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作业场所

2024-10-13

粉尘作业场所(精选7篇)

粉尘作业场所 篇1

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电力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各地电厂建设迅速升温, 其中燃煤火力发电厂占到90%以上。国内研究显示, 火力发电厂工人的接尘剂量与尘肺患病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为了更好地加强新 (扩) 建火力发电厂的粉尘防护工作, 笔者对近几年国内火力发电厂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存在特点及总体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

1 作业场所中粉尘存在的主要环节或设备

1.1 输煤系统

(1) 国内火力发电厂的原煤多在煤场或干煤棚堆放, 由推煤机、装载机等的机械进行装卸, 该过程会造成粉尘飞扬, 特别是在北方大风天气下易形成较高浓度扬尘。 (2) 原 (辅) 料在破碎、筛分过程中由于设备密闭性能不佳发生泄露, 地面积尘未及时清扫易造成作业环境粉尘深度超标。 (3) 输煤过程中由于湿度不够, 安装的抑 (除) 尘设施运转不正常, 或输煤皮带和导料槽等处设计不合理造成输煤系统多个作业点浓度超标。

1.2 锅炉系统

(1) 锅炉零米处, 原 (辅) 料在磨制成粉及输送过程中由于除尘设备性能及输送皮带落尘, 未及时清扫形成二次扬尘。 (2) 锅炉中间层及顶层由于炉体密闭不严或微正压燃烧造成冒尘, 此时的粉尘多为混合型粉尘, 且分散度较高, 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更大。 (3) 国内许多电厂原煤仓的犁煤器及落煤斗为开放结构, 由于作业班次调整存在多次撤煤情况, 从而造成煤尘散落。

1.3 除灰渣系统

(1) 除渣系统得超标情况主要存在于采用干式排渣的电厂。由于排渣口设备密闭性能不好, 作业工人未及时关闭渣门造成粉尘浓度超标。大型电厂多采用湿式—刮板捞渣机排渣方式, 超标点主要集中在渣仓及渣临时堆放地, 主要由于长时间堆放造成水分蒸发所致。 (2) 众多电厂的除灰系统都存在超标现象, 此处的粉尘分散度大, 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很大。主要是由于下灰口和运灰车接口密闭不严, 同时下灰口地面的积尘未及时清扫, 造成卸灰处及工人操作间的粉尘浓度超标。

1.4 检维修环节

(1) 锅炉本体及周围设备进行检修时, 由于设备本身温度较高, 不能采用湿式作业, 同时受检修时间所限, 有限空间内通风不彻底, 造成粉尘浓度高出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几十倍, 甚至上百倍的情况。 (2) 电厂各种管道设备较多, 早期电厂的保温材料中可能存在石棉等物质, 但是新建电厂多采用其他材料替代石棉, 减少了工人接触机会。 (3) 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电焊作业, 工人可能接触到电焊烟尘, 引起电焊烟热、锰中毒及电焊工尘肺, 尤其是在进行锅炉设备检修时, 更应该引起重视。

2 火力发电厂作业场所中粉尘的特点

2.1 粉尘种类较多

生产原 (辅) 料的运输与贮存、处理过程中存在煤尘、石灰石粉尘;在热力运行与发电过程中存在矽尘、石膏尘;在检修作业中可能产生电焊烟尘、矽尘、石灰石尘、石膏尘、石棉尘及硅酸盐尘等粉尘。

2.2 接触粉尘的作业岗位较为集中

接尘岗位主要分布在输煤系统、锅炉本体周围、除灰渣系统。此外, 在锅炉及其他管道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混合性粉尘。

2.3 接触粉尘时间、种类因工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输煤系统工人由于上煤时间不确定, 一个工作日内接尘时间也不确定, 接触的多为煤尘;除灰渣系统作业岗位的工人需要清扫积尘, 在现场停留时间较长, 接尘时间也较长, 接触的为矽尘;检维修时由于工作量及工作内容不同, 工人的接尘时间不确定, 也不规律, 一次性接触高浓度的混合性粉尘的概率较高, 接触的粉尘有煤尘、石灰石尘等混合性粉尘。

3 作业场所中粉尘防护措施

3.1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企业设置或指定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较为详细的防尘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采取板报、班组会等多种教育形式让工人知晓粉尘对健康的影响;定期检查除尘设备性能;定期组织对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进行检测, 并向劳动者公布。

