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运动(共7篇)
范成运动 篇1
0 引言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是一种多个从动滚子的间歇转位机构, 与空间分度凸轮、槽轮等间歇转位机构相比, 其分度范围和动停比很大, 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停留, 易于满足各种自动机械的运动要求, 而且靠圆弧面定位, 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好,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动速度快等优点[1,2], 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在食品、纺织、轻工、制药、包装、电子等行业的自动装置和生产线上。王晶等人[3,4]应用VC、VB等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开发CAD专用软件实现平行分度凸轮的设计和造型, 但这种方法编程任务和计算工作量大, 且广大的普通工程师深感难以推导及应用。在此利用范成运动法的思想, 提出应用Pro/Engineer软件对平行分度凸轮机构进行运动仿真, 能够快速、精确地生成凸轮廓线, 建立凸轮的三维实体模型, 且操作过程简捷、求解方式直观可见。
1 范成法生成廓线的原理
1.1 分度凸轮机构的工作方式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是一种输入输出轴互相平行的共轭凸轮机构, 其输入轴是二片或三片平面共轭凸轮, 输出轴的分度盘上装有两排或三排滚子。当凸轮匀速旋转时, 对于每个运动周期, 各片凸轮都要依次推动一个或多个滚子 (取决于凸轮的头数) , 一段接一段地完成分度盘相应的角位移, 分度盘的运动特性由设计凸轮时的运动规律确定, 因此每片凸轮廓线将由多段形状不同的曲线组合而成的。在分度运动过程中的每一时刻, 都有至少一个滚子与凸轮廓线接触、同时至少有一个滚子与另一片凸轮轮廓接触, 以实现几何封闭, 保证定位精度、防止分度盘反转。
1.2 范成运动法生成凸轮廓线的原理
范成运动法是使一对共轭轮廓曲面产生相互啮合运动, 这对共轭曲面实质上是互为包络的。当已知一个曲面 (如从动滚子圆柱面) 和两曲面之间的范成运动关系时, 已知曲面的包络面就是与其相共轭的另一个待求曲面 (如凸轮廓面) 。通常已知曲面为比较简单的圆柱面, 其轴线所扫掠的轨迹就是其共轭曲面的理论曲面[5,6]。
对于平行分度凸轮机构而言, 其共轭运动是由凸轮的匀速旋转和分度盘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同时运动实现的。为了得到凸轮轮廓, 现假想整个凸轮机构以角速度反转, 那么凸轮就相对静止固定, 分度盘和滚子一起在绕凸轮转动中心
点匀速反向公转的同时, 又绕分度盘转动中心
点以所给定的运动规律自转, 如图1所示。当凸轮机构逆时针旋转一个动程角后达到位置点、而分度盘按照凸轮运动规律逆时针转动一个分度角时, 分度盘上各滚子自初始位置、
、、依次经过、、、各点抵达、
、、, 此时分度盘各滚子中心所形成的复合运动轨迹即是凸轮的理论轮廓线。其中从动滚子中心和所经过的运动曲线
和的粗实线部分, 就构成了前片凸轮对应的推程段和锁止段的理论轮廓线, 从动滚子中心、所经过的运动曲线、的粗虚线部分, 就构成了后片凸轮的推程段和锁止段的理论廓线, 前后片凸轮轮廓线的交点分别是B、D, 而起作用的轮廓线是和各两段曲线。
2 凸轮的三维建模过程
应用解析法, 通过编写程序或关系式可以绘制出凸轮的轮廓, 但该方法既繁琐由不直观, 本文运用范成运动法, 在Pro/Mechanism模块上对平行分度凸轮机构进行运动仿真, 并借助Pro/E提供的“插入—>轨迹曲线”等命令建立凸轮的三维模型。
2.1 凸轮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为了实现凸轮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利用Pro/ENGINEER提供的骨架模型功能, 在装配零部件之前, 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出机构的结构参数, 设计好各主要零件在凸轮机构中初始位置的结构图, 这样可以用此结构关系把各零部件装配进去, 以避免不必要的装配限制引起的冲突。对平行凸轮机构, 需要先建立起中心距、凸轮基圆半径和分度盘半径三个尺寸参数的骨架模型[7], 同时定义所有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 并建立其相互关系, 以供各零件建模时引用相关参数, 如图2所示。
然后应用Pro/E软件的“拉伸”、“旋转”和“阵列”等命令, 建立各零件三维模型。分别生成凸轮毛坯 (以基圆为直径的圆柱体, 不包括凸轮廓面) 、分度盘装配体和凸轮箱, 凸轮箱可先简化成一根杆, 仅用于表示凸轮机构的连接关系。
2.2 构建运动仿真模型
为了实现范成运动法所要求的机构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 应依据图1所示的范成运动法在“组件”模式下进行装配, 构建运动仿真模型。先用“确省”连接方式使凸轮毛坯固定不动, 再设定凸轮箱与凸轮毛坯、分度盘与凸轮箱之间的“销钉”连接方式, 即回转运动关系[8~10]。
单击下拉菜单“应用程序—>机构”命令, 进入运动仿真工作模式, 通过定义两个伺服电动机来确立机构的范成运动关系:用一个伺服电动机 (命名为凸轮电动机) 驱动凸轮箱以恒定的角速度围绕凸轮轴线逆时针旋转, 而另一个伺服电动机 (命名为分度盘电动机) 驱动分度盘以给定的运动规律相对于凸轮箱做间歇旋转运动。
由于运动规律是用无因次形式表达的, 其无因次时间, 即将整个分度运动过程对应的时间段看成“1”, 则1秒钟凸轮电动机旋转一个动程角, 分度盘电动机旋转一个分度角, 所以凸轮电动机采用“速度”模式定义, 其模为常数。
对于平行分度凸轮机构而言, 分度盘的运动规律应选择对称的, 这里给出最有代表性的通用简谐梯形运动规律, 其无因次加速度表达式为[1,2]:
所以分度盘电动机可以采用“加速度”模式定义, 其模使用“用户定义”方式按照式 (3) 来定义, 如图3所示。单击工具栏“分析”按钮, 设置运动仿真终止时间为1, 让反置安装机构“虚拟”运动仿真。
2.3 凸轮的实体建模
单击下拉菜单“插入—>轨迹曲线”命令, 在“轨迹曲线”对话框中, 以凸轮毛坯为纸零件, 拾取分度盘滚子中心A以确定需要生成的运动轨迹端点, 选择2D曲线类型, 单击“确定”后, 即可绘制出一段理论廓线;用同样方法, 分别拾取滚子中心B、C、D点, 可以生成其它三段理论廓线, 如图4所示。
打开凸轮毛坯文件, 应用“草绘—>边偏移”命令, 把滚子A、C对应的理论廓线向内偏移一个滚子半径, 建立草绘截面, 使用“拉伸”命令就可以生成前片凸轮;用B、D两段廓线可以建立后片凸轮, 完成凸轮实体建模。
3 应用实例
现以某食品包装机上应用的平行凸轮机构为例, 其主要参数有:中心距, 分度盘节圆半径, 滚子总数, 凸轮头数
, 滚子半径, 凸轮动程角, 选取简谐梯形运动规律, 按照范成运动法生成的凸轮机构如图5所示。
4 结论
运用范成运动的原理, 提出的基于P r o Engineer软件运动仿真方法来生成凸轮廓线, 可以便捷、精确地完成平行分度凸轮的参数化实体建模, 而且伺服电动机采用加速度定义, 避免繁琐的公式推导, 易于被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 有效地克服了需要具有丰富凸轮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的不足, 也缩短了产品设计和开发周期, 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有利于变型系列新产品研制。
参考文献
[1]彭国勋, 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20-95.
