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教材

2024-05-19

钻研教材(精选8篇)

钻研教材 篇1

如何钻研教材,实现有效教学

罗山县回民小学

高螺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学校,并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新的教材较老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然而教材是一个载体,它需要每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创新教材,才能达到用好教材的目的。就如何钻研教材,我结合《折线统计图》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读懂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的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上的每一个要求和问题,其背后都蕴含着待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因此,仅仅看了表面内容就不假思索,大刀阔斧的变更教材,不是一个智者的教育行为。”听了专家所言,我深感惭愧,因为在教学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关注学生是否会做习题,而对于其中每个环节的编排意图去懒于钻研,导致目标达成的不理想。所以,要用好教材,我们就要先读懂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深读教材,认真分析。了解到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数据的 收集和整理,会制作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做简单的分析,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都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是折线统计图通过把表示数据的点连接成折线来清楚直观的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读懂了教材,领悟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引出折线统计图,又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让学生从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势。由此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结果,这样的教学减轻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负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所以,只有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

二、活用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

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那么这些信息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与挑战性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在《折线统计图》的设计中,教材主题图是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我发现学生对科技展览馆并不熟悉,自然对它的旅游人数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选择中小学生去灵山旅游人数统计图。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到原来我们的身边也要用到统计知识。这就是把教材原本的信息资源变换成现实性的资源。另外,虽然教材中的文本材料也是图文具备,但往往是以静态形成出现的,没有趣味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把静态的教材资料转化为有利于学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资源,使其能在动态变化中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更好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优势将静态转化为动态,这样更容易触动问题的生成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当然,活用教材,不仅限于这几个方面,结合实际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实验、论证及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用好教材,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1、有效设计教学情景。

信手翻开人教版教材,可以看到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对数学课堂资源的补充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精心钻研教材,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折线统计图》的情景设计中,我选择我们罗山著名的旅游景点——灵山为教学的“切入点”,大大的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情景现身说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较持久的保持,以便深入理解,为进一步建构知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有效设计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在其中学习、生长、发展和创造。

就《折线统计图》为例,我就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实践、交流等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首先,我通过观察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形成初步的认识,又通过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观察、交流经历了“从计算到直观判断的过程”,由折线的趋势就可以直接判断数量的多少,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对比)获得了一个直观层面的认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可以在他们脑海中形成较深的印象,真正让所学的知识成为己有。

3、有效设计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

做为老师,在强调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有用信息对学生进行培养,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以幽默的话语、尊重和赞赏,正确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与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通过让生谈谈对01年到06年旅游人数的不断上升有何感想来引导学生应注重对自己文化素质的培养及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总之,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 在新课程理念下更要提倡我们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我们一切要从教材出发,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编排意图,创新教材内容。只有品出其中内涵,悟出其中精髓,把握住新课堂脉搏,真正吃透教材,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钻研教材 篇2

每当听师范生的试讲课, 或走进课堂听实习课, 甚至听一些公开课、优质课的时候, 都会感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多么的重要。因为, 执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及把握不清楚、不深入的现象时有出现。主要是对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内容及思想方法的理解不到位, 甚至有偏差;或者对教材的把握缺乏独到之处, 对三维目标的认识不够全面, 甚至有缺失。另外, 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特殊规律, 使得看起来最简单的小学数学知识却是师范生最难把握的。将看似非常简单的小学数学知识教给小学生, 使其理解掌握, 决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熟悉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掌握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殊规律。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新教材普遍使用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如何在理论上、方法上落实新课程理念, 如何教会小学生正确地学习数学等, 都是师范生钻研教材时所需认真考虑的课题。需要从施教者角度深入认识教材、钻研教材, 同时站在受教者角度理解和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是师范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必须练就这番硬功夫。

1986年, 美国学者舒尔曼 (Shulman, L.S) 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类型——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简称PCK) 。他认为, 学科教学知识是包含在学科知识中的一种属于教学的知识, 是一种可教性的学科知识, 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他强调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与其他学科专家得以区分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造就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为了帮助师范生尽快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较为成熟的学科教学知识, 师范生钻研教材就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在钻研教材实践中, 实现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能缩短学科教学知识的成熟时间, 加速专业成长和发展。

“深入”就是站在教师的高度读懂和读透教材

(一) 读懂教材

一是读懂教材中的内容。对于一个师范生而言, 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没有问题的, 但读教材时却往往忽略对细节的关注与研究。读教材时对教材中的定义、概念、法则要字斟句酌, 不能大概差不多就行了。如教材中的“厚度忽略不计”、“零除外”等是为什么?读教材时要关注这是怎么回事, 要厘清其理论基础, 因此, 师范生牢固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实的情况是, 大多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弱化甚至没有开设《小学数学基础理论》这一类课程。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是把小学数学内容从理论上给以抽象和论证, 该课程的内容能辐射到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教法, 可使师范生更深刻地理解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理论。如通过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的学习, 可使师范生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 以便按认知发生原理, 即小学生掌握自然数的过程进行教学, 并掌握整数、计算及解决问题的理论。当学到后继理论时, 仍应注意引导师范生整理和归纳小学数学知识, 进一步扩充每一系列的内容, 丰富和发展原认知, 使其全面系统地认识小学数学教材, 打好扎实的数学教学知识基本功。

二是读懂教材中知识内容的数学本质以及思想内涵。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 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弱化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滤去了数学知识发展的脉络走向以及相互间的广泛联系, 这就给师范生通过教材全面而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数学本质带来障碍。因此, 我们应从更宽广的视野研读教材, 领悟知识的数学本质和思想内核。例如,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用字母表示数”是系统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但如果没有原始形态的数学知识作支撑, 师范生并不能透彻地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认为用字母表示数就是用字母替代未知数, 使得表达更简略。其实我们可以从代数发展的历史中找到答案, 经过分析可知,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就是致力于使学生认识到, 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未知量, 还可以表示变化的已知量。

