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精选10篇)
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 篇1
在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作业前必须做到的“三个三”的内容是什么?
“三个三”指的是三明确、三保证、三不伤害。
三明确是指明确工作任务、明确操作方法、明确安全和质量要求。
三保证是指保证听从指挥,保证百分之百执行规程、保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如果生产人员在作业前做到三明确,并认真做到三保证,就一定能实现三不伤害的目的。一线工人用“三个三”规范现场行为,既保证了作业安全,又保证了工作质量和进度。
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 篇2
设备的可靠运行既离不开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也离不开检修质量、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和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检测等, 只有加强设备缺陷的预测管理, 建立科学规范的设备维护检修体制, 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确保生产稳定与正常运行。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华鲁恒升集团) 结合实际情况, 在创新设备管理机制基础上, 全面构建综合设备维护检修管理体系, 加强与完善设备管理绩效考核架构,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等方面, 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措施及经验
针对生产线上设备数量多、运行强度大和危险性高等特点, 华鲁恒升集团的设备管理开展是以“设备精度管理”为方针, 以“完善设备功能, 提升设备精度”为核心, 以“受控、高效、零缺陷”为目标, 从建立样板维护检修路线、推进TPM自主保全、定期开展设备运行分析、建立设备润滑台账, 以及坚持每月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微缺陷治理和标准化维护等方面入手, 通过对生产组织、安全管理、物资与设备保障、现场执行情况反馈等进行有效监控, 完善和确立了企业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的机制、理念和模式, 优化了设备综合管理工作流程, 保证了设备安全与高效运行, 以及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1. 建立样板点检路线, 扎实推进维护检修工作
针对岗位巡检和专业点检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由各车间点检作业负责人 (主任工程师、班组长、车间主任) 牵头, 确立一条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的线路做为样板维护检修路线, 并实行“八定”管理, 即:定设备台账、定维护检修和润滑标准、定最佳维护检修方式、定点检周期、定最佳检测方法、定设备责任人、定点检维护检修记录格式与内容、定缺陷管理和检修管理流程。具体做法是: (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网络, 完善操作规程, 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人。 (2) 实行设备责任人挂牌制, 将设备现场管理承包到人, 把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制度、巡检点和润滑点等制成提示牌放置现场, 既方便员工的工作, 又便于管理人员监督。 (3) 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PDCA) 编制了点检定修的业务流程。建立起的设备综合维护检修管理体系, 是以现场检查 (点检) 为起点, 以点检人员为主导, 以预防维修为宗旨的综合性管理体系, 包含了现场信息搜集与整理、维修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监督和质量验收等内容。
2. 扎实推进TPM自主保全活动, 形成全员自主管理设备新局面
为建立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机制, 开展了“检修分离”的体制创新, 深化以预防为主的“点检定修制”内涵, 科学调配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 合理制定出每台设备的经济指标等。例如, 以点检定修制为核心, 就是采用事前预防、事故预知和事后维修等多种手段并存的维修策略, 同时辅以全员参与的TPM岗位点检活动, 逐步形成点检、检修和技术保障于一体的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机制。采取的方式是: (1)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检修作业项目要求, 应灵活启动检修流程方式。 (2) 检修系统应通过设定柔性检修模型, 来科学控制检修空间和时间。 (3) 为规范检修工作, 应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要求。 (4) 技术保障系统应依靠自身技术优势, 通过以建立样板点检路线、推进TPM自主保全、开展设备运行分析等为抓手, 为点检、检修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 不断完善设备功能缺陷和维修难点管理等机制。
通过详细制订TPM自主保全工作推进计划, 着力培养员工对设备自主改善及发现问题的意识, 开展的点检技能培训、点检困难地点改善以及焦点问题攻关等, 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3. 实现设备精细化管理目标
通过开展设备运行定期分析工作, 专业点检、技术以及作业人员能每周对设备劣化趋势、备件材料消耗等进行分析, 及时制订和调整设备检修计划, 以及材料、备件申报和费用控制计划等。建立了备件、材料的合理储备定额, 并将费用指标分解和落实到每位点检员身上。主要做法如下。
(1) 收集基础数据和完善原始资料。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 通过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定期测试和统计试验数据, 以形成完整的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能够定期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检修措施。
(2) 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和加强异常状态分析。根据生产实际情况, 对机组上的主要生产设备都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 如合成气压缩机汽轮机机组的振摆度和转子的间隙测量装置, 甲醛、膜分离、节能回收装置的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仪, 氮肥8#输送机的运行监控装置, 乙二醇装置的有毒气体报警系统, 易燃易爆气体报警仪, 热动系统的烟气监测装置, 反应器、己二酸氧化釜与塔类设备的过限自动报警装置, 以及风机系统的振动、温度和压力检测装置等。通过进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监督, 寻找到了劣化变化规律和故障根源, 并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根除。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维修保养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反应器、釜与塔类设备的正常维护置换及反应废弃物处理, 润滑油加注, 设备轮换运行以及机电设备吹灰等, 均不可小视。为此, 对润滑油质要求较高的机组, 采取了加强现场管理的办法;对存在缺陷的设备, 做到大缺陷不过天, 小缺陷不过班等, 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
