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打击乐教学

2024-09-18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共12篇)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 篇1

摘要:幼儿打击乐指的是幼儿使用一些简单、适用的打击乐器,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齐奏、歌唱抑或者为音乐游戏伴奏。幼儿自打进入幼儿园以后就能够学习伴着音乐来敲打乐器了,因此,从幼儿园常用的打击乐器,如大鼓、碰铃、串铃、锣等来研究打击乐的教学法很有必要。

关键词:打击乐,声音,节奏

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能力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对声音以及幅度较大的动作非常感兴趣。细心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婴儿无论抓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敲敲打打,一旦敲打之后发出了平时难得听到的声音,他们就会觉得十分新奇。稍微大一些的幼儿则能打出简单的节奏,进入幼儿园之后,他们就可以开始接触并学习打击乐器了。

一、打击乐的内涵

顾名思义,打击乐是一种主要通过击打方式来演奏的器乐形式,由于其华丽多变的音效以及充满生机的演奏形式而深受幼儿的喜爱。打击乐有着培养乐感、激发创造潜能以及提高协作能力等作用。实际上,打击乐极强的渲染力离不开演奏者共同的合作,为了完成演奏,演奏者必须全神贯注地跟随着音乐,时刻注视指挥的动作,需要演奏时就卖力展示,需要休止时就仔细聆听,这无疑能够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协调能力。

二、幼儿园常用的打击乐器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幼儿园常用的几种打击乐器。大鼓,发出的声音较为沉闷,但如果用力击打的话能够通过共鸣产生强烈的声音,是最能突出强拍的打击乐器之一。击鼓的时候,如果手臂僵硬,那么鼓声听起来会特别死板,但如果手臂灵活,那么鼓声听起来则会富有弹性。串铃,是多个连在一起的小铃,一般都是圆形的,演奏者可以手持串铃随着音乐晃动,并根据音阶的变化改变晃动的力度。双响梆子,一手持小棒一手持梆子,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敲打的速度与力度。如果敲打的速度快,那么声音将会非常清脆,当然这也需要演奏者手眼协调、腕关节灵活。双向梆子的声音和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马蹄声较为相似,能够为富有草原气息的音乐增添别样色彩。近年来,不少幼儿园还增加了三弦琴与小钢片琴等打击乐器。上述这些乐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对音高的认知,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购置乐器的时候必须检验音准,以保证其发声效果。当乐曲节奏发生变化的时候,打击乐器的打击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从而保证乐曲的生动性与连贯性。总而言之,想要保证乐曲的质量,就必须根据它的曲谱特点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并根据音阶变化随时调整打击方法。

三、打击乐的教学步骤与方法

幼儿园小班学生可以学习打击乐,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合奏,等到升入中班和大班之后,可以让他们选择演奏更加复杂一些的打击乐器,并逐渐独立演奏。打击乐教学步骤与方法如下:

1.介绍乐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教师每次只向学生介绍一种乐器,让他们了解这种乐器能够发出哪些声音以及应该怎样使用该乐器。

2.熟悉音乐

由于打击乐器都是配合乐曲的,所以,教师在介绍了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之后,就应该让孩子们熟悉音乐。只有熟悉了音乐,他们才能感受到应该如何把握节奏以及打击的方法。教师可以先带着孩子们随着音乐拍手,让他们记住哪里需要打击乐配合。教师应尽量安排小班幼儿合奏,为他们提供简单的打击乐器,串铃和小鼓等都可以。

3.空手练习

至于中班和大班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稍微复杂一点的乐曲,也可以让他们轮流打击不同的乐器。由于这种演奏的复杂程度较高,所以,在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之前,可以让孩子们空手练习,这样可以避免新奇的乐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乐曲的结构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轮流学习不同的打击方法,之后所有小组再集中在一起演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给孩子们稍多一些的学习时间,为他们反复示范应该如何正确击打乐器,以保持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

4.随音乐打击乐器

完成了空手练习之后,就可以让幼儿随着音乐打击乐器了。教师可以安排打击相同乐器的孩子们坐在一起并让他们轮流击打不同的乐器。有些幼儿胆子比较小,教师应尽量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当然,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幼儿自主学习,在他们有错误的时候给予及时的纠正与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想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长期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幼儿的打击乐教育也是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推敲作品的处理方式以及乐器的打击方法,以保障教学质量。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加入了研究打击乐教学的行列,教育各界对幼儿打击乐教育的重要价值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未来我国的幼儿打击乐教育质量一定会持续改善。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 篇2

一、给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个人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生活,身心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感情才能得到满足,有话才能敢说,愿意说,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要求自己既是组织者,友一起做游戏,尝试使用乐器,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试图开发幼儿创新、创造能力。

如:打击乐《运动员进行曲》,是′一首节奏感强的乐曲,在组织幼儿学习时,重点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创新能力。

首先让孩子倾听音乐,在倾听的基础上,用心、脑、感觉音乐的优美旋律、音乐的音色、速度、力度、然后把心理的感觉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如:听完音乐后,心理感觉很优美,很有劲,很热烈等。在此基础上我提议:我们大家都感觉这首音乐这么优美,这么热情,那么我们用什么乐器来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呢?孩子一起讨论并尝试用不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如:有的孩子建议用铃鼓,声音比较响亮,有气势。有的孩子建议用碰铃,声音较为清脆。还有的孩子建议用双响筒,节奏感更强。在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逐一用不通的乐器进行演奏,打出乐曲的各种节奏,同时幼儿的情感,创新、创造力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开发,得到了锻炼。

二、让孩子在乐器演奏中,体验合作能力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 篇3

摘 要: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打击乐器的探索、乐曲节奏及结构的探索、多种打击乐器合奏的探索三个方面入手阐述怎样通过打击乐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控制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合作能力等。

