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

2024-10-19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精选11篇)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 篇1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 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 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我们都知道, 法律应该是以尊重和捍卫人权为目标的。受教育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拥有且应该得到保障的基本权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 教育就更要彰显社会最广泛的公平。对于每一个儿童来说, 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将其培养成符合一个国家集体价值观的合格公民。而特殊教育是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更需要积极面对的重要部分。目前来说, 世界各国对于特殊教育问题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其中又以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更显庄重、公平和积极,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来美国纽约学习和考察的这段时间里, 我对美国的特殊教育有了一个初步而真实的的感受和体验。美国其实有很多具有特殊需要的学龄儿童, 他们广泛分布在普通中小学中接受均等的教育。1965年, 美国最早提出了名为《中小学教育法案》, 旨在提高障碍者教育办法的法案, 该法案第一次授权给联邦政府拨款给州政府用于补助盲人、聋人和智能障碍者的教育。而美国真正第一个专为障碍者订立的法案是1970年的《残障者教育法案》, 1975年, 美国还制定了更完整周延的94-142公法——《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 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以残障儿童教育为中心的完整的特殊教育法案, 被视为美国特殊教育法案中的标的, 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专门完备的法案, 还因为它主导的零拒绝、个别化教育方案、最少限制环境并和强调家长参与的理念, 所有的残障和特殊需要儿童才迎来了生命中最伟大的光明, 才拥有了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在公立学校融合教育环境下接受免费、平等、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权力。

我看到的每一所学校, 都在积极地开展特殊教育, 从校长到教育一线的老师, 从学生家长到在校学生, 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贯彻执行和支持着相关法案关于特殊教育的规定。特殊需要孩子们都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 身处在同一间教室里, 和大家学一样的基础知识, 还会有更多的专业老师和专门的学习课程, 更有最个性化的辅助教育, 所有的一切, 都彰显了美国特殊教育的那一份庄严和执着。

回望国内的特殊教育, 说真的, 在为所有残障和特殊需要孩子提供均等、免费、适当的特殊教育的征程中, 我们仍然还有一段艰难而漫长的路要走。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实施, 真的是势在必行。建设专业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创新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满足特殊教育的财政和人员需求以及最大限度地对所有特殊需要儿童开展科学的融合教育, 更是我们真正要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只有不断更新观念, 吸收借鉴先进经验, 努力探索, 大胆实践, 我国特殊教育的春天也必定能像美国一样精彩绽放。

二、一起学习真的更快乐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 我和同学们参观访问了纽约的很多个学校, 其中不仅有公立学校, 也有私立学校, 既有从PRE-K到5年级的小学, 还有初、高中学校。每到一所学校, 学校的负责人都会为我们介绍学校的办学、教育、教学概况及特色, 我们所听到的最多的词语莫过于Special Needs Education (特殊教育) 了。我是一名特殊教育教师, 每当我听到特殊教育这个词语的时候, 我都特别的激动和自豪。作为一名从事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老师, 我是真的感到很欣慰。因为在美国, 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特殊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和实施。对于所有的特殊需要儿童来说, 能够和正常孩子一起玩耍、学习、相处和沟通, 仿佛是一种奢望。我们知道, 特殊教育体现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和进步程度, 更体现了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态度和关爱精神。在纽约, 在美国, 我是真正地感受到了一种人性的关爱, 一种少有的温暖, 一份伟大的包容, 更有一种如此震撼的尊重。

我所参观过的纽约的每一个学校, 我们都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特殊需要学生, 他们完全没有被普通的群体和大众的社会所抛弃, 他们有的被安排到一个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参与集体学习, 有的被融合到普通班级和同龄普通孩子们共同进步和成长, 还有的则在特定的时间里在小班级里接受专业教师的一对一的专门辅导。只要他们愿意, 只要他们有点滴进步, 他们都可以随时融入到普通学生中。在这里, 不论你是多么的特殊, 也不论你是来自哪里, 没有讥讽, 没有嘲笑, 没有歧视, 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距离, 心与心之间没有了隔阂, 你是我的同学, 我是你学习的好伙伴, 更是你真心的朋友。只要你愿意, 你就是我们学习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你都可以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你的包容, 我的尊重, 他的理解, 奏响了一曲优美和谐的教育交响乐。是你, 是我, 是他, 让这群特殊的天使们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 体会到了人性的关怀, 学会了在集体中进步和成长, 更收获了一份伟大的自信。

湛蓝湛蓝的天空下, 你我都是自然中神奇的精灵, 我们渴望着像大家一样拥有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成长的路上, 曲折的人生征程中, 有你们的陪伴, 我们将会走得更加的从容, 也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三、IEP教育助我进步和成长

IEP——一个崭新的词语, 一个全新的概念, 它的全称是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 即个别化教育方案, 它是在美国特殊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及康复训练方法。

早在1975年, 美国联邦政府就颁布了《全体障碍儿童教育法案》。其中, 在各项立法要点中最受特殊教育家关注的一项是“为每一位障碍儿童维持一项个别化的教育方案” (maintenance of an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for each handicapped child) , 这就是《个别化的教育方案》 (简称IEP) 。该法案对于个别化的教育方案所下的定义是:个别化教育方案是为每一位特殊需要或障碍儿童所手拟的文件, 它是由一位地方教育机构代表 (负责提供或督导一项专门为符合障碍儿童之特殊需要而设计的教学计划) 以及教师和该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在适当情况下和障碍儿童本人一起制定。

个别化教育方案 (IEP) 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庞大的工程, 它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 也非常的全面, 它的书面资料必须包括下列十项:

(1) 学生认知沟通能力、行动能力、情绪、人际关系、感官功能、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国文、数学等学业能力之现况;

(2) 学生家庭状况;

(3) 学生身心障碍状况对其在普通班上课及生活之影响;

(4) 适合学生之评量方式;

(5) 学生因行为问题影响学习者之行政支援及处理方式;

(6) 学年教育目标及学期教育目标;

(7) 学生所需要之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服务;

(8) 学生能参与普通学校 (班) 之时间及项目;

(9) 学期教育目标是否达成之评量日期及标准;

(10) 各学段即将毕业学生之转衔服务内容。除此之外, 个别化教育方案还需包括学生的基本资料, 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学校、年级、住址、电话、父母基本资料及学生成长史与发展状况等。

