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科技馆(精选11篇)
流动科技馆 篇1
1. 长三角科技人才现状
长三角是人们对长江三角洲约定俗成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长三角是指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主要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在内的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的16个城市区域。
科技人才流动是指科技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的变动。它是生产社会化、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按照人才的价值规律和社会要求所进行的空间动态调节。科技人才流动过程(如图1)经历由个体吸引走向群体集聚、由群体集聚趋向整体融合、由粗放融合转向集约发展,是一个吸引、争夺、获取更多更优秀人才主体和群体以及人力资本融合和发展的过程。
人才流动,按照流动的社会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两种流动。水平流动指的是没有直接发生社会地位变化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可以是企业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则是指在企业内社会阶梯位置上发生的变化,人才可能向上运动,社会地位上升,即人们常说的晋升;也可能向下运动,社会地位下降,即人们常说的降职。本文所指的人才流动是科技人才在长三角地区间的流动。
2008年上海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38 000多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工作的有36 000多人,从事科技情报文献活动的有1100多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人才总数的75%,研究生学历科技活动人才占25%(见表1)。
单位:人
据江苏省人事厅人才中心发布的数据,2007年江苏共引进各类人才38.77万人,其中,引进海外人才2007人,引进省外人才12.57万人,接收高校毕业生26万人,引进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3.48万人,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才20.42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1721人。有4.74万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5.08万人进入国有企业,28.95万人被非公经济组织录聘用。
2008年,浙江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人员人数为14.99万人(包括地质勘查业从业人员),仅比2006年13.89万人增加1.1万人(见表2)。
单位:万人
2. 长三角科技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4月江、浙、沪三省市人事厅局及19个城市人事局在上海签署共同宣言,拉开了以拆围墙、搭平台为主要特点的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大幕以来,不断通过人才交流大会、官方会谈协商等形式加强了合作与交流。但总体上看,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流动还存在着流动率偏低、体制、机制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
(1)流动率偏低。
2005年6月发布的《推进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研究报告》显示,长三角人才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以上人群占人才总数的比率,上海为65.85%,浙江为50.94%,江苏为53.20%,但在长三角城市范畴内,前三位分别是宁波、南京和上海。苏浙沪人才的年龄结构以青年人才(35岁以下)为主体,占48.33%,其次是中年人才(36~54岁),占46.04%。其附件之一《长三角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显示,至2003年底,苏、浙、沪人才总量为923.64万人(不含技能型人才),人口人才密度为669人/万人。就城市层面而言,2003年底长三角15城市(未包含台州)人才总量为632.89万人(不含技能型人才),占苏、浙、沪两省一市人才总量的68.52%;人才分布密度的前三位是上海、南京、无锡。
《报告》还通过对5482份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苏、浙、沪之间人才总体流动率不高,且跨度很小,不仅人才异地流动人均只有0.83次,而且省市内流动占人才总流动次数的67.76%,其中纯粹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间人才流动率仅为9.26%。从省外跨区域流向上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江苏流往上海仅2838人,从上海流进仅2516人。省际流动率很低。
(2)缺乏对人才流动的法律支持和保护。
国家和各省明确规定,单位不得在国家政策之外限制人才合理流动,但是由于人才的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壁垒尚未彻底打破,原单位以各种原因阻碍人才流动的现象较为严重,单位经常以不放档案、或收取高额人才流失补偿费等为由,人为地设置障碍,使人才难以实现自主选择权和掌握自己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在于在目前的法制建设中,缺乏对人才流动的法律支持和保护。相当一部分人希望国家出台相应法律确保人才合理流动、单位合理引进人才的权益不受损害。
(3)人才共享机制存在信息瓶颈。
就人才共享机制建设而言,长三角区域内各地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初步建立,而有些地区则相对比较薄弱;更为重要的是,长三角区域内没有在信息建设一体化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从而人才共享机制运作的重要信息载体没有真正建设起来。长三角区域内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在面向本地人才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关键问题是各地人才信息化建设及其服务平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分散的,甚至同一地区不同部门的人才信息数据都没有实现共享,没有形成统一的较为完善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信息网”和“长三角人力资源信息库”,导致了构成区域内人才共享机制形成的信息瓶颈。
据上海人事部门提供的资料,上海目前的人才总量已经超过150万人,在沪境外专家超过7万人,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的长三角现有各类人才800多万人,若能在信息化建设的引领下实现区域内的人才流动、共享,将是长三角区域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驱动力。[3]据有关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障碍中,6.1%的人对信息共享程度持特别不满意的态度,41.2%的人持不满意态度,45.6%的人则认为一般,只有7%的人感到满意。
(4)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科技人才流动的束缚。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各省市之间互不衔接,社会保障制度并不随人一起走,科技人员一旦调离,各种保险也随之中断。比如,杭州的科技人才在南京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他/她还是要受到所属地管理的约束,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系统也难以随身迁出。这不仅加大了流动带来的个人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从而削弱了科技人才流动的灵活性。
(5)户籍制度僵化。
现行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背后附着诸多行政管理职能。户口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也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造成人们在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享有的权益存在较大差异,或者要缴纳高额的费用才能拥有户籍,准入门槛高,“城市关门”现象普遍,抑制了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
3. 对策与建议
长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迫切要求科技进步与创新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而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来源根本在科技人才。为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人才观念,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科技人才流动环境,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加速科技人才合理、自由的流动。
(1)转变人才观念。