关键词:音色;乐曲节奏;乐曲结构;合奏、合作能力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就是一种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一种活动。如何让孩子们这种无意识的敲打行为转化为有意识、有意义的打击乐活动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是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表达自己的想象与情感的活动,它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还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责任感。幼儿都非常喜欢打击乐活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幼儿在演奏时杂乱无章,有的跟不上节奏,有的随心所欲,还有的幼儿离开教师的指挥就不能演奏。通过多年的打击乐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要改变这些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打击乐器的探索

刚接触打击乐器的幼儿非常兴奋,也非常迷茫。他们用各种方法让打击乐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幼儿的发声是杂乱的,他们发现的演奏方法不能进入长时间的记忆,很难保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给宝贝取名”的玩乐器的活动。我首先让每个幼儿都有一个自己的宝贝(打击乐器),然后让他们自由地让宝贝发出声音。在幼儿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自己的宝贝所发出的声音的时候,我请幼儿给自己的宝贝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且让幼儿说出自己为什么要给宝贝取这个名字。在讨论名字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向地引导幼儿总结乐器的使用方法、音色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分辨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例如,在介绍圆舞板的过程中,我从圆舞板的形状、材质、声音的特征引导幼儿了解:圆舞板是圆形的、像板面一样光滑、发出的声音就像舞曲里的节奏“嗒、嗒”。由此,宝贝的名字可以叫圆舞板。在介绍三角铁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听到了一长一短的“叮”的声音。这个悠长的“叮”和短促的“叮”都是这个三角铁发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在不断的尝试中终于知道了敲击三角铁会有“叮——”的声音,但当用手抓住三角铁让它停止震动时,“叮”的声音就会马上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发现了虽然三角块是一种乐器,但是不同的演奏方法却会有不同的声音。幼儿在这些探索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于各种打击乐器形成了自己的经验记忆,这样,幼儿只要拿到一种打击乐器就会知道简单的使用方法,就会了解这种乐器的基本音色。

二、乐曲的探索

拿到一首乐曲,该怎样演奏呢?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熟悉乐曲。对乐曲的探索过程主要包括对乐曲节奏的探索和对音乐结构的探索两大部分。

1.乐曲节奏的探索

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打击乐中,节奏尤为重要。节奏感的稳定是幼儿运用打击乐器演奏表达自己情绪情感以及想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幼儿的节奏感是需要教师重点培养的。对于幼儿来说,四拍节奏型乐曲是在音乐活动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掌握的节奏类型。所以,我们一般选用四拍节奏型乐曲作为起点。

奥尔夫认为,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幼儿感到非常熟悉和亲切。从幼儿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语言的要素与音响构成的要素,甚至情境的表现特征、风格都是相通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语言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幼儿进行节奏感的练习。

例如,在感受四拍节奏时,教师先让幼儿朗诵诗歌《悯农》《咏鹅》,在朗诵的过程中,让幼儿跟随朗诵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幼儿在熟悉的诗歌中感受四拍节奏型的时值长度,并且通过身体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四拍节奏的韵律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能学会自己控制节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积累空拍和延长音的感性认识。在掌握四拍节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古诗继续引导幼儿进行三拍、二拍乐曲节奏的探索。

2.乐曲结构的探索

乐曲结构是指乐曲的形式的设计和内容。

(1)乐曲的形式包括体裁、句式等,其中乐曲中的重复是幼儿感知音乐结构的起点。这方面的学习往往从认识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开始。

例如,乐曲《夏天的雷雨》中,“轰隆隆”和“一闪闪”的乐句就是幼儿的关注点,乐曲中的重复是幼儿最容易感知并掌握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发现相同的乐句到发现不同的乐句,逐步掌握整个乐曲的结构。

相对于节拍而言,乐句具有更长的时值,而且每个乐句的旋律各有异同。有的乐曲中还分为几个乐段,乐段与乐段之间也有不同,每个乐段所表现的情绪情感各不相同,这就给幼儿的学习增添了难度。

例如,在乐曲《大中国》的演奏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将乐曲分为两个乐段,前面是叙事的,后面是抒情的,叙事的轻松明快,抒情的绵延婉转。

在探索乐曲结构的过程中,不是每个幼儿都能关注到乐句的重复和变化、乐段情感的变化的。幼儿乐句感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教师只有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让每个幼儿都有较大的进步。

(2)乐曲的内容是指通过塑造形象再现现实生活,以及这一现实生活所体现的情感,包括主题、人物、事件等。

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从周围的生活中提取经验,将活动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之上,帮助幼儿激活生活中的经验,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想象,提高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的创造性和表现能力。

例如,在打击乐《郊游》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回忆郊游以及郊游的愉快心情,让幼儿对乐曲所表现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乐曲。这是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幼儿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幼儿就能欢快地将这首乐曲演奏出来。

三、多种打击乐器合奏的探索

打击乐活动一般都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乐器演奏中的合作协调主要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同伴、集体的演奏,并努力使每一个人、每一声部的演奏都能服从于整体音乐形象塑造的效果。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合作协调能力是关系演奏的整体效果,关系幼儿在团队中能否顺利进行表演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打击乐活动中的重点。在活动中,幼儿必须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服从集体的需要,尊重同伴,了解自己的行动对同伴、对集体的影响,尽力与集体保持一致。

在每个乐曲演奏之前,我们让幼儿自由挑选乐器,并一起讨论演奏方案,什么乐器在哪个乐句、哪个节拍演奏,乐器演奏的声音是长是短、是重是轻,在幼儿都有了了解之后再开始演奏。同时,在演奏过程中,幼儿会互相监督、互相提示。往往不用教师提醒,幼儿会自己找出演奏中不协调的因素,并提醒同伴改正,将演奏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

