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油泵的检修方法(共7篇)
高压油泵的检修方法 篇1
农用机动车常用机械驱动膜片式汽油泵, 由凸轮轴上的偏心轮驱动, 将汽油从汽油箱中吸出, 经油管和汽油滤清器, 然后泵入化油器。
1. 汽油泵主要部件检修技术规范
农用机动车汽油泵本身构造简单, 常见故障除膜片破损漏油之外, 主要有供油压力不足或不供油。其原因有:摇臂磨损、进出油阀关闭不严、各结合面不平、膜片破损、膜片弹簧弹力不足及油路堵塞等。因此, 检修比较容易, 其主要部件的检修技术规范如下:摇臂与驱动凸轮的接触处因长期使用, 磨损过限, 导致膜片工作行程缩短, 减少泵油量。摇臂磨损超过0.20mm应进行焊修, 并修整后达到一定的光洁度。泵油阀门长期浸泡在汽油中, 受汽油流动冲击和酸性物质腐蚀及胶质影响, 使其性能衰退, 出油量和出油压力下降。应研磨, 使阀座与阀片密合, 或将阀片互换翻面使用, 必要时更换新件。进出油阀门弹簧自由长度为11±1mm, 施力0.108±0.029N时不得小于8mm, 必要时更换。膜片应完好无损, 无表面龟裂脱胶, 若发现硬化变形或破裂渗油应及时更换。在装复膜片时应注意将各单片和泵体上的眼孔对正, 紧固螺母拧牢。膜片弹簧长期使用会产生永久变形, 其自由长度应为37.5±5mm, 当施力0.127±0.006N时, 长度应为16.5±2mm。弹力太小 (过软) 使油压降低, 供油不足;弹力太大 (过硬) 使输油压力增高, 化油器进油针阀关不住, 油面高呛油。油泵壳体与泵盖结合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15mm, 否则漏气渗油, 影响出油量和出油压力。可在平板上用细砂布研磨, 磨平为止。油泵壳体与缸体结合面拱曲变形应磨平, 裂损渗漏应焊修或用环氧树脂粘合。泵壳体上摇臂销孔直径为6mm, 销孔扩大后应焊修或换件。
1-泵盖2-上体3-偏心轮4-进油活门5-泵膜6-下体7-外摇壁8-手摇壁9-内摇臂10-泵膜弹簧11-出油口接头12-出油活门
2. 汽油泵工作性能的检验方法
农用机动车汽油泵工作性能的检验方法如下:用一个手指堵住进油口, 另一只手按动摇臂, 如感到进油口有吸力, 可初步判明汽油泵工作性能良好。在出油管接头向内吹气, 要感到吹不动, 并不漏气, 即为出油阀良好, 否则应予拆检修复。将进出油口接上油管后浸入盛水的容器中, 按动摇臂泵油, 如能使水从排油口急促喷出, 而且其距离在60mm左右, 即为泵油压力良好;若喷出水分散无力, 说明油泵有漏气之处, 应予检查排除。装用后感到供油量不足时, 先检查摇臂工作行程。松开化油器进油管接头, 用手指勾
起汽油泵手摇臂 (拉杆) , 慢慢转动发动机曲轴, 使手摇臂运行一个工作行程。若行程少, 可将曲轴转到手摇臂在最高点处, 再用力向上勾动手摇臂, 应感到有一点储备行程。若无行程, 说明泵体与发动机结合面处的纸垫过薄;若行程过大, 则为纸垫过厚或内摇臂磨损, 应予调整修理。若摇臂工作行程正常, 可拆开油泵的进出油口管接头, 用手指堵住进油口, 拉动手摇臂, 此时手指应感到有吸力;拉动后稳住时, 吸力感觉能维持5s左右, 可判定出油阀正常。拉动手摇臂后, 再用手指堵住出油口, 可根据压力感觉对进油阀进行判断。汽油泵出油口喷油无力, 还应检查其进油管道和汽油滤清器等处有无堵塞或漏气, 并分别予以修复。
3. 汽油泵常见故障检修方法
(1) 汽油泵产生故障后的危害。农用机动车汽油泵多为机械驱动膜片式, 备有手动臂, 其结构简单 (见图1) , 泵油量大, 泵油压力大, 吸油真空度强, 不易产生气阻, 适应炎热和高原地区使用, 一般很少出现故障。但若对必要的维护重视不够, 在运行中就很可能产生故障和不良后果。危害性最大的是膜片破损, 由于该泵泵油量大, 其膜片轻微破损, 也不影响泵油, 而且一般不易觉察。泵内渗漏的汽油可经下体泄油孔渗漏下来, 若该孔被油污堵塞, 汽油将会流入曲轴箱。时间一长, 很容易造成机油变质, 待机油油面和机油品质变化时, 早已造成发动机润滑不良, 甚至产生严重的“烧瓦抱轴”、“拉缸”及火灾事故。因此, 应对汽油泵作好定期维护, 随时消除各类隐患, 以确保农用机动车的正常运行。
(2) 汽油泵常见故障的一般检修方法。汽油泵常见故障的一般检修方法如下:农用机动车重负荷时, 尤其是重负荷上坡, 发动机转速突然不正常, 驾驶员用拉风门来维持转速, 但延续不久发动机就逐渐熄火, 这是供油不足现象。除其他原因之外, 此故障很多发生在汽油泵上。为能准确地判定是汽油泵内部毛病还是外部问题, 在油源充足的情况下, 必须首先将化油器进油管卸下, 用起动机或手拨柄转动发动机进行观察。若油管口不喷油, 或喷出油少而且无压力, 可判定为汽油泵与油箱之间有毛病。若油管出油量很足, 泵油正常, 则故障在化油器内部。经检查汽油泵外部确无异常后, 应分解汽油泵, 先观察摇臂横轴销是否脱落, 然后检查摇臂有无磨损, 膜片是否破裂, 弹簧是否过软、折断, 进出油阀门贴合是否严密等等, 分别予以修复。
4. 滤网被污垢堵塞引起加速不良的故障检排
1辆农用机动车在使用中发动机突然加速不良, 轰大油门也无效果, 车速提不上来。但有时该故障现象又消失, 起动和加速都正常, 行驶起来也平稳, 该故障时有时无, 毫无规律。
加速性能不良, 首先检查供油系统油箱。该车汽油泵为油箱内藏式 (见图2) , 即电动机式汽油泵及其吸油滤网, 均安装在汽油箱内。
汽油泵工作时, 燃油通过电动机流动, 也对电动机进行冷却。检查前放空汽油箱内汽油, 从油箱上拆下汽油泵支架。取出汽油泵时, 果然在滤网上发现粘有污物。该车汽油箱长期使用没有清洗, 所聚积的污垢堵塞了部分滤网, 影响了汽油泵吸油, 导致供油量减少、供油不足, 加速性能自然不会好。
汽油箱内的污物随汽油摆动, 有时靠近汽油泵滤网, 有时脱离, 从而使汽油泵无规律地吸油困难, 同时加速性能无规律地变化。
对滤网及汽油箱进行了彻底清洗, 重新安装后, 故障现象消失, 使用性能良好。
5. 汽油泵电机损坏引起的不着车的故障检排
1辆农用机动车发动机不能发动, 经检查, 在点火起动时, 还能听到电动汽油泵发出的转动异响。将汽油泵从汽油箱中拆出, 可看到滤网上积存了很多铁锈和杂质, 原来是用户曾加过含水且杂质较多的汽油, 水能使汽油箱内壁生锈, 大颗粒铁锈被滤网挡住, 小颗粒铁锈和杂质会经油泵进入油泵直流电机内部, 增加电刷和换向器的磨损, 使导电不良, 电机转速下降, 噪声增大, 最后导致泵油压力降低, 燃油不能从喷嘴喷出。将不清洁的汽油放出, 拆下油箱, 用纯净汽油反复洗涮后装回, 又更换了电动汽油泵和汽油滤清器, 发动机便容易发动并运转良好。
