足隐性知识拥有者的利益要求, 激发他们把自己独有的知识贡献出来与他人共享的热情。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采取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年第5期27

平衡高效的组合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方面, 应该承认员工个人隐性知识的独创性和专有性, 修正考核指标, 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制度, 将员工与他人分享隐性知识的质和量纳入考核体系, 把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程度与薪金和升职挂钩, 用物质利益来驱动员工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另一方面, 除了物质激励外, 精神激励也很重要。精神激励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创造欲、成就欲、尊重欲和自我发展欲, 这对推动员工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十分重要。也可按“能位匹配”原则对员工赋予更大权利和责任, 进行目标激励。

2. 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传播的沟通机制。

熟练员工和专家的许多操作技能、诀窍和心智经验等很难用语言或文字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 需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不断实践才能实现交流与共享。企业可以创建各种适合的条件, 通过依靠员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传播与共享隐性知识。如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 有关员工和专家等就一些特定项目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和技巧等;将拥有特殊知识与能力的一些人组成各种项目小组、任务小组等, 让这些小组的成员在互动场所中, 彼此充分交换想法、经验和相互启发, 实现交流与共享, 并创造各种新知识。惠普和麦肯锡等公司在这方面有很多的传播交流方式, 这种不拘形式的做法降低了知识交流和传播的门槛使许多重要实用的新思想和新经验在企业内得到有效的传播, 同时激励了创新和坦诚的交流。还有助于甄选真正富有价值的点子和思想。虽然, 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组织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互动来转移, 但是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却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渠道。许多研究都表明, 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对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 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移最主要是通过一些非正式或个人间的跨部门的联系和互动来实现的, 如通过工程师、市场销售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等人员之间的经常性互动来实现。非正式网络是隐性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许多最新的、超前性的知识或介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知识, 都以未编码化的知识形式存在, 并且不易从正式渠道获得。但个人间通过直接交流, 借助于语言、体态、情感等隐性表达方式的综合作用, 容易使得对方领悟出隐性知识的本质, 从而达到共享这些隐性知识。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是传播知识的有效方式。小组成员在一起时, 他们有机会观察其他成员怎样思考, 如何形成概念, 如何处理问题以及如何评估解决方案等。讨论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经验, 分享奇闻轶事, 分享彼此的感受, 这样不仅可以分享隐性知识, 而且在多种隐性知识的整合中还可以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 因此小组能够开发出比个体更具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知识转移的内容 篇9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 知识管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策略。目前, 在我国企业中, 知识管理仍是一种理念式管理, 尚未上升到职能管理的状态, 然而, 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已经占据支配性的地位, 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决定着未来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知识管理体系中, 知识转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知识管理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管理的成败。知识转移是指知识资本从一个知识主体向另一个知识主体的移动。在这种移动过程中, 知识主体的知识能力得以增强, 知识资本总量得以扩大, 知识资产的质量得以改进, 从而使知识管理的目标得以完成。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知识主体包括组织、团队和个人三种类型, 因而能够形成九种基本的知识转移形式。同样,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知识转移的客体——知识资本——也存在着两种形式, 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因此, 结合于知识转移的主体, 知识转移共存在18种微观形式。

知识转化曾是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区域,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是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 而只是近年来, 知识转移的研究才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知识转化与知识转移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 而又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知识转化是指知识在形态上的转化, 即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自身间或相互间的转化, 并不涉及到知识主体。知识转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 也可以发生在知识主体内部。而知识转移仅是指对知识主体而言的, 是指知识资本在知识主体之间的移动。事实上, 知识转移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转化, 而知识转化过程中也往往伴随着知识转移, 但是, 既存在着无知识转移的知识转化, 也存在着无知识转化的知识转移。可见, 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体系中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 前者偏重于知识资本的空间移动, 而后者偏重于知识资本的形态转化。

知识转移活动之所以近年来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主要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资本规模的扩大, 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移动能够对企业运作绩效产生日益强劲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也随着知识资本流量的扩大而增强, 从而自然使知识转移的研究上升为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界定

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包含着各种互动性的要素, 共同提高知识产权的运作绩效。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的研究, 现在已具有较多的成果。[1]陈伟、于丽艳 (2007) 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评价系统分为7个要素: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开发水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企业知识产权市场运营水平、国内知识产权环境与国际知识产权环境。[2]柴金艳 (2009) 基于华为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构建了知识产权价值链, 认为在价值链中, 基本活动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收集、知识产权开发、知识产权产品化与知识产权服务五个要素, 辅助活动包括知识产权机构和制度、知识产权人员队伍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三个要素。[3]马慧民、王鸣涛、叶春明 (2009) 将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要素: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授权、知识产权实施与知识产权收益。[4]郑永平、党小梅、孟宪飞等 (2010) 将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评选体系分为四个要素: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策略与规则运用、知识产权管理、运用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效益。[5]