打击乐活动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完成,需要教师心中装有大目标,不断调整小目标,做到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打击乐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打击乐活动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的优势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 篇4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 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 在这一领域内, 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 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 在教师的指导下, 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打击乐教学从开发音乐感知、体验音乐美感到说话教学的点滴。

一、打击乐教学中培养幼儿节奏感

奥尔夫指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 是音乐的生命, 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旋律的骨骼, 节奏要素比旋律更重要、更基本。 ”因此, 在练习时一定不能脱离节奏, 要通过节奏练习引导幼儿走进音乐。 在这样的学习中, 儿童可以得到一种满足, 而满足感又增强儿童的自信。 同时, 儿童的音乐能力及非音乐能力均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这种节奏的学习能帮助儿童初步感知音乐, 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二、打击乐教学中开发幼儿的智力

打击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儿童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组成的, 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 当儿童在学习打击乐时, 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 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 处于“兴奋”状态。 许多科研成果表明, 当儿童学习打击乐器时, 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 使得反应更灵敏, 智力得到开发, 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重大的作用与影响。 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 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 又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 如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中, 在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 之后, 幼儿开始创造新的节奏形如 (×××│×○○│○××‖) 等, 通过自己动脑的创新, 显得格外兴奋和自豪。

三、打击乐教学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在活动中, 打击乐的演奏活动要求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合作性, 既要按照自己所持乐器的声部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演奏, 又要看指挥, 并与整体保持协调一致的合作演奏的复杂过程。 我会让幼儿欣赏、感受、比较同一首乐曲, 用不同的方案演奏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通过比较, 幼儿感受到, 随便乱配, 打击不整齐, 效果就难听, 由此幼儿在心中取得“我要奏出动听的效果”这个一致性的目标。 幼儿目标的一致性正是合作行为产生的基础, 从而保证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如打击乐活动《拔根芦柴花》中, 出现了一些需要用身体动作表现乐句的地方, 在幼儿能完全把握之后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配器。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 拿着打击乐器, 尝试合作表演。 在打击乐《木瓜恰恰恰》中, 我先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水果所代表的节奏, 并告诉幼儿在歌曲中出现的“恰恰恰”需要大家一起念, 在幼儿理解之后, 通过自由讨论选择乐器进行合作演奏。 幼儿在演奏《工农兵联合起来》、《玩偶进行曲》、《郊游 》、《大中国 》、《彩虹妹妹 》、《土耳其进行曲 》等打击乐活动中逐渐学会合作, 并在打击乐演奏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等, 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幼儿在开心、自豪中充分享受成功的体验。

四、打击乐教学中培养能幼儿意志品质

打击乐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 在集体活动中, 为达到统一的目的, 幼儿逐步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注意别人的行动, 服从集体的需要, 尊重同伴, 了解自己行动的结果对同伴和集体的影响, 尽力与集体保持一致。 如在打击乐《土耳其进行曲》活动中, 我把这首曲子分成三个声部, 在演奏前, 乐器拿出之后, 凡没有轮到的幼儿必须控制乐器不发出声音。 在整个演奏过程中, 要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音色的力度, 确保演奏效果, 结束时按指挥的手势放回大腿。 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 抵抗外界的诱惑, 克服各种困难, 这些无形中都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 篇5

设计意图

《小看戏》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秧歌风格的曲子,曲调欢快、热烈,节奏感强。适合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同时配上打击乐器演奏,更能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我想到《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兴趣点,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打棒的奏法,进一步学习使用多种打击乐器演奏乐曲《小看戏》,表现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根据创编的节奏型,为乐曲配上合适的动作并尝试配器。

3、知道既要注意看指挥手势,又要认真倾听音乐,才能整齐合一地进行合作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小看戏》音乐磁带。

2、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3、乐器:小铃、铃鼓、打棒各是幼儿人数的1/3。

4、戏曲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

引导语:妞妞、东子我们一起去看戏咯。(舞蹈《小看戏》)

2、幼儿在舞蹈的基础上,创编身势。

幼儿随音乐创编身势。

引导语:刚才我们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戏)

引导语:我们刚才用舞蹈表现了这首乐器的节奏,你会用身体节奏来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吗?

幼儿创编部分身势。

3、教师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幼儿尝试对教师身体动作的暗示做出节奏动作反应。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方案进行乐器演奏。

幼儿演奏乐器。

交换乐器演奏。

5、观看戏曲。

结束部分

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觉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节奏活动的内容和进度一定要适合幼儿的水平和需要,不能落后,也不能远远超过幼儿的现有水平,最好是在幼儿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加大课程难度。如:××∣××∣幼儿已会拍,但小看戏中的“××∣× ××∣ 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挑战,所以在节奏教学中,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步步推进,巩固之后再加大难度。其次,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做出应变。活动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况,并对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很重要。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浅谈小班幼儿打击乐器演奏教学 篇6

一、熟悉各种乐器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大多未接触过打击乐器。如何让这些会发声的“玩具”走进小班幼儿的生活,让他们喜欢上这些乐器呢?基于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我首先在班级音乐角投放了一些幼儿日常能见得着的物品,如玻璃瓶、竹筒、洗衣板等通过简单地敲打就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能“唱歌”的“乐器”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有了前者的铺垫,接着我们开始将打击乐器如:圆舞板、铃鼓、三角铁、小铃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在自由地敲打探索的过程中认识这些小乐器,在敲敲打打中,他们会感受到这些乐器会比以前的生活乐器发出的音响效果更好,使其对这些乐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个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能给幼儿带来更大的快乐。在幼儿成功的喜悦中,教师适时地采用游戏的口吻及时纠正幼儿在演奏乐器时姿势和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在愉快的玩乐器的活动中,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这种自由敲打乐器的小游戏很适合刚入园不能很好掌握有规律打节拍的小班孩子。实践证明,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乐器的兴趣,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二、建立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规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活动,在培养乐器常规方面,我们并没有硬性规定小班的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而是通过在有序地敲打和随意敲打两种情境的比较中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幼儿通过亲身感受,明白了应该怎样做。接着我和孩子一起商量了打击乐器常规的具体内容:

