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精神(共4篇)
院士精神 篇1
2013年11月, 笔者参加了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创新管理与实务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根据课程安排, 中科院院士刘宝珺为我们进行了一堂院士讲座, 让我有机会亲耳聆听大师的教诲, 亲身感受名家的风采。
刘宝珺院士, 1931年9月13日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并于1956年毕业于该校的岩石学专业研究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40多年来, 刘宝珺教授在中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0多篇, 出版各类专著近20部。他曾多次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1989年荣获中国地质学界的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荣获“斯潘迪亚罗夫”奖, 是100年来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二十位地质学家, 是我国地质学家此奖的首获者。
一爱国是人才成长的首要因素
刘老在与我们座谈时, 一再提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首要因素是爱国。刘老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中学教师, 母亲善于教育子女, 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出生不久发生了“九·一八事件”, 刚上小学又发生了“七七事变”, 国难当头, 社会动荡, 幼小心灵备受磨难、压抑, 埋下了爱我中华、勇担社会责任和艰苦奋争的种子。中学的六年经历了日本人统治、国民党统治及解放初的新中国时期, 激烈动荡的社会和良好的学校教育培养了刘宝珺这一代人具备的爱憎分明、政治坚定、思维敏捷、作风顽强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 祖国急需地质人才, 中学毕业的刘宝珺, 放弃了校方保送他到南开大学或燕京大学化学系的推荐, 以第一志愿考进了清华大学地质系。大学毕业时, 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他主动申请去大西北, 决心把青春和生命献给那里的建设事业。他始终坚信:一个民族不可能不需要科学, 困难总会过去, 乌云绝不会永远遮住太阳。
在爱国和爱专业的崇高信念支撑下, 刘老选择奔赴大西北, 希望在新中国地学较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建成巍峨高耸的大厦。爱国, 不是空中楼阁的高谈阔论, 而是脚踏实地把爱国主义贯彻于行动中, 把爱国主义体现在对专业的热爱中, 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 刘老十分关心人才的培养工作, 对于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寄予厚望, 认为他们有冲劲, 只要团结一心, 一定会把祖国的各项建设搞好。
二人才培养应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
刘老在谈及此生最大的骄傲时, 只字未提其卓越的学术成就, 而是语重心长地谈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支柱。以伦理道德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 思想价值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 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社会以及民族心理之中的, 是穿越千年传承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兼容和同化能力, 才能如此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正如英国学者波蒂洛说的:“一个民族面临的最大威胁, 既不是来自核武器扩散, 也不是来自国内的恐怖活动, 而是民族内部对自己道德观念怀疑的悲观情绪, 因为一个不珍惜自己民族传统的国家, 不可能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当今人才培养必须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 构筑自己的精神支柱。
三用艺术情怀去宽广人生的厚度
刘老做了一辈子的学问, 最欣赏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物理给我知识, 艺术给我想象力, 知识是有限的, 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这位有着璀璨成就的地质学大师, 却有着那么多的人文情怀, 多才多艺又平易近人。刘老出身书香人家, 受父母影响, 自幼喜欢音乐、体育、文学和曲艺。他酷爱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和狄更斯, 差一点就走上了文学之路;读大学时他是清华篮球队员, 清华短跑队队长;他精通英、德、俄、日四国语言;他会打扬琴、拉二胡, 会唱京剧, 甚至会说相声;他家里有很多他从世界各地寻回来的原版歌剧VCD, 如《茶花女》《阿依达》《弄臣》等。这位年逾八十的老人, 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着实让人感动、感叹。
参考文献
[1]文斌、李岚、刘秀娟.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 2011 (35) :36~38
[2]尹娟、余雪冰、严君.基于生涯规划的导师制行动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36) :86~87
[3]马俊杰.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管理及工作案例[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 :504~505
院士精神 篇2
