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课堂管理

2024-07-15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共12篇)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 篇1

摘要:文章结合小学体育课实践观察,思考小学体育课堂难以管理的问题。认为小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体育课程属性特征等因素影响小学体育课堂管理。通过分析提出“兴趣型课堂管理”方法,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字:小学;体育课程;课堂管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明确我国学校教育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担。小学体育课程不但兼顾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发展,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读书的同时进行良好体育锻炼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我国“喜静勿动”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升学考试分值分配,长久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不被重视成为素质教育改革一大顽疾。相对于其他科目采用“行政班”在教室上课方式,小学体育课程在空旷、开阔的操场进行;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思维上不集中易扩散,在行为上易嬉闹打耍无视纪律,造成小学体育课堂难于管理。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教育活动发生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达成的表现形式。课堂管理作为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1]。换言之,课堂管理是保障“教师教学顺利完成,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实施有效课堂管理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实施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管理,是每一个基层小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难题。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 篇2

一、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 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 有的学生精神不振, 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 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 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 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 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 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 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 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 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 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 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二、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数学内容决定数学教学形式, 是数学教学的辩证法。但近几年来, 为了体现新理念、实践新理念, “理念先行而形式至上”现象大行其道。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较少考虑数学内容而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如确定学习方式, 不是从数学内容本身出发, “量身定做”这节课适合采用什么学习方式, 而是从形式与某种需要出发, 削足适履, 让教学内容去迎合学习方式, 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新课程化。

《标准》指出, 数学学习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是学习内容服从于学习方式还是选择学习方式来落实学习内容呢?《标准》的如此表述易产生歧义, 似乎有悖常理。并不是每一个学习内容都能采用上述各种数学学习活动形式的任何一种或全部, 像实验操作, 它有助于发现猜想与验证或否定猜想, 但千万不能认为什么知识都得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

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学习内容来选择学习活动方式, 而不应该围绕学习活动方式选择学习内容;应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学习方式, 通过实质性数学学习活动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 片面追求学习方式的创新。

三、建立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坚持自我管理

数学课堂上经常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除课代表外, 还有小组长, 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 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 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 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 每个小组各不相同, 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 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 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 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 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 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 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善于关注学生、倾听学生

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事件中, “倾听”最为重要。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 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倾听,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 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

五、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在多数教师看来, 要管理好课堂, 奖励和惩罚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手段。在这里, 笔者认为要有效地管理课堂, 奖励当然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奖励会让奖励者有一种被认可和正面关注的积极情感, 这样的情感会有助于课堂气氛的建设。

惩罚就是给学生带来不快的东西, 当一个教师运用惩罚这种手段的时候, 只能意味着他没有能力处理好问题。许多教师使用惩罚这种手段, 并没有深入思考惩罚的效用和带来的后果, 实际上惩罚对课堂管理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笔者认为惩罚是下策, 教师只要能有别的方法就一定不要用惩罚的手段。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加以赞扬和奖励, 使学生改掉缺点。有些时候惩罚可能不得已而为之, 尤其对那些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 但教师必须意识到惩罚能遏制过失行为, 却不能教会学生受人欢迎的行为。因此, 教师在需要惩罚时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和爱护以及对其行为的不解或者遗憾, 帮助孩子认清错误, 帮助他们找到改善的方法。另外, 奖罚一定要公正、客观, 让学生认清惩罚不是无中生有的, 不要让学生觉得这种惩罚纯粹是教师在报复自己。此外, 一些不恰当的惩罚措施, 例如体罚、侮辱性的言语攻击、额外作业以及找家长训话等, 这些惩罚绝对不会带来好的管理效果, 一定要废除。

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 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并提供给学生共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对教学很有帮助。

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 再适时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运用电教手段, 可以通过声、光、色、形, 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 篇3

关键词:课堂管理;小学教学;关系;

