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配置

2024-12-01

园林植物的配置(精选12篇)

园林植物的配置 篇1

1 园林植物的配置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 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 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1 因地制宜, 科学设计, 适地适树

根据立地条件, 结合植物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 使各种植物生长良好。城镇绿化中要合理引进一些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木品种, 是扩大树源增加树木品种的重要途径。在树木品种的选择中, 以乡土树种为主, 大量引入外地树木品种, 才能更好地筛选出优良的园林树木品种来。

2.2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中, 存在着植物配置单一的严重问题, 正影响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当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如下:

2.2.1 植物种类单一。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使用的植物种类只有三四百种, 有的甚至还少。植物种类的单一, 造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千篇一律, 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2.2.2 植物色彩单一。

植物的色彩是重要的观赏对象。我国选用的植物材料色彩十分单一, 几乎清一色是绿色, 缺乏色彩的多样性, 使人视觉感到十分乏味。

2.2.3 植物功能单一。

植物的功能是园林绿化中必须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方面。园林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但当前园林绿化中普遍重视观赏功能, 而忽略其它功能。

2.2.4 空间利用单一。

如草坪中清一色的草坪草, 街道两侧仅是行道树, 都是单一空间上的利用。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立体的空间, 因此, 绿化也应该立体、多层次。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乔、灌、草的综合利用, 并同时结合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利用。

2.3 植物配置中树种的选择

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 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以落叶乔木为主, 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 乔木和灌木相结合。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 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在园林树种的选择中, 应以落叶乔木作为主体, 占有优势。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 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适量地选择落叶灌木和常绿灌木十分重要, 因为灌木不仅能增加绿量, 还能起到增加绿化层次和美化、彩化作用。以速生树种为主, 实行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

在不同的园林绿地中, 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是必要的。在街道中, 应选择速生、耐修剪、易移植的树种;在游园、公园、庭院的绿地中, 应选择长寿树种。

3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3.1 注意彩色植物的应用

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 过分追求绿色, 导致色彩单一。色彩选择不当, 不仅达不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如在一些中小学校园里种植了许多常绿植物, 虽然整个校园绿化了, 但绿色的庄严同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十分不协调。在可供绿化配置的植物中, 许多植物色彩十分丰富。如传统栽培的鸡爪槭和红枫, 红叶片十分优美;银杏在秋天到来时, 叶片变成灿烂的金黄色。只要配置得当, 不同的季节, 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令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到大自然季节的四季转换。

3.2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避免单调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叶色多变, 冬季银装素裹, 景观各异, 近似自然风光, 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长及其变化,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 夏季浓苍翠不萧”的设计原刚。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 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 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 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 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 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3.3 注意配置植物的层次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 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 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m高的黄杨球、3m高的红叶李、5m高的桧柏和10m高的枫树进行配置, 由低到高, 四层排列, 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 可使观赏期延长。

参考文献

[1] 王子华.浅谈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2] 赵焕玲.垂直绿化的植物资源[J].北方园艺, 2007 (8) 期

园林植物的配置 篇2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策略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是园林景观得以体现的最重要的两项工作。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美感的观赏需求。合理的园林设计能够帮助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更好地舒缓压力,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工程设计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原理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的关注,提升园林设计的实际价值十分必要。

1园林设计的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促进园林设计工作的中植物配备和植物造景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优化园林的设计,应该找到现阶段的园林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实际的园林设计工作中,存在2方面问题,园林的设计缺乏科学性,没有良好的植物生态性,设计者太过重视植物个体的观赏价值,导致园林设计整体性不足,缺少整体和谐美;忽视了植物设置的生态效益,在进行植物选择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只在乎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意义,最终造成了大量的养护费用浪费,不利于园林生态的长远发展。

2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2.1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的美观合理能够使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感受到自然地无限美感,在为城市建设增添靓丽的美景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净化城市的空气,调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如,在园林设计中讲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能够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硫化气体和二氧化碳,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2.2有效做到安全防护

合理地进行园林设计,利用植物配置进行环境的优化和保护,保障了人们的健康生活。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的在自然灾害面前起到保护、防护作用。例如,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起到防火、防震以及防止水土了流失的作用,有效地降低自然因素为人类带来的伤害。同时,植物的合理配置也是展现园林美的重要环节,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促进它们有效地吸收光照和水源,更好地生长,从而向人们展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美学价值。有的植物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的供用,更为充分地阐释了植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舒缓压力,陶冶情操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不仅具有保护生态环境、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以观赏作用的同时还能充分的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由于城市生活的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在这种高压之下很容易引发烦躁、抑郁等疾病,合理地进行植物造景的设置,能够给烦躁的都市居民提供一片放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有效地舒缓压力。

3加强园林设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3.1重视植物造景的内涵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特点,以及不同地域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候等有关数据,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充分地分析,才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植物设置园林景观,有效避免盲目造林现象的发生。此外,在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时,还应从多角度出发,对城市居民的整体水平进行考量分析,从而更为有效地确定植物的观赏价值以及审美标准,促进景观和人文的更好融合。并针对园林设置中植物特点的不同,合理的设置一些庭楼、山水等,促进城市居民能够更为真实地感受大自然,体味自然风光。

3.2设计过程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在进行园林设计工作时,还应该根据植物地生长特性、气候要求进行合理种植,以保障植物能够正常有效地生长。同时,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应选择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植物,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将植物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打造出最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

4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具有极强的创造性,需要设计者对植物、环境,以及当地的人文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的配置,让园林景观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学原理,让所种植的植物能够顺应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而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67-1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绿色植物的需求也不断加深。因此,绿化问题便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要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光有绿化植物远远不够,还要对绿化的植物进行配置,使其看起来美观、舒适,而不是单一和乏味的。这样就需要更新和发展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理论以及造景的艺术手法,使其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1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一项根据我国国情,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的正确决策,对城市环境影响重大。配置园林绿化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

绿化植物可以在光合作用下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空气质量进行净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有害气体和尘埃。不仅如此,绿化植物还可以对空气中的湿度及温度进行调节,改善小气候,对减弱噪声及防风和防火等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绿化植物还能有效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释放出来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所以,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有效的配置是十分必要的。

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

从现在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整体情况来看,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景观价值水平对于人们的审美要求来说还相差很远。

从绿化植物配置的生态习性方面来说,配置时需要对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考虑,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条件,以便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从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方面来说,绿化植物配置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对其进行配置的原则和要求也应该有所提高,如应根据各绿化植物的自身生长特性适时适量的配置,根据绿地的功能及性质对植物所有选择等;从植物配置的类型方面来说,目前有列植、群植、孤值、对植和篱植等树木配置类型,应该根据不同的树木配置类型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配置。所以,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美观、舒适的配置,必须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然后对植物配置的研究进行定位。

3 园林绿化植物进行配置的原则

3.1 遵循适宜原则

适宜原则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地适树”,即根据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绿色期、开花期、花色、植株高度及其适应性等)需要和立地条件(种植地的土壤理化性状、气候特征、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相适应;二是要与四周环境相互协调。

3.2 按照绿化的性质及功能进行配置

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科学、舒适的配置,首先要考虑清楚园林绿化后需要表达出来的主题,然后依据主题对绿化植物进行适当的树种配置。比如要建立一座牡丹园,园林里就要突出以牡丹为主体,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此外,还要按照实际的需求,适当地选择不同的地被植物,展示出一种活泼自然的野趣。

3.3 遵循统筹兼顾原则

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配置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并按照园林的地形地貌、环境特征、城市性质以及自然景观性质等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尤其要注重对城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掌握其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3.4 遵循经济适用性原则

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号召也促进了节水型园林的发展,因而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节水的问题。比如,对于草坪的品种选种与铺设,可以选择耐旱节水的品种进行冷暖季草混植。在配置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对比色、协调色与邻补色,促成对比鲜明、色彩明确、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效果。

3.5 遵循生态原则

任何植物生长都不能脱离环境,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及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绿化植物配置不仅要做到适地适树,还要引进外来树种及花木,让它们经过试验及驯化后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这样既遵循了生态原则,又丰富了园林的物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园林工作的人员必须积极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及素质,加大关于绿化植物配置的知识及经验学习,积极努力地推动园林绿化植物优化配置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 路凯.浅析园林绿化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2(16).

[2] 史丽娜,李璟璇.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1(4).

[3] 毛美余,蔡鲁祥.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

[4] 廖小平.探析园林绿化植物配置[J].中华民居,2010(12).

