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移交

2024-08-28

资产移交(精选4篇)

资产移交 篇1

摘要:接网资产一般是指大型用户(含居民小区)自建的接入铁路网、电力网、供水网、通讯网等网络系统的专项设施形成的资产,这些资产在行业性的管理要求或特定业务特许经营权的约束条件下,用户一般会建成后无偿移交给社会公用服务企业运营。在移交方无偿转让了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同时,接收方承诺移交的资产提供的服务对象和接网作用不变。在实务中,非同一集团内的两个独立主体间的固定资产无偿移交在会计与税务处理中一般都视同捐赠处理。而接网资产的无偿移交由于特定的目的和经济实质,此类无偿移交应根据其经济实质针对性分析处理。本文浅析了接网资产特定目的无偿移交的经济实质,并结合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准则处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接网,资产,无偿,移交,经济,实质

接网资产在行业性的管理要求或特定业务特许经营权的约束条件下, 用户一般会建成后无偿移交给社会公用服务企业运营。 在移交方无偿转让了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同时,接收方承诺移交的资产提供的服务对象和接网作用不变。在会计实务中,非隶属同一集团或产权体系内的两个独立主体间的固定资产无偿移交一般情况下视同捐赠处理。

所谓捐赠是指没有索求地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予别人。 从现实业务的角度分析, 非公益性的两个独立主体间很少会发生固定资产无偿移交的业务。在实际工作中,接网资产的无偿移交一般不单纯是固定资产的捐赠,更多涉及行业性的管理要求或特定业务特许经营权的界定, 与两个平等市场主体之间捐赠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捐赠从概念上讲是没有索求的, 而接网资产的无偿移交, 要求接收方继续承诺利用这些资产提供相应的服务或履行必要的功能, 某种程度上讲是有索求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视同捐赠处理。例如某煤矿企业的铁路专用线无偿移交铁路部门管理, 某大型企业将自建的自来水管道无偿移交给供水管理部门管理, 新建居民小区将配套电力资产无偿移交给电力部门管理。 这些资产接收单位均须承诺保障其生产经营所必需的用电、 用水或铁路运输等特许经营需求, 后续这些资产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由资产接收方承担。 从这些交易的对象看, 资产无偿接收部门一般具有该地区相关经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价格管制, 或从安全管理角度讲有特殊要求, 并且一般按准许成本核定业务收入, 从而使其有做大有效资产的主观愿望和动力, 愿意接收这些用户资产并承诺相应义务。 这种情况以下称之为接网资产的无偿移交。

一、接网资产无偿移交的经济实质分析

(一)资产接收方

此项交易中, 资产接收方获得了有效的核价资产或从系统安全运行角度出发,愿意接收资产,资产接收方会形成捐赠利得,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损失了所得税费用资金的时间成本。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中所称捐赠收入, 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 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 企业接受捐赠收入应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由于资产接收方无偿接收了固定资产,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 号)规定,企业接收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 在经营中使用或将来销售处置时, 可按税法规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 投资转让成本或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

根据这个规定, 企业接收的捐赠资产折旧可以税前列支。 接收资产方从这个交易中损失了所得税费用的现金流的时间成本, 但由于获得了核价有效资产,提高了资产总量,或者从安全角度有效提升系统安全边际, 从而愿意无偿接收这些配套资产, 并承诺承接后续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成本。

对于资产接受方来说, 由于承担了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的责任, 应将其确认为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 》 规定,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资产接受方承担了小区供配电设施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的义务,日后,企业会为此付出经济利益的流出。

企业所做出的承诺包括承担日常运维成本和更新改造费用两块。 对于更新改造费用, 由于资产使用损耗程度难以有效确认, 接网资产更新改造费用从计量的角度看是不确定的;同时,由于核价因素存在,接网资产的运维费用可以计入有效核价成本, 从而从有关电价、 水价或运价的价格政策中疏导。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常运维成本可以从当期收入中抵销, 不属于或有事项,而更新改造费用,企业日后为此付出多少经济利益流出难以确定,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准确计量,所以资产接受方应该将其确认为或有事项,但不应该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在报表附注上应对此作出披露, 但无需作进一步会计处理。