中国分类号:G623.5

1.前言

“小学是基础的基础”。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未来的人生道路。因此,广大小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埃墨等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合作,以及建立便于学习的环境所做的所有事情。”所以,课堂管理和小学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基于小学课堂管理的特点,认清课堂管理和小学教学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小学课堂管理和小学课堂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在教育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全过程。小学课堂是进行小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而展开各种认知活动。然而由于教学环境中多重因素的存在,教学活动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外界环境也会对教学活动的进度产生影响。同时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比较弱的。基于小学课堂的这些特点,便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小学课堂管理。课堂纪律、学生课堂行为、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等方面的管理都是小学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小学生学习过程的保障。

3.小学课堂管理与小学课堂教学的关系

3.1 小学课堂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课堂问题

合理的课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课堂问题,从而提高教师们驾驭和管理小学课堂的能力。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问题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学的进度,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顺利程度。因此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课堂上,时常会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开小差、说话影响其他同学,教师此时应该及时进行课堂纪律管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制止这种行为,使得课堂正常进行。平时也会有学生突然身体不适趴在课桌上的现象。教师对于这种情况就要认真对待,上前问清原因再进行妥当处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课堂有效的管理是影响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好的课堂管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3.2 小学课堂管理能够帮助进行教学活动组织

小学课堂管理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便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教师给定了讨论任务,学生们便开始讨论,但小组成员在讨论问题时,如果有一个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扯出一个和讨论问题无关的话题,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影响,使该小组的讨论无法正常进行或一起讨论与问题无关的话题。这时教师在讲台上看到的场景是一组的同学正在激烈的讨论着,但他们讨论的内容却可能是与课文内容无关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时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讨论状况。在对学生进行监督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相关指导。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學习活动中。

3.3小学课堂管理通过课堂气氛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管理是围绕课堂教学所展开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课堂管理会影响到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进而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效果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好的小学课堂管理能够促使班级内形成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而不合适的课堂管理则会使得班级内部学习氛围恶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合理的班级课堂常规,教育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在班级规则指定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确定后要让学生明确课堂规则。现实经验证明,开明、和睦的课堂气氛是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

4.小学课堂管理和小学课堂教学相互影响

小学课堂教学与小学课堂管理是小学教师课堂行为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小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直接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小学课堂管理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秩序管理,而是在小学教学活动的进行中,对小学教学正常进行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有合适的课堂管理技术,另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教学有利于课堂管理的实施,这一良性循环的形成正是目前小学教育一直致力的发展方向。

5.总结

小学课堂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课堂问题,进而减少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课堂管理也能够帮助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此外课堂管理也可以通过影响课堂学习气氛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学课堂管理和小学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密不可分。为此广大小学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的组合,促进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用衡. 浅谈课堂管理与小学教学的关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209+212.

[2]龙燕. 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魏磊. 新课改条件下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小学课堂管理 篇4

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只有经常反思和提高课堂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管理,谈几点体会:

第一、管理的前提,课前老师要备学生

备学生不只是备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要备对学生的管理,老师要事先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课前老师都应该心中有数,这样上课管理学生时才能得心应手。例如,上课铃打响了,教室里仍然很乱,这种情况如何管理;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应该怎样去处理。个别学生捣乱,老师应该怎样制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师都应该预料到,如果课前老师对这些问题早有准备,课堂上再处理这些问题,就能得心应手。

第二、关注每一位同学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一环

每位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关注自己,重视自己。所以老师就应该尽可能的关注每位学生,关注同学们的办法有很多,例如:可以用眼神扫视他,也可以走到他旁边,也可以拍一下他的肩膀,也可提问他发言,总之,只有你关注他,他才可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老师才能发现这位同学的学习情况,才能了解这位学生。如果,老师只是自我陶醉地讲,并不关心学生的表情,就有学生不认真听讲,同时,老师也不能及时掌握学情。

第三、有趣的课堂,有利于课堂管理

枯燥的课堂,容易使同学们分神、疲劳,不利于课堂的管理。相反,如果是有趣的课堂,就有利于课堂的管理。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再将课本的知识硬灌给同学们,同学们不能用来理论联系实际,就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就要求老师不要照本宣科,应将课本知识讲活,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有吸引力,才能真正成为有趣有意义的课堂。