转变人才观念,变“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坚持“用为先,用促有,有促用”的原则,促进科技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良性流动。“用为先”,即坚持以利用才能为目标,或是引进或是交流合作,以利用人才智力为创新服务,但并不死死抓住“引进”这一种方式,更多地选择“交流合作”,用其才为先。“用促有”,即通过利用“才”来达到人才的拥有,利用交流合作和引进的“才”来培养自己的人才。“有促用”,即利用长三角现有人才及其所拥有的渠道,不断扩大人才的利用范围,提高长三角区域利用全国乃至世界科技人才资源的水平,促进长三角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也需要法律法规加以引导、规范和管理。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的职责和权利,规范人才中介市场的秩序,完善各级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制,保证流动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
(3)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
要在社会保障、人事管理、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户籍管理、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等方面陆续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政策框架,促进科技人才在长三角内自由、合理流动。如,实行人才暂住制度、推行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等办法措施,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等。
(4)建立科技人才服务平台。
树立“大区域人才”战略思想,消除城市区域壁垒,研建长三角地区共享服务的科技人才数据库,形成统一的较为完善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信息网”和“长三角人力资源信息库”,构建互动式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实施跟踪管理,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各类科技人才资源的规模、状况和结构等情况,使科技人才信息在长三角范围内共知、共享,促使科技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自由流动,实现优化配置。
(5)优化科技人才流动环境。
良好的人才环境是吸引和促使科技人才良性流动的关键。优化人才流动环境,解决好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促进科技人才自由流动。如,近年来,上海市在创新政策、优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建立《上海市居住证》B证制度,申领到上海市居住证B证,在社会保险、子女就学、购置房产、办理贷款、申请专项资金支持、创办高新企业享受减免税收政策等方面,原则上获得与本市市民同等待遇。江苏为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订出台《关于实施“江苏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暂行办法》,集成运用各类科技计划手段,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吸引院士、海外科学家和留学归国人员等在内的高层次科技人才。[4]
4. 结束语
2010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我国人才工作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目标。在国家层面上人才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可以说,人才问题,特别是科技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地区,要抓住机遇,紧跟国家人才发展步伐,解决好人才合理流动问题,进一步推动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区域性流动和集聚。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合理配置科技人力资源,对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长三角地区科技人才流动还存在着无序和缺乏效率等现象,导致科技人才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拟对长三角科技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做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技人才,人才流动,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郭庆松.长三角人才共享机制: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2007(5).
[4]江苏年鉴杂志社.科教人才[J].江苏年鉴,2009.
流动科技馆 篇2
我们乘着大巴,在欢声笑语中来到了科技馆。
首先,我们排着队,井然有序地来到了“球幕影院”看了一部关于“恐龙”的微电影。恐龙的灭绝是由于一颗小行星猛地撞击到了恐龙生活的地带,冲击力达到了11亿吨。顷刻间,恐龙生活的一大地带被摧毁了,恐龙也在这顷刻间灭绝了。
接着,我玩了”画五角星”。参与者用手中的笔,眼睛看着镜子中五角星的景象,进行反向操作,以最少的触摸次数,完成反向五角星的一笔绘制工作。绘制之前,先按动按钮,将计数器清零。“画五角星”主要有三个目的,1.演示有些图形是可以从始到端,也可以有端到始;2.演示了参与者是通过镜面,使图形和绘画图形动作处于反置的状态下,参与者绘制这个图形的动作也同时处于反置的状态下来完成的。3.试看参与者是否能在反置的`状态下,指挥自己的大脑以一个反置的动作来完成绘制这个图形的测试。
然后,我玩了“反应测试”。将手放在鳄鱼的舌头上,当鳄鱼的眼睛亮起红色光的时候,立马将手收回来。看下面的指示,知道你的反应能力究竟如何。这个科技展示主要有一个目的,测试你的反应能力如何。
“手眼协调”“勾股定理”“雅各布天梯”“听话的小球”等等游戏都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
山西运城市民流动科技馆里过新年 篇3
在展览厅内,已经有不少孩子在这儿早已“玩开了”,敲敲“无皮鼓”、弹弹“无弦琴”,因为运用了光电自动控制技术,音乐演奏得很“玄幻”。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这里就像童话里的神奇国度。轻轻把两手放在金属片上,旁边的灯炮亮了,“人体导电”竟然可以这么形象;貌似不合理的“锥体上滚”,亲手试过还不甘心,歪着头看旁边的说明,原来是重心的关系啊!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课本上枯燥的勾股弦定理、力学原理、声学现象,在这儿都变得可感可知又有趣。许多成年人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体验科技的神秘,感受科技的魅力。
此次活动是运城市科协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的一项具体行动,对推动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张兴华 编辑:张素琴)
(山西省科协)
流动科技馆 篇4
梁玉林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说, 近年来, 福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 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方针,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五大人群”为重点, 着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有力地推进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整体水平的“新跨越”。他表示, 此次巡展活动在福泉举行, 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有效弥补福泉市科普资源空间缺口, 改善科普阵地相对薄弱的现状, 为公众参与科普、了解科普、支持科普提供了一次良好机遇。为福泉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 促进全市科教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范林汹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说, 此次巡展以“体验科学”为主题,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实践能力, 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 深入推进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激发福泉市中小学生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 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事业观, 自觉建立起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党的事业奉献青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良好风尚。
参观中国流动科技馆 篇5
周五上午,班主任何老师说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带我们去参观中国流动科技馆,我们欢蹦乱跳,兴奋不已。
首先何老师带我们在一个黑色的充气球里看了海底世界,让我明白在生活中要有颗坚强、勇敢的心,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我还玩了一个带上神奇的眼镜就仿佛走入了冰川世界,我扶着铁链往前走,眼前全是冰川,还有冰块不断掉下来,路也变得高低不平。哇,太好玩了,感觉中国的科技太神奇了。
接着我还了解了未来的医疗、购物、出行和居家,发现未来都是智能化,到处是机器人,是多么的方便与享受啊!可是这么先进的高科技生活,要怎样才能实现呢?是想要就会拥有吗?
