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教学实践

2024-09-21

打击乐教学实践(精选6篇)

打击乐教学实践 篇1

摘要:本文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运用到原生态打击乐的创作当中, 形成一部以少数民族劳动人民日常物品、农具、服饰等为素材, 集声、乐、舞为一体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综合艺术节目, 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生态,打击乐,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教育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根本在于它“原本性”地能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本土化的理念, 然而我国对奥尔夫“本土化”缺少实践性研究。因此本文以《八桂和乐》作品为例, 展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原生态打击乐创作中的实践。为丰富和发展奥尔夫教育体系, 推动其在我国的“本土化”以及创作原生态作品方面提供实践经验。

一、《八桂和乐》的主题与形式

《八桂和乐》荣获第三届大学生艺展演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器乐类节目一等奖第一名, 尽管创作不久, 却多次代表学校及自治区参加各种艺术展演活动。作品的主题为:“民族大团结, 和谐一家亲, 携手兴八桂, 共谱新篇章”。节目形式以原生态打击乐为主, 同时结合嗓音和动作, 以歌乐舞形式综合地呈现, 整个节目突出民族风貌特色及时代审美特点。

二、《八桂和乐》的主要内容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声势、斗蛙舞、扁担舞、簸箕舞、银饰舞、八桂歌声六部分。其中声势和斗蛙舞是在传统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声势拍手、跺脚、捻指和拍腿四种形式的基础上, 开发身体的其他部位, 同时结合壮族舞蹈动作风格呈现。扁担舞、簸箕舞、银饰舞是把扁担、簸箕、苗族银饰当成少数民族人们生活中最原本的乐器, 同时用少数民族舞蹈动作进行演奏的乐舞。打击乐是把少数民族日常生中的石头、竹子、绿豆、舂米石、水缸等这些最原始的物品开发成少数民族人民最原本的乐器, 把人们劳动、丰收等生活场景演奏出来。八桂歌声是演员在演奏串铃、小竹节、钢片琴和木琴这些乐器的同时用苗语演唱的苗族歌曲, 还加入了苗族银饰舞蹈, 形成了精致、唯美的苗家夜晚月色、银饰交相辉映画面。它们的共同特点:一是把身体、扁担、簸箕、苗族银饰这些少数民族人们生活中最原始的物品开发为劳动人民手中最原本的乐器;二是歌乐舞综合。在身体上寻找声音和动作、音乐和舞蹈的统一, 而且是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乐器和少数民族舞蹈的综合;三是都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八桂和乐》的教学与创编中老师至始至终都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和节目编排的组织者。学生在教学和创编中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 他们完全参与到教学、创编和表演当中。这种自编自演的综合的教学, 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节目创编的能力, 还增加了他们的综合艺术知识, 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表演能力, 培养了创造性、综合性艺术思维。

1. 声势

以不同的部位、速度、情绪和节奏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拍手、跺脚、捻指、拍腿”的古典声势进行创编。学生自由组合分组, 用四拍子创编四个八拍。这四个八拍以不同身体部位、速度和情绪进行。比如:第一个八拍用手指捻出六种节奏型并持续一个八拍时, 上身和手臂都可以加上左右摆动的动作, 这时学生的情绪是欢快的、轻松的;第二个八拍再换成用脚跺一个八拍的不同节奏型, 同时手臂摆动做跑步状, 加快速度, 情绪是紧张的、激动的。第三个八拍换成用双手拍打臀部持续一个八拍来演奏不同节奏型, 同时身体上仰、抬头并往前走, 速度放慢, 情绪是悠闲的、得意的。第四个八拍是用手左右拍不同节奏型持续一个八拍, 同时双腿跑动, 稍加速, 情绪是兴奋、开心的。

2. 斗蛙舞

春节期间的蚂拐节在广西天峨、南丹、东兰以及河池等壮族聚居区广泛流传, 蚂拐舞是壮族人民在蚂拐节中表演的一种壮族民间舞蹈。蚂拐是壮族人对青蛙的俗称。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声势和蚂拐舞融合而成的斗蛙舞, 是把身体产生的声音与广西少数民族蚂拐舞动作相结合的乐舞, 是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声乐本土化实践的探索, 也是对蚂拐舞的传承与发展。

