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发展冷思考

2024-12-30

物联网产业发展冷思考(精选8篇)

物联网产业发展冷思考 篇1

1 物联网定义

从2009年后半年起, 物联网的概念开始变得炙手可热, 发展到现在, 物联网已经是多个行业的研究重点。那么, 在纷繁复杂的表象面前, 我们应该如何清醒地思考、理解和研究物联网, 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道路?第一步要做的, 是追本溯源、找出其本质。物联网概念起源于国外, 所以其英文名称能反映出更多信息。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由名称可见,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 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 物联网可以理解为, 通过射频识别 (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多种信息传感设备, 按照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那么, 如何进一步深入剖析物联网?根据我们的理解, 物联网应该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种。第一种是“数字式”, 物联网=物体识别 (RFID等) +Internet+应用系统;第二种是“模拟式”, 物联网=传感器+通信网+应用系统。总体来说, 理想 (将来) 物联网=可识别的任何物体+Internet/其它网络。

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关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有企业和研究机构分成了3层、6层、8层及其它不等, 其中最多的是美国IBM公司, 分成了28层。基于我们的研究, 将物联网分解为感知、网络、处理、应用、运营、监管共六层, 每一层都代表一个典型的集合, 这种细分模式能够使我们对这个产业看得更透彻。每一层中, 都牵涉到相应的关键技术。表1是我们研究、汇总出的全局结构。

3 物联网商业价值的思考

任何一个新的技术领域,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将集中于这种技术能够给所在行业带来的商业价值。在本文第1、2节的分析基础之上, 可推导出物联网的产业链结构, 如图1所示。

与当前的通信网络产业链相比, 不同点在于下游增加了给物品贴上身份标识和赋予智能感知能力的数字式识别与模拟式识别, 在中游增加了云计算模式的智能处理环节, 在上游增加了信息管理服务的物联网运营商以及确保安全的监管机构。

对于其商业意义来说, 首先, 数字式识别与模拟式识别的需求量最为广泛, 且厂商目前最了解客户需求;其次, 物联网涉及众多技术和行业, 系统集成需求巨大, 且系统集成商有可能掌控下游供应商;再者, 物联网的应用将从行业垂直应用向横向扩展, 对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需求将催生出对运营商的更高需求。上述任何一个环节, 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从时间的维度来分析, 以远景目标作为着眼点往前倒推, 长期来看, 物联网运营商将获得收益, 除了现在的传统电信、广电运营商之外, 可能会出现新的中小型运营商;在此之前, 物联网系统集成商将逐步增多, 出现市场竞争;再往现在倒推, 当前阶段, 产业链中的感知环节, 包括数字式识别和模拟式识别, 很快将得到快速的、蓬勃的发展, 这些终端在构建成不同的Net of things然后才会发展成Internet of things。

4 物联网标准

产业发展的第一个共性问题壁垒, 就是所遵循的标准问题。那么在当今世界, 有哪些物联网标准可供企业参考呢?目前, 在物联网概念下,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正在制订对应标准, 主要力量有:EPCglobal、ISO、AIM global、UID、IP-X等。以上组织均加速向中国输出, 并都已经在中国达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EPC标准是当今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 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产品电子代码 (EPC) 、射频识别系统 (EPC标签和识读器) 、发现服务 (包括ONS) 、EPC中间件、EPC信息服务 (EPCIS) (表2) 。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ISO标准体系中, 经过我们的研究和总结, 包含物联网相关技术体系的标准系列如下, ISO 14443标准系列, ISO18000标准系列, ISO 10373标准系列, ISO 15693标准系列, ISO19762标准系列, ISO 24730标准系列等。

UID Center是日本主推的标准。UID组织已经在全球21个地区设立办事机构, 进行推广。中国地区的办事机构包括北京、大连、上海、台北等4个地区。UID的技术架构由如下部分组层:Ucode Tags (由UID中心进行认证) , Ubiquitous Communicator (UC) , Ucode Resolution Server。

AIM Global是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 其技术体系包括条形码技术、二维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版块。AIM在中国具有国家级会员AIM China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IP-X标准是由IPICO推动的国际标准之一, 其系统结构汇总成表3。

2005年10月, 中国信产部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成立。下设7个工作组:总体组、标签与读写器组、频率与通信组、数据格式组、应用组、信息安全组、知识产权组。2007年11月, 在国标委的牵头下, 成立中国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组。有成员单位80余家, 共同推进中国传感器网络系列标准的制定。2009年8月, 温家宝总理考察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提出“感知中国”中心;同年12月, 在国家7项战略方向部署中、物联网被列在第3项信息产业中。2010年, 中国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组参加国际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工作组 (WGSN) 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带去了两份标准草案中, 一个是创新网络协同信息处理的标准草案, 一个是创新网络总体架构的标准草案。

5 物联网的产业发展趋势

立足于2010年, 展望下一个十年, 从中寻找商机。欧洲和美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走在全世界前列, 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发展规划图。表4来自欧洲的《Internet of Things in2020》, 按照每个5年来规划物联网的发展。

其实远不限于该表中所列的范畴,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在2010、2011年就能够达到更为广阔的局面, 包括如下方面:

数据来源:Eur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of Smart Systems, 《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

智能交通:实现对车辆、飞机、船舶、乘客采用RFID标签, 辅以GPS技术, 实时交通运输信息透明化;

环境保护:对海量的废弃物以及其它物质进行监控;

政府工作:对公民、政务、公共事务进行智能管理;

公共安全:对居民、重点物品出入境可以进行实时地跟踪和定位;

平安家居:通过无线通信机制来了解家电运行状态, 甚至控制其运行状态;

智能消防:对重大事故能进行有效地预防;

工业监测:对工业品、生产线进行精确监控和物流管理;

医疗应用:实现病历、病人、病情信息等的实时记录、传输与处理利用, 对于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医院转诊等过程的信息化流程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个人事务:对个体提供定制化的全面通信服务;

其它领域。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就止于这些吗?其商业规模能够达到什么数量级?其实, 物联网的应用如同Internet一样, 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新应用有待探索, 物联网的商业前景就如同几十年前刚刚兴起局域网一样, 谁也不敢肯定后来局域网竟会发展成现在的国际互联网, 并对社会影响如此之深!

