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压力

2024-08-06

职场压力(共7篇)

职场压力 篇1

明明头痛得快炸开, 但一想到完不成任务就可能被解雇, 只好不停地给自己加压……“自寻烦恼”的年轻白领不在少数。为加薪、为升职、为面子, 他们在超负荷工作的同时, 深感“难以承受之重”;疲劳、失眠、脱发、发福, 种种中年以后的常见毛病已提前缠身。心理专家为你调节心情, 放逐压力。

・拆开任务分解压力

除非脱离工作环境, 人们才可能与压力“绝缘”。然而生存的需要、成功的需要, 使人们不得不努力工作, 所以别指望压力会自行消失。但压力也不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大山”, 不妨把它拆开来分而治之。

比如, 别以为自己是“万能”的, 揽下所有责任。碰到一两个月才能做好的事, 别硬逼自己一夜间完成。何不为自己量身设计一个事业规划表呢?分清远期、中期和短期目标, 便能从容应对。

・忙中偷闲舒缓压力

如果生活只有“工作”这个主题词, 压力就会缠绕着你。所以有必要分散注意力, 寻找工作以外的乐趣。休闲一刻, 是舒缓压力的最佳时期。白领常抱怨压力大没时间, 其实忙中偷闲并不难。中午打个盹, 晚饭后步行半小时, 入睡前十来分钟读读报纸杂志, 都能调节情绪。心情愉快了, 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测试: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答案分析:

选A:你属于经营型人才。把经营事业看作赌博或运动, 做事稳妥, 但也很重视新点子, 偶尔冒险。

选B:你属于管理型人才。你很重视人际关系与团体工作, 认为应与之共存共荣, 很用心去掌握对方心情。

选C:你属于专家型人才。有专门知识, 若加倍提升素质, 努力强化自己的专门技术, 在各行各业中都能出人头地, 成为一名行业专家。

职场压力 篇2

互联网不仅仅只是聊天、发E-mail的工具,它还应该成为你的职业生涯中的最好帮手。互联网上的内容应有尽有,花一点时间掌握它,并在平常留心寻找那些最能给你提供帮助的网站,你就一定会常常拥有“柳暗花明”的感觉,甚至能提升你的职业技能。

2.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将你的优点和缺点列出一张表,并让那些熟悉你并能坦率直言的朋友对这张表做出修改。然后决定你该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每项长处并有效避免暴露缺点。

3.克服畏惧情绪

开发出潜力的关键是克服人人都会有的畏惧情绪。你可以从和工作毫不相关的小事入手。比如,主动和刚认识的朋友打招呼,独自一人去看恐怖片等。经常尝试一些你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能让你在工作中也逐渐拥有无所畏惧的魄力。

4.让生活充满秩序

有秩序的生活会使你每天头脑清醒,心情舒畅。每天下班前整理好办公桌,定期清理电脑中的文件和电子邮件都是必要的。另外,千万不要小看家庭生活。事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家庭生活有直接关系。

5.保持平和的心境

不要感到倍受压力,这是保持良好心境的关键,也是职业心态培养所需。为此,你每天至少得从事一种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最好还能在家里开辟出一块能彻底不受打扰的地方,每天去那里呆上一刻钟,在这段时间里,只想积极的、让你开心的事情。

6.不要盲目地相信他人

不要指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会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你会减少很多失望和挫折感。一定要谨慎选择那些你想信赖或想向其一吐为快的人。

7.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金钱、富于变换的生活、挑战的刺激还是不断超越自我?然后想想现在的工作能不能给你提供这些物质条件或精神上的感受。如果两者相去甚远,你就应该考虑变换一下工作了。

8.保持活力

如果你是一名脑力劳动者,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疲劳并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忧虑、紧张或不快的情绪。请尝试着“假装”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兴趣,微笑着去接每一个电话……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很肤浅的事。这是心理学上非常重要的“心理暗示”,要学会用心理管理方法管理自己的情绪。

9.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

生活中,谁都会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好不容易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他却又调往别处;全力以赴作了投标书却因为最后一个数据没有核实而失去了机会……与其让这些无可挽回的事实破坏我们的情绪毁坏我们的生活,还不如让自己对这些事情坦然接受,并加以适应。要记住,有些时候后悔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只要不再失去教训就行。

职场压力的心理自救方法

心理自救处方

为自己构筑健全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疾患,不在职场竞争中输在心理环节上,是每个职业族的生存信条之一。

