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阅读理念

2024-10-22

自由阅读理念(共10篇)

自由阅读理念 篇1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倡导自由阅读的理念有诸多益处, 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迎合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因此实施自由阅读的策略势在必行。那么在课堂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自由阅读的基本含义

所谓自由阅读, 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倡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 即在阅读的过程中, 由学生自己来把握阅读的篇目、阅读的重点, 例如哪些地方应该着重标注出来、哪些段落应该摘抄熟记等, 完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意愿和需求来选择和把握, 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 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及独立的见解和思想, 这就是自由阅读的基本含义及目标。

二、自由阅读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自由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自由阅读的倡导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有诸多益处, 这是因为现代孩子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仍然以课本为主, 往往是先从书本上获得一些生活的常识, 然后再把这种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所以只要孩子涉猎的书籍是健康的, 并且能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和新鲜感, 教师和家长就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学生在大量广泛的阅读过程中, 不但眼界和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认知能力也会随之深化和提高。

(二) 自由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对学生给予了过多的干预和指导, 在学生未进行文章阅读之前, 就告诉学生应该重点阅读哪几部分, 要在哪个地方做好标注等, 这种指导方法看似是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实则不然, 教师的过早干预很容易湮灭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的兴趣, 甚至使学生产生厌恶、反感的情绪, 而自由阅读方式的倡导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自由阅读更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意愿, 更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要阅读的书籍, 从这一层面上来讲, 它就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三) 自由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

众所周知阅读对人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陶冶, 尤其是对正处于个性形成期的小学生而言, 广泛涉猎优秀书籍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理念, 同时也对他们灵魂的净化及人格的升华有重大意义, 因此一定要注意营造轻松、开放的状态, 打开阅读的枷锁, 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负担的基础之上, 选择适合自己品味的作品来阅读, 用心体会阅读的乐趣, 尝试与作者进行思想的对话, 理解作者所释放和传达出的情感,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身高雅的审美情趣, 进而受到道德层面的熏陶和感染。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自由阅读策略应该着重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 要明确认识到自由阅读不等于放任阅读。

自由阅读不等于放任阅读, 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牢固树立的观念, 我们在给予学生充分阅读自由和空间的基础之上, 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自由阅读和放任阅读两者的临界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 自制能力也比较弱,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和指导, 让学生在享有自由的同时, 也感受到纪律的约束, 比如为了避免学生涉猎不健康书籍,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内容, 一旦发现学生在阅读不适合他们的读物, 要及时妥善处理, 并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 鉴于很多男孩子习惯沉迷于武侠书籍, 女孩子沉醉言情小说的状况, 教师要重点加以注意, 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指导, 当然并非绝对禁止孩子们阅读这类书籍, 而是要适量, 要把握好这个度, 否则很容易致使他们的价值理念产生偏差。

(二) 实施自由阅读要重视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情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是独自一人在体会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即所谓的一个人的事情, 而非一个人的事情是指学生在与别人交流阅读心得时, 会彼此交换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 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文章的深层次认识, 因此教师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加强对阅读的交流和分享, 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都可, 比如可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 请同学们畅谈读书的感受, 并相互之间推荐优秀书籍, 教师也可积极参与进来, 给予学生合理化的读书建议, 这样不但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实施自由阅读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成效,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指导, 建议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把一些优美的段落或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摘抄下来, 或是写一写读后感, 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不但提高了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还为作文写作积累好了素材,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名人阅读书籍的方法,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参考。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自由阅读的理念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此教师要切实重视这方面工作, 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探索, 争取找出更有效的方法提高自由阅读的成效。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 因此教师务必要重视这方面工作, 在当前教育背景之下, 语文课堂更注重和倡导自由阅读的理念, 鼓励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本文首先阐述了自由阅读的基本含义, 然后论述了自由阅读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最后对实施自由阅读策略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了着重说明, 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自由阅读,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自由阅读理念 篇2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自由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 G4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05—02

一、引言

古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自由教育理念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给密友狄翁的支持者们写的《第七封信》中指出,有理智的人只有在“自由的教育”(eleutheras paideias)中才能取得自信,“自由”的教育使志同道合者结成友谊,而且是一种高贵的友谊。柏拉图所说的eleutheras paideias,即英文中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arts education),这是自由教育的概念首次在西方历史上出现。[1]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比较明确阐述的自由教育理念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提出的“适合于自由人的知识”的概念。自古希腊以来,自由教育一直是西方主导性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教学实践的革新和发展。

二、自由教育理念的形成

亚里士多德最早明确提出自由教育的问题。他说:“显然应有这样一种教育,为父母的用其训练子者,不是因为它有用或必需,而是因为它是自由的和高贵的。”[2]亚里士多德的自由理念是和粗俗、狭隘和鄙陋相对立的。“任何职业,工技或学课,凡可影响一个自由人的身体、灵魂或心理,使之降格而不复适合于善德的操修者,都属‘卑陋’,所有那些有害于人们身体的工艺或技术,以及一切受人雇佣、赚取金钱、劳瘁并堕坏意志的活计,我们就称为‘卑陋的’行当。”[3]因此,不管哪种科目或课程,只要其目的是为了他人或者只是针对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而进行的教育,那么它就是鄙俗的和非自由的。

在此基础上,自由教育首先成为一种以理性为最终发展目的的教育理念。亚里士多德以其哲学观为基础,构建了他的灵魂论和教育发展阶段论。他认为人的灵魂与生俱来,它为人的发展和教育提供了可能性。肉体是器械或工具,工具要为人所用,必然有使用者,即灵魂。灵魂是起统率和指导作用的元质,自然界有灵魂的各种等级和程度存在,与生命的各种形式相对应。这其中包括掌握有机体营养、生长和生殖职能的植物灵魂,体现本能、欲望、情感等感官知觉的动物灵魂和拥有更多和更高权能的人类理性灵魂。人类理性灵魂除了感官知觉能力外,主要表现出用概念思维的能力与思维事物一般和必然的本质的理性特征,它是灵魂的理智部分,是最高等级的灵魂。[4]人人从出生到成人都依次呈现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亚里士多德根据其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体育、德育、智育等三个组成部分。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在不同阶段施于人相应的恰当教育。[5]在这种灵魂等级观和发展阶段论的教育理念中,理性成为自由教育的最终发展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能够统辖个别感官的特殊功能,将各个感官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形象。[6]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其理性,才能实现自我。相应的,人的教育也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旨在达到这种目的的教育, 才是自由人所应接受的自由教育。真正的知识不在于仅仅熟悉事实,而在于认识它们的理由、原因或根据,认识它们必然如此的情况。哲学或广义的科学,包括一切经过这种理性思考的知识。[7]

其次,自由教育被定位于具有闲暇教育功能的教育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全部生活的目的应是操持闲暇。勤劳和闲暇的确都是必需的;但这也是确实的,闲暇比勤劳更为高尚,而人生所以不惜繁忙,其目的正是在获致闲暇。”[8]闲暇也是人生的一种作为或活动。这种活动出于灵魂的理性部分,而尤以理性中的玄想部分为主。闲暇的所作所为都“由己”,而繁忙的种种活动都为他物或他人所役使。同时,闲暇愈多,也就愈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在儿童教育课程中,读写和绘画两门为人生实用之学,体操则有助养成勇德,但教育初期,竞技练习不可过分。斯巴达式教育过度锻炼少年,实际上有损其身心的发育。他还重点强调音乐教育应以陶冶性情和操修心灵为宗旨。如就音乐课程而言,当以养成欣赏能力为己足,无须力求擅长;就乐器而言,宜习弦奏,不重笛管;乐调和韵律可分为培养美德、激励行动和激发热忱三类,其效用也分为教育、祛除情感和操修心灵三方面。闲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需求给予了充分的考虑,使人的潜能在愉悦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这样就避免了对学生的强制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自由教育对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教化功用。

