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

2024-09-25

实验专题(共12篇)

实验专题 篇1

探究性实验是考试的重点, 从多个角度命制,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考查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能力, 实验题常结合考纲中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就对此考点进行分步讲解。

一、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收集数据) 、分析结果 (数据) 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 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缜密观察以后, 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 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 但只有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 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 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这一课题。

(二) 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二步是假设。假设, 也称假说或猜测, 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 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给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 个步骤:第一步, 提出假设, 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 通过创造性思维, 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 作出预期 (推断) , 即依据提出的假设, 进行推理, 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 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 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 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 假设是对还是错, 还要加以验证, 即依据假设或预期,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验证。

(三) 设计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 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的变化的一种方法。这是科学方法的最大特色, 也是科学方法中最困难的一步。如何求证假设可充分展现研究者的才华。在科学实验中, 要掌握和贯彻以下几点:

1.对照原则。

对照实验应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常用的对照类型有以下几种:

(1) 空白对照:即没有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 1号试管加1mL蒸馏水 (空白对照组) ;2号试管加1mL盐酸溶液 (实验组) ;3号试管加1mLNaOH溶液 (实验组) 。

(2) 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 不另设对照组。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3) 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施以某 种实验处理, 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因素, 以突出实验实施的处理因素与实验所研究因素的差别, 从一个侧面衬托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如“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4)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 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

2.单一变量原则。

(1) 不论一个实验中有几个实验变量, 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

(2) 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3.平行重复原则。

为了使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更接近真实情况, 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一般在实验组中控制相同条件下多设几组, 以使得出的结论更准确、科学。如“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 同浓度处理的插条要求做3~5根。排除个别偶然数据的干扰, 求平均数。

4.科学性原则。

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处理等方面要保证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要有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作指导。

(四) 预期

(五) 完成实验

(六) 观察并记录结果 (收集数据)

(七) 分析结果 (数据) 并推导结论

二、解题技巧

(一) 课题的考查

通常对课题的考查要求学生以合乎规范的方式写出或补充课题, 难度不大, 但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紧扣试题的意图, 不能偏题。

2.课题是具体的、有明确的目标的, 不能大而空洞。如果试题的意图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而回答成“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即为偏题, 目标不具体。

(二) 假设的考查

一般要求根据试题中给出的材料、用具和药品, 提出一种可检测的假设, 因为后面的实验步骤的设计具体就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从而得出结论。等同于验证性实验的实验原理。

(三) 实验预期的考查

该点是常考点, 有两种情况:一是预期最可能的结果, 二是预期各种可能的结果。该点一般和结论一起考查。答题时注意题目的意思, 扣题回答, 还要注意实验的性质, 若是验证性实验, 只回答一种结果预期。

(四) 实验步骤设计的考查

最常见的几种考查形式是:写出实验步骤、补充关键步骤、续写步骤或找出设计中的错误。该考查点对学生来说最难, 跨度最大, 应熟知仪器、药品的使用方法, 掌握生物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术、方法, 掌握设计的原则并能准确运用, 还应有从具体实验情境中获取信息和灵活处理的能力。但并非毫无办法, 只要学生基本功扎实、思维冷静, 总能找到解题的正确思路。

解答的关键是把握好下面的几个原则:对照原则 (单因子变量原则) ;重复原则, 平衡偶然误差, 尤其是有计量的实验;科学原则。

设计步骤之前先要明确以下内容: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反应变量是什么?用什么观测指标来表示反应变量的变化?

其步骤的一般顺序如下:

三、命题角度剖析

命题角度 (一) 考查实验假设

【例1】用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h, 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 用一定时间的低温 (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 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针对以上 问题, 你作出的 假设是_____;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

解析:本题直接要求依题干作出假设, 并要求写出提出假设的依据, 既考查提出假设的能力又考查提出假设的思维。试题的背景是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及“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答时, 一要明确提出实验假设的基本方法, 二要熟悉 教材中染 色体加倍 的基本原理。

答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 (或纺锤丝的形成) , 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也可提出其他假设, 只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解题模板]在探究性实验中如何作假设

探究性实验假设的提出应紧紧围绕题目中的实验目的进行, 在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目的中往往有“是否”“能不能”等一些不确定的关键词, 而我们在提出假设时要肯定或否定其中的一面, 即在我们所提出的假设中只能用“是”或“不是”、“能”或“不能”这类关键词, 切忌模棱两可。在分析提出假设的依据时要联系考查的基础知识, 一般考查学生对有关生物基础知识或相关生物学原理的理解情况。

命题角度 (二) 考查实验原理

【例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 通过垂体释放到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肾小管膜对管腔内水的重吸收, 以保存体内水分。蟾蜍的膀胱膜具有重吸收水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能否 促进这种 作用, 可设计实 验来证明。

材料器具:已制好的蟾蜍膀胱标本2个、注射器、烧杯、量筒、抗利尿激素制剂、任氏液 (可以维持膀胱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步骤:分别将两个蟾蜍膀胱标本编号为A、B, 再分别用注射器注入2mL任氏液, 同时将A、B两标本浸没在装有等量任氏液的大烧杯中。

解析:根据题干中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和膀胱膜的作用可写出本实验的作用原理, 联系实验步骤可写出现象原理。

答案: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蟾蜍膀胱膜对膀胱内水的重吸收, 可通过测量膀胱内任氏液的体积来分析膀胱膜重吸收水的强度

[解题模板]在探究性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原理

书写实验原理时要根据实验目的, 对实验自变量的作用原理和因变量的检测原理进行完整的描述, 即一个完整的实验原理表述中至少要反映出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自变量的作用 (反应) 原理, 即“为什么这么做”, 如例2中自变量的作用原理为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蟾蜍膀胱膜对膀胱内水的重吸收。这一环节的书写要密切关注实验目的及题干信息, 注意充分利用题干的提示或联系教材基础知识进行准确描述。

第二, 因变量的检测原理 (或操作原理、现象原理) , 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 如例2中因变量的检测原理为膀胱内任氏液体积的变化。在书写这一环节时, 有时可参考题中相关实验步骤。

命题角度 (三) 考查实验变量

【例3】下列对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 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确保单一变量

C.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 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是无关变量

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酒精是否产生是无关变量

解析:自变量为实验中唯一可变的变量,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 自变量是温度;为确保单一变量, 在实验中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有多种, 空白对照只是其中的一种, 此外还有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和条件对照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酒精的产生为因变量, 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

答案:C

[解题模板]在探究性实验中如何确定变量问题

1.明确变量的分类及含义。

变量可分为自变 量、因变量和 无关变量。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 是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因素或条件, 应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 是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的反应或现象, 应具有可测性和客观性。无关变量又叫干扰变量, 是指除实验变量外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应具有可控性。

2.明确变量间的关系与要求。

3.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等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强调 的是实验 变量的单 一性, 而等量原则强调的是无关变量的 等量性。无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 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 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 只有单一变量, 就是等量原则。

4.注意无关变量的平衡。

无关变量的平衡应包括: (1) 所用生物材料相同 (数量、长度、生理状况等) ; (2) 所用实验器具相同 (大小、型号等) ; (3) 所用实验试剂相同 (成分、浓度等) ; (4) 所用处理方法相同 (振荡、保温、光照等) 。

