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红细胞

2024-11-03

冰冻红细胞(精选4篇)

冰冻红细胞 篇1

摘要:目的 检测贮存期7~9d的血液, 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是否能达到GB18469的标准与贮存期为6d以内的血液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差异。方法 报废悬浮红细胞 (以ALT及anti-TP阴性制品为主) , (4±2) ℃保存期6d内及7~9d的红细胞悬液各20U制备冰冻红细胞及去甘油化解冻红细胞进行质量检测, 并做质量比较, 观察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残留甘油、体外溶血试验等指标。结果 贮存期6d和贮存期7~9d红细胞悬浮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检测结果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质量均达到GB18469标准。结论 本站对红细胞悬液贮存期延长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能减少浪费Rh (D) 血液资源, 满足临床患者急诊需求, 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随着成分输血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Rh (D) 血液用量逐年增加急诊量也很多, 红细胞冰冻保存是长期保存红细胞的一种很理想方法, 对满足临床用血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我站制备冰冻红细胞的红细胞悬液保存期在6d内 (4±2) ℃已延长保存期7~9d (4±2) ℃, 我们成分制备和质量检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7%复方甘油 (北京博德桑特) 9%氯化钠 (北京博德桑特) 0.9%氯化钠 (山东威高) 三珠冷冻袋 (北京博德桑特) -80℃冰箱 (三洋) 恒温水浴箱37~42℃ (XMTD数显调节仪余姚市东方电工仪器厂) 震荡器 (HY-4金坛市) 离心机 (贺利氏6000i德国) 无菌接驳机 (SC-203A韩国) 全自动ACP215血细胞处理仪 (2215美国) 。

1.2 取样

采集6d内红细胞悬液20u (200ml1u) 为A组, 7~9d红细胞悬液20U (200ml1u) 为B组, 经2300转、25min离心后, 分出上清液转移至三珠冷冻袋, 通过无菌接驳机与输器连接加入57%复方甘油, 震荡器60次/min, 60滴/min, 25min加入完毕, 排尽血袋内空气, 室温平衡30min, 放入-80℃冰箱保存1个月待用。

1.3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制备

保存期1个月后, 冰冻红细胞从-80℃冰箱取出立即放入37~42℃恒温水浴箱中溶化时间4~6min/每单位。启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 应用去甘油化程序洗涤, 用9%氯化钠80mL, 09%生理盐水2000mL, 解冻洗涤过程大约60min。

1.4 质量标准

红细胞回收率≥80%, 解冻红细胞残留白细胞≤1%, 解冻红细胞残留血小板≤1%, 解冻红细胞甘油含量≤10g/L, 解冻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1g/L, 解冻红细胞体外溶血试验≤50%。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forwindows软件, 用χ2检验方法处理, P<0.05或0.01力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3 讨论

Rh (D) 阴性血在采集后置 (4±2) ℃冰箱内贮存备用, 能在临术患者急救时应用, 如果相应延长冰冻前贮存时间, 无疑对临床患者有益, 既缩短医院取血时间, 又保证血液质量、降低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成本, 减轻血站工作人员制备解冻红细胞劳力强度, 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吕鹏.最新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9:1.

[2]邱艳.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与血液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10.

冰冻红细胞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葡萄糖注射液 (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PVC冷冻管、一次性塑料吸管 (浙江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Eppendorf移液器 (上海富众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HH W21 600型电热恒温水浴箱 (北京光明医疗仪器厂) ;YDS-3亚西牌液氮生物容器 (四川亚西橡塑机器有限公司低温设备厂) 。

1.2 制备冰冻红细胞

1.2.1 标本选择

选择日常工作中确认或经上级单位协助确认的ABO亚型标本7份, 分别为A3、B3、Ax、AxB、Bx、ABx、B (A) 红细胞各1份, 其中B (A) 表型与人源抗-A的凝集强度为“±”, A3、B3与人源抗血清的凝集强度为“2﹢mf”, Ax、AxB、Bx、ABx的弱抗原与人源抗血清的凝集强度均为“1﹢”, 且以上标本保存期﹤6 d, 各种传染性指标检测均为阴性。

