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与坚持

2024-10-04

方向与坚持(共7篇)

方向与坚持 篇1

打开这期杂志, 二十多篇行业经济运行报告和《特别策划.东部跨越》栏目里的诸多报道文章, 可以说是一大看点。这些篇章, 内容详实, 观点清楚, 分析透彻, 建议务实, 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继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低于7%以后, 经济触底回升的基本发展态势。这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一揽子计划, 紧跟中央部暑, 坚持调控方向,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应该看到, 自去年下半年起,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遏制我国经济过快下滑的态势, 中央果断决策, 迅速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宏观调控战略部署,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半年多过去了, 效果如何呢?据国家统计局七月十六日公布的数字显示,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1%, 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标志着我国经济快速下滑势头已止住, 进入了企稳回升的新阶段。有专家分析判断, 照次下去, 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持续提高, 今年增速将达到或超过8%。实践证明, 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正确的、有效的。据专家测算, 如果没有中央一揽子刺激计划的拉动, GDP的增长率可能只有1%左右。

应当承认, 在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面前, 在全球经济走向萧条的一片叹息声中, 我国经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能初步开创出企稳回升的局面, 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与全国人民一道团结奋斗、坚韧不拔抗击金融海啸冲击的结果, 是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 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的结果。据报道, 今年一月十四日至二月二十五日的四十天内, 国务院连续召开六次常务会议, 相继审议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项重点产业调整的振兴规划, 足见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不仅思想上重视, 而且拿出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他们如同在指挥一场战役, 身体力行, 靠前指挥,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在看到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巩固, 格局不平衡, 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在这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必须紧跟中央部署, 坚持调控方向, 毫不动摇地全面贯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下大力气, 巩固企稳回升的基础, 保持尚不稳固的回升势头, 为经济全面回复做出更为积极的努力。

方向与坚持 篇2

【时事回顾】

2010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署名文章。文章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文章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有力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知识链接】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为核心的经验就是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既是由中国

共产党的先进性,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决定的,也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充分体现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适合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考查主题】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政治及经济的相互关系。

【备考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坚持改革方向 提高监管能力 篇3

坚持改革克难攻坚做到五个结合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实践中,我们突出抓了五个结合。把各项改革结合起来,总体设计、配套推进。我们把招商、改制、重组、上市和分离办社会、分离辅业、分流安置职工、分离处置债务、破产等改革内容结合考虑,总体设计,配套实施。去年,石油、铁路、煤矿、煤机等系统327所学校(涉及3.6万名教职工,每年9亿多经费)向地方移交;地方大中型企业349个辅业单位(占应分离单位l/2)、17.9亿元资产、2万多名职工与主业分离;50万名国有职工通过社保试点与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银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几百亿不良贷款和股权正在进行剥离和处置;推进了22户企业政策性破产(安置6.1万人)。职工总数占全省国企1/3、原来资不抵债的四大国有煤矿引进了日本伊藤忠、韩国蒲项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鞍钢等国内一流企业,按照境内外整体上市的要求规范运作:通过移交104所学校、辅业单位全部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破产安置近8万名职工、并轨分流6万多职工,以及内部退养、上市公司回购破产重组等措施,将存续企业与拟上市公司彻底脱钩,将其21万名职工全部分流安置;与金融机构协商处置100亿元左右的债权股权;层层招聘集团干部并面向国内外公开竞聘高管人员。这样大规模的综合配套改革启动3个多月,安全没出事故,稳定没出大事,最艰难的下岗职工并轨基本完成。总产量近1亿吨、销售收入200亿元,将有超百亿投融资能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的龙煤集团已经挂牌运营。