命题角度 (四) 考查实验步骤

【例4】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某同学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 探究膜的选择透过性 (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1;2;3。

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及相关知识可知,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液中的色素不会从细胞中渗出;当细胞死亡时, 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色素才会从细胞中渗出。由题干信息可知, 杀死细胞 的方法是 用质量分 数为15%的盐酸处理。

答案:1取适量的红玫瑰花瓣, 均分为两部分, 分别加入培养皿中, 编号为A、B2A组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3观察A、B两组花瓣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解题模板]如何准确描述实验步骤

常见的实验步骤设计顺序是:

命题角度 (五) 考查实验的结果与结论

【例5】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1组装渗透装置两套, 分别编号为1、2。

2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 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3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 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4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 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内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

a.若1组漏斗内 的液面比2组高, 则说明。

b. _____。

c. _____。

(2) 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 _____;

b. _____。

解析: (1) 由实验目的可知, 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再分析实验步骤, 可获取以下信息:实验自变量是温度, 因变量是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 观察指标是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掌握了上述信息后, 再对各种情况逐一分析: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低温不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要注意在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情况下, 对具体的影响结果也要进行分析, 即低温可能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加快, 也可能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减慢。 (2) 在低温条件下, 酶活性会降低, 细胞膜的流动性也会发生改变, 所以可从这两方面分析低温对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

答案: (1) a.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b.若2组漏斗内的液面比1组高, 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c.若1、2组漏斗内的液面高度相同, 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2) a.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从而影响其功能b.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题模板]如何预测实验的结果与结论

在预测探究性实验结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性实验的结果是不唯一的, 大多有三种可能: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 全肯定、全否 定、一肯定一 否定等。

2.确定观察指标:因变量与观察指标有时是不同的, 对于因变量不能直接观察的, 应该通过相应手段转换, 将因变量间接展现出来, 便于观察。如题中“物质跨膜运输速率”是否变化, 难以直接观察, 必须借助“漏斗内液面”的变化这个观察指标来测定。

3.提炼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直观现象, 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描述。而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移, 通过推理和判断, 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最本质的认识。如题中观察的结果是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 其反映的是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变化, 因此, 书写实验结论时应将对现象的观察转换为对本质的描述。

4.掌握方法:可用“倒推正写法”进行分析书写, 即在分析推导时先分析实验可能的结果, 再由结果推导该结果所对应的实验现象, 而在书写时先书写实验现象, 后书写实验结果。

四、跟踪演练

1.1864年,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 然后把叶片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 用碘蒸气处理叶片, 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请据此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 该实验通过检测_____来说明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曝光的一半叶片有淀粉产生, 经碘蒸气处理后将呈现_____。

(2) 该实验中事先把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_____。

(3) 该实验设置的是空白对照, 其中对照组是不作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该实验中叶片事先都处于黑暗环境中, 对于遮光组, 仍处于黑暗状态下, 相当于未作处理, 故为_____;而曝光组从黑暗状态下转变为光照下, 相当于给予了光照处理, 应为_____。

(4) 若曝光时间过长, 遮光处经碘蒸气处理后也出现了同曝光处一样的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_____。

(5)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 确定实验结果的不同是自变量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的有无,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该实验还成功地证明了_____。

2.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关问题, 设计如右 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实 验时, 先向气球 中加入1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 后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 扎紧气球, 置于装有30℃温水的烧杯中, 用重物拴住, 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的恒温水浴锅中。试回答:

(1) 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 应设计一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 不同之处是_____。

(2) 实验开始后, 一段时间内烧杯中液面没有发生变化, 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如果一段时间后 液面发生 变化, 则变化情 况是_____, 原因是_____。

(3) 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 温度, 应作两处 调整, 分别是:1_____;2_____。

(4) 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减少的原 因可有_____ (答出两点) 。

【参考答案】

1.解析: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 然后把叶片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 曝光处有淀粉产生, 遇碘蒸气变蓝。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把叶片放在暗处进行“饥饿处理”, 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营养物质 (淀粉) 被彻底消耗, 避免其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若曝光时间过长, 遮光处经碘蒸气处理后也呈现蓝色, 其原因可能是有机物发生了转移。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的有无, 实验结论为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同时该实验还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答案: (1) 淀粉的有无蓝色 (2) 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营养物质 (淀粉) (3) 对照组实验组 (4) 有机物发生了转移 (5) 光照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解析: (1) 对照实验装置的设计:应将实验组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等量的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 其他条件不变。 (2)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 消耗O2的量等于产生CO2的量, 气球内气体体积不变, 烧杯中液面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变化, 则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使气球体积变大引起的。 (3) 要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 可对题中实验装置作两处调整:一是气球中不注入O2;二是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 (4) 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等都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答案: (1) 向气球中加入的是等量的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 (2) 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上升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 气球膨胀 (3) 1气球中不注入氧气2取若干相同装置, 并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4) 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 (任意两个均可)

实验专题 篇2

一、复习目标:

1.复习实验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2.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3.强化对科学探究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

1、物质成分的探究

2、物质性质的探究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4、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的探究

三、复习策略:

(一)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

(二)实验探究题的主要结构 1.提出猜想假设:根据实验的现象,从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提出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提出的假设,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有效的对比实验,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3.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的操作、装置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价,可以从节能环保、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主要探究类型

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知识范围:a.常见的碱和碳酸盐的性质检验,b.物质变质和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探究。

NaOH的变质

1.NaOH 要密封保存的原因:(1)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

(2)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化学方程式:变质后生成了)。2.存放不严密的 NaOH 的成分(1)没有变质:滴入____(或___________)溶液,无气泡(或无白色沉淀)产生。(2)部分变质:加入____________溶液,目的是检验并完全除去 Na2CO3,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入__________,变红色。

(3)全部变质: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目的是检验并完全除去 Na2CO3,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入__________,不变色。

3.除去 NaOH 中的 Na2CO3 杂质 边搅拌边滴入__________溶液,直至____________为止,过滤,得到 NaOH 溶液。

Ca(OH)2的变质:

1.生石灰变质的演变过程

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它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____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此性质,生石灰可作_________。生成的熟石灰又继续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生石灰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食品干燥剂 CaO 变质后的成分检验 检验方法:

(1)CaO: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如果有_______现象,则样品中含有 CaO。(2)CaCO3 : 另 取 样,直 接 滴 加 __________,如 果 有______________,则样品中含有 CaCO3。(注意:因 CaO 对检验 Ca(OH)2 有干扰,一般不检验 Ca(OH)2。)

3.Ca(OH)2 的变质情况

(1)是否变质:取样,滴入________,有气泡产生,证明已变质;无明显现象,证明没有变质。

(2)部分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入__________,变红色,证明含有 Ca(OH)2;另取样,滴入__________,产生气泡,证明含有 CaCO3,即部分变质。