三是读懂“主题图”。小学数学新教材内容一般都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例题, 这种呈现形式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但要读懂主题图, 全面领悟图中的数学内涵,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 许多师范生拿到新教材觉得陈述内容太少, 不如旧教材好教, 这就反映出对此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 甚至在试讲中经常出现对主题图理解偏颇与缺失现象。要认真钻研主题图, 可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主题图呈现了一个什么情境?为什么要创设这一情境?该情境中包含哪些数学知识点?主题图是怎样安排新知探索过程的, 结论是在什么时候以何种形式呈现的?在充分读懂主题图意图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如果没有比教材上更好的情境主题, 那就选用教材上的;如果觉得教材上创设的情境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 那就选学生易于接受的题材作为情境主题。或者收集既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又具有趣味性的情境, 引领学生充分地展开数学思考。

(二) 读透教材

一是读透小学数学教材结构体系。合理的教材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而且能促进智力发展。早期的小学算术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成人学习算术的顺序, 采取直线前进的编排方式。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推动了小学数学教材的变革。教材内容的编排在充分考虑学科知识本身联系的同时, 又考虑学科知识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 采用螺旋式的编排方式。钻研教材时不妨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把这部分知识编在这里?为什么这样呈现新知?为什么设计这样的练习?例如, 思考小学生先学“数数”是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角度来看, 先学立体图形再认数或许效果更好。

二是读透例题、习题。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每一个例题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应抓住例题的本质因素, 强化知识的整体意识, 凸现例题的一例带类作用。例如, 在圆的面积教学中, 例题环形面积计算, 如果把着眼点放在同心及宽度相等上, 则忽视了例题的本质因素, 降低了例题蕴含的信息量。笔者认为, 教材安排此例的目的, 显然不是把范围限制在求圆环面积上, 它的主旨是提供一种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另外, 对练习题部分也需要下一番功夫, 需深入钻研和精心设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理清练习的层次, 遵循分层渐进的原则, 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得到系统训练。第二, 确定练习的时机。要根据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题目进行练习, 如教科书上“试一试”的题目有些是基本题, 有些是换一个角度的变式题, 并非都是为巩固新知服务的, 要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第三, 提升练习的功效。充分挖掘习题的使用价值, 变被动机械练习为主动高效的主动练习, 要将每一道题目用足、用透、用活, 达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浅出”就是从学生的视角理解和把握教材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是为了能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 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 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应该学什么, 用什么方法学, 先学什么, 后学什么, 哪些地方浅显易懂, 哪些地方是难点等。所以, 师范生既要深入钻研教材, 又要浅出地理解和把握教材。

(一) 理解教材

一是在教材中体会和关注学生的学。小学数学教材渗透了许多有益的学习方式, 如自主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猜想、实验、验证、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应体会渗透在教材中的学习方式, 关注小学生的学, 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感受到数学学习中的快乐与无穷魅力, 这应是确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预设教学环节的关键点, 是钻研教材的理想境界。另外, 学习某个知识点, 对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思维活动等方面往往有不同的要求, 需要我们在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辨的相互结合中分析教学对象, 从理性的高度把握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心理过程, 解释数学学习的某种心理现象, 准确体味小学生学习可能出现的障碍。

二是在教材中理解课堂教学目标。新课程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知识与技能上看是要解决“教什么, 学生要学会什么”;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是要解决“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看, 是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积极性等非智力因素。这三个维度中前两个决定一堂课的基本过程, 第三个决定一堂课的立意和高度。在理解教材时, 要从整体的角度全面分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结构体系, 对教材具体教学内容需深入分析上级目标在本级教学目标中的分解, 同时注意同级教学目标内容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机配合, 形成合力并共同推进上级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 第一学段各学期中, 对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 需注意协调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 共同实现“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认识万以内数”的目标。

(二) 把握教材

一是充分用好教材中的素材。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 数学课程内容不只包括数学的现成结论, 还应包括这些结论的形成过程。比如, 怎样从一个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成分, 最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怎样把一个数学问题进一步抽象发展为更为合理的数学概念, 也只有在这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所以, 应充分挖掘教材载体中的“潜能”, 除充分使用主体内容外, 对其他材料也充分利用。特别是新教材在内容上比旧教材更加充实生动, 而且都有开放题、阅读与资料、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等, 学生的数学学习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课堂上40分钟的探究应是课后不断探索实践的开始。

二是重视对数学教材的还原能力。所谓还原,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在数学教学中立足于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尽力展现数学知识的历史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揭开数学形式化表述的神秘面纱, 恢复原始的思考过程, 还原其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 展现数学内容的教育形态。二是指数学教学材料的组织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即还原数学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联系,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不再把数学看成是枯燥无用的符号游戏。师范生要提高数学教学还原功。首先, 要掌握大量的关于数学知识的背景资料。要善于观察, 勤于收集相关信息, 善于借鉴优质的教学资源,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尤其是数学史方面的知识。其次, 要掌握还原的一般途径。如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就提出了四条转化的途径: (1) 把数学教材中形式化的表述颠倒过来; (2) 通过范例和具体活动去激活学生对数学的思考; (3) 要广泛揭示数学的内在联系; (4) 要在数学思想方法层面形成教育形态。应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 尽量从最浅显、最原始的事实开始, 逐步将学生引向深入, 引入佳境, 最后达到较高的境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权.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8]Shulman L 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Growth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 15 (2) :4-14.

浅谈如何钻研教材 篇3

关键词:教材;解读;梳理;整合

王敏勤教授说:“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现在有些教师课前还不能做到深钻教材,而是急于模仿名家的教案,追求一些形式化的东西,舍本逐末。把精力过多花在标新立异上,而忽视了钻研教材这一核心问题,导致课堂教学重形式、轻过程,华而不实、耗时低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双方构成,并由教材作为中介连接起来的多元活动,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是成功课堂的根基。打造高效课堂,应该从潜心钻研教材做起。

一、解读教材,了解目标

解读教材,就像演员要先看剧本一样,只有了解剧本的大概情节,领略台词的思想感情,才能较好地进入角色,最后成功搬上银幕。教学亦是如此。备课中的解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的特殊性体现在教师身份的复合性上。

首先,它要求教师以“自我”的角色进入文本。即凭借教师自身认知结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去研读教材。其次,它又要求教师以“非我”的角色进入文本。即“置换成学生的角色”,按学生的认知结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去进行阅读。预料学生在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确定教学的起点、重点与难点,并制订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等。

二、梳理教材,理清思路

在对教材内容了解的基础上,来确定学习的内容及其广度,揭示学习内容中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明确达到终点目标前所需要获得的使能目标的组织顺序。首先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如果只有一个知识点的话,了解这类知识体系怎样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确定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的位置如何?与之相联系的旧知有哪些?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在哪?这些问题不单需要阅读本节课的教材内容,还需阅读相关知识的内容,阅读“教参”的建议及教材分析。分析学生的基础怎样?接受新知识的水平如何?怎样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部分知识的后续知识是什么?是以后学习哪些知识的基础?

