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重点

2024-10-22

防洪重点(通用2篇)

防洪重点 篇1

1 海河流域基本情况

海河流域属于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降水量539mm, 且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 (6—9月) 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5%~85%, 往往集中在1~2次暴雨。年际变化大, 具有连枯连丰的特点。流域暴雨形成的洪水, 洪量集中、洪峰高、突发性强、预见期短、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增加了防洪减灾和雨洪利用的难度。

分析其成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受损严重, 植被覆盖率降低, 对雨水的拦蓄作用降低。二是现存的防洪工程, 年老失修, 设备老化, 拦洪调节能力差, 加之管理不善, 防洪工程的作用发挥不强。三是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

2 防洪工作存在的问题

海河流域经过50多年的治理, 防洪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海河水系的流域防洪体系由河道、水库、蓄滞洪区组成。但由于流域内水情复杂、治理投入资金不足等原因, 现有的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 并严重制约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1996年虽只发生20年一遇的洪水, 却造成了部分河道上游漫溢决口, 下游河道高水位行洪、涝水不能排除的局面。海河流域的防洪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河道行洪能力严重衰减。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 中下游平原大面积地面下沉, 多数堤防高度不够;由于多年干旱, 河道径流量减少, 行洪河道淤积严重, 泄洪能力明显降低。二是部分区域防洪标准较低, 城市防洪建设滞后。三是非工程措施和防洪管理比较薄弱, 流域洪水预警、预报和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尚未形成, 防洪的社会管理水平较低[3]。四是蓄滞洪区防洪安全建设速度缓慢, 启用难度大。

3 防洪重点及安全对策

3.1 工程措施方面

工程措施一直是解决防洪问题的基础, 本着“上蓄、中疏、下排”的治理方针, 海河流域实施了一大批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 使其防洪能力得到了加强。因此, 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1 保障水库安全。

水库防洪安全是河道安全度汛的关键, 水库等蓄水工程是下游河道的防洪屏障, 水库出了问题, 下游河道防不胜防。海河的五大河流及滦河的干流或主要支流上, 基本上都有大型水库控制。所以要特别加强对病险水库和“四无”水库的管理, 对无安全保险的病危水库, 要腾空库容, 杜绝事故发生, 除险加固后才能蓄水运行[4]。

3.1.2 保障堤防安全。

堤防是防洪的屏障, 若一处堤防决口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周围的地区, 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堤防经过多年的工程建设, 防御洪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但还存在问题。如堤防超高严重不足, 且堤身矮小, 断面单薄, 加之年久失修, 风刮雨冲, 堤防的外形尺寸比原设计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堤脚坍塌、堤土流失, 形成局部亏脚, 河道行洪时难以保障安全。因此, 要特别加强堤防安全防护工作。一要认真搞好防汛检查和险工险段的维修加固。二要抓紧河道、河口清淤除障。三要在险工险段处备足抢险石料, 以备出现险情时拉得出上得去。四要制订河道堤防治理规划, 逐年实施, 达到设计防洪标准。

3.1.3 保证蓄滞洪区安全。

30多年来, 流域内没有发生大的洪水, 人口骤增, 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工程措施与治理要求相差甚远, 这些都给缓洪、滞洪带来了困难。要在保证蓄滞洪区功能的同时, 也要让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 就要采取有计划地分 (蓄、滞) 洪措施, 把洪灾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加强宣传, 使蓄滞洪区内的居民都知道, 当洪水来临时如何撤退及撤到哪里。

3.2 非工程措施方面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是对防洪工程措施的一种重要补充, 是从“征服洪水”转变到“科学调度、宣泄洪水”, 最后能成功利用洪水。

3.2.1 制订防洪预案。

防汛预案需根据防汛专业规划, 将防汛设施防御能力和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比较后编制, 做到切实可行, 并不断修订完善。防汛预案编制完成后, 还必须依法狠抓贯彻落实, 才能使防汛预案发挥其应有作用。

3.2.2 科学调度。

要坚持科学决策、蓄泄统筹、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建立覆盖流域重点防洪区集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等系统为一体的防汛指挥系统。要针对雨情汛情工情的具体变化, 统筹考虑防洪工程的运用时机和运用方案, 合理安排“拦、分、蓄、滞、排”措施, 科学有效地管理洪水, 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减灾效益, 确保防洪安全[5,6,7]。

3.2.3 有关法规。

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在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我国防洪政策法规建设仍不能满足防洪减灾的要求, 建议制订一部具有综合性和指导性的基本法, 提供有约束力的基本准则。同时, 要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棘手问题。

3.2.4 会商机制。

防汛会商机制是防汛抗旱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 用来有效地防御洪水, 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逐步建立健全这一机制。

3.2.5 加强检查和日常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防洪安全, 要加强对工程设施的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工作。检查中一旦出现险情, 采取果断措施, 全力组织抢险, 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另外, 主要的闸涵、泵站等设施要有专人管理, 同时还必须要保证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能够真正担负起相应的质量管理任务。

参考文献

[1]展洋.通力合作全力做好舟曲县城防洪工作[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0 (9) :3.

