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式教学

2024-10-06

注入式教学(共12篇)

注入式教学 篇1

许多教师常采用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 谈谈对两种教学的浅见, 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的含义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际,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语言、行为等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有人认为, 启发是一种最能为人接受的教育艺术。

注入式教学是教师从主观出发, 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接受什么。这种教学容易抑制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性思维, 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的源起

据考证, 启发式教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对此已经有认识,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种教学思想阐明:启发学生, 引导学生, 但决不硬牵着学生的鼻子;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 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注入式教学早在春秋时期就有, 注入式教学俗称灌输式教学或填鸭式教学。古代提倡八股取士, 以四书五经为命题范围, 这就要求考生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那时盛行灌输式教学, 学生也乐于被灌输, 只有这样, 考生才能写出被统治者欣赏的八股文, 考取功名。填鸭一词通俗易懂, 以前人们养鸭为了快速催肥, 将鸭子圈养在几乎没有活动范围的地方, 每到进食时用管子插到它的嘴巴, 通过管子给鸭子喂食, 这样没过多久鸭子就肥了。前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首先发明填鸭式教学, 随后国内广泛采用。

三、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孰优孰劣

启发式教学存在较多的优点, 缺点不明确;注入式教学存在较多的缺点, 优点还有待观察。

毫无疑问, 启发式教学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笔者对此不过多论述, 着重谈谈为什么不能抛弃注入式教学。如果中国几千年来前人积累的文化财富, 后人不接受, 重新去探索发现, 那么我们的文明会停止前进, 甚至倒退。

笔者在七年级授数学课“用尺规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后, 有学生甲用直尺 (没有刻度, 只能作直线的尺) 和圆规试作“三等分角”, 如图的作法, 笔者采取讲授“前人运用代数方法已经证明:这是一个尺规作图的不可能问题, 即用尺规不能作三等分角, 图上的∠1=∠3, 但这两个角≠∠2, 不要花时间在这里。”同时鼓励学生:尝试用尺规作三等分角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笔者认为:这样教是有必要的, 因为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不能证明:用尺规不能作三等分角。曾经有教师乙在授相同课后, 班上的学生丙用尺规作了以下的“三等分角”, 教师乙并未告知学生丙。

学生甲和丙根据作角平分线的方法, 作了∠BOC的角平分线OD, 其中OB=OC=BD=CD, 学生又根据线段中点的作法, 作了BD中点E、CD中点F, 这时学生高兴地说:他已经作了∠BOC的“三等分角”:

教师没有讲“用尺规不能作三等分角”, 而是让学生继续探索。其实, 这是误导, 丙苦苦探索, 但不可能找到用尺规作三等分角的方法。可见, 教师直接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 会使学生少走弯路, 在特定情况下注入式教学不可替代, 它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 快速继承前人的认知成果。

四、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的关系

启发式教学往往是针对注入式教学提出的, 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以利于培养人才。有人认为, 只要存在考试制度, 注入式教学就不可能消失。“存在就是合理”, 两种教学思想存在教育系统中, 它们并不绝对排斥。不管怎样教学, 教学的对象是人, 人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受启发的人弄不明白, 启发式教学再好也枉然;如果被灌输的是一头“牛”, 那么他被灌得越多越好, 只要他的“胃”足够大, 有时间“反刍”, 他就会消化吸收。很多学校尝试了“DJP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先“导”, 后“讲”, 再“评”。先学后教, 以教促学;先思后启, 以启促思;先讲后评, 以评促化。这里“导”“讲”“评”体现了导学、讲解、评价的和谐统一, 三者并不孤立, 它们相互联系, 其中蕴含着启发引导, 讲解讲授的过程。

五、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可以通过提问法、换位思考法、示范法来实施。

1. 提问法

一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上, 我讲了《两个石头》的故事:一个质地较好的石头怕雕刻的痛, 被雕刻家弃之荒野, 没有用;另一个质地较次的石头不怕痛, 被雕刻家雕刻成一件很有价值的宝贝:工艺精美的艺术品。学生听完故事后, 我问:“你们怕不怕被雕刻的痛?”很多学生答:“不怕。”再问:“你们想不想成为宝贝?”学生答:“想。”教师接着说, 等将来你们成为宝贝———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社会也会回报你们的。

2. 换位思考法

五年级学生学完《多边形的面积》内容后, 有些学生常常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张冠李戴。由于学生和学生更容易交流, 我请会的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不会的学生”的角度去寻找原因, 学生告诉我:一是有的学生“不理解”就乱用面积公式, 二是有的学生能理解, 但出于疏忽, 当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实际列式时“没有除以2”。后来我在复习中精选一题:“一个三角形花台, 底4米, 高3.6米, 这个花台的面积是多少?”我要求学生按小组展开讨论:会的学生思考“不会的同学”将犯什么错误, 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不会的学生看“会的同学”如何解决问题。这样生生交流的相互启发, 绝大多数学生能明白, 每个小组代表能发言:计算面积, 首先判断形状, 这里要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因此, 用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4×3.6÷2=7.2 (平方米) 。不懂的学生终于懂了。

3. 示范法

我们刚出生后并不会用筷子, 每天看着父母用筷子吃饭, 父母给我们示范, 不久, 我们学会了用筷子吃饭。爱迪生发明电灯就给了我们启示:成功总会眷恋那些坚持不懈, 那些正处于失败痛苦中的人, 你们只有想到“成功的那盏灯”, 才会走出困境, 迈向成功。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在教育教学战线上, 其实施方法因人而异, 我们仍得继续探索。

有些教师也曾采用其他教学思想进行教学, 但只要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笔者认为也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卞金祥.用特色吸引学生: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2:248.

[2]谭竹.数学导学案七年级前言.四川教育出版社.

[3]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07:55.