1. 看老师手势取放乐器;

2. 乐器拿起后或打击乐停下时放在腿上;

3. 看指挥的手势演奏不同的乐器;

4. 演奏时眼睛应该时刻看着指挥;

5. 演奏乐器时应相互倾听。

三、利用多种途径开展节奏活动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要素,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而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打击乐的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1. 在生活中寻找节奏

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节奏。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可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寻找节奏。如:小鸡叫叽叽叽叽、下雨“滴滴答答”等。我们引导幼儿从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不断地倾听、感受,慢慢地,孩子们发现这些声音是变化着的,是有规律的:有快、有慢、有清脆、有沉闷的……我们告诉孩子,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就叫做节奏。我们发动幼儿去大自然中、生活中寻找节奏、倾听节奏,模仿简单的节奏,让幼儿逐渐形成节奏意识。

2. 运用身体动作感受节奏

有资料表明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节奏,在节奏型X X∣X X∣X X∣X—∣中我让孩子边听音乐边做吹号、打鼓、开枪的模仿动作,在 XXXX∣XXXX∣节奏型中,让幼儿做兔跳的动作等,通过愉快的模仿活动,幼儿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以上节奏,而且还感受了音乐的性质及音乐的特点。在用模仿动作学习节奏的同时,我还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学习初步的演奏技能

幼儿打击乐的主要形式是听音乐齐奏和轮奏。小班幼儿注意、协调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欠佳,而轮奏则有轮流演奏及等待的要求。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那些具有具体动作变化、有内容、有意义的律动音乐,以借助幼儿对原来律动的掌握情况,来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根据动作的变化进行乐器演奏的变化,从而达到轮奏的效果。

当幼儿有了初步的节奏能力后,我就选择合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的有规律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1. 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引导幼儿学习齐奏

如“我是小兵”“小小蛋儿把门开”“找朋友”“我自己”等,这些曲子幼儿虽已耳熟能详,但让他们拿上小乐器伴奏,却能使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唱唱打打的活动中,幼儿不但初步感知了乐器演奏与演唱的关系,体会到了自由敲打与随音乐有规律敲打的不同,而且还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初步感知自己敲打的声音与集体齐奏效果的关系,从而逐步使乐器齐奏声趋向协调。

2. 选择律动音乐,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轮流演奏

小班幼儿记忆、注意、协调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均欠佳,而轮奏则有轮流演奏及等待的要求。为此,我们就选择那些有具体动作变化、有内容、有意义的律动音乐,以借助幼儿对原来律动的掌握情况,来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根据动作的变化进行乐器演奏的变化,从而达到轮奏的效果。

在小班开展打击乐器演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了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还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独立性的提高。

如何指导幼儿打击乐演奏 篇7

一、选择适合训练的演奏曲目

传统的打击乐教学, 以训练幼儿的节奏感为主要方向。 在此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打击乐教学活动, 表现为以机械、重复的节奏练习为主, 这样往往会消磨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正确的做法是在打击乐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 还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 把创新意识融于打击乐教学活动中, 让幼儿的打击乐活动富有创意, 真正在敲打中获取快乐, 获得发展。

打击乐是根据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打击乐器, 通过乐器为乐曲配音伴奏, 让乐曲显得更动听、更悦耳。 幼儿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都是通过对乐器打击表现出来的。 因此, 在幼儿练习打击乐的起步阶段, 选择训练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理解接受水平及兴趣爱好, 注意选择旋律简捷、节奏明快的乐曲, 因为节奏明快的乐曲敲打的效果显著。 譬如可以选择进行曲, 就有助于幼儿把握音乐的节奏特点, 降低教学难度, 等幼儿积累了一些经验后, 再选择节奏较复杂的乐曲。 2/4、3/4拍子的乐曲适合小班和中班;4/4拍子的乐曲则更适合大班。 例如台湾儿歌《郊游》的旋律平易亲切, 节奏特点明显, 适合小班和中班作打击乐。 这首曲子是2/4拍, 前面八小节与后面的八小节旋律完全一样, 中间高潮部分八小节有些变化。 在打击乐配器时, 可以依据中间八小节的特点, 多配些乐器;节奏处理时可与前后八小节区分开来, 便于孩子们掌握。 敲出的效果显得更加动听。 再如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乐曲, 节奏都比较明显, 便于孩子们学习。

此外, 教师可以注意平时幼儿都喜欢那些歌曲, 从中挑选一些适合打击配乐的乐曲。 了解孩子们的兴趣所在, 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主动练习打击乐。

二、绘制形象直观的节奏图谱

孩子对音乐节奏虽有一定的体验, 但常规的音乐节奏图谱都用“XX”表示, 他们还不习惯看, 容易混淆。 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对卡通图案有着特殊的敏感, 在绘制打击乐节奏图谱时, 采用他们喜爱的动物或乐器形象激发幼儿看图识节奏谱的兴趣, 使幼儿对节奏乐的学习变得更形象直观、简洁易懂。