三、整合教材,顺应学生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教材,但也不能依赖教材,教材提供了典型的适用一般教学的材料,有的教材内容由于篇幅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完整地呈现教学过程,应适当删除、调整、增减、合并。如果说前两步是对教材的认知、分解的过程,那么,这一步就是旧教材的重组过程。

首先,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点,想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预期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渗透哪些数学思想?

其次,分析整节课分几个环节来进行,每一个环节突破哪些内容?每个知识点分别通过什么形式呈现出来?组织哪些学习活动,设计什么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重、难点怎样突破?复习哪些旧知识?考查哪些学生?怎样反馈信息?学生对哪些知识有什么疑问?对哪些问题存在争议?什么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探究。

总之,任何课堂教学都必须扎根于教材的研究之上。备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运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地执行教材文本的过程。教师应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课程与教学整合,成为课程创新、课堂创造的主角,为学生创设亲历探究过程的、富有个性的和主动发展的学习平台,使我们的课堂因“用好、用活教材”而活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吕菊芬.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中国出版集团,2009.

[2]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篇4

(第一张片)谈不上讲座,按要求完成任务。今天下午,结合近期听课跟大家交流,有不当之处,请你指正!开始正题。钻研教材前,我们先知道什么是教材。

一、语文教材是什么?(第二张片)首先,语文教材是材料。

顾名思义,语文教材是用来进行教学的语言文字材料,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既然是材料,我们就应该认定它不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材料无所不在,生活中的对话、教师的课堂语言、同学的习作、报刊上的文章、电影电视、标牌广告等无一不是学习语文的材料。(前几天听三年语文、五年语文教研课时,老师们动手制作的课件,课上的文本的拓展也都是材料。)所以,我们要逐渐引导学生从课本这本单一的材料中解放出来,走进生活这本大教材,将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其次,语文教材是载体。语文教材是编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选编的语言文字材料,是文质优美,语言规范的课堂教学材料。它承载着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但语文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载体,也不是万能的载体。相对于一个人的语文学习来说,语文教材只是载体之一。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文字材料,多途径、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语文教材是工具。语文教材是供教师为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充分利用这个工具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培养语文能力和方法,陶冶高尚情操。所以,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不仅要用好语文课本这个课内教材,还要充分运用各种各样的课外教材。以教材为范例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要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更要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打开电脑,搜寻这些,比这具体,比这生动、形象的还有很多。之所以拿出来该大家讲,不是因为老师们不懂教材,就是想通过这些,让我们更好的用好手中的教材,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老师们,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教师各个是名师,各个都是理论专家,各个对教材吃得透透的。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但我们会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因此,我们想真正解决教师在备课时的两个误区:(第三张片)

抄袭“教案”花时多,钻研教材花时少; 讲究“教法”花时多,探究“学法”花时少。这两个误区的存在,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尚不明了怎样去钻研教材,也不明了怎样钻研教材才符合备课的要求。钻研教材的步骤和方法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何有效快捷地钻研教材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今天,就所教的语文学科,谈谈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第四张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有两个特点:工具性、人文性。首先我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入手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语文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

对于小学生,教师对语文“双基”的把握,要依据课标中学段知识目标,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听课中,发现个别老师因为对学段要求把握有误,人为的把教材增加难度:比如低年学生分析比喻句的本体、喻体,体会修辞的作用;刚才一个年组研究标点符号的作用时,也超出了学生了理解范围。那么一派文章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第五张片)以中高年的一篇课文为例,教师要在通读教材基础上,首先看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生字(包括哪些字是难认的,哪些是字音易混的、难读的,哪些是多音、多义的),掌握哪些词语(新出现的、生僻的、难理解的、与生活密切的),哪些句子(主要是含义深刻的、难读通顺的、有感情色彩的、体现修辞格的);其次看所反映的文体知识(篇章、段落、结构等);最后要看课文体现的延伸的知识(主要是学生不易读懂的),都要做充分的准备。(第六张片)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可以分三步:从课文的内容入手,首先看思想教育的价值是从哪体现出来的,如何体现出来的;再多角度思考还可以给学生哪方面的启迪;第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价值;第三,跳出教材,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和学科之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而是主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淡化训练,强调积累感悟,但作为教师备课必须是全方位的把握,才能灵活贯通。说到这里,我们应该体会出我们用教材,应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感受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人文性,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师在把握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还要着力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分析,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钻研教材。

(第七张片)

一、钻研教材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又从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对各学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的具体目标,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譬如,第一学段中阅读方面的目标有: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认识常用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等。而第二学段中就有所提高,具体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这样要求我们老师在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也应体现出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所以每位教师要认真读一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自己任教的学段目标。

(第八张片)