3.2 卫生工程技术措施

3.2.1 输煤系统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粉尘防治》[3] (以下简称“规程”) 针对生产工艺中的卸煤、贮煤、筛分破碎、输送等系统提出了措施。输煤系统的治理以降低煤尘浓度为中心, 对原煤堆场采用喷雾或洒水的方法抑制煤尘飞扬;对于采用翻车机进行卸煤的企业要求配套安装喷雾降尘装置, 同时地下设置通风除尘装置。但有部分企业反映, 这种粉尘措施在北方的冬季效果不好。对输煤栈桥要求设置喷水装置除尘。但这种方法仅能增加煤的表面水分, 同时, 喷水过多会降低锅炉热效率, 实际运用中难以控制喷水量。《规程》对输煤皮带 (头尾) 、转运站要求降低其落差, 同时加装除尘装置, 设置挡 (帘) 板使尘源集中, 便于收集净化回收处理;各导料槽及煤仓落煤口采取密封措施。笔者认为, 国内部分电厂在此处设计不够合理, 落差及填料密封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3.2.2 锅炉运行燃烧发电系统工程防护措施

《规程》要求在煤仓间布置除尘设施, 同时, 地面设计水力清扫装置。笔者在多次调研中了解到, 多数电厂在煤仓间设置了布袋式除尘器, 原煤斗处设置静电除尘器, 设置真空吸尘装置清扫煤仓间及锅炉底层地面等处的积尘。通过以上措施能够较好控制煤仓间粉尘。当前, 电厂用锅炉均为负压燃烧, 可较好地控制粉尘逸散。但某些老厂的锅炉为微正压燃烧, 由于炉体周围温度较高, 粉尘易于飘散, 造成锅炉运转层平台粉尘浓度超标, 建议加强机械通风措施。

3.2.3 除灰渣系统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除渣系统粉尘浓度超标现象多见于小型火电厂, 主要由于采用干式排渣, 渣门要求不定时开关来进行检查, 工人未及时关闭渣门所致。笔者现场分析后认为可以通过规范操作规程来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4] (以下简称“卫生设计规程”) 要求整个除 (送) 灰系统保持较好的密闭性能。多数电厂在灰库顶部设置布袋式除尘器, 能够获得较好的除尘效果。除灰系统粉尘浓度超标情况在多数电厂都存在, 主要由于采用干灰装车、罐车 (或开篷车) 和卸灰口接口密封效果不严、地面积尘未及时清扫所致。笔者调研中发现, 某电厂采用全封闭结构卸灰, 由密封罐车运出厂区, 防尘效果较好, 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3.2.4 维检修系统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进行设备检修时 (尤其是进入锅炉等局限空间作业) , 局部空间粉尘浓度较高, 防护措施较差。企业更应重视此处粉尘浓度的控制, 先进行设备冷却通风后作业, 同时做好个体防护。电焊时应尽可能采用低锰焊条作业, 同时设置移动性的局部通风装置, 此种防护方式在铸造行业较为实用, 火力发电厂也可以借鉴采用。

3.3 个体防护措施

在上述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的基础上, 由于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特殊性, 对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更加重要。在易发生粉尘浓度超标的作业岗位要求为工人配备防尘口罩, 应针对不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及分散度配发合适的防护用品, 以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4 结论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粉尘危害集中于燃煤贮存、输煤系统、锅炉系统和除灰渣系统, 这与国内部分学者的报道是一致的[5,6], 对燃料运行班组、灰运班组、斗轮机司机、翻车机司机、皮带巡检工等粉尘防护的主要工种需要特别注意。在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通风除尘、采取湿式作业、防尘设备维护到位、落实个体防护等防护措施到位的前提下, 粉尘危害是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1]乔聚山, 乔燕颖, 时松和, 等.火力发电厂粉尘接触量与尘肺发病关系的研究.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998, 11 (1) :8-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01.

[3]DL/T5787.2-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粉尘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4]DL5053-1996.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5]张锐军, 王萍, 姜宇.某火力发电厂存在的生产性粉尘现状及其治理.职业与健康, 2009, 25 (2) :130-132.

[6]段晓燕, 杨金龙.平顶山姚孟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国职业医学, 2005, 32 (6) :58-59.

粉尘作业场所 篇2

各市(县)区、园区安委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2015年6月27日,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举办“彩虹派对”大型活动时发生可燃性彩色粉尘爆燃,造成大量人员受伤。为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5〕14号,以下简称《通知》)和《辽宁省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营口市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和各有关部门严格按方案抓好落实,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营口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7月14日 营口市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 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深入的开展涉爆粉尘安全大检查活动,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建立各行业领域粉尘防爆长效监管机制,落实责任,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四个清单”;健全和落实粉尘作业和粉尘使用场所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责任制,完善事故防范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开展各层级的粉尘防爆安全教育,提高全市对粉尘爆炸危害性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检查内容

