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状况

2024-07-26

孤独感状况(共3篇)

孤独感状况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各地要大力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 “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 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多年来, 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 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 “寄宿制工程”的实施, 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 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 并完成义务教育,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发的寄宿制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 了解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分析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并对其原因加以探讨, 提出对策, 以促进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 选取甘肃省酒泉市等6个地区32所中小学校的寄宿和非寄宿学生共3600名, 发放问卷3600份, 回收问卷3480份, 其中有效问卷3446份, 问卷有效率为99.02%。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 然后使用SPSS11.5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 儿童孤独感量表

由Asher, Hymel和Renshaw于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 是用来评定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的量表, 适用于3~6年级学生。该量表有24个项目, 可用于评定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其中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地位的主观评价 (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 6条指向非孤独) 。经反复使用, 有很好的信效度。

(2)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是由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7年为区分R.S, Weiss (1973) 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 属多维量表, 包含15对描述。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 效度较高, 为0.76。本研究中, 主要采用此问卷测量中学生的孤独感[1]。

(3)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HT) 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 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除港、澳、台之外) 几千所中小学得到了广泛使用, 普遍认为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1, 说明该量表测题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重测信度为0.667~0.863, 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与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的相关系数为0.59, 是全国较好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1) 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 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共1312名, 其中存在孤独感者176名, 占总人数的13.4%。

表1显示, 5.8%的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 41.8%的非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 9.6%的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 44.8%的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 但寄宿小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小学生2.6个百分点。

(2) 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 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共2360名, 其中存在孤独感者226名, 占总人数的9.5%。

表2显示, 3.8%的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 58%的非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 5.7%的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 32.5%的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 说明寄宿中学生和非寄宿中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 但寄宿中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中学生1.9个百分点。

2. 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 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显示, 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寄宿小学生的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孤独总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小学生, 冲动倾向显著低于非寄宿小学生。

(2) 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对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总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 结果如表4所示, 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寄宿中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

四、分析与讨论

1. 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 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寄宿小学生的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孤独总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小学生, 冲动倾向显著低于非寄宿小学生。寄宿小学生相对于非寄宿小学生, 过早地独立生活, 还没有形成有效处理事情的能力, 同时, 他们承担的压力也较大, 生活上要自己动手, 还要面临学习的压力, 结合现实我们发现, 寄宿生中出现小便失禁的学生较多。寄宿小学生的恐怖倾向显著高于非寄宿小学生, 因为寄宿小学生在学校里住宿, 许多学生面临晚上不敢上厕所的问题。寄宿小学生相对非寄宿小学生, 冲动性低, 一般不会因为小事跟同学吵架或打架, 这可能是寄宿小学生长期生活在集体生活中, 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忍耐和宽容, 长此以往, 他们形成了这种习惯, 遇到问题比较冷静[3]。

2. 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 寄宿中学生的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与非寄宿中学生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寄宿中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寄宿中学生的自责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 所谓自责倾向, 就是指中学生比较自卑, 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寄宿中学生相对于非寄宿中学生, 由于很少回家, 有时候父母给的生活费往往不足以应付学校的花费, 因此, 很多时候寄宿中学生都要从朋友或老师那借钱, 这就使得他们比较自卑;同时, 某些寄宿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 在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影响下, 也会造成自卑。寄宿中学生的恐怖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 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相联系, 如体育竞赛时, 有些学生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加入才会输的, 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 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 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 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 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 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五、建议

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把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 大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 减轻学生的孤独感。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 对刚寄宿的学生进行摸底, 对不同家庭, 不同民族,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 并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支持, 减轻孤独感。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家长例会或进行家访, 通过协调、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 针对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的情况, 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拓展学生的兴趣, 并引导学生在团体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 发展同伴关系。此外, 学校还应探讨如何为学生营造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以增强寄宿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父母从小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交往、合作以及竞争的能力, 提高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同时, 寄宿学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学习费用,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 关心孩子, 尽可能地多看望孩子, 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谢华, 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1) .

[2]刘朝军, 田素英.寄宿制和非寄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

[3]李传银, 许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社会心理研究, 1999 (3) .

[4]胡云霞, 董正旺.福建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 (6) .

[5]程龙.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校医, 2009 (4) .

[6]夏瑞雪.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7]廖全明, 黄希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心理科学, 2009 (2) .

[8]张玉堂, 王晓丽, 王小卫, 等.16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课程设置情况分析.甘肃高师学报, 2008 (5) .