自我发现心理障碍

生活中有许多细节提示我们,心理状态可能出现偏差。如频繁更换工作时,特别容易对生活中的某些细节耿耿于怀。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生活满意度和成就感下降,遇事易急躁,抱怨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差。

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如正确地自我评价,合理地制定目标,量力而行;科学地安排时间,尽量减少工作量;生活有规律,体育运动适度,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压力。据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上就有不少高级白领前来学习,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掌握心理学知识,教育子女,增进与工作伙伴的交流沟通。

通过饮食来缓解

某些不适。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

学点自我安慰和自我放松的技巧。

譬如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对消除压力,缓解心血管疾病症状非常有利。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养花植树、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可以怡人情志,调和气血,利于健康。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询专家等。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使职业生命长久稳定。

及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合理安排生活节奏。

释放压力,远离职场梦魇 篇3

2007年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我读的是计算机通讯管理专业,在IT行业算热门。三年前本公司通过猎头公司让我跳槽过来,做了这家大型软件公司的开发部副主任。

刚跨出校门那会儿,我曾雄心万丈。可6年职场生涯,我仍只是一个普通打工者。当年班上几位要好的女同学都有了值得夸耀的成就:有的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有的和老公办起私营企业,有的通过跨国婚姻拿到美国绿卡。对比之下,我这个部门副主任的鸡肋职位,还要随时提防着被人抢走。公司这几年每年都在中层实行岗位竞聘,IT行业知识更新迅速,年轻人后生可畏,和公司新来的那些“人丽资本”雄厚的女孩相比,我无论技术还是媚术都处于下风。

再次挪窝?我已没了那份勇气。可真要落聘,在公司平庸地混着,我会痛苦得发疯。就这样,竞争压力和油然而生的不自信,使我对目前这份月薪8000多元的职位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我急欲用马不停蹄的工作证明自己,巩固职位。

按老公的话,每天我都像一个扑在面包上的饥饿者,典型的“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现在的我,社交圈子越发萎缩,不少朋友都逐渐远离了我这个“工作狂”,而家庭生活也逐渐变得无趣。

某个周五的晚上,老公一边看电视,一边点支烟,缓缓地对我说:“我和好朋友约定了,明天我们两家人自驾车到青城山玩。”

我说:“不行!我明天还有工作的事。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老公不悦:“让你周末出门放松一下,是为了你的健康。你现在越来越像个机器人,忽略家人朋友,没有兴趣爱好,成天只知道工作、工作!”

我冷冷回道:“那是因为我对未来有责任感。懂吗?”

于是争吵又起。我和老公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家庭氛围的不和谐使我对工作的依赖有增无减。我期望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上司的赞许中得到一些心理宽慰。

可工作难免有失误的时候。一次,我在进行一个大型企业的网站制作时,出现多处差错。说实话,我在制作时如果稍微请教一下同事,差错本可避免,但我不想这样做,我不想在同事面前显出我的“技无能”。尽管差错得到修正,但我还是很自责。这自责更多的是因为苏董事长的话:“想当年,我是把你作为特殊人才挖来的,你这种失误让我有些失望哦!”想起这句话,我愈发有如履薄冰之感,觉得自己的职位岌岌可危,失眠状况也愈发严重。

此后一周,上班时我突感腰部胀痛,实在无法坚持就去了医院。医生诊断是急性肾盂肾炎,是因为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加上睡眠障碍导致免疫力下降。住院第三天,公司分管人事的副總经理老刘来看我,让我安心治病。我说是小病,过几天就好了。可刘总笑道:“人要会想,该休息时就要休息。”

刘总走后,我反复琢磨他那句话的潜台词:人要会想,怎么想?让我从副主任职位上退下来?现在,我知道自己升职无望,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这个职位……真是感到压力山大,简直是一场没玩没了的“梦魇”。

职场点评:

俗话说: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不出活;压力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职场心理学有个基本原理:一个人处于中等压力状态下,表现最佳;压力过低,表现常常不会好;压力过高,状况往往更糟,压力很可能成为当事人的职场梦魇,导致其从生理到心理的崩溃。

本文主人公整日让自己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一脱离工作就担心害怕、无精打采,并为此影响到个人健康和家庭关系,显然已有焦虑的症状。建议她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以免问题愈演愈烈,给自己和家人造成更多的麻烦。

另一方面,应冷静分析自己究竟应该通过何种渠道,来增加职场竞争力,巩固自己的职位。

同时,还应分析一下上司心目中评价优秀下属的标准是什么,自己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标准?甚至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一下,作为职场人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和别人比拼?