“全世界应该起码能够卖出5台这种计算机的。”这是微型计算机刚刚问世时, 业界泰斗当时的想法。

6 占据物联网先机

温故而知新,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研究未来:从1990年至2000年这十年中, 信息产业 (计算机设备) 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造就了HP、DELL、Lenovo等一代电脑名企;从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 造就了Google、Baidu、Yahoo、阿里巴巴等一代互联网名企;时势造英雄, 在2010至2020这下一个十年, 物联网 (联合移动互联网) , 必将成就另一批新秀名企!

目前, 数码视讯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物联网相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比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老年关怀系统, 物联网业务平台等等。

其中, 智能老年关怀系统是针对行业细分市场推出的一套智能系统。该系统以家庭必备的电视机终端作为承载屏幕, 是最适合老年人操作的终端;技术以人为本, 体现全面体贴的关怀;充分发挥三网融合后网络的作用。目标市场是面向家有“空巢老人”的中高端市场。智能老年关怀的主要功能包括:子女远程关注;语音、视频沟通;体征测量、用药提醒;异常状态报警;远程健康咨询;健康资讯;以及其他扩展应用。该系统是广电系统开展物联网应用的一个业务创新。

家庭远程智能医疗系统 (图2) , 可以提供如下服务:利用无线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 对家中老人或者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自测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心电图、行动模式等各种数据;甚至可以采用可消化的传感器, 使服药情况得到监控;将医疗数据通过NGB网络传送给护理人或者医疗专家系统;同时可提供各项增值业务如:紧急呼叫救助服务、专家咨询服务;建立终生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等。盈利模式: (1) 每月定额医疗服务费用; (2) 新增各项增值业务费用。

家庭监控防盗报警系统 (图3) , 主要产品特征如下:采用物联网标准的传感网络;采用”云计算“模式, 提供加密视频监控及录像存储回放功能;通过中国广电的宽带网、双向NGB网络, 实时确保家居生活安全。盈利模式为:每月定额服务费用;用户每月宽带上网费用。

广电智能家居系统 (图4) , 主要产品特征包括: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家庭智能网关、贴有RFID标签的电器终端产品;通过中国广电的宽带网、双向NGB网络, 实现对家庭电器设备的远程操控。

物联网业务平台 (图5) , 是数码视讯基于广电而开发的一套“大型综合系统”, 是一整套基于家庭必备的电视机终端的物联网综合业务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的特点是以电视机屏幕为中心, 以针对家庭的多种服务为目标, 以三网融合后的网络为传输通道, 整合物联网技术与电视增值业务平台, 构建成一套完备体系的三网融合物联网业务平台。

物联网家庭 (图6) 整合了家庭医疗、家庭监控、智能家居等系统的各自特点, 基于广电的电视机终端, 以物联网业务平台为核心, 整合了电视支付技术。物联网家庭是一种更高级的、国际先进的产品模式和服务形态。

物联网家庭的主要产品特征如下: (1) 面向电视机屏的物联网终端。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机顶盒伴侣:USB、网口;物联网互联接口:Zig Bee、蓝牙、Wi Fi⋯;物联网互联协议:闪联、e家佳、DLNA;方便的操控:具有先进理念的遥控器。 (2) 电视支付技术 (与歌华合作) 。在线充值、支付;电视机旁的POS刷卡机;便捷的缴费;多方结算;提供支付中的安全技术。

7 结束语

总之, 物联网技术是一场面向所有最终消费者的服务形态的创新。以上的多种产品形态,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扩大消费, 新的业务带来新的AURP值, 为各行各业 (能源、商务、游戏、医疗、监控) 增加了电视机这个服务窗口, 提高了各行各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用科技节约社会资源;有利于提升社会公益服务能力, 改善民生, 实现更好的便民性、公益性, 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带动信息产业、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包括传感器生产商、物联网元器件生产商、终端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产品提供商, 大力拉动内需。

我们愿意与业界同仁一起合作, 脚踏实地, 风雨同舟, 协力把物联网产业做大、做深、做强!

摘要:本文从物联网的本质切入, 研究了物联网的总体技术架构体系, 并提出了一种新的6层应用体系结构;基于关键技术分析, 引出了对于物联网产业链的商业价值的分析, 并提出了数字识别、模拟识别两条产业路线;而产业发展的第一个共性问题壁垒, 就是标准问题, 所以本文系统地总结了5种国际主要标准, 并分析了下一步产业发展的主要应用领域。

关键词:物联网6层体系结构,数字识别式物联网,模拟识别式物联网,物联网家庭

物联网产业发展冷思考 篇2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但其成功几率却不足5%,这不禁引人反思。文章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深入研究,提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制约因素,如:创业机会日益减少;“网贷”平台良莠不齐;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等。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大学生有效地规避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风险规避

一、引语

近年来,艰难的就业形势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未雨绸缪,急着想抓住各种机会为创业打下基础。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的分析发现,5年来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从2012届的2.0%上升到2016届的3.0%。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从2012届的1.2%和2.9%上升至2015届的2.1%和3.9%,2015届与2016届持平。[1]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无疑为大学生创业模式提供了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殊不知,一些不正规的中介公司,甚至骗子抓住了大学生这种急切的心理,给他们设置陷阱诱其上钩。

二、“互联网+”的背景与优势

(一)背景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基于此迎来了创业狂潮。[5]那么何为“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系统。

(二)优势

1.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最近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手机成为我们日常上网不可或缺的设备。[3]

2.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涉及税收、贷款、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指导服务等诸多方面。不仅如此,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发出的《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将给劳动者创业带来的好处包括降低了创业者市场准入门槛,获得更多的能力培训、融资渠道拓宽以及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

3.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小接触互联网使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之于他们,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能敏锐的捕捉到个中蕴含的创意想法与商机。此外大学生有强的领悟力,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创意无限,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快转化为能力,进而创造。[2]

三、“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

(一)创业机会日益减少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制造生产行业和消费服务行业等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创业机会大大减少。况且,“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如: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贸、互联网+通信、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等,这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传统行业”受到了不小的挑战。[5]再加上金融危机对我国很多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银行借贷、资产通缩、投资无力、消费疲软等现象依旧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还需要面对来自国内汇率、信贷和税收调整的诸多矛盾,创业形势依旧严峻。

(二)“网贷”平台良莠不齐

创业是一项对资金需求较大的活动,而大学生普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创业资金不足成为大学生创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小额、快捷的“校园网贷”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但随着参与人数增多,其负面效应和金融风险也开始不断显现,而且愈演愈烈,“校园网贷”**不断,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不法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各种安全风险和诱惑难以抵御,一次次落入网贷陷阱,悔恨终生!“裸条”借贷、虚假套现、刷单负债等问题对校园安全和学生权益带来严重危害,校园网贷的危害可以说是擢发难数!