1.2.2 红细胞冷冻

在选择好的红细胞标本中等量加入20%的葡萄糖注射液, 混匀。从液氮罐中移出部分液氮, 迅速用一次性滴管直接将血液喷散进液氮中, 形成的血液小珠分装于PVC冷冻管, 立即置液氮中保存备用[8]。

1.3 对6家单克隆抗血清的选择

1.3.1融化红细胞

试验前从液氮中取出冰冻红细胞小珠, 直接放入38℃预热的温盐水中融化, 洗涤3次备用[8]。

1.3.2 操作步骤

于每一种抗-A、抗-B中, 分别等量加入2%~5%的A3、B3、Ax、A x B、Bx、ABx及B (A) 红细胞悬液, 于22℃反应15 min和1 h, 以3400 r/min离心15 s, 肉眼观察凝集情况。

2 结果

6家单克隆抗血清与亚型红细胞的反应结果, 见表1。

注:凝集强度指抗-A和弱A的反应及抗-B和弱B的反应。其中“S”表示比反应的加号稍强, “W”表示比反应的加号稍弱。

3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 6家单克隆抗血清对亚型标本的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最出乎意料的是C厂家试剂, 因其效价高、亲和力强而被许多血站长期使用, 但该试剂对7份亚型标本的检出率却为0, 充分证明单克隆抗体试剂确实可导致亚型漏检, 应引起使用单位及生产厂家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笔者所在站根据试验结果, 选择F试剂用于体采科初检, 而检验科复检则选择试剂D。这样匹配试剂, 可使检验科更多发现可疑的亚型标本, 除了正反定型不符 (包括凝集明显减弱的标本) 的标本外, 还较易发现与体采科初检结果不符的标本, 从而有效防止亚型漏检。笔者所在站自2010年1月采取此项措施后, 检验科共发现5例初复检结果不符标本, 经血型室确认后均为亚型, 其中有2例罕见的B (A) 表型。由此可见, 选用两家单克隆试剂用于献血者血型的初复检,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亚型检出率, 值得提倡和推广。

另外, 笔者还利用甘油作为冷冻剂对亚型红细胞标本进行冰冻保存, 无需特殊的液氮设备, 成本低廉, 简单易行, 且制备的冰冻红细胞质量稳定, 用MAP保存液于2~6℃冰箱储存可使用30 d。目前, 已累积比较典型的ABO亚型标本23例 (含家系调查) , 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比如用A2、A2B细胞鉴定抗A1, 从而使某些亚型得到确认;对本站每批购进的单克隆抗A、抗B试剂进行进货验证;作为弱阳性质控品用于检验科的血型鉴定;作为实验标本用于医院供血库的血型血清学质控考评以及全市或站内输血专业技能竞赛等 (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详述) 。从实际使用中笔者体会到, 冰冻亚型红细胞在以上日常工作中的适当应用, 对提高本地区ABO亚型检测的整体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办法。

摘要:目的:用冰冻亚型红细胞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的单克隆抗血清试剂。方法:将日常工作中确认或经上级单位协助确认的ABO亚型红细胞进行冰冻保存, 融化洗涤后分别与6个不同生产厂家 (分别以A、B、C、D、E、F表示) 的单克隆抗血清试剂反应, 观察试剂对弱抗原的识别敏感性。结果:6家单克隆抗血清对亚型标本的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 充分证明单克隆抗血清试剂可造成亚型漏检, 应引起使用单位及生产厂家的注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结论:本站用冰冻亚型红细胞选择6个生产厂家的单克隆抗血清, 分别用于体采科初检和检验科复检,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亚型检出率, 值得提倡和推广。同时, 冰冻亚型红细胞还可作为弱阳性质控品用于检验科的血型鉴定;作为实验标本用于医院供血库的血型血清学质控考评以及全市或站内输血专业技能竞赛等, 对提高亚型检出率, 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亚型红细胞,抗血清,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旭, 李剑平.455例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8) :623-624.

[2]刘丽.Am亚型1例[J].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 (1) :66-67.

[3]龚裕春, 黄晨佳, 邱颖婕, 等.2组洗涤溶液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效果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9) :692-693.

