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对策

2024-07-23

压力对策(精选12篇)

压力对策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士工作繁琐且责任重大, 患者维权意识及服务要求不断提高。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 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 然而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评价不公平等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认真分析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 探讨其应对措施, 对维护患者权益, 体现医院职能, 更好地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护士压力来源

1.1 来自于工作性质的压力 (1) 机械地重复:

机械地重复同件事情是最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的。这里先粗略地计算一下1名护士一天内要叫患者名字的次数, 例如呼吸消化科病房, 共40例患者, 全部输液, 每个人5瓶液体, 一共200瓶, 以4名处置值班护士计算, 平均每人按50瓶计算, 一天内要说至少50遍“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要做至少50遍“三查七对”。 (2) 疲劳:护士工作繁重, 节奏快, 经常穿梭在处置室和病房之间, 体力的付出得不到足够的休息, 往往导致心神不宁。再有就是夜班综合征, 日积月累对护士的健康产生伤害。

1.2 复杂的人际关系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两种人际关

系是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2], 患者受疾病的折磨, 心理状态不同, 知识层次不同, 因为疾病和住院费用的原因, 导致情绪比较急躁, 他们会不良把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医护关系也是主要的压力源, 护士面对的每位医生, 其对护士的要求不同, 再则医生受到社会的认可, 而护士永远是医生的助手, 得不到相应的肯定, 导致心理压抑。另外, 护士和护士之间, 各班护士的工作不是独立的, 需要相互协助, 相辅相成。护士大多是女性, 很容易产生纠纷, 导致工作不协调, 心情沉闷不愉快。

1.3 特殊的工作环境 (1) 护士的工作环境———医院, 是

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 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护士每天要接触不同性格的患者, 应对患者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 既要处理各种应急情况, 又要承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 易产生压抑情绪。 (2) 各种名目的考试检查。业务要提高, 就要不停地学习, 接受各种考试, 年轻护士经验少, 惧怕考试, 年长护士要工作, 要顾家, 还要看书, 会感到力不从心。我们经常要迎接各种检查, 每天的“三风两纪”, 每周的业务查房, 上半年、下半年的卫生局目标检查, 年终的等级医院评审、复审, 中间还夹杂着省市的行风检查、院内感染检查、药品监察等等。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闪失, 要时刻小心谨慎。

1.4 职业风险性的压力由于护士每天面对的是患者及

变化多端的病情, 不确定因素多, 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迅速作出反应, 容不得半点疏忽, 否则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 甚至生命, 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杜绝工作中的差错、事故是每个护士努力的方向。因此, 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的工作, 职业风险带来的压力, 显而易见。

1.5 社会价值不对称造成的压力在市场经济下, 相当

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现象, 认为医生能“开大刀, 收大钱”, 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 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 甚至有的人认为是“高级保姆”, 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这种不公平的社会评价会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及能力。

虽然工作勤奋、努力, 但护士的收入与其护理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呈明显的相关关系, 护士的职称、文凭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肯定和补偿、发展机会, 外出进修学习等问题上的不合理状况, 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 产生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 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产生心理压力。

1.6 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 同时还承担着多种角色, 肩负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 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 难免要消耗护士部分精力, 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增加工作压力。

2 应对措施

2.1 简单地改变一下细节。

就问姓名来说, 不用千篇一律地说“能问一下你叫什么名字吗?”可以改变成“二床, 大娘报一下自己的名字好吗?”“小朋友, 你的全名叫什么?”但是, 绝不可以省略掉这个步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把疲劳的速度减慢。

2.2 放慢节拍。

放慢节拍, 做完工作后, 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完了”、“这个我已经学会了”虽然这只是简单的心理暗示疗法, 但是效果很好。

2.3 适当休息, 放松心情。

首先, 要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丰富其业余生活, 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 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并组织专题心理讲座、座谈、个别沟通等, 引导护士学会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其次, 学会享受生活, 一杯香浓的咖啡或清香的花茶, 柔和的灯光, 漂亮的衣服, 泡个热水澡, 都会使人心情放松。

2.4 学会宽容。

由于工作的繁忙, 你会感到疲惫, 同样你的同事也会感到疲惫, 要学会理解对方, 试着为对方着想, 避免矛盾与冲突, 和睦相处。和谐的工作环境会使你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

2.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 创造和谐的科室氛围。

上级领导部门应注意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工作的不利影响, 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护理任务忙闲不均, 护理人员缺编或配备不足的问题, 根据病房特点计算各工作时段的工作量, 实行弹性工作制, 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 合理调配人员, 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可以建立紧急状态下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减轻护士压力, 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达到劳逸结合。

2.6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士自身应对能力。

首先护士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现实, 提高适应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不断充实自己, 善于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热爱护理工作, 明确护理岗位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学会客观地看待得与失, 通过经常性的活动和比赛等使护士正确认识自身工作价值, 增强自信心。

2.7 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

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 并不断创新, 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 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 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

3 小结

针对护士工作压力源, 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变压力为动力, 使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 掌握护患沟通技巧, 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工作环境, 高超的服务技术, 正确的服务理念, 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玉馥, 周莉.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17 (1) :3.