第四、课堂有效的教学管理还离不开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课堂管理制度 篇5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人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案和改革与研究。

2、上课必须按时到岗,坚持上课铃前教师到位(音体美及实验课教师应在上课铃前将学生整队带入规定场所,下课整队带回)。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上课期间应带教案,衣着整洁,不穿拖鞋,不吸烟,不接打手机。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积极响应新的教研教改精神,推行新的教育方法,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及辅助教学手段。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

7、教师上课应讲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对外汉语教师如何管理课堂? 篇6

对外汉语教师是从事汉语课堂教学的人群,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防不胜防,在这里给大家提前介绍几个做对外汉语教师的技巧。

面对乱哄哄的教室

铃声落了,教室里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要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会慢慢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捉摸,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当时怎么样乱七八糟,傻呼呼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尽快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的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地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

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

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了。

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书,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学生读单词,能不能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

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时“虚假繁荣”、“泡沫经济”。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

可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有的学生很优秀,也喜欢举手,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读不好,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管理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学习环境

一、正确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但他们能够集中注意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据有关调查表明, 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 10~12岁儿童约25分钟, 12岁以上约30分钟。可想而知, 如果教师枯燥乏味地上一节课, 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分散, 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掌握并适时运用好的方法,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 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教师语言要做到准确清楚、合乎逻辑、形象生动, 还要表达得当、语言流畅、情感充沛;要抓重点, 简洁概括, 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 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还可以以姿势辅助说话, 从而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另外, 我们要根据小学不同年级数学课程的特点, 在课堂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教师在课堂中可穿插一些数学小游戏, 这样就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用表扬鼓励的方法,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表扬学生“你真棒”、“你真是聪明的好孩子”等, 受到表扬的同学心里肯定很受鼓舞, 课堂上会更加认真地听讲, 其他同学非常渴望受到老师的夸奖, 也会集中注意力, 积极回答接下来老师的提问。小学高年级阶段, 可以运用直观教具、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示、动手制作等方法, 让学生通过亲眼看、动手做、仔细想获得知识。如五年级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可让每个学生根据要求动手制作正方体、长方体, 直观地得出它们的面积公式, 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 注意力会高度集中, 并能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构建快乐的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积极、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会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而在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思路狭窄, 学习效果也相应较差。因此,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课堂知识, 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要想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首先要使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 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 如游戏竞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学习, 所学的知识也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老师有深厚的感情, 在课堂中才会愉悦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 快乐教学就能顺利进行。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是主要因素, 教师应爱护每一位学生, 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尊重学生, 不辱骂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处理问题不偏不倚;要信任学生, 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发亮点, 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加以鼓励, 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自信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由热爱老师而热爱数学课。

三、巧妙处理课堂问题, 有效进行课堂管理

对待课堂问题的最好办法, 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因此, 教师要精心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这是预防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 教师既要善于安排课堂活动, 又要善于安排学生的学习, 提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上课的同时, 还要细心观察每位同学的动态, 及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这样, 就使有违反纪律想法的学生无可乘之机, 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准备好的教学设计,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但是, 由于教学对象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课堂上也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情况。教师要有耐心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 并掌握一些化解问题的技巧, 减少不必要的影响, 使学生尽快地回到课堂学习中来。

1. 目光接触。

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就是目光接触。如果个别学生出现走神、小声说话等行为, 教师可通过目光注视, 将自己的意愿及态度迅速地传递给学生, 提示他“要认真听讲哟”, 这样不会打断其他学生的思维, 对整个课堂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2. 动作提醒。

对课堂上违纪、搞小动作迹象的学生, 教师如果中断教学活动, 进行言语批评, 就会影响到整节课的课堂节奏, 又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只需走近他, 边讲课边轻轻拍拍这个同学的肩或头, 提示学生要认真听讲, 就能使其端正行为。