[2]石永刚, 徐振华.凸轮机构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300-330.
[3]王晶, 李增玲.平行分度凸轮机构CAD系统的开发[J].机械传动, 2005, (4) :26-28.
[4]施向东, 沈韶华.平行分度凸轮机构软件平台的开发[J].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会刊, 2010:288-291.
[5]张俊, 傅正飞, 高成慧.基于Pro/M的摆动从动件圆锥凸轮建模与NC加工[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1, (10) :87-89.
[6]程金石, 肖正扬, 陶学恒等.双作用式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的瞬心线[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5, (12) :33-35.
[7]葛正浩, 朱皞.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的CAD/CAM及Adams运动仿真[J].机械设计, 2010, (4) :37-39.
[8]巩勇智.基于CAD曲面测量方法研究及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 2012, (17) :24-25.
[9]郝彩红, 尹明富.平行分度凸轮机构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及三维运动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 (1) :65-66.
[10]卢志珍, 舒希勇.基于Pro/E伸缩折叠起重机虚拟设计与运动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 2012, (6) :75-76.
浅论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篇2
南宋孝宗淳熙九年,范成大辞官归隐,终于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当时诗人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饱览农村农民的生活情况,并在深刻体会的基础上写成这部名作。全诗按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的时序分五部分。每一部分各包括十二首绝句,从春到冬全面而系统地描绘了江南农村的奇特田园风光,反映了农村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例如:“土豪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时节泥土解冻,地埋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又如写农民劳动的诗:“下田戽水边江流,高垅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常在踏车头。”及“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前一首写农民在田间车水的情景,从而反映了劳动的艰辛。后一首写秋收时农民彻夜打稻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真切动人。这都充分说明诗人对农村劳动的熟悉。因此写来真实细腻。诗人这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反映农村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再如:“采菱辛苦废梨锄,血指流舟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诗前两句写无地农民在湖塘上采菱的苦状——为了采菱,手被刺出血来,人瘦得像饿鬼一样。后两句写无力买田耕种,只好靠种菱过日子,可官僚地主连湖水也要收租啊!直接揭露造成农民过非人生活的社会根源,抨击了非常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还如《后催租行》中“……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中描述了当时朝廷已经颁诏免除了灾区的赋税,可是地方官仍然照样下令征收赋税等像这类揭露封建剥削给农民带来非常痛苦生活的诗歌,在整个诗歌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点正是范成大田园诗的思想境界突破超越我国传统田园诗人的地方。在我国, 传统田园诗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所创始,王维等人继承的系统。由于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腐朽和黑暗,自己“大济于苍生”的理想无法实现而退居田园、躬耕自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歌颂,寄托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王维等人效仿陶渊明,只是描写美好的田园生活来借此抒发自己的隐逸情趣而没有揭露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而历史到了南宋。范成大写的田园诗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它既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田园诗的习惯,又把唐代柳宗元、元稹、张籍、王建等人写过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农家叹”这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写了进去,把两个系统有机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地丰富改进了传统田园诗,赋予它新的生命,使它有更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范成大对田园诗派的一大重大历史性贡献。
在田园诗的艺术表现上,范成大在田园诗中善于通过具体形象刻画来表达主题,使读者从艺术形象的感染中受到启发,领会诗的思想内容。在其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点:一、直接描述景、物、人的具体形象或事件经过。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中通过对梅、杏、麦花、菜花的色、形和蜻蜓、蛱蝶轻盈飞舞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初夏田园一片成熟和热闹景象。又如“骑吹东来里苍喧,兴春乐马闹如烟;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碌边”诗具体描写了地方官吏“行春”的过程。诗人大胆地揭露了朝廷官员名为巡行视察、劝耕赈救,实为骚扰地方、骚扰农民的丑行。像这类诗在范成大的田园诗中特别多。二、诗中大量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例如“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噪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架,绵茧无多丝茧多。”中前两句连用两个比喻。“雪涌波”比喻茧在水中沸滚。“雨鸣蓑”比喻缲车声音的繁响。又如“社下烧钱鼓似雷”,“小意一棹舟如叶”,“稻根科斗行如块”;“长衫布缕如霜雪”等等许多诗句都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农村的各种景色景象。三、对于反面形象,范成大往往采用讽刺手法加以揭示。如“朱门巧夕沸欢声,用舍黄昏静掩扁,男解牵牛安能织,不须缴福渡河星。”这首诗讽刺了不事耕织,不解牛郎织女辛酸的剥削阶级,却在乞巧节之夕向牛女祈求赐福的伪善面目。他们借此机会吃喝玩乐,鱼肉百姓。同劳动人民的表现形成鲜明对照。像这样的讽喻诗举不胜举。