浅谈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方法 篇2
1 红外诊断与检测的技术特点
该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在现代高压输电线的检测与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1) 适应性强, 能够在不停电得到状态下进行, 且能够不接触设备, 且无需将设备解体, 系统保持在正常运行状态收集其各项信息; (2) 检测仪器操作简单, 且其能够独立工作, 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 体积小, 携带较为方便; (3) 由于设备的特殊性, 传统的巡视工作效果过受到一定的限制, 该检测及诊断方式能够弥补传统巡视的不足之处; (4) 该检测方式效率较高, 准确度良好, 且能够直观的看到设备的故障或者状态。
2 具体诊断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帝额发展, 在高压输电线路的缺陷或者故障的检测上, 现代较为常用的方法即是红外线在线诊断技术, 使用的设备为红外线热像仪, 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1 表面温度判断法
表面温度判断法是先测定设备表面的温度, 并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 对照温度超标的程度来判断设备的具体缺陷。该方式的优点为操作较为简单, 可以较为直接的判断出设备的状态, 但是其也存在固有的的缺陷。如果线路负荷较小时, 存在故障的位置的热量累积不明显, 在判断时容易出现判断失误或者遗漏故障的情况。我国现代对于输电线路金具发热的情况尚未作出制定相关的标准, 导致该方法在设备的故障的判断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常用于判断某些设备的简单的外部热量积累的故障。
2.2 相对温度差异判断法
以某一标准作为参照, 包括设备型号、安装地点、周围的温度、负荷电流、表面状况等, 将相同或者类似的若干点之间的温度进行检测, 比较出差异, 计算出其中温度较高的测点, 温度升高的比值。如果设备温度升高是由于电流引起的, 该方式则较为适用, 在尽心诊断时能够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带来的影响, 如周围环境的温度、负荷的差异等。
2.3 类比法
如果设备属于输电线路中的同一回路, 或者同一设备的三相, 包括相同背景、环境温度、工作状况等, 可以对于该类设备进行类比分析。再运用该方式进行故障检测时, 需要照顾一的一点是应排除三相设备在相同的时间内出现热故障。如果设备出现热量积累温度升高是由于电压导致的, 则可以充分利用该方式。该情况也可以配合运用同类允许温差及允许温升对其缺陷的状态或者类型进行判断及检测。
2.4 档案分析法
如果需要检测诊断的设备有较为全面的红外检测资料, 则可以使用档案分析法进行检测, 该方式的具体内容及时将同一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相对温差、温度的变化等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归纳及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该过程中分析出设备温度升高或者根据参数的变化状态、趋势对于设备的运行及缺陷进行准确的判断。
2.5 热图谱分析法
该方式的优点在于准确度高、精密, 其使用范围极为广阔, 是现代检测设备电压造成温度升高的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是先制作出同类设备出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热图谱, 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发现、二者的不同情况, 并对其状态机缺陷进行判断或者检测。
3 相关注意事项
利用该技术进行检测是也需要注意某些方面的问题。如果需要对大面积地对设备进行快速检测时, 应采用一般性检测;如果需要对设备进行各类故障进行具体、详细准确的判断时应采用准确检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两种方式合理搭配, , 即先运营一般性检测对整个设备状态进行初步扫描, 如果出现异常的发热情况, 再用准确检测该类异常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另外在进行检测是需要考虑天气状况、温度分辨率、范围, 还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等。
4 总结
现代高压输电线的建设成为电力事业中极为普遍的工程项目, 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故障, 对其进行定期的检修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的电力事业不断发展, 检修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实践中还需要分析电网的特点、荷载、规模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检修技术, 工作人员也需要对于状态检修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保障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建军, 焦永升, 张树义.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24) .