纽约的每一个学校中, 每一个拥有正式IEP档案的学生, 都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我曾经拜访了纽约很多学校的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Guadance counselor和Social worker, 他们都曾经或正在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服务。从他们那里, 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IEP学生及教育的相关情况。对于一个学生来说, 要想确定接受IEP学习计划, 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 一个同学被确认学习困难, 那么必须由学生家长或者老师首先提出申请, 并且将名单交给Child Study Team, 然后由学校组织召开碰头会, 相关人员首先考察学生的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 然后集体讨论和评估, 再经家长同意, 交医生、社工和心理学家进行评估和鉴定, 最终才能确定该学生是否能被纳入到个别化教育计划当中。在美国, 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了IEP的形成与实施过程。针对中小学的IEP必须要在30天内完成最终的评估, 而且在正是的评估完成以后, 要马上召开IEP会议。这个会议必须由老师、学校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参加。会议结束后, 要及时公布会议结果, 并且立即讨论形成IEP档案计划, 但是学生家长决定自己的孩子是否接受IEP或特殊教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这个IEP计划并不是永久的, 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因为每隔3年专家们都要对正在接受IEP训练计划的学生进行一次重新测评。测评要重新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并且根据实际的测评结果来决定是否撤销IEP计划, 整个过程必须是由学校的校长亲自把关, 因为在校长的任职评估报告中就包含了IEP学生解除数这样一份重要的数据。

IEP在美国基础教育中的贯彻和实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符合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信念, 配合了社会结构高度分化和人力精密分工的需求, 很大程度上贯彻了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 而且真正适应了学校教育中个性及个别需要学生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也补救了美国学校教学发展的弊端, 确实顺应了特殊教育必须回归主流的潮流, 配合了能力本位教育的发展, 是以生为本、教育公平和人权至上思想的最好体现和证明。

四、一路有你, 我亲爱的助教老师

对于特殊教育, 纽约州及市政府从政策、财政、师资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不仅拨给了专项的经费, 更为每一个特殊需要孩子配备了专业的辅助教师, 真正地保障了特殊需要儿童接受均等优质教育的权力。这些教师都是州、市政府根据学校特殊学生的人数和学校教育的实际需要进行专门配备的。他们大都通过了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培训和学习, 非常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 有爱心, 有十足的耐心, 而且取得了相应的教育资格证书。助教老师是美国学校中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 他们往往来自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等地方。饱含着一颗敬畏生命、关爱儿童的心, 怀揣着一份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执著, 他们用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 陪伴着这群特殊的孩子勇敢、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

Alan 和Lee 都是美国纽约中小学的助教, 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忙碌着。三尺讲台上, 我们往往看不到他们高大的身影, 在他们的身边, 也许你只能看到一位学习困难、智力低下、视听障碍或者身体不适的同学。对于他们来说, 也许精心呵护的花朵永远不会绽放, 也许曾经坚持执着的理想会瞬间化为泡影, 无论如何, 他们从来都不曾放弃和后退过。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念, 一直在坚守着一个教育人的无限理想和追求。因为他们始终相信, 只要付出更多的爱, 只要有坚持, 终有一天, 残缺的天使也一定能够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展翅飞翔。

五、IPAD是我学习成长的好伙伴

纽约市Public School 255 是一所公立小学, 学校里有一些特殊需要儿童。面对这群特殊的需要更多关爱和帮助的孩子们, 学校非常重视对他们的教育, 不仅从资金、师资给予极大的投入, 而且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大型的特殊教育项目。学校的Linda校长在向到访的我们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和特色的时候, 重点介绍了他们一直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特殊教育项目。

为了更好地开发特殊需要孩子的潜能, 帮助他们提高认知及学习能力, 学校为每一个同学都配备了专门的苹果IPAD电脑, 每一台IPAD电脑里都安装了一系列专业的学习训练软件。在特殊教育教师一对一的专业教育和指导下, 特殊需要孩子们也能够享受到高科技给学习带来的无限便捷和乐趣。

在布置优美的教室里, 在专业老师一对一的陪伴和帮助下, 孩子们专注着IPAD电脑屏幕, 时不时还会根据学习软件的指令用手指去和电脑进行着互动。当IPAD电脑里传来“well done!”等类似鼓励和表扬声音的时候, 孩子们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天真的笑容, 旁边的老师也会兴奋地对孩子大加赞赏。

我想, 孩子们也许真的需要这样的学习。通过这种现代化、便捷化、趣味化的学习模式, 同学们的注意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手眼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思维、联想、记忆、辨别、反应等方面的能力都在一天天的学习和锻炼中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他们或许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成长。真的,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特殊孩子, 我们就能不断探索出适合他们发展的新的教育和学习方法, 为他们打开一片明亮的天空。

六、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美国教育始终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非常强调“人人平等”, 而且重视满足每个学生因个别差异而造成的个别需要, 每一个特殊需要学生都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这里, 享有和健全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已经不再是梦想和奢望了。因为在每一个学校,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 还是日常生活中, 大家都积极创造了特殊需要学生和健全学生共存、共享、共成长的环境。不论你来自哪里, 也不管你是什么肤色, 更不用考虑你说的是哪一种语言, 只要你在这里, 只要你有学习、进步和进取的心, 你都可以轻松地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都可以享受到学习和成功给你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你的声音轻轻萦绕着我的心, 我还不能接受分离, 就是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一种伟大的包容, 是一份沉甸甸的尊重, 是一份来自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特殊需要的孩子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也同样拥有飞翔的梦想, 作为一个教育者, 更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宗旨, 始终把孩子们的需要和发展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真正做到“为全体儿童, 尤其是障碍儿童提供‘最少限制环境’的教育服务”。

每一个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 都是美丽的, 更是一个奇迹。让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 尊重每一个孩子, 尊重他们的个性, 尊重他们的差异。关爱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 彰显社会主义平等关爱, 只要我们携手文明, 共同进步, 就一定能够共享社会辉煌成果, 也一定会谱写出和谐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 篇2

——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

一个月的培训,完全沉浸在特殊教育的知识海洋里,跟随一群有着丰富经验的校长同学,聆听一群教育专家的讲述剖析,真实感受一所所成熟特殊学校的氛围。这段经历对于初涉特殊教育的我而言,每一天的培训都能带给我新的认知和思考。