(一)粉尘作业场所

一查作业场所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作业。

二查除尘系统是否按防爆标准规范设计、安装和使用,除尘系统是否按规定设置泄爆装置,是否按规定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

三查是否建立粉尘清扫清理制度,是否按规定对作业现场的粉尘进行及时、全面、规范清理。

四查是否按规定清理除尘滤袋、管道和灰斗内的积尘,是否落实铝镁等遇湿易燃金属粉尘防水防潮措施。

五查是否对安全监管人员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员工进行培训,掌握相关防范粉尘事故的相关规定和技能。

(二)粉尘使用场所

一查各类娱乐性活动、赛事活动中是否还有使用彩色粉尘的情况。

二查活动中使用彩色粉尘的种类和数量、参加人员等情况,是否在封闭和相对封闭的场所喷洒彩色粉尘。

三查是否存在集中、持续、高浓度喷洒彩色粉尘且有明火、高温热源的问题。

四查是否落实安全责任、存在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五查是否落实安全监管要求,严禁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中有使用可燃性彩色粉尘渲染气氛。

三、工作步骤

本次大检查活动由市安委会统一组织领导,市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大检查时间从2015年7月至12月。各市(县)、园区安委会和相关部门要深入结合各自职权范围,切实做好辖区和行业领域内粉尘防爆的督查检查工作,市安委会将组成督查组抽查工作进展情况。

(一)自查自改阶段(7月-8月)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通知》和本方案的要求,结合今年3月份安委会《关于开展全市粉尘作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营安委发[2015]8号)基础上,立即分地区、分行业制定粉尘防爆大检查工作计划,开展粉尘防爆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检查文件下发至相关企业和单位。督促各行业领域企业、各类活动承办单位进行自查自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内容和有关规定、标准、规范,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全面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及时上报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二)检查督查阶段(9月-10月)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对辖区内涉及的活动承办单位和粉尘爆炸危险企业,组织全覆盖的安全大检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相关单位和企业的管理台账。在全面开展治理的基础上,依法依规整治、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企业,切实落实属地分级安全监管责任。市安委会采取分组互检方式进行督查,全市共分3个组:第一组西市区、站前区、沿海产业基地、高新区;第二组大石桥市、老边区、中小企业园;第三组盖州市、鲅鱼圈区、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各县区要选派好督查人员,并将督查人员名单于8月17日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安委会将对督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12月)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梳理“四个清单”,集中力量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开展“回头看”再检查,确保事故隐患彻底消除。要对本次检查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思广益创新举措,优化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涉爆粉尘企业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规范粉尘爆炸危险企业和单位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提升排查和治理各类事故隐患能力。

四、工作要求

1.加强动员部署,全面落实责任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检查工作,认真领会《通知》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明确大检查的目标和任务,细化检查内容和方法步骤,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提升本地区粉尘作业和使用的安全管理水平。国家和省安委办将对各地区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抽查和暗访,并进行通报,被通报的地区市安委会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联合执法

各地要结合新《安全生产法》的宣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面向社会和企业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事故警示教育,普及粉尘爆炸的防范知识。各地要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开展联合执法和隐患排查综合治理,执法过程中宣讲《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及粉尘防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推进基层依法治安。

3.抓好督查检查,及时报送总结

我市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数量多,分布广,检查工作量大,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为确保大检查不走过场,各地要按照《通知》和本方案要求,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层层组织,一级抓一级,切实抓好督查检查工作,确保大检查取得实效。各市(县)区、园区将检查方案于7月25日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将大检查工作总结于11月5日前报市安委办。

联系人:常松

粉尘作业场所 篇3

关键词:矽尘,总尘,主动监测,影响因素

矽尘作业是指接触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 俗称矽尘) 的粉尘作业。 矽尘是工业界广泛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吸入矽尘可引发矽肺,矽肺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职业病[1]。 金山区矽肺发病较严重,位列全区职业病总例数第4[2]。 矽尘接触水平是矽肺发生的关键[3],该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企业规模、作业特点、作业环境[4,5]等。 因此,本研究对金山区所有矽尘作业场所中的矽尘暴露水平进行了检测并调查相关影响因素, 以期为矽尘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防控和职业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金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简称区安监局)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系统和2013 年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 简称疾控) 中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3 年行动计划之职业卫生档案建立信息系统, 共核实确认30 家企业含有矽尘职业病危害因素, 将其全部纳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现场采样和检测2014 年5—9 月, 按照GBZ 159-2004 《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和GBZ/T 192.1-2007《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 部分:总粉尘浓度》 要求,采用个体采样方法对作业场所中矽尘总尘进行采样和检测。 采用GILAIR Plus空气采样泵和直径为37 mm过氯乙烯测尘滤膜, 流量设置为1~5 L/min,上下午各采2 h,采样对象为不同岗位的、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工人。将个体采样头固定于测试者衣领上, 保持进气口在呼吸带水平,采样泵固定于一侧腰部。 采样时记录下被采样对象姓名、采样日期、采样场所、采样流量、采样时间、采样点的温度和气压。 采用XS205DU电子天平( 精确度为1/10 万) 称重采样前后的滤膜重量,根据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 计算空气中总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

