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展教

2024-08-16

科技馆展教(共3篇)

科技馆展教 篇1

科技馆是以科普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 是面向公众开放的, 宣传普及科技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它是以展示科普展品及观众的参与、体验、交流的方式, 来达到使公众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的目的的地方。它是弘扬科学精神与传播科学方法的公益性科普教育阵地。目前, 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极其重视, 促使各地科技馆建设如火如荼。我国国内科技类展馆很多, 而且各地还在不断新建各类科技馆。与此同时, 在各大科技馆工作的科普辅导员本着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也纷纷行动起来, 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自己的科技知识, 踊跃探索展教新模式, 并对其进行创新发展。

1 科技馆展教创新模式

1.1 创新讲解形式, 大小讲解员齐上阵

在科技馆工作的科普辅导员既要有对展品的充分了解, 又要有教师授课的技能, 还必须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并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比如详细地回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但如太专业, 就会使整个讲解过程过于死板学术化, 可能导致有些公众听不懂, 无法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现在的讲解形式应由过去的科普辅导员“带着讲”转变为共同参与, 特别是小讲解员的使用, 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讲解时, 科普辅导员和小小讲解员共同配合讲解展品, 使得整个讲解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 特别是小小讲解员的讲解, 可以吸引同龄人的注意, 易引起共鸣。

1.2 营造互动氛围, 听故事学科学

在很多情况下, 来科技馆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和儿童。而若科普辅导员只知道照本宣科的话, 那么是无法吸引青少年和儿童的注意力的。因此, 要根据这个年龄层的受众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趣味讲解, 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讲解过程中, 科普辅导员可以营造互动氛围, 比如进行各种活动:“听故事学科学”、“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 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来活跃气氛, 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使他们能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在讲解中引经据典的话, 可以使青少年和儿童更加充分地理解科普知识, 不“左耳进右耳出”。使他们在快乐中学知识, 在互动中学科学。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 从历史典故中学习古代科技、现代科学和古圣先贤的道德思想。从点滴做起, 培养青少年儿童讲道德、爱他人、学科学、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意识。

1.3 寓教于乐, 科普情景剧受欢迎

科技馆的教育功能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 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观众接受并对其所传达的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理解。科普情景剧就是让观众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科技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网上寻找、自编自导等方式来创作表演科普情景剧。像《龟兔赛跑》、《司马光砸缸》《愚公移山》、《画蛇添足》等类似科普情景剧, 通过剧中各种通俗易懂且生动形象地对话及动作, 使观众对科普语言进一步理解, 从而达到吸引观众及普及科学知识的效果, 并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

2 搞好科技馆展教模式创新的建议

2.1 科技辅导员应熟悉科技馆展教的多种模式并加以创新

科技馆展教模式多种多样, 有趣味讲解、临时展览、科普情景剧、互动剧等。作为在科技馆展厅长时间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人员, 科技辅导员应熟悉科技馆展教的多种模式并加以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在针对某一展品进行讲解时, 生动形象地描述这一展品的特点、作用、外形等, 使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一展品, 甚至在脑海里描绘出展品的形象图。并且能在讲解过程中随时详细生动地回答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或引起观众的兴趣, 引导观众提问。最终使观众喜欢学习科普知识, 了解科普知识, 掌握科普知识。

2.2 搞好流动科技馆、移动科技馆

科普大篷车即流动科技馆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与机动性, 集多种科普功能与一身, 能够进行科普展品展示、举办科技报告会等。而移动科技馆则主要是针对城镇、农村贫困地区等不方便到科技馆参观的社会群体而开发制作的多媒体电子科普系统。

2.3 以多种展教模式进行科普教育

科技馆展教模式多种多样, 针对不同人群, 选择最合适的展教模式来开展科普教育, 有利于大众对科普知识的了解与吸收, 提高社会公众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

目前, 我国的科普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良好, 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的科技馆, 应为观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那么这就需要科技馆进行展教模式的创新, 与时俱进。只有全国各大科技馆不断进行改进创新, 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参观学习, 以达到更好地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目标。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公众的整体素质, 其中之一就是公众对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因此, 科技馆应运而生。所谓科技馆, 就是一个通过展示展品, 科普辅导员解说, 公众参与、体验并了解其科普知识的地方。它面向社会公众, 通过科普展教的形式来传播科学思想并普及科学知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各地纷纷新建、增建、扩建各种各样的科技馆。为了吸引公众, 增强科技馆的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甚至推动我国科普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各大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也纷纷积极丰富自己的科普知识, 踊跃探索展教新模式, 并对其进行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技馆,展教形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善衍.关于科技馆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思考[J].科普研究, 2007.

