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迁改

2025-02-1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电力迁改(共5篇)

电力迁改 篇1

摘要:近年来,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铁路建设如火如荼, 本文主要介绍铁路电力线路、通信线路迁改技术要求, 以技术要求作为标准在铁路迁改施工方案的确定, 展开工程施工。

关键词:铁路,迁改,施工

1 电力迁改原则、方案和技术要求

1.1 迁改原则

1.1.1满足电气化铁路标准的既有架空线路不迁改, 影响电气化工程及电气化铁路运行的既有电力线路进行迁改。

1.1.2原则上按电力线路现状技术条件进行迁改, 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原则上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 但不允许低于原有线路技术标准。对产权部门已列人近期 (五年内) 规划改造的线路则应按规划要求处理。

1.1.3凡因电气化铁路而影响的路外既有架空电力线路, 不符合下列规程、规范规定的均需进行改迁。迁改后的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导线、电缆、电杆等主要材料和电力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尽可能采用定型产品。

1.2 迁改方案

1.2.1 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原则上应改电缆穿保护管过轨, 其埋深不得小于路基下1m。

1.2.2 35kV电力架空线路跨越铁路, 一般情况下升高杆 (塔) 跨越铁路。

1.2.3 110kV及以上电力架空线路升高杆 (塔) 跨越铁路。

1.3 技术要求

35k V及以上架空线路在跨越铁路时, 导线最大弧垂时距轨面的最小垂直距离、架空线路与铁路接近的距离、电力杆塔与铁路的垂直距离应满足表1规定。

1.4 电力迁改注意事项

1.4.1电力线路在迁改前, 应与建设单位、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密切配合, 共同对迁改项目进行调查, 并请主体工程施工明确电力线路的影响范围和工期要求, 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迁改方案, 避免发生二次迁改。

1.4.2对特殊路基和不良地质路基地段, 由于路基本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有6个月以上的沉降期, 应优先安排该地段迁改施工, 对于确实无法一次完成迁改的设施, 必须做好临时过渡措施, 确保需迁改设施的安全及正常工作, 确保路基施工正常进行。

1.4.3在线路土建施工进行电力迁改时, 应按照电气化铁路的技术要求一次迁改到位, 避免二次迁改。

1.4.4电力线路迁改完成后, 应及时联系产权单位进行验收, 并取得产权单位签字盖章的验收合格文件。同时, 还应取得线路所在土建单位关于线路迁改完毕后不影响土建施工的书面签认。

1.4.5线路迁改完后, 旧的线路应及时拆除, 电杆拔除后的洞穴应立即回填夯实, 以确保安全。

1.4.6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必须及时清除,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通信线路迁改原则、方案和技术要求

2.1 防护及迁改原则

2.1.1在铁路工程建设中, 对路基、桥涵、隧道、站、段、场、所、电气化、生产房屋等主体工程施工以及对今后铁路运营有影响的所有通信线路及设施, 均属于迁改的范围。

2.1.2对土建工程引起的迁改, 尽量做到一次完成, 避免二次迁改, 对于确实无法一次完成迁改的设施, 必须做好临时过渡措施, 确保其安全及正常工作。改迁后的有线、无线设施不仅满足土建工程的要求, 也能符合电磁兼容的技术指标。

2.1.3由于中国电信的长途一、二级干线已光缆化, 不受电气化铁路电磁影响, 原则上不赔偿, 只对跨越铁路、影响土建施工及运营的光缆线路按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农市话线路考虑按受电气化铁路实际影响程度据实防护或赔偿。

2.1.4对于在铁路地界范围内与铁路平行、重叠的电信线路、通信交接箱及移动基站等设施一律迁出铁路地界范围以外, 同时考虑电气化铁路防护技术要求。

2.1.5对上跨铁路的通信线路, 一般改为地埋并套钢管从路基下预留通道通过, 两头的终端杆必须立于封闭网以外并满足与最近股道中心距离不小于1.5倍的杆高长度, 电缆井等设施需设置在铁路用地界外, 方便以后电缆或光缆更换, 或者绕行从附近的桥涵中通过;对于与铁路交叉的既有地埋光 (电) 缆, 在路基施工同时即须做好钢管或槽钢保护, 并在路基两端设标识桩。过轨处的光 (电) 缆应采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缆线。一般不在站、段、场、所内作地埋过轨处理, 宜改为绕行。