基于行为的视角, 本研究认为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包含四个要素:知识产权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与知识产权创新。知识产权开发是指企业利用一切可支配的资源创造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是指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商业利润垄断权进行维护, 知识产权运营是指企业将现有的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而知识产权创新是指企业不断改进知识产权开发、保护与运营的策略。可见, 知识产权开发是前提, 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运营是手段, 而知识产权创新是策略, 共同的目标是提高知识产权的经济绩效, 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这四个知识产权要素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构成了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基本流程, 促进了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知识转移中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

知识产权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资本, 是一种界定分明的知识资本, 因此, 比其他类型的知识资本更易于观察、识别和测度。知识产权管理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知识管理, 只是这种类型的知识管理存在着既定的目标、遵循着既定的规范、适用于既定的环境。知识管理的各种形式, 包括知识转移, 都适用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都能够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改进提供策略性的指导。也就是说, 知识转移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目标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存在着一系列知识产权战略行为, 而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系列知识转移行为。因此, 知识转移过程的加强可以有效地提高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效率。[6]

1、知识转移过程的增强可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开发效率。

知识产权的开发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识产权的内生过程, 主要是开发专业技术能力、生产工艺、植物品种等, 或者设计独特的商标、商号、企业图案等, 从而形成各种垄断性的知识资产;第二阶段是知识产权的外生过程, 主要是进行知识产权的申报, 形成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出版权等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开发过程中, 涉及到大量的知识转移行为, 如各种经验需要在技术人员之间交流、各种资料需要在技术人员之间传阅、申报书需要在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移动, 因此, 这些知识转移过程的实现必然有利于知识产权开发的实施。

在现代企业中, 技术开发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起点, 是企业知识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然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技术开发的复杂性日益增强, 技术开发的过程涉及到各方面的专业人员, 需要充分发挥合作性的团队精神才能实现。在技术开发过程中,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频繁地进行知识转移, 甚至各子团队之间也要进行各式各类的知识转移。由于人的自利性, 在很多场合下, 这种知识转移往往受到人为的阻扰, 降低了知识转移的效率。企业必须设计各种制衡性的知识转移策略, 在维护团队持续运作的前提下, 以最大化地提高现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效率。显然, 知识产权的开发在各种场合下需要借助于成熟性的知识转移策略, 才能取得更大的绩效。

2、知识转移过程的增强可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

知识产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 防止知识产权商业价值的流失。作为一种蕴含着巨大垄断性价值的资本, 知识产权容易受到其他商业主体的窥伺。在知识产权战略的初级阶段,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尚不突出, 然而, 随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发展, 知识产权积累的增大, 知识产权保护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将呈现复杂化态势。知识转移功能的增强可以为知识保护提供许多有效的手段, 同时, 在知识保护过程中强化知识转移的作用, 也可以提高知识保护的效率。

在现代企业中, 人员的流动是一种常态, 也是一种知识移动的方式, 这种知识移动发生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因为每个人员在流动前都具有所在企业的一种或若干种专项技能, 重要的人员还具有所在企业的核心性技能或经验, 一旦人员流动发生, 这些技能和经验就会为其他企业所利用, 为其他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因而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7]如何既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流动的客观性, 又能确保知识产权的安全性, 是许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而这种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仅仅依靠繁琐的法律程序所能圆满实现, 而必须充分发挥知识转移主体的能动性, 对企业内外的转移客体进行适当的限制, 实施合理的知识转移策略, 才能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性。

3、知识转移过程的增强可以提高知识产权运营的效率。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知识资本, 必须对其实现二次开发, 才能发挥知识资本性的功能。所谓知识产权的二次开发, 就是实现知识产权向现实的产品、技术、人员转化, 实现知识产权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知识产权的二次开发过程是一个复杂性的机制, 涉及到技术移植、商标授权、品种改进、工艺革新等创造性行为, 与知识转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中, 知识产权均存在一定限度的生命周期, 从而对知识转移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要求在知识产权的生命周期内, 企业要完成必要的知识转移流程, 否则将使知识产权失去应有的垄断性价值。