——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陈温福,一个农家子弟,沈农“土生土长”的第一位博士,用他对农业科学的热爱、执着、钻研和创新,在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沃土上育成了“中国超级稻”,他踩着几代耕耘者的足迹,描绘出了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动人画卷。
2009年底,陈温福教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跃升为我国顶端的农业科学家。这是沈农广大师生长久以来的热切期盼,也圆了沈农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身为沈农人,我深感自豪。
“三农”·志
陈温福教授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心里一直装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装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他的目光穿透稻花飘香的田垄,盯在了农业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国家近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国的农业基础在不断得到加强。”“作为人大代表,国家和人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不能有半点马虎。”他曾连夜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增加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投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建议”,提出保护粮价,控制农资涨价,为农民减负,防止“谷贱伤农”等建议。作为一名当代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院士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的深深感召下,作为沈农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从思想上坚定、行动上促进,时刻关注“三农”,并为研究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献上一己之力。
科研·笃
在陈温福的日历表上,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他的心思一年到头都用在了科研上。他的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正是一位农家娃成长为农业顶端科学家的核心因素。
研究生入学后不久,杨守仁先生就对陈温福“约法三章”:一是立即改学并学好英语,因为国际上的科学文献大多数是用英文撰写的;二是作物栽培和作物育种两个专业的课程都要学,因为只有博,才能专;三是必须学会种稻,因为不会种稻,就做不好稻作科学研究。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样身为一名研究生,我也应该学好英语,陈温福教授后期才改学英语都能学好,何况我本身就是学英语的,更没理由不好好学了;作为一名跨专业的学生,我更应该补充相关专业课程,比如育种学、分类学、遗传学、中药学等,充分发挥药用植物专业的特长,为进一步科研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会种蒲公英,观察蒲公英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种与种之间的差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勇
尽管已经成为院士,陈温福依然奔忙于水稻研究的第一线,关注着超级稻的优质高产。这位农业科学家不断地开始去构思水稻王国中新的宏伟蓝图。每一颗种子都来之不易,这种子的背后是几代科学家的梦想。一粒种子是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怀揣着在这种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他创造了北方粳稻超高产理论,在20多年的时间中育出的4个超级稻品种,他率领的北方超级稻协作组育出了16个超级稻品种,这些品种在百亩连片甚至千亩连片的种植上产量已经达到750到800公斤,并且在不到10年的时间使东北稻区水稻增产了15%。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是需要创新的,创新正是科研的价值所在。(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创新就如新鲜的血液,保持着科研的活力。科研不能抄袭、不是模仿,我们要敢想、敢尝试,不怕挫折和失败,付出必将收获成果。
团队·情
“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钉子,不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没有研究所同仁的通力协作,可能什么事情也干不出来。”
育人以“德”为先。这句话,陈温福身体力行。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陈温福不论多忙都回校主讲。他告诫学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所谓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礼让。他坚信好行为是“修”出来的,告诉学生要时刻注意小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做完实验用具要收拾整洁,“拖鞋不进实验室,高跟鞋不进试验田”。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这让我回想起了刚入学时 陈院士给我们研一新生做的报告,“知足、感恩、先做人后做事”,这些都让我铭记于今。我想,课题组是我的科研支柱,然而更像是我的家,只有团队协作,才会拥有更伟大的科研成果。
沈农·根
陈温福沈农“土生土长”的院士的,一生都奉献在超级稻的研究上。他扎根沈农,这一串串闪光的成就属于沈阳农业大学,他爱沈农如家,多年来,他为沈农培养出博士后8名、博士30名、硕士58名。
作为沈农的一员,我们要有主人翁精神,沈农的发展壮大是我们身体力行的责任。转眼,我已经在沈农校园生活了5年,还将再度过2年多,这所承载我青春与努力的象牙塔,更像是我的精神的家园、梦想的殿堂,我的根注定深深扎于此,相信每个沈农学子皆如此。栉风沐雨,甲子之庆,在母校60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她的发展献计献策,献一份绵薄之力,让沈农精神薪火相传!
