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教学

2024-09-29

广播教学(共12篇)

广播教学 篇1

广播体操是在校学生每天都要参与的全校性质的体育活动。以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为例, 本套操动作优美、幅度大, 节拍快慢结合较好, 表演性、艺术性较高, 对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审美观有很大帮助。本套广播操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 也可以调整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

每逢新学年, 学习新广播体操, 对于初一新生与体育老师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辛苦的教学任务。据笔者观察发现:许多学校都规定了学习广播体操的教学、竞赛计划, 一般来说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全部普及工作。现在的初中体育课按照教育部课程设置的要求都排了每周三节, 如果没有连续阴雨天气或者其他原因的干扰,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 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并不难, 学生初步掌握并完成动作也不难, 难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与保证竞赛成绩。

广播体操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设置的, 学习的难度并不大。以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为例, 包括预备节在内, 一共有九节, 一节课教三节, 一周就可以教完, 第二周复习巩固, 强化动作, 第三周跟随音乐练习, 提高熟练程度, 第四周进入队列队形与会操表演综合训练, 国庆节后举行广播操竞赛,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广播体操教学也必须注重细节。那么, 我们在教学广播体操时, 到底应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注重动作的规范化, 这是广播体操锻炼效果之关键

全体体育教师利用体育集体备课时间, 观摩研究《舞动青春》光碟、挂图, 进一步标准自己的动作、规范自己的体育术语、交流教操心得、探讨教操方法, 使全体体育教师在一周的时间内规范地掌握全套动作。结合图解示范,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侧平举、前平举、斜上举, 弓步、虚步、马步等动作的规范, 注意头、手、眼的默契配合, 在抬腿、踢腿、侧摆、转体、前屈等动作中要准确到位。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动作要么不到位, 要么附带了一些多余的躯干动作, 这样的操做起来就显得不精准、不干净、不利索, 这是体操竞赛的大忌。

二、注重动作与口令、音乐合拍, 这是做操质量的审美保障

广播体操是伴随音乐或者口令完成的统一动作。如果动作与节拍不合, 会非常别扭, 自己做起来与别人看了都很难受, 会直接影响到锻炼的效果与审美情趣。所以, 体育教师在教操时要务必重视动作的节奏感, 力求在音乐伴奏下做出符合音乐节奏的动作来。做操速度由慢到快, 动作由简单到复杂, 一节一节过堂, 一拍一拍过关。

三、注重动作与情感的和谐, 这是广播体操的最高境界

本套操以基本体操的动作为主, 动作幅度大, 突出动作的规范、简洁、舒展、大方、轻快、整齐, 注重对良好身体姿势的培养, 并通过设计一些简单、新颖、富于弹性的不对称动作和变奏动作, 培养学生协调性, 体现该操的时代特征。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清晰、动感强, 反映学生在阳光下热情欢快、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青春的生机与活力。广播体操每一节的动作与音乐都不一样, 有的轻松活泼, 有的刚劲有力, 有的舒展大方, 有的奔放热烈, 有的舒缓有致……在教学中, 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有感情地去完成动作, 用我们精准的肢体语言来“朗读”这篇“精美的散文”。

四、以竞赛促学练, 掀起体操学习高潮

学校可以根据广播操学习的情况, 提前一两周将广播体操比赛通知下发到各班, 使得全年级掀起学习《舞动青春》的高潮。各班级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紧密配合下, 充分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 有一些班级甚至调整课务, 利用其他文化课时间进行体操和队形、队列的集中训练, 相互取长补短, 深挖潜能。有时操场上甚至出现上十个班同时进行训练的场面, 使学生练习《舞动青春》的热情空前高涨。伴随着学校奖惩制度的制定, 班主任和体育老师都希望通过广播操比赛这一契机, 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练操的热情, 达到广播操应有的健身效果。

摘要:广播体操是学生每天都要参与的全校性质的体育活动, 累计时间长, 受众面积广,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外衣与窗口, 深受学校重视。《舞动青春》动作优美、幅度大, 节拍由慢变快, 快慢结合较好, 表演性、艺术性较高, 对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审美观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细节, 诸如动作的规范性, 音乐与节拍、动作与情感的和谐, 从而实现广播操的锻炼价值, 培养学生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动作规范,音乐,节拍,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姚明焰, 李燕.“舞动青春”教学培训心得[J].体育教学, 2008 (8) .

[2]孙杰明.浅谈小学低段广播操教学方法[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201 (05) .

广播教学 篇2

本课根据目标水平二和以(健康第一)的体育新课标理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原地四面转法的队列方法;培养学生身体的良好的姿态,以及行动迅速和听从指挥的能力;培养学生干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良好的身体姿态。在课的内容上我安排了队列中的向左转、向右转和向后转的复习;以及基本队列立正、稍息,还有复习广播操(雏鹰起飞);游戏:拼字接力。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兴趣教学为着眼点,来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如在向左(右)转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打开记忆之们,回顾以前学过的队列练习,然后采用“看谁反应快”的小游戏和简单易记的绕口令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看谁反应快”的游戏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手势、信号等手段让学生通过抬腿、跺脚、跳位置的形式快速掌握方向、位置。由于动作简单易行并且是复习,所以学生很快就能熟练的进行练习。我将向左(右)转的动作过程通过儿歌:“左(右)脚脚跟着地,右(左)脚脚尖着地,向左(右)DD转”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念自己练,并通过语言“看谁掌握快”使学生在自锻中主动积极练习,并进行分组竞赛和反口令练习。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正确掌握率达到九成以上,而且克服了枯燥乏味的心理情绪,促进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样,在进行广播体操复习练习过程中也采用了分组和集体练习,效果较好。经过三年级5个班的教学后发现(1)班学生的队列练习和广播体操掌握的情况较好;(2)、(4)班的学生干部组织能力较强,其他的班级有待提高