在现代企业中, 生产、供应与销售的联系反映了企业与市场的外在联系, 而技术开发与市场需要的联系是企业与市场最本质的联系。在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 必须遵循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的内在一致性规律, 使技术开发的方向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技术团队与营销团队之间需要发生频繁的知识转移, 技术团队需要从营销团队获取各种市场信息, 而营销团队要将技术构思不断进行市场适应性判断, 从而寻找到技术开发在产品市场上的最大切入点, 市场新产品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然而, 在现实的知识产权运营中, 技术团队与营销团队之间知识转移的失败曾频繁导致知识产权产品化的失败。

4、知识转移过程的增强可以提高知识产权创新的效率。

知识产权的竞争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 知识产权管理策略需要持续性地更新、改造和升级。知识产权的创新涉及到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交流, 不仅包括显性知识的交流, 更包括隐性知识的交流, 不仅包括个体之间的交流, 也包括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流, 因此, 可以认为, 知识转移是知识产权创新的基础性平台。知识产权创新对知识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维持传统知识转移流程的优势功能, 更要在传统流程的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突破, 才能使各种知识产权的管理功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四、结论

知识转移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方式, 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存在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知识产权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与知识产权创新过程在很多环境和条件下都可以作为知识转移过程, 因此, 对知识转移的激励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激励, 知识转移的策略可以灵活地运用于知识产权管理, 从而提高知识产权的战略绩效。

与知识转化相比, 知识转移的研究尚未进入成熟阶段, 各种有效的知识转移策略有待设计、试验和推广。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成果的分析, 博弈论、心理契约、激励机制、仿真等各种经济学或管理学方法逐渐融入到知识转移框架之中, 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知识转移研究的内容。因此, 现代企业要充分利用知识转移的发展成果, 实现知识转移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同步发展, 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

摘要: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 而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知识资本。知识转移与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产权战略, 而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知识转移的功能。知识转移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二者的内在一致性, 解析了知识转移对知识产权战略的促进功能, 从而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策略性的指导。

关键词:知识转移,知识产权,知识转化,专利权,商号权

参考文献

[1]Bhaven N, Sampat.Patent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20th century:the world before and after Bayh-Dole[J].ResearchPolicy, 2006, 35:772-789.

[2]陈伟, 于丽艳.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2) :136-138.

[3]柴金艳.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培育——以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11) :53-56.

[4]马慧民, 王鸣涛, 叶春明.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 :106-108.

[5]郑永平, 党小梅, 孟宪飞等.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评选标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8) :124-127.

[6]Rosenberg, Nathan, David Mowery.Technology and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9.

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篇10

一、理论基础:创新网络与知识转移

创新网络的本质特征:网络组织是应对系统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是市场和组织之间内部渗透的一种形式。企业创新网络能够规避高额的市场交易费用, 避免较高的组织成本, 扩大知识转移的范围和速度。从创新过程来看, 创新由不同类型的学习组成, 在每个学习阶段企业都需要大量的知识, 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知识也可能是跨越企业边界的外部知识, 这就需要借助社会网络的力量来促进这种知识转移。资源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都阐述了社会网络对于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1. 资源理论。

资源理论认为, 不可模仿的具有价值创造的资源隐含在企业的关系网络中。企业成长和发展所需的资源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是企业拥有的自有资源, 二是企业主通过其社会网络从外部获取。由于资源有限, 在创业时期和企业的后续成长时期都需要其社会网络的支持, 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

2.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嵌入在关系中的资源集合, 还包括行为规范和价值共享。社会资本蕴藏在个体、企业、社会等层次。在企业网络中, 企业建立的关系可以为其提供优势获取知识。社会资本的基础是信任关系, 以信任和惩罚为基础的治理机制可以提高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效率, 同时降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风险。社会资本使企业之间形成价值共享的氛围, 如果企业之间拥有很高的认知度, 那么可以促进集体目标的共同理解避免机会主义, 可以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3. 组织学习理论。

组织学习理论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 即指企业内部现有的知识、经验知识和环境中扫描的知识。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环境, 即企业可以从网络中的其他成员那里获取所需要的知识, 企业在网络中与其他成员建立关系, 容易获取一些显性的知识, 而和成员进一步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 企业可以同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来获取隐性知识。

二、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早在资源观引入企业网络领域之前, Conner就指出企业的绩效是企业的资源、同行的资源和外部环境共同交互的结果, 企业网络之间是异质的。企业网络的形成是企业自身具有的资源与从其他企业所能获取的资源匹配的结果。所以在同一个网络中, 不同的网络成员拥有的信息和资源必然是异质的。