院士精神 篇3
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物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时间:2011年4月29日
地点:南京大学
采访对象:祝世宁院士
Q:祝世宁院士,您好!南京大学物理系在全国享有盛誉,作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这么多年来有什么动力一直支持着您走向今天的成功?
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越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越愿意去学。对学生来说,如果你对某一门学科没兴趣,无论老师怎么让你们去学,效果都不会很好。所谓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
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很喜欢看书。自己会琢磨: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呢?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有太阳、月亮?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太阳系外面有银河系,银河系外又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学习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自然界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所以,我便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不断去寻求未知世界的答案。
现在,我60多岁,仍觉得自己了解的东西太少,还在不断地学习和充电。当然,我现在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学,而是带着年轻的老师、研究生们一起学习。我特别希望将自己的知识用在改善社会、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事业中,我更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渴求知识的人,去理解万物、探寻真谛。
小时候,我喜欢看科幻小说、科技期刊。那时期刊品种虽然不多,但是最记忆深刻的科普读物就是《科学大众》,还有就是《科学画报》和《天文爱好者》,这是我当时最喜欢的3本刊物。记得当时《科学大众》《科学画报》是2角钱一本,《天文爱好者》是1.5角钱一本。上中学的时候,我中午不回家吃饭,爸妈会给2角钱让我吃碗面条。而我总是将这2角钱省下,买一本《科学大众》或《科学画报》。有时候,面对杂志里看不懂的知识,我会自己想、自己思考,甚至会拿着疑问去请教老师。看科普杂志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我不但从中学习到知识,更令我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此奇妙有趣!而对知识的执着学习,一直鼓励着我,激励着我。我想,这种狂热的学习劲头,正是支持我一路走来的动力。我希望,所有中学生朋友在学习上也应该保持这样的狂热劲。只有这样,你才能更深入、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Q:祝世宁院士,报纸上常会介绍一些比如大学生去当清洁工,大学生月薪很低,而一些名人、一些著名企业家却没有大学求学经历,所以就有学生认为学习并不重要。您是怎么认为的?
我觉得人应该获取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两方便才算有学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一生从6岁到20岁左右是知识积累和身体发育的过程,也是掌握知识的最佳时间段。所以大部分人会通过学校的系统学习,来掌握知识。当然,有些人也会通过社会实践来完成这一过程。马克思说过,要用人类创造的各种知识来武装自己。我觉得很有道理。不学习的人,是没有办法生存,也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
很多人希望在学校、工作岗位能得到老师、同学或领导、同事的赏识,我觉得这就需要你自己变得“强大”。而一个人要想变大变强,首先要充实自己。最直接地说,就是不要放弃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时机。比尔·盖茨也是读了哈佛大学,退学后才开始创业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当然,一个人并非一定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获取成功。但大部分人是需要经过学校主流的系统学习,才能获取成功。再者,比尔·盖茨公司雇佣的人,还是以通过传统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主。如果雇佣一批中学还没读完的人,他的公司能发展起来吗?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现在高科技发展得如此之快,没有一定的知识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不要看见个别人的成功,就片面以为任何人都可以这样。
Q:祝院士,您好!城市里的学生可能对农村了解很少。当初您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做知青,真正体验了农村艰苦的生活后,您有什么感悟呢?