(三)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的网络发展迅猛,但网站安全建设却处于初级阶段,多数网站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安全漏洞,很易遭到“黑客”攻击,并且一旦受到破坏,恢复起来比较困难。伴随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网络上的数据呈爆炸式的急速增长,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植入恶意程序、诱骗网络用户访问系统连接等方式获取网络用户的重要隐私信息,以此获取不法收入。中国互联网协会23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6]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法律意识的薄弱、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为缺乏、对于各种欺诈行为难以分辨、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足,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出现了海量的信息,大家被动地接受。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里、信息发布平台的APP中,各类理财、加盟、投资等方面的信息不断刷屏;自媒体的兴起,更是让网络信息量与传播速度飞速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假消息泛滥,甚至谣言也在飞速传播。

而大学生创业者要透过层层虚假的消息找寻消商机绝非易事。网络平台虽然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一条便捷之道,但虚拟的网络世界深不可测,陷阱重重,一着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

(五)媒体的报喜不报忧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增多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于是,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报道席卷而来。但是,纵观这些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并不能完全如实地反映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整体现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的创业报道都是关于成功典型的,而对创业失败者的报道却特别少。如此,在大众的意识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大学生创业其实并不难,如果你敢于创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创业者才能取得成功。

媒体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大谈成功,不谈或很少谈及失败。[7]其实,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大学生创业也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及早地解决问题。失败的创业故事不一定传递的都是负面的信息。从另一方面来说,别人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来讲才更加珍贵,正如俗话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制约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企业合力鼓励创业

1.政府。(1)政府指定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方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2)构建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协调各个部门工作,深入分析挖掘创业机会,为大学生指点迷津,指引方向。(3)政府还可以积极拓展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种创业基金,联合社会人士使得大学生创业融资多元化。

2.企业。(1)大学生想要创业困难重重,企业如果能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对大学生创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确定今后的创业方向,并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4](2)企业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硬件支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摸索。(3)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创业中心,通过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外部联系,形成一个高校、社会、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效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帮助。[6]

(二)规避“网贷”风险保障创业

1、在校大学生应多学习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防骗技能。(1)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提高警惕意识的同时也应不回避新生经济事物,以便自己在步入社会之前提高在金融、消费等领域的敏锐性。(2)认识高利贷陷阱,零门槛、无抵押,最快三分钟到账,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3)自行了解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高校应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力度。(1)高校要普及信用知识,对大学生普及必要的经济、财务知识,认识经济的增长规律,来增强在校大学生信用意识。(2)建立大学生校园网贷保险机制,借助于社会的力量降低网贷平台的经营风险。

3.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打击取缔不法平台。加强网贷平台业务拓展过程中广告用语的规范,对于煽动性、言过其实甚至是虚假性的广告,坚决禁止并追究广告发布者的责任。最后,高校的网贷安全知识普及的责任重大,监察机构和网贷平台应共同努力,还大学生一个清静的校园。

(三)排除避免网络安全隐患

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1.课上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患于未然。2注重课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开设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四)提升网络信息甄别能力

对于创业的的学生,掌握海量的信息是前提,但如何保证其获得信息的质量,就需要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1.高校教师要特别注重教会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与判断能力。2.学校要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帮助、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去分析不良信息产生的根源并认识其危害。为此,高校创业中心教师应及时了解新兴事物,为学子分析利弊,教其辨别是非。

(五)媒体全面报道“以人为本”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强大主力军,他们的发展关乎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创业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加慎重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更为全面的报道,而不是一边倒的片面报道。[7]媒体如果只是片面地给大学生描述创业的美好前景,渲染创业成功者的风光和收获,却少了对创业的科学分析,理性引导,更没有全面的展示创业的不易与坎坷,那么会导致大量有志青年受到打击,更有甚者,或许是一辈子的阴影。

五、结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当然也有文中提及的诸多的制约因素,而与其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大学生规避创业风险,进而提高其创业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

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1,27(11):183-186.[2]

亓传伟,陈佳.“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J].教育与职业,2016,(4):76-77.[3]

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5):49-55.[4]

黄荡.当代大学生创业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09-210

[5]

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1-5

[6]

吕宏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01-104

[7]

物联网产业发展冷思考 篇3

2.1 传感器的背景

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组成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也为当今物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传感器更是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关键。

(1)传感器。根据GB/T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国家标准,传感器的定义为: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通常由3部分组成:传统意义上的传感器、微处理器、网络接口。根据不同要求,这3部分可采用不同芯片的组合,也可以是单片式的。首先由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通过A/D转化为数字信号,经微处理器数据处理(滤波、校准)后,由网络接口模块完成与网络的数据交换。

(3)智能传感器(Intelligent Sensor,Smart Sensor)。智能传感器这一慨念是由国外引进的,通常定义为:带有微处理器,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这里的“处理功能”主要包括:自检测、自修正、自保护功能。判断、决策、思维功能。

双向通信、标准化数字输出或符号输出功能。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2.2 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在物联网系统中,对各种参量进行信息采集和简单加工处理的设备,被称为物联网传感器。传感器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设备以一体方式呈现,但无论哪种方式,它都是物联网中的感知和输入部分,用来进行各种数据信息的采集和简单的加工处理,并通过固有协议,将数据信息传送给物联网终端处理。如通过RFID进行标签号码的读取,通过GPS得到物体位置信息,通过图像感知器得到图片或图像,通过环境传感器取得环境温湿度等参数。传感器属于物联网中的传感网络层,他作为物联网的最基本一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传感网络层中传感器的精度是应用中重点考虑的一个实际参数。

在物联网的大概念下,一个泛在的物联网系统,随着参照物的不同,传感器可以是一个“大”的“智能物件”,它可以是一个机器人、一台机床、一列火车,甚至是一个卫星或太空探测器。物联网关注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下面是按应用方式进行的分类。

(1)液位传感器:利用流体静力学原理测量液位,是压力传感器的一项重要应用,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供排水、环保等系统和行业的各种介质的液位测量。

(2)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将非电量(如速度、压力)的变化转变为电量变化的传感器,适应于速度监测。

(3)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力的电子设备,可应用在控制、手柄振动和摇晃、仪器仪表、汽车制动启动检测、地震检测、报警系统、玩具、结构物、环境监视、工程测振、地质勘探、铁路、桥梁、大坝的振动测试与分析,以及鼠标、高层建筑结构动态特性和安全保卫振动侦察上。

