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2024-10-06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精选9篇)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1

1 光对生物的作用

1.1 光强的生态作用

1.1.1 光强与植物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 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 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 光照时间越长, 强度越大, 形成的有机物越多, 有利于花的发育。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 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耐阴植物) 。

1.1.2 光强与动物

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适应于在白天的强光下活动, 如灵长类、有蹄类和蝴蝶等, 称为昼行性动物;另一些动物则适应于在夜晚或早晨黄昏的弱光下活动, 如蝙蝠、家鼠和蛾类等, 称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还有一些动物既能适应于弱光也能适应于强光, 白天黑夜都能活动, 如田鼠等。昼行性动物 (夜行性动物) 只有当光照强度上升到一定水平 (下降到一定水平) 时, 才开始一天的活动, 因此这些动物将随着每天日出日落时间的季节性变化而改变其开始活动的时间。

1.2 光质的生态作用

1.2.1 光质与植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利用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 只是可见光区 (400~760nm) , 这部分辐射通常称为生理有效辐射, 约占总辐射的40-50%。可见光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成分, 其次是蓝、紫光, 绿光很少被吸收, 因此又称绿光为生理无效光。此外, 长波光 (红光) 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 短波光 (蓝紫光、紫外线) 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 并抑制茎的伸长。

1.2.2 光质与动物

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可见光波范围与人接近, 但昆虫则偏于短波光, 大致在250~700nm之间, 它们看不见红外光, 却看得见紫外光。而且许多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性, 这种趋光现象已被用来诱杀农业害虫。

2 温度对生物的作用

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一般是在相对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大致在零下几度到50℃左右之间。温度对生物的作用可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即生物的三基点温度。当环境温度在最低和最适温度之间时, 生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代谢活动加强, 从而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后, 参与生理生化反应的酶系统受到影响, 代谢活动受阻, 势必影响到生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 生物将受到严重危害, 甚至死亡。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温度是不一样的, 即使是同一生物不同的发育阶段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也有很大差异。

3 水对生物的作用

3.1 水的生态作用

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各种生物的含水量有很大的不同。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 有些水生生物可达90%以上, 而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地衣、卷柏和有些苔藓植物仅含6%左右。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 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 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进出细胞。水对稳定环境温度有重要意义。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 这一特性使任何水体都不会同时冻结, 而且结冰过程总是从上到下进行。水的热容量很大, 吸热和放热过程缓慢, 因此水体温度不象大气温度那样变化剧烈。

3.2 干旱与水涝对生物的影响

3.2.1 干旱的影响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降低各种生理过程。干旱时气孔关闭, 减弱蒸腾降温作用, 抑制光合作用, 增强呼吸作用, 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加破坏三磷酸腺苷的转化循环;引起植物体内各部分水分的重新分配。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间的水分, 按各部位的水势大小重新分配。水势高的向水势低的流动;影响植物产品的质量。果树在干旱情况下, 果实小, 淀粉量和果胶质减少, 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增加。植物受干旱危害的原因有能量代谢的破坏、蛋白质代谢的改变以及合成酶活性降低和分解酶活性加强等。

3.2.2 水涝的影响

涝害首先表现为对植物根系的不良影响。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时, 由于土壤孔隙充满水分, 通气状况恶化, 植物根系处于缺氧环境, 抑制了有氧呼吸, 阻止了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 植物生长很快停止, 叶片自下而上开始萎蔫、枯黄脱落, 根系逐渐变黑、腐烂, 整个植株不久就枯死。植物地上部分受淹, 则使光合作用受阻, 有氧呼吸减弱, 无氧呼吸增强, 体内能量代谢显著恶化, 各种生命活动陷于紊乱, 各种器官和组织变得软弱, 很快变粘变黑、腐烂脱落。水涝对动物的影响, 除直接的伤害死亡外, 还常常导致流行病的蔓延, 造成动物大量死亡。

3.3 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3.3.1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

根据栖息地, 通常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 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根、茎、叶形成连贯的通气组织, 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水生植物的水下叶片很薄, 且多分裂成带状、线状, 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水生植物又可分成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统称陆生植物, 可分为湿生、中生和旱生植物。湿生植物多生长在水边, 抗旱能力差。中生植物适应范围较广, 大多数植物属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环境中, 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 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表现在根系发达、叶面积很小、发达的贮水组织以及高渗透压的原生质等。

3.3.2 动物对水分的适应。

动物按栖息地也可以分水生和陆生两类。水生动物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陆生动物则在形态结构、行为和生理上来适应不同环境水分条件。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与植物不同之处在于动物有活动能力, 动物可以通过迁移等多种行为途径来主动避开不良的水分环境。

4 土壤对生物的作用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命支持系统。

4.1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土壤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土壤中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少数高等动物。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土壤中既有空气, 又有水分, 正好成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环境。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土壤提供了植物生活的空间、水分和必需的矿质元素。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土壤中大量的微生物和小型动物, 对污染物都具有分解能力。

4.2 土壤质地与结构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 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土粒按直径大小分为粗砂 (2.0~0.2mm) 、细粒 (0.2~0.02mm) 、粉砂 (0.02~0.002mm) 和粘粒 (0.002mm以下) 。这些大小不同的土粒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把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的砂粒含量在50%以上, 土壤疏松、保水保肥性差、通气透水性强。壤土质地较均匀, 粗粉粒含量高, 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都较好, 抗旱能力强, 适宜生物生长。粘土的组成颗粒以细粘土为主, 质地粘重, 保水保肥能力较强, 通气透水性差。

责任编辑:孙卫国

摘要: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光、温度、水及土壤, 如何利用好这些条件对生物的生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如何运用好光、温度、水及土壤进行浅议。