1.2.2 影响因素调查和资料收集采用上海市疾控中心的“ 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问卷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影响因素包括作业特征( 持续/间歇) 、设备状态( 敞开/ 密闭) 、操作方式( 手工/机械) 、作业类型( 固定/流动) 、环境因素( 厂房内/ 室外露天) 和通风设施及效果等。 由采样人员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对采样对象和采样环境进行询问、观察和记录。

1.3 统计学检验运用Epi Data 3.1 软件录入, 再以excel格式输出和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16.0 进行统计,采用单样本K-S方法检验数据正态性,检验水准为0.05,正态性检验后再描述集中趋势。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共调查30 家企业,涉及矽尘作业场所47 个。 有27 家企业涉及到的43 个矽尘作业场所为干式作业。 有3 家企业涉及到的4 个矽尘作业场所是湿式作业。 现场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在生产场所使用了吊扇,且是在干式作业的环境下,造成二次扬尘。 此次30家企业共采集105 份样本,11 家企业合格,企业合格率为36.7%;35 份样本合格, 样品点合格率为33.7%, 18个场所合格,场所合格率为38.3%。

2.2 不同基本特征矽尘企业空气中总尘检测结果30家矽尘企业中,微型企业合格率和点合格率均最高,总尘CTWA算术平均值最低,小型企业合格率最低,且现场总尘CTWA最高值达到46.7 mg/m3; 内资企业空气中总尘达标情况优于外商投资企业; 矽尘危害因素总尘中游离Si O2≥80%的企业现场检测情况优于<80%的企业,总尘浓度平均值为1.40 mg/m3。 见表1。

2 . 3不同作业特征矽尘企业空气中总尘检测结果105 份样品中103 份为厂房内采样,2 份为室外露天环境下采样, 厂房内合格率为33.0%;设备状态为半密闭,操作方式为手工作业,作业特点为间歇作业、作业点为固定作业现场检测的结果优于相应的特征;与污染源越近,样品合格率越低;企业以自然通风和混合通风( 自然通风为主,辅以轴流风机) 为主,但混合通风现场检测结果优于自然通风; 在作业现场通风效果好的条件下,所采样样品全部合格,而在通风效果差的条件下,所采样品的点合格率仅为22.7%。 见表2。

3 讨论

本次对辖区内所有矽尘企业开展矽尘职业病危害因素主动监测, 较真实地反映了辖区内矽尘作业环境中总粉尘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此外,我们采用个体采样法进行采样,相对于定点采样,更真实地反映了劳动者矽尘暴露情况。 因为个体采样时采样器固定在劳动者身体上, 采集的样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研究证实,个体采样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定点检测结果,个体检测结果比定点检测更能反映工人的实际接触水平[6,7]。

注:矿尘浓度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a企业规模是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季、财政部、国家编计局《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通知》 划分的。b内资企业是指以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国内个人资产投资创办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和股份企业等5类;外商投资企业指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cK-S检验中, P<0.05,因此数据呈偏态分布,用中位数描述集中趋势。

注:矿尘浓度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a通风效果好: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合理,或机械通风排毒设施完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始终能达到设计要求;通风效果中: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基本合理,或具备机械通风排毒设施,新风量和换气次数略低于设计要求;通风效果差: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不合理,或机械通风排毒设施不完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本次调查发现金山区矽尘作业场所中粉尘总尘浓度合格率较低,此结果与相关报道结果较为吻合[8,9,10]。不同企业规模中,微型企业合格率和点合格率均最高,与上海市不同规模电焊作业空气中电焊总尘研究结果一致[4],内资企业空气中总尘达标情况优于外商投资企业,其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均为中型企业,生产设备密集,生产量大,空气中矽尘超标严重。 矽尘危害因素总尘中游离Si O2≥80%的企业现场检测情况优于<80%的企业,因为企业总尘中游离Si O2含量较高, 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较重视,有意识地加强作业场所通风功能。

