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型结构

2024-10-01

立体型结构(精选6篇)

立体型结构 篇1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总量增长迅速,其中贫困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在社会民生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确保这些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是高校不可回避的社会职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视是我国高校历来的传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物质资助的力度和广度大大加强,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在国家和社会的资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学业,高校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但不能否认,我国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资助工作大都还停留在单一的经济帮助上,鲜有从引导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入手,给予他们在精神、学习和就业等环节更多的关怀,这反映出我们目前资助工作方式的单一性、粗放型和滞后性,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相关工作发展的要求,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1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困难

经济上的困难是贫困生在校期间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最大障碍。贫困生大多知道生活的不易,长期以来养成了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的优良品格。但是高校的贫困生往往是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或是边远地区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高校所在地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活,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他们的生活状况又普遍低于高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这种强烈的对比容易给正处成长敏感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冲击。据调查,相当一部分的高校贫困生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外,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思想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而这往往是我们现行的资助工作中容易忽视掉的部分。

贫困大学生除了经济上,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精神上的困惑。经济上的拮据使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孤僻、敏感、脆弱等复杂的情感,并导致他们的性格发展方向极端化。有的贫困生因自卑而产生过于敏感的自尊,甚至把别人的帮助视为对自己的侮辱;有的却又因自卑而“倚贫卖贫”,过度依赖别人的帮助;有的爱慕虚荣,有的忌妒仇富;有的孤僻多疑,有的又为了寻求外界的接受而待人过于热情等等。这些精神上表现出来的种种困惑与矛盾,不仅严重影响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也对高校内正常的师生和同学关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学业上的压力。经济上的困难迫使贫困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工兼职,他们的学习不可避免地承担了比旁人更多的压力和困难。贫困生大多来自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长期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他们原本就较难适应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和方式的转变,加之在外语、计算机操作、实验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以及学科补考和重修的多重压力的影响下,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并且思想上常处于焦虑之中。这些不利的条件阻碍了他们专业学习上的成长、提升和发展。

(3)就业上的无助。高校的扩招使得当前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贫困生尤其面临着深刻的就业上的担忧。一方面,在个人综合素质方面,迫于成长环境,贫困生大多数存在着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家庭背景的支持和有效的信息来源。此外,求职道路上的经济花销也是贫困生不小的负担。

综上所述,贫困生的大学生活长期处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抑下,这极易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的引导。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精神上敏感、偏激而又脆弱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迫切的是人格上的尊重、学业发展上的关心和社会交往上的融入。由此,我们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建立起物质帮助、精神关怀和学业、就业引导相结合的立体型资助体系就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

针对经济、心理、学习和就业四个困扰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在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起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学业关怀和就业关怀四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立体型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

(1)经济关怀。物质帮助是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主动力。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奖、贷、助、勤、补、减(免)等多种形式构成的混合经济资助体系,在这其中政府财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贫困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财政拨款的资助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开拓更多的渠道来充实资助的力量。目前,一种以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方式来运作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新路径值得关注。

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在大多数高校中已经得到了普及,但传统勤工助学工作容易流于形式,岗位的实际功能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还大有潜力可挖。目前,高校的后勤工作大都已经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由独立的物业公司承担,而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大都和他们有着重叠,这实际上是产生了资源上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探索一种由学校主导,物业公司统一设立管理学生工作岗位,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的勤工助学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一方面节省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勤工助学岗位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这种引入市场化运作的勤工助学岗位还为贫困生提供体验社会的机会,实现了贫困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经济资助和成长成才的有机结合。让贫困生到勤工助学的“市场”中去挣钱,使他们既获得经济资助又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是解决物质上资助贫困生问题的有效政策。

(2)精神关怀。经济资助解决的是贫困生的生活困难,而精神扶助能引导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真正体现了对贫困生的人性化关怀。有效的精神扶助能使贫困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为他人生的发展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在精神扶助体系的建设上要注意三个方面力量的发挥,一是围绕贫困生最熟悉的环境,建设一支学生互助队伍,打造出一支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核心的学生队伍,通过他们与贫困生的交往和交流,实现贫困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和融入,利用社交这一最好的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精神扶助;二是建设一支教师帮困队伍,以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总支)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为核心,从教育教学方面引导、帮助贫困生,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三是依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立一支科研型的贫困生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课题,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专业研究,为精神扶助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3)学业和就业关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贫困生在个人的发展上又往往要承受比其他大学生更多、更大的压力。对贫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业、就业关怀,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并帮助他们顺利的实现就业,这既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针对贫困生学习的弱势,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学习帮扶活动,提高其成绩;针对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欠缺,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接触社会的机会,拓展视野、增长才干,提升综合能力;针对贫困生就业目标的困惑,开展专业的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就业形势,确立好贴近自己、符合现实的就业目标;针对贫困生人脉资源和信息渠道的欠缺,整合学校已有资源,建立专门服务贫困生就业的信息发布平台,帮助他们开拓就业渠道,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是高等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新的形势下开展资助贫困生工作的新路径,不断完善和发展资助制度,确保贫困生从物质到精神以及学业和就业上都能得到及时、稳定和全面的帮助,享受到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成果,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所在。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回避的是这其中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从引导贫困生的全面成长入手,在给予他们经济帮助之外,更应在精神、学习和就业等环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建立起立体型的资助结构,这是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立体型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6.

[2]吕文飞.走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困境的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7(5):162-163.

[3]李静.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4]马绍辉.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今后的工作重点[J].高教研究,2006(5):38-39.

[5]赵正兵.论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完善[J].当代教育论坛,2006(4):114.

[6]周琼,李海山.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反思[J].高教研究,2006(4):23-24.