2.1.6不同等级的光缆应采取不同的迁改方式。一般本地网线路按改迁500~1000m、增加1~2个接头考虑;而各电信公司所属长途网光缆则按整盘换缆改迁2000~3000 m, 不增加接头设计。

2.1.7对桥梁工程引起容量大、规格高的主要通信干线, 尤其是多孔通信管道、长途地埋通信光缆等的迁改, 应与相关单位充分协商, 制定切实可行的避绕墩台方案或保护措施。

2.1.8对所有通信、广播电视等弱电设施的迁改及防护, 原则上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 也不增加线路容量。

2.1.9线路迁改完后, 旧的线路应及时拆除, 电杆拔除后的洞穴应立即回填夯实, 以确保安全。

2.2 防护及迁改技术标准

《电信线路遭受电力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6830-86

《四部原则协议》 (1961年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范》部令 (2007) 29号

《长途通信干线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2002-92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97

《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006-2003

《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有线广播干扰影响容许值》TB/T10043-95

《通信线路及其他设施电磁干扰防护-工程设计指南》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范.部令 (2007) 29.

[2]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TB10008-2006) .

[3]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SDJ206-87) .

[4]电信线路遭受电力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6830-86.

电力迁改 篇2

尊敬的领导:

我单位承建的黄江大道路基工程,应业主及长沙县政府要求,严格按照节点进度进行,但目前施工红线范围内存有部分电力线路,已对我单位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1.K14+900-K15+400段既有路右侧高压电杆未移。需解决:

a)该段内苗圃内树木未迁移。b)终点处东侧需迁改3根电杆。

2.K14+200处有一苗圃,因苗圃老板不同意,暂无法施工。3.K13+850处有6根高压线杆未移。需解决:

a)该处为平交口,高压线需等平交口路基填筑完成后改迁至埋地过路。

b)右侧需先将排水沟施工完成后,填平既有排水沟。4.K13+550处有若干电信线杆未迁移。5.K11+280处左幅高压线杆未移。需解决:

a)左幅路基需填土成型后方可对该段电杆进行埋地施工。6.K8+900-K9+660段长株高速小里程方向,左幅电杆未移,需移至左幅路基边。但左幅有一苗圃园工作人员因用地协调问题阻碍施工。7.K7+500处因用地协调问题未完成,电杆无法迁移。8.K6+300-K7+500段左幅电杆未迁移。

a)K7+120-K7+300段左幅村民住房与施工区域过近,需和当地村民做好沟通工作。

b)K7+100打卦岭平交口有若干栋房屋尚未拆迁,影响线杆迁移。且该段需先将平交口路基施工完成后才可进行高压线埋地施工。

c)K7+400左侧因机械厂房屋未拆迁,需拆除后才可进行线杆迁移。

电力迁改 篇3

1研究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外部协调面广、内部专业多、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的管理包含勘察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工程验收以及通车试运行等各个阶段;其中工程建设期间涉及的管线、建构筑物、绿化的迁改等前期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直接制约工程的实施,且协调难度为最大。本文对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管线迁改操作模式进行了调研,并通过适应性分析提出适合新兴建地铁工程二、三线城市管线迁改操作模式建议。

2管线迁改模式调查

结合地铁管线迁改实施主体职能的不同,本次调查表分三个实施层面和可能存在的不同的模式进行调查表设计,同时对全国目前在建地铁的大部分约21个城市进行了调研,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管线迁改操作模式调查结果见附件。

3管线迁改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地铁工程管线迁改操作模式按实际发挥的作用主要可分为协调主体、设计主体、施工主体三个层面。

3.1协调主体

协调主体按主导实体也可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有市政府成立的地铁管线迁改小组或类似职能部门,负责地铁施工期间的管线迁改协调工作,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建委、规划局、财政局、市容管理局、交巡警支队、市政管理单位、园林局、广电集团、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电信公司等管线权属或主管单位组成。调查数据显示在一个城市新建地铁,此时管线迁改外部协调难度巨大,此种模式时有采用。

