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胡麻栽培技术(精选9篇)
高寒山区胡麻栽培技术 篇1
高寒山区蔬菜种植技术与低海拔地区有很大差别, 现将笔者总结的生产中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一、适宜高寒山区蔬菜生产的有利条件
1. 优良的气候条件
空气、土壤和水无污染, 纯天然;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降雨量较多, 有利于蔬菜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 蔬菜品质较好, 所生产的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标准, 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条件。
2. 充足的肥水条件
高寒山区农家肥肥源充足, 化肥、农药使用少, 蔬菜商品性好, 营养丰富, 无污染, 且食用口感好, 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栽培品种多
1. 根菜类
以马铃薯、白萝卜、胡萝卜、元根为主。
2. 绿叶菜类
主要有莲花白、白菜、青菜、芹菜、莴苣、生菜、菠菜等。
3. 茄果类
主要有番茄、茄子、辣椒等。
4. 瓜类
主要有南瓜、苦瓜、黄瓜、白瓜等。
5. 豆类
主要有黄豆、胡豆、芸豆、四季豆、豌豆、豇豆等。
三、高寒山区蔬菜主要生产技术
1. 合理安排茬口
(1) 冬作大、小麦或油菜—蔬菜 (大葱、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苦瓜、萝卜) -秋冬菜 (萝卜、元根、豌豆、马铃薯等) 。
(2) 马铃薯-萝卜、元根、白菜、青菜、秋豌豆等。
(3) 空闲地-南瓜、春萝卜、四季豆、番茄、茄子、辣椒-秋白萝卜、胡萝卜、秋豌豆等。
(4) 水稻—莲花白、胡豆、豌豆、大葱、洋葱。
(5) 叶菜类全年均可种植。
2. 育苗技术
(1) 播种期
根据不同蔬菜种类的供应期、生育期、采收期长短、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前茬作物、市场需求等因素分析的加以确定, 对分批采收的品种可适当提早播种, 利于延长供应期;对采收期集中的蔬菜, 可以分批播种, 延长上市时间;对易受低温敏感出现早期抽薹的十字花科蔬菜不宜播种过早;不同海拔高度播种期也有差异, 海拔高的相对要早一点播种。
(2) 培养土与苗床的准备
培养土应具有土质疏松, 氮、磷、钾三要素比例合理, 保水、保肥, 无病虫害及杂草种子。
(3) 种子处理
首先要挑选好种子, 去除杂质及破碎、病虫伤害的种子, 于播种前在太阳光下暴晒1~2天;其次进行种子消毒。消毒方法有: (1) 热水烫种法。水温为70~78℃, 热水用量是种子体积的3~5倍, 烫种时用两只容器不断地进行倾倒, 让水温降到30℃再浸种; (2) 药液浸种法。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 再将种子浸到—定浓度的药液中, 经过5~15分钟取出洗净药味, 再进行浸种。常用药液有1%硫酸铜和1%高锰酸钾水溶液、多菌灵500倍液等。
(4) 播种
在播种前苗床要浇足水, 播种后覆盖营养土0.5~1cm, 并覆盖稻草与搭好塑料小拱棚。茄果类、瓜类育苗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此时高山地区干旱、温度较低, 苗床需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幼苗出土后, 及时揭去苗床内稻草, 没有条件的也可采用常规播种。
(5) 苗期管理
(1) 温湿度控制: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天气变化, 通过塑料小拱棚揭膜通风或薄膜覆盖, 调节小拱棚内温湿度, 在白天温度高时, 要及时揭开小拱棚两头的薄膜或中间薄膜, 进行通风降温, 防止高温伤苗;傍晚或下午要覆盖好薄膜保温, 防止低温伤苗;在遇到寒冷天气时, 还需要加盖草帘或再加盖一层薄膜或遮阳网保温, 以防冻害。一般果菜类出苗时温度25~30℃, 出苗后白天20~25℃, 晚间15~18℃, 移栽前温度要降到12~18℃, 在移栽后的缓苗期温度要保持25~30℃, 促进缓苗。 (2) 肥水管理:苗期浇水不宜过多, 苗床表面见白时浇水。春季育苗要在晴天中午前后浇水, 夏季高温育苗要在早、晚浇水。育苗中要看苗追肥, 可用0.3%~0.5%复合肥水溶液浇灌及用0.2%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水溶液根外追肥。 (3)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 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地老虎。做好温湿度调节及预防工作, 发现病虫害必须及时对症用药, 可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一遍净2 000倍液喷雾;防治地下害虫 (如地老虎) 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浇灌。
(6) 委托育苗
育苗条件和技术不成熟的应采用委托育苗条件及技术好的农户育苗, 确保能适时定植。
3. 栽培地的选择和整地施基肥
(1) 地块选择
要根据不同品种和地块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及市场等因素, 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一般在海拔1 800~2 000m的水稻田和旱地, 可种植中温型蔬菜品种如辣椒、四季豆、黄瓜等;海拔1 700m, 可种植番茄、芹菜等;2 000m以上适合种植马铃薯。地块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砂质土或壤土, 要进行轮换种植,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整地与施基肥
田块要早翻、深翻, 垄作深沟高畦, 品种不同则畦的宽度不同, 一般连沟畦宽1.2~1.4m, 畦沟深25~30cm, 以利于排水, 四周要挖好排水沟, 在畦中间开沟亩施厩肥1500~3 000kg。
4. 定植
(1) 带土定植
有条件的应进行药物浸根, 在定植前2~3天拆除小拱棚, 适当减少浇水, 促进根系生长, 提高定植成活率。在定植前1天苗床浇足水, 并用药剂防治病虫。起苗时要带土, 尽量减少根系损伤。
(2) 合理密植
每亩栽植数由蔬菜的品种、栽培方式、田块肥水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同一个蔬菜品种, 在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地块栽植数应适当少一点。