在游戏拼字接力中,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拼的字,并要求这个字的笔画要和小组队员的个数相同,然后进行接力赛,在课中我发现学生的讨论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练习的次数减少,这是我设计课时计划时的一大失误。但是游戏时的课堂气氛非常好。

初中广播体操教学方法浅析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121-01

在学校体育课上,广播体操是一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常规项目。当前我国推行的第九套广播体操,在保持传统广播体操特点的同时,引入了武术、踢毽、游泳、保龄球及现代舞等时尚运动的基本动作,突出了“健康、欢乐、时代”的风格。第九套广播体操对锻炼者产生中等强度的运动刺激,对提高机体各关节的灵敏性,增强大肌肉群力量,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精神传导系统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笔者经过观察了解到,校园中由于广播体操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导致广播体操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四种广播体操教学方法,即带领示范引入门、循环练习促记忆、音乐律动提兴趣、比赛竞争激斗志,力求提高广播体操教学的效率,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带领示范引入门

这里的“带领示范”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其一是体育教师给学生做示范引领;其次是通过多媒体视频来进行引导示范;第三个方面是通过学生,即“小老师”的形式来示范相关动作。首先,体育教师的示范引领是三个方面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是教好广播体操的前提。在示范前,教师要充分做好相关工作,熟悉广播操的动作要领。示范中,教师要熟练做好“镜面示范”,直接以表演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广播体操的动作,让学生对广播体操形成完整生动的动作印象,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巧用视频等相关手段进行示范也是重要的辅助方式。教师通过播放广播体操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不仅缓解了由教师示范带来的枯燥感和乏味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最后,学生的示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示范引导方式。广播体操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可以让动作完成得较规范的学生来担任“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练习广播体操,一方面,学生通过领操得到更好的锻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竞选“小老师”激励自身积极学好广播体操。

二、循环练习促记忆

有句古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广播体操也是同样的道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刚刚记忆完毕之后,人的记忆量能够达到100%,而在20分钟后,只能保留58.2%,一个小时后,则只剩下44.2%,8~9小时后遗留35.8%,1天后残留33.7%,2天后还有27.8%,6天后则只剩下21.1%。这条曲线告诉我们,人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因此,在学完一节广播体操之后,教师要每天引导学生加强练习,就是为了降低遗忘的速度,而在练习下一节体操时同时循环练习前面学过的广播体操,也是遵循了记忆遗忘曲线的规律。第九套广播体操包括九大节,教师可采取分节、分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循环练习,比如第一周的教学重点是练习第一节“伸展运动”,那么,本周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把这一套动作练熟、做到位。到了第二周准备教学第二节“扩胸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再把这节课的内容叠加在一起进行练习、记忆。到了第三周则把前两周的内容放在一起练习、记忆。以此类推,以后的每一节课都采用同样的方法,直至整套广播体操全部教完。这样坚持循环反复练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会广播体操。

三、比赛竞争激斗志

常言道:“有竞争才能有活力,有竞争才能有发展。”广播体操教学同样需要利用比赛竞争机制激起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广播体操。广播体操比赛可以从两个阶段来进行。在广播体操的初学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个体之间相互比赛,即教师在学生中评选出动作、体态方面表现得较为优秀的个人,让他们来给其他学生做示范,或者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其他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在广播体操教学的后期阶段,也就是学生基本掌握了整套操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团队比赛。比如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其他没有参赛的小组成员共同评分,看看哪个组的动作更加规范、到位,最后由教师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这样的竞赛方式不仅能够激起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练习体操动作,而且学生们能够在观看、评价其他小组做操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以便自己在做练习时发扬优点、规避缺点。学生通过广播体操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了竞争意识。

有学者说过:“音乐有声无形,通过声音的变换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体操有形无声,通过形体的变换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教师在体操教学中还应适当运用音乐辅助教学,使课堂生气勃勃、富有活力,让课堂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一年级广播操教学 篇4

站好队是做好广播体操的基础。站对难是一年级体育课令人头疼的事, 当听到老师说站队, 他们便会表现出十二分的积极热情, 迅速的拥挤到一起, 你推我、我挤你, 这个学生告状, 那个学生诉苦。一时间乱成一锅粥, 老师干瞪眼, 没办法, 而学生却乐此不疲。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让他们尽快学会站队, 站好队, 早点进入正常上课状态。我给每一队各取一个简单、有趣的名字, 如:小鸟队、喜羊羊队等, 通过游戏反复进行强化练习, 如“快快集合”, 经过这两节课的练习, 学生很容易记住了自己的位子。在以后体育课中, 经过反复的排队, 学生们再也没有搞错自己的位子。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促使学生对广播操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就会想尽办法去探索它、了解它、认识它。但学生的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 它要靠我们而在后天精心培养。因此, 每一堂课我们都要精心设计, 并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观摩激趣。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我认为重要是的取决于学生的上课情绪, 为此教学过程就必须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视频, 让他们观看视频中优美、规范的动作, 听听广播操的音乐, 熟悉音乐的节奏, 给他们美的熏陶。同时在课间操时组织他们观看大哥哥、大姐姐做操。用那种轻松激烈的气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专门组织高年级广播操做得好的学生为一年级做示范表演。这样可以树立他们学好广播操的信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游戏激趣。