小班的节奏乐比较简单, 打击乐器的品种相对较少, 通常只有一两种, 可以将孩子们手中的乐器直接画在图谱上。 这样轮到谁时, 谁便一目了然。 例如学习《小动物在哪里》这个曲子时, 可以把幼儿分成两组。 A组充小鸡, B组充小鸭。 用碰铃表现小鸡叫声, 用沙球表现小鸭叫声。 孩子们边唱边玩。 唱到“叽叽叽叽在这里”时, A组敲击碰铃;唱到 “嘎嘎嘎嘎在这里”时, A组敲击沙球。 练习一轮后, 两组互换角色。 也可将小鸡、小鸭的卡通像直接画在图谱上, 如, 这样更形象、更直观, 幼儿操作起来更简便。

三、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音乐虽美, 然而乐符和图谱较抽象。 幼儿在学习与表现时会形成各种困难与障碍。 要让幼儿通过打击乐表现音乐作品, 首先要利用各种方式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及乐曲的含义。任何艺术只有基于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很好地表现, 音乐也是这样。 例如在引导幼儿学习打击乐《小白船》时, 教师注意到这是一首小朋友们不太熟悉的3/4拍子、 旋律优雅舒缓的音乐作品。 作者用“小白船”比喻夜空皎洁的月牙儿, 也是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因此, 可以先让幼儿静静地聆听乐曲, 感受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的特点。然后通过讲故事、谈话等方式, 讲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与含义。在教学中, 用多媒体创设繁星闪闪、明月当空的情境, 让幼儿扮演小船员, 伴随视频声情并茂的歌声, 做出柔美的划桨动作。霎时间, 大家仿佛进入一个童话般优美的境界中, 深深地感受到了乐曲中所描述的“月亮如一艘洁白的小船在蓝蓝的银河中荡漾的情景”, 为更好地表现乐曲、演奏乐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 再让幼儿来演奏时, 一曲符合音乐风格的打击乐便水到渠成。。

打击乐的演奏方法说起来是既简单又复杂。 它的简单在于:幼儿只要按照一定的节奏敲击乐器, 就可以进行演奏;它的复杂在于:通过合奏、轮奏各种变化, 可以演绎出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 但要掌握这些演奏的变化方式,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与许多事物一样“入门容易, 提高难”。 比如《对鲜花》的前半段在一种乐器演奏中加入另一种乐器合奏, 在后面乐段中又换了另外两种乐器演奏。 开始幼儿不明白, 往往加入新乐器时, 原先的乐器便停了下来。 这时, 教师让大家玩“乘车游戏”, 大家扮演“乐器乘客”按演奏顺序先后上车, 帮助幼儿理解在第一种乐器稳定演奏中, 加入第二种乐器的含义, 形象地体会到各种音乐节奏的配合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遵循教育规律, 注意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帮助孩子掌握演奏方法, 幼儿就可以掌握打击乐的演奏要领, 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打击乐一般都具有鲜活的演奏形式与丰富的音响效果。在幼儿园开展打击乐教学活动, 以节奏为切入点实施音乐教育, 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本能需求和教育规律, 而且在培养幼儿乐感、发掘潜能、启迪智慧、发展提高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育,打击乐演奏,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潘健芬.音乐课中节奏训练的意义及方法[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6) .

[2]徐菁菁.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常熟高专学报, 2001 (06) .

如何做好幼儿打击乐的训练 篇8

学习打击乐, 先让幼儿欣赏、熟悉、感受、理解音乐的内容、性质、风格及乐器结构, 让幼儿熟知与了解各种打击乐并学会操作。有一段时间, 我们发现中班幼儿常三三两两地聚在“音乐角”里, 相互摆弄敲击着乐器, 还不时地从嘴里发出乐器哐哐哐、嗒嗒嗒、叮叮叮、咚咚咚等不同的节奏声, 虽无节奏规律但已产生初步的节奏感。幼儿的这一好奇现象, 让我们觉察到幼儿对打击乐器已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了。在之后的教学中, 我们开始教幼儿逐步认识乐器, 学习用耳朵听辨乐器发出的声音, 用嘴巴模拟出声音节奏型, 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打击乐的最初兴趣。

针对小班, 我们要求认识的有铃鼓、串铃、三脚架、碰铃、圆舞板、沙锤等, 演奏时要求幼儿手腕放松、灵活、不僵硬、有弹性, 能控制手的动作, 引导幼儿在敲、打、拍、摇动、抖动中, 感受音响的效果及带来的愉快感, 只要能按照一定速度拍打、与音乐节拍一致; 对于中班的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节奏活动, 增加特色乐器小鼓, 既练习手的动作, 又发展节奏感和控制手腕肌肉的能力, 根据作品拟订初步的演奏方案;进入大班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担任指挥, 并将特色乐器大鼓、大嚓、小嚓加入到打击乐演奏中, 大大激发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热情、兴趣与爱好, 力求给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使幼儿始终处于唱唱、跳跳、敲敲、打打的活动状态之中, 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

二、通过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我们收集捕捉到一些与幼儿生活实际有关的声音, 在课程开始时以问好的形式, 用幼儿姓名、小动物的名字与叫声、童谣等幼儿熟悉的语言, 从中找出节奏型, 让幼儿了解原来生活中也有很多节奏。

那么, 准确拍出节奏是幼儿节奏入门训练最有效且最合适的方法, 请幼儿经常模仿拍节奏, 培养幼儿听辩与记忆节奏的能力, 我们创造了在演奏之前先认谱的方法, 由于标准的曲谱认知过程复杂且不易为幼儿理解, 因此我们设计出易被幼儿直观记忆理解的, 反映音乐总体结构的图谱, 帮助幼儿对音乐进行总体把握, 可根据动作、图形设计, 这样幼儿很快就能掌握与熟悉乐曲的节奏、节拍。