把改革与改造发展结合起来,走出先招商改制、后自我改造的路子。桦林橡胶、北满特钢、黑龙江涤纶、佳木斯造纸都曾是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上市公司,前些年政府操尽了心,从国家、银行、股民那里筹集了20多亿元资金,上了4个大项目,但无一例外地上马之日就是亏损、停产之时,把4个企业都拖入了资不抵债的泥潭。这四个企业改制以来,都引进战略投资商,自筹资金、自我融资上了总投资40多亿元的大项目,包括40万吨俄罗斯纸浆厂、590万套子午胎、2.5万吨工业丝、12万吨无缝钢管改造等,基本上没让政府操心,即使将来亏了政府也不承担责任。开始形成企业自我积累、自我融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一批大公司、大集团。哈啤在并购省内外大批企业、形成年产150万吨规模、进入全国前列的基础上,通过股权转让,引发了世界第一(美国AB公司)、第二两大啤酒厂商在香港股市的激烈争夺,并被AB公司以57亿元收购,被称为十年头一回。哈药在整合并购一大批省内企业的同时,又溢价33%,引进世界著名的投资基金20.4亿元,今年将投资10亿元左右上全国最大的TACA、生物疫苗等项目,并实施新一轮兼并重组,销售收入由71.7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以上。北满特钢和辽宁特钢在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后第一家跨省重组,将成为全国最大并进入世界前5名的大型特钢集团。其他具有我省优势的煤炭、煤机、机床、造纸、粮油、水泥等行业,也都在进行集团化战略重组。

把挖掘企业、地方潜力与综合运用东北振兴政策结合起来,筹集改革成本。按国家已出台政策计算,我省地方国有企业166万名职工,需支付改革成本约800亿元,短期内各级政府和企业无法承担。我们的办法是:(1)调整政策降一块。凡保留国有股的上岗职工不给经济补偿;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不搞内部退养;破产企业改一次性交10年养老金为交5年保险金等。75户改制企业45万名在册职工,只有10万人给予经济补偿,人均成本可降到3万多元。(2)各级政府补一块。省市县政府2004年支付社保试点资金19亿元。(3)分期支付缓一块。凡国有股存在的,或国有彻底退出后需用土地等国有资产、财政返还、银行贷款处置等政策支付改革成本的,将政策、资产交给企业,由企业逐年支付经常性改革成本。这样,可延缓支付改革总成本的1/2左右。(4)资本运营筹一块。四大国有煤矿资不抵债4.5亿元,需支付改革成本100亿元左右。我们通过债权、股权重组,向用户借款14亿(支付5l%回购资金),一次性划转股权60亿、核销债权17亿,组建了拥有国有净资产36亿元的龙煤集团,出售股权可收入15亿左右,上市后可融资50亿元左右,通过进一步的资本运营和政策支持,可不需政府另行支付改革成本。(5)各方分担凑一块。龙涤集团资不抵债13亿元,占用上市公司16亿元,欠资15亿元,面临退市、停产、职工闹事的巨大压力。通过政府承担1亿元改革成本,银行对5亿元债务缩水处置,投资商分担8000万元改革成本,股东和股民因计提坏帐分担损失,共同消化了改革成本,初步达到了多赢目的。(6)资产变现出一块。尽管总体上资不抵债,但债务处置后多数企业可以露出净资产,变现后安置职工。哈尔滨就用出售哈啤国有股的10亿元(8年前仅1.2亿元)设立了国企改革基金。

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与强化法治结合起来,保持企业和社会稳定。面对多数改制企业出现群体性事件且信访大幅度增加(仅省国资委就接访1.1万人次)的现实,我们一是严格按政策落实职工的安置补偿。省属企业改制中,没有发生一起因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而造成的群体性事件。二是阳光操作,改制的全过程都向群众公开。龙涤5000多职工有3000多人下岗、内退,曾经爆发几千人围堵厂门、堵塞高速公路事件。我们在改革的几个关键时刻,先后召开三次职代会和一次股东大会。最后一次是在1300名内退职工生活费标准下调到最低工资水平的情况下召开的,会前每天有上百人在厂内聚集,最终125名职工代表投票,120票赞成。三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省直企业因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全部进行了专案查处,并向职工通报结果。航运集团职工集体上访,我们进行了三个月调查,对53个问题全部搞清并一一答复,追回违纪资金330多万元,处分干部4人,群众的合理要求全部解决。四是变“上访”为“下访”。对多年来进京缠访的37起老大难案件,我们会同人大、政协、纪检、劳动、律师等组成听证团,用一个多月时间,深入企业一一听证并做出结论,现已有2/3的事件息访或和解。凡是出现群体性事件,国资委和推进组领导同志都直接到现场与群众对话,讲实情、讲政策、讲法制,并连续多天在广播电视中播放。这样一来,就是有少数人煽动,多数人也不会跟着跑。五是宣传和强化法治。对非法煽动者及时训诫,对犯罪分子依法制裁。一年多来,最大、最难、最乱、最闹的国有企业都在改制,但没有发生严重失控的事件。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四重效益:一是改制效益。民营或混合所有后,有效地堵塞了国有企业的体制性漏洞。黑乳集团混合所有后,严管严罚,去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91%,上缴税金增长116%。跨国公司佳通入主桦林橡胶,去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倍多,扭亏增盈5亿多元,交税由500万元增加到5800万元。二是重组效益。仅四大煤矿统一购销,可增收节支20亿元以上。三是减负效益。改制企业人、债、办社会问题大部分解决。四是招商效益。仅省直改制重组的10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战略投资者将投入资金109亿元(不含贷款)。资产负债率136%、至今陈欠工资4.3亿元的鸡西矿业公司,今年通过招商融资,将开工6个项目,投资28亿元,并进行投资72亿元的煤电项目前期工作。75户改制企业统计,去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9%。省国资委监管的全部工业性集团或公司,去年全部改制,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3%,利润总额由亏损6.4亿元变为盈利5.1亿元,上缴税金增长42%,做到了家家减亏增盈。