二、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当一篇文章成为教材,就赋予了两种意图:一是作者意图(写作目的);二是编者意图(训练目标)。作者意图,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落实。编者意图也就是编者在训练达成的目标,他在教材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单元组的“导读”;二是课文前的“连接语”或者“阅读提示”;三是课后练习;四是单元小结(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或“交流平台”等栏目)。每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教材说明》和每个课例的说明中都交代得很具体。值得庆幸的是听课的过程中,听到许多老师在强调:进入第四组课文的学习了,先看导读,你了解到了什么?教学一些略读课文时,也能听到老师们引导学生看阅读提示。老师们,作为专家的编者们,在编排教材时,经过字斟句酌地推敲、思考,已经把每篇课文的训练目标做了制定,我们还何苦另辟蹊径呢?所以,我们上课时,千万别忽略了这些。尤其注意在单元导读中的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的提示:发现一些老师,在分析导读时,分析透彻,进入课文学习时往往忽略。昨天,很多老师听了五年语文组崔静老师的教研展示,我们不去评判课堂是否精彩,但从本单元的两个训练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我个人认为,崔老师的课、年组的教研活动是成功的。当然,不管是与作者对话、还是与编者对话,都要有自己的思想,把作者与编者的意图,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第九张片)

三、钻研教材要掌握“四要点”。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按照知识的逻辑点来编排的,承载量大,包含很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挖掘,去钻研。钻研教材要掌握“四点”,即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剖析“疑点”。“特点”是指每篇文章本身的特色、风格,包括文体、结构、语言上的特点等;“重点”是指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难点”即为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疑点”指学生阅读后,仅从表面理解,深究下去可能产生的疑问和歧义。现以《猫》(人教版第8册)为例,对以上“四点”加以阐述。

(第十张片)《猫》这课的特点:在文体上是状物的记叙文;在结构上是并列结构;在语言文字上简练、逻辑性强;在描述上“入木三分”。课文叙述成年猫的“古怪”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通过对猫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来表现猫的可爱。教学的重点应是作者热爱猫的思想感情,而教学的难点自然就落在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站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上。这句话究竟在说什么?“古怪”、“淘气”一般都属贬议词,作者既然喜爱猫又为什么要说它们“古怪”和“淘气”呢?至于课文学习的疑点是:既然小猫使“院中的花草”遭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为什么还要说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呢? 教师钻研教材若能掌握以上“四点”,也就能正确地提出教学要求,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讲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天跟小教部马中华主任曾探讨过,小学阶段究竟需要教点什么?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语文更多的教学生方法。小学阶段,如果你能把知识点为孩子穿成一条线,这老师对学生中学学习该有多大的好处哇!二这种方法,教师老师们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进行的“重锤敲打”,比如二年级上册的《黄山奇石》、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大兴安岭》、六年级上册的《索溪峪的“野”》等等,都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段,可把“总分结构” 阅读理解或习作的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同样对于过渡段、过渡句很有特色的课文,可以把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作为重点,围绕“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来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某些课文语言相当有特色,语段相当典型,就可以把推敲语例、积累语言、训练语言表达作为教学重点。你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的学生也会一辈子感激你小学阶段对他的穿针引线。(第十一张片)

四、钻研教材要理顺“三思路”。

“三路”是指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学活动中三条思路相辅相成,互动相联。具体可用下图表示:)

(第十二张片)略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源”,其他的两条思路为“流”。教学活动要求三条思路畅通,因而,钻研教材也须达到三条思路有机统一的要求。首先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教师确定教学思路的依据。正确的教学思路产生的条件为:一是准确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这是必备的认识基础;二是依据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结合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等因素,融化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作者行文思路的机械重复,而是以作者的行文思路为依据。以《桂林山水》为例

这是一篇写景文章,通过对桂林山水特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简单,作者行文的思路也清晰:(第十三张片)

荡舟漓江 漓江的水 桂林的山 山水相映 作者行文思路

(观赏)(静、清、绿)(奇、秀、险)(如画卷)

弄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就产生了:(第十四张片)

看图,初读课文 看图,认识山水特点 看图,体会朗读 教师教学思路

(整体感知)(分层理解)(整体升华)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思路并非作者行文思路的“复印件”,而是经历了一个融化和创造过程后的结果。教学思路必须符合课文特点,切合教材重点,体现对课文难点和疑点的解决过程。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备课应该在作者的思路上”,“能把一篇文章的作者思路脉络讲得清楚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他的话道出了把握作者行文思路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作者行文的思路也牵制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从阅读理解的意义上讲,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自己动脑筋探索作者思路的来龙去脉,弄清并把握作者思路,才是真正的理解课文。而学生的学习思路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生成!此外,钻研教材还需要优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第十五张片)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选好的方法对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如:

(1)重点明确、难点集中和文理清晰的课文,宜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探究型教法”;

(2)语言生动、情感强烈的课文,可采用“初读感知→细读探索→精读顿悟→熟读涵泳”的“研读型教法”;

(3)拥有典型情景的课文,则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情景型教法”,等等。

(第十六张片)为老师提供于永正的钻研教材的方法,简单、受用!不妨学学。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

老师们,也许这样做是不可能实现一个人的教育理想的,也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慢慢地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最后用我十月份关于学校的教育总结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胡言乱语。没有任何修饰的这段文字,记下的是我看到的老师努力提升专业一点感受。以此,想告诉那些在行走在专业发展路上的同行们:用心的、有创意的经营的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一环,有了爱,有了享受,才会绘就美好的蓝图。

钻研教材 篇5

我以为,钻研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能力。

教材,是精选的语言材料,是人文教育的摇篮,有极高的读写价值,有丰富的语言训练内容。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语言和星空一样让他着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拥有一双探秘语言的天眼,是幸福的。

想拥有这双天眼,唯一的,就要踏踏实实钻研教材。

读一遍课文,若认为已经读懂或者基本读懂,那一定是只读了文字。我的经验是,第一遍阅读,读懂课文语言的10%就不错了。语文教师的阅读,不可用旁观者心态去阅读。语文教师的阅读,应怀有语文之心,在语言里触摸文章脉络,提炼知识学理,拟定教学目标,考虑教学思路,形成教学流程。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能力不强,是难以真正把握语言文字价值,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

研读教材,应该是有依据的。

第一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课标》规定,钻研不同年级教材,侧重点也要不同。低年段重点研读词语句子,中年级重点研读句群段法,高年级重点研读结构与章法。

第二依据是语文教材。审视文章的语言、段落,内容、写法、角度等方面的特点,就这些特异之处设计教学,才可能做到用课文教语文。

第三个依据是学情水平。每篇教材都是客观的存在,具体到学情,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思路的灵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都是教师把握学情的主观反映。教学效果是教材形成教学后的体现,是客观和主观合一的体现。

研读教材,是天长日久功到自成的深细功夫。我的经验只有一个字:写!