3. 个别提问。

对于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时, 可以让他回答教师的问题, 这个时候对他提问, 学生就会自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认真听课。眼神、动作、提问行为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它们, 可以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纠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还有很多, 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与课堂环境的具体情况, 灵活选择运用。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技能;课堂效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通常所说的课堂效率,其实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比教师课前预想的要多,这就说明课堂效率越高。然而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与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水平高低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要从自身抓起,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技能水平,这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高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明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前备课时就设定好的,是对教学效率的总结与验证。其一,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学生能力、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考虑,要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也要易于观测。其二,教学目标必须要能对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控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与内容进展不相符的情况。

(二)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会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毫无生气的课堂氛围只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需要新鲜事物的刺激,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高效率语文课堂的建立,但是想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要掌握几点基本课堂管理技能。

(一)预防性管理技能的连续使用

通常所说的预防性管理技能其实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方面,预防学生分散注意力的一种技能。而预防性管理技能的连续使用就是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将教学任务安排紧凑,不给学生分神的时间。

例如,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不必和学生说太多,只需告诉学生需要写作的主体内容和写作时间,让学生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这样学生就会凭借自己的认知去思考写作内容,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是有限的,作文写作时间规定的是30分钟,大部分学生能在20分钟内保持高度精力。所以,教师就要适当讲一些趣味故事,缓解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在最后的10分钟内提高注意力。学生知识范围毕竟较少,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好作文提纲,让学生依照提纲去填内容,这也就降低了写作难度。30分钟过后,也会有一些学生无法完成作文,所以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好,让学生自习课再交作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缓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二)激励性技能的即时使用

激励性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寻找激励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相应的表扬,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课堂上肯定会有不爱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这类学生作为激励性教学的重点对象,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背诵课本、回答问题等,然后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相应表扬,用言语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会到成就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下多努力,间接爱上语文课程。同时即时激励也会让学生充满自信,给予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这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之一。

(三)语言技能的艺术性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语言使用,不能随意对学生进行贬低,要尽量使用艺术性语言,对事不对人,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个人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两个学生在安静的课堂上讲话,破坏了课堂纪律。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说:“这是安静的时间,需要绝对的安静。”那么教师展现的就是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教师如果说:“你们两位太自私,只顾自己,根本不考虑别人在做什么!”那么就是在对学生的品格进行批评,会引起学生怨恨和焦虑的情绪。

三、课堂管理技能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一)对课堂秩序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对连续性预防管理技能的使用,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不会分神,教师要发挥引导性,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就可以不必花费多余的时间去管理课堂秩序,这样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较为有利。

(二)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即时的激励性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很大。第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仔细了解,要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给予学生表扬,通过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第二,教师要通过即时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重视,然后才有动力投入语文学习之中。

(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正确使用语言可以有效缓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也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爱护。教师的艺术性语言必须合理运用,可以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也可以有效缓解课堂紧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婉玉.网络环境下培育中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方法[J].安顺学院学报,2013(4).

[2]李淑惠.对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3]王如斌.试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引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

[4]俎宏文.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快乐阅

读,2013(6).

《教师课堂管理艺术》读书笔记 篇9

本书主要讲了关于课堂管理的七个方面:

一是课堂管理的尺度。在课堂上应该尽量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多参与,营造自由的学习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他们的个性。同时,也要保证课堂是在有序状态下进行,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和目的,教师能做到收放自如。

二是教师的角色认知。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行为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能以平等、公平、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充满耐心和爱心,从而在管理中提升自己的修养。

三是课堂管理制度的建设。课堂制度的建设是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前提。即使是探究式的学习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约束,要保证课堂教学朝着平稳有序的方向前行。

四是课堂管理的第一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课之前特别是课程的第一堂课,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一定要了解好学生的特点及各方面情况,认真准备,把握好课堂的教学秩序,尽量减少课堂失误,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

五是课堂管理中的策略。有效的课堂管理能保证学习效果,保证教学步骤的有序进行。作为教师要善于钻研和改善自己的管理方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化冲突于无形,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诸多问题,适当运用自己的幽默和语言技巧,从而使严肃的管理方式活跃起来。

六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要运用机智幽默和合适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之中体会情和境的完美交融。