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是一场利益的角逐。我们在新一轮改革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五必须”、“五不准”的要求,即改革必须开放式招商,大中型企业原则上不准搞MBO;必须多伙伴选择、多方案比较,不准搞一对一谈判;必须进入市场公开交易,不准搞暗箱操作;必须进行清产核资、审计评估,特别是评出无形资产,“家底”不清的不准产权交易;改制和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过职代会讨论审议,职工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的不准改制。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在2003年下半年果断终止了黑乳集团管理层无形资产不计、债务不担,以不到1000万元低价自卖自买的所谓“改制”。经过审计,资不抵债1.45亿元;经过评估,对无形资产计价,净资产4100万元;经过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举牌竞拍,在承担全部债务的前提下,卖出7900万,从而打响工新一轮国企改革规范操作的第一炮。

在一年多新一轮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坚决贯彻国务院、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规范改制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制定了切合本省实际的一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四见面、五监督、把好七关”的改革监管体系。

全心全意地依靠职工群众,坚持“四见面”。即改革政策、改制方案、职工安置、经济补偿同职工见面,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切实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审议权、监督权。所有的改制企业,我们都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印发到人手一册。明确告知,政策定的,不找不闹,也确保落实;违反政策的,闹到天上也不行。中药联营公司原经营者通过工商注册,把国有企业变成私有企业;通过弄虚作假,把国有资产转为民营资产。职工群众多次上访到纪检、检察机关却查而无果,使职工群众打着反腐败旗号拒绝投资商入主,甚至破坏机器设备。我们派出纪检班子,果断查处了此案,国资委领导又两次直接同群众对话,终于得到大多数职工的支持。黑乳集团在改制中曾多次出现群众聚集、围堵省委省政府和罢工停产事件,国资委领导多次同群众见面,逐一解疑释惑。一位参与罢工的职工在职代会上即席作诗:“乳业腾飞又一春,既是党魂连民心”。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行“五监督”。一是监事会监督。去年共披露问题95个,已解决37个,挽回经济损失2784万元。监事会同志为审核企业的一笔3亿元贷款,几赴北京、深圳、海南,终于把其中借给私人的2000万元找到了可抵押的地皮。二是产权部门监管。围绕3号令的贯彻落实,细化了产权交易的制度和程序,完善了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对省管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和净资产100万元以上的产权出让建立了审批制度,低于上述额度的建立了备案制度。对只有1个转让对象且报价低于评估值的一律叫停,并千方百计地组织多家投资商竞争出让。对各市地规范改制情况开展了检查,查出问题59个,正在进行纠正。针对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股权代表极易被控股方收买、同化的问题,我们探索试行了由国资委派出股权代表的办法。有一家客商多次送钱送物拉拢国资委派出的董事,都遭拒绝。三是纪检监督。去年国资委和省管企业纪委共查办案件497起,处分违纪人员709人,收缴违纪款58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500多万元。仅国资委纪委就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党员干部处分7人,其中移交司法机关1人,开除党籍、公职4人,撤职1人。四是财务总监监督。我们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了20名财务总监,月薪3000元,没有“铁饭碗”。责成他们对较大的开支与企业经营者联签。去年累计联签3亿多元,拒签近2000万元。五是中介机构监督。在中介机构的选聘上,变企业委托为出资人公开竞争优选;在费用支付上,变企业花钱为出资人统一付费;在中介机构执业业绩考核上,建立了专家审核制度、国资委跟踪检查、抽查制度和核准制度。对参与清产核资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26家会计事务所,进行打分考评,评出执业优、良的各9家,对表现较差的后3名今后不再聘用;对参与改制审计、评估的15家中介机构,3家提出警告,1家作出不良记录。省管企业清产核资中,共纠正会计差错1305项,涉及金额23亿元,帮助企业整章建制30余项。根据中介机构提供的报告,我们要求企业对财务管理中的90多项重点问题限期纠正,对126笔资产损失进行了责任追究。对龙煤集团的上市,我们要求中介机构变“包装”上市为“裸体”上市,确保信息披露真实。这样做,优选了中介机构,提升了中介服务质量,节省了中介费用1/3左右。有一个企业为了争取政策支持,多次要求中介机构“变通”,都遭拒绝。