(二)资产无偿移交方

移交方在保证其各项用户权益的基础上,丧失了资产的所有权,免除了后续运维成本和更新改造费用。 无偿移交方比较纠结的问题是针对经济实质,做出恰当的处理。

方法一是采用视同捐赠方式处理,列营业外支出,由于不属于公益性捐赠,无法税前列支,造成企业实质性损失。

方法二是采用类似初装费形式处理。 将企业账面自行建设的接网资产的余额, 以类似初装费的形式费用化处理, 实质是用户以费用化的方式协助社会公用事业企业(即接网资产接收方)完成接网资产建设。此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价格政策的支持,如果说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这块接网费用应由用户承担或分担, 税务上一般认定为一项合理的费用。事实上,由于接网资产的建设在政策制定或执行上存在某种模糊空间, 否则用户也不愿意自己掏钱去建。这时,主管税务机关如何认定, 会造成一些潜在的税务风险。

因此, 为规避不能税前扣除的影响, 大多数资产无偿移交方的企业采取不即时处理的方式来应对, 即仍将固定资产保留在账面,继续提取折旧,直到折旧提足再进行账务处理, 由此造成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 接网资产无偿移交的交易实质再认识

如何化解资产无偿移交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需要我们对接网资产无偿移交的交易实质进行再认识。 在接网资产无偿移交协议中, 一般会明确在用户移交接网资产所有权的同时,相关接收部门承诺继续提供入网的各项服务,这些资产不能拆除,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要继续为移交方提供持续、稳定和可靠的服务。从这些约定看,移交方移交了有形资产的所有权, 但有形资产提供的服务却没有丝毫变化。移交方在此项交易中践行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经济要义,对于这些接网资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这样有形资产的使用权能否划为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呢? 先看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其主要特征有:一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从接网资产无偿移交看,资产产权虽已转移,但通过协议文本,约束了接受方的财产权益(不可随意处置, 只可增加设施不可减少,要继续保持对移交方的各项稳定服务等), 使这些设施能继续为企业运营服务,并带来经济利益;二是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从无偿移交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移交方实物形态的资产已在交易中转移的结论;三是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由于基于资产无偿移交协议明确的合同权利,使移交方对移交资产的使用权得到保障,从无形资产实务来看,产生于合同性权利也是具有可辨认性的;四是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显然,基于合同产生的已移交资产的特定使用权不属于货币性资产。

接网资产无偿移交后产生的特许使用权符合无形资产的四个主要特征,并满足无形资产确认的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虽然移交接收单位,但该资产在其他使用寿命内继续将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甚至使用寿命到期后由接受方负责更新和改造, 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言而喻。二是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该无形资产是由固定资产转化而来,故其形成成本能可靠计量。

从无形资产的四个主要特征和确认的两个要件看, 接网资产无偿移交的交易实质是将一项固定资产通过无偿移交协议的形式, 产生了一项合同性的权利, 而这种权利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从而使无形资产确认具有坚实的基础。 接网资产在无偿移交后转为无形资产核算, 由原先的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过渡为无形资产摊销, 规避了固定资产无偿移交视同捐赠处理导致的税收困境, 对相关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提升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靠性具有明显的益处和作用。

资产移交 篇2

甲方:重庆丹龙润洲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局(以下简称乙方)

重庆市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实施意见》(渝价[2005]568号)和重庆市《关于实施电力增供扩销的意见》(渝办发[2001]67号)之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含商品房、集资房等),由开发商或集资建房单位按“一户一表”规范进行设计、施工,供电企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进行审查、验收,建成验收后的输、配电设施必须移交供电部门直接管理。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好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将兴欣佳园直管公房拆迁安置房小区公用高、低压配电设备无偿移交给乙方直接管理。

二、配电房公用设施与专用设施分界点:以安置房小区10KV高压公用配电房至专用配电房的高压柜与出线线路搭接点为界。分界点(含分界点)电源侧设施为乙方管理,分界点受电侧设施为甲方管理。

三、双方共同确认本次无偿移交设施及设备如下:

兴欣佳园直管公房拆迁安置房小区公用高、低配电设施(含高压电源线路、高压配电屏、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低压线路