立体型结构 篇2

一、“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技能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为此,我院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大素养的目标,并提出了构建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理念,使所培养的高职技能型人才既达到有专业技能特“长”,又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基础和较“宽”的人文素养的这样一个长、宽、高的“立体型”高职人才(如图1所示)。

这个立体型三个“面”中的技能素养“面”是由若干能力“线”和一些基本能力“点”所构成,它源于学院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思路,确定了各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能力。

二、“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我系的实践

1.技能素养面的构成。《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矿山工程系的三大支柱专业之一。我们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调研,从工作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岗位能力确定、核心能力等方面,确定了“会编程,精操作,善管理,重安全”的专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工程语言能力”、“基本工艺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基本管理能力”、“基础设计能力”等5个专业基本能力,而每一个专业基本能力又分解成若干能力“点”,根据能力“点”培养要求,确定对应的课程,从而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这就是由每一个专业基本能力“点”构成的能力“线”,进而由这5个专业基本能力“线”构成的技能素养“面”(如图2)。

2.职业素养面的构成。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新生入学开始,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对学生进行专业、行业形势教育,使学生关心行业发展,关注专业方向,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让他们憧憬未来职业,树立职业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教育学生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荣誉、职业理想落实到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专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培养学生树立“6S”意识、团队的相互协作意识、节能环保意识、质量成本意识和勤奋敬业自律精神。

3.人文素养的构成。开设《大学人文》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正义感,具备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开设社团活动和融通讲堂,使学生在各具特色的活动中体验生活、提升素质,拓展心灵。

4.“点、线、面、体”的考核。为了保障“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和效果,我们根据学院“点、线、面、体”立体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分别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点、线、面、体”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由过去的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改为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而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最终由企业人员、学院人员、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用人单位等五方进行综合评价。

(1)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效果以学院为主体,由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进行“点”评价。对大一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所对应的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能力“点”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从而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对专业基本能力培养效果以企业和学院双主体,由企业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进行“线”评价。对大二学生,要求以CAD的形式画出我院教学矿井的生产开采系统、综采工作面的设备的配套情况,标注安全通风线路、设计安全设施、安全避灾线路和避难硐室,并对采煤机等综采设备进行安全运行和常见故障排查,将本专业的《煤矿开采系统》、《矿井通风》、《煤矿机械》、《采煤工艺及工作面管理》、《煤矿安全》、《矿图与采矿CAD》等专业核心开采融为一体,作为对学生技能素养面的综合评价。

(3)在技能素养考核的过程中,以“6S”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作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考评,即职业素养面的考评,与此同时以人文知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职业礼仪、审美情趣等方面作为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核,即人文素养的考评。最终以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个素养“面”,形成全方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体”的评价。

三、“点、线、面、体”立体考核的感想

1.实现由过去的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学习成绩,改为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考评,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由过去单一的以一卷定成绩考核方式,变为边学习边考核的过程考核方式和最终与“企业、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进行“体”的考核,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3.“点、线、面、体”的考核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背景和文理差别等因素,采取了随机抽样考核的方法,比例为10%。我们将会在此增大抽查比例,使“点、线、面、体”的考核成绩更具有代表性。

总而言之,“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是一项新型的评价机制,我们将会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的进行提升和完善,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高职教育的发展。

摘要: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教学探索是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命,是实现人才强校、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运用“点、线、面、体”立体型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大素养,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突出能力本位,循序渐进逐步探索合理的新型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逐步深入专业,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本位

参考文献

[1]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Z].

[2]白伟.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师需具备素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1):13-14.

立体型结构 篇3

在日常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这种“一问一答”式教学方法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常态。学生的思维始终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指导,阅读教学处于随意无序的状态,在难点的突破上缺少教师应有的指导示例,难以提升学生学习艰深知识的能力。

那么何谓语文立体型课堂阅读教学?如何进行立体型课堂阅读教学呢?本文阐述了立体型课堂阅读教学的概念、特点、策略、方法和教学评价,旨在进行一种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梳理。

“立体型”:一是指研究的角度多个,涉及课堂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全部要素;二是指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多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努力达成阅读教学“大气、厚实、精致、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特质;三是指通过对不同的文本体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剖析,作出教学功能价值和教学意义分析,建构起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课堂阅读教学。

“课堂阅读教学”指的是:关注教学的主渠道一—课堂教学。关注语文教学的重心处——阅读教学,着眼于现用教材中的文本阅读和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

所谓“层递性问题”教学法,即围绕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筛选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而层层递进,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思辨和处理,进而得出结论,形成观点的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层递性问题教学”的最基本方法。采用有效的“层递性问题”教学法,关键是要设计出优质的“层递性问题”进行教学。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层递性优质问题”具有以下四个表征。

1.问题“由浅而深”。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对文本进行层递性阅读。

2.能聚合文本焦点。“层递性问题”设计的角度为:针对文本主要信息设问,“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的设计具有导向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能激活学生思维。“层递性问题”的设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首先,问题适度开放,学生有个性阅读体验的空间;其次,问题讲究综合性,有充足的思维容量,能引领学生整体把握和理解文本内容;再次,问题具有情趣性和挑战性,或曲径通幽,或由此及彼,或正答反问等;最后,问题要难度适中,以中等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参照。

4.设置的问题难易梯度合理。一组问题,要讲究呈现的科学性,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前有铺垫,后有照应,体现出阅读的认知规律。

案例《台阶》(获得全国一等奖)

第一层面的问题:

在“我”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具有立体感的“父亲”形象?