广袤的农村天地辽阔,田园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复杂,可写的事物很多。可谓题材多样,选材丰富,是范成大田园诗的又一个艺术特征。诗人不只着眼于农村自然风光,他善于在生活中捕捉看似细小、平凡的事物,从中挖掘出这些事物本身所蕴含的本质意义,以小见大,见人之所未见。《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写了农村各种各样风光景色、习俗、生活情景、人物琐事、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从各个不同侧面来反映农村生活面貌,合起来是一幅规模宏大的“农村诗歌长卷图”。这足以说明范成大非常熟悉农村生活,有非常丰富的农村阅历和经验,因此他的诗歌具有长于纪事的艺术特色。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另一风格特点是语言清新、朴实、通俗,韵调流畅、优美。如“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高来买茶。”“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入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到灵岩即虎丘。”等诗。妪童都可诵读,具有清新爽朗和响亮和谐的“竹枝词”风格情调。这和他早期受“江西派”形式主义诗风影响有关。后来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追求,终于摆脱了形式主义影响,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才写出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名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部名著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充实的农村现实生活内容,是受白居易等诗人的现实主义深刻影响而成。
总的来说范成大的诗歌纤巧婉丽,温润精雅,题材广泛。其中以田园诗而著称。其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从多方面突出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农村景色、景物、风俗、灾难等,以及农民的劳动和生活面貌。同时他并不像以往有些田园诗人那样把田园当做逃避人世纷争的安逸处所,而是对农事比较关心,对农民富有同情之心。同时有些诗也比较尖锐地揭露了民间疾苦和朝廷官员的腐败,反映了诗人反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的精神。这是他的所有诗歌中成就最高而璀璨夺目的明星。把田园诗推到新的境地和高度,才使范成大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在南宋末年产生了显著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写出农村农民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这正是诗人当时世界观的局限,也是诗人现实主义创作深度存在缺陷所造成的,可谓白玉微瑕,瑕不掩玉。
参考文献
[1]王水照, 朱刚.宋诗一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赵峨, 倪林著.唐宋律诗选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
[3]李华, 李如鸾.新选千家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谢枋得, 郑永安.千家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
范成运动 篇3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秋天,阳光火辣辣地照耀着永州零陵古城。秋空辽阔无际。秋风吹过大街小巷,追逐着脚步匆匆的行人;平日里沉静肃穆的县衙里,此刻却弥漫着莫名其妙的兴奋与骚动。官员们都在私下里传递着一个“小道消息”:杨县丞升迁的诏命已经下达,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
这时候,零陵县丞杨万里,正与夫人一起,悄悄收拾着行装。他规定:凡是官衙里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带走。官场风月,看上去很美,却隐藏着莫名之凶险。你只有身如清风朗月,才可以敞开心怀,对天对地对祖宗而无愧也!夫人按照他的吩咐,将已经打捆装箱的行装,又仔细梳理了一遍,清理出几件小小的官家物品。而他却发现,从前的僚属们,正嘀嘀咕咕商量着什么。他们显然在策划一个针对他的“阴谋”。大家商定,明天晚上隆重设宴,对酒当歌,饯别杨县丞。此后,几人分头行动,采购鸡鸭鱼肉,为明天的盛宴做准备。斯人离去,同僚饯行,乃人之常情;然而兴师动众,浪费钱物,却有违他为人为官之原则。他向来像钟表一样,按原则办事,不差分毫。夫人按照他的指示,叫仆人马上备下船只,今晚即刻动身离开,不许惊动任何人。
当晚月华如水,秋虫寒鸣。杨万里一家踏着月色,弃岸登船,就此告别了这片古老的土地。第二天,同僚们在他的书案上,发现了一纸告别诗笺—————“夜深一叶逃盟去,已被沙鸥圣得知。”
这则“一叶逃盟”故事,并不是小说家言,而是著名诗人杨万里跻身官场之后,思想作风一以贯之的表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生于“靖康之变”之后的第二年。此时中原河山已丧失殆尽,南宋小朝廷龟缩在江南一隅,醉生梦死。国仇未雪,家恨接踵。八岁那年,母亲病逝,他像一只飘零的孤雁,惨叫着飞到父亲膝下。其父杨芾字文卿,精通《周易》,酷爱藏书,得藏书数千卷。
杨万里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自幼勤奋用功,不断拜师学习。14岁拜高守道为师,17岁拜王庭程为师,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天,他来到京城临安应试,落第而归;四年之后卷土重来,与范成大一起金榜题名,自此进入南宋官场。范成大到了徽州,杨万里到了赣州,两人的官职都是低微的司户参军。赣州月色昏黄,万里诗心荡漾,诗作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也做了不少,官职却没见升迁。三年岁月,就这样随着滔滔赣江流逝了。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他离开赣州,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因中唐大诗人柳宗元谪居十载,并写下《永州八记》而闻名天下的湖南永州,江山如画,文脉横流,堪称一卷“宝书”;而零陵古城,无疑是“宝书”之精华。柳宗元谪居十载,其浩瀚文思,为这里的山水披上了气韵生动的彩衣。等杨万里来到这里的时候,早有一位抗金名将隐居于此。他就是南宋主战派领袖张浚。
张浚(1097~1164年),字德远,四川绵竹人,他身历“靖康之变”,亲眼看到徽钦二帝被金寇掳往北方,一生誓死抗金,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威震敌胆的抗金名将。金将粘罕临终,对诸将说道:“自我进入中国,没人敢于犯我兵锋,唯独张枢密能和我抗衡。”绍兴五年(1135年),张浚出任宰相,重用抗金将领岳飞、韩世忠,废黜庸懦无能的刘光世,使抗金形势一度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曙光。卖国贼秦桧执政后,张浚被排斥在外近20年。他蛰居的地方,就是永州零陵。绍兴八年,金使以诏谕江南为号,南下议和,他连上50道奏疏,坚决反对。朝野上下闻知张浚被贬黜,无不扼腕叹息;金人害怕他出山重掌兵权,每次使者南来,必定探询其近况。
对张浚的鼎鼎大名,杨万里仰慕已久。如今来到零陵,英雄谪居之地,他仿佛来到泰山脚下,抬头仰望,山巅耸入云端。他肃衣正冠,前往拜谒心中的“偶像”,却一连三次都吃了闭门羹。张浚宦海覆舟,避世已久,从不肯轻易见客。无奈之下,杨万里写了一封信,诉说心中的仰慕之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恨,表达了誓死抗金的决心。这封感情真挚的信,由张浚之子张栻呈给老爹,张浚这才破例接见了他。当他小心翼翼穿过幽深的甬路,走近老英雄时,心中不由涌起一阵热浪:眼前这个面容清癯的老者,可是闻名天下的英雄,国家的柱石与栋梁啊!他不由自主双膝一软,就跪拜下去。此刻,他觉得自己真正成了泰山脚下的一抔土。
张浚和蔼地把他扶起来,意味深长地说:“元符年间,达官显贵很多,可是,如今只有邹浩和陈瓘两人,依旧活在人们心里啊!”
