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质量

2024-07-30

底层质量(通用7篇)

底层质量 篇1

1 引言

取向硅钢是具有﹛110﹜〈001〉织构、Si含量为3%的软磁材料,主要用作变压器铁芯和大发电机的定子铁芯,是电力、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合金材料。因其制造设备和生产工艺复杂、制造工序长和影响性能因素多,而被誉为钢铁材料的“艺术品”[1]。取向硅钢按制造工艺特点和磁性能的差异可分为普通取向硅钢(GO)和高磁感(Hi-B)取向硅钢,无论哪种取向硅钢,都必须进行高温退火[2]。在高温退火阶段,通过二次再结晶形成单一的﹛110﹜〈001〉织构,同时在950~1000℃温度下,涂敷在钢带表面的Mg O会与脱碳退火时形成的Si O2薄膜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硅酸镁底层。如不能形成良好的硅酸镁底层,经后续的酸洗和涂敷绝缘层后就不能形成均匀一致的表面,甚至造成“露晶”和“亮点”,且附着性变差。本研究发现一次均热温度和时间、二次升温速率及气氛条件等不同高温退火工艺对取向硅钢底层质量均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提高取向硅钢成品的表面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试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以Cu S为主要抑制剂的取向硅钢,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3.2%Si、0.034%C、0.45%Cu、0.008%S和0.023%Al。生产工艺:230 mm板坯→热连轧(轧至2.3 mm,轧制温度为1250℃)→一次冷轧(轧至0.63 mm)→中间脱碳退火(温度:840℃;时间:6 min;气氛:20%H2+80%N2;水温:60℃)→二次冷轧(轧至0.27 mm)→涂敷Mg O涂层→高温退火→性能检测。其中高温退火过程主要包括:一次升温阶段、一次均热阶段、二次升温阶段、二次均热阶段及降温阶段。

采用国内某公司的硅钢级Mg O涂敷,具体技术指标见表1。

将Mg O与去离子水按7∶10的比例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Mg O浆液,浆液始终保持在5℃以下,均匀涂布在二次冷轧取向钢板表面,烘干至水化率小于3%后,装入罩式炉进行高温退火。

2.2 测试方法

按照GB/T 2522—2007《电工钢片(带)表面绝缘电阻、涂层附着性测试方法》[3],将试样按一定的直径弯曲180°,检查其表面涂层的附着情况,由高到低分为A、B、C、D 4个级别。底层表面质量主要依据肉眼观察进行评定,其评价标准分为3个等级,依次为:Ⅰ——优良;Ⅱ——一般;Ⅲ——差。

按照GB/T 2522—2007规定的方法,使用德国BROCKHAUS表面绝缘电阻仪器进行底层表面绝缘电阻检测。

将5%的硫酸铜溶液点滴到底层表面,以滴液开始翻红的时间作为终点,判断取向硅钢底层的致密性,翻红时间越长,说明致密性越好。

3 试验结果及讨论

3.1 一次均热温度和时间对底层质量的影响

在二次升温速率为17℃/h(气氛条件为75%H2+25%N2),二次均热温度为1180℃(气氛条件为100%H2)条件下保温30 h,在不同的一次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下进行试验,检测结果见表2和图1。

从表2中可看出,试样2底层外观质量最好,试样3次之,试样1和试样4底层外观质量最差。同时可以发现底层外观质量好的试样附着性也好,而试样1因为底层质量没有很好地形成,所以绝缘电阻也低,试样4硅钢基板存在氧化现象,尽管绝缘电阻较大,但附着性明显变差。

在Mg O涂液配制过程中,Mg 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Mg(OH)2,Mg(OH)2含有一定量的化合(结晶)水,这种化合水在涂层烘干时不能排出,随Mg O涂层带入高温退火炉内。当钢卷温度升到350~450℃时,Mg(OH)2开始分解释放出化合(结晶)水,当温度达到550~650℃时,化合水持续分解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氢气和氮气带出炉外,但炉内化合水的排出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才能将其完全排除干净。如在一次均热阶段内,不能将化合水完全排除干净,进入到二次升温阶段,温度达到780℃以上时,化合水开始氧化钢带表面,使钢带过氧化形成Fe O,由于Fe O不能与Mg O发生反应生成硅酸镁底层,因此形成的Fe O被氢气还原后使底层出现点状露晶缺陷,并且附着性差[4],如试样1。再者,由于钢卷内外温差大,当炉温升到700~800℃时,钢卷温差可达100~200℃,致使钢卷各部位排出的化合水有很大的差别,造成气氛露点波动大,在钢带表面发生局部氧化,使形成的底层产生花纹和色斑缺陷,如试样4。

高温退火一次均热阶段主要目的是去除Mg O中的结晶水,防止钢带的氧化,为形成完善的硅酸镁底层奠定基础。

3.2 二次升温速率对底层质量的影响

在一次均热温度为530℃,一次均热时间为35 h,气氛条件为75%H2+25%N2,二次均热温度为1180℃(气氛条件为100%H2)条件下保温30 h后,按不同二次升温速率进行试验,然后对形成的底层进行检测,结果见表3和图2。

从表3中可看出,3个试样底层外观表面质量整体比较均匀一致,但是随着二次升温速率的提高,试样1、试样2和试样3硫酸铜点滴翻红时间依次缩短,绝缘电阻减小,附着性逐渐变差。从图2中也可看出,试样1、试样2和试样3所形成底层的致密性也逐渐变差。