[2]孟夏卿, 朱炜, 纪航.超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的探索[J].上海电力, 2011 (01) .
[3]何鹏.陇南电网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现状及存在问题[J].电力安全技术, 2010 (04) .
机油泵的检修 篇3
机油泵的润滑条件良好, 磨损较轻, 同时由于它的各部分配合较精密, 装配要求高, 因此, 在发动机修理时不要轻易拆卸;经机油泵试验台检查泵油量不足时, 应查找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如试验中的油路及其联接处是否漏油、漏气, 试验用的机油泵进、出油管截面大小是否与在拖拉机上安装时的实际管路截面相等, 以及试验转速、压力、计时等是否准确。如上述各因素查找排除后, 泵油量仍不足时, 才可对机油泵做拆卸检查, 否则不得拆卸。
机油泵经过检验, 其主要技术指标已达不到要求时, 则说明零件已磨损。此时应将机油泵拆卸分解, 进一步检查零件磨损程度和配合关系破坏的情况, 以便采取相应的修理措施加以修复。
1.齿轮式机油泵零件检查
(1) 机油泵主动轴与衬套, 被动齿轮中心孔与轴销配合表面的磨损。
对于横卧式机油泵, 由于主动齿轮本身的重量以及与被动齿轮啮合工作时产生的径向推力, 很容易使轴和衬套孔产生偏磨, 配合间隙增大。因此在机油泵工作中, 机油会因间隙增大而产生泄漏, 致使机油泵供油量减少。
机油泵在试验台上检验时, 如果主动轴与衬套配合处能明显看到有机油流出, 则表明主动轴与衬套配合间隙已增大。其间隙大小可用内径百分表和外径百分尺分别测量衬套与轴相配合部位的直径尺寸, 而后计算出间隙值。
(2) 泵壳内腔与轮齿的磨损。
机油泵的泵壳内腔与齿轮的磨损, 对机油泵的泵油量影响很大。当轴与衬套或轴孔磨损严重时, 机油泵工作中齿顶与泵壳内腔表面就会产生不应有的接触。而又由于出油腔比进油腔压力高, 在其压力差作用下齿轮的齿顶与泵壳的进油腔附近接触较多, 因此泵壳内腔在此处磨损往往较多, 使泵壳内腔与齿顶间隙增大。其次, 由于轮齿在齿厚方向的磨损, 使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增大。
泵壳内腔及齿轮的轮齿严重磨损后, 会使齿顶间隙和啮合间隙加大。因而造成机油泵进油腔与出油腔之间的压力差减小, 使轮齿刮油和压油的作用降低, 造成机油泵供油压力下降, 泵油量减少。用厚薄规在互成120°的三点测量, 啮合间隙值必须在规定范围内, 否则应予以修复或更换。
(3) 齿轮端面与泵盖的磨损。
机油泵齿轮端面与泵盖内平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称为端面间隙。由于工作中齿轮端面与泵盖内平面的接触而产生的磨损会使此端面间隙增大, 当超过极限值时, 对机油泵泵油量将有明显的影响。端面间隙的测量方法, 一般是用钢板尺和厚薄规检查齿轮端面到泵体分解面的距离及泵盖内平面上的磨损量, 两者之和即为机油泵的端面间隙。当泵盖工作平面磨损深度超过0.1 mm时, 应加以修复。泵盖工作平面磨损较小时, 可用手工研磨法消除磨损痕迹, 即将泵盖放在平台或厚玻璃板上, 在泵盖工作平面与平台表面之间加入气门砂进行研磨。当磨损量较大, 存在严重不平时, 应采用先车削后磨光的办法修复。
2.转子式机油泵的维修
小型柴油机的机油泵一般为转子式机油泵, 它是利用增大工作容积吸油, 减少容积提高油压并泵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使内外转子啮合间隙及转子与机油泵盖的轴向间隙增大, 造成机油压力降低, 机油流量减少, 如不及时检修, 则润滑系不能正常工作。
(1) 机油泵盖与泵体端面相接触的一面应当光滑平整, 若有轻微刮伤、划痕, 应用细砂纸打磨;若刮痕较深, 则必须更换, 否则将引起漏油, 使机油压力降低 。
(2) 机油泵修理时, 要检查轴向间隙, 即内、外转子与机油泵盖的端间隙;径向间隙, 即内、外转子的啮合间隙。当轴向间隙超过磨损极限时 (0.20 mm) , 可通过增加机油泵体与机油泵盖之间的垫片来调整, 使之符合规定 (0.03~0.09 mm) 。当内、外转子径向间隙超过磨损极限时 (0.22 mm) , 应更换内、外转子, 否则会造成机油压力降低, 机油供给量减少。