3. 扁担舞

扁担舞是在广西都安、马山等县流传着的一种壮族民俗舞蹈, 又称打扁担。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色彩, 其历史悠久, 现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八桂和乐》中的扁担舞是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角度进行创编的, 把扁担和板凳作为乐器, 通过扁担与扁担, 扁担与板凳间的敲击进行音乐演奏, 使音乐和舞蹈、声音和动作在演奏中实现统一, 同时还加入了其它打击乐的伴奏, 体现出壮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淳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不仅是对传统扁担舞的传承, 而且是对以往扁担舞的革新。

4. 簸箕舞

在《八桂和乐》的实践中, 把簸箕从一种劳动人民手中最原本的农用工具通过簸箕筛米、手拍簸箕、对敲簸箕等动舞蹈动作的演奏使之开发成乐器。后面打击乐队与簸箕舞同时表演。通过声音和动作, 音乐和舞蹈的结合, 实现人与簸箕的浑然一体, 形成丰富的视听效果, 充分体现出广西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善良。

5. 银饰舞

在广西苗族、瑶族和侗族的妇女都有佩戴银饰的习惯。尤其是苗族银饰种类之丰富、工艺之精湛, 堪称世界一流。银饰穿戴在身上, 随着身体的摆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这就是苗族姑娘最原本的乐器。在《八桂和乐》中苗族银饰的乐器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把银饰作为乐器来使用, 通过舞动银饰所发出的悦耳声音进行演奏, 不同姿态、不同力度的身体舞动带动银饰发出不同节奏和音色的声音, 在身体上寻找动作和声音, 舞蹈和音乐的最佳结合, 从而形成良好的视听效果。

6. 八桂歌声

广西是个能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 被誉为“民歌的海洋”。在《八桂和乐》中的“八桂歌声”主要是以演唱苗语歌曲为主要内容。在打击乐和银饰舞蹈表演中加入苗语歌曲更能体现苗族妇女的温柔与钟情。《八桂和乐》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作品, 在节目主题与整体框架确定之后, 根据节目不同时段反映的主题特征, 把声势、簸箕舞、扁担舞、银饰舞、斗蛙舞与音乐进行整合, 乐队和舞队之间需要紧密配合, 乐段之间的衔接要求自然协调。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八桂和乐》中的运用

《八桂和乐》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为指导。首先是奥尔夫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理念。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创立是以“原本性”思想为基础的, “原本性”的思想决定了奥尔夫众多音乐教育观念的形成。关于奥尔夫原本性的具体形态奥尔夫谈到:“原本的音乐、原本的动作、原本的语词形式和动作形式, 什么是原本呢?原本的拉丁文是Elementariuos, 意思是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 适合开端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 而是和语言、动作、舞蹈融为一体的。”[1]

本次《八桂和乐》的实践从原生性、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普及性和多元文化这六方面来理解、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

高职高专声乐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曾美英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声乐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通过对声乐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加大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效果。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接下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高职高专;声乐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系作者“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课题《高职高专声乐课程内容及模式改革初探》”系列成果之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日益发展, 各个专业门类也在不断崛起和完善。作为文艺类的职业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怎样在普通本科院校林立的环境中求生存?作为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课程, 怎样才能作到既能传承、吸取传统声乐教学中的优势, 摒弃瓶颈, 打造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呢?诸多的问题摆在教学一线的声乐教师面前。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教高16号文的指示, 高职教育应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根据文件的指示精神, 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大部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大学三年内能具备舞台表演能力, 以及具备就业岗位所需的指导他人演唱、排练节目等能力。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和摸索, 本课程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工作。

一、多渠道的调研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工作, 它是我们制定声乐教学大纲、确定声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声乐教学模式以及明确教学理念的基石。

调研结果之一——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

声乐 (含少儿声乐教师) 教师及陪练岗位:主要工作是熟悉发声原理, 掌握大量的声乐 (含少儿) 曲目, 循序渐进地教授或辅助教授发声技巧、歌曲演唱以及相关的音乐素养等知识的培养。

文艺骨干岗位:主要工作是主持或协助组织、策划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形式, 组织或排练文艺节目, 丰富群众、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合唱队员岗位:主要工作是熟悉合唱队的组建、声部划分, 理念的“原本性”。《八桂和乐》围绕广西本土少数民族的最原始、最原生、最原本的素材进行创作。把壮族、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物品、劳动工具、服装饰等物开发成乐器, 并综合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和舞蹈等基本素材进行创作, 这是作品中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现。在《八桂和乐》中即有苗族的语言, 银饰、歌曲和舞蹈动作, 又有壮族的蚂拐舞, 仫佬族的嘣鼓等, 这些内容不是简单堆砌而成, 而是在领会奥尔夫的精髓上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共同演绎综艺术作品。