注入式教学 篇2

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童真、童趣,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个“大小孩”,才能给识字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一 让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链接。

识字教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的运用重新回到学生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去,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操作,从而激发创新能力。如教学“杏、李、桃、苹”字时,让学生学当“小商人”,自己动手制作水果买价的标签。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出色彩丰富,造型新颖的标签,在写标签的同时也巩固了这几个生字的字形,加深了记忆。在教学与生活物品相关的生字时都可以采用这类方法,富有极强的生活色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在识字中童心也随之飞扬。

二 让学生每天写一句话。

每天写一句话,可帮助学生真正记住他们所学过的字。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生对学过的字,记得快,忘得更快。每天写一句话,他们就必须用一些字。在运用中能更好的掌握已学知识,对生字的记忆自然会更深刻。更有部分积极学习的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学生字。

三 变换角色,让学生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要改变或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互换角色,给学生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比如,在生字教学中,我们不是一一领读,而是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会认,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完成识字任务。这样的教学实践,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兴趣会更高。

四 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识字。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究识字。如:教学《操场上》一文中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词语后,再出示:“拍、打、拔、跳、踢、跑”这几个生字。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同桌讨论后,立刻举手如林,说:“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关;“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与“脚”有关。还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这几个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来的……。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发现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主探究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识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五 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教师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满腔的热情,帮助学生寻找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他们快乐识字,那么识字会成为一种回味无穷的乐趣

[给识字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

★ 内经贤人生命观

★ 生命观的作文

★ 在课堂中提高小学生交往技能论文

★ 牛津英语一年级教学反思

★ 《牛津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 我们的生命课堂反思

★ 观“天宫课堂”授课观后感400字

★ 在体育教学中注入情感论文

★ 观片《生命重于泰山》个人有感

注入时代气息,革新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代价值;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鉴往知今”是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放宽历史视野”也成为近年来历史研究的趋势所在。正如著名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为此笔者认为,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入时代气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适当的调整或更新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能够更好地彰显史学存在的价值。但是,历史教学时代价值的取向,不是一味地宰割历史,更不是为了现实的需要而随意成为佐证,只有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才能用我们的智慧去照亮历史,正确处理好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连接点。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注入时代气息,对历史作出时代的解读呢?笔者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引入时政热点,打造“智慧型”课堂

学习历史,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为了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智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高度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其目的就是要考察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将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更好地促进历史教学。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充分结合了当时的时事热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2013年10月1日,分别主导美国国会两院之一的共和党和民主党未能就预算问题达成一致,这导致一些联邦政府机构自周二开始无限期停摆。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奥巴马总统的医保法案存在分歧,国会的临时性拨款法案被搁置。这导致约80万名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停工休假,即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事件。在中国,政府连续关门十多天,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美国,政府关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克林顿开始,就陆陆续续差不多有十多次类似的情况。引入社会“热点”后,再引导学生就“热点”进行讨论:美国国家机构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呢?机构之间到底是怎么的关系?政府为什么会频繁的关门?让学生知道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美国联邦政府的构成情况,理解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二、联系日常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述,学生记忆”的模式往往会让学生缺乏对历史结论的认同感,一味的死记硬背实现的只是暂时的记忆,这与新课程要求的“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背道而驰。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层次的了解中国这一个世纪以来不平凡的百年历程。这百年来的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的父辈、祖辈感受着。可以让学生对身边历史的走访调查,多渠道、多层次感受中国百年变迁情况。为此,笔者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世纪老人等进行“采访”,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中国近百年来的具体变化,从而获得口述历史、图片、照片等电子音像材料、实物如各种票证,学生获得信息后经过整理,最终在在课堂上予以呈现,这些真实的资料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三代人生活水平的不同,这远远比教师传统的口述更具说服力。最后,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出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方面在近代以来的具体变化,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探讨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通过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感受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关注史学新观点,打造“学术型”课堂

在历史教学中,以史学理论为指导,打造学术型课堂。跨学科思想是年鉴学派重要的史学思考。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这学术研究成果。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包容性,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决定了历史教学能够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发展是知识更高综合的必然趋势。

例如,语文学科中也存在与历史知识的交叉,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引入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历史要点。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李白则写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始皇“刻薄寡恩,心如虎狼”,“为人刚惶暴决,自以为是”,喜欢采用刑罚来确立自己的威严;民间也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这些文学作品都能用来成为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秦始皇究竟是杰出的帝王,还是暴君?”的参考依据,说出每个人心中不同的秦始皇形象。

可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体现时代价值同时,更实现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体现时代价值取向,改变教学方式,对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实施过程中无疑对教师也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强化自己的专业教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的多关注时事,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探寻课本知识的结合点。“路漫漫与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结合最新课改内容和高考改革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浅淡注入式教学的根源 篇4

当然, 在我们过去的教学实践中, 各种各样的弊端是存在的, “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也是存在的, 我想这种方法观念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如果仅归咎于传统教育教学倡导的观念, 那有失公允。传统教育其实本身不失民主、启迪民智的思想观念, 过去的几十年里, 指导教学的是“三为主”模式, 倡导启发式, 讲究授人以“渔”而非“鱼”, 甚至“文革”十年中虽由于“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毒害都还有“开门办学”的思想观念。今天学校教育教学倡导教导学习的方式方法、熏陶诱发探索创新的萌芽, 淡化知识技能的传授, 但注入式的方式观念, 不管是过去, 还是现在都屡见不鲜、十分盛行。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注入式即是某些知识传播者使用的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教学的思想观念, 是相对于启发式而言的。注入式, 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 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口袋, 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强调知识记忆, 要求知识的接受者在记忆能力上下工夫, 忽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发展。

首先, 教育体制的缺陷是专制灌输性教学, 是“注入式”教学产生、维持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直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选拔式教育模式, 一个普通人自小到大要想得到幸福体面的工作和让人羡慕的生活, 就需要这样度过:在读书的路上成功跳过几个坎, 过几条独木桥, 能顺利升上初中、高中, 考上大学, 顺利毕业找到工作进入社会, 别无他途。这是几千年来“学而仕途”思想深入人心的结果, 其影响力之广之深是我们普通劳苦大众, 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地球修理师们所深切感受到的。