(3)全部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入________,不变红色,证明不含有 Ca(OH)2;另取样,滴入__________,产生气泡,证明含有 CaCO3,即全部变质。注意:不溶于水的滤渣不一定全部是 CaCO3,可能有未溶解的 Ca(OH)2,因 Ca(OH)2 微溶于水。

实验探究二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一、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 1.金属与酸反应

(1)否产生气泡以及放出气泡速率现象分析:

①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金属,其活动性强于无气泡产生的金属 ②放出气泡快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放出气泡慢的金属。

(2)图像分析:先出现折点的金属活动性强于后出现折点的金属。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其活动性强于被置换的金属。

二、应用

设计实验证明:Zn、Fe、Cu 三者的活动性强弱。1.金属放酸中

锌有大量气泡迅速产生,铁有少量气泡产生,铜没有气泡产生,结论:Zn>Fe>Cu。

2.金属放盐中

有以下两种方案,均可证明 Zn>Fe>Cu。(1)取“两边金属中间盐”:Zn、FeCl2 溶液、Cu,如图 1。

图1 图2

(2)取“中间金属两边盐”:ZnCl2 溶液、Fe、CuCl2 溶液,如图 2。

实验探究三:有关反物质组成、性质的探究

一、置换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过量的探究对于置换反应 A +BC―→B +AC(若生成物 AC 是气体时,则下面猜想固体成分时不考虑),反应后成分有四种情况(猜

想):

(1)完全反应:只有__________;此时要分别验证 A 和 BC都不存在。(2)A 过量:有 B、AC 和过量的______;此时只要验证 A 存在即可

(3)BC 过量: 有 B、AC 和过量的______ ;此时只要验证BC 存在即可。(4)A 和 BC 都没有反应完:四者均有;此时分别证明______和________都存在。

二、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过量的探究

中和反应一般没有明显现象,可用①指示剂;②测定溶液pH 的变化;③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注: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等方法来判断。

酸碱溶液混合后可能有三种情况(猜想):(1)完全中和:反应后再用____________判定(或同时证明无碱剩余又无酸过量)。(2)碱过量: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入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试剂,溶液变红色或有蓝色沉淀生成。

(3)酸过量: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____或________等试剂,有气泡产生。

2.其他复分解反应

A+B―→C+D(其中 D 是沉淀或气体或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三种情况(猜想)(注意反应物不能同时共存,所以没有第四种情况):

(1)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____。恰好完全反应的检验方法(技巧——相互证明法):取样,加入____,无明显现象,证明无B 剩余;另取样,加入____,也无明显现象,证明也无 A 剩余;即溶质只有 C。

专题26 定量与探究实验 篇3

例1 298 K时,向V L真空容器内通入a mol SO2和b mol H2S。

(1)若a=2,则当b= 时,反应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最小;

(2)若2a>b,则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 g;

(3)若5a=b且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和为48 g,则a+b= 。

解析 (1)SO2与H2S发生归中反应:SO2+2H2S=3S↓+2H2O,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气体体积为0,密度最小,此时a=2,则b=4。

(2)2a>b,则SO2过量,按b mol H2S计算,消耗SO2为[12]b mol,生成氧化产物b mol,还原产物[12]b mol,两者之差为[12]b mol,质量为16b g。

(3)5a=b,则SO2不足,n(S)=48 g÷32 g·mol-1=1.5 mol, n(SO2)=0.5 mol, a=0.5、b=2.5, a+b=3.0。

点评 过量问题的计算,应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判断谁过量,最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去求解。

考点2 氧化还原滴定、中和滴定和pH计算

例2 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水样中O2的含量。[安全瓶][蒸馏水][A][a][b][c]

(1)用如右图所示装置,使水中溶解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 ;②用注射器抽取20.00 mL某水样从A处注入锥形瓶;③再分别从A处注入含x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 溶液;④关闭止水夹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2)用I-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

实验步骤: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y mol H2SO4硫酸溶液;⑥重复④的操作;

[1

2][5

6](3)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步骤(2)中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I2+2Na2S2O3=2NaI+Na2S4O6。

实验步骤: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 作指示剂;⑧用0.005 mol · L-1 Na2S2O3 滴定至终点;

(4)计算。滴定过程中,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右图所示。

⑨经计算,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 mg·L-1;

⑩本实验中所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中x和y应有一定量的关系,即应加适量的H2SO4使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接近中性”),其原因是 。

解析 (1)2Mn2++O2+4OH-=2MnO(OH)2 ①鼓入过量N2是为了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干扰测定。(3)⑦应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

(4)O2 ~ 2MnO(OH)2 ~ 2I2 ~ 4S2O32-

32 g 4 mol

m(O2) 0.005 mol·L-1×(6.2-1.5) mL×10-3

则m(O2)=0.188 mg,取了20 mL水样,故O2%=0.188 mg÷0.02 L=9.4 mg·L-1

⑩溶液接近中性;若碱过量,则Mn(OH)2不能全部转变为Mn2+,而酸过量时,滴定过程中Na2S2O3可与酸反应。

点评 本题以水样中O2含量的测定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了中和滴定基本操作与技能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计算。氧化还原滴定,只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列出理论比例关系,再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求解即可。

【专题训练】

1. 某碳酸钾样品中含纯碱、KNO3、Ba(NO3)2三种杂质的一种或两种。将15.6 g该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若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可得到10.0 g沉淀,则原样品所含的杂质中( )

A.一定有Na2CO3,没有Ba(NO3)2

B.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有Na2CO3

C.肯定没有Na2CO3、Ba(NO3)2

D.没有Na2CO3但有Ba(NO3)2和KNO3

2. 在100 mL c(NO3-)=4 mol·L-1 的Cu(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纸上的沉淀干燥后,称量为24.8 g。将此沉淀溶于稀盐酸中无气体产生;在滤液中滴入NaCl 溶液无现象,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稀溶液得到沉淀,过滤,将沉淀物用酒精灯加热,冷却,称量为4.0 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由题可知,铝粉不足,Cu2+只有部分被置换出来

B.滤液中c(Cu2+)为0.5 mol·L-1

C.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2.7 g

D.原混合溶液中c(Ag+)为1.5 mol·L-1

3. 已知工业甲醇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列方法测定:①在稀H2SO4中甲醇被Cr2O72-氧化成CO2和H2O,反应式:CH3OH+Cr2O72-+8H+=CO2↑+2Cr3++6H2O;②过量的Cr2O72-可用Fe2+与之完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现有0.12 g工业甲醇,在H2SO4溶液中与25 mL 0.2 mol·L-1K2Cr2O7溶液反应,多余的K2Cr2O7再用1 mol·L-1 FeSO4与其反应,结果用去FeSO4溶液9.6 mL。该工业甲醇的质量分数为( )

A. 80.5% B. 90.7% C. 95.6% D. 87.7%

4. 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现用25.00 mL 0.049 mol·L-1的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Fe2(SO4)3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65 mL 0.020 mol·L-1的KMnO4酸性溶液完全作用(FeSO4+KMnO4+H2SO4→Fe2(SO4)3+K2SO4+MnSO4+H2O,未配平),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

A.N2 B.N2O C.NO D.NO2

5. 已知Cl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合成一种气态化合物A。为了测定A的组成,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当Cl2和NO2混合气体以不同比例混合时,测得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8.5和66,则Cl2在上述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和 ;