元符是北宋宋哲宗的年号。邹浩字志完,自号道乡,宋神宗年间进士,因正直敢言,屡遭磨难,终不改其志。陈瓘字莹中,号了翁,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淡泊名利,不媚流俗,气节劲健,屡遭奸相蔡京之流迫害而不稍变。张浚以他们为榜样,勉励杨万里为官为人,务必“正心诚意”。对此,杨万里终身铭记,并将书房命名为“诚斋”。
当时,另一个爱国名臣胡铨谪居衡州。胡铨字邦衡,任枢密院编修官时,斗胆上书高宗皇帝,要求将卖国贼秦桧斩首,旋即被贬出朝,其忠义之声、刚直之名,却因此传扬天下。杨万里请胡公命笔,写了一篇《诚斋记》,“诚斋”二字,自此成了他的名号与“护身符”。他后来在《跋张魏公答忠简胡公书十二纸》一文中不无得意地说,自己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
张浚与胡铨,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杨万里的一生。
范成运动 篇4
作为南宋诗坛的两员骁将,范成大与杨万里,啸傲诗坛,名动寰宇。范成大出使金国所写的72首见闻组诗与皈依石湖后所写的60首田园组诗,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两座高峰;杨万里经过痛苦的自我否定,对早年倾慕不已的江西诗派来了个 “焚稿断痴情”,历经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创造了影响巨大的“诚斋体”诗歌。“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 《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 (项世安《又用韵酬潘杨二首》)。
江西诗派是以北宋诗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的师宗是杜甫,却没能继承发扬杜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而是片面模仿他在句法、用典等方面的技巧,不免流于形式主义;他们之后的一些所谓“江西诗派”诗人,更是等而下之,被人贬称为“腐熟窃袭”“死声活气”。在北宋末年与南宋初期, 江西诗派曾风靡一时,但因为其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固有弊病日益彰显,很快就被唾弃了。杨万里起初学习江西诗派, 逼仄的诗路令他看到了这个流派的没落。 绍兴三十二年(1161年),36岁的杨万里在零陵任职期间,有一天“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安石)、陈(师道)、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荆溪诗序》)。他随后焚毁少作千余首,决绝地跳出了江西诗派的窠臼。他宣称,“笔下何知有前辈”“不听尘言只听天”,将一切陈腐滥调,统统扔到了爪哇国,独辟蹊径,开创了具有摧枯拉朽、 风卷残云之势的“诚斋体”。
历来学者概括“诚斋体”的特点,大致是:新、奇、快、活,诙谐幽默,“流转圆美” (刘克庄 《江西诗派小序》),“活泼刺底” (刘祁《归潜志》),“胸襟透脱”(罗大经《鹤林玉露》)。然而,所有的概括,不过是文字的罗列归纳而已。在著者看来,杨万里之 “诚斋体”,譬如乱世洪流,冲决一切阻滞, 打碎任何偶像,纯乎出自丹田,顺乎自然, 没有规矩,自成方圆,天有多大,胸怀就有多大,地有多厚,味道就有多厚。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 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下横山滩望金华山》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舟过谢潭三首》之三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沂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头。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沂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头。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檄风伯》
这些诗句,文气流转,意韵跳荡,未见斧凿痕迹,不屑于寻章摘句,朗朗上口,生动腾跃。“不是风烟好,缘何句子新?”(《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 “诗人长怨没诗材,天遣斜风细雨来” (《瓦店雨作》)……在他看来,大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切皆可入诗。在他的笔下,“山思江情不负伊,雨情山态总成奇”。他对大自然观察之细腻、体味之深入、描写之生动逼真,以至于著名词人姜夔说他“处处山川怕见君”——
作为南宋诗坛巨擘的杨万里,其忧国忧民之心,时时波澜起伏。可是,在一个不幸的时代里,苍天欲堕,万民号泣,诗人手握一管秃笔,纵然才华惊天地而泣鬼神, 怎敌得过刀枪剑戟?———只能徒然领受万劫不复的心灵折磨而已!“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六高士看云图》),“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
淳熙元年(1190年),金国使者南来, 杨万里奉命北上迎接。他乘官船穿云破雾,来到淮河之上,“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住”(《舟中排闷》)。当初“隆兴和议”划定的宋金两国分界线,东起淮水,西至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犹如一条倚天利剑,喀喇一声,劈开了神州大地,血淋淋地割走了半壁江山。淮河渺渺水波,呜咽着金瓯残缺的悲伤。北岸上,金人的兵卒在巡逻,淮河以北辽阔的土地,已尽入金国版图。那里的黎民百姓饱受蹂躏,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
杨万里不像陆游那样渴望“上马击狂胡”,也不像辛弃疾那样“气吞万里如虎”, 甚至不像范成大那样“词气慷慨”;他只是感到“意不佳”,感到无可言说的悲哀。他渴望自己成为鸥鹭,在淮河上空自由翱翔。然而,他还必须恭恭敬敬,到这里来迎接侵略者的使者!———这份儿心灵的煎熬与磨难,也许是他后来永绝仕途、归隐故乡的一个心理因素吧?
杨万里的归隐南溪,与范成大的皈依石湖,可谓异曲而同工。他们自幼饱经磨难,坚忍不拔,艰苦奋斗,成为那个时代里叱咤风云的人物,文采盖世,名动星河,在历史的天空里留下了熠熠轨迹。然而,南宋诗坛这两位著名诗人,晚年却殊途同归,先后走上了缥缈的归隐之路。石湖山水锦绣,南溪风月无波,滋润了两颗敏感而诚挚的诗心,慰藉了他们的暮年岁月。 忽忽岁月如驶,荡荡天地逼狭,许多人想弄明白的是:
———他们找到灵魂的栖息地了吗?