我高中是在南京的十中(就是现在的金陵中学)毕业的,我经历了从学校到农村,从农村到工厂,再从工厂到学校的过程。
1968年12月份,我响应号召,到盱眙县明祖陵管镇公社插队。当时交通不便,现在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当时从南京经淮阴、泗洪、双沟再到管镇,走了整整一个礼拜。后来我在淮安呆了2年。1970年工厂招工,我有幸被第一批选上,到了沐阳马厂柴油机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刚到工厂工作时,厂里的师傅安排我干最重的工种——翻砂工。这个工作的内容是将铁水注入砂做的中空模具内,等铁水冷却了,再把成型的铸件从模具内倒出,把砂去掉,加工成需要的铸件。通常一包刚出炉的铁水温度高达几百度,有100千克重,加上25千克的沙包,15千克的铁杠子,得两个人抬着在布满铁轨、设备的工作间穿行。抬铁水包两个人步子要稳,步伐必须一致,万一摔倒不是烧伤,就是烧死。当然,行走速度也不能太慢,慢了铁水会凝固,就倒不出来。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我也没有任何抱怨,而是认真、努力地去完成。
几年之后,我被调到了淮安清江拖拉机厂。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我成为恢复高考后首批通过考试的大学生。我是1990年调回南京的,这样算来,我在淮安呆了整整22个年头。在农村的那段日子,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当地工人、农民的生活,他们在—线辛辛苦苦地工作,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源。和过去艰苦的生活相比,我更珍惜今天的生活。而对学生来说,我觉得没有了吃穿这些基本的生活压力,在家长的呵护下,在新时代的召唤中,就应该认真地读书、好好地学习,成为一个有知识的,对生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定是惊天动地的大成就,哪怕只是一个螺丝钉的贡献,也是令人赞叹和佩服的。
Q:祝院士,您好!您对物理这一学科如何看待?
我是做物理研究的学者,在我看来,物理是一门最基本的学科。物就是物质的物,理就是道理的理。物理实际上是研究物质的存在、发展,以及运动的规律等。世界上所有的学科,最终都可以推究到基本物理上面。比如我们这个世界,小到是由分子、原子,再到质子、中子、电子,再到夸克构成。大到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新星、黑洞,宇宙是怎么起源的?为什么会有大爆炸?光是怎么来的?从我们生活来讲,我们人体的组织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内有细胞核、染色体、嘌吟、蛋白质等。任何东西,当你把它推到极致,推到最基本的时候,都会用到力学、热学、电学、声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等,物理实际上涵盖了我们所有科学的基础。牛顿力学解决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可以解决。天文上计算轨道,用到天体力学;化学,实际上是两个原子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今天的手机、电视机、汽车、大气环境、能源等等,都离不开物理。因此物理学得越多越精,就越是个明白人,能够一下看到事物的本质。
我觉得物理应该认真去学,聪明地去学,技巧地学,因为物理的理论基础将为你以后学习更多深奥课程奠定一定基础。
Q:祝院士,您好!目前物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在一两百年内很难突破,您在研究物理,勇攀高峰的时候是以怎样的心态看前人的成果呢?
前人的成果该如何看呢?就拿19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来说,把天上运动和地上运动统一起来,实现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综合。经典力学为科学界带来了很大的贡献,就以海王星和冥王星为例吧,它们都是根据万有引力理论而相继被发现的。当时人们把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看作是绝对的权威,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经典物理学加以说明。19世纪末,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大难题。难题之一就是“以太”的存在问题。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什么叫以太?(以太是一种曾被科学家们假设存在于宇宙中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物理学家们一直想证明它是光、电的载体,但一直无法证明它的存在。而另一朵乌云就是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均分学说上遇到的难题,这个问题同样得不到解决,这一切使得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直到爱因斯坦提出量子论和相对论,才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发现光和电磁波传播根本不需要介质。相对论诞生时,世界上只有几个人能理解,即使现在,真正理解它的人也不多。但是它在物理学上却是非常合理并且为实验所证实的,它奠定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石,它的产生使整个物理学发生了巨大改变,整个世界也随之而变。我们的半导体、晶体管、激光体,都是量子论的应用。