“寓教于乐, 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游戏永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游戏练习, 并以此达到热身的效果。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是比较爱玩的, 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辨别左和右, 学生辨别左和右的方位知觉能力在广播操教学中起到很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的学生不能辨清左和右, 在教学中我会采用小游戏的方法来教会他们分辨左和右, 同时激发他们的练习积极性。如:“猜猜我是谁”“反口令”等, 学生能分清左和右, 以后的教学就轻松了。

3. 榜样激趣。

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小学生的可塑性大, 模仿性强, 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 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 便容易具体地领会动作要领, 容易受到感染, 容易跟着学、随着走。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种亲切感, 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中, 要热情大方, 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生动有趣, 使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和教师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任务。要想教好一年级学生的广播操, 首先老师要做好示范, 把完整、优美、协调的动作展示给学生, 让他们跃跃欲望。同时让高年级中广播操动作做的好的、规范的学生深入到一年级学生中, 给他们做榜样, 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在一年级学生中挑选动作规范的同学当“小老师”, 也是教好他们广播操的有效手段。因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 自己的同学能学得那么好, 这就起到了无形的感染作用, 另外, 一年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是好胜心却比较强, 教师要多给予鼓励、表扬和帮助,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还能提高广播操质量。

4. 比赛激趣。

我在教完几节操或一套操后, 采用比赛的形式。如:在班级内部内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比赛, 个人与个人的比赛等。对于做得好的同学或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 如口头表扬、奖一些五角星、小红花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赛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巩固动作, 提高动作质量,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

三、班主任督促、配合

学生做好广播操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 我们要请班主任督促、配合。这样能保证广播操的质量。

1. 学会做操。

班主任要知道、并能学会每节操的动作方法。如果班主任能够熟练规范地做好广播操, 那么, 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 就能和全班同学一起做操, 能保证每次做操的质量。

2. 督促学生。

广播操教学反思 篇5

在进行一年级的广播操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不高,对动作的掌握也很慢。一次上课,有个小家伙撒娇地拉着我的衣服说:“老师,学这操一点意思也没有,我们不要学了好不好?”。我听了后也觉得很无奈,可是小学生广播操是小学阶段必修的内容,放弃好像也不可能。于是,我就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近一周,采用了两个办法,发现效果很不错:

一、利用小老师的作用

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广播操的掌握比较慢,但是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小朋友的韵律感特别好,对动作掌握的比较快。于是,我就在教完一节操后,“封”掌握较好的孩子为“小老师”,让她们去教掌握不熟练的小朋友做操。只要她们教会一个孩子,就给予一朵红花的奖励,相应的被她教会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颗星星的奖励。同时,得到星星的孩子就可以“出师”去教其他不会的学生,教会一个学生也可以得到一朵红花的奖励。依此循环下去,一时之间班级里出现了到处“抓徒弟”的局面,教得人积极性高,学得人也认真,小家伙们通常在两节课后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节操了。

二、利用孩子的表演欲激发学习兴趣

刚出幼儿园没多久的小朋友表演欲大都很强,不管自己动作掌握的好不好,展示的欲望都很强烈。于是我就在复习完一节操后,在班级中以“演出节目”的形式来进行学习。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表演,然后按照学生的掌握程度帮他们进行分组。(通常是两个掌握熟练的学生搭配一个不熟练的学生或两个好点的搭配两个不熟练的)然后指导他们分组练习,我就在几个小组之间巡视检查,对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讲解与辅导。最后在操场上划出一片空地当作舞台,让学生进行表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劲头都很好,有个别小组还会在表演后手拉手谢幕。班级中学操的氛围空前的高涨,还有些学生会不停地催促你教得快点,让他们表演的机会更多些。看着孩子们想学的劲头,我教得也起劲多了。

我的一节广播操教学课 篇6

一、准备部分

在这部分里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我的课堂升温。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趣味游戏,如数字接力、正反口令等,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比较“稚嫩”、孩子气还很重,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兴趣,并承诺学会一节操再做游戏,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本部分

因为广播操有硬性的教学要求,注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书面要求进行教学,所以除了尽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外,我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过分地强调“教”,而是“教”与“学”并重。在动作传授完以后,我让学生两个人或三个人一组练习、讨论、互相纠错,以此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并让动作标准的学生进行示范领做,女生带男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而且,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分好组,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让他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做得规范,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在错误动作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安排游戏,兑现承诺,然后让学生总结点评一下这节课的收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让其在课后加强练习。学生在游戏中玩并学会了广播操。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广播操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教学初一的学生,这种一边玩、一边学的方法还是可以的,但教学的进度有点慢,这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但我还是收获了很多。