《八桂和乐》的教学创编方法是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指导。奥尔夫认为即兴奏乐是最古老、最原本的创作形式, [2]即兴创造不仅仅是指导老师在创作, 也包括学生及演奏者的创造。在《八桂和乐》作品中, 从乐器选用、乐器开发到声势表演, 甚至从一个细微的动作到歌乐舞之间的综合演奏都充分地尊重、鼓励、发现和采用学生及演奏者的创作, 因此每一部分的作品创编者不只是指导教师, 也包括表演的每位学生。奥尔夫认为音乐是属于每个人的, 而不仅仅属于专业人士的, 每个人都有即兴创作懂得合唱所需要的声音状态、各声部的声音协调性的训练, 积累并掌握多种类型的合唱曲目, 有较好的合唱演唱能力、合唱指挥、组织协调能力等。

调研结果之二——用人单位对声乐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

大专以上全日制优秀毕业生, 各种唱法都需要, 其中声乐教师和助教以及合唱队成员就需要美声唱法的学生, 独唱的就需要民族和通俗的多些, 但是要那种比较正统的、有美声基础来唱的那种民族、通俗唱法, 此外, 还有很多培训学校需要懂少儿声乐教学方法。合唱队成员主要是下到各团队工作, 平时要组织排练, 分声部排练、指挥、自己也能演唱。

要求一专多能型的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 但是一专多能不是不要专, 而是一定要专, 你的所学专业越具体越好, 不要模棱两可, 有一门最好的的专业的基础上再体现其它能力, 需要组织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有很好的与上下级沟通、协调能力的学生。参加过各种艺术团体、有舞台实践经验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录用。

二、声乐课程目标

综合以上调查情况, 确定了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目标, 即根据学生自身情况, 专业教师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 因材施教,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 从以下几个课程知识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声乐基础训练、歌唱技巧训练与声乐作品处理、声乐组合排练、舞台艺术实践、实训项目教学、教学成果展示等六个模块, 通过这六个大模块的教学, 使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 能根据自身的条件获取一定的歌曲演唱能力, 如能拿到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并掌握一定的声乐教学方法。

2. 能具备完成声乐课程大纲规定的周末音乐会、声乐观摩

会、才艺大比拼、时令性成品音乐会、毕业音乐会等其中的部分声乐节目的职业技能。

3. 能演唱及排练简单及中等难度的重唱、小组唱、少儿歌曲等。

4. 能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力和舞台审美情趣。

5.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等社会活动能力。

三、声乐课程内容改革

传统的声乐教学主要是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声音技巧训练、

音乐的潜力, 因而尽管《八桂和乐》的演员都来自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生, 但是在老师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指导下仍然能够创作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金经言.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1.

[2]李旦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2.

打击乐教学实践 篇2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分析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打击乐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打击乐演奏活动使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全面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呢?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整体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随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

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打击乐中,节奏则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地打出各种节奏型,也就不能整齐协调地进行演奏活动。实验中,我以奥尔夫的人体打击乐理论为依据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图谱教学法 1.图形谱法

我们平时使用的乐谱,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讲,要很好地把握,是很困难的。为此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来代替,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形象直观的把乐谱展示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

2.动作谱法

主要是 让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通过拍手,跺脚,拍腿,手腕花等动作进行节奏训练,使幼儿快速掌握音乐的整体结构,为协同一致地演奏好乐曲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指挥法

指挥法是打击乐演奏整体教学法的一个核心。为了完成演奏任务,在活动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本身的动作必须到位、准确,洋溢着热情。2.坚持培养幼儿良好的看指挥的演奏习惯。3.教幼儿学习分声部看指挥时,可以用身体动作指挥或乐器演奏的模仿动作指挥以及语言提示,逐步过渡到用手势指挥和看眼神提示。

4.在声部转换前,提前将自己的头部和目光转向下一个将要演奏的声部。

(三)创造法

创造法 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制定音乐作品的配器方案,和参加编制变通总谱的过程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音乐结构。例如;在虹彩妹妹这首乐曲的编配过程中,先让幼儿反复地倾听,感知音乐,再启发幼儿探讨作品结构,知道乐曲由两段组成,并且是相同的。再进一步发现每段乐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一个乐句又由四拍组成。在完全掌握了乐曲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图形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创编法之前,幼儿必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节奏语汇,对各种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有运用乐器进行联想和表达的能力。

