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剖析(精选12篇)
问题剖析 篇1
当前奶牛小区逐渐实现养殖规模化, 奶牛品种优良化, 鲜奶无害化, 管理规范化, 防疫科学化。但在这些小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在冀南地区走访了十几个奶牛小区, 普遍存在小区人员的专业素质待提高、环境污染、防疫不到位等问题。
小区内的人员包括饲养员, 挤奶员, 管理人员以及配种员和兽医人员。小区内的饲养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 没有学过专业知识, 不懂饲养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现象。
奶牛的产奶性能和健康因素主要取决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否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是我们在奶牛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从当前奶牛饲养管理来看, 小区内很多养牛户都存有误区。
1 对奶牛的营养需求存在误区
奶牛的营养包括维持需要、妊娠需要、产奶的营养需要, 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 才能发挥出奶牛的生产性能, 避免奶牛体质瘦弱和产奶低下, 如果不能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容易阻碍奶牛产奶量的潜力和一些产后病的发生。比如能量过高易引起蹄叶炎, 钙磷的缺乏易引起产后瘫痪, 奶牛的营养需要主要从脂肪、蛋白、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钙磷以及微量元素中摄取, 要想使奶牛发挥高产的生产性能, 就必须配合全价的奶牛饲料, 以满足奶牛的各种营养需要。而我们现在的小区内是有几户、十几户或更多组成, 大部分养牛人或老板不懂专业知识和技术, 不懂全价饲料的配置方法, 不同阶段牛群所需的营养价值不同, 饲草及饲料配方也有所差异, 应按科学的饲料配方科学饲养, 不要造成各种营养价值浪费和不足, 所以我们养牛人应定期培训, 掌握奶牛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 所以我们养牛人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2 挤奶人员的误区
挤奶员是挤奶工作中核心环节, 它是保证奶品的质量和发挥奶牛生产潜力的保护者。
挤奶前清洗和按摩乳房要充分, 挤奶前要用45°左右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房每个部位, 充分按摩乳房, 大约在8分钟左右, 使其乳房充盈, 然后用毛巾擦拭干净, 最好每头牛一块毛巾, 利于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奶品的质量。而有的挤奶人员, 只用水一冲, 用毛巾一擦, 就开始挤奶, 也不管水温的高低, 这样做是不正确的。所以按摩时间要充分, 否则影响奶牛的产奶性能和鲜奶的品质。
3 挤奶机械和环境卫生的误区
奶牛小区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挤奶机械, 注意环境卫生。挤奶机性能的好坏对微生物的传播和蔓延有直接关系, 所以挤奶前要检查挤奶设备、搞好内部卫生, 因挤奶器内部不卫生或清洗不干净易引起乳头发炎, 引起乳房炎。乳房炎这个病在奶牛小区中是一个重要的疾病, 他占每年淘汰牛的20/100~30/100之间, 直接给养牛业带来的损失是可怕的。所以在挤奶前, 要先用手挤掉两把奶, 然后再套奶杯, 以防细菌感染。挤完奶后一定要清洗乳头和挤奶设备。
一个好的技术员就是奶牛的护航人, 一个好的配种员就是奶牛的延续者。
一个好的配种员能够及时的掌握配种时间, 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台次, 延长奶牛的生产寿命, 为奶牛的产奶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否则耽误配种胎次, 缩短奶牛的利用年限, 降低生产性能。
另外一个好的兽医技术人员, 他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笔者到一个450头奶牛小区去出诊, 这个小区做移位手术做了47例。子宫炎继发前胃迟缓、积食、背囊炎、真胃移位、真胃积食、真胃胀气以及胃肠粘连等, 都可引起不吃但不一定都是移位。能用药物治疗好的就不需开刀, 毕竟费用低。所以我们兽医技术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业务技术和医德水平, 尽量让养牛户少花钱, 看好病。所以一个好的配种员是奶牛繁衍后代的延续者。一个好的兽医技术人员是奶牛的护航人。
4 环境污染的误区
在笔者走访的十几个奶牛小区, 小区环境令人担忧, 牛粪遍地, 气味难闻, 只要在小区一走, 每只鞋都踩在粪上, 无立足之地。一到雨季粪便横流, 蚊蝇乱飞, 一到冬季粪便堆积如山。小区要想健康发展, 就得改变环境卫生, 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 应建立大型的沼气池和粪便储存场地, 与种大棚菜的菜农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把我们的奶牛小区建立成环境优美, 绿色环保无害化奶牛小区。
5 防疫误区
就当前的养牛小区普遍存在防疫不到位现象, 特别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更应防疫, 比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乙脑、破伤风、伪狂犬病等一些传染病都存在漏补和防疫不到位的现象。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6 小区内的病变误区
当前困扰奶牛小区疾病主要有肢蹄病、乳房炎、子宫炎等, 直接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奶牛的肢蹄病属跛行的范畴, 这种病的损失不亚于乳房炎和产后瘫痪, 它的发生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配比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比如前面说到能量过高易引起蹄叶炎, 锌的缺乏易引起腐蹄病等。在一方肢蹄病也与水泥地面有直接关系, 所以疾病发生原因是一个综合的因素。
乳房炎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也是当前奶小区不易解决问题, 也是困扰奶牛业发展的难题。它的发病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些细菌, 病毒的感染。挤奶设备不合理和环境卫生差的原因, 以及产后感染和皮肤的损伤等都可引起乳房炎。
子宫炎多是由于分娩时引起的难产或助产不当以及胎衣不下等引起的, 这也是困扰奶牛业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顽固性子宫炎可造成奶牛终身不孕, 被迫淘汰。比如还有移位, 肠胃黏连等一些疾病应加以防控, 对于疾病的治疗, 应找出原发病, 剖析继发病, 然后对症治疗和预防, 达到标本兼治, 对症治疗, 才能使我们的奶牛业健康的发展。
问题剖析 篇2
目前,我镇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热情不旺、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表现为典型的“动力缺乏症”:一是对工作缺乏敬业的感情。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责任性不强,应付了事,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纪律散漫,上班迟到早退,无所事事,随心所欲,有的甚至在上班时间溜之大吉,玩麻将打扑克,有的干脆成伙结伴下去吃喝玩乐,胡搞乱来,败坏了党和干部的形象;二是对事业缺乏奋斗的热情。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工作岗位当作是度日养老的港湾;三是对追求缺乏执着的激情。普遍存在“冷漠病”和“恋旧病”,对事业没有理想信念,对工作没有目标追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执着追求激情。工作上满足于完成对付的日常工作,没有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图清闲,怕麻烦,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工作推诿扯皮,拖拖拉拉,应付了事;四是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不愿深入基层下到一线,不愿调查研究,不愿帮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
观念和服务意识,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实意。
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坏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民心向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迫切需要。是密切干群关系,创建服务性政府的迫切需要。基层干部要转变作风,密切与干群关系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突出关键点,从领导带头上加快作风转变
领导干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典范和表率,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单位。因此,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要善于发挥领导这个“龙头”的导向作用、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努力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典范,做坚持党性、坚持原则的典范,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典范,形成作风建设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的良好局面。
二、主攻结合点,从选人用人上加快作风转变
把作风建设与选人用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严把“入口”关,围绕“加快发展,转变作风”这个主题,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进一步严格干部选任标准,大胆选用善于谋划发展的干部,善于抓落实的干部,能干实事业绩突出的干部,群众公认的干部。通过创新用人标准,堵死“熬官”、“混官”、“跑官”的口子,敞开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路子。要加大干部“出口”力度,对作风不良、群众反映大的干部,采取诫免谈话、行政处分、党纪追究等方式给予严肃
处理,形成正气上升、邪气无存的良好用人导向。
三、立足根本点,从制度规范上加快作风转变
概率问题中易错题剖析 篇3
例1 一个美国家庭有3个孩子,求这个家庭中有2个女孩和1个男孩的概率.