强化国有资本运营、出让中的全程监控,把好“七个关口”。一是清产核资和审计、评估关。竞争选聘26家中介机构,投入500多名注册会计师,1.5万名专业人员,对省管24家企业、875户二级单位全面进行了帐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益认定、资本核实工作,摸清了企业的“家底”。严肃处理了清产核资中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58名责任人,有11名移送司法机关和开除公职,26人被降、免职,30人责令赔偿。查处纠正了审计评估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3个案件。北京德威会计师事务所受外商左右,违规低评国有资产,不服国资委核准结论,我们同外商到中国评估协会仲裁,我方获胜。按现行评估法则,亏损企业评不出无形资产。我们考虑到国有企业半数亏损,但品牌、商誉、客户网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被市场和投资商认可的事实,对绝大多数企业评出了无形资产。二是招商出让关。严防“关系”招商,“一对一”转让。对原来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十余起“改制”进行了查处纠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齐太公司、印尼海鲜楼由私人手中收归国有并进行规范改制。对新进行的招商改制,一律先审查资质,并多家洽谈,竞争选优。凡出现问题的,有错必纠。一家企业的产权重组,经国资委审查把关,资产价格由企业原定500万元升至1048万元,并改分期支付为一次性支付。三是产权交易关。去年组织384宗产权交易事项,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挂牌、公示,采取竞价拍卖、招标投标、公示转让三种形式进行公开交易,国有资产评估价—7.4亿元,转让价达到8.9亿元,交易中国有资本增值16.3亿元。哈尔滨正阳楼食品公司净资产134万元,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以2007万元成交。四是运行监督关。按照“开正门,堵邪门;强激励,严约束;高待遇,严管理”的原则,出台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建立了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财务动态监测制度,重大事故、重大事件报告制度。为保证信息真实,国资委建立了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财务报告深入基层、重点抽查的制度,检查帐款、帐物、帐帐是否相符。还建立了对监事会、财务总监、有关处室履行监督职责的奖惩制度。五是债务处理关。一方面,我们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为解决一个县逃废信达公司3852万元债务问题,国资委主要领导三次召开协调会,并派联合工作组督办。另一方面,我们坚持按政策协商处置债务,在支持企业改制搞活的同时,也盘活了金融机关的部分债务。因此,国资委成了各金融机关的最佳合作伙伴。信达哈尔滨公司主要领导为解决一个企业的债权股权处置问题,6次陪同我们进京。在不良资产处置中,有个私营业主花90万元购买了一个改制企业870万债权,然后通过法院判决,强制执行超过870万的国有资产。全省类似案件达200多起。为此,我们多次向高院反映情况,引起了最高法院和中央领导的重视。现已暂停受理此类案件。六是把住民主参与关。改制企业无一例外地召开职代会讨论审议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通过接待上访和调研下访摸准群众脉搏,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纠正改革中的偏差。七是把住案件查处关。去年省国资委自办的5起案件,都是应群众强烈反映而查,查处中都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查后都惩处了腐败分子,促进了改制和稳定。

建设一支献身改革的国资监管队伍

我省的国资委班子是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攻坚战中锻炼选配的,内部处室领导是公开竞聘上岗的,1/3的公务员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大家充满了推进国企改革的光荣感、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能动地当改革的动力,同时也自觉地当改革的对象,勇敢地承担改革的压力。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委干部平均加班89个工作日。在龙煤集团筹建的3个月中,感动得境内外中介机构110多人也每天工作到后半夜。一位在国外留学和工作多年的中介机构专家说:“我从你们身上改变了对共产党的看法。”