二、打击乐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中,幼儿运用了已有的听音乐拍手的技能,在一拍一下敲打乐器的同时,巩固了对均匀节奏的掌握及其他时值的学习,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发展了幼儿的类比思维,完整地认识了乐曲结构,音乐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二)促进了幼儿非音乐能力的发展 1.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

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可以自选乐器进行演奏,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编配乐器,或者根据音乐的节奏、结构自编各种动作。可见,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能够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真挚、自然的情感和积极的情绪。尤其能够主动地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情感。当他们情绪低落时,优美的旋律可以使他们心情开朗。一首美好的音乐、一次生动有趣的节奏活动,都可以是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2.有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节奏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在集体活动中,为达到统一的目的,幼儿逐步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注意别人的行动,服从集体的需要,尊重同伴,了解自己行动的结果对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尽力与集体保持一致。比如在演奏前,乐器拿出之后,凡没有轮到的幼儿必须控制乐器不发出声音。整个演奏过程中,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音色的力度,确保演奏效果。结束时,按指挥的手势放回大腿。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能够抵抗外界的诱惑,克服各种困难,这些无形中都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

3.有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打击乐教学实践 篇3

【关键词】口岸;卫生检疫;证件

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90%都是利用海运运输的。而船员则是海运的最基层主体,是维系海运正常运行的最基础力量。保障外贸船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既是维护船员个人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外贸健康发展的题中之意。但在执行口岸卫生检疫查验过程中,发现涉及《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以下简称健康证)的制假用假行为有增多的趋势,对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保障我国公民生命健康安全带来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泉州检验检疫局的执法实践经验,为遏制健康证制假用假乱象、保障外贸船员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泉州口岸执法打假实践

2015年以来,泉州局在执行口岸卫生检疫查验过程中,多次发现船员所持的健康证是伪造的,至2016年9月累计查获伪造健康证18份;此外,该局连续接到多起其他口岸检验检疫局要求核查健康证真伪的电话,而经过核查,这些健康证均为伪造证书,涉及的船员均未经法定体检机构健康体检。

鉴于涉及健康证制假用假违法行为的增长态势,泉州局组织开展了打击制售、使用伪造健康证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了国境卫生检疫秩序,有效保障了船员生命健康安全。其具体措施包括:

1.领导重视。该局专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打击制售、使用伪造假健康证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并由局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局领导主管,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为取得公安部门的支持,该局还积极向其上级局福建检验检疫局请示汇报,由福建检验检疫局领导与泉州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就共同打击制售、使用伪造假健康证专项行动形成共识,泉州市领导专门批示要求公安部门要迅速组织侦查、依法打击。

2.加强口岸查验。专门举行“真假健康证辨别”专题研讨,提高口岸一线查验人员的“辩假”、“查假”能力。同时,加强口岸查验力度,对每份健康证和预防接种证均认真辨别,发现疑点时马上与发证单位联系、核实。此外,还专门组织卫生检疫、执法稽查人员开展法律适用问题研讨,熟悉对使用伪造健康证的实施行政处罚程序。

3.强化打击力度。对于使用伪造健康证者,及时移送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对于伪造健康证者,在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第(四)项、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以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的基础上,及时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进一步追究其刑事责任。

4.密切与公安部门联系。该局领导多次带队走访泉州市公安局,共同研讨联合打击制售伪造健康证违法犯罪行为的行动方案,成立打击制售伪造健康证专案组,并畅通移送使用伪造健康证者渠道,建立紧密联系机制,为打击制售、使用伪造健康证专项行动取得成效打下良好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布控,该局联合泉州公安局成功端掉1个制假窝点,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经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并被法院认定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

5.实行打防结合。通过发放《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告知书》、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口岸相关单位和人员国检卫生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既扩大打击假证的社会影响,营造浓厚打假氛围,又督促相关人员知法守法,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与船务公司、船舶代理公司等单位建立约谈制度,提醒船务公司加强对新招录船员对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使用伪造证书的危害性,以及监测体检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执法打假面临的困难

泉州局在打击制售、使用伪造健康证违法行为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影响着打假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1.假证证伪难度较大,耗时长。由于全国各检疫机构健康证书签发系统未联网,且存在部分由航海医院签发的格式不同的证书,在查验发现疑似假证时,只能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联系发证单位来查验真伪,查验和出具伪造证明的相关手续繁琐,耗时较长。