[2]李春花, 余雨岚.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 2008, 16 (10) :38-39.

压力对策 篇2

有人说“到幼儿园里去看小朋友,感觉个个都是那么地活泼可爱。到小学里,开始出现了差生;到初中,差生的数量就已经占据大部分了;再到高中,老师眼里就没几个聪明的同学了!”

这一种现象的确存在,我想其原因是跟家庭、社会环境有关,还跟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有关。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有了厌学情绪。作为一名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是转化差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要帮助小学生克服厌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不断地从正面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给予强化,使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断克服厌学心理,从而愿学乐学。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下面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对待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一、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二、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当然,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三、家庭教育科学化。

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此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学习,作为家长应该多学一些家教知识,使其家教具有科学性。

四、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仅凭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对患有厌学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五、学校教育内容、方法的更新。

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正确处理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否听得懂,学会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难,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相结合,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更使学生会学。

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的再多,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济于事。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其智商有一定相关,但在相同智力水平下,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决定性作用。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势必造成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毅力,任性、自制能力差等情况。培养非智力因素,首先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有兴趣学生才会去投入、追求、才会自觉学习,只有让学生主观体验学习是乐事,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活动,把学校变成学习生活的乐园,才能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战胜自己的学习惰性,表现出意志力薄弱。意志力不是天生的,靠后天一点一滴的培养。为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从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上培养学生自觉、坚韧、果断、自制的品质。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 中学教师 教师职业压力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分析

职业压力是指由于工作环境的特点或工作中某些使人烦恼的事件导致从业人员的身心紧张状态。而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教师个体与教师职业活动中产生的身心负荷作用。学校的一些个别因素给教师造成了高强度的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根据当前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和特点分析: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国外教师,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整个环境对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冲击很大。随着社会不断前进,来自学生的压力、教师发展的压力都在增加。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所教个体具有独特性、社会支持网络不健全而且对教师期望高、认知缺陷、对个人管理的不利、对教育改革应对不利等。

2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2.1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外部影响因素

(1)学生主体性增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强调主体性,是不断变化的个体。而面对这些变化,许多教师都在努力地适应。社会、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高,他们认为学生的成败完全在于教师,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思想遗留物。21世纪是真正“教学相长”的时代,电脑、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使得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有时会超过教师,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不良问题的增多。学生崇尚自由,当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这份自由的时候,便会向教师的权威发出挑战,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但是教师的责任感在推动着教师必须解决学生问题,此时他们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做出应对,这样过度的职业压力便产生了。

(2)学校管理方式。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的一种学校管理体制。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党总支,规模较小的学校设联合支部)保证监督,学生及其家长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其中问题之一便是将校长负责制理解为“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在一些学校已经成了“校长专断制”,校长在管理过程中,非但不能做到民主管理,而是走向另一极端,独断专行、滥用权力,对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问题,原因是领导和教师关系的恶化。

(3)人际关系。教师每天的工作是与学生接触,所以师生之间是问题多发地带。这个时期学生个性极强,老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极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面对学生这些缺点的时候,有的老师则会恩威并济,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这样的话教师就会面临师生危机,随着学生错误发生的次数增加,教师感觉到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学校的管理机制一方面会促进教师发奋图强;另一方面就会引发教师间的冲突。可见学校的管理机制是教师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人际关系是产生教师职业压力的另一因素。

2.2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内部影响因素

(1)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当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压力时,有的教师表现出焦虑头疼和生活不规律。而有的教师则会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生龙活虎,干劲十足。这种表现的差异是由于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而引起的。例如,持有悲观消极情感的教师在面对学生问题时,会觉得这个问题怎么就让自己遇到了,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消极对待问题。

(2)自我期望与能力的不一致。教师的自我期望与能力的不一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自我期望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矛盾。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都希望自己能够总揽大局,什么工作自己都可以解决掉,不会有求于他人。但是实际工作中,没有哪个人能够真正地不靠别人的帮助而完成任务。因而感到威胁和压力。有的教师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而缺乏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如果不断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会导致过分地驱使自己,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很难看到希望。就会觉得自己的业务能力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因而将会产生压力。

3 解决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政府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缓解教师生存压力。“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经济利益、政治待遇和社会声望。”不仅是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体现。能适当修改《教师法》,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建立公共教育保障机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对城市郊区发放教师津贴,经济待遇决定着一个单位的人才流失的大小。