关键词:光,温度,水,土壤,生物,作用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2

用腋下测量方式

腋下测量是最常见的测量体温的方式,使用前先将体温计读数甩到35℃以下,然后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保证水银和皮肤密切接触。5-10分钟后取出体温计。用过之后将体温计擦拭干净以便下次使用。需要强调的是,腋下如果有汗水,应当擦干净后才测量,同时喝了热饮.在剧烈运动之后或者洗澡之后,要安静30分钟再测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腋下测量时时间还没到就松开了,需要重新测量,时间也要重新计算。

采用口腔测量的方法

口腔测量比腋下测量更准确,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体温,但这种方法不能对小孩使用,可能会有咬破水银的危险。还有病情比较严重的,发烧后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的病人也不要采用。

采用口腔测量的方法,也是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注意一定要将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稍用力压住,含3~5分钟,最好是7分钟。期间不要说话,读取读数后要进行清洁和消毒,还要特别用酒精浸过的毛巾由体温计的尾端旋转着擦到水银那一端,进行消毒。

采用肛门测量的方法

1.婴儿采仰卧抬腿或趴卧姿势,儿童及成人采侧卧姿势。

2.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以润滑剂(凡士林或石蜡油)润滑肛表水银球端。

3.手扳开肛门,将肛表旋转并缓慢轻轻插入,拿肛表之手同时靠於臀部固定以防滑落或插太深。

4.插入深度:

婴儿1.25公分。

儿童2.5公分

成人3.5公分

5.测量时间在2-5分钟。

6.取出肛表,读取温度数据后,用卫生纸擦拭干净,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转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银端)。

用途及介绍: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3

1 原子荧光分析中常见的干扰和影响

1.1 样品浓度的干扰

对于原子荧光光谱仪, 氢化物发生-石英管原子化器不仅能提供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条件, 而且还应能提供一个使荧光效率最大的环境。虽然在氢化物发生-石英管原子化器设计上, 为防止荧光猝灭, 提高原子荧光强度, 在石英管原子化器上端形成一层氩气屏蔽层, 以防止周围空气进入石英管中心的原子化区, 但由于样品基体等因素的影响, 如由共存组分会引起荧光猝灭, 猝灭作用的直接后果是使荧光效率下降。一般可采用减小溶液中基体浓度的方法来避免。对于一些含量较高的样品, 如测高浓度砷时, 光谱峰中间明显下凹。测定高浓度样品时还会对自身环境带来的某些其他干扰元素影响, 因此应预先筛查样品, 将样品稀释到低浓度时再上机测定。

1.2 散色光的干扰

散射光对原子荧光光谱也会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荧光信号比发射和吸收信号更弱, 更容易受到散射光的干扰。可用空白溶液测量分析线处的散射光强度予以校正。我们在测定汞的实验中, 曾出现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不满足要求的现象, 通过将汞元素灯预热约10min, 然后再操作, 这样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 操作时为保证光源的稳定性, 元素灯必须得到充分的预热。

1.3 环境的干扰

原子荧光光度计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 在实验中要注意对各环境因素。首先仪器摆放的上方应配有排风设施, 如抽风机、万向排风机等, 经常注意实验室的通风和实验室的清洁;其次要注意在该实验室内不存放易污染、挥发性强的物质;平时还应经常清洗反应系统的管道、原子化器等。因氢化物发生反应条件对温度有要严格的要求, 若环境温度变化太大, 使灯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仪器室内的温度应以20~25℃为宜。由于原子荧光仪在酸性条件下工作, 为防止室内的酸雾附着在空气中潮湿水份而腐蚀原子化器化器等部件, 必须控制湿度。另外, 实验环境中自身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如原子荧光仪因为采用5%的盐酸作为载流, 而且载流槽是开放式的, 仪器一些配件易被腐蚀, 还有实验容器清洗不干净等,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 也会导致荧光强度的偏离。因此要求仪器每次使用后必须彻底的清洗。实验容器需经酸浸泡并严格清洗后使用

1.4试剂的影响

硼氰化钾和硼氢化钠是原子荧光仪使用的还原剂, 其作用是将待测样品溶液中的非氧化性酸与还原剂反应, 生成的氢气和如溶液中的砷、汞、铅等元素形成氢化物, 然后借助于载气将其导入石英管燃烧, 氢化物即迅速原子化。若还原剂浓度过高, 会使荧光强度变化幅度增大, 如冷原子荧光法测汞, 当硼氢化钾的浓度高时, 生成的大量氢气会使测汞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变差, 因此, 还原剂浓度应低些为宜, 最好是现用现配。在测定汞元素时, 为防止溶液中的汞元素因吸附或蒸发而损失, 常加入重铬酸钾作为保护剂, 这样可是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得到很好的改善。另外, 实验用水的质量也应严格控制, 否则会使试剂空白偏高, 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仪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处理

2.1 漂移和噪音

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直线, 保持基线平稳, 是进行分析的最基本的要求。如做载流空白时, 有时会出现基线上漂、下漂、脉冲或呈梯度现象, 这样会影响对光谱峰的准确判定。其原因可能是:仪器本底荧光强度有漂移、光源不稳定、电源不稳定、载流或还原剂不干净、管路或石英管脏等, 对于本底荧光强度漂移, 应空启动仪器, 不进样, 确认是哪个通道的灯不稳定产生的, 也可实际测量, 看仪器荧光强度是否有漂移, 如有, 则有可能是由泵管的疲劳引起的漂移, 但泵管疲劳的确认是在排除光源和本底漂移后方可判定。对于载流或还原剂不干净、管路或石英管脏等问题, 应彻底冲洗仪器管路及流路系统。还应配备稳压电源。对于出现噪音现象, 可能是仪器还没稳定, 气路不稳定、灯预热的时间不够、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大等, 实验中应注意这些问题。