粉尘检测是控制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研究证实,作业场所中粉尘暴露受企业规模、作业特点、通风、作业环境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5]。 本研究显示,设备状态为半密闭、操作方式为手工作业、作业特点为间歇作业、作业点为固定作业现场检测的合格率优于设备状态为敞开、操作方式为机械作业、作业特点为连续作业、作业点为流动作业。 设备敞开和作业点流动使粉尘大量飘逸到作业环境空气中, 所以企业最好是密闭、 固定作业; 间歇作业使空气中粉尘通过通风设施扩散到外环境中,降低了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本研究手工作业检测结果优于机械作业,是由于手工操作力度相对较轻,是局部的;而机械操作是敞开作业,力度相对较大,是全方位作业,导致空气中总尘浓度较高。 本次采样环境绝大多数是厂房内, 厂房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控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良好的通风设施, 本研究证实通风效果好的企业采集样品全部合格, 而通风效果差的企业采样的样品合格率仅为22.7%。

综上所述, 企业应加强矽尘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如设备状态为全密闭、作业特点为间歇作业、作业点特征为固定做业且通风良好,以降低矽尘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同时做好日常的委托检测, 对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强度) 超标的项目,企业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王丹,张敏.中国2010年报告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11):801-811.

[2]王丽华,樊哲优,王朋,等.2000-2012年上海市金山区职业病发病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4,30(4):436-438.

[3]张幸.消除矽肺病任重而道远[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1):1-2.

[4]刘美霞,杨凤,丁文彬,等.2012年上海市工作场所电焊烟尘的定量暴露评估[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2):81-87.

[5]杨桂茹,吕同辉,云霞,等.焊接烟尘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护措施[J].焊接,2002(7):35-36.

[6]胡浩,范衍琼,谭剑明,等.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检测电焊烟尘(总尘)浓度差异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9,26(4):207-208.

[7]杜成,陈林.定点与个体检测电焊烟尘浓度对照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3,31(5):265-266.

[8]钱耀忠,沈菊华,汤叶花,等.2013年上海市奉贤区铸造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矽尘浓度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14):1889-1891.

[9]祁成,吴家兵,吴琨,等.某熔模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1):181-184.

粉尘作业场所 篇4

本提示适用于具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包括粮食加工及储运、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轻金属粉末加工、煤炭储运、煤粉加工及使用、纺织、硫磺制粉、粉末静电喷涂等企业,不包括矿山、烟花爆竹和火药制造企业。

基础管理

1、具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符合本提示要求。不符合本提示的现有企业,要限期整改,到期仍不符合的,要停产整顿。

2、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将预防粉尘爆炸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粉尘防爆管理体系,强化安全和防火防爆机构。

3、企业是本单位各类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4、企业必须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程度进行危险识别,定期进行评估。

5、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六个层面:(1)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2)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3)中层部门(各管理科室、车间、分公司等)和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4)班组和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5)具体岗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6)各类专项工作负责部门和人员的专项安全生产责任。

7、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档案、原始记录和台账应按规定如实填写,按期限保存备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3)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5)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6)粉尘检测、监控管理制度;(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9)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10)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1)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1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1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4)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15)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7)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8、企业应制定相关的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检修维护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规模较小的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应急救援组织在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时,应当吸纳与其签订应急救援协议的生产经营单位参加。

10、企业应针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风险辨识,预测潜在的紧急情况,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定期评审和更新预案。

11、企业应当确保本单位安全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安全生产投入必须纳入企业全年经费预算。

12、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防火防爆技术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粉尘防爆知识,熟悉、掌握相关的控制系统使用技能;对在易爆场所工作的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防火防爆技术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工作

13、企业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不得以货币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在工艺流程中使用惰性气体或能放出有毒气体的场所,要配备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呼吸保护装置。

14、企业必须制定运行检修维护细则,并定期对生产系统的粉尘及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系统正常运行。检测应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15、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并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2)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3)具有粉尘爆炸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

(4)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5)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

(7)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

(8)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

(9)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情况;(10)各类事故隐患;

(11)其他应当检查的安全生产事项。

16、企业应当加强安全检查,消除违章行为。要以岗位自查制度为基础,建立班组检查、车间检查、分厂检查、综合管理部门综合检查、企业主要领导带队重点检查和群众性的检查等分级分类检查和问题整改制度。并根据企业现状制定安全检查的频次。通过检查及时消除违章,清除隐患;对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制定出防范措施,并订出整改计划,限期解决。

17、企业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档案,每次检查的内容、结果、整改情况应记入档案,并由检查人员、复查人员签字。

18、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19、企业应定期检查除尘系统的泄爆、隔爆装置,使其性能保持完好;企业不得擅自变更系统内配置的任何设备,如需改造,其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部门进行。

20、车间内应杜绝明火作业。如确需在车间内使用电、气焊时,应将该区域工艺设备停止运行,将设备、管线等及工作场地清理干净。制定防火措施并经企业防火部门审批同意(办理动火证),在严密监护下和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焊接完毕,由防火员认真检查并继续监护一段时间,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生产。