(4)湿度传感器: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产品的基本形式都为在基片涂覆感湿材料形成感湿膜。空气中的水蒸汽吸附于感湿材料后,元件的阻抗、介质常数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制成湿敏元件,适用于湿度监测。

(5)气敏传感器:是一种检测特定气体的传感器,适用于一氧化碳气体、瓦斯气体、煤气、氟利昂(R11,R12)、呼气中乙醇、人体口腔口臭的检测等。

(6)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

虽然,物联网的产业供应链包括传感器和芯片供应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及服务提供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但是,作为“金字塔”的塔座,传感器将会是整个链条需求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应用的支撑和未来泛在网的支撑,传感器感知了物体的信息,RFID赋予它电子编码,传感网到物联网的演变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表征。”

2.3 物联网对传感器特性的要求

为了满足物联网大规模、低成本、无人值守、环境复杂、电池供电等外界环境条件,智能传感器需满足以下条件:

微型化:物联网的特点要求传感器微型化。要求传感器的特征尺为μm级或 nm级,质量为g或mg级,体积为mm3级。

低成本:低成本是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前提。在传感器设计时采用低成本设计方法,提高传感器成品率,突破产业化生产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

低功耗:因物联网是靠电池长期供电,为节约能源,传感器必须采用低功耗供电。采用低功耗设计原则,在技术路线上采用太阳能、光能、生物能作为传感器电源。

抗干扰:能抗电磁幅射、雷电、强电场、高湿、障碍物等恶劣环境。

灵活性:传感器节点在物联网中应用时,节点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软、硬件标准,能实现面向应用的灵活编程要求。

2.4 传感器技术对物联网发展的意义

就目前我国对于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度来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相对成熟,而传感技术平台的搭建却相对较薄弱,因此发展传感器技术不仅是我国实现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关键,也是全面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

在物联网构建初期,大量基础设备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因此可以说,没有优良的传感器技术,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没有传感器技术支持,物联网构造将失去基础。

传感器的性能决定物联网性能。传感器是物联网中获得信息的唯一手段和途径,传感器采集信息的准确、可靠、实时将直接影响到控制节点对信息的处理与传输。传感器的特性、可靠性、实时性、抗干扰性等性能,对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性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感器升级提升了网络升级。传感器技术的升级换代将提升网络的升级换代。当信息采集用第一代模拟传感器时,产生第一代传感器网络;当信息采集仍用第一代模拟传感器,控制站之间采用数字通信,产生第二代传感器网络;当信息采集采用第二代数字传感器或第三代智能传感器时,控制和通信采用全数字化技术,则产生第三代传感器网络;当信息采集采用第四代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时,则产生物联网。

传感器产业化决定物联网市场应用前景。未来10年,物联网将有上万亿元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倍,在大力发展物联网的同时,如果不发展传感器技术,则大量传感器势必从国外进口,传感器市场被国外占有,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国家安全无保障。相反在发展物联网的同时,一开始就考虑传感器的同步、协调发展,也许开始需多花费一些资金,从长远看是十分有利的,既提升了国产传感器的制造水平,满足物联网的需求,保证了国内市场,还培养了一批传感技术人才,缩小与国外在传感器方面的差距。

3 物联网产业基础分析及思考

传感器行业将实现由点及面的高增长,物联网产业已进入市场导入期,传感器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31%。

汽车、物流、煤矿安监、安防、RFID标签卡领域的传感器市场增长较快:汽车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57亿只,是目前的14倍以上;物流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100多亿,是目前的十几倍;煤矿安检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数百亿元;安防传感器市场的规模增速将和安防行业的产值增速同步,“十二五”规划我国安防行业产值年均增长 20%。

在物联网战略下,传感器国产化需求迫切,传感器行业的国内领先者更受政府扶持;作为物联网的关键,传感器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优势环节,也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西京公司涉及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相关的基础元器件,主要有电连接器/电缆组件、气体报警器(传感器)、角位移传感(电位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厚膜陶瓷(压阻式、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射频温度补偿衰减器、压控振荡器、电源滤波器、射频微波器件、光收发模块、厚膜功能电路、电源模块、厚膜电阻浆料/导体浆料等,拥有一批从事敏感元件开发、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硅半导体传感器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厚膜压力传感器、传感器敏感材料生产的配套生产线,产业基础非常的好,对于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切入物联网产业起到了关键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目前,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所属企业中,烽火已开始研发生产RFID系列产品,并提供完整的客户解决方案,获得了政府及相关物联网规划示范区的支持,已占据物联网感知层的一支重要战略支点,陕西华星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红外传感器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分析西京公司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现状,产品除为电子整机配套外,还广泛应用于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地质、交通、医疗等领域,基本上参与了物联网信息采集、通信传输的各个环节,而直接涉及感知层的气体报警器(传感器)、角位移传感(电位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产品,基本上具备了从产品研发、工艺制备到检测应用分析的产业基础,但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尚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产业化竞争优势。而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和汽车电子领域用量和需求最大的各类压力传感器,由于大量国外产品的介入以及国内中低端产品的无序竞争、高端产品研发滞后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传承性的发展,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因此,整合、规划我公司物联网传感器相关产品,以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和汽车电子领域用压力传感器为突破,提升气体报警器(传感器)、角位移传感(电位器)、液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逐渐形成以传感器与敏感元器件为主、各种物联网配套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平行发展的物联网系列电子元器件产品,完善公司产业结构和产品门类,占据电子信息集团物联网另一个战略支点——传感器与基础元器件,将是我公司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切入物联网行业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将更好的拓展公司的产品门类,优化公司产业结构。

首先,以《物联网用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系统》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传感器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产业水平和应用水平。

(1)市场目标。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之应用,过程控制领域、仪器仪表行业、民生行业及汽车电子行业。

(2)技术水平。集成化实现,即单片集成CMOS-MEMS技术,利用由MEMS技术制作的敏感元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制作的微处理器、信号调理电路、网络接口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利用在厚薄膜混合集成封装方面的优势,提升电子封装水平,研发、生产各类智能传感器系统。

(3)关键技术。MSC、ANSYS设计软件在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系统的应用;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仿真及试验;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系统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系统低功耗、微型化、高性能芯片设计;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系统结构设计和封装技术。

