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2024-10-05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共12篇)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篇1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 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 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一种产物, 它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 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 以先进的廉政文化形式为载体, 是保险基层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强化机制建设

一是要建立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 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公司反腐倡廉的总体格局中去谋划, 去推进,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干部员工积极参与的推进机制, 形成建设的整体合力, 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促进公司廉政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建立领导机制, 通过成立领导以及工作小组和落实廉政文化建设联系会议制度, 强化对公司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三是要建立协作机制, 由纪委牵头, 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共同对年度廉政文化建设的推进工作进行总体规划, 并按条线分解目标, 细化要求, 责任到人。四是要建立考核机制, 针对文化建设以务虚为主的特性, 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在“虚”和“实”的有机结合上做好文章, 坚持虚事实办、虚功实做, 要通过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机制, 把公司的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向一个预定的目标, 力求使廉政文化建设措施和规划的项目做得到、行得通、办得实, 使各层级、各条线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既尽力而为, 又量力而行, 得到循序渐进地有效推进。

二、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要重视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廉洁从业各项规章和行风建设各项规定在公司内部的细化实施和监督执行。二是要重视建立完善相应的廉政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包括廉政文化建设制度, 对公司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和原则、基本任务和措施, 分解项目、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在总体目标下分步实施、有效推进。三是要健全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执行和推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制订具体措施, 并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 对规划的目标进行可行性调整, 保证廉政文化建设不游离中心。四是要补充和完善廉政规章和量化管理考核制度, 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必要的修订, 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评估、持续改进和不断推进。

三、重视载体建设

一是与党风廉政教育相结合。要根据年度党风廉政责任制量化管理的要求, 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 通过上廉政党课、读廉政书籍、开廉政座谈会、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举办廉政事迹报告会等活动, 加强经常性的党纪政纪法纪警示教育, 做到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教育在先、预防在前、警钟常鸣, 使廉政文化在党员队伍中得到良好培育。二是与落实干部管理制度相结合, 要继续建立健全警示告诫机制, 坚持对新任职、新提拔的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 早打预防针, 增强免疫力。三是与员工培训机制相结合。可在员工培训课程中加入廉政文化教育培训内容, 向员工灌输廉洁从业、职业操守、行业规范、行为准则等相关理念, 积极营造“廉荣贪耻”的浓郁氛围, 培育员工对公司廉政文化的认同, 并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公司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去, 使廉政文化在员工队伍特别是新员工队伍中得到良好培育。四是要充分利用公司内部信息网, 开辟廉政文化建设专栏, 通过公布廉政建设系列规章、刊登廉政箴言、交流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和体会、报道廉洁自律先进典型事迹等, 加大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 使廉政思想、廉政意识深入民心。五是要充分利用职工之家阅览室、员工兴趣小组等阵地和平台, 组织员工阅读廉政书籍、交流廉政心得、讨论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引导员工关心公司的廉政文化建设并积极自觉地参与其中。六是要通过报刊广播等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公司的廉政文化建设, 塑造公司良好的形象,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激发员工廉洁从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七是利用党支部和团支部这一平台, 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支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任务, 列入年度党建、团建工作管理目标加以有效推进。八是要运用公司本部的绩效考核、管理质询、司务公开等管理考核机制, 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公司本部机关的各项工作之中, 积极引导本部干部员工成为遵纪守法的表率、廉洁从业的模范, 彻底改进“不作为、缓作为”的不良行为, 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九是要与行风建设相结合, 运用公司行风建设和监督渠道, 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经营服务活动中去, 自觉用廉政文化规范从业行为。十是要与公司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公司要坚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工作齐抓共创, 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 要紧紧抓住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尤其是廉政修养这个根本, 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工作手段和活动载体来提高廉政文化的开放度和员工参与度, 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活动, 使廉政文化建设的阵地、载体和活动, 既具有反腐倡廉的特质, 又富含文明建设的内容, 以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有效性。

摘要:廉政文化是保险公司反腐倡廉的有效举措和良好载体, 要通过机制建设确保廉政文化常态化, 通过制定建设确保廉政文化规范化, 通过载体建设确保廉政文化落到实处和起到效果。

关键词:保险公司,廉政文化,建设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篇2

日期:10-11-03

(本文作者:安徽芜湖市分公司 杨德红)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保险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更加凸显,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方式的不适应、以产品同质化严重为特征的业务结构的不适应、以就保险论保险的服务理念的不适应,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保险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复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决定保险业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抉择。作为保险公司最基础的单元,是保险公司业务收入和利润的直接来源,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基层保险公司的管理,提高基层公司业务发展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对于夯实保险公司发展的基础、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据此,作为长期在市场一线工作的笔者,以来自基层的视角,对基层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之路谈几点看法,以期对基层保险市场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一、基层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一)业务质量低,风险意识差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公司在承保过程中经常出现如下一些情况:一是不验标承保。即在签单前没有进行标的检验,只要投保人提出申请,保险人就予以承保。甚至有的业务人员明知是必然风险,却主动提出予以承保,把不该保的保了进来。二是保费至上。各级公司为了促进业务发展,制定了相应的业务考核指标,保费收入就是其中一项。这一指标在部分基层公司层层加码,而且保险费收入指标直接与业务人员的工资挂钩。因此,有的业务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保险的整体利益,造成保险业务质量急剧下降。三是承保与理赔脱节。由于业务管理不衔接,展业人员只注重收保费,理赔人员处理赔案各行其是。收回保费顶任务,而赔款多少与展业人员无关,致使出现前面收保费,后面支付赔款,收一赔百的现象,大收大赔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基层公司年年超额完成任务,而又年年出现亏损。在承保期间,对可以防止的灾害和可以减少损失的灾害不能有效控制。四是部分基层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计成本地采取高返还、高手续费、高佣金、降低费率等违规手段招揽业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合规经营观念淡薄,理赔制度管控不严

基层公司由于合规经营观念淡薄,受人情风、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利益的驱使,做假证明,合伙骗赔的案件屡见不鲜。例如:车辆保险,当被保车辆在外地出险,由于保险公司不能直接及时赴往现场,这就需靠外地交警的现场勘查报告,或委托当地保险公司协助查明事件的全部情况。但在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下,其材料的准确性会大打折扣,不该赔的赔了,该少赔的多赔了。有时当遇到车辆出事,一车有保险而另一车无保险时,还会出现他们协商把责任全部推在投保车上,把损失全部转嫁给保险公司的情况。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企业而不是执法部门,在调查事件时往往也很难查到事件真相,或者对方干脆拒不配合的情况并不少见。另外,理赔制度执行不严格。随着业务发展,各级公司为便于工作,设立了相应的理赔授权制度。有的单位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核实损失,计算赔款,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赔权限确定案件赔款数额。通过业务质量大检查和赔案核查发现,接近基层公司理赔权限最高限额边缘的赔案数量不少。最后,不执行双人查勘现场、领导集体研究赔案制度,而是个别人说了算。有的基层公司一个人出现场,一个人定损,然后通知内勤人员做赔案,理赔工作失去了约束和监督。此外,一些业务人员在处理赔案时通过增大赔付金额讨好保户,极个别保险业务人员与保户私下串通,编造假赔案,进行违法交易。更有甚者,先出险后办投保手续,骗取保险赔款。总之,把不该赔的都赔了出去,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盈利,最终会影响到公司的偿付能力。

(三)服务技术含量较低,服务流程不顺畅

一是基层公司在展业过程中,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关系网”拉业务,或者是通过大量招聘营销员的“人海战术”开拓市场,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误导消费,坑害被保险人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部分业务人员忽视消费者心理状态而采取死缠滥打的推销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些保户反映业务人员对保险条款及相关法规解释不清,甚至误导保户——夸大保障范围和投资功能,以致在理赔服务是,含糊其词,定责定损无法自圆其说。这样的服务怎能令客户满意呢?因此员工素质直接关系着客户对保险产品的信任程度,一个优秀的员工可以把产品的有效信息完整地、适时地传达给客户,帮助客户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再通过销售保险产品来转移风险。二是客户服务体系未能支持保险服务各流程顺畅运行。目前,保险服务中普遍存在“理赔人员到达现场慢,保户索赔等待期长”的问题,虽然国内众多保险公司纷纷采取24小时电话服务、现场查勘等方式吸引客户、改善服务,但是,从具体实施的结果来看,不尽理想。其原因还是保险服务流程存在问题。以理赔服务为例,从保户出险报案到领取赔款需经过报案登记,现场查勘,定现定损,理算组卷,案卷审批,赔款支付等环节。如果这个流程是顺畅的,保户可以在索赔资料提供齐全的前提下,及时得到赔款。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理赔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在有些基层公司内部,工作流程中仍存在空白点和盲区,导致保户成为直接的受害者,而保险公司却要为此最终买单。

二、基层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

(一)合规经营,把好违规风险关

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保险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始终把风险防范摆在突出位置,始终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强化全体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和法制观念,要从合规守规上把好违规风险关。基层公司应继续以保监会70号文件和公司有关禁令为标尺,时时对照检查自己的经营和工作,确保在关键环节的运行上不越界、不离轨;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增强员工诚信守规意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降低违规风险带来的违规成本支出。尤其是基层公司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公司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不搞小动作,不打擦边球,努力成为合规守规的带头人。