(3) 栽植深度
栽得过深, 新根系生长难, 易造成僵苗;栽得过浅, 土壤干旱时, 上层不定根和侧根易干枯死亡。适宜的栽培深度可提高成活率, 一般深度以子叶节为宜。
(4) 浇定根肥水
幼苗定植后, 用5%~6%稀腐熟人粪液浇入定植穴, 利于幼苗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 早缓苗。
5. 田间管理技术
(1) 中耕除草与培土铺草
根据实际情况, 有条件的可覆盖地膜、稻草, 以利于调节土壤温湿度, 保持水分, 促进根系生长, 早缓苗, 还具有保水、防止雨水冲刷和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保肥、减少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的作用。草腐烂后可增加土壤养分。因此, 高寒山区蔬菜地面铺草或地膜覆盖是一项有效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但覆膜栽培要注意把栽培畦做成龟背形, 畦中间稍高, 两边稍低;铺地膜时, 栽培穴处要用土封严压紧。
(2) 及时搭架和整枝
冬瓜、黄瓜、番茄、四季豆、豇豆 (蔓性) 等要及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型或篱笆式搭架, 用竹竿搭架时, 在每株旁边斜插一根竹竿, 搭成“人”字型, 或直插一根, 搭成篱笆式, 然后用固定绳捆好。对需要整枝蔬菜应及时进行整枝, 摘除病叶与老叶, 以利于通风透光, 提高坐果率。
(3) 肥水管理
以农家肥为主, 采取少量多次、适量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坐果后重施肥水的原则;追肥要根据不同品种、植株长势、土壤肥力、坐果情况等因素而定;做到及时灌水, 雨后及时排水, 做到雨止沟干, 保持土壤不过干过湿。
(4) 病虫害防治
以“以防为主, 以治为辅, 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为原则, 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使之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选择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及时整枝、摘除病叶、拔除病株等。化学防治要注意选用对口农药, 掌握好用药时机, 同时选用的农药必需是低毒、低残留, 严禁使用违禁农药、没到安全间隔期蔬菜就上市的现象发生。
高寒山区地膜覆盖种茶技术 篇2
1.地膜覆盖时间:11月上旬。
2.地膜选择:选用宽1米的无色透明地膜或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3.覆盖茶园的选择:选择冬季土壤比较干旱、霜害严重的茶园进行覆盖。
4.茶梯的整理:整地质量是地膜覆盖成败的关键。地膜覆盖前对茶梯进行一次浅耕,深度6~10厘米,清除茶梯的杂草,耕层土要细碎疏松,平整好梯面。
5.地膜覆盖:覆膜宜选择在无风时进行,风大时不宜操作,防止薄膜破损,以确保地膜覆盖质量。覆盖时要求地膜与地面接触紧密、松紧适度;地膜展平、无折皱、无斜纹,膜边缘入土深度不少于5厘米。人工覆盖地膜,一般3个人一组操作,从茶梯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覆盖,到茶树的位置时要把薄膜中心撕开一个小孔,让茶树穿过薄膜,茶树处于薄膜的中心位置,茶树基部和薄膜四周培土盖严。
6.管理:地膜覆盖后要防止牲畜践踏损坏薄膜,如有破损应及时把地膜覆盖好。
7.揭膜:一般在次年的5月份雨水來临时,选择无风时揭膜,揭膜后即可进行除草、施肥等管理。
高寒山区油菜栽培与灾害防御技术 篇3
关键词:高寒山区,油菜栽培,冻害防御,冻害恢复
井冈山市近几年来加大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对油料作物的支持力度, 积极推广油料技术和优良新品种, 农业财政良种补贴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对油菜种植的积极性, 逐步形成了吉泰井高速公路沿线“百里金花长廊”金花带, 为了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杂交“双低”油菜。现将油菜的栽培技术和冬前防冻、防寒和冬后油菜冻害的恢复技术介绍如下。
1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在现有油菜生产技术条件下, 实行优化品种, 区域化种植, 适时早播早栽, 增加密度, 平衡施肥, 生化调控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 有利于提高江西省油菜单产潜力和品质, 增加产量, 实现油菜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统一。
(1) 采用优质高产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杂交组合品种, 井冈山市主推品种有:赣油杂1号、赣油杂2号、湘杂油6号、湘杂油199、中油杂4号、湘杂油743、湘杂油5号、湘油15号、荣油11-220、国审10-215等。
(2) 适时播种。油菜免耕直播机开沟栽培技术适应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形势需要, 可在土壤墒情较好时适时早播。
(3) 重施基肥。基肥是免耕直播油菜获得高产的基础, 用农家肥15 t/hm2、三元复合肥300 kg/hm2、硼肥7.5 kg/hm2与有机肥配合作基肥施用, 均匀撒施在稻板田面上。
(4) 开沟与覆土。土壤湿度在70%左右为最佳开沟期。一般畦面宽150 cm, 沟深15~20 cm, 将土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 (盖住种子和肥料) , 覆土厚度2.5 cm左右。同时要开好腰沟、围沟和田头沟, 做到沟沟相通, 方便排灌。
(5) 防除杂草。一是清沟, 以土压草;二是早施苗肥, 促进菜苗生长, 以苗压草;三是冬前施腊肥, 用厩肥15.0~22.5t/hm2均匀铺于行间, 并结合清沟, 将沟泥均匀覆盖畦面, 以肥压草;四是化学除草。一般进行2次, 开沟结束后盖草前, 用乙草胺1 800 g/hm2, 喷施厢面, 封闭杂草。田间结束后进行化学除草, 禾本科杂草用“高效盖草能”或“精克草能”进行防除;阔叶类杂草用“高特克”或“好施多”等进行防除。
(6) 秸秆覆盖。喷施第1次除草剂后, 用干稻草3 000~3 750 kg/hm2覆盖, 稻草秸秆可以整株覆盖, 也可以切碎覆盖。
(7) 间苗、定苗。直播油菜由于播种量大, 容易产生高脚苗。因此, 要早间苗、定苗。间、定苗原则:二至三叶期去小留大, 叶不搭叶, 留苗数为定苗数的1.5倍左右;五叶期去弱留强, 去病留健。留苗密度以22.5万株/hm2左右为宜, 肥沃田块可少留, 反之应多留。