及其附属设施等)。

四、移交后的配电设施产权归属:

本协议生效后,第三条所列电气设施经乙方验收合格,产权归乙方所有。

本协议生效后,配电设施安装所占房屋产权归甲方所有。

五、协议生效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移交资产、房屋等经南岸供电局“固定资产移交验收签证书”所列单位及部门验收签字并办理相关手续后,乙方返还固定资产无偿移交卡片,本协议生效。

协议未生效前,第三条所列电气设施为甲方所有,甲方负责运行维护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因此产生的费用由甲方负责。

六、甲乙双方的责任:

1、本协议生效后,乙方负责移交的公用电气设施正常运行管理,在电气设施故障时,负责及时处理故障,恢复供电。

2、甲方承诺:配电设施所占房屋归乙方永久无偿使用,房屋属于小区公用设施,不得另作它用。甲方保证不收取乙方任何物管费用(如清洁费用、停车费用等)其它所有费用。如小区公共设施产权发生变化或甲方委托物业管理公司时,甲方应将本条款告知第三方。

3、甲方积极配合乙方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保证进出配

电房的公共通道畅通无阻,并告知小区物管公司及小区全体业主。鉴于配电房地址是由甲方选定,若配电房投运后因运行噪音、地点等客观原因与小区业主发生纠纷,由甲方负责解释并无条件进行整改,乙方不承担相关责任。

4、甲方应委托小区物管公司对公用配电设施房屋等土建部分进行正常维修,其费用按有关规定(在小区的大修基金中支出)执行,特殊维修由乙方通知甲方,甲方在接到通知一周之内安排进行维修,正常维修周期为两年。

5、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重庆丹龙润洲置业乙方:重庆市电力公司

有限公司南岸供电局

负责人:负责人:

经办人:经办人:

科技档案移交管理分析 篇3

一、科技档案移交重要性

国家档案局1990 年发布的《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 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 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本部2000 年制发的《档案工作规定》也明确要求:“各单位文书处理部门必须按规定向档案部门移交收集保存的全部文件材料。各单位必须按规定向上级档案馆移交应由上级档案馆集中保管的档案。”可见,档案移交首先是基层档案管理部门重要职责,移交工作好坏直接反应档案管理水平。其次,科技档案移交到硬件设施更优越的上级档案馆统一管理,既缓解基层库存压力,又可妥善保护档案,延长档案使用寿命。同时,档案利用单位从本部门直接扩大到全系统,也利于科技档案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利用。

二、科技档案移交应遵循的原则

1.时间原则。列入移交的科技档案应为永久性质的档案资料,一般指在本单位最低保存和使用达20~30 年,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根据科技档案现行作用的衰减规律,在使用期限超过30 年后,其现行使用价值已基本减至最低,此时移交,既不影响使用单位利益,又可兼顾到档案全局利益。

2.价值原则。科技档案的特殊性使得有些科技档案利用价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降低,如法规、方案、总结类型的档案,尽管试验任务已经结束,但成果申报或成果应用仍在持续,相关科技档案在科研学术中仍起着凭据和借鉴作用。因此,对满足移交时间的科技档案必须经过档案管理机关及使用单位认可,根据综合价值高低确定是否列入移交范围。

3.质量原则。列入移交的档案不应以数量为基准,和盘托出、不加选择地有多少交多少,应以质量为准绳,在严格鉴定使用价值和历史价值基础上,将原保存期限为定期、可靠性差、内容缺失严重、已不具备价值的过程性文档和临时性文档剔除,确保高质量档案被永久保存。

三、科技档案移交管理流程

移交工作分成两个阶段:一是移交准备阶段。包括熟悉各项移交制度和规定、掌握上级档案馆档案进馆要求、制定移交工作计划、明确移交责任分工、组织移交档案鉴定、生成移交档案目录等。二是移交实施阶段。包括装具(卷盒和保密柜/箱)准备、档案重新排列组卷、纸质档案技术整理、电子档案生成、移交说明、移交目录清单、卷盒装箱目录、移交档案交接、移交工作总结等。其中,纸质档案技术整理又包含对不规则档案的折叠裁剪、破损档案修复、档案页码标注及装订、保管单位封面填写、卷内目录及备考表填写等。