一次特别的际遇让我有机会接触到特殊教育,此后也就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资源老师。这一路走来,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的渐渐适应,辛苦并快乐着。我们学校随班就读的孩子一共有九个,类型不一,有一个唐宝宝,一个孤独症儿童,剩下的基本属于智障儿童。在没有参加这次培训之前,我对工作中的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感到很无力,比如资源教师和普通教师如何能更好的协调,比如对每一个孩子的评估要如何才能做得更权威而不敷衍,比如补救教学是实施小组教学还是个别训练更有成效,比如资源教室如何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如何给随班就读的孩子创设支持性的教育环境等等这些。经过专家教授们的授课以及实地资源班的参观教学,通过与多个资源班教师的沟通学习,对于这些问题,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路。

让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这是融合教育的理念精髓。随班就读的方式很好的实践了融合教育的思想理念,但是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随班就读的质量也需要不断地提升。就拿我们学校随班就读的孩子来说,因为我们区还没有在中学、职中设立资源班,家长也担心他们进入初中后会难以适应,被人欺负,所以学生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完成之后他们还是只能回到家里,无法接受更多的教育。所以这就需要政府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乃至社区支持系统相互结合,为特殊教育孩子提供足够的环境支持,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适应社会。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对这一切充满了信心,通过教育部一些专家信息的传达,通过系列有关特殊教育文件的颁发,我相信这一切都不会只是遥远的梦,它有一天终会变成现实。

如何更好的提升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也是我在一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普通班的老师不配合,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症状表现,没有专业的语言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给予个别训练„„正所谓一叶障目,果然只有走出来,才能为这些问题寻求到更清晰的答案。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参观学习,我看到了其他学校和特殊教育专家是如何坚持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同步改革,坚持按特殊教育自身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坚持促进融合教育,从而打破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二元独立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与普通学校合作的育人机制,让残疾学生有更多样的学习机会。哪怕他们也还在不断地探索,但是我看到了自编的教材,看到了成功的教学案例,看到了随班就读的孩子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如何正常的工作生活,看到了他们是如何的整合教学资源。这对我,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有一天看新闻,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一个智障孩子和一所小学共同的成长故事》,它所讲述的就是一个有智障的孩子在一所普通小学里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关爱和尊重,然后像天使一样快乐成长的故事。因为这样一个孩子,他们学校的其他孩子乃至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才更懂得关爱和给予,才成就了一场更完整的教育。这个故事曾让我感动,我也一直把它作为随班就读的理想成效,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却步履维艰。随班就读的孩子在普通班上课的时候,时不时会遭到同班同学的嘲弄,普教的班主任或者老师迫于教学的压力,大多不会把多余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这样一个孩子身上,他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应当是资源班老师的事情。针对这种现象,我看到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很好的化解了这种尴尬的境地,他们全校师生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校园文化的引领下,让每一个随班就读的孩子很好的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让他们感受关爱和自信,这样的环境让我羡慕。

为每一位随班就读的孩子创造一种支持性的校园融合环境,这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各个普教老师的全力付出,需要每一位正常学生的共同参与,需要学生家长的相互理解,需要资源教师的专业训练,最重要的是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此才能在开放的、平等的、融合的环境和氛围中,促进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提升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还特殊孩子一片蓝天。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开始庆幸自己是一位特殊教育的教师,可以认识和接触天使般的你。虽然我还年轻,虽然我还不够专业不够有经验,虽然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但是我有一颗爱你和爱这份职业的心,我愿意伴随你一起,静待花开。

特别的爱给新时代的你 篇3

关键词:亲情教育;挫折教育;公平竞争;创新精神

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活动中,我作为实验校的实验教师深刻体会到德育工作的艰巨。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绝大多数衣食无忧;养尊处优,娇生惯养者比比皆是;他们享受着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生活和丰富的物资生活。身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正视新时代,孕育出来的这类群体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到如下几点爱心教育非常重要:

一爱:亲情教育、责任感教育很重要

如果让我们的学生,说一下父母的出生年月日,没有几个说得清楚,而平常对明星的生日却熟记于心。某些学生因父母没有知识或金钱,无法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一个连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奢望他去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为此,我经常组织一些以“父爱、母爱、亲情”等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深沉的爱,并召开“怎么做才算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

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人,对他生活的集体也不会有责任感;一个对他生活的集体都没有责任感的人,不会对社会有责任感;一个对社会都没有责任感的人,不会对国家有责任感。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我们的许多学生是在溺爱中长大,从小唯我独尊,自私自利,更不用提什么责任感。因此,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一套制度。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等,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我绝不插手。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形成责任意识。经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都在增强,对自己所承担的事会自觉、尽职尽责地去完成,这样的集体自然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二爱:挫折教育,自信心培养很重要

如今的一些学生一遇困难,稍有一点挫折,要么丧气、失望,要么打退堂鼓,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因此,我利用军训,搞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挫折,受到锻炼,并召开班会,谈感受,谈想法,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事情并非都那么简单,很多事情必须学会自己应付,体会古人所说的“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深刻内涵。

我所任班级的所有职务都搞民主竞选,并每周开一次文娱班会,给学生舞台和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信心。让学生能够更坚强,更有毅力,更有信心面对逆境。

三爱:公平競争教育,团结协作教育很重要

竞争的年代,竞争的社会,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在班级的学习、体育、卫生等方面,都提出“比学赶帮超”。人人有竞争对手,组组有赶超目标。

强调竞争意识,增强竞争能力,是一个团体乃至国家和时代进步的动力,但一味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可能会造成学生心胸狭窄,性格孤僻,产生妒忌和仇视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为此,我在引导学生增强公平竞争意识的同时,强调“人心齐,泰山移”,团结才有力量。

四爱:创新精神的培养很重要

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大多思想保守,“书呆子”较多。我借助物理课堂教育学生不唯心、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向伽利略学习,敢向亚里多士德等所谓的权威发起挑战,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班科任的共同参与。

德育工作是一项工程,包括许许多多方面,以上是我在德育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谈理论,人人都能讲几句,但内心感悟的深度是不会一样的,德育工作者需要自己去探索。

“爱生者,生恒爱之。”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心中有爱,我们将浓浓的爱撒给每名学生,以爱动其心,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4