论范成大帅桂之时的心路历程 篇5
范成大 (公元1126一1193) , 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 苏州人。为官正直清廉, 仕途并不顺利。乾道六年 (1170) , 范成大以祈请国信使的身份出使金国, 在金国皇帝面前不畏强暴, 全节而还, 为南宋朝野和金方所一致称道。不久在中书舍人任上劝谏孝宗, 反对任命外戚张说签书枢密院事, 又上章论劾秦桧余党宋贶, 得罪了孝宗。在朝中不能立足的情况下, 来到到桂林, 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桂林古为南越地, 地处岭南, 位于广西东北部, 属于喀斯特地貌, 丘陵错落, 高山连绵, 沟壑纵横, 水流湍急, 人烟稀少, 瘴气袭人, 远离中原。范成大在奉命赴桂上任之前, 曾经读过杜甫的《寄杨五桂州谭》诗:“五岭皆炎热, 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 积雪一冬深……。”但杜甫毕竟没到过桂林, 范成大对其诗句是有所怀疑的, 他认为广西是“瘴毒所在”的南蛮之地, 此去必然难以生还, 因而以沉痛的心情惜别家人和亲友, 心中充满了忧惧与怅惘。《桂海虞衡志序》记录了他告别亲友赴任时的情景:始予自紫微垣出帅广右, 姻亲故人张饮松江, 皆以炎荒风土为戚。予取唐人诗, 考桂林之地, 少陵谓之宜人, 乐天谓之无瘴, 退之至以湘南江山胜于骖鸾仙去, 则宦游之适, 宁有逾于此者乎!既以解亲友而遂行。这些语言都暗含升迁无望、远离京都而又不能不去的苦衷。因此, 他从乾道八年 (1172) 十二月七日由苏州出发, 到次年三月十日入桂林接任, 三个多月的时间一路游山玩水, 欣赏风景, 其主要心态就是不愿到桂林任职。他在《西掖帅桂林》诗中写道:“浮生渺渺但飞尘, 问讯星宫又独来。……三过溪门今老矣, 病脚无力更登台。”极力渲染自己此行的孤独、垂老与多病。在《黄罴岭》诗中写道:“薄游每违己, 兹行遂登危。峻阪荡胸立, 恍若对镜窥。”这首诗作于乾道九年 (1173) 作者赴任桂林道中, 突出此行为了薄禄而宦游在外, 违背了自己的心志, 南方山水的显得幽深恐怖。在《菩萨蛮·湘东驿》则为:“客行忽到湘东驿, 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 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 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 那堪春半时。”描写他行至湘东, 望着晴空万里, 白云朵朵, 身边却没有一个朋友, 亲人间罕有音讯, 心中倍感孤独, 只能幻想着与他们鸿雁传书, 可是已到暮春了, 大雁都飞到北方去了, 根本很少看到雁的踪影, 至此词人的幻想破灭了, 心中的忧愁、思念至此也达到了顶点, 孤独、凄凉的情绪缓缓地涌出。同时表现了一过湘东就要进入南蛮之地的忧惧怅惘心境。
二、兼济自适心态
在宋代, 儒、释、道三教交相汇融, 极大地影响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念与处世心态。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他们热情参与政治, 追求事功;而道家任自然、追求人格独立的思想和佛家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又使他们能超然对待人生的荣辱得失, 形成旷达、超越的人生态度。范成大在桂林任职后, 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也颇有政绩。例如:多次上书朝廷并提出了解决广西盐政问题的办法;范成大改革马政, 两年内使得广西买马额百倍增长;兴修水利, 勤劝农桑;兴办教育, 开发桂林的旅游资源, 对提高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重大作用, 以杰出的政绩和优秀的诗篇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在保护和开发风景名胜方他主持修建的亭台楼阁有:伏波山的癸水亭、正夏堂和进德堂;月牙山的骏莺亭;七星岩前的碧虚亭;屏风山的壶天观和所思亭。他对农业十分重视, “忧稼穑”的怜农情结一直贯穿其间。如作于淳熙元年 (公元1174年) 农历七月的《晓出北郊》:“偪仄深巷中, 葱茏绿阴交。山家不早起, 闭户如藏逃。浓露蜕蝉咽, 小风饥燕高。新渠廑涓流, 坏陂方怒号。遐甿病瘠土, 不肯昏作劳。灭裂复灭裂, 晚秧如牛毛。空余朝气白, 浮浮湿弓刀。官称劝农使, 临风首频搔。”在诗中, 诗人用沉重的笔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桂林郊区农田荒芜景象。新开的水渠仅有涓滴细流, 不足以灌溉;土地贫瘠, 农民不肯对贫瘠的土地下力气, 耕耘时粗率地将禾苗锄伤, 致使晚稻像牛毛一样又稀又弱, 此诗真实地再现了南宋时期桂林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在政教方面, 范成大写有《鹿鸣宴诗并序》:“维南吾国最多儒, 耸观招招赴陇书。竹实秋风辞穴凤, 桃花春浪脱渊鱼。月宫移种新栽桂, 江水朝宗旧凿渠。况有龙头坊井在, 明年应表第三闾。”这首诗为勉励桂林学子而作。诗中借曹邺、赵观文、王世则等桂林历代才子夺魁和本地朝宗渠修浚之事, 来激励本地读书人发愤进取。其中的“月宫移种新栽桂, 江水朝宗旧凿渠”二句, 是范成大为桂林做的两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一件是在桂林首倡种植桂树, 从此以后, 桂林桂树成林, 满城飘香;另一件是修浚城北朝宗渠, 使渠水绕城环流, 水脉畅通, 奠定了今日桂林两江四湖的基础工程雏形。