二次升温过程是一次均热阶段的持续,相对较低的升温速率有利于钢卷温度和气氛的均匀,并且在二次升温过程中950~1000℃之间,由于涂敷在钢带表面的Mg O和硅钢表面生成的Si O2开始发生固相化学反应,不同的温度下反应物质点能量状态不同,扩散能力和反应活性也不同[5],另外在相对稳定的温度下,有利于扩大参与固相反应物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反应界面和扩散界面,提高反应速率[6],这样形成的硅酸镁底层更加平坦、致密。

3.3 气氛条件对底层质量的影响

在一次均热温度为530℃,一次均热时间为35 h,二次升温速率为17℃/h,二次均热温度为1180℃(气氛条件为100%H2)条件下保温30 h,并在一次均热和二次升温阶段采用不同的气氛条件进行试验,然后对形成的底层进行检测,其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看出,试样3底层外观质量最好,而试样1、试样2和试样3绝缘电阻和附着性基本一致,试样2和试样3的硫酸铜点滴时间和试样1相比相对较长,说明试样2和试样3形成的底层相对比较致密。

一次均热阶段,主要是排出钢带表面Mg O化合水阶段,由于氢气的黏度比氮气小,氢气的流动性大于氮气,更易于把水蒸气带出炉外。因此,在相同一次均热温度和时间内,对于不同气氛条件,罩式炉排出的水也有差别。

二次升温阶段硅酸镁底层形成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由式(1)、(2)可知,Mg O与Si O4反应生成Mg2Si O4,而Mg O与Si O2中的Fe O·Si O2反应生成Mg2Si O4和H2O,也就是说,硅酸镁底层生成后,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水。因此为了促进上述反应的完成,应加大氢气的分压,减小水蒸气的分压,即相应提高气氛中氢气的比例,对生成硅酸镁底层是有利的。

4 结论

研究了高温退火过程中一次均热温度和时间、二次升温速率及不同气氛条件对取向硅钢底层质量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一次均热阶段,较低的均热温度(530~630℃),较长的均热时间(30 h及以上)更有利于钢带表面涂敷Mg O化合水的排出,避免在二次升温过程中,由于温度的进一步提高,造成炉内气氛不均匀,使钢带表面氧化,导致底层产生色差;

(2)二次升温阶段,相对较低的升温速率(12℃/h)使整个钢卷的气氛和温度更趋近一致,促进Mg O与钢带表层氧化物的反应,使生成的硅酸镁底层相对更加均匀、致密;

(3)在一次均热和二次升温阶段,氢气比例较高的气氛条件(75%H2+25%N2),更能促进水蒸气的排出及硅酸镁底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樊立峰,凌晨,付兵,等.低温普通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中高斯晶粒的演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1):81-86.

[2]刘献东,王波,朱简如,等.宝钢无取向电工钢发展历程及生产技术进步[J].电工材料,2014(5):41-48.

[3]GB/T 2522—2007,电工钢片(带)表面绝缘电阻、涂层附着性测试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何忠治.电工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5]杨久俊.无机材料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326.

[6]胡志强.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54.

正确选择底层树脂 篇2

第一次就能够恰到好处的完成涂饰是一件值得挑战的事情, 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迅速和及时的交货, 并获得先机来提高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做到这点制革者需要明白, 通过选择最具竞争力价格的原材料为基础, 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涂饰革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因素确定之后, 从浸灰到涂饰还有很多工艺上选择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工艺作为参考, 这是最安全也是最简单的开始方法。

▲符合规范要求

当坯革加工完成后, 涂饰者对涂饰革需要注意的是更多的细节规范。这可能会非常简单, 也可能非常复杂。举例如下:

▲白色全粒面鞋面革

首先, 这个要求看起来很简单。底层涂层可以用白色颜料和一定比列的高抗紫外线树脂和助剂混合制得, 然后用足够量的涂层覆盖和填充在革的表面。最后使用一个合适的方法完成顶层的涂饰, 得到的成品革就可以发货给客户了。

但是客户有可能要求一种可用于展示产品性能的白色革, 而且要求这种白色革的性能优越于其他同类竞争的产品性能。这可能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

当最终产品是用于白色鞋面革的时候, 鞋底材料的性能和颜色会对涂饰革的方法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鞋款的设计可能会要求所制得的白色革和一些组件缝合在一起, 这些组件可能会包含纺织品, 合成材料或者其他的涂饰革, 颜色可能是不同的。

制得的鞋要求可机洗。

可能会在0℃以下使用。

除非涂饰者对所有这些信息都了解, 否者制得的革可能会有一个吸引人的外观但是在一个或更多的指标上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超柔软的羊皮服装革

根据要求这种革应具有一个自然成品外观。虽然涂饰者可以生产出合适的革样, 但是当设计的服装革需要和织物或者绒面革缝合在一起时, 这种简单要求就有可能变得复杂起来。

这种革要求一个更复杂方法来制得一种具有耐干擦、耐色迁移和当革变湿时染料不会被浸出等性能的涂饰革。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 涂饰者必须能够根据所具有的综合信息, 在生产第一个革样前去弄明白项目的所有内容。