(8) 适时追肥。直播油菜追肥应掌握“早施、轻施提苗肥, 腊肥搭配磷、钾, 薹肥重而稳”的原则。结合间、定苗, 用3 750~7 500 kg/hm2人畜肥对45 kg/hm2尿素浇施苗肥。腊肥一般在12月中旬, 以暖性半腐熟猪牛栏草粪或草木灰为主, 覆盖畦面, 壅施菜苗根部。开春后施1次薹肥, 适当早一些、重一些, 一般施尿素150~225 kg/hm2, 一般见蕾就施, 促春发稳长。花期必须喷施硼肥, 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 每次用21%富利硼30包/hm2对水450 kg/hm2均匀喷雾。
(9) 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防治菜青虫、跳甲和蚜虫, 可用大功臣、虫杀净等药剂防治。春后主要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 其重点是防治菌核病, 在植株主茎开花达到95%时, 用80%多菌录超微粉1 500 g/hm2, 或20%使用权百克乳油750m 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 (最好用机动迷雾机防治, 用水300~450 kg/hm2即可) , 7~10 d后用上述药剂再防1次。
2 冻害防御
(1) 早施苗肥, 重施腊肥。早施、勤施苗肥:一般在移栽成活后, 及时追第1次苗肥, 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方法是:用人畜粪7.5~15.0 t/hm2加尿素30~45 kg/hm2浇施作提苗肥, 对底肥不足、长势差、速效肥少的田块, 第1次施肥后15 d左右应酌情再追1次。重施腊肥:腊肥具有保暖、防冻、促春发的作用。一般在12月中下旬对油菜田追施腊肥, 并结合培土进行壅蔸。腊肥应以迟效的厩肥、泥肥、饼肥为主, 配合施用一定量的草木灰、过磷酸钙。
(2) 促控结合, 培育壮苗。对冬前旺长田块, 宜用深锄断根、摘叶等控制旺长;对僵苗、弱苗, 可补施尿素75 kg/hm2, 促弱转壮。
(3) 中耕培土, 疏松土壤。在土壤封冻前中耕培土, 可疏松土壤, 增厚根系土层, 对阻挡寒风侵袭, 提高吸热保温抗寒能力有一定作用。尤其是高脚苗, 培土壅蔸后, 根茎变短, 利于保暖。
(4) 重施冬肥, 确保营养。在严寒到来之前, 追施腊肥, 增施磷钾肥, 既可显著增强油菜抗寒能力, 又可供应越冬期和抽薹开花期的营养, 保证后期平衡生长。
(5) 覆盖防寒, 减轻寒袭。覆盖防寒用稻草、谷壳或其他作物秸秆铺盖在油菜行间保暖, 可减轻寒风直接侵袭。也可在寒潮来临前, 在油菜叶面上撒一层谷壳灰、草木灰、火土灰等, 可以防止叶片受冻。
(6) 及时灌水, 缓解冻害。严寒来临前, 及时给油菜田灌水, 能避免地温大幅度下降, 缓解冻害程度, 尤其对防止干冻的效果更好。同时, 灌水后, 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有利于油菜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冰冻过后, 应及时清沟排水, 以免因渍水伤根。
(7) 及时摘薹, 减轻冻害。油菜如果出现早薹早花现象, 将消耗大量养分, 使植株抗寒能力减弱, 应及时摘薹, 可减轻冻害程度。摘薹选晴天中午进行。摘薹后, 及时追施适量速效氮肥, 以促进油菜生长, 防止冻害。
(8) 防病治虫, 保障幼苗。冬前油菜的病虫害主要是“三虫一病”即:蚜虫、菜青虫、菜螟虫、病毒病。防治方法:用21%杀虫先锋900~1 200 m L/hm2对水600 kg/hm2均匀喷雾, 可防治菜青虫和菜螟。用蚜虱净30袋/hm2对水600 kg/hm2均匀喷雾可防治蚜虫。用病毒A 1 500 g/hm2对水600 kg/hm2均匀喷雾, 重病田块隔7 d再喷1次, 连用2次, 对病毒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冻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1) 清沟沥水, 培土壅根。如雪后结冰容易引起田埂倒塌, 沟渠堵塞, 化雪后要利用晴好天气, 清理田内三沟, 及时清沟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 防止沤根, 保护好根系, 防止渍害发生。特别对拔根掀苗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注意培土壅根, 以免冻害对根系产生伤害。
(2) 摘取冻薹, 清理冻叶。对已受冻的早薹油菜, 融冻后应在晴天及时摘除冻薹, 以促进基部分枝生长, 弥补冻害损失 (切忌雨天操作, 以免造成伤口腐烂) , 及时清除呈现水渍状的冻伤叶片。防冻伤累及整个植株, 变白或干枯的叶片及时摘除。
(3) 及时补施追肥, 喷施硼肥。受冻后油菜叶片根系受损伤, 必须及时补充养分, 抽薹后的田块, 要视情况适当施肥, 追施75~105 kg/hm2尿素, 以促进分枝生长。叶片受冻的油菜, 要普遍追肥, 追施45~75 kg/hm2尿素, 长势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用量, 使其尽快恢复生长。在追施氮肥的基础上, 要适量补施钾肥, 施氯化钾45~60 kg/hm2, 或根处喷施磷酸二氢钾15~30 kg/hm2, 以增加细胞质浓度, 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另外, 叶面喷施0.1%~0.2%硼肥溶液750 kg/hm2, 以促进花芽分化。
(4) 加强测报, 防治病害和倒春寒。油菜受冻后, 较正常油菜更容易感病, 要加强油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密切注意发生发展动态。对发生菌核病的田块, 特别要搞好菌核病为主的病害防治。用多菌灵、甲基硫菌录和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对发生蚜虫为害的田块, 要及时用蚜虱净、抗蚜威等喷雾防治。同时,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 做好倒春寒预测预报, 及时向农户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做好应对准备, 加强田间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芳.油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 :78.
[2]李俊, 张春雷, 马霓, 等.栽培措施对冬油菜抗冻性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1) :85-97.
[3]孙华, 张建栋, 陈培峰, 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1) :27-29.