【错误解法】共有四种情况:男男男,男男女,男女女,女女女.
故得P=.
【错因分析】这是初学概率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虽然出现的男孩和女孩的情况只有上述四种,但每一种出现的可能性并不相同,不能忽略概率的等可能性这个重要特征.
【正确解法】考虑三个孩子出生性别的等可能性,画树状图:
类似的问题还有:投掷两枚硬币,求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等等,都要注意每一事件出现的等可能性,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例2 从有2个红球和5个白球的不透明口袋中随机摸取2个球,求这两个球是1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概率.
【错误解法】P=×=.
【错因分析】把一次摸两个球看作是连续不放回地摸两次,采用乘法原理分别计算出第一次摸到红球和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并把它们相乘. 看似正确,但忽略了另一种情况:就是第一次摸到白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可能. 因为当把一次摸2个球看作是连续不放回地摸两次,每次摸一个球时,要考虑它们出现的不同顺序. 这是很多同学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正确解法】P=×+×=.
也可以用列表法求解(a代表红球,b代表白球):
二、 对有无放回问题的理解有误
例3 现有分别标有1,2,3,4的四张扑克牌:(1) 同时从中任取两张,猜测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2) 先从中任取一张,放回后搅匀再取一张,猜测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小明说(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相等;小刚说(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不相等. 他们俩谁的判断正确?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说理.
【错误解法】小明的判断正确. 根据题意,列表1如下:
由表1可知,(1)、(2)两种情况下均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且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都有8种,所以,(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都等于. 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错因分析】阅读理解能力欠缺,不能正确获取题中的信息. 因而需要分清题意、理清思路正确求解,如(1)、(2)两题的差别在于“有无放回”,(1)属于“无放回问题”,(2)属于“有放回问题”. 可多数学生认为是一回事,导致出错.
【正确解法】小刚的判断正确. 根据题意(1),列表如下:
由表2可知,(1)的情况下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有8种,
所以,(1)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由表3可知,(2)的情况下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有8种,所以(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因为>,所以(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不相等. 故小刚的判断正确.
三、 对频率、概率的理解有误
例4 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 小刚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掷了100次,可是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却不是50次,他很纳闷,请你帮他解释一下为什么?
【正确解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说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而并不是说每掷两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 因此掷10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50次了.
【错因分析】小刚的错误在于他对“频率”、“概率”的概念还没有清晰的理解. 频率是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与试验的条件及次数有关;而概率是等可能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由该随机事件的本质所决定的,与试验条件及次数无关. 当试验次数特别多时,频率的值越来越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同学们,当你学了高中数学以后便可知道,“掷一枚均匀的硬币10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是50次”的概率只有8%左右. 类似地,容易产生这样错误认识的问题很多,如:某人购买中奖率为1%的彩票,他认为购买100张肯定中奖,其实不然.
概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要学好概率知识,学会用概率知识去描述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运用概率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以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作者单位:昆山市秀峰中学)
一、 对等可能性的理解有误
例1 一个美国家庭有3个孩子,求这个家庭中有2个女孩和1个男孩的概率.
【错误解法】共有四种情况:男男男,男男女,男女女,女女女.
故得P=.
【错因分析】这是初学概率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虽然出现的男孩和女孩的情况只有上述四种,但每一种出现的可能性并不相同,不能忽略概率的等可能性这个重要特征.
【正确解法】考虑三个孩子出生性别的等可能性,画树状图:
类似的问题还有:投掷两枚硬币,求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等等,都要注意每一事件出现的等可能性,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例2 从有2个红球和5个白球的不透明口袋中随机摸取2个球,求这两个球是1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概率.
【错误解法】P=×=.
【错因分析】把一次摸两个球看作是连续不放回地摸两次,采用乘法原理分别计算出第一次摸到红球和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并把它们相乘. 看似正确,但忽略了另一种情况:就是第一次摸到白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可能. 因为当把一次摸2个球看作是连续不放回地摸两次,每次摸一个球时,要考虑它们出现的不同顺序. 这是很多同学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正确解法】P=×+×=.
也可以用列表法求解(a代表红球,b代表白球):
二、 对有无放回问题的理解有误
例3 现有分别标有1,2,3,4的四张扑克牌:(1) 同时从中任取两张,猜测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2) 先从中任取一张,放回后搅匀再取一张,猜测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小明说(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相等;小刚说(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不相等. 他们俩谁的判断正确?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说理.
【错误解法】小明的判断正确. 根据题意,列表1如下:
由表1可知,(1)、(2)两种情况下均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且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都有8种,所以,(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都等于. 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错因分析】阅读理解能力欠缺,不能正确获取题中的信息. 因而需要分清题意、理清思路正确求解,如(1)、(2)两题的差别在于“有无放回”,(1)属于“无放回问题”,(2)属于“有放回问题”. 可多数学生认为是一回事,导致出错.
【正确解法】小刚的判断正确. 根据题意(1),列表如下:
由表2可知,(1)的情况下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有8种,
所以,(1)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由表3可知,(2)的情况下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有8种,所以(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因为>,所以(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不相等. 故小刚的判断正确.
三、 对频率、概率的理解有误
例4 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 小刚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掷了100次,可是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却不是50次,他很纳闷,请你帮他解释一下为什么?
【正确解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说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而并不是说每掷两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 因此掷10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50次了.
【错因分析】小刚的错误在于他对“频率”、“概率”的概念还没有清晰的理解. 频率是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与试验的条件及次数有关;而概率是等可能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由该随机事件的本质所决定的,与试验条件及次数无关. 当试验次数特别多时,频率的值越来越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同学们,当你学了高中数学以后便可知道,“掷一枚均匀的硬币10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是50次”的概率只有8%左右. 类似地,容易产生这样错误认识的问题很多,如:某人购买中奖率为1%的彩票,他认为购买100张肯定中奖,其实不然.
概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要学好概率知识,学会用概率知识去描述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运用概率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以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作者单位:昆山市秀峰中学)
一、 对等可能性的理解有误
例1 一个美国家庭有3个孩子,求这个家庭中有2个女孩和1个男孩的概率.
【错误解法】共有四种情况:男男男,男男女,男女女,女女女.
故得P=.
【错因分析】这是初学概率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虽然出现的男孩和女孩的情况只有上述四种,但每一种出现的可能性并不相同,不能忽略概率的等可能性这个重要特征.
【正确解法】考虑三个孩子出生性别的等可能性,画树状图:
类似的问题还有:投掷两枚硬币,求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等等,都要注意每一事件出现的等可能性,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例2 从有2个红球和5个白球的不透明口袋中随机摸取2个球,求这两个球是1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概率.
【错误解法】P=×=.
【错因分析】把一次摸两个球看作是连续不放回地摸两次,采用乘法原理分别计算出第一次摸到红球和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并把它们相乘. 看似正确,但忽略了另一种情况:就是第一次摸到白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可能. 因为当把一次摸2个球看作是连续不放回地摸两次,每次摸一个球时,要考虑它们出现的不同顺序. 这是很多同学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正确解法】P=×+×=.
也可以用列表法求解(a代表红球,b代表白球):
二、 对有无放回问题的理解有误
例3 现有分别标有1,2,3,4的四张扑克牌:(1) 同时从中任取两张,猜测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2) 先从中任取一张,放回后搅匀再取一张,猜测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小明说(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相等;小刚说(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不相等. 他们俩谁的判断正确?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说理.