浅析园林植物的配置 篇4

一、讲究植物的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的配置, 因地、因时、因材制宜的原则, 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形变、色变的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力求符合性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地方性等要求。

1、把握自然地形特点、因地制宜, 合理划分植物空间使植物的配置达到最佳的程度。

植物的空间要依据地形的起伏程度、水面的曲线变化和空间大小等条件和欣赏要求, 合理划分空间布局。如在大型或中型的公园中, 不仅要有开朗的大空间, 也要有安逸的小空间作为调节。大空间平坦开阔, 植物材料主要用的乔木, 一定数量的花灌木, 以及相当面积的草坪构成。而小游园、街头绿地等, 要求活泼明快, 四季有花、有果、有香、有形、有绿、有景。因此, 在植物材料选择时, 应多选用一些数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在儿童活动的场所, 则应多选些趣味性花卉, 如花色鲜艳、色彩斑斓的三色堇、蒲包花、波斯菊等, 从小培养儿童对花卉的兴趣。在中小学的校园绿化中, 可结合自然课中出现的植物进行常见的名树名花进行配置, 可起到多种功效。在烈士陵园、寺院、祠堂、碑刻、古迹的绿化中, 植物的选择也要体现庄严肃穆, 宜选择松柏类、香樟等常绿树种。庄严的殿堂周围宜选高的乔木, 并以常绿树作为背景, 而轻快的廊、榭、轩周围则宜点缀姿态优美、绚丽多彩的花灌木, 如春天的红枫、垂丝海棠, 夏秋季的紫薇, 冬季的腊梅等。合理划分的空间范围内, 无论是平面、立面, 都要根据树形高低、大小、落叶、常绿等情况, 做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切忌"一视同仁"平均分配。应当疏密有致、有虚有实, 有深有浅, 若隐若现, 以达到"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目的。

2、结合园林空间景物的特点, 因时制宜, 营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其形态, 因而植物配置的时候, 既要考虑到目前绿化的效果, 又要考虑到长远的绿化效果, 也就是要注意保持园林景观的相对稳定性。此外, 园林植物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 形成不同的季相特色。因时制宜, 首先要体现在植物配置中的远近结合上, 这其中主要是考虑好快张树与慢长树的比例, 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 还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 以及草坪和地被植物的应用。

3、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 因材制宜, 合理布局。

在植物配置中, 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观赏特点, 全面考虑植物在造景上的观形、赏色、闻香、听声的作用, 结合立地环境和功能要求, 力求合理布置, 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 若植物选材不当, 不仅影响植物的成活成长, 而且降低植物题材的观赏效果。

二、注重植物的配置手法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配置手法。

1、孤植。

园林中优型树, 往往可四面观赏, 在其单独栽植时, 称为孤植, 孤植树的主要功能是构图艺术上的需求, 可作为局部空旷地带的主题或作为园林庇荫与构图艺术上相结合的需求, 如银杏、广玉兰、雪松等乔木均可进行孤植。

2、对植。

即对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在自然式种植中, 则不要求绝对对称, 但树种必须统一, 形态必须均衡, 体形大小和姿态则不宜相同。

3、列植。

也称带植, 成行成带栽植树木, 多应用街道、公路两旁, 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 列植树种一般比较单一, 但考虑到冬夏的变化, 也可两种以上间载。

4、丛植。

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栽植称丛植。它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栽植方式, 可用作主景或配景, 也可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 符合艺术构图规律, 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 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5、群植。

是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 树木的数量较多, 具有"成林"之趣。群植常设与草坪上的道路交叉口处, 也可设在池畔, 岛上或丘陵坡地。

6、林植。

林植多用于大面积公园安静区、风景游览区、休息区、疗养区及卫生防护林带, 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 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

7、篱植。

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载成单行或双行, 紧密结构的种植形式, 称为篱植。其主要作用和功能是规定范围和围护作用, 分割空间和屏障视线, 可作为花境、喷泉、雕塑等园林小品的背景, 美化挡土墙。

8、片植。

主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灌木密植而成, 栽植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数千平方米。常应用于街头绿地、广场、分车带上, 主要的作用是分割空间, 形成平面线条和色块。

9、环植。

是指同一视野内明显可见, 树木环绕一周的列植方式。它一般处于陪衬地位, 常应用于树 (花) 坛及整形水池的四周。植物材料多为灌木和小乔木, 树种可单一也可两种以上间栽。通过植物的艺术配置, 才能创造优美的植物景观, 让植物享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 也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界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谭玉华.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J].广东建材, 2008 (3) .

[2]臧德奎.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园林植物配置 篇5

3.空间类型: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动态空间。

4.香花植物:丁香、桂花、月季、玉兰、樱花。5.植物配置当下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存在问题,1.忽视了植物配置的作用;2.过度种植,盲目移植3.过分重视,过分修剪成规则几何形态。发展趋势:1.乡土景观或乡土植物的配置应用;2.生态景观与生态廊道的提出;3.自然式植物配置

6.相生植物:玉米大豆、牡丹芍药、紫罗兰葡萄;相克植物:栎树榆树;葡萄花椒。阳性植物:木棉,芒果,杨、柳、桦、油松;阴性植物:红豆杉,铁杉,三尖杉、麦冬、吉祥草。耐干旱:垂柳,石楠,紫藤;耐水湿:垂柳、旱柳、紫藤。既耐旱又耐水:松柏类、垂旱柳。

7.植物配置中艺术原理的应用:1.统一的原则,品种,重复配置;2.调和的原则;3.均衡的原则;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5.比例和尺度的原则。

8.植物配置的应用形式:孤植:构图的中心,体现个体美,诱导树(河流河泾的转弯处)如,雪松银杏玉兰。对植:构图的起点。纪念性(常绿尖叶树种,如松柏。)入口(桂花。广玉兰、银杏、国槐龙爪槐);丛植,体现群体之美,要求,平面为林缘线设计,立面为林冠线设计,列植,群植。

9.花坛:按照整形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按形态分,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按表现形式分,花丛花坛和模纹花坛。大小,广场的13到15,高度,直径的14到16。颜色,红白黄。10.花镜:以树丛、树群、矮墙、绿篱或建筑物作为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

11.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安全性、实用性、宜人性、私密性、公共性、边界性。12.树形的应用:伞形树:龙爪槐;卵圆形:法桐13.道路绿化重要性:1人流、车流进行分流。2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地面积。14.道路植物造景的原则:1保障行人、行车安全。2处理好景观与道路设施关系。3适地适树以乡土树为主。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以遮阴。(大小结合,合理密植)

15.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及优缺点:1一板二带式(优点:资源少。缺点:存在安全隐患。)2二板三带式(缺点:占地面积大)3三板四带式。4四板五带式。

16.中心岛植物造景原则:1引导车流,最少直径大于等于25米。2以低矮设计为主,以防止产生不安全因素增加了遮阴面积。3尽量低调,不宜过于华丽。4乔木种植不遮挡视线,与城市的主要景观相结合。

17.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行道树——悬铃木、樟树、国槐、榕树、重阳木、女贞、毛白杨。18.城市广场:a文化广场b纪念性广场c休闲广场d商业广场。

19.纪念性广场:设计要点——1主景:纪念碑、建筑、雕塑布置在中心处。2植物一般以规整式布局。3留出合适的视距。4铺装形式以整体式为主。5草坪。

20.广场绿地:位置——核心部位。特点——1高楼大厦被高密度建筑围合。2铺装占主导地位。3开敞性空间。4以历史文化为背景。

21.休闲广场:设计要点——1人体工程学,营造轻松活泼氛围。2满足不同人的需求。3强调植物景观。

22.商业广场:设计要点——1遮阴效果以落叶树种为主。2植物与坐凳、休闲设施结合应用。3选用观花观叶类植物进行配置。

23.常用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水面植物)旱柳、枫杨、水杉(水边植物)迎春、垂柳、连翘、鸢尾(驳岸植物)。24.溪涧与峡谷要点——1两侧多以群植或密植为主。2创造落花流水之景(梨属、李属、苹果属)3配置喜阴喜湿的地被植物,创造野趣之感。25.喷泉及叠水要点——1常以大乔木作为框景的边,强调植物的背景作用或框景作用。2常以规整式为主(小乔木或大草坪),配置方式简洁。3植物选择宜以素雅为主。26.湖区要点——1以群植为主,注重乔、灌、草的结合。2以色叶的乔木为主,突出季节变化。3注重林冠线的创造。4疏密有度,结合岸边的小品来造景。

27.居住区环境特点:

1、立地条件差

2、照光分布不均

3、人的活动多样化 28.居住区植物配置原则:

1、功能性:防噪,如:龙柏、黄杨、法国冬青。

2、适地适树:

1、适地

2、经济作用

3、无臭、无毒、无刺

3、美观性原则

4、文化性原则

5、与建筑协调

29.建筑vs植物配置:

1、框景、功能房

2、围墙:内外呼应、垂直绿化、与围墙颜色的对比

3、丛植、结合石块、微地形

30.宅间绿地绿化:

1、引进香花植物如:白玉兰、丁香、玫瑰

2、人群以老人小孩为主,时间单一

3、老人活动区多布置颜色艳丽,常绿叶树种,青年活动区一般不在主要路口设置。隔离、防噪。31.校园绿地植物配置 32.大学校园的特点;