要记住,现代职场有个潜规则:无效的忙碌就是无能。如今很多上司都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

职场压力 篇4

1.“80后”员工的职场特征

“80后”员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 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催生的新一代, 是经历着高等教育改革、市场激烈竞争、网络信息极度膨胀、各种思潮交织碰撞的一代。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造就了“80后”员工鲜明的职场特征:学历较高、创新能力强、求知欲望强、思维活跃、喜欢挑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等。但职业定位不清晰、价值取向多元化、跳槽频繁、个性突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等。

2.“80后”员工面临的职场压力

“80后”员工年龄都是在20~30岁之间, 迫使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职场压力。在生活上, 他们已经或者即将脱离父母而组成自己的家庭, 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将使得其背负着很大的生活压力, 如父母赡养 (或离异) 、家庭成员死亡、结婚、买房、子女抚养、工伤或生病、解雇等;在工作上, 他们也是刚刚接触职场, 处于其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 对整个职业生涯还没有明确定位, 更谈不上规划, 加之对工作缺乏经验, 工作竞争压力巨大, 如组织变革、工作特性、员工角色定位、管理、监督、组织气氛以及组织矛盾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在社会上,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节奏加快、组织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社会环境也迫使“80后”员工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压力, 如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条件、财务问题、住房问题等。[1]

3.EAP是缓解“80后”员工职场压力的一剂良药

员工援助计划[2]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简称EAP) , 是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它通过专业人员为组织、员工提供诊断、评估、培训、专业指导与咨询, 帮助员工自身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目的在于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 并改善企业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EAP作为一种起源于西方社会的服务模式, 在我国的发展受到文化背景、员工观念或意识等方面的制约, 但对于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员工来讲, EAP无疑是缓解其职场压力的一剂良药。

基于职场压力的EAP管理模式构建

1. 职场压力的概念

对压力的定义可将其归为三类, 即刺激模式、反应模式和交互模式。[3]刺激模式, 是将压力看作环境的刺激, 强调社会与外在环境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反应模式, 强调机体在面对外界压力刺激所做做出的反应, 忽视了压力的来源因素;交互模式, 则考虑到了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把压力视为外部环境刺激 (各种压力源) 和内部个体反应 (精神紧张) 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不同学者的不同定义, 本文的将职场压力概括为:当个体对必须面对职场紧张性刺激 (压力源) , 又没有足够能力来承受时而感知的心理、生理、行为紧张的反应过程。当个体感知自己承受力小于压力源的冲击力时, 将会出现不理性解决问题、筋疲力尽、生病、甚至崩溃等状态;而当个体感知自己承受力大于压力源的冲击力时, 将会出现厌倦、疲劳、挫折、不满等状态。

2. 基于职场压力的EAP管理模式

完整的EAP包括了压力评估与诊断、宣传与推广、全员教育培训、环境改善、心理咨询、检查反馈等步骤。而职场压力的EAP管理模式 (见下图) 主要从职场压力源、个体对压力承受力和个体对压力的感知三个方面实施EAP管理策略, 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软实力”和内在长效机制, 促进员工、家庭、组织、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80后”员工职场压力的EAP管理策略

1.消除职场压力源

针对“80后”员工的性格特点及职场压力, 组织管理者应采用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管理机制和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 从造成问题的职场压力源本身去处理, 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 真正从源头截堵职场压力源。

(1) 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完善“80后”员工面临的压力消除机制。根据“80后”员工表现的职场特征和面临的职场压力, 组织需不断完善员工技能培训、沟通培训、工作再设计、工作职责、工作时间、组织愿景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机制来消除工作压力。完善内部晋升机制、薪酬与福利机制、信贷机制、提升企业形象机制等来消除社会压力。采用心理咨询辅导机制、情感关怀机制、员工健康管理计划、员工家庭亲子计划等来避免生活压力;二是, 完善“80后”员工职场压力评估与预警机制。由于“80后”员工从小养尊处优, 压力的承受力较差, 而一旦其承受的压力过大时, 往往会采取一些不理性的解决方法, 给个人、家庭、组织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 组织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压力调查、测量、诊断、评估、预警等机制, 对员工压力带来的消极作用, 尽早发现, 尽早处理;三是, 完善“80后”员工的激励机制。由于“80后”员工具有个性张扬、重视公平、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 在激励他们时, 要把握以组织目标为导向, 重视公平性、差异性等原则, 以“80后”员工的需求特征为基本出发点, 从尊重信任、全面薪酬、职业培训、适当授权、团队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去调整激励机制。