孤独感状况 篇2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孤独感,社会支持

精神分裂症做为一种重型精神病,其病程迁延、致残率高,一旦得病,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虽然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许多病人得以入院治疗,不足的是院内治疗仅仅能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要达到全面的社会康复这一最终治疗目标,还需要出院后社会、家庭的配合,但是做为临床工作者的我们得到的许多出院病人的反馈是:他们被歧视,没有朋友,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有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严重影响[1,2],因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查:了解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并为我们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①观察组92例,曾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当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以疗效临床痊愈出院,2010年6月—2011年3月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及缓解期的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调查。其中男性55例,女性37例;年龄14~55岁,中位年龄38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5例,高中及中专28例,大专30例,本科及以上13例。②对照组80例,经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检查目前无躯体及精神疾病的体检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5~55岁;中位年龄36岁;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 13例、高中及中专21例、大专28例、本科及以上14例。2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①采用问卷法,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师在统一指导语下,先对患者作必要的解释,然后由患者独立地完成问卷调查,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孤独量表(UCLA)[3]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4]。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③UCLA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共有20个项目,总分越高越严重;另外将得分平均后可以评价严重程度,分数≥40分为轻度孤独感,分数≥60分为中度孤独感,分≥80分为严重孤独感。④SSRS为国内肖水源等编制,用来评定受试对象的社会支持状况,分为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共10个项目,第1~4,8~10条每条只选1项,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第5条分 A、B、C、D 4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总分即10条目计分之和。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2.0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得分

92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40.30±9.41),80例健康人的孤独感得分为(34.18±7.78),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严重程度

将92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与80例健康人的孤独感按照量表的严重程度分级后进一步比较,分数≥40分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见表1。

注:与健康人比较,aP<0.05。

2.3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社会支持

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与健康人分别进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社会支持进行比较,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社会总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健康人。见表2。

2.4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将92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与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观察患者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可见: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随社会支持的增多而降低。见表3。

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以UCLA(孤独感)为因变量Y,以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X1、X2、X3,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70.373-1.433 X2。即UCLA=70.373-1.433X2。

3 讨论

孤独感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复杂心理现象,它的产生、发展除了与个体的人格因素、认知因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与个体所处的社交环境和个体的社会关系状况有关,当人的某种寻求未能达到一定的期望值时,孤独感便产生。本文的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人,与马晏[5]的研究结果一致;过高的孤独感不利于身心健康,特别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这种心理问题很可能会增加本病的复发风险。同时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进一步进行孤独感严重程度分级的比较发现,分数≥40分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提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中较多具有轻度以上孤独感,需要心理医生给予干预。

社会支持又称社会网络,是个体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家庭、社会和自助群体等所给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6]。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7,8],可改善个体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慢性病患者能更好地适应疾病过程,缓解抑郁、孤独;我们的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社会总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健康人,与张少丽[9]、陈正东[10]、高振松[11]的结果一致,提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支持严重不足,这不利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院外康复及预防复发。有研究表明,过低的社会支持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风险。因此,社会及家庭应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被感知到的现实正是心理的现实,而心理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12],本文中调查对象的主观支持同样低于健康人,对社会支持得分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主观支持可能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可能由于病人回归社区后受到社会歧视以及因病产生的负性自我评价,从而影响了患者的主观感受。

因此,临床工作一方面要重视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交互影响,呼吁社会和家庭献出爱心,给予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给病人足够的、合适的情感支持与帮助,增加社会支持;另一方面,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教会他们在积极治疗自身疾病的同时,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学会自我心理保健训练和松弛训练,如倾诉、注意力转移或深呼吸训练,以缓解心理压力,纠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内环境的稳定,以此来提高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Pickenhagen A,Sartorius N.Annoted bibliography,of selected publica-tions and othermaterials related to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because ofmental illness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mes fighting it[J].Geneva:World 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2:95-102.

[2]Sartorius N.One of the lastobstacles to bettermentalhealth care:the sig-ma ofmental illness//Guimn J,Fisher W,Sartorius N,eds.The imageofmadness[M].Basle:Karger Base,1999:96-105.

[3]王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84-287.

[4]肖永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42-46.

[5]马晏.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孤独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717-720.

[6]许冬梅,杨杰,吴新荣,等.生活事件、个性、行为特征与急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57-458.

[7]黄丽,杨延忠.社会支持:肿瘤护理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理念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1-633.

[8]Primomo J,Yates BC,Woods NF.Social support for woman duringchron-ic illness: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urce and types to adjustment[J].ResNursing Health,1990,13:443-448.

[9]张少丽.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61.

[10]陈正东.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及社会支持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1,17(2):100-101.

[11]高振松.精神分裂症复发与治疗依从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8):705-706.