(2)取上述不同比例的混合气体各为10 L,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均为9 L,则Cl2和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设Cl2的体积分数为x(0

6. 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下: 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35±15 mg/kg;储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只用淀粉就能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

(2)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銹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的方程式:KI+3H2O[电解]KIO3+3H2↑。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3)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

(4)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I2被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操作中的位置: ;

(5)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碘盐中碘的含量,其步骤:

a. 准确称取12.7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食用盐中KIO3与KI反应完全;c.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6.0×10-4 mol·L-1的Na2S2O3溶液20 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

②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说明,所测精盐的碘含量是 mg/kg。

7. 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含氧量进行探究。

[铁矿石][碱石灰][H2][A][B][C]

①按上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5.0 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中的药品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均省略);

③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待C装置出口处H2验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④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1)装置C的作用为 ;

(2)测的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 g,则铁矿石中氧的百分含量为 ;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实验专题 篇4

一、明确欧姆定律实验目的并设计实验

1.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 保持电阻不变, 改变电压,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 保持电压不变, 改变电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实验

1. 电路图

2. 器材:电源、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若干。

3. 实验过程:

实验一: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 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改变, 将对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并根据数据绘制I-U图像。

R=10Ω

实验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 分别将阻值为5Ω、10Ω、15Ω、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 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记下对应的电流表数据填入表格, 并根据数据绘制I-R图像。

U=2V

三、实验结论

1. 电阻R一定时, 通过电阻R的电流跟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电阻R两端电压一定时, 通过电阻R的电流跟电阻R的阻值成反比。

四、实验重难点

1. 电路连接完成后, 检查电路无误, 此时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大阻值处。若条件允许, 电流表和电压表尽可能选择小量程进行实验, 以提高实验精确程度。

2. 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异同点。

相同点: (1) 保护电路; (2) 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从而更好的寻找普遍规律。

不同点:在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 多次改变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 得到多组数据, 归纳总结出两者之间的普遍规律。在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当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时, 电阻两端的电压会改变, 而该实验是要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特点,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则变为使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3. 实验中应注意, 动手调节滑动变阻器时, 双眼应该观察电压表示数。实验一当中最好使电压表示数成倍数增减, 这一能更好的找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之间的规律。

4. 实验中所得数据并不一定如示例数据以及欧姆定律公式求出来的那么标准, 实验过程中不必刻意编造数据而应保持实验的真实性, 特别是在当电阻一定时, 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时, 电阻通电过程中的阻值会随温度变化, 对实验数据是有较明显影响的, 图像也会有一定变化。

5. 对于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应该注意两点:

一是根据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注意滑动变阻器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二是针对实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滑动变阻器要起到分电压的作用, 当电阻R阻值较大时,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如果不够, 会导致电压表不能达到预期的电压。

6. 闭合开关后, 若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根据电路表现出的不同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故障分析:

情况一:灯不亮,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没有示数。

故障分析:电路中电压表以外的地方出现开路。

情况二:灯亮,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电流表示数和灯泡亮度都改变, 电压表无示数。

故障分析:电压表位置出现开路。

情况三:灯不亮,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电压表示数大小不变等于电源电压。

故障分析:小灯泡位置出现开路。

情况四:灯亮,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 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灯的亮度、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没有变化。

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连接时, 接线柱没有“一上一下”, 可能接为同上或同下, 达不到改变电阻的效果。

情况五:灯亮,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均改变, 电压表有示数但大小不变。

故障分析: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和灯泡的总电压, 即电源电压。

五、练习

1. 小明用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探究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 在电路图的〇中填入小灯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元件符号。

(2)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____,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 目的是____。

(3)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 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4) 根据表中数据, 你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___ (选填“变化的”或“不变的”) , 思考一下原因可能是____。

2. 小张同学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时, 连接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 图甲中有一处连接错误, 请在错误导线上画×并改正。

(2) 将电路图连接正确后, 闭合开关, 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 为了提高精确度, 你认为该电路还应改进的地方是___。

(3) 改进后, 小张同学通过实验, 得出如下数据, 请你补全该表格,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成____ (选填“正比”或“反比”) , 定值电阻大小为____。实验中我们应该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4) 小张同学还想利用该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 于是又找来了阻值为10Ω、15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接下来他将阻值为10Ω电阻换成15Ω电阻后, 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滑动变阻器阻值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从而使___示数保持不变。当把阻值为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时, 小张同学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预期电压, 请你分析可能原因是___。

(5)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小灯泡突然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示数接近3V, 你认为电流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____。

六、参考答案:

1. (1)

(小灯泡和电压表位置可互换)

(2) 断开最大阻值处 (最右端) 保护电路

(3)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与电压有关。

(4) 变化的小灯泡接入电路时间后, 温度升高, 而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 (1)

(其他方式将滑动变阻改为一上一下接入均可)

(2) 0.2A应将电流表接在0~0.6A的量程

(3) 0.4正比5ΩA

(4) 变大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实验室疑难汇总专题 篇5

1、请教:检定员检定计量器具并做原始计量,核验员、批准人发现有错误是否可以修改原始记录?请说出依据?谢谢!

不可以,所谓的原始记录必须是当时记录的,不能事后追记。在1级注册计量师P275页。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是问询检定员,如果只是数据修约或是别的小错误,不超过3处,可以由检定员划改。否则,只能对计量器具重新检定。

原始的数据是不能更改的,但计算错误或修约错误是可以划改的,需要签名。原始记录单可以进行划改,但要签名或者盖章.我们规定的是不能超过三处,但评审老师建议可以扩大到:五处.2、每个实验室检验项目、任务都不相同,怎可能规定具体人数?

答:依据评审准则条款:

5.1.1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5.1.2 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5.1.6 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此条为强制要求)

5.1.7 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其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在本专业领域从业3 年以上。

3、实验室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定三者有什么区别?

计量认可是根据国家计量规范对该实验室的计量器具精度的认证,代号CMA。实验室认可是对实验室的试验能力进行的认证(包括可实施的试验项目、最大可实施的试验参数等等),代号CNAS。(原CNAB、CNAL已经统一归入CNAS)上述两者都是实验室的资质认定。

二轮力学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篇6

关键词: 力学 实验专题 复习策略

一、近年高考对力学实验的考查现状

首先,近年高考物理实验题加强了对基本实验仪器使用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比如: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光电门、频闪相机、传感器等常见力学实验器材。其次,要求学生都会观察实验现象,会记录实验数据,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再次,学生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运用已学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处理问题,包括简单设计实验。

二、创设情境,从不同的途径总结归类力学实验

1.对同一个实验,总结出多种实验方案。比如速度的测量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精确测量,可以用频闪相机精确测量,还可以用光电门进行测量,针对不同方法设计一个小题训练。

2.对同一个仪器,总结出在哪些实验用到这种仪器。比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加速度,瞬时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把每个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别总结出来。

3.对同一个实验模型用在多个实验中,比如必修1中验证牛顿定律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对此,我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可用此装置完成的实验有哪些?问题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需要平衡摩擦力吗?需要使钩码及吊盘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吗?问题3:用此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需要平衡摩擦力吗?需要使钩码及吊盘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吗?探究动能定理呢?问题4: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当小车后的绳子上加上力传感器后用该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能定理还需用平衡摩擦力?满足钩码吊盘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吗?