(4) 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主要做法是: (1) 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 并进行统一协调与管理。例如, 在对反应器、釜与塔类设备的运行小时数、工作状况、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时, 发现有些设备虽然已到检修周期, 但运行小时累计数比其他设备要少, 于是适当延长了大修周期。 (2) 有些虽然未到大修周期, 但运行时间已超过计划小时数, 则适当地提前进行小修。 (3) 发现重大缺陷时必须及时处理。通过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 极大缩短了检修时间。
(5) 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和缩短检修工期。以往机组维修时采取的都是全拆的方式, 即将维修体吊出后再进行维修, 如没有问题再重新装复回去, 不但检修时间过长, 而且工作量也较大。通过对设备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 掌握了实际运行情况后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现在维修时只需拆到故障部位, 不但减少了大量检修时间, 也未发生过临时性再修问题。
4. 建立设备润滑台账
为了确保润滑点按期换油和加油, 便于了解润滑情况和监控润滑质量, 设备部将润滑台账从设备动态台账中分离出来, 专门建立了设备润滑台账。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坚持每月对设备润滑情况进行检查, 实行设备分级管理和定润与抽润相结合等方式, 对润滑工作形成了闭环式管理。
(1) 实行分级管理, 就是将设备分为三个等级, 即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关键设备是指出现故障后会造成装置全部或部分停产的设备。重要设备是指承担重要功能, 但又有备用的设备, 出现故障后可进行不停产修理。一般设备是指出现故障时对生产影响不大的设备。不同级别的设备, 采取的是不同级别的润滑管理策略, 但工作重点主要是放在关键和重要设备上。
(2) 实行按质换油和定润与抽润相结合方式, 就是采取大型机组按质换油与小型机组定期换油相结合的润滑策略。在规范大型机组润滑计划管理基础上, 结合设备使用手册和运行规律, 详细制定年度润滑计划, 明确各类润滑油的润滑周期和指标范围;对关键设备, 除按润滑周期进行定时润滑外, 还通过定润与抽润相结合等方式, 以保证润滑工作的及时与到位。
5. 坚持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坚持每月对保全、电仪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考试, 不仅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提高技术水平, 增强对突发性事故的抢修及日常维护能力, 也可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采取方式是: (1) 对重要及关键设备, 利用检修、巡检、维护等时机进行现场培训, 或邀请生产厂家的专家讲解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及维修要求等, 并采取现场操作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使员工能很快掌握“四懂三会”等基本知识。 (2) 每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润滑情况等进行仔细检查, 对现场维护需做到“三勤一定”, 即勤检查、勤擦扫、勤保养和定时记录。要严格执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设备维护十字操作法。 (3) 现场巡检时, 需严格遵循“听、摸、闻、比、看”五字巡检法, 通过“四件宝”, 即扳手 (紧) 、抹布 (擦) 、听诊器 (听) 、检测器 (测) 能及时发现隐患。 (4) 应确保设备运行时的“四不准” (不准超温、超压、超速和超负荷) 和“四不漏” (不漏水、漏气、漏油和漏液) , 彻底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6. 全面加强微缺陷治理和标准化维护
从建厂初期, 管理层就强调了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在公司业务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在主管领导和设备部经理亲自参与下, 对建立设备管理与维修体系等进行了广泛讨论, 确定了精益维修的战略框架。即以现场TPM (全员维护) 为基础, 以计算机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SAP/PM) 为现场和专业技术维护的载体, 以预测诊断、可靠性分析等为技术手段, 构建了设备运行状态综合预警和精益维护体系。 (1) “三维一体”的设备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专业维修人员的预防性维修保养体系 (PM) , 全员参与的生产性维修体系 (TPM) 和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状态监测体系 (CM) 。 (2) 计算机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SAP) , 主要是记录设备管理和维修活动, 分析维修成本和备件费用, 在设备整个使用周期内进行动态跟踪。 (3) “一体化”外包维修商管理模式, 是在非核心业务的后勤供应、技术服务等方面, 采用外包并由维修商进行管理, 既为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4) 通过对设备进行全面排查, 详细掌握运行状况和统计、归类、登记功能缺失现象及原因, 整理出各种微缺陷项明细并指派专人限期整改。
三、效果
自实施企业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机制以来, 不但促进了生产过程精细化、生产流程智能化、生产工艺最优化的转变, 实现了信息流、工作流的高度集成和统一, 也使点检、检修、技术保障三大系统间的配合更为默契。例如, 组织技术人员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排查, 共整理出各种微缺陷1968项, 通过进行统计、归类、登记和指派专人负责, 均在规定时间内得到了整改。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均有明显提升, 周检定修计划和日检修计划兑现率均达到100%, 重、特大设备事故为零, 主体生产设备故障停机率均好于历年考核指标, 设备完好率达到99.16%, 大大降低了外委维修费用。实现了维修与备件费用的稳定受控, 其他管理费用的均衡、经济和高效等生产目标, 促进了产能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实现了设备的经济、可靠与安全运行。
四、结语
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机制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全员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预防、主动的设备检查方式, 通过开展检查、诊断和加强维保等工作, 能及时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和科学分析劣化趋势, 及早发现故障隐患或异常现象。建立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机制是一长期性工作, 应在实践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不断增强职工的责任、质量和服务意识, 应不断寻求适合自身企业需要的管理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和创新, 实现以最优的设备运行、维护与保养成本, 能最大限度地促使设备潜能的充分发挥。
摘要:介绍建立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机制的主要做法、措施和效果, 及其在设备可靠运行、确保检修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作用。
电信光缆检修维护管理 篇3
【关键词】电信光缆;检修;维护管理