(3) 若内、外转子端面有轻微刮伤, 可用油石打磨光;若刮伤较深, 则应更换。
(4) 机油泵重新装配后, 用手转动机油泵轴, 应转动灵活, 无卡滞现象。
喷油泵的拆装与检修 篇4
1.拆下喷油泵
拆卸单缸柴油机喷油泵时, 只要拆去低压及高压油管, 拧下3个固定螺栓即可。如果拆时感到卡阻, 可适当扳动调速手柄, 再向外拉出泵体。
2.油泵解体
油泵拆下后, 先清洗外部, 再拆下卡簧, 压动推杆体拆去导向销钉或定位螺钉, 并从泵体内依次拆出推杆体、弹簧下座、柱塞弹簧、弹簧上座、调节齿轮和柱塞等零件。然后, 拧下喷油泵出油阀紧座, 取出出油阀偶件, 拧出泵体侧面的柱塞套定位螺钉, 拆下柱塞套。如果出油阀垫圈因过度压紧而变形, 使出油阀座和柱塞套难以取出时, 可用直径大于柱塞套外径的清洁木棒, 从泵体后部推出或轻轻敲出。
3.柱塞副检查
将柱塞副清洗干净后装好, 用3个手指分别堵住柱塞套的顶孔及进、回油孔, 另一只手将柱塞向外拉。良好的柱塞副, 当拉动时感到有真空吸力, 而且放手时柱塞能立即自行返回原位。如果拉动时感觉不到有明显的吸力, 放手后柱塞又不能返回原位, 则表明柱塞副严重磨损, 密封性太差, 应予更换。
柱塞与柱塞套严重磨损时必须成对更换。柱塞副应根据所要求的柱塞直径来选用。对于同一直径的柱塞, 其头部停供斜槽有左旋和右旋之分, 错用后会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后“飞车”, 因此需要按规定旋向选购柱塞副。另外, 齿杆泵和I号泵的柱塞副样式不同, 也不要错购。准备换用的新柱塞副, 应当先清除防锈油, 然后进行滑动性试验。
4.出油阀检查
将出油阀清洗后装好, 用拇指拿住出油阀座, 食指按住出油阀上端, 使密封锥面密合, 然后用嘴抽吸出油阀座的下孔, 并迅速将下孔移于嘴唇上, 若不能吸住, 表明阀座密封性不良。减压环带的密封性可以这样检查:用拇指堵住出油阀座的下孔, 将出油阀放入阀座中, 当减压环带开始进入阀座时, 用食指轻轻向下按压阀体, 如感觉不到压空气的反力, 并且放手后阀体又不能自行弹上来, 说明减压环带密封不良。
出油阀与座如果磨损不太严重, 可在密封锥面涂以细研磨膏, 使出油阀与阀座互研, 直到锥面出现一条均匀而连续的密封环带为止, 然后清洗干净, 再用机油研磨, 最后用上述方法检查阀座的密封性。如果符合要求, 则可继续使用。出油阀减压环带磨损后, 一般不进行修复, 而是更换新件。出油阀与出油阀座必须成对更换。
二、喷油泵安装
1.喷油泵组装
喷油泵组装前应彻底清洗所有零件。精密偶件应在洁净柴油中进行清洗, 不要刷洗, 更不能用棉丝、碎布擦洗。安装时, 柱塞套大端圆柱面的定位槽朝向泵头的定位螺钉孔, 并将柱塞套从上方装入泵体, 然后安装定位螺钉。安装定位螺钉时不要漏装柱塞套定位螺钉上的密封垫圈, 否则会引起泵头油腔内的燃油泄漏。特别是I号泵, 有两个定位螺钉, 其中一个用于柱塞套定位, 另一个用于推杆体定位 (导向) , 它们都装有垫圈。但是, 柱塞套定位螺钉用的是密封铜垫, 推杆体定位螺钉用的是弹簧垫圈, 二者不可装错, 否则会引起泵头内腔的燃油严重泄漏。泄漏的燃油将流入油底壳, 使机油稀释变质。柱塞套定位螺钉合适拧紧后, 柱塞套筒应能上下移动1~2mm, 但左右不能转动。螺钉尾部拧入过短, 会失去定位作用;拧入过长, 顶压柱塞套筒, 使套筒变形, 引起柱塞卡阻故障。因此当将定位螺钉拧紧后, 应进行检查, 如果套筒能左右转动, 说明拧入太短;如果套筒不能上下移动, 说明拧入过长。定位螺钉拧入的长短, 可用改变密封铜垫的厚度进行调整。
2.喷油泵装车
浅谈高压油泵的管理与维护 篇5
目前高压油泵的种类主要有进回油孔调节式和进回油阀调节式, 而实际使用当中又以前者多见。进回油孔式高压油泵又叫波许式泵, 其主要的部件有柱塞套筒组成的偶件, 以及控制燃油排出的出油阀与阀座。
1事故的经过
2006年年初, 日本的横滨, 某远洋公司的外派船上, 大管轮在交接班的过程中, 接班大管轮看到在主机高压油泵的泵壳与齿条的地方缠着很多的破布, 甚至在机旁操纵台附近的两个高压油泵远离机器侧竖着一块木板, 据交班的大管轮介绍, 船舶主机和发电柴油机的工况均不太好, 作为高压油泵的核心部件柱塞套筒均过度磨损, 漏油严重, 机旁操纵台附近的两个高压油泵漏油时甚至往外喷;主机的第四缸几乎不泵油, 工作过程中高压油管几乎没有脉动, 排烟温度比别的缸低100多度;主机已经有两个缸的高压油泵柱塞套筒换新, 待订购的备件到船后再把别的缸的换掉;发电柴油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一号发电机在使用轻油的情况下无法起动。这条船发电柴油机在起动时和停用前均换用轻油 (MGO或MDO) , 在正常工作期间和主机用同一种重油IFO380CST (摄氏50度) 。