仅当所有相关信息都可以被利用的时候, 涂饰者才可以理智的去制定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案来满足产品制造商的需求和客户的期望。只有这样, 才有机会第一次就恰到好处的完成涂饰。

▲确立选用模块

对于所有涂饰革的一个基础步骤就是确定树脂的选择范围, 由它可以配置成底层涂层, 中间涂层和顶层涂层。选择的范围很广泛, 包括聚氨酯, 丙烯酸树脂, 丁二烯, 合成聚合物和复合物。

最简单的开始方法就是尝试用单一树脂 (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来配制涂饰剂。这种方法配方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最终的配方往往由几种不同树脂混合而成。通过各种树脂所特有的功能来配制一种功能更为广泛的涂层。

几乎在任何一种情况下, 由两种或更多种的树脂混合配制而成的涂层都有一个优点, 这个优点独立于为达到最终要求涂饰革所用原料的种类和性质。例如, 革是否丰满或粒面良好、松面、铬鞣、白湿革、植鞣或者复鞣?革是用于家具、汽车、鞋、皮革制品还是用于服装?这些因素都会对最终的树脂选择产生影响。

▲准备涂层配方

如果涂饰者有生产该产品的可用经验或是产品供应商提供全面的技术数据的话, 准备满足客户要求的配方不会太难的。即使如此, 还常常会用到一些准则做指引。

1) ●=一般要求▲=往往需要

1) √=总体上较好×=弱◆=可供选择的产品范围内

▲涂饰革的物化性能

对于涂饰革通常所需要的物化性能已经在表1中给出, 尽管不同类型的革可能仅仅需要其中的个别性能。

▲聚合物的性质

为了满足这些性能要求, 各种类型树脂在不同性能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必须给予考虑。对于这些性能的一个实用指南已经在表2中给出。

在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 一些产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 比如较强的耐溶剂性、较好的压花性能、良好的耐湿曲挠性、较强的抗紫外性能等。特殊的产品需要具有这些性能中的一种甚至多种, 当这些性能融合成一个整体时就会比较有用。虽然如此, 由于大多数树脂具有一定的缺点, 当我们制定一个配方时还是需要仔细一点。在最终的选择确定之前, 需要了解并考虑到配方中所用的树脂和其他产品的兼容性。

需要注意的是简洁的树脂都是为了得到某种特殊的性能而特制的, 对于这个原因, 他们的整体表现都于表2中给出, 用于说明更广泛的潜在可能性。

▲交联剂指南

当交联剂加入到单一的树脂内后, 树脂的性能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使得树脂的性能得到改善。选择树脂和交联剂的加入比列时需要特别注意, 因为当交联剂的比列过高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 树脂膜变得硬而脆使得树脂的柔软性丧失。但是, 采用所建议使用的比列 (通常使用树脂质量比列5%左右的固体物质) 时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表3为不同类型交联剂在不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可用的参考指南。

此外, 关于不同产品的优点和缺点正在讨论中。比如, 氮丙啶具有多功能性并且非常有效, 但是它有很强的毒性, 需要用异氰酸酯或碳化二亚胺尽可能来代替它。

▲成功的基础

底层的弯弯绕 篇3

“有是有, 不过, 不知道你要哪方面的人。”从会议室里走出来, 还没回过神来的我问道。

“是这样的, 最近新接了几个项目, 人手有点紧, 再说现在正值五十年代的人退休高峰, 员工年龄总体偏高, 新项目再不用新人、新办法就来不及了……主要是客服、管理方面的, 越年轻越好。”徐总的语速就像她干练的作风一样, 短短几句话就表达了三层意思。

“有了!等一会儿把他的资料发给你。”我猛然想到了一个人, 脱口而出。

“好的!我等你!通过微信发给我!”没等我说谢谢, 徐总那头就把电话给挂了, 我苦笑地摇摇头, 重新走回会议室开会。

我想到了谁?不是别人, 就是两年前在政府采购中心认识的那个小伙子, 当初答应人家换工作的事情, 直到两年后的今天才有机会兑现, 各位看官, 你们说, 我要不要谢谢这位徐总呢?

两年前的一个中午, 我走进迁入新址的政府采购中心, 这是我头一次到政府采购中心的办公楼, 大楼门前有一个宽敞的停车场, 更为方便的是还要算两条地铁过境, 底层大厅按照政府采购服务流程一字排开一整条, 接待柜台后面坐着接待服务人员。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还没等我走近, 一张微微发胖的男孩微笑的脸映入眼帘。

“嗯, 评标的。”我说着一边把手机调整到短信查看状态一边递了过去。

“哦, 是评委老师您啊?!您的评标室在三楼302房间, 这是您的临时出入证。”站在长长的接待柜台后面的胖嘟嘟的小男孩站起身来, 边说边双手递过吊牌。

“谢谢哦。你们是海盟物业的啊?!”我接过临时出入证, 抬眼看了看小伙子胸前挂着的名牌。

“是呀。”小伙子又给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

“好!”凭直觉, 眼前的小伙子比较周正, 只是戴了一副黑框眼镜, 显得有些老气。

我朝小伙子指的方向上楼。心里却嘀咕开了, 原本业内私底下对这家物业公司承接政府采购中心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就有点不服气, 论规模、论同类业绩、论名气, 这家物业公司至少是前十名之外的, 但眼前的小伙子让我对这家物业公司刮目相看了。