0.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电信光纤通信基本投入实用阶段中,由于光缆是由外护套包裹着单根、多跟光纤以及光纤束制成的,符合光学特性环境性能的指标以及机械特征的结构实体。但是,正如上文所说的电信光纤通信和传统电缆通信最大的区别就是线路传输,即传输的过程完全不同,所以在维护和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二者之间不同的地方即特点。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实际的操作问题,也是常常会让人忽略的部分,不会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看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于施工和维护管理的报道较少,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今后电信光缆的检修维护管理有所裨益。
1.电信光缆的特点
1.1高质量有效传送信号
首先,光纤是绝缘材料,光纤通信技术能够高质量有效的传送信号,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对于抗电磁干扰,没有串音的干扰。在恶劣的环境中适应性较好,而且对于商业信息有很好的保密性,传输信息容量较大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光波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从光纤中露出来,所以可以作为很重要的通信手段。
1.2铺设方便
利用外护套包裹的光纤,线径较细,很便于铺设。电信光缆的芯径细有利于线路在铺设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减少金属的使用,节约资源,还能够提高使用的寿命,另外还能够防止发生腐烂的现象,从体积上看,体积小结构轻,便于在各种方向的铺设及铺设方便,质量轻能够弯曲,可传输的距离远,降低损耗等优越性能。
1.3原材料丰富,便于利用
光缆的原材料丰富,还能节约资源。因为光纤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相对于传统的电缆材料铜原材料丰富,用光缆取代电缆能够节约较多的金属材料。但是石英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机械强度低,质地较脆,连接困难,而且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光缆的应用技术上的难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部分。
2.光缆线路产生障碍的原因
光缆线路的障碍是指光缆在传输信号数量的过程中由于线路原因造成的通信阻断,而且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光纤的传输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光缆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检修维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通信系统遇到突发性的故障而被迫阻断,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迅速的对故障的原因和位置做出判断,以及时检修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据经验对光缆故障原因做了几点总结:
2.1自然灾害
在一些自然灾害的情况,如在光缆线路旁堆放草垛、垃圾或是其他的易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火灾致使光缆被烧断,阻断信号的传输。另外,在电杆上由于供电装置没有按照要求接地线,很容易引起雷击而起火的事件,也使光缆烧断。而且,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也会使光缆中断。
2.2人为因素
在实际操作光缆架设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工作人员偷工减料,光缆发生弯曲,有时候还会有打折的情况,而且弯曲的地方光纤的衰减有所增加,更会有严重的会出现折断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芯在外护套的作用下没有进行固定,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过程,会引发光缆阻断。
2.3故意破坏盗割光缆
由于社会上对于光缆的认知度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不法分子进行盗割光缆干线,而且还有偷线,致使电视信号的传输阻断。除此之外,还会有许多因素引起光缆干线的故障问题。然而总的来说,电信光缆的故障出现率较小,故障的原因也不容易判断,但是一旦发生破坏影响的范围较大。所以,对于怎样有效的进行检修维护管理,从而从根本上降低故障的发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3.电信光缆检修维护管理措施
通过上文对广电光缆干线可能出现障碍原因的分析来看,我总结出了一些维护与管理通信光缆干线的方法。最终维护与管理的目的是确保畅通、做好支撑,主要措施就是“预防为主、防抢结合”。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对隐患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故障的发生。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对电信光缆的检修维护。
3.1加强日常光缆的维护工作
加强日常线路巡回工作,在光缆沿线进行定期的、不定期的巡视和检查。与此同时进行的工作有,首先,对标石和标志牌要扶正、并及时除草、油漆、路由探测、悬挂标志牌等。其次,要加强对于光缆保护的宣传,并建立和当地政府部门和铺设沿线群众等多方面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对于广电光缆干线的认知度和重视。然后建立护线联络机制,注重加强对经常产生交叉的施工单位联系,并通过各种手段关注施工信息。最后,对光缆干线加强隐患排查,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看护制度。
3.2加大向群众的宣传力度
针对上述内容中提到的人为破坏光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向广大群众加强的宣传的力度,让人民群众在深刻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知识的基础上,保证电缆的安全,同时采取措施要加强与“三电办”的配合,严重打击盗窃和破坏光缆干线活动。并对犯罪分子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3.3提高光缆防破坏性能
提高光缆防破坏性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其中化学手段指的是在通信光缆的外护套中添加驱鼠剂或驱鸟剂,通常使用辣味素和高丙体作为药剂。从而使鼠、鸟等远离光缆线。而物理手段指的是提高通信光缆的硬度,通常在通信光缆中设计金属钢外壳,或用刺激性的材料,致使老鼠和鸟类无法咬穿光缆外护套,或扎伤其口腔,从而使它们对光缆产生恐惧,最终保护缆芯,常见的材料有玻璃纤维带和玻璃纤维纱等。
3.4调节架空线的高度
电信光缆干线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规程,架空线的高度和地埋线的深度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而且电杆上相关设备,有需要接地线的一定要有接地线,避免发生火灾。在光缆线路的周围,要清空易燃物,从而最大可能的减少其他因素导致光缆信号中断的发生。同时有计划地对光缆干线线路进行防汛加固、大修整治。在加强内部施工管理,完善光缆干线抢修应急调度预案,加强抢修演练,另外在故障发生时,我们要有经验丰富和作风过硬的专业维护团队。所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4.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对高质量通信信息业务的迫切需求,我国的电信光缆传输技术将会得到快速和持续的发展。在这样发展的大背景下,电信光缆传输作为重要的一环,其影响深远。所以,电信光缆干检修线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将会更加突出。因此,如何更及时有效的对光缆干线进行检修维护与管理,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光纤通信的可靠性,更准确的捕捉故障发生的原因,做到预防和及时解决故障,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胡纯兵.光缆干线的维护与管理[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1,(6).