以前, 在贫穷落后的时代, 社会需要发展, 需要人才, 渴望人才, 只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培养出有限的人才, 国家如此决策无可厚非。国家在选拔人才的时候, 主要看的是选拔考试中的分数, 分数决定命运至今仍是各类高中、大学、公务员招考招收中的不变规则。而要想取得好分数, 必须让自身知识面有足够广度, 理解知识, 要有足够的深度。在人生年青时代有限的时间里, 为获取有足够广度、深度的知识, 把各种知识深究探索、渗透其中之奥秘, 达到透彻理解,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为了达到这样深度、广度的知识水平, 必须想方设法直接获取, 再加以死记硬背, 如此注入式就产生了。注入式的教法或学法就是在短时间内, 使需要某方面知识的人从书本或有此方面知识的人处获取足够多的知识经验, 用于应付考试, 通过考试。

在选拔考试制度下的社会学校教育教学中, 人们关注的分数,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 为了分数, 不管你采用何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注入式、启发式或探究式, 只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更多地获得考试的知识、考得好分数就是好方式、好方法。这正是社会的需要, 学习者的需要。因而“注入式”的教学就有了生长存在的理由和环境。

其次, 管理体制的缺陷, 学校等教育部门缺乏激励机制, 无法有效激发教育教学工作者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 是注入式教学存在的重要原因。

没有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的部门, 多数人都持敷衍的工作态度, 轻松闲逸地工作生活是多数人的期盼, 怀有不计得失、大公无私、吃苦耐劳之精神是少数, 有人说此精神“值得颂扬, 不能真学”。现实是: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差不多, 工资、资金福利照拿, 增资、升职、评职称、评优评先进没问题, 只要表面文章做得好, 计划总结写得好, 教案论文抄得好, 人情世故做得足。在这样的环境状况下, 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教学是每位教师的主要任务, 课堂上只要学生不打架, 课程目标完成得如何不是很需要, 安全第一, 质量第几?———不知道。这样的“任务”, 什么方式最容易实施完成呢?———注入式!满堂灌, 讲完了任务就完了。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的也大有人在, 这样的人能力强, 服从组织安排, 踏实肯干, 领导赏识, 重活、累活非他们莫属。但有多少人能长久坚持?一两年可以, 十年八年就不见得能坚持了。环境、事实影响人, 迟早会被同化的, 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就是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再次,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 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吸引不到高素质人才从事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注入式教学存在的无奈。

由于历史、经济等各方面原因, 最近几年我国才得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这个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只是在规模上、硬件上, 学生的入学率、完成率的达标上, 在教育教学的质量上是远未达标,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 不但没有达标, 质量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学校师资水平不高, 教学方式方法和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是关键因素。应该说广大的人民教师没有谁喜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都十分清楚应用此种方式方法, 那是误人子弟, 理智和责任使他们清楚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教学的优势, 这是时代的要求、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他们也试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此类方法, 但某些社会环境因素或教学方法应用方式可能会让有些教师改变原先的想法, 比如糟糕的课堂学习气氛和学习秩序, 较低的组织能力, 课程实施的时间要求的限制等。有些教师面对嘈杂的课堂而无法有效组织控制, 无法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 只能自导自演, 自问自答, 把内容讲完以完成教学任务。有位高级教师上数学课, 只顾照本宣科地讲, 全没有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问题引入、引导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环节, 课后听课老师评论说:“你讲得太多了”。他说, 不这样讲就没有办法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他的观念里面, 教学任务就是按时把每学期课程讲完而已, 注入式是最好也是最容易按时完成此等“教学任务”的了。

教师在应用教学方法上, 对这些教法的理解, 应用的策略方法不当, 就成了注入式。因为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 又有注入式性质, 是一把双刃剑, 全在于教师如何应用了, 比如讲授法, 一味地讲, 枯燥地讲就是注入式, 而以适当问题和实例开头,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配以形象、风趣的讲解, 就是启发式。

学生习惯于听讲, 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通过“捷径”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各种冲动和欲望, 怕吃苦, 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大多数没有动脑思考、展现自身思维能力、提出独创见解的冲动和愿望。只是像鸟巢中的雏鸟张嘴等着, 如此的学习与以往的学习经历是紧密联系的, 也势必对以后的学习、思维方式方法的改进带来巨大的阻力。同时极容易把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观念引回老路, 在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压迫之下, 让教师无奈重回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老路。

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 篇5

侯俊霞

摘要:当前,数学课堂气氛比较严肃、呆板,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把文学元素注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而且对学生长远发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知名数学家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教学的可行性,在具体实施中,提出了重点把握的三个方面:1.数学知识文学化; 2.教学语言文学化;3.激励评价文学化。从而得出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使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文学 诗词

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改观,但课堂气氛还是比较严肃、紧张,充满压抑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仍然是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化史,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学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

一、实证分析

数学与文学联姻,对数学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在许多人看来,数学与文学好像磁铁的两极,相互排斥,在数学课堂上,卖弄文学诗词,既影响学生学习数学,也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我认为,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多一些文学气息,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学生日后在数学上有所成就,也是十分必要的。纵观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大数学家,他们大多数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有的甚至是文学大师。

数学王子高斯在哥廷根大学就读期间,最喜好的两门学科是数学和语言,并终生保持对它们的爱好。他大学一年级从图书馆所借阅的25本书中,人文学科类就占了20本。正当做数学家还是语言学家的念头在脑中徘徊时,19岁的高斯成功地解决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从而坚定了从事教学研究的信念。试想,凭着他在大学的文化积累,如果他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语言学家的殿堂里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罗素,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著名的“理发师悖论”的发现者。但他也是一个文学家,有多篇小说集出版发行。令许多专业作家大跌眼镜的是,非科班出身的他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再看看国内的数学家。华罗庚能诗善文,所写的科普文章居高临下,通俗易懂,是值得后人效法的楷模。苏步青自幼热爱旧体诗词,读过许多文史书籍。他把读诗诵词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用它来调剂生活。许宝综自幼即习古典文学,10岁后学作古文,文章言简意丰,功底非同寻常。李国平不仅是中国的“复分析”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诗集《李国平诗选》1990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序言则是苏步青的一首颂诗:“名扬四海句清新,文字纵横如有神。气吞长虹连广宇,力挥彩笔净凡尘。东西南北径行遍,春夏秋冬人梦频。拙我生平偏爱咏,输君珠玉得安贫。”传为数坛佳话。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为:培养兴趣、追求简易、重视直观、学会抽象、不怕计算等五个方面。最近他在南京讲学时又特意补上一条──喜爱文学,并谆谆教导后学,不可忽视文学修养。数学大师丘成桐也提到:“如何寻找数学的魂魄,视乎我们的文化修养”。