“以人为本”无疑是普爱教育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 普爱就是以人为本, 普爱生命。新学期, 我的教育生涯中迎来了两个特殊的孩子。她们便是我校无偿助学的两个孤儿。开学前一天, 我早早地到学校宿舍门口迎接她们。安顿好两人的食宿, 我就带着她们熟悉校园环境, 告诉她们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她们送回宿舍时, 我发现她们没有晾衣服的衣架, 便又到学校超市给她们买了两套衣架。这样一切妥当后, 我才放心地离开她们回家了。对于她们来说, 学校就是家, 老师就是父母, 我必须在生活上对她们照顾有加。

百年树人, 德育为先。为了做好她们的“父母”, 我首先要教育她们成人。高一新生开学报到的那一天, 我就暗示她们多为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她们俩便在寝室打扫好卫生, 迎接室友的到来。在新生报到的忙碌时刻, 她们还帮宿管阿姨发放住校生生活物品, 也为宿管阿姨减少了一份负担。在去食堂吃饭时, 她们见饭还没好, 就帮叔叔阿姨们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此, 我在班会课上对她们俩大加表扬, 看到她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普爱教育是“良心事业”, 用普爱温暖学生, 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生活冷暖, 还要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通过谈心, 我得知她们最需要的是老师能像对待班里其他同学一样对待她们。为了维护她们的自尊心, 军训期间, 我尽量安排两个孩子多为班级做事, 好让她们尽快融入这个班集体。我将教室钥匙放在她们身上, 叮嘱她们每天要尽心尽职地为班级同学开门、锁门。这期间的教室卫生, 我也让她们积极主动地去打扫, 希望她们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为班级做事, 从而实现自身在班集体中的价值。在军训结束时, 基于她们自己的努力和表现, 我授予她们“军训标兵”的荣誉以示鼓励, 让她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开学后, 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了。由于基础差, 她们在开学的学情检测中成绩很不理想。我便给她们做思想工作, 让她们从一开始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在学习上的差距, 而这种差距, 要化为她们前进的动力。这便使她们在后来的学习中较为努力地追赶。我又私下和各任课老师交流, 让老师上课多关注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尽量讲得慢一点。我还安排两个学习好并热心助人的女生分别做她们的同桌, 帮助她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我带着她们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 合理地安排时间去消化与吸收。教室里她们俩琅琅的读书声让我陶醉, 我不禁为自己的普爱策略暗自叫好。我要让孩子们一边领略学习的无限魅力, 一边在努力的精神世界中构筑美好的未来。

教师对学生关爱之余也要严格要求:“有你俩在, 女生204 必须是文明宿舍!”尽管学习生活又累又苦, 但寝室的卫生她们也从未因此而落下。其间, 我和她们宿舍的其他成员私下交流了她们俩的特殊情况, 嘱托她们要互相帮助, 和睦相处, 共同进步。在全体舍友的努力下, 她们宿舍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文明宿舍”。

为了她们的健康成长, 我还着力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团结共进的良好人际关系。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是非常有利于孩子们找到温暖的家的感觉的。普爱就是以德为先, 大爱无痕。我不仅在生活和学习上让她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同时还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鼓励她们积极努力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她们主动承担了班级卫生小组长的职务, 热情认真地督导班级卫生工作, 从而形成了爱集体、互助友爱等优秀品质。

对学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 教会学生如何处事为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在我为她们的情感问题担心时, 发生了一段小插曲。班里同学自发组织征订语文学习杂志, 语文课代表突然向我要征订费, 说是她们俩让她向我要的。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她们在校学习的一切费用, 除了学校免除的, 班级内相关活动的钱, 便都是我来资助。她们竟把这些当成了理所当然!我该怎么办?这不是钱的问题, 而是知不知道感恩的问题, 我必须要找她们谈谈。第二天正逢周末, 我便到学校找她们俩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我和她们谈懂得感恩的道理, 谈自己穷苦励志的故事, 谈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晚上, 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缕清辉洒在脚下, 回想起她们领悟会意后的一脸歉意, 我如释重负。普爱就是尊重生命的不同成长节奏, 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教育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普爱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队” 篇5

魏生莲退休前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党委干部。想想刚退休时,魏生莲也曾不知所措有些茫然,习惯了中央国家机关朝九晚五紧张有序的工作节奏和颇为人羡的岗位生活,未来的日子能过得从容淡定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中老年的模特表演,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当她兴高采烈地把参加模特队的消息告诉自己要好的朋友时,朋友瞪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她说:“什么呀,你和街道老大妈混在一起演出,你大小是个领导哎,又在中央单位,你可真行!”魏生莲笑而不答,不为所动,且把这爱好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如今,她和她的表演队伍不仅活跃在社区,也有机会登上政协和人民大会堂的大舞台,还走出国门和国外的老年朋友进行文化交流。2010年她参加了新丝路中老年模特赛,获得了北京赛区的冠军。2011年三八妇女节,在有中央和中行领导参加的离退休干部联欢会上,她组织的总行模特表演队员们衣衫优雅亮丽,高跟鞋时尚抢眼。每一个漂亮的转身、亮相都充满了自信,有谁相信这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呢!当她们款款地走在舞台上时,掌声欢呼声雷鸣般地响起,那一刻,她倍感自豪。有意思的是,当年的那位好朋友和领导们一起走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时紧紧握住魏生莲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谈起这些年参加模特表演队的收益,魏生莲滔滔不绝:一是身体越来越棒;二是精神越来越好;三是朋友越来越多;四是表演技艺越来越精,同时,中老年服饰表演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修养和品位,还能影响和感染更多的人,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尽微薄之力。

模特队给予魏生莲的已是家的感觉。看到队里的水壶坏了,她会悄悄拿来新的;活动时间晚了,她会带来一些小食品分发给队友们;打车回家她会把顺路的队友捎上;看到队里经费有些吃紧,又会执意拿出钱资助……古稀的她把这份特别的爱献给了她喜爱的模特表演,也献给了她热爱的团队《夕阳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6