[2]周永杰,崔南方.光缆线路外包维护的决策与管理[J].中文核心期刊,2007(6).
设备运行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篇4
江苏蓝色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拟定:
审核:
批准:
魏海波张顺余钱广旭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设备的管理,安全合理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功效,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公司职工、临时工、外来人员、实习人员等。
3、职责
3.1操作人员
(1)培训后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运行。(2)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维护保养工作。(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设备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3.2维修人员
(1)定时定点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2)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3)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3 车间领导、设备管理人员
(1)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4、主要内容
4.1设备的使用
4.1.1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防止设备的非正常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培训上岗的规定。a.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原则,由车间提出设备操作人员名单,经设备处同意执行。b.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专人专机负责,并严格执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详见《设备安全操作规程》。c.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才可上岗工作。d.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要遵守《设备管理制度》.4.2设备的三级维护保养管理
4.2.1 三级维护保养的内容:a.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安全生产详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各种泄漏现象,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班记录。b.一级维护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零件,疏通管路,更换磨损的零件,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件。c.二级维护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配合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磨零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技术状况达到设备完好的要求。
4.2.2 实行“三级维护保养制”、必须使操作工人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四项要求”,并遵守“五项纪律”。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培训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润滑;遵守设备交接班规定;管理好工具、附件;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检查处理。
4.2.3设备维修人员必须每天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得无故拖延检修时间。对违规操作设备人员,维修人员有权制止。
4.3设备的交接班规定
4.3.1凡多班制生产的设备,必须执行交接班规定。生产班组应设立交接班记录簿,并认真填写双方签字。
4.3.2交班工人在下班前,应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打扫干净,并向接班工人详细介绍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设备故障的检修,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簿。如无接班人,应告知班组长。
4.3.3接班工人在上班前到岗,发现交接记录薄内容和实际情况有差异,应提出意见,必要时可拒绝接班。并及时向班组长汇报处理。如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4.3.4班组长在接到汇报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重大事项应向设备处报告。
4.3.5维修人员也应该执行上述交接班规定。
4.3.6设备处应定期抽检设备交接班规定执行情况。
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和管理,确保有效保证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第三条 安全设施指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阀、限位器、联锁装置和报警器等,也称安全保护装置。
第四条 安全设备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使职工免除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配备的各种防护用品如煤气报警仪、氧气检测仪、空气呼吸器和各种安全检测设备等。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配备在生产设备上的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正常设备管理由生产部设备处进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 各单位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如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各种机械上的负荷、行程限制器等装置)均由各单位设备部门负责管理。
第七条 公司所属高压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避雷装置等)均由动力部统一管理。
第八条 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面超限报警装置和安全联锁装置,均由自动化部负责管理。
第九条 生产区域中的火灾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其它固定灭火装置,均由消防队统一管理,各单位具体负责。
第十条 在作业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检测装置,由各单位安全办公室负责管理、检查和维护,自动化部负责校验和标定。
第三章
安全设施的管理
第十一条 各种安全设施要纳入主要设备的正常管理,按照相关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正常的点巡检和润滑、维护。
第十二条 各种安全设施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并落实到人。
第十三条 各种安全设施要建立档案遍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检修完成后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恢复以后方可试车。
第十四条 各类安全设施的主管部门要按有关规程,对主管的安全装置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并将检查,校验情况载入档案。
第十五条 安全设施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复原。
第十六条 特种设备的安全设施应按照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安全阀等必须定期校验,并登记到特种设备台帐。
第四章
安全设备的管理
第十七条 各单位安全办公室应建立安全设备(煤气、氧气检测仪器、空气呼吸器等)台帐,加强维护和管理。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根据煤气危险区的特点,在生产区域配备足够的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装置。对于流动作业人员,应按照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手持式煤气报警仪。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煤气作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空气呼吸器,凡新购买呼吸器的,应优先购买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再购进氧气呼吸器。
第二十条 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事业部,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程,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设备。
第二十一条 除以上安全防护设备以外,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要求和危险作业特点,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程要求,配备必须的保证生产安全的安全防护设备。
第二十二条 安全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校验和标定,确保准确有效,校验和标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定记录应及时登记入安全防护设备台帐。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篇6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对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并出具检测报告。在检测过程中应履行法定职责,不得弄虚作假。检测报告除具备基本内容外,还应当有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第六条 建立防护设施责任制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防护设施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1.设置防护设施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 2.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3.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第七条 建立技术档案