(二)转变观念,明确有效益的发展

有效益的发展是实现公司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根本保证,无效益的发展将会成为包袱。基层公司应担当有效益发展的重任,长抓不懈,夯实经营基础。

1、从承保源头上把好效益入口关。基层公司应通过认真分析自己的客户群体,分析每个群体的赔付率水平,不断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承保前对保险标的要切实做好风险评估,对风险有详实的了解,从而为制定承保方案、确立承保条件提供依据。确保有效益的保费增长是一条硬杠杠,来不得丝毫怀疑和含糊。同时根据不同行业和风险的不同特点,承保时可针对性附加部分特别约定和附加条款,以提高承保的门槛,有效规避部分风险。要始终坚持以“效益”为考量标尺,积极调整产品销售取向,务求掂量每张保单风险,在优化自身保费构成质量上把好关口,在提高自身业务利润率上下足苦功,对高风险、高赔付业务敢于坚决说不,对效益型续保业务善于逐单挖潜。通过把好承保的第一道关口,切实提升经营效益。

2、从查勘理赔上把好效益出口关。赔款是保险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理赔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经营效益的好坏。为此,基层公司应当切实加强理赔管控,管好把好理赔每一道环节。一是要切实加大现场查勘力度,确保辖内出险的案件第一现场查勘率达到100%。二是要严格报价定损管理,实行查勘定损剥离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实行配件价格本地化。三是加强人伤案件管控。全面理顺内外环境,聘请专职医生,完善制度流程,强化事前介入,细化事中跟踪,谨慎事后处理,科学审核费用,有效剔除非伤治疗费用,增强赔款支出的合理性。四是坚决打击虚假赔案,挤干理赔水分。要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充分认识虚假赔案吞噬公司效益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勇于揭露和举报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不法行为。既要通过诚信道德教育,倡导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防范理赔道德风险,更要加大理赔的管控力度,严肃理赔纪律,严格制度约束,杜绝虚假赔案产生的土壤,切断虚假赔案产生的根源,群防群治理赔中的“跑、冒、漏、滴”。

3、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好发展和效益的关系。一是要切实加快发展步伐。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群众的保险需求,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险产品,同时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计划任务,确保保险市场有多大,保险业务就做多大。二是要注重业务质量。要坚持效益为先的指导思想,在确保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发展。三是要优化业务结构。车险和非车险要统筹协调发展。车险占业务比重大,要注重车险结构性盈利的业务发展,限制车险结构中亏损性业务的发展。非车险要大力发展优质企财险、货运险、家财险、农村小额贷款保险、三类以下人员人身意外险、风险可控的责任保险业务;严格管控规范工程险,亏损性企财险,高风险责任险、意外险业务的发展。鼓励推广多险种经营,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筐中,有效分散风险。

(三)改进服务,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其经营的产品是出售给客户的一份保障,一份承诺,一份服务,这种服务较一般商品服务属性更强,因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主要关系,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据调查显示,投保客户从一个公司的转向另一个公司的原因,70%是服务质量问题,怠慢一位顾客,会影响40位潜在客户,而一个满意客户则会带来8笔潜在生意,其中,至少会有一笔成交。可见,对于基层公司来说,有了客户认可的品牌,扩大经营规模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从以往的“价格战”转变到“品牌服务战”是势在必行。

1、关注客户心理,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服务。客户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一般有两种心理:一方面最希望保险公司能提供及时协助的心理;二是在索赔过程中最担心遭受保险公司“刁难”的心理。针对这两种心理,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事故现场到达率、及时率,并采取诸如提供紧急援救服务等措施,帮助客户摆脱困境;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如提供“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理赔流程向导等,对单方事故、不涉及人伤的小额赔案实施快速理赔服务,为客户提供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帮助,提高理赔效率;在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客户的索赔成本。

2、关注客户需求,扩展保险服务的范围。在基础服务保证的前提下,根据客户不同层次需求,搭建并不断优化客户服务平台,推出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保险咨询、风险评估、防灾防损等保险服务薄弱环节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扩展服务外延,为客户提供诸如免费体检、洗车、代步车等有价值的延伸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举措,使客户在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来自于保险公司的体贴与关心,从而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互利互惠关系。

3、关注客户风险,细化服务层次。根据帕累托二八定理:为企业创造80%价值的往往是20%的客户。客户是上帝,但并非所有上帝都值得倾情拥抱。保险客户的风险差别较大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赢利贡献相差很大,竞争重点要集中在价值客户。通过差异化费用率为手段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对优质客户核定费用补贴,调动调整业务结构动力,使“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保险经营企业才能在广大客户心中生根开花,也只有这样,保险经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强化人才理念,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人才是保险公司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和财富的源泉,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保险业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技术和资本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保险人才积聚的制高点,必然是未来保险经营思想创新、组织创新、险种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因此,提高公司竞争力,首先实施的是人才战略,塑造人才优势。

1、引进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基层公司在本地区要塑造人才优势,首先必须树立人才竞争的意识,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既重视有所成就的人才,也关注具有潜能的人才;既积极吸引外部人才,也重视挖掘内部人才的潜力。其次强化激励,利益导向决定了人才的流向、能力发挥的程度和作用发挥的大小,这是不变的事实。基层公司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保险人才,要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才能,要整个企业充满活力生机,就需要重视激励的作用,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例如:基层公司可以实行“月通报、季考核、年总评”的考核思路,实行分段奖励,过程投入资源配置方法,鼓励加快发展,重奖超常规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篇3

【关键词】财务集中;基层财务队伍;管理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和分支公司产品业务具有相近性的特点,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都采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即资金、预算、核算等财务管理内容集中于总公司,分、支公司主要负责执行和报账。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优化资源配制,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企业活力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由于管理的集中,对基层财务的工作模式和人员队伍稳定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集中管控模式下基层(指中支公司)财务如何定位和开展工作提出一点个人想法。

二、集中管控模式下基层财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基层财务人员是会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会计初审人员负责会计凭证的初审、粘贴、整理、及扫描工作,确保做到票据真实、附件完整、签章合规、粘贴牢固美观,初审人员审核过程中通过与报销经办人沟通,需要对审核传递的业务实质有清楚了解,以应对总公司审核人员疑问,基层财务人员的把关和侦察兵作用还是电子设备所不能取代的。

2.基层财务人员是预算执行的重要保证。基层财务承担着预算编制上报、把控、偏离预警的重要角色,按期推进年度预算执行进度,做好与总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反映业务特殊事项对预算执行的影响,提出预算推进或调整的合理化建议,进而控制中支公司预算目标的实现。

3.基层财务人员是维护公司资金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中支公司账户资金、流动和固定资产、会计账簿凭证等基础档案的安全完整还要基层财务人员专业管理。

综上,财务集中管控会改变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模式和思维习惯,但基层财务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

三、财务集中管控对基层财务工作的影响分析

1.对财务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是费用申请、报销处理统一了标准和要求,有“总公司统一审核”对基层财务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基层财务人员便于开展工作,提高了控制风险能力,节省了沟通协调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使财务人员从核算、付款等基础工作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更多关注业务实质,查找财务管理和服务的不足之处,提高管理质量。

2.对财务工作的消极影响

要设专人负责整理、粘贴、扫描会计报销凭证,并就报销相关信息与总公司及进沟通,这样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琐碎事务,没体现财务专业更多的技术含量,弱化了具体操作人员的财务专业技能,可能导致有能力的专业财务人员流失,弱化了队伍。同时,弱化的基层财务队伍又不能满足中支公司和中支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对整体财务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四、集中管控模式下基层财务架构建设建议

1.优化岗位设置以及人员责任管理

首先,在岗位的设置上,由于当前基层财务一般设置2-3人,出纳1人,财务经理(会计)1人,集中管控后一年内为平稳过渡建议暂保留原设置,一年后保留2人即1人负责预算、资金、税务、资产管理等全面事务,另一人负责零星出纳工作、报销凭证整理、扫描、传递及会计档案保管。其次,在岗位职责管理方面,应当进一步的提高准入门槛,建议总公司统一制定详细的的人员岗位职责,以制度文件的形式对财务工作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约束,以保证基层财务在管理中发挥审核、监督和管理职能,保证基层财务参与经营、获取信息的权利。

2.强化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拓展

保险行业受外部市场环境尤其是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剧烈,而且行业经营管理理念更新发展非常快,因此,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需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定期开展基层财务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包括所有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经法律政策等方面,促进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同时,总、分公司财务部应建立与基层财务人员的短期交流机制,即上下级财务人员定期短暂换岗,互相了解业务实际支作需求,促进相互间的融合交流。

3.加大基层财务人员的隶属、绩效考核力度

考核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以上级委派制形式对基层财务人员进行管理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的充分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岗位变动、薪资调整以及进退去留挂钩,确保规范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此外,由于财务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联系密切,因此应进一步发挥财务工作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可以以总公司文件形式要求基层财务经理参与中支总经理级会议及决策事项,提高中支财务人员话语权,事前控制风险,更好发挥基层财务的整体功能。

五、结语

在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控的模式下,基层财务工作的内工作内容更丰富,工作责任更重,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基层财务队伍的建设管理,尤其是在岗位设置、责任管理、人员培训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采取重点、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基层财务队伍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参考文献:

[1] 白玉玮.影响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因素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06)

[2] 靳鲜苗.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1(18)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篇4