1.档案移交相关法律法规及档案馆档案进馆要求。制度和要求是工作基础和依据,是档案移交中心脉络,是形成高质量案卷前提保证,必须最先把握。明确移交任务后,应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国家档案局颁发的 《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档案装裱技术规范》(DA/T25-2000)、《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

2002)等基本法律、法规和系列标准。在掌握基本法规制度,了解移交重大意义和实施要求基础上再梳理细化,学习上级档案主管机关制定下发的《科技档案管理办法》、《档案馆档案接收办法》、《科技档案整理技术要求》、《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档案数字化技术要求(暂行)》等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为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移交奠定扎实理论基础。

2.组织鉴定形成移交档案目录。由于科技文件归档前已经过鉴定,因此存在移交档案不需要再鉴定的错误思路。而事实上,科技档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价值变化。如型号任务档案,任务结束后会对相关文件组织鉴定归档,但由于型号任务具有延续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技术文件会不断变更、修改甚至换版,即便是文件已经归档,最终版本与归档版本仍有可能存在巨大差别。而一些设备、船舶随着升级或改造,当初归档的文件也有很多不再适用或废止,鉴于科技档案变化性特点,在移交前必须对初始鉴定时认定为质量不高、鉴定结果明显不好的档案和确定的保管期限进行全面审查、复核和调整性再鉴定。鉴定结束要形成鉴定报告,内容包括:鉴定背景、小组成员、工作概况、鉴定范围、鉴定方法、密级和保管期限调整情况、销毁数量等。鉴定后方可确定移交范围和目录、制定移交工作计划。

(1)鉴定原则。移交鉴定较初始鉴定要复杂些,它只能在初始鉴定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但却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优势。特别是可以根据变化的社会需求,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鉴别档案价值,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修正初始鉴定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使鉴定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准确。在鉴定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管期限原则。文件归档鉴定是确保档案质量的第一个关键工作。档案移交鉴定可以依托当初鉴定结果,重点对定期文件和过程文件组织鉴定。二是使用频率原则。根据档案使用情况进行判别,在保管期限内使用频繁,尤其移交前5 年内仍有使用记录的科技档案,可以定义为“永久”档案上交。三是文件稀缺原则。科技档案移交时大部分已经失去现实使用价值,有时会被认为无存留价值而抛弃,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员从历史发展观点进行甄别,对手写原稿、重大试验任务资料音像资料等可适当放宽鉴定条件。

(2)鉴定组织。档案寿命终审权和销毁权由档案形成单位直接决定。档案管理部门应先行拟制出满足移交时间要求的档案目录呈报上级档案管理机关,在上级档案管理机关组织指导下,由机关、科技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三方对移交目录进行审核,特别对密级较高的档案要逐份实物核对,检查借阅使用记录以确定其留存,形成移交档案目录经三方签字后作为移交档案依据。