第一次亲自体验中国的科技,了解科技的发展,感觉是多么的先进,也无比的向往未来的生活。从现在开始,我要加倍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流动科技馆 篇6
“喂,请问你们展览到什么时候啊?”、“请问参观需要携带什么证件吗?”、“喂,请问你们接待团体参观么?”……各种关于参观展览的咨询电话络绎不绝。
在陕西汉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力支持下,在全市各大媒体的大力宣传之下,“中国流动科技馆”汉中巡展引起了广泛关注。自6月20日預展开始以来,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生、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等各类观众络绎不绝。在展馆中,观众通过参观人员讲解、亲自动手操作等方式,近距离地体验了其中的四十余件科技展品,真正感受到了科学的趣味、领略了科技的魅力,品尝到了一场科普大餐。
本次“中国流动科技馆”来汉展览是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科普展教资源服务西部地区的重要举措,汉中市是全国首批10个展览城市之一,也是陕西巡回展览的首站。展期定于6月5日至8月24日,为期近三个月。展览主题为“体验科学”,展厅共设置声光体验、生命奥秘等5个分主题展区,展览面积1000m2,通过40余件互动展品与科学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全程免费为观众提供参与科学实践的场境,展示科学的魅力。目前,试展工作已于6月20日正式开始,截止6月26日仅六天时间,参观人数已达5000余人次,日参观人数近千人,预计整个展览期间参观人数将达到30000余人次。(汉中市科协 卫坤 编辑:逯敏飞)
流动科技馆 篇7
“十二五”期间, 国家着力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 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好用好高水平综合类科技馆和专业科技馆。但要有效发挥科技馆服务基层的辐射作用, 扩展大中城市科技馆的效能, 还应该高度重视和开展流动科普服务工作, 以此有效弥大中城市周边区域科普资源空间缺口, 改善科普阵地相对薄弱的现状, 为公众参与科普、了解科普、支持科普提供机遇, 为广大老百姓“零距离”接触高科技搭建了平台, 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 促进全区域科教事业发展。
1 流动科普服务是科技馆体系下的重要职能
1.1 科技馆在科普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科学技术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 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 或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 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科技馆是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产物, 致力于科学教育的普及化, 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 拉近了人与科学的距离, 使高深晦涩的理论知识技术清晰、直观的映入了公众的视野, 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馆体系的构建, 科技馆在科普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1.2 流动科普服务是科技馆发挥效能的重要方式
然而, 除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有水平较好、管理规范的科技馆外, 部分城市尚没有较成规模的市级科技馆, 农村、乡镇几乎没有相应的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资源分布仍然不均衡。有些县级城市虽然建设有科技馆, 但大都规模很小或局限于某个专业, 有的设施比较陈旧, 设备损坏率较高, 布局分散, 不方便参观使用。有些地区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 也都以办培训班为主, 缺乏科技馆的功能。为此, 应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科技馆的辐射效应, 做好流动科普服务, 提升科技馆的科普效能。
2 推进流动科普服务的意义
2.1流动科普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科技场馆等科普设施空间分布不均的缺陷, 增加了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机会, 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欢迎, 产生了长远的科普效果。县级城市、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 公众获取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手段和渠道相对贫乏。经常受到时间、空间、经费、适应性以及受众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连续性不够, 覆盖面不广, 针对性不强, 科普手段和条件落后, 难以满足广大公众高涨的科普需求。流动科普服务把科技知识送到公众身边,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众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机会。
2.2流动科普服务丰富了科普工作的形式, 增强了科普的效果和影响力。科普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是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过去科普工作所依赖的科技培训、科普报告、科技咨询等单向式、人际传播的科普方式, 已越来越难于满足公众对科普的要求。流动科普服务以其鲜明的形象、功能强大的科普宣传教育手段以及互动式的参与方式, 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科普、走近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成为科普宣传的一面面流动旗帜, 丰富了传统科普工作的手段和形式。
2.3流动科普服务起到了整合科普资源、促进科普队伍建设和科普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流动科普服务整合了科普经费资源, 带动了各地增加对科普的投入。各地可相应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流动科普服务可较好地解决科普投入的短期性与长效性、推动科普工作与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
2.4流动科普服务与传统科普工作有机结合, 促进了各项传统科普工作的创新。流动科普服务通过与传统科普工作实现有机结合, 丰富了传统科普工作的手段和形式, 成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方式, 促进了传统科普工作的创新。实现了各项传统科普工作的有机整合, 形成了集成效应, 起到了单项科普工作难以起到的影响。
3 流动科普服务模式
以科技馆为依托, 在县域主要组织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在乡镇及边远地区开展科普大篷车活动、配置农村中学科技馆;利用信息网络, 加大力度建设数字科技馆。加强科普展教资源研发、科技馆展教人员培养和科技馆系列活动开发, 实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程。
3.1 流动科普专家
发挥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和科学教师等科普队伍的优势, 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送进校园、乡镇、农村。
3.2 科普大篷车
充分利用“科普车”这一流动科普平台, 发挥车载科普器材和设施的优势, 将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典型科技成果展览, 新技术、新成果展览, 科技知识展览。
3.3 流动科技馆
发挥科技馆外科普场所资源优势, 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 建立流动科技馆, 将科技馆展品与人员优势和社会科普资源优势紧密结合,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3.4 数字科技馆
值此信息化的时代, 互联网正悄然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 在网络教育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 借助数字科技馆的平台, 将展项制作成视频和电子课件发布到网站上, 供人们浏览和下载;通过互联网的桥梁, 使科普教育效果得到成倍的扩展;使那些没有条件到科技馆参观的人们同样接受最好的科普教育, 这也应纳入流动科技服务的范畴。开设数字科技馆, 加快了知识传播, 方便民众和科技人员查询资料, 掌握科技动态;数字科技馆网络展厅没有开馆、闭馆的时间限制;不需要展厅辅导员和展品维修人员;展品可根据需要随时撤换、更新, 真正做到了常展常新。数字科技馆的开设, 是应用现代科技服务于科普教育的一次全新而有效的尝试, 实现了资源共享。
3.5 传统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
要适应流动科普服务的需要, 还要考虑传统科普展品的改进与提高, 充分注意设计细节。一是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二是深化和改进展品功能, 通过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表现形式的改变, 能够扩展展品的功能和增加展品与观众的亲和力;三是改变展品表现手段, 如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电子仪表演示系统, 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将电动系统改成为手动系统, 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四是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 有些展品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 如特技音效、特技光效等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如同置身于科技馆中;五是小型化;六是网络技术的充分运用。