广播播音主持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篇7

1 改变传统观念,发展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

传统观念下的播音主持教学理念是:培养担任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人的专业人才,对其他媒体的用人需求并没有过多的涉及,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各大高校开始重视起对播音主持教学的创新和改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的渠道,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进行互动,使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为了培养新媒体时代下的播音主持,高校任课教师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教学上,而是应加强对学生开展新媒体实践教学,让学生适应播音主持的竞争市场。首先,教师应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播音主持专业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电台工作者,网络的大力发展也为播音主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大鹏嘚啵嘚》这一档网络综艺就受到很多人士的好评和喜爱,《晓说》《逻辑思维》这些网络节目变得日趋火爆,网络媒体开始相继注重培养自己的节目主持人,这让播音主持专业有了全新的就业方向。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时不能总是停留在播音稿、低抬头、眼神交汇的基本练习上,而是要跟上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培养全能型播音人才,让播音主持人员可以自己发现、处理、整合并传播信息。最后,教师应加大对学生新媒体时代就业的指导力度,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掌握传媒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减少毕业生就业时的迷茫和恐慌。

2 改变教学方法,完善播音主持教学

为了进一步完善播音主持教学,高校教师应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同时,改变了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广播电视台越来越注重服务功能、沟通意识和节目的创新,教师在讲课时,也要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新闻播音这个环节时,让学生收集最新的素材并不断地进行素材的更新,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国内外新闻事件,让学生接触新时代的“话语样式”。

教材模式的改变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改变,教材模式的改变对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益处的。大部分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在大二下学期会安排广播播音主持,大三安排电视播音主持的课程,这两门课程中有很多知识是交叉重合的,为了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有的高校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并取得了显著地教学效果。例如,南京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打破了原有的广播和电视的界限,在经过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训练后,在大三课程中融入了很多的表演、演播空间处理等训练,而且在大二的言语表达授课中,教师将以广播节目形态来训练有稿播音和口语表达,最后改成以成品节目交作业。南京艺术学院这种新颖的课程设置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其他教师也可以将固有的教材模块打碎,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做更深入的研究,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播音主持教学。

3 结合市场需求,培养电视购物主持人

如今,社会购物的形式慢慢增多,网络营销、超市、微信和微博等都可以进行购物,电视购物也随之兴起。电视购物的发展为播音主持专业提供了就业平台,电视购物主持人开始走进消费群体的生活,电视购物主持人在主持的同时,还要兼顾销售,对主持人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但电视购物主持人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电视购物主持人要求学生在掌握主持的基础上,想办法让观众购买商品,提升观众对商品的可信度。纵观现有的电视购物主持人,他们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是值得各大高校教师所思考的。例如,有的主持人语言表达存在问题,大部分电视购物节目的主持人全程都在尖叫和咆哮,让观众根本没有看下去的欲望;还有电视购物节目的诚信和责任意识存在欠缺,他们所售卖的商品自己根本没有使用过,凭借着自己对商品的一知半解来向观众进行推广,将业界原则抛之脑后。教师在培养电视购物主持时,应告诫学生遵循业界良心,不能为了钱财而出卖职业道德操守,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做到一专多能。

现如今,社会上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而播音主持专业恰好是造就人才的地方,为了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专业教师应致力于人才的培养,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主持”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朝阳专业,并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推崇。近几年,开设广播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日益增多,但很多高校对播音主持教学没有做出完善和创新,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让播音主持教学更加完善,是高校任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文玮玮.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5(2).

广播体操教学中的小技巧 篇8

一、人文关怀端正态度

学生整日埋头苦学需要锻炼, 但对广播体操的锻炼价值缺乏认识。教师可适时停下来问学生学习是否辛苦, 长时间伏案学习后颈椎、肩膀等部位是否感觉不舒服。学生感同身受地点头、附和。接着可因势利导地说, 长时间的坐姿容易引发颈椎病和肩周炎等, 初期症状常常是大家所说的不舒服感, 而体育活动包括做操能起到预防和改善的效果:头部运动活动了颈椎;两臂上举、扩胸活动肩胛骨;体侧运动活动腰部;体转运动不但活动了腰部而且颈部也得到了锻炼学生练习后深有体会地表示赞同。因此, 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坚持正面教育, 讲清道理,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需要动机, 便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练习质量。

二、欲擒故纵提高兴趣

大部分高中男生都喜欢打篮球, 女生喜欢打羽毛球或乒乓球。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广播体操时能做到认真专注,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刻意留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自主活动时间作为认真做操的奖赏, 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在课堂上, 教师强调练习效果好便可早进行球类活动。于是, 许多学生特别是爱好打篮球的男生学广播体操十分认真。学生之间也自觉地相互监督, 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师需要做的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认真学练的基础上保证时间上留有余地, 另外坚持保证质量, 不迁就学生。

三、小组考核促进交流

第三套广播体操教学三注意 篇9

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具备根据图解和视频资料进行教学的能力, 但大家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 如掌 (拳) 心的方向、上下肢动作的幅度与路线、口令的节奏等。所以, 在授课前体育教研组内很有必要进行新授内容的讨论, 并做统一“规定”, 然后再实施教学,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教学”。

二、课中要将口令贯穿始终

第三套广播体操动作的节奏变化较为明显, 不同的动作节拍要求也不同。在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即学生已经掌握了广播体操的动作结构、肢体运动路线等, 且动始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并更多地使学生在口令或者音乐的背景中进行练习、熟悉节奏, 如要求学生边练习边喊口令等。