孤独感状况 篇3

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是指不同文化与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相联系的生活状况的感受或体验[3]。

目前对从事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的人群进行的身心健康状况调查较少, 本文主要选择了从事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的老师 (简称特教老师) , 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与从事普通幼教工作的老师 (简称幼教老师) 对照, 了解特教老师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市、区、县特教机构工作的老师,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用同样的方法对相同区域内普通幼儿园老师作对照。将调查内容告知被调查者, 均同意配合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收回有效问卷中, 特教老师54份, 幼教老师56份。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从教时间、是否正生病、目前 (近4周) 有无健康问题、有无外出学习培训经历等。 (2)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WHOQOL-BREF) 。该量表由4个领域构成: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 共26个条目, 前两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分别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总体主观感受。领域得分按正向记 (得分越高, 生存质量越好) 。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再乘以4得到。当一份问卷中有20%的数据缺失时, 该份问卷便作废。如果一个领域中有不多于两个问题条目缺失, 则以该领域中另外条目的平均分代替该缺失条目的得分。该量表信效度较理想[4]。

1.2.2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3录入并计算所有数据, 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 (±s) 描述。特教老师和幼教老师的基本情况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各领域得分的均值用t检验。以特教老师生活质量简表中4个领域得分为因变量, 年龄、教龄、婚姻、学历、是否正生病、有无健康问题, 以及是否外出培训学习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特教老师以女性为主 (占92.6%) ;年龄17~43岁, 平均年龄 (24±5.26) 岁;学历最低高中, 最高硕士研究生,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8%;从教时间最短1月, 最长10年, 平均从教时间 (1.86±2.20) 年;未婚居多, 占72.2%;有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经历的共26人 (占48%) , 其中省内培训21人, 省外培训5人, 累计培训次数39次。与普通幼教老师的基本情况比较, 其教龄、学历、婚姻状况、正患病、外出培训, 以及年龄等具有明显差异 (见表1) 。

2.2 生活质量得分

特教和幼教老师的生活质量问卷各项目得分比较, 生理领域和独立条目中健康状况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 (见表2) 。

2.3 影响因素

2.3.1特教老师生活质量各项目得分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将特教老师的年龄、从教时间、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健康问题、外出培训学习、是否正生病与生活质量问卷中各项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外出学习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均成正相关。正生病与生理领域成负相关。健康问题与社会关系领域成负相关。各项均不能与环境领域建立回归方程 (见表3) 。

2.3.2 不同年龄特教老师各领域得分。

对不同年龄特教老师的各领域得分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在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存在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 。

3 讨论

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教育训练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应遵循早期、科学、系统、长期高强度及个体化的原则[5]。老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特教老师的生理领域得分较幼教老师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病老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幼教老师, 患病也影响其生理领域得分。

注:*P<0.05;**P<0.01;***P<0.001。

对影响特教老师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外出培训学习能提高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 他们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而正患病、有健康问题则对生理和社会关系领域产生负相关性。不难想象, 外出学习能开阔老师的眼界, 增长老师的知识, 提升老师的自我价值。当老师患病和身体不适时, 易产生负性情绪, 会影响生理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

本次调查显示, 特教老师流动性大, 教龄平均不足2年, 3年以下者占75.9%。而普通幼教老师的平均教龄在5年半, 3年以下者占25%, 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由于孤独症儿童疾病的特点, 对他们的训练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热情, 特殊教育机构的老师每天面对的是存在认知能力障碍的残疾儿童, 容易引起身心压力过大, 心理健康水平偏低[6], 需要定期给予心理支持系统的干预和辅导, 提高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机构教师应对压力的能力, 对于稳定教师队伍, 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教老师以未婚年轻人居多 (占72.2%) , 平均年龄24岁;普通幼教老师未婚占46.4%, 已婚者占50%, 平均年龄27.13岁,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婚姻和家庭会增加经济需求, 也能稳定人的情绪, 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婚姻和家庭系统的支持能使教师面对工作生活压力时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保持乐观的态度[7]。比较年龄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关系, 其中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年龄较大者得分较高, 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丰富, 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将增强。

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家长认识到孤独症儿童早期训练的重要性, 对特教机构的需求量和对特教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8], 使特教老师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增多。在本次调查中发现, 特教老师学历 (本科及以上占16.7%) 较10年前向友余、张文京[9]报道的四川、重庆等地特殊教育教师学历 (本科占4.3%) 有所提高。同时, 特教老师的学历和外出学习的机会也明显高于普通幼教老师。这些都表明, 对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重庆市的孤独症儿童民办干预机构还能在经费上得到政府支持, 这对于促进孤独症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次调查发现, 特教和普通幼教老师的生活质量各项目得分比较, 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均无差异。可能与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关心和关注度提高, 特教老师工作的社会认同感提高有关。

参考文献

[1]杨玉凤, 金星明, 静进.发育行为儿科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74-181.

[2]何艳斯, 钟细霞, 李容汉.孤独症儿童48例应用特殊教育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 10 (7) :49.

[3]WHO Group.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WHOQOL)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Soc Sci Med, 1995, 41 (10) :1403-1409.

[4]郝元涛, 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 2000, 4 (8) :1127-1129, 1145.

[5]邹小兵.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医学治疗与教育干预综述[J].残疾人研究, 2014 (2) :25-28.

[6]周玉衡, 刘晓燕.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3 (1) :62-67.

[7]丁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身心健康现状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1 (7) :48-49.

[8]吕丛超, 张欣, 李爱月.孤独症儿童家长对早期干预机构评价及需求[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9) :1184-1185.

上一篇:服装电商下一篇:房建节能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