由此可见,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能促使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更高的发展。

二、重点把握

(一)数学知识文学化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抽象,这也是数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将数学知识与诗词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创造优美的教学情景。

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诗句,明月—清泉,松间—石上,照—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作有一首辘轳回文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全诗共十个不同的字,描绘了一幅风吹水动,花香暗浮的夏日图。妙的是诗的上两句倒着读过来就是诗的下两句,可谓数学上标准的对称。

极限,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古人以“一尺木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来说明。近来,徐利治先生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可谓妙绝。

坐标系,解析几何的工具。唐初诗人陈之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内容涉及到时间、空间及作者当时的情感,将三者综合,可得到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若分别给出准确的参数,可得到作者在坐标系中的确切位置。

仰角、俯角,是指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等等。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在我国的数学宝库中,有许多以诗词形式出现的数学题目。讲相关内容时,如能将他们引入教学,可为课堂注入生机,令数学多一份亲切,教学多一份趣味。略举两例:

1.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二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解 各层倍数和: 1+2+4+8+16+32+64=127 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2.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李白打酒)。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解 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

[(2x-1)×2-1 ]×2-1=0,解得x=7/8。

(二)教学语言文学化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术语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抽象化的定理、法则外,如能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如观察三视图),教师可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来形象地说明。

数学解题教学,特别是难题教学,若与王国维“三境界”结合,则另有一番风味。学生看到题目,由于思路模糊,找不到任何突破口,心情烦躁,但又必须耐心地分析题意,尽最大努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有关信息,好像进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久而不得其解,亦如迈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找到方法(如解几何题时,当添上所需辅助线,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情绪倍增),则达到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师生不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解决了题目,还共同经历了成大事者“立志”、“执著”、“成功”的过程。

具体地说,学生刚接触题目,未弄清题意,不知如何求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时,抓住问题本质,解决主要矛盾,好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头绪,但又不能使问题彻底解决,还要继续思考,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努力后得出新的思路,教师可配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某一问题想了许多方法都未能求解,不经意时,偶尔得一法,使问题顺利完成,就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反复思考,问题终于解决,心情舒畅,兴奋不已,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三)激励评价文学化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挫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思想教育加以疏导。若用平淡无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教,就显得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说服效果当然不好。反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地引用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带有格言警句性质的诗词进行教育,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学生学习不刻苦时,教师可用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勉励;学生努力后,进步不大,灰心丧气时,可联系诗句“学习如春之禾,日不见其增,而月有所长,年有所获”来引导;学生在取得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可用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警戒;学生取得成绩,教师进行评价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时,可说“小菏已露尖尖角”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等等。

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往往编制由传统题目拼合而成的试题进行测试。若部分题目以诗词形式出现,学生在考试时的压力可得到缓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美的享受。略举两例:

1.栖树一群鸦,鸦数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

解 设有树x棵,可知有鸦(3x+5)只,由题意得: 3x+5=5(x-1)解之,得 x=5 3x+5=20 则 树5棵,鸦20只。

2.出水三尺一红莲,风吹花朵齐水面,水平移动有六尺,水深几何请你算。解设水深x尺,由勾股定理,得

x2+62=(x+3)2 则x=4.5 所以,水深4.5尺.三、结束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所以,我郑重倡议: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应用数学与数学文化;康永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学史概论;李文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学文化;张楚廷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数学教育概论;张奠宙;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为课堂教学注入“软”动力 篇6

一、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尊重每一个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激趣的基础。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也会连带着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真正“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和认可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神领的基础。教师要潜心备课,充分利用各项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将知识凝结成“思想”与学生碰撞出“火花”。有了这种思想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凝神聚力,才会真正领会知识的真谛。

二、攻其心,导其行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有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根本。

学生的“学习动力”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内在的兴趣动力,二是外在的压力动力,三是满足自尊需求的个性动力。对待不同学科、不同知识,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不一致。上课之前老师应当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熟悉学生的家庭环境等,来获知每个学生学习的动力。找到了动力的来源,课堂上就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激发方式,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求知。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与高效。

三、纠其错,解其惑

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总要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围绕学生的“错误”展开教学,在暴露错误、剖析错误、修正错误、反思错误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知识、提高能力,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聰明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不断为课堂教学注入“软”动力,才能让课堂教学演绎更多的精彩,闪烁更亮丽的教学智慧!

注入式教学 篇7

最近, 湛江市教研室在廉江中学举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研讨课的分析研讨活动。课题是高三第二轮复习专题“物质出入细胞方式”, 执教者分别是廉江中学的蔡老师和湛江第一中学的王老师 (以下分别简称为蔡老师和王老师) 。本文就以这两节“同课异构”课为例, 对传统“注入式”教学模式与“发现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一、两节“同课异构”课的比较

1. 教学目标

蔡老师的课只呈现知识目标, 而王老师的课呈现三维目标。

2. 教学内容

蔡老师的课局限于本章内容, 系统性不强, 缺少对知识进行整合。王老师的课系统性强,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整合。

3. 教学流程

蔡老师的教学流程:训练→归纳→训练→归纳。王老师的教学流程:引导→阅读→发现→运用。

4. 教学策略

蔡老师的课以讲解、记忆、练习为主, 强调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王老师的课以阅读、发现、同化为主, 强调培养学生处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

5. 媒体选择

蔡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王老师则利用黑板进行教学。

6. 学生活动

蔡老师的课在师生的一问一答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王老师的课大部分学生动手填写导学案内容, 个别学生在黑板板演并进行描述。