2.2 常见故障处理

在原子化器前面的水封的作用是二次气液分离, 其作用就是在氢化物进入原子化器去除水份, 同时还起到浓缩汇集气体的作用。但是如果水加少了, 气体就会从其他出口逸出, 影响测定结果;如果里面水加多了, 气体就会把液体冲出到原子化器中, 造成污染。若水封下降迅速, 可能会使气液分离装置通往原子化器的管路堵塞, 导致荧光强度变化;如发现气液分离器有积水, 可能是废液没排出去, 倒流在里面, 可能是蠕动泵出现了问题, 影响了废液排除。平时要注意蠕动泵开机时间不宜太长, 因为开机时间太长会对泵管损伤较大, 泵管被长时间挤压变形后不易回复。

若载流吸入口处有气泡, 检查一下连接管有没有松动, 此时应连续进几次空白样品以赶掉气泡。

对于荧光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空白偏高的现象, 可能有载流的问题, 空白溶液的问题, 管道和管路污染问题等, 常用的方法是增加用去离子水洗的次数, 确认所用酸和试剂本底的空白峰的形状是否为平直的线, 如果不是平直的线, 则说明空白污染了, 应清洗管路。

当载流、标样、样品的荧光值为零, 甚至为负数时, 应首先确认光源、蠕动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还要确认泵管是否卡到合适的位置、载流和还原剂通路是否顺畅等, 确认仪器内部的气液分离装置通往原子化器的管路是否堵塞。

对于标样荧光值与以往测定值差异大, 应首先确认标样配制无误, 然后确认元素灯是否安装至正常位置, 还要检查还原剂浓度是否过低, 夏天建议每半天就要重新配置还原剂。

2.3 仪器操作中常见故障及处理

仪器开机后, 自检可以通过, 但是自动进样针不能工作, 蠕动泵却正常转动。此时应首先确认自动进样器系统与与主机之间的连线是否接触良好;然后确定自动进样器否损坏, 如是, 应联系工程师维修。

仪器开机后, 自检可以通过, 但是自动进样针和蠕动泵都不能工作。可能主板有问题, 应联系工程师维修。

当荧光值普遍偏低时, 应确认氩气压力是否满足测定要求, 其次要确认原子化器中的石英炉芯是否干净或是否堵塞;冬天要保持室温在25℃左右, 温度过低荧光值会普遍偏低;处理方式还有;打开主机盖, 调整元素灯至最合适的位置;如果是测汞, 可以更换一级气液分离器出气口到二级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毛细管 (毛细管中潮湿容易照成汞吸附在管壁, 从而荧光值偏低) , 来改善荧光强度。

仪器进样管路密封性必须良好, 否则会导致检测结果偏低。排除废液的泵要调节到合适的程度, 泵管压块压的过紧, 容易导致泵管提早老化, 过松会导致废液不能及时排出, 多余的废液会从气液分离器顶端的出气口反冲到二级气液分离器中, 废液会溢出到炉腔中如不及时清理会腐蚀炉腔, 过多的废液还有可能喷到原子化气中造成石英炉芯炸裂。另外抽风口的风力过大, 会照成仪器不稳定, 有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偏低。 (使用该仪器时发现石英进样针极易损坏, 为了避免进样针损坏, 在测试结束后先取下进样针放在载流瓶内, 然后再取下载流槽倒掉多余的酸液, 清洗载流槽, 在下次开机测试前重新装回进样针。) 另外, 每次更换元素灯必须要重新聚焦。最好每隔2个月将仪器的所有配件卸下, 进行彻底地清洗, 烘干后再重新安装使用。

2.4 仪器测定条件的优化

仪器测定条件的优化的目的是使待测元素获得最大的灵敏度, 有较好的线性。除考虑载流、硼氢化钾浓度、进样量、试剂等是否符合要求外, 还要考虑载气、.原子化器、燃烧器高度、管路、气液分离器、元素灯、检测器、废液管等是否运转正常等多方测试条件, 仪器设置的参数等。

参考文献

[1]原子荧光应用手册[M].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2012.

[2]AFS-8220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Z].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密度计在油料批发中的正确使用 篇4

密度计在油料批发中的正确使用

本文介绍了密度计在汽油批发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在油料批发中由于密度检测而引起的计量误差问题,并作了详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在汽油批发中正确使用密度计的.方法,避免计量纠纷和商业欺诈行为.

作 者:马玉容 徐阳 作者单位: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重庆,400020刊 名:计量与测试技术英文刊名: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年,卷(期):37(5)分类号:关键词:油料批发 密度计 计量纠纷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5

一、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作用

厦门长庚医院是规模较大的“医疗大镇”, 面对大楼主体高、裙楼范围广、职能科室途径远的实际情况, 如何快捷而有效地解决部分具有时限要求的物品 (诸如实验标本、药品、化验单等) 的传递问题, 装备气动管道传输无疑是实践证明可行的科技手段。

气动传输这一现代化物流工具, 着实给医院带来许多好处, 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赢得救治时间

原来各护士站和急诊送标本至检验中心往返正常至少需5分钟~15分钟以上, 用“传输代步”仅仅只需1分钟~3分钟。这既有利于免除让患者及亲友自行送标本取化验单或应急小药品等带来的麻烦, 又为救治患者赢得了时间。

(二) 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气送代劳”既可让医护人员少跑腿, 又增进工作时效, 还可精简部分护工、减少劳务费支出和腾出劳务人员的住宿用房等;减少人员流动与接触, 防范交叉感染。

(三) 便于集中使用与管理大型医疗设备

医院急诊实行一站式服务, 仅配套检验设备就需上百万元, 还不包括所应占用的场地和增加人员及设备维护成本。采用传输系统后急诊与检验中心实现了设备共享和资源分享, 避免了重复投资。

(四) 降低运行成本, 便于管理

气动传输系统有利于某些特殊药品与物品的统一存储、配送与管理;缓解电梯交通压力与降低运行成本。据了解, 高层电梯每启用一次的费用约30元~50元人民币 (下同) , 以20个站点的传输系统为例, 以每天24小时至少省用电梯30次以上计算, 每年至少可节省成本328500元 (30次×365天×30元/梯次) 。