1、规整、严肃

2、建筑多3、33.了解空间类型:

1、开敞空间:入口、操场

2、覆盖空间:树阵广场、廊架

3、封闭空间:私密性强

34.校门区配置要点:

1、要与大门相协调

2、大门内序幕空间规整式布局,轴线上有喷泉、广场、雕塑、水池、花坛及草坪

3、主干道林荫树、高大挺拔的行道树

35.教学楼配置要点:

1、基础绿化以低矮灌木、小乔木为主

2、通常5米范围内不配置大乔木

3、教学楼附近绿化要考虑平面色彩及布局

4、植物配置开花植物要与整体风格、颜色协调一致。36.行政楼配置要点:1庄严,以规整式布局

2、花坛、花台滨水植物的景观配置

37.滨水植物的类型:水边植物:作用: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如:月季、旱柳、菖蒲、迎春、连翘。38驳岸植物:类型分为:土驳岸(草坪)、石(爬山虎)、混凝土。如:迎春、连翘等柔长纤细植物、鸢尾、菖蒲。

39.水面植物:挺水、浮水、沉水植物。如:荷花、睡莲、菖蒲、鸢尾、芦苇等。

1.园林植物配置:利用职务并结合其他素材,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出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及发挥生态功能的需要。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景观作用、生态作用、社会作用、经济效益。

3.空间类型: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动态空间。

4.香花植物:丁香、桂花、月季、玉兰、樱花。5.植物配置当下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存在问题,1.忽视了植物配置的作用;2.过度种植,盲目移植3.过分重视,过分修剪成规则几何形态。发展趋势:1.乡土景观或乡土植物的配置应用;2.生态景观与生态廊道的提出;3.自然式植物配置

6.相生植物:玉米大豆、牡丹芍药、紫罗兰葡萄;相克植物:栎树榆树;葡萄花椒。阳性植物:木棉,芒果,杨、柳、桦、油松;阴性植物:红豆杉,铁杉,三尖杉、麦冬、吉祥草。耐干旱:垂柳,石楠,紫藤;耐水湿:垂柳、旱柳、紫藤。既耐旱又耐水:松柏类、垂旱柳。

7.植物配置中艺术原理的应用:1.统一的原则,品种,重复配置;2.调和的原则;3.均衡的原则;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5.比例和尺度的原则。

8.植物配置的应用形式:孤植:构图的中心,体现个体美,诱导树(河流河泾的转弯处)如,雪松银杏玉兰。对植:构图的起点。纪念性(常绿尖叶树种,如松柏。)入口(桂花。广玉兰、银杏、国槐龙爪槐);丛植,体现群体之美,要求,平面为林缘线设计,立面为林冠线设计,列植,群植。

9.花坛:按照整形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按形态分,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按表现形式分,花丛花坛和模纹花坛。大小,广场的13到15,高度,直径的14到16。颜色,红白黄。10.花镜:以树丛、树群、矮墙、绿篱或建筑物作为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

11.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安全性、实用性、宜人性、私密性、公共性、边界性。12.树形的应用:伞形树:龙爪槐;卵圆形:法桐13.道路绿化重要性:1人流、车流进行分流。2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地面积。14.道路植物造景的原则:1保障行人、行车安全。2处理好景观与道路设施关系。3适地适树以乡土树为主。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以遮阴。(大小结合,合理密植)

15.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及优缺点:1一板二带式(优点:资源少。缺点:存在安全隐患。)2二板三带式(缺点:占地面积大)3三板四带式。4四板五带式。

16.中心岛植物造景原则:1引导车流,最少直径大于等于25米。2以低矮设计为主,以防止产生不安全因素增加了遮阴面积。3尽量低调,不宜过于华丽。4乔木种植不遮挡视线,与城市的主要景观相结合。

17.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行道树——悬铃木、樟树、国槐、榕树、重阳木、女贞、毛白杨。18.城市广场:a文化广场b纪念性广场c休闲广场d商业广场。

19.纪念性广场:设计要点——1主景:纪念碑、建筑、雕塑布置在中心处。2植物一般以规整式布局。3留出合适的视距。4铺装形式以整体式为主。5草坪。

20.广场绿地:位置——核心部位。特点——1高楼大厦被高密度建筑围合。2铺装占主导地位。3开敞性空间。4以历史文化为背景。

21.休闲广场:设计要点——1人体工程学,营造轻松活泼氛围。2满足不同人的需求。3强调植物景观。

22.商业广场:设计要点——1遮阴效果以落叶树种为主。2植物与坐凳、休闲设施结合应用。3选用观花观叶类植物进行配置。

23.常用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水面植物)旱柳、枫杨、水杉(水边植物)迎春、垂柳、连翘、鸢尾(驳岸植物)。24.溪涧与峡谷要点——1两侧多以群植或密植为主。2创造落花流水之景(梨属、李属、苹果属)3配置喜阴喜湿的地被植物,创造野趣之感。25.喷泉及叠水要点——1常以大乔木作为框景的边,强调植物的背景作用或框景作用。2常以规整式为主(小乔木或大草坪),配置方式简洁。3植物选择宜以素雅为主。26.湖区要点——1以群植为主,注重乔、灌、草的结合。2以色叶的乔木为主,突出季节变化。3注重林冠线的创造。4疏密有度,结合岸边的小品来造景。

27.居住区环境特点:

1、立地条件差

2、照光分布不均

3、人的活动多样化 28.居住区植物配置原则:

1、功能性:防噪,如:龙柏、黄杨、法国冬青。

2、适地适树:

1、适地

2、经济作用

3、无臭、无毒、无刺

3、美观性原则

4、文化性原则

5、与建筑协调

29.建筑vs植物配置:

1、框景、功能房

2、围墙:内外呼应、垂直绿化、与围墙颜色的对比

3、丛植、结合石块、微地形

30.宅间绿地绿化:

1、引进香花植物如:白玉兰、丁香、玫瑰

2、人群以老人小孩为主,时间单一

3、老人活动区多布置颜色艳丽,常绿叶树种,青年活动区一般不在主要路口设置。隔离、防噪。31.校园绿地植物配置 32.大学校园的特点;

1、规整、严肃

2、建筑多3、33.了解空间类型:

1、开敞空间:入口、操场

2、覆盖空间:树阵广场、廊架

3、封闭空间:私密性强

34.校门区配置要点:

1、要与大门相协调

2、大门内序幕空间规整式布局,轴线上有喷泉、广场、雕塑、水池、花坛及草坪

3、主干道林荫树、高大挺拔的行道树

35.教学楼配置要点:

1、基础绿化以低矮灌木、小乔木为主

2、通常5米范围内不配置大乔木

3、教学楼附近绿化要考虑平面色彩及布局

4、植物配置开花植物要与整体风格、颜色协调一致。36.行政楼配置要点:1庄严,以规整式布局

2、花坛、花台滨水植物的景观配置

37.滨水植物的类型:水边植物:作用: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如:月季、旱柳、菖蒲、迎春、连翘。38驳岸植物:类型分为:土驳岸(草坪)、石(爬山虎)、混凝土。如:迎春、连翘等柔长纤细植物、鸢尾、菖蒲。

论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篇6

古典园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有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和自然美融合”、“诗画情趣”等特点。乔木、灌木、花草等植被是古典园林的重要内容,它们与建筑、山石、水等共同构成了幽静、雅致的园林意境,表达了园主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人格理想等。

依据文化内涵配置植物

第一,依据观赏寓意配置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有着丰富的象征意蕴和文化内涵,植物在形态、色彩、芳香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植物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例如,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竹子有着高风亮节之意,梅花象征了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兰花象征了高洁、清雅人格,莲花象征着清白、高洁的君子形象,松柏象征着刚强不屈的意志,牡丹有着雍容、典雅、华贵之意。皇家园林常将牡丹、玉兰、海棠搭配在一起,创造“金玉满堂”的寓意,以庄重古朴的松柏彰显皇家的气派;私家园林追求淡雅朴素的情趣,常以竹子、梅花、莲花等寓意高洁品行与人格理想。此外,兰花的幽雅、芭蕉的洒脱、杨柳的飘逸、芭蕉的洒脱等也被运用于古典园林之中。

第二,按照诗词配置植物。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应符合诗情词义,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如拙政园的“听雨轩”一景就出自诗词“听雨入秋林,留僧复旧棋”,借雨打芭蕉之声营造出一种雨景;“留听阁”则是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形象再现;“雪香云蔚亭”林木葱郁,浓荫蔽日,亭前有文征明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渲染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使游人仿佛置身于山野丛林、丘壑林泉之间。避暑山庄的“万鹤松风”借清风掠过松林发出的涛声创造出浓重的诗情画意;“香远益清”、“观莲所”等借春日的玉兰、秋天的桂花等不同季节的植物,表达了不同的审美