参加政府采购中心评标最大的不方便就是要暂时“没收”手机, 等评标结束评标组织单位才会把手机“还给”评委, 事务在身的评委哪里经得起“失联”几个小时啊!所以, 除非万不得已, 一般不会接政府采购中心的评标活动。我也一样, 打那以后, 差不多一年时间再也没有去过政府采购中心。

但我有个习惯, 喜欢“复盘”, 无论是自家的盘子还是人家的盘子, 所谓复盘, 无非是在不同的时间看同一个楼盘项目,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体验和分析其中的优劣甚至问题。去年, 我再一次收到邀请前往政府采购中心参加评标工作。所以当我接到去政府采购中心参加评标邀请的时候, 我第一时间想到, 要去看看海盟物业新开盘一年之后, 现场服务究竟有没有变化和提升。

“老师参加哪一个项目的评审啊?”当我走进政府采购中心底层大厅的时候, 传来接待柜台后的女声。

“王弼湖的项目。”我从衣兜里掏出评审员证件, 却不知递给接待柜台后的哪一位。

“好的。208房间。”接待柜台后站起一个穿制服的中年女性, 顺手将柜台上的一个临时出入证递给我。

“谢谢。”说着我扭头看了看在接待柜台后坐成一排的人, 戴眼镜的小胖子坐在角落里正在看书, 我从书的封皮上一眼认出这是一本物业管理师培训教材。

真不知是怎么回事, 今天出行诸事不顺, 接过临时出入证转身想乘坐自动扶手电梯上楼, 一看停着, 电梯被维修人员拆得七零八落, 一旁的临时指路牌还是手写的, 沿着指引上楼, 看样子电梯维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个临时指路牌为啥还用手写的呢?何况字也写得不好?!后楼梯也不干净, 既然电梯坏了, 无论是采购中心的人还是评委老师都会走楼梯上下, 后楼梯也应该打扫干净吧?怪不得业内对海盟物业能够中标政府采购中心大楼不服气了, 难道海盟物业的服务质量真是像业内传说的新买马桶三天香?

我注意到戴眼镜的小胖子在服务现场的变化, 更想知道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因为我们公司也有一些这样的年轻人, 他们的现场状态或多或少也类似, 或许能从小胖子那里弄清楚现在年轻人对于企业和行业的一些想法也未可知。

于是, 我特别留意去政府采购中心参加评标的机会, 今年开春, 我再一次收到邀请, 这次我有意提早一个小时到那里, 打算利用中午空闲时间跟戴眼镜的小胖子聊一聊。

中午十二点三十分, 走进政府采购中心的底层大厅里, 远远看去接待柜台后面空无一人, 我有些后悔, 因为我既没有戴眼镜小胖子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他今天是不是当值, 正想着, 从接待柜台后面突然冒出一张脸来, 定睛一看, 巧了, 正是戴眼镜的小胖子。

“金老师, 您怎么这么早来啦?”小胖子将眼镜推到额头上, 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抬手看看手表说道。

“最近哪能啦?”我赶紧往前一步问道。

“什么能呀, 每天就是这么死不死活不活的样子。”小胖子一摇头, 刚才被推上额头的眼镜就落下来正好架到他肥嘟嘟的小鼻子上。

“书不看啦?”我把手袋放在接待柜台上。

“您讲的是物业管理师考试的培训教材啊?!老早不看了, 其他书上班又不好看的。”小胖子一边说一边在找临时出入证。

“你们公司接盘采购中心的生意已经两年了哦?”我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

“两年多了好吧!”小胖子肯定地说。

“哦, 那你现在每月可以拿多少钱呢?我说的是大概!”我进一步试探着问道。

“就是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再加饭补啥的, 不到二千八。”小胖子说到这就开始皱眉头, 还时不时地用手擦去鼻子上的油。

“难道就没有涨过?”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每年只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就连我们项目负责人也只有三千八左右, 比我多一千块。”小胖子如数家珍一般把这里的薪酬福利状况都说清楚了。

“公司有没有绩效奖励啥的?”我又问道。

“不知道, 反正我这里的人每个月拿到的钱都好像不变的。”小胖子说着又低下头。

看来这家物业公司的员工对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体验感很低啊!在闲聊中, 我还得知, 他们底层一线员工干好干差、干多干少都一样, 关键是靠关系, 有关系就有升职加薪的机会。

“金老师, 您也是做物业的啊?”小胖子抬起头来问。

“嗯。”我点点头。

“你公司里, 像我这样的人拿多少钱呀?”小胖子怯生生地问道。

“接待前台也不多, 大概三千二左右。”我想了想说道。

“比这里高几百块呢!”小胖子眼睛一亮。

“那你是什么学历?有没有其他证照呢?”我往前一步, 凑上前去问道。

“高中毕业, 还有驾驶证、会计上岗证和读到一半的物业管理师……”小胖子一边说一边拿起自己的手机。

“那就留下你的手机号码, 我们那里有机会的话, 我就告诉你。”我见状也掏出手机。

就这样, 我便有了小胖子的联系方式, 但他也没有主动打过我的电话, 逢年过节也没有往来问候, 只是心里一直记得有这么一个小胖子正在为自己的未来犯愁呢!