7. 教师活动

蔡老师预设好问题, 做知识的传递者。王老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同时也是生成性问题的促进者。

8. 教学效果

蔡老师的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积极性不高。王老师的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真正“动起来”。

二、两节“同课异构”课的研究

1. 蔡老师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 教学目标只关注“双基”, 忽略了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方向, 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蔡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Ⅱ) , 只给学生呈现了“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 而且过于简单, 欠细化。要知道, “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 “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讲功有余, 学功不足, 练功过重

蔡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是按照自己设计的题目一个一个去解决, 虽然对题目的选择有讲究, 但整个教学流程采取的方式是一问一答一讲。细观整个课堂, 蔡老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练习题, 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只是被动去听讲。我认为, 若第二轮复习采取这种教学模式, 教师只顾“时间+汗水”的苦干, 忽视了“时间+汗水”的巧干, 学生的学习将会陷入“低效率、重负担”的怪圈。

(3) 忽视黑板的作用, 过分依赖多媒体

湖北的“高效课堂”教室内四周皆是黑板, 要求学生想到不如说到、说到不如写到, 个人写不如公开写, 在纸上写不如在黑板上写。蔡老师这节课却忽略了黑板的作用, 没有给机会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练, 用“机灌”代替了“人灌”, 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少, 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缺乏独立的思考。

2. 王老师采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凸显的优点

(1) 有效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主体参与教学的文本载体, 是教师对教与学的精心预设和整体规划。王老师课堂设计的导学案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和设置台阶,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 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指引方向, 设计路径, 理清思路。

(2) 搭建一个学生展示的平台

课堂展示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王老师的课堂环节以学生展示为中心, 让学生描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动手构建细胞膜的模型、画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画影响跨膜运输速率因素的曲线图等等。通过展示,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这个展示平台上, 挖掘的是学生每个人的潜力, 培养的是勇气, 张扬的是个性, 奠定的是信心。

(3)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解题能力

俗话说:“予人以鱼, 惠其一时;授之以渔, 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王老师在讲判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时, 先让学生画细胞膜的模型, 并设问“如何判断膜外和膜内”, 然后让学生在细胞膜模型图上用箭头示意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要求各种物质用不同的符合表示) 。当学生画完评价后, 王老师追问:“若是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 兴奋时Na+内流, 又怎样画图?”学生沉默一阵后思维开始活跃, 有的说是主动运输, 有的说通过离子通道等等。这时王老师又让学生在黑板画图, 然后继续追问:“又如何用曲线图来表示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呢?”学生们又开始在导学案上画曲线图。最后, 王老师出示知识网络图让学生独立去完成。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 学生对“物质的运输方式”这一考点就会融会贯通, 提高学生遇到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通过独立完成知识网络, 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4) 引导学生去质疑,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疑”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有思。当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曲线从0点开始时, 有学生质疑:“为什么是从0开始?”王老师这时便在学生提出疑点的地方, 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复习产生ATP的过程及场所, 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疑惑。接着, 王老师就这一问题继续提问:“那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运输是被动运输还是主动运输呢?”学生的思维开始再次活跃起来, 由于有前面的知识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能举手来回答, 而且回答得很好, 引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可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做到疑、问、思三者统一, 对提高教学成效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 传统“注入式”教学模式忽视了课堂的动态生成,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低效, 甚至是无效的。“发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所有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从而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1]张玲.在比较中鉴别, 在传承中创新[J].中学生物教学, 2010 (12) .

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篇8

一.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活动中, 尊重学生的原始解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学习新课时, 首先尊重每一个生命对文本的原始解读和质疑,

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我在教授《祝福》时, 在学生预习完文本之后, 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做了统计, 如下:

(一) 关于主题

1、为什么以“祝福”为题?题目与小说内容有何关系?2、小说的主旨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作者想通过祥林嫂的悲剧表现什么?

(二) 关于祥林嫂

1、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谁是杀死祥林嫂的真正的凶手?2、祥林嫂为什么要问:“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3、祥林嫂为什么在婚礼上开始强烈反抗, 后来又顺从了?

(三) 关于“我”

1、“我”是一个什么人?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冷漠麻木?2、最后一段“我在这繁响……以无限的祝福”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 关于其他人物

1、四叔说:“可恶!然而……”省略了什么?怎么理解其含义?2、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 大家对她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五) 其他方面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2、第一段写了《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有何用意?3、小说的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和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以上是学生对《祝福》原始阅读的质疑, 提出的问题表现了学生的对文本的原始解读, 大部分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如“为什么以‘祝福’为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作为老师, 可以通过对问题深入分析, 引导学生健康向上,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在语文课堂的鉴赏活动中, 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 彰显学生的个性解读,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课堂活动中, 有效的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学生表达时文辞的优美, 学生展现自我时的自信、自豪, 学生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无不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充满才思。

在《长亭送别》课堂活动中, 分小组讨论鉴赏《长亭送别》【滚绣球】, 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展示:“莺莺想用柳丝系住张生的马, 是不想分别;想用树梢挂住夕阳, 是想留住时间, 表现了她不忍与张生分离的留恋之情。柳丝、树梢都拟人化了, 赋予了人的感情动作, 这时学生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作品中了。

学生在鉴赏《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诗句。说:“在这句中写到了‘酒’, 古人往往借酒浇愁, 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还写道‘晓风’, ‘晓风’是早晨的风, 很凉, 来体现诗人的感情也是悲凉的。

可见学生已能引经据典, 做出较深入的分析。从学生的表现来看, 积极参与, 讨论热烈, 在讨论的氛围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在语文课堂的学法指导活动中, “学习一篇, 积累一法”, 打造高效的课堂活动。

我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 抓住“套子”来组织教学,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个课堂活动均是围绕“套子”展开, 因此学生认识到:“套子”就是解读这篇小说的“把手”。我因势利导, 在活动总结时告诉学生:鉴赏小说应该抓住小说的“把手”进行阅读。布置课外作业:“想一想, 阅读莫泊桑的《项链》时可以抓住小说的什么做‘把手’?