三、课后要提出具体要求

在新的广播体操教学中, 单纯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 需要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地练习与巩固。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如课后练习重点、下次课检查的内容等。这些具体要求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 也可以促进他们不断进行思考与改进。此外, 如果需要教师指导, 学生可以在课间休息时间向教师请教。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既然已提出具体要求和处理措施, 就一定要去实行, 否则不仅会降低教师的威信, 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博主:人在他乡

博客地址:地址:http://blog.sina.com.cn/wjshrztx

圈友评论:

寒心草:学生大致学会后, 就让他们自己用统一的口令引导自己学操, 口令要求干脆、洪亮, 才能使自己的动作也充满精神, 效果不错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篇10

一.修改原有教学计划, 加大实验类课程的比重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 课程设置应该将“厚基础, 细方向”作为基点, 同时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宽基础细方向使得学生的实践培养更加细化。大量实习、实践课程能够保证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在制定的教学计划的时候, 适当增加实验类课程, 实行“3+1”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指导应该“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 以就业为最终目标。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科理论课程为基础, 实验类课程独立运行的的课程体系目标。明确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注重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运用项目教学、参赛作品、毕业作品设计等实践教学手段, 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引入“项目教学”,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目前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都引进了“项目教学”这一概念。“项目教学”, 是与通常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相对而言的, 它不再是教师根据固定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而是在教师的协助下, 以学生为主导来真题实做, 完成一个实际项目, 从而获得学分。[1]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就是创作一部DV短片, 这些片子都有特定要求, 不是自由发挥, 这些片子都有一定的针对性, 学生通过参加这种类似虚拟仿真项目式的教学活动, 从而对本专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自己的写作、摄像、剪辑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把专家学者请到校园中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要提高学生动手, 就要把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请到学校, 利用各种讲座的机会, 使得学生能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学术交流。学生通过专家学者了解了学校老师所不具备的课外知识。学校还利用“博雅讲堂”不定期的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座, 让学生感受这些学者的实践能力, 从而获得更大的专业学习热情,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与创作中的差距。激发学生专业的热爱和学习动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手段。

四.加大实验室建设, 使得实验室成为学生第二课堂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实验室就是学生创作作品的第二课堂, 除了理论教学以外学生更多的活动都是在实验室完成, 大量的实践作品、毕业设计都是在实验室完成。东北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加大了实验室投入建设, 新购进松下173机器30台、143机器30台加上原有的180B机器30台, 可以说基本保证我院学生上课两人一台机器, 同时新建了200米的演播室、100米摄影棚、大洋非线编辑、E-duis非线机房、录音棚、多个影视后期等实验室, 平时学生都可以到这些实验室完成作品。我院所有这些摄像设备以及专业实验室都对学生开放免费使用。目前我院的各个实验室已经成为学生实践创作的重要基地。

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校外实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单科实践、学期实践、校外实习等环节。我们广播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校外的实习基地一般都是电视台、影视公司还有一些大企业的宣传部门, 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可以参与这些单位的日常工作, 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验证, 同时在实践中学到有用知识, 使得实习落实到实处。

总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需要很强动手能力的专业,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验课程的规模、强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动手机会, 引进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同时加强实验室资金投入, 建设更多的实习基地以及合作企事业单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明洁.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编导专业项目制实践——以费里斯州立大学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

[2]张恒.影视艺术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5) .

[3]章新成, 刘显梅.论复合型影视艺术人才的需求和培养[J].中国商界, 2008, (9) .

广播教学 篇11

摘要:广播电视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一直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以其平台的建设应用为抓手,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开拓了新的模式。通过专业学生和新闻中心联动、专业课程与新闻中心对接和专业实习与新闻中心合作等方法,实现了广播电视实践教学的广泛化、专业化和实用性,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实践教学;新闻中心;专业技能;节目策划;新闻制作;剪辑;播音主持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1-0107-03

广播电视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是该专业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一般会设置实验课的环节,但是专业教师也仅仅是停留在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和阅片室等专业实验室,设置拍摄和编辑的题目,由学生制作完成。这种实践环节只能解决学生技术上的基础问题,即会操作摄像机和剪辑制作电视片,却无法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环节进行把握。所以,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电视台实习时,依然感觉无所适从。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和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捆绑建设,为学生实践教学搭建平台,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找到了实践基地,能够真正体验电视台制作节目的所有环节,开创了河北经贸大学广播电视学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一、专业学生和新闻中心联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巩固与拓展专业技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以校园新闻网为主要载体,采取了在线电视的模式,利用网络存储节目的功能,通过在线点播和网络直播,方便受众随时随地收看。校园新闻网设置了每周一期的校园电视新闻节目,时长为10分钟。自从2012年9月初新闻中心开始筹建,2010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就加入了新闻中心的队伍,围绕校园新闻联播节目进行节目策划、选题、摄像、剪辑和后期包装的工作,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做这样专业的工作,不仅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在专业实践中巩固了已学的知识技能,还在专业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拓展了视野。从新闻中心筹建到2013年2月这半年的时间,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已经由8人扩展到了40多人,而且分出了六个组,有明确的分工。电视新闻制作流程也趋于规范化,策划、选题、拍摄、剪辑、审稿、配音、主持、合成,所有环节由专人负责,分管不同工作的同学充分体会到了专业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真正状态,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随着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简称新闻中心)的运转趋于规范化,专业学生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缺乏,于是专业教师开始对队伍进行集中管理,系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学生记者的业务素质、自我管理和锻炼的能力。新闻中心也开始定期进行内部交流,学生产生了对专业教学的渴求,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提高。