【错误解法】小明的判断正确. 根据题意,列表1如下:
由表1可知,(1)、(2)两种情况下均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且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都有8种,所以,(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都等于. 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错因分析】阅读理解能力欠缺,不能正确获取题中的信息. 因而需要分清题意、理清思路正确求解,如(1)、(2)两题的差别在于“有无放回”,(1)属于“无放回问题”,(2)属于“有放回问题”. 可多数学生认为是一回事,导致出错.
【正确解法】小刚的判断正确. 根据题意(1),列表如下:
由表2可知,(1)的情况下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有8种,
所以,(1)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由表3可知,(2)的情况下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有8种,所以(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
因为>,所以(1)、(2)中两数和为奇数的概率不相等. 故小刚的判断正确.
三、 对频率、概率的理解有误
例4 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 小刚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掷了100次,可是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却不是50次,他很纳闷,请你帮他解释一下为什么?
【正确解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说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而并不是说每掷两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 因此掷10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50次了.
【错因分析】小刚的错误在于他对“频率”、“概率”的概念还没有清晰的理解. 频率是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与试验的条件及次数有关;而概率是等可能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由该随机事件的本质所决定的,与试验条件及次数无关. 当试验次数特别多时,频率的值越来越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同学们,当你学了高中数学以后便可知道,“掷一枚均匀的硬币10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是50次”的概率只有8%左右. 类似地,容易产生这样错误认识的问题很多,如:某人购买中奖率为1%的彩票,他认为购买100张肯定中奖,其实不然.
概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要学好概率知识,学会用概率知识去描述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运用概率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以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执行力问题剖析 篇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执行文化的塑造在于高层、中层以及先进员工的共同努力。塑造是第一步,更关键在于高层和中层在工作中的践行。
一直以来,笔者认为单纯谈“执行力”是一个伪命题。如在知识型组织里用西点军校“没有任何借口”的那一套肯定行不通,这些口号只能停留在书本里。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但员工不是军人,没必要事事服从,更何况,绝对服从的员工不一定就是好员工。
关于执行力,听到最多的恐怕是企业管理者抱怨员工执行力不强。其实,这只是问题的表象,本质原因是什么,不可一概而论。不过,笼统地将这样大而空的问题抛出来,任何管理大师都无力回答。在此,笔者想通过执行力的定义、分类、问题及解决通道等方面,来剖析执行力问题。
一、执行力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执行力?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都没有统一而权威的定义。戴尔电脑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认为:“执行力就是员工在每一阶段都一丝不苟的切实执行。”IBM前董事长郭士纳对执行力的理解是:力争取胜,迅速执行。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执行力就是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而管理专家余世雄认为:“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其实简单来说,执行力就是化思想为行动,化行动为结果的能力。其中的能力,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态度、知识、技能。执行力的前提是执行者必须有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知识和技能则是执行的必要条件。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只表现为绝对的服从,或者是局限于自身知识和技能不足,而使企业执行力不强。
在企业内部,执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执行力是指一个人的执行力;广义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在企业层面,不仅仅是要考虑到个人执行力,更多的应该考虑到组织执行力,而不能单方面去反复强调员工的执行力。
个人执行力,整体上表现为“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只是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能力。很多人认为,企业执行力不强是下属没有按照上级的意志去落实,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对于个人执行力,我们应该将它划分为员工执行力和领导执行力。企业中不同位置的个体所需要的技能不完全一致,越是高层所需要的技能越全面,因此企业高层的执行技能更重要。执行的效果关键看管理人员是不是有计划(目标设定、时间规划、完成标准)、有组织(协助分工、协调资源)、有控制(监督实施、激励惩罚)。
组织执行力,整体上表现为企业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
个人执行力与组织执行力是相互促进的,个人执行力的提高有利于组织执行力的提高,而组织执行力的提高同样可以带动个人执行力的提高。不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组织成员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并不意味着整个组织具备强有力的执行力,也就是说组织执行力不等于企业成员个人执行力的总和,它可以远远小于或大于个人执行力的总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组织行为还包含了诸如信息传递、协调分工等特征。
二、执行力弱的原因分析
正如前面所说,很多企业领导抱怨执行力不强,那么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不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个人能力、素质是执行力的主要前提,只是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高层更注重决断力,中层更注重协调和监督力,而基层更注重主动性。
对于高层来说,关键因素:一是从战略制定角度来说,战略目标制定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并具有可执行性?二是从人才选拔角度来说,是否在关键岗位上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三是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说,是否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奖惩机制,为员工执行力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于中层来说,关键因素:一是从分工协作角度来说,工作任务的协调分配是否合理,并实现一事一人负责制;二是从授权的角度来说,是否敢于授权、加强执行监督,放手让员工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三是从团队氛围的角度来说,是否培养了团队的协作意识,确立了分享、合作、平等的理念。
对于基层来说,关键因素:一是从岗位目标的角度来说,是否在公司和部门目标的指引下,设置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自身的努力方向;二是从工作创新的角度来说,是否经常总结经验、梳理流程、寻找规律;三是从个人素质的角度来说,是否具有决不放弃的精神、必胜的信念。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企业执行力不足,我们需要更多的从自身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扯皮和怨怼,这样只会恶化企业的执行文化,造成企业和个人的“双输”。
三、提高企业执行力的路径
提升企业执行力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到企业战略、制度、结构、文化等各个层面,不一而论。在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执行力的提升:目标考核、激励和执行文化。
执行的关键在于结果,没有结果的执行是无效的。所以,不论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必须对执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要向执行者要结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时代已经结束。因此,要建立各级目标体系,确定执行力的方向,以保证组织成员的目标清晰、方向一致;做到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人人都要对相应的指标负责,目标分解才算真正有效;要加强执行过程的检查,及时纠偏,并对执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出台相应的机制,与任用、激励、奖罚紧密挂钩。
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前CEO杰克·韦尔奇有两句流传于企业的名言: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论功行赏,奖罚分明;搞好一个企业并不难,关键是给20%的优秀员工不断加薪,对10%的落后员工不断淘汰。他的话揭示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激励和奖惩是企业生命力的保证,是执行力的保证。所以,笔者认为:要建立企业有效激励、奖优罚劣、论功行赏的重要机制,切不可赏罚不明,误导员工行为,从而造成员工执行低下;激励应满足不同企业成员群体的不同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目的和目标,不同的目的产生不同的需求动因,企业必须设计出不同的激励措施,以得到员工的认同和追求;要注意激励方式的多样化,可考虑多种激励方式的组合。
违纪违规问题剖析 篇5
违纪,词语,即违反纪律,意指违犯了纪律、违反了规则等有约束力的行为,或是违反了有关章程。凡是其行为与组织、团体、单位等对相关人员行为纪律要求相抵触的,都属于“违纪”。但违纪不一定即是违法。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一篇为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校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检查了我校教师近几年举办的婚丧喜庆等事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我校能够严格实行婚丧喜庆等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
2、我校教师举办婚丧喜庆等事宜,宴请客人总数不超标准,宴请人员严格控制在事前备案的范围内,不存在长时间、分批次、多地点或采取其他“化整为零”的方式变相大操大办。
3、不存在收受或者变相收受亲戚以外人员和单位的礼金以及贵重礼品的行为。
4、不存在以组织名义通知、操办应由个人操办的婚丧喜庆等事宜,不存在由单位或者个人支付应由本人承担的操办费用。
5、不存在动用公务用车或利用职权借用下属单位车辆的问题。
6、不存在邀请监督、管理、服务对象,有业务关系的上下 1
级单位工作人员和可能形成利益输送关系的人员参加婚丧喜庆等事宜的宴请的问题。
7、不存在因工作变动迎来送往,摆设饯行酒、接风宴,或相互看望宴请的问题。
8、不存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制止、查处不力的问题。