“金老师, 您好呀!我是采购中心前台的小胖子呀!中秋节快乐!”手机刚接通那头就传来一阵快人快语, 但从语音、语速里透着开朗和兴奋。

“小李啊!你好!现在好吗?”我想小胖子不会再要求我介绍工作了吧!?

“谢谢金老师, 我现在就在您介绍的项目里工作, 谢谢金老师哦!”小胖子像是懂事了, 不停地在谢我。

“好好干, 年纪还轻, 抓紧时间学一点东西, 尤其是行业必须的执照什么的!等着你更好的消息!”我想在最短的通话时间里告诉小胖子更多的心里话。

“嗯, 我会的!金老师, 听说, 你跟我们徐总关系老好的!”小胖子的马脚露出来了。

“没有, 只是普通朋友关系, 就像我跟你一样。”我说的是实话。

“哦, 是这样啊……”小胖子欲言又止。

“真是那样!好好干!我还有事, 挂了啊!”我又说了一遍, 便挂了电话。

我原本还想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但我并不是他师父, 我们也只是萍水相逢的职业劳工, 惟一的差别就在于我入行时间比他长, 认识的人比他多, 遇到沟沟坎坎比他多, 仅此而已。但我深知, 物业公司关键在底层一线员工, 核心在服务技能代际传承, 假如一时半会儿脱离不了物业这个苦逼行业, 我们或应该为将来做一些预备, 尽管我们并不知道将来究竟是什么。

在职场上大约有这么几类人会给你介绍工作。第一类人, 相互取暖型, 对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职场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二类人, 需要帮手型, 以便于干一些不方便出面的操作。第三类人, 钟爱行业型, 拥有一定的行业口碑, 有意愿和能力相帮年轻人。

文学创作中的底层叙事 篇4

一、底层叙事的含义

要想了解什么是底层叙事,那么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底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作者底层叙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真正的理解作品的审美内涵。

首先,“底层”与“底层文学”的含义。“底层”的内涵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最早出现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家安东尼奥·葛兰西所著的《狱中杂记》中,这部作品中的“底层”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的代名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底层”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着不断变化,其表现的主要对象工人和农民实际上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由此可见,“底层文学”就是以“底层”为表现对象或题材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目前以底层人民大众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都非常的炙手可热,如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约翰·斯坦贝克的“工人三部曲”等。

其次,底层叙事的基本形态。目前学界对底层叙事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文学的表现对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上,有些人甚至将其看作为社会斗争的主要工具,这实际上与底层叙事的形态密切相关。底层叙事主要分为四个形态:“现代性”批评形态、拓展阶级冲突形态、道德超越形态以及宗教救赎形态。其中“现代性”批评形态呈现出文化保守主义的色彩,在批评与坚守中诉说着传统文化,如贾平凹的《秦腔》;拓展阶级冲突形态实际上是对左翼文学继承和发展,这种类型的作品阶级之间冲突较为明显,如曹征路的小说《问茫茫》;第三种形态道德自我超越的某种倾向化,显示出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如许春樵长篇小说《男人立正》;第四种形态则是具有浓厚的宗教救赎味道,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同样表现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和反思,如贾平凹的《高兴》。

二、底层叙事的意义

底层叙事之所以引起大多数人的情感共鸣,根本原因就是它表现出了底层民众最真实的生活状况可精神困顿,同时也表现出了传统与现代、道德与金钱、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矛盾性,从而给予了读者心灵上的冲击。

首先,人物自身无可奈何的体现。纵观底层文学的表现对象,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无可奈何之中,在命运面前总是呈现出一种无力感,总是因为各种原因陷入无边无际的生活困顿之中。如贾平凹《秦腔》中的夏天义,他希望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保护那个即将走向凋敝和颓废的家乡,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徒劳的事情,因为城市化的进程浪潮几乎将原来的一切湮灭,乡村传统文化在无可奈何中不断地衰败甚至消失,而人在这样状况的面前仍然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欲望对人“异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他们在欲望的引诱下不断地挑战着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最终成为了社会中的“异化”人。对“异化”人的描写表现出了作家对社会存在的黑暗面的一种揭露,他们用自己敏感且锐利的眼睛去发现生活和时代的顽疾,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底层的重现关注,这是一种有建设性且目的性的揭露,它既表现出了作家本人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思考,也表现出了作家对社会底层大众的怜悯和同情,呈现出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ORM框架的底层实现机制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已逐渐失去了以前的主流地位。由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更接近人类的思维习惯,具有封装、继承、多态等优良特性,从而成为了当今计算机领域的主流语言。而目前主流的数据库产品依然是关系型数据库,使得编程语言和底层数据库的发展不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不匹配”,这就需要一座桥梁把这二者结合在一起,ORM框架充当的就是这个功能。