4 流动科普服务评估
应建立健全流动科普服务科普效果评估制度, 是提高流动科普对对公众吸引力, 进而提升科普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评估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从评估对象来看, 既可以对流动科普服务整体进行评估, 也可以对具体的某个展览或展品进行评估, 如在展品和展览开发过程中, 对展品、展览进行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 或进行前后对比评估;还可以对不同馆之间进行评估和比较。
观众量反映的仅仅是社会效益的一个指标, 但它却无法体现其他重要方面的评价。例如, 观众参观展览后有没有收获;科普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展览教育是否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这些问题都关系着流动科普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流动科技馆 篇8
关键词:流动科技馆,基层群众文化,推动作用
1 流动科技馆的发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科普大篷车是为贯彻“宏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精神, 由中国科协根据国情及基层科普工作实际, 创新的一种新的科普形式, 被形象称为“流动科技馆”, 大篷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偏远地区科普投入不足, 各类基础科普设施匮乏并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科普大篷车的展品与科技场馆的有所不同:体积变小, 数量减少, 涉及的多是基础学科。主要涵盖声、光、电、磁、力学、数学、化学、机械等多学科, 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 能使更多的青少年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观看、操作, 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助力不少。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公众对科学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也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 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0年, 总结近几年科普大篷车的运行经验, 我们切实感到大篷车的运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社会的需求, 也认识到提高基层的科学素养刻不容缓, 一种新的科普宣传模式———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应运而生。
实施“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 是山东省科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 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开展的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项具体行动。通过扎实推进, 进一步弥补县级城市科普阵地的不足, 对加强基层科普工作,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尤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是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以“科学、体验、流动、共享”为主题, 建立了约150件展品的科普资源库。由互动展品、平面科普知识展览、数字科技馆、科技体验项目四个板块构成, 每套流动科技馆每年巡展4~5个县 (市) , 计划用3年时间, 完成“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经过几年运作, 山东省已经建立七套流动科技馆, 通过三年时间已在全省100多个县巡展, 受众人数也达到550万人次。
2013年, 3家再次联合启动“县域流动科技馆”项目, 计划在3年内为每个地市配备1-2套流动科技馆, 其后探索为每个县 (市、区) 配备一套。这样的一套流动科技馆, 包括互动科普展品50件, 数字科技馆、科普智力游戏体验展项, 机器人表演等科普演示项目, 以及具备四维特效影视系统的流动科普影院等, 完全跳出了早期大篷车展品的构成模式。目前, 已为17市配备了9套, 2014年再配8套, 2015年为人口较多的地市增配一套。每套科技展品之间有2/3的展品是不重样的, 在每个县展览时间为2至3个月, 每套科技馆每年约在4个县展出。照此发展下去, 流动科技馆每年受众人数可达到近400万人次。
2 流动科技馆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之后, 各地的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 意义重大, 一个国家的兴盛, 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富足, 文化方面的匮乏, 没有文化的繁荣, 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 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但是应当看到, 城市和乡村两级分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生活愈来愈丰富, 一方面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萎缩, 出现荒漠化的倾向, 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素质的提高, 基层的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文化建设滞后, 严重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文化建设, 难点是在农村, 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 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 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们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要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转变农民对文化的态度, 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的热情, 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 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业务技能水平, 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 掌握一技之长, 发展致富奔小康。
2.2 科技馆的作用
科技馆作为非正规教育机构, 承担着政府所赋予的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责任。公众通过在科技馆参观、培训、观摩、互动等, 学习正规教育之外的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理解科技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基本方法, 陶冶科学精神和情操, 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培养良好的科学兴趣和习惯, 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 促进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不断和谐和进步。这也正是政府投资建设科技馆的初衷所在, 为此, 科技馆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承担应有的责任, 要扩大受众的范围, 不能单单局限于实体馆。
2.3 流动科技馆的作用
一是, 流动科技馆丰富了传统科普工作的手段和形式。以其鲜明的形象、功能强大的科普宣传教育手段以及互动式的参与方式, 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科普、走近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成为科普宣传的一面新旗帜。这些展品、展览资料和先进的传媒手段不仅给公众带去了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和科学生活方法, 还向公众大力宣传科学精神和方法, 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精神去思考、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是, 流动科技馆项目起到了整合科普资源的目的。流动科技馆整合了科普经费资源, 带动了各地增加对科普的投入, 还较好地解决了科普投入的短期性与长效性、推动科普工作与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不仅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也为各地探索科普新模式提出了新的方向。
三是, 与传统科普工作有机结合, 促进了各项传统科普工作的创新。每到一地, 都根据当地公众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 为基层群众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和宣传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实现了各项传统科普工作的有机整合, 形成了集成效应, 起到了单项科普工作难以起到的影响。
3 关于做好流动科技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 篇9
一、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