2.部分船员自我防病意识淡薄。部分船员对传染病防治认识还不够,对健康体检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往往不会主动去做,而一旦船期紧张,临时办证来不及,就花高价买假证应付了事,甚至有的船员因路途较远,懒得去体检,购买假证图方便。

3.检验检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出入境人员对检验检疫工作还不够了解。在办案过程中,有的船员以为没有健康证会被扣下,进而导致丢掉工作,故而冒险作假。有的船员对自己已经有海事健康证,还要去办卫检健康证表示不理解。

三、关于执法打假的建议

根据泉州局的执法打假取得的成效和发现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打造一个平台、守住两个关口来遏制健康证制假用假乱象。

1.打造证书查询平台。对健康证真伪的鉴别,不论对于检疫查验执法人员,还是对于持证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全国各检疫机构健康证书签发系统尚未联网,且由航海医院签发的证书格式与检验检疫系统不同,检疫查验执法人员在查验发现疑似假证时,只能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联系发证单位来查验真伪,查验和出具伪造证明的相关手续繁琐,耗时费力,不利于一线执法。而对于持证人来说,没有可供查询证件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也增加了其被“中介”、“代理”们可办理出真实、有效健康证之类的谎言蒙蔽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打造全国性的卫生检疫证书真伪查询平台,将全国各保健中心证书签发数据统一到一个数据库,对内提供执法信息支撑,对外开放真伪验证查询,为遏制健康证制假用假提供技术支撑。

2.守住执法检疫关。严格守住执法检疫关,不给违法者留下任何侥幸的空间,是有效遏制健康证制假用假的基础。因此,要运用风险管理的思维,对出入境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将出入境交通员工、出国劳务人员、食品从业人员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对其健康状况和证书的查验,根据国内外疫情情况,动态调整出入境人员风险等级,把好出入境人员查验关。要严守执法检疫关,一要强化培训,组织一线检疫执法人员开展证书查验培训和考核,及时总结泉州口岸查验假证经验方法,提高口岸检疫执法人员查验识假能力。二要联防联控,提升部门协作合力。要注重与口岸联检部门密切配合,向其它口岸联检部门通报检验检疫相关要求,请其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有可疑人员时及时移交检验检疫部门处理;此外,还要强化与航运公司、代理的信息交流,通过航运公司、代理提前将检验检疫要求告知出入境人员,及时对获取的往来交通员工、旅客信息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重点查验对象。三要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办证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向体检人员、出入境船舶、劳务输出公司等主体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及监测体检的工作流程,促使体检人员知法守法,充分认识到监测体检的重要性和使用伪造证书的危害性,避免上当受骗。

3.把好打击力度关。持续加大对健康证制假用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真正树立违法必究的权威,提升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成本,让制假者、用假者不愿违法、不敢违法。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人,对于伪造健康证者,应严格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第(四)项和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加以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使用伪造的健康证者,应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即便是情节较轻的,也应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同时,加大对制假窝点的打击力度,积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加大部门联动力度,集中力量捣毁制假窝点,对抓获的违法行为人及时通过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宏 尹琦 林桂强,等.国际旅行者的健康保证-预防接种[J].中国检验检疫,2003,2,55-56.

[2]蒋惠坚 欧阳钦芬 柯永忠,等.国际船员使用伪造证书原因剖析及其杜绝对策建议[J]口岸卫生控制,2011,2: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法规全书中国计量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5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19.

作者简介: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探析 篇4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为了给自己一个挑战,我在优质课中选择了一节打击乐活动《茶之乐》。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组织完《茶之乐》这节活动,我对打击乐教学又有了更近一步的探析。现在的幼儿教育提倡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策略,具体到打击乐应该研究些什么呢?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的特点、乐器的特点以及乐器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这项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纪律和责任感,是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那么,如何进行打击乐教学呢?