在繁忙的政事中, 范成大还为我们描绘一幅桂林山水你的美丽画卷。《满江红》词里写到雨后携家游西湖, 荷花盛开的旖旎风光:“柳外轻雷, 催几阵、雨丝飞急。雷雨过、半川荷气, 粉融香浥。弄蕊攀条春一笑, 从教水溅罗衣湿。打梁州、箫鼓浪花中, 跳鱼立。山倒影, 云千叠。横浩荡, 舟如叶。有采菱清些, 桃根双楫。忘却天涯漂泊地, 尊前不放闲愁入。任碧筩、十丈卷金波, 长鲸吸。”上片主要是以家人的活动采展现西湖的美丽景色。“粉融香浥”四个字描绘出了雨后莲花的色泽和香气, 而“从教水溅罗衣湿”一句更加突出了花的可爱、芬芳, 令人忘我地想去亲近, 哪怕是弄湿了自己的衣裙。下片主要是抒情。面对青山、绿水, 耳听箫鼓、歌吟, 如此美好的景致, 让词人发出了“忘却天涯漂泊地, 尊前不放闲愁入”的感慨, 体现了作者自我劝慰和旷达的胸襟。《醉落魄》:“雪晴风作。松梢片片轻鸥落。玉楼天半褰珠箔。一笛梅花, 吹裂冻云幕。去年小猎漓山脚。弓刀湿遍犹横槊。今年翻怕貂裘薄。寒似去年, 人比去年觉。”抒写了桂林的极寒天气以及意气风发出城打猎的英姿飒爽。与《喜雪示桂人》:“腊雪同云岭外稀, 南人北客尽冬衣。从今老杜诗犹信, 梅花飞时雪也飞。”同为名篇。此外如《食罢书字》:“甲子霖涔雨, 东南湿蛰风。荔枝梅子绿, 苴蔻杏花红。扪腹蛮茶快, 扶头老酒中。荒隅经岁客, 土俗渐相通。”诗后自注:“蛮茶出修仁, 大治头风。老酒, 数年酒, 南人珍之。”修仁今属广西荔浦县。此诗不仅描述了南国特有的景物风情, 还饶有兴趣地记录了自己人乡随俗喝“蛮茶”、饮“老酒”的过程。范成大《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三首》:“蚺鼓揭天惊客坐, 象鍪航海厌蛮琛。”和《桂海虞衡志》中, 还饶有兴趣记录了广西的一些风物特征, 让我们得以窥见八百年前桂林地区的风土人情, 似乎把桂林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三、眷念与盼归心态
在范成大入桂林接任, 已四十八岁。政治上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使他早年悲感消极的情绪有所抬头, 曾自命为“落南客”。帅桂作品中, 既有“愿挽江流接河汉, 为君直北洗欃枪。” (《癸水亭落成示坐客张老之记日癸水绕城东永不见刀兵余作亭于水上其详具记中》) 这样抒发恢复中原的壮志;又有“绝无臂力驱长策, 空有孤忠誓大川” (《施元光在昆山病中远寄长句次韵答之》) 这样的感悟, 我们从中可感受到时代环境加在诗人身上的无奈和悲怆、痛苦和矛盾。淳熙二年 (公元1175年) , 帅桂的范成大年届五旬, 作元月抒怀诗, 用“浮生四十九俱非, 楼上行藏与愿违。纵有百年今过半, 别无三策但应归”表达了倦游思归的心情。诗人在《再用前韵》中, 形容自己像一只久栖南枝的倦鸟。“休论今昨总皆非, 世味诚甘与我违。蜀道虽如履平地, 杜鹃终劝不如归。”一种强烈的脱身宦海, 归依田园的渴望充溢其间。桂林画公李有直, 以范成大早年出使金国渡黄河和帅桂时游佛子岩的经历, 创作两幅画赠范成大, 诗人感慨万千, 题画为“冰天”“桂海”, 并作“戏题”一诗:“许国无功浪着鞭, 天叫饱识汉山川。酒边蛮舞花低帽, 梦里胡茄雪没鞯。收拾桑榆身老矣, 追随萍踪意茫然。明朝重上归田奏, 更放岷江万里船。”“冰天”指范成大出使金国时路过的中原沦陷区, “桂海”为诗人借用江淹诗代称桂林。名为“戏题”, 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前半生政治生涯的小结。回首往事, 诗人觉得自己空有以身许国之志, 却徒劳无功, 无意中得以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桂林期间, 白天饮酒观舞自得其乐, 晚上梦境中萦怀的却是北国的故土。想重振收拾河山的志向, 一切都晚了;在南地流浪身如浮萍, 前途茫然莫知。还是向皇帝奏请退休归耕吧, 何必领受去四川的使命呢!不甘平庸又无能为力的痛苦折磨着诗人, 写出了一个以身许国的封建士大夫的坎坷人生与复杂心态。
基于渐开线齿廓范成仪的结构改造 篇6
为此,大、中专院校机械类各专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均开设有渐开线齿廓范成实验。学生通过对渐开线齿廓范成实验的操作,可直接接触到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和操作技能问题。因此,该实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1 渐开线齿廓范成仪切齿原理
齿廓范成仪相当于用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机床,待加工齿轮的纸坯(图纸)与刀具模型都安装在范成仪上,由范成仪来保证刀具与轮坯的对滚运动(待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线速度与刀具的移动速度相等)。在不考虑切削和让刀运动的情况下,刀具与轮坯对滚时,刀刃在图纸上所印出的各个位置的包络线,就是被加工齿轮的齿廓曲线。试验时依次用铅笔在图纸上描绘出刀具的刀刃廓线,每次所描下的刀刃廓线相当于齿坯在该位置被刀刃所切去的部分。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刀刃廓线逐渐包络出待加工齿轮的渐开线齿廓,形成轮齿切削加工的全过程。
2 旧渐开线齿廓范成仪存在的问题
旧齿廓范成仪结构如图1所示。
半圆托盘2通过销联接(图中未示)固定在机架(即底座)上,绕其轴心作回转运动。为确保刀具与轮坯按定比回转,在半圆托盘2的轮缘加工有凹槽,槽内嵌入交叉的2根钢丝1,钢丝中心线形成的圆相当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2根钢丝的一端固定在半圆托盘端部,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滑板5端部。滑板5可在机架水平燕尾槽内左右移动,当滑板5移动的同时,半圆托盘2与滑板5还做相对转动。作为轮坯使用得图纸固定在半圆托盘的端面上,用螺钉3通过压环4固结在半圆托盘上。
l.钢丝2.半圆托盘3.螺钉4.压环5.滑板6.调整手柄7.齿条刀具
主要的缺点:
(1)齿廓范成仪的半圆托盘2是用来支承轮坯的,旧范成仪轮坯安装到托盘上时采用螺钉3固定,其缺点是螺钉经多次装拆后,产生滑丝,影响使用。严重者导致设备无法修复。
(2)调整手柄6用来调整齿条刀具7的位移量,旧范成仪采用螺杆控制。转动螺杆时,螺杆易从螺母中脱落(螺杆、螺母图中未画),脱落后对中极为困难。
(3)用范成法加工齿轮应保证轮坯与刀具间作纯滚运动,旧范成仪是借助于钢丝1(或线绳)牵引来实现这一相对运动的。钢丝使用一段时间会变形伸长,结果使仪器的纯滚动不能确保,为既有滚动又有滑动的状态,这与齿轮范成原理要求不符合,引起齿廓曲线失真。
3 改进后的渐开线齿廓范成仪结构
(1)轮坯部分的结构:托盘是安放被加工齿轮的半圆盘,加工时轮坯的中心与托盘的中心同轴。
(2)采用双头螺柱、螺母3和开槽压环4联合固定图纸(纸坯)。
(3)采用滑板6底部开槽与安装在底座上的滚动轴承产生滚动摩擦实现滑移。在底座上设计两个滚动轴承,保证能模拟2~3个轮齿的齿形。
(4)安装到底座1上的滑块顶端安放一调节螺钉2及圆柱弹簧(弹簧图中未画出),依靠弹簧力使半圆托盘与滑板贴紧实现对滚运动。
改进后的齿廓范成仪与旧齿廓范成仪相比较,优点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底座2.调节螺钉3.双头螺柱及螺母4.压环5.半圆托盘6.滑板7.刻度8.齿条刀具9.梅花螺母