一、“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是“三农”保险的支撑和依托, 是“三农”保险运行中基础性的配套平台, 因此它们两者密不可分, 共同构成农业风险化解机制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保险实践中, 农业经济的稳定, 农民生活的和谐也是上述两者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可以说, 离开了“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 “三农”保险业务会因缺乏着力点而无法开展, 作用也无法体现;反之,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将是一架毫无用处的空壳。所以, 总结和宣传“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意义除了它对于“三农”保险的基础平台和配套网络的作用以外, 我们还应从“三农”保险的作用来折射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从“三农”层面上看, 通过“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 “三农”保险迅速开辟了一条稳定而重要的救灾资金筹集渠道, 为农业生产和受灾的农民群众提供及时的经济补偿, 有效解决了灾后重建资金短缺和农民群众因灾返贫问题, 进一步增强了农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的“稳定器”和“保护伞”;通过“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这一平台, 党和政府的惠民爱民政策能够充分体现, 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放大效应也能迅速得以反映;通过“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这一平台, 可以推动农村融资模式创新, 降低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 优化农村信贷环境, 推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帮助农户更好地解决贷款难问题。

从政府层面上看,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为政府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搭建了有效平台, 是政府服务农村的具体体现, 同时也是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协同共建、共推“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方式, 探索“政府搭台、公司运作”的“三农”保险运行新模式, 这一模式优化了“三农”保险服务机制, 成功地跨越了“三农”保险服务农户的最后“一米线”, 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从保险公司层面上看:第一, 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险公司加快开拓农村市场的战略选择。保险公司要实现产品、服务、人员“三下乡”, 开拓并占领农村保险市场, 就必须建立健全扎根于农村的营业机构和服务网络, 实现与客户“面对面”接触和“零距离”销售, 快捷地对农村居民进行业务宣导和提供优质服务, 从而扩大公司在农村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全面提升公司在农村市场的覆盖面和渗透度;第二, 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巩固和强化保险公司农村市场先发优势的有效途径。保险公司通过进一步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建设标准与管理模式, 盘活现有农村网点资源, 并以此为依托, 进一步壮大农村销售队伍, 加大产品投放, 提高服务水平, 巩固和强化公司在农村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引领地位;第三, 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三农”保险依法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保险公司通过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将机构网络延伸至乡镇和村级, 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涉农一线, 实现“网络到村、服务到户”, 从而为强力推进承保理赔到户提供依托和支撑, 切实做到“三农”保险依法合规经营和规范发展。

二、“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河北省的实践

(一)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站点覆盖情况。

截至2015年, 河北省共设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廊坊、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11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01个县、6个自治县、1, 970个乡 (镇) 、50, 201个行政村。目前, 全省已建成“三农”保险服务部547个, “三农”保险服务站1, 907个, 乡 (镇) 覆盖率达到96.8%, “三农”保险服务点43, 706个, 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7.06%。

2、“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队伍建设情况。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通过系统内招聘和系统外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机构进行了人员配备和补充。截至2 0 1 5 年12月底, 河北省分公司共有46, 870名“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人员, 其中服务部工作人员2, 361人, 配备乡 (镇) 一级农险工作人员2, 068人, 落实村级协保员42, 441人。各地市公司“三农”保险服务部、站、点工作人员数量如图1所示。 (图1)

(二)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1、“三农”保险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一是农村地理环境恶劣。农业保险具有保险标的分散性的特征, 这一特点决定了农险工作量比较大。河北省山地面积为90, 280km2, 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8.1%。由于地理条件的恶劣性, 增加了工作难度, 此种状况严重打击了农险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阻碍了“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数据显示, 2014年河北省保险密度为1, 262元/人, 保险深度为3.17%。加上河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河北省农村的经济状况还处于落后状态, 这些情况都决定了河北省“三农”保险发展水平的滞后;三是农民保险意识淡薄。“三农”保险是一种无形的产品, 它并不能给农民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这一特点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投保积极性, 加之一直以来“靠天吃饭”的保守意识在农民脑中根深蒂固。农民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双重制约了政策性“三农”保险的发展;四是政府支持缺乏主动性。“三农”保险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本应该主动引导和支持。但是经过调研, 我们发现“三农”保险每年的财政补贴资金都存在到位迟滞的问题, 特别是地方财政补贴的到位迟滞问题尤其普遍, 这一现象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三农”保险的发展;五是“三农”保险立法缺失。2013年3月1日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 虽然填补了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空白, 但是该条例并未明确指出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包括哪些方面, 严重限制了“三农”保险的快速健康发展, 影响了“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

2、服务站点覆盖面尚未达标。

截至2015年12月底, 全省落实“三农”保险服务部547个, 建成“三农”保险服务站的乡 (镇) 有1, 907个, 乡 (镇) 覆盖率为96.8%, 但仍未达到“三农”保险服务站乡 (镇) 全覆盖的要求;同时, 全省设有“三农”保险服务点的行政村共42, 441个, 行政村覆盖率只有87.06%, 远远低于河北省分公司关于服务点覆盖率的要求。由此可见, 河北省“三农”保险服务部的站、点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3、服务队伍执行力亟须加强。

由于各市分公司的农险部门工作人员是一支较为年轻的队伍, 并且绝大多数县支公司并没有单独设立农险部, 所以人员配置成为约束“三农”保险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 除了人员短缺、人员配置的矛盾突出外, 如何发挥现有农险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调研中, 我们发现一些市分公司对待农险工作缺少积极性和责任心, 仅仅满足于当二传手, 对省分公司的各项要求仅仅停留在简单传达的层面, 甚至连二传手也当得不合格, 对于很多工作要求、政策和信息到了市公司层面就大幅衰减, 并不能及时传递到县支公司。市分公司尚且如此, 县支公司则更加离谱。比如, 有的县支公司不仅不按要求收集备案协保员的基础信息, 甚至不知道协保员劳务费用如何支付, 对于业务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更是缺少深入思考和主动性, 甚至就连对农险业务的认识都出现了偏差, 存在思维误区和抵触情绪。

4、服务体系实效有待发挥。虽然河北省分公司的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有很多已经建成的服务站、点流于形式, 并未发挥其应有的效率,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协保员的工作经费支付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协保员的工作积极性, 不利于基层服务体系和农险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部分“三农”保险服务网点建设未达标, 有些乡 (镇) 服务站、点标牌悬挂和制度上墙并未完全落实到位;三是服务站、点管理良莠不齐, 部分站、点流于形式, 挂牌了事, 不仅承保、理赔、报案等业务信息不齐全, 并且尚未建立台账, 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导致服务站、点产能的挖掘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四是服务部建设严重滞后, 部分基层支公司缺乏主动性, 对服务部选址、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申报等工作未能及时开展, 从而造成服务体系建设进度落后的被动局面。

三、“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完善措施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一步破解“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一) 不断改善“三农”保险生态环境。

构建良好的农村保险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政府、保险公司、司法部门、农村企业和农户应形成共建机制, 以促进农村保险的快速发展。首先, 加强地方政府主导, 推动农村保险生态建设。尤其是县乡一级政府, 他们的导向对“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县乡一级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抓落实上, 包括政策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落实;其次, 健全保险法制, 营造有利于农村保险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立法部门应尽快调研农村保险建设的立法工作, 进一步修订完善《保险法》、《农业法》、《农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支持“三农”保险中的职责, 从根本上加大法律的威慑力;最后, 保险公司应主动出击, 提高对农村保险市场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加大在农村的宣传力度, 逐步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而且还要提高保险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比如提高农村一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保险产品、健全农村保险服务网络等。

(二) 分步实现服务站点全覆盖。

目前,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点的行政村覆盖率只有87.06%。为了尽快弥补这一空白, 河北省分公司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进一步推进“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全面推进阶段 (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 , 各级单位积极组织完成辖区内“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理顺工作机制, 实现“三农”保险基层服务站、点的全覆盖;二是检查验收阶段 (2016年11月) , 由省“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 对各乡 (镇)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有关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三) 切实保障人财物力投入。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三农”保险的重要战略手段, 必须切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本文认为应主要从强化费用支持、强化人员保障两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1) 强化费用支持。充分的费用保障是建设和运营“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坚实基础。河北省分公司应出台服务体系建设费用支持的管理办法, 参照总公司设立“三农”保险发展专项基金, 一方面按河北省分公司总保费的0.5‰计提专项费用, 另一方面调减农险间接理赔费用标准, 分别用于网点设施补贴、宣传费用补贴、网点维持成本等。对营销服务部和服务站进行建设费用补贴, 凡是验收合格的“三农”营销服务部和服务站分别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 用于其初期建设; (2) 强化人员保障。河北省分公司已成立了以省公司总经理为主任, 省分公司各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一号工程”发展委员会。省分公司、市分公司和县级支公司设立“三农”保险部, 与农险事业部合作办公, 增设涉农保险协作、服务体系建设管理等岗位 (可兼岗) , 并加强县级支公司农险事业部、“三农”保险部的人员配备。“三农”保险服务站、点负责人的人选应在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个人素质等方面设立较高的要求, 以保证服务体系的运转效率。