我们把投资商当成“上帝”,有百分之一的合作希望,就百分之百地努力。仅在煤机重组中就登门拜访了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国资委领导向数千名投资者公开了手机号。全委同志对投资商随来随见,有事立刻就办,经常中午不休、晚上加班为投资商办文办事。一位因虚假投标被拒绝合作的外商亲眼看到国资委领导大礼拜中午吃方便面并真诚会见外商的场面,到处进行正面宣传。许多投资者称我们是“客商之家”。去年省国资委收到339件来自企业的文件,包括协调各方的时间在内,平均办结4.4天。有122件在24小时内办完,基层称我们是“企业之家”。这样一种革命精神,支撑着我们打赢了攻坚第一年的战役,必将鼓舞我们夺取改革攻坚的最终胜利。

我省一年多新一轮改革的实践说明,多年不想改而改不动的老大难企业成批地改了,分离办社会、辅业改制、分流安置职工等多年想碰而碰不动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地突破了,各个社会群体对改革的接受程度和承受力增强了,全社会关注的改革成本问题和稳定问题也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破解的。这一切,坚定了我们改革攻坚的信心。

2005年我省国企改革要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产权改革上突破。资产4000万元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262户)全部推开,大部分基本完成。二是在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上突破。做大做强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疗、林产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三是在配套改革上突破。在105万国有企业职工中搞完社保试点;全部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任务;除农垦、森工系统外,基本搞完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推进22户企业政策性破产。

在国有资产监管方面,要实现五个突破。一是在政企、政资分开上突破。逐步把经营性、金融类国有资产纳入各级国资监管部门监管。二是在完善、规范“四见面、五监督、把好七关”的国资监管体系上突破。三是在国有资本运营上突破。搭建融资平台,进行债务和资产重组,筹措改革成本,进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四是在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制度改革上突破。五是在党的建设和干部管理上突破。适应改革的紧迫需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全部公开竞聘国企高、中层管理干部;适应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的新形势,探索由班子管理向股权代表管理的新办法和新的组织形式。

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篇4

经济运行机制, 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方向, 同时我们更应强调国家宏观计划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已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全社会商品流通总额中, 受市场所调节的份额已经占到90%以上。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优化配置资源, 提高经济效率, 推动我们的经济向前发展的优势, 我们应该看到。但是,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在社会领域的国民教育, 医疗保险, 住房供应也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配置, 甚至发展到迷信市场的程度, 从而导致一系列消极后果。这是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 而忽视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 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指导作用, 是在更高层次上计划和市场的一个新的组合, 主要是:第一, 现在的计划是只在宏观层面起作用, 传统的计划则是宏微观全包式的, 而微观的事情在其领域仍是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其次, 该计划只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完善以及缺陷的一种必要手段, 市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过去的行政指令不同的是, 现在的计划是指导性, 战略性, 可预见的计划, 也还有约束和问责职能。我们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排除“计划”的意义。

所有制结构在继续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 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保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前提下,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而不是只有一个毫不动摇”。自改革开放以来, 领导片面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之国有企业管理不善, 以致大量的国有资产变为少数企业高管的私有财产, 个人财富。国有企业管理层腐败变质, 拿着几十万, 上百万的高额年薪工资, 而普通工人一个月只有几百, 几千元。这些难道是公有制的固有属性吗?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要求,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要解决存在的诸如行政垄断, 腐败和内部激励机制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发挥竞争优势, 体现社会公平。

分配关系, 我们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强调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改革开放,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促进效率, 促进生产, 促进经济发展。然而,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富裕后的阶层用其资金推动社会发展的模式已不能达到、实现共同繁荣和社会公平的目标。在这一点上, 必须强调的是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 应更加注重和强调社会公平。除了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 行业垄断, 腐败, 公共产品供应不均等原因, 也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公”降“私”升和化公为私的过程有必然的关系。目前, 在财产占有的差别已成为造成中国的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也承认, 收入差距造成财富数额的多寡, 财产所有权又是收入差异的首要原因, 以下才是个人能力, 教育, 培训机会和健康等原因。要缩小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 并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我们应该是多学科的方法。不仅从财政, 税收, 转移支付, 提高社会保障, 改善低收入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 也要从所有制结构, 财产从属性上来系统解决这个问题, 实现从根本上防止穷人和富人之间分配差距的扩大和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便是邓小平说的, “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就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总之, 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 中国是没有出路的, 以市场为导向走得太远, 也是没有出路的。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而不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完全私有化的, 而不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社会两极化, 而不是社会公平;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 改革开放要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无论是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或经济运行机制, 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只有向正确的方向走去, 改革开放的道路才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①[转载]刘国光: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同样死路一条龙凯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8f3cf0102e1mx.html, 2012-03-20