再次,自由教育表现为以德行为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就是人的幸福所在。对每个人来说,获得至善的途径就在于完善的个人修养。由于人首先是理性动物,所以至善就是对他的本性的完美培养,这也就在于人对于自己的德行的培养。[9]幸福为善行的极致和善德的完全实现。为达此目的,一个城邦和其中的公民必须有适当的健康身体、财富和一般的生活配备。在具有这些自然条件的城邦,立法家运用其才能,引导公民纳入于行善的良轨。人们所由成德达善者,出自人的禀赋、习惯和理性,而习惯和理性必须经过培养才能得以发展,所以立法家应当特别重视教育。在轮番为治的理想城邦中,好公民的道德符合于善人的道德,因此公民教育也就应等同于善人的教育。[10]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有德性的人是万物的标准和尺度。道德行为要由正直的人来决定。而道德行为除了包含一种气质或意志的一种习惯,它还是自愿的行动、有意识地带着目的的行动、自由选择的行动。对人来说,至善就是自我实现,全面和习惯地行使那种使人成为人的职能。但这种学说并不等同于自私的个人主义。“一个有德性的人往往为了他的朋友国家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必要时,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宁愿捐弃世人所争夺的金钱、荣誉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高尚。”[11]从公共福利的观点来看,一切德性都包括在正直的概念中。正直有合法和公平两种含义。当然,仅仅知道德性的性质是不够的,还应力求掌握它并身体力行。理论足以激发早已具有自由思想的青年,但不能鼓舞群众的豪侠行动。如果不受道德法规的教育,一个人很难在青年时代就有爱好德性的正确倾向。成人以后也需要法规来教诲生活上的一切职责。国家应该承担教育和监护其公民的责任。[12]

最后,从教育实践路径来看,自由教育具化为一种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育。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学科的概念并进行了学科分类。哲学最初作为知识的总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从自然到社会的种种问题都会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肇始了对知识领域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根据他的分类,哲学是研究最普遍意义上的“是”的学问,具体学科是研究具体领域的“是”的学问。哲学和具体学科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二者在“是”上得到统一和分化。[13]亚里士多德将研究事物根本的或初始的原因的科学或哲学称为太初哲学,其他部分的科学或哲学取名为助理哲学。他进一步区分了理论科学(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应用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以及创制的科学或艺术(有关机械生产和艺术创作的知识)等,其中物理学研究作为运动的“是”,数学研究作为数的“是”,形而上学研究作为是的“是”。他认为理论知识中哲学是科学的顶峰, 它以最高的“善” 、“神”和“理性”为对象, 而这三者又以自身为对象和目的。理论知识学习与自由教育的目的是相一致的,因此在自由教育的课程中,哲学、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人文学科以及基础的阅读、书写、音乐等都成为自由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与具体的学科分类课程密切相关。[14]

三、结语

人们对自由的认识和解读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从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形而上学》中提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和“人本自由”的命题起,自由的内涵就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哲学在探讨认识论和人的主体性时认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其着眼点在于反映人与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15]自由作为人的本性,其意义在于人只有在不断趋于自由的活动和选择过程中,才有可能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自由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自由观,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它把自由的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直到今天仍然在西方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 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11.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杭州大学教育学系合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109.

[3] [8][10] 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450,410, 502.

[4] [7] [11] [12] [美]梯利著,葛力译. 西方哲学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2,82,95,97.

[5] 亚里士多德[OL].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

[6] [9] 汉斯.约阿希姆.施杜里希著,吕叔君译.世界哲学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18,118.

[13] 王荣江.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知识观及其学科分类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

[14] 王迎兰. 论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4).

[15] 自由[OL].中国大百科全书. http://ecph.cnki.net.

[16] 袁美荣.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J].大学教育,2012,(1):95.

自由阅读理念 篇3

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思想, 尤其是小孩子, 其创造性与想象力是如浩瀚海洋般不可估测的。所以, 小学阅读教学应注重自由阅读能力的培养, 为他们打下勤于思考与探索的基础。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自由阅读理念的重要性, 根据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特点,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以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

1. 引入自由阅读理念的重要意义

读书, 不仅能获取知识, 而且会更好地修身养性。立身以求学为先, 求学以读书为本, 多读书是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的根本。自由阅读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让他们轻松阅读, 不再为完成阅读任务而读书, 真正享受读书的过程。读到自己所爱的书籍, 学生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读书的包袱放下了, 阅读的乐趣和效果自然出来了。

2.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正确运用自由阅读理念

要自由阅读推广, 首先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兴趣, 而自主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态度、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阅读是学生步入科学殿堂的途径, 是了解和思索人生的工具, 而自由阅读是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的乐趣。为此, 教师应正确运用自由阅读理念,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以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为此, 在自由阅读理念的运用过程中, 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努力发掘课堂教学中的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只是千方百计地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作“统一”要求,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被压抑, 成了千篇一律的中国式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多下工夫, 比如在课堂上, 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还要善于倾听。从老舍的《我们家的猫》的朗诵中听出学生对“老舍家的猫”的爱怜;从学生绘声绘色描写小萝卜头的内心世界, 体验到儿童纯真的情感;从学生讨论“一面”的情节中, 对鲁迅先生的头发、胡须和精神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品质, 从而产生对鲁迅先生的尊敬与瞻仰之情。

2.2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懂得学生的需要, 引导他们把阅读加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让阅读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把阅读当成一种快乐。

不仅是课堂里, 在平日的活动中, 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知识竞答比赛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并且为自主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师这方面, 要放下“师者为尊”的架子, 平等地对待学生, 认真倾听学生。这对于解放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及提高学生的情操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2.3 努力拓展, 实施多样化阅读。

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交给学生,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因人而异, 选择阅读的题材也不尽相同, 就如鲁迅所说:“读书如蜜蜂采蜜, 只盯着一棵花, 蜜会干涸, 读书也一样, 只读一种书, 难免变成思想狭隘的庸者。”让学生自主选择教材, 按自己的能力程度发展阅读能力将会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的分析、讲解内容的活动变为以学生的读书为本, 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运用和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为主,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讨论、交流,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课本上文章的数量有限, 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培养不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因此, 需要鼓励他们阅读各个方面各种题材的文章, 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2.4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上, 老师的讲解会限制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解的方法学习课文。比如学习“百味书屋”时, 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一件或两件稀奇事, 表明鲁迅小时候怎样的爱好学习和喜欢故乡的书屋。让学生以在小组内汇报的形式, 展示给全班同学。由于学生是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地寻找与思考, 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知识面, 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 同时还能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体现。

2.5 深化探究, 探索书本中的“大千世界”。

在自主阅读中通过反复阅读、品味, 学生自己思考, 在思想中逐渐向认识整个世界靠拢,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大好河山之美、生活之美、文章之美。当然, 自主阅读并不是信马由缰地随便让学生阅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章难易度来指引学生阅读目标和方向。也可让感悟高的学生带动感悟低的学生, 采用小组讨论、示范、互助等形式达到自主阅读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隐身”, 让学生充分自读, 感受读的乐趣, 让他们自己领会, 体验品读的满足感, 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3. 自由阅读理念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重教师的正确指引。