(四) 全面提高服务体系效能。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并非形象工程, 必须切实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河北省分公司部分基层服务站、点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实效这一问题, 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外部专家协作网。通过聘请农业、畜牧、气象等部门专家, 成立农险专家协作网, 为农业生产、农险查勘定损及防灾防损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增加农险理赔车辆、电脑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对全省农险基层理赔人员统一配备农险专用查勘工具;根据县支公司开展农险业务的规模, 制定出明确的硬件配备标准, 对于农险年保费收入达到1, 000万元的县支公司配备专门的农险查勘车辆, 以确保农险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要不断引入科技的力量。比如, 把包括遥感技术、地理卫星信息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综合运用于洪涝灾害、低温霜冻、灾害农业旱灾等自然灾害侵袭过程中的监测预警, 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三农”保险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而且能够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 稳定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

(五) 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拓展“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服务领域是中国人保财险服务保障民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河北省分公司要在提高服务体系效能的基础上, 不断地拓宽服务体系的服务领域, 设计开发一批“保障适度、保费合理、适销对路”的一揽子保险产品, 探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满足多元化需求。具体措施有:

1、积极推广“三农”保险综合服务。

根据农民在生产、生活、人身、财产等方面的保险需求, 结合各地市的特色产业, 先行推出保障水平适度、保险费用低廉、保单通俗易懂、理赔方便快捷的“三农”保险综合服务自主选择项目。比如, 在红色太行区创建一个“三农”保险综合服务示范区。除已开办的政策性险种外, 逐步试点开办成本价格类、气象指数类、产值收入类保险, 以及农村住房保险、农村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小额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村“五小”车辆保险、外出外来务工农民小额保险、乡村干部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险种。力争用2~3年全面覆盖红色太行区, 基本能够满足当前农民在生活、生产、致富中最迫切的保险需求, 逐步建立起以农业生产、财产、人身、医疗为一体的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性农村保障服务体系, 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三农”保险综合保障的“太行模式”。

2、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涉农保险与信贷的协调配合, 构建政府、银行、保险等共同参与、共同承担的合作机制, 推广小额信贷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符合农村实际的产品, 增强农村农民的融资能力和风险保障能力。这方面, 陕西设施农业“银保富”产品、宁波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广东“政银保”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已经有了很好探索, 值得推广借鉴。

3、建立农业保险的信息共享机制。

保险基层员工岗位培训 篇5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公司+院校”的联合办学方式,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的专本科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

二.培训规划

1、培训目的

建立双赢式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把公司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作贡献。把因员工能力不足、态度不积极而产生的机会成本浪费控制在最小限度。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工作的能动性,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培训对象

大地保险公司基础员工及公司新员工

3、规模控制

考虑到授课质量,培训以小班方式授课,每班人数控制在30至40人。

4、授课方式

基层保险管理培训课程通过教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现场练习、课程项目设计、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更多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学员小组讨论,学员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将课程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案例相结合,及时消化理论知识,提升学员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管理技巧和管理水平。

三.培训需求设计

1、公司培训需求调查。

大地保险公司各级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总公司和下级公司培训需求的确定工作。培训需求确定工作必须由专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人员进行,通过实地考察员工工作,与员工上、下级沟通,与员工本人谈话等形式收集需要的信息。培训信息的收集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调查问卷,资料档案,观察发现,分析人力资源使用记录,主要的培训建议报告,重要事件访问,以及成就测验等。可以具体的《大地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需求问卷》对公司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

2、公司培训需求分析。

整个培训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步骤是培训需求分析。指针对客观存在的培训需求,制定针对特定员工的具体的需求分析表,并且决定采用那种培训来满足要求,大地保险有限公司培训需求分析采用的常用方法有:

(1)是观察法。一般来说,人力资源部(培训室)通过与各部门的综合管理室联系,到各个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收集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各项数据,将需要接受培训的员工分离出来并分成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培训项目。

(2)是组织整体分析法。这里指从大地保险公司整体范围内出发,严格按照企业制定战略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人员综合素质。当大地保险公司确定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即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后,企业为实现这个目标,必然会对全面利用整个资源的各项资源,这也就对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提出标准和要求。通过顶层设计,找出实际的员工水平与所需水平之间差距,制定培训计划,或是选择招聘或是选择内部提拔,以减少或是消除差距。但是,前提是公司必须进行需求调查。公司的培训需求反映其在整体上所需要求的培训层次与种类。

(3)是访谈法。其做法主要是由人力资源部(培训室)通过到基层调研获取培训需求的信息。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通过与公司管理人员(各单位领导和中层干部)面谈,了解组织对人员的期望;也可以与有关的工作负责人以及员工代表面谈,从工作角度了解培训需求。

(4)是调查问卷法。这是最普遍的也是最科学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培训意愿,统计培训人员,分析培训计划。问题设置必须合理,既要体现问题的科学性,又必须实现合理性。例如。省公司要举办市、县经理培训班,设计的问卷是有关上、下半年外送培训的经理名单,下发的这份调查问卷,全省各地市公司只把其单位的经理名字写上就可以上报。

(5)是阅读技术手册或企业管理手册法,技术手册或管理手册是公司的核心材料,里面记录了公司各岗位人员所需要的技能要求。每位员工必须定期查阅需求信息。例如,培训管理人员通过阅读手册上的要求举办保险销售网络培训班。

3、公司培训需求确认。

在充分了解培训需求及明确培训方法后,必须进行培训需求确认。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关注点不一样,低层次的管理者关心如何将工作完美的做完,中层的管理者关心如何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或者整体目标的实现,而高层管理者关注的是整个公司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人力资源部(培训室)必须及时沟通,员工达成一致意见,保证培训需求符合要求,否则必须根据各部门的意见重新协调,确保培训项目即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人力资源部(培训室)就培训目的、对象、内容、费用、时间及安排等问题进行详尽的设计,以此制定培训计划。其中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确认差距,明确目标。培训需求确认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明确企业特定员工或是各层管理者的实际状况与企业状况的差距,包括专业知识、绩效、工作技能等。第二步是选择办法,解决存在问题。必须根据差距,选择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 四.培训内容

1、态度培训:建立起公司与员工相互信任,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培养员工应具备的精神准备和心态。

2、技能培训:使员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

3、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基本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五.培训过程

1、对新人的培训

新人先参加创业说明会,然后进入职前教育、代资考培训、岗前培训、衔接教育、技能进修。历时六个月,完成新人的育成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新人培训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与训练并重的教学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互动、课堂练习、示范、角色扮演、课堂研讨、分享、市场实作等。训练的内容有:礼仪训练、销售技能的训练(准客户开拓、电话约访、接洽、初次面谈、商品说明、促成、拒绝处理、售后服务)、表达能力训练等,采用的是PESOS五步骤的训练方法。专业的训练方法使训练课程更具效能,才能训练出专业的销售人员。

PESOS即:准备(Prepare)、说明(Explain)、示范(Show)、观察(Observe)、监督(Supervise); 第一个步骤是准备(Prepare)。在进行训练之前,讲师需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充分准备。一是训练内容的准备,事前列好行事例,确定训练内容和日期,是礼仪方面的训练,还是销售流程方面的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话术是什么,动作是怎样的,要用到什么工具,评估的标准等。二是要激励学员,使学员有信心接受训练。三是告知学员我们的期望,即训练的目标。明确目标可以让学员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做并逐步达成;明确目标可以让学员对未来的训练课程产生兴趣和信心。四是讲师要对课程做好准备,即讲师针对训练内容要备好课,做好预演(包括和其他讲师的配合)。准备是训练顺利达标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第二个步骤是说明(Explain)。

在进行正式训练之前,需要就训练的内容向学员做详细说明。包括目标的说明,采用每一个步骤的原因,每个环节是如何做的,每个环节又是如何和其它环节相连的。在说明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用这个话术,对话术的潜词用句做详细的解剖,使学员相信这样做会起到最好的效果。例如递交名片的训练,在向学员说明时,要告诉学员为什么要名片向着对方,是为了使对方可以一下子就记住你,为什么要双手递,是使对方感到被尊重,为什么要鞠躬,显得谦逊、低位,为什么要面对微笑,显得自信、礼貌,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起来做,就会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决定着未来的推销过程。当这一切向学员说明之后,学员会对训练的内容在态度上首先重视起来,并在演练过程中会用心去做。详尽的说明是学员理解和运用话术的前提。第三个步骤是示范(Show)。

在训练课程中,示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主导着学员掌握的结果。在教学中所谓的“言传身教”在这里体现的尤其充分。示范的内容主要是:示范学员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包括话怎么说,动作怎么做,表情是怎样的等。例如,在教学员如何递交名片时,讲师所示范的递交名片的每一个动作(手拿名片的方法、名片的方向、腰的弯度等),随之所说的话及面带的微笑,都会对学员留下很深的影响。讲师可也请学员上台做为示范对象,让学员感觉这种做法对客户所产生的舒适感、好感和专业度。总之,讲师示范出来的内容一定是一个标准版,学员就照此练习。做好示范比用语言向学员说明更直接、更容易、更明了。由于训练内容所涉及的细节较多,因此,在示范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完整。对于容易忽视的地方或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一定要示范多次,直到学员看会为止。第四个步骤是观察(Observe)。