4.对同一个问题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对各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比如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数据处理注意事项和方法:①纸带的选择:纸带上的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②加速度的求解方法:逐差法。③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要求画出图像首先要选择好标度,然后描点、连线。若是题目中直接给出图像,则要先推导出纵坐标随横坐标变化的函数表达式,明确图像中斜率和截距表示的物理量,求相关问题。对频闪照片的处理方法与纸带的处理方法相同。

对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也可以用在不同实验中。比如描点作图求斜率可以求解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匀速运动的速度、利用单摆周期的平方和摆长函数图像的斜率求重力加速度、图像研究a和F的关系,等等。

通过对不同实验装置及不同实验目的的比较让学生对这类实验的认识更有深度和广度。

三、精选题型精讲精练

学生通过高三实验复习,强化了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同时熟悉了基本实验的原理和步骤,但学生复习的目的就是要参加高考拿高分。我们在实验练习题的设计中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一是审题能力的培养,能够把题目文字转化为情境,把情境转化为物理条件,也就是要把题中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读懂。二是选择最佳解题方法的能力,设计的考题尽量能一题多解。三是把数学条件转化为物理条件,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实验专题探讨 篇7

关键词:实验,第一轮复习,考纲

果实累累的八月即将到来, 而对于高三师生来说夯实基础的一轮复习快要到了, 马上要进入到关键的第一轮复习。对于第一轮复习来说, 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 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课本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 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解题方法, 初步形成应试技巧。由此可以看出, 这一阶段的复习策略和战术调整很关键, 既不能重复基础知识的复习, 也不能过于综合而脱离基础知识。可以说, 这也是高考解决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各种能力的提升的关键时期。“高考成败在理综, 理综成败在实验”, 由此可见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对于实验与探究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 实验知识考查更是高考知识考查的重中之重, 在主观题中几年高考都占50%以上, 在一些选择题中也考察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但实验题也是考生的软肋, 在此失分也特别多。因此, 第一轮复习中的实验专题一定要得到充分关注和充足准备。如何把握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的要点,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这就要求既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 又要有一套科学的复习方法。

一、研读考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依据。考纲能力要求两处提到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一是能用文字、图解、图、表格等不同形式来准确表达实验结果。二是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 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针对考纲要求, 在实验专题教学中, 除了要对各个重要实验过程、原理进行分析教学,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自己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能设计实验并预测结果。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

首先让学生明确本专题的课时安排和涵盖内容, 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 再把本专题的相关知识分解成相应的几个小专题, 在教学中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

(1) 对文中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进行回顾。必修本第一册: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溶液培养法 (无土栽培) 研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生长素发现、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顶端优势的实验、胰岛素的实验、兴奋的传导。必修本第二册: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虽然在一轮复习中对这些实验都进行了复习, 但这些实验是一些实验题目的原型, 在第一轮复习中再提出, 学生可以用实验理论进行分析, 将理解更透彻, 更利于思维发散。

(2) 复习常规实验。 (1) 物质鉴定与提取类: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 色素提取和分离, DNA粗提取与鉴定。 (2) 基本技能类:高倍镜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 (3) 生理生化类: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向性运动实验设计、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作用、设计小生态瓶、观察二氧化碳对植物的影响。 (4) 社会调查类:调查人群的遗传病、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些实验都是考纲作出要求的实验, 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必须重点复习, 让学生能掌握原理、步骤、现象结果, 并能用这些实验解答一些问题。

(3) 复习实验原则。 (1) 对照实验原则。 (2) 有多个影响因素时, 只设计一个因素为变量, 其余因素固定, 即单一变量原则。 (3) 平行重复原则。除此外, 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有实际意义和生产价值, 实验的现象或结果必须可观察、可区别。学生只有掌握实验原则, 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验, 设计实验。

(4) 分析设计实验的复习。首先要复习好一般的实验程序: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这是实验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其次, 复习时要强化实验与教材有关内容的联系, 形成实验理论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统一, 要熟记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其一般步骤为: (1) 准确把握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灵魂, 所有实验步骤的设计都要围绕实验目的这个核心来进行。 (2) 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 确定实验原理。 (3) 确定实验思路 (方法) 。首先, 应认真研究实验课题, 依据科学的实验思维方法, 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 理解题目已知条件所隐含的意义。如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其次, 根据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便性原则等等) , 充分利用所给器材和试剂, 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方法。 (4) 设计实验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 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用简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5) 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后, 根据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 分析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实验分析和设计是实验专题中学生最难驾驭的能力, 也是最体现学生能力的地方, 因此也是高考的热点。要很好地提高这个方面的能力, 必须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原则有充分理解, 对基本的实验认真地分析。

三、实验专题的具体复习方法

实验专题的复习, 基本按照教师指导复习———学生习题训练———师生评议答案这个模式进行复习。一轮复习课的课堂模式:第一轮复习时, 翻开课本学生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久看生厌, 况且, 高三学生几乎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很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疲劳感, 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我们避免简单的重复, 在复习的方式和呈现知识的形式方面经常给它们换一个新面孔, 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出问题, 既让学生有新鲜感, 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具体的做法是:在黑板上以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的形式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设计情景, 和学生互动讨论出一些知识要点, 实验题特别是实验设计方面的题目主观性很强, 应该让学生多开口, 也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语言。一轮复习练习的设计:本轮复习, 主要是教师大量翻阅资料, 自己组题, 尽量避免用成题。具体做法是, 我们将手中的全部资料分发到每位高三教师的手中, 将每本练习册中相关章节的高质量的题筛选出来, 汇总到一起, 再加上已做过的题中的易错题, 共同组成一份题。

四、深刻反思

对教师来说, 反思与分析就是对练习及测试内容的分析和自我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练习及测试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考点的分类和覆盖面上, 而且还要从生物学科高考能力要求的角度进行问题分析, 提炼出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点。教学反思可以从学生和解题两方面进行。 (1)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上去进行总结, 如果学生出现普遍性错误, 其原因很可能就是教师在复习中不到位、不深入, 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接受, 或是给学生自主学习、反思的时间不足, 学生未能将所学知识真正消化, 无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2) 从解题方面进行反思。A.对知识点的反思。每解完一道题, 要反思题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 分析一下这阶段的复习有什么不足, 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 以便于进一步夯实基础, 及时提取和应用知识。B.对解题方法、过程和规律的反思, 总结最优的解题方法思路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能更快地提高。