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因为年龄、阅读能力、背景知识等不同, 会对文本意义产生个性解读。教师应在旁边加以监督, 对于错误的、消极的思想观念及其人生价值观及时予以指正。对文本真正的意义, 不管掺杂多少自己的体验感悟, 都应指导学生在带有个体独特的见解的同时, 从不同层面指导, 逐步深化不同理解程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3.2 引导学生分享成果, 齐头并进。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完善自己和学会分享。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能促进相互关系, 取长补短, 而且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结语

自由的阅读 篇4

当代国际的这种阅读状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956年,这时候成立了国际阅读协会,而当时我们在干什么呢?我们在大炼钢铁。1982年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建立阅读社会,希望大家都能进行阅读。1995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世界阅读日,这阅读日就是纪念文艺复兴时期两位重要作家莎士比亚和《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他们将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

现在就来看看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的情况,美国明显是一个阅读社会。美国还在老布什当总统的时候,目标就是让每个公民都认识字。1997年即克林顿时期的目标是每个儿童都认识字。到2002年的时候,美国人口普查给出一个报告,报告题目为《美国,阅读的危险中》,这和美国10年前时候给出的《教育的危险中》的报告是一样的,因为美国认为他们的阅读状况正出现下降会危害国家的民主,当时所有的社会媒体、作家以及总统都提倡阅读。经过几年之后,即2005年,美国公民业余时间,阅读上升为第一位。而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我却不清楚,但我可以肯定知道我国有1/3的人是从来不会阅读的。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调查报告,被调查的人有70%的人都说是没时间阅读。我就觉得这只是借口罢了,难道他们会比美国总统还有忙碌吗?美国总统在出访的时候行李箱里面肯定会放一本书,我们会比管理国家事务的人更忙碌吗?这明显只是借口罢了。

美国有一句针对阅读下降说的一句话:“我们的民族自主需要肯读书、能思考的公民。”假如我们不通过读书,就没办法知道别人的想法,这时候人更是形成一种偏激,甚至我们只能靠暴力的行为,这就容易养成退化的习惯。中国这30年的状况,首先在1979年,读书界有一个“读书无禁区”的口号,对读书有没有禁区这种情况,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禁书、禁区的情况。例如淫秽出版物基本是不能出版的,而这种状况,在欧洲在思想解放后也有这种管制,真正解放但也是很迟才实行的。一直到1960年,例如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和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这些对性描写比较多的作品,都是被禁止的。但是在1960年以后,欧洲就开始放开这种思想管制了,而我们中国却还没有实行,因此我们的阅读也受到很大限制,尽官我们阅读想达到某个口号,但我们想达到的那种境界却远远还不可能实现。

我个人觉得我们现在阅读的最大问题在哪儿呢?就是我们学术制度出现了大问题。这两年我做新闻当中,我关注到一些现象令我十分吃惊的,并且这些都是被报道出来的,包括学者、院士、大学校长、学生导师、硕士、博士、教授等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很严重的一种现象,就是抄袭。一篇论文大概能被抄袭5、6次。这现象太让人吃惊了。这些现象都是不可靠的,我们究竟利用什么来跟世界竞争?深阅读,是阅读哪些东西呢?假如像我们现在一样,一个学术评价体系,但我们没办法信任的它。我举一个例子,昨天我在作电视评论的头条中曾批评了《货币战争》这本书,《货币战争》的编著者是宋鸿兵先生,这本读物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现在还书了续集。这阴谋论的产物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的材料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也不大清楚。

因为我们现在的学术出版制度是什么呢?为了省钱,把后面的大部分的注释都省略了,所以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材料来源。我们不能建立学习的框架,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对此也没办法进行检验。而现在的学术体制就是要所说的任何话、任何数据、任何观点都要经得起同行的质疑、批评,都要能找到来源、根据在哪儿。而我们现在的学术、出版制度都不支持这一点。这也就是我们进行阅读的一个大问题。

早在《货币战争》在2004年之前出版的110年前,在美国就已经有这些东西了。例如威廉•哈里森的《货币的金融海啸》就说,整个世界被金融资本家控制了,其中最主要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实际是否这样的呢?这本书在11个月内出版了40万多册,几乎全美国的人都在阅读它。40万册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美国当时的书籍印刷总量也不过是7000万册,是非常少的。阅读社会还没有形成,就已经有那么大的出版量,这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对于我们今天全球的阅读社会而言,这根本不能当一回事。但是《货币战争》却非常受欢迎,这编著者成了环球财经研究院的院长,是最有名的大师,对金融状况下的世界经济发展,看似是最高权威一样的。但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单线的方向走,没有相互的支撑,我觉得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究竟该怎么样阅读呢?在座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获得者布罗茨基,他告诉我们,只有阅读经典。个人阅读前面的兴趣要靠朋友,以及阅读诗歌,因为诗歌中的语言都是非常简洁经典的。

另外一个作家,意大利当代比较有名的文学家卡尔维诺,他也告诉我们要阅读经典。经典有哪些呢?他给出了14个定义:例如,经典是我通常跟别人说我正在通读的书而不是说我正在读的书;经典是对阅读过的人构成经验,对没读过或长大后再阅读的人也同样丰富的书;经典是每个重读,初读也像重读、重读也像初读一样有收获的书;经典永远不会放弃读者说的一切的书等,这些定义在网上估计也能找到,在此我就不再重复多说了。

对于读书,最后我就用几个读书人的话来概括我今天的漫谈。梁文道说:“即使要读懂我们心中所谓的经典名著,可能需要一些运气。”这是当时梁文道非常巧妙的回答,当别人问他怎么看待于丹《论语心得》为什么如此大受欢迎的时候,而《论语》的销量本身没有《论语心得》热销。对此问题,梁文道先生不愿意批评于丹,也不愿意批评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的人,于是他说了一句话:“为什么我们要阅读《论语》?其中可能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可能是因为当初是出身在一个阅读世家。”而我则没有这个幸运,我上大学之前,我读过的唯一一部名著就是《水浒传》,不是我不想阅读,不是我不爱读书,也不是我不能读书,而是我根本没有书本可读。我们当时的环境下大家都没有可读之书,出生在一个山沟里,那我就没有这个出身上的运气。上大学以后,从高中枯燥的学习生活到大学来,这种生活转变太大了,我的同学们都整天去游玩,我们当中爱读书的人并不多,于是就很难找到好的书友、好的群体、好的读物,这需要一个很巧合的机会,在这种过程中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那怎么能阅读《论语》呢?根本接近不了。因此,假如我们能有幸阅读经典、能读懂经典,应该继续阅读、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应该尽心地阅读。梁文道的这句话则说得非常巧妙,我也非常赞同。

“坏书是伤害精神的读物。”这是德国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哲学家叔本华说的一句话。今天的社会,好书我们都没办法全部进行阅读了,哪有时间来阅读坏书呢?偶尔,我们想知道这本所谓的坏书究竟怎么样坏,来强化好书的预期,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可以读读坏书。只有在吃到坏的花生的时候,才会知道好的花生的美味,于是更珍惜这个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坏书的确是一种好东西,但是假如我们全部沉溺在坏书里面,那麻烦就大了,可能我们的一生就会因此而毁掉了。