接班人员对主机的运行加强了管理, 首先加强了对主机的监测, 多次测取了主机的手拉展开示功图, 经分析得知, 所有缸的压缩压力均正常, 相差无几, 但是在爆炸压力、燃油的燃烧方面有不小的差别。在接下来的几个航次中, 陆续接到了先前船上向公司订购的备件, 一有时间就对剩余的几个缸的高压油泵偶件进行更换, 同时对所有换下的喷油器的油嘴送厂翻新, 这一部分的工作完成之后, 发现第四缸工作仍不正常, 高压油管的脉动比别的缸小, 排烟温度依然比别的缸低, 于是在停泊期间对该缸的出油阀进行拆检, 发现其阀头与阀座的接触面磨出了一道凹痕, 造成其关闭不严, 在高压油泵停止泵油期间, 高压油管中的高压油又倒流回高压油泵。遂将其换新, 后主机工作正常。对其余缸的出油阀也进行了更换, 并对所有换下的出油阀送厂翻新。对三台发电柴油机的高压油泵也采取了相同的措施。
2故障原因的分析
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得知, 船舶之前加的一次重油品质有问题, 根据岸上对油样的化验得知, 铝、硅、铁等机械杂质的含量严重超标, 同时经实验室光谱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燃油中添加了液压油的成份。正是这些劣质的燃油造成了所有高压油泵柱塞套筒的过度磨损, 漏油严重, 甚至使机器无法起动。
高压油泵的柱塞套筒是偶合件, 结构如图1所示, 工作原理是:
在图1 (a) 中, 当柱塞下行时, 燃油进入套筒内腔;在图1 (b) 中, 当柱塞开始上行时, 柱塞的上端面遮住进回油孔之前, 套筒内腔的部分燃油回流至进油管;在图1 (c) 中, 柱塞继续上行的过程中, 柱塞的上端面遮住进回油孔的时刻, 套筒内腔的燃油开始受到压缩, 这就是几何供油始点, 当压力超过高压油管中的剩余压力时, 出油阀打开, 开始向喷油器供油;在图1 (d) 中, 柱塞继续上行时, 当斜槽打开了进回油孔, 套筒内腔的高压燃油通过直槽、斜槽流回进油空间, 燃油压力迅速下降, 出油阀关闭, 高压油管内保存了一定的压力, 此时为供油终点。柱塞套筒偶件在材料、表面光洁度、以及柱塞与套筒的配合间隙方面, 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本轮的柴油机不小心使用了劣质的燃油, 而轮机人员在磨损的早期没有及时发现征兆, 造成其圆柱面过度磨损, 间隙过大, 进而使其容积效率降低, 在几何供油始点并没有对套筒内腔的燃油进行完全压缩, 油压上升缓慢, 供油提前角增大, 使得供油滞后, 实际供油量减少;出油阀的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 使高压油管内保存一定的压力, 其结构如图2, 如果其接触面关闭不严, 势必会使高压油管中的部分燃油在供油结束后回流至柱塞套筒内腔, 这样会使喷油器针阀的打开时刻滞后, 即供油滞后, 供油量减少, 最终使柴油机工作状况恶化, 使用粘度比较小的轻油时甚至无法正常起动。同时也给船东带来了经济损失, 根据当时的备件供货单上的内容看, 一组MITSUBISHI UEC45LA主机的高压油泵柱塞套筒偶件大约值3500美元。
3高压油泵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针对高压油泵柱塞套筒的特点, 轮机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高压油泵的柱塞套筒的接触面由于间隙较小, 短时间的干磨擦就会过度磨损, 甚至报废, 所以柴油机在起动前一定要按规定盘车, 确保高压油泵能得到预润滑, 检修完刚装到机器上的高压油泵一定要手动泵油排气;对于齿条与齿套带有润滑油管的一定要油路畅通, 润滑油量要充足, 保证可靠的润滑。