[4]方建华, 刘玉振, 温涛.国产单克隆抗体试剂漏检AX1例[J].中国输血杂志, 2004, 17 (2) :119.

[5]徐洪卫.街头无偿献血漏检AXB亚型1例[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6, 8 (1) :57.

[6]王宏法, 刘玉振.国产血型定型试剂导致BX亚型漏检1例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25) :6152.

[7]宿兰, 杨世英, 廉维, 等.罕见的B (A) 表型血清学及基因检测[J].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3) :200-202.

冰冻红细胞 篇3

关键词:美罗华,新鲜冰冻血浆,B细胞淋巴瘤,不良反应,护理

美罗华 (Mabthera) 又称利妥昔单抗, 是一个主要针对B细胞表面CD20分子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由鼠抗CD20单抗的2B8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及人的轻链和重链恒定区组成的人源化的嵌合抗体, 能以极高的亲和力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 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及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最终导致细胞凋亡[1]。95%以上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表达CD20, 使用美罗华后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 诱导B细胞凋亡和提高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为了美罗华与表达CD20抗原的细胞更有利地结合, 我科应用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前输注血浆提供补体。因两者在应用过程中均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笔者在治疗前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较好地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期间入住我科的15例B淋巴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男6例, 女9例, 年龄41~76岁, 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1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 滤泡性淋巴瘤7例, 化疗前常规检查排除禁忌。

1.2 药物配置及贮存

血浆为400ml新鲜同型冰冻血浆;美罗华由罗氏制药公司提供, 规格为100mg (10ml) 及500mg (50ml) 。患者所用美罗华为600mg, 第1天 (375mg/m2) , 每21d一周期, 共6个疗程。分两步配药:先将100mg美罗华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 再将500mg美罗华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配置溶液 (浓度1mg/ml) 时, 注射器中禁含空气, 并严防泡沫。配制后的溶液在12h内使用, 若配置好的溶液不能立即使用, 可存放于2~8℃的冰箱中保存24h。

1.3 使用方法

治疗前予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 先输注50ml, 在输注复温新鲜冰冻血浆400ml后输注余下的50ml, 并肌注非那根25mg后输注100mg美罗华溶液, 首次输注时起始剂量速度为50mg/h, 每30min增加50mg/h, 最大可达400mg/h。若患者能耐受, 继续输注500mg美罗华溶液, 控制输注时间为3h。输注过程中床边备好氧气, 心电监护仪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 每30min测量体温, 加强巡视, 控制滴速, 保证药物按时、保质保量注入。

2结果

1例在治疗前出现精神紧张, 向其详细介绍美罗华及血浆的主要药理作用、益处、治疗过程及不良反应, 解除其心理压力, 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最终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1例在输注美罗华后0.5h出现高热并寒战, 体温达39.0℃, 遵医嘱暂停输注, 予非那根25mg肌注及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静滴后1h体温恢复正常, 继续缓慢输注余量美罗华后未再发热。3例在输注血浆后0.5h出现药物反应, 表现为皮疹伴瘙痒, 遵医嘱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及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静滴, 嘱患者忌用力搔抓, 保持皮肤清洁, 防止破损, 减少感染机会。1例在输注美罗华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慌, 无皮疹及皮肤瘙痒, 无意识障碍, 测血压为170/95mmHg, 心率114次/min, 律齐, 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予开博通12.5mg口服后血压逐渐下降至正常。

3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因疾病原因和对美罗华疗效缺乏信心, 化疗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化疗前做好健康宣教, 讲解各种药物的目的及意义, 告知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输注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 保持良好的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

3.2 保证护理操作的准确性

美罗华的配置直接影响其疗效, 且其价格昂贵, 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熟练的操作技术,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准确调控输液速度。

3.3 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护理

3.3.1 发热的护理。

因美罗华含有异体蛋白成分, 患者首次应用美罗华后12h内容易发热, 据文献报道,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与输注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2,3];且输注血浆时也可致发热, 故在用药后密切监测体温, 对低热患者鼓励其多饮水、进食和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中度以上发热患者, 立即暂停输液, 并遵医嘱予物理降温、非那根25mg肌注及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静滴, 体温恢复正常后缓慢输注余量液体, 继续监测体温。