(2) 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办公场地、办公设施设备、工作器具、休闲娱乐场所、甚至安全设施、照明、噪音、空间布局等都属硬环境, 主要在于人的感官感受和便利工作与否;工作氛围、人际关系、流程制度、员工情绪、绩效文化、领导风格等属于软环境, 主要在于员工的心理感受, 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组织环境直接影响着“80后”员工的幸福指数、满意度和忠诚度, 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的激情, 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绩效。因此, 组织在营造自身环境时, 一定要把握“80后”员工的性格特点, 充分发挥“情感”的效能, 对“80后”员工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真诚的关心、尊重、信任他们, 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努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 使其对工作产生兴趣爱好, 对企业萌发热爱之情, 并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增强压力的承受力

(1) 员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是指由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向员工提供个别、隐私的心理辅导服务, 以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使他们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来对待生活和工作。在员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中, 咨询与辅导人员需要具备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发展咨询、教育学、行为科学以及精神医学等领域的专业实践资质, 同时, 又必须相当熟悉和了解所服务的组织机构和员工, 具有公司内部作业流程的一半知识, 并能够理解员工的一般心态和在工作中各种面临的可能问题等。由于心理咨询属个人隐私的服务, 而“80后”员工很在意个人的职场形象, 因此, 心理咨询的一些资料不可外泄。这就需要我们在沟通方式上需要更多的改进, 如使用专家面谈、电话热线、网络邮件、QQ、MSN、飞信、博客、微博等方式隐秘地进行, 真正对员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扰给予建议和辅导。[4]

(2) 压力的释放与平衡。针对“80后”员工解决压力的不理性、生活的不规律、身体素质较差、追求生活工作的平衡等特点, 组织管理者可以在其压力的释放与平衡方式上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如日本的“苦情室”、“茶室”, 施乐、惠普等著名公司的“弹性工作制”, 甚至有些公司设立的“发泄室”等, 让员工过大的压力得到很好地宣泄与释放。同时, 还应倡导“80后”员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有规律地锻炼身体, 平衡饮食结构、建立健康的娱乐消闲模式、培养业余爱好等;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和对压力的不良应对方式, 如吸烟、酗酒等。让“80后”员工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平衡自我、释放压力, 变压力为动力, 使其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3. 强化压力的感知

对于相同的压力源, 由于人体认知、工作经验、社会支持的不同, 对压力的感知评价各异, 会随之产生截然不同的压力反应。因此, 缓解“80后”员工压力的关键, 应从个体认知入手, 通过加强自我功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培训等, 调整他们理性感知及分析所面临的压力。

(1) 增强自我效能。自我效能[5]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胜任有关工作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 是对自身承受能力的一种心理作用。增强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策略包括[5]:自我悦纳、培养兴趣、经验替代、归因训练、行为训练和情感唤醒等。增强自我效能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素质拓训, 将心理学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训练和活动之中, 以更好地解决员工的动机、心态、心智模式、情商、意志、潜能及心理素质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使员工心态得到调适、心态模式得到改善、意志品质得到提升、潜能得到开发等。通过自我效能的增强, 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自己的一切, 正视现实、承受现实、扬长避短, 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2) 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80后”员工更关注的是广阔的发展机会, 希望能够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如果企业的发展平台受限, 他们很容易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为此, 企业可与员工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为员工明晰愿景、岗位轮换、工作丰富化、在职培训等, 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期望结合在一起, 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首先, 自我评估。企业可通过整套人力测评系统, 让“80后”员工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的客观分析与权衡, 使其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职业取向有较为清晰的把握;其次, 评估机会。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 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英文简写SWOT) 等方面, 综合评估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等因素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影响, 使其更好地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再次, 定位规划。确定自身的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并制定相应的长、短期规划, 并根据变化环境不断反馈和评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使得规划更合理。