还有一位名叫费舍尔的作家,他说的这句话比较长,看历史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在整个文化发展进程中,独裁统治者总以为限制阅读、销毁书籍可以为自己争取权力、赢得时间,可以抹消历史从而创造新的命运。然而每次都是自食其果,以失败而告终。文明社会认为,真正强大的力量源自个人自由,而首当其冲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受审查的自由阅读。”这种自由阅读的状况在个人意义上已经有人达到,可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达到那种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也是一个方向,例如说,对整个阅读世界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阅读制度。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犹太人,他们对经典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超过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他们一直到上世纪,就是1900年以后的很长时间女性是不能阅读的,甚至到英国、美国的妇女也是到19世纪末才有阅读的权利,她们的选举权也是在1930年才开始获得的。而直到今天,包括一些穆斯林的国家,那些戴面纱的女性仍然是不能阅读的,所以我们今天能有自由阅读的权利与拥有读物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在整个文化发展进程中,独裁统治者总以为限制阅读、销毁书籍可以为自己争取权力、赢得时间,可以抹消历史从而创造新的命运。然而每次都是自食其果,以失败而告终。文明社会认为,真正强大的力量源自个人自由,而首当其冲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受审查的自由阅读。

——费舍尔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副标题: 双语全译典藏本

作 者: [英]D.H.劳伦斯

译 者: 黑马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9年

定 价: 35.00元

《北回归线》

作 者: 亨利·米勒

译 者: 袁洪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4年

定 价: 19.80元

装 帧: 平装(无盘)

小学语文自由教学理念的实施探讨 篇5

什么是自由阅读呢?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大概意思, 但是却不是太透彻。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阅读的阅读材料。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尊重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空间的新型教学形式。

兴趣是前进的动力, 而自由阅读恰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出发点的阅读模式。它是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 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二、自由阅读理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重要性, 每一个老师都心知肚明。只有抓住这一点, 在自己的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兴趣, 才可以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而自由阅读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枯燥的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且爱上语文课爱上阅读,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掌握能力

在传统课堂上,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只注重词语和问题的解答, 并不能起到锻炼和加强的作用, 学生只能在反复的练习中慢慢失去兴趣。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 对于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是很关键的。但是自由阅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资料, 充分享受语言的意境, 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考虑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认知能力。

(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自学能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自由阅读, 学生可以身临其境,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 思考作者留下的悬念和问题。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兴趣的牵引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 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答的能力。不但如此, 自由阅读可以让学生独立的思考, 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尽情地大胆想问题, 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教育之梦》里面指出“读书, 是孩子们净化灵魂, 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可见阅读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意义。自由阅读通过让学生自由的选择, 广泛的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和理念, 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丰富学生的情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自由阅读

(一) 适时引导, 引导学生“会读书”

自由阅读理念要求,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 但这不是完全地放纵,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师, 应该多监督, 多管理, 为学生把好关, 让学生学会健康合理的阅读。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书籍和阅读体会, 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提高兴趣还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监督, 创造更和谐的课堂。

(二) 课外拓展,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自由阅读中虽然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去决定自己看什么、学什么, 但是如果放任自流, 肯定会适得其反。因此, 教师应在课堂中多加入一些课外活动, 来适时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 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思想变化, 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以下活动:“读书会笔记”“我们班最好的读书笔记”“查阅资料竞赛”等, 以此来对学生起到一种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不至于使学生偏离学习的正轨。

(三) 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

顾名思义, 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 自己掌握, 自己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 并帮助学生找资料, 这样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并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选择的书籍, 为学生的引导做好铺垫。

(四) 及时沟通, 及时帮学生解答书本上和心理上的疑惑

学生在自主选择资料后, 并不是老师就可以放心了, 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所以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 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情感上的沟通。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 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 教师可以时刻保证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 给学生以最大的鼓励与关爱,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 自由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拓宽学生视野, 给学生带来知识和心理上的满足, 所以自由阅读理念必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晓利.多一份自由, 多一种想象——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J].青年文学家, 2011 (24) .

自由阅读理念 篇6

不同学科对自由有不同的理解。在高等教育领域,自由主要指学术自由,是指高校自身具有探索真理的自由,寻求学问的自由,思考、质疑、交流和讲授知识的自由[2]。而且,这些学术领域的自由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不受外部环境的干预,而是希望得到外界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一、学术自由理念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体现

学术自由理念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自由教育

学术自由教育(又称“文雅教育”或“博雅教育”)是西方的主流教育思想之一,它以对智力自身的追求为目标,强调心理智能的训练与培养,旨在促进人的智慧和理性发展。自由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古典文化课程为主,认为只有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自由教育的理念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见表1),既有指向理性的自由教育,也有指向人性的自由教育。

美国大学最早是仿照欧洲模式(主要是英国模式)建立,受英国绅士教育影响,美国大学也推崇自由教育思想。随着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大众化,美国大学越来越追求学生的自由发展,对学生的培养采用文理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文理知识的学习和探讨得到全面发展。自由教育强调学生应接受西方古典文化传统的熏陶,在传承经典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个人理性养成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这一教育思想一直贯穿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由教育的影子。此外,美国大学的蓬勃发展更得益于它的兼容并包性,它不断地吸取欧洲各国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同时对本国的教育现状进行改革,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这也说明美国大学的发展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自由的,才得以形成如今世界上最发达和最独特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指高校具有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自由,这一自由不受政治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学术自由主要包括教师的学术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也有学者把这两种自由称作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两翼”。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密不可分的两方面。

1. 教师的学术自由

教师的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享有教学自由和科研自由。

(1)教学自由

教学自由是指美国教师拥有自主选择教材和教学方式的自由。大学的一个很重要职能就是教学职能,保证教师的教学自由,可使教师有更充分的准备空间,使教师选取最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内容。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大力宣传学术自由的理念之初,曾经过分地强调教学自由,甚至认为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可以划等号的,由此可见教学自由在高校的地位之高。美国的大学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教师会给学生推荐很多参考书目,让学生阅读。教学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教师也会参考学生的意见,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使师生双方都能从教学自由中受益。

(2)科研自由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担当起科研任务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科研自由是指大学教授具有选择科研课题获得经费支持的自由,大学教授在选择科研课题时有十分大的自主性,不受政府或社会机构的制约。保障教授有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自由,使大学对科学探究有更大的选题空间,使得科研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3)教授终身制

教授终身制也是大学教师追求学术自由的产物。19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学教师的合法权利不断受到政治或社会因素的侵犯,美国大学校园经常发生教师被辞退事件,大学教师的地位岌岌可危,自身利益得不到合理维护。在学术自由被外界因素侵害的同时,为了维护大学教师的合法权益,美国教师纷纷联合起来,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做斗争。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立,发布了著名的《1915宣言》。该协会提出并大力推广学术自由原则,旨在为大学教授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促进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美国大学教授协会还颁布了关于教授终身制的一系列声明,防止学校董事会随意解聘教师的现象发生。但由于协会刚刚成立,并不十分成熟,当时发布的宣言也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教授终身制并没有得到落实。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发布的《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原则的1940年声明》重申了学术自由原则,明确规定教师享有的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等权利,并再次提出了教授终身制的必要性。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接受该协会提出的“教师服务一定的年限后可成为终身教职”,这才为美国教授终身制争取到法律支持。