二、专业课程与新闻中心对接的教学模式,为实践性教学改革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一)组织学生参与新闻中心的拍摄任务,按质按量完成

在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中,《电视摄像》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是摄像和剪辑的两门重要课程,随着新闻中心的成立,这两门课程也把实践课搬到了新闻中心,使专业课程与新闻中心对接,让学生亲身实践电视新闻的拍摄和制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电视摄像》的讲课过程中,我们设置了三次与新闻中心对接的环节。第一次为基础操作,请新闻中心提供最简单的单一拍摄环节(如会议拍摄),请两组学生按照新闻中心的要求完成拍摄任务。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摄像的操作,存在景别选择不当,镜头不稳,没有拍摄空镜头等实际问题。最后拍摄剪辑完成的两组作品,我们会在分析作品环节请全班同学点评,最后给出指导意见。第二次为参与拍摄全过程,让每组学生完成一次校园新闻专题的拍摄,通过全程跟随、组织拍摄的结构层次和撰写解说词,全面了解和掌握完整的新闻专题应该如何进行拍摄。第三次为期末考试环节,要求每组设计一个新闻策划,根据策划内容寻找拍摄主体,进行自主拍摄。通过实践环节的尝试,学生充分体会到有策划、有准备进行拍摄的必要性,从而不再轻视课堂理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闻中心提供实践平台,保证课程教学的实现

针对《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新闻中心专门提供了实践平台,即每期节目会提供一则电视新闻供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剪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哪组作品被最终选中即为获奖。通过3~4次剪辑任务的完成,学生充分理解了做电视新闻剪辑的流程和要素,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课程的平台和专业学生针对新闻中心的实践问题进行论坛互动,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一个学期专业课程和新闻中心对接的尝试,师生都感觉提高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课程学习能力,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提高了,甚至会向老师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学习主动性增强。

(三)围绕新闻中心工作增设实践实训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新闻中心成立3年来,模拟仿真专业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工作模式,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记者。学生经过成熟的实习实践,在就业时显示出明显优势,几乎可以跨过实习期直接作为正式工作人员在电视台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基于此,人文学院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专门围绕新闻中心的新闻网和电视台两个部门增设了两门实践实训课程,已经通过学校审批,纳入2015级学生的教学大纲。实践实训课程不同于以往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以培训代替授课,以工作绩效考核代替实践作品考核,使更多专业学生有机会在实践平台得到锻炼,灵活的培训方式、大量具体实践工作的体验以及分享互动式的小组式教学,创新了广播电视学实践教学模式。

三、专业实习与新闻中心合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创造实践基地

河北经贸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会进行三次实习,分别为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指大学二年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和实践。使学生对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了解新闻的采编流程,激发学生学习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兴趣。岗位实习是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大三学生适当参与新闻业务工作,增强新闻工作的感性经验。毕业实习即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为找工作和制作毕业作品寻找合适单位进行实习。一般来说,这三次实习都以学院推荐和学生自己寻找为主要形式,学生实习地点分散,难以管理,有些实习环节甚至形同虚设,一部分学生反映实习都是在家乡挂靠个单位敷衍了事,很难真正起到實习的效果。

針对这种情况,河北经贸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实习开始与新闻中心合作,在大二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时就分组进入新闻中心实习,首先是跟随老记者进行拍摄和剪辑,然后进入选题会,进行策划和撰稿,还可以在主播台进行播音主持的尝试,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电视新闻的操作流程。指导教师可以全程跟随,通过学生作品也能够考核学生的实习成果。到大三的实习阶段,部分学生已经进入新闻中心成为记者,这时的实习就提出了更高要求。给每组学生布置一期校园电视新闻的制作任务,从策划、选题、采访、拍摄到剪辑、撰稿、播音、合成,所有的环节分工合作,在不影响节目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发挥。新闻中心也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大开绿灯,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室、摄像机、无线麦克、三脚架等专业实验室和设备都提供出来,只要不影响新闻中心正常工作,实习学生可以在新闻中心充分体验新闻工作的乐趣和酸甜苦辣,为步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为提高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四、新闻中心实践教学的几点启示

通过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笔者在学生与专业实践教学、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学及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从中感悟到如下几点。

(一)着眼人才培养需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一定要放开眼界,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固有的教学套路,敢于结合本院校不同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求去探索新方法。广播电视学专业具备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即操作性和理论性并重,社会需求成熟的专业人才,针对类似专业,应该大胆创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同时与社会需求接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二)联动各级媒体,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为了强化和拓展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闻中心应与各级媒体进行联谊互动,以增强互相了解,在工作中建立感情;同时,挖掘新闻线索,抓住一切学校重大事件组织对外宣传报道,使学生的实习实践空间从学校到社会,多渠道多方位地得到拓展。目前,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还是以校园新闻为主,与省市级媒体的联动才刚刚起步。如果能够设立外联组,专门负责联系各级媒体,配合省市级媒体进行新闻策划和宣传,使专业学生在新闻中心实习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省市级媒体的工作流程和状态,从而对于广播电视学的专业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丰富电视节目内容,深化实践教学内涵