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二篇按照公司《关于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求,组织全体总监人员进行传达学习。对身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剖析,深挖问题根源,剖析问题成因,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从思想认识上、流程制度上、监督管理上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努力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三不腐”有效机制,为精通工程监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现将个人剖析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理论功底浅薄。典型案例中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是因为不注重理论学习,放弃对自身
世界观的改造,在各种物质利益面前逐渐迷失,堕入贪污腐化的深渊。结合自身情况,发觉自身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不够深入,系统性不强;被动学习的时候多,主动学习的时候少,泛泛而学,深入钻研较少;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
2、在严守党规党纪方面认识有欠缺,制度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充足;没有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的意义,认为自己天天都在看这些要求,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为只是走过场,等待观望。二是遵守党规党纪、执行制度有待进一步嘉庆。做事粗放,不注重细节,追求做事速度的同时放松了对纪律的敬畏,没有做到防微杜渐,容易在小事和细节上出错误。
3、对纪法、规矩严肃性、权威性以及违纪违法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对纪律、制度说的多、落实的少,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大。
4、创新工作意识不强。习惯于使用老方式、老方法去组织开展工作,循规蹈矩和照抄照搬上级的文件精神,思想解放的程度没有彰显年轻人的风范,观念创新和世界工作存在差距,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工作被动应付。
二、整改措施
1、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学深学头,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水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强化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刻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管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学习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严守党纪党规,依规依纪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是深入学习《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精神;二是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党纪法规,做到“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平时业务工作的同时,不忘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使自己不光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能够真正守住拒腐防变这条“生命线、高压线、警戒线”,进一步强化纪律和法律意识,远离腐败。
3、坚持廉洁自律,强化自我约束。一是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到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二是打铁必须自身硬,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
度,正确处理好生活水平提高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关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抵制享乐主义。
4、强化责任,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我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是加强责任,强化职能。二是克服攀比心理立足本职。三是树立基层意识,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提高自我素质。
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三篇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以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个人在学习《2011 年以来的全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汇编》后,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思考这些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学习和认识。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放松思想改造,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汇编材料上的种种案例警示我们,理论上的糊涂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动摇,政治上的动摇必然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必然栽跟头。
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一个人需要有一点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反之就难免会被各种诱惑所俘虏。当前,我们
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对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践行“三个代表”。liuxue86.com
二、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也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随着权力和地位越来越高,周围的赞扬和吹捧越来越多,个别领导逐渐地不清醒了,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住考验,迈得过关口。
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不论在工作上取得多大的成绩,都应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组织,任何人离开了党的组织,离开了领导集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终将一事无成。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办人民群众所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
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要带头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领导干部十分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个单位的风气树起来。如果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图美色,最终会在权力、金钱和美色考验面前跌跤翻船。党中央强调牢记“两个务必”,这是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我国高校学术腐败问题剖析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 学术腐败 问题剖析
一、我国高等学校学术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术腐败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最为露骨的是将他人的文章或著作更换题目和作者,另投报刊出版社发表,最为常见的是在论著中部分窃取一个或多个他人成果,而未作任何说明。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某大学教师李斯的学术专著《跨掉的一代》,几乎原文抄袭美国学者约翰·泰退尔的专著《裸露的天使》;海南师大某教授夫妻被指剽窃学生论文;东南大学某教授师生合名论文被指抄袭;2002年1月9日,《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评王铭铭<想象中的异邦>抄袭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的文章,震动了中国学术界。
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学术泡沫化现象严重。在功利目标的趋动下,相当一部分大学师生片面追求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为论文而论文,科学精神荡然无存。武汉某学院的一位教授,2003年共发表65篇SCI论文,平均不到一周就发表一篇;东北某大学有一对教授夫妻,平均一天就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一年收入过百万;另有某高校的一位院士,10年来发表SCI论文500篇,是名副其实的“SCI大师”。论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论文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并存。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TMD)每年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1998年中国的科技竞争力还排名第13位,但2003年急剧降到第29位,而且近年一直在这个附近徘徊。根据中科院的统计,2004年中国发表的论文总数是世界第9位,但是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仅排在世界第124位,论文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
捏造或伪造实验数据。为了追求科研论文的面世或获得相应的功利如学位、职称、荣誉称号、津贴,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在其实验报告或论文数据中伪造、修改甚至编造相关数据。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兼任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肆意夸大事实,欺骗鉴定专家、上海交大、新闻媒体,当事人陈进已经受到了上海交大、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的严厉处罚。
科研项目立项、结项违规操作。当前科研课题在评审过程中问题多多,对于资助力度较小的一般课题、青年课题,要经过通讯评议、初审、终审等程序才能立项,而对于资助力度大的重大课题、专项课题等,则往往是因人设题,定向资助,大笔经费流向特定的机构和个人。其结果是导致有能力、有时间、缺经费的,不能“雪中送炭”,而一些有关系、有办法的,利用课题多头立项而管理部门信息不通,同一研究改头换面获得多方资助,研究内容与深度都没有实质性的改进。
科研成果评奖不规范。现在各级科研评奖似乎已形成一种惯例,即重关系、打招呼,对评审对象亲疏有别、标准各异,评价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形式主义严重。个别评奖甚至成了某些权威、官员照顾各种关系,实现各种目的的利益瓜分活动。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术腐败现象广泛存在,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是,它直接毒化了学术空气,阻碍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影响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冷静的审视一下当代中国高校学术,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原创性的著作凤毛麟角,或复述传统之言,或转述西方之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多数科研人员的谋生之道。在当代中国高校,能用自己的语言、逻辑、思想演绎整本学术著作并提出创新性学术体系的学者几乎没有。无庸讳言,当前中国高校的学术研究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文化危机。
二、高等学校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透过高校学术腐败现象的林林总总,笔者认为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方面:
1、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学术评价制度漏洞百出。现在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均要求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而这种“核心期刊”体系的确定本身就存在弊端,惟“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方式严重地恶化了我国的学术生态。迄今最受关注的“核心期刊”目录主要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4年第四版)、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大多数高校均以这三个目录为基准,颁布自己的目录,作为量化考核的依据。这种考核体系,操作便利,标准清晰,看似十分合理,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核心期刊”产生的初衷是为了各大图书馆在收藏期刊上有所依据,使有限的图书经费得以充分利用,并非做为评价学术研究者的标准。其次,“核心期刊”评定依据主要是其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而行政级别并不能与学术水平划等号。第三,各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专业期刊数量及用文范围不一,不加选择的搬用核心期刊表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第四,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来评价高校教师极不合理,评定体制应当多元化。课堂教学应该做为一种重要的考核标准,有些高校教师偏好于“述而不著”,其学术水平却很高,而现行的评价制度却忽略了这一点。此外,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思想文化活动,经常阐发对某些社会问题、文化现象的见解与思考,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亦应做为考评内容。
2、学术评价上的食洋不化,导致评价目标的“异化”。当今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种SCI崇拜现象。当今中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三大检索工具,即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而其中尤以SCI最受推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其选刊因子包括期刊出版基本标准、编辑内容、国际化程度、引文记录等,其中影响因子是最重要标准之一。现在国内大多数高校重视SCI本身并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只重数量,而忽略了由影响因子所决定的论文的质量。在各种名利的诱惑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学者的实用理性倾向明显,单纯的为检索而发表论文,同一成果被拆分成多篇文章发表,同一实验被分成多种角度阐发,科学精神荡然无存。近年来我国以SCI为导向的学术研究实现了数量方面的强劲增长,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及学术大师的产出与之根本不成比例。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的资料库”作为一个科学研究人员对本领域研究贡献大小的一种测度。该资料库2002年发布的版本指出,能够进入“高频率被引用人员”档次的研究人员,中国(包括内地和港澳地区)总数为13名,其中只有3名是在内地工作的,其余10名都是在香港工作的。而在人口只有2000万的澳大利亚,能够进入这一档次的研究人员就有79名。2005年科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全球前20名科学家中,有10名科学家在美国工作,7名在日本工作,俄罗斯、德国、英国各1人,我国学者榜上无名。
3、学术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导致高校的学术浮躁与急功近利。所谓学术制度,就是指社会或学术共同体,为保障知识创新,为人类提供知识增量目标的实现而确立的系统的、用以规范和引导学术人学术活动的行为准则,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政府或学术机构制定的用以规范、引导学术人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产生与学术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明显的因果联系。首先,学术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相关的学术法律制度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难以保证学术法律制度目标的实现。如当今大量存在的抄袭、剽窃行为,相关的法规中并没有清晰的定义,使得在具体实践中人们难以弄清学术活动中合理借鉴与抄袭的界限。此外,对学术界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法规处罚力度太轻,难以起到震慑学术腐败行为的作用。其次,学术评价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各种专家委员会,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存在较多问题。
三、对治理高等学校学术腐败问题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1、应建立和完善学术监察制度。要加强相关制度和规范建设,发挥各个学术环节中“守门人”的监督和防护作用;积极开展学术批评,把学术歪风消除在萌芽状态;参照国外惯例,在高校建立学术道德委员会或反学术欺诈工作委员会之类的组织,调查和处理有关学术违规事件。应当建立学术查新、查假制度,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专门的查新、查假机构,认真审查学术成果的科学价值,并以此做为科研人员的评价奖励依据。
2、大力推行学术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所谓同行评议是指针对涉及研究工作的某项事物,聘请在该领域或相近领域工作的专家,运用其专业修养,就对象的学术水准及相关价值作出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当今学术发展日益分化,通晓所有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专家并不存在。同行评议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是评价学术成果的最基本手段,它可以有效地避免行政权力干预及学术权力寻租。当然,在具体操作上还应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例如,应在同行评议中实行双向匿名制、利益相关回避制及无计名投票制度等。
3、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应重在影响因子指标和即时指数指标。所谓影响因子,即用某刊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刊刊载的论文数,它表示期刊中每篇文献的平均被引证程度,平均值越高,就表明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程度越高,影响越大。所谓即时指数,是指期刊文献当年被引用的程度,实际上也就是某刊最新一年的影响因子,其数值越高,表明该期刊论文被引证的速度越快,论文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该期刊论文的质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必须注重成果引用等客观量化评价、社会影响等指标的设置。影响因子指标和即时指数指标的实际应用,可以正确地评价学术成果(特别是学术论文)的质量,有效地避免当前重量轻质的学术评价倾向,充分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推动世界性的学术精品及学术大师的产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异议制度。学术评价的事前异议与事后异议均应受到充分重视。所谓事前异议,就是指一项学术成果在进入评审领域之前就必须接受公众审查和监督的一种异议形式。其具体实施可以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的审查和监督而将一些学术次品挡在正式评审领域之外,可以避免评审人员无谓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可以保证评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成果进行认真评审。此外,还应正确借鉴国外大学的排行技术,全面改进高校教师的人事、职称评聘制度,科学规范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和署名制度。
作者单位:江霞,吉林师范大学;王晓杰,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6.
[2] 刘明.学术评价批判[M]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221.
[3] 赵郭明 卢一萍主编.中国知识腐败档案[M]. 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65.
[4] 吴述尧主编.同行评议方法论[M]. 科学出版社,1996.18.
[5] 杨守建.中国学术腐败批判[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30.
家校合作教育问题剖析 篇7
(一) 42%的班主任认为家校合作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家长缺乏合作意识。
这些家长不能主动配合学校教育, 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缺乏配合、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 在学习方面能与学校配合, 督促孩子学习, 而在其他方面则很少配合。
(二) 41%的班主任和14%的家长认为在家校合作
中, 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班主任单向传达信息较多, 双向交流较少。家校合作是双向交流活动, 是班主任和家长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 它需要双向的交流和沟通。班主任指导家长实施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大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 往往把家长看成教育的对象或自己的助手, 而很少把家长当作教育者对待, 很少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三) 调查结果表明, 在家校合作中, 44%的家长处于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
系统、周密、科学和具体的合作计划不仅是活动的指南, 而且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然而, 许多学校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 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尽管要求班主任与家长联系, 但这种要求因缺乏具体的督促检查而往往流于形式。这样的家校合作, 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
(四) 家长普遍认为家校合作的形式单一, 各校采用较多的家校合作形式就是家长会。
有20%的班主任和10%的家长认为在这种家校合作活动中, 无法系统学到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班主任大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 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宣读给家长, 或办几期校报、出几期专栏敷衍了事。另外, 一些领导和教师本身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的修养,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当然是难奏其效。
从统计数据来看, 造成家校合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 37%的班主任和55%的家长认为, 过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致使家校合作受到限制。他们普遍提到, 每天都忙忙碌碌, 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参与学校教育;即使有时间, 有的家长也不积极, 令教师心灰意冷;家长和班主任联系很少, 仅限于几次家长会。
(二) 35%的班主任和18%的家长认为造成家校合作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家长素质高低不齐, 缺乏统一培训。同时, 一些教师相关修养不够, 难以胜任家庭教育的指导。
(三) 还有32%的班主任和11%的家长认为, 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中国传统赋予了学校和教师过多的权威性, 使家校合作失去平等。学校往往以教育权威自居, 认为家长在教育方面薄弱或无知, 因而多考虑学校的需求而不照顾家长的需要。