1. 网络结构。

网络的结构嵌入强调个体在整个网络结构中占据的位置, 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产出。网络的结构嵌入主要涉及几个方面: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 是中心位置还是边缘位置;个体间的关系, 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网络的整体结构, 是密集网络或是稀疏网络。Gulati等指出一个企业的网络位置比市场位置更有效解释企业的绩效产出。体越是处于中心位置, 其集中度越高, 获取知识的可能性越大, 同时通过与边缘个体的交流, 更有机会获取丰富的知识。Burt认为构建网络, 拥有大量间接关系是一种获取网络规模收益的有效方法, 因为不用支付关系的维护成本。网络的密集程度反映网络中建立的关系的疏密程度, 建立的关系越多, 密集程度越高。网络整体集中度也就越高, 这样的网络称之为密集网络。Coleman认为密集网络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密集网络通过监督和惩罚为个体提供信任和合作。密集网络中, 关于机会主义的信息可以快速地在网络内部传递, 对不正常行为的惩罚制度比较容易实施。稀疏网络中个体之间建立的关系比较少, 缺乏足够的交流, 很难形成消除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网络范围对个体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个体的网络位置能够更有效的解释其绩效产出;联接密度保证个体与足够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和学习关系, 有助于隐形知识的交换, 网络伙伴的多样性使网络价值提升。

2. 网络的关系。

网络的关系嵌入更多地强调网络中个体间关系的紧密程度。Granovetter最早引入了“联系强度”的概念, 并以两人间交往频率的高低为标准, 将联系区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强联系指主体间情感密切或频繁互动形成的联系;弱联系指主体之间比较松散的联系, 它们在知识转移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关系的紧密可以根据交换的频率和深度来体现, 强关系意味着合作者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强联系与弱联系在知识转移中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知识转移。强联系会导致更频繁的知识交流, 引起更多的努力付出, 保证知识搜寻者对获取知识的充分理解;弱联系则是接触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路径, 弱联系更可能是创新信息的来源, 它们可以作为思想及技术建议扩散的工具。弱联结有利于显性知识在广泛范围内的传递, 而强联结则更适于隐形知识的传递。网络联结关系建立得越久, 越有利于成员间的信任建立, 因此提高网络关系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社会高绩效的组织、部门既要维持一定的强联系, 也应保持与外部的弱联系。

3. 网络节点。

(1) 知识发送方的意愿和表达能力。知识发送方转移知识的主观意愿是进行知识转移的前提条件。知识转移的发生, 首先要有一个愿意共享的知识源存在。知识发送方是否愿意与他人共享知识、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他人分享、对知识共享的投入, 这三种因素直接决定了知识转移的效果。除了具有向接受方转移知识的意愿, 还需要有相当的表达能力以实现既定的知识转移效果。表达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 通过合适的交流行为展示知识、表现知识的技巧和才能, 如清晰地表述本人的想法, 有较好的语言表述, 并易于被他人所理解。作为知识的提供者, 发送方转移知识的意愿决定其能力。 (2) 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知识接受方认识和评价外部信息, 并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应用的能力。吸收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外部识别、吸收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来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二是根据个人或组织的发展目标, 将新知识与其他知识资源进行整合, 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与管理活动中。转移的知识只有被接受方吸收并加以保持和应用, 才能算是有效的知识转移。 (3) 知识转移的环境和动机。信息的流动和转移有难度的, 因此信息的转移需要成本。这与知识转移的环境和知识转移的动机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 组织的规模越大、机构越复杂, 知识转移成本就会越大, 组织的文化越有利于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成本就越小。当知识在组织间转移的时候, 组织间可感知到的接近性、沟通渠道、相互关系以及组织文化和战略的相似性都属于重要的转移环境, 两个组织越相似, 知识的转移难度越小。另外个体或组织成员进行知识转移的动机强弱影响着知识的转移难度:转移知识的动机越强, 知识转移的难度就会越低。但是对于特定的知识源、受体和转移环境而言, 如果这些因素改变了, 知识的转移的难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 社会应该通过一些方式或途径来降低需转移的知识粘度, 促进知识的合理流动, 达到有效的转移。