在今年我新接的七年五班里,就有一个身体有特殊疾病的学生。

这个学生的病情很特殊,下肢不能动,坐轮椅,上厕所都需要同学照顾。为此,我特意咨询了医生,医生建议这样的孩子尽量减少活动,特别是在校期间,要防止被其他同学碰撞,否则,很容易骨折,孩子会很痛苦。听过之后,我更加担心了,担心的是刚入初中的新生很爱动,特别是男同学爱打闹。为了避免意外发生,我几乎都在教室里,即使偶尔离开教室,也要嘱咐班里的学生要照看这个孩子。这一个孩子,就决定了我的活动范围,很小很小。同时,我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父亲于去年去世了,只有妈妈带着她,妈妈身体也不太好,这个学生的上下学都由她家雇的一个叔叔来接送。我感到这个学生更需要我的关爱。每到下课,我都关切地询问她是否需要老师帮助,但每次都被她回绝了。我意识到她在有意回避我。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做得不合适?为此,我找到她的家长,了解到这位学生自尊心很强,不愿意别人帮助她,不愿意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特殊”。我耐心地说,我会改变对她关心的方式,尽量不会太明显。但是,毕竟她与身体正常的学生不一样,为了保证她能正常上学,安全还是第一位的。我告诉她妈妈说:“没事,我会尽我全力照顾好您的孩子,同时,也希望得到您的理解与支持。”家长很感动,愿意与孩子好好沟通,理解老师的做法是出于爱护她,是为她好。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7

案例:彭同学是我们班的一位“双差生”, 学习基础很差, 上课从不认真听课, 更让教师气愤的是, 上课油嘴滑舌, 经常和教师“顶牛”, 课余时间逗女学生, 说脏话, 在寝室打牌、吸烟, 翻围墙外出上网, 偷东西等等, 简直是“差”得没法说了。后来, 我发现该学生家庭历经变故, 母亲去世得早, 父亲经常在外打工, 很少回家。他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也只是她姐姐偶尔来电话打听一下, 现在她姐姐对他也失望了, 说他无可救药了。

鉴于该学生的情况, 我采用避其锋芒, 以爱心化解的方法来教育这位“双差生”。

一、理解学生, 用爱感化学生

我首先对他进行全面的了解, 得知他的家庭变故, 知道他是缺乏父母的爱, 才导致自己行为的偏差。于是, 我试着从生活上关心他, 嘘寒问暖, 多体贴他, 必要时给点生活费, 有病就带他看医生等等;在学习上, 多些鼓励, 多些赞赏的话语, 用他自身的闪光点来激励他努力学习;在思想上, 多理解他, 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然后再慢慢地开导他、转化他。以这种方法对待这部分学生, 他就会觉得你就是他值得信赖的人, 是他最可亲的人, 他才会把内心最隐私的东西向你倾诉, 你就有了成功转化的筹码。

二、宽容学生, 信任学生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位在校的“问题学生”。学生犯了错, 我们要细心地去倾听, 公正地去评判, 切勿急躁。彭同学每次犯错后, 我都认真地听他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做, 是哪方面的原因, 然后再指出他所错之处和这样做的危害, 经过谈心式的教育, 使他彻底认识到问题所在。

三、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

我们面对的“问题学生”, 往往差的不只是学业, 还有行为习惯、技能技巧等, 所以他们需要的帮助很多很多, 我们根本就来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帮助, 只能给予他们最最需要的东西, 那就是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一个人的心有多大, 他就会有多大的成就。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为什么不多给学生一份肯定、一份鼓励?为什么不多给他一份成功的希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8

“我们在玩, 他老是捣乱, 才打他的!”王宇说。

“你又为什么打他?”我又转向另一个学生问。

“老师, 我没打过他, 他把我打得可疼了。我好不容易翻过身, 就被‘娃娃校长’抓住了!”他仿佛还在后悔, 怎么没在别人来之前, 多打那人几下。

听着这啼笑皆非的回答, 我的心情一下复杂了起来, 真想狠狠地惩罚他们, 怎么能和别的班同学打架?无意中, 眼前浮现出一个影子……那是儿时的我, 虽然是个女孩子, 但真“巾帼不让须眉”, 能惹过的人极少, 妈妈总担心我会闯祸。没想到今日, 我却成了老师。

再看这三个孩子, 仿佛也没有那么淘气了, 对于男孩子来说, 打架是经常的事情, 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哎, 这伙“淘气包”!我总是喜欢称他们为“淘气包”, 尽管犯了错误, 但他们还是以倾诉的口吻讲着刚发生的一切, 他们还沉浸在那种“战胜”的气氛中。

不由地, 我又想到了他们不同却又相似的家庭情况来, 三个孩子都来自农村, 有的父母做点小生意, 有的在外打工, 辛苦积攒了一些钱, 把他们送到县城来读书, 现在一个跟着爷爷, 一个住在姨妈家, 一个在家教中心, 父母忙于生意, 平时很少管他们, 亲戚们也不好管得太严, 长期缺乏沟通, 三个孩子都有些孤僻倔强, 可是他们对我是那么信任, 告诉我所有的一切。怎么办?只好请他们做一件好事或写一份好作业作为交换了, 孩子们看到我的宽容, 有点出乎意料, 问我说:“姚老师, 真的写好一份作业就行了?你还告诉石老师吗?”“这次就不告诉班主任了, 但下不为例啊。”孩子们听了我的保证笑着跑开了, 我却为自己的动容后悔了!

接下来, 一定会有人说我把学生惯坏了!让他们那么霸道, 还不好好收拾他们。可是静下心来想想, 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理解这不对吗?我时常为王宇担心, 这个孩子从小爷爷带大, 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他喜欢画画, 不喜欢学习, 这个看似强大的孩子其实极易受伤, 他怕打针, 他怕爬高, 他怕黑……每当想到这些, 我的心总会揪得紧紧的。

果然不出所料, 放学后邻班孩子的老师跑来, 责备我不能这样教育学生, 我早就想到了, 只好笑笑躲开。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打人是不对的, 可看着他们年迈的爷爷, 疲于生活很少关心他们的父母, 他们搞不清楚的学习情况, 真不知道我若“修理”了他们的“霸气”“锐气”, 会对他们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9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契机,引导

一、分析与诊断

小强同学是外地户籍, 父亲没有固定的工作, 母亲靠卖菜养家, 家庭经济拮据, 父母感情不和, 父亲到外地寻找工作后一去不返。母亲每天早晨去市场卖菜, 对他疏于照顾, 他总是心存怨恨。小强自控能力又差, 容易发怒, 常因小事与同学闹矛盾, 甚至与家长吵架, 性格日渐孤僻反叛。由于小强在家庭中缺乏关爱, 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于是产生了参与班级群体并得到补偿的意向和愿望, 但是由于他不善表达, 缺乏自信, 使得这一愿望不能实现, 从而导致情绪的波动和行为的过激, 又加剧了对立与参与的心理矛盾。他的心理不断受到困扰, 不自觉地将对家人的不满迁怒于同学, 常常和同学产生矛盾。性格敏感的他为了保护自己, 不惜多次与同学拳脚相向, 还认为老师的批评教育是有意针对他, 甚至对老师恶言相对。生活在过硬的保护外壳中的他受到同学的排挤、老师的冷落, 这些情况又使他产生了“世人都对不住他”的错觉, 以至于他常常怨恨他人, 逆反心理更加严重了。