[2]郭寄良.对科技馆提升展教效果的传播学思考[J].科普研究, 2007.

[3]黄静.关于提高科技馆展教功能的几点思考[J].科技馆, 2009.

[4]何兰英."流动科技馆"在科普展展教中的地位及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提升科技馆展教竞争力途径初探 篇2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讲解水平

讲解工作是实现科技馆宣传教育职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是联系科技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的工作代表了科技馆的对外形象, 代表了科技馆的水平。黑龙江省科技馆自建馆以来, 始终把讲解员队伍建设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来抓, 经过几年的探索、完善, 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讲解员选拔、培训、管理体系, 有力地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 公开招聘, 严把入口关。

黑龙江省科技馆根据需要, 适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辅导员, 根据被选拔人员的文化水平、外形气质、语言表达能力、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应辩能力等方面, 由馆领导班子严格按选拔程序实施。

(二) 岗前培训, 严把上岗关。

黑龙江省科技馆对新招聘进来的辅导员, 采用试用期培训。试用期培训分为基础培训 (基本知识、职业道德和礼仪规范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中、英文讲解、展品操作技能、突发事件处理、讲解词写作培训等) 和综合考核三部分。通过该阶段培训, 使辅导员掌握了科技馆辅导员工作规程, 明确了岗位职责、任务, 具备基本上岗条件。

(三) 强化培训, 严把素质关。充分利用各种时间对辅导员进行强化培训。

1、文化业务知识的培训。

科技馆的展览内容涉及多个门类, 同时会面对不同类型的观众, 如果展教工作者不具有各方面的知识, 就无法充分发挥展览教育功能。我馆经常聘请老师对展教人员进行机械、力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2、强化展教人员的外语培训。

在展教人员上岗前邀请外语老师进行英语、俄语、日语和韩语等知识的培训, 并且由专业老师对讲解词进行录音, 每人一个光盘随时听老师的发音进行外语练习。在这几年里我们的辅导员分别为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博士、比利时王储查尔斯、俄罗斯联邦总统驻远东地区的全权代表、日本振兴机构等外宾进行外语讲解服务, 受到外宾们的称赞。现在黑龙江省科技馆的所有辅导员均能进行双语讲解, 打出了我馆特有的讲解方式。

3、讲解语言技巧的培训。

定期邀请电视台资深播音员对辅导员进行普通话培训, 并对全体讲解员跟听全程讲解, 针对易混易错、讲解技巧、发声部位、语言组织等方面提出修正意见, 以期为观众进行规范标准的讲解。

4、定期组织讲解比赛。

定期组织馆内辅导员各楼层讲解比赛、演讲大赛, 每年组织辅导员负责人竞聘大赛, 逐步提高讲解水平。我馆辅导员在2009年的“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上, 分别取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5、轮流带团讲解或模拟训练。

针对团体参观, 全体辅导员轮流带团全程讲解;平时观众不多时, 组织辅导员分别进行内部引领讲解;重大接待任务时, 组织进行模拟讲解等。使每名辅导员始终具备全程讲解能力。

6、馆际交流与培训。

开展馆际交流, 请进来, 走出去, 取他之长, 补已之短。

(1) 中国科技馆、沈阳科学宫、天津科技馆、武汉科技馆、哈尔滨科学宫的辅导员分别到我馆进行辅导员讲解技能、双语讲解的交流和相互观摩。我馆辅导员王琦、吴杨受邀到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交流培训。

(2) 组织展教人员到我省的博物馆、烈士纪念馆、金上京遗址、伊春国家级森林地质景区、五大连池火山景区、齐齐哈尔札龙自然保护区、大庆铁人纪念馆、大庆科技馆等单位进行学习考察交流, 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