我国各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极不均衡性, 导致科技人力资源的存量和流动都会受到这种不平衡的影响。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经济、社会等原因, 使其科技人力资源与东、中部区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原有的科技人力资源存量外流现象十分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人才的流出量在流入量的两倍以上, 尤其是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外流现象更为严重。2000年以来, 仅西北地区调往沿海及内地的科技人员就超过3.5万人。
我们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分析分为物理空间上的流动和虚拟空间上的流动两种。物理空间上的流动是指不同地区间的流动;虚拟空间上的流动是指不同行业或者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
(一) 科技人力资源在物理空间上的流动。
对于西部地区而言, 物理空间的流动是较为主要的一种流动方式。而物理空间的流动又分为跨国流动和跨地区流动。
1、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目前,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科技人力资源状况的指标作为了解本国或本地区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科技人力资源的个人价值实现依赖市场对某种人力资源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趋势不断明显, 西部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入国外, 并且人口流出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增加, 西部地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但却是科技人力资源培养较为重要的地区, 仍然扮演着重要的人口输出的角色。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对西部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另外, 国家也注意到留学归国人员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吸引留学人员的政策和服务体系, 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放弃国外强有势的发展环境, 回到祖国、回到西部建设祖国。我们看到这种科技人力资源的“回流”现象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越发明显。
2、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的跨地区流动。与东部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面积占到我国总面积的60%, 但是专业技术科技人力资源的比重只占全国总量的15.5%。而东部地区的面积虽然只占到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1%, 其科技人力资源的拥有量却占到全国总量的43%左右。加之东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数原本就高于西部地区。从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来看, 东部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总量有204万人, 占全国科技活动人员总量348万人的一半以上, 大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科技活动人员之和。也就是说, 全国半数以上的科技活动人员都集中在东部地区。无论是在绝对数量还是在增长率方面, 东部地区都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每年毕业生数以百万计, 因此从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变化的幅度可以看出, 具备资格的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存在明显的倾向性, 即进入科技人力资源存量的人员大部分流向了东部地区。所以, 东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总数远远大于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
(二)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在虚拟空间上的流动。
科技人力资源在虚拟空间上的流动, 即不同产业或者不同行业中的流动是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又一大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原有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调整, 这使得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在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后也在不同的行业和产业中发生了流动。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总的就业结构变动趋势是,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 在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大。因此, 我们认为科技人力资源在虚拟空间上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西部地区而言, 虽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拥有大量的农业生产人员, 但是却拥有很少的第一产业科技人力资源。相比而言, 我国更多的第一产业的科技人力资源还是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很长时间以来, 西部地区一直以能源作为发展的重要产业, 但是目前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很多知名企业进驻西部地区, 使得西部地区渐渐拥有了诸如西安软件园之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再加之西部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基地, 这使得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的类型由一二产业渐渐过渡为第三产业。由此可见, 这种产业的转移和集聚是科技人力资源虚拟空间流动的首要前提。
二、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动因分析及后果
西部地区政府目前越来越重视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状况, 也在使用很多方法留住科技人才。要控制人才的流失, 首先应该明确造成人才流动的动因, 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地留住人才。在我们的调查中, 影响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主要有:
1、待遇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 待遇问题是很多科技人力资源说到的因素, 也由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 导致两地区对同一行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待遇有较大差距, 这使得很多西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都愿意去东部地区工作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人才政策问题。
由于东部地区发展较西部地区早, 所以就人才政策问题东部地区有较为成熟的做法。根据人事部的有关调查:在西部, 人才的能力发挥指数是0.68;在中部, 人才的能力发挥指数是0.83;在东部, 人才的能力发挥指数是1.25。这就是说, 一个人才到了西部地区, 作用只能发挥到刚过一半, 而到了东部地区, 他就可以一个人当一个多人来用。真正从人力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 人才作为稀缺资源, 只有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场所去才是正道。人才的作用发挥需要环境政策的支持。
3、事业问题。
由于西部地区人才政策和环境较为薄弱的问题, 使得很多愿意在西部工作的科技人才不得不离开西部去东部地区寻求事业的发展, 这样就导致一部分科技人力资源流入东部。
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科技人力资源向某些区域集聚的主要原因。科技进步造就了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了科技投入的增加, 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科技活动的宏观环境, 并通过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和城市化建设的改善, 使这些地区成为吸引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目标, 吸引更多的流入。而主要的“流出”地区则刚好相反, 这种状况加剧了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马太效应”。
三、科技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建议
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资源性要素, 科技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市场, 因此自然会随市场的需求变化而流动。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市场, 也造就了不同的流动趋向。尽管如此, 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科技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性资源, 既可以通过发展市场实现其合理流动, 也可以通过政策的鼓励而加以引导。因此,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 还要从社会、心理等方面入手, 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氛围。