到了20世纪末,人们又开始思索宇宙是怎么来的?是静止不动的,还是膨胀的,亦或者是在收缩?那为什么会膨胀,收缩的原因又是什么?如果是爆炸的,那么它的奇点又是什么?按照我们目前的天文观察发现,宇宙还在加速膨胀,这表现在其他天体正在远离我们而去。那么宇宙最终有两种结果:一是斥力大于引力,宇宙无限膨胀下去;二是引力超过斥力时,宇宙开始塌缩,形成所谓的振荡宇宙。根据牛顿定律和相对论,在星系中位于星系中心和星系边缘的运动速度是不一样的。那么这样就可以推断,这个世界上可能还存在人类所不认知的暗物质、暗能量。暗物质是什么?暗能量又是什么?这又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人类目前能够看到的世界只占5%左右,暗物质占到20%左右,还有70%多是暗能量。
我们的计算机运算速度越算越快,手机越来越小,电视机越来越薄……社会在不停地发展,对科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科学家已经能够做到操纵单个原子、单个电子。去年年底,一个集成最好的CPU上有50万个晶体管,最小的线宽细到40个纳米。集成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如果按照摩尔(英特尔创始人)定律,集成芯片的集成密度每18个月提高1倍,价格就会降低1/2。集成度越高,里面的导线就越来越细,比如细到10个纳米甚至更细,那个时候电路里流动的不是电流,而是电子束,所以人们又面临新的挑战。过去我们做集成电路、芯片、晶体管,它的信号是0和1,也就是开和关,电流通和断的问题。当电流小到一个个电子在跑的时候,处理集成电路又是另外一种情形。现在做的叫晶点,下面做的叫量子,进入量子世界,又会产生很多新的知识,所以人类探索世界是无止境的。
对学生来说,你们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了,但是你们能看到的未知世界也变得更广阔了。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们中的某一位,也可能会从事物理学研究工作,而你的研究很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我相信同学们有这样的潜力和志气,祝福你们!
小记者采访有感
初二(4)邓佳
不因曾经的苦难而心有余悸,只笑谈过往;不因今日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只淡看辉煌。
初二(4)陈越
想钻透某一学问,不仅要对其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要热爱生活、思考生活,要有一种“仰之弥高,攀得越高”的不懈精神。
初二(4)汪屹楠
持之以恒,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奔向目标。
初二(2)章子江
您的话激励着我们,如同照明灯,照亮我未来的路。我真心感谢您!您让我的目标更加明确,让我的经历变得丰富,让我干涸的心得以洗涤!
初二(1)俞果
您谦和的语气、智慧的解答为我的人生添加了重彩的一笔。
初二(8)徐济洲
即使身处物理界的巅峰之位,也毫无自傲之情,这般谦逊的性情值得我们学习。
初二(15)赵家珺
知识不仅是财富,它还是武器,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人类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
初二(16)张驰
您伟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我会谨记您说过的话,成为一个报效祖国、建设祖国、为科学献上一份力的有用人!
初二(4)夏禹
是您那对物理浓烈的爱让您从困苦中走来,时光让您成熟、果断,执著让您勇往直前,最终您登上了成功的巅峰。
初二(15)李宓
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心得体会 篇4
连日来,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有媒体刊文指出,“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他不留财产、不留遗体、不留墓碑,但是,他却留下了很多很多……
一生可以很长,长到度日如年;一生也可能很短,短到白驹过隙。雕琢生命的刻刀就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将刻画出怎样丰富精彩的人生,全凭自己的选择和把握。这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不求无憾,但求无悔。一个“一生家国情,桃李满天下”的“布衣院士”,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怀揣怎样的笃定追求,拥有怎样的洞明练达,才能够坦然无悔地留下这样一座闪光的“无字丰碑”。“永根”有“根”,探寻卢院士一生令人敬仰的精神密码,我们找到了“根”之所在。所以说爱国不只是一种口头上的言语更是一种承诺,许下承诺用一生来坚守这是我们的本分。
【院士精神】推荐阅读:
学习院士精神心得08-16
纪念小文院士07-27
院士论文比08-23
院士专家工作站09-28
院士工作站介绍10-06
“院士专家工作站”材料10-22
院士工作站申报条件05-15
吴良镛院士演讲全文07-01
观看黄旭华院士后有感08-03
院士专家座谈会主持词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