当然美国大学教授的终身制,并不是一经聘任为大学教授就马上享有这一荣誉,而是要经过一系列评估和严格考察之后才能获得“终身教授”这一称号。正常情况下,大学教师聘任后会有5年左右的试用期,试用期合格才能有资格由专家小组评审是否成为终身教授。如果聘任期间考核不合格,将无缘进入终身教授行列中。

2. 学生的学习自由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的学生运动使得人们对学生的学习自由开始引起重视。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在大学里面应该独立地思考,批判地学习,并且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他应该有学习的自由。”[3]这些学习自由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专业自由

美国本科学生录取后很少需要确定专业,即提前填写专业,入学后如果打算换专业也是很容易的事。一般情况下,学生只知道自己被哪所大学录取,进入学校之后才选择专业。这样,学生在大学前期就可以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专业之间的流动性,保证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科学习。另外,美国大学的本科学习一般没有固定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课表,经常与不同院系的学生一起学习,从而进一步加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也为加深学生对各专业的认识提供了渠道。

(2)选修自由

在美国大学建立之初,大学的学科教学就以欧洲古老传统及文雅学科为主,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多,而且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科目,学生的学习内容几乎不存在任何差异。在伊利欧特(Eliot)担任哈佛校长期间,意识到学生存在学习课程的单一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选修制度因此应运而生,为哈佛校园带来了自由之风。伊利欧特在他长达40年的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维护选修制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享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同时得到文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选修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天,美国大学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行各业所需的通用性人才。

(3)转学自由

美国大学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毫无关联的,相反,美国各大学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学生在一所大学获得的学分,在另一所大学也被认可,因此,美国大学生在不同的大学完成学业也很正常。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学校提出申请,只要接受方学校同意,学生就可以去另一所大学继续学习。这种“转学”制度,不仅更好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自由,也促进了大学之间的交流融合,对学生接受多元化教育大有裨益。

除了本科院校之间的学生转学,社区学院转向本科院校的案例占更大比例。由于美国四年制高等院校对学生有最低能力要求,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并不能直接去本科学校读书,而社区学院则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进入本科学校或名校的平台。美国社区学院通常为两年制,而且对美国公民完全开放,只要年满十八周岁的美国公民都有申请入学的资格。社区学院是本科学习的“预科阶段”,它开设的课程和大学本科前两年的课程差不多,只是难度上会低一些,完成社区学院的学习后,学生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的大专)。当然,优秀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去四年制本科学校学习后两年的课程,也就是说你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在本科学校也被认可。社区学院与本科学校之间的转向机制为更多的美国人提供了进入名校学习的机会。据调查,2003—2004年有超过1/3的社区学院学生注册是为了转学到四年制大学,如今美国学士学位的获得者中有30%—60%曾就读过社区学院[4]。由此可知,美国社区学院在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正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所说“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学术自由在美国高校的地位无可替代。正是这股学术自由之风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为美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使其蓬勃发展。

二、自由理念在当代受到的挑战

对自由理念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并不是在追求自由之路中所产生的制度都一直符合时代发展。随着科学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发展,自由主义也受到了不少挑战。

(一)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博弈—通识教育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专业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自由教育的理念受到冲击。自由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心智,不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很有作用。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细化,社会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相应的工作。很显然,自由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由此,专业教育应运而生,专业教育作为联结大学与社会需求的中介,往往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学者对大学是进行专业教育还是自由教育的不断讨论,出现了一种通识教育———妥协的教育方式。有学者把通识教育看作是自由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其也与专业教育有一定联系。哈佛伊利欧特校长早期推行的选修制度由于缺乏一个中心,使学生的知识显得零散不成体系,这一点也为社会学家所诟病。罗尔(Lowell)于1909年接替哈佛校长,上任后便把前面实行的自由选修制度废除,进而开始推行主修制度。主修制度规定在学生毕业最低限的16门课中,必须有6门是集中主修某一学科领域的,4门则在自然科学、历史、文学、数学中各选修一科,由学生自由选修的只有6门。这种主修与辅修相结合的制度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开始。

美国大学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注重使学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更适合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高素质人才。目前,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是对自由教育的保留与发展,甚至比专业课程的地位还高。如表2所示,美国核心课程的构成十分丰富,既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还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这种核心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大学生很有帮助。

(二)教师终身制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这一要素也渗透进美国高等教育环境中。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追求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此,教授终身制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教授终身制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学术自由,保障教师的教学权益不受外界压力的侵害,从而保持优秀学术队伍的稳定,促进学术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教授终身制也有其弊端。如它使得已获取“教授终身任职证”的教师变得不思进取,放松对学术追求,教授终身制俨然成为部分低产教授的保护伞;教授终身制使得学术体制逐渐僵化,不利于学术体制的创新和专业科系的重组;终身教授会造成“学术权威”,使得未获得终身教授的教师和已获得终身教授的教师间形成沟通障碍。

面对上述种种质疑教授终身制的声音,美国大学也开始对教授终身制进行改革,建立起“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制度既保存了教授终身制,同时也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教授终身制的质疑。取得终身教授职称的教师,每5年要接受一次考核,第一次考核未通过,则说明该教师未能完成学校的要求和研究工作,由学校发出警告。如果连续两次考核均为未通过,则学校有权解聘该教师。该制度一出,得到很多学校的响应,各大高校纷纷建立起自己学校的终身后评审制度。这一制度对于激励大学教师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其研究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大作用。

当然,美国大学的自由发展不是说它与社会是完全脱离的,相反,美国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美国大学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美国大学享有的学术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而是在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之后享有的自由。正是对学术自由的不懈追求,为美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引领美国高等教育始终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

摘要: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促进美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学术自由的不懈追求,美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奉行的学术自由理念可在高校的自由教育中得到体现。

关键词:自由教育,学术自由,美国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暴世祺.对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质疑与思考[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2]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2.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

自由阅读理念 篇7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在他的一生中已经遭受批评, 卡西尔是最大的批评者。卡西尔认为:一方面, 海德格尔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文字, 而是一个大胆的探索, 是对哲学探究一种真正的标记, 它总是让我们面对问题本身, 这些问题仍然保持着真正的力量和自己的原创性。然而, 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因为海德格尔的解释采取了“武力所求”的做法, 它不会正义对待康德明确坚持情感和智力的二元论的原则, 为此, 海德格尔的解释是在使用武力来反对康德, 强制屈服于他的后物理学问题。卡西尔的意见都很到位。海德格尔的解释是一种“康德注海德格尔”表示。海德格尔自己在《康德和后物理学的问题》一书中也承认他的解释是“暴力”的, 但他认为需要用暴力来做出“解释”。海德格尔认为:“为了从这些话逼问出他们早期的东西, 他们想要说些什么, 会使用暴力解释一切, 但是, 这种形式的暴力, 不是随意性的。”可以说, 海德格尔解释康德是没有解释康德思想的打算, 而是以康德在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中。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 “康德的文本变成了一个避难所, 因为我在那里寻求对我提出的存在问题的支持。”

二、对康德存在论的具体阐述

1、尊重康德的原意

海德格尔将他对康德的解释看作一种对话, 如果是在一个对话与康德, 康德的角色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话必须有自己的思想, 不只是海德格尔解释康德。因此, 如果是只有一个声音, 那么这里将不再出现对话, 而是独白。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它似乎应该放弃暴力的解释是, 因为那将是对康德的不敬。可以从这个基本问题的观点看书海德格尔的观点, “康德以先验哲学这个名称来指称那种依照纯粹理性批判而变化了的存在学”。