(一) 改变用人方式。
如何引导科技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有效地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的作用, 在观念上首先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从实际情况出发, 切实完成从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向“为国服务”的转变。
(二) 结合本地条件, 发挥现有科技人力资源作用。
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层次固然很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科技人力资源, 使他们创造出应有的效益。由于国家和地区间在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人力资源具有不同的需求, 给各类人员提供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对各类人员的吸引力也不同。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些具体情况, 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切实可行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人力资源, 形成本地的特色经济。
(三) 政策和市场是促进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共同因素。
利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疏通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应主要靠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这是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的体制保证。但是由于受到行政隶属关系、部门利益的限制, 市场按部门分立, 造成机构设置重叠、交叉, 业务分割、肢解, 从而带来严重的管理混乱, 加剧了市场行为的不规范状况, 管理上的真空已经成为阻碍人才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 应该减少政策性障碍, 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流动的政策和服务体系, 使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留在西部。
中美间科技人力资源流动问题研究 篇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和科技发展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增强综合国力为目的,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特别是科技人力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科技人力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作为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结合,科技人力资源通常是指能够直接参与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循环流转及其应用,或者为这些活动提供直接、间接支持,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的人员。在这里,本文参考文献[1]给出的方法,采用人力资源的范畴定义科技人力资源,即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者具有潜质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或发现)、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从此不难看出,科技人力资源的构成基于个人,因而总是自发地寻找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环境。由于各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及科研环境、社会文化等条件的差异,国家间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在规模、层次上始终呈现出剧烈的变动,因此研究科技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问题对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科技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献[2]以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存储与流动性为基础,提供了一种科技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测度,并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图1直观地反映了这个模型。其中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入有三个渠道,包括接受教育而成为具备科技人力资源的部分,不具备相应教育资格但因从事相关科技职业而成为具备科技人力资源的部分,以及具备教育资格的技术移民入境;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出渠道包括不具备相应教育资格的相关科技职业从业者离开职业、具备教育资格者的移民离境以及死亡。在这里所谓具备教育资格,是指达到国际标准教育分类第五级及以上资格者[7]。个人发展的微观环境又包括个体发展的预期和工作环境、待遇等,具体地说,包括迁移后工作的综合价值评判以及结合个人自然变化(包括年龄增长、教育程度变化、技术积累变化等)后,个人社会地位的自我满足和预期经济收益的变化等。
3 中美间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科技联系日益密切,双方之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更加频繁,具体表现在:
第一,我国人才流出规模较大,成为对美输出大国。据2003年统计数据,在美国取得工程或科学学位后留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中,出生地为中国的占11%,居于所有国家第2位;而取得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中,这一比例达到22%,居于所有国家第1位[8]。我国以留学、技术移民为主要形式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出过程中主要流向地也是美国。截止2005年,我国在海外留学的目的地中,有32.1%为美加地区[9]。
第二,自美国流入我国人才数量有所增长,美国对高层次人才在部分领域比较优势开始消失。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在这次普查中,排除港澳台居民,居住在中国境内并接受普查登记的美国人71 493人,占总外籍人员的约12%,排名第二。在高层次人才方面,美国在部分领域比较优势开始消失。如我国实施“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人才以来,在创新创业政策项目扶持、社会保障、工作单位福利待遇等方面予以特殊支持,吸引了一批在美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截止2011年初,我国引进的1 143位“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其中约1/5的人才来自美国(资料来源于千人计划网站 http://www.1000plan.org)。
4 美国吸引科技人力资源流入的手段
结合本文给出的模型,对美国吸引科技人力资源流入的手段进行分析:
第一,通过充分发挥目的地因素优势和主导中间途径因素,利用政策手段和产业优势吸引高水平科学家、学者、留学生。在政策法律层面,美国曾三次修改《移民法》,不断强化技术移民的优先政策;在操作层面,每年的移民配额中,技术移民能够达到20%的比例[3]。美国利用这些人才携带的技术、Know-How乃至资本促进了其科学技术、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在工作层面,通过建立科技园区、国家联合实验室等,制定减免税政策,吸纳各国优秀专家、学者,不断抢占科技竞争的前沿。此外,美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大量形成也是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主要推动力量。由于中国庞大的科技人力资源和独特的国情,这些政策起到了一定的吸引力。图4给出了在美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博士学位)入境工作人群的各个国家比例。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2006年数据[10],进入美国的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和交换学者中有9%来自中国,仅次于印度的54%,居第二位;但在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博士学位)入境工作人群中,有32%来自中国,居第一位。自2003—2006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在美国工作超过5年的比例稳定维持在90%以上[11]。此外,美国还利用其本身的国际科技、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通过经济援助、意识形态手段等,吸引发展中国家优秀学者和留学人员,使之移居美国。