第二种是以投资方成立的地铁建设公司作为上级单位组建的前期部或类似职能的技术部、总工办等作为管线迁改协调领导小组。该小组设专人负责对接建委、规划局、财政局、市容管理局、交巡警支队、市政管理单位、园林局、广电集团、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电信公司等管线权属或主管单位,小组成员隶属地铁公司。调查数据显示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采用比较普遍。

第三种为是投资方委托其它公司进行管线迁改协调全权管理,并由该公司自主委托管线迁改设计方和施工方。这种模式仅在上海和西安应用过,适应性不广。

一般来说,三种协调主体中第一种协调力度为最大、最直接有效,第二种模式次之,第三种模式协调力度相对最小。因此协调主体应结合具体工程环境及管理环境综合考虑确定。

3.2设计主体

地铁工程管线迁改涉及有电力供电、电信、雨污水、给排水、燃气、通信、有线电视光缆、路灯照明、监控信号等管线,管线数量多、专业庞杂。地铁工点设计单位承担车站和区间设计时配备专业人员主要为建筑、结构专业,风水电专业力量无法满足市政管线设计要求,地铁总体设计单位专业配置相对较完整,相对工点设计单位来说其增加的专业主要为线路、限界、轨道、行车、车辆段、站台门、电扶梯等;因此无论是工点设计单位还是总体设计单位去完全承担管线迁改设计难度都很大。

实际调查显示目前的管线迁改设计模式主要由以下四种:

第一种模式最为常见,即大的迁改方案初步设计阶段由地铁工点设计单位承担,施工图设计阶段由管线产权单位结合迁改方案承担。这种模式既能发挥工点设计院地铁设计时对车站和管钱迁改方案的综合选优的主动性,同时管线专业设计院的最终技术把控使得管线迁改设计符合行业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要求。

第二种模式为管线迁改的设计主体均有管线产权单位独立承担,该模式目前在深圳和西安也有采用。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管线迁改方案阶段即能保证其合理,但这需管线专业设计单位和地铁设计单位的紧密配合才能实现迁改方案和地铁设计方案的综合最优。采用此种模式,管线迁改方案应多阶段和地铁设计单位沟通,最终设计方案应由地铁工点设计单位进行会签。

第三种设计模式为管线迁改方案、施工图均由工点设计单位承担。这种模式给设计带来较大难度,同时后期施工和验收也会带来较多隐患。据了解,这种模式在西安地铁有过应用。

第四种模式管线迁改方案初步设计阶段由工点院设计,施工图阶段雨污水管线迁改由一家工点设计单位设计,其他电力、电缆、给水、燃气等管线迁改设计施工图部分由专业院设计。这种利用工点院既有的专业,减少外委专业的模式可以说是第一种模式的优化;这种设计模式在南昌地铁有采用。

3.3施工主体

管线迁改施工主要由地铁土建施工单位或外委专项施工单位一家或共同承担。差别在于委托方式的不同:调查显示大部分城市地铁工程管线迁改为协调方直接委托或管线权属单位委托专项施工单位进行管线迁改施工的操作模式,成都和重庆为土建施工单位施工或施工单位再行委托的操作模式。第二种模式要求施工方具备与各管线权属单位协调能力,对施工方要求较高。

4结论与建议

作为新兴建地铁二、三线城市,工程初期协调主体为地铁公司前期部,工作进展难度大、工程进展较缓,随着工程的推进为确保工期后期调整为第一种以市政府成立的地铁管线迁改小组主导的迁改模式,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二、三线城市新建地铁可结合城市的政治经济环境选择不同的管线迁改模式,建议优先考虑以市政府主导的第一种迁改模式。

铁路电力和通信迁改技术要求探析 篇4

1.1 迁改原则

1) 满足电气化铁路标准的既有架空线路不迁改;影响电气化工程及电气化铁路运行的既有电力线路需要进行迁改。

2) 原则上按电力线路现状技术条件进行迁改, 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原则上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 但不允许低于原有线路技术标准。对产权部门已列人近期 (5年内) 规划改造的线路则应按规划要求处理。