七是课堂教学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艺术,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还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正视学生听课的反应,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评价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课堂管理是常规教学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工作,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在行为习惯、纪律性、学习态度方面比较差,学生的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成与败。

为了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与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多看课堂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从中不断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为开展课堂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参加各种听课、观摩、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虚心学习,从不同老师身上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

三、多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多参加展示活动,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积极收取学生和其他教师关于教学、管理工作方面信息,不断调整及改进。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探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管理;策略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参与活动多了;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 “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随着课堂教学的这样一些新变化,“管、卡、压”的传统课堂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才可以构建和维持有效的课堂学习状态,防止和干预不良教学行为的发生,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确保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

一、新课程下课堂管理存在的两大弊端及其分析

1、弊端一:“带着枷锁跳舞”。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因为教师牢牢控制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势必受到制约,常常出现课堂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等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有机械的讨论和活动,讨论不到位,活动不充分,思维不深入,这样师生之间就不能真正达到情感互动和思维碰撞。正因为烦琐和严密的课堂管理规范存在,这无形中给学生布下了条条框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课堂目标的落实势必成了一句空话。

2、弊端二:无所适从,放任自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

二、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策略

1、坚持课堂管理目标原则。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的这种变革对传统课堂管理形成巨大的冲击,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课堂的生长。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有无达成和学生是否成长作为衡量依据。部分教师由于忽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在课堂管理上往往就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管理流于形式主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

2、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旧式课堂管理侧重于要求学生对规章规则的服从,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学生问题行为、处理学生消极行为上,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和课堂秩序的规定性。旧式课堂管理方式太刚性而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只能“戴着枷锁跳舞”,并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新课改要求构建的是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

首先,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管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就可以以下犯上。新课程下教师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

其次,发扬民主,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对课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课堂管理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让学生清楚明了课堂中那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那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针对这样一些期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共同来确定课堂规范。教师在确定课堂规范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发扬民主基础上建立的课堂规范,无疑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再次,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本人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也是课堂的管理者。通过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就会使课堂管理充满活力,就会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会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3、注重过程管理。过去的课堂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只管教不管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注意的方面:

首先,有效的学法指导。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新课程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思维的活动,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样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显得不适应,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讨论、如何去活动。无论是何种教法和学法都有其内涵。如果教师和学生本身对教法或学法所知甚少的话,在课堂上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一哄而上,随意采用,这常常导致课堂管理“放的开,收不起”,出现教师袖手旁观,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正确可行的做法是,教师要真正学好新课程理念,理解把握新教法和学法的内涵,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新课程理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和实践新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下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水到渠成。

其次,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新课程下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甚至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的气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努力调控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学生,在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优化的管理对策来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动态管理,就会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会减少或者避免课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从而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

三、结语

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能否有效驾驭课堂,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失却了有效的课堂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和谐而生长,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

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于明主编.课堂管理的艺术与技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4.田晓娜主编.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行为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管理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管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07-01

现阶段,随着新课标的逐步落实,小学数学难度不断增加,为确保教学活动的稳步开展,教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浅谈与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相关的问题。

一、为什么开展有效教学

1.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效教学理念要求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环境。在此种环境下,因氛围轻松、自由,非常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可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真正喜欢学习。由此可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托有效教学理念开展课堂管理可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可提高课堂管理水平。在新课标下,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并对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能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还可激发数学兴趣,提高课堂管理水平,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3.可增强创新意识。在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增强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基本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有效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好奇心,只有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学生方可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形成创新意识。但好奇心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均依赖有效教学,且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办法

1.编制详细的课堂管理制度。详细的课堂管理制度的编制是有效数学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全体学生均应遵守课堂规则,有效、科学的课堂管理制度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维持,还可修正学生行为,使其明确课堂任务与规范的行为。例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拼尽全力完成任务,积极参加讨论交流活动,在这段时间禁止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待制度确定后,教师自身应全面遵守,并编制适宜的赏罚制度,严格监督班级学生。同时,教师应尽可能通过鼓励让学生主动遵守与践行课堂管理制度,一旦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应立即制止,在日常管理与教学活动中,多多实施预防性管理,以此来刺激学习欲望,长此以往,让学生真正认识课堂纪律,增强自制能力,培养民主意识,保持纪律严明,确保有效教学。