2、海德格尔严格阐释康德的存在论题

海德格尔对存在论的解释, 只是在康德停步不前处对此一问题进行一种现象学式的推进, 是将康德的存在论题纳入到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的框架之中, 纳入到了存在历史的思想语境之中, 从存在历史而来对康德的存在论题进行倾听。

因而, 海德格尔对康德存在论题的阐释在我看来不仅不是暴力曲解, 它是一个严谨和认真的思考。在重要概念的话题, 他几乎做了详细的考察。他解释康德不仅围绕各个时期的各种著作, 在同一著中将康德的思想贯穿把握。这也就表明了海德格尔的出发点乃是对康德的尊重, 对康德思想的尊重。显然, 海德格尔对康德解释依然沿用这一句篇言:还康德一个本来面目。这是思想的第一步, 但海德格尔的解释也并不仅仅停留于此:

“我们的目标毋宁说是沿着康德的这个论题继续前进, 并跟随他对存在的解释的尝试, 并在这样一个伴随的检验中探问, 如果这个论题自身借助现象本身被证明是可靠的话, 它的内容自身要求进一步澄清什么。”

海德格尔的思想解释的声明已经说得很清楚。可以说, 海德格尔的解释康德更具有严肃性。海德格尔的解释不是只是做文本而来的对其思想的疏导、解释, 而是将继续以推进思路, 思康德所待思的东西, 遵从思想本身的要求。

三、作为后退的推进

哲学所要作的似乎就是一种依乎传统而来对问题与思想的推进, 但此种推进却总是以后退的方式出现的。康德被休漠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 他在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着哲学问题, 此种推进其实是退回到作为经验的“可能条件”的认知能力, 退回到作为知性的一切运用的最高原理的“先验统觉”上去。唯理论与经验论以及前此的哲学都未能真正进达“先验”领域, 也就是说, 他们未曾退回到主体自身的诸种能力之中。通过这个追溯康德理念才真正推进了哲学。

1、海德格尔推进了康德哲学

在康德停步不前的地方将康德的问题与思想继续推进。以后退的方式出现, 在海德格尔看来, 康德这种后退、回溯, 程度还不够。《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中, 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只是回落到我们的认知能力, 但认知能力也比我们做的还要根本, 还要原初的乃是此在的存在学构成。对海德格尔的意图感知的现象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康德的存在论题必将导向此在的存在学。可以说, 在海德格尔只要运用现象学方法, 他们势必要撤退, 海德格尔自己的话来说, “现象学问题的概念, 即形式。”尽管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 但他的现象学方法不可否认, 海德格尔确实是推进康德存在论题的解构和促进的武器, 海德格尔是通过这种倒退现象学方法才推进了康德哲学。

我们在三十四年后, 《康德关于存在的论题》中已看不到现象学这个词。海德格尔确实存在, 是将康德的存在论题纳入到整个存在历史中进行观照, 在整个西方物理学的背景下, 探讨康德所处的位置。最终, 海德格尔看来, 康德仍然没有摆脱“就业”式的思维方式, 尽管康德的存在论题在后物理学史上始终是一个高峰。海德格尔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厘清康德的存在之意, 而是继续后退与回溯, 踏上返乡之途, 回到历史的存在, 回落后物理学“存在与思想”与前此的“存在与思想”源始的共属一体之中。

2、存在学的区别

存在哲学一直是海德格尔始终坚持的东西。海德格尔后, 因为有物理的历史实际上是忘记了历史的存在, 希腊以降的后物理学追问的是“什么是存在者” (Was1stdasseiende) , 也就是说, 它思考的是一般存在者的根据问题。首先, 这是一般的在柏拉图那里被思考为相, 然后对康德的理解要建立为使对象的对象性可能性, 最后在尼采在这里要把握一个坚强的意志的对象作为一个对象。康德似乎已经走上存在学区分的土地, 在他看来, 没有一个真正的谓项, 但康德从来没有真正学习到实现这一目标是有区别的问题。

海德格尔物理学柏拉图主义后, 今天已经展示了其全方位的可能性, 从而走向“结束”。康德自然在这个柏拉图主义的后物理学之中。而“未来的思想将不再是哲学了, 因为未来的思想比后物理学思的得更源始些, 一些物理的未来超过原始思维, 然后说物理学的名字是哲学的。”虽然在哲学年底之际, 海德格尔表明思想的任务:“放弃过去的想法, 尽量想需要的东西。”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海德格尔在思想道路上行驶。思者所做的只是在思的途中的些许逗留处留下路标。或许, 在下面的语句中, 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始终以批判与审查的思想姿态出现, 并给我们的思想以提醒的康德, 与在行进思的道路上的海德格尔, 各自面对存在论题时所留下的标记与指引。

在对一个最高存在者的此在从概念来进行的这个如此有名的 (笛卡尔派的) 存在学证明那里, 一切力气和劳动都白费了, 而一个人想要单纯从理念中丰富自己的见解, 这正如一个商人为了改善他的境况而想给他的库存现金添上几个零以增加他的财产一样不可能。

摘要:本文对海德格尔对康德自由理念存在论题的阐释, 康德与海德格尔都在推进先前的哲学, 但他们的推进都是以一种后退、回溯的方式出现的。海德格尔认为康德仅仅退到我们的认识能力上, 但比我们的认识能力还要原初的乃是此在的存在学构成。海德格尔所做的是将康德的存在论题纳入到整个存在历史中进行观照, 在整个西方后物理学的语境中探讨康德所处的位置。本文以此为初衷, 做出一番分析给予相关研究人士以参考。

关键词:海德格尔,康德,存在论,暴力,后退

参考文献

[1]关子尹.康德与现象学传统——有关主体性哲学的一点思考[A].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四辑:现象学与社会理论[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2]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韩林合.分析的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黄裕生.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还学生阅读的自由 篇8

一、自主性

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必然会在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多出一个教师。但是,不能因此而破坏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正常关系,教师不应成为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二传手”。如有的教师总喜欢根据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作品,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其实,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这只能是教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只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而不是个性化的。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直接面对作品,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这是个性化阅读的先决条件。可见,个性化阅读提倡的是自主阅读、创造性阅读。

如在教授《秋天》一课时,在郊游的歌声中导入新课后,我就一次次地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把直接面对作品的机会还给他们,使学生在自己直接面对作品的过程中从不会读到能读准课文,在自己直接面对作品的过程中从不理解或不太理解到读懂读好课文。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询问学生:“你感觉到的秋天是怎样的,你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学生再反复读文章。由于读得充分,学生发言热烈。有的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的说:“秋天是惹人多思的季节。”有的说:“秋天是清远的。”还有的说:“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在交流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收的田野、果园,归泊的渔人,并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进行想象练说。这样,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二、探究性

“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读者去发现、去破解读物提供的信息(字面显示的信息、甚至更深层的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如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本课的难点是“如何走下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教者遵循活动教学的理论设计了教法。先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感知,接着创设了两个情景,让学生亲自经历过程。情景之一:一大步跳下来。情景之二:在别人的引导下逐步解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讨论。这样设计,将原先抽象的语言变成了学生的具体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探究,解决了难点。

三、调控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要经历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四个阶段。这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还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四、差异性