(四) 还有14%的班主任和16%的家长认为, 家校合作难有着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学校对家校结合的目的不纯, 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只有升学率, 因而把家长工作视为额外负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家校结合也大都体现在学习上, 严重忽视家校合作、全面育人的宗旨, 是造成家校合作问题的又一原因。
直线运动的问题分类剖析 篇8
一、单物单过程
这类问题只涉及一个运动物体, 物体只做某一种运动。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弄清物体的运动性质和特点, 画出运动物体的草图, 选用适当的公式求解。
例1 一列货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铁路匀速行驶, 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立即刹车, 货车以加速度0.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1min货车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刹车后, 货车匀减速滑行的实际时间为undefined=undefineds=50s, 因此不能把1min=60s代入位移公式计算位移。
根据实际滑行的时间, 由位移公式undefined, 代入数据解得:s=250m。
点评:处理火车、汽车、飞机降落在跑道上滑行等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必须判定物体所经历的实际运动时间, 然后根据具体条件, 选用公式求解, 切不可乱套公式。
二、单物多过程
这类问题只涉及一个运动物体, 而物体先后做几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弄清运动物体各阶段的运动性质和特点, 并找出各阶段之间的关联量 (或时间、或位移、或速度) , 选用适当的公式列方程求出末知量。
例2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加速度突然反向, 且大小变为a2, 经过相同时间恰好回到出发点, 速度大小为5m/s, 求:
(1) 物体加速度改变时速度大小vm; (2) undefined的值。
解析:物体的运动有两个过程:一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实际上第二个过程又可分为两个过程:先向前做匀减速运动, 速度减到零后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 如图1所示。两过程的共同特点是时间相等 (设为t) , 位移大小相等 (设为s) 。
解法一:根据公式vundefined-vundefined=2as, 在加速过程中有:vundefined=2a1s ……①
在减速过程中有:52-vundefined=2a2s ……②
由①②得:undefined……③
又根据vt=v0+at, 在加速过程中有:vm=a1t ……④
在减速过程中有:-5=vm-a2t ……⑤
由④⑤得:undefined……⑥
联立③⑥解得:undefined, 即vm=2.5m/s, 将vm=2.5m/s代入⑥得:undefined
解法二:两过程位移大小相等, 根据undefined有
undefined, 代入数据解得:vm=2.5m/s
又由速度公式得:vm=a1t, -5=vm-a2t, 故undefined, 代入数据解得:undefine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过程的共同点和转折点的速度。由于需要用到s和t两个过渡量, 故两个过程中所用公式要统一, 以便相除约去过渡量;又因已知量和未知量都有速度, 为了求解方便, 应选用速度公式和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由于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不涉及加速度, 故确定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 也可以用undefined, 在许多情况下用这一公式能使解答过程简化。
三、多物单过程
这类问题涉及多个物体, 各物体做同种类型的运动。解答这类问题一般是分个处理, 注重找出各物体之间的关联量 (或时间、或位移、或速度) , 选用适当的公式列方程求解。
例3 原地起跳时, 先屈腿下蹲, 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 (视为匀加速) , 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 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 “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 “竖直高度”h2=0.1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 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解析:对跳蚤:用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 表示离地的速度, 则
在加速过程有:v2=2ad2……①
离地后上升过程有:v2=2gh2……②
对人: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 令表示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 H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 则
在加速过程有:vundefined=2ad1……③
离地后上升过程有:vundefined=2gH……④
由①②③④式可得:undefined, 代入数据解得:H=6.25m
点评:本题涉及对象是人和跳蚤, 这两个对象的关联量是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解题时要读懂题中的“加速距离”和题目中两个对象运动的相关性, 建立物理模型:人和跳蚤的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四、多物多过程
这类问题涉及多个物体, 各物体又往往做不同类型的运动。这类问题最典型的是追赶及相遇问题 (或避碰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弄清各个物体的运动类型, 结合题给条件, 利用相应的运动规律, 从这几个物体的时间关系、位移关系、速度关系列式求解。
例4 如图2所示的是某市一所学校前的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一辆小汽车以速度v1向东行驶, 一名学生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学生处于图中位置D时, 经t0=0.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 但仍将步行至B处的学生撞倒, 汽车最终停在位置C。
该市规定小汽车在市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60km/h。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及学生是否抢道, 警方派出一辆警车以速度vmax=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 做一次模拟试验。在肇事汽车开始刹车的位置A紧急刹车, 经14.0m后停下。警方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DB=2.2m。经检查, 肇事汽车刹车性能良好。假设警车和肇事汽车刹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请你协作判断:
(1) 该肇事汽车是否违章超速?
(2) 该被撞学生是否抢道?
解析: (1) 设警车与肇事汽车刹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 其位移分别为s=14.0m, s′=AB+BC=31.5m, 两车的末速度vt=0, 由位移和速度的关系知vundefined=2as, vundefined=2as′, 则undefined, 代入数据解得:vA=21.0m/s=75.6km/h。
它已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60km/h, 所以该肇事汽车已严重违章。
(2) 设肇事汽车在B点的速度为vB, 同理由undefined, 即undefined, 代入数据解得:vB=14.0m/s。
肇事汽车从开始刹车滑行至出事点B的时间undefined, 代入数据解得t1=1.0s。
学生从D步行至B的时间t2=t0+t1= (0.7+1.0) s=1.7s。
所以学生在斑马线上的步行速度为undefined=undefinedm/s≈1.29m/s≈4.6km/h。
可见学生以正常速度在斑马线上步行, 并没有跟汽车抢道。这次事故, 驾驶员应该负全部责任。
剖析数系扩充问题 篇9
一、基本概念,掌握很重要
例1若x,y∈R,则“x=0”是“x+yi为纯虚数”的______条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复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应用.
解:因为x=0,y≠0时,x+yi为纯虚数,故x=0成立,则x+yi为纯虚数不一定成立;相反,若x+yi为纯虚数成立,则x=0—定成立,故“x=0”是“x+yi为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评注:本题是研究数集扩展后对复数概念的理解程度,特别要注意纯虚数的限制条件.
练习:设R={实数},C={复数},Q={有理数},Z={整数},则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是______.
解:.
二、复数概念,理解很重要
例2当m为何实数时,复数i是实数?是虚数?是纯虚数?
分析:可以根据数集与其子集的关系来确定该数是为实数还是虚数还是纯虚数.
解:(1)当即m=5时,z是实数.
(2)当,即m≠5且m≠3时,z是虚数.
(3)当即m=3或m=-2时,z是纯虚数.
评注:判断一个含有参数的复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实数、虚数、纯虚数,首先要保证参数有意义;其次对参数值的取舍,是取“并集”还是“交集”非常关键,多与少都是不对的,解答后进行检验是很必要的.
练习:(m2-m)+(m2-3m+2)i是纯虚数,求实数m的值.
解:根据纯虚数的定义有
,得到m=0.
三、综合应用题,转化很重要
例3关于x的方程x2+(2a-i)x-ai+1=0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判别式只能用来判定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情况,而该方程中2a-i与1-ai并非实数.
解:设x0是其实根,代入原方程变形为,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解得a=±1.
评注:使用根的判别式只能是针对实系数方程而言.
练习: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a的值.
解: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a)i≥0,所以虚部为0,a=128.
四、探索与创新,方法很重要
例4已知,n∈N+,探索复数f(n)有何特点.
分析:当n取不同自然数时,f(n)在变化,由于sinx与cosx为周期函数,所以f(n)—定有周期性.
解:f(n)的周期为12,n=6k(k∈N+)时,f(n)为实数;n=6k+3 (f∈N+)时,f(n)为纯虚数;当n=6k+1,n=6k+2,n=6k+4,n=6k+5时,f(n)为虚数.每一个周期内f(n)互不相等.
评注:本题是一个探索题,可以通过对f(n)的变化寻找规律.
练习:复数z=log2(x2-3x-3)+ilog2(x-3),设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为Z,若点Z在直线x-2y+1=0上,求x的值.
解:log2(x2-3x-3)-2log2 (x-3)+1=0得到(舍去),即当时,点Z在直线x-2y+1=0上.
“热化学”问题常见错误剖析 篇10
一、审题不细心出错
例1已知:
CH4(g)+2O2(g)=CO2(g)+2H2O(l)
AH=-Q1 kJ/mol
2H2(g)+O2(g)=2H2O(g)
ΔH=-Q2 kJ/mol
2H2(g)+O2 (g)=2H2O(1)
ΔH=-Q3 kJ/mol
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112 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热量为()
(A) 4Q1+0.5Q2 (B) 4Q,+0.5Q3
(C) 4Q1+Q3 (D) 4Q1+2Q2
错解:不少学生未注意题目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这个条件,误认为生成气态水,错选(A).
正解:,
所以甲烷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和1 mol,由于在常温条件应生成液态水,根据2H2(g)+O2(g)=2H2O(1);AH=-Q3 kJ/mol可以计算出,放出热量是4Q1+0.5Q3,所以正确答案为(B).
二、热化学方程式意义认识出错
例2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 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C) 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 kJ
(D) 1个固体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
错解:不少学生混淆了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认为热化学方程式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而多选答案(D).