(1)由于采用了在滑板底部开槽与安装在底座上的滚动轴承产生滚动摩擦实现滑移,消除了轮坯与刀具间因钢丝拖动不可避免产生的运动误差,新齿廓范成仪能确保轮坯与刀具间作纯滚动。满足了齿轮范成原理要求。
(2)采用双头螺柱、螺母和开槽压环联合固定图纸(纸坯),避免又与多次拆卸轮坯导致的螺纹滑丝现象,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完全克服了旧仪器在使用中常出故障的情况,操作方便,使用可靠。
改进后的齿轮范成仪在两年多的使用中,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鉴于目前国内不少大专院校都开设有这个实验,因此可引用该结构对现有仪器进行改造或制作新仪器。
4改进后的渐开线齿廓范成仪技术要求
(1)能模拟加工m=20mm、z=10、α=20°、ha*=1、c*=0.25的标准齿轮(主要观测根切产生的原因及根切后的轮齿形状)。
该齿轮齿厚s=31.4mm、齿槽宽e=31.4mm、齿距p=62.8mm。
(2)能模拟加工m=20mm、z=10、α=20°、ha*=1、c*=0.25、x=0.41的正变位齿轮(主要观测变位原理及变位后的轮齿形状)。
该齿轮齿厚s=37.37mm,齿槽宽e=25.43mm,齿距p=62.8mm。
摘要:对渐开线齿廓范成仪功能要求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齿廓范成仪结构和使用上的缺陷,并对其结构作了改进改进后的齿廓范成仪与旧齿廓范成仪进行了比较,效果很好。同时也为制造新的齿廓范成仪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齿轮,渐开线,包络线
参考文献
[1]吕德兰.齿轮范成仪的改进[J].昆明工学院学报,1992(4):51-53,61.
范成运动 篇7
一、范成大及其《吴船录》
作为南宋四大家的范成大历来因其田园诗备受人们的称颂, 作为政治家的范成大, 历来人们对他的评价有失公允, 大多数认为他体弱多病, 政治上没有良好的表现, 属于碌碌无为的一辈。令人惋惜的是, 同时作为一名地理学家的范成大, 关于这方面的成就贡献巨大, 后人却关注甚少。
范成大自幼聪慧, 12岁时遍读经史, 14岁时略通文字, 此后连续遭受亲人离世之苦, 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 只能借居寺院作为暂时的住所, 同时作为家中的长子, 又肩负起家族的重担, 照顾弟妹的责任落到了他幼小的肩膀上。南宋绍兴二十四年, 范成大中进士, 顺利走上了为官仕途。正是范成大年少时艰难困苦的生活历程才锻造出他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范成大于宋孝宗淳熙元年 (1174) 至四年 (1177) 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淳熙四年 (1177) 五月至十月大约五个月的时间, 取水路从成都赴临安, 行程数千里, 范成大将其间游历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编成《吴船录》, 书名取自杜甫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意[1]97。《吴船录》的记录包括了沿途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古迹还有大量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
二、《吴船录》对巴蜀地区风土人情、民族风俗文化的记录
范成大自小生活在江浙地区的农村, 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对于农村的农业生产就非常熟悉。在“苏湖熟、天下足”的农业生产发达的江浙地区, 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种植特别成熟, 而当范成大来到农业劳作相对落后的巴蜀三峡地区时, 不禁因感叹而写下了《劳畲耕》。该文感叹巴蜀三峡地区土地的贫瘠, 农业用具和耕种方式的落后以及该地区赋税的沉重与贪官污吏的胡作非为, 从侧面上体现了他渴望改变“苛政猛于虎”的朝廷政策和为官爱民的廉政思想。
《吴船录》中记载着巴蜀地区的道路情况。范成大在广西任职期间见到了当时南宋时期边远地区的道路情况, 很多时候, 边远地区的道路并未铺上石路, 多数地区的为土路, 一遇连降大雨, 道路就显得泥泞难走。但是那时即使铺上了石路, 由于雨水的过度冲刷, 路面显得平滑而容易摔倒, 因此当时南宋时边远地区的道路情况是十分落后和糟糕的。同样处于南宋边缘地带的巴蜀地区, 道路情况也是相当不乐观, 即使有钱人张公镇蜀多年, 曾下令用石材铺路, 但情况也十分不理想而且铺的里数并不多, 只有两千多丈而已。范成大任成都知府时便将江浙一带先进的铺路理念带到了巴蜀地区, 并同时动用官费修路, 这样就不用动用民众的一分一毫又为很多人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范成大在《丙中元日安福寺礼塔》道出了修路以后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范成大除了将江浙一带铺路的先进理念带到巴蜀地区, 而且还把江浙一带先进的民俗文化引进巴蜀地区, 促进巴蜀地区民俗文化的巨大发展。
当时巴蜀地区的游览赏景的风气盛行, 丝毫不亚于苏杭地区, 腊月合江亭赏梅是当时当地的民族风俗。淳熙二年 (1175) , 范成大到任以后随着当地群众一起游览到合江亭赏梅, 与民众其乐融融。之后在成都任职的几年时间, 每年都参加了众多类似的游赏活动, 因此范成大本人对当地的游玩赏景的风俗习惯甚是了解和喜爱。范成大的蜀诗中也提到了当地人观赏蜀海棠的盛景, 当时范成大自己也参加了类似的活动, 可见范成大对蜀地海棠的喜爱之情, 甚至曾说道即使为了看一次蜀地海棠花, 也是值得来成都一次的。游览山水一直是文人雅士排解心情上的愤懑, 增长见闻, 开阔眼界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因此在宋代无论是哪个地方, 宋人对于游玩赏景的雅致情趣一直都有。巴蜀地区因为物产丰富而使得相应的游玩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节物之游, 逐渐地成为当地的一种风俗文化。