生:不服输的父亲。用手去拖青石板的时候,腰闪了一下,“我”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捂着腰。

生:永不放弃的父亲。明明已经老了,却还是要自己动手,不让“我”抬水。

生:倔强要强的父亲。“我”去帮你抢担子,你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还对“我”说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了吗?

生:坚韧不拔的父亲。辛苦了大半辈子,岁月残蚀了你的身体,但是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大山。

第二层面的问题:

师:经过大家的描述,老师的脑子里基本上有了父亲的形象了。但是老师想说,这是一个尴尬的父亲。这又是为什么呢?

师:什么叫尴尬?

生:尴尬就是不自然、十分窘迫、难堪。

师:你刚才说他居然不敢放,为什么觉得这是尴尬的?

生:我觉得他一生都是一个平民,他现在住上了台阶高的房子,刚从一个平民变成现在地位稍高的一个人,他觉得不适应,所以感觉有些尴尬。

师:老师明白了,你觉得父亲他骨子里是一个质朴的人,现在想要他张扬他也张扬不起来。

生:我认为父亲也是突然从一个平民变成了一个稍有地位的人,所以有些尴尬了。

师:他真的有地位了吗?

生:他只是在别人眼里有地位,自己依旧认为自己是农民,一下子到了这么高的地位,感觉有点虚。

师:这样一讲,老师也懂了很多,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要立起来,不仅仅依靠外物,还要靠自身的强大。我们再来看,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我想问: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

师:有没有目光在望他?

生:没有。

师:没有吗?

生:有。

师:有还是没有?

生:有。

师:我们知道,农村办喜事,会有很多人围观,他怎么会说仿佛觉得会有许多人在看他?

生:我觉得他根本没有抬起眼睛去看,所以用了“仿佛”这个词。他觉得自己很尴尬,觉得自己不是真的有这地位。

师:父亲真的是尴尬,他这时眼睛不知该看哪里了,他甚至不敢跟人家的眼睛对视。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话:他尽力想把胸挺高些,无奈他的胸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这里给人的感觉很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他当农民当惯了,农民都是弯腰工作大半辈子,背是驼惯了。还有一层,农民是比较下层的阶级,他一直很谦卑,所以背一直直不起来。

师:由于长期劳作,以及他的谦卑,让他无法挺起胸,到这里我们就理解父亲尴尬的原因了。同时我们也发现父亲的内心其实很复杂。他的外在行动与他的内心心理是有矛盾的。这才是真实的父亲,只有复杂才真实,只有立体才丰满。

第三层面的问题:

这么一个不张扬、不善表达的非常善良的父亲,但他的内心又是如此丰富,他的言行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他的言行让我们感到困惑的还有哪些呢?

生:他明明自己腰闪了,还不要“我”挑,说“我”是凑热闹。

生:一把推开“我”。

生:粗暴。

师:粗暴说明他内心是怎么样?

生:说明了当时父亲很烦躁。

生:一方面是父亲对儿子这种行为觉得很生气,认为儿子瞧不起自己,连扁担都挑不动了,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生气,自己挑个扁担都会闪腰,真没用。

师:说得很好。人老了的时候就总会生气,因为他的力量就要丧失了。这个时候没有人帮助他,而儿子看似帮助的行为,实则是不理解的伤害,所以他只好无奈地对自己生气,这是对生命的愤怒——我怎么就老了呢?还有吗?

生:我觉得父亲内心不仅是愤怒,还有痛苦,他自己心里已感到自己老了,只是不服输,因此内心很纠结,很痛苦。

生:扁担的叫声,写出了父亲内心的痛苦,但是父亲觉得如果就这样放弃的话,又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羞辱。

师:他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认为扁担的叫声把他心里的愤怒痛苦都表达出来了,但是为什么要在“不”字后面加破折号?

生:加破折号,是为了突出这个“不”字,父亲想表明自己是挑得动这担水的,用不着儿子来帮忙。

生:父亲身体非常疼痛,说话的时候气接不上来,不由自主把“不”字延长了。

生:父亲当时是硬撑着的,很痛,但是他不让自己的儿子、妻子知道。

生:我觉得父亲是因为有点生气,才会十分粗暴地一把推开“我”,这里的语气应该是生气的语气,破折号是用来强调的。

这节课是对“层递性问题式教学”的一次实践。在《台阶》的教学案例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对文本的细节有立体的体会,对作者的情思有深切的感悟,创造出了丰富而深刻的教学情境。

其中有三点值得思考:

1.“层递性问题式教学”问题内容集中。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就问题作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引导他们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2.“层递性问题式教学”问题形式灵活。这一教学方法对问题理解多样,学生围绕问题可以自由地言说,减少了多话题所带来的诸多制约,读出了作品的人物形象,读出了作者,读出了自己,个性得到张扬。