专题:高校体育学科实验室建设 篇8

北京体育大学池建副校长在致开幕词时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实验室是中国体育教育中发展变化最大的几个方面之一,从硬件设施来说,我们有了崭新宽敞的实验楼以及楼中实验室内的各种设备仪器,可以说我们的实验室在国际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兄弟省市的体育科研实验室设施也很先进,但是我们在发挥实验室效益方面还是相对薄弱一些。我希望可以看到实验室每天都有学生老师在热火朝天地做实验,而不是只是仪器设备在例行运转。在硬件设备上我们很先进,但是在管理上还有不足,这是包括北京体育大学在内的高校共同面对、需要破解的难题。希望各位老师可以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就是成为国家级实验室,这不仅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光荣,更多的是我们代表中国体育教育率先在实验室发展领域书写的新华章。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本期专题“高校体育学科实验室建设”旨在从高校体育院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和实验室的创新与发展两方面,交流相关高校的体育学科实验室建设情况,总结发展经验,以期推进我国高校体育学科实验室的发展。

04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共享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07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新思路

10在高等学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公选课的设想与展望

14浅谈体育院校实验室开放及管理

18地方师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性管理的构想

21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立足实验室优势搭建运动训练服务平台

山东农业大学实验教学实践专题 篇9

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特色化培养的问题, 针对农科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 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教育规律,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高级专门人才要求, 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 走出了一条以“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路。在探索人才培养新路的过程中, 取得了一大批教学研究成果。《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些成果在人才培养中得以广泛推广与应用, 为特色化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

成立于2003年的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是上述一系列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该中心近年来不断转变思想观念,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优化共享平台, 为全校乃至同类农业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诸多成果的建设经验, 详细介绍见《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他们通过加强校内田间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为学生创造良好实践教学场所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材料, 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 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 调动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 具体内容请参考《加强校内田间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涉及水利、建筑、市政、交通、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 是一个专业结构合理、办学层次多样化的工科学院。近年来, 学校对校区和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制图绘画室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 介绍了该学院制图绘画中心的教师克服跨校区、跨学院、跨专业教学的诸多困难,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充分挖掘制图绘画室的潜力, 实现制图绘画室资源最大化。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工作,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该学院拥有3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现代农业工程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对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 进行“体验式教学”, 实现了多样化教学、实物化教学、多学科综合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完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在《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 作者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改革经验。

李滨

浅谈高三物理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篇10

笔者在总结自己高三教学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察,对高三实验专题的复习提出自己的备考建议。

1. 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考纲

只有充分研究考试说明和考纲,才能对需要考察的实验内容和相应的知识烂熟于心,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不至于做无用功。同时,也对考点的变化有所了解,不至于要求的没复习,不要求的却复习了。例如,2015年重庆物理考试说明与2016年纳入全国卷之后的考试说明就不一样,发生了变化,教师就应该根据考试说明对教学进行调整。

2. 老师要总结实验的类型,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实验: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和设计型,一般分为四类。考试的实验内容为“一力一电”。

(1)测量型:这类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实验操作技能。长度测量(刻度尺读数记录等)和读数(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多用表等)、实验电路的连接、打点计时器、多用表的使用等。进行这类实验时,应严格强调各种仪器的操作规范,务必使学生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而对仪器的工作原理则不需详细阐述。测量型题目难度多数为低档题,比较容易。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熟悉仪器结构,学会使用和读数。

(2)验证型:这是验证某些物理定律的实验。验证型实验是要求学生定量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将所获得的实验结论与所验证的定律作比较,以达到验证目的。如果实验结论与物理定律有偏离,还应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学生对这类考题往往不会感到陌生,动手容易,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容易涉及函数和图像结合的问题,而对于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部分,或许会有令学生感到比较难以处理之处。对于这类实验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是突破这类实验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按照这样的的思路进行教学指导———“弄清目的、分成两半、分头处理、问鼎等号、误差允许、肯定成立、误差分析、提升结果”,即14字方针:“弄清目的分两段,分头处理等号算”。

(3)探究型:研究某些物理规律的实验。在新课教学时,探究的内容是安排在新课教学之前,而高三复习时的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实验内容已经熟悉,实质上是将探究型实验变成了验证型实验。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探究型实验按照成验证型实验来教学,不过按照探究型实验进行答卷。

(4)设计型:设计型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的实验。这类实验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题目给出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等,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等,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较高,属于难度较大的实验题。对这类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平时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方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养。在讲解实验例题的时候,要带领学生学会按照如下的思路对实验进行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测量———实验结果———实验评估,弄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逻辑结构,理解逻辑推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实验、学会解决实验问题的办法,以至于在设计型实验面前不会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如下方法突破这类实验:利用实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确定被测物理量———选定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

3. 统计近几年物理实验考查的知识点

例如,对全国卷II统计比较分析:

通过统计比较,弄清常考点,考试的重点,考试的方式,考试的模式特点等。通过统计,笔者做出如下的总结分析。

(1)考查特点:推陈出新,来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实验考查的内容和知识,都是教材上面的,也是教材实验运用到的知识,但是所选取的素材却不是在教材上直接拿取,尤其是电学,其往往容易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为素材进行考察。也可能是一个新题,不过新题一般会与当年新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由此说明,题目设计立足课标,体现能力立意,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即使是推陈出新,其踪迹也是来源于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紧扣教材,吃透教材,理解教材。学生才能够在“万变不离其宗”的考察模式中获取胜利,如果是采取对教材上的内容死记硬背,照本宣科,而不变通,学生将不会在实验上得到突破,这样进行备考,无疑是失败的。

(2)题目描述特点:近年对探究性实验的考察有所加强,这是为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从而往往会设置新的实验情境,但是实验的本质是不会变的。鉴于此,在教学中要设置新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多见一些创新实验,通过对创新实验的讲解,教会学生如何突破这类实验,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注重方法的总结和解题技能的训练;由于这类实验的本质是物理规律的应用,物理问题的解决,会以教材上的物理实验为参照模式命题,利用的知识、方法、原理等不会变化,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更加需要对教材的实验进行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也需要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

(3)考察模式:一力一电,一般以电学实验为主,但是也有“以力学实验为主,电学为辅”的特殊情况。不过力学实验一般比较简单,电学实验学生往往会感觉比较难。

(4)图像考察:有时实验会考察学生通过图像读取有用信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5)有效数字:对有效数字的考察是经常性的,这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又一个重要的地方。

(6)连接电路实物图:对电路的连接,需要弄清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电路结构以及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的能力。

(7)分析实验结果:近几年,都存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试题,例如,故障分析、误差分析,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评估的能力。

(8)选择实验仪器,优化实验方案:在实验里面,尤其是电学实验,常常会涉及考查选取实验仪器,配合实验仪器连接电路,达到测量目的等。

4. 考试方向的预测

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考试内容做出预测分析,以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1)试题的继承性:根据高考题目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因此,高考实验题的命题模式不会突然转变,而是逐渐变化。所以,考察的题目仍然会沿用当前模式———一力一电,考察的内容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沿2016年的样式。

(2)考查内容同样会是基本的实验内容:着重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评估、误差分析、实验电路图等方面进行考查,对实验结果的记录———有效数字也有可能会继续考查,所以要注重教学引导。

(3)对图像的考查仍然可能继续:因为图像问题的考察一直是重点,考查学生收集信息、读取信息、处理和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等,这是新课标要求考查的方面。

(4)探究型实验仍然是出题的重要方向:为了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会在这方面出题,体现新课改思想。