1 ORM框架实现机制

所有的ORM框架都是采用图1所示方式映射的。

即把实体类映射成表,类的一个实例映射成表中的一行记录,类的属性映射成表的字段,实体类之间的关系映射成外键。那么ORM框架又是如何实现这种映射机制的呢?熟悉hibernate的开发人员都知道,它是由映射类(*.java)、映射文件(*.hbm.xml)和配置文件(*.cfg.xml)来完成以上映射的。映射类也就是我们说的持久类,由图1可以看出,它的作用是对应数据库中的表,一个实例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属性对应表字段。映射文件提供了持久类与数据库之间具体的对应信息,如:持久类对应了数据库的哪张表,属性对应哪些表字段等。配置文件主要的作用是配置数据库的连接信息,描述了数据库的驱动、用户名、密码等。所有的ORM框架都一样,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底层都是采用JDBC,它们只是对底层的JD-BC进行了封装,让我们使用者看不到JDBC那些常用CURD操作。每种ORM框架都像hibernate一样提供了配置文件(*.xml),要完成映射就得解析相关的.xml的配置文件,hibernate是采用dom4j来解析的。

1.1 dom4j解析.xml文件

Dom4j是一个易用的、开源的库,用于XML,XPath和XSLT。它应用于Java平台,采用了Java集合框架并完全支持DOM,SAX和JAXP。XML文件的结构就是由一个根元素和一些子元素组成的,dom4j他为我们提供以java方式解析XML文件的API,我们可以利用这些API来完成解析取得有用的信息。Hibernate通过dom4j取得配置信息后,底层仍采用JDBC来进行数据库连接。数据库连接过程如图2所示。

1.2 Java的反射机制

要完成ORM映射还得用到java的反射机制。反射机制的作用是完成解析java类文件。

通过解析映射文件和数据库配置文件我们可以建立数据库的连接,可以得到映射类的名字、属性名、数据库表名、字段名以及类型等信息。要把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映射成为对象,首先需要把表中的记录取出,然后将每个字段值给映射类对象的每个属性,这个赋值过程要调用对象中的set方法。我们现在通过映射文件只知道类名和属性名,如何根据类名和属性名调用相应的set和get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在Java中有一种机制叫反射机制,使用这种机制我们可以得到类的信息,包括类只用的修饰符、方法、属性、继承的父类以及实现接口等信息。反射机制相关的类有Class、Field、Method以及Constructor等。通过Class的getFields()、getMethods()和getConstructors()方法得到相应的属性、方法和构造方法。通过Field类的getName()、getType()和getModifiers()方法得到相应的属性名、属性类型、属性修饰符信息。通过Method类getReturnType()可以获取方法的返回类型,invoke()方法可以根据给定的方法名和参数值执行对象中对应的方法。我们可以首先通过以上方法获取类中的属性名,然后拼写成setXXX和getXXX方法名,最后根据方法名执行对应的方法,将数据库数据加载到对象中,完成映射的过程,如图3所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完成一个ORM机制并不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说简单点就是dom4j+Java的反射机制。现在有些公司用的是自己开发的ORM框架,学会了这两样技术,加点JDBC的基础知识,你也可以开发一个小小的ORM框架了。这里只是简单谈了下对象到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就不讨论hibernate那些懒加载和缓存等技术了。

2 结束语

正如大多数开发人员所说的,Java框架太多,已到了泛滥的程度,在我们学习框架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学习框架上,而是去掌握那些最基础最底层的东西,即使是出现了新的框架也不必担心,因为大多数框架的设计都是大体相同的,了解了一种框架,结合基础知识去学习一个新框架就是小菜一碟了。要想掌握ORM框架,还是得先学习好底层的JDBC操作。

摘要:ORM(Object/Relation Mapping),即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ORM框架就是为了解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阻抗不匹配”而产生的,这种框架能将业务逻辑层和持久层有效分离,使两层之间以松耦合方式衔接起来,便于代码的维护。探讨了ORM框架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对象/关系映射,关系型数据库,阻抗不匹配,松耦合

参考文献

[1]夏昕,曹晓钢,唐勇.深入浅出Hibernate[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淑全.基于hibernate数据层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3]何铮.对象/关系映射框架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6).

论底层写作的文学性 篇6

虽然从源流学上看, 如今的“底层写作”与“打工文学”有着最为直接的前后关联, 甚至有评论者把“打工文学”归为“底层写作”的一个部分。学者王莉、张延松就指出:“打工文学是底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是一种底层写作, 主要是由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进城务工者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也包括一些其他阶层的作者创作的打工题材和具有打工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但是在当今评论界提及“底层文学”时, 多会有意无意地把“打工文学”即底层自身的写作屏蔽。在评论家们看来:“底层没有掌握话语权力, 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而刘旭先生则更具体地指出:“对于一个没有能力表达自己、更谈不上有发言权的群体, 去说他们‘是什么’或站在他们的‘立场’说话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他们是什么从来都是个谜, 他们没有历史, 没有特点, 他们的面目向来模糊不清。从任何角度去发现他们的优良品质、他们的革命性乃至他们的‘伟大’, 都只是对他们的表述方式之一, 他们都是被表述的‘他者’, 表述得再伟大也是一种扭曲, 真正的他们仍然没有出现。”可见, 以“打工族”为代表的真正底层实质上是被忽略的。