意境。

按照画理配置植物

古典园林又称为“写意山水园”,深受山水画艺术的影响,山水画创作讲究“师法自然”、“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古典园林中的景物处处模仿自然,常以不规则、不对称的自然布置为基本形式,以花草树木表达园主的思想情趣、人格理想等,各种人造景观都透着自然之意,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水画创作强调“以形写神”、“似与不似之间”,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也多采用写意的方式,树木的类别、姿态等符合山水画理论,力求“气韵生动”。陈从周曾言,“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乃模拟枯木竹石图”。山水画创作强调“正标侧抄……景以善漏为豁”,即正面、侧面应当疏朗,花间、叶下不能重复堆砌;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也以画论为指导,以符合园林的整体布局、风格气质为原则,如狮子林的古柏,留园中的香樟与银杏,沧浪亭中的古树等给园景增添了几分古意。

依据植物特性配置

第一,依据生长习性配置植物。每种植物都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在生长过程中植物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受温度、气候、空气、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水土、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在园林建造时应依据植被的生长习性安排植被,根据地形、朝向、干湿等地理环境配置植物,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比如“牡丹香花向阳斯盛,须植于主厅之南”,牡丹应种植于喜光的旷达之地;“松柏骨苍,宜峭壁奇峰”,松柏等耐旱类树木不喜欢潮湿,应种植于干燥的高地。再如,墙角背荫处应种植女贞、竹子等植物,背荫且略受阳光之处,可以种植山茶、桂花、黄杨、枸骨等植被,低洼池沼等地应点缀垂柳、枫杨、石榴。

第二,按照色香姿配置植物。色、香、姿是植物的基本形态与特性,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依据。在植物配置时,应使植物的色、香、姿与周围环境相一致,高大的厅堂之前应配置乔木,休憩的亭台之前应配置灌木。例如,徐州云龙公园的“咫尺胜景”以白壁、粉墙为纸,以笋石、南天竹为笔,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徐州燕子楼的古厅廊种植了许多腊梅,每当寒冬下雪,梅花盛开,花香和白雪交辉相应,景色迷人。此外,在大型园林中可以将树色丰富的常绿乔木与四季常青的落叶乔木混植于一起,使园林内的植物配置主次分明、疏落有致。此外,在封闭的院落或游廊旁边,可以点缀一些乔木和花草,创造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观赏效果。北方地区的冬季较长,可以在园林中多种些松柏,使园内四季常青;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可以选择一些落叶树木。

植物配置是古典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也是表达园主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人格理想的重要方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融合了绘画、文学、美学、心理学、植物学、建筑学等学科知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在现代园林建造中,应借鉴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风格特点,将传统园林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探讨 篇7

关键词:植物配置,市花,市树

城市绿地是打造城市优美环境最重要的手段和设施。园林绿化主要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绿色植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生物体, 不同的种类, 不同的季相,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的配置方式, 都展示独特的魅力, 不仅清新怡然、赏心悦目, 而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追求的目标。

1在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和比例5 大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 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 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 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 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 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 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城市植物配置时遵循植物生理生态规律

选择植物材料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 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 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 合理配置植物,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园林绿地中的树种选择原则

选择植物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外来树种为辅。乡土树种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强, 有地方性特色, 应作为城市绿化中的主要树种。以安阳为例, 由于安阳市处于华北平原的地理特征, 决定了市区的园林树木品种只能是适应于北方气候条件下的树木品种。为扩大种源, 积极引入一些本地缺少, 而又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树木品种。但必须经过驯化引种试验, 才能推广应用。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 (是指抗病虫害、耐瘠薄及对城市“三废”适应性强的树种) 。选用这种树木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 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绿化效益。但抗逆性强的树种, 不一定在树势、姿态、叶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为此, 在大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的同时, 还要选择那些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 加以配置,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同时在植物选择时, 应结合城市特色, 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应该有它的特色和风格, 如安阳的市花百日红和市树国槐。因此我们要做到适地适树, 尽量选择一种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体现城市的特色。

4在进行彩叶植物的配置时要加强美学性

对彩叶植物进行配置时, 一定要具有美学艺术, 因为这是一个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工作。从走访的公园和绿地的情况来看, 很多地方的彩叶植物的配置都非常单调, 没有能够发挥彩叶植物本身的很多功能。如有的城市中, 主干道绿化带上虽然都有配置很多的彩叶植物, 但乔木的配置比例小, 树下缺乏灌木花卉及地被植物的多层次搭配, 显得单调, 季相变化较小。对于植物的配置没有层次对比、质感对比和色彩对比, 看起来非常死板, 没有体现美学的原则。所以我们在进行配置时, 应该按周边的背景环境和彩叶植物的色彩进行相对应的搭配, 这样才能体现出美学的特性。

5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1) 园林中树木品种单一。在园林植物配置中, 很多区域都是使用常见的同一树种, 看起来太单调。 (2) 园林中的地被植物运用太过于简单。从视觉上看, 林相结构简单。 (3) 短时间追求形象工程。生态园林建设中都是按领导的意思办, 有部分“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比如前些时间的“大树移植风”, 就是典型的领导政绩工程。 (4) 设计手法比较简单。通过运城市近5 年的绿化工程来看, 绿化配置设计手法缺乏艺术性、科学性,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科学性根本无法体现。

综上所述, 城市进行园林绿化, 其目的就是为人民创造美好和绿色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 即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街头绿地的绿化建设中, 我们遵循生物多样化原则, 尽可能保持乡土物种, 力图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群落, 进而搞好植物的配置工作, 使其充分发挥功能, 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设计 篇8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原则,方式

1植物配置设计特点

植物配置设计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尤其是社会开始广泛关注生态问题之后, 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 植物种植开始实现了更广泛的应用。植物种植逐渐呈现出自然性、象征性等特征。从“绿化”到“植物配置”到“配置设计”再到“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植物配置设计现状

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 人们的生态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植物景观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 由于形式主义的影响, 使植物配置设计与科学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在园林建设中屡见不鲜, 使得园林技术不能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造成植物景观地域性、独创性、民族性的缺失。

3园林树木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3.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对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设计种植的过程中, 需要实现生态性原则, 妥善配置、合理搭配才能达到理想的园林效果。设计者应该整体的勘测与详细研究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将树木栽植到与其相吻合的地域环境,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展现其功能成效。普通乡土植物能被当成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树种, 其在长时间的生长进化中, 对当地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同时突显出当地独有的地域特色。

3.2 以人为本, 符合功能性原则

注重体现人文精神和文化意境, 选择和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和象征含义, 创造独特的公园人文景观。结合中国古典诗词文化, 用心揣摩, 选择搭配人格化或有一定寓意的植物品种, 营造出园林绿地独特而幽远的意境。同时在空间等方面注意以人为本, 尽可能实现公园园林植物的生态、观赏和人文价值, 和游人的心理、生理、感性、理性需求相吻合, 努力塑造氛围宜人、景色优美的游览环境。

3.3 景观生态性原则

园林树木功能不仅包括供人们欣赏的景观功能, 最为关键的在于可以塑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树木具有吸音除尘等生态功能, 如何将其生态效应全面展示出来, 是景观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空间和时间关系方面考虑植物配置:空间上, 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疏密得当, 通过植物高低和地形变化, 产生空间层次变化, 达到疏密相间、自由错落、步移景异的效果;时间上, 既考虑四季物候变化而形成的植物季相、色相变化, 又兼顾长远生长后植物体量变化, 充分考虑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经济性原则

园林景观应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前提下, 做到节约成本。遵循经济性原则, 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善城市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景观设计中应节约、合理使用名贵树种, 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观赏植物, 如设立果树专类园以此增加游园的趣味性。合理布置种植密度, 并考虑植物病虫害的转主寄生关系, 尽量减少修剪、灌溉、施药等养护费用。

4公园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4.1 乔木的配置

主要有孤植、对植、行植、丛植和群植等。

4.2 灌木的配置

灌木枝叶繁茂, 可以增加树冠层次, 很多灌木具有艳丽的花果, 配置得宜可使景色更富变化。在高大乔木下适当布置灌木, 丰富植物层次;空透的地方栽植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路旁栽植灌木, 紧靠路边的, 要幽深自然, 离路边远的, 宜平坦开朗;草地边缘布置大片灌木丛, 能增加空间的宁静感。

4.3 花卉的配置

花卉有丰富的色彩, 能产生欣欣向荣的气氛。规则式一般采用花台、花坛、花境、花带等形式, 其特点是能集中、丰富某一局部景色, 给人以强烈、鲜明、欢快的感受。自然式多采用疏落的丛植形式, 饶有自然风趣。在花台配置花卉时, 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色彩协调、开花整齐。花卉的配置多用补色对比组合, 这样能产生强烈的色彩效果, 如用紫色的三色堇与橙黄色的金盏菊配合, 蓝色藿香蓟与黄色波斯菊对比。在草地上栽植大红美人蕉等红色系花卉, 均能收到很好的对比效果。