我写研读笔记是有角度的。这里仅举两例:

给典型教材写研读笔记

录入教材的有各种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每一类文章,都有典型的课例,选准一篇好好研读,对课文作全方位的“扫描透视”,再条分缕析地写下来,是提升赏读能力的必要动作。多次多篇地深入浅出地写,不仅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美妙,而且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设计水平,还能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水平。

例:欣赏《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及写法

《陶罐和铁罐》可以从三个角度品赏课文。

1.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写法。

(1)注意同类词语的微妙区别。

本课中形容一类事物的词语比较丰富,稍加梳理就可以得到:

形容铁罐的词语:骄傲、傲慢、轻蔑、恼怒、完全氧化、无影无踪;

形容陶罐的词语:光洁、朴素、美观、谦虚;

描写历史变迁的词语:流逝、覆灭、倒塌、遗落。

教学时,可以联系上下文语境,区别同类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特有意味。比如:“骄傲、傲慢、轻蔑”这一组词语,都是形容自高自大,看不起人。“骄傲、傲慢”是形容人物的品质,“轻蔑”却是形容人的表情。再比如:“光洁、朴素、美观”虽然都是形容陶罐的外表,但是这三个词语的排列却与人的视觉感受的先后顺序一致,人们从渣滓和尘土里挖掘出陶罐,先看到陶罐的光洁度,然后看到它朴素的器形,最后才得出美观的结论。

领悟这些词语的意思,就能引导学生准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事物,将词语积累和运用的过程成为充满语感思维训练的美妙活动。

(2)注意“说”法的语态之美。

文章中表示“说”法的词语有五种:问、答、说、争辩、叫起来。语态特别丰富。

此外,文章里在各种“说”的前面还加上了不同的提示性描述。有的形容“态度”,如陶罐谦虚地回答;有的形容“神情”,如惊讶地说;有的形容“语气”,如“陶罐争辩说”;有的表现品性,如“铁罐傲慢地问”。类似这样,使“说”有了形神,有了情节,形成了语言教学的内容。

教学时,可以通过演示词语达到理解词义的目的。

(3)注意提示语的位置意义。

文章第2~10节,陶罐和铁罐的语言都以独立分节的方式呈现,这样的写法最合乎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辩形式。

课文中对话表达的形式有两种。

第一种,先写“说”,再写“怎么说”。即:语言在前,提示语在后,比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学生阅读时,先听到“说”什么,再看到“怎么说”,有先闻其声、再见嘴脸的效果。

第二种,把提示语放在“说”话的中间。比如:“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这是陶罐的争辩,这段话是有层次的,“我……不是懦弱”说的是观点,“盛东西……”摆的是事实,用提示语放在中间,划分出了这两个层次,学生可以学到一种“说”法的表达顺序。然而,“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铁罐的这段话,提示语前的话是呵斥,提示语后的话是威胁恐吓。

两段对话,提示语放在中间,都使话语有了层次。

由此看来,品味提示语的位置,便于深刻理解对话内容和写法顺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4)注意角色称呼的意味。

本课铁罐和陶罐的相互称呼,很有意味。

一是品性意味。铁罐对于陶罐,先是轻慢地称呼“陶罐子”,再是轻蔑地责骂陶罐是“懦弱的东西”,再后来斥骂陶罐“你算什么东西”。这称呼的三个变化,逐层地体现出铁罐的傲慢粗暴。再看看陶罐,它开始称呼铁罐为“兄弟”,然后一再以“我们”相提并论,最后仍以“我的兄弟”呼唤铁罐,体现了陶罐有情有礼的品性。

二有情感意味。单一地品味铁罐和陶罐相互的称呼,可以清晰感受到铁罐对陶罐的恶言相向,也可以体味到陶罐对铁罐的兄弟情谊,读着读着仿佛能看到铁罐的轻蔑嘴脸,能感到陶罐的真诚情感。

阅读要有角度,从某种意义说,选对角度就有助于理解。这个角度可以是贯穿课文内容的主要人物,可以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相互呼应的细节。切入这个角度,就深入理解了语言运用的美妙。

(5)运用对比写法凸显寓意。

本文主要采用了两组对比写法。第一组是陶罐和铁罐两个主人公的对比。这组对比具体表现在性格的对比、语言语态的对比。第二组是故事的开局和结局的对比。这组对比表现在,地点的对比,命运的对比。

很明显,运用对比写法便于让读者领略本文寓意。

2.从布局谋篇的角度欣赏章法。

把视点单一地放到《陶罐和铁罐》的文章结构上,就能明确看到这则寓言故事采用的是常规的表达方式。

第1~9节,交代故事发生在国王的御厨,主要角色是铁罐和陶罐。这是最典型的“背景”交代开头。紧接着,以对话形式写出了铁罐和陶罐的一场争吵,故事有了前半段。

第10节,用“时间在流逝,许多年代都过去了……”的语句,将故事过渡到后半段。

第11节至末尾。通过挖掘文物的场景,当年争论有了定论,陶罐为宝,铁罐化泥。故事有了结局。

简单说,文章写了跨越许多年代的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按照时间顺序,先写“许多年代”前的故事,然后用一个过渡段,续写“许多年代后”的故事。形成的结构是:故事+过渡+故事。这样的构段方式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读懂这样的章法,利于学生掌握简单记叙文的章法。

再把视点放到陶罐和铁罐“许多年代前后”的强弱互换对比的内容,寓意显现就特别形象,使三年级学生容易读懂。

3.从选材的角度探秘寓言特点。

寓言,多数是内容简单、意思简明的小故事。透过故事内容探秘写作构思,却极具意思,令人向往。探秘《陶罐和铁罐》的选材,可从这几个选点品味。

陶罐和铁罐作为主人公,具有普遍的认同意义。陶罐和铁罐,这两件器物都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学生基本了解它们的材质性能。在这样的前提下,阅读故事的情节,理解内容的难度不大,能自然得出寓意。具有“小物大理”的选材特点。