二、辅导过程

对于小强这样一个反叛的学生, 要教育好他, 首要问题是让他乐于接受教育, 这就非得从一个“情”字入手不可。

1. 用爱心去打开封闭的心锁

对于小强这样缺乏关爱的学生, 我的策略是从爱入手, 在学习生活中多给他关爱, 天气冷了, 不忘叮嘱他多穿衣服;遇到难题时, 我总出现在他面前耐心指导;与同学闹矛盾时, 我总是及时为他们排解……在小强过生日时, 我把他请到家中, 并让他邀请同学一起庆祝, 整个生日的庆祝过程由他自己设计, 我和其他同学配合, 生日过得十分快乐。事后与小强交谈, 气氛融洽、热烈。通过交谈, 我与小强达成共识: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够给自己带来温暖和快乐;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和同学们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

2. 用鼓励照亮迷途孩子的路

给予学生鼓励和期待, 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 期待他会做得更好, 为孩子们点亮心灵的灯盏。小强上课时爱说话, 对此我不做过多的指责, 而是尽量满足他发言的要求, 肯定他学习上的主动性。当他举手回答问题时则给予及时的表扬, 即使说错了也以鼓励为主;对于他上课看课外书的行为, 我先表扬他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劝告他进行课外阅读要选择恰当的时间;他的体育成绩好, 在运动会时我激励他为班集体争光。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和期待下, 小强变得越来越上进。

3. 用信任搭起沟通的桥梁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有时在情感唤醒中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 学生们自由分组, 班内的同学因为十分讨厌小强, 都排斥他, 没有学生愿意和他一组。我请几位人缘好、责任心较强的学生跟他组成一组, 并让他担任组长, 那天的活动中, 他非常认真, 回来后还写了一篇质量极高的观后感。当班级选财产管理员的时候, 他主动申请, 但几乎全班同学都认为他责任心不强, 并坚决反对, 我觉得改变小强的机会到了, 我不顾学生的反对, 给予他一个机会, 并鼓励他好好干, 为自己争口气, 好让同学们心服口服。同时常常了解他的工作情况, 及时给予指导, 肯定他的进步。大概是老师的信任唤醒了小强的情感知觉吧, 渐渐的, 同学对小强的敌意减退了。

4. 用尊重慰藉情感饥渴的心灵

如果说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唤醒学生的情感知觉, 那么尊重学生的人格则能够慰藉情感饥渴的心灵。小强因为家庭经济拮据、父母不和, 常常受人歧视, 得不到必要的尊重。于是我就对小强辨证施治, 不用特殊的眼光去看待他, 处处尊重他的人格, 班内准备开展什么活动也征询他的意见, 并设法亲近他, 主动与他沟通交流, 使他心灵得到了慰藉。可喜的是小强开始接纳老师了。

5. 用诱导改善人际关系

我认为造成小强情感饥渴的原因有二, 一是欠缺父爱, 二是误解母亲, 对母亲的关爱感知不灵敏。因此, 我引导他去了解母亲干活时间之长, 干活之艰辛, 养育儿女之困难, 使他了解母亲不是不关心他, 而是忙于维持生计, 没有较多时间照顾他。后来, 我又热情地和他一起探讨如何与身边的人特别是自己的家庭成员相处。让他负责班级的财产管理工作后, 适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工作责任心强, 工作做得好。还让学生主动团结他, 鼓励班干部带领同学伸出友谊之手, 把对他的歧视变为爱护, 把冷落变为亲近, 把嘲笑变为尊重。慢慢的, 他终于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同学的尊重, 不知不觉中, 他不再处处挑剔同学、怨恨别人, 逐渐愿意与同桌, 进而是其他一些同学交往了, 打架现象基本没有了, 小强同学还尝试着主动改善与母亲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碧琴.用爱心撑起一片绿荫--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12, (2)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10

1.孤独离群,沉迷自我,交际困难;2.言语障碍突出,难以正常语言交流;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反对环境变化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我喊来教新x的两名老师,让她们对照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然后判断新x真的是自闭症吗?再说我们也不是专业医生,可不能随便给孩子下结论,这样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和新x的老师对照新x的主要表现,发现新x主要就是孤独离群,沉迷于自我,还不完全符合自闭症儿童的全部特征,针对这样孤僻、逃避群体的孩子,我和老师制定了帮助新x的计划:

一、深入家访,了解并接近孩子

这次家访与以往相比,除了了解新x在家庭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主要是让新x感受老师对她的疼爱。两名老师带着孩子们爱吃的食物及喜欢的玩具,一进门就抱起了新x说:“新x,星期天不上学,老师可想你了,忍不住来看你了。”听老师这样说,新x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在老师的怀里偷偷露出喜悦之情。经过与家长的交流,老师们了解到:新x很小的时候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很少让她与外界接触,而父母忙于打工赚钱,也很少与孩子呆在一起,直到回到爷爷奶奶家,细心的爷爷才发现孩子的反常,特害怕与陌生人交流,与人在一起,只要超过三个人以上,孩子就会主动躲避,一人默默地成为看客。在第一家幼儿园就读时经常弄湿裤子,有便意从不主动告诉老师,每天去幼儿园都不太情愿,甚至号啕大哭,家长也很着急。所以,决定换一家幼儿园。刚到我们幼儿园,孩子没有过分拒绝,虽没表现出太高兴,但是从没有哭过,家长已经很满意了。

二、亲情给予,让孩子感受母爱

要想从切入口着手进行训练,双方的互相接纳是前提。要让新x在内心里接纳老师、接纳小伙伴,接纳群体生活,我们必须给予新x更多的亲情,要以更多的耐心与热情来对待新x。此后的生活中,我们的两名老师在新x身上付出了很多,真实地让新x体会了老师似母的关爱。每天早晨来园时,老师都会抱起她,亲热地与她打招呼,对她嘘寒问暖,如告诉新x,老师想她了,今天早晨吃什么饭呀等等,还经常让她坐在老师腿上,抚摩她的背部,帮她扎辫子、剪指甲,这时她会非常放松,尤其是脸部的表情。