21、企业应设置粉尘浓度测定仪,随时对车间和除尘系统的空气含尘浓度进行检测,并定点定时对温度、湿度、压力等进行检测,或请有关部门协助定期监测,并建立档案,及时了解系统的工作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改进措施。

22、安全、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未经安全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更换或停止使用。

粉尘作业场所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采样仪器为TFC-30S双路粉尘采样器,称重仪器为岛津AUW120D电子天平,两种仪器均检定合格。

1.2 检测方法与结果

检测方法采用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3],使用电子天平感量为0.01 mg,现场检测时采样器流量为20 L/min,采样时间为15 min。测定某汽车制造业改善场空气中总粉尘含量为0.35 mg/m3。

2 建立数学模型

粉尘浓度的计算公式:

undefined

式中:C—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mg/m3);m2—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m1—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v—采样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3 不确定度来源识别

3.1 A类不确定度

现场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下,A类不确定度主要是由重复检测引起的不确定度。

3.2 B类不确定度

粉尘现场检测及对测尘滤膜实验室称重过程中,排除操作不规范因素,因仪器性能影响产生的不确定度。主要包括粉尘采样体积的不确定度,测尘滤膜前后称量质量的不确定度。由于本次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因此方法引起的不确定度不予考虑。

4 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ua

在一定时间内对某地点粉尘浓度进行10次检测,结果见表1。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4.2 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4.2.1 粉尘采样体积的不确定度uv

根据仪器检定证书,所用仪器量程为3~30 L/min,采样时间误差5 min为0.25 s,采样流量误差为1.8%F.S(满量程情况下的误差),流量稳定性为2%F.S。按矩形分布原则:

流量的相对不确定度undefined;

流量的绝对不确定度uv=20×1.554%=0.31 L/min;

时间的绝对不确定度undefined;

时间的相对不确定度undefined;

undefined

体积的绝对不确定度uv×t=20 L/min×15 min×3.278%=9.837 L。

4.2.2 测尘滤膜前后称量质量的不确定度u(m)

4.2.2.1 电子天平的不确定度u电

电子天平准确度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天平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实际分度值误差。根据仪器检定证书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为-0.03 mg,重复性为0.09 mg,实际分度值误差0.01 mg。

undefined

4.2.2.2 称重重复性的不确定度u重

同一样品重复称重10次,计算称重重复性的不确定度。见表2。

undefinedundefined

本次检测测尘滤膜合成相对不确定度:

undefined

undefined

5 不确定度合成及扩展

5.1 不确定度合成

粉尘检测不确定来源包括测尘滤膜前重、测尘滤膜后重、采样体积及A类不确定度。见表3。

合成相对不确定度:

undefined

标准合成不确定度

undefined

5.2 不确定度扩展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UX为:UX=k×u=0.054 mg/m3,因此,该汽车制造业改善场粉尘浓度为(0.35±0.054)mg/m3。

6 结 论

日常工作中粉尘浓度的检测不确定度来源影响大小依次为: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中:采样体积不确定度>测尘滤膜前重不确定度>测尘滤膜后重不确定度。因此,A类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贡献较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通过增加检测次数、提高检测人员的能力,并严格按照方法操作可以保证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倪育才.实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2]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

某市粉尘作业工人生存状况调查 篇6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某市接触粉尘作业工人974人,年龄33岁(17~58岁),工龄8.8 a(0.5~40 a)。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4份,有效率97.4%。

1.2 调查方法

自制调查表,采用分层、随机及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市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进行抽样调查。

1.3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χ2和P值,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群特点

调查粉尘作业工人974人,其中男性921人,年龄30.8岁(17~58岁),工龄9.9a(1.0~40.0 a);女性53人,年龄25.5岁(18~48岁),工龄5.8 a(1.5~20.0 a)。调查煤厂337人,采石厂299人,陶瓷厂179人,水泥厂159人。

2.2 文化程度

粉尘作业工人以初中生为主(61.91%),不同工厂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不同粉尘作业工人学历构成比较,χ2=30.43,P=0.000 4。

2.3 收入情况

由表2可知,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 500~1 999元者居多,占58.01%。各厂收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0.87,P=0.000 0)。

注:不同粉尘作业工人月收入比较,χ2=60.87,P=0.000 0。

2.4 岗前培训情况

经过岗前培训的占47.74%,陶瓷厂岗前培训率最高,占68.72%;煤厂最低为36.50%。各厂岗前培训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9.59,P=0.000 0),见表3。