7、馆内交流。

鼓励大家积极跟踪当今前沿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社会科普热点, 每月定期对所有辅导员召开一次座谈交流会, 相互交流在讲解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 取长补短, 加快知识更新, 从而提高讲解水平。

经过培训与交流, 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逐步的提高。每位辅导员均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讲解技巧和双语讲解能力;能够在讲解的过程中针对观众群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不同的讲解内容, 能详能略, 随机应变, 做到因人施讲;能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观众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帮助观众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 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

(四) 精益求精, 严把管理关。

一是辅导员上岗必须统一着装, 佩带标志牌, 精神饱满, 微笑服务。我们制订了《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辅导员岗位职责》《辅导员工作质量量化实施细则》、《展区负责人岗位职责》、《辅导员负责人工作质量量化实施细则》、《辅导员工作期间“十不准”》等规章制度, 使辅导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五) 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 不断提高辅导员自主学习意识和整体素质。

1、由部门组织展区负责人对辅导员进行不定期考核, 重点是中、英文全程讲解、临时展览、各展区展品、俄语日常用语、影院讲解等。每项考核从熟练准确程度、讲解技巧、仪态仪表、临场应变能力、综合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打分, 考核结果作为年终测评的依据。

2、针对团体接待讲解, 我们制订了《团体接待观众意见反馈表》, 内容主要包括讲解接待是否热情, 服务是否文明, 仪态是否端庄, 语言是否流畅, 口齿是否清晰, 能否因人施讲, 方式是否灵活, 以及内容熟悉程度等, 以百分制的形式分解到各个评议栏中, 请观众评议, 得分结果作为辅导员测评的重要依据。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 提高讲解质量和服务水平。

3、年末, 由办公室和展教部组成考核小组, 对全体辅导员进行德、能、勤、绩全面考核, 不合格的扣发年终奖, 严重的缓签或不签合同, 以此激励辅导员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创新展教形式和内容, 促进展览效果的实现和展教能力的提升

(一) 深入的钻研展品及相关资料, 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展品讲解词的编写、拓展及创新, 制订不同等级的讲解及接待方案。根据不同公众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以及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展品组合和参观路线设计, 确定讲解的重点、详略和深浅程度, 做到因人施讲。如针对小学生, 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 说话好动, 一般理解力较差, 面对他们的讲解就应当简单明了, 感情色彩要浓, 要由浅入深, 故事性要强, 要引用他们熟知的知识和典故。而对于中学生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使学生从感性接触过渡到理性认识, 把书本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二) 设计开发不同类型的展览教育活动, 打出了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品牌, 强化了科技馆的教育功能, 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

(三) 理论研究工作有了提高。我馆非常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 我们展教办公室人员每天会上网浏览科技信息, 主要包括国内外科技馆的最新动态, 当今前沿科学发展信息和社会科普热点等, 及时下载并和大家分享讨论。同时我们每年都会订购大量的科普期刊和杂志供辅导员学习与交流。展教部辅导员的文章多次在相关科普杂志上发表, 有的文章还被科技馆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集收录, 展教员马顺兴、李宏分别受邀在学术年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三、以观众满意度为核心, 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科技馆作为传播人类科学知识的殿堂, 服务观众是科技馆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观众满意度, 我们科技馆从业者提高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也是科技馆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黑龙江省科技馆以“树立窗口意识、立足科学普及、强化优质服务、创造一流业绩”为服务宗旨, 确立了规范服务、主动服务、科学服务和有效服务的服务理念, 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及礼仪培训等服务标准化培训。

(一) 以观众满意为目的, 根据不同观众参观的兴趣点及需求进行适当的解释与引导, 提供有重点的、更深入的特色服务。

(二)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增强主人翁意识。针对不同服务对象 (如特殊人群) 制订不同的服务标准。

(三) 引导讲解员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以诚相待, 以礼相待, 为观众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四) 定期组织辅导员学习《科技馆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并在平时多加演练。使辅导员能够在突发紧急事件时, 及时采取适宜的对策, 化解风险。

开馆至今, 黑龙江科技馆辅导员以亲切的语言, 周到的接待, 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在科技馆与观众之间架通连心桥, 发挥传播先进文化的纽带作用。

摘要:展览教育工作是科技馆的核心工作, 加强科技馆展览教育工作的研究和创新, 提高展教队伍的能力和讲解水平, 对于提升科技馆的竞争力, 促进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展教实践与探索 篇3