②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同样死路一条刘国光.人民论坛, 2012-03-20

③辩证地看中国改革三十年刘国光.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09-01-30

④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 2008-11-10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中国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必然性。②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

①理解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②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当代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辨证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教学重难点: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概念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江泽民,就是我们的江主席,最大的理论贡献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家知道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方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方向。打开书本95页,我们第九课的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写板书: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讲授新课:

按照惯例我们先看一下本框由哪三目构成?(学生回答: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建设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和高举旗帜科学发展)这三目实际上讲了两个问题,第一目讲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是什么,二三目讲怎么来发展中国先进的文化。我们先讲第一目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我们的中华文化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知道中华文化在20世纪初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的中华文化差点被西化和被封建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看一下第一个框框。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下“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你认为全盘西化能不能振兴中华文化(学生回答)你认为文化复古能不能振兴中华文化(学生回答)。总之,大家记住这两点,一是学习任何事物我们都要用扬弃的观点,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二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不肯能停留在一个点上。所以说这两种错误的观点是不能复兴中华文化的,也不能产生先进的中华文化,这一点也已经被历史所证实了。(学生回答)大家看第一段,该段一共四句话,讲了我们辉煌过,我们落后过,我们求索过,我们失败过。

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家都晓得吧(学生回答)中国人正是凭着辛勤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终于等来了一个转折点,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下面我们一起来为这句话做一下证明。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给予实践正确的指导,这就为中华文化的重振提供了思想基础。除了思想基础,还需有人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为中华文化的重振坚定了组织基础。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组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是要我们永远铭记的,大家知道是谁吗?(学生回答:陈独秀和李大钊)对,就是他们两个,他们历史上称为“南陈北李”(陈独秀是安徽人,李大钊是河北人)大家第二个框框和文化名人中找一下他们有什么样的历史贡献,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广泛深入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组建了中国共产党)

第三段就讲到了中国共产党,大家看一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学生回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重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而且还创建了先进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大家在第四段找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学生回答)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建先进文化,与实行宽松的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大家可以在专家点评中,大家找一下有哪些文化政策。

下面我们讲第五段,第五段是我们的重点段,大家先齐声朗读一下。我们在分析当代先进文化的含义(学生回答: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总体目标是“四有”公民;基本特征是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性质)

有了先进的文化,就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就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大家在第六段标注,这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讲怎么做来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大家看第二目的第一段我们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大家拿出学法大视野,打开91页,大家划出每段的第一句话。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四个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也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大家看第二段,找出怎样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段的第二句话,讲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第一句话就是它的作用。

既然有核心,必然就有其他的思想或价值体系,那我们怎样来处置这个核心与其他思想的关系呢?中央专门下发了一份文件叫《六个为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下面这一段就是摘自这份文件。首先我们要承认两个事实,一是多种文化并存,二是人们的思想活动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这两个事实就是现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于这两个事实,我们应这样做。

要发展先进的文化,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除了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还要高举一个旗帜。大家在第三目是什么旗帜,这个旗帜包括什么内容,怎样高举这个旗帜。

课堂总结:

殡葬改革应坚持公益化方向 篇6

关键词:殡葬改革;和谐社会;公益化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6—0100—02

一、我国殡葬改革现状

殡葬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组成部分,既涉及到社会经济制度,又涉及到相关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放生产力的必要措施,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殡葬改革进程并不顺利,火化率下滑严重,偷埋乱葬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可以粗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垄断经营,没有吸收社会资本的介入。长期以来殡葬事业由民政部门独家垄断,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民政部门资金缺乏,使得殡葬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殡葬改革工作的需要。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各地具体条例不够规范统一。我国的《殡葬管理条例》由于制定时间较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当今现实;再加上内容不够完整,具体操作起来不够得心应手,《条例》的缺陷便逐渐显露,更细致完整的法规有待出台。另外,各地的具体条例五花八门,不够规范统一,不利于殡葬的有效管理。