一、要选择合适的乐曲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其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而打击乐是根据乐曲来打击乐器,通过各种乐器给音乐配伴奏以使乐曲更动听。同时也能使幼儿通过乐器敲击来表达和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时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容易敲击出效果,如进行曲,这样便于幼儿掌握节奏特点。待幼儿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选择一些节奏较复杂的乐曲。小班可以2/

4、3/4拍乐曲为主,如《大雨和小雨》这首乐曲很适合小班幼儿作为打击乐的乐曲。这是一首2/4的乐曲,节奏特点非常明显,前八小节与后八小节旋律完全相同,中间八小节有所变化。在配器时可以根据乐曲中间八小节是高潮的特点,多选用一些乐器,同时节奏可与前后有所不同。前、后两段可以节奏相同,这样既便于幼儿掌握,同时也会使敲击出的效果悦耳、动听。另外,许多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乐曲,节奏型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

另外还可以结合孩子们所喜爱的乐曲。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配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

二、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之前要熟悉乐曲并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比如,选取的音乐作品有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在此基础之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三、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并会操作

幼儿打击乐器常见的有:铃鼓、串铃、三角铁、碰铃、响板、沙锤、鼓、锣等,演奏所有的打击乐器都要求幼儿手腕放松、灵活、不僵硬、有弹性,能控制手的动作。如在小班进行打击乐教学中,先引导幼儿在敲打、摇动、振动、抖动中,感受音响的效果及其带来得愉快感。幼儿在刚进行节奏乐训练时,只要按照一定的速度拍打,与音乐节拍一致即可。对于中班的孩子,可以逐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奏乐活动。孩子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做游戏,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声音的基本特征:音高、强弱、长短。如:击鼓传花时,哨子、铃铛、口琴等等乐器的应用,即练习了手的动作,又发展了节奏感的辨别和控制手腕肌肉的能力。

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打击乐活动的氛围

学习打击乐,必须先让幼儿会欣赏音乐,使幼儿熟悉、感受、理解音乐的内容、性质、风格、乐器结构及其它环节。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乐曲的情况、幼儿的音乐能力来组织幼儿进行模仿学习是打击乐教学最初进行的基本形式。进入中班下学期,可以逐步进入分声部、创新阶段。甚至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担任指挥。根据作品需要,让幼儿初步拟定演奏方案。在进入大班后,可根据需要将特色乐器如:大鼓等加入到打击乐演奏中。

五、根据幼儿打击乐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相应手段,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所操作的乐器,引导他们联想生活中常见的、可发出声音的、与自己所持乐器相同或相近的物品,发动幼儿从家里找来各类废旧材料:小棒、铁制小棍、铝盒、易拉罐等,将陶制的小猪装上硬币,充当打击乐的“沙球”,两个圆形木板钻出洞为“响板”,废旧自行车铃充当“碰铃”,废旧礼品盒中的圆筒配上小棍为“响筒”,饮料罐的铝盖穿上铁丝圈冒充“手铃”,还可以制成木鱼、串铃……。各种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应用而生,在琴声的伴奏下,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演奏熟悉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大雨和小雨》等,在相互敲打中,罐与罐、瓶与瓶发出的不同声响,鼓励幼儿进行比较,并大胆描述。在此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角,始终都在积极参与、合作。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表现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打击乐活动中,我还重视通过自身的语言、表情、手势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达到活动的目的。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要丰富,随目的的变化,有暗示性,善于用眼神和幼儿交流;语音、语调、语速掌握要有分寸,运用得当,有感染力;恰当地用动作来表现内容;教学方法以幼儿为主体,一切从感受入手,通过小游戏,进行简短节奏发声练习,用故事、玩具、节奏乐、头饰、图片、声势练习(拍手、拍腿、跺脚、嘴打响……)进行教学,整个教育活动始终处在听听、跳跳、拍拍、敲敲、打打的活动状态,每个教育活动都有新鲜多变的内容,让幼儿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之中。

浅论幼儿园的打击乐教学 篇5

一、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打击乐。能发出奇妙声响的各种乐器会给幼儿带来快乐,引发兴趣。因此,在幼儿的学习环境以及活动区中,我们要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常用的音响设备和打击乐器,如音乐磁带、光碟、播放器、小手鼓、铃鼓、响板、自制乐器等,使幼儿有更多接触它们的机会。在幼儿有机会经常自由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去探索可以用什么方法演奏这些乐器,鼓励幼儿用这些乐器创造节奏、声响,为歌曲、舞蹈伴奏或创编故事表演。鼓励幼儿在各种乐器的声响和大自然或生活中的声响之间建立联系和想象。