新闻中心自成立至今,与广播电视学专业相关的只有10分钟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类型过于单一,报道模式也以会议报道为主,手法过于简单。应着手转变报道采写文风,在会议报道时尽可能地把握会议主旨,报道会议实际内容,报道广大师生关心的新闻事件,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另外,加入新的节目类型,如设置“校园DV”版块,可播放学生制作的校园青春剧等艺术类作品;还可以添加谈话节目、互动节目,丰富电视节目内容,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多层次地提高。再者,结合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校园新闻网添加“实践教学”版块,如根据《电视摄像报道》《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专题片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等专业课程,每门课程设置一个专题,把每次实践课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供广大师生点评,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建立比赛和奖惩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学院可以积极组织和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例如全国电视制作大赛、主持人大赛等,通过参加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加强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另外,还应加强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新闻实践的培训,积累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在新闻中心工作出色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于作品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也要进行惩戒。学院以此为依据建立学生实习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专业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打分,规范实践教学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宏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探索,2011,(10).

[2]李忠昌,周宏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折[J].今传媒,2009,(5).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key to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pecialty. The press center of HUEB builds a good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of press center with students, specialized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leads to favorable teaching efficiency.

广播教学 篇12

《广播播音与主持》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四门专业课之一, 是基于前两门专业基础课《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和《播音语言表达》之后出现的第三门专业课, 前两门专业课通过字、词、句、段、篇章的练习, 训练同学们的专业基础技能。从这门专业课开始, 同学们需要在把握了专业技能之后, 通过综合和宏观的考量, 学习如何制作一期完整的声音 (广播) 节目。所以, 可以说这门课程是由前两门课程“量变”的积累, 开始向“质变”的过程。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业务课程, 那么在这门课程学习伊始, 老师就应当告诉同学们, 从这门课开始, 同学们就不能仅仅把自己局限于如何用声、如何读好一篇稿件等方面, 这些播音的技巧固然重要, 但它们已不是这门课程学习的重点。而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还应当掌握, 广播节目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如何策划及制作一期广播节目, 甚至, 还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后期剪辑技巧。做个简单的比喻, 如果说前两门专业课的学习, 是从微观角度着手, 通过分解的方式, 掌握播音与主持这门学科的基本技能, 那么, 从这门课程开始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 更多地加入自己的创意思维之后, 把握独立完成一期完整的广播节目的能力。

这门课程教材的选用, 通常各大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一直沿用的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实用播音系列教程之三——广播播音与主持》。从出版时间我们可以看出, 此本教材稍显陈旧, 媒体行业的变革是日新月异的, 而此套教材的出版距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此套教材作为行业的标杆, 对于理论的总结固然权威, 但老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当结合在新媒体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之下, 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与新媒体融合下所作出的变革。同时, 在授课过程中, 我们应当把握当代学生的特点, 当代学生的年龄普遍集中在90后, 特别是95后这一年龄段, 并逐渐向00后过渡, 当代的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十分多元化的, 他们对于新媒体的运用也是驾轻就熟, 其特点是, 他们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新媒体, 且主要集中在手机和网络方面。他们接触的主要声音媒体也是通过手机的APP, 他们观看的视频节目或电视剧也多是通过电脑端、移动端, 再加之, 上大学后住校等因素, 在他们的生活中, 对于传统媒体的接触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 分析当代广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广播的发展趋势, 渗入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的结合, 以及基于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一些新媒体平台上的新的声音媒介等内容。

二、《广播播音与主持》教学改革方法

(一) 授课计划的调整

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广播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程教材的安排。

第一章新闻播音

第二章评论播音

第三章通讯播音

第四章文艺播音

第五章节目主持艺术

整本教材的侧重点在于播音, 而非主持, 只安排了最后一章的内容做主持方面的训练。这并不符合当代广播的现状, 当代背景下的广播节目, 需要单一地进行播音的只占到少数, 而绝大部分节目需要主持人有深厚的主持功底, 其中包括个人思想的表达、随机应变的能力、思维的拓展等等。所以,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需要重新调整授课内容, 需要补充广播节目主持在整门课程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除此之外, 像评论播音、通讯播音在当代已不常出现, 所以, 根据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 通常在教授《广播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程时, 我会对授课计划做如下调整。

第一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广播新闻播音

第三部分广播节目策划

第四部分广播新闻评论与专题节目主持与制作

第五部分广播节目包装 (包括在播和离播两部分)

第六部分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与制作

第七部分广播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与制作 (包括广播脱口秀节目)

第八部分广播剧的演播技巧

(二) 介绍广播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是前提

1.广播发展的现状

同学们学广播并非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做广播节目, 我们需要先对整个广播的大环境有所了解, 对未来广播的发展趋势有所认识, 才可以不脱离实际, 做出有人听、有市场的广播节目。这一部分, 我会结合当下前沿的理论研究基础及广播媒体现状, 使同学们从宏观视角更加全面地了解广播这一媒介。一般我会首先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 请同学们谈谈他们对于广播的认识, 以及他们最喜爱的广播节目或节目主持人, 以由此调动他们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及兴趣。同时, 和学生简单分享传统广播的发展历史, 即传统广播发展的技术史以及广播和战争的关系, 其中会谈到广播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以及将广播作为政治武器, 最佳融合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他的四次“炉边谈话”。然后在此基础上, 分析当代广播的现状是新媒体融合下的新趋势, 从两个时间点着眼, 2012年, 是新媒体的元年, 很多新媒体在这一年中应运而生, 对传统的四大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冲击下他们身不由己不得不做出变革。2013年, 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热点, 很多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不断涌现, 其中也包括很多新的声音媒体, 传统的广播从这一年开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一部分是出于继续生存下去的被迫选择, 一部分是出于传统媒体为增加传媒竞争力的主动革新。对于受众而言, 无疑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2.未来广播发展的趋势