选择“国王御厨”作为故事发生地,具有真实的社会学意义。国王御厨,是霸权王朝的缩影,在特别讲究高低贵贱等级分明的环境里,铁罐自然耳濡目染,滋生出傲慢品性来侮辱陶罐,也是合乎客观情理的。

选择“对话”之争表现寓言故事,具有科学的艺术创作意义。陶罐和铁罐,一易碎一坚硬,只能选择口水之争,如果来个硬碰硬,那故事就没有后话了。

由此及彼,再读《揠苗助长》《刻舟求剑》,想一想为什么选择“农民”“聪明人”做主人公,为什么故事发生在田里、河里,就能理解选材的用意。如果要求学生尝试写作寓言,对于如何选择主人公、如何选择场景等等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结论:即使寓言写作,也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且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要符合科学。

在语言表达的特异处写研读笔记

课文语言表达的特异性,如同散布在夜空中的星星,它们悄无声息地在天边炫着光芒,却常常随着时光逝去而黯然陨落。

看不到课文语言表达的特异性,就如同星空下的盲人,无法体验星星的美妙。

课文语言表达的特异性在不同年级各有不同。低年级表现在词句运用,中年级表现在内容和构段,高年级表现在章法结构。

例1(沪教版第一册):《荷叶圆圆》的语态之美

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课文第1句)

写荷叶的形状、色彩,属于静态语言。使用“荷叶”的儿化韵以及“圆圆的、绿绿的”叠词,使景观具有童话的形象魅力,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习惯。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机场。”小蜻蜓停在荷叶上,展开宽宽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课文2~4句)

荷叶衬托了晶莹闪烁的小水珠,形态优美的小蜻蜓、音质响亮的小青蛙,使整个荷池有了形声之美。运用摇篮、机场、歌台作喻体,又对比出了荷叶平展宽硕的特点;躺、停、蹲的姿态,眨着、展开、呱呱歌唱的情景,衬托了荷池的宁静生动。

在教学中,应该拓展这些有价值的读写内容,在原文基础上引导联想,以小鱼儿、小蚂蚱、小蝴蝶为对象,学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小朋友戴上荷叶,笑嘻嘻、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比荷花还美呢!(第5句)

加入小朋友的语言动作,让荷叶圆圆的风景回到真实生活中,使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向往美好的感情。比喻句、动词等表达特点和上文一致,全文句式工整,节奏分明。

在教学中,我可以让几个学生戴上荷叶,看看脸蛋儿怎样,体验一把自然和人的密切关系,然后仿写长句。

再读一则中年级的研读笔记

例2:《威尼斯的小艇》的结构之美

《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五年级)有篇章布局之美,有内容构成之美,有语言运用之美。

先看布局的“总分”之美。

文章第一节以陈述句形式概述观点: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文章结尾以“戏院散场”的场景描写,小艇与威尼斯的密切关系。

文章第2~6节分别描写了小艇轻快的样子、舒适的艇内设施、娴熟的船夫技术、广泛的小艇用途,以多角度的事实支撑起“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个观点。

再看内容的“主次”之美。

文章题目是《威尼斯的小艇》,而对威尼斯,只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9字略说。若文章用比较多的文字介绍威尼斯的岛屿、河道、桥梁的特点,会冲淡“小艇”的中心内容。

第2~6节,作者有意地引导着读者“看”小艇的样子,“坐”小艇的软垫,“赏”小艇船夫技术,“见”小艇乘客,“闻”小艇动静。让读者随着文字内容展开,步步深入,感受小艇对城市的重要性。

再读一篇高年级的欣赏笔记

例3:《船长》的形象之美

品析《船长》,是应该走上“诺曼底”号轮船,去听听哈尔威的声音,去看看英雄船长形象的!

1.先听听哈尔威的声音。

课文中多处写到哈尔威船长的语言,但是每一处的“说”法都不一样,有“吼、喊、问、叫、道”等多种“说”法。把这些词语放到当时的语境中品味,能感受到其中的声威、声势、语气、感情……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这一声“吼”,是在船体被撞裂,险情骤增,乘客无比慌张的现场发出的。声势威严,足以控制局面稳定人心,以便立即组织救险,表现了船长的英勇威严。

(2)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这一声“喊”,是船长在危险的黑夜中发出的。“喊”,也是有声势的,既是为了让大副听见,又能让灾难现场的乘客感受到船长正在安排人手,救险正有序展开,表现了船长的指挥能力。

(3)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这一声“问”,问的是救险的有效时间,语气沉着稳定,让我们感受到船长临危不乱、从容不迫、运筹帷幄的形象。

(4)“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这一声“说”,语气坚定,表现了船长对救险工作的足够信心,让我们感受到船长的经验之深。

(5)“快救克莱芒!”船长叫道……“动作再快点!”船长又叫道。

――这连续两声“叫”,是船长为抢救16岁水手克莱芒的最后时刻发出的,是一道急切的命令,带有不可抗拒的力量,这让我们感受到船长威严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温柔的大爱之心。

船长的语言反复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从多个角度表现了船长的品质。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要处理好声音强弱、语速语态的变化,切实感受到船长的英雄之美。教学时可设计相应的语言训练内容,让学生选用“说、吼、问、道”等词语写作造句,达到理解这类词语的细微区别,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目的。

2.再看看英雄船长形象。

阅读时,如果单将文章里描写船长形象的语言排列出来,可以看清楚这个时段里的这样四句:

(出场时)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格恩西岛。

(出险时)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

(救险时)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脱险时)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细细阅读这四个句子,可以理解到四个时段里的船长形象是不一样的。

第(1)句中的定语“像往常一样”,将哈尔威定义成一个“资深”船长;

第(2)句中的状语“站在指挥台上”,将哈尔威刻画成一个救险的“指挥者”;

第(3)句中的三个连续谓语“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将哈尔威刻画成为抢救诺曼底的“伟大灵魂”;