阅读学家萧乾把阅读比做经验汇兑:“文学是天然含蓄的东西。即就字而说,它们也只是一根根的线,后面牵着无穷的经验,字好像是支票,银行却是读者的经验库。‘善读’的艺术即在如何把握着支票的全部价值,并能在自己内在的银行里兑了现。”萧乾的“经验汇兑”说表明:文本的意义是读者和作者的经验交流生成的。读者的经验越多,通过作品兑换作者的经验也越多。阅读认知理论还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那么,到底如何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展开:

一、倡导个性化的阅读形态,发展阅读个性

1. 自主取舍阅读对象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如果学生都用同一种阅读材料,自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我认为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在一次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同一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个性化阅读应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个性的基础上。例如,同样是描写春天景物的阅读材料,从跨越的时空看,有现代的,有古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从作品作者看,有成人的,有孩子的,有名人杰作,也有凡人偶得;从篇幅体裁看,有诗词,有散文,有洋洋长篇,也有短小精悍的。这么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强求统一。学生可以选择读或不读,精读或略读,多读或少读,部分读或全部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面对丰富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只有学生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才是其兴趣的集中表现,而且与其自身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阅读的快乐,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2. 自主选定阅读任务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教学对象的个性实际出发,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善于了解并研究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心理,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任务,学生感到很轻松,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教授《秋天》一课,文中写的几个段落,结构差不多。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段落进行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取舍一两段加以细细体味,同样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注重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现象。表现在课堂中要求班级所有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交流,并主观地期望达到同一目标。是提问的,便用口述方式回答,是练习的,便用答案的形式表达,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所以在阅读中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只要他能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

比如讲授《苏州园林》,引导学生感受园林美丽的景象。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景象,有的学生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的,多数学生看到了,也想到了,但表达的效果并不佳。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允许不同的交流方式呢?愿意口述的可以口述,想通过感情朗读的也可以,根据苏州园林的录像,设置一个旅游情景,让学生来当一回导游,写一首稚嫩甚至算不上诗的小诗,画一幅比课文描写更美的图画,难道这些都不可以吗?教师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具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让个性尽情展现,潜能从容释放。

二、优化阅读方式,尊重阅读体验

1.引导批注阅读

从众心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2.鼓励批判性阅读

学生信任老师,尊重知识,不等于迷信书本和权威,“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转。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向来如此”“大家都这样认为”的、习以为常的或已被权威确认的事物中发现不合理的东西,并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这种质疑能帮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思维过程中,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产生新颖、独到的问题视角,能有效地推动学生深入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结尾有这么一句总结全文的话:“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一名学生对作者所用的“爱慕虚荣”一词提出疑问,他认为从故事中赫尔墨斯的“笑”及其心中的想法来看,故事更多地讽刺了赫尔墨斯的自高自大,该寓言适用的是那些“自高自大而不被人重视的人”。教师及时赞赏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并肯定了他的想法。像这样,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敢于质疑书本,超越教师,其阅读必定更具个性化,创造个性也必将得以充分展示。

教师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异常之处、矛盾之处、隐晦之处、关节之处、着重之处,这些地方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阅读、思考和探究。对这类质疑,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给予其“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双手捧出真理”。教授《行道树》一文时,学生对“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句话产生疑问,“忧愁”又“快乐”是一对反义词,怎能又“忧愁”又“快乐”呢?教师表扬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肯定他这个问题提得好,再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矛盾处进一步阅读全文,学生联系上下文略一思考,便豁然开朗,对文章的理解也更进一步。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问,使课堂处处闪烁创造的火花。

3.强化反思性阅读

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等等。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教师的引导能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中逐渐深入、逐步全面。

三、创新教学方式,巩固阅读成果

1.力求问题开放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化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如教授《两小儿辩日》,教师问:“从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是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出阐述。这里,学生之所以能萌发具有强烈自主意识和浓厚个性色彩的见解,完全是因为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它犹如一方强劲的催化剂,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2.注重评价延时

《课标》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阅读有尺度 写作才自由 篇9

关键词:作文一体化;语文实践;阅读尺度;有效教学

《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是“十一五”广东省教育科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作文一体化训练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是紧紧围绕现行的初中语文课程,立足单元主题板块的编写体例,结合初中学生写作、阅读、综合性学习的实际,依托快速作文技法,选择、重组、整合、提升而成的,具有鲜明特色。

一、对“初中作文一体化”的认识

1.“初中作文一体化”的界说

“作文一体化”是我们“十一五”广东省教育科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作文一体化训练有效性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指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快速作文为技法、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的写作教学形式。它是语文教材、学生生活和教师写作教学研究等教学资源的一体化,是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一体化,是写作过程与发展性评价手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初中”是指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学段,是对“作文一体化”的时间限制。这也包含着“作文一体化”可以在“初中”之前或之后开展的意味。因此,“初中作文一体化”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学段开展的作文一体化,是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是对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2.“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性质

(1)“初中作文一体化”是一种写作教学新模式。“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环节主要有:活动开启、阅读推荐、主题活动、技法指导、写作实践、成果展示与反思。一个主题学习一般历时四周,课堂教学需用6课时。这些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用“一体化教学安排表”清晰呈现,再加上各教学环节有清晰的操作流程,整个教学过程就特别清晰,便于操作。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发展性评价,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动态过程。

(2)“初中作文一体化”是一种语文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表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作文教学模式,“初中作文一体化”理当是“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积累、感悟、科学训练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语文实践,借用一个说法,就是“培根”,即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语文之根、人格之根。“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其中的“主题活动”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设计有演讲、朗诵、辩论、竞选、摄影、拍卖会、影视欣赏、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形式,是语文实践最有特色和创意的体现。

(3)“初中作文一体化”是写作教学的必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更提出,应注重写作教学与综合性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应多从写作去考察评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就是围绕单元教学主题,把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编在一起,安排在每一个单元后面,与课文阅读教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主题。这是一种提倡,更是一种有效学习的必然。“初中作文一体化”正是积极响应了这种倡导,用“主题活动”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再与阅读相联系,构成了教学内容的完整统一。学生在写作前,有阅读借鉴、活动体验,有感受交流,有技法指导,遵循了写作的科学过程。这是我们追求写作教学有效的必然选择。

3.“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及相互关系

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目标与内容、写作过程进行了选择、重组、整合、提升,“初中作文一体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活动、技法、写作四大教学内容。四大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相对密闭的“主题”学习内容;各“主题”学习内容统一起来,就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自足的写作教学内容系列。它又把发展性评价这一评价手段“内置”各教学内容,使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具有自我评价发展功能。“初中作文一体化”的阅读、活动、技法和写作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阅读、活动、技法,位于底层,构成写作的根基。它们相互联系,互相促进。阅读明确了活动的主题,积累了写作的技法,活动的开展、技法的学习反过来促进阅读理解,使阅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活动为技法的运用提供了最真切、具体的材料,技法的运用让活动中零乱的材料变成有序的写作素材。阅读、活动、技法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共同为写作准备写作的主题、内容、语言、结构等。

写作,位于顶部,是“初中作文一体化”的目标,由阅读、活动、技法三者自然交融而成,受三者制约。但一个个相对密闭的“主题”学习内容,由于有明确的写作目的,也会制约对阅读、活动、技法的选择。

写作、阅读、活动、技法又通过发展性评价这一内置的评价手段,促进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因此,写作的自由受到三者形成的根基限制:根基越宽广,写作在同一高度水平面的位置越自由;根基越厚实,写作越能自由达到可能的高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提高,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同一水平、甚至是低水平徘徊。