二、厦门长庚医院物流系统设计方案

该院从建设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 对气动传输系统本着“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技术领先、质量高端、简便适用、扩展性强”的原则, 通过台塑集团独特的招标档, 科学论证可行性解决方案。

(一) 系统总体设计

按全院规划建筑面积、床位总数、门诊预量、职能科室布局及业务流程等综合因素, 整机系统预计设置180个站点及10条分支线程或更多, 计划先后分为3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设计57个站点, 其中21个站点于2008年3月投入使用以来运行良好。

(二) 规格选用外径110型

这是基于外径110型与外径160型之比较, 外径110型传输瓶的容量及最大承载重量1.5kg, 3m/s~6m/s的速率, 足以满足用于传送标本、小件药品、输液瓶等需求, 且具有更稳定、更可靠、更适用、更安全又无噪音等优势。

(三) 整机系统原装进口

该产品国际认证齐全 (UL、CE、EMC、ISO9001、ISO14001等认证) , U-PVC管道符合德国建筑材料B1级标准, 拥有欧洲专利局等国际13项产品专利、荣获奥地利国家等多个奖项、获得美国UL高级认证及国际CE、EMC等认证。

三、气动物流传输的强项优势

鉴于气动传输是一项专业技术强、性能稳定要求高的特殊产品, 厦门长庚医院招标要求必须是高端品牌, 并且是成熟的动态升级系统。它的强项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领先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具有PC机实时监控, 主控机 (CCU) 控制全系统, 分控机 (LCU) 控制子系统。这种独一无二的核心控制技术确保系统运行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

控制系统的先进性更有利于未来站点的扩展延伸。一台主控机 (CCU) 可带动32台分控机 (LCU) , 一台分控机 (LCU) 可连接64台工作站 (转接机) , 由此可见系统扩容空间的可行性。

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在安装上也具有优胜之处。控制系统与空压机可在同一机房也可分开, 空压机置放处因地制宜, 大楼底层、顶层、设备层均可安装, 且占用空间适宜。

(二) 自动化的收发工作站

采用外径110型新款前置式自动开关门工作站, 这是目前全国外径110型系统中唯一的智能工作站。工作站内置3个通道 (置放、通过、接收) , 实现免等待与快捷等功能。操作面板双行全中文动态信息显示尤为适用。工作站地码可设置5位数 (与内部电话同位数便于记忆) , 具有菜单搜索与手工输入功能, 收发信息诸如目的站名称、传输瓶置放提示、系统工作状况、发送与接收、到达时间与信息等一目了然, 操作既省时省力又简便。

这种前置式自动门工作站, 还可根据需要预置在墙体内, 并可作外装饰“一体化”, 使之更显美观、实用。

(三) 完善适用的软件功能

PC机实现系统调控、信息存储、动态 (文字与画面) 显示、故障查询分析、数量统计打印、局域网连接、远程监控等功能, 可与win98、win2000、winxp兼容。主控机可记录存储信息, 并有点对点收发站地址码显示, 还可实行系统调控、故障分析、信息查询等功能。

分控机具有信息记录、系统调控、故障分析、信息查询功能。

系统半速与全速传输可实现自动化设置, 避免手工操作失误。系统还具有站点关闭、传送转移、限时返回、密码锁定及报警等诸多强大功能。

工作站操作接口如前所述外, 尚可实现系统调控、故障分析等功能。

(四) 防止交叉污染的采排气装置

系统采用室外采气, 并加装空气过滤器, 还配置管道消毒清洁工具, 避免传输过程中气体与物体的交叉污染。

(五) 特制密封材料

整机系统包括转换器、工作站、传输瓶等所有密封处均采用优质特制密封材料, 确保气密性与耐用性良好。

(六) 高性能交换中心

采用智能转换器, 传输瓶不需集中等候, 实现点对点快捷自动交换。系统扩展至上百个站点, 可装配自动化多线程转盘交换中心, 具备10条分支控制系统, 每小时可处理360个传输瓶, 并具有高优先级超越、传输瓶存储位柔性分配、自动储存传输瓶与装载缓冲等功能。可将两套以上交换中心组合为超大型交换中枢。

(七) 兼容回收的工作站

系统不必设置专门的传输瓶回收站, 设定某一工作站为兼容回收站 (又称默认站) , 这给系统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便利, 避免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八) 科学的自动“摇晃”装置

当传输过程中发生意外卡瓶等不顺畅现象时, 系统会启动“摇晃”功能加以纠错及释放。

(九) B1级的管道、弯管

这种管道、弯管符合国际特种行业等级标准 (DIN6801标准及DIN6660标准) , 防静电、防腐蚀、防撞击、耐高温 (极不易燃) 、耐磨擦, 弯管转弯半径800mm, 占据空间小, 便于安装且达到环保要求并有利美观。

(十) 先进的电源电缆配置

系统采用电子开关电源, 工作站和转接机不需附加电源, 电压适应范围为80V~270V, 电缆双重屏蔽。

(十一) 多重接收与发送工作站

这为工作繁忙的科室, 诸如化验室、药房等提供多重接收与发送工作站, 以提高工作效率。

(十二) 具有国际权威UL认证

这是一项集技术、质量、安全与保险为一体的国际权威性高级认证证书, 在欧美等许多国家是客户最认可的安全标识和最有价值的财富。凡具有UL认证的产品, 用户对产品质量问题可向UL机构投诉及申报索赔, 由此可见UL证书的权威性。

(十三) IC卡智能传输系统

I C卡智能化系统是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技术。配置IC卡以实现异物识别、自动返回、定位管理等功能。

摘要:以厦门长庚医院为例, 阐述了医院如何使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解决医院物流传输问题。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6