第(4)句中的状语“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烘托出了一个“英雄船长”的形象。

这四句话,也可以作为划分文章段落的依据。

选准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欣赏串联在主线上的珠子,既可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写法。这样品读欣赏,符合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

多年来,我饶有兴趣地研读各式的教材,或是把文章语言想象成生活情景,以发现摄取素材、构思内容的角度;或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以寻找教学活动的突破点;或是从文体写作的不同点,感悟文体比较中的读写价值。

钻研精神的句子 篇6

2.上帝只掌握着我们命运的一半,而另一半是我们争取到的,或多或少,全在于自己的努力与否。

3.人的命运只有两个结果。第一就是穷困,处处都受环境限制,感觉无法展现自己,第二就富裕,可以轻松自如地用钱为自己开路,享受快乐幸福的生活。

4.人生在世,萎缩不前,就只能贫困过一生,又何谈幸福,现实是经济社会,连喝一杯白开水都可能要钱,没有钱就只能过风雨飘摇的日子!连平淡都谈不上。

5.人生我们要做个强者,要有足够的拼搏精神,幸福才属于我们!

6.不是所有的拼搏都会成功,我们不能盲目的拼搏,必须带上我们的智慧,将属于我们的机会牢牢抓住,才会多一份成功。

7.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8.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9.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10.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1.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12.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

13.只有相信自已,才能让别人肯定的相信你。

14.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的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努力。

15.无人理睬时,坚定执着。万人羡慕时,心如止水。

16.记住你的价值,它不因你的外观的不雅而贬值,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17.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18.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

19.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20.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21.所有的忧伤都是过往,当时间慢慢沉淀,你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比想象的多得多。

22.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23.强大的信心,能克服来自内心的恶魔,产生无往不胜的勇气。

24.实现梦想比睡在床上的梦想更灿烂。

25.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26.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27.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28.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29.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30.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1.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32.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33.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3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钻研教材教法展现数学魅力 篇7

一、在过程中感知概念本质,碰撞思维火花

在数学概念内容编写上,新教材采用以下模式:呈现具体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这与先前教材编写模式正好相反:直接呈现抽象概念→列举具体例子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手锻,结合实际生活,把概念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案例1:函数的单调性概念

考虑到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从日常的描述性语言概念升华到用数学符号语言精确刻画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

于是,创设问题情境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 ,给出问题:如图为某地区2006年元旦这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观察这张气温变化图。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1,用自然语言说出从左往右看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的或下降的,然后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随着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渐升高”这一特征。

为了引导学生解决后一个问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象,通过具体情形,例如,“t1=8时,f (t1) =1, t2=10时,f (t2) =4”这一情形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回答:对于自变量8<10,对应的函数值有1<4,举几个例子表述一下。然后给出一个铺垫性的问题:结合图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区间[4, 14]上,气温随时间增大而升高”这一特征。

在学生对于单调增函数的特征有一定直观认识时,进一步提出问题:“对于任意的t1、t2∈[4, 16]时,当t1

通过观察图象、进行实验 (计算机) 、正反对比,发现数量关系,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归纳、概括、抽象出单调增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尝试用符号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为了获得单调增函数概念,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类,引导学生得出关键词“区间内”、“任意”、“当x1

数学概念的形成来自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概念的高度抽象,造成了难懂、难教和难学。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愉悦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让学生置身于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

二、挖掘数形结合的魅力,展现图形之美

数与形是数学领域中的两大内容,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数形结合就是把数与形有机地结合,相辅相成,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案例2:已知点P (x, y) 在圆 (x-2cosα) 2+ (y-2sinα) 2=16上运动,当角α变化时,点P (x, y) 运动区域的面积为。

此题讲评完后,仍有许多同学将信将疑,主要是两个地方想不明白: (1) 为什么中间要除去一个圆? (2) 为什么图形会是一个圆环?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的同学找到一个形象的说法:点P所形成的图形就好比我们在玩呼啦圈的时候,呼啦圈上的点所扫过的地方,其中圆O就好比我们的腰,当然呼啦圈不可能扫过我们的腰,所以圆O的内部要除去。

接着,我利用几何画板,设法把它的图形作了出来:

设圆心为M (2cosα,2sinα) ,易知它位于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用几何画板作出这个圆,在这个圆上任取一点为M,再以M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跟踪这个圆周的轨迹,拖动点M,就可以观察到点P的轨迹了。如图所示点P运动区域 (灰色部分) 是一个圆环,故面积为32π (如图2) 。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在我补充讲解后都露出了欣喜的神情,不仅体会到图形在解题中的作用,更欣赏到在作图过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的图形之美。

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展现图形的动态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精彩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如在讲授《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时,我下载了金字塔、水立方、中塔旋转餐厅等图片,然后用几何画板把图片中的建筑物结构用几何手段呈现出来;在学习导数概念之前,先播放一段郭晶晶的跳水视频,然后抽象出轨迹,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三、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品味成功的乐趣

新课程给传统的数学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体现数学向生活回归,更加注重数学题联系生活实际。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是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一种途径,也为师生、生生交流创造了问题情境,从而一改数学枯燥乏味的局面,为学生开启了一扇思维的天窗。

案例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在学习公式前,老师先讲:“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0元钱,但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1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给我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有谁愿意?”此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窃窃私语,相互交流自已的看法。他们能够得出给我的回扣是1+2+4+…+229分,如何计算呢?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老师再根据讨论的进程进行恰当指导,最后推导出公式 (q≠1) ,从而很快计算出回扣应为1073741823 (分) =10737418.23元。这远远大于老师给学生的钱100×30=3000 (元) 。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求知欲高涨。

数学实验也是合作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来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4: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f (a) ·f (b) <0且图象在区间[a, b]上连续不断,是函数f (x) 在区间[a, b]上有零点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学生对这点的理解比较困难。

实验设计:给学生一条直线和一条细线 (图) ,并记细线的两个端点为A和B,让学生动手,观察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能够保证这条细线和给定的直线一定有交点?