那么, 未来广播的发展趋势如何呢?一定是基于大数据分析计算后, 通过用户个人喜好判断下的, 更加个人化或者说“私人订制”的广播。我们不会再像现在一样, 打开调频收音机, 在不断地换台中找不到收听时间内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也不会像现在一样, 听着各个表面上类型化的频道, 实质上仍是综合频率的趋同的广播节目和趋同的节目主持风格。因为新广播的受众更加细分化, 所以新广播对受众的定位更加准确, 也能够更好地锁定其受众。现在很多的新广播声音媒体已经做到了这点, 例如移动客户端的荔枝FM、喜马拉雅等应用软件。都通过听众的收藏、订阅和收听历史等, 经过云端进行后台数据测算, 准确地为其受众推送他们喜爱的广播节目。所以同学们应该理解的是,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伴随着新声音媒体的不断涌现, 需要大批的相关从业者从事相关工作, 同时, 很多的新声音媒体是非常草根的, 也就是说它的受众, 除了可以听到自己喜爱的节目之外, 只要他有一些简单的录音设备及剪辑软件, 他也可以自己创办电台、录制节目、拥有粉丝。这些都为本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机会。另一侧面也反映, 只要你有好的声音条件、业务水平和好的作品, 你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广播节目主持人。

(三) 具体的课堂改革方法

以往的《广播播音与主持》的课堂, 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播音方面能力的培养, 所以课堂上仍以理论讲授加上播读训练为主。这样会使学生觉得很枯燥, 因为学生已经经历了前两门专业课两年或两学期的播读训练。所以, 这学期除了播读训练外, 要让同学们明白各类型广播节目的工作流程, 从前期——广播节目的策划, 到中期——广播节目的播音和主持, 再到后期——广播节目的剪辑、营销等各方面。结合我多年的授课经验, 总结的方法如下:

1.自主学习法——PPT演说

播音主持这门学科学习过程中“模仿”是习得技艺的重要途径。对于《广播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程, 对成功案例的分析也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调动同学们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在学习不同类别的广播节目时, 让同学们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相应类型的节目以PPT演说的方式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种方法, 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 也可以调动他们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兴趣, 还可以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同学们自己选择的节目, 通常同龄人之间都有喜好的共性, 更能引起他们互相交流的共鸣。

2.实践中总结问题——超前制作

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伊始, 先让同学们在自己理解的广播基础之上, 自己独立制作一期广播节目, 然后通过第一期节目的制作过程, 自我反馈其不足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疑问。带着疑问开始学习, 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有的放矢, 也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团队合作

当今社会, 是一个win-win的时代, 想要做成一件事情,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广播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 想要做好一期或者一档广播节目, 必须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所以, 在课程设置中, 我会让同学们自由分组, 四到五人为一组,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期节目的录制。每期节目小组成员需根据每个人的特长, 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每期节目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出声, 但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节目的制作, 例如A负责策划、B和C负责主持、D负责后期剪辑、E负责节目的推广与营销。小组一旦确定, 本学期所有广播节目作业的制作, 均以该小组为单位。但每期节目每个人的分工可以转换。

4.节目 (作业) 走向市场化

以往广播, 这门业务课程的学习多局限于空中楼阁的境地。也就是同学们去录音棚录制节目, 回到教室老师、或者同学之间进行点评。这样的点评很局限, 也不符合市场化的需求。伴随着, 新媒体的发展壮大, 我会要求同学们制作完成的每期节目, 需上传至我指定的新媒体声音平台, 如蜻蜓FM、荔枝FM、喜马拉雅等, 然后, 在我指定时间内, 通过最终的收听率 (点击率) 判断本期节目制作的成功与否。在此期间,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他们可以想到的各种营销方式, 推广自己的节目, 例如微信朋友圈的推广、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或者是各种线下的陆地推广活动。这样一来, 就使《广播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也使同学们的节目走向市场, 在调动了他们制作节目积极性的同时, 也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更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传统广播和新媒体的融合。

结语

《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 过好这个渡, 学好这门专业课意义十分重大。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专业课老师, 摒弃以往一以贯终的枯燥的教学法, 鼓励学生多思考及多参与, 改革和研发更加立体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任重而道远。

摘要:广播播音与主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同学在学习完两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一门综合性的专业业务课程。对于《广播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程, 整个教学体系一直沿用传统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模式, 机械地进行教学活动。而新时代背景下的90后、甚至是00后的该专业学生, 所面临的社会和媒体环境已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革。那么, 对于在新媒体冲击下, 传统媒体广播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就迫在眉睫。对于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 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时代, 对于我们播主专业传统的四门专业课, 尤其是其中的第一门专业性的综合业务课程——《广播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改革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 能够帮助各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的教师, 在《广播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的教学活动中, 能产生新思路, 丰富这门课程的教学训练手段, 使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广播播音,广播主持,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雪汉青.广播节目创意与策划之比较[J].中国广播, 2016 (06) .

[2]董年初.谈新媒体[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 (3) .

上一篇:备件成本下一篇:广告媒介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