四.在语文课堂的写作活动中, 我手写我心, 提升对文本深入的解读。

我在教授《长亭送别》时的最后一个环节时, 要求改写“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将其改写成优美的写景散文。

学生当堂改写的:“暮秋时节的一天, 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菊花的落蕊飘飘洒洒坠满了一地, 西风呼啸着掠过这片萧条的树林, 耳边传来的是那一群南飞的大雁的哀鸣。百草憔悴, 枫林经霜变红, 在秋风中纷纷离枝, 坠落于地。这片树林显得迷蒙, 是那离人不舍的眼泪, 模糊了她的视线。”

“植入式”课课练教学探析 篇9

一、传统体育教学“课课练”存在的局限性

(一) 认识局限

关于“课课练”概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相应的名词解释, 百度文库描述“指由学校任课教师合作编写的针对学生现学书本的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题。……课课练字面意思是每节课上完后练习。”其定义具有明显的文化学科特征。受文化学科“课课练”影响, 造成体育教学“课课练”认识局限, 认为一定是在主教材完成后再进行的补充性练习才属于体育教学“课课练”。

(二) 内容局限

一方面, 体育教学“课课练”内容大多是独立于主教材之外的身体素质内容, 过于教条化。比如, 推小车、俯卧撑、蛙跳、高抬腿、举哑铃、推杠铃等。另一方面, 有些针对性“课课练”内容安排并不恰当, 过于形式化。比如,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主教材是“单杠:单腿蹬地翻身上”, 针对大部分学生在练习中的屈臂引体力量差, “课课练”就安排斜身引体、哑铃弯举等内容, 以求对上肢力量进行强化。

(三) 时间局限

体育教学“课课练”也采取“先学后练”形式, 存在练习时间上的局限。在主教材完成后再进行8~10分钟的“课课练”练习, 并不一定适合体育教学的特点。“课课练”其实已有专家学者对这样的体育教学“课课练”提出了质疑, 李京诚老师就认为“提高身体素质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 单纯的体育课上的课课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另有老师提出质疑:“通过‘课课练’来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是不是存在先天的缺陷?‘时间短’会不会依然成为‘课课练’发展学生体质的短板”[3]。

二、传统“课课练”教学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一) 影响学生运动兴趣

“课课练”可以是专门地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 但不应该经常如此, 否则, 久而久之难免会让学生坠入单调乏味的困境, 形成生硬地强制学生练习的现象, 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发展。

(二) 影响运动技能教学

有些不恰当的“课课练”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人体运动生理规律。因为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过程, 不可能今天锻炼, 明天就能增强, 或者马上就有提高。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课课练”练习, 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相应肌肉的疲劳, 而肌肉在疲劳状态下不利于技能学习是体育学习的基本常识。因此, 这样的“课课练”内容安排, 会影响到技能教学效果。

(三) 加重课堂结构负担

一方面, 一节完整的体育课, 热身活动等一些课堂必不可少的基本结构已经得到业界验证并达成共识, 如果再增加一个“课课练”部分, 难免会增加组织调度等无效时间;另一方面, 一节课只有40多分钟, 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时间, 如果再增加8~10分钟“课课练”练习, 作为体育教学核心内容的技能教学, 在时间上难免会受影响。因此, 单独进行“课课练”练习无疑会加重课堂的结构负担, 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走出体育教学“课课练”局限的新途径

(一) “植入式”课课练名字来源

体育教学“课课练”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由此可以认为, 只要是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身体的身体练习, 都应属于体育教学“课课练”的内容范畴。因此, 体育教学“课课练”可以理解是“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每节课都要完成的、具有一定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

鉴于教学实践中, 素质类身体练习虽然枯燥但锻炼效果较好, 而学生又对球类、体操、游戏等内容兴趣较高的现实, 笔者受“植入式广告”启发, 把相对枯燥的素质练习内容“植入”到球类、体操和游戏等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中, 而在素质性练习较强的教学内容中“植入”游戏、竞赛等娱乐元素, 以达到寓教于乐、寓练于学之效果, 即为:“植入式”课课练。

(二) “植入式”课课练操作步骤

以“篮球运球上篮”教学内容为例

第一步, 确定“植入内容”。根据身体素质练习计划, 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强度, 确定具体的“植入内容”。“篮球运球上篮”对上肢的技巧性要求高, 所以“植入内容”应以下肢练习为主, 可“植入”下肢耐力素质等。

第二步, 寻找“植入切点”。根据教材内容特点, 寻找恰当的“植入”时机和切入点。“篮球运球上篮”技术对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 最后三步时身体的协调配合非常关键, 该技术环节不宜“植入”其他素质内容, 因此, “植入切点”要在此技术环节之前完成。

第三步, 预设“植入方法”。根据“植入”需要, 采取合理的“植入”形式和方法。可采取挂图分析、分发知识卡等方法进行讲解示范, 采用渗透植入、分离植入等方法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植入”, 争取“寓练于学”, 尽量避免专门安排时间练习身体素质。在“篮球运球上篮”内容中“植入”下肢耐力素质练习, 比较适合采用渗透植入法。渗透植入法就是不改变技能练习的任何技术环节, 只是增加某一环节的运动强度, 从而提高练习的锻炼效果。具体设计, 让学生在两个篮板之间, 进行交替运球上篮练习比赛, 规定一定的时间 (1~2分钟) , 必须完成或超额完成相应的往返次数 (6~10次) ;投不中不许补篮, 另计成功投中次数决定胜负。每个场地可容纳4~6名学生同时练习。在练习过程中, 没改变任何动作技术, 只是增加了相应的跑动强度, 从而达到锻炼下肢耐力素质的效果。另外, 所谓分离植入法, 就是身体素质练习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完成, 只是为了补充教学内容的练习强度, 通过巧妙设计, 使之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能在时间上并列进行。

第四步, 实施教学过程, 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 并合理控制练习强度, 注意运动安全。