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

1.1 定义

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定义,由于各国食品安全机构和法律制度的不同,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也不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成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于1983年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本身不作为食品消费,也不是食品特有成分的任何物质,而不管其有无营养价值,它们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调剂、处理、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由于技术(包括感官)的目的,有意加入食品中或者预期的这些物质或其副产品会成为(直接或间接)食品的一部分,或者改善食品的性质,它不包括污染物或者保持、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的物质”[1]。在欧盟,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出于技术性目的而加入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质。无论其是否有营养价值,这些添加物质通常不作为食品来消费。在美国,食品添加剂是指有意使用的、导致或期望它们或其副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食品的组分。而我国给出的定义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的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2]。

1.2 作用[3]

根据食品生产工艺的需要,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作用表现为:①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②有利于食品的保存,防止腐败变质;③增加食品的种类和方便性,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处理,适应食品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④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如作为甜味剂的木糖醇,即可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2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

食品添加剂因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2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以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原料加工提纯而获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取化学手段、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人造物质,以有机化合物居多[4]。食品添加剂按其功能分类,按照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食品添加剂》(GB 2760-1996)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共有23类。主要包括:①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主要用于需要调节酸度的食品,常用的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②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常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③消泡剂,在食品加工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常用的有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主要用于豆制品、制糖工艺。④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主要用于食用油和油脂含量高的食品,常用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⑤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主要用于漂白的食品,常用的有二氧化硫、硫磺、亚硫酸钠。⑥膨松剂,能使食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物质,具有膨松、柔软和酥脆的目的,主要用于面包、糕点等食品,常用的膨松剂有硫酸铝钾、碳酸氢钠等。⑦胶姆糖基础剂,是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主要用于胶基糖果,常用的有聚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⑧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变食品色泽的物质,用于需要着色的食品,常用的有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等。⑨护色剂,能与肉与肉制品呈色物质作用,在加工、保藏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的色泽,主要用于熟肉制品,常用的有硝酸钠、亚硝酸钠。⑩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常用的有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11)酶制剂,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提取,常用的有木瓜蛋白酶、α-淀粉酶制剂。(12)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常用的有谷氨酸钠等。(13)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增白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常用的有碳酸钙等。(14)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常用的有液体石蜡(面包发酵工艺)和吗啉脂肪酸盐(水果保鲜)。(15)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的物质,常用的有磷酸三钙、六偏磷酸钠等。(16)食品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常用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C、赖氨酸、葡萄糖酸、动植物蛋白质等。(17)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丙酸钙等。(18)稳定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物质,常用的有葡萄糖酸-δ-内酯、氯化钙等。(19)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常用的有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安赛蜜等。(20)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形状,使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的作用,常用的有琼脂、黄原胶等。(21)食品香料,能够使食品增香的物质,常用的有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等。(22)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吸附、润滑、澄清、脱色、发酵用营养物质等,常用的有活性炭、硅藻土等。(23)其他如咖啡因等[5]。

3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的关系

食品添加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们接触每一种食品时,在精美包装的营养成分表上都含有食品添加剂的成分,如糕点、饼干、方便面、肉制品、食用油等含有抗氧化剂;蜜饯、竹笋、蘑菇罐头、粉丝中含有漂白剂;午餐肉、冰淇淋、果酱、乳酸菌饮料等含有增稠剂;酱油、醋、月饼、葡萄酒中含有防腐剂等,在一种食品中就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成分,如糕点中加入膨松剂硫酸铝钾,乳化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脂,防腐剂山梨酸钾、丙酸钙等,平均每人一天摄入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食品添加剂,所以食品添加剂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为提高产品的销售,扩展产品的市场流通,在保障企业信誉的同时赢得利润、创造价值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使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诸多误解,认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如在配方奶粉等乳制品中添加的三聚氰胺,辣椒粉中为增色添加的苏丹红,腐竹中添加的吊白等,这些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有毒的化学物质被添加到食品中[6]。还有目前市场出现了一种倾向,真正能改进食品加工工艺的食品添加剂未必有市场,反而是食品厂家愿意购买一些增香、增色的食品添加剂。所以这些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和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使得工业食品存在着很大的安全漏洞。

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在科学、规范及合理的基础上使用一般对人体健康无害。表现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并要经过急性、遗传、传统致畸及亚慢性等一系列毒性试验来进行充分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确保其在使用范围内长期摄入对人体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得到批准使用[7]。而有些食品生产者擅自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4.1 使用目的不明确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是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建立的基础,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8]。而一些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并非为了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而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感官要求,降低成本,违反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原则。如作为漂白剂的亚硫酸钠、硫磺、焦亚硫酸钠,其作用是漂白,使食品变得更鲜亮,而一些人滥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生姜、蜜饯等,过量的二氧化硫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引发食物中毒。

4.2 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对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根据危险性评估制定允许使用的范围,使用量有严格的控制,超出计量范围,会引起食品的安全问题[9]。如作为发色剂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经常用于肉制品的生产加工,其作用是使得肉制品色泽更加鲜亮。资料表明,人体摄入0.3~0.5 g亚硝酸钠即可引起中毒,造成呼吸困难,发绀,摄入3 g即可引起死亡。而有些企业在生产加工中擅自超量使用,过量的亚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胺,可使人致癌,应引起广泛的关注。

4.3 食品标签上没有明确的标识

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规定包括食品添加剂产品本身的标识和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产品的标识两个方面,其主旨是通过标签标识的规定,让消费者了解所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10]。而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对食品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明确的标识,常写着 “纯天然”、“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宣称,客观上误导和欺骗了消费者。

4.4 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和检验方法滞后

现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近2 000种,但目前我国仅有300种左右的食品添加剂具有由化工、轻工、医药等部门制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11]。许多食品添加剂已被批准使用多年,却无国标或行业标准,造成同一添加剂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标准,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而我国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很多没有相应的检验方法,严重影响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工作。