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阅读、活动、技法三者任何一个向广度发展,都会使写作的根基扩大。同时,三者只有协调向上发展,根基才能更深厚。这也就意味着,写作要想取得自由,必须在阅读、活动、技法三者的广度、深度和相互关系上下工夫。

二、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

《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是课题的研究成果,以“阅读推荐”“主题活动”“技法指导”“写作实践”的形式,具体呈现了“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它精选教材课文、课外经典与美文,整合教材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提升教师写作教学研究资源,重组写作过程。

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实质上是一种阅读教学行为,是课堂的阅读教学和课外的阅读实践的综合。它是以“阅读推荐”为具体教学内容,以“课文链接”“名著推荐”“美文欣赏”和“阅读积累”的形式展现。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这来自于我们对阅读尺度的精准把握:必需、够用、精要。

这里所说的阅读尺度,首先是一种阅读的标准,是要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的;其次是一种阅读的策略,是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实践,是在充分考量“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及相互关系下作出的明智选择。因此,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具有如下的特点:

1.主题式

这是对教材单元主题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单一、明确的主题有利于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阅读的四部分内容都紧紧围绕明确的主题展开,使某一段时间的阅读视阈相对固定,便于集中精力,利于丰富对主题的认识,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2.主线型

各主题之间呈线性关系。不是直线,而是螺旋线。如四大板块“关注”“体验”“感受”“感悟”的顺序安排,就由浅入深,从直观体验到感受思考,螺旋线发展,遵循了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利于学生能力的逐层提升。每一板块的三个主题,又力争涵括学生同一认知层面的生活整体。

3.主动性

阅读的关键在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激发兴趣的作用。因此,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又给予精神引领、思想熏陶。如“名著推荐”中,选择了曹文轩的《细米》、姜戎的《狼图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龙应台的《目送》等,都是学生特别喜欢读的书目。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然很高,读得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运用,再加上内置的发展性评价方式,让学生能随时调整自己的阅读状态与过程,也会推动学生的阅读向自主、自觉发展。

三、对写作的有效性

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对写作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哪?判断标准是什么?“有效教学”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提出来后,不少专家、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阐述。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广义地说,凡是能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也有人认为,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论述虽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以学生为教学、学习的主体。

1.判断有效性的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的“写作”有具体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但综合起来而言,就是要让学生达到写作的自由,即写作选择的自觉、写作过程的自主和写作评价的自由。这也就成为我们判断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对写作的有效性的标准。

2.对写作的有效性具体表现

(1)促进了学生写作选择的自觉。围绕主题的大量阅读,使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积累,如主题思想、写作素材、写作技法、语言表达等。学生面对每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时,就会有自觉的选择。如2013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目《出错》,就与“关注自我”“关注他人”“体验生活”“体验情感”等主体阅读有直接的关联,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够自觉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内容来写,当然也就能写出较高质量的考场作文来。

(2)促进了学生写作过程的自主。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每一个阅读主题的完成,都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同时进行写作任务。学生就拥有了写作的自主权。

(3)促进了学生写作评价的自由。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随机的评价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形成自动评价:关注自己的阅读态度、关注自己的阅读发展。同时,也就促进了学生写作评价的自动:评价自己写作的态度、写作的发展。在形式上,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觉得哪种方式适合自己,自动选择。

总之,只有阅读达到了写作所需要的尺度,学生的写作自由才会真正到来,这也就促进了学生的自由生长。

参考文献:

[1]王希愚.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麦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J].基础教育参考,2007(6).

为了自由呼吸的阅读 篇10

离高三, 一个相差6年, 一个相差3年, 少受了这么多年语文老师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 成绩却是如此的接近!经过分析发现:这两个孩子有属于自己的大量的阅读。在小学, 他们读了安徒生、格林、格列拂、西游记……童话世界丰富和拓展了孩子想象的天空;在初中, 武松刚毅的个性、赤壁弥漫的硝烟、聊斋曲折的故事、杨子荣林海雪原里的驰骋……又打开了他们的视野, 让他们体验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索、感悟, 有着提高语文修养所必须的大量的语言材料的沉淀。而这, 恰恰是老师的讲授代替不了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约翰生也曾说:“人们现在有一种奇怪的想法, 认为无论什么都要通过讲授来教给学生。我看不出讲授比阅读究竟好在哪里, 因为讲义都是从书本上抄来的。”

而现在的课堂大多都已变成了埋葬学生阅读个性的坟墓:很多教师在课上照着教参书上的标准答案喋喋不休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一篇篇鲜活课文被老师变成了一道道板着冷冰冰面孔的标有标准答案的标准试题。

一堂课下来先是满堂讲, 再是满堂问, 再是满堂练, 再是满堂背。即使用了多媒体和网络, 课堂也不过从人灌变成了机灌、网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去阅读。

这时文本解读已经变成教师的强暴活动, 学生的思想被安放在书本底座上, 用螺钉铆紧。空荡荡的课堂上, 老师戴着教参的面具上演着独角戏!而下面坐的, 不过是一个个书袋、书橱。而老师面对着台下一个个书袋、书橱往往还要“用心良苦”地说:“我是为了你们好……”

当代批判教育学就指责学校与课程均为“圆形监狱”。这是边沁所描述的一种中世纪监狱形式, 中间是一个塔, 环绕着塔的是一圈狱房, 塔里的眼睛可以清楚地看到每间狱房的动静, 犯人却看不到是否有监视之眼, 最后只能将监视内化与泛化, 成为无所不在的凝视之眼。他们将人从外部到内部、从思想到情感、从习惯到本能训练得符合规范, 取消了人思想的可能性。

教育是通往“出人头地”的道路, 学校与教学正在不断界定与雕琢着通往“出人头地”的道路。孩子自在的成长被替换为凝视之中的雕琢以及雕琢之后的扭曲。

当教育时空——一个自在成长的空间被建构成一个圆形监狱, “真”不再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重要的标准是正确。“阅读实践”和“情感体验”都让位给了“标准答案”

现在除了那几册语文课本, 倡导的课外阅读也被蒙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多读书、读好书”被人视作“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举措, 学生的阅读依然强行捆绑在“提高考分”、“提高升学率”的战车上。所读的名家名作寥寥无几, 文化视野狭窄, 语言积累贫乏, 提高语言综合素养和能力成了一句空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 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 就没有帆, 也没有风。阅读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一句话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 也提到了阅读具有个性化, 是读者独立的思想行为。

而我们的学生, 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 书读死了, 思想读枯萎了, 内心读成了一潭死水。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读死书是害己, 一开口就要害人”假如鲁迅先生还在的话, 他肯定又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以“立人”为核心的。“人立而后万事举”。“立人”, 也就是人的全面彻底解放, 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精神自由。

鲁迅先生十分理解儿童的阅读心理, 他认为儿童的阅读不要受到成人的干预, 什么“提高写作水平”、“提高考试成绩”等等, 儿童要能够享受到自由阅读、快乐阅读所带来的精神快乐。

他在《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提到认为孩子应当是健康、活泼、顽皮的, 丝毫没有被压迫的瘟头瘟脑。反观孩子的阅读也应是健康、活泼的, 丝毫没有功利色彩, 不应被应试扭曲。

上一篇:防洪重点下一篇:大坝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