②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拆检周期及时解体 (说明书上给出的检修周期是8000小时, 综合考虑实际当中的使用情况, 一般要稍作提前, 实践中每6000小时就要对高压油泵进行解体) , 在解体、清洗之后, 要对偶件进行检查, 间隙过大的要及时更换, 装复时, 一定要按说明书的要求, 各种MARK一定要对准, 以便装复到位, 一个二管轮, 在对辅机的一个缸的高压油泵进行解体检修后, 起动前冲活车检查中发现该缸的示功考克中有雾状物喷出, 以为是喷油器滴漏, 没有太在意, 起动后运行一段时间后, 准备停车, 当停车手柄放在停车位, 柴油机的转速降低了, 但就是不能完全停车,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关闭了燃油进机阀, 这才停下机器, 后经检查发现, 在拆检高压油泵装复过程中, 柱塞与套筒的MARK没有对上, 与正确的相差180度, 所以造成在停车手柄处于停车位的时候该缸的高压油泵依然在泵油, 冲活车的时候没有太在意, 造成了无法停车。所以对待机器一定要用心、细心。
③对于使用轻油与重油两种燃料的柴油机, 在进行轻重油转换的时候, 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 在单位时间内油温升高或降低不能超规定的限度, 一般说明书上的要求是每5钟不超过10度, 否则极易造成高压油泵柱塞套筒的卡阻。船舶轮机工作中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辅机换用重油的过程中由于操之过急, 刚装复的高压油泵卡住了, 齿条无法活动, 采取的措施是换回轻油, 油温正常后再进行操作。辅机轻油换重油的时候对最低负荷的要求也要满足;重油换完轻油后至少运行15分钟, 确保系统中的重油完全换成轻油, 以利下次起动。
④燃油系统的管系、泵浦外部的保温一定要确保完整无损, 尤其对于不换轻油一直使用重油的主机燃油系统, 在停车期间的保温尤为重要, 机舱的温度首先要保证, 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 防止个别的机舱通风口直吹机器;燃油系统的日用、沉淀油柜要保持适当的温度, 重油循环泵要保证连续运转, 检查中手摸高压油泵的泵体 , 以检查其是否温度正常;特别重要的是停车时高压油泵至喷油器间的高压油管的蒸汽伴随加热不可忽视。
⑤平时加强对机器工况的检查与记录, 记录不同的情况下集控室的操纵台上操车手柄的位置, 主机负荷指示器的读数, 高压油泵齿条读数的变化, 低负荷时的工况参数更能说明高压油泵的性能, 好的高压油泵齿条每调整一到两格, 排烟温度即会有20-30度明显的变化。各种指示读数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故障的先兆。
⑥适时测取主机的示功图、测取辅机的爆炸压力, 从测得的图上对柴油机的性能进行分析, 从其最高爆炸压力来判断高压油泵泵油工况的好坏。
⑦柴油机工作期间, 用手感觉高压油管的脉动情况来了解高压油泵的情况:脉动小, 说明泵油少, 容积效率低;没有脉动, 说明没有泵油;脉动剧烈的时候, 可能是喷油器的针阀卡死。
⑧注意观察泄漏情况 (外漏) , 正常工作的高压油泵的底部及泵壳外部几乎没有泄漏, 包括齿条的地方, 如果出现了泄漏, 说明其容积效率下降了, 不是偶件的过度磨损就是密封令老化或破裂, 并且由于泄漏的油易结碳, 最终还会导致偶件及齿条的卡阻。
⑨加强燃油净化分离效果, 适时增加分油机的排渣次数, 缩短排渣间隔, 及时掌握燃油的品质, 以最大可能减少燃油中的杂质, 诸如金属磨料成分与水分, 以免造成过度磨损。
⑩对于出油阀要按期拆检、更换。
4结语
高压油泵是柴油机燃油系统中的重要部件, 其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高压油泵实施正规的维护保养是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的重要一环。说明书是操作机器的纲领, 轮机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它的要求去规范日常管理与维护, 同时, 经验的积累有助于维护保养工作做起来心中有数, 从而可以在故障、事故的早期发现以及排除、解决上做到得心应手, 进而提高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 保证航行安全。
参考文献
[1]INSTRUCTION BOOK[M].MITSUBISHI UEC45LA.