高寒山区胡麻栽培技术 篇4
关键词:中玉米套种秋玉米;免耕技术;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60-2
凌云县地处桂西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全县共有旱地8130hm2,其中,6230hm2分布于岩溶山区,当地农民种植一季玉米收获后,种大豆或是红薯,对土地利用率和效益低,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发挥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岩溶山区旱地的光、温资源,凌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6年开始在下甲乡、沙里乡、泗城镇、逻楼镇、加尤镇五个乡镇的海拔在500-800m之间石山区旱地开展试验示范,获得成功。5年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5540hm2,经对五乡镇的实地测产验收,中玉米667m2产平均485.6kg,秋玉米667m2产平均382.7kg。年667m2产达到868.3kg,该种植模式的示范成功,带动了周边乡镇的推广应用,到2010年全县推广面积达到了2660多hm2,既增加了粮食又增加收入。现将“中玉米套种秋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1 中玉米免耕栽培
1.1 玉米品种选择
凌云县石山区春季降雨量少,又缺乏地表灌溉水的条件,每年的2-3月出现干旱比较频繁,选用高产、耐旱、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的杂交玉米品种种植,如正大619、正大818、迪卡007、迪卡008等,生育期在130-135d,这些品种在凌云县的石山区种植表现为适应性广,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1.2 种植地块的选择
宜选择地势稍为平缓、耕层比较深厚、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能力比较好,能排渍水的壤土或沙土地块,如果是土层浅薄、瘦瘠地,重粘地和排水不好的地块不宜作免耕地[1]。
1.3 播种前田地间杂草的处理
头季玉米播种前7-10d喷施除草剂。选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每667m2用10%草甘膦1500-2000ml加农达100g,对清水50-60kg喷施土面。选择晴天喷,雨天不喷,对杂草较多的适当增加浓度,杂草较少的可少喷,对无杂草的则不用喷叶除草剂[1]。
1.4 播种
1.4.1 播种期的确定 根据凌云县石山区旱地多年对不同的播种期的试验,高寒石山区的春玉米适宜的播种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时间具体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土壤持水量在60-70%条件下,即可播种[1]。采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以防旱保苗,确保玉米出苗全又壮。
1.4.2 适时播种 播种可采用穴播或开行沟播,先施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再施腐熟农家肥,后下种,种子距离肥料5㎝左右,每穴点播2-3粒种子,细土盖种厚2㎝左右。注意种子不能与化肥直接接触,以免烧坏种子。
1.4.3 種植方法 采用双行单株种植,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紧凑型20-22cm,亩植4500株以上;半紧凑型23-25cm,亩植4000株左右;平展型30-34cm,亩植3500株左右。单行单株种植,行距70cm,株距:紧凑型17-20cm,半紧凑型22-24cm,平展型26-30cm。
1.4.4 施足基肥 每667m2施农家肥1000-1250kg,尿素、磷、钾肥各10kg、25kg、10kg或复合肥(N15P15K15)30kg加尿素15kg。
1.5 田间管理
1.5.1 查苗补苗 玉米播种出苗后,要及时到田间查苗补苗,无论是补种或是补苗在3叶前完成。补种(浸种催芽后补)或移苗补缺后要淋定根水。
1.5.2 间苗定苗 3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2苗;4-5叶时进行定苗,每穴留1苗。定苗时应在缺苗穴的四周适当留些双株苗,以保证每亩有足够的基本苗数。
1.5.3 除草培土 玉米达到可见5-8叶期,施用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每667m2用4%玉农乐悬浮剂50ml对水30kg喷雾于玉米行间,进行低喷。注意喷药时不要喷雾于玉米茎叶上,以免发生药害。结合攻苗肥进行第一次小培土。
1.6 肥料科学合理施用
1.6.1 及时追施攻秆肥 玉米苗长到可见6-9叶时,追施攻秆肥。每667m2追施尿素和钾肥各10kg在根部附近点施,并进行培土。
1.6.2 重施攻苞肥 抽雄前10-15d(在大喇叭口时)重施攻苞肥,每667m2施尿素20-25kg(或碳铵30-40kg)点施,结合大培土,以免抽雄扬花后大风大雨防倒伏。
1.7 病虫害的防治
春玉米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黑毛虫、玉米螟、蚜虫、纹枯病、大小斑病和鼠害等。
1.7.1 防治地老虎 玉米出苗后到3叶前的为害期,将鲜嫩菜叶(或嫩草)用90%晶体敌百虫400倍液浸约10分钟,于傍晚撒入田间诱杀。
1.7.2 黑毛虫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浸蔬菜叶制成毒饵在玉米刚出苗时撒于田边地角。
1.7.3 玉米螟 每667m2用Bt可湿性粉剂80g拌细砂土5㎏撒于玉米的大喇叭口。
1.7.4 蚜虫 每667m2用25%吡虫啉WP5000倍液喷雾。
1.7.5 纹枯病对发生纹枯病初期的田地块,先把茎基部病叶人工剥除,再每667m2用3%的井冈霉素水剂100ml对水50kg喷雾根茎部。
1.7.6 大小斑病 每667m2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60㎏全株叶片,对病害发生较严重的田地块,每隔7-10d防治一次,连防2-3次。
1.7.7 鼠害防治 在玉米吐丝授粉结束后至灌浆期,是老鼠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要选用高效、安全的杀鼠剂如敌鼠纳盐等,将毒饵投放于鼠洞旁、鼠路上,做到多次投毒、少量多堆。
2 秋玉米免耕套种
2.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的杂交品种种植玉米品种,目前的正大619、818,迪卡007、迪卡008等都适合作秋玉种植。可种植杂交糯玉米品种,作为鲜食供应市场,提高附加值。