3.精神文明建设的缺失。数千年传统造就了各地丧葬习俗五花八门,《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教育了一代代后人,民间的大操大办之风日益盛行。所以,一些经营单位抓住当前中国人盲目攀比的虚荣心理和落后的精神文化状态,过度追求盈利,导致殡葬服务的价格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殡葬改革进程。

二、殡葬改革应确立公益化方向

公益的本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公共产品的优劣既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公平的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殡葬行业享有民政的公共权力和影响力,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这样的机构要讲经济效益,但更要讲社会效益,应牢牢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殡葬服务应该确立公益化方向,具体可以理解为: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应该由政府财政埋单,墓穴则可以作为人的基本服务需求由政府提供保证,这充分符合了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全国各地要逐步形成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

确立殡葬服务的公益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精神文明等各个层面的进步。

1.有利于减轻群众负担,化解社会矛盾。殡葬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殡葬费用的支出,使原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这严重制约了农民家庭经济的发展,使不少家庭重新返贫,由此还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坚持殡葬的公益化是党“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也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有利于推进殡葬行业的全面改革。现在许多地方推行火化殡葬改革非常缓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发现这个改革后需要的花费比土葬还高,自然就有抵触情绪。如果全部施行公益化了,大概老百姓这种抵触情绪也会消失。

3.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殡葬改革工作是一项移风易俗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对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革除丧葬陋俗,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殡葬服务公益化为大前提的殡葬服务体系全面改革

当前,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殡葬服务改革的起步,公益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即努力实现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改革有序化,骨灰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殡葬设施现代化的“六化”目标,这将更有力地推进殡葬服务体系的改革进程。

以殡葬公益化改革为大前提,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结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改革应从这样几个方面具体推进:

1.加强政府自身服务和引导。对于政府提倡的海葬,植树葬、花坛葬、叠葬等,大部分当事人都不满意现状,主要原因是政府自身服务不足,这也是“绿色安葬”没有普遍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1]。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公共服务意识,从殡葬改革的大局出发,以人民利益为重,以政府为主体,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实施绿色殡葬的人进行实质性的鼓励。作为政府实质性的引导,最好是减免实行绿色殡葬人们的丧葬费用或出台一些补贴政策,适当利用经济杠杆作用,以此引导和鼓励节地安葬。

2.加强体制改革。在具体实践中,体制改革的成效是立竿见影的。殡葬行业的“政事分离”能有效地切断“利益链”。如果殡葬管理处从殡葬服务机构中分离出来,会进一步推动殡葬管理部门的体制改革。这样,殡葬管理部门与服务经营机构的利益链条将被切断,殡葬管理部门进入国家行政部门序列,监督殡葬服务经营,这将有利于殡葬的公益化进程。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殡葬改革中的最大阻力应该就是殡葬行业的既得利益者。要彻底消除这股阻力,必须从思想根源转变其错误想法,树立其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动机。把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创新精神运用于殡葬改革的进程当中,要求殡仪服务单位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环境,这样才是发展殡葬服务业的不竭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最有力的一个途径便是加大殡葬改革的宣传力度,不仅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文明教育,逐步抛弃土葬的陋习,改掉落后的精神文化状态,还要加强殡葬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到要热爱殡葬事业和自己的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要从热情周到地为丧葬用户服务做起。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工作计划。对于农村,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土葬的改革上。“入土为安”是国人的传统观念,农村人守着土地,改革难度要大得多。例如,广东部分农村地区遗体火化率越来越低,有的县至今未建火葬场,只能依靠邻县殡仪馆处理遗体,火化率仅为20%多 [2]。土葬的盛行,致使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愈演愈烈,我们的生存空间正在一天天地缩小,所以土葬的改革是首要任务。解决土葬问题的最直接方式应是火葬的免费化。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对生前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由政府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可从重点救助对象起步,逐步扩展到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埋单。对于城市而言,改革的重点则应放在殡葬服务的价格机制上,很多百姓抱怨价格的居高不下,遗体运输、存放、火化、骨灰寄存都是政府定价,那改革就应从价格机制入手。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现行价格管理体制,推行收費公示制度,规范收费行为,设定最高限价,引入竞争机制,消除价格垄断。巴西的殡葬服务就做到在花费上尽量经济,各项服务都明码标价,还可以分期付款,公司会按照死者或家人的意愿做一些特殊安排,但不会擅自增加服务或乱收费用 [3]。巴西殡葬业明码标价、节俭为先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5.进行殡葬服务业改革的全民大讨论,借鉴司法实践中的听证制度,最充分地听取民意。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行政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有表达意见、提供证据等权利。殡葬业改革的全民大讨论,就是借鉴听证制度,在改革措施出台前,先组织自愿参加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群众进行讨论,力求出台最符合人民利益的改革措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民意。国务院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就已向社会征求意见,将火化、骨灰寄存等殡葬基本消费项目以及火葬场纳入公益服务范畴 [4]。这是我国法制的一大进步,也是殡葬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举措。