农用机动车柴油机喷油泵的检修 篇6
1.喷油泵的拆装要点。
柴油机实际工作过程中, 发现喷油泵有问题时, 可以拆出喷油泵在试验台上进行调试。喷油泵的拆卸, 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1) 拆装喷油泵应在室内进行。拆卸前, 用清洁柴油把喷油泵外部、拆卸工具、揩机布等清洗干净, 然后拆去出油阀紧座、柱塞套、定位螺钉、导向销、滚轮体。
(2) 在拆卸喷油泵之前, 应该首先在喷油泵联轴器上作出记号, 以便于重新安装。
(3) 在拆出喷油泵之前, 必须断开喷油泵至油箱的柴油进、回油管。各零件分别由喷油泵体前后取出。如果出油阀垫圈因压紧而变形, 使出油阀不能靠自身重量自由取出时, 可用直径略大于柱塞套外径的清洁木棒从泵体后部轻轻敲出。拆掉连接到喷油泵上的所有油管 (包括高压油管和低压油管) 。拆卸时注意, 不要将出油阀、柱塞偶件碰擦损伤, 不能接触污物, 不要用手摸。
(4) 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松开喷油泵地脚紧固螺栓后, 即可取出喷油泵送外调试。拆下后应放在清洁的柴油中清洗干净后成对装好放置。这些偶件都是成对选配的, 更换时要成对更换。
(5) 装配时要注意各零件的相互位置, 尤其是齿杆、调节齿轮及柱塞相对位置不要装错。齿杆与调节齿轮设有记号, 应按记号装配。如果没有记号, 装配时可先把齿杆放在泵体齿杆孔中间位置, 然后将调节齿轮槽放平、柱塞回油槽向上装入。装配好的喷油泵调节齿杆在泵体中应能灵活滑动、无卡滞。重新安装喷油泵时, 首先对准联轴器上已作的安装记号, 并用高压油管简易对中后紧固地脚螺栓和联轴器螺栓。要注意机油进油管的对中和回油管胶套的安装。
(6) 启动柴油机, 观察调试结果。如果发现不能启动或启动困难时, 则必须检查喷油提前角。
2.就车拆装喷油泵。
釆用就车拆装喷油泵方法如下:一是先关闭油路开关, 拆下喷油泵上的进油管及高压油管, 拧下喷油泵3个紧固螺母。如果是I号泵, 即可轻松地将喷油泵取出。如果是A型泵, 则需慢慢活动油门方能将喷油泵取出;如果还取不出, 可将紧固喷油泵的3个螺栓拧出, 然后左手来回转动喷油泵, 右手同时活动油门, 即可将喷油泵取出。二是喷油泵修好安装时, 应先取下柴油机铭牌。如果是A型泵, 用右手拨动调速器立轴上的加速臂, 左手手指去摸机内调速拨叉, 当拨叉口与机体上的缺口对正时, 右手固定调速臂不动, 然后左手拿住已调好的喷油泵 (齿条在中间位置) , 即可将喷油泵顺利装入。相对而言, I号泵取出时容易, 装上时却不那么简单。首先装前应用右手来回拨动调速臂, 记准行程, 然后松手, 使油门在自由位置, 将喷油泵柱塞臂拨在中间位置装入机内。然后检查调速臂行程, 如果行程与原先相同, 说明柱塞臂已装入调速拨叉内;如果行程变小, 说明未装好, 应将喷油泵取出, 观察柱塞臂的位置, 根据具体情况, 确定是向大油门或是小油门位置转动柱塞臂, 重新装入, 直到柱塞调速臂行程与装前所查相同为止, 最后将紧固螺母及油管装好。需要说明的是, 不管哪种喷油泵, 往机内安装前, 用一只手拨动调速臂, 而用另一只手摸拨叉不动时, 就不要再往机内安装了。这种情况说明拨叉定位销脱落, 或是调速钢球出槽, 应将故障排除后再安装。
3.立式195型柴油机喷油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拆装喷油泵应在室内进行。拆卸前, 用清洁柴油把喷油泵外部、拆卸工具、揩机布等清洗干净, 然后拆去出油阀紧座、柱塞套、定位螺钉、导向销、滚轮体。各零件分别由喷油泵体前后取出。如果出油阀垫圈因压紧而变形, 使出油阀不能靠自身重量自由取出时, 可用直径略大于柱塞套外径的清洁木棒从泵体后部轻轻敲出。
高压油泵的检修方法 篇7
SF6高压断路器投运后,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其性能 (包括电气性能, 机械特性和绝缘性能等) 会有些变化, 零部件是否有影响其性能的变形和磨损, 密封圈的老化并导致的本体漏气或微水量增加等问题。因此, 定期对运行SF6高压断路器进行巡视检查和检修试验, 以保证设备良好运行。
传统的SF6高压断路器检修试验分为大修和小修,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断路器的预防性周期和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但随着变电站增容和改造, SF6高压断路器数量不断增多, 导致工作量大大增加。结合国内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国网公司在2008年首次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汇编》 (简称“汇编”) 并开始运用。
1 SF6高压断路器的状态评价
状态评价是依据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 确定设备健康状况, 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依据。设备状态评价的结果是动态调整的。
1.1 状态划分
将SF6高压断路器的状态分为正常、注意、异常、严重四类。正常状态是指SF6高压断路器的各个影响因素处于稳定良好的范围, 设备正常运行;注意状态是指SF6高压断路器的影响因素接近标准限值, 或部分权重较小的因素超过标准限值, 设备依然继续运行, 但需加强监测力度;异常状态是指SF6高压断路器的某权重影响因素接近或略微超过标准限值, 应适时安排停电检修。严重状态是指SF6高压断路器的某权重较大的影响因素严重超过标准限值, 需尽快安排停电检修。
1.2 状态量的获取
SF6高压断路器的状态量可通过巡检及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等途径获得。如:出厂试验数据、上次停电预试的数据、运行中巡视、带电检测、家族性的缺陷信息。
1.3 评价方法