1 科普是优良传统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所创办时间较早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她的前身是1930年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重庆北碚创建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抗战时期由西部科学院联合内迁北碚的以中央地质调查所为代表的十余家著名学术机关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具有重视科学传播的优良传统,在卓有成效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深情关注科学传播和民众教育。

该馆是国内最早公开展出恐龙化石和国宝“大熊猫”的机构,在民国时期除免费开放本馆陈列外,还创办了《博物》墙报向市民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在“科学节”(重庆北碚当局把“端阳节”更名为“科学节”)活动期间,科学家走向街头宣传科学知识。

2 老馆时期的科普实践

新馆开放之前,由于老馆展示和活动空间的限制,该馆采取“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方式,完善科普设施,做好博物馆开放工作的同时,利用馆藏资源积极筹划设计巡展和展教活动。尤其是免费开放以来,该馆在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实践,不断创新教育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境外办展,促进文化交流。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出境办展的博物馆。从1981年的中日国际文化交流的恐龙展开始,迄今已成功在日本、美国、法国、荷兰、韩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举办展览近30场次,为促进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008年,以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为契机,该馆又首次将以大熊猫、金丝猴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特色动植物展览推向境外,该展览先后在香港、韩国等地展出。

2)流动展览,拓展科教渠道。该馆策划的恐龙展、动植物展、矿晶展的不同主题的展览和配套活动,先后到厦门、广州、佛山、乌鲁木齐、杭州等其它城市展出。近年来积极探索和实施送展到区县、学校、社区、军营、商场,甚至街头,使博物馆形象灵活多变地推送到观众的视野中,引发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关注和参与。

该馆先后与西南大学、重庆一中、珊瑚中学等10余所共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基地、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举办“展览进校园”的同时,带领学生参加重庆市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环球自然日等活动,获优异成绩,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3)专题教育,扩大科普影响。每年结合“科普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增进社区、学校对自然科学的了解掌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 新馆阶段的展教形式探索

3.1 依托场馆,加强阵地建设

当前的科普工作主要是依托场馆、围绕展览、以展陈的深度解读为切入点开展活动,尤其是实现讲解员队伍向科学辅导员队伍的华丽转型。一是依托常设的展品,做有特色有亮点的科普资料研发,进一步提升展览的趣味性、互动性;二是依托建立的实验室、工作室或自然教室进行实践科学资源,一类面向学生,一类面向公众;三是依托小型可移动展藏品资源进行建设,做成主题或系列送给学校,做出品牌效应的科普流动展览。

3.2 馆校联合,创新合作机制

一是全面了解学校教学的内容,做好课本研发、科普教材编写工作,充分利用场馆资源,让学校课程与博物馆教育联动起来,让课本知识能在博物馆参观和实践过程中的得到检验;二是继续发挥学科部门和科研人员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开展展教活动资源征集与实践,不断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项目库》及《流动博物馆展览项目库》,形成展教教活动资源的规范化、系统化;三是加强教师科普的培训,学校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充分结合,从“创造需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进一步加强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网上博物馆、博物馆专家远程教学,通过网络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设计开发,探究教育新形式、新方法,扩展“馆校结合”的渠道。

3.3 社会办馆,整合教育资源

博物馆提供的是一个公共的知识探索平台,社会资源的加入,必将弥补人力物资的不足,也为科普形式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一缕清风。如与影像公司合作,引进热门、经典或原创的自然题材影片、科教片,实现多功能厅放映功能;与区少年宫等艺术培训机构合作,策划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科普剧目;与少儿频道合作推出科普讲座,业界专家学者发声的咏霓科学讲堂以及弘扬科学、文化、艺术结合实践的作孚文化讲坛;与策划机构开展战略合作,设置与学校课程相关的互动、研究项目,开展自然教学实践活动等,相信会使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得到切实的推进。

参考文献

[1]陆建松,厉樱姿.我国博物馆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东南文化,2011(1):9-15.

[2]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东南文化,2010(6):9-16.

[3]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3.

[4]单霁翔.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新时期中国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光明日报,2010-11-05:7.

上一篇:基于PC的控制系统下一篇:煤矿企业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