3.3.2 药物反应的护理。

美罗华引起的药物反应一般在首次输液的30min~2h内发生, 轻者为荨麻疹, 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 且血浆同样可致药物反应。在治疗前常规予地塞米松及非那根预防药物反应, 同时使用美罗华起始剂量为100mg, 用药期间勤巡视, 检查患者皮肤, 倾听患者主诉。对于轻微药物反应遵医嘱使用非那根及地塞米松, 嘱患者不要用力搔抓, 保持皮肤清洁, 防止皮肤破损, 减少感染机会;对于严重的药物反应, 立即暂停使用, 汇报医生组织抢救。本组中未出现严重药物反应。

3.3.3 循环、呼吸系统症状的监测。

美罗华可致心律失常、血压异常、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等。因此使用美罗华时需持续心电监护, 建立生命体征监测单, 第1h内每15min记录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若无异常改每小时记录1次至输注结束。本组出现1例胸闷、心慌、血压升高, 经降压治疗后症状消失, 无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3.3.4 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

输注美罗华过程中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指导患者饮食可避免消化道不良反应, 告知可通过深呼吸、听音乐、聊天等形式减轻症状。本组未有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

3.3.5 骨髓抑制的护理。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中性粒细胞下降。所以患者应每周查血常规2~3次, 若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血小板低于20×109/L, 需暂停化疗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 同时严格消毒病房、减少人员流动以预防继发性感染。若中性粒细胞低于1×109/L应给予保护性隔离, 患者用物、食品需经灭菌处理。血小板低者应注意预防出血, 嘱患者少活动、避免磕碰, 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本组未出现此类不良反应。

3.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休息, 讲究卫生, 加强营养, 生活规律, 适当锻炼身体, 避免接触传染源, 按时服用出院带药, 定期随访复查,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B细胞淋巴瘤患者对美罗华联合新鲜冰冻血浆的治疗耐受性好, 其不良反应多为轻至中度, 且可逆, 主要发生于首次静脉滴注, 可以通过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及激素减轻或避免。此外, 输注血浆时也易发生药物反应, 应严密观察, 做好防护。治疗期间做好心理护理,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准确配制及保存药物, 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处理是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月英, 章金娟.美罗华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护理 (J) .护理与康复, 2008, 7 (4) :303.

[2] Okur FV, Oguz A, Karadeniz C, et al.Refractoriness to rituximabmonotherapy in a child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Burkitt non-Hodgkin lymphoma (J) .Pediatr Hematolcol, 2006, 23 (1) :25.

冰冻红细胞 篇4

1 DNA倍体分析的临床应用

采用快速Feulgen染色方法对术中肿瘤标本进行DNA倍体扫描, 能在15min左右对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对指导下一步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缩短了患者在手术台上等待的时间, 利于术后恢复, 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细胞印片DNA扫描和快速石蜡切片诊断相结合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明显提高了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 减少误诊率[3]。DNA扫描尤其对临床高度可疑恶性肿瘤而病理无法定性时, 在术中时间急迫的情况下对明确诊断肿瘤性质有重要参考价值。总之, 仔细检查送检肿瘤组织、多做剖面、多取材, 将术中DNA诊断及冰冻切片诊断共同应用于术中肿瘤的诊断, 二者互相弥补、减少误诊、提高确诊率, 使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更加准确。

DNA倍体的定量研究对早期发现、预防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都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DNA异倍体分析, 从而判断手术切缘是否切净, 为外科病理诊断提供新的方法[4]。许多研究还表明在口腔及外阴的黏膜、喉、食管等上皮发生非典型增生时, DNA倍体分析对癌前病变确定早期恶变有重要意义。当癌前病变组织中出现DNA异倍体细胞时, 说明已具备癌变的潜能或发生癌变。癌前病变的不典型增生越重, DNA异倍体率出现越高, 癌变的几率也越高。