三、通过动作的配合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节奏。

人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拍、节奏的基础, 要想让孩子更好地掌握与感知音乐, 除了语言外必须通过动作表达, 不仅让孩子动手, 还要通过动腿、动脚、拍腿、拍肩、跺脚等“身势”进行节奏训练, 对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听觉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中班打击乐《北京的金山上》, 我们采用边欣赏舞蹈边听音乐的方法让幼儿欣赏藏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学习藏族舞的甩袖、踢挞步、三步一撩的基本舞步, 使幼儿在感知理解音乐的同时, 相关的舞步和舞蹈信息得到丰富。可以这样指导:先从朗诵入手, 进行节奏训练, 反复多练一个节奏, 然后用拍手替代朗诵, 再用敲击乐器学习这个节奏, 只要节奏准确就行, 有了基础再加进第二个节奏型, 鼓励幼儿自己创造。这种让幼儿直接参与伴奏的方法可使幼儿获得更深的体验, 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反复说、听、做中模仿节奏的练习是节奏训练的基本方法。人体动作是感受音乐 节拍、节奏的基础, 注重通过节奏活动, 将音乐与语言、声势动作巧妙结合, 不失为绝妙的做法。

四、“小小乐队作用大”, 培养合作意识, 增强纪律感和责 任感。

在小小乐队中, 一旦幼儿担任了某一角色, 在行动上受角色的约束, 并为完成这一角色的任务而付出努力, 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增强, 能服从集体, 听从指挥, 而且能管好自己的乐器积极参与合作, 大大增强集体责任感。以前每每拿到乐器后幼儿总喜欢敲敲打打, 摇摇摆摆, 从进行了乐队演奏后, 他们感受到只有听从指挥的声音才是整齐、有序、好听、美妙的声音, 幼儿从意识、行为上对自己有了约束, 明白必须服从指挥, 乐器拿起后不低头看, 要看指挥, 准备开始训练演奏。小乐队准备好了一切, 就要演出了, 让幼儿先分别想象正在为台下观众演出, 幼儿想到自己是个乐队队员, 正在演出时, 在这样的活动中, 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角, 始终在积极参与合作, 培养幼儿思维的多向发展, 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自我认识, 自我控制, 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五、成为幼儿的促进者

到了大班下学期, 孩子们还自己设计图谱, 自己选择乐器表现不同性质的音乐。我还鼓励幼儿用乐器创造自己的音乐,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如我先给孩子一个表现的内容《暴风雨》, 让孩子分成小组 , 讨论用什么样的乐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表现暴风雨? 孩子自己排练暴风雨的演奏, 并进行表演。活动的更高要求就是孩子自己想主题, 创造音乐。我想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 让幼儿表现和创造自己的音乐才是关键。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 篇9

一、感恩乐曲———素材

音乐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世界共通语,它的触角能轻易地深入我们的内心。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极其敏感,音乐响起的时候,他们能自然、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选择感恩的乐曲是“创作爱的图画”的第一步。

选择乐曲。我们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乐曲进行打击乐练习。有感恩大自然天气的《雪花和雨滴》;感恩大自然植物的《拔根芦柴花》;感恩果实丰收的《木瓜恰恰恰》;感恩动物昆虫的《小乌鸦爱妈妈》;感恩身体的《幸福拍手歌》;感恩周围亲人的《爷爷为我打月饼》;感恩祖国的《大中国》。这些经典乐曲中的感恩元素非常丰富,不仅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感恩之情。

分析歌词。每首感恩歌曲,初次倾听幼儿很难发现其中蕴藏的感恩元素,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使之逐渐清晰明了。活动中我创设条件,和幼儿一起分析探索。以《木瓜恰恰恰》为例,幼儿在循环倾听歌曲的过程中思考其中的感恩因素。多次倾听后,幼儿说出了香蕉、菠萝等水果。然后我抛出问题“水果丰收了感谢谁?”,成成说感谢种水果的人;文文说感谢运水果的人;媛媛说感谢卖水果的人;萱萱说感谢秋天;峰峰说感谢阳光和水分。我及时提升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明白水果丰收要感谢大自然。通过分析歌词, 幼儿之间的意见汇聚到了一起,将感恩元素挖掘得淋漓尽致。

回忆经验。平时我们会根据季节和节日选择合适的乐曲进行打击乐练习。“五一”劳动节之际,我们练习打击乐《加油干》。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劳动人民劳动时的一种状态,让幼儿了解劳动者的口号,体验劳动者边劳动边喊口号的一种气势。我准备了很多行业的劳动者图片,通过和幼儿一起观看、讲述,提高幼儿对劳动者服饰特征、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了解。然后追问幼儿:“在生活中怎么感谢他们?”他们有的说吃饭不浪费,有的说垃圾不乱扔,有的说主动说‘谢谢’。这些小小的举动表达了幼儿对劳动者的感谢之情。

二、感恩乐器———工具

幼儿园的艺术领域中也包含着打击乐活动。幼儿在敲敲、打打、听听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倾听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画家作画需要工具,打击乐活动同样如此,乐器、图谱就是最重要的工具。

认识乐器。班内的打击乐器有双响筒、圆舞板、碰铃、沙球等。一开始幼儿对乐器很陌生,既说不出名称,也不知道演奏方法。我们就利用每天下午的固定时间让幼儿和乐器“亲密接触”, 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小组中自由选择、看看、说说、玩玩, 帮助他们认识熟悉乐器。绿色的青蛙造型让幼儿一下子记住了圆舞板,圆柱体的双响筒身让幼儿正确区分了高音和低音。我还通过动作示范,让幼儿观看了解每种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

运用图谱。图谱顾名思义是图形与乐谱的结合。打击乐活动的图谱分为身体图谱和演奏图谱两种,身体图谱中一般会用身体动作的简笔画代表某部位。如:小脑袋表示拍头,小手掌表示拍手,两条腿表示拍腿。演奏图谱是在相应的乐句以及身体图谱的位置画出小乐器,这样幼儿演奏时就一目了然。