3.“层递性问题式教学”所适用的文本范围。一般来说,是有文眼的文本,或者是能筛选出引发学生思考全文问题的文本。

参考文献

[1].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3期。

[2].沈益萍《新课程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新课程》2009年第9期。

[3].孙绍振《多元解读和一元层层深入——文本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8期。

[4].谭倩《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第4期。

立体型结构 篇4

在科技爆炸的年代, 人口急增, 城市住宅建设飞速发展, 积聚扩张的城市吞噬了大片菜地;水源紧缺, 传统灌溉成为水资源的最大浪费;农药泛滥, 有毒的蔬菜正在日益侵害我们的家人健康, 尤其是还不具备足够抵抗力的孩子。家居中的有机瓜菜, 立体型的生态农业, 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家居已不再满足于那种简单的居室装饰风格, 更加渴求希望把绿色、天然、自然生态的环境融入于居室, 在生活和工作中与自然亲密接触, 达到一种轻松, 舒心,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家居的阳台、露台、庭院、楼顶和室内等闲置空间, 进行立体有机蔬菜、水果和花草种植, 从播种、施肥、浇水、开花、结果、收获均为现实版的家居花园、菜园和果园, 集休闲娱乐、观赏、种植、学习、实践于一体。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海外一些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有五成左右靠“自家阳台菜园”自吃自种, 阳台菜园在台湾、香港、新加波、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非常普遍。在休闲空间蔬菜盆景化, 盆景蔬菜化、水果盆景化。除了能让人观赏其娇美的形态和五彩斑斓的色彩之外, 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新鲜、方便的蔬菜, 进而可欣赏和体会自己的劳动果实, 又可以美化绿化城市环境, 符合现在的低碳环保理念;同时它还能使每个家庭成员得益多多:可以成为上班族闲暇时光减压的一种方式;又可以是退休在家的老人活动身体的一种方式;还可以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二课堂, 通过种植蔬菜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生长过程, 不但能学到许多书本难以学到的实践知识, 还可以培养他们爱自然、爱劳动、爱科学的好品质。

家居立体型有机菜园系列产品的出现, 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 全国各地菜价疯涨, 甚至超过肉类的价格。最重要的是,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屡见不鲜, 令人吃起菜来心惊胆颤。拥有一个家庭小菜园, 能吃到安全又便宜的绿色蔬菜是所有城里人难及企及的梦想。家居立体型有机菜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将成为未来低碳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栽培种植模式

3.1 概念

“家居立体型有机菜园”主要针对我国大、中、小城市的住户在自家居住的阳台、露台、庭院、楼顶和室内等闲置空间, 利用大、中、小型盆景架、花架等立体设备, 不施用化肥、农药, 只施用自制的生活垃圾肥、环保酵素、麦克欧根生物肥料、有机营养液、有机营养肥、有机腐熟肥料等, 常年进行立体有机蔬菜、水果和花草的种植。自建“家居立体型有机菜园”, 把绿色、天然、自然生态的环境融入于居室, 不出家门就能感受到春意盎然的花草生命之绿, 品尝到没有污染的可口蔬菜和水果, 从而满足城市居住人群对乡野田园生活的向往, 以及对有机蔬菜和生态生活的需求。

3.2 种植模式

种植模式1:室内的所有空闲处及空间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和花草。

种植模式2:水下养鱼, 水上种菜的休闲种植模式。

种植模式3:采用微电脑自动控制, 自动感应土壤干湿度, 使用城市自来水配合营养土对花卉蔬菜植物进行自动精确浇水施肥, 几乎不用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打理, 特适合忙碌少闲、空间有限的都市人在不同的居室选择使用。

4 推广的可行性

4.1 独特之处

4.1.1 产品独特。

整合众多的科研成果, 秉承低碳环保理念, 成功地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浓缩到城市家居的阳台、露台、庭院、楼顶和室内等闲置空间, 进行有机花草、蔬菜和水果种植, 家人亲手种菜;体验种植情趣, 无毒无害、健康新鲜、看着舒心, 吃得放心。

4.1.2 净化空气。

家居立体型有机采摘园在种植过程中不仅起到了观赏、食用的作用, 还具备净化室内空气、分解室内有害物质、吸收室内甲醛和空气加湿等。产品的水循环系统, 等同于在室内安装了一个加湿器调节了空气湿度, 让室内环境变的更舒适。

4.1.3 绿色环保。

环境的污染, 以及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 蔬菜瓜果有害物质超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让人很不放心。而家庭生态菜园生长期内只使用专用营养液或者自制营养液, 无需农药化肥, 种的蔬菜都是让自己放心的无公害蔬菜, 吃起来更放心, 所蕴含的营养成分也更高。并且可实现水下养鱼, 水上种菜的休闲种植模式。

4.1.4 轻松种植。

家居立体型有机采摘园产品的营养液是由多种营养元素科学调配而成, 营养均衡, 种植过程不需施肥。小菜园产品在无土栽培过程中所涉及的养液循环、温度极限控制、湿度的调节等, 根本不需人为调控与管理, 计算机系统可智能地帮你实现。4.1.5鲜嫩营养。菜市场的蔬菜往往是经过长距离运输后才周转到消费者手上, 鲜度有限。储存蔬菜不仅会产生有害物质, 而且会发生营养素的损失。试验证明, 在30℃的屋子里储存24h, 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 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则上升了几十倍。蔬菜本身含有硝酸盐, 硝酸盐本身无毒, 然而在储藏一段时间之后, 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 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 它在人体内与蛋白类物质结合, 可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酸盐类物质。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肥料。给蔬菜施肥没有错, 问题在于人们往往大量、单一地施用氮肥, 超过了植物的需要量, 或是在要收摘之前还在施肥。由于植物来不及把它们全部用来合成营养物质, 只好以硝酸盐的形式留在蔬菜中, 成为隐患。营养丰富的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较根类、茄果类蔬菜更高。而家居立体型有机采摘园产品现种现收现吃, 当然新鲜。

4.1.6 美化居室。

家居立体型有机采摘园菜园系列产品可以种出色彩斑斓、多姿可人的蔬菜和水果, 摆放在阳台、窗台、居室都可起到绿化美化和家居装饰的效果。远远望去, 鲜绿茂盛的叶子伸展期间, 走得近些潺潺的流水声仿佛使你来到了山涧溪流旁边;管道中种植的芹菜、白菜、苦菜、草莓、生菜等, 仿佛使你置身于乡间田园之中。目前所有叶菜类的品种都可以种进这阳台小菜园, 在流水的浸润与阳光的照射下, 满目绿意当真是秀色可餐。