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第八条 日常维护
安管科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第九条 知识培训和指导
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 篇7
1 变电运行维护检修管理模式概述
在过去的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 变电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而且管理也是分别进行的, 变电运行维护就是对变电系统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日常检查, 对运行状态进行记录, 倒闸操作, 并对设施设备进行仔细的维护等。变电检修的日常工作就是对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以及相关的设施等进行检查、清洁、消缺、带点测试等等。但是在大检修体系改革之后, 变电运行维护和检修就应该实现一体化管理,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过去的变电运行维护检修模式中存在着相关人员的职责不明确、维护和检修的时间都比较长、设施设备维护检修的成本过高等等问题, 比如说, 设备缺陷会安排专业的检修人员进行检查的维修, 这个过程就非常繁琐, 不但会浪费最佳修理时间, 也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220k V及以下变电站已经采用无人值班的工作方式, 这就会造成平时的设备维护和检修的周期特别长, 而且如果变电设施出现故障的话, 也会存在不能够及时发现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的技术能力不足, 就会导致处理时间延长, 而且还存在一些工作人员没有能力对设备故障进行专业的分析, 致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存在漏洞。
2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2.1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第一, 因保证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 想要促进变电运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快实施, 就一定要对其中存在的安全威胁进行充分考虑。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的时候, 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 并对采用安全监督的方式, 进而确保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第二, 电力企业应针对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建立非常健全的制度, 对各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确定, 并在相关制度中对维护方法、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维修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 进而完成变电运行维护的闭环管理。第三, 在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还是人, 所以, 一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提升, 并定期进行考核, 进而提高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质量。第四, 为了满足运行维护一体化开展条件, 需要使各项设备配置到位, 增加设备的清扫、维护和D类检修项目, 配备相应的作业工具、检测仪器仪表等。第五,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项目的执行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分层分阶段进行。从低压到高压, 从设施到设备、从不带电作业到带电测试逐步过渡开展。如由初期硅胶更换维护项目, 过渡到开展变压器铁芯、夹件接地电流测试等带电检测项目, 通过差异化的阶梯培训, 逐步提高运维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第六, 变电运维一体化一改原有的生产管理模式, 通过业务重组、流程改造, 使得运维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加大, 难免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激励考评机制, 根据工作岗位及任务, 适当提高运维人员的待遇, 以确保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通过专业融合推进。将变电检修专业人员纳入到变电运行维护班组, 依照人随业务走的原则, 业务也应同步调整至一起, 由变电运行维护班组承担带电检测、设备日常维护等工作, 通过专业间的相互协作融合, 促进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实现。通过一岗多责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项目的开展, 要交由资格认定过的运维人员负责, 实行“一岗多责”管理。在此基础上优化运行维护值班模式, 根据倒闸操作、带电测试、维护消缺等工作的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值班人员, 避免交叉作业, 同时避免责任的重叠。组建独立班组负责。在变电站运维室之下建立运维班组, 负责变电站运行设备及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缺陷处理、带电测试等工作, 以实现变电运行及检修的统一管理。
3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岗多职带来的风险。在“大检修”体系架构下, 变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项目实施实现了全过程闭环管理, 运维人员既是实施者, 又是监督管理者, 由于缺乏外来监督力量的把关, 运维人员一岗多责的管理, 往往会导致监督不力把关不严、责任落实不清楚等情况的出现。因此为保证运行维护一体化业务的实施有据可依, 管理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监督、管控、追责机制, 通过定期开展抽查督导、约束考核来进行监督把关。
人员思想波动带来的风险。运维人员一岗多职, 需要在设备的使用者、维护者、剑修者之间进行角色转换。人资部门应根据运行维护岗位职责, 从人员责任心、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定, 合理调整人员的岗位及薪酬待遇, 以激励运行维护人员投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
技术支撑不够带来的风险。在进行变电运行维护的过程中, 在对相关设备进行分析和维护的时候, 对具体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不但需要对变电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实际运行状态充分了解, 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变电运行维护经验和专业素质。在变电运行维护的时候, 经常会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以及经验不足等造成变电设备维护失败的情况。因此, 电力企业应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模拟演练, 进而使变电运行维护的质量能够有所提高。
4 结论
我国国家电网想要加快发展速度, 就一定要在大检修体系下, 不断深化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还能够提升变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输送电能的质量, 也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电能的需求。想要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就应该针对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提高, 并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 采用激励考评的体制, 进而使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 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前进。
摘要:社会的发展进步, 促使变电站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而且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变电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其中应用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也不断增多, 但是在变电系统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电网运行检查的效率非常低, 平时的管理也比较松懈等问题, 过去的变电系统运行检查的模式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因此, 电力系统进行了大检修体系改革, 并提出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办法, 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进行分析和探究, 并加以阐述。
关键词:大检修体系,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徐金雄.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行维护一体化实践探索[J].电子世界, 2013 (13) :70-71.
[2]许艳阳.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33) :144-145.
[3]张彩友, 丁一岷, 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行维护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 2013 (3) :50-53.