演奏乐曲。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之后,我们就将图谱结合进来。演奏时同种乐器的幼儿坐在一起,便于声音的集中和区分。我提出了同伴间互相倾听、互相提醒的要求。每种乐器演奏的乐句不同,有时分奏有时合奏,需要幼儿提前准备,我们老师在指挥时会用手势或眼神提醒某个乐器方阵。不仅如此,幼儿带着情感去演奏乐曲,这真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感恩行为———作品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从小在幼儿的心里播撒感恩的种子, 在生活中渗透感恩的思想,时间久了自然就会萌发他们感恩的行为,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在我班开展“打击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感恩行为的研究”的两年间,幼儿的行为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我们欣慰地看到了感恩的踪迹。

感恩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孩子在大自然中发现、观察、想象、思考,他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秋天,我和幼儿在校园里散步。在歌曲《小树叶》的影响下,他们主动捡起散落在走廊里的鸡爪枫叶,悄悄送还到树妈妈脚下。孩子用自己的点滴行为感恩着大自然,表达着对一草一木的感激之情。

感恩物品。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学会了爱护乐器,轻拿轻放,正确使用。由这个点还折射出幼儿很多爱护物品的好行为: 课间休息,幼儿自觉关紧盥洗室滴水的龙头;区域活动,幼儿主动把洒落的积木和玩具归位;教室书架上的图书有序了,蒙氏区的托盘整齐了。班级里好像涌动着一股正能量,幼儿惜物爱物、感恩物品的行为正进行着接力和传递。

感恩他人。家是温馨的港湾,陪伴着孩子一路的成长。独生子女的社会现状导致了个别孩子的自私意识和行为,我们开展了打击乐活动《我的好妈妈》。与幼儿展开讨论,挖掘歌曲中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引导幼儿用行动感恩回馈家人。通过同伴讨论,汇总感恩家人的良好行为,例如,给家人捶背、倒水、唱歌、拿鞋等。由此发散引申到感谢老师、同伴、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孩子心中感恩的意识提高了,感恩的对象扩大了,感恩的行为升华了。

我国高校打击乐教学现状 篇10

一、我国高校打击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从打击乐进入高校课堂以来,高校打击乐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当前的音乐文化市场形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不够重视打击乐教学,在打击乐教学研究上投入的精力较少,不仅相关的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教学观念也较落后,严重阻碍了打击乐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一些高校中,打击乐甚至处于边缘地带,根本得不到高校领导的重视,他们认为这种音乐难登大雅之堂, 这种片面的认识限制了打击乐的发展。

(二)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学校而言,师资力量不仅决定着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关系着其办学实力。师资力量是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不可忽视的一项指标。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走访调查,发现部分高校打击乐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尤为缺少“双师型”教师,缺少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兼备的优秀教师。此外,不少教师的能力不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 从而限制了自我发展与打击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对艺术实践的重视度不够

高效打击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打击乐理论知识,更要通过训练锻炼学生的演奏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手指、手腕、手臂,掌控好打击力度,提高对打击乐的表现力。 但是,不少高校打击乐教学缺乏实践活动,使学生缺少舞台表演机会,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艺术实践活动不够重视, 致使学生的打击乐演奏技能得不到锻炼,舞台表现经验积累少,不利于学生成为出色的打击乐演奏者。

二、我国高校打击乐教学现状的改善措施

综上分析,为了改善高校打击乐教学现状,针对高校打击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式

改善高校打击乐教学现状,首先需要高校领导提高对打击乐教学的重视,加大打击乐学科建设上的投入,抓好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打击乐教学主要涉及民族打击乐、西洋打击乐两大专业,以往教学中学生通常不兼学两种打击乐。但随着中西打击乐交融越来越深入,高校打击乐教学开展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使学生成为掌握中西打击乐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学方式,组织设计穿插式教学、组合式教学,以适应当前打击乐教学需要。

(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强化师资力量

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师资力量对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注重打击乐专业教师技术、教学能力的提高,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职业培训,倡导教师职业发展渠道, 为教师业务能力的成长提供机会,达到强化师资力量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应树立自我发展的观念,主动的参加进修班,增进打击乐技能,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术,成为优秀的打击乐教师。

(三)注重艺术实践,多组织艺术活动

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打击乐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此,高校应结合各种主体举办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打击乐表现机会,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定期组织班内、院系内的文艺活动,加强艺术实践教学。

三、结束语

幼儿打击乐活动初探 篇11

关键词:幼儿打击乐活动;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

一、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1.对幼儿打击乐活动的教育目标存在片面的认识

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打击乐活动的目标就是教幼儿用简单的乐器来演奏一首曲子就可以了,从而忽略了打击乐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主动学习能力和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以及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而且对于很多重视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的幼儿园来说,这种问题可能会更加的严重,比如,会出现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工艺化的倾向。对于这样片面的认识,不仅不利于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还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偏模式化,阻碍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模式化,这就导致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想让孩子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但是很多老师就自己教孩子该怎么做动作,而不是让孩子自由的想象该如何去做。这样就对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过于模式化,导致课程也过于僵化,没有活力和生机。