训练的方法有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做什么、怎么做、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这个步骤就是“你做给我看”。老师示范完了,要看学员做得怎么样。给学员分好组、讲解完口令后,首先要仔细观察学员演练,观察的重点是:演练的态度、话术的运用、动作的协调性等。其中态度决定着后两者的效果。在演练过程中,尽量请学员相互演练。演练结束后,讲师和学员共同检查演练效果。首先由组内的人员回馈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其次讲师就观察到的做总体回馈,特别是对一些共性的问题重点强调,第一轮结束后就训练的重要性及严格性再一次重申。俗话说,宁可在教室里流血,也不要在市场上流泪。说得就是在教室里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到市场上就能自如实践,所谓会者不难、进而举一反三其实都是指在教室里练好了到市场上就不怕了。训练的不仅是技能,而且同时练就的还有胆识。讲师可在与学员的陪访过程中观察学员对训练内容的运用效果,并加以指点。

第五个步骤是督导(Supervise)。

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督导的训练无疑于虎头蛇尾。因此评估训练的效果是很重要的。主要是通过观察练习、通关测试、市场实作等方式对学员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对其中需要加强的方面给予提醒和回馈。督导要贯穿培训的始终。并且要持续进行,没有终止。

训练是使新人迅速掌握销售技能的一项重要培训手段,做好新人的培训工作尤其是训练工作,是寿险讲师的责任所在,不断的训练才能使新人在这个行业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最终走向事业的巅峰。

2、对原公司基层员工的培训

(1)授课:由专业资深的教师,在现场对用户进行培训。通常由课堂讲授和现场操作讲授组成,通常由用户的使用手册支持,适当的操作为辅助。

(2)现场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的工程时在实际操作中,会详细讲解操作步骤,指导客户操作,并解答客户的问题。(3)研讨会:我们将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和用户一起对项目管理、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

(4)交流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与客户相互交流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另外,我们公司还将专门为本项目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和知识培训的内部网站,并将其办成我公司与业主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的网上社区。

六.培训有效性和效益性的评估反馈和跟踪

1、人事部

(1)负责根据“教学效果反馈表”进行授课质量评估。

(2)整理学员的意见,反馈讲师并提出改进授课质量的措施。

(3)收集整理各部门的“培训计划进度及应用效果跟踪表”。

根据上述整理结果,分析培训效果及应用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2、各部门

(1)负责根据“培训计划进度及应用效果跟踪表”进行培训结果的应用效果跟踪。

(2)将“培训计划进度及应用效果跟踪表”交人事部存档。

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探析 篇6

关键词:寿险公司;国际比较;格局分析;发展战略

一、我国保险市场运行的国际比较

1、保费收入及结构的国际比较

2005年,世界保险收入达到34260亿美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增长达到了 2.5%,全球寿险保费收入为19740亿美元,全年实际增长率为3.9%,非寿险保费收入达到14520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6%。保险密度为518.5美元,较2003年增长1.27%,保险深度为7.52%。

由于人寿保险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寿险业务2005年实际增长 3.9%,继2004年后又一次实现较快地增长,保费收入达到了达到19740亿美元,这既反映了老龄化社会逐步迫近后人们对养老金的更高需求,也表明各国政府鼓励私人养老计划的发展。

2、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分析

(1)世界范围内的保险密度比较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世界保险行业的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从90年代开始出现了较快增长的趋势,只是在90年代末有较小的波动,但并不影响整体局势。整体上来看,实现了从265.3美元(1990年)到464.7 美元(2003年)近一倍的增长,2000年以后,世界保险密度平稳增长,从358.4美元上升到518.5 美元(2005年),上升幅度达到 44.67%。这充分说明全球保险业的保费收入正稳步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其中,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保险密度(包括寿险和非寿险)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保险密度。

而我国保险密度与世界保险密度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我国人均保费从0.47元(1980年)增长到375.6元(2005年),增长幅度较大。这表明了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保费迅猛扩张的状态。2000年以后,我国保险密度依然是稳步增长。

(2)世界范围内的保险深度比较

世界范围内的保险深度拥有以下特征:世界保险业的保险深度从6.5%(1990年)发展到7.52%(2005年),前后相差15.69%。与2004年相比,世界保险深度下降了0.4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2005 年全球GDP 总量增长速度超过了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险费收入(包括寿险和非寿险)占GDP 比重明显较低。这说明,虽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保险费收入增长比较迅猛,但保险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并不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多,保险业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还不高。

我国保险深度发展也较为明显从0.1%(1990年)发展到到2.7%(2005年),这表明我国保险业的作用和功能正被普通大众所认识,正在一点点渗入国民生活,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但这个数字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仍然落后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因此,从保险深度的国际比较看,我国保险业发展还十分落后,落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我国保险业还有很多需要发展改善的地方,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我国保险业现有寿险业务竞争格局分析

1.总体业务竞争分析

我国保险业在寿险业务方面,保费规模前三名、前五名、前十名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7.6%、89.2%和 96.3%,其中保费规模前三名、前五名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同比略有上升,前十名的市场份额同比反而下降了 1.9 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国寿险业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其中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分别同比上升 0.27 和 0.86 个百分点,中意人寿则 受 2005 年 199.3 亿元团体大单影响市场份额降幅较大,同比下降 4.14个百分点。由于中小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市场开拓能力有限,短期内我国寿险业市场竞争态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在新单业务方面,我国保险业市场集中度仍相对较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单业务市场份额为 69.0%,较总保费市场份额低 8.6个百分点;新单保费规模前五名、前十名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84.6%和 94.7%,分別较总保费市场份额低 4.6 和 1.6个百分点。新单业务的前三名和前五名的市场集中度明显低于总保费的市场集中度。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业务量大的中资寿险公司收缩趸缴业务,提高期缴比例,导致新单保费增速缓慢,占比下降;而一些外资寿险公司和中小公司业务发展迅速,新单保费高速增长。

2.保险产品竞争局势分析

从寿险产品竞争情况看,各主要险种市场集中度普遍较高。前三位芬表示平安、人寿、太平洋保险。其中,普通寿险保费收入前三位公司的市场集中度达到 95.0%,分红寿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前三位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 70%,分别达到 76.5%和 74.4%,意外险保费收入前三位公司的市场集中度超过 80%。另外,2008年万能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集中度稍有变化,保费收入前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为79.2%,虽然比前一年有所上升,但涨幅不大,因为泰康人寿和太平洋人寿万能保险业务拓展力度在不断提升,大大削弱了平安人寿在万能保险市场中龙头老大的地位。

三、我国寿险公司的发展战略探析

针对国内保险市场的现状,结合国外保险行业先进经验,笔者认为,寿险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引进外资战略

引进外资战略是指以合资寿险公司等形式,中外股东双方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共享战略资源的战略同盟关系。因为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未完善状态,目前阶段最有效的战略选择就是引进外资寿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选择合资形式向外资力量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2、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在激烈竞争的保险市场上,每个公司只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及不同的消费群体特点来占领某些市场,而不能无自身定位的随意扩展疆土。即使实力再雄厚的保险公司也不可能占领全部的市场领域,所以每个寿险公司都要根据市场定位精准确定目标,分析市场,细分消费群体,选择最理想的客户群体并为之量身打造相关产品。如,泰康人寿主推老人险,中华保险相应推出了专门针对女性的保险产品,美国友邦则推出了独一无二的绑架险等。

另外,寿险公司在利用现代保险营销理念管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品牌宣传。例如,赞助城市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多多为公共事业捐款、,扩大在公众中知名度,稳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公共形象。

3、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拓展策略

产品和服务都要以客户为中心,尽最大的力量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服务型行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偏离这一基本规则,一定会影响到公司方方面面的的发展。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对客户需求研究的投资力度,为客户提供更具有高附加值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

保险产品的延伸服务对于寿险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延伸服务首先要研究客户的现实需求。公司要依据客户最关注、最迫切需求的事物来开发延伸最实用的服务项目,让客户享受最实在的服务。其次,要研究客户对服务的期望值,每位客户都对公司的服务有一定的心理预期,这就要求公司准确了解客户对保险公司服务的最高期望和最低期望。再次,要研究客户的潜在需要。市场环境、客户预期值以及技术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技术发展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因此,客户对服务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现有的服务形式很可能跟不上客户的需求发展。及时了解客户潜在需要,适时改变更新服务尤为重要。(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州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美).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6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篇7

短短几年时间, 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推广到全面覆盖, 基金累计规模迅速增长, 对于保障和改善参保居民老年生活、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不断扩大, 参保居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也不断进行基金积累,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和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风险一旦发生, 将直接影响到亿万居民的“养命钱”。如何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和管理, 确保在目前条件下投资运营,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不足

(一)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途径过少, 缺乏效益。

在基金的财务管理中保值增值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状况下, 基金的经办机构会将两个月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金额预留。结余基金进行投资, 获取收益, 银行定期存款与国债的购买是养老保险基金制度规定下的投资方式。经办机构会将结余基金用于购买国债以及定期存款。为此, 获得投资利益基本的来源则为银行的存款利率与国债利率。以上投资模式表面看来具有较高安全性, 可以保证基金的安全, 然而其投资效率和股票等一些投资途径进行比较, 不仅收益低, 同时也会受到市场经济、利率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出现资金贬值、亏损的现象, 无法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