2.2 前作玉米地免耕除草处理
预计中玉米在15-20d后可收获时,即玉米苞壳变黄时,把从玉米苞位以下的玉米叶削除,使地面到苞位的有充足的光照空间便于播种玉米,同时清除杂草或剪除红薯苗。杂草可进行人工清除,使用除草剂每667m2用10%草甘膦1500-2000ml加百草枯200g,对清水50-60kg喷施全地块。选择晴天喷,雨天不喷,杂草较多适当增加浓度,杂草较少可少喷,无杂草不喷叶除草剂。红薯苗在播种前1-2d 剪除干净。
2.3 秋玉米播种期
除净杂草、玉米叶和剪除红薯后,即可播种,根据近5年来进行多点的不同播期试验,播种期适期在7月20日至8月10日播种最为适宜,不宜超过8月15日。过早播种,玉米苗细弱,易发生病害;过迟播种,生长后期容易遇上秋旱和寒冷天气。
2.4 播种方法
前作玉米收获前10-15天可播种,采用不用翻犁的免耕方式,在玉米行间或株间直接人工开穴(行)播种,施入基肥。播种可采用穴播或开行沟播,先施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再施腐熟农家肥,后下种,每穴点播2-3粒种子,细土盖肥盖种。注意种子不能与化肥直接接触,以免烧坏种子。
2.5 种植密度
适度增加亩有株数,一般按平展型品种667m2植3500-4000株,紧凑型品种4500-5000株,半紧凑型品种4200-4500株。
2.6 施足基肥
每667m2施农家肥1000-1250kg,尿素、磷、钾肥各10kg、25kg、10kg或复合肥(N15P15K15)30kg加尿素15kg。
2.7 晚玉米播种后的处理
2.7.1 玉米共生期间的田间管理 免耕套种,两造玉米共生期10-12d。播种5-7天后玉米出苗,播种后10天及时摘除前作玉米苞位以上的茎叶,让秋玉米有充足的光照空间和营养空间。同时要及时到田间查苗补苗,无论是补种或是补苗在3叶前完成。
2.7.2 适时收获前作玉米 播种15天后可收获玉米,砍除前作玉米秆,以免造成秋玉米苗生长细弱,田间阴蔽容易形成高脚苗,不利于获得丰产。
2.8 科学追肥
由于秋玉米前期氣温高,后期气温较低,追肥立足在“早”和“巧”字。
2.8.1 及早巧追施攻苗肥秋玉米长到4-5叶时,及时早追施肥攻苗肥,亩施尿素20kg(或碳铵40公斤)加钾肥10kg,结合培土。
2.8.2 重视攻苞肥的施用 大喇叭口时(即抽雄前10-15d)重施攻苞肥,每667m2施尿素20-25kg(或碳铵30-40kg)进行穴施并结合大培土。
2.9 病虫害的防治
秋玉米发生的病虫害主要在前期限和中期,主要有:玉米螟、纹枯病、大小斑病。后期有鼠害等。
2.9.1 玉米螟 每667m2用Bt可湿性粉剂80g拌细砂土5㎏撒于玉米的大喇叭口。
2.9.2 纹枯病 对发生纹枯病初期的田地块,每667m2用3%的井冈霉素水剂100ml对水50kg喷雾全株叶片。大小斑病每667m2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60kg全株叶片,对病害发生较严重的田地块,每隔7-10d 防治一次,连防2-3次。
2.9.3 鼠害防治 在玉米吐丝授粉结束后至灌浆期,是老鼠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要选用高效、安全的杀鼠剂如敌鼠纳盐等,将毒饵投放于鼠洞旁、鼠路上,做到多次投毒、少量多堆。
2.10 适时收获
鲜食糯玉米在乳熟期采摘,收获干粒的玉米,在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衣枯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 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广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J]. 广西: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008,4,17:6-8.
高寒山区红柳引种造林技术试验 篇5
1 试验区概述
试验区位于天祝县, 海拔2040~4874m之间, 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 气温低, 光照不足, 生长期短, 降水较少。年平均气温为-0.2~1.3℃, 无霜期100~160d, 年降水量265~600mm, 多集中在7、8、9, 3个月, 且年际变化悬殊, 冰雹、霜冻、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土壤主要有山地栗钙土、山地灰褐土、山地黑钙土、高山草甸土等类型。山大沟深, 干旱缺水, 树种单一, 生长缓慢, 投资大, 成本高, 见效慢, 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是制约天祝县造林工作的难点。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
选用甘肃民勤县沙漠地区扦插培育的2年生苗木作造林试验, 采集多年生红柳一年生枝条作育苗试验。
2.2 育苗
2.2.1 圃地选择
育苗地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灌水排水性好、便于管理的砂质壤土地, 育苗前整地作床, 施足地肥。
2.2.2 扦插育苗
2.2.2. 1 插穗选择
育苗前选取直径0.5~2cm的一年生枝条, 剪成长20~30cm的插穗, 直径1~2cm更佳。切口整齐, 无劈裂。
2.2.2. 2 插穗处理
将剪好的插穗, 按大小头分别对齐整理好, 每50根捆成一捆, 将大头向下放置于深10~15cm深的清水中, 浸泡24~48 h。
2.2.2. 3 插条育苗
将处理好的插穗, 按20cm×10cm和20cm×20cm2种株行距, 插穗与地面成75~85°插入整好的育苗地, 以插穗露出地面1~2cm为宜, 插后及时灌水。
2.2.2. 4 扦插时间
分春季或秋季扦插, 春季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土壤解冻后, 红柳发芽前进行;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土壤封冻前, 红柳落叶停止生长后进行。
2.3 造林
2.3.1 地块选择
结合红柳喜光照的特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东南坡、南坡、西南坡山地试验造林。
2.3.2 造林时间
根据天祝气候冷凉和降水不均的特点, 分别在春季 (5月上中旬) 和秋季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进行造林试验, 研究高寒山区不同造林季节对红柳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2.3.3 整地方式
结合天祝山区实际, 采用大鱼鳞坑 (120cm×80cm×30cm) 、小鱼鳞坑 (80cm×50cm×30cm) 、穴状 (30cm×30cm×30cm) 和带状 (20cm×20cm×∞) 整地方式, 进行植苗造林试验, 研究不同整地方式对高寒山区红柳造林成活的影响。