正解:热化学方程式只有宏观意义,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所以选项(D)错误;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ΔH大小不仅与化学计量数有关,也与物质状态有关,则选项(B)也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
三、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因素不清出错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错解:不少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知道的实例“如C+CO2=2CO(吸热反应),中和反应(放热反应)很容易发生”作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这样容易犯以点概全错误,而错选(A)和(B).
正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对整个反应而言,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能得出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放热反应不必加热的结论.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煤的燃烧,只有先加热才能使反应进行;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进行,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所以正确答案为(C)(D).
四、焓变与热量区别不清出错
例4已知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2>Q4 (B)ΔH1>ΔH2
(C)ΔH2<ΔH4(D)2 Q3=Q4
错解:不少学生认为某反应放出热量越多,该反应ΔH就越大,而忽视ΔH与热量的区别而错选(C).
正解:焓变与热量是两个不同概念,比较热量大小只比较数值就行,而焓变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比较ΔH大小必须连同正负号一同比较.从气态水到液态水会放热,生成等量液态水比生成等量气态水放出热量多,所以Q3>Q1、Q4>Q2,但由于反应放热ΔH为负值,放热越多ΔH越小,则ΔH1>ΔH2,ΔH2>ΔH4,所以正确答案为(B)(D).
五、运用十字交叉法标准不统一出错
例5已知:A(g)+B(g)=C(g)ΔH1;D(g)+B(g)=E(g)ΔH2,且ΔH1<ΔH2,若A和D的混合气体2 mol完全与B反应,反应热为ΔH3,则A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ΔH3-ΔH2)/(ΔH3-ΔH1)
(B)(ΔH2-ΔH3)/(ΔH3-ΔH1)
(C)(ΔH2-ΔH3/2)/(ΔH3/2-ΔH1)
(D)(ΔH3-ΔH2)/(ΔH2-ΔH3)
错解:不少学生不注意十字交叉法的运用条件,标准不统一,直接对ΔH进行十字交叉:
认为反应热的差值之比就是A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而错选(B).
正解:运用十字交叉法时候,对ΔH标准必须统一,单组分A和D以及A和D的混合气物质的量均应为1 mol,则有:
A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所以正确答案为(C).
六、图示法求解反应热符号含义不清出错
例6化学反应
N2+3H2=2NH3
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错解:不少学生不理解图中ΔE的含义,只机械记住焓变取决于发生反应破坏旧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的化学键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如果生成1 mol气态氨,不知道ΔH=(a-b) kJ·mol-1还是(b-a) kJ·mol-1而错选(B)(D).
正解:首先要弄清楚图中ΔE的含义,a为氮气和氢气分解为氮原子和氢原子吸收的能量,b为氨分子分解为氮原子和氢原子吸收的能量,c为液态氨转化为气态氨吸收的能量.氮气氢气合成氨气的反应热取决于氮气氢气分解为氮原子氢原子吸收的能量与氮原子氢原子合成氨气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由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知
N2+3H2=2NH3
为放热反应,如果生成2 mol气态氨,ΔH=-2(b-a)kJ/mol=2(a-b) kJ/mol,如果生成2 mol液态氨ΔH=-2(b-a+c) kJ/mol=2 (a-b-c) kJ/mol,所以正确答案为(A).
七、盖斯定律内涵理解出错
例7已知:CH3OH (l)的燃烧热ΔH=-726.64 kJ/mol;HCHO(g)的燃烧热ΔH=-563.58 kJ/mol.
求反应
的反应热ΔH.
错解:根据燃烧热定义则有:
先将
的反应分成三步实现,图解过程如图2.
然后不少学生运用盖斯定律(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时,把反应热错误认为是能量,不考虑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只管相加,认为过程④放出能量等于图中①②③三个过程能量总和,其中过程③不放出能量,则有726.64 kJ+563.58 kJ=1290.22 kJ,得出错误热化学方程式:
正解:根据燃烧热定义则有:
要实现
的反应可以分三步实现,图解过程如图3.
根据盖斯定律应有ΔH=ΔH1+ΔH2+ΔH3.
过程②中发生的反应是CO2(g)+H2O(l)→HCHO(g)+O2(g)ΔH2=+563.58 kJ/mol,有1 mol H2O(1)没有参与反应;过程③中没有发生反应,只是从体系中放出O2(g),正好与过程①中吸收的O2 (g)抵消,所以,ΔH3=0.
ΔH=ΔH1+ΔH2+ΔH3=-726.64 kJ/mol+563.58 kJ/mol=-163.06 kJ/mol.
则有CH3OH(l)+O2(g)→HCHO(g)+H2O(l)
AH=-163.06 kJ/mol
八、误把化学计量数当成实际含有价键数求算反应热出错
例8有关键能数据见表1.
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ΔH=-989.2 kJ·mol-1,则x的值为()
(A) 423.3 (B) 460(C) 832 (D) 1664
错解:根据焓变等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减去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之和,不少学生根据Si(s)+O2(g)=SiO2(s);ΔH=-989.2 kJ·mol-1,错误认为1 mol Si含有1 mol Si-Si键,1 mol SiO2含有1 mol Si—O键,则:ΔH=176 kJ·mol-1+498.8 kJ·mol-1-xkJ·mol-1=-989.2 kJ·mol-1,x=1664,而错选(D).
正解:根据Si(s)+O2(g)=SiO2(s);ΔH=-989.2 kJ·mol-1,其含义为1 mol Si(s)与1 mol O2(g)生成lmol SiO2(s)时放出989.2 kJ热量,应考虑物质Si、SiO2晶体结构特征,每摩尔Si含有2 mol Si-Si键,每摩尔SiO2含有4 mol Si—O键,则:ΔH=2×176 kJ·mol-1+498.8 kJ·mol-1-4x kJ·mol-1=-989.2 kJ·mol-1,x=460,所以正确答案为(B).
九、可逆反应的反应热理解出错
例9已知298 K时,2SO2(g)+O2(g)2SO3;ΔH=-197 kJ/mol.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 mol SO2、0.5 mol O2和1 mol S03,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Q2=Q1=197 kJ
(B) Q1
(C)(Q2
(D) Q1=Q2<197 kJ
错解: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①2 mol SO2和1 mol O2;②1 mol SO2、0.5 mol O2和1 mol SO3,通过转换两种情况气体物质的量相同,不少学生根据可逆反应2SO2(g)+O2(g)2SO3;ΔH=-197 kJ/mol,错误认为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放出197 kJ热量,而错选(A).
正解:首先要弄清楚可逆反应2SO2(g)+O2 (g)2SO3;AH=-197 kJ/mol意义,因为若2 mol SO2和1 mol O2完全反应(或有2 mol SO3生成)才放出197 kJ热量,而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生成SO3物质的量肯定小于2 mol,所以Q1和Q2都小于197 kJ,虽然根据起始加入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同条件下建立相同的平衡,当生成的SO3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因此2个容器中的反应都达平衡时Q1必大于Q2,所以正确答案为(C).
练习:
1.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Q2>Q1的是()
2.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mol-1,则由C2H4 (g)和1H2O(1)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
3. 已知298K时,2SO2 (g)+O2 (g)⇋2S03(g);ΔH=-197 kJ/mol.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SO2和0.5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Q2=Q1/2
(B) Q2
(C) Q2
(D) Q2=(Q,<197 kJ
4. 已知(见表2):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该反应的反应热ΔH=______kJ/mol.
5. 已知破坏1mol 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36 kJ、391 kJ.试计算1 mol N2 (g)和3 mol H2 (g)完全转化为NH3 (g)的反应热的理论值,并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集合易错问题剖析 篇11
例1方程组[x-y-1=02x+y-2=0]的解集是①{1,0};②{[x=1]或[y=0]};③{(1,0)};④{[(x,y)|x=1]且[y=0]}.其中正确表示的是( )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题需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集,首先要注意其解集是点集,并注意点集的表示方式.