第三,通过细分迁移者结构,利用“外流入”和“外使用”方式充分利用国际科技人力资源。不难看出,美国的人才政策制定者对迁移者结构进行了充分细分。对于能够迁移的科技人力资源,通过上述途径充分吸引科技人才到美国工作;对于暂时无意到美国工作的科技人员,利用跨国公司等机构的运营实现本地人才的外流入和外使用。根据NSF的统计,美国有15%的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了研发机构,并利用优厚的薪酬福利吸引所在国人才为之服务。截至2008年10月底,美国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6万多个,实际投入资金超过590亿美元,如摩托罗拉、安捷伦等一大批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对于教育和科研领域,美国也鼓励其境内科研和教育机构进行大量的合作研究,通过论文、专利等方式共享科研成果,实现境外科研人员成果的虚拟流入。根据Thomson Reuters数据库统计(仅统计了Thomson Reuters数据库中SCI和SSCI论文),2008年,有美国作者联署的文章占到全世界两国以上合作发表文章总数的43%,其中中国作者与美国作者联署的文章占美国所有合作发表国际论文的百10.4%,而与美国作者联署的文章占中国所有合作发表国际合作论文的百分比则达到42.1%。表1列出了1998年和2008年美国与主要国家作者联署论文的情况。
5 我国应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议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以中美间科技人力资源流动为代表的人力资源跨国流动将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中美之间科技互补性强,根据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足够规模的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水平科技人力资源在华聚集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层面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化目的地因素,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运用政策和市场要素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回流。一方面是继续完善引进国外优秀科技人才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调研人才来源国的目的地因素比较优势,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完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引进国外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应立足当前国内实际,在全面了解各领域特别是急需领域的来源国科技人才信息的基础上,摸清家底,确定自身需要的人才类型,有目的性地与之开展合作、交流,进而引进真正所需的人才。
第二,改进中间途径因素,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发挥局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通过建设相关的科技产业聚集区、科技人才高地,为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在现有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人才结构,与来源国形成竞争合作的技术产业链,逐步发挥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效应。此外,还应积极鼓励企业在外建立企业和研发机构,逐步参与和主导国际大型科技合作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的外流入。
第三,充分了解迁移者微观因素,努力创建以人为本的微观环境。迁移者微观因素是科技人力资源实现迁移、发挥作用的基础因素,在考虑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海外人力资源引进后的技术设备和团队配置、实施各类激励措施、改进领导和评价机制等,实现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不断完善迁移者的团队结构和发挥作用的途径。通过制度创新与设计来吸引、培养、激励、维系科技人力资源,不断发挥好引进人才的作用。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和科技发展的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科技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问题对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构建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模型,提出从目的地因素、中间途径因素、迁移者因素三个层次的视角研究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分析了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以及美国吸引科技人力资源流入的手段,并提出了我国应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模型,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调研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OECD.科技人力资源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3]肖志棚.美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4(2):9-21
[4]程如烟.各国应对科技全球化的主要举措[J].中国科技论坛,2008(8):131-135
[5]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200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尹小平,郭士健.日本产业集聚新动向与中日经济合作[J].现代日本经济,1999(6):6-9
[7]王奋,张平淡,韩伯棠.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集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71-74
[8]NSF.Division of science resource statistics[EB].SESTAT Data-base.(2003-10-03)http://sesta.nsf.gov/Appendix Table 3-10 2003
[9]王辉耀.当代中国海归[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10]THOMSON REUTERS.SCI&SSCI[EB].[2011-05-15]ht-tp://thomsonreuters.com/products_service/science
流动科技馆 篇11
一、河北省中小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
科技人才对于中小科技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正常的合理的科技人才流动过程中, 存在着不合理的、非正常的科技人才流动。
(一) 科技人才在不同区域的中小科技企业中分布不平衡。一是科技人才由经济实力较弱地区向经济实力较强地区流动, 导致在不同区域的中小科技企业中科技人才分布不平衡。收入、消费水平、生活方式等的差别, 使大型城市具有巨大的天然优势, 因此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科技人才倾向于由县向市区流动, 由其他城市向省会石家庄市流动, 由河北省向京津地区流动;二是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束缚科技人才在区域间的自然流动, 导致科技人才在不同区域的中小科技企业中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常常各省市之间互不衔接, 社会保障并不是简单的随人一起走, 而是被行政区的划分分割, 由此造成科技人才流出行政区的范围, 往往各种保险会随之中断。比如, 北京市的科技人才想要流动到石家庄市, 但他 (她) 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并不能简单的随其迁出。这种不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了人才流动的成本, 给个人、企业甚至整个社会都增加了经济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人才的自然流动。
(二) 科技人才由中小科技企业向大型科技企业单向流动, 中小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短缺。一是中小科技企业行业地位较低导致科技人才向大型科技企业集中。中小科技企业由于其规模小, 仍然处于创始期或发展期, 行业地位自然无从谈起, 而在行业地位较高的大型企业工作则会为科技人才带来较高的同行认同与自豪感, 因此中小科技企业常常在与大型科技企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科技人才从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企业向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企业流动导致向大型科技企业的单向流动。中小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落后, 导致员工既没有精神上的激励, 又没有经济上的激励, 完全处于被领导、被雇佣的地位, 造成人员流动频繁, 核心人员的流失严重, 从而给本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综上, 中小科技企业由于资金基础薄弱、发展前景不明朗、行业地位较低、人才管理落后, 难以更高程度地满足科技人才的有关要求, 当这些要求无法满足时, 科技人才就会选择向大型科技企业流动。