(三) “植入式”课课练教学分类

根据主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练习强度, 决定课课练“植入”的内容、强度和形式, 依据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内容项目的特点, “植入式”课课练教学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球类, 技巧、武术、舞蹈类, 田径类。

1.球类

学生普遍对球类项目练习兴趣较高, 而且球类运动每个技术动作相对独立, 具有一定的可分解性, 一般采用渗透植入的方法和分离植入的方法均可, 在技能练习过程中直接“植入”身体素质练习元素, 从而提高身体练习的锻炼效果。

2.技巧、武术、舞蹈类

此类项目内容, 技术动作连贯性强, 不便于在技能练习中直接“植入”身体素质练习, 可根据具体内容特点采用前置或后置的方式, 完成课课练“植入”教学。比如, 女学生普遍对体育舞蹈兴趣较高, 可以采取前置方式, 在教学生学习舞蹈前, 先完成一些适当的身体素质练习, 然后再进行体育舞蹈学习, 如此以来, 在学习舞蹈的同时, 还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再比如, 男学生普遍对武术套路兴趣较高, 而武术本身一般都具备足够的练习强度和趣味性, 只需要提炼出练习武术的动作美, 适当调整练习的密度即可, 无需再额外增加其它的身体练习内容。

3.田径类

田径类项目练习强度一般较高, 则可以采取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学形式, 适当植入一些竞争、娱乐元素, 来调节练习强度, 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从而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比如, 练习立定跳远时, 采用串联跳图形、踩数字等形式, 把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设计成教学游戏来完成即可。

四、结语

体育教学“课课练”作为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手段, 目的非常明确, 关键是看最终的锻炼效果。因此, 需要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突破传统的思维局限, 结合主教材特点,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植入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和锻炼身体的知识, 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 达到有效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同时不断积累学生的健身知识,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运动习惯, 使之在体育课堂之外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在运动负荷上要合理控制, 既要避免运动负荷过低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 又要防止素质练习过度, 而影响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植入式”课课练教学, 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长秀, 刘瑾瑾, 严丽琴.“课课练”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 2013, 3.

[2]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 (上) [J].体育教学, 2011, 1.

给思想政治教学注入“情” 篇10

一、知识内容重情理

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情感的沃土中。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与更新, 更在于心灵的唤醒与生命意义的张扬。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完善人性与灵性的教育, 更应该在当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情感, 就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教材内容选择必要的材料, 给知识信息附加上情感的色彩。思想政治教材含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因素, 教师要充分挖掘, 在教学中掀起情感的波澜, 拨动学生心弦, 不仅要说理透彻、条理清楚、举例恰当, 而且还要动之以情。情是理的糖衣, 无情, 理难以下咽;无理, 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情与理相互依赖, 不可分割。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 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 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

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应是享受和精神的升华, 教学中把诗词、音乐等艺术引入课堂, 能够引发学生美的意境和情感的共鸣, 学生思维才会进入欣赏、想象和再创造的无穷乐趣中去。例如讲述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时,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有位教师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之后, 引用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形象地说明了我国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同时用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说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生在诗情画意中, 领略了知识的无穷韵味。

二、教学过程重情境

知识往往只有借助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内化。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出高度有效的作用,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就会更主动、更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思想政治教学要真正充满生机, 充满活力, 充满情趣, 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造条件,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为学生的一生打下基础。首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让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不要拿所谓的标准答案为学生订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尤其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敏感问题。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开动脑筋, 主动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究。允许学生大胆提问、猜想, 放飞思想, 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鼓励学生讨论质疑, 标新立异, 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好奇心、求知欲, 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念的创新必然推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充分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探索多种教学途径,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如专题讲座、社会调查、法制报告、安全教育等, 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环境和彰显才华的舞台, 拓宽学生创新空间。思想政治是一门常讲常新的课程,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同样每一节政治课也应该都是崭新的。教师要有时政敏感性, 在课前做好深入细致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对鲜活的新闻和政治教材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上做到游刃有余, 把身边和世界上发生的新闻带到政治课堂上来, 让学生“照镜子、打靶子、开锁子”, 让沉闷的政治课堂焕发出激情和活力。

三、师生关系重情感

教学的过程, 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 同时也是师生间心灵的接触、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和创造性, 关爱学生生命个体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 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 相信他们都有闪光点, 为每一位学生有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认真倾听学生的真实体验、真实感受。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鼓励他, 师生才会情感相融, 心灵相通, 师生才能真正沟通。“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才会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没有注入“情”这一精髓, 即使具有再渊博的知识, 再善辩的口才都是苍白无力的, 教师的情感素质是情感教学的重要源泉。教师要仪容整洁、举止端庄, 自然洒脱、行为得体、语言精练、饱含感情、富有韵味, 达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注入活力 篇11

创造生动的数学情境

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多彩生动的画面不仅能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能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使之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就利用儿童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引出课题:“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了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一天,孙悟空、猪八戒同妖怪一阵激烈的较量后,感到有点饿了,于是拿出一些干粮来吃。”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分4个桃子、2个苹果、1个饼,直观让学生感受平均分,这样有声有色的动画制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吸引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加强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学习注重效率,过去以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为主的学习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学习节奏。以前,课堂上同学们练习不了几道题,而如今信息技术的配合使课堂的训练题量加大了,训练形式也多样化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多媒体课件减少了数学学习的抽象性、复杂性,它把抽象的数学公式、复杂的几何图形外显为生动的直观形象,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平移和旋转》一课中,传统的教学很难充分教学,然而通过多媒体就能很容易实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既方便又很直观,帮助很多同学减轻了学习上的难度。

运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可以满足学习上的需求。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而网络教育是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信仰、文化的信息共享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在网上可能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很多的信息。

提高教学针对性

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的深浅,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而信息技术教学则不同,如用交互式多媒体集成软件(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随着电子白板技术在课堂上的引入,为学生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将师生的互动进一步升级,生成性内容在白板教学下更能体现师生的及时互动。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活动