5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对策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关系到每个人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市场。目前我国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对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的认识,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依法生产和经营意识,杜绝因无知而违反生产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12]。

5.1 加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有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食品添加剂的规范问题有赖于消费者的认识度及企业的自觉和监督。一些媒体及有关职能的误导,把食品生产中加入的非法使用化工产品当作滥用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引起普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偏见和恐惧。消费者应知道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不会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等特性,个别食品添加剂本身还是一种营养物质。如:我国新研发的一种新型防腐剂,名为茹链菌肽,它即对幽门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又因其是一种氨基酸而具有强化营养作用,但因其包括维生素A、E及锌、硒、铁等微量元素,故不能超量使用[13]。

5.2 对食品添加剂的销售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要求,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除了要求按照允许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规定外,还要对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本身做出了规定,要求达到一定质量规格的物质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14]。因此在销售、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都应严格遵守有关的法规和条例,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应由具有专业经营条件的厂家生产、销售。②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伪造、掺假为目的滥用一些有毒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③专供婴儿食用的食品除按规定可以加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以外,不得加入其他不适宜的食品添加剂。④使用新的食品添加剂,应事先提出卫生评价资料和使用、应用的依据,逐级审批后报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按规定执行。⑤进口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我国的质量标准。

5.3 加强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的研究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技术,是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督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监测的准确性和迅速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求有关部门不断开展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制定,寻求高新监测技术以应对食品添加剂监测发展的要求,为有效控制和打击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提供主要的技术支撑。

5.4 强化企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15]。每个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从根本上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的正确使用规范,杜绝生产不达标的食品,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不受损害。

5.5 积极开展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交流

风险评估分析原则是国内外制定卫生标准的科学原则和依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对所有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全面的评估。主要包括:①从食品加工工艺过程对食品添加剂必要性评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②严格按照GB 2760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对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复核,添加该食品添加剂是否在最大允许范围内,在达到预期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③对出口食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评估,出口食品必须符合输入国的国家标准[16]。为确保和促进食品的安全做出努力。

摘要: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被开发和广泛使用,同时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为了使社会和公众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及食品企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作者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规范。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7

一、生物农药作用机理

生物农药是来源于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 对特定的害虫具有控制效果, 且安全性极高的农药。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 (在环境中无累计现象) 、抗药性慢等优点。生物类农药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 Bt即苏云金杆菌微生物杀虫剂, 它是一种芽孢杆菌, 杀虫有效成分是伴孢晶体和芽孢毒素。

Bt杀死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 害虫取食后由于细菌毒素作用, 很快就停止取食, 同时芽孢在虫体内萌发并大量繁殖, 导致害虫死亡。

2. 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杀虫杀螨剂, 主要是胃

毒和触杀作用, 几乎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它可以通过昆虫的气孔和爪垫进入体内, 同时具有良好的皮层流的传导作用, 是通过阻碍神经系统影响害虫的生命, 害虫食药后开始是呈麻痹症状, 随后活动和取食行为迟缓直至停止而死亡。

3. 烟参碱是植物性杀虫剂。

主要成分是烟碱和苦参素, 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 它对害虫的毒杀机理是麻痹神经, 烟参碱的蒸气可自虫体任何部分侵入体内而发挥毒杀作用。

二、确定适宜的施药时间

生物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相比, 杀虫药效一般发挥较慢, 施药时间要适当提前。以阿维菌素杀虫剂为例, 在小菜蛾等害虫的孵化盛期, 至二龄幼虫期施药最佳, 对高龄幼虫及蛹的防效较低。Bt、烟参碱对低龄幼虫的防效高于高龄幼虫。

三、根据防治对象, 合理掌握施用浓度

不同种类的害虫, 同一害虫的不同虫态对生物类杀虫剂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必须根据害虫的敏感度选择不同种类的农药和使用农药, 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例如菜青虫对阿维菌素和Bt等都较为敏感, 可用阿维菌素3500~4500倍液, Bt500~1000倍液防治。

四、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

阿维菌素的生物性与温度有关。在同一浓度下, 温度越高, 生物活性越高, 呈现正温效应。因此, 阿维菌素更适合用于高温炎热的夏秋季防治多种类蔬菜害虫。Bt杀虫剂中的孢子在气温为20℃~25℃, 相对湿度为85%以上时活性最高, 施用效果好, 而在气温为20℃以下和每天14小时长日照以及强暴风雨的环境中活性较弱, 施用效果差。在强光和气温为25℃以上施用时, 为避免阳光紫外线对芽孢的破坏, 以下午5时左右施用为宜, 阴天可全天施用。