(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混乱。

虽然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县范围内已经基本达到统一, 但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乡镇一级, 部分地区虽然乡镇网点众多, 但在有些乡镇的服务并不是全日制的, 只是每周服务一天, 这就造成了工作人员收缴保费入账不及时, 参保人员缴纳的保费在被收取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被吞噬、挪用等风险, 业务经办人员也要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三)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 不具备基金运作管理的经验, 同时又没有对委托投资资金进行有效财务监管的能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行政人员, 这部分人大多只能做记账、转账、支付等工作, 缺乏操作投资组合、构建模型分析市场潜在风险的能力, 缺乏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投资财务账目的监管能力。客观而言, 无论在目前投资品种单调的情况下运营社会保险基金, 还是未来社会保险基金按市场化运作, 各级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都难以承担实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重任。

(四) 基金核算管理力度不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核算是基金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且基础的环节, 同时也体现了基金管理工作的风险, 其主要原因是基金核算管理人员缺乏更为专业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 在核算目标不对基金的完整性与安全性造成影响的基础上, 要将养老保险资金及时入账, 以此保障养老保险基金核算的准确性。然而实际上, 养老保险资金在核算的环节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比较少, 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十分有限, 为此在进行养老基金核算时, 则会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 对核算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在核算养老金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疏忽。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措施

(一) 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 保证基金的安全性。

保证基金的安全性与保值增值, 是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针对基金的安全性而言, 务必要建立具备科学性与合理行的基金管理制度, 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 可以将投放渠道拓宽, 突破传统渠道, 选择专业性的基金投资机构, 将资产投资结合进行完善与优化, 以此全面提升基金获利水平, 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二)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支付时互相监督、彼此制约。

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基本养老金支出、医疗补助支出、丧葬补抚恤补助费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和其他支出。在养老金支付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审核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条件。审核项目、标准、支付的对象。其次, 建立合理的授权分责制, 完善审批手续, 对审批手续残缺不全的, 应责令退回重审。

四、结论

我国的社会保障会计工作正是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 社会保障问题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及政治、经济稳定, 会计核算、会计模式等直接关乎着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 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应当高度重视。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篇8

目前,公司在全国已开设18家省级分公司,在上海、广州成立了全国性的电话销售中心和客户联络中心。

2012年12月,国华电商以革命性的万能险产品在淘宝聚划算平台创下“三天过亿”的骄人业绩,创造中国电子商务史上首个“单团破亿”的纪录。2013年“双11”,开创了9分34秒过亿的销售神话,天猫旗舰店双11当天成交5.26亿。短短一年多时间,国华电商销售业绩已接近20亿。国华人寿在电商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使购买保险成为一种客户自主行为,极大地改善了保险行业形象,推动了整个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国华人寿总裁付永进因此当选“2013年互联网金融年度人物”。

2013年,国华人寿先后荣获和讯网“2013年度最具创新力保险公司”、金融界“最佳中资寿险公司”奖、天下网商绿网商:年度最具成长性公司、东方早报社“2013年最具创新力保险公司”、《华夏时报》“金蝉奖——2013年互联网保险产品最具创新奖”。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篇9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风险,风险分析

一、我国现阶段资金运用情况

新《保险法》自2009年实施后就允许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投资领域, 推出相比以前的投资渠道。在《保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 对于各种投资的投资比例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不断发展、而随着中央银行利率的不断削减, 致使中国的利息率已下降到迄今为止的低水平。这其中对保险行业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方面莫过于保险资金收益方面的大幅度下降。加上我国保险在政策上有些滞后, 使我国的保险行业面临很多发展上的阻碍与困境。要想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保险事业, 显然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出路。

二、我国保险投资的主要策略

在我国, 保险资金的运用自开始以来至今, 有了很多不同阶段的变化。如今我国的保险投资正处于1995年至今的规范发展阶段。我国自从2001年正式加入WTO后, 很多的外资保险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国民的视线。对于国民来说, 对保险公司的选择余地也相对多了起来。因此, 透彻了解我国保险资金现状, 提高国内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已经成了保险界热议的话题。

从公开数据来看, 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保险业务近几年的总投资收益率并不是节节攀升, 都略有下降趋势, 三大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也日渐谨慎起来。近几年来由于各大保险公司将保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各大保险公司也为此得到了相比以前更多的资产, 由此可支配的投资资产也就相应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的投资资产、总投资收益都有攀升的情况发生, 仅平安保险在有了轻微下降的现象发生。不过是市场是动荡的, 在总收益增长的同时, 也无法避免收益的降低。从公开的数据来看, 人寿、太保和平安保险业务依然不甚乐观, 三大保险公司在投资策略上走起了日渐谨慎的步伐。事实上, 由于资本市场的频繁波动, 三大保险公司纷纷调整投资策略。

2010年, 中国削减债券、股票和其他投资资产比率, 但存款比率上升近4个百分点上升至33%。平安保险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情况:存款比例劲增。平安保险固定的收益投资占投资总额的77.8%, 相比2009年的76%的比率增加了1.8个百分点, 仅定期存款就上升了2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认为, 定期存款的比例之所以大幅度提升, 很大一部分是是受益于央行的加息政策, 随着各银行推出的存款返利优惠政策, 各保险公司通过定期存款所获得的公司资产收益大幅上涨。根据各保险公司的年报显示,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定期存款及利息在各大保险公司中遥遥领先, 并且其金额远远高于整体投资收益增幅。而向来对投资方面走稳健路线的太平洋保险却出人意料的看好债券收益, 债券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较前一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而定期存款的比例仅增加了1个百分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针对近几年的投资及投资收益情况, 仍旧将可用于投资的大部分资产用于稳健发展的定期存款投资。而这种保守谨慎的情绪同样蔓延到权益类市场。

三、投资方向的选择

所谓的选择投资方向, 就是在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中选择恰当的投资比例对这些产品进行投资, 从而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换句话说, 就是在有投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换句话说, 融资而来的资金对保险公司来说毕竟是有限的, 而在融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保险公司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就要考虑例如何维持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水平等问题。从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投资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资金均是选择了保守派, 即存入了银行或进行了低风险的投资, 但这类金融商品的收益相对来说也很低。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的保险投资市场的投资方向过于单一, 也很难在收益率方面有所提高。根据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 进行在一定比例下控制的多样化投资, 这对保险公司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个保险公司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但即使是保险公司进行了缜密的分析和严格的风险控制, 仍然不能避免保险公司的资产将随着社会和市场的不可预测的情况变化。所以为了避免在投资过程中对某一类别、某一方面进行过于单一的投资, 保险公司要分散在投资方面的风险性。因此, 摆脱这种过于依赖低风险低收益类产品的特点, 将是未来阶段我国保险投资产品, 尤其是非寿险类保险投资产品的重要特征。非寿险公司由于从融资结构上同寿险公司有着较大的差别, 因此对于财产保险而言, 其出险的情况更加难以预测, 通过优化投资结构, 实现在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现金流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合理化地构建投资结构, 实现多种产品的套期保值, 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投资方向的问题, 也是对公司资产进行风险管理的问题。

最为直观的数据即为三大保险公司近些年年报, 年报显示2010年至今, 各大保险公司投资走向均是保守型, 大量的权重股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其中, 最受各大保险公司青睐的就是各种银行股。

三大保险公司中, 太平洋保险一直偏爱金融股。中国太平洋保险前十大重仓股中, 六只股票为金融股。

在国寿十大重仓股中, 占据了半壁江山的是民生银行等5只银行股。

相比较而言, 中国平安在金融方面的投资就略显微薄, 而在投资方向上也显得相对多样也积极些。

四、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保险投资的风险是指保险资金在运用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可预见的或者不确定的因素, 造成的保险投资收益或损失。保险投资风险根据风险的性质可以分为正常投资风险和非正常投资风险。在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上, 可以为投资的对象产品构建安全垫。所谓安全垫是指一种保证数额投资收益。当为保险资金所构建的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达到一定水平时, 可以对额外的剩余资金进行较高风险的投资从而实现较高的收益;当该组合所获得的收益不能达到安全垫的水平时, 就要对投资组合再次进行资产分配。

五、保险公司应积极应对保险投资风险

(一) 适时调整保单利率

保险公司应该根据银行利率的变动相应的对保单的利率同时进行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保险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而我国寿险保单上限为2.5%的利率已经并不适合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保险领域。而如果在利率方面完全开放, 随着银行的利率变化而随时做出调整, 又可能会出现个别的保险公司为获得更多的保单, 将利率调的过高, 导致风险加大, 这样的恶性竞争将直接导致保险市场的混。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就要依靠相关部门适时调整保单利率。

(二) 分散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在进行投资的时候, 应尽量避免过于单一的投资种类, 应将投资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领域, 这样避免了每一项资金投资的金额过大, 同时也就分散了投资的风险性, 将保险公司可能遇到的亏损度降到最低。

保险公司在对证券市场等风险相对较高的领域进行投资时, 可以在投资之前全面的对所要投资的证券市场进行了解, 并同时制定详细的风险规划以及预期收益的目标, 然后再根据本企业自身所能承受风险的能力来对各种可投资的证券类别进行分析比对, 最终选取最优投资类别。

六、结语

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 在保险市场日益趋向成熟的时候, 中国保险企业也可以把投资方向投向世界的证券市场, 更广泛地分散风险, 从而获取稳定的收益。风险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在进行资产投资的同时, 一定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 要建立客观的风险意识, 风险所能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但同时也无需用过于消极的态度去面对风险, 消极的态度只会引发更大的风险。在保险资金的投资过程中, 要采取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去面对风险。

参考文献

[1]Scott E.Harrington&Gregory R.Niehaus.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佩.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控研究[J].湖北:武汉科技大学, 2009.