而张雁泉在文中这样描述底层写作的缘起:“ 2002年‘底层写作’零星出现, 如刘庆邦的《神木》、林白的《万物花开》等。2004年, ‘底层叙事’作为一种异质性的叙述大量涌现, 至曹征路的《那儿》在《当代》 (2004年第5期) 发表, 底层文学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可见, 最早被确认为“底层写作”的, 主要是指刘庆邦的《神木》、林白的《万物花开》, 这些作品在2002年 “零星出现”, 而真正使得“底层写作”获得较大反响的确是曹征路在《当代》发表的《那儿》。因此, 我们可以发现, 当今评论界所探讨的“底层写作”极少涉及“打工文学”。王莉等将其分为“底层写”和“写底层”, 前者是指以周崇贤为代表的打工者和农民自身, “他们本身就是底层的一员”, 而后者就是指“怀了悲悯之心的知识分子”。而评论界当今提及“底层文学”时, 很明显地指向了后者。他们对“底层文学”的知识分子立场和身份的确认是非常明显的。

学者南帆在自己的文章《底层:表述与被表述》中发出了一系列尖锐的追问:“对于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说来, 谁是叙述人?谁是被叙述的对象?谁又是听众?按照通常的观点, 底层是‘沉默的大多数’, 文学对于底层经验的表述毋宁说是知识分子的代言。知识分子如何赢得代言的资格?代言与被代言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默契?知识分子如何可能跨越文化鸿沟, 揭示底层的渴求?知识分子的底层是否为真实的底层?”因此, 笔者认为“表述”一词并不能用来指涉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和“底层大众”的关系。底层对于作家来说永远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作家对“底层”的所谓“表述”实质是利用自身的经验和想象力对“底层”的建构。这一经作家和知识分子自身建构的空间, 不具备任何现实的指涉, 它是承载作家自身道德情感和审美价值的虚构空间。但是, 相同的身份立场并不意味着文学总体风格的统一。因此“大多数作家并没有写出底层生活的丰富性”, 而“公共经验或公共传媒上的大量信息”也就成为他们建构“底层”的主要质料。细读文本就会发现, 这种对“底层”建构策略最终指向了两种目标:道德焦虑的化解和新审美空间的开辟。

首先, 以曹征路的小说《那儿》为例。《那儿》是对“底层写作”考察绕不过去的经典作品, 一般认为, “真正使得‘底层写作’获得较大反响的确是曹征路在《收获》发表的《那儿》”。曹征路自己说道:“在《那儿》里, 我写了一个劳动模范出身的工会主席, 他是没有话语权的, 只会干活不会当官, 却把自己对工人的承诺看得比天大。当然, 他无力改变工人的命运, 最后只能消灭自己。”

而整部小说中的大众永远都是模糊的、失语的, 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个模糊的底层和身份可疑的主人公, 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 让知识分子在其中去“同情”、“悲悯”, 他们利用虚构的“底层”空间完成了自身对“道德焦虑”的化解。

与曹征路的《那儿》借鉴公共经验和媒体资源营造“道德关怀”对象相比, 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 对“神农架”这一地区的虚构演绎, 则是作家在文学的私人化空间被开发殆尽的时候, 着意打造一个新的审美空间。无论是《松鸦为什么鸣叫》还是《马嘶岭血案》, 都充斥着大量的血腥暴力的场面描写。这种对暴力场面细致化描写和高频度的死亡率, 很容易叫人想起余华《现实一种》和《活着》中的暴力叙事。因此, 先锋文学中的某些因素, 在“底层写作”中死灰复燃, 参与了“底层”的建构。而以陈应松为代表的“底层”作家自己, 显然没能创造出独属于自身的、新的叙事美学。

或许现在对“底层写作”得出结论为时尚早, 因为这一现象本身的各个方面都不甚明朗, 当今评论界对“底层文学”的认识还有诸多争议, 很多问题都没有定论, 但是有两点各个评论家都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一是对“底层写作”的艺术性评价较低。如著名评论家洪治纲就指出“这类写作具有严重的模式化、粗俗化和平面化的审美倾向”, “鲜有十分丰饶的精神质感”, 认为“它失去了新人民性所拥有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即使那些对“底层文学”持肯定态度的评论家, 也鲜有对其艺术性的肯定, 比如把“底层文学”代表作《那儿》奉为“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的吴正毅和旷新年, 也在文中承认:“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 《那儿》都不是一篇高水准的作品。”

评论家们的另一点共识, 即是对“底层文学”“文学性”的质疑乃至否定。洪治纲就指出“社会学意义远远大于审美意义, 道德价值远远高于艺术价值, 底层作家多体现出一种‘非文学性冲动’”。孟繁华也认为:“对这个文学现象的讨论经超越了文学界, 这个现象本身就不是所谓‘纯文学’的话题了。”无论是“非文学性冲动”, 还是“文学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 都彰显了作家自身的心灵焦虑和知识分子整体的困境。曹征路在访谈中就指出:“这个私有化过程不管你赞成不赞成, 事实上已经发生并且愈演愈烈。有趣的是, 几乎所有的媒体对此都在装聋作哑。”因此, 作家承载的道德焦虑恰恰是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焦虑, 作家的创作于是由私人领域跨入了知识分子群体失声的公共领域。曹征路说:“我认为文学是人类进步事业的一部分, 一个作家倘若对社会进步不感兴趣, 对人类苦难无动于衷, 是可耻的。只不过作家的参与方式是文学的、情感的、审美的, 是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已。”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失落和消费主义、私语化写作之后, “底层文学”在21世纪之初将作家的目光由个人狭小的空间拉回了广袤、深邃的现实世界, 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 文学有其自身的限度和规律, 在学科分工如此规范和精密的今天, 文学所要承载的就是审美功能, 这本身就要求文学话语的私人化、个性化、情感化、诗意化, 因此虽然文学书写公共事务的行为无可厚非, 但是在文学作品中, 必须使用私人的话语, 即曹征路自己也承认的“文学的、情感的、审美的”话语来书写。只有道德与审美完美融合, 将道德纳入审美, “道德焦虑”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德关怀”, 猎奇心理才能返归审美体验。