将知识经验有效转移很重要 篇11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就是经验转移的结果。

19世纪法国有一个工匠叫摩涅,他十分热衷于种植花草。花园里的花盆有土烧的,有木制的,也有水泥浇注的。特别是水泥花盆,式样新颖,还装饰花草图案。但在使用中他发现水泥花盆虽然耐压,但是很脆,经不起冲击。“怎样才能使它牢固起来呢?”想来想去找不出好办法。一次,摩涅到郊外游玩,发现当地农民每家都有一个小院子,小院子用竹篱笆围着。他走近观察,发现这些竹篱笆都用石灰、沙石等混合后涂抹而成。篱墙虽然很薄,却很坚固。摩涅心头一震,马上想到,如果水泥盆也像这个篱笆墙一样,先用铁丝扎成骨架,再浇注上水泥和沙石的混合物,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想到了就立即行动。摩涅用铁丝一圈一圈地把花盆缠起来,再涂上一层水泥。等水泥干了,他发现这种花盆特别结实,用锤子敲也不会裂开。

摩涅不知道,他已在无意中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石灰竹篱笆墙和钢筋混凝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可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却是相似的,摩涅将二者巧妙联系起来,成功地实现了经验转移。

更有趣的事在后面。

一天,一个中年男子路过摩涅的花园,在观看满园姹紫嫣红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那些水泥花盆,于是他便和正忙着修剪花枝的花匠摩涅攀谈起来。得知是他的“发明”后,男子就建议摩涅将这种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上。

这个陌生人走后,摩涅再也没有心思侍弄花草了。“刚才那人说得没错,”他自言自语道,“这种材料既然可以做花盆,那一定也可以应用到建筑工程上:盖房子,做蓄水池,甚至做铁路上的枕木……我过去怎么那么不开窍呢?”摩涅立即着手申请专利,并于1867年获得了钢筋混凝土的专利权。接着,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钢筋混凝土的研发、推广之中,终于在1885年研制出了钢筋水泥管。1891年,他又研制、生产出了电缆管块……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开始了。

摩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他将制作特别结实水泥花盆的知识经验再一次有效转移到了更广泛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上,为人类的建筑事业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有意思的是,在摩涅之前,其实法国的兰博特就已经发明了这种建筑材料。但和最初的摩涅一样,兰博特也不知道这项发明的价值,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发明”。

出于好玩,兰博特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了一个小瓶子。这个小瓶子也的确让兰博特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把。那时恰逢1855年的巴黎博览会,有人看到了这个砸不坏、摔不烂的小瓶子,于是建议他送到博览会上展出。他抱着凑热闹的心理,将小瓶子送到了博览会。

在巴黎博览会上,兰博特的小瓶子虽没有受到特别关注,但也吸引了不少人。有人夸他心灵手巧,能用水泥加钢筋制成这么结实的小瓶子;有人提醒他,既然这种材料可以做成瓶子,那何不试试做成别的东西?甚至还有人称他是发明家,并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们可以合作一把……别人说什么兰博特都乐呵呵地听着,但听过也就忘掉了。博览会结束后,小瓶子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扔到一边。

一项重大发明就这样被随手扔掉了。历史曾给兰博特提供了那个时代最好的平台——巴黎博览会,可他却一次次与机会擦肩而过,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缺乏摩涅将知识经验有效转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设计链知识转移的决策模型研究 篇12

学者Twigg认为设计链是涉及组织间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供应链[2]。与供应链不同, 设计链的管理重点集中在设计上。因此, 设计链的主要活动是产品研发设计, 组织间传递的主要是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 这是设计链的典型特征。当信息加载上经验、判断、直觉或价值时, 信息就变成了知识。有效地运用知识资产, 可以提升企业研发设计效率。日本本田公司在开发Honda City车型时, 有效运用知识转移, 开创了日本汽车工业提高设计效率的新局面。为达到协同研发设计的目的, 知识转移发生在设计链整个产品研发设计过程, 这也大大提高设计链的研发效率。然而, 这种跨企业的知识转移是存在风险的, 不加选择、控制的知识转移有可能使企业丧失核心能力 (或技术) , 危及企业生存与发展。目前, 知识转移研究文献较多, 但多集中在转移机制[3,4]、转移模式[5,6]、转移路径[7]等方面, 尚没有对知识转移的决策研究, 而这对于频繁、大批量知识转移的设计链企业来讲极为重要, 关系到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将对设计知识的层次、知识转移决策的层次进行分析, 建立知识转移战略决策模型, 为企业选择适当的知识转移决策提供参考。