(3) 完善教育与培训机制。“80后”员工是渴望提升自己的一代, 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因此, 组织管理者应针对“80后”员工在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 系统地完善组织全员的教育与培训机制, 建立一个开放的培训平台, 让其与企业共成长。在内容上, 除了工作本身的技能与知识、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与员工职业生涯紧密联系的培训内容之外, 本文更强调的是, 需要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心态等一系列培训, 帮助员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 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帮助管理者掌握员工心理管理的技术, 能在员工出现心理问题时, 很快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在方式上, 可以采取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的个性化培训, 让“80后”员工自由选择;在方法上, 可以选取团队训练、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模拟操练或行为模仿、沙盘演练、教练法、特别工作指派等适合“80后”员工的培训方法, 让其乐学好学, 并学有所长。

结语

基于EAP的职场压力管理在以尊重“80后”员工的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 采取了适当的管理方法与策略去引导他们、适应他们, 因此, 效果十分显著。但这种管理还需要不断完善包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家庭、朋友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相信, 在多方共同重视和努力下, “80后”员工的职场压力必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80后”员工压力管理[J].中国商界, 2010 (7) .

[2]James Moher.The employee assistance handbook[M].NewYork:Wiley C press, 1999.

[3]时雨, 刘聪, 刘晓倩, 时勘.工作压力的研究概况[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4) .

[4]何红光.EAP系统构建与浙江中小企业和谐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如何消除职场压力 篇5

做好职场三明治必须拥有正确的三明治心态,即职业心态、专业心态,敬业心态,这三种职场心态在现实中是一种递进关系。

职业心态即把三明治的职责看作是职业的需求,是职场人必须客观面对的现实;专业心态即以奉献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前提,做一个有水准又有能量的专业管理者。敬业心态即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团队的成员,并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拥有这样的三明治心态,至少不会把做“三明治”的日子看成苦海无边。

如何无惧压力做一个轻松健康的“三明治”,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三明治”的生存白皮书吧。职场“三明治”是一个被需要的角色,他可能是上司的传话筒,可能是下属的指挥棒,他可能是别人的出气筒,可能是劳神的协调员,但作为职场发展进程的一部分,“三明治”又成为了职业经理们名副其实的必修课。所以在这种被需要的过程中,最好发挥恰当的作用让整个团队不能轻视自己的存在。这里介绍消除压力的四招式。

第一招:心知肚明,夹着尾巴做人

做中层领导,本来就是个“三明治”角色,要讨上层老板的好感,又要把下属管得好好,不容易。如果还是是个外来和尚,下属对公司的了解和关系比自己还多,那就不得不更加小心。因为老员工们之间的的交流和沟通远胜过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承认自己是“三明治”这一现状非常重要的,首先减少不必要的抱怨,第二不要尽早露尽锋芒,第三学会委曲求全,把所有下属的过错先一个人担,让大家看到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第四找合适机会与上司沟通,探讨管理和业务经验,在上司面前尽量做个学生,没有人不喜欢下属的谦虚,以此拉进与上司的关系,也可以在众下属面前扮演是上司信赖的人感觉。

第二招:置换心腹,不动声色做人

没有自己可靠的盟友做下属是很累的,寻找机会让更多自己信得过的人和信任自己的人一起团结工作,多多培养那些价值观和自己相近的人,并鼓励他们创造成绩。并尽可能和他们沟通灌输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和信价值。这样一旦让可靠的,可信赖的下属尽早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力量,这样自己充当管理角色和承上启下的过程就会相当舒坦。对个别难以管理和调教的下属,有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当然关键时刻也可以适当地“清除异己”,只是不能树敌太多太杂,否则后患无穷。

第三招:积累资本,堂堂正正做人

请忘记所有以往的工作业绩。所有的旧成绩都会被新成绩所淹没。所以职场三明治必须用不断创造的成绩说话。中层管理者的作用不仅不能“单干”,而且一定要“群干”,甚至是调动积极性让“他人干”,把团队领导好是在职场生存的必要条件,有团队的支持,有明显的业绩,那么在公司的“江湖”地位就牢靠了。不过不能不把上司放在眼里,那些授予你权力的人,也有机会收回权利所以业绩再好团队再棒,“饮水不忘挖井人”,人前人后一定要多感恩上司的慧眼和培养。这样的三明治至少有蓬松度。

第四招:加速进化,风风光光做人

职场“奔奔”,放下压力去裸奔 篇6

可是时间一长,王宇发现公司制度不合理,很多东西束缚了自己的发展,于是王宇又跳到了一家外资公司。新公司环境好,待遇不错,可是工作压力也非常大。为了巩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王宇经常加班,为自己充电。