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 篇8
摘要:机电设备在水电站生产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加强维护和检修管理,因此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水电站设备包括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前者包括拦河坝、水闸、引水管道、厂房等静态设备,后者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启闭机、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等含运动部件或与电有关的设备。机电设备由于存在运动磨损或在电磁力作用下发热、变形等问题,所以需要通过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然而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或长期受到发热、变形影响就会产生故障,为了检测并消除设备缺陷或故障所采取的行动称为检修。维护与检修管理是确保水电站机电设备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因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
1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1.1 维护策略
维护是指对被维护对象进行维持保护并使之免遭破坏之意,根据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特点,设备维护策略分为定期维护、被动式维护和状态化维护等类型[1]。定期维护就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设备维护,这是常见的的一种维护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故障或事故的发生。被动式维护是指故障发生或缺陷发现以后采取维护的一种策略,由于这种做法会打乱正常的水电生产秩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采用这种维护策略。状态化维护通过采集并分析机电设备的信息,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再采取相应的维护手段,由于这种维护策略更有针对性,维护效率和经济效果更好。
1.2 维护制度
水电站机电设备种类多,特点各异,必须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才能确保维护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维护制度也是落实岗位责任制、进行奖惩和开展技能培训的依据[2],通过不断健全维护制度使维护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完善维护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的前提下,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地方或行业编制的技术规程等文件制定相应设备的维护制度;二是结合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合理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三是科学设计维护方案,根据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合理确定维护资源,因为对于偏远地区的水电站来说常因维护资源不能保证而诱发各种故障,所以要充分计及这些因素;四是建立维护方案审核制度,由于水电站机电设备工作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对维护方案必须进行全面的审核,才能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1.3 维护方法
以水轮发电机组的维护为例进行说明。维护工作包括定期巡视、常规记录、停机检查等内容。巡视监测项目包括振动监测、局部放电监测、气隙监测、温度监测、紧固件松紧程度等,并且要求发电机各部分要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油污、油水残留表面,發现脏污应进行清洗,但清洗时不能把脏污弄进发电机内部。记录并建立档案有利于对发电机状态进行分析判断,记录项目包括负荷、温度、流量、零配件更换、运行中的干扰、故障、修理措施等。日常维护工作中遇到重大异常情况必须立刻停机检查,例如发电机突然发生撞击、发电机振动与摆动突然增大、轴承温度突然升高、油槽液面突然显著变化、冷却器突然停水、发电机突然发出不正常声响等,通过检查明确异常原因并排除故障以后才能继续运行。发电机定子、转子、推力轴承、导轴承、冷却器、集电环、电刷、制动器、灭火装置、冷却水系统等都有各自的维护内容,这里不再详述。
2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
2.1 检修方式
机电设备的检修方式分为事后检修、预防检修和改善检修。事后检修就是发生故障以后或设备性能或精度已降低到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时再进行检修,适用于有备机、开机率较低、备件充足又容易修理的设备,这种检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要零配件的寿命,修理经济性较好。预防检修是有计划的检修方式,当设备性能或精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所进行的检修活动,根据检修实施方法又分为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两种类型。计划检修又称为定期检修,是根据预定周期开展的检修活动,例如某发电机每年2次小修,每次2~8d;每隔3~5年进行一次大修,每次10~35d。计划检修虽然可以预防故障,但存在一定盲目性,不可避免地存在“欠修”或“过修”及检修资源浪费等现象[3]。状态检修是基于设备技术状态按需开展的检修活动,这种检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零件寿命,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是水电站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改善检修是为了消除设备先天缺陷或设备故障频发所采取的改进性检修活动,它与技术改造还是有区别的,改善检修的前提是为了改进检修性,而技术改造的出发点是提高设备性能或精度。
2.2 管理内容
根据《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DL/T 1066-2007)提出的要求,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内容包括明确管理职责、设置管理目标、策划管理、实施与控制、验收与试运行、总结及改进等。机电设备的检修往往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费用、物质、人力等资源,所以要设置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责权明确的组织机构,并明确相应的职责,如编制检修计划、检修过程的实施和控制、对检修成果进行验收与试运行以及进行检修总结、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检修管理目标的设置突出了以目标来统一和指导检修行为。在策划管理中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任务高效、规范地推进,导则同时对现场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费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该导则建议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A级检修间隔为4~10年,并在两次A级检修之间安排1次B级检修,以及每年安排1次C级检修,并视情况增加1次D级检修;主变压器A级检修间隔为10年,并且每年安排1次C级检修(A级检修是指全面解体检查修理,B级检修是指针对存在的问题部分解体检修,C级检修根据设备老化、磨损规律进行有重点的检查、评估、修理、清扫及更换少量零件,D级检修是对附属设备进行消缺)。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停用时间,当转轮直径<1200mm时,混流式或轴流定浆式水轮机A级检修停用30~40d,B级检修停用20~25d,C级检修停用3~5d。
2.3 检修方法
以水轮发电机定子检修为例,检查项目和处理程序如下:(1)定子铁心与通风沟是否有过热痕迹;(2)线棒是否有松动(包括端部帮带和垫块)、损伤、裂纹、电晕形成的白色粉末;(3)线棒接头、极间连接、引线接头是否有过热现象;(4)定子铁心、齿压板、压指是否有松动移位现象;(5)线棒和端箍之间是否存在间隙或摩擦现象;(6)铜环引线夹固定是否有松动现象;(7)槽楔有无松动,垫条有无脱落;(8)用洁净、柔软的白布擦拭线棒和引线,然后用压缩空气吹扫上、下风洞;(9)若吊出转子检修应清扫通风沟;(10)喷漆并恢复编号。
3 结语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管理在水电站生产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质量与效率,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策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落实责任制就很难保证质量,不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策略就也很难提高效率,因此水电站应在这两方面下足工夫。
参考文献:
[1] 牟铁江.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策略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2):13-14.