答案D
例2已知集合[M={x|x=3n,n∈Z}],[N={x|x=][3n+1,n∈Z},][P={x|x=3n-1,n∈Z},]且[a∈M],[b∈N],[c∈P,]设[d=a-b+c],则( )
A. [d∈M] B. [d∈N]
C. [d∈P]D. 以上都不对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元素与集合的属于、不属于关系;(2)元素属于集合即元素能表示成集合中的形式.
[∵a∈M],则[a=3n].
同理[b=3m+1,][c=3s-1,]
则[d=a-b+c=3n-3m-1+3s-1]
[=3(n-m+s)-2][=3(n-m+s-1)+1∈N,]
即[d∈N].
答案B
例3已知集合[P={y|y=-x2+2,x∈R},][Q={x|y=-x+2,x∈R}],那么[P∩Q]等于( )
A.(0,2),(1,1)B. {(0,2),(1,1)}
C. {1,2} D. {[y|y]≤2}
解析由代表元可知,两集合均为数集,集合[P]表示的是[y=-x2+2]中[y]的取值范围,[P={y|y≤2}];集合[Q]表示的是[y=-x+2]中[x]的取值范围,[Q={x|x∈R}],从而[P∩Q={y|y≤2}],也可写成[{x|x≤2}或{s|s≤2},]变量可用任意字母.
答案D
点拨集合中的元素应注意:(1)集合中元素的属性;(2)各集合中含参数的条件,参数的取值可以不同;(3)集合中的变量可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2. 集合中元素的三性
例4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1,5}与集合{5,1}是不同的集合;
(3)由1,[32],[64],|[-12]|,0.5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4)在实数中,比负数大的所有数的全体是一个集合.
解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集合元素的三性.
(1)不正确,很小不具有确指性,违背集合的确定性.
(2)不正确,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是同一集合.
(3)不正确,[32]=[64],|[-12]|=0.5,根据互异性,组成的集合是3个元素.
(4)正确,满足集合的三性.
例5已知[A={1,2,3,a}],[B={3,a2}],[A∪B=A],求[a].
解析由[A∪B=A]可知[B]是[A]的子集,根据集合间的关系即可解决参数[a],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由题意知①[a2=1]得[a=±1],将其代入验算得[a=-1].
②[a2=2],解得[a=±2],将其代入验算得[a=±2].
③[a2=a],解得[a=0]或[a=1],经检验得[a=0].
综合①②③得[a=-1,±2],0.
点拨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其中确定性要求元素具有指定的条件限制,互异性要求不能有重复的元素,而无序性表示相同元素的任意表示都是同一集合.注意:利用集合间的关系解决集合中的参数问题时,都有一个验根的过程,这是因为集合的互异性通常情况下会产生增根.
3. 忽略空集[∅]的存在
例6已知[A={x|m+1≤x≤2m-1},][B={x|-2][≤x≤5},]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本题由集合间的关系引出参数的取值范围,注意由不等式表示的范围关系一定是小范围包含于大范围,另外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关键.
①[A=∅]时,[m+1>2m-1],解得[m<2].
②[A≠∅]时,[-2≤m+1≤2m-1≤5],解得[2≤m≤3].
综合①②得[m∈(-∞,3]].
例7设[A={x|x2+4x=0,x∈R},][B={x|x2+][2(a+1)x+a2-1=0,x∈R}],若[B⊆A],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借助集合间的关系,本题应分成四类进行讨论,其中空集的情况是不可忽视的一类.
由题意得[A]中[x2+4x=0], 解得[x=0,-4].
故[A={0,-4}].
又[B⊆A]
[∴]①[B=∅]时,
[Δ=[2(a+1)]2-][4(a2-1)<0],解得[a<-1].
②[B={0}]时,可得[a2-1=0Δ=[2(a+1)]2-4(a2-1)=0],
解得[a=-1].
③[B={-4}]时,可得[16-8(a+1)+a2-1=0Δ=[2(a+1)]2-4(a2-1)=0,]
此时,[a]无解.
④[B={0,-4}]时,可得[a2-1=016-8(a+1)+a2-1=0,]
解得[a=1].
综合①②③④得[a≤-1]或[a=1].
点拨对于含参的集合的交、并、补问题通常都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讨论时一定要注意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另外还要注意分类时应不重不漏,严谨的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数列问题中易错题型剖析 篇12
一、不能正确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
【易错点解读】在等差数列中{an},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在解题中会误认为ap+q=ap+aq。
例题:设{an}是等差数列,ap=q,aq=p,p≠q,试求ap+q。
错解:∵{an}是等差数列,
分析: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
正解1:设公差为d,则ap=aq+(p-q)d,
正解2:∵ap=a1+(p-1)d,aq=a1+(q-1)d,
代入(1),有a1+(p-1)×(-1)=q,
二、错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易错点解读】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Sm,与S2m-Sm,S3m-S2m成等差数列,但在解题中常常误认为Sm,S2m,S3m成等差数列而导致解题出错。
例题: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
错解:令S4=k,S8=3k,则S12=k,S16=7k,
分析:因为本题中数列{an}为等差数列,所以S4,S8-S4,S12-S8,S16-S12成等差数列,而并非S4,S8,S12,S16成等差数列。
正解:令S4=k,S8=3k,故S8-S4=2k。
三、利用数列前n项和Sn求通项an时,忽略条件n≥2
【易错点解读】利用an=Sn-Sn-1(n≥2)求通项时,对于a1需要进行验证说明,若符合an的表达式,可利用一个表达式表示;若不符合,则需要用两个表达式分段表示,而在解题中常常忽略条件n≥2而不检验a1是否符合an的式子,从而出错。
例题:已知数列{an},a1=1,Sn=n2-2n+1,求an。
错解:∵an=Sn-Sn-1
分析:题中所用关系式an=Sn-Sn-1,只有当n≥2时才成立,错解中忽略了这个条件,所以出错。
正解:an=Sn-Sn-1(n≥2)
当n=1时,a1=1不满足上式,
四、忽略公比的取值范围
【易错点解读】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设法不当无形中限制了q的范围,从而使解题出错。
例题: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前四项之积为,第二、三项的和为,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
分析:从表面上看,这种解法正确无误,但认真检查整个解题过程后发现,由于设这四个数分别为公比为q2就等于规定了这个等比数列中的各项要么同为正,要么同为负,而此题中无此规定,错误就出现在这里。
正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前四项分别为a,aq,aq2,aq3,
五、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
【易错点解读】在利用an=Sn-Sn-1求通项公式时,往往容易忽略它成立的前提条件为n≥2,这时应检查n=1时是否满足此通项公式,否则应写成分段函数形式。
例题: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3n2+n+1,求此数列的通项an。
分析:忽略了使用an=Sn-Sn-1的条件是n≥2,没有检验n=1时是否成立。
正解:∵an=Sn-Sn-1=6n-2(n≥2),
当n=1时,a1=S1=5,不符合上式,
摘要:在数列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发现有几类问题是学生的误区,极易造成错解,从而大大影响了解题的正确性。作者对易错点进行了归纳与剖析。
【问题剖析】推荐阅读:
自我剖析,查找问题,解决问题01-15
单位问题原因剖析07-14
检视问题剖析材料12-26
独生子女问题剖析07-02
云计算安全问题剖析05-12
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剖析06-05
执行力问题剖析11-14
剖析教师违纪违规问题05-15
对问题个人剖析材料06-16
当前农村热点问题剖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