[2]汪斌.淮河防洪工作回顾与展望[J].治淮, 2010 (10) :34-37.

[3]铁道部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当前防洪工作[J].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0 (8) :22.

[4]扎实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J].治黄科技信息, 2010 (4) :22-23.

[5]刘华富.阜阳市颍泉区防洪工作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6) :350-351, 353.

[6]郑成高.柳河联社领导深入基层督导做好防洪工作[J].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0 (8) :56.

[7]切实做好城市防洪工作[J].河北水利, 2010 (7) :6.

防洪重点 篇2

关键词: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水利工程

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城市建设往往靠近江河。江河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资源, 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洪涝隐患。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但从总体上看, 城市防洪设施还比较薄弱, 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 与城市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为了确保城市发展和防洪安全, 各地已将城市防洪规划列入了重要日程, 并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和水利工程建设的中心任务。做好城市防洪工作, 必须有一个好的城市防洪规划。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来谈对城市防洪规划的认识:一是城市防洪标准的确定;二是协调好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三是综合考虑城市防洪规划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的关系;四是协调好城市防洪工程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1 城市防洪标准的确定

城市防洪标准指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后城市所具有的防洪能力, 用防御洪水的频率或重现期表示。城市防洪标准与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相关, 应与城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现行的《防洪标准》 (GB50201—94) , 城市防洪标准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或非农业人口数量进行确定。根据城市的各自特点、防洪工程现状、同一城市不同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程度等, 可采用不同的防洪标准。

就我国目前城市防洪来讲, 大江、大河、大湖沿岸城市的防洪标准应与其干流相一致。中小支流上城市的防洪标准在与流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后, 为确保城市防洪安全, 也可采用略高于周边其他圩堤的相对标准, 但在堤防断面和超高上要留有一定的安全余地;对特别重要的城市, 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协调好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城市防洪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 城市防洪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防洪保护范围应与城市规划范围相一致, 并应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防洪保护范围应适当加大。中心市区与城市郊区应根据目前发展情况合理界定, 应采用不同防洪标准设防,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不少城市是先有总体规划后有防洪规划, 使得防洪建设十分被动, 无形中就加大了发展成本, 造成资源浪费。

(2) 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

城市防洪规划防护的对象是城市, 而城市是一个多元体, 与城市防洪工程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也较多, 这些相交叉的设施有:城市路网、城市雨污水排放管网、城市桥梁、城市景观、城市江滨旅游、城市居民生活设施等。城市防洪规划既要研究为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提供防洪保障, 又要与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相协调, 改善或不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3) 与城市发展总体格局相协调。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在防洪工程布局时应与城市发展总体格局相协调, 这些需要协调的内容包括:城市规模与防洪、除涝的标准;城市建设对防洪的要求;防洪对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景观对防洪工程布局及形式的要求;城市的发展与防洪工程的实施程序。在协调过程中如果出现矛盾, 首先应服从防洪的需要, 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结合其他功能的发挥。正确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防洪工程既起到防洪的作用, 又能有机地与其他功能相结合, 发挥综合效能。

2 城市防洪规划要服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

城市防洪规划是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在城市范围内的深化和细化, 必须服从流域或区域的防洪规划。

城市防洪规划与流域或区域的防洪规划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同, 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注重于研究整个流域防洪的治理格局, 侧重于面上工程及运行方案的研究;而城市仅为流域中的一个点, 这一点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流域防洪规划中是不可能研究得很深入。城市防洪规划应服从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 应在流域防洪规划指导下开展, 与流域防洪有关的城市上下游治理方案应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相一致, 城市范围内的流域性工程应与流域防洪规划相统一, 同时允许与流域防洪规划有—定的差异。

3 协调城市防洪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河流两岸是城市最自然的风景线, 可供旅游、观光和城市居民就近接触自然, 因此应充分注意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景观建设, 在城市防洪规划中应遵循保持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环境的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建设人类居住环境除了必要的生活设施外, 还需要优美的环境, 其中亲水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上, 把城市建在湖边、河岸及海滨有其必然的道理。城市防洪堤的建设, 使城区与水之间形成一道屏障, 限制了城市居民与水的接触, 破坏了生态环境, 也影响美观, 因此城市防洪工程设计中, 防洪堤本身应设置一些亲水步道、亲水台阶、亲水广场、亲水绿道等滨水建筑物, 利用有利地形种植花草树木等, 以供游人欣赏水的景色、亲近水的芳泽, 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化,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防洪堤建成沿江河的滨水道路, 使其成为城市内的主要景观, 并成为滨水休闲游憩性道路, 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观光的场所。

4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

【防洪重点】推荐阅读:

防洪体系10-16

防洪调度05-10

防洪景观06-18

防洪预案08-02

防洪管理09-05

防洪能力09-07

防洪安全09-23

防洪标准10-10

河道防洪10-13

山区防洪10-13

上一篇:儿童画评价艺术下一篇:自由阅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