学生可以发现当点A和点B在直线的两侧时一定能满足题意,而当点A和点B位于直线的同侧时,可能有交点,也可能没有交点,故不一定有交点。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来分析得到f (a) ·f (b) <0的结论。

教师继续问,在刚才的情况下 (A和B在直线的两侧时) 细线与给定直线已经有交点了。请问你能设计出方案使得他们没有交点吗?

学生会有两种方案:

(1) 将点A和点B移到直线的同侧 (进一步说明了f (a) ·f (b) <0的必要性) ;

(2) 只要把细线剪断 (来说明函数图象必须是连续的) 。

通过上述探究,让学生自已概括出零点存在性定理。

本案例通过学生的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在各条件的作用,从实验的解决中领悟了定理本质。在实验中交流,在交流中实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

四、营造探究时机,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力

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有意识地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进行合理整合、有机渗透;根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某个小专题或者是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用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体验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案例5:讲解天津卷高考第20题片段

题 (2012天津卷20) 已知函数ax-a, x∈R,其中a>0。

(1) 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 若函数f (x) 在区间 (-2, 0) 内恰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3) 当a=1时,设函数f (x) 在区间[t, t+3]上的最大值为M (t) ,最小值为m (t) ,记g (t) =M (t) -m (t) ,求函数g (t) 在区间[-3,-1]上的最小值。

教师讲解本题第 (2) 问时,利用几何画板作出含有参数a的函数图象,观察后利用零点存在性原理得出条件。

由 (1) 知f (x) 在区间 (-2,-1) 内单调递增,在区间 (-1, 0) 内单调递减,从而函数f (x) 在区间 (-2, 0) 内恰有两个零点当且仅当

所以, a的取值范围是

讲解完后,若能适时把据时机,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步,开始探究———以特殊化为起点,设置问题。

问题1:若a=时,函数f (x) 在区间 (-2, 0) 内恰有几个零点?若a=0时呢?

答:1个

问题2:若a>时,函数f (x) 在区间 (-2, 0) 内恰有几个零点?

答:0个

从原题解答过程中,学生不难得出答案。

第二步,从特殊到一般,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问题3:题目中a∈R,则函数f (x) 在区间 (-2, 0) 内恰有一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答:当-1

解得

当a≤-1时,函数f (x) 在区间 (-2, 0) 内没有零点故函数f (x) 在区间 (-2, 0) 内恰有一个零点,a的取

第三步,转换角度探究———从知识联系中设计问题。

问题4:当a为何值时,函数f (x) 图象与x轴相切?

由k=f' (x0) =0,得x0=-1或x0=a。故切点为 (-1, 0) 或 (a, 0)

把切点坐标代入f (x) ,解得a=0或a=

教师在总结函数切线问题时发现,若直线斜率为-a时,切点横坐标容易求出,又直线若经过点 (1, 0) 时,切点纵坐标易得,故引导学生反复计算、探索调整,共同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艰辛。

问题5:证明不论a取何值,直线y=-a (x+1) 与函数f (x) 的图象总相切。

证明:∵k=f' (x0) =x02+ (1-a) x0-a=-a

∴x0=0或x0=a-1

当x0=0时,y0=-a (0+1) =-a,故切点为 (0,-a) 代入f (x) 得-a=-a,恒成立,

故a∈R

当x0=a-1时,同理解得a=1,此时切点为 (0,-1) 符合

故不论a取何值,直线y=-a (x+1) 与函数f (x) 的图象总相切于点 (0,-a)

这是一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途经:“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搜集、筛选) 解决问题 (探索、猜想) 验证、反思再尝试的一次有益尝试。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联系旧知、思维转向、类比猜想。它有助于学生观察、归纳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其潜能的发掘和坚韧意志的培养。其实在教材中,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有很多这样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让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探究的方法,这对他们日后的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培养创新思维) ,一定大有裨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地把数学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我想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永远是教师思考的第一主题。以上只是我在使用这新教材进行教学时的一些尝试,感谢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如此新颖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相信我们只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一定会使更多的学生喜爱数学。

参考文献

[1]王华民.让局部探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8, (8) .

阅读教学需过钻研教材关 篇8

案例1:(《九寨沟》第四自然段的教学)

师;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发现了什么?

(学生朗读,组织交流。)

生1:作者发现了体态粗壮的金丝猴。

(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金丝猴。)

生2:作者发现了善于奔跑的羚羊。

(教师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羚羊。)

生3:作者还发现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小熊猫。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大熊猫、小熊猫。)

师:你喜欢哪一种动物?读读描写这几种动物的语句,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学生读,教师评价。)

案例2:《少年王冕》

出示: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便坐在树阴下看书。

师:快速阅读,找出这段话中两个相同的词。

生:我找出了两个“舍不得”。

师:读一读,体会两个舍不得,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阅读)

师:谁来读第一个舍不得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读句子)我体会到了王冕的孝顺。

师:谁来读第二个“舍不得”,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生2:(读句子)我体会到了王冕很好学。

师小结:从两个“舍不得”中,我们可以知道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

师:看图,说说王冕看什么这么入神,这样的美景让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学生看图、读课文,交流写王冕勤奋好学的句子。)

师: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王冕孝顺母亲的?

(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子、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体会王冕的孝顺。)

在案例1中,教者过度依赖多媒体,想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这几种动物形成感性认识。对词句教者缺乏敏感性,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九寨沟的几种珍稀动物,欣赏动物图片,忽视了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教学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品读描写这几种珍稀动物的语句,让学生从词句的描写中,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没有引导学生欣赏这一组排列整齐的语句,“也许……也许……也许……也许……”,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字韵律美的情感熏陶,学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朗读训练、说话训练,没有在朗读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此处的语文教学由于教者的处理不当,等同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在案例2中,教者借助两个“舍不得”,引出了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然后平均用力,引导学生读课文,找重点词,来体会王冕的这两个美德。在教学时,教者没有很好地把握教材,机械地搬用教参上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教学,失去了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悟和思辨能力。没有挖掘出正是由于王冕的勤奋好学,使他懂得了在学画时要奋发自强,要孝敬长辈的道理。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对王冕的勤奋好学感受不深。

上一篇:谈快乐作文500字下一篇:从微笑开始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