(4)技术难点。何种敏感元件较易采用标准的IC电路工艺制作;IC工艺与MEMS工艺的相融性问题。MEMS的工艺温度比CMOS的工艺温度要高,工艺温度不兼容,影响CMOS电路的结深和性能;互联时金属材料不兼容,W和Al金属化温度不兼容;IC的工艺装备和MEMS的工艺装备不兼容等;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系统的封装设计和封装工艺(应力、高真空、高致密性)。

其次,重点攻克高精度、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传感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公司在电子浆料、厚膜集成电路、功能电路设计方面的优势,开发高可靠性的厚膜电阻/电容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位器)、光纤电流传感器、集成化智能传感器、高性能气体传感器、微型智能红外传感器及检测仪表等产品及其配套功能电路、无线传感器节点,直接面向物联网各种应用示范工程。

第三,分析物联网各环节的工作原理、使用要求,研发满足物联网感知、传输过程中配套需求的高速连接器、通信电源连接器、功能电路、电源模块、信息新材料等基础性产品,形成物联网用系列电子元器件产品研发、生产、推广平台。

4 结束语

物联网是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整个行业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市场潜力巨大。物联网技术涉及到计算机、半导体、网络、通信、光学、微机械、化学、生物、航天、医学、农业等众多学科领域,发展物联网将对相关学科发展起到极强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发展物联网将加快信息材料、器件、软件等的创新速度,使信息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大大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发展物联网将带动传感器产业、芯片业、设备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网络运营业,以及内容提供和服务产业等诸多产业发展,带来大量的创业发展空间。

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联网将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一旦物联网大规模普及,无数的物品需要加装更加小巧智能的传感器,用于动物、植物、机器等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数量将大大超过目前的手机数量。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发展、普及将会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给市场带来巨大商机,为电子元器件、信息材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跟上物联网的发展步伐,在信息产业已有的基础上,加快我公司厚膜工艺技术、电连接器、敏感材料与物联网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衔接、协同发展,开发出适用于物联网应用的各类智能传感器、新型电连接器、电源模块、功能电路、电子组件及新材料产品,更好的发挥电子元器件企业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配套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郭宗良.物联网的成长与发展综述[J].网络与信息,2010.(02): 27.

[2] 沈苏彬,范曲立,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06):1-11.

[3] 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 朱晓荣,孙君,齐丽娜等.物联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 李馥娟.EPC物联网中的ONS架构及安全分析[J].信息网络安全,2010(12):9-11.

作者简介

物联网产业的快发展与慢思考 篇4

关键词:物联网,开发展,慢思考

1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即传感网, 是指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物联网与互联网相对, 但不同于互联网,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用于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首先,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 物联网的用户端基于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2 为什么要发展物联网

自2008年初爆发金融危机以来, 全球经济持续下滑,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均出现了负增长, 而物联网被看作是重振经济增长的利器。

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积极意义综合起来讲, 一是物联网产业规模巨大, 门类众多, 产业链条长, 发展前景广阔;二是战略意义深远, 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领域众多, 代表着信息通信技术最前沿和发展方向, 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三是促进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变革, 改变人类生生产、生活方式, 提高人们生活的现代水平;五是涉及行业众多, 可以拉动多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各国都看好物联网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的更多机会, 也都相信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世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 物联网产业的快发展

2009年8月, 温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 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 要早一点谋划未来, 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 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 “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2]从此拉开了物联网产业快发展、热发展的序幕。

2010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振兴产业。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都在研究制定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由此正式推动了中国物联网建设从概念推广、政策制定、配套建设和技术研发的快速发展。

物联网产业发展契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从国家到地方, 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政策, 大力支持、扶持物联网研发企业的发展。从2011年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或多或少阐述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 尤其像浙江、上海、无锡等经济、科技发达的省市, 把物联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批物联网研发企业应运而生, 物联网项目快速开展, 如火如荼。

其实早在1999年, 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 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目前处于世界前列, 并拥有多项专利, 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尽管如此, 今后仍需加大对物联网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努力创造和掌握核心技术, 引领世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4 物联网产业的慢思考

尽管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处于世界前列, 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自身实际情况, 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的进行, 而不能急功近利, 盲目推进。好产业要做实, 做稳, 既要快发展也要慢思考。

4.1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任何产业的产生、发展、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物联网的发展也同样要经历这个过程, 要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 形成产业链条, 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 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新兴产业的发育和发展过程, 最忌讳的就是头脑发热, 盲目拍脑袋大干快上。有些政府部门和科技企业盲目发展物联网产业, 造成很多技术水平不高, 档次低的重复项目, 导致资金、人力的浪费。各地方政府、科技企业要认真研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律, 实事求是的制定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的发展计划, 有条不紊地进行推进。

4.2 突破关键技术, 物联网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物联网技术涉及科学技术领域众多, 不但包括四大关键性技术RFID、传感器、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 还包括短距离无线通讯 (Zigbee、wifi、蓝牙等) 、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定位、远程网络、多网络融合等, 不单要勇于突破这些技术难点, 还要应对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公众信任、标准化等一系列基础发展问题。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物联网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国内RFID产业仍然以低频为主, 在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产业化难题尚待破解;二是国内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 高端产品被国外厂商垄断;三是实现物物互联数据计算量庞大, 需要算法革命来支撑。[3]要破解难题需要统筹组织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集中优势力量, 开展重点课题攻关,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4.3 高端引领, 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国家与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 高层设计, 宏观把控物联网的发展方向, 指导和引领物联网企业、科研院所的健康成长。积极举办高级别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博览会, 打造技术和产品的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搭建技术和产品供需交流机制, 增进政府各部门与物联网企业的信息对接, 引导企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既不能大包大揽, 使其放不开手脚, 也不能撒手不管, 任其肆意发展。要坚持市场化运作, 适应经济规律。

5 结论

物联网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改变人类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能保障其健康、快速的发展, 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认真思考, 准确定位, 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把好产业着实发展好。我们相信物联网将成为一场新的划时代的科技革命。

参考文献

[1]宁焕生, 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 2010 (11) .

[2]石军.“感知中国”促进中国物联网加速发展[J].通信管理与技术, 2009 (5) .

[3]杨永志, 高建华.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2) .