2.3.4 造林密度
进行2m×2m、1.5m×1.5m、2m×1.5m、1m×1m不同密度造林试验, 研究高寒山区红柳造林适宜密度, 促进造林地最快最优发挥生态效益。
2.3.5 管护方式
采用围栏专人管护和一般专人管护2种方式, 了解人畜活动与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关系。
3 试验结果
3.1 育苗结果对比
从表1看出, 扦插育苗操作简单, 是适合高寒山区的红柳育苗方式, 秋季和春季扦插育苗成活率都达90%以上, 但是其生长情况、出苗情况略有差异。表现为春季较秋季成活率略高, 秋季较春季苗木生长较好;不同的扦插育苗密度对其成活和生长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由于出圃数量差距较大, 经济效益相差明显, 所以红柳适合大密度扦插育苗。
3.2 造林结果对比
从表2看出, 不同的整地方式和管护措施对红柳植苗造林成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高寒山区红柳造林可以根据地形实际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 应以最小的经济投入、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生态植被为前提, 穴状整地比较适宜。造林季节对红柳成活率有一定影响, 但差异不大, 表现为秋季略高于春季, 主要源于土壤含水量和地温差异, 天祝降水分布不均, 且红柳为喜光植物、阳坡造林树种, 春季降水少, 蒸发量大, 土壤含水低, 直接影响其成活;秋季土壤墒情好、含水量足, 且造林后苗木停止生长, 有利于损伤根系愈合, 成活率高。通过观察山区红柳植苗造林适宜密度为1m×1m, 能较好的发挥造林生态效益。且红柳枝条硬度大, 抗牲畜啃食和践踏, 只要防止人为破坏, 是一种成本低、易管护的山区抗寒抗旱造林优良树种。
4 结语
红柳具有防牲畜啃食和践踏的明显效果, 较少有病虫危害, 造林成本低, 萌枝能力强, 生长快, 抗旱抗寒耐瘠薄, 是高寒山区抗旱造林理想树种;扦插育苗是高寒山区红柳的适宜育苗方式, 适宜的扦插密度为20cm×10cm, 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 苗木生长较快, 经济效益较高;红柳适宜于高寒山区阳坡 (东南坡、南坡、西南坡) 生长, 采用1m×1m密度穴状植苗造林, 对原有植被破坏小, 林分形成快, 群体效益发挥明显。
摘要: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段, 属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3大高原衔接交汇地带, 海拔高, 光照不足, 生长期短, 降水较少, 生长缓慢, 投资大, 成本高, 见效慢, 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是制约造林工作的难点, 丰富抗寒抗旱造林适宜树种是改善天祝生态环境、有效发挥其重要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经试验红柳造林成本低, 萌枝能力强, 生长快, 抗旱抗寒耐瘠薄, 是高寒山区抗旱造林理想树种。
天祝高寒山区豌豆苗高产栽培技术 篇6
一、选地与选茬
豌豆苗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为提高产量和品质, 应以选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 要求土壤PH值6.0~7.5, 茬口一般以小麦、马铃薯及非豆科其它蔬菜茬为佳, 切忌连作。
二、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灭茬、晒垡熟土, 封冻前灌足冬水, 土壤解冻后及时耙耱收墒。播种前结合浅耕整地施足基肥, 一般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75000kg/hm2、磷酸二铵180kg/hm2、尿素105kg/hm2、硫酸钾180kg/hm2、钼酸铵7.5kg/hm2。
三、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专用品种。播前选晴天晒种2d~3d, 用种子重量0.3%的磷酸二氢钾和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适量清水拌种后闷种18h~24h后播种。
四、适期播种
豌豆苗苗期较耐低温, 土壤解冻后要适期早播。播期以4月中旬为宜, 采用处理过的种子直播。为便于采收, 可采用宽窄行开沟点播, 播种沟方向与当地主风向相同, 以便于通风降湿和预防病害。一般宽行50cm、窄行20cm (即播4行窄行加一行宽行, 交替播种) 、株距5cm, 播种深度4cm~5cm, 用种量约180kg/hm2~225 kg/hm2。
五、加强田间管理
㈠中耕除草在播种出苗后结合除草及时进行深度3cm~5cm的浅中耕一次, 以加速地温上升, 促进根系豆苗发育。
㈡肥水管理豆苗灌水视降雨和土壤墒情决定, 一般每采收一茬各浇水、追肥一次。否则不浇水, 以防烂根和诱发病害。全生育期可灌水4次~6次。追肥主要用氮肥, 每次追肥尿素75kg/hm2;并用叶面肥叶霸、绿叶金刚等每隔5d~7d喷施一次。
㈢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枯萎病和潜叶蝇等。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或50%超微粒硫磺悬浮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一般10d~15d喷一次, 连续用药2次~3次。枯萎病除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4h预防外, 田间发病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可在初发时用1.8%集琦虫螨克2000倍液或20%斑潜净2000倍液喷雾防治。无论防虫或防病, 必须在豆苗采收前10d停止用药。
六、采收
豌豆苗应在晴天早上6时~10时, 天阴8时~12时, 雨天不能采收。必须在主茎长至15cm~20cm时, 离地面10cm~
15cm采收, 务必使所采部分达到两叶一心, 一般可采收3茬~4茬。
对采收的豆苗最好用专用菜筐或纸箱、竹箱等层层自然堆放, 忌挤压, 也不能过夜, 应及时交售。
云南高寒山区荷兰豆高效栽培技术 篇7
关键词:云南,高寒山区,荷兰豆,高效栽培