[3]封进.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郭文旌.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策略选择[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0 (01) .

浅析人寿保险公司承保风险控制 篇10

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我国的保险业务也得到了相应的增长, 这就为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以及市场经济稳定的发展, 为我国的保险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从保险行业的本质看来, 保险行业是一个有巨大风险的行业, 所以很多保险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以风险为主要的经营对象的, 与此同时, 保险公司还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风险安排以及风险应对措施, 这些方式都是对保险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的一种转移方式。所以随着保险业务的不断增多, 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多, 保险公司索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

2. 人寿保险公司风险控制内容及特点

2.1 人寿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内容

关于人寿性保险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 对于风险的控制, 主要表现在对于风险的规避以及损失的避免。与此同时, 在发生损失或者其他风险的时候, 要对这些风险造成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减少, 并且人寿保险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 应该按照不同的风险来设计不同的控制和管理的办法, 这些办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降低人寿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损失。除此之外, 人寿保险公司的外部环境风险也对风险的控制以及损失的规避有一定的作用。关于风险控制的承保, 实质上保险公司在其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其所遇到的风险进行的一种评估和分类, 并且在评估之后, 判断是否可以进行相应的承担和保证。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承保的确定是保险公司承保的开始, 也是保险公司所有业务顺利进行的一个保证, 更是保险公司在其业务进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的方式。而对于承保, 其工作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保险业务的正常进行, 更是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直接收益。所以保险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 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承保机制, 一个有效的承保机制是一个保险公司顺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更是衡量一个保险公司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保险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 对于风险的控制也就是为了人寿保险公司的损失更少, 并且对于风险的良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保险公司的不良影响, 促进其顺利发展。

2.2 人寿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特点

人寿保险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 在其承保环节也会遇到很多的风险, 并且在这个环节和这段时期, 保险公司对于风险控制的水平的很能力也比较低。很多保险公司对于风险的规避意识还是不够强烈。而关于承保的风险控制, 是保险公司进行管理时的一项基本职能, 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 并没有融入到保险公司的管理中, 这就使得当前的保险公司的承保仍然处于一个被动的环节。从承保风险控制的本质看来, 承保风险控制就是为了达到保险公司盈利的目的, 所以,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增加其收益也成为其主要的发展目标, 并且增加收益不仅体现在保险公司的起点和终点, 还贯穿与其发展的整个环节。

3. 人寿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控制

3.1 提高保险意识

我国对于保险业务的认识还不是很足, 并且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 一直处于计划经济的发展当中, 很多人对于保险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 在保险公司当中, 只有一些专业人员对于保险有较好的认知, 除此之外, 其他的从事保险行业的人员对于保险的意识也不是很足, 人们的传统思想也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就当前情况而言, 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规模还是比较小, 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小的份额, 这和我国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有一些不相符合的地方, 这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 我国的保险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且要加强保险的宣传力度, 加强人们对于保险的意识。保险行业首要进行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当前人们对于保险的认识, 具体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保险公司从自身做起, 在发展的过程中, 加强对社会以及其从事保险的人员的教育和宣传, 通过不断的改善使得人们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保险的看法;3.1.2保险公司在进行的宣传的时候, 还要对保险当中的风险和风险控制进行一定的宣传, 使人们对于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 通过不断强化风险意识, 深入教育, 提高监督水平, 并且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提高风险意识, 来达到自己发展的目的, 是自身得到很好的发展。

3.2 树立科学承保风险的控制观念

在人寿保险公司发展的过程中, 在关于风险控制以及内部环境调解的过程中, 应该要有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观念, 从根基上牢固人们对于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认识。具体表现在一个几个方面:

3.2.1 相关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保险公司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对于保险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的建设, 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 使得保险公司的管理更加顺利的进行;

3.2.2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内部思想以及环境的调解, 使得保险行业的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风险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3.2.3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通过对相关的激励机制以及惩罚机制的完善, 最终保障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够落到实处;

3.2.4 在保险公司发展的过程中, 通过对其相关的制度以及体系进行全面的建设, 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 保证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有效顺利的进行。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依据保险公司的发展特点, 建立一个适合保险公司自身发展的发展制度和体系, 对于保险从业人员的工作和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 进一步达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和效果。在当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金融体系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 并且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是当前市场经济摁钉发展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 保险行业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保护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保险公司对于社会发发展以及经济稳定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而关于人寿保险行业, 实质也是一个具有很大风险的行业, 人寿保险行业如果出现风险, 聚会导致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近几年,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地位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 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稳定, 很多保险行业的组织以及个体对于保险行业中遇到的风险以及问题都能很好的应对和解决。保险行业在当前的发展当中, 不断的成熟和稳定, 所以其面临的风险也不断的加大, 所以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树立风险意识, 加强其内部控制, 保证其顺利稳定的发展。

3.3 优化管控

要想达到优化管控, 要做到以下几点:3.3.1保险公司应该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其内部进行相关的控制, 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机制, 最终达到公司的发展目的;3.3.2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对各个环节进行相关的操作和控制, 对于公司出现的风险应该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解决和应对, 在整个控制的过程中, 应该遵守科学和有效的原则, 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控机制和控制机制, 使得保险行业的发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3.3.3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 还应该要求各个部门以及组织之间进行相互监督, 对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进行相关的确认, 通过相关的业务方式以及形式, 对整个控制环节进行相关的监督, 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 促进保险公司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 在保险公司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对其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系统进行很好的优化, 并且对其经营理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最终保证保险行业的顺利发展。

总结

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在风险上关于控制和管理的问题, 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和保险行业的顺利发展机密相关。本文就是人寿保险公司的发展以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并且就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英君.保险和保险法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孙蓉, 兰虹.保险学原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3]张承惠.我国保险业系统风险分析[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调查研究报告, 2011.

财务再保险在我国保险公司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财务再保险;目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93-01

近日来,保监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投资新政策,偿付能力不足却成了保险公司投资的一道门槛。现阶段保监会加强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视,也凸显了偿付能力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平安2008年年报出炉,其通过寿险再保险安排锁定风险的操作方式,让财务再保险这种资本筹集方式重新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1 财务再保险

财务再保险是原保险人把已有业务的利益或损失分给再保险人,由再保险人来承担将来保险业务收益的风险。对于再保险人来说,一般财务再保险合同也要设定一个再保险人所承担累计责任风险的上限,并赋予再保险人一定的条件下终止合同的权利再保险人融通的资金与保险人整体财务状况有显著关系,且其现金流量应大于保险人传统再保险安排的现金流量。

财务再保险起源于美国的非寿险市场,原先是非寿险公司希望得到再保险公司的财务援助,来降低因为自然灾害发生、赔偿支付过多造成公司财务亏损。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寿险公司也开始运用财务再保险这种新型理财工具,它可以调节保险人的财务状况,平衡利润和改善公司财务报表。

2 财务再保险与传统在保险的比较

财务再保险与传统再保险都是进行风险的转移,不同的是传统再保险主要转移的是承保风险,即承保因保险事故所致的实际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风险;财务再保险主要转移的是财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资产风险、利率风险和时间风险。财务再保险可以使保险人的未来利润立即实现,加之将负债分出,从而可以改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是传统的再保险无法比拟的。传统再保险只是承接新业务的分入、分出,而财务再保险还承接老业务、已有业务的分保,是分出人把已有业务的利益或损失分给分入人,由分入人来承担将来保险业务收益的风险,财务再保险的成本通常高于传统再保险。下表是财务再保险与传统再保险的差异:

财务再保险传统再保险

合约期限一年或多年一年更新

转移风险承保风险或财务风险承保风险

责任范围过去、现在和将来将来

合约性质定制标准化

合同目的转移风险,调节财务状况,平衡利润,改善财务报表转移风险

3 财务再保险在我国保险公司的运用

财务再保险出现的早期,许多国家或地区都禁止使用财务再保险,认为财务再保只能起到粉饰报表、美化财务状况的作用。随着保险业及再保险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认识到财务再报不仅仅是粉饰报表,而是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手段,它可以通过稳定现金流,降低资本成本,合理避税等方式在保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财务再保的方式得到了保险公司及监管机构的重视,并逐步发开禁令,对财务再保险制定相应的法规,规范其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国际保险公司的巨大竞争,资本金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保险公司发展的障碍。财务再保险虽然在各个国家仍然没有统一规范的监管规则,但我们仍可以借鉴其经验,运用于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再保险中。我們必须认识到财务再保险的巨大潜力并注重创新,使其促进再保险的发展。

财务再保险的运用可以达到以下的目的:平衡利润。当保险公司赔付率较低,整体盈利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盈余提拔至再保险公司,由再保险公司为其管理,即进行财务再保险。如果未来某一年出现巨灾风险时,就可由再保险公司弥补亏损,如此一来,保险公司的获利,将不致因为天灾等因素,出现剧烈的变化,稳定了公司的现金流,同时保险公司的财务能符合风险资本的要求。合理税务。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超过5年,保险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采用财务再保险可以调节各年的利润水平,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增加保险公司的现金流,从而增加了企业价值。扩展业务。通过财务再保险,可以将整个业务分给再保险人,无需增加资本金。许多国家对业务量的扩张都有一定资本金的限制,通过再保险可绕过资本金的限制,增加业务量,并扩大收入来源。但同时也应注意资本结构的风险管理,关注偿付能力。

基于上述财务再保险的作用,在我国财务再保险将运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在出现大量的利差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财务再保险转移利差损;第二,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定渠道较少,保险公司为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益,很可能通过财务再保险的方式将资金转移到收益率较高的地区;第三,目前保险公司都在争取早日上市,上市之后财务信息将向公众公开,财务报表是否好看将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投保人的选择,这很可能促使保险公司采用财务再保险的方式来平衡利润,装饰报表。

虽然财务再保险的不当运用导致了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和美国AIG案,但我们应辨证的看待财务再保险这个事物,其本质是一个创新型的理财工具。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财务再报不仅仅是粉饰报表,更多的是一种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工具,与其让其暗中进行,不如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XC皇.tif,JZ]芹.略论财务再保险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J] .上海保险 2008 (1).