物联网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篇5

如果说这些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你相信吗?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这些都成为可能。

从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提出到2013年, 整个行业经历了15年的发展, 今天, 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已经使得物和物之间的交流由可能变成现实, 据某些研究机构估计, 到2015年, 不仅将有75%的世界人口可以接触到互联网, 同时还有60亿台设备可以接入互联网。届时, 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所有使用互联网协议的设备将构成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全球系统, 它拥有改变我们生活的巨大潜力。

目前各发达国家都已经物联网发展当做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 如美国积极响应IBM的“智慧地球”理念, 将其作为其国家战略, 强调传感等感知技术的应用, 提出建设智慧型基础设施, 同时和欧盟一起主导了物联网的行业标准;日本2009年8月推出I-Japan战略, 在U-Japan的基础上, 强调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服务应用。

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了物联网的研究, 是国际上物联网行业标准的参与国之一, 部分企业如华为、中兴、大唐等拥有大量专利, 研究水平已处于全球前列, 部分高校及研究所如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也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多年研究, 从此意义上讲, 我国和西方国家有同发优势, 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 由于物联网的产业链较长、领域划分比较细, 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 我们仍未形成较强的全产业链竞争力, 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如RFID仍然掌握在西方企业手中,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内部报告, 中国的信息产业目前非常缺乏核心专利, 半导体专利国外企业占85%, 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国外企业占70%, 无线电传输国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 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国外企业也占到了91%和89%, 足见差距之大, 。

在行业研究上, 从2010年开始, 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 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IBM、Intel、中兴、NOKIA、大唐电信等国内外一批顶尖企业召开国内物联网大会, 来共同探讨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前景, 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四届。

在市场培育上, 全国有28个省市规划成立物联网产业园, 如蓬勃发展中的无锡物联网产业园, 目前汇集了江苏统力、北洋清安、德国钮豹、美国新云等一批优秀企业, 同时引进中科院、清华、北邮等一批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校物联网研究中心, 形成了智能识别、智能通讯、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服务四大产业集群, 物联网企业申请专利2565件;在天津海河科技园区, 投资7亿元成立了占地20万平方米的物联网产业园,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 引进行业内新兴企业, 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

在行业应用上,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各领域都开展了典型应用和应用创新, 如目前流行的智能家居, 随着大屏智能手机 (IPONE平板电脑、三星NOTE系列、华为MATE等) 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现, 语音化、可视化操作变得方便和简单, 而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智能家居的价格逐渐降低, 制约智能家居广泛应用的价格因素不在, 智能家居将会普及化。同样,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完善, 以及产业链的城市,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

但目前国内物联网行业发展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政府导向过于明显、驱动性过强, 导致一些省市出现物联网发展热潮, 盲目炒作概念。行业人才缺乏、企业创新机制不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亟待解决。

笔者认为, 促进国内物联网行业健康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加快制定并完善物联网行业的相关标准。由于物联网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新生行业, 我们必须尽快制定编码标识、接口、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 并完善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都, 形成满足物联网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标准体系, 有序指导未来物联网应用的建设及规模化。

其二:加强人才培养。物联网的每个相关学科都是强势学科, 有坚实的学科基础, 都在本学科的基础上为物联网技术发展做贡献。因此, 在每个相关学科中, 都应有物联网的人才培养规划与具体措施。

其三:加强核心技术创新。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在于:云计算, 大数据存储;网络方面有:IPV6、4G的建设及带动。目前大部分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西方几个国家手中, 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器件仍需要进口, 只有加强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与个人创新, 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物联网大潮中领跑。

摘要:近年来, 物联网行业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 以及目前国内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市场规模、行业应用、行业培育等方面的情况, 并提出了物联网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发展战略,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姚万华.关于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M].中国信息界, 2010, 67-68.

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思考 篇6

关键词:物联网环境,企业发展,策略思考

目前,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通过射频知识识别、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及红外感应器等可以将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相关的设备, 并按照事先约定的协议, 实现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的有效链接, 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参考依据。这是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经营发展的一种优势, 也是企业未来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物联网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分析

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过程中, 网络技术的发展, 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一定的改变。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促使消费者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导致决策变化较快。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通信, 使机器终端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 给消费者随时提供商品信息。

其次, 也使消费者更加关注知情权的问题, 人们更希望物联网能够满足其自身个性化的需求。消费者在进行商品消费之前, 可以通过与经销商的沟通, 提出自己的需求,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二、企业利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结合当前科技及经济发展的趋势,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 如何利用物联网进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物联网环境下, 物联网可以帮助企业敏捷的控制供应链, 为其产品的供应提供保障。其次, 促成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合作, 为其制定更好的营销方案。此外, 物联网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发展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有利于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新产品开发。

三、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 物联网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将会在政策上将其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给予一定的扶持。

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加大政策的力度的同时, 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将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积极转变经营观念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 通过发挥物联网的作用, 积极的转变经营观念, 将业务应用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核心, 实现人和人通信之后的人和物、物与物的信息沟通, 有利实现企业多种业务的组合发展。积极转变经营观念, 可以使企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积极的做好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同时, 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求, 建立一个合理的模型, 将物联网应用分成具体的层次, 使之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各项业务的拓展。因此, 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可以使企业积极的转变经营观念, 促进企业持久的发展。

3.2优化组织架构

优化组织架构, 是企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经营策略。在应用物联网的过程中, 其核心是技术问题。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 需要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的业务需求, 在专业设备的配合下, 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组织结构, 并构建合理的发展平台。其次,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 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物联网人才, 促进企业技术科研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中, 必须重视分析优化组织架构这一问题。

3.3积极调整资源配置

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企业通过发挥物联网的作用, 可以实现调整资源配置的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发展, 给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功能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基于这些新功能的新兴产业, 逐渐成为企业发展重视的问题。因此, 企业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物联网环境下必须积极的调整资源配置, 实现优质资源的良好配置, 并以这种优势积极的拓展企业的业务。积极调整资源配置, 可以有效的改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分配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 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中, 重视调整资源配置的问题, 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使企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 其发展的水平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实际生活中, 物联网使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增的功能, 将给使用者带来更快的效率及更高的安全性。

因此,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适应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可以通过积极的调整资源配置等措施, 优化企业发展的各项策略。

参考文献

[1]杨申燕.基于物联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 35 (1) :89-91.

[2]刘永.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经营战略选择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 (10) :19-20.