巡检是为掌握设备状况, 及时发现设备缺陷与异常现象的有效方法。目的就是要在缺陷隐患还没扩大或没造成事故之前及早排除它。分为日常巡检和雨、雪、雾及夜晚等恶劣气候下进行的特殊巡检。内容包括:设备外观有无异常、气体压力值在规定范围内、本体各部件有无位移、瓷件有无断裂、SF6气体密度值检查及各引线连接点进行红外测温检测。
例行试验是为获取设备状态量, 评价设备状态, 定期进行的各种预防性试验。SF6高压断路器的例行试验项目主要有:主回路电阻测量、SF6气体湿度检测、红外热像检测。
诊断性试验是在巡检和例行试验中发现设备状态不良或设备经受了不良工况等情况, 为进一步评价设备状态进行的试验。SF6高压断路器的诊断性试验项目有:交流耐压试验、SF6气体成分分析、气体密封试验等。
2 SF6高压断路器的状态检修
2.1 状态检修实施原则
状态检修是以状态评价为基础的。经巡检、检测和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发现的异常状态 (隐患) , 应按着“应修必修, 修必修好”的检修原则, 制定新、老旧设备的状态检修计划和内容。
2.2 状态检修分类
将SF6高压断路器检修工作, 按工作性质内容及工作涉及范围分为:A、B、C、D四类检修。其中, A、B、C类属于停电检修, D类属于不停电检修。
A类检修是指SF6高压断路器的整体大修, 即机构和本体同时解体大修或返厂的大修。B类检修是指SF6高压断路器部件大修, 可以为机构或本体或其他任一部件的解体大修。C类检修是对SF6高压断路器常规性清扫检查、维护和预防性试验。D类检修是对SF6高压断路器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的带电检测和专业巡检工作。
2.3 状态检修项目
SF6高压断路器A类检修项目:现场解体检修和返厂解体检修 (包括B类检修的全部项目) 。
SF6高压断路器B类检修项目:支持瓷柱、灭弧室、导电部分、吸附剂、SF6气体回收处理、密封件等本体部件的更换和处理;操动机构的传动、控制、储能、液压油处理和更换项目。
SF6高压断路器C类检修项目:检查高压引线及端子板、检查瓷套外表、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机构箱及辅助控制回路的清扫检查;常规预防性试验项目。
SF6高压断路器D类检修项目:检修试验人员专业巡视;带电检测项目。
2.4 状态检修策略
根据最近一次设备状态评价结果, 参考影响设备风险因素和厂家的要求, 计划下一次停电检修时间和类别。在安排检修计划时, 应协调相关设备检修周期, 尽量统一安排, 避免重复停电。检修计划应每年至少修订一次。
被评价为正常状态的SF6高压断路器, 执行C类检修, 可按照正常周期或延长1年并结合例行试验安排;被评价为注意状态和异常状态的SF6高压断路器, 执行C类检修,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强一次D类检修;被评为严重状态的SF6高压断路器, 尽快安排检修。在各状态检修之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一次D类检修。
3 SF6高压断路器的故障实例
SF6高压断路器在生产安装过程中吸附剂带入水分、零部件带入水分、充气过程中、密封件出不严和外部水分渗透等原因, 久而久之微水超标使SF6气体绝缘下降, 最终造成延面闪络放电, 严重危机设备运行。
某检修公司修试人员在对SF6高压断路器进行湿度 (微水) 例行试验过程中发现一台LW34-35型SF6高压断路器微水值超标, 达1500ul/l, 为排除仪器和环境因素的原因, 经多次更换试验仪器反复测试并与新气SF6进行比对, 证明确实为断路器微水值超标。巡检人员立即向生产技术部门报告, 协调相关专业将该断路器退出运行状态, 执行B类检修。更换了吸附剂和密封圈, 并对断路器进行了抽真空处理, 冲灌新的SF6气体, 处理后的断路器的水分为300ul/l, 正常后投入运行。
4 结束语
SF6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是以状态评价为基础, 与传统的SF6高压断路器定期检修相比, 状态检修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 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解决了检修不足或检修过剩的问题, 节约检修费用和资源, 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根据SF6高压断路器的评价结果, 制定检修策略。并通过带电监测手段可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中的缺陷。因此, 企业干部员工要强化状态检修的认识程度和执行力度, 加强管理规程和技术细则等制定的深度。
参考文献
[1]陈三运, 谭洪恩, 江志刚.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2]SF6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估导则[S].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3]SF6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导则[S].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4]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汇编[S].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高压油泵的检修方法】推荐阅读:
高压油泵凸轮09-01
高压电缆的故障及检修11-14
喷油泵的调试05-17
机油泵的使用与维护08-13
高压同步电动机检修05-28
柴油机燃油泵的调试08-18
高压设备检修安全操作规范10-05
电子油泵10-14
抽油泵效08-21
汽油机汽油泵的检测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