二、教会幼儿简单的打击乐知识

1. 教会幼儿认识乐器

教会幼儿认识乐器,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幼儿园使用的打击乐器主要有: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钹、锣、木鱼、双响筒、响板、沙球、木琴、大鼓、小鼓等。在认识乐器的基础上,教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给打击乐器分类。如碰铃和三角铁,音色都比较明亮、柔和,通常归为一类;木鱼、双响筒、响板等,音色都比较干脆、圆润,可以归为一类;铃鼓、串铃等,摇动时都有一种颤音的效果,可以归为一类;钹、锣及大鼓各具特色,通常归为特色乐器和加强乐器一类。

2. 教会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

在集体参与的、多声部的乐器合奏活动中,正确的演奏方法包括: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来演奏;用适中的音量和好听的音色来表现;在演奏的过程中,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其他声部的演奏,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整体音响协调一致。而不同的乐器又有不同的演奏方法,如: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木鱼的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沙球的演奏方法为双手各持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下振动等。

3. 教会幼儿配器

所谓配器,是指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根据音乐的性质、情绪和风格,选配音响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打击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追求整体音响的协调和悦耳。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要让幼儿学习一些有关配器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4. 教会幼儿看指挥

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要奏出和谐、美好的整体音响效果,必须学习如何看指挥。根据指挥的要求进行演奏,也是幼儿要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它包括:了解“准备”、“开始”和“结束”的手势动作,以使自己的演奏符合指挥的手势含义;知道用眼睛注视指挥者,在演奏过程中学习以恰当的身体姿势与指挥者沟通、合作和交流;能够看懂和明白指挥者表示节奏和音色变化的动作,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音响协调一致。

三、选择适合幼儿的打击乐教材

音乐。为幼儿选择打击乐演奏的音乐,要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工整。打击乐作品无论是歌曲或乐曲,都必须有鲜明而清晰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并且为幼儿所喜爱。一般可以选进行曲、舞曲或其他富有情趣性和艺术性的儿童乐曲等。如《土耳其进行曲》、《库企企》等。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幼儿熟悉的歌曲或结构短小、节奏简单的乐曲。如《小毛驴》、《两只老虎》等;为中、大班幼儿选择的音乐可以适当复杂一些,结构是二段体或三段体,且段落的旋律带有明显的对比性,适合启发幼儿用不同音色、音量的乐器和节奏型变化来加以表现,如《拨弦波尔卡》、《狮王进行曲》等。

乐器。为幼儿选择打击乐演奏的乐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乐器的音色要好。如铃鼓的选择,鼓面是皮制的要比塑料或铁制的音色好。第二,乐器的大小要适中,便于幼儿演奏。如铃鼓一般以直径12—15厘米的为宜;沙球不宜选用大号的等等。第三,乐器的演奏方法要适合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如铃鼓,小班幼儿可用手掌敲击鼓面的方法演奏,中、大班的幼儿可以用敲奏、摇奏等不同方法;如响板,小、中班幼儿宜用右手掌击左手心的方法敲击响板,大班幼儿则可以学习捏奏的方法。

配器方案。在选择打击乐演奏的配器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两点:第一,适合幼儿的能力。在配器方案的选择中,乐器及演奏方法必须为该年龄幼儿所胜任;同时,其节奏和音色变化以及变化的频率和复杂程度也必须为该年龄的幼儿所能接受。如为小班幼儿选择的乐曲配器方案,其节奏型和音色的变化不宜频繁,一般以一个段落换一种节奏型、一个乐曲安排2—3种乐器音色为宜,中、大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可以递增。第二,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即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对比统一性和丰富完整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整体音响效果。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竹制打击乐器 课堂教学 实践场域 人

【中图分类号】J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11-02

一、竹制打击乐器意蕴寻踪

1.何为竹制打击乐器

我们可以将“竹制乐器”分解开来理解,“竹制”即用竹子为原材料制做而成的物品。“乐器”在《新现代汉语双语词典》中是这样注解的:“乐器,演奏者演奏音乐时可发音的器具。”通过对上述两个词语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竹制乐器”定义为:以竹子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供演奏者演奏时所使用的器具。百度百科把打击乐器定义为“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通过上述词语的解释可以把竹制打击乐器理解为:用竹子加工而成的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发音器具群。

根据Sachs-Hornbostel乐器分类法体系,笔者将整套竹制打击乐器内的演奏乐器分为:

第一,体鸣乐器。它又分为以下几种:①敲击体鸣乐器:敲击体鸣乐器占竹制打击乐器总数量的2/3左右。主要包括,船琴、帕德拉、小竹板琴、竖挂共鸣筒全竹结构的竹板琴、德朗琴、基诺竹筒琴、竹炭管琴、竹棒子。②摇击体鸣乐器:竹沙锤。③摩擦体鸣乐器:竹刮琴。