3) 凡因电气化铁路而影响路外既有架空电力线路, 不符合下列规程、规范规定的均需进行改迁。迁改后的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导线、电缆、电杆等主要材料和电力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尽可能采用定型产品。

1.2 迁改方案

1) 0 k V及以下电力线路原则上应改电缆穿保护管过轨, 其埋深不得小于路基下1 m。

2) 35 k V电力架空线路跨越铁路, 一般情况下, 升高杆 (塔) 跨越铁路。

3) 110 k V及以上电力架空线路升高杆 (塔) 跨越铁路。

1.3 技术要求

35 k V及以上架空线路在跨越铁路时, 导线最大弧垂时距轨面的最小垂直距离、架空线路与铁路接近的距离、电力杆塔与铁路的垂直距离应满足规定。

1.4 电力迁改注意事项

1) 电力线路在迁改前, 应与建设单位、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密切配合, 共同对迁改项目进行调查, 并请主体工程施工明确电力线路的影响范围和工期要求, 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迁改方案, 避免发生二次迁改。

2) 对特殊路基和不良地质路基地段, 由于路基本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有6个月以上的沉降期, 应优先安排该地段迁改施工, 对于确实无法一次完成迁改的设施, 必须做好临时过渡措施, 确保需迁改设施的安全及正常工作, 确保路基施工正常进行。

3) 在线路土建施工进行电力迁改时, 应按照电气化铁路的技术要求一次迁改到位, 避免二次迁改。

4) 电力线路迁改完成后, 应及时联系产权单位进行验收, 并取得产权单位签字盖章的验收合格文件。同时, 还应取得线路所在土建单位关于线路迁改完毕后不影响土建施工的书面签认。

5) 线路迁改完后, 旧的线路应及时拆除, 电杆拔除后的洞穴应立即回填夯实, 以确保安全。

6) 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必须及时清除,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通信线路迁改原则、方案和技术要求

2.1 防护及迁改原则

1)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 对路基、桥涵、隧道、站、段、场、所、电气化、生产房屋等主体工程施工以及对今后铁路运营有影响的所有通信线路及设施, 均属于迁改的范围。

2) 对土建工程引起的迁改, 尽量做到一次完成, 避免二次迁改, 对于确实无法一次完成迁改的设施, 必须做好临时过渡措施, 确保其安全及正常工作。改迁后的有线、无线设施不仅满足土建工程的要求, 也能符合电磁兼容的技术指标。

3) 由于中国电信的长途一、二级干线已光缆化, 不受电气化铁路电磁影响, 原则上不赔偿, 只对跨越铁路、影响土建施工及运营的光缆线路按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农市话线路考虑按受电气化铁路实际影响程度据实防护或赔偿。

4) 对于在铁路地界范围内与铁路平行、重叠的电信线路、通信交接箱及移动基站等设施一律迁出铁路地界范围以外, 同时考虑电气化铁路防护技术要求。

5) 对上跨铁路的通信线路, 一般改为地埋并套钢管从路基下预留通道通过。两头的终端杆必须立于封闭网以外, 并满足与最近股道中心距离不<1.5倍的杆高长度;电缆井等设施需设置在铁路用地界外, 方便以后电缆或光缆更换, 或者绕行从附近的桥涵中通过;对于与铁路交叉的既有地埋光 (电) 缆, 在路基施工同时即须做好钢管或槽钢保护, 并在路基两端设标识桩。过轨处的光 (电) 缆应采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缆线。一般不在站、段、场、所内作地埋过轨处理, 宜改为绕行。

6) 不同等级的光缆应采取不同的迁改方式。一般本地网线路按改迁500~1000 m, 增加1~2个接头考虑;而各电信公司所属长途网光缆则按整盘换改迁2000~3000 m, 不增加接头设计。

7) 对桥梁工程引起容量大、规格高的主要通信干线, 尤其是多孔通信管道、长途地埋通信光缆等的迁改, 应与相关单位充分协商, 制定切实可行的避绕墩台方案或保护措施。