2.构建有效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开展有效教学,首先,应构建有效教学氛围,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广大师生才会积极交流,增加有效学习时间,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这可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并会强化学习欲望。因此,在有效教学理念背景下,有效教学氛围的构建是提升课堂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另外,还应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教学氛围的缓解与活跃,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学生准确、快速掌握数学概念与方法,最终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3.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作用。在新课标中清晰指出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然而,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却承担这主要责任,有效的课堂管理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对于心智尚不成熟、阅历较浅的小学生而言,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新课标中也针对有效教学提出了具体规定,它并不等同于照搬与模仿,主要应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这两种学习方式。教师应依照教学任务,结合教学规律,启发和指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参与度,同时高效学习,明确思维方法,掌握数学技能,主动遵守课堂纪律,不断提升个人修养。若想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应有效引导,而这要求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事物认知规律不同于一般动物,主要依托现有知识结构进行同化。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个人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好奇心,指引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4.指导学生有效学习。高效学习、有效完成学习任务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合理的方法开展有效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计划性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尽可能调动学习自主性,进而实施自主学习。另外,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着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形成发散性思维。

5.做好有效的巩固练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学习完毕,必然需要通过很多次练习题的解决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如果作为教师我们只是一味的依赖“拿来主义”——只运用教材中、练习册上的习题让学生来练习的话,我想不管重复多少遍,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习题是针对知识点而不是针对学生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聚焦、把脉、解读学生的数学思维。我们要透过教材或是练习册中的常规习题,还原、再现儿童的思维过程,寻找学生学习的“困难区”,并将这些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生成的“困难区”作为教学资源加以研究,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自然、更加主动、更加有效。 比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教材和练习册中多次出现了“寻找单位1”这样的练习题。对于这样的常规典型习题,我会提供不同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动手涂、动手圈、动手分的方式思考“单位1”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含义,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与互补中彻底弄明白“单位1”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

课堂管理作为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关乎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在有效教学理念背景下,如何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邓海英(导师:刘明).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递进式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2012-04-01

[2]龙燕.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管理策略初探 篇12

一、制定课堂管理规范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前提

给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 并不等于不要纪律和规则的约束。相反, 自由、宽松的环境却需要大家遵守一定的规则为基本前提。

1. 制定规范有助于学生课堂行为正规化

课堂规范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协调学生的行为而制定的。它使学生懂得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只有用良好的纪律作为保障, 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2. 制定规范有助于学生课堂行为的社会化

课堂管理规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准则, 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也有助于进行有效课堂管理。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驾驭高效课堂管理的能力。

1. 教师对课堂管理负有主要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善于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训练、讲解和指点, 才能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学习知识、自觉维护课堂纪律、提高自身的才能与修养,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

2. 教师良好的水平有助于课堂管理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认真备课,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使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与感染力, 保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学生如果被教师的教学所吸引, 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自觉认真地学习, 这对于课堂管理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为有效课堂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 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达到对课堂的有效管理。

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仅可以使教师卓有成效地进行教学, 也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关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纪律, 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

2.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二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三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 包括目标的制定、学习方式的选择、课堂管理的方式等;四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五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以有效进行课堂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要创设问题情境, 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二是要注重实践操作, 调动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三是要联系实际生活, 培养学习兴趣。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 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自觉、积极地学习。

四、善于沟通与交流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保障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课堂管理的人际基础。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

1.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一方面师生关系良好, 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 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导产生积极的心理定势。另一方面师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2. 有助于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在课堂管理中, 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关注, 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 这是实现课堂活动和达成管理的有效源泉。因此,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掌握和运用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技能。

课堂管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建构历程。科学而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 而且能增进课堂效果;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琦, 马和民.教师的管理意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叶尧城, 向鹤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森, 潘光文.行为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J].中小学学校管理.

上一篇:清东陵导游词下一篇:手术室各种操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