摘要:“底层写作”并非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思潮, 它只是以作家为代表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内指性运动。因此, “底层”并非是现实的底层, 也并非作家“表述”的底层, 而是作家利用诸种策略建构的底层。

关键词:底层写作,公共话语,审美

参考文献

[1]王尧.关于“底层写作”的若干质疑[J].当代作家评论, 2008 (4) .

[2]王莉, 张延松.当代底层文学的悲剧精神解读[J].当代文坛, 2006 (1) .

[3]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 2005 (11) .

[4]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J].天涯, 2004 (2) .

[5]张雁泉.“底层写作”现象及其文学取向[J].新闻爱好者 (理论版) , 2006 (6) .

[6]南帆.底层:表述与被表述[J].福建论坛, 2006 (2) .

[7]洪治纲.底层写作仅仅体现了道德化的文学立场[J].探索与争鸣, 2008 (5) .

[8]曹征路.曹征路访谈:关于《那儿》[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 (2) .

[9]吴正毅, 旷新年.《那儿》——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 (2) .

底层互相撕咬,谁是发动机? 篇7

10月14日,昆明市晋宁县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企业施工人员与富有村部分村民冲突事件。经公安机关调查和现场勘验,截至15日,昆明市晋宁县晋城施工方与村民发生的冲突已致8死18伤。其中企业施工方6人,村民2人。目前,事件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真相渐次浮出水面,令人触目惊心,比如该事件共造成8人死亡(其中:企业施工方6人,村民2人),18人受伤(其中:重伤1人,轻伤7人,轻微伤已出院10人);再比如,死亡的6名施工方人员,其中4名被烧死,另2名应是在互殴中被打死。被活活烧死,可见当时冲突的尖锐与惨相。这完全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小型战争,交战双方完全把对方当成仇敌,结果两败俱伤,惨烈收场。

其实,双方中的不少人也许压根儿都不认识。两名被打死村民的家属均向记者证实,两人都是赶集回来,经过村口时被打身亡。还有村民透露,一些施工人员是被人以每人300元的价格雇来。被雇作战,结果却死于非命,令人唏嘘。如果说这些人是害人者,何尝不也是受害者?冲着区区300元为人冲锋陷阵,结果沦为人质后被点火烧死,何其悲哉?

事件的是非曲直尚待进一步打捞,真理究竟站在哪一方,不宜轻下结论。但可断言,无论村民还是所谓的施工人员,都是不折不扣的底层——为300元效命不可能是身价富庶之辈。这种底层间的互相撕咬,尤其令人痛心和悲伤,同是天涯沦落人,何苦互相为敌,斗个头破血流甚至赔上性命?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追问,谁让底层间互相撕咬?谁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谁又是提供能量的发动机?先说村民,他们是自卫者,一定程度上说很无辜。据报道,因为征地补偿问题,当地村民和项目开发商一直存在矛盾。“这个项目从征地到建设,他们从来没有正式签过征地补偿协议。以前的一些地就是被强占过去的。”最初承诺的12万元一亩的补偿,却变成了每个人4.3万元。“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农田,种菠菜、生菜、油麦菜等大棚蔬菜,每亩一年能有7万多元的收入。所以听说每个人只有4.3万元的补偿后,很多村民拒绝。”如果此说属实,不仅项目开发商难辞其咎,当地政府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吧。

而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无论是真正的施工者还是被雇佣的所谓施工者,他们本是底层平民。若是真正的施工者,他们打工当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不是衔命,不可能与村民发生血与火的冲突;若是被雇佣的施工者,为了钱而充当打手就更可叹了,自己的性命就值300元吗?更该追问的是,是谁雇佣他们?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开发商,一是政府部门。如果彻查,就应该明确得出结论,施工者和被雇佣的所谓施工者背后,一定站着操纵者,这才是罪魁祸首!

同样需要追问的是,悲剧为何没有早日预防和消弭。此前,当地已发生多次征地冲突,比如今年6月3日,富有村上千村民抗强征,持农具击退数百强征人员,掀翻征地车辆、警车数辆,扣押官员迫使政府释放早前被抓的维权村民。既然矛盾已趋白热化,为何不见政府部门纾解?如果一拖再拖,甚至暗中撺掇,势必导致冲突发生,甚至以极其激烈的形式呈现。难道当地政府部门不该承担责任?8死18伤,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结果。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让底层间互相撕咬,都是不可宽容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场底层间的战争,没有赢家,开发商赢了吗?当地政府赢了吗?恐怕都没有。而最大的输家当属丧失生命的民众,他们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如果发动者不受到法律严惩,如何告慰死伤者?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今年年初,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要求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征地悲剧此起彼伏,还要多少次流血才能真正换来法治路径来求解?很显然,没有维权,就不可能化解矛盾;没有法律公正介入,血案就难杜绝。

上一篇:现代预应力结构下一篇:世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