(3)纸质档案技术整理。纸质档案整理是整个档案移交中最细致的部分,也是移交高质量档案的基础性工作。移交中往往面临大量老旧文件标识不清、破损严重、图纸资料折放不规则、案卷排列无序混乱等问题。能否移交记录全面准确、载体完整规范、整理清晰有序、配套电子档案齐备完好的高质量案卷不但取决于科技人员的努力,更取决于档案部门管理水平。为使移交案卷规范化、标准化,档案管理人员从全局考虑,依据《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和《科技档案整理技术要求》,制定了档案移交作业指导书,对案卷文件载体、格式、计量单位、外形整理等进行规定,确保档案高质量。①分类与组卷。首先按照移交目录清理档案,对确定移交的案卷根据进馆要求分类和组卷。不同分类方式决定了不同组卷方式。本部科技档案在归档阶段就按照试验任务、科学技术研究、设备、船舶建造进行了大项目分类。其中,试验任务档案按照不同型号任务进行组卷;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按照新科研与技改、成果与专利、学术技术交流、标准化建设进行组卷;设备档案按照设备研制、设备装船、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进行组卷;船舶建造档案按照前期论证、施工阶段、使用与维护、船舶退役进行组卷。分类方式清晰有序,因此移交时仍沿用原分类方式。各单位对文件分类方式各有不同,可结合本单位科技文件应用特点,在便于使用和查询前提下沿用或重新优化分类。组卷必须遵循“同一全宗、年度、保管期限的文字图表档案案卷,按内部组织机构的编制序列或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列,有密切联系的文字图表档案排列在一起”[1]17原则,结合上级档案馆规定移交卷盒的尺寸标准,重新组成新的保管单位和案卷,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对保管单位和案卷编号以固定保管单位和案卷顺序。由于科技档案的配套性,在同一类别下组卷时应注意,同一成文单位按时间序列进行分装,既保证了科技档案连续和完整,档案来源也一目了然,便于查找。②修裱加固。按照进馆要求逐份检查档案,对破损档案进行修裱加固。即对纸张老化、破损、残缺档案修补、裱糊,字迹不牢易褪变、泅化的档案进行字迹恢复或复制加固。纸幅过大的档案要折叠成一般文件材料规格,纸幅过小的档案,要托裱在与一般文件材料纸幅相同的宣纸上。③标记。标记包括标注张号、档号章、卷盒及档案号填写。修补完毕的档案以件为单位标注张号,凡有文字内容的均须加注张号。用黑色铅笔按自然顺序逐张在翻口一侧正面下角编写,原有页号符合编写要求的可代替张号使用,不再重编。之后要逐件在封页左上角加盖档号章。内容包括:全宗名称、全宗号、保管期限、年度、案卷号、件号和张数。固定不变的全宗名称和全宗号等项目应刻制在档号章上,变动项目使用黑色铅笔填写。在一类卷盒处理完毕后,需对所有卷盒进行封面和背脊填写。内容包括:档案号、保管期限、组织机构或单位名称、年度、案卷号、卷内档案件数。填写字迹必须工整清晰规范。档案号是一组用字母和数字表示档案来源、类别、排列次序及相互关系的符号,供计算机档案信息管理使用,部分内容也可供检索工具或档案装具作标识使用。填写格式遵循 《科技档案整理技术要求》进行。④电子文档生成。电子文档包含全文信息文档和移交数据库信息两部分。全文信息文档是在标记完成并拆除原件固定金属物后,对非图纸类永久档案进行计算机扫描或缩微复制,制成与保管单位序目一致的电子档案。电子文档生成依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标准执行。移交数据库信息是在所有移交档案整理完毕后,对科技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修改,增加保管单位级信息,利用上报数据生成功能形成移交档案系统数据和系统全库备份数据,连同全文信息扫描数据和纸质档案整体移交。⑤档案装订。本部使用双股白棉线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对数量过多、过厚和精装、平装等不便装订在一起的档案单独装订,作为该件档案子件。装订要牢固,保持档案原貌,整齐美观,不掉页、倒页,不压字,不损坏档案,不影响阅读。⑥卷内目录及备考表。利用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生成、打印每个保管单位卷内目录和文件级备考表供查找档案使用。内容包括:文字图表档案目录页数、文字图表档案件数、张数、附注、立卷人、检查人签名及立卷、检查日期等。附注中填写本卷档案数量、质量状况;整理情况和真伪考证等需要说明的问题。与卷盒内档案核对无误后,由立卷与检查人员确认签字、装订后置于卷内档案前与正文一起移交。⑦档案移交说明、文字图表档案总目录和档案交接登记表。移交档案清理完毕后要编制移交档案全宗说明、移交档案总目录和交接登记表。全宗说明包括立档单位概况和全宗档案移交概况两部分。立档单位概况主要介绍单位名称、驻地、历史沿革、职能、内部机构和所属单位变动情况;单位结构、领导任职及变动情况;主要工作任务、重大活动和事件等基本情况。此部分由上级档案管理机关负责撰写。全宗档案概况主要介绍立档单位科技档案分类和组织方法;档案收集、鉴定和整理情况;档案保管质量情况;移交科技档案内容和数量;移交类目表;科技档案柜号与卷盒对照表;需说明的问题等,此部分由科技档案管理部门撰写。总目录包含目次表、保管单位级目录、保管单位级备考表、保管单位文件备考表、保管单位文件级目录、电子档案目录。档案交接登记表是移交档案时履行交接手续的工具书,内容包括:移交某立档单位某年永久或定期文字图表档案检索工具汇集本数、磁盘张数。其中包括文字图表档案类别数、卷盒数、文件总件数;照片档案目录本数,底片张数,样片张数;录音档案目录本数,录音带盘数;录像档案目录本数,录像带盘数;附注、移交单位、移交人、接收单位、接收人;交接年月日。所有材料一式三套,经移交双方确认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随档案移交上级档案馆两套,本单位至少保存一套。⑧移交档案工作总结。档案移交工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两次移交间隔时间长,不及时总结会造成工作方法和经验缺失。总结不但是对移交上级档案馆准确、完整、系统和规范化的高质量科技档案经验的积淀,也是做好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要环节。移交总结除介绍移交背景、工作计划、实施流程、移交成果外,更应侧重于移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上级档案馆对本次移交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制档单位对后续移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移交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1.移交制度和标准要清晰。没有制度和标准,就无法保证移交档案质量。以往移交工作中,在没有透彻了解移交各项制度规定和上级档案馆接收标准的前提下就匆匆开展工作,导致在卷盒规格、档案号章制式、页码标注、主题词提炼、电子数据库信息录入格式等方面产生很多问题,而随着档案清理完毕,往往某一个标准执行不准确就需要将前面已经完成的项目逐条更正,不但做了大量重复性工作,费时费力,还反映了档案管理上的漏洞和粗糙。