五、注意喷施方法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进行避孕的育龄妇女, 共抽取其中的94例作为研究对象, 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 每组47例。对照组中研究对象年龄在22~43岁, 平均 (27.4±12.8) 岁, 文化程度为小学者6例, 初中者12例, 高中或中专者17例, 大专或本科以上者12例;观察组中研究对象年龄为21~42岁, 平均 (26.8±13.1) 岁, 文化程度为小学者5例, 初中者13例, 高中或中专者18例, 大专或本科以上者11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所有研究对象均不存在药物过敏史、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在实施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注意事项指导, 而观察组则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常规注意事项交代和指导;观察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 心理干预。在术前充分了解术者的心理状态, 针对其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展开相应的干预措施, 将宫内节育器放置的相应知识向其进行介绍, 并将改良宫内节育器的优点对其予以讲明, 消除其怀疑、紧张等心理情绪, 并对实施手术的医师技术水平向其进行介绍, 消除恐惧心理[1]。 (2) 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 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散术患者的注意力, 消除其紧张状态。 (3) 术中注意事项。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医师动作应尽量轻柔, 且应保证手术稳、准、快速实施, 并稳定术者情绪, 保证其能够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 (4) 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术后对术者是否存在不适感进行密切观察, 并嘱咐患者短期内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不易过早过性生活和盆浴, 并应注意外阴的卫生清洁, 在术后的3个月内对月经情况以及宫内节育器是否发生脱出等进行密切观察, 并嘱咐其定期进行复查, 对术者存在的不适感对其进行解释,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2]。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在P<0.05时,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得知, 观察组术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 宫内节育器因其具有诸多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其同样会诱发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近年来由研究显示,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发生副作用的主要原因为受到术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曾有调查结果证实, 育龄期女性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会发生不良反应的绝大多数原因为其存在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 譬如说对宫内节育器的作用持有高度怀疑的心理;受到出现不良反应的少数术者的影响而出现担心恐惧心理;会因术中的疼痛感而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还有一些女性会担心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会影响性生活, 从而影响夫妻关系;并有绝大多数术者会存在较为严重的羞涩心理。以上诸多不良心理因素均会对术中配合产生严重的影响, 最终影响到手术的质量以及术后的副作用的发生[3]。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 对2年来我院符合研究条件的接受宫内节育器避孕的育龄女性展开了分组护理, 结果发现,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术者在术后不良反应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 这一结果表明,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 在对育龄女性采取放置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的过程中, 应对术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高度的关注, 加强心理干预管理, 缓解术者的诸多不良情绪, 从而提高术中的配合效果, 最终实现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效果, 提高计划生育手术的安全性, 改善育龄女性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对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使用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的育龄妇女94例, 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接受常规注意事项的指导, 观察组研究对象则是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而后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统计得知, 观察组研究对象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0.05) 。结论 对采取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的过程中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副作用,护理干预,避孕

参考文献

[1]梁晓, 冯宗丽, 谭小容, 等.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及社区干预模式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 :74-76.

[2]肖劲松, 吴尚纯, 常用宫内节育器效能及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9, 16 (11) :675-677.

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 篇9

节能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绝热保温材料是节能措施的重要保证, 其主要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和有机与无机复合类, 品种主要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硬质聚氨酯制品、矿物棉、膨胀珍珠岩制品、膨胀蛭石制品、泡沫玻璃、硅酸钙制品、复合硅酸盐制品等。这些产品大多是由有机胶粘剂粘结而成, 在高温情况下易发生老化, 所以对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在GB/T4132-1996《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1]中, 最高使用温度 (maximum service temperature) 的定义: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条件下, 材料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由于最高使用温度受到材料成分、厚度、使用环境、温度梯度及高温理化性能等多项因素影响, 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种统一的试验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绝热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测试。本研究尝试设计一种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检验设备及方法, 以应用于多种绝热材料的检测。

2 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检验方法简介

国家建材局标准化研究所李金平曾在《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测定方法及存在问题》[2]文中将最高使用温度试验方法分成3类:1) 根据热荷重厚度收缩率确定最高使用温度;2) 根据线收缩率确定最高使用温度;3) 根据抗压强度收缩率确定最高使用温度。

借鉴于国外发达国家及组织的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测试标准, 笔者将最高使用温度试验方法的分类方式归纳为以下三种。按照绝热材料实际使用形式可分成板 (块) 状或管状测试方法;按照加热方式可以分为单面加热和均匀加热;按照测试方法原理又可以分为热荷重收缩温度试验方法、匀温灼烧方法、热表面特性实验方法。其中热表面特性方法是模拟绝热材料实际应用情况, 即其热表面温度接近最高使用温度, 冷表面在室温附近 (不超过90℃) , 并持续96h时间, 观察试验期间材料的变化和出现的现象, 从而确定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 表1列出了几种基于此原理的几种具体测试方法。

3 设备及装置

设备主要包括马弗炉、热荷重收缩测试仪、WRT-900热面特性试验仪、烘箱、导热系数测试仪、游标卡尺等。

其WRT-900热面特性试验仪是依据热表面特性原理进行设计, 符合标准GB/T 17430-1998[7]的要求。其炉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加热装置、硅碳棒支架及支撑杆由同质耐热不锈钢制成, 确保了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致, 减少其在高温下的变形。其加热功率由可控硅供给。加热装置电偶讯号由计算机系统定时采集, 并与给定 (预定) 值比较, 确定并调节可控硅控制讯号, 改变硅碳棒加热管的加热功率。

4 实验部分

4.1 实验材料

采用编号为BW11-007-1、BW11-007-2的岩棉板、BW11-007-3玻璃棉毡三种不同的绝热保温材料分别进行热表面特性试验、热荷重法和加热永久性试验法进行实验, 以对比其检测结果。其中, 热表面特性试验和加热永久性试验是在给定试验温度下进行实验的, 热荷重法是在一定载荷逐渐升温条件下进行试验的。

4.2 实验过程

热表面特性试验:将标准试样放在热面特性试验仪的加热板上, 按一定的升温速率对试样加热, 加热到设定温度后保温96h, 观察现象, 记录试件内部及表面温度变化, 然后冷却到室温, 观察并记录试样在试验前后的性质变化。更改加热最高温度, 重复试验, 以确定试样的最高使用温度。

热荷重试验:在490Pa的压力下测量试样厚度后, 将试样放入加热容器内, 荷重板和荷重棒在全部试验过程中施加在试样上。由坩埚电阻炉直接加热加热容器, 热量通过加热容器均匀地传给试样。不同种类的试样, 按给定不同的温度程序进行加热, 开始加热时, 加热升温速率为5℃/min, 每隔lOmin记录一次温度和显示仪示值。当温度升到比试样预定的最高使用温度约低200℃时, 加热升温速率3℃/min, 每隔3min记录一次炉内温度和显示仪示值。直至试样厚度收缩率等于或超过10%为止, 试样厚度收缩率d (%) 计算公式如式 (1) 。