[2]杨永宁, 钟毅恒 .国外财务再保险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 . 金融会计 2003 (11).

[3]李晓[XC羽.tif,JZ] .财务再保险的兴起以及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J]上海保险 2007 (1).

基层人寿保险公司 篇12

为防范和化解人身保险公司收付费环节的资金管理风险, 提升寿险公司的内控管理水平, 保监会于2008年11月下发了《关于加强人身保险收付费相关环节风险管理的通知》 (保监发[2008]97号, 以下简称“97号文件”) , 规范了现金收付费方式和非现金收付费方式适用的具体条件, 实现了对人身保险收付费行为规范管理, 特别是对收付费现金方式的严格规定, 要求各寿险公司从2009年3月1日起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收付费的管理。

截止2009年6月末, 剔除国寿集团存续业务和养老险公司业务, 行业收付费方式中, 银行转账占比约为86.8%, 柜面现金占比约为12.9%, 营销员现金占比仅为0.3%, 改变了以现金为主的传统收付费方式, 形成了向银行转账方式转变的态势, 为有效防范利用收付费管理缺陷而引发的资金风险奠定了基础。

一、收付费概述

收付费作为人寿保险公司业务流程中的核心环节, 是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 收付费岗人员通过现金、支票、汇票、转账、银行代收等收付费方式进行各种收付费业务行为并予以核对确认收付费实现的过程。

收付费包括现金和非现金两种方式。现金收付费指寿险公司柜面或通过第三方以现金形式收付费。

非现金收付费是指保险公司不以现金的形式, 而是通过银行等资金支付系统收付费, 主要形式有银行 (邮政) 自动转账业务、银行实时代收、支 (汇) 票、POS机收费、银行缴款单收费等。

银行 (邮政) 自动转账业务主要适用于寿险公司与各商业银行、邮政签订保险费代扣代付协议, 实行保险费 (金) 通过商业银行、邮政自动批量转账业务。

银行实时代收适用于通过银行柜面直接收取保费的转账业务;支 (汇) 票适用于客户或寿险公司通过转账支票 (汇票) 交纳保费或支付保险金。

POS机收费适用于客户直接到寿险公司柜面通过POS机交费或寿险公司通过移动POS机上门收取保费。

银行缴款单适用于客户通过银行柜面将现金保费直接交入寿险公司账户。

目前寿险公司收付费方式是以银行 (邮政) 自动转账业务为主, 柜面POS收费、银行实时代收、支 (汇) 票、银行缴款单、现金为辅的模式。

二、收付费管理基本要求

收付费管理是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寿险公司个人业务较多, 存在业务员多、规模庞大、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一个时期以来, 收付费环节的资金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寿险业务发展的一个风险焦点。

特别是近年来, 寿险业连续发生业内外人员利用公司收付费管理漏洞实施诈骗、挪用客户资金的案件, 有的案件涉及案金额高达数千万, 严重侵害了投保人利益, 败坏了保险行业的声誉。如何加强收付费管理, 防范资金风险是当前寿险业的一项迫切工作。

收付费管理的原则是在确保收付费环节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大力推行安全、便捷的收付费方式。目前寿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对收付费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收付费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如对单据、印鉴、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 将收付费管理工作日常化、制度化;从流程看加强收付费资金管理, 在源头上加强收付费环节的资金、日结管理, 推行收付费资金的转账方式, 减少资金流转的环节和时间, 增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资金收付费管理平台, 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收付费管理模式提出了地位相对独立、管理相对集中、服务相对前延的矩阵管理思路, 贯穿“共享服务”的理念, 通过逐步实施集中化的后台处理和专业化的运营管理模式, 建立起直接面向客户的收付费管理体系, 确立以控制风险为核心的增值型收付费模式的目标的定位。建立了收付费环节的风险管控机制, 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通过制订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实施专业化管理;丰富收付费手段,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三、非现金收付费模式创新

推行非现金收付费方式, 提供多种结算服务方便客户选择, 减少客户办理业务流程, 节省客户的时间, 确保客户在投保、退保、索赔环节的资金安全, 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客户对公司的认识, 从而树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实务中, 寿险公司的银行转账业务的操作, 由各家分支公司与各银行合作。各家公司以及分支公司与各银行有多条网银线路, 总部无法监控所有的分散操作, 如转账业务中存在着制盘、回盘的控制风险。此前多家保险公司都发生过在银行转账支付中相关人员修改制盘数据导致资金流失的事件。

如何集中系统内代收代付保险资金已成为各家寿险公司防范收付费资金风险的迫切工作, 也是监管部门加强风险管理的重点。目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开发使用的“一户通”转账业务就是一种创新收付费转账方式, 能实现工行、农行、招行等几十家银行的保费转账处理, 目前在全国系统乃至整个保险行业都是一种首创的转账模式, 实现了“一对一”转账模式。

“一户通”转账业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实现了跨行批量实时转账, 拓宽了客户的转账交费渠道。实行“一户通”系统后, 寿险公司可以通过人民银行金融清算中心将工、农、中、建等几十家银行的代扣代付保费资金进行跨行批量转账处理, 改变了以往“一对多”模式, 完成了所有签约银行转账业务, 大大节约了寿险公司在各家银行渠道的维护成本。同时客户可以按手中持有的银行的借记卡、存折, 自由选择, 不再受原来只有少数几家银行的限制, 满足了广大客户的转账需求,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第二, 加大了省级集中管理力度。通过“一户通”系统, 可以实现寿险公司转账业务的省级或全系统的集中管理, 即通过在省级公司或总部完成全辖业务批量代扣代付文件生成、发送与回盘、推行批量业务、银 (邮) 保通业务资金结算等工作。

目前中国人寿浙江省分公司对全省各业务系统转账数据的处理均由省公司收付费运营管理岗统一操作完成, 代收代付保险资金也由省公司资金管理岗和收付费运营管理岗核对后统一归集。全省系统所有转账业务, 省公司与省人民银行杭州金融清算中心一家金融机构发生数据和资金的往来, 有效减轻基层公司和柜面工作压力, 节省大量人力成本, 为全系统转账业务集中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三, 实现授权账户的实时核对认证, 确保资金管理高效、安全。寿险公司柜面人员在录入客户的授权申请后, 随时提交银行端进行账户的实时认证, 人行系统自动校验付款人账号与户名是否匹配、账户状态是否正常, 银行端校验的信息实时返回寿险公司柜面, 这样大大缩短了授权核对流程的往返时间, 提高了银行转账的时效性, 提升了保险代扣资金事前监控管理水平。

通过“一户通”系统扣款成功的数据, 资金可在次日中午前划入寿险公司指定的一家开户行银行, 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寿险公司在多家银行开设收入账户, 减少了保险资金的流转时间, 提升了资金周转速度, 确保了收付费资金的安全。

四、非现金收付费方式推进建议

首先, 应进一步创新收付费手段, 拓宽服务渠道。不断创新非现金收付费手段, 研究建立直接面向客户的资金收付关系, 通过邮政汇兑等多种方式实现农村营销服务部的代收代付, 拓展两乡业务, 为客户缴领款提供多渠道、更便捷、更安全的资金收付方式和服务渠道, 也为公司资金风险控制从源头上构建新的管理手段。

在大力推广银行 (邮政) 转账实现批量代收代付的同时,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ATM机自助缴费、网上缴费等新型结算方式。及时跟踪各金融机构结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适时将新型结算手段在寿险公司系统内试行和推广,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其次, 要加强银 (邮) 保三方合作渠道, 加大收付费集中处理力度。随农村市场不断扩大, 如何在农村客户以及金融条件不够完善的村镇实现收付费管理, 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现有非现金收付费渠道基础上, 应逐步改善农村收付现状, 加大与农行、邮政、农信社等农村常见金融机构的合作, 推行批量转账合作, 满足不同银行储蓄客户的转账需要。

“一户通”业务的实施, 是浙江国寿在收付费方式上的创新, 这一新举措走在了全国寿险行业的前列。通过开发与银行间的统一资金转账平台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运用网络平台等先进收付手段来提升支付效率, 加大收付费集中处理来完善收付环节内控。实施虽不到一年, 但在收付费管理上取得了较大成效, 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收付费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 随着收付费模式的转变, 全面推进银行批量转账的“一户通”业务, 未来寿险公司收付费管理模式将进一步体现风险管理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理念。

参考文献

上一篇:税收宣传月下一篇:婴儿培养箱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