3.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大,教学内容有偏差

有的幼儿园用的是自己编排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幼儿园优秀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且结合该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来编写的,所以相对来说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活动设计得生动活泼,容易吸引幼儿的兴趣,也更容易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的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却是没有经过反复斟酌和思考的陈旧的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并不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所以打击乐活动的质量也不高。当然,再好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好的教师来教授,也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幼儿园的教师质量很高,教学素养和专业知识也很高,所以相对来说有利于打击乐活动科学合理的开展。但是,有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在打击乐活动上只是走一个过场,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如何科学组织幼儿打击乐活动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注意曲乐的选择,我们需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选取简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园朋友我们就可以选取教材中《美丽的蝴蝶》这首乐曲,它的节奏鲜明简单,而且对于幼儿来说蝴蝶是一种美好的东西,我们带幼儿去户外寻找蝴蝶,给他们做一双蝴蝶的翅膀,在乐曲的伴奏中,模仿蝴蝶翩翩起舞,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会让他们觉得音乐很美,让他们在玩耍中培养乐曲的兴趣。等到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和乐曲很熟悉后再加入乐器演奏,在这之前还应让幼儿简单地去了解一下这些乐器,基于前面他们已经产生的兴趣,再通过乐器演奏模仿蝴蝶飞舞的意境将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在演奏打击乐器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在整个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独创思维,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打击乐的兴趣。

2.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1)奥尔夫教学法打击乐活动的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在打击乐活动这方面不同于其他的打击乐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除了可以用于声乐曲和乐器合奏的乐曲以外,还能够用于给幼儿唱歌当伴奏。即兴演奏便是它的一大特点,通过孩子们自由即兴演奏,可以很好地去培养他们奏乐的创造性、灵活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可以使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2)如何合理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用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打击乐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但是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组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呢?首先,要鼓励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打击乐活动中来,把打击乐活动作为一种音乐手段,以此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自信心和音乐知识技能。其次,要把幼儿平时生活中的动作尽可能地融入他们的打击乐活动中去,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原则。例如,可以让孩子将生活中常用的拍手、跺脚、捻指、拍腿等动作加入打击乐活动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音乐知识。第三,要注重孩子的探索发展,激发孩子智慧的潜能,从而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忍耐性和坚持性较差,幼儿很难在长时间看不到自己进步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上课的激情,因此教师要积极适当地对其予以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内驱力。

总而言之,打击乐活动的开展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锻炼孩子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孩子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组织打击乐活动,引入奥尔夫教学法并活学活用才能真正将打击乐活动的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建玲.幼儿音乐教育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2]陈欢.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活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6).

[3]蔡银枝,周翠莲.探索性幼儿音乐教学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5(04).

对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的探索 篇12

一、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理念的提出

目前,我国音乐院校的打击乐专业通常两大类型,即民族打击乐和西洋打击乐。民族打击乐专业主修排鼓、大堂鼓和班鼓,西洋打击乐专业主修小军鼓、定音鼓和马林巴琴。 在专业划分上明确细致,中西打击乐专业的教学内容互不兼容,学生一般也不兼学。但是,为了适应当前的音乐文化市场,培养复合型的音乐人才,实现与国内一流专业团体之间的接轨,我国音乐院校不得不打破以往的教学传统,把民族打击乐专业和西洋打击乐专业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音乐文化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考量,通过对课程和内容的科学设计将中西打击乐融为一体,形成打击乐大专业系统,要求各专业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同时兼顾各专业精髓。比如,民族打击乐专业主要学习中国打击乐,兼顾学习西洋打击乐,西洋打击乐专业同样如此。

二、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由于中西打击乐文化背景、音乐体系有着较大的区别, 进行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势必遇到问题,不仅影响着综合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打击乐大专业系统的构架。从教学实践看,综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第一,中西打击乐的基本演奏方法不同。在演奏上,中西打击乐的基本演奏方法是不同的,对松、紧、实、虚的要求不同,手腕、手指、手臂的演奏动作也不相同,持槌方法也有细微的差别。进行综合教学中,学生易混淆两种打击乐演奏方法,把握会不够准确。第二,中西打击乐的训练体系不同。在技巧训练上,民族打击乐训练强调综合练习,经常将音色、节奏、力度等综合起来一同练习。而西洋打击乐讲究单项训练,很少进行综合训练。这容易造成学生节奏标准模糊,不利于学生掌握各打击乐技巧。

三、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的有关建议

为了消除来自这两方面的不利影响,确保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效果,建议如下: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要综合考虑中西打击乐特点,根据两种打击乐在演奏方法、训练体系上的不同,科学合理的编制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课程,每学期尽量选择差异性小的课程进行学习,降低学生分辨与记忆上的难度。比如, 大一阶段,民族打击乐学习中可安排班鼓课、排鼓课、戏曲打击乐课、大堂鼓课、地方打击乐课,而西洋打击乐学习中安排玛林巴课、小军鼓课、定音鼓课、爵士鼓课。然后,每学期各增设一门中西打击乐课,以便学生理解与掌握。

第二,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注重中西打击乐演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的知道各演奏方法的区别以及演奏技术上的不同,这是学生学好各专业的基础,也是推动综合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进行基本的演奏方法、演奏技术教学时,要选择难度适合的曲目,由浅入深的逐步深化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技术和综合性技术训练,既要重视单项练习,也不能忽视综合练习。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各专业原有的教学模式和程序,建立一种全新的综合教学模式。对此,提出进行组合式教学、分类式教学、穿插式教学,使综合教学兼顾两种专业教学目标。比如,在组合式教学中,定期组织进行舞台实践、专业小组课,使中西打击乐教学更生动,便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中西打击乐专业综合教学是当今社会对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符合当前音乐文化市场发展形势。为此,各类音乐院校在中西打击乐专业教学中应打破壁垒,构建打击乐主科教学大专业系统,进行中西打击乐综合教学。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综合教学全面实施, 提高综合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打击乐演奏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静.谈综合大学艺术学院的民族打击乐专业教学[J].大家,2012,(07):256.

[2]吴伊莉.西洋打击乐与民族打击乐的同一性,相异性和相融性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05):125.

[3]杜娟.谈中西方打击乐的融合与发展[J].音乐天地,2015,(02):45-47.

上一篇:全过程的项目驱动下一篇: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