DNA倍体分析对淋巴结、微小癌或带骨组织的肿瘤标本也有很好的效果, 既可以准确地判断淋巴结内肿瘤的转移情况, 又能发现微小癌或带骨组织内的转移灶。可明显减轻术中病理医师的工作量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具有深远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DNA定量细胞学目前已在妇科宫颈细胞学、临床胸腹水尿液查瘤细胞、常规组织印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DNA定量分析对肿瘤细胞的诊断、恶性度评估、制定肿瘤治疗计划都有帮助。

2 DNA倍体分析的诊断标准

肿瘤组织为增生活跃的细胞群体, 良恶性是由细胞核内DNA变异决定的。我们通过分析DNA含量和倍体反应肿瘤的增殖状况, 从而了解肿瘤的良恶性。正常情况下, 组织细胞多处于G0期。当炎症发生时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增多 (即SG2-M期细胞增多) , 但这种增生细胞不会超过所有细胞的10%, 所以出现个别的异倍体细胞 (一般<5C) 是正常的。在正常的细胞周期中, 除S期细胞可以出现异倍体外, 一般不会出现异倍体细胞, 只有在肿瘤等不正常的情况下, 才出现这种异倍体细胞。

国内实验室一般将组织印片内扫描到>5C的细胞作为正常与否的界限[5]。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诊断结果分为阴性 (以正常2C细胞为主或4C细胞数小于被测细胞总数的5%, 且未见>5C细胞及异倍体细胞峰) 和阳性 (以出现>5C细胞或出现异倍体细胞峰) 。在组织细胞印片DNA倍体诊断中凡有>5C细胞的玻片, 均需要专业医师在显微镜下逐一对其进行核实, 以排除系统将垃圾或重叠细胞核误认为肿瘤细胞或异常细胞。

3 DNA倍体分析与肿瘤的关系

Dunn等[6]的研究表明, 肿瘤细胞内DNA异倍体出现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标志之一, 随着肿瘤细胞核内DNA含量的上升, 异倍体和非整倍体率的出现也随之升高。通过测定细胞核内DNA含量与倍体就可以了解细胞增殖状态, 从而判断细胞有无恶变或恶性程度。在术中DNA倍体分析对恶性肿瘤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肿瘤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加, 其DI值、DNA异倍体率和SPF值均逐渐增加, 预示肿瘤恶性度越高。

赵久飞等[7]有文献报道了3050例恶性肿瘤DNA倍体的分析结果, 其中82.4%的肿瘤细胞DNA含量出现异常。结果显示异倍体率最高的肿瘤是食管癌、胆管癌、肾癌、胃癌均在90%以上, 出现异倍体率最低的是基底细胞癌47.4%。其大部分肿瘤的DI值分布于1.10~1.85, 说明绝大部分肿瘤细胞具有超出正常二倍体DNA含量的异常值。有学者对食管、消化道、宫颈、膀胱及口腔黏膜上皮和乳腺等部位发生的癌进行了DNA含量和倍体研究, 表明所有这些肿瘤细胞都出现了DNA含量和倍体的变化。一般情况, 病理医师就病理形态对某些可能癌变的病例作出准确诊断有时比较困难, DNA异倍体细胞群的出现显示了组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术中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扫描仪扫描细胞核DNA含量, 根据异倍体的出现, 再结合快速冷冻切面诊断结果, 能较快的判断组织的良恶性。由于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出现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之前, 所以检测肿瘤细胞核内DNA含量, 对分析肿瘤组织、癌前病变发展趋势、发现早期癌都有诊断价值。DNA倍体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 而异倍体的出现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发现DNA倍体与肿瘤的分化、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都有密切关系, 且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其DNA非整倍体率高。随着肿瘤组织增大、浸润深度增加、脉管转移、TNM分期增加, 其异倍体率呈增高趋势。

多数学者分析了肿瘤DNA倍体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证实DNA倍体与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 但往往与组织学类型无关[8]。