(5)选择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方案,评估实验结果仍然可能会有所体现:选择实验器材和优化实验方案,这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学生把握实验细节,筛选有用信息。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是考查学生的交流评估能力,这也是新课标要求考查的方面,而这一能力只有在实验中比较好体现,因此,故障分析、误差分析和实验方案改进等方面,仍然有可能进行考查。

(6)试题特点:笔者认为,实验题肯定会秉持“立足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思想,体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不是记实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力的高低,这是新课标的主要特色,因此,笔者认为实验依然会以教材的知识为阵地,运用新的实验素材,结合生活中的物理,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7)体现时代特色: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具有新时代的精神,为了让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物理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物理试题的素材也有可能和当前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考察。

5. 备考方法建议

通过真题分析,考点预测等,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备考方略,这样的备考既是有用的,也是明确的,更是有效的,高效的。例如,笔者在自己反思研究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制定了如下的复习策略:

(1)依据考纲,立足教材,深入剖析: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将考纲要求的实验内容,仔细讲解,深入剖析,弄清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等,要让学生理解实验,而不是背实验。同时,复习不能有遗漏,也不能凭经验感觉,只复习几个“重点实验”或“重点仪器”,而忽视了其他实验。

(2)注意教学中介绍一些最近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考往往也会依托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为命题素材,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技能的考查。因此,我们介绍一些这样的素材给学生,可能会对他们有帮助,例如,太空授课、神州飞船等最新进展。

(3)注重提升学生对不同类实验的解答技巧的指导和培养。在教学中,要讲解如何解答该类题,配合实验教学指导讲解,并出与之相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感受体验,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能力,也不能仅仅只是文字性总结,那样不会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对探究性实验题进行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将遇到的题目先看清实验目的,即探究内容,然后将探究的内容和所学过的实验进行对比,找出探究实验的原型,最后按照验证型实验进行实验解答,不过按照探究型实验模式进行书写。

(4)针对考试预测的方向,逐一进行复习。对考试的预测,教师要针对性进行复习,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解题能力的提高。

(5)重视新增考点。对于考试说明中的新增考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予以重视,在教学中同样需要讲解,不能放弃。

(6)对实验进行变形拓展,提升学生能力。在教学中,可以不仅仅是讲解实验题本身,而是可以对实验进行变形拓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高考实验都是对教材实验进行合理的变通处理,然后让学生进行解答。

(7)注重实验方法的教学:在实验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实验方法,例如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累积法、转化法、微笑放大法等等,我们要在教学中进行实验方法的提炼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即是笔者对高三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提出的备考策略,以期对高三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结合近五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以及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总结分析的经验基础之上,对高三物理实验专题的复习进行反思,针对高三物理实验专题的教学提出复习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策略 篇11

关键词:实验与探究能力;全国卷;高考热点;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78-01

笔者分析近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全国卷注重回归教材,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其中基础题所占比例较高,实验题多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注重识记,且形式不断创新,体现“常考常变”特点。“实验与探究”在高考中采用选择题形式,针对2~4个《考试说明》所要求的教材实验,测量考生对实验的原理、材料处理、操作步骤、结果结论等方面的理解、识记情况,选项设计基本反应实验过程的某一层面事实;或利用非选题形式,更加深入细致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及实验掌握情况,或者考查课本中的生物科学史,以更真实反应考生有无具备一定的实验实际操作经验,体现考生实验探究能力水平。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考试说明》中知识内容表所列的16个生物实验的实际操作及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学生综合运用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的能力不足,在实验设计中容易出现不完整的情况,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时表达不够准确。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复习过程中做了一下调整和尝试:

一、回归教材,巩固基础

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笔者按照《考试说明》实验部分打印成提纲,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对教材中的16个实验仔细复习,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现象和结果以及思考与讨论等文字叙述熟练掌握。而生物科学史部分,如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遗传因子及规律的发现,遗传物质的探索,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促胰液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10个科学史,除了让学生识记科学家名字与年代,实验方法与技术,实验思路与过程,研究的结论与意义,还应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依然不认同回归教材的重要性,以及存在不知从何做起的疑惑。笔者利用全国以及多省近5年高考试题中多道关于教材经典实验题目的考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如(2013·福建)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本题选择B答案,笔者与学生共同回顾必修III P51的小字部分,学生通过翻阅课本立刻得出正确答案,预实验的目的是避免由于涉及步骤,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并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二、分析全国卷实验题特点,总结规律,规范答题

笔者建议每一位教师同行分析近5年全国卷试题特点,找出共性趋势变化差别以及新意动态。从近几年实验题的题型变化来看,全国卷弱化考查实验步骤的记忆,强调考查实验原理与方法,不回避热点问题,强化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其中,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题目更是热点,教师在实验专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琢磨题目文字图表,提取有效信息,仔细审题,从千变万化的题型中,判断出题人意图,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供给的信息,按照实验理论要求作出科学的判断和表达。

针对这样的试题特点,教师应讲求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忌采用题海战术,而是精挑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配以不同类型的练习巩固所学。例如生物教材中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没有专门的阐述,而是隐含在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史中,但是在高考中确是高频考点。教学中,教师要先将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讲透,强调得分点,提醒细节,总结解答生物实验设计题的方法,比如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相同数量的同种生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叶片数目相同的枝条”等等。再出示几个变形题反复练习,教师收上来认真批阅,析错纠偏,督促学生总结规律,规范答题。

在全国卷中,十分关注科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实验观察、比较归纳、建立模型、类比推理、假说-演绎、问题探究。笔者最后建议实验专题复习乃至整个复习过程中,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有效学习,利用生物科学史课的复习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利用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发散。

总之,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技能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是重点,从而让学生学有所获所感所思。

参考文献:

[1] 肖安庆;回归教材注重基础突出能力—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分析;直通高考:99-106

[2] 张德建;高三生物学专题复习的实践与策略;生物学教学;2006,05期:26-28

实验专题 篇12

为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新疆医科大学至今已举行八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项目一般执行期为1年, 选题向全校开放征集, 申报的项目要求立题新颖, 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全校普通本科四年制1~2年级, 五年制、七年制1~3年级学生, 均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名义申报, 鼓励项目组成员多学科交叉, 指导教师为中级 (三年以上) 及以上职称 (1~2名) , 并且一名指导教师只能指导一个项目。重点项目按5000元/项资助, 一般项目按3000元/项资助, 申请时不定项目类别, 专家通过立项报告直接评定并全校公示。项目整体考核时有立题阶段报告, 中期考核报告, 结题报告等, 并通过邀请专家听取项目组负责学生现场PPT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的项目等级评定。项目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情况。优秀的项目会按优秀的层次 (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给项目组学生发放数额不等的奖金, 不合格的项目将停止报销剩余经费甚至追缴之前拨付经费, 并且对下一次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造成不良记录。带教老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验, 最终会有极少比例的老师被评优并发放奖金。