4.1.7 家庭乐园。

家居立体型有机采摘园是小孩的科普基地是主妇的菜篮子, 是老人的休闲怡情场所, 更是城市空气污染及环境恶化的生态清除及优化系统, 也是未来实现可持续经济可循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阳台及楼顶农业, 用现代的理念去设计, 把它建成一个楼顶花园或阳台氧吧, 成为人们真正的家庭休闲地。

4.2 推广可行性

“家居立体型有机菜园”主要针对我国大、中、小城市的不同住户在自家居住的阳台、露台、庭院、楼顶和室内等闲置空间, 适合不同的人群使用。

4.2.1 大批从农村随儿女进城的老人。

进城的老人十分留念农村种田耕地的田园生活, 成天面对高楼林立的城市还不适应, 把快乐农场提供的种子、肥料、土壤、花盆、工具等带回家, 这些老人可以在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同时, 他们还会感到回到了过去公社集体生活的历史当中, 既能和儿女生活在一起, 也好像回到了农村自己的家园。

4.2.2 城市退休在家的老人。

退休的老人从形影相吊的思念中走出来, 从社区麻将桌上走出来, 和自己的孙儿孙女精心打理着阳台、露台菜园, 种植出比市场更干净的时令蔬菜, 为家庭提供自己的劳动果实, 也和孙儿孙女同时得到快乐, 他们会觉得老有所依, 老有所用。

4.2.3 在外忙碌一天的男士。

平时缺少体育锻炼, 很多时间在生意场上应酬, 酒店、宾馆、浴场等地消磨着他们的时光, 但如果空闲下来或周末在自己的阳台、露台或屋顶通过和泥土、肥料、种子、园艺工具等打交道, 既锻炼了身体, 又消除了上班、应酬带来的疲乏和烦恼。

4.2.4 家庭主妇。

进入菜场不仅仅对菜品的价格很关心, 还对猪肉、牛肉是否注水, 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鸡鸭鱼是否有激素等等这些问题显得非常重视, 因此安全、无污染、有机绿色的食品已经深深的印入家庭主妇的脑海, 快乐农场提供的产品就能保证蔬菜从下种到生芽、开花结果全程无污染, 因此从自家阳台屋顶的家庭农场采摘的新鲜的蔬菜水果是最理想的选择。

4.3 生产成本低廉

营养液费用:家居立体型有机采摘园一个月的营养液费用也就是几元钱。电费:就是使用由微电脑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的水循环系统, 只有六瓦的电机, 一月下来也就是一两度电。水费:水的用量主要是用于蔬菜的生长和水分的蒸发, 一月只需几元钱。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可以提供项目需求各类种子、肥料、设备和技术指导工作。农业的“无土栽培”与家庭园艺设备智能化融合方面获得了实质性突破, 提出了“家居立体型有机采摘园”。利用家居室内向阳、背阳和客厅的所有空间和空闲地方, 种植花草、蔬菜和水果。开发出了“家居立体型有机菜园”用的农场集装箱、有机营养液、有机营养栽培土、有机营养肥料、有机营养芽苗、菜园、空中番茄、空中小菜园、无土立体栽培、阳台种菜机、自动种菜机、智能育菜机等系列产品。

5 实施的技术关键

5.1 选用系列品种类型

菜种:四季香韭、大叶菠菜、四季香菜、空心菜、四季香葱、油麦菜、小白菜、油菜、黄瓜;

瓜果:草莓、樱桃、葡萄、甜桔、红枣、无花果、石榴;

花种:金鱼草、太阳花、凤仙花、百日草、紫茉莉、薰衣草、莺萝、蜀葵。

5.2 根据阳台朝向选择瓜蔬品种

5.2.1 朝南阳台:

为全日照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是最理想的种菜阳台。几乎所有蔬菜都是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最好, 因此一般蔬菜一年四季均可在朝南的阳台上种植, 如黄瓜、苦瓜、番茄、菜豆、金针菜、番杏、芥菜、西葫芦、青椒、莴苣、韭菜等。此外, 莲藕、荸荠、菱角等水生蔬菜也适宜在朝南的阳台种植。冬季朝南阳台大部分地方都能受到阳光直射, 再搭起简易保温设备, 也可以给冬季生产蔬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2.2 朝东、朝西阳台:

为半日照, 适宜种植喜光耐阴蔬菜, 如洋葱、油麦菜、小油菜、韭菜、丝瓜、香菜、萝卜等。但朝西阳台夏季西晒时温度较高, 使某些蔬菜产生日烧, 轻者落叶, 重者死亡, 因此最好在阳台角隅载植蔓性耐高温的蔬菜。在夏季, 对后面楼层反射过来的强光及辐射光也要设法防御。

5.2.3 朝北阳台和客厅:

全天几乎没有日照, 蔬菜的选择范围最小。应选择耐阴的蔬菜种植, 如莴苣、韭菜、芦笋、香椿、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在夏季, 对后面楼层反射过来的强光及辐射光也要设法防御。

5.3 根据瓜蔬品种习性选择阳台种植时间

周期短的速生蔬菜:小油菜、青蒜、芽苗菜、芥菜、青江菜、油麦菜;

收获期长的蔬菜:番茄、辣椒、韭菜、芫荽、香菜、葱、等;

节省空间的蔬菜:胡萝卜、萝卜、莴苣、葱、姜、香菜;

易于栽种的蔬菜:苦瓜、胡萝卜、姜、葱、生菜、小白菜;