4 DNA倍体分析的预后评估

近些年研究表明, 肿瘤细胞DNA定量分析可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9]。一般肿瘤细胞DNA异倍体率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肿瘤细胞DNA定量分析对肿瘤早期发现及正规治疗至关重要, 也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有文献报道, 对于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的病例, 特别是不典型增生患者, 有必要进行DNA倍体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多参数测定, 对出现DNA异倍体及细胞增殖指数升高的患者, 应密切随访, 以便及时跟踪早期癌变, 更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10]。文献报道201例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患者随访分析表明:以DNA指数作为判断预后指标明显好于DNA倍体分析, DNA指数大于1.4的肿瘤患者生存期短于DNA指数小于1.4的肿瘤患者 (P<0.01) , 特别是Dukes C期患者, DNA指数并可以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的重要临床指标。

5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的优缺点

组织印片的优点:操作简便, 能在术中迅速完成, 可以大面积、多部位选取肿瘤典型病灶印片, 不受挤压、温度和机械损伤等影响, 印片细胞层次薄, 故细胞核结构完好。对术中取材少、带有骨、钙化、脂肪、等病变位置较深的组织也有很好的效果。术中组织细胞印片DNA诊断可避免冷冻组织而产生的细胞变形, 发生人为假象的情况。对某些病理形态学偏良性 (生物学行为恶性的肿瘤) 、交界性肿瘤或微小癌都有很好的效果, 从而在冰冻诊断中既弥补形态学诊断的不足又大大提高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

组织印片的缺点:仅反映细胞核内DNA倍体, 只能从分子DNA水平判断肿瘤良恶性, 无法全面观察组织的整体结构, 所以不能判断肿瘤组织的分型、来源、浸润程度、原发或转移等。如果送检肿瘤组织中含纤维性成分太多, 印片制作时有可能出现载玻片上细胞数量过少而没有诊断意义。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扫描诊断恶性肿瘤中没有假阳性结果, 可能会有假阴性结果出现。所以诊断医师必须掌握被测肿瘤的DNA倍体类型及分布情况。

6 DNA倍体分析的临床意义及前景

术中新鲜标本DNA倍体检查能为病理医师提供许多信息, 细胞印片DNA倍体分析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定性诊断方法。在妇科、消化道、泌尿、呼吸、神经等系统肿瘤的手术快速病理诊断中, 快速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与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结合运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误诊和漏诊, 提高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

定量病理已是现代病理学的一个新分支, 而定量诊断病理又是定量病理的一个新分支。在欧美各国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诊断及研究肿瘤病理现已广泛应用[10]。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对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恶性程度判定、预测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能正确测定DNA倍体并明确细胞周期, 这就从分子水平探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这是单凭常规病理形态达不到的, 弥补了传统病理只能获得肿瘤的组织学结构的不足。肿瘤病理诊断以传统方式结合DNA信息才会使诊断更为客观和准确。总之, 随着人们对定量病理的了解和计算机的发展, 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的应用前景会愈来愈好。

参考文献

[1]Brouns ER, Bloemena E, Belien JA, et al.DNA ploidy measurement in oral leukoplakia:different results between flow and image cytometry[J].Oral Oncol, 2012, 48 (7) :636-640.

[2]夏潮涌.肿瘤细胞DNA倍体分析中易于误解的若干问题[J].中华肿瘤杂志, 2001, 23 (5) :353-354.

[3]李德昌, 任力.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在鉴别良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1, 18 (2) :134-136.

[4]赵久飞.冰冻切片联合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提高术中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的研究[D].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2014.

[5]孙小蓉, 汪键.DNA定量细胞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9.

[6]Dunn JM, Hveem T, Pretorius M, et al.Comparison of nuclear texture analysis and image cytometric DNA analysis for the assessment of dysplasia in Barrett's oesophagus[J].Br J Cancer, 2011, 105 (8) :1218-1223.

[7]赵久飞, 李德昌, 任力, 等.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意义[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 28 (12) :144-149.

[8]Giaretti W, Pentenero M, Gandolfo S, et al.Chromosomal instability, aneuploidy and routine high-resolution DNA content analysis in oral cancer risk evaluation[J].Future Oncol, 2012, 8 (10) :1257-1271.

[9]Ermiah E, Abdalla F, Buhmeida A, 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DNA image cytometry in libyan breast cancer[J].Oncology, 2012, 83 (3) :165-176.

上一篇:总体设计优化下一篇:氟化物含量测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