三、同伴带动,让孩子感受友爱

新x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拒绝集体,拒绝交往,我们觉得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帮助新x的最好的生活环境,好多权威专家也这样说。为此,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刻意为新x选择善良、活泼、有带动性的伙伴,让伙伴去带动她走出自我封闭式的天地,逐步走出去,融入集体之中。在每天的游戏活动中,小班的孩子——新x的小伙伴热情地拉着她的手,拽着她的胳膊,邀请她一起玩,可是,新x总是冷漠的抗拒,总是撅着小嘴巴,低着头,没有反应,急了,就甩一下胳膊来示意她的抗拒。经常,小伙伴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遗憾地放开新x的手,但接下来新的游戏活动,小伙伴又会热情相邀,或者又换了一批伙伴来邀请,新x仍是那样,小伙伴仍会失望离开,老师们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劝说新x加入伙伴的游戏中,但从没有强迫的行为。老师们明白,新x虽然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但她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老师应当理解孩子,先不能生硬地去要求孩子适应集体,而应主动地进入她的精神世界,察觉与体恤孩子的各种需求,不仅是生理的、身体上的,更重要是心理、个性发展上的需求,按孩子本来面目发现、了解她,孩子便会在爱的感召下被唤醒、被激励。每每看到这种状况,我内心会有一丝的担忧,新x能有变化吗?同时也有感动,感动那些纯真的孩子,就是三四岁的孩子,她们对新x的热情,对新x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坚信会有转机的。果不其然,在这样一次次的努力下,好消息不断传来:新x不再拒绝同伴了,能尝试和同伴一起玩了;新x在做早操时主动伸出了胳膊;新x在教学活动中张开了嘴巴;爷爷也高兴地跑来,告诉我,新x到幼儿园大门时,挣脱爷爷的大手,自己跑进幼儿园了……

四、多样化奖励机制,给幼儿自信

老师的一个表扬、一个任鼓励是每名幼儿梦寐以求的奖赏。对于一个内向的幼儿,则更为有意义。在她封闭自己的同时,自卑应该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杀手。为了给新x自信心,老师们不放过他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努力去挖掘、放大她的优点,只要是行为意义积极的,都及时给予口头肯定、鼓励:“你真行”“你真棒”。有时还予以“小红花”等物质奖励,以此来不断强化其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

五、家园同步,共同配合释放真爱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新x来说,不仅是她的父母,她家庭中的任何成员要合力拧成一股绳,一起来为新x的成长付出不寻常的爱。新x的家人很是配合,特别是爷爷关注着小孙女的点滴变化。在我们的建议下,新x的家人首先为新x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关心,特别是对新x,与她做更多地交流与互动,经常带她到亲戚、朋友家走动,并且带她到人流量较大,特别是孩子们较多的地方,鼓励她与陌生人打招呼。同时,经常邀请周围邻居、亲戚的孩子到家中玩耍,有意扩大新x的交友圈。这样,慢慢地有意渗透,新x对外界的抵抗越来越弱,对同伴的接纳越来越容易。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11

我校是招收智障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 五年前, 我怀着满腔的热忱与一颗真挚的爱心, 从幼儿教师的岗位上竞聘到启智学校当一名特教老师, 开始我的特教生涯。记得第一次见到孩子们的时候, 我流泪了。孩子们的目光清澈透明, 充满渴望。如果说上天不公平地赋予了他们不健全的身体, 那么, 上天却公平地赋予了他们清澈明净的心灵。当听见孩子们用咿呀的声音叫“老师, 早上好”时, 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一刻, 我明白了肩上的使命与责任, 我决心将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特殊教育。

但是在与他们相处后我发现这些学生有的脾气暴躁, 极易冲动, 经常为一点小事与同学产生纠纷, 喜欢和同学争执, 不会与人交往。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 与人交往缺乏信心, 与他人对话时不敢正视对方, 有时还表现出紧张的心情。他们在理解、口语表达、社会化和应酬等领域表现较差。在教室里有的学生总是静静的一个人呆着, 课间活动, 从不跟同学们互动, 总是一个人依偎在角落里, 不善言语, 只会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眼睛里写满了忧郁, 不会与人交往, 我感觉他们就像只孤独的鸟儿一样迷茫。为什么学生会有如此的表现呢?

二、问题成因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特殊学生需要特别关爱, 特殊群体中的“特别”学生更需要我们关注,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对此深有体会。

下面是我对一个特殊学生的教育案例:

(一) 初识:你是那只孤独的鸟儿

开学第一天, 走进教室, 我就注意到明明, 课堂上, 她静静的一个人呆着, 不发言, 课间活动, 她从不跟同学们互动, 她总是一个人依偎在角落里, 不在乎地看着其他同学忙着打扫卫生, 收拾东西。那满不在乎的表情里透着隐隐的寂寞和失落。有时候她还偷偷的哭泣, 喃喃地说着“:我要爷爷来, 我要回家”, 谁去哄她都不听。平时她不善言语, 只会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她的想法, 她的眼睛里写满了忧郁。我感觉她就像只孤独的鸟儿一样迷茫。为什么孩子会有如此的表现呢?

(二) 解读:请对我多一点关心

带着这个疑问, 我向前任老师了解情况:明明来自单亲家庭, 两年前从大塘小学转入当时的西南二小入读, 由于她脾气古怪, 和班上的同学不合群, 并且自我意识太强, 比较任性, 一时无法跟班学习, 所以来了不到一个星期就退学了。我还向班上的同学了解到:在学校的时候, 明明不喜欢和同学亲近, 对班集体的事情也漠不关心, 而且容易为一点点小事就生气、发脾气, 学习成绩也比较差, 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一起玩。

我看着孩子落寞的小脸, 觉得作为班主任, 我有责任让她融入班集体, 和其他孩子一样, 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于是我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 调整了一些教育方法, 采取了以下的教育对策:

三、对策与方案

(一) 对策

我深知对明明来说, 当务之急是要让她感受到温暖友爱的班集体, 使她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接受, 并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首先, 要循序渐进地让明明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 进而让她信任我, 从心里接受我。并引导孩子们对她伸出友爱之手, 让她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其次, 和明明的家长多联系, 多沟通, 共同帮助明明找回自信, 找回丢失的快乐。