4.4 攀援植物的配置

攀援植物生长快、枝繁叶茂、花色艳丽, 在墙边、棚架花廊、屋顶、墙面均可种植。如紫藤、蔷薇、爬山虎、葡萄、凌霄和山荞麦等, 能起到遮荫、防尘、隔音、隔热和装饰的作用, 还可用来装饰灯柱、门框, 丰富园景, 是现代园林绿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5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设计

5.1 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

由于公园面积大, 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 活动项目多, 所以, 选择绿化树种不仅要掌握一般规律, 还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 因地制宜, 以乡土树种为主、外地驯化后生长稳定的珍贵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 以大苗为主、适当密植, 以速生树种为主, 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 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 少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 便于管理。

5.2 公园设施环境的绿化配置设计

5.2.1 公园出入口的绿化配置设计。大门为公园主要出入口, 大都面向主干道, 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 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 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特色。如果大门是规则式建筑, 就应用对称式布置绿化;如果大门是不对称式建筑, 则应采用自然式布置绿化。大门前的停车场, 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 以便夏季遮荫及隔离四周环境。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塑或导游图相配合, 也可铺设草坪, 种植花、灌木, 但不应有碍视线。

5.2.2 园路的绿化配置设计。 (1) 主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浓阴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 但在配置上要有利于交通, 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 (2) 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 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 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 (3) 山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 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 (4) 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 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 (5) 山地绿化则要根据其地形的起伏、环路等, 做到疏密有致;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 宜种植矮小的花灌木及草花, 才不影响景观;在无景可观的道路两旁, 可以密植、丛植乔灌木, 使山路隐在丛林间, 形成林间小道。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 可用花灌木点缀。

5.2.3 广场绿化配置设计。广场绿化既不能影响交通, 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灌木, 中间布置草坪、花坛, 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 种植落叶大乔木, 利于夏季遮荫, 冠下分枝应高于4m, 以便停车。如果与地形相结合可种植花草、灌木、草坪, 还可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之类的活动草坪广场。

5.2.4 公园小品建筑周围的绿化配置设计。公园小品建筑附近可设置花台、花坛、花境等。建筑物室内可设置耐阴花木, 门前可种植浓阴大冠的落叶大乔木或布置花坛等。沿墙可利用各种花卉境域, 成丛布置花灌木。所有树木花草的布置都要和小品建筑相协调, 与周围环境相呼应, 四季色彩变化要丰富, 给游人以愉悦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姚伟.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浅论[J].当代青年月刊, 2015 (5)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 篇9

园林植物对园林美的贡献, 一般认为主要是向游人呈现出视觉的美感, 其次才是嗅觉。有人认为东方比较重视嗅觉的美感, 传统喜爱的花卉, 大部分是香花, 如兰花、白玉兰、梅花等。艺术心理学认为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 使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 其次才是体形和线条等。除去特殊的藓苔之外, 最受欢迎的是色彩动人, 其次才是香气宜人, 然后是体形美、线条美等。因此千百年来, 园林植物的栽培与选育者一克围绕着这些喜好或嗜好而忙碌着。

2 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

以自然美为基础, 结合社会生活,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植物、建筑景观创作, 可称之为园林艺术。由于植物的生长虽然具有时间的变化, 但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 不易察觉, 静的内容胜过动的内容, 而是可以触摸, 视觉能够感受, 感受力持久且丰富多彩, 将有形世界中的自然美再现于园林之中, 园林艺术可归入造型艺术的范畴。造型艺术的表现原则即为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即: (1) 多样统一的原则, 又称统一与变化的原则、园林艺术使用统一的原则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 在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 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给人以统一的感觉。由于一致性的程度不同, 引起统一感的强弱也不向。十分相似的一些园林组成部分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 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 所以园林小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是变化当小有统一, 自然山水中, 有生物也有非生物, 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内容互相组合起来, 形成各种类型的景观特性, 如沙漠景观、沼泽景观、高山草原景观等, 每一种具有明显特性的景观、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感反应、其中凡是真正使人感到愉快的景观, 都是由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明显的谐调统一。 (2) 对比与调和的原则, 对比与调和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景观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便突出主题, 不失园林的基本风格。在植物造景中, 乔本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宽。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有着明显的对比, 但在那些植物、都从树冠上看, 其本身又是调和的。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在各种植物中, 有着体量上的很大差别。以其长成期一般生态的相差级数的不同来对比, 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如以假核榔与散尾葵对比, 也可以蒲葵与棕竹对比, 很能突出假核榔和浦葵, 而它们的姿态又都是调和的。植物的花色之丰富多彩也是无与伦比的。运用色彩对比可获得鲜明而吸引人的良好效果, 运用包彩调和则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植物造景时就常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手法来创造主景或点景。明暗的对比与调和园林绿地中的明暗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明处开朗活泼, 暗处幽绿柔和;明处适于活动, 暗处适于休息。

3 韵律与节奏的原则

诗词中要有韵律, 音乐中要求节奏, 在希腊文中, 韵律和节奏都是同一个概念, 其原意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可比成分连续不断交替出现而产生的美感。是多样统一原则的引仲, 除诗和音乐之外, 已广泛应用在建筑、雕塑、园林等造型艺术方面。在园林中利用植物单体有规律的重复, 有间隙的变化, 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 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如路旁的行遁树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的重复出现形成韵律。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 比较单调而装饰效果不大。两种树木, 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 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人工修剪的绿篙可以剪成各种形式的变化, 如方形起伏的城垛状、弧形起伏的波浪状、平宣加上尖塔形半圆或球形等形式, 如同绿色的墙壁, 形成“形状韵律”这样随季节发生色彩的韵律变化者, 可称之为“季相韵律”。花坛的形状变化, 包括植物种类的变化、色彩及排列纹样的变化, 结合起来就是花园内最富有韵律感的布置。植物种类并不多, 但按高矮错落作不规则的重复, 花期按季节而此起被落、全年欣赏不绝, 其中高矮、色彩、季相部在交插变化之中, 如同一曲交响乐的演奏, 韵律无穷。沿水边种植木英蓉、夹竹桃、杜鹃花等, 倒影成双, 也是一种重复出现, 一虚一实形成韵律。一片林木, 树冠形成起伏的林冠线, 与青天白云相映, 风起树摇, 林冠线随风流动也是一种韵律。植物体叶片、花瓣、枝条的重复出现都是一种协调的韵律……园林植物产生的韵律可谓取之不尽。园林景物中连续重复的部分, 作规则性的逐级增减变化还会形成“渐变韵律”。这种变化是逐渐而不是急剧的, 如植物群落由密变疏, 由高变低, 色彩由浓变谈都是取渐变形式, 由此获得调和的整体效果。

4 主体与从成的原则

园林中景物很多, 但往往人为地区分为主体和从目的关系, 也就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园林属人工造景, 出于经济的、环境的条件或苗木供应等各种因素的缘故, 造园着往往只能注重某一景物或某一景区, 而招其余置于一般或从属的地位。在植物造景中, 一般而言, 乔木是主体, 灌木、草本是从属的。强调或突出主景的方法, 可以采用: (1) 轴心或重心位置法, 把主景安置在主轴线或两轴线交点上、从属景物放在轴线两侧或副轴线上自然式园林绿地中, 主景应放在该地段的重心位置上。这个重心可能是地形的几何中心, 也可能是地域中植物群体的均衡重心, 也可以是地域中各空间的体量重心。 (2) 对比法, 在前述的对比技法中, 形体高大, 或形象优美, 或色彩鲜明, 或位处高地, 或在空旷处独一无二, 或在横向景物中“鹤立鸡群”者, 一般都是主景, 其余则为从属景物。

5 均衡与稳定的原则

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筑等组成的, 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 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的则为稳定。规则式园景是在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景物, 其品种、形体、数目、色彩等各种量的方面部是均衡的, 对称均衡给人以整齐庄重的感觉, 在一般情况下, 园林景物不可能是绝对对称均衡的, 但仍然要获得总体景观上的均衡。这包括各种植物或其他构成要素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各方面能体现出量的感觉, 要从各方面权衡比较, 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这叫做不对称均衡, 也称为自然均衡。不对称均衡赋予景观以自然生动的感觉。在立面上看, 一个物体或一处景物, 下部量大而上部量小, 被认为是稳定的。园林是人造的仿自然景观, 为取得环境的最佳效果, 一般应是稳定的。