第二,膜鸣乐器:竹排鼓。

第三,气鸣乐器:拍鼓琴。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就拥有了数量惊人的乐器,特别是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更是震撼了世界。历史用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拥有惊人的智慧。先秦时期,根据乐器制作材料,把众多的乐器分成八大类,称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竹制乐器中的笛、萧、言等乐器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中国竹制乐器自古就是‘八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种类达二百余种,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新的竹乐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竹子作为制作乐器的材料在物理机械性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且富有弹性、硬度适宜,易于震动,这些在制作乐器方面是最重要的标志”。由此可以看出,竹制打击乐器本体性特征适应于集体课堂教学。

本文为了便于竹制打击制乐器课堂教学研究,笔者对竹制打击乐器的使用范围做了以下界定。世界范围内的竹制乐器的种类繁多,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各国。王安国教授通过对东南亚及中国竹制乐器的研究,改创了一套竹制乐器,并赠与福建师范大学,以便用于课堂教学研究。其中包括:船琴、帕德拉、小竹板琴、竖挂共鸣筒全竹结构的竹板琴、德朗琴、基诺竹筒琴、竹炭管琴、竹棒子。本选题的研究对象就是基于这套乐器的范围,并从教学的角度有选择性的把这套乐器应用于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情境中竹制乐器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竹制打击乐器作为一个认知工具被使用,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掌握竹制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内化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单一的把竹制打击乐器定义为认知工具,势必会造成重技能轻综合的教育现象。教师通过手把手的知识灌输,带来了一定知识量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种演奏几乎没有创新可言,师一言、学必行的现象比比皆是。

经济、文化、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便利的生活,更多的是挑战。国际关系日益微妙的今天,中国要立足于世界,就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教育是重中之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告诉我们,教育要先行于社会,只有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社会才谈得上发展。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怎么抓住本质来进行竹制乐器课堂教育?笔者认为,要进行好的教育,就要进行“人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竹制打击乐器的“人教”教育,不是舍弃音乐本体谈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如,一首乐器怎样教才能更好的把教师要传达的知识输送给学生,这其中有很多好的方法。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课堂情境教学中,竹制打击乐器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认知工具,而是主体教学中的一个伙伴,它有血有肉,变化多端,有想法的学生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竹制乐器进行交往互动。

二、新课程标准下竹制乐器课堂教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它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傳承民族文化,增进对世界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新课标明确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音乐课程的价值。当一个人试图去改变整个社会,也许他做不到,但当他试图改变自己,也许他却改变了整个世界。所以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的价值,就要试图改变个体——学生本身。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主要是王安国教授改制的乐器)的优点是灵活多变,实践性较强。它以打击乐为主,有通过竹子自身发声的,有通过铁制的膜发声的,还有通过气鸣发声的。多样性的乐器放在一起,构成了不同的音色,不同的乐器音色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感官体验。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易掌握,学生演奏起来较简单,不像很多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学期时间长,困难多,不易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竹制乐器这种优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竹制打击乐器自身的特点,促进了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动,对新鲜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一种动手能力强、易操作的教学模式,且极具趣味性。竹制乐器本身的特点也告诉我们,它是符合的,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传输给学生,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三、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二维关系解析

1.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中的人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转换了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对节奏、旋律、身体律动、合奏、齐奏、轮奏等不同侧面的感受,体会音乐的美感。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每个个体又必须服从于集体,追求和谐,共建学习。在这一点上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解决了近几年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如:过度强调知识,成为典型的文化课教学,学生听讲,却不知所以然。学生的主动性受限,偏离了音乐课的学科性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2.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本体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的知识主体即是音乐本体自身。《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重点对音乐本体的学习进行了强调,即走进音乐,探索、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课程最为核心的仍然是音乐,只有以音乐为本体,进行感受与鉴赏,参与表现才能体现音乐的最终价值。”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音乐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聆听、伴着乐器歌唱、演奏、即兴编曲、音乐剧等教学模块,注重音乐本体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同时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中,强调“原本性”教学,通过肢体律动、母语文化等教学模块,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这点上,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对于实现总目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 释

1 马在淮.现代汉语词典[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847

2 肖川.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3、229

参考文献

1 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上一篇:步态识别技术方法研究下一篇:现场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