物联网产业发展冷思考 篇7

我国是肉品消费的第一大国,肉品安全成为当前社会最迫切的民生工程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确保肉品的质量安全,需要从其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肉品质量安全涉及“养殖—屠宰—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其中物流环节是处于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特殊环节。尤其对于我国主要肉类消费的冷鲜肉产品而言,在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对货架周期(一般为7~14天)和温度的控制有着严格要求,冷链物流周期或温度控制不当,微生物极易迅速繁殖,导致肉品的腐败变质,从而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物流环节是目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系统的盲点和难点[1,2],因此,研发冷链物流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肉品运输过程的规范化、可控化、可视化,对强化生产商—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全面监管体系、实施“放心肉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针对肉品冷链物流过程中车厢内冷链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控需求,基于物联网相关技术开发冷链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ARM控制平台以及基于GPRS的无线传输模块,实现车厢内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存储及查询,并可实施实时预警,保障冷链物流过程中冷鲜肉的质量安全。

无线传感器网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冷链运输方面,在煤矿行业、钢铁车间甚至智能家居等方面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采用不同的传感器、构建不同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搭建不同的控制平台,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这种监控技术实现了数据监测的实时性,并且通用于物联网应用的其他方面,促进了物联网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发展[3]。

1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冷鲜肉冷链物流监控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Zig Bee/ARM/GPRS的控制单元以及监控中心。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路由节点、协调器节点以及传感器节点组成,节点芯片采用TI公司的CC2430作为主控芯片,进行网络组建和数据收发。CC2430片内有一个模拟温度传感器,但是只能用来获取芯片内的温度,因此,本文使用了外部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外部传感器选用了DALLAS公司的DS18B20温度数字传感器。网络组建后,将传感器节点和路由节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信息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协调器节点。

控制单元由协调器节点模块、嵌入式ARM控制器模块及GPRS数据传输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嵌入式ARM控制器主控芯片采用三星公司推出的S3C6410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接收、处理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调配。GPRS模块选用SIM Com推出的SIM900芯片。协调器节点与嵌入控制器、GPRS模块与嵌入式控制器之间通过串口通讯进行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实现的功能为:1)协调器节点与嵌入式控制器,协调器节点将收到的数据传输给嵌入式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存储,同时具备对协调器节点、GPRS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控制的功能;2)GPRS模块与嵌入式控制器,GPRS模块接收监控中心发送的消息并将接收到的消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经由GPRS网络传输给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与控制单元之间通过GPRS网络实现温度数据的远程实时传输,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动态显示并存储至数据库。监控中心还具有对接收到的报警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功能。

2 系统硬件设计(控制单元)

本文将协调器节点模块、嵌入式ARM控制器模块及GPRS数据传输模块集成为一体来设计控制单元的硬件平台,整体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协调器节点采用TI公司的CC2430作为主控芯片,进行网络的组建和数据的收发。

嵌入式控制器主控芯片采用三星公司推出的S3C6410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接收、处理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调配。S3C6410是一个16/32位的RISC微处理器,低功率,高性能;有4通道的UART,32通道的DMA,4通道定时器,通用I/O口;包括优化的外部存储器接口,能满足在高端通信服务中的数据带宽要求。

GPRS主芯片选定SIM900,SIM900工作频率为四频GSM/GPRS 850/900/1 800/1 900 MHz,SIM900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正常使用,性能稳定、外观精巧,采用工业标准接口,可以低功耗实现语音、SMS、数据和传真信息的传输;其尺寸为24×24×3 mm,能适用于M2M应用中的各类设计需求,尤其适用于紧凑型产品设计;软件新增特性可支持嵌入型TCP/UDP协议、FTP/HTTP协议和0710MUX协议;支持SPI接口、I2C接口、串行接口,支持RTC、GPIO、ADC,兼容Atellular command interface。

为实现控制器对温度数据的显示,控制单元硬件部分设计了LCD显示屏接口,支持3.5″、4.3″、5.7″等TFT LCD;为实现温度数据在控制器上的存储,设计了高速SD卡座。此外,还设计了电源电路,为GPRS模块、协调器节点模块以及控制器模块供电。

3 系统软件设计

监控系统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温度数据由无线传感器网终端节点、路由节点采集,通过Zig Bee网络、GPRS网络,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了冷链物流过程冷链车厢内温度的实时监控。

无线传感器节点(包括协调器节点)[4]采用IAR开发软件进行节点类型的区分、Zigbee网络的建立以及温度数据的采集和接收等。控制单元软件平台采用Linux操作系统[5],利用Qt跨平台图形界面开发平台开发控制单元需要的人机对话界面。Qt采用C++语言,包含了丰富的C++类,包括窗口界面设计的接口、IO控制接口、数据库操作接口、网络通信接口等丰富的开发接口,而且Qt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应用程序跨平台开发的移植成本比较低。此外,还将图形界面与数据库SQLite综合,实现数据的界面显示以及存储、读取。SQLite是一个轻量型的小型数据库系统,占有资源少,处理速度快,最初是为嵌入式产品而设计的。控制单元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监控中心支持温度数据显示、各个节点的相对位置以及路由关系,方便实时监控冷链物流车内的温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冷鲜肉的新鲜程度,其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为了实现监控中心的功能,本文设计了监控组态软件[6]。以Windows系统的Visual C++2008为平台,规划、设计组态软件整体架构,包括开发模块和运行模块。基于MFC开发人机交互系统,包括界面窗口、设备窗口及图库窗口等,以组态的形式实现界面编辑、数据显示。此外,监控中心采用My Sql数据库完成对温度数据的动态存储、更新。

4 结语

本文从肉品的冷链运输环节入手,以冷链温度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嵌入式ARM控制器以及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技术(GPRS),设计开发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车厢内的温度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存储及查询,保障冷链物流过程中冷鲜肉的质量安全,尽可能将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实时数据可作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查询资料。该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用于冷链物流中温度的实时监控,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移动设备中环境数据的监测和控制,尤其是监控组态软件的开发,更是为监控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摘要:为实现冷鲜肉食品运输过程中肉品安全追溯,以冷链温度作为研究对象,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ARM控制器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技术(GPRS)为构架,设计开发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冷链运输过程中车厢内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存储及查询。

关键词:ZigBee,ARM,GRPS,冷链物流

参考文献

[1]丁声悦.我国发展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分析[J].我国食品与营养,2007(12):36-38.

[2]薛茂云.肉类食品品质安全与低温物流探析[J].中国商贸,2010(26):126-127.

[3]张彦.基于GPRS的车辆实时定位监控系统[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4]于洪波.基于Zig 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2012(16):136-138.

[5]李善平,刘文峰,王焕龙,等.Linux与嵌入式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5-66.