第三, 寻找突破口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并鼓励她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挖掘明明身上的闪光点, 使她能体验被重视、被需要的快乐。

(二) 方案实施

1.给予关爱、信任, 使其乐于接近老师。明明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因此要循序渐进地让明明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 进而让她信任我, 从心里接受我, 乐于接近我。带着这样的设想, 我更加留意明明, 并努力寻找和她聊天的机会。课堂上关注明明, 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 回答对了, 我会给她肯定的微笑, 奖她一朵小红花, 有时回答错了, 我同样会给她鼓励的微笑。

女孩子天生爱美, 明明小时候头上生疮, 留下疤痕, 头发一直都生不好, 所以她很苦恼也很自卑, 于是我帮她梳辫子, 盖住疤痕, 将她打扮成一个小公主。在平时的课余时间里, 我都会主动找她聊天、关心她的生活, 嘘寒问暖, 她喜欢打扮, 我就经常送她小玩意。我们一起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一起背歌谣……慢慢地, 她把我看作她最可信赖的朋友了, 她开始敞开她的内心, 让我听到她心灵深处的声音。有一天, 她悄悄地走到我的旁边, 在我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钱老师, 我最喜欢你”, 那一刻我的内心融化了, 我感受到别样的爱。

2.利用闪光点, 进行正面教育, 引导合群。在日常生活中, 我发现明明虽然内向, 但是她爱劳动, 乐于助人, 就是不敢主动去接近同学, 不会与人交往, 这时候, 我会告诉她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其实班上的同学都很喜欢她, 很想跟她做朋友, 我慢慢地引导她学着与人交往, 班里打扫卫生的时候, 我安排她提水, 她会很乐意去干, 与同学们一起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劳技课堂上她积极参与, 每天都会抢着扫地、抢着倒垃圾。这时我就鼓励她, “你真能干, 会扫地, 会倒垃圾。”对她的这些表现, 我总是及时地给予表扬, 每当这时, 我就会发现:她坐得非常直, 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 她也总是找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同学们, 同学们喜欢她, 她感受到温暖友爱的班集体。

3.发挥特长、让孩子体验成功。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相反, 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一般情况下, 智障学生遇到的困难很多, 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 但长期以往, 会使智障学生的心理受到影响, 认为自己是不行的, 什么都需要他人帮助, 无形中削减了他们的自信。因此, 作为特教老师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要努力创造机会, 发挥智障学生的特长, 让他们也体验成功, 明明的文化课学得不是很好, 但是她却在文体方面表现突出。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发现她对音乐的领悟力很强, 而且舞姿优美, 于是就培养她向这方面发展, 建议她参加学校的舞蹈队, 在舞蹈队里, 她如鱼得水, 在专业老师的训练下, 潜能得以发挥。在各项演出中,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喝彩, 评委们都惊叹她对音乐的领悟, 舞姿的优美。在体育活动中, 我发现明明非常喜欢体育活动, 而且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 我让她负责组织同学跳绳、打羽毛球, 她积极性也特别高, 晨运活动时间带领同学们进行练习。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 她参赛的项目博得了阵阵掌声, 期末还被评为“体育明星”。对音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使明明的能量得到了较好的释放, 也让她在学校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增强了克服性格缺点的信心。

4.积极与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是社区资源的一份子, 家庭教育如果能协同学校的教育, 那我们开展工作就顺利多了, 因此, 我在工作中主动与家长沟通, 把明明在校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映, 同时家长也把明明在家里的情况反馈给我, 学生需要他人的肯定与赏识, 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点滴进步, 以她为荣。同时和家长共同商讨对她的教育策略。建议家长平时要带孩子多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 一方面使孩子心情开朗, 视野开阔, 增长见识, 促进脑部发育, 另一方面多多进行人际交往, 要让他多接受同伴的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强化自信心。

5.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培养与人交往的情感。每周二, 广东财经学院的志愿者们都会来我校跟学生进行联谊活动, 志愿者们给学生带来文艺表演、游戏等节目, 我就利用这些社区人力资源对明明进行与人交往训练, 开始她总是躲避这些大哥哥、大姐姐, 不予理睬, 不愿合作, 很畏惧。认为哥哥、姐姐会欺负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 慢慢的她就发现哥哥、姐姐真的对她好, 就消除了畏惧心理, 渐渐大胆的与哥哥、姐姐们进行交流, 现在, 一看见志愿者们来, 她就会主动地打招呼, 欢呼雀跃。他们之间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四、实施效果

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 我对明明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明开始变得主动而活泼, 课堂上, 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 课间活动, 主动和同伴一起玩耍, 她学会关心别人, 心胸比以前变得宽广了, 不会再为一点点小事生气了, 和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 同时在她的自身努力下, 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的明明变得开朗多了, 她的脸上常常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校园里, 经常听见她银铃般的笑声。每周五她爷爷来接她回家的时候, 她都依依不舍地离开学校, 她爷爷说怪不得假日里明明总是嚷着要早点回学校, 原来她在学校里那么开心。

五、启迪和反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明明的变化令我感到欣慰, 也给了我崭新的启迪:每个孩子的异常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我想, 一个孩子把自己封闭起来, 更多源于内在或外在的安全感的匮乏, 由此滋生了恐惧, 遏止了自发创造。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获取知识, 而是植根于生活, 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爱的力量。唯有爱, 才能触发对孩子的了解。真正的教育, 是帮助个人, 使其成熟、自由, 绽放于爱和善良之中。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 作为这些特殊孩子的领路人, 我们要用“爱心”、“耐心”、“细心”来教育他们, 引导他们, 让他们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

如今五年过去了, 回首往昔, 我依然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虽然我用一辈子的辛劳也体验不到桃李满天下的喜悦,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坚信, 只要用心浇灌, 残缺的花朵同样绽放, 同样会有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

摘要:智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以及生活环境的局限, 大多数都有孤僻、自卑、性格急躁、猜疑心重、自私等毛病, 这样长期下去, 会使他们养成消极的自我观念, 行为活动表现出畏缩和压抑等, 给智障学生的学习、生活罩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就像一个残缺的花蕾怎样也开不出灿烂的花朵。那么, 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他们将来获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便成为我们广大特教工作者亟待探索解决的课题。

上一篇:离子色谱仪下一篇:整体感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