8) 对所有通信、广播电视等弱电设施的迁改及防护, 原则上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 也不增加线路容量。

9) 线路迁改完后, 旧的线路应及时拆除, 电杆拔除后的洞穴应立即回填夯实, 以确保安全。

2.2 防护及迁改技术标准

《电信线路遭受电力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GB6830-86《四部原则协议》 (1961年制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范》部令 (2007) 29号;

《长途通信干线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2002-92;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97;

《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006-2003;

《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有线广播干扰影响容许值》TB/T10043-95;

《通信线路及其他设施电磁干扰防护-工程设计指南》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

摘要:近年来,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铁路建设如火如荼, 文章主要介绍铁路电力线路、通信线路迁改技术要求, 以技术要求作为标准确定铁路迁改施工方案, 展开工程施工。

关键词:铁路,迁改,施工

参考文献

电力迁改 篇5

甲方:铜仁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重庆市龙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有关精神,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同意将本公司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中的粮食直库10kV喻广线陆军地支线2号杆至10kV喻广线陆军地支线粮食仓库变压器段线路迁改工程 承包给乙方,为明确双方权力与义务,特签订如下协议条款,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与地点

该工程为《铜仁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10kV喻广线陆军地支线2号杆至10kV喻广线陆军地支线粮食仓库变压器段线路迁改工程,地点在铜仁市碧江区粮食仓库宿舍区。

二、承包方式与要求

该工程总承包的形式,以包工、包料的方式承包给乙方。要求承包队伍具备劳务承包资质,主要工种要有上岗证书。

三、工程承包单价与内容

经双方协商,该工程《铜仁市碧江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10kV电力线路迁改 工程按总承包价(人民币)_叁拾壹万元整_承包给乙方进行进行施工,其承包单价包括以下内容: 1.拆除10kV喻广线陆军地支线2号杆至10kV喻广线粮油宿舍公变段。2.另外从10kV喻二线红色二八环网柜 4 号间隔搭火采用VJLV22 * 3*95电缆接入至原10kV喻广线陆军地支线红色二八电缆下火电杆上。

3.迁改原来施工用电10kV线路。

四、工程质量与安全

根据业主要:

1、该工程质量要求乙方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甲方管理人员的安排,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为使工人增强安全意识,带队及班组负责人每天安排工作量,要进行安全交底教育,强调安全操作,带好安全帽,装好安全网系好安全带,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文明施工与奖罚

乙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文明施工手册,在自己承包的范围内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同时,乙方负责人必须管好自己的队伍,乙方人员必须服从管理人员指挥,遵守工地一切规章制度。

六、付款方式:

该工程乙方施工队伍进场后,甲方付给乙方10万元的的工程预付款,电缆材料到位后甲方再付10万元的材料款,余下款项等施工完成后、在供电局线路管理单位和甲方现场代表验收通电后十五日内付清所有工程款。乙方在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电力线路施工要求,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七、双方权力与义务

(一)甲方

1.甲方必须向线路管理单位为提交停电申请。所拆线路必须征得供电局同意。

2.甲方根据工程要求,安排乙方实施工程承包内容,3.甲方提供给乙方尽可能方便的施工条件,并按劳务合同约定付款给乙方劳务费。

4.甲方必须提前做好协调工作。因甲方协调问题造成一切均损失由甲方负责

(二)乙方

1.乙方必须按甲方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乙方不得擅自违反安全操作规程。2.乙方有权拒绝甲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指令,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甲方参考。

3.乙方不得使用残疾及智力障碍的作业人员,不得瞒报,私自使用。4.乙方要管好自己的队伍,不得在工地及之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5.为确保工期,乙方必须按甲方要求,保证工程足够的劳动力不得消极怠工。

6、乙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施工内容保质保量进行施工。

八、违约责任与其他

1.以上条款双方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一方违反或造成工程停工,必须追究违约方责任。

2.属于乙方自带工具用具等,乙方必须自己保管,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3.本合同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益。如有甲乙双方有协商解决不了的争议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甲方(公章):__________ 代 表:_____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_____ 代 表:______________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牦牛结核病防治下一篇:外墙石材安装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