2.鉴定工作要细致。鉴定是移交必须先行完成的工作,也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由于早期存留的档案有很多项目填写不规范,文件撰写要素缺失严重,在鉴定时应以同期类似收文进行查证,尽可能补齐时间、成文单位等基本要素;对一些题目不能准确反映内容的档案,鉴定人员应仔细阅读原文,将内容补到题目中,以利系统检索。由于移交时间跨度长,全宗号也会发生变化,应按照同一时期内全宗号一致原则进行组卷。同样,成文单位名称也存在相同问题,有的同一单位名称会多次变动,应保持同一时期成文单位名称统一,并在备注栏中说明。

3.保证移交档案齐全完整。科技档案具有系统性和齐套性,移交时也要尽量保证完整。为此,档案管理人员仔细检查了机关及科技部门鉴定后仍有使用需求的档案,将其中影响成套或系统性的档案复印留存,原件上交以保证移交档案齐全完整。

4.移交数据库维护。科技档案移交后,应在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标注移交时间和移交档案馆名称,以备日后查询时明确去向。

参考文献

[1]文书档案管理办法(文字图表档案整理).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2000.

资产移交会议纪要 篇4

出席人员:

业主委员会委员:XXX

诚通嘉晟物业公司(原物业公司):XXX

中商和旭物业公司(新物业公司):XXX

监督指导人员:XXX

会议内容:

1、宣读朱雀门家苑小区物业管理项目的中标文件。由业主委员会委托鑫金泊顿于3月13日在海淀区清华同方大厦组织开标,最终北京中商和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中标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朱雀门家苑管理规约》、《朱雀门家苑业主大会议事规则》、《朱雀门家苑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决议》的相关规定,于203月14日上午业委会邀请中标物业服务企业召开业主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中中商和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应业委会要求已经做出承诺:为了确保新旧物业公司的顺利交接,中商和旭公司接管诚通嘉盛物业公司的部分现有员工(现已接管43名),并做出了原工资、原待遇、原岗位不变的保证。

3、公示了年3月16日上午与北京中商和旭物业公司签订的《北京市西城区朱雀门家苑物业服务合同》。

4、业主委员会与诚通嘉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现场签订《朱雀门家苑小区物业管理交接协议》并确定交接期限为:2012年3月17日—2012年3月31日;

5、业主委员会与中商和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现场签订《物业交验委托书》。

注:(1)新旧物业公司均表示全力配合物业交接,交接期间由新旧物业公司对人员实行双管制物业管理。另,在交接期间,所有的责任由诚通嘉盛物业公司承担。

上一篇:检察官办案责任制问题下一篇:手术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