[2] 庞凯.简述如何加强水电厂机械设备检修与维护管理[J].中国机械,2015(24):138-139.
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 篇9
批 准: 审 核: 校 对: 编 制:
自动化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发电有限公司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明确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申请管理工作的流程,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发电有限公司管辖或许可的变电站、光伏电站和自动化系统。具体系统包括如下: 1.能量管理系统(EMS)。
2.电能量采集系统。包括电能量采集主站系统和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设备。3.调度数据网络。包括自动化系统及其安全防护系统。4.自动化系统。包括PMU系统及其操作站。
5.变电站监控系统、远动设备(RTU)、专用变送器等。6.远动设备(RTU)、专用变送器等。
7.自动化信息传输通道。包括自动化网络、数字和模拟专用通道。8.自动化辅助系统。包括电源系统、时钟同步系统等。9.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包括网络隔离、病毒防护等。
第二章 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计划管理
第一条 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分为计划检修、临时检修。
1.计划检修是指有计划的设备结构更改、软硬件升级、大修、定期校验及设备消缺(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等工作;计划检修分、季度和月度检修三种。计划检修应尽可能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进行。
2.临时检修指非计划性检修,主要是对关键设备故障的处理和紧急缺陷的消
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制度
缺工作。
第二条 检修计划
1.在编制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计划时应与一次设备的检修计划一同编制,并在一个月前向市调上报。
2.各厂、站上报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计划主要包括11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每个项目应包含以下内容: 项目的名称、项目计划完成的时间和计划实施的时间、项目所涉及的主要设备等内容。第三条 季度检修计划
各厂、站应在每季末15天前向市调提供下季度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计划。发电有限公司负责编制各厂、站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季度检修计划,并以公司季度计划文件的形式发给各厂、站。对未列入季度计划的项目,调度部门将按末位排队的原则另行安排。第四条 月度检修计划
1.正常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发电有限公司管辖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均应纳入月度检修计划。
2.各厂、站应于每月8日前向市调提供下个月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计划。3.各厂、站申报的月度检修计划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⑴.本月度内计划检修设备的名称、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的具体日期和其它有关要求,包括对上送信息、遥控、遥调功能的影响情况等。⑵.本月度内计划投产的改造和新扩建项目的具体投运日期。
⑶.如无法提供设备检修的具体日期,则应提供按上、中、下旬安排检修意向。4.发电有限公司负责编制月度检修计划,并于月底前以公司月度计划的形式
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制度
向发电有限公司安生部提出申请,由安生部批复;其中通信及自动化设备在进行画面修改、信息调整和功能完善等工作,可由各厂、站自行负责审批。3.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工作影响遥控、遥调功能的,发电有限公司安生部批复前需经运方、调度等部门审核通过。
第二条 凡属市调调度管辖或许可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各厂、站在进行计划检修时,应按下列规定的时间将书面申请传至市调:
1.计划检修应提前五个工作日提出申请,其中节日检修应在节前七个工作日提出申请;
2.改造、新扩建项目由生产单位在新系统投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3.变电站通信及自动化运行设备如需永久退出运行时,有关厂、站应提前一个月提出退役申请;
第三条 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申请的填报
1.各厂、站上报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申请书应按省调要求的统一格式填写。
2.同一厂站的不同通信及自动化设备一般应分别填写检修申请,即每张申请一般仅填一套通信及自动化设备,但如相关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工期相同时,则只需填写一张申请。
3.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申请单位应填写为厂级运行单位称谓。
4.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申请书应写明检修通信及自动化设备名称、检修性质、工作内容、停复役时间、设备状态及其它有关要求。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申请书应写明上报日期、申请人(或填报人)姓名。
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制度
⑹.未按发电有限公司格式要求填报的申请;
⑺.未做好本单位内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检修配合的申请或相关调度无法配合的申请;
⑻.其他可能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临时申请。
5.变电站监控系统、升压站监控系统的测控装置检修工作的延期、更改检修时间或终止检修申请等,统一由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当值调度员批复。6.变电站通信及自动化设备(除测控装置外)的检修工作的延期、更改检修时间或终止检修申请单等,统一由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部门批复。其中:
⑴.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影响遥控、遥调,其检修工作的延期、更改检修时间或终止检修申请等,统一由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部门批复,批复前需经当值调度员同意。
⑵.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检修影响调度对管辖设备相关信息监视的,其检修工作的延期、更改检修时间或终止检修申请等统一由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部门批复,批复后需告知当值调度员。
7.已批准检修的设备,检修单位不得无故取消。由于天气等原因检修工作不能按计划开工时,应至少提前三小时通知调度当值值班员,更改检修时间或终止检修申请。设备检修申请终止后,该设备检修需重新办理申请手续。8.设备检修不能如期完工时,应在原计划工期未过半前(当日工作应在计划结束时间前三小时),向发电有限公司和调度当值调度员或自动化值班员提出书面延期申请,并说明延期原因和时间,市调当值调度员或自动化值班员批复。检修延期只允许一次,否则一律按临修处理。
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制度
分)》及其它相关规定,如执行保证工作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填写工作票、履行工作票所列三种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第二条 临修检修工作
自动化系统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或紧急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随时可能酿成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的紧急缺陷。)需要立即处理的,应按以下条款执行。