1 设计知识特征

设计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属于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在设计活动中, 设计者或团队经常利用设计信息来积累设计经验, 设计知识可以借助经验的积累而增长。因此, 与设计有关的信息常常被作为设计知识。设计链中, 产品设计作为一连串信息处理的活动组合, 是一个知识创造性过程。它不仅延续过去的产品设计知识, 还通过知识获得、沟通、应用、接受和同化等过程不断循环, 产生新的研发设计信息和知识, 设计知识正以一种无法估计的速度产生。

产品研发设计是多个专业领域设计知识的综合。产品设计不仅需要了解产品功能、使用对象、使用场所、制造方式、销售价格等知识, 还要熟知工业设计、市场销售、人因工程、制造流程等专业知识。根据Polanyi对知识的分类, 设计知识可分为显性设计知识和隐性设计知识。显性设计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表达并能向别人传授的知识, 包括设计手册、设计分析报告、设计流程、设计项目记录、设计造型图、人因工程数据和设计软件等。隐性设计知识是指虽然拥有, 但不易描述的知识, 不仅包括设计技能、设计经验、设计灵感、创意, 还包括设计创造力、设计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设计的评估能力等。由于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活动, 需要灵感与创意。设计是创造, 是艺术。因此, 隐性设计知识比显性设计知识更加重要。

综上所述, 与一般知识相比, 设计知识具有以下特征: (1) 设计知识综合化。设计知识是多个专业领域知识的综合; (2) 设计知识海量化。伴随产品研发设计过程, 包括设计文件和设计经验在内的设计知识正以无法估量的速度增加; (3) 设计知识内隐化。设计知识更侧重于隐性知识。

2 设计知识的层次划分

对设计链企业来说, 确定企业内部各类知识的重要程度, 即层次等级, 是成功进行知识转移决策的前提。从知识转移角度出发, 根据设计知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程度, 企业设计知识可分为四个层次:核心知识、潜在核心知识、重要性知识、支持性知识, 见图1。

核心知识是构成企业核心业务的重要内容, 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直接来源, 决定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一般来说, 核心知识是企业的优势所在, 不能轻易向外转移, 即使选择转移也只能是在某些方面的短期合作, 并要对合作成果 (如专利技术) 的归属事先约定。例如, 从事芯片设计和生产的台湾威盛电子公司与同样从事芯片设计生产的Intel公司, 为研制新一代芯片架构曾一度进行研发合作, 但为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在芯片新架构专利权的最终归属问题产生冲突, 最后诉诸法律。

环境的动态性变化, 经常会导致产品研发设计价值链发生变化, 使得原来关键的核心业务变得次要, 不再是价值链上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而另外一些潜在价值 (或能力) 的设计业务有可能转化为新的核心业务, 成为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与此相对应, 这些潜在业务所包含的知识就会变成核心知识, 能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例如, IBM一直致力于信息硬件的研发设计, 他将芯片研发外包给英特尔公司, 软件设计外包给微软公司, 结果培养了产业链上的两个劲敌。因此有必要对有潜在优势的研发知识进行识别, 以确保企业持续良性发展。

重要性知识是与企业核心知识以及潜在核心知识紧密相关的研发设计知识, 它影响着核心知识和潜在核心知识的能力与效果。对重要性设计知识可采取转移或保留等形式, 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惠普约70%以上利润来自新推出的产品, 有鉴于此, 该公司将精力集中在产品研发方面, 并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不同部门间有一套标准的知识共享流程。

支持性知识是对企业其他知识起辅助或支持性作用的知识。如设计图档的归类整理知识等。

3 设计链知识转移特征

作为一个动态、分散的研发设计网络, 成功的产品设计需要设计链上所有成员企业间的协同互动。在协同互动过程中, 设计知识流在整个网络中有效地传递、交流是设计链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一般的跨企业组织联盟相比, 设计链知识转移具有以下特征: (1) 知识转移的流量大、速度快。设计链高度的协同性和互动性, 要求设计链借助许多正式和非正式沟通渠道, 大量、快速地进行知识转移; (2) 知识转移的次数多。设计链成员的高度协同互动, 要求知识接收者和知识提供者不断地接触与沟通, 进行隐性设计知识 (如设计经验、设计灵感) 的转移。同时, 通过移交文件或授课培训等方式来传递设计造型图等显性设计知识; (3) 知识转移的内容丰富。设计链是由具有不同研发设计优势的企业组成, 在运行过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成员不断沟通与合作, 使得不同的设计观点、理念、经验和设计知识相互交融, 形成丰富多彩的知识转移; (4) 知识转移的绩效显著。能力方面, 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素质与能力提高, 具体表现为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运用、设计问题处理能力以及整体设计创新能力提高。知识转移程序方面, 包括设计知识 (资料) 的齐备程度、设计知识获取容易度、设计知识系统的易学程度等在内的多项指标不断改善。顾客方面, 设计链的协同研发设计, 能较早地完成产品设计, 从而提高顾客对设计链整体研发设计的满意度。成果方面, 主要涉及设计链知识转移成果, 如专利数量、设计报告、设计模型、设计图档等设计成果都较多。