范成大的《吴船录》中记载了人们对李冰的祭祀活动, 战国时期, 李冰来到了巴蜀地区, 看到一系列江水凌汛现象 (即天气寒冷导致了部分江水结成冰层, 江水没过了冰层面形成凌汛现象) , 于是就赶紧命令让民众凿开冰层, 疏通河道, 并同时开挖新渠, 使江水分流不至于形成洪涝灾害。而且分流的水渠得以灌溉农田, 使得农业丰收, 百姓的农业灌溉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由于李冰父子在巴蜀地区兴修水利, 在成都地方官员任职期间政绩斐然, 受到巴蜀地区百姓的爱戴, 从此人们对李冰父子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宋代。但是唯一让范成大感觉不好的是, 每次的祭祀活动场面宏大, 祭祀的牺牲过多, 杀生太多, 这是范成大所不愿看到的。这种祭祀活动, 宋太祖时期是每年一次, 而到了宋代中期则是每年的春秋两季各祭祀一次。这种隆重而盛大的祭祀活动场面宏大, 节日当天, 巴蜀地区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参与到祭祀活动中来, 而无非就是祈求来年丰收、风调雨顺的淳朴愿望, 也因此正阳隆大的祭祀活动得以保留下来。现如今都江堰地区每年举行盛大的放水节也是成为纪念李冰父子的重大节日, 成为巴蜀地区民俗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 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巴蜀地区自古便是物产丰饶, 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从古时便是群雄逐鹿的兵家必争之地。《吴船录》便是对巴蜀地区的物产做了详尽的记录, 以便让后世对巴蜀地区的物产情况有一个详尽的了解。范成大在游览蜀州西湖时发现湖中所产的菱角, 而当时的菱角在南方地区的水塘都是随处可见的。在他到达巴蜀地区之前听闻四川地区在南宋以前是不产菱角, 这次在蜀州西湖看到湖中所产的菱角, 使得之前的谣言不攻自破。范成大本人比较喜欢吃荔枝, 因此《吴船录》里面便有了巴蜀地区的荔枝生产情况的记录。《吴船录》中对荔枝生产情况的记载确定了南宋时四川的气候比较温热, 适合荔枝的生长, 同时这则史料也肯定了南宋时期四川地区是盛产荔枝的, 并且可以北到眉山一带, 当时还发明了如何保存荔枝的办法。相传唐玄宗的杨贵妃极其喜爱吃荔枝, 当时为杨贵妃运送的荔枝便是从巴蜀地区运往长安关中地区的。并且在《吴船录》里面, 范成大对福建与巴蜀地区所产的荔枝进行比较, 他明确指出福建地区所产的荔枝并没有比巴蜀地区所产的荔枝汁多肉嫩, 假如范成大自己没有亲自游历过这些地区, 并对这些地区的物产有所接触, 是没法作出如此的评价的。
当然, 荔枝和菱角并不能算是巴蜀地区的特产, 而郫筒酒应该算是巴蜀四川地区的特产, 所谓的“郫筒酒”是产于四川地区郫县而得名的, 其制作过程就是将酒放入酒筒发酵酿造而成的, 范成大在郫县是专门对酒的制作工艺和酿造过程做了详尽的描述。这种酒较为独特而且酿造方式也比较少见, 制作过程是将其已经酿好的酒倒入较粗的鲜竹筒里面, 外面塞上芭蕉叶跟藕丝, 以便于保存密封。这样经过一夜的发酵酿造之后斩断竹筒就可以饮用, 这种酒是一种类似于青稞酒的低温酒, 不易于保存。在其《吴船录》的记述中, 郫筒酒口感酸甜像梨汁一样且清澈见底, 所以当地人酿造这种酒的整个过程是在竹林中完成的, 这样就保证了酿酒的新鲜, 《吴船录》一书便是对其酿造工艺进行了记录与保存。
《吴船录》中记录了对青城山景色的描写, 青城山主要有三十六峰, 特别是当时范成大在上清宫晚上观览夜色时见到了夜色中矿山发光的奇特景象, 这在当地巴蜀地区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受当时科技条件和科技认识层面的限制, 范成大对该种现象便无法作出合适的解释, 只能称之为“磷火”或者是“鬼火”。但是由于严谨治学的作风, 他在《吴船录》里面列举了相关的几个合理的解释, 自己并不作出判断。当时范成大上山游览了长清宫, 下山便进入长生观, 相传当年唐玄宗也曾一段时间在长生观居住过, 范成大的《吴船录》中对长生观的描写着重集中在孙知微的壁画上, 这种焦点的转移是一种有力的创新, 为青城山的长生观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蕴[2]120。
作为南宋地理学家的范成大所筑的《吴船录》一书对四川的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贡献极大, 在当时整个宋代的大的社会背景下, 宋代的商品经济极为发达, 商品交换推动了城市的空前发展, 城市的发展相应地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宋代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绚烂客观上为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因此传统的旅游在宋代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范成大《吴船录》里面的南宋巴蜀四川地区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描写, 为我们后世研究古时四川地区的旅游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也为我们呈现一幅当时南宋巴蜀地区色彩绚烂反映民众生活的风情画卷。
摘要:南宋大家范成大所著的《吴船录》分为上下两卷, 是范成大自四川置使返回临安时, 对沿途风景、山川人文地貌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一个记录, 是探究四川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
关键词: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四川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董斌斌.范成大〈吴船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范成运动】推荐阅读:
运动 运动作文07-19
有氧运动≠氧气运动09-23
致接力运动员运动06-13
健康运动论文运动与健康论07-07
秋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运动员代表讲话稿05-13
运动会的作文:为运动喝彩07-26
运动会运动员代表宣誓09-01
运动员致辞-运动员致辞01-17
运动会运动员誓词荐读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