荷兰豆又名大荚豌豆, 为豆科豌豆属的攀缘植物, 原产于地中海和中亚的粮用豌豆, 以嫩荚、嫩梢、豆粒供食, 因其色泽鲜绿、口感清脆、营养丰盛而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云南省剑川县属于典型冷凉高寒山区, 高海拔低纬度, 长日照和低温, 适宜荷兰豆栽种, 面积逐年增加, 主要出口泰国, 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荷兰豆高效栽培技术作如下介绍, 供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生产参考。
1 生长习性及特征
荷兰豆为半耐寒蔬菜, 荷兰豆不耐热。4℃时种子开始缓慢发芽, 在16~8℃时4~6d可出苗。幼苗可耐-6℃低温, 茎蔓生长适温为15~20℃, 开花结荚期适温为15~18℃, 超过26℃豆荚品质差产量低。结荚期要求长日照和较低的温度, 忌高温。荷兰豆的生长周期为90~120d, 它对光照和水分的需要较为强烈, 延长光照可提早开花, 整个生育期都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 但不耐涝,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 土壤适宜p H值为5.5~6.7, p H值低于5.5, 根瘤菌的发育受抑制。苗期需要一定的氮肥, 生长中期应注意施用磷肥促进根瘤菌生长。自身根瘤还有固氮作用, 但仍以疏松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为宜。荷兰豆切忌连作, 应合理轮作。荷兰豆按其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蔓生、半蔓生和矮生3种类型。
2 品种选择
目前滇西北高寒山区选用抗寒耐贮运的荷兰白花、农普1号等良种。
3 整地施肥
豌豆直根入土深, 根系较为发达, 应选择当年没有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土质疏松、肥力强、能灌能排、土壤酸碱度中性的地块, 可施腐熟农家肥3000㎏/667m², 钾钙硼锌肥8㎏/667m², 有机复合肥20㎏/667m², 深耕, 整平后起垄, 留足30cm宽灌溉沟和排水沟。
4 播种
滇西北高寒山区一般采用垄作直播, 垄高30cm, 垄宽50cm, 于7月上旬开始播种, 穴播, 穴距15~20cm, 每穴点播3~4粒种子, 播种量为4~5㎏/667m², 荷兰豆出苗前用地虎快杀防治地下害虫。
5 田间管理
5.1 植株调整
荷兰豆蔓生种攀缘性较强, 采取搭架栽培。幼苗长到5~6片真叶约3cm, 卷须出现时, 及时搭架引枝上架, 促使荷兰豆的蔓向上攀缘生长, 同时绑蔓上引, 行间保持通风透光。荷兰豆苗长到搭架可采用竹竿 (2.7m长) 插单排立架, 并人工引蔓上架或绑蔓。待荷兰豆苗逐渐长高时, 两侧绑线以15cm的间距依次向上绑线, 保持荷兰豆的茎在两侧的绑线内。
5.2 肥水管理
荷兰豆苗期应适当控水控肥, 开花时应及时浇水, 整个开花结果期适时浇水, 结合追肥2~3次, 浇水后追施尿素20㎏/667m²。也可根外追肥, 喷施钾钙硼锌肥4㎏/667m²淋施, 花蕾期每隔10d喷施1次, 连续喷3~4次, 增产效果明显。
5.3 摘心
当植株长至15节时即可摘心, 并将下部老叶、黄叶摘除, 改良通风透光条件。
6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锈病、白粉病和褐斑病等, 可用病毒A、病毒K、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3300倍液或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螨类、豆杆蝇、豆荚螟、潜叶蝇等为害, 其中豌豆潜叶蝇为害最为普遍, 常用1.8%爱福丁2000~3000倍液或2.5%天王星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7 采收
高寒山区胡麻栽培技术 篇8
1 检修羊舍,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在寒冷的冬天, 羊舍温度低。对羊舍要经常检查, 做到舍内不进风、不漏雨、不潮湿, 保证舍内温度在15~18℃之间, 减少风寒对羊的不良影响。凡有破烂漏风的地方要及时修补, 漏缝羊舍要把下面出粪口堵好, 防止贼风侵袭, 产羔圈舍多垫些干燥的稻草, 圏门要挂门帘保暖, 以保持圈舍暖和, 防止羊受冻发病。
2 抓好秋膘, 搞好防疫驱虫工作
对全群羊用丙硫咪唑、阿维菌素或左旋咪唑驱虫, 同时做好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以及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为主的防疫工作, 同时要预防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为羊群安全越冬打下坚实基础。秋季是各种灌木果实和牧草成熟的季节, 此时果多、籽好营养价值高, 是一年之中羊增重、抓膘的最好时机, 放牧应做到早出晚归, 保持放牧时间在8小时以上, 保证每只羊都吃得好、吃得饱, 使全群羊只在短期内尽快增重、增膘, 为安全越冬打下良好基础。
3 合理放牧, 抓好消毒工作
在冬季除大风雪天气外, 应坚持每天放牧。初冬部分牧草还未枯死, 最好在晴天中午暖和的时候放牧, 让羊多吃些新鲜的枝叶、青草。放牧时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水源较好的牧地, 先放阴坡后放阳坡, 先放沟底后放沟坡, 尽量让羊少走路, 多吃草。下午4时冷风来临前及时将羊赶回羊圏。冬季羊圏一般封闭严密, 羊舍饲时间相对较长, 密度较大, 通风较差, 容易造成圏舍内粪尿堆积, 空气污秽、潮湿, 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传染性结膜炎等传染病高发期。因此, 要勤打扫羊舍, 及时清除圏内污物和粪便, 定期用漂白粉、百毒杀等对圈舍和设施进行消毒, 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保持圏内清洁卫生, 预防疫病的发生。
4 备足饲草, 搞好补饲工作
寒冬早春, 大部分植物枯萎, 饲草短缺, 每只羊按200~300 kg储备干草, 同时加强补饲, 每天混合精料0.3~0.5 kg (玉米粉60%、黄豆饼28%、麦麸10%、食盐2%) , 饮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经常观察羊的状况, 发现病羊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5 分群饲养, 做好保胎工作
进入冬季, 大多数母羊都已怀孕, 要注意做好保胎工作。冬季羊关在栏里饲养缺少运动, 容易引起相互打斗, 要将公羊、成年山羊、母羊和幼羊分圏饲养以防相互角斗造成幼羊、母羊受伤。临产母羊、羔羊要就近放牧, 放牧时要慢走, 不跳沟坎, 归牧时要控制好羊群, 避免紧追急赶受到惊吓, 防止出入圈门时拥挤造成流产。母羊临产前转入产羔房, 做好接生工作以提高羔羊成活率。
6 适时出栏, 合理调整越冬羊群