不易生虫子的蔬菜:葱、韭菜、番薯叶、人参草、芦荟、角菜。

初学者可选择易于种植的蔬菜或速生菜。例如, 青江菜和油麦菜这两种速生菜全年皆可种植、且生长较快速约五、六周即可采收。而苦瓜、葱、姜、等适应性强, 且本身有股特殊味道, 因此昆虫不喜接近, 不需用农药、化肥也能生长得很好。

5.4 根据不同家庭喜好选择芽菜

5.4.1 适合家庭生产的芽菜。

主要是种芽菜, 如萝卜芽、白菜芽、芥菜芽、花生芽、豌豆芽 (苗) 、木耳菜芽、香椿芽、蕹菜芽以及各种豆芽等。

5.4.2 对种子的要求。

一是种子纯度必须达到98%;二是种子饱满度要好, 必须是充分成熟的新种子;三是种子的发芽率要达到95%。

5.4.3 生产用具栽培容器。

立体型结构 篇5

1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意义

家庭体育教育是指家庭成员在有共同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 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共同感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共同分享体育锻炼经验的一种教育。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接受过家庭体育教育的中小学生普遍具有体育锻炼的习惯[1]。

教育学者提出,在新世纪,中小学生的家庭开展家庭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水平、其它方面的文化素质等,使家庭体育教育能够达到复合的效果,这就是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的模式。如果中小学生的家长能够应用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的模式开展家庭体育教育,便能让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范围

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是一种落实体育锻炼主体、充分利用体育锻炼资源、利用多种体育锻炼途径、灵活开展体育锻炼方法的一种体育教育方法,这种家庭体育教育的范围非常广泛。

脑力健身运动。我国的体育运动包括脑力健身运动。这种健身运动主要包含棋牌类运动。经过调查了解到,如果家庭成员不经常开展棋牌类运动,中小学生自主的参加棋牌运动的比例只有19. 79%,反之,中小学生参加棋牌运动的比例便增加至23.6%。

体型健身运动。体型健身运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身体体型,这主要包含健身操、舞蹈、武术等运动。经过调查了解到,如果家庭成员不经常开展健身操及舞蹈类运动,中小学生自主的参加棋牌运动的比例只有13.78%,反之,中小学生参加这类运动的比例便增加至25.12%。如果家庭成员不经常开展武术运动, 中小学生自主的参加武术运动的比例只有23.26%,反之,中小学生参加这类运动的比例便增加至38.72%。

竞技健身运动。竞技健身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竞技性及观赏性。这类运动包含走、跑类及各种球类运动。经过调查了解到,如果家庭成员不经常开展走、跑类运动,中小学生自主的参加走、跑运动的比例只有59.81%,反之,中小学生参加这类运动的比例便增加至71.23%。如果家庭成员不经常开展球类运动,中小学生自主的参加球类运动的比例只有54.57%,反之,中小学生参加这类运动的比例便增加至60.33%。

郊外健身运动。郊外健身运动包含爬山郊游等长距离运动。经过调查了解到,如果家庭成员不经常开展爬山郊游类运动,中小学生自主的参加爬山郊游运动的比例只有13.82%,反之,中小学生参加这类运动的比例便增加至21.36%。

在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中只有应用多元化的家庭体育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全面锻炼,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才能全面提高[2]。

3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途径

3.1结合社会的需要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才市场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专业的技术能力、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在我国,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比如这些学生性格比较孤僻,不会与他人交流,这样的学生就没有团队合作的能力;部分学生个性偏激,遇到事情喜欢怨天尤人,这样的学生就不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这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难以持续发展[3]。

体育锻炼有锻炼身心的作用。比如中小学生在开展体育锻炼的时候,会遇到身体的极限,此时如果学生放弃锻炼,学生的身体就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如果中小学生家长能够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方法突破身体的极限,学生便能渡过这一锻炼难关。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便会感觉到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可怨天尤人,而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这种精神锻炼会成为学生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小学生家长开展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时,要通过体育教育给予学生心理锻炼,使学生从身体至心理都可以持续成长。

3.2结合学生的成长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

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差异性,然而不管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如何,他们都需要充分的开展体育锻炼。以天赋不佳的中小学生来说,有些学生的耐力不足、弹跳力不佳、爆发力不佳,这类学生在达标考核的时候经常不能合格,部分学生会为此不愿意开展体育锻炼。学生的家长要意识到,如果学生放弃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更得不到锻炼,以后学生会容易生病,在学习或工作中会因为体力不足导致精神集中力不够,这会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或工作成绩都受到影响,为此,即使中小学生缺少运动的天赋,亦需要开展体育锻炼。部分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天赋,中小学生的家长可挖掘中小学生的才能,使他们能够得到专业的培养,这类学生如果受到专业的体育培训,可能会成为体育界的明星[4]。中小学生家长要结合学生先天的天赋引导他们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3.3结合现有的条件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

谈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条件,部分家庭条件不佳的家长便提出问题:“如果家里没有条件添置体育设施,又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家长要意识到,如果家庭条件不佳,依然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比如家里有一块空地,便可练习健美操;家里如果有一块木条,可手工将它削成一把剑,让它成为练习太极剑的道具。目前城市的小区一般设置有体育锻炼器材,家长可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免费的设施开展体育锻炼。如果中小学生的家庭收入较佳,中小学生的家长可以为学生添置跑步车这一类的体育设施。中小学生的家长要意识到,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开展体育锻炼的环境,是为了向学生表达一个态度,即家长支持他们开展体育锻炼,家长的态度会成为推动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力量。

4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

4.1挖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中小学生的家长要建构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对某一个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兴趣本身就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体育锻炼。比如有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发现学生在看动画片《灌篮高手》的时候,谈到篮球,说得眉飞色舞,这名小学生的父亲就与他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中谈到的专业体育术语[5]。学生经过父亲的讲解以后,了解到了什么是灌篮、篮下射篮、 后仰射篮、胯下运球等等,对篮球运动产生了兴趣。学生在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的同时,愿意自发的练习篮球技术。中小学生家长挖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便能够应用体育锻炼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