1.变电站监控系统、升压站监控系统的测控装置发生故障后,运行人员应立即通知管理部门,并与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当值调度员取得联系,报告故障情况、影响范围,提出检修工作申请,在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2.变电站通信及自动化设备发生故障影响遥控、遥调功能的,现场运行人员应立即通知管理部门,并与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当值调度员取得联系,报告故障情况、影响范围,提出检修工作申请,并由当值调度员转告自动化值班员,在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
3.变电站通信及自动化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调度对管辖设备相关信息监视的, 现场运行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应的管理部门,并与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当值调度员取得联系,由当值调度员转告自动化值班员,报告故障情况、影响范围,提出检修工作申请,在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
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 篇10
【摘要】设备的运行维护是变电站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检修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凭据。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管理
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主要具备的特征为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高,同时能够完成测量、调节以及控制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使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1]。基于供电公司技术人员角度出发,便需要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检修技术管理等工作加以重视,在充分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变电站设备处于正常、安全运行状态。鉴于此,本文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要点”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1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分析
针对智能变电站来说,之所以能够获得有效发展,在很大一部分原因上因为技术的支撑。例如:智能互感器、智能高压设备以及一体化监控设备系统等,均需要技术的支持。渐渐地,在智能变电站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便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人员来说,便需要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保证技术得到合理科学的应用,进一步确保变电站设备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当中。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最大的不同就是,智能变电站将信息化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作支撑,同时具备保护、控制以及测量等功能,能够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智能变电站在技术得到有效完善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运行维护加以重视[2]。针对智能变电站设备,需采取专业的巡视措施,并对网络运行情况以及装置所处运行环境加以重视。积极做好变电站设备的评估工作,分析、统计设备潜在故障,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基于技术层面分析,针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了解变电站设备的历史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对变电站设备的未来状态进行预测。若通过状态检测,发现设备存有故障,可让网络专家进行远程诊断,从而确定检修的时间及部位。总之,在电力事业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变电站渐渐地从以往的传统变电站转化为智能变电站。而对于这一转变,需要工作也发生变化。针对智能变电站来说,做好其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所以,电力企业技术人员需对此充分重视起来。
2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提到做好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从技术层面出发,做好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本人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2.1硬、软件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对于变电站设备硬件来说,首先需进行外观检查,若存在问题,需对其风险进行详细评价。其次,进行功能层面上的检查,对于存在功能障碍的硬件设备,则需进一步评估其风险。此外,还需采取定期检查措施,以此实现及时发现故障,并将故障解决[3]。对于变电站软件设备来说,可能会出现外部信息异常,进而使装置发生报警的情况,例如过负荷以及CT断线等。因此,需以报警相关内容为依据,对数据源进行详细分析检查,进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此外,还可能会出现受到装置内部器件影响,进而致使装置发生异常的情况,例如CPU插件异常以及内部电源不足等。为此,需及时检查装置以及相关异常报文,进而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2.2一次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在一次设备当中,可能会出现互感器故障,主要是由于在硬件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加之型号以及尺寸等问题,从而使其安装失去正常。为此,需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做好互感器故障的检查工作,同时结合装置图纸,对存在的故障加以处理。互感器还容易在环境的影响下,进而引发故障,例如互感器受到电磁的干扰、互感器受到灰尘的影响等。这些故障一般难以发现,因此设备检修技术工作人员便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当采集卡出现损坏时,会导致采集卡所发送出去的数据遗失或者出现错误,为此需及时明确故障,并采取更换采集卡措施。除此之外,在运行指示灯异常的情况下,会导致CPU插件无法正常工作,在此故障出现时,需及时更换插件,从而使故障得到有效解决。
2.3二次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对于一些二次设备也容易出现故障,例如录波设备、保护设备以及计量设备等。这些设备在出现故障的特点方面,与传统装置基本没有差异。但需充分注意的是,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有IEC61850的通讯接口供应。基于交换机通讯中,易出现故障[4]。针对这一故障,需及时排查,倘若通过检查发现上层设备表现为正常,而设备在采样方面存在丢失状况,并且装置通讯表现为失败,那么需对其物理连接进行检查,看其是不是处于正常状态,进一步对IP地址以及MAC地址进行确立,此外还需要对别的一些配制信息进行检查,看是否正确。总之,需对二次设备做好相应的检修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在电力企业当中许多工作发生了变化。为了顺应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做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加以完善,比如做好硬软件设备、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总之,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的基础上,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将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检修维护作业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安全检修维护07-02
故障检修维护07-26
检修和维护09-08
工业仪表检修与维护06-01
除湿机维护检修规程07-06
农用水泵的检修与维护08-14
配网线路的检修与维护09-16
空压机的维护与检修07-29
兴隆煤矿安全设施设备及器材检修维护10-04
检修作业现场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