每天晚上忙到12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早上6点又匆匆起床,赶往公司。周末加班,节假日没有休假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元旦到了,朋友们都约着去度假或者跳舞放松,只有王宇,一个人坐在家里的电脑前不停忙碌着。终于,忙碌过头的王宇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看着苍白的天花板,王宇也陷入了沉思,这职场真是让人奔波劳碌的战场。

专家点评 :

现在职场中人的状态都是四个字:疲于奔命。加班是家常便饭,过度的体力透支,脑力透支,大家都成了“奔奔族”的成员。工作。生活因此布满压力与抑郁,生活质量下降。究其原因,职场奔奔族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职业规划,没有职业目标,许多人认为做职业规划太早、太虚,不是基层员工所要考虑的,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奔奔族跳槽时不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究竟在哪里,盲目流动成为一大现状。

2.奔奔族们的人生价值观不够明确,不懂得怎样去追求工作的幸福感,盲目跟风跳槽,只会让自己身心疲累。

3.媒体误导,认为年轻人多跳槽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其实频繁的跳槽对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不利。

奔奔族解压四招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压力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以下几种方式可以给您缓解压力:

1.正确评价自己,不要过高要求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做自己可以胜任的事情,对自己有个合理的预期和评价。

2.培养独立的人格,减少他人评价的影响。认识自己的价值,明确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有明确的是非界限,且不能人云亦云,不要被周围所左右。

3.确立切合自己实际能力的职业规划与理想,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来逐步实现。

职场压力与“豆芽菜理论” 篇7

作为未经世事的职场“菜鸟”,从踏入职场上的那一刻起,压力就随之而来,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么一个艰难的“压力期”,比如,接连不断的新任务,无休止的加班,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竞争对手的你争我抢等等,这些都会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热情。

邹浩是公司的高层,最初他只是公司里的普通业务员,每个月领着刚能解决温饱问题的薪水,现在已经是公司市场部总负责人。他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最大的感慨就是“至始至终都感到压力特别大”。

当初是迫于经济压力,无奈之下开始对自己施压,每天要做比别人多几倍的业务。自己努力换来了自己所期望的结果,业绩慢慢地好起来,成为公司最优秀的员工。

业绩好了,做了公司的销售经理,本想现在可以轻松一下,没想随着而来的是更繁重的任务。上司总是不断地给他增加新任务,声称如果完不成要如何如何。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他又开始投入到无休止的忙碌中,甚至要放弃所有休息的时间,来陪客户谈生意。有时候他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在其位,就得谋其职,一刻也不能放松。

邹浩的成长经历反应了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现状,从职场“菜鸟”到职场“精英”,都被重重压力笼罩着。压力已经成为职场新人的通病,其实,这些压力背后隐藏的是当今职场的残酷竞争,苛刻的绩效考核、超强度的工作量,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虚伪、欺骗、不讲诚信等等都是职场压力的罪魁祸首。我看到不少新人,正是毁在了沉重的压力上,从热爱工作到应付工作再到逃避工作。

在职场中,每个人有点压力很正常,无论是来自哪方面的都有它的合理之处。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豆芽菜理论”:人才的成长恰如发豆芽,豆芽放在湿布上,上面还必须要压上石头。没有石头的压力,豆芽长得又长又细,味道很差;有了石头的压力,豆芽才会长得又白又胖,味道鲜美。这说明适当的压力是管理者进取的有效动力。就拿职场竞争来说吧,(其实,这是大多数新人感到压力最大的地方),这是一个市场形势,谁也无法改变,唯一可做的就是在竞争中长本领,求生存。自然界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场中也一样,没有竞争,哪来的生存?

压力是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成为人们难以“承受”的负能量。这种负能量带给人以消极影响,身心疲惫、厌倦沮丧、悲观失望、失去生命活力等等,这时,压力完全转化成为一种情绪。

所以,压力是好是坏,关键在于自己怎么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解。通过调整心态来保持良好心境。

职场“智”语

“压力与抑郁”几乎是现代职场中不可避免的字眼。职场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初入职场,面对职场压力,消极对抗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遭遇职场压力,首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平心静气地思考职场压力产生的根结,理清思路。尔后深呼吸,呼气、吸气。或许就在这呼气、吸气之间,你的所有的职场压力都随风而逝。

(摘自中国工人出版社《正能量·负能量〈职场行动版〉》 编著:苗小刚)

上一篇:制动液的选择与使用下一篇:路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