4.2引导学生打下体育锻炼的基础

中小学生的家长要意识到,如果只引导学生开展喜欢的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可能得不到充分地锻炼,为此,家长要为学生打下体育锻炼的基础。依然以那名引导学生开展篮球锻炼的小学生家长为例。那名家长引导学生爱上运动以后,继续引导学生了解开展基础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这名小学生的父亲告诉他,一场NBA的常规赛事,比赛时间为48 min,如果比赛延时,每节需延时5 min。在 《灌篮高手》中,湘北篮球队的主力得分手流川枫、三井寿都因为体能不佳,无法打满全场比赛,所以影响了球队的成绩。为了打好篮球,这名学生每天坚持长跑,开展耐力训练,他的父亲每天陪着他一起长跑,帮助学生锻炼耐力。中小学生的家长为学生打下体育锻炼的基础,便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质。

4.3给予学生渗透体育锻炼的文化

中小学生的家长在开展体育教育的时候,如果能为学生渗透体育锻炼的文化,将能让学生长期维持体育锻炼的兴趣。依然以那名引导学生开展篮球锻炼的小学生家长为例。那名家长应用动画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渗透体育文化。 比如这名家长会经常与学生一起收看最新的NBA赛事,让学生了解现在NBA最有潜力 的新人球 星 、了解NBA的最新规 则 、目前NBA最常应用的篮球战术。这名家长还引导学生观察NAB赛事和国内CBA赛事的差距[6]。慢慢的学生便走出动画片这一兴趣爱好, 真正的了解了体育的文化,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中小学生的家长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文化,能够让学生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掌握更多体育技术,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4.4帮助学生配备体育锻炼的设施

中小学生的家长如果为学生添置与体育锻炼有关的设施,学生就会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与鼓励,从而愿意积极的开展体育锻炼。 依然以那名引导学生开展篮球锻炼的小学生家长为例。那名学生的家长为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学生购买了篮球衫、 篮球鞋、护腕等,这名学生感觉到自己穿上这些服饰就好像一个篮球小明星似的,于是便愿意进入篮球明星的角色中,积极的开展体育运动。中小学生的家长为学生配备体育锻炼设施,学生会感受到亲情力量的支持,这种亲情能成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

5结语

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会让中小学生认为自己在锻炼的时候感觉很孤独,他们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引导、关怀,这使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下降,学生的体质健康便不能有效地提高。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是一种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发展的需求、家庭收入的情况展开的一种体育锻炼模式。这种体育锻炼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持续开展体育锻炼、理解体育文化、从情感的角度得到锻炼的动力,中小学生的家长应用这种模式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全面地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素质。

摘要:传统体育存在封闭性强、趣味性不高等特点,如果在家庭体育教育中应用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中小学生不会愿意自主地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缺乏积极主动性。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是一种落实体育锻炼主体、充分利用体育锻炼资源、利用多种体育锻炼途径、灵活开展体育锻炼方法的一种体育教育方法,在家庭体育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教育方法,能够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课题组将从建立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意义、范围、途径、方法等几方面,结合社会的需要、学生的成长、现有的条件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为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使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更好地发展。

高层住宅结构体型优化设计探讨 篇6

关键词:高层住宅,结构选型,优化设计,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中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这其中包括经济成本、开发方的要求、材料的选取等。用钢量材料成分比重可以体现设计方案的优劣。例如, 在建筑整体可用性和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在相应控制条件下选择含钢量的多少。企业之间投标竞争过程较为激烈, 所以节省用钢量是相当重要的。应该进行用钢量数据的提取、比较、整合、统计工作。这为后续工程进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选用的实例是楼层总数的高度在百米之内 (25~33层) 的情况, 描述了主要构件、类型、设计思路和重点、对比分析包括安全性和含量要素 (含钢量) 等。

1 结构设计定义

高层设计较为复杂, 需要各因素之间协同配合, 以保证安全稳定, 实用性好。现依据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工程理论和实践应用, 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则:

1.1 平面结构设计原则

在平面设计这一项中, 建筑物需要保证传力以及受力的均衡性, 即尽最大可能的要求设计遵循简单这一特性, 避免出现由于受力不均衡而引起的抗震性要素的损失。具体应做到: (1) 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采用简单对称、规则均匀的结构平面。 (2) 要限制结构的长宽比, 其目的就是要在结构设计中控制长矩形平面的使用, 避免过大的扭转效应。还应注意的是, 电梯这一功用性的设施不宜放在角落区, 而在剪力墙筒体上进行上述设备的布置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另外, 应避免采用角部交叠及细腰形平面, 这种结构平面链接较弱, 各部分协同工作能力较差。

1.2 竖直结构设计原则

结构竖向设计的关键是避免承载力及楼层刚度的突变, 避免出现薄弱层。设计中, 应使结构承载力和刚度自下而上逐步减小, 均匀变化, 不出现薄弱层。否则, 在地震力作用下, 薄弱部位将首先出现破坏, 继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建筑立面应尽量采用矩形梯形等规则形状, 避免采用阶梯型。阶梯型建筑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而上部结构刚度减小过快也会引起鞭稍效应。例如, 在剪力墙布置上, 根据自下而上承载力及刚度变化的要求, 可以逐渐减小剪力墙厚度, 降低混凝土标号, 同时控制各层剪力墙轴压比值, 使他们具有合理的延展性。