关于互联网金融热的冷思考 篇8

在互联网金融热盛行的如今, 公司应该本着尊重或联网金融发展的自身规律, 依形度势, 不断推动其积极有利的成长的原则, 但也不能盲目地跟风, 不仅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 还要根据自己本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风险评估, 权衡利弊, 只有这样才能有清晰的思路, 理性的思考, 设计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现出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所在。

例如互联网支付、P2P、众筹融资等各类不同性质的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网络互联时代金融业发展创新不会倒退的有力证明, 并且这种不可逆的趋势是当代工业行业和企业行业不可替代的。2013年, 国内通过网络了解信息的人数达到了6.18亿, 占全部人口的44%左右, 网络购物的网民规模大约为2.71亿人次, 互联网普及率为45.7%, 在这里面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为5左右亿, 继续以平缓的趋势的上升;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中总人口的42%, 用户平均每天花费一个半小时访问社交媒体, 互联网逐渐深入普通人民的生活, 并已经作为引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GDP) , 改善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 并且和不同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合作关系, 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一定会占领重要的地位, 无可替代。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 网络信贷机构, P2P贷款平台, 互联网支付等不同种类的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结合出现在市场上, 应用于社会公众平台, 由于其快捷方便的功能不断被大众所认同, 到现在为止依然在不断地完善之中。现如今, 互联公司企业对金融化的关注相互结合已不足为奇,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不断增加的传统金融企业的加入, 让这场互联网与金融融合的网络大战增加了新成员, 战斗愈加激烈。截至2013年, 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公布了数据表明, 国内现已有共计223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摘得支付通行证, 最近可能还有一批牌照即将发放。有资料表明, 2012年6月到9月国内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动态和形式基本稳定, 支付宝, 财付通, 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为46.9%、20.4%、11.5%占据市场前三甲。从一开始特别需缺的支付牌照, 到现在支付市场人满为患, 互联网和金融业的完美结合逐渐占据了主流的位置。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常规传统的书面交易方式, 完成了空间和时间的结合, 并且互联网金融 (以第三方交易支付为例) 的网上便捷支付满足了网购者的需求, 便利快捷的交易方式不仅缩短了交易时间, 而且增大了交易的规模, 交易金额增长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传统金融难以超越的, 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消费的改善, 互联网金融满足了消费者和企业想获得更加快速便捷的互联网服务的急切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交易信息、电子计算等方式让部分没有资金筹集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从中获益, 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这种优势不得不使传统的银行行业提高自己的科技技术, 追随时代的脚步, 最终带给企业客户最优质的服务和适应社会潮流的产品, 也能使自己的利益获得最大化。由于这些原因和优势, 许多互联网产品只要推出就会获得好评。根据数据表明余额宝上市不到20天已经有超过200万用户, 存量转入资金的人民币在6月底突破了57亿元, 这说明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成为有史以来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基金:财付通自15日内测以来, 用户存入理财通金额超8亿元, 财付通用户群的猛增, 上线不久的理财通流入资金量在不经意间就超过百亿, 所对接的华夏基金赚取货币资金的能力的不断地增加。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陈出新, 金融行业也都直接获得了不菲的利益, 所以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 是迎合高速发展得科技的必须产物。

互联网金融是21世纪产生的新事物, 尽管它将互联网和金融结合起来有众多的优势, 但是它的风险依旧存在。当前, 互联网金融产品和其众多的模式在不断地创新和运营中高速的发展, 但有一部分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没有建立和办理该业务和产品的正规机制, 风险控制能较为薄弱, 监管治理工作也比较乏力, 甚至出现了一些硬件全无的情况。由于这些原因的出现导致一些P2P平台利用这个机会以创新为名提供虚假的信息进行非法的活动。例如, 本次中央银行交通的条码支付业务, 其设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在支付的过程中不能保障交易账户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性, 如果发生这些事件, 也不能追查会对持卡人的权益造成损害。

至到现在为止互联网金融有以下六种模式:

1.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由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2.P2P网贷:P2P (Peer-to-Peer lending) , 一对一, 点对点的信贷

3.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指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总结, 通过对其进行深刻快速的分析, 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 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行为习惯, 并对有关的用户的信息进行预测, 使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控方面有的放矢。

4.众筹:众筹大意为通过公众筹集资金, 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 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

5.信息化金融机构:所谓信息化金融机构, 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 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 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

6.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

互联网金融通过不同的形式诠释自己的重要性, 但金融创新依旧还是有利有弊, 并非完全适应于社会的各种行业。在国外全球资本市场中, “麦道夫理财事件”, 雷曼兄弟的“迷你债”, 的彻底失败以及欧洲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 都对我们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教育意义, 并且警告告诫后人;2013年3月27日“支付宝转账信息被谷歌抓住”隐私泄露的事件, 网络借贷平台“网赢天下”由于挤兑压力的骤增, 不得不停业的发生, 再有“网贷之家”频遭黑客袭击事件等层出不穷, 充分说明不论任何的创新和发展如果不以合法和合规的手段进行, 否则任何创新都是不会成功的, 它可能会成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窜, 到处碰壁, 会给企业和产品的改善产生更加无法估计的损失。在以合法和合规前提下创再出来的新成果, 如果置之不理, 管理不当, 任由其肆意发展, 任然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建设和创造更好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互联网金融应该以过去那些成功的产品为榜样, 一方面需要创新互联网金融, 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已占领了互联网金融的全部, 但是对于公众的部分需求却没有更好地解决, 所以创新问题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在创新的同时应该在控制风险方面做着重把握:

互联网金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主要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一般是针对商业银行而言的, 所谓流动性, 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 也就是银行的清偿力。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网络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义务的风险。

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法律、规章的可能性, 或者有关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业务的不明确性。

4.电子信息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及大量风险控制工作均是通过c语言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 所以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就成为互联网金融运行的最为重要的技术风险。如果解决了这几方面的问题, 那么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将会一片大好。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我们既要鼓励创新, 又要掌握好监督管理尺度, 既要有风险意识, 但又不能过分束缚, 导致无人敢去尝试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处理好监督管理和理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金融才能真正成为金融的主流, 占领主导的位置。

摘要:21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那考验着这些新兴的事物, 如何不断地创新, 如何解决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何合理地利用和看待互联网金融, 成为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劲松.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盈利模式创新问题研究.2012 (5)

[2]第一财经新金融中心.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中信出版社, 2013-7-1

上一篇:语言生态论文下一篇: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