比如,现代家庭几乎都遇到过装修问题,但小学生们却很少参与这项“家庭大事”。通过信息技术显示房间的立体结构图,显示房间的长、宽以及高度(忽略门窗所占面积)要刷立邦漆多少平方米?每平方米工钱10元,应付多少工钱?每大桶立邦漆350元,能刷60平方米,刷完整个居室立邦漆大约要花多少元?共付多少元装修款?这样一系列的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也能与家长一起参与这项“家庭大事”,从而加强了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信息技术的注入帮助学生从空间上考虑问题,计算时就不会出现遗漏。像这样,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就会学得主动,从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又如,在小学数学《统计》的教学“例1:小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可以事先拍下路口交通状况的一段录像,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让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对数学学习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数学教学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和能力,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让体育教学注入“乡土情结” 篇12

关键词:体育教学,乡土体育,尝试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打好基础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 笔者认为学习体育教学, 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体育运动员的专业训练课, 尤其初中体育课, 要着重于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普及基本的体育知识, 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乡土体育活动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些目标和任务。

一、乡土体育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乡土体育来自民间, 是土生土长的体育活动, 之所以乡土体育能够一代代流传下来, 是因为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既具有趣味性, 又具有运动性, 是大众田间耕作、工厂劳作、茶余饭后休闲的好节目。所以无论是年过不惑的中年人, 还是已过古稀甚至耄耋的老人一提起乡土体育, 都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向往, 因为这里面也有这他们的“乡土情结”。

乡土体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欢迎。乡土体育是一代传一代的, 在传承的过程中乡土体育还得到不断的改进, 以适应不同的人群和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初中参与的大多数乡土类的体育活动, 他们的父辈们也都参与过, 所以学生从蹒跚学步起就开始了对乡土体育的由观看到参与的进程, 很多的体育活动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之中。

乡土体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乡土体育也都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可以训练学生的力量、灵敏性, 把乡土体育与学校的体育教学结合起来, 可以更加多样地开展体育教学, 而且比起原来死板的体育教学, 会直接促进学生对于体育课参与的积极性, 进而可以顺利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

二、体育教学中融入乡土的尝试

(一) 乡土体育素材的发掘

乡土体育来自民间, 而民间有很多的体育运动可以发掘, 到底在体育课程中开设哪些运动不能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

首先, 所选择的乡土运动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健康体育运动, 不能是带有不健康意义的运动。初中学生正是容易被不健康思想侵蚀的群体, 他们正在形成价值观、世界观, 这时任何低俗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都有可能被放大为恶俗的精神。其次, 所选择的乡土运动必须与学生成长特点相协调。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身心发展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 比如, 对于“跳皮筋的游戏”, 小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到了初中学生兴趣就大为降低。还有一些运动是成人的运动, 具有危险性, 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也不适合在初中阶段开展。

在发掘乡土体育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发掘固然重要, 但也要鼓励学生的参与, 让他们直接去寻找发现好的题材, 参与题材的选择, 这样才能更好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中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乡土体育器材的补充和完善

乡土体育经过发掘、评定、筛选的环节之后, 接下来还必须面临一个问题, 就是学校体育器材的补充和完善。要想开展好一项体育运动, 配套的各项用品必须能够保质保量地准备好, 就如同现在从国家层面开始推行的校园足球运动一样, 首先必须得保证有足够的标准用球, 如果一个学校就两三个足球, 怎么办?不会刚开始就开展足球对抗吧?而且乡土运动的发掘, 有很多项目并不是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 需要重新购进体育器材。比如, 我们发掘的乡土体育“推铁环”, 首先需要购进一定数量的铁环和推钩, 如果需要有花式运动的话, 还需要购进一些配套设备。体育器材的补充和完善, 首先, 需要体育教师列出所需要的器材清单, 如果有不同的器材种类, 体育教师还要依据具体的开展需要列出具体的品种;其次, 需要学校的后勤服务支持, 要有具体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后勤采购支持。如果没有这些后勤的保障, 开展乡土体育运动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三) 乡土体育在课堂上的开展

经过我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首先筛选出了一部分可以选入课堂教学的乡土体育运动, 然后在学生中间进行问卷调查, 最后开展无记名投票, 确定了“推铁环”“扔沙包”“踢毽子”“斗拐”“打瓦”等游戏。这些游戏既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耐力、灵敏度、力量、智慧等身心机能。

课堂上可以灵活多样地开展乡土体育教学, 比如, 把“踢毽子”改编成“毽子操”, 取代课堂开始的体育准备活动。首先根据课堂活动的需要, 要重点对学生的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以及腰椎、颈椎等进行全面的活动, “毽子操”要针对这些体育准备活动争取尽量满足所有的预热需要, 所以不能是单纯地踢毽子, 还要有对手腕、颈部的训练, 所以改编的“毽子操”要求有双手接抛、手抛头接、双人合作抛接、群体合作接抛、接踢等动作, 要注意动作的衔接连贯, 也要追求美观协调。

在一堂课里面不一定只运用一种乡土体育活动, 可以多种乡土体育活动同时使用。比如, “推铁环”运动, 这个运动既具有趣味性, 又具有观赏性和锻炼性, 可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 也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敏度、协调性和配合。比如, 还可以再开展“斗拐”运动, 这个可以在一个圈子内进行, 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对抗性和力量, 又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二者交互进行, 让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此外, 可以结合开展竞赛的形式,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 乡土体育规则的完善

没有规则就没有运动, 更不会有运动的持续发展, 乡土体育毕竟是民间运动, 规则大多不完善, 有的规则不适合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完善体育规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完善、修订规则, 可以是教师集体备课讨论, 可以是学生参与建议, 可以是边实践边补充、修订、完善等, 主要实现一个目标:使乡土体育适合体育课堂教学,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 对于“推铁环”运动, 如果漫无边际的推就没有教学的价值了, 如果制定规则, 要在各自跑道内进行, 不得越线, 否则视为犯规, 犯规一次则罚时10秒钟, 谁用时最短完成400米谁获胜, 也可以按此规则进行分组接力运动, 要男女生均衡分组。也可以制定障碍赛的规则, 花式推铁环的规则等等。

上一篇:微博微信下一篇:流动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