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医院药剂科毕业实习和毕业专题实习又是药学专业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际相结合, 综合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提高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实习共20周, 分为5周医院药剂科实习, 15周毕业专题实习。15周的专题实习是根据各个实习单位的需要, 随机将学生分配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临床药理基地)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乌市友谊医院、自治区药研所和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下属的7个教研室:药化/有机教研室、药剂/物化教研室、药分/分析教研室、天药/生药教研室、药理教研室 (现已划归基础医学院) 、化学教研室、分析测试中心。专题实习的内容一般由带教老师指定, 可以是老师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或者自选课题, 学生们进入较为专业的药学实验室进行3个月左右的实验实践, 书写毕业论文, 然后毕业答辩。考核程序同样有选题申请表、中期考核表、答辩评分表等, 答辩一般以实习单位或下属的科室为单位, 以学生展示答辩PPT为主 (亦兼顾其他形式) 。一般本单位教师出席答辩并给每一位毕业生进行答辩评分, 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成绩实行百分制, 带教老师评阅成绩占60%, 现场答辩成绩占40%。评分标准≥90分为优秀, 80~89分为良好, 60~79分为合格, <60分为不合格, 控制优秀比例在15%以内, 但根据历年实践情况, 罕有不合格的学生。对于带教老师而言, 并没有相应应的带教等级评定, 且一个实习学生还将折算15学时教学工作量。

二、实施效果

大学生创新实验在新疆医科大学走过将近10个年头, 日益为学生和教师接受并认可, 同时也为校级、省级乃至全国的挑战杯竞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普遍反应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 学到的不仅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实验技能, 更多的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和进一步深造的科研素质。很多项目负责的学生后期顺利考研, 并且在毕业专题实习阶段得到老师好评, 甚至有很多项目参与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发表正式论文, 甚至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可见, 大学生创新实验在推进学生科研素质的提升方面是有着极大作用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随着立题越来越难, 考察考核越来越严格, 一定能够继续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助力更多学子走向梦想的科研殿堂。

本科专题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补充、完善阶段。学生通过专题实习, 至少能掌握两到三种常见仪器的使用, 具备一定的文献综述及专业论文撰写的功底,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 并学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本科专题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毕业生查缺补漏的最后一个阶段, 好比工厂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虽然其创新性的培养比不上大学生创新实验, 且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 但能使大部分学生完成技能和心理的一个过渡。因此, 本科专题实习也应该提高通过门槛, 加强带教老师和学生的双重监管, 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药学毕业生。

三、问题与对策

1. 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历年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实施过程中, 总会有部分学生很少或者从不参与课题,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 重申请轻实践, 将申请项目或者参与项目作为自己寻求老师关注或者评奖助学金甚至综合测评加分的一种手段和筹码。项目申请阶段表现十分积极, 等到项目实施时, 不按指导教师要求或者项目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 渐渐淡出课题实施。第二, 申请阶段没有预计大学生创新实验将占用大量周末、假期甚至寒暑假的休息时间, 因懒惰而不能持续投入热情去完成课题。第三,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 不能积极主动应对, 一味等待老师解决, 欠缺主观能动性。对于第一类学生, 项目组往往以项目成果不以任何形式挂名或者署名作为惩罚手段。这样, 看似能够做到对参与项目同学的公平公正, 但是却白白挤占申请名额, 使得当初愿意参加项目的同学被排除在外, 无形中减少了他人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学生, 指导教师若平时没有与该生有过接触, 很难分辨, 应该多多向班主任或者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情况, 不把这种学生选进课题组。第二类学生属于消极怠工, 我们不能否认他们最初的参与热情。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问题, 必须在项目申请阶段开好通气会、协调会, 明确实验纪律和实验时间, 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造和发明。第三类学生可能本身基础较差, 或者科研素质亟待培养, 可以先让他们完成一些容易的工作, 培养其信心。指导教师应一直鼓励他们, 培养其一定的科研素质, 并强调团队协作、互帮互助。

而作为药学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的毕业专题实习存在的问题很多。目前在新疆医科大学尚不能做到学生和带教老师的双向选择, 学生不知道自己将被分配给哪位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挑选学生好像也是碰运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带教老师和学生的热情, 教师和学生将要花费不少时间彼此适应。师生之间普遍感情纽带较为薄弱,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新疆医科大学几乎不会给毕业实习生不及格的专题实习成绩, 毕业专题实习好似例行公事, 不存在毕业实习的挂科或者重修, 故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较少。这种大面积的怠工现象很难通过制度和规定的严格实施来予以杜绝。现阶段因为全国扩招, 新疆医科大学生师比偏大, 2013年笔者所在教研室7名老师带教18名实习生, 有老师带教4人, 精力有限, 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学生的毕业实习存在老师管得多的出成果、老师管得少的做得差的现象;新疆医科大学并没有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培训,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什么仪器也不会用、什么文献也不会查的现状, 给带教老师带来很多困扰, 每每从基础教起, 十分累人。

要解决这种种问题, 首先需要提升药学专业招生批次 (2013年前药学专业一直按照二批次录取学生, 生源较差, 从2013年9月起药学专业将进入一批次招生, 生源将明显改善) , 提升学生素质。第二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第三应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 老师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指导教师在第八期项目之前不允许讲师单独申报选题, 但可以参与高级职称教师的选题申报, 从第八期开始放宽限制, 讲师需工作三年以上才可单独申报。因此,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指导教师都是工作多年、有丰富带教经验并且有一定科研能力的, 大学生创新实验考核严格, 每个阶段都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故教师一般都是尽心尽力进行指导。存在的唯一问题是, 极个别教师将大学生创新实验作为弥补课题经费缺口的一个来源, 申报项目只为报账, 甚至学生根本不进行任何实验, 照样答辩通过评审。只要学院加强监督、监管, 并且严格课题申报的评审, 同时增加优秀项目和优秀指导教师的奖励, 是完全可以杜绝这种问题的。

而在毕业专题实习时, 如果带教老师是硕导、博导, 一般都有比较成熟的课题, 同时其研究生可以部分协助指导具体的实验操作。这部分实习生普遍能够很好地达到毕业要求, 完成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水准。有相当一部分带教老师, 虽然自己承担一些校级、市级项目, 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研究生, 所以比较依赖每年的毕业实习生。因其指导经验和精力有限, 小到寻找实验仪器、试剂, 大到修改学生综述、毕业论文, 凡事都要亲历亲为。而学生因为基础薄弱, 不一定能够如期完成实验计划, 相当部分工作只能草草了事, 也做不出高水准的毕业论文。甚至因为项目的实施需要跨年, 每一届毕业实习生都需要从头再教, 工作的延续性十分差, 每届学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导致这部分带教老师十分尴尬。对于这一问题, 就现阶段新疆医科大学的科研环境和氛围来看, 需要拓宽教师的上升渠道, 对符合条件的教师尽快评聘硕、博导, 同时加强招生宣传, 增加其研究生数量, 再提升研究生质量。

在实习带教的过程中, 各个层面对教师都不做评价, 不排除有些老师责任心涣散, 甚至只为拿到相应的折抵课时而对指导学生不尽心尽力。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同时加强学校层面对带教老师的督导和评估, 或者在年底考核及学生评教里增加专题实习带教方面的评估, 来改变这种教师不负责任的情况。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广告形式下一篇:同质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