高寒山区优质茸鹿养殖技术 篇9
关键词:茸鹿,养殖技术,高寒山区
茸鹿属于偶蹄目反刍亚目草食动物, 是药食两用的特种经济动物, 以其显著的医疗保健效果而出名, 它的副产品鹿茸、鹿血酒、鹿鞭和鹿胎膏深受广大群众青睐[1,2]。为了加快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发展特色养殖业, 2010年引进东北梅花鹿 (茸鹿) 在海拔1 500 m的地区饲养。经过不断的探索, 总结出了高寒山区优质茸鹿养殖技术。
1场址选择
因地处高寒山区, 场址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干燥、有足够的水源、交通便利和有砂石土的地方。由于茸鹿与马、牛、羊属于同一目动物, 传染病能相互传染, 因此不能选择以前饲养过此类动物和此类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
2鹿场、鹿舍建设
鹿场按功能划分为饲养区、运动区、储存区和管理区, 各区间交错排列有较宽敞的走廊, 便于饲养管理。鹿舍建设以能耐严寒。采光、通风良好为原则, 鹿舍为半开放式的砖瓦结构棚圈。饲养密度:成年公鹿4~5头/10 m2, 成年母鹿3~4头/10 m2, 育成鹿5~6头/10 m2。
3茸鹿的饲养管理
3.1标识
为了辨识鹿只, 在仔鹿出生后3 d或者购进茸鹿5 d后采用标牌法给茸鹿编号, 即用耳标钳将特制的标牌卡在鹿的耳下缘, 再用标识笔在标牌卡上写出所需要的信息。
3.2饲养管理
3.2.1哺乳期。幼鹿出生后1 h左右即可站立起来自动吮乳, 要尽早让幼鹿吃上初乳。少数弱仔或产后母鹿无乳的, 需及时寻找代养母鹿或进行人工哺乳 (主要使用牛奶) , 并派专人负责观察幼鹿生长发育情况[3]。
3.2.2断乳期。当幼鹿生长到90日龄左右, 能独立采食时即可断乳。断乳期多喂一些仔鹿喜爱的饲料, 如煮熟的豆粕和玉米粉、多汁鲜嫩的青饲料和一些矿物质, 每日投喂3~4次, 此期母鹿要与仔鹿分开饲养, 并派专人看管, 保持舍内清洁卫生。
3.2.3育成期。仔鹿断乳期过后便成为育成鹿。育成期的饲料品种要丰富, 营养要全面, 只有这样才能饲养出优质茸鹿, 为下一步采锯优质鹿茸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日粮安排如表1所示。
3.3公鹿的饲养管理
3.3.1生茸期。春夏季为公鹿角盘脱落和长茸时期。3月初是茸鹿长茸前期, 精饲料要逐渐增加, 粗饲料要相应逐渐减少, 以利于公鹿增肥长膘。等到脱盘时, 再恢复生茸期的日粮量。此期的日粮安排如下:精料 (玉米粉、豆粕和麦麸) 3.0kg, 多汁料2.8 kg, 青粗料4.0 kg, 骨粉35 g, 食盐25 g。精料中豆粕占40%, 玉米粉占50%, 麦麸占10%。由于地处高寒山区, 因此精料的蛋白质水平比其他地区的略高些, 以26%为宜, 按8%的比例添加骨粉能显著提高茸产量。生茸期要保持鹿舍的安静, 每天派专人负责打扫鹿舍卫生, 定期消毒。锯茸开始后, 要将锯完茸的公鹿单独组群饲养, 以便于管理。
(kg)
3.3.2配种期。秋季为发情配种时期, 此期种公鹿性欲旺盛, 食欲明显下降, 因此要选用适口性好、维生素含量丰富的精饲料和幼嫩多汁的青饲料等, 具体日粮安排如下:精料1.5~2.0 kg, 多汁料1.2~1.7 kg, 青饲料2.2~2.8 kg。精料由玉米粉、豆粕、麦麸组成, 并配给一定量的矿物质, 饲料要尽量多样化, 每天定时定量饲喂3~4次。种用鹿用小圈单独管理, 种用能力差的种公鹿不能再放入非种用公鹿群。要特别注意种公鹿群的安全问题, 避免鹿相互打斗, 最好配备专人看管。
3.3.3越冬期。冬季为越冬期, 该期由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2个时期组成, 这个时段的重点是恢复和增肥长膘, 为春、夏季生茸打下良好基础[4]。由于地处高寒山区, 饲料要求相对较高, 要求蛋白质丰富, 富含纤维素。具体日粮安排如下:精料 (玉米粉、豆粕和麦麸) 2.0 kg, 多汁料1.6 kg, 青粗料2.6kg, 蛋壳粉25 g, 食盐20 g。每天投喂3~4次。白天青饲料可自由采食,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 冬季最好饮温水。鹿舍要防寒、保暖, 清除圈内积雪, 鹿床上铺垫草。
3.4母鹿的饲养管理
3.4.1配种期。此期饲料要求含有全价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保证母鹿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提高受胎率。饲料应以青绿、多汁料为主, 每天喂给1.6 kg的精料。具体日粮安排如下:豆粕36%, 玉米粉50%, 麦麸14%, 骨粉28 g, 盐20 g, 同时适当补充一些有催情促孕作用的饲料, 如大葱、胡萝卜等。母鹿进入配种期, 一般应在8月底将仔鹿隔离, 再参加配种。配种的母鹿群需专人看管, 观察其发情情况, 也可用公鹿进行试情。
3.4.2妊娠期。发现母鹿妊娠后便要与公鹿分开饲养。此期母鹿食欲较好, 食量增加, 为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要供给母鹿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5]。妊娠后期要求粗饲料适口性强、质量好、体积小。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母鹿产后的哺乳能力, 应供给营养价值高而全的饲料, 具体配方见表2。饲喂次数每日3~4次, 夜间饲喂1次。饲料要防止霉变、酸变, 按时饮温水。同时, 要加强运动, 每天不低于2h, 以利于胎儿的顺利产出;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和气温不要过低。
3.4.3哺乳期。哺乳期的母鹿因要分泌优良品质的乳汁哺育仔鹿, 因此饲料要求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物质。精料每天喂3~4次, 饲喂量1.65~1.90 kg, 其中玉米粉50%, 豆粕40%, 麦麸12%, 并加入适量的矿物质, 如蛋壳粉、食盐和骨粉等, 青饲料 (最好是鲜嫩多汁青饲料) 可让其自由采食。同时, 安排专人消毒、打扫卫生和看管母鹿, 以防止母鹿伤害仔鹿。
(kg)
参考文献
[1]茸鹿的养殖技术[N].中国畜牧兽医报, 2007-08-26 (15) .
[2]杨菲菲, 高燕鸿, 张玲.南方梅花鹿的养殖技术[J].湖北畜牧兽医, 2008 (6) :32-34.
[3]刘丽丽, 耿杰.成年茸鹿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 2009 (6) :8.
[4]茸鹿的饲养管理技巧[EB/OL]. (2012-10-12) [2013-05-19].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4/24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