6 比例与尺度的原则

所谓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的关系, 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厚的比例关系, 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两种关系并不-定用数字来表示, 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概念。运用比例这个原则, 从局部到整体, 从近期到远期 (尤其植物体量的增大) 、从微观到宏观, 相互间的比例关系与客观的需要能否恰当地结合起来, 是园林艺术设计成败的关键。尺度在西方认为是十分微妙而且难以捉摸的原则, 其中既有比例关系, 还有匀称、协调、平衡的审美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联系到人的体形标准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所熟悉的大小关系。园林是供人赏用的空间景物, 其尺度应按人的使用要求来确定, 其比例关系也应符合人的视物规律。这对于做主景的植物等景物, 设立在什么位置上这一问题就有一个尺度和比例的要求。造园者在园林中要设置孤立树做主景时, 周围草坪的最小宽度就需以这一规律来限定。否则, 就达不到对该树的最佳观赏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永正.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2]翟辉.论园林中的植物造景.中国园林1997

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 篇10

1.1 不同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史家建筑的植物配置中中国古典皇家园林 (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 为了反映帝王的至高无上、威严无比的权利, 宫殿建筑群具有体量宏大、雕粱画栋、色彩浓重、金璧辉煌、布局严整、等级分明的特点, 常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 如白皮松、油松、圆柏、青檀、七叶树、海棠、玉兰、银杏、国槐、牡丹、芍药等作基调树种, 且一般多行规则式种植。

1.2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小巧玲珑、精雕细琢, 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 建筑以粉墙、灰瓦、栗柱为特色, 用于显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 多于墙基、角隅处植松、竹、梅等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 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的高风亮节, 象梅一样孤傲不惧, 和“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的思想境界。

1.3 寺院、陵园建筑植物配置

主要体现其庄严肃穆的场景, 多用白皮松、油松、圆柏、国槐、七叶树、银杏, 且多列植和对植于建筑前。

2 不同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

2.1 公园的入口和大门的植物配置

常见的入门和大门的形式有门亭、牌坊、园门和隐壁等。植物配置起着软化入口和大门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扩大视野、延伸空间的作用。

2.2 亭的植物配置

园林中亭的类型多样, 植物配置应和其造型和功效取得协调和统一。从亭的结构、造型、主题上考虑, 植物选择应和其取得一致, 从亭的主题上考虑, 应选择能充分体现其主曲的植物。从功效上考虑, 碑亭、路亭是游人多且较集中的地方, 植物配置除考虑其碑文的含义外, 主要考虑遮荫和艺术构图的问题。

2.3 茶室周围植物配置

应选择色彩较浓艳的花灌木, 如南方茶室前多植桂花, 九月桂花飘香、香气宜人。

2.4 水榭前植物配置

多选择水生、耐水湿植物, 水生植物如荷、睡莲, 耐水湿植物, 如水杉、池杉、水松、旱柳、垂柳、白腊、柽柳、丝棉木、花叶芦竹等。

3 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1) 建筑背阴面的植物配置。建筑的背阴面离建筑的距离和太阳的入射角度有关系。如北京地区, 阴影长L, 建筑高H, (中午时测定) 夏至时, L=10.4H, 春秋分时, L=0.9H) ;冬至时, L=2.3~3.2H。应选择耐荫植物并根据植物耐荫力的大小决定距离建筑的远近。耐荫植物有:罗汉松、花柏、云杉、冷杉、建柏、红豆衫、紫杉、山茶、桅子花、南天竹、珍珠梅、海桐、珊瑚树、大叶黄杨、蚊母树、迎春、十大功劳、常春藤、玉簪、八仙花、早热木、沿阶草等

(2) 建筑前植物配置。应考虑树形、树高和建筑相协调, 应和建筑有一定的距离, 并应和窗间错种植, 以免影响通风采光, 并应考虑游人的集散, 不能塞得太满, 应根据种植设计的意图和效果来考虑种植。

(3) 建筑的基础种植应考虑建筑的采光问题, 不能离得太近, 不能太多地遮挡建筑的立面, 同时还应考虑建筑基础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4) 建筑墙的植物种植。 (北方) 一般对于建筑的西墙多用中华常春藤、地锦等攀援植物、观花、观果小灌木, 甚至极少数乔木行垂直绿化, 减少太阳的日晒。据测定, 夏季可以减低室内温度3~4℃。利用建筑南墙良好的小气候, 引种不耐寒但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 形成墙园。

(5) 建筑门的植物配置。门是建筑的入口和通道, 并且和墙一起分割空间, 门应和路、石、植物等一起组景形成优美的构图, 植物能起到丰富建筑构图, 增加生机和生命活力, 软化门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扩大视野、延伸空间的作用。

(6) 角隅的植物配置。建筑的角隅多线条生硬, 用植物配置进行软化和打破很有效果。一般宜选择观果、观花、观干种类成丛种植, 宜和假山石搭配共同组景。

(7) 天井等室内空间绿化在建筑的空间留有种植池形成天井, 应选择对土壤、水分、空气湿度要求不太严格的观赏价值较大的观叶植物为主, 加芭煎、鱼后葵、棕行、一叶兰、巴西木、绿萝、红宝石等进行种植。

(8) 屋顶花园的植物种植。屋顶花园的出现使得植物和建筑更加紧密融为一体, 丰富了建筑的美感, 屋顶花园土层较薄, 基质含的有机养分较单纯, 且保水、抗寒、抗风能力较差, 选探植物应选择体量轻、根系浅、抗风、抗旱、抗寒, 花、叶、果美丽的小乔木、灌木、草花为主。

参考文献

园林植物的配置 篇11

关键词:色叶类藤蔓植物;分类;选择与应用方式;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07-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我们周围由于发展而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为了构建良好的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和增加绿量,我们经常在城市绿化和室内美化中运用藤蔓类植物来增加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的多样性、运动性和净化空气的能力。色叶类藤蔓植物既作为藤蔓植物又作为彩叶植物,它的应用逐渐广泛,为城市绿地系统和植物景观色彩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材料。目前对于色叶类藤蔓植物的研究却没有。本文通过对彩叶植物和藤蔓类植物的研究,综合其特征,提出了色叶类藤蔓植物的概念和应用等方面,相信会对色叶类藤蔓植物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

1 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应用概况

人们希望生活在既舒适又美丽的环境下,色叶类藤蔓植物一直是室内和室外良好的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调节植物。色叶类藤蔓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极具观赏价值。色叶藤蔓植物通过攀援、匍匐、垂吊方式向周围生长,生长速度非常快,很适合道路、房屋、围墙、阳台等地方栽种,虽然我国的色叶类藤蔓植物资源丰富,但是我国应用的色叶类藤蔓植物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例如可利用的种类少、适应性差、色彩单调、搭配不合理等等。如何使色叶类藤蔓植物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应用的品种更多、色彩更多更丰富、覆盖更加全面、生态适应性更好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为此色叶类藤蔓植物需要我们不断的探讨和研究。

2 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分类

目前对色叶类藤蔓植物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当前我们把它定义为植物自身不能直立,只能以多种方式借助于它物向上生长,或匍匐于地面生长或垂吊生长,并在生长季节全部或部分叶片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具有柔软而长的茎,叶或特殊器官的一类植物。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它是一种叶子不是单纯绿色的藤蔓类植物。例如叶子全部是黄色的金叶华中悬钩子,中间叶子为白色的金心吊兰, 也有叶子边缘是黄色的花叶长春蔓等等。

2.1 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分类

2.1.1 攀援类 攀援色叶类藤蔓植物主要依靠自身缠绕或具有特殊的器官而攀援,少数植物具有两种以上的攀援方式, 称为复式攀援。这类植物通过对林缘、岩石、假山、树干等周围环境的适应,不断的进化变异,形成了不同的向上生长器官。如扶芳藤依靠吸附作用而攀援向上生长。

2.1.2 匍匐类 此类植物不具有缠绕能力或攀援结构。茎有时虽细长或柔弱,但缺乏向上攀升的能力,通常只匍匐平卧地面或向下垂吊,是地被、坡地绿化及盆栽悬吊应用的优良材料。叶面上布有白色网脉的白网纹草,叶脉清晰,叶色淡雅,纹理匀称,在花盆里栽培,通过匍匐平卧地面生长,置于桌面或案头,显得格外雅致,深受人们喜爱。

2.1.3 垂吊类 此类植物既不攀援也不匍匐生长,植株或因附生而向下悬垂,或因枝条生出后向下倒伸或附垂,在园林中一般用于岩壁绿化,盆栽或悬垂应用。如吊金钱叶面上具有白色条纹,其纹理好似大理石,多作吊盆悬挂生长,可放置于阳台、窗臺、居室等处,使茎蔓绕盆下垂,飘然而下,非常漂亮。

2.2 根据植物叶片表现出来的颜色分类

2.2.1 单色类 在正常生长过程中,整个叶片在某个或全部阶段表现出一种稳定非绿色颜色的藤蔓类植物。如佛甲草在生命过程中叶片表现出金黄色,紫竹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表现出紫色等。

2.2.2 双色类 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叶片本身或叶片与叶脉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两种不同稳定颜色的藤蔓类植物。如叶片边缘为黄色的花叶长春蔓,叶片中间的白色的金心吊兰,叶脉为白色的白网纹草等。