四、结语

殡葬服务体系的全面改革是一项大事业,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坚持殡葬公益化改革的大方向,服务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利益,这是改革的前提条件;要在借鉴各地区成功工作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这是搞好殡葬改革工作的关键;引入市场机制强化殡葬单位内部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加大服务创新力度,这是殡葬服务改革的最重要一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开展优质服务,把深化殡葬改革与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殡葬权益结合起来,这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不断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宏格.引导与强制并举,构建和谐殡葬[J].科技信息,2008,(18).

[2]杨根来.殡葬管理和服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葛玉红.中国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方向与坚持 篇7

一、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

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信仰,理想信念是全党坚守精神家園的力量源泉。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党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只有找出症结,扬长避短,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被淡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了经济建设,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并不矛盾。然而,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做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致使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相对滞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甚至出现了歪曲我们党的历史,否定党的伟大领袖,调侃、诋毁英雄人物等现象。致使一部分民众把关心和维护自己的群体利益,作为价值评判的尺度。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二)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稳固的冲击

我们的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暂时搁置的倾向,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党员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滋生了一些腐败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动摇了部分群众和党员对党的信赖,使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失去现实载体和凝聚核心的危险。

(三)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带来的挑战

苏联解体以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他们试图通过灌输自己的价值理念,推动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的撕裂和坍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无外乎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文化宣传——芯片,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便捷、高效、广泛、强势的特点,作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主流意识形态蚕食的主阵地;二是以文化商品为载体的西方价值渗透——影片,西方的大多影片都承载着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追求,他们通过影片等文化产品的渗透,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物质生活的诱惑——薯片,1951年美国中情局的秘密文件《十条戒律》中有这样一条:尽量以物质来诱惑和败坏他们的青年,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就是我们成功的一半。因此,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

(四)贫富矛盾问题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

意识形态尽管是抽象的,但不是纯粹空洞的。反而,意识形态往往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考虑意识形态的现实性,空洞地谈意识形态就会使我们走入误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尽管提出了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社会贫富差距。贫富矛盾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共识造成一定的冲击。

(五)新媒体给主导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挑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虽然为人们的信息获得和言论表达提供了平台,成为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减压阀。但是,也加大了我们对党内外意识形态巩固和控制的难度。

二、如何稳固我们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很成熟,也很完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动摇,二是坚持文化领域贯彻“双百方针”。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应该说很成熟、很有效。解决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手段和方法,还必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

一是抓主体责任。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稳固,必须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只有全党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守土有责、常抓不懈,才能持续巩固、长治久安。二是抓学习教育。学习是形成和稳固我们党主导意识形态最现实、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必须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以及党史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和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坚持以教促学、以考促学,达到“教化”党员干部的实践效果,从而使党员干部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三是抓阵地建设。面对当前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性,首先要抓好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主阵地建设,真正使各种媒体围绕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导好声音,释放正能量,同时要抓好县乡两级党校建设,把县乡两级党校作为巩固全党主流价值观的主阵地,通过两级党校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真正达到影响一代人、激励一辈子的效果。四是抓党员队伍。俗话讲: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榜样的力量既是无声的,也是无穷的。党员干部要树立看齐意识,把马克思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断加以锤炼、提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五是抓基层基础。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群众是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在全社会巩固的基础,要围绕党的理论和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抓好基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思想道德的教育,树立典型,强化引导,以点带面,持续巩固。六是抓网络监控。新媒体时代给公众提供了获得信息、表达意愿的平台。但是,往往这种意愿的合法性、局限性、片面性和现实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固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要加大对新媒体的监控力度,重点在思想性、持续性、广泛性和及时性上下功夫,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和社会不良信息对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的冲击。七是抓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致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让全体公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方面,要通过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社会分配更加合理、平等,缓解社会贫富矛盾。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国内、党内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致力形成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上一篇:重组人白介素下一篇:精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