注:不同粉尘作业工人岗前培训率比较,χ2=49.59,P=0.000 0。

2.5 加班情况

不同工厂加班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8.21,P=0.000 0),采石厂和水泥厂加班率高。见表4。

注:不同粉尘作业工人加班率比较,χ2=38.21,P=0.000 0。

2.6 劳动防护情况

在工作中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占79.98%。工作时最常使用的防护用品是防护手套(75.05%)和防尘口罩(70.9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83,P=0.000 0。见表5。

注:不同防护用品使用率比较,χ2=1 667.83,P=0.000 0。

2.7 粉尘作业工人参加保险情况

有730人至少参加1种保险,参加保险率为74.95%。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分别占60.99%、39.01%、29.98%、10.16%和7.29%。粉尘作业工人主要是通过报纸(39.12%)、电视广播(35.63%)、网络(33.98%)、与工友或他人聊天(26.39%)和咨询(9.34%)了解保险途径,还有5.95%的人从没有了解过保险,了解保险途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19.91,P=0.000 0)。

3 讨论

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全球消除矽肺计划:2010年使矽肺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到2030年完全消除矽肺的目标[3]。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提出对接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达到及早发现和防止尘肺病的发生和发展。

从本次调查结果上看,粉尘作业工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为主,占61.91%;高于叶青利[4]报道的山西煤炭接尘工人的48.52%。高中及以上所占比例仅为26.18%,低于叶青利[4]报道的48.85%。

接尘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加班率高,为45.17%,和朱婷娟[5]等报道的山西部分煤矿接尘工人的加班率(47.54%)相近。

接尘工人月均工资2 000元以上者只占11.09%,各职业收入差别有显著性,采石厂和水泥厂月均工资较高,这与他们的工作辛苦、加班率高有关。

粉尘作业工人岗前培训率低,而且劳动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在工作中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是防护口罩和防护手套,不能有效地保护作业工人健康。至少参加1项保险的占74.95%,参加医疗保险的较多,有5.95%的人从没有了解过保险。

为提高接尘工人的生活质量,应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接尘工人的职业培训、劳动保障及接尘工人的收入,提高防病和保健意识,坚持对接尘工人定期体检,作到一级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尘肺发生率,为保障接尘工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职业粉尘作业工人的生存状况。方法 自制调查表,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某市不同职业粉尘作业工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粉尘作业工人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1.91%;平均月收入在1 5001 999元者居多,占58.01%,各职业收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0.87,P<0.01)。经过岗位培训的只占47.74%,在工作中采取防护措施的占79.98%,加班率为45.17%。结论 应加强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培训和劳动保障,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以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保护工人健康。

关键词:粉尘作业工人,生存状况

参考文献

[1]苏冬梅,梁宏立,赵风玲.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J].中国职业医学,2006,33(6):478-479.

[2]薛喜庆.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调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12):1320-1321.

[3]李涛,张敏,李德鸿,等.中国职业卫生发展现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3(2):65-68.

[4]叶青利.山西煤炭接尘工人一般情况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4):72-74.

粉尘作业场所 篇7

关键词:煤矿采掘,粉尘污染,治理措施

1 粉尘概述

煤矿粉尘出现的原因在于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固体细微颗粒,也可称之为矿尘。煤矿和岩石开采过程产生的细微颗粒物又分别被称为煤尘和岩尘,煤矿中的施工材料造成的固体粉尘因其悬浮于空中,叫作浮尘,降落在物体上的粉尘为落尘。粉尘表面存在一层空气薄膜,这层薄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滴与粉尘间或者粉尘之间的凝聚及沉降,从而增大粉尘表面的分散度与氧分子,最终加快了粉尘氧化。采掘工作面中产生的尘土与回风巷道中产生的尘土相比较更容易带电。经过测定和观察,浮尘颗粒有90%~95%荷正、负电,5%~10%不带电。粉尘的爆炸性是煤炭、面粉、糖、硫黄等高分散度的粉尘具有的特性,高温条件下,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便会出现爆炸。

2 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各类危害

2.1 粉尘污染产生原因

煤矿采掘的诸多环节都会产生粉尘,作业现场风速越高,产生的粉尘污染就越严重,甚至粉尘的数量会达到采煤量的2%。经过研究,产生粉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采煤机在作业过程中的逐步推进,粉尘的产生速度和作业的推进速度是不能够成正比的,其作业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粉尘产生;(2)炮采工作面的爆破过程会产生大量粉尘;(3)煤炭在运输过程中受到车道影响发生震荡也会产生岩尘;(4)采掘之后煤炭没有及时地运出,在煤矿中风扇的引力之下,产生了粉尘。