2.2.3 多色类 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叶片本身或叶片与叶脉在正常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多种稳定颜色的藤蔓类植物。如多种颜色的吊竹梅,上面紫绿色而杂以银白色,中部边缘有紫色条纹,下面为紫红色。色彩斑斓的花叶络石由红叶、粉红叶、纯白叶、斑叶和绿叶所构成的色彩群,极为好看。

2.2.4 变色类 叶片在某个阶段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叶片的颜色也发生改变。扶芳藤,爬山虎等,在灰白色或白色的墙面上,爬山虎到了秋天,叶子变红,展现其深秋的风采。晚秋叶片变黄的扶芳藤,叶片能够长久不凋等等。

3 色叶类藤蔓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方式

3.1 色叶类藤蔓植物的选择

色叶藤蔓类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地点具体要求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来选定色叶藤蔓类植物,色叶藤蔓类植物选择好坏直接关系到色叶藤蔓类植物的配植,也直接影响其整体观赏效果。色叶藤蔓类植物的选择既要符合藤蔓类植物的立体化设计,提高三维绿色生物量,又要符合彩叶植物的生态习性原则和美学原理。在墙壁上栽植爬山虎,实行立体化设计可以提高墙壁的利用率,还符合爬山虎的生长环境,也美化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3.2 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应用方式

3.1.1 阳台及窗台 阳台及窗台是城市及家庭绿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对植物材料的选择就要注意与建筑物协调和谐,特别是临街的阳台,在布置时更要注意建筑绿化的整体效果。利用花盆栽种吊兰、金边常春藤等植物披垂或悬垂于台外,起到绿化、美化阳台、窗台外侧的作用。

3.2.2 树穴或单株乔木下地被 在道路绿地及广场绿地中经常出现树穴式行道树或庭荫树,为了避免黄土露天,其下除了用非生物地被覆盖以外,也常种植色叶类藤蔓植物以丰富视觉感受并增加绿量。园林中常见在香樟、银杏 、雪松等下面种植花叶长春蔓、花叶扶芳藤、金边常春藤等。

3.2.3 围墙 墙面绿化的色叶类藤蔓植物,能展现整齐格调、层林尽染的磅礴气势。色叶类藤蔓植物有较强的立体感、色彩感,其美化效果好于单纯的绿化植物。运用爬山虎、络石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植物,沿墙面攀爬,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其绿化美化高度可达五、六层楼房以上。

3.2.4 护栏及篱垣 护栏和篱垣不仅有围墙的功能,而且外观上具有通透性,是人们目光所及最多的地方,最能体现城市的绿化水平[14],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绿化美化尤为重要。除选用单一品种外,还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叶类藤蔓植物进行绿篱组合栽植。如花叶长春蔓、吊兰和茑萝搭配,花叶长春蔓和吊兰具有浓密的彩色叶片,又能满足篱垣所需要具有的私秘性;茑萝优美的羽状复叶及奇特的五角星花点缀在花叶长春蔓的背景上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观。

3.2.5 柱廊及棚架 柱廊及棚架美化是城市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使用藤蔓植物覆盖易形成独特的观赏效果。可以使用爬山虎、扶芳藤等色叶类藤蔓植物进行攀爬,达到绿化美化效果。

4 环境对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适合我国栽培、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色叶类藤蔓植物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但由于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引进有一个区域适应性的问题,引进的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要符合色叶类藤蔓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否则会失去观赏价值,使绿化得不偿失。从外地引进色叶类藤蔓植物,要综合考虑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病虫害等多方面因素。

4.1 光照

光照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也是影响色叶类藤蔓植物叶色变化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色叶类藤蔓植物一般较耐阴,忌烈日,散射光照射最好。如花叶冷水花怕阳光曝晒,在疏荫环境下叶色白绿分明,节间短而紧凑,叶面透亮并有光泽。在全部蔽荫的环境下常常徒长,节间变长,茅秆柔软,容易倒伏,株形松散。

4.2 温度

同一种色叶类藤蔓植物对于温度的反应有一定的差异,温度不同会影响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从而引起叶色变化。如白网纹草喜欢高温,在一定范围温度越高,白色的网纹越明显,观赏效果也越好,温度低了白色叶脉不明显,难以识别。所以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一般植物的生长适温15-25℃。冬季室内越冬,温度在10℃左右。

4.3 水分

由于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叶片不全是绿色,要保持叶片色彩艳丽,就需要保持植物叶片有充分的水分。所以浇水时我们要保持土壤叶片湿润,夏季要保持盆土湿润,每天应给叶面喷雾和淋水。

4.4 土壤

色叶藤蔓植物在大自然中生长有着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我们在利用时总是要考虑到土壤因素对它的影响。例如据研究指出花叶长春蔓在地栽时比在盆栽时的地径要粗2-3倍,生长得更好,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盆里的养分就会变少,而地栽的要好很多。我们在选土时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可用壤土、河砂、腐叶土混合配制。

4.5 病虫害

色叶类藤蔓植物喜欢在湿润弱光下生长,这也是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地方。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后期养护工作,增强其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绿化、美化、防护的功能.根据不同色叶类藤蔓植物所处的环境、季节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合理运用农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病虫危害.色叶藤蔓类植物容易发生病害有叶斑病、茎枯病、灰霉病等病害。茎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进行喷施;叶斑病和灰霉病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连喷2次。

5 色叶藤蔓类植物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应用在现今城市绿化中尚未受到高度的重视,主要是国内研究少、植物适应性弱、可利用的不多等,这在国外都呈现同样的情况。但是色叶类藤蔓植物在绿化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用价值。

5.1 加强色叶类藤蔓植物的研究

只有对色叶类藤蔓植物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才能知道它是否具有利用价值,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湛江常用的紫竹梅在南非种植时,却造成南非生态破坏,而且入侵情况严重。所以要从色叶类藤蔓植物的种类、生态环境、适应性、应用方式等方面都要进行研究。

5.2 重视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引种

目前色叶类藤蔓植物种源主要是栽培种和外来种,这与世界各国的情况基本一样,为了加大色叶类藤蔓植物的应用与推广,我们必须增加色叶藤蔓类植物的種类,在更多的地方进行应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许多在南方种植的植物在北方也可以种植。

5.3 加大色叶类藤蔓植物的推广

色叶藤蔓类植物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特别是那些适应性强、绿化美化能力强的种类,是值得我们去推广应用的。色叶类藤蔓植物的推广以书刊杂志、博览会、节日庆典等形式向公众推广,只有这样色叶类藤蔓植物才会被大家所认可接受。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 童丽丽,汤庚国,许晓岗.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5):113-116.

[2] 吴泽胜.绿量概念在城市绿化的应用[J].内肛科技, 2006(2).

[3] 黄志萍.浅议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构[J].广西轻工业,2009,127(6):96-130.

[4] 于艳邱.园林景观中植物色彩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8,28(6):23-25.

[5] 鲍思伟.藤蔓植物与城市绿化[J].防护林科技, 2005,68(5):66-68.

[6] 徐恩凯,田国行,秦佩.彩叶植物在郑州地区的种类及应用调查[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1):191-197.

[7] 莫江婷,严贤春,刘晓琴,等.重庆缙云山野生藤蔓类植物及其园林应用调查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9(4):27-35.

[8] 文瑞清.攀援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05,(1):35-36.

[9] 邱志奇.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8-20.

[10] 吴雪梅,李荣秋,赵庆峰.彩叶植物的选择与配置[J].现代农业科技,2010,(4):274-277.

[11] 郝喜龙,苏福才,齐秀丽,等.攀援植物在城市绿化美化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增刊):185-186.

[12] 甘小洪.南充市藤蔓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调查.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141-144.

[13] 宁仁松,汤楠,唐东芹.景观地被在上海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27(3).

[14] 林秀香.攀援植物及其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福建热作科技,2002(2):33-35.

[15] 陆明珍,徐筱昌.高架路下立柱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63-64.

[16] 赵茜.欧洲常春藤南京地区引种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4):115-116.