(三) 政策支持不足导致的中小科技企业人才吸引力不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的实力, 包括企业的规模、行业地位、发展前景, 等等。目前的政策环境对于中小科技企业健康发展仍存在不良影响。虽然中小科技企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成长速度快, 但是由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即使我国大力提倡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河北省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促进了河北省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 但相对于大型科技企业特别是国有科技企业来说, 国家和河北省的政策对于中小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仍显不足。如现阶段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较为普遍, 其中依然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这种关系决定了金融资源仍向国有企业倾斜, 甚至大多数商业银行出台的经营战略和信贷策略基本上都偏重于国有企业, 甚至宁愿将款贷给有问题的、受政府的政策要求给予照顾的国有企业, 也不愿贷给有良好业绩的中小科技企业。此外, 对中小科技企业除了有体制性歧视外, 还有规模型歧视, 不能根据中小科技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对小额的、分散的中小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不屑一顾。
(四) 中小科技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科技人才的流失问题, 中小科技企业自身也难辞其咎。一是由于公司尚处于创业发展期, 规模较小, 盈利水平不高, 科技人才的薪酬特别是核心科技人才的薪酬不具备竞争力, 同时受自身条件限制, 不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去分析科技人才的真实需求并设计出对不同科技人才的不同激励措施, 难以真正激励科技人才, 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与一般人才相比, 科技人才更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具有更强烈的成就动机。中小科技企业往往不能满足科技人才的需求, 因此致使他们寻找其他能够提供更优越条件的工作机会, 从而导致了科技人才的流失;三是中小科技公司往往处于从创业初始期逐步转入发展的阶段, 作为一个不够成熟的公司, 各方面管理制度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不够健全, 工作流程不够规范, 同时缺少对于科技人才的专业化培训, 使得公司内部管理方面、研发工作流程、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都缺乏专业化、规范化, 而这些对于科技人才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促进河北省中小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对策建议
(一) 宏观方面
1、完善科技人才政策, 促使科技人才向中小科技企业合理有序流动。提高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的引导性, 解决对人才流动限制过多、渠道不畅问题。克服区域间人才流动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 要尊重规律, 因势利导、把握主动, 在流动中用好人才。通过人才流动, 避免“近亲繁殖”, 改善学研结构, 促进人才在多种环境中经受锻炼、快速成长。推行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内核的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 促使人才合理而有序地流动。建立预警机制, 保障人才向市场配置失灵而社会需要的地方转移。统筹兼顾, 综合协调, 妥善处理好引进的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关系、吸引人才与留住人才的关系。要改变人才重引进、轻管理的现象, 帮助引进人才加快适应新的环境, 并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予以持续的关心。
2、优化城市硬件设施和软环境, 吸引科技人才向本区域中小科技企业流动。何勇 (2015) 等学者指出未来人才引力向多元化的趋势转变, 其中着重指出, 经济因素对于人才的吸引效应在递减, 科技人才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 因此经济因素的吸引效应递减趋势对于科技人才来说更为突出。针对这一点, 为提升本区域的中小科技企业在区域间人才竞争中的竞争力, 应着力优化城市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如优质的城市生态环境、高质便利的医疗教育资源、地区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科技界知名人士都可以提升区域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针对这一特点, 河北省应更多的重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更便利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鼓励城市发展多元文化、重点引入科技界知名人士等方面。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会, 积极引入京津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落户河北, 引入或者柔性使用京津科技界知名人士, 最终吸引科技人才向本区域中的中小科技企业流动。
3、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扶植力度, 提升中小科技企业的人才吸引力。鉴于中小科技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河北省有必要加强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扶植力度, 只有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才能真正地帮助中小科技企业减少科技人才流失。对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采取财税优惠政策。有研究表明, 财税优惠政策显著正影响着企业的成长, 且在所有政策因素里影响程度最大。通过采取针对科技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 可以体现出政府对科技中小企业的支持, 通过让渡部分政府的收益给企业, 降低科技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二是采用金融政策。中小科技企业在财务、产品、市场、技术上的不稳定性, 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又由于他们无形资产占比较大, 因此在银行贷款方面较为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其企业规模不大, 盈利不稳定, 难以在传统股票市场上进行融资, 因此对于中小科技企业来说, 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他们生存与发展的瓶颈所在。融资问题制约着中小科技企业, 也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性贷款稳定中小科技企业的贷款, 通过激励商业银行贷款给中小科技企业, 降低其破产率, 扶植企业成长;三是人才政策。完善和宽松的人才政策是中小科技企业吸引科技型人才并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 其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培养企业家创新能力等, 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 微观方面
1、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 满足科技人才实现自我需要。中小科技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措施, 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入手, 满足科技人才自我实现的需求。一是采取优化科技人才的福利和保障体系。如为科技人才缴纳社会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 可以为科技人才免除后顾之忧, 能够较大程度的激励科技人才, 减少科技人才流失;二是建立合理的企业福利体系, 如实行带薪休假、提供交通补贴或提供企业班车等;三是创新物质激励手段。由于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往往具有复杂性, 很难量化评估, 因此对于高端科技人才可采取技术入股的手段, 提高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强化物质激励机制的效果;四是重视精神激励。由于科技人才的特殊性, 其强调自主, 追求创新, 要求自我实现, 因此必须同样重视精神激励。在这方面可采取深化人力资源培训的方法, 为科技人才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帮助科技人才实现自我价值, 从而提升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防止科技人才流失。
2、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提升人才吸引力。一方面建立鲜明个性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辨识度、提升企业形象, 尤其是与大型科技企业竞争科技人才时, 若能获得人才对企业文化的认可, 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帮助中小科技企业引入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当下科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塑造良好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可以强化科技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忠实度, 同时营造更加积极的工作氛围, 帮助中小科技企业有效地留住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纪建悦, 张学海.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3.
【流动科技馆】推荐阅读:
“流动科技馆”让学生感受科技魅力10-14
流动科技馆巡展学生发言稿10-10
参观流动科技馆观后感(朱育瑶)10-11
稳定流动10-14
资金流动10-21
流动性能05-24
流动因素05-26
流动监测06-01
流动人员06-02
流动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