4 设计链知识转移决策的三个层次

从设计链企业设计知识层次划分上可看出, 不同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同, 因此, 在进行知识转移决策时, 也会因要转移知识的重要性不同, 而采取不同层次的决策。具体来讲, 知识转移决策可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一般层次, 见表一。

4.1 战略层次

战略层次上的知识转移决策主要涉及到企业的核心知识与潜在核心知识。这些知识进行转移决策时风险很大, 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失去核心技术或能力, 丧失市场竞争优势。但有时为了弥补自身研发设计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及时对市场做出响应, 使产品提早上市, 也会向合作伙伴转移这些知识。选择转移时, 往往只是核心知识或潜在核心知识的某些方面, 如美国MCI电信公司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总是站在整个技术的前沿, 将一些技术实施外包合作, 积极进行知识转移并获得成功, 从技术外包中获得的开发项目已是从自己机构科学家哪获得的开发项目的20多倍。对这一层次上的合作企业不用经常性沟通和协调, 只是在技术知识上给予必要的协作, 合作关系多是临时性的, 不稳定的。

4.2 战术层次

战术层次上的知识转移决策主要是在对重要性知识的转移决策, 目的是提高研发绩效, 增强竞争优势。设计链的研发绩效主要表现为降低研发设计成本, 缩短研发时间, 提高研发设计质量等等。杜邦公司为加速氟里昂替代品研发, 与20多个组织 (包括学术机构、思想库和私人公司) 进行研发合作, 期间共享研发信息和知识并获得成功, 比国际规定的最后期限提前了三年, 从而迅速占领了市场。该类知识的转移合作, 往往与合作企业的合作时间较长, 并注重双方的协调、沟通, 加强彼此间的协同, 能给予一定的技术知识支持, 但在研发成果分配上存在一定差距。

4.3 一般层次

一般层次上的转移决策主要涉及支持性知识, 该类知识的转移往往是为了整合其他企业的研发设计资源, 进行资源互补, 完成复杂产品的研发设计。面对日益复杂的产品, 单一企业无法依靠自己力量完成整个产品的研发设计, 必须寻找合作伙伴, 借助伙伴的研发知识优势完成产品的部分功能。同时, 借助设计链中合作企业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经验, 能提升自身的研发设计知识 (能力) 。由Cadence、应用材料、ARM、台湾集成电路公司 (TSMC) 等大型跨国公司组建了硅设计链协作组织 (Silicon Design Chain Initiative, SDC) , 借助协同合作中的知识转移, 成功开发了低功耗90纳米级芯片设计技术。该层次的合作方式应采取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 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构建协同工作平台, 实现高度协同、互动, 在设计知识上相互支持, 共享利润, 实现双赢。

5 设计链知识转移决策模型

知识转移决策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那些知识可以转移。影响设计链知识转移决策的因素很多, 如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战略目标、知识附加值、技术状况、竞争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等。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整合、总结, 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核心竞争力、知识专用性和设计链协同程度。

从核心竞争力方面, 可考察某类知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程度, 即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或提升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关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所独有的、持久的、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因此, 知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识别某类知识对企业的重要性程度, 需要判断它的核心或潜在核心知识含有量的多少, 这决定了该知识在企业中的地位, 也决定了它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程度。关联程度高, 说明该知识对核心竞争力贡献大, 就要集中更多的资源与精力对该类知识进行开发、创造和保护, 不能轻易转移。

知识专用性是指知识相对于该企业的专用程度。低的知识专用性意味着外界可利用的类似专业知识较多, 对知识可以采用转移形式, 因为低的知识专用性意味着该知识在整条知识价值链中的作用较低, 处于一般性地位, 属于低附加值知识。企业无须花费太多时间、精力或成本即可获取, 转移后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或绩效影响不大;高的知识专用性, 说明外界可供利用的类似知识很少, 该知识在价值链中处于较重要环节, 可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属于高附加值知识。一旦被其他企业拥有可能会影响企业利润的获取。因此, 专用性高的知识应尽量采取内部使用 (简称内用) 方式, 而不是向外转移。这里的“内用”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企业固守原来的知识, 以阻断知识联系、化整为零等方法防止知识外流;其二是积极整合现有知识, 进行新知识的创造与开发。