浅析传统园林植物的造景配置 篇12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往往在满足了造景的基本要求之后, 还会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文化效果。也就是说其通常都会被赋予一定的人文精神, 营造出借景生情、移步换景、景物合一的意境。特别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植物配置的各个方面都在体现着造园规则之外, 又无意间流露出或是渗透了传统文化精神;同时植物也超越了本身, 塑造了数不尽的优秀园林作品。

可以说, 植物在园林建设里, 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人们或多或少地会因为园中某一处的植物配景, 而驻足观赏, 获得赏心悦目的情感体验。园林中的植物, 需要根据客观环境进行栽培种植, 但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布局, 甚至由残缺从而生长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景观。植物组成了园林的多样画面。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相关概念

(一) 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内涵

所谓植物造景, 即选用不同种类的乔木、藤本、灌木和草本植物等, 综合运用多种手法, 使植物自身形态能够充分地展现, 最终达到一定的景观审美效果, 这是被广泛运用的园林表现手法。

(二) 植物造景景观分类

植物造景有季节造景、种植造景和自身造景等三种类别。自身造景,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保持原本植物的色、香、姿原则下, 选择当地适合种植的树种。季节造景, 即选用根据季节更换, 植物也随之改变外在形态的一种造景方式。种植造景, 主要是会结合园林的种植环境, 通过种植某种植物, 并使之与四周景观相调和以形成整体景观。

(三) 植物造景的目的

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 有的是为塑造整体园林景观而进行的;也有的是根据造园者的喜好、品味、情趣而栽培的;还有仅仅是为营造意境、抒发情怀而栽种的。总之, 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在各个方面都相辅相成, 不仅在牵动人们的内心感受上产生极大的效果, 也为塑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园林景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园林造景的植物种类

北方的传统园林中, 常见的植物一般有四大类, 分别是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据有关资料显示, 传统园林选用的植物种类通常包含了地方特色树种、奇异古木、个性树种等几类主要树种。

不过, 植物栽种始终要坚持依据园区环境与所要传达的意境, 根据植物的色彩、品性、种类、外观条件来选择植物类别, 依据所栽植物的人文内涵与所处的自然环境, 进行综合设计之后而适景种植。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即栽种时不应破坏树种本身所需要的生态平衡, 并要营造出适情适景的美感。

四、园林植物的植种方式

传统的园林植物栽种方式包括对称种植、独立种植、群植、丛植、列植等五类。每一种种植方式都不尽相同, 同样其营造的园林景观也各有意境。合理的植物配置布局, 能够给予园林景观以分隔及游览指向。当然游走于其间小道的乐趣也会伴随着欣赏过程, 延伸衍生出许多新的意义与美景, 让赏园者获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

(一) 对称种植

北方传统园林内, 往往会将数量相当的植物栽种在不同主题园内、建筑亭榭的门外或是桥头的两处, 形成独具特色的轴线感。栽种的植物形态也总是大致保持一致, 使精心栽培的植物具有由心而生的韵律美与画面美。

(二) 独立种植

要使独立种植的植物立意更明确、意蕴更丰富, 通常要栽培环境, 选择那种形态层次分明、植物品性完善且丰富、四季景色皆有的树种, 将其单独栽种在园林的独佳之处, 能使传统园林中的景致始终保持连续与不变。

(三) 群植

湖水四周、道路的两边, 按照植物的大小、颜色、香气等, 栽种相应尺度与景观搭配的植物, 同时选择适当能与之配置互补的植被, 形成株距合理、数量恰当并且怡情逸景的植物栽种营造景观。传统园林内选取群植栽种方式来达到的最终效果, 也理应是近观和谐, 远观虚实相生, 能让人感受美并引起无限遐想。

(四) 丛植

丛植植种的数目通常控制在十棵左右, 以不同树种进行有层次的空间布置。观园者总是能在园林植被景观中, 找到相得益彰的感受, 体会当年栽种者独出新载的心思, 从园林植物分布规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 列植

列植的栽种方式, 一般出现在相对正式的园林环境。植被形成的景观氛围浓郁, 人们身处其中会感受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人文与情感, 譬如帝王的威严气势和皇家的仁爱意境等。

五、园林植物造景的审美情趣

用植物传达审美情趣, 要在把握植物原本冠形、叶形、色彩、高低的条件下, 或将植物组合, 或结合建筑亭廊, 根据审美规律, 来构成各具风格的园林景观。值得一提的是, 植物本身形态带有一种品质的力量美, 人们可以通过变化视觉方向, 再借助于植物的形态特征, 来感受其自然之美与生命活力, 以此陶冶性情, 感怀人生。

六、园林植物的造景原则

(一) 因地制宜的造景原则

1.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 要发挥植物的最优化效果, 还需要考虑种植园林的气候、温度、光照、雨水、土壤等自然因素, 以及植物的遗传因素来配置。例如, 北方的传统园林中, 由于北方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 因而其栽种植物主要是落叶阔叶植物与常绿阔叶针叶树种。但即便如此, 北方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总能营造出了苍老而坚硬、耐寒而不凋、长寿而不失高尚的景观美感, 例如松柏等。

2.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坚持植物的形态及特征与园林造景的主旨之间协调统一, 并依照传统园林内不同的建筑或艺术意境, 依照相应的园林风景路线布局, 合理地组合与整理植物所带有的姿态、神韵, 使之再重构出一种意蕴浓厚的文化结构空间。在北方传统园林中, 例如北京颐和园中主要的实体建筑、亭廊、厅榭等都是皇家风范, 因此所配置的植物也大多要体现皇家的威严与大气, 同时也表现出深厚的中国文化精神, 给人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二) “师法自然, 巧为人工”的造景原则

1. 所谓的师法自然:主要讲究的是依据不同的季节变化, 按照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 创造出具有较高艺术观赏价值的园林环境。但如若真正置身于这样的园林景色中, 感受最多的一定是生命的美感与不息的生活追求。而人工则主要是运用艺术美学原理, 修整植物, 突出植物的色彩、季节特征与香味。此外还要综合考虑植物本身具有的文化信息, 采用融合的设计法则, 将各个学科的文化结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园林意境。如今站在传统园林中, 这种植物的配置手法于欣赏者而言, 体会更多的是曾经的“复原意境”。

2. 另外, 传统园林的创造, 往往也讲究诗词书画艺术氛围的营造。植物体态、声影、颜色、气味本身就具有艺术性, 通过造园者参天法地的栽种与配置, 愈发使得植物的艺术意味浓厚;再经由观园文人等的吟诗作赋, 将观园者的内心情感引发出来, 使园林意境更加深邃。由此, 天人交接融合的园林空间, 达成了更为美好更有意趣的景境。比如北京传统园林中经常栽种有意味着延年益寿的松柏等乔木树种, 这类树木常年青郁、姿态优美, 品性也坚贞高洁, 同时植物表现出的意境的深度和广度, 更升华了其天然神韵, 使得园林四季皆景, 且景致收放自如。

中国传统的园林, 一般也会在园中搭建起一些造型考究且精致的亭台楼榭, 也往往会根据周边景观对其命名, 达到一种柔化建筑风格的效果。不过, 园林中的景色往往由于建筑等人为参与, 使得园林流露的人文气息愈发自然;再经过结合植物相对动态的视觉感受, 便形成了传统园林整体而协调的天然景致。园林中的造景通常不是简单的规划设计, 而是利用“多方景胜, 近在咫尺”的美学原理, 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效果。

3. 植物景观的营造, 还要讲究以自然的手法, 及人为地配合园中的建筑、山石、水体等, 结合不同树种的四季变化, 协调布局每一要素, 创造出神似的自然景观。不过, 除了要求配置出来的植物能够展现出本身魅力外, 还可以运用植物去弥补和完善园林建筑构图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进而丰富园林的景色, 将园林景观空间比例调整得更加完善, 也使园林空间更具有节奏美感。细心配置植物, 达到情景交融, 亦能让园林的主旨和主题得到更全面、具体的凸显, 从而呈现给观园者一个艺术意境。

4. 最后, 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不论园子大小、不管植物周边的环境如何, 都要注意在保证植物原本古朴自然的特性, 合理有序、错落有致地栽种植物。同时园林植物的配置也应该尊重主次搭配合理的原则, 以合适的尺寸进行园内搭配。当然对于植物的栽种也要真正能够考虑传统园林内的自然条件及地形地势等客观因素, 从而最终使得植物的自然美感真正挥发出来, 使得传统园林经现代园林设计师的规划与设计之后, 可以重新焕发出生命的精彩和气息。

七、结语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知识非常丰富, 它包含了美学、心理学、绘画、文学、植物学以及建筑学的专业知识, 需要我们继续谦虚地学习, 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实践, 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设计能力, 从而传承传统园林建造方法, 发扬园林艺术, 建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感相结合的全新面貌的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大多都存在绿化量过多, 配置形式单调, 或是缺乏艺术感的问题。可以说, 植物配置的好或差, 都会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可我们也通常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丢掉了设计的灵魂, 设计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削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表达。因此, 我们在今后的园林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自然性原则, 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摘要:在传统园林的设计中, 借植物达到园林造景以及引导观赏者浏览的手法是十分常见的。在对中国传统园林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针对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种类、“师法自然, 巧为人工”的造景原则及其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与内涵等方面, 并结合传统园林的特点, 开展对园林植物配置的简单探析。

关键词:传统园林,植物造景,配置,文化内涵,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金, 林晓英, 尚雪英.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意境艺术美手法赏析[J].西南大学园林园林学院, 2006, (06) :103-108.

[2]李云慧.论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J].现代装饰理论, 2013, (12) :20-29.

上一篇:公共财政制度下一篇:工程预算编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