1.3 设计中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是设计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的表征因素。所以探究一个合理有效量的范围, 对于整体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量包括, 各种比率 (轴压、剪重、刚度、) , 以及层间位移等。不同的参数会维持建筑的不同功能。具体的, 每个楼层依据高低设置不同的轴压比;每个建筑物结构的水平位移是由每层的位移角来决定的, 为了维持结构的稳定, 可以通过调整位移来实现;竖向结构需要刚度比来衡量以有效防止了脆弱不稳定的断层出现。

1.4 功能和效用上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更加的必要和多元, 即在保持一定固定量需求的同时, 满足人们对住房个性化的需要。从经济节约的角度来说, 住房要尽量保持大需求的供给状态, 最大程度上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 同时提升民众对于住房个性化的需求, 即保障个人住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所以, 现在住宅建筑有越盖越高的趋势, 这就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要安全经济, 又要舒适节能。

2 设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 中国地产行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 房价节节攀升, 高层住宅越来越多, 框架、剪力墙结构替代之前的砖混结构成为了时下建筑行业的趋势。相应的挑战衍生出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建筑行业中, 这包括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新的住宅结构需要新的材料, 钢由于生产造价低廉超高强度抗震性好等诸多原因成为了设计师的最佳原则。但是如果只用这一种材料的话, 又存在着劣势, 即成本的高昂和对火耐受性较差。如此钢和以往混凝土结构的结合就成为人们的首选。虽然这样的结构已经将成本减少到最低, 但是也需要克服一些关键部件截面尺度过大的问题。这需要对其进行设计和规划, 以形成更好的形式。除此之外, 实际设计中, 必须要严格把控质量关, 在此基础上, 才能谈及经济上的效用高低。为了保证兼顾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成本的最优, 需要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对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断的进行设计的优化, 而不能毫无根据的套用书本、以及之前工作者的结果。与此同时, 还应该加强方案检验体系的构建, 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操作。

3 设计实例

3.1 设计实例1

某小高层, 主要情况介绍如下:10栋33层的主要住宅楼, 总体高度为101.0m。

地下为两层的车库结构, 配置有存放杂物的储物间, 首层层高4.5m, 为出售的商铺。其余层数均在3.0m。用钢量不能超过80~85kg区间, 并要求主楼第一层的可以照射阳光的花房是半敞开的状态, 其余一般层的结构平面如图1所示。

3.1.1 结构体系及设计要点

受首层建筑功能与用钢量的制约, 主楼落地剪力墙只能集中布置于结构中部的楼、电梯井部位, 其他部位只能设框架柱, 形成图1所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根据高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中的设计原则[2], 为了保证支撑的墙面可以达标, 框架的承受力不能超过整体的一半。增加墙的厚度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优。

3.1.2 优化措施

(1) 减轻荷载:外墙和内墙分别采用不同的混凝土, 楼宇内的装修也应该得到控制, 荷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外墙采用195mm, 内墙采用95mm。

(2) 减小柱截面:具体参数即大楼下面的部分的架构是C55标准的混凝土, 随着楼层的增加, 标准以一定的间隔依次降低。与此同时, 轴压比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3) 利用级别最新的钢材, 即Ⅲ级钢:控制梁截面不大于210×650, 梁纵筋 (fy=360k Nm) 。该种强度的比之前级别的钢材效果会提高1/5以上。

3.2 设计实例2

某小高层, 有5栋30层的建筑物, 高是95.3m。地下部分是一层, 包括地下室、储物间功能;其中每层的钢的用量均不超过63kg。通过大量的实地分析综合考虑, 整个大楼采用不同以往和框架融合的剪力墙结构。但是由于地下部分的墙体受到了限制, 这部分应灵活的进行布置。如图2所示。

3.2.1 结构体系及设计要点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层应部署抗震级别最强的三级钢材, 其厚度为200mm, 与此同时还应考虑由于地下室进出车辆的问题, 空间尽量要求开阔。

除此之外对于竖向不均匀现象的限制也是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 不能让其复杂度增加[3]。

3.2.2 优化设计措施

对于剪力墙延展特性的优化设置, 和上面例子相同。另外, 计划使用钢 (±0.00以上的值) 标准的为45~51kg, 而实际工程中用到的值为 (±0.00以上的值) 为49.05kg, 预期在最终结果的范围之内, 效果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此外, 该建筑物支持地下室进出双车道, 实用性还是比较理想的。

3.3 两者比较

注:转角即转动时振动所引起的。

注:扭转位移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括号数值为楼层号。其中偏心程度是各层的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比。

本文所阐述的上述两个例子的具体性能比较如上图所示:对于小高层大楼的结构设计, 运用实例2的剪力墙, 可以起到更好的配置, 延性、钢使用量的最优化。

4 结论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 得到以下结论:

(1) 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 用钢量选择是进行结构选择的基础, 但首先应该满足建筑设计在功能性上的完备以及结构上的安全标准, 保证调控区间足够大。

(2) 通过实例可以看出, 对于高层建筑物, 剪力墙结构和非剪力墙结构的结合的性能表现的不是很明显。收集的大量的数据显示, 剪力墙结构在自然灾害中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 同时其用钢量也比与非剪力墙结构的混合要低。实践表明, 剪力墙肢长度和厚度的比例在8∶1~10∶1最为适宜。

(3) 很多建筑物存在着扭转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对于该情况应该积极的改进结构的分布, 使其不均的分布能够得到改善, 避免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 保证其基本功能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肖于斌.论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J].科技展望, 2014, 09:107.

[2]张俪耀.浅谈高层住宅建筑中的短肢剪力墙[J].建筑与预算, 2013, 04:53~54.

上一篇:疏散优化下一篇:依托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