设计链是产品研发阶段多个企业共同合作进行产品设计的协同过程。设计链协同程度也是进行知识转移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协同程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协同能力和协同深度。其中, 协同能力主要考察设计链成员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协同设计时所具有的能力与水平。影响企业协同能力的指标有自身的设计能力、信息化水平、设计文化与合作企业的匹配性、设计流程与合作企业的兼容性等因素;协同深度是具体衡量设计链运行期间, 成员企业间的实际协同程度。影响协同深度的指标有目标一致性程度、研发资源互补程度、互信程度和企业的协同能力等等。企业高的协同能力不一定能带来高的协同深度。但是, 高的协同深度一般意味着企业有较好的协同能力。协同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准确确定伙伴所要求转移的知识。协同能力低的企业进行知识转移时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经常答非所问, 传递一些不适用的知识给合作企业。协同深度决定了企业的知识能否较成功地转移, 即所转移知识能否被合作企业吸收和应用。高的协同深度说明合作双方的目标比较一致、研发资源互补性强、互信程度高, 彼此的市场竞争威胁小。对于高协同能力和高协同深度的企业来说, 适合知识转移, 因为知识转移可起到提高研发设计效率等效果, 而且转移后的风险不大。

知识转移的目的较多, 借助知识转移能加速产品开发、提高研发设计质量和效率等, 但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核心能力, 提高竞争优势。因此, 本文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 建立三维知识转移决策模型, 如图2, 帮助决策某类知识是内用还是转移。

为进一步帮助知识转移决策, 按待转移知识相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联度的大小, 将三维矩阵截剖, 得到不同的决策结果, 如图3、图4。

以图4为例, 图4中的知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联度高, 多属核心知识或潜在核心知识。在Ⅰ、Ⅲ、Ⅴ区间中的知识专用性低, 说明外界有许多企业具有此类知识。其中, Ⅰ区的协同能力与协同深度均低, 说明企业在知识的选择和转移方面能力较差, 最好采取内用形式;尽管Ⅲ区间的协同能力高, 但低的协同深度意味着知识转移的成功率不高, 所以可视情况采用内用或转移形式;Ⅴ区同时具有高的协同能力和协同深度, 说明企业双方在知识转移方面的成功率较高。鉴于知识专用性低, 该区域较适合知识转移, 这有助于提高研发设计效率。Ⅱ、Ⅳ、Ⅵ区间的知识专用性高, 说明类似知识在外界较少, 该知识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均具有重要意义。Ⅱ区具有低的协同能力与协同深度, 说明目前进行知识转移的条件不甚成熟, 鉴于知识具有高的核心竞争力关联度和高的知识专用性, 最好以内用作为主要决策;Ⅳ区的协同能力虽高, 但低的协同深度同样意味着低的知识转移成功率, 此时该类知识仍以内用为主;Ⅵ区具有高的协同能力和协同深度, 企业双方在目标上高度一致、互信程度高, 彼此的协同能力也高, 因此尽管所要转移的知识具有高的核心竞争力关联度和高的知识专用性, 只要事先明确研发成果 (专利) 的归属或利润分配等问题, 可以采用转移决策,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内用形式。

6 结束语

知识转移作为提高设计链研发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发生在产品研发设计的整个过程。然而对知识不加选择的转移不仅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 还会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对知识层次的划分以及决策模型的建立, 能为企业选择适当的知识转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摘要:分析设计知识的主要特征, 并根据设计知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程度, 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分析设计链知识转移的特征, 研究知识转移的决策层次及特征, 最后提出设计链知识转移的决策模型。

关键词:设计链,设计知识,知识转移,决策模型,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永辉.设计链联盟的合作与冲突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 2008 (8) :68-71.

[2]TIWGG D.Managing product developm entw ith in a design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1998, 18 (5) :508-524.

[3]陶洋, 海龙.基于网络的知识转移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25 (2) :168-171.

[4]贺巷超.基于信息场视角的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初探[J].情报杂志, 2007 (1) :73-74.

[5]王冬春, 汪应洛, 王能民.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4 (3) :88-71.

[6]黄德毅, 万江平.基于SEC I的软件需求获取过程中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1) :77-81.

上一篇:长期均衡关系下一篇: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