式中:A-室温加荷重时试样厚度 (mm) ;

B-温度t时试样厚度 (mm) 。

加热永久线变化试验法:在标准试样上表面离边缘10~15mm处插入4根铂丝作为标志, 然后将试样放入已预热到试验温度的加热炉中。当炉温再达到试验温度时, 开始保温, 在试验温度±10℃下保温24h。冷却后测量并计算试样每一边的加热永久线变化Lc (%) , 计算公式如式 (2) 。

式中:Ln-加热前试件铂丝之间距离 (mm) ;

L0-加热后铂丝之间距离 (mm) 。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热表面特性

由表3可看出加热后所有试样的质量都降低, 导热系数都增加, 而BW11-007-1绝热材料的厚度增加, BW11-007-2和BW11-007-3绝热材料的厚度降低;BW11-007-1绝热材料的质量及厚度变化率均小于5.0%, 但导热系数变化率大于5.0%, 表明其材料最高使用温度要略小于800℃;BW11-007-2绝热材料试验过程中出现冒烟现象, 表明其最高使用温度小于750℃;BW11-007-3绝热材料的各性能参数变化率均小于5.0%, 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538℃;试验过程中试件表面温度变化如图2-4所示, BW11-007-1、W11-007-2、W11-007-3绝热材料测试过程中各层温度变化正常, 没有出现材料内部温度超过热面温度的现象, 且与空气接触的最上层试件上表面温度始终没有超过90℃。

4.3.2 热荷重

三种绝热材料的厚度收缩率与温度关系图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 BW11-007-1、BW11-007-2岩棉类绝热材料的厚度收缩率曲线相似, 在大约600~700℃发生突变, 厚度降低很快, 主要是由于材料内部粘结剂挥发导致结构发生了变化, 致使材料性质发生了改变;BW11-007-3玻璃棉类绝热材料的厚度收缩近似于线性变化, 厚度比较均匀地降低, 没有突变发生, 有较高的安全范围。其厚度收缩率分别为10%、20%、30%时的温度列于表3中。可以明显看出厚度收缩率从10%升高到20%及30%时, BW11-007-1和BW11-007-2绝热材料温度升高不是很大, 温差在25℃以内, 而BW11-007-3绝热材料的温度变化较大, 最大温差达到了77℃。

温度/℃编号

4.3.3 加热永久线变化

对于绝热材料的加热永久线变化, 如参照标准GB/T 16400-2003[8]的规定应≤5.0%, 但从表4的试验数据表上可看出, BW11-007-1和BW11-007-2绝热材料的加热永久线变化都超过了标准规定, 并且BW11-007-2达到了16.8%, 远远超出标准规定;而BW11-007-3绝热材料符合标准的规定, 加热永久线变化只有1.1%。

4.3.4 测试方法对比

热表面特性测试和加热永久线变化测试都是在相同的试验温度下进行的, 其测试结果都表明BW11-007-1绝热岩棉板的最高使用温度要略小于800℃, BW11-007-2绝热岩棉板小于750℃, 而BW11-007-3绝热玻璃棉毡的最高使用温度可以达到538℃。此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比较一致, 可综合起来评价绝热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 加热永久线变化可以作为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评价的一个方面。

从三种测试方法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对于BW11-007-1绝热岩棉板, 热表面特性测试和加热永久线变化测试结果显示其最高使用温度略小于800℃, 热荷重测试结果显示厚度收缩10%时的温度为669℃, 小于800℃, 与热表面特性测试和加热永久线变化测试结果相符;BW11-007-2绝热岩棉板热表面特性测试显示试验中有冒烟现象, 加热永久线变化大于5.0%, 表明最高使用温度要小于750℃, 热荷重测试显示厚度收缩10%时温度为707℃, 测试结果相一致;BW11-007-3玻璃棉毡绝热材料, 热表面特性测试和加热永久线变化测试结果显示使用温度可达538℃, 而热荷重测试中试样厚度收缩10%时的温度为348℃, 明显小于538℃, 即使厚度收缩率达到30%时, 试件测试温度也只有499℃, 因此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矛盾性。通过三种测试方法的分析结果, 无法得到一种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的具体值, 只能得到一个定性的结果或温度范围, 没有一个能把三种方法统一起来的标准;热荷重测试和加热永久线变化测试只针对于材料变化的一个性质, 即最高使用温度的确定只取决于厚度收缩率或永久线变化, 并且只适合于某些种类的绝热材料;而热表面特性测试关注于多个性质变化, 综合考虑多种性能, 测试过程更接近于绝热材料实际使用时的情况, 并能测试多种类型的绝热材料。

5 结论

使用三种测试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绝热材料进行了最高使用温度的试验研究,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

1) 岩棉板类绝热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要大于玻璃棉毡类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 岩棉板绝热材料达到最高使用温度后强度急剧降低, 危险性较大, 而玻璃棉毡绝热材料在达到最高使用温度后强度降低比较缓慢, 两种绝热材料强度的降低都是由于高温时粘结剂挥发致使绝热材料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导致。

2) 综合三种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测试方法, 热表面特性测试技术更接近于绝热材料实际使用时的情况, 测试结果可以有效评价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 但国内现在还没有一个将热表面测试技术与热荷重测试技术相结合的测试标准, 有关研究机构和单位可以在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GB/T4132-1996.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2]李金平.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测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 1993, (3) :22-25

[3]ASTM C411-2005.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Hot-Surface Performance of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Insulation[S].

[4]ISO8142-1990.Thermal insulation-bonded preformed man-made mineral fibre pipe sections-specification[S].

[5]BS EN14706-2005.Thermal insulation products for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installations-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service temperature[S].

[6]BS EN14707-2005.Thermal insulating products for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installations-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service temperature for preformed pipe insulation[S].

[7]GB/T17430-1998.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的评估方法[S].

上一篇:电机技术下一篇:高级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