2.2 粉尘颗粒危害

2.2.1 危害健康

煤矿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长期吸入粉尘,粉尘颗粒直径只有10um左右,轻者呼吸道可能发生炎症,重者可能会发展为尘肺病。因煤矿粉尘而导致的尘肺病主要包括煤肺、矽肺以及煤矽肺三种。尘肺的产生原因是一种职业病,工人在工作中长期地吸入粉尘,并且这些粉尘会在肺部滞留,引起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进而出发了全身性的疾病。尘肺病中的矽肺病主要是患者长期地吸入了含Si O2矿尘,引起了肺部组织的纤维化。煤肺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患者长期吸入了煤尘,而导致其肺部纤维化,尘肺病是影响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

2.2.2 爆炸危险

煤尘出现爆炸的主要原因在于煤尘遇到了火源,从而瞬间产生出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形成的冲击波会破坏巷道,也会造成企业的财产损失。粉尘在达到了一定浓度之后,只要引爆火源就会发生爆炸,除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带来人员的伤亡。

2.2.3 磨损设备

煤矿粉尘会附着在设备上,经过了日积月累,会对设备的阀门、支架等结构造成严重的磨损,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安全性,随着煤矿开采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不断普及,粉尘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3 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污染治理措施

3.1 采煤工作面粉尘污染治理

采煤工作面是产生煤尘的主要作业场所,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粉尘的浓度。矿山综合防尘措施主要包括湿式作业、通风除尘、净化风流以及个体防护几大方面。

3.1.1 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是通过风的流动带出井下的浮尘,从而降低作业点周围的矿尘浓度,影响通风除尘最主要的因素在于风速和矿尘的粒度、密度、湿度、形状,风速低,粗粒的矿尘就会下沉,不能排出,形成了落尘。风速过高,会引起扬尘,加大了空气中的浮尘浓度。一般来说,掘进工作的风速控制在0.4m/s~0.7m/s之间最为合理,合理的机械化采煤的风速控制应该在1.5m/s~2.5m/s之间。

3.1.2 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主要是利用水等液体来接触尘粒,搜集粉尘并将其排出。属于矿井综合防尘主要的措施之一,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特点。湿式凿岩配合喷雾洒水、水封爆破、水泡泥以及煤层注水均是非常关键的技术。湿式凿岩、打孔技术通过压力水向井内充气,通过冲洗的方式将矿尘排出。煤矿在生产环节中,井巷掘进不仅会产生很大的粉尘量,且具有较高的分散度。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表明,煤矿尘肺患者中有95%以上都是由于掘进工作,在掘进的过程中总尘量达到了80%~85%,利用湿式凿岩能够降低90%的扬尘率,提高钻井的速度。

3.2 加大矿井内部排风力度

通过排风的形式降低矿井中的粉尘,是减少粉尘污染的有力措施。在矿井的空气当中会弥漫着大量的粉尘,部分粉尘覆盖在矿井的设备上就会造成磨损,这种情况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维修经费支出,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利用风力作用排除粉尘,要求在合理的位置上安装风扇装置,加大整个矿井的排风力度,确保能够排除矿井中的粉尘,减少矿井当中的粉尘含量。

3.3 实现煤层内的注水回流

为了避免煤层采掘的粉尘产生,作业过程中,采用纵向、横向钻孔的过程中,适当在钻头位置设置喷水装置,让水流能够更湿润地挖掘到煤层,不管煤矿挖掘还是运输都会减少粉尘的产生,有效地控制了粉尘。煤矿的挖掘过程,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这种方式方法的应用,从根源上控制住粉尘。除了注水,还可以添加沉降剂、磁化水,添加剂必须无毒无害,而且张力要强,促进空气中的浮尘降落地面,然后统一处理。

3.4 注重作业人员日常保护

煤矿的采掘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对粉尘的控制之外,还应该尽可能通过防护措施等方面降低采掘过程中给工人带来的不利影响,重视对作业工人身体防护。比如说,对于井下工人来说,采掘单位应该为其提供质量有保障的防尘面罩,避免作业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过度吸入粉尘,最终降低尘肺病的患病率。并且要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病症。除此之外,作业人员必须要重视自身健康,尤其是作业过程中及时汇报自身安全问题,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粉尘带来的危害。

4 结束语

煤矿的采掘过程必然会产生粉尘,而粉尘的产生又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为了确保煤矿采掘工作更加安全顺利地开展,避免粉尘造成事故,煤矿的采掘企业除了要严格地按照国家规定做好防尘工作之外,还应该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空气的湿度或者向煤层注水的形式改善井下的空气质量,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高质量运行。

参考文献

[1]夏广宁.试论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科技风,2013,08:222.

[2]岳龙,孙斌.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4,04:212.

上一篇:职教课堂的教学互动下一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