3.2 社会建立对教师的合理期望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而产生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不时地让教师感受到压力。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勤勤恳恳地奉献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而每当教师犯一点差错都会被新闻媒体所渲染夸大。教师被迫走向完人。社会各界应该理性地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它同其他职业一样,都需要宽容。教师虽然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这是一种主导作用而非主宰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

3.3 学校的组织管理制度民主化

首先,合理地分权授权,使管理权层次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要适时扩大教师权力,使教师能够果断行事,大胆探索。其次,要加强教师民主管理。在多数学校的教师代表、教师职工大会形同虚设的时候,教师便对学校失去信任、失去归属感,从教师的角度讲,加强民主管理有助于使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实现,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教师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再次,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即自主安排教学时间;自主安排工作内容;允许教师的个人观点、个性以及情感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建卫.论工作压力与自我调控[J].心理学,2003(5):19.

[2] 姚立新.教师压力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

[4] 孟育群,宋学文.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 徐富明,申继亮.教师的職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745-746.

护士压力分析及减压对策 篇4

1 护士压力来源分析

1.1 护理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护士在医院处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 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2]。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护患之间、医护之间和护护之间的冲突, 而护患冲突表现的尤为突出。医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小社会”, 护士面对的是饱受疾病折磨, 心理状态、文化程度等均不同的病人。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及“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开展, 护士必须应对病人的愤怒、恐惧、悲伤等情绪变化, 而护士由于自身职业的要求, 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态, 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 这无疑会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此外医护之间的冲突也是主要的压力源, 医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 而护士仍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 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 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及能力, 同时医护协调上的矛盾和冲突, 也会使护士身心疲惫[3]。

1.2 超负荷、紧张的工作状态

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目前国内医院护士严重缺编, 使护士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护士的工作负荷包括脑力及体力两个方面, 临床上病人病情变化多端, 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必须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并迅速做出反应, 同时还要及时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此外频繁的倒班、加班搅乱了护士的正常生理节律, 造成其身体疲乏和心理高度紧张, 经常出现精力不足、头晕眼花、腰酸背痛, 甚至出现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4], 这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而且影响护理质量。

1.3 护士较高期望实现个人价值和不相称的社会地位

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为病人提供超期望值的服务。尽管护理工作繁杂辛苦、技术性强、风险性高、责任心重, 但是护士仍希望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白衣天使”, 所以工作勤奋、努力。然而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晋升机会较少, 其付出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偿, 而且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 从而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 甚至人格异常。所以护士职业形象紊乱的心理压抑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5,6]。

1.4 护士所处的特殊的工作环境

医院既是一个集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复杂体系, 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5]。这种环境带来的许多强刺激既影响病人又影响医护工作者。许多有毒的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核辐射的威胁, 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等, 都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许多职业性损伤也使护士承受着巨大压力。国外有报道, 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监测报道, 每年至少发生100万例意外针刺伤[7], 此外职业性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也威胁着护理工作者。

1.5 护士间存在的竞争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改革也随之而来, 其中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 “全员聘用制”“末位淘汰制”等新的举措在各医院陆续开展。此外由于现代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导致医院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考核, 而这些考核直接与工作、奖金挂钩, 使护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普遍增加, 尤其是45岁以上, 中专以下学历的护士压力最大, 他们年龄大, 身体素质较差。年轻人知识层次低, 从而担心在竞争中落聘。

1.6 护士面临法律因素产生的压力

当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之后, 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使医护人员有“一脚踏在医院, 一脚踏在法院”的感觉。目前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一部分, 也充当了“证据”的角色, 这就要求护士在积极谨慎地为病人治疗的同时还必须为可能的潜在医疗纠纷寻找无过错的证据。所以旨在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若医护人员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把自己卷入医疗纠纷之中。

2 减压对策

压力不总是坏事, 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人们进步和改善工作业绩, 激励人们突破个人极限, 创造佳绩, 只有过度的、无法应对的压力才是有害的[1]。每个人需要做的是协调好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把压力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有效的减压策略是现代社会人的一种生存能力, 对于处在高压之下的护士更需要增加这方面的培训, 以适应医疗行业的快速变化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护士要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沟通方法, 减少矛盾发生。各级主管部门应对护士多些人文关怀。护士积极应对可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铁山, 李殿富.医护人员的压力及压力管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7:394-396.

[2]刘玉馥, 周莉, 秦惠基.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8, 17 (1) :3-5.

[3]华美娜.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分析及预防对策[J].哈尔滨医药, 2003, 23 (3) :71-72.

[4]张锦.ICU护士心身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2) :106.

[5]马爱荣.护士压力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19 (2) :160-161.

[6]郭润莲, 陈颖.护士压力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 2006, 20 (1C) :190-191.

压力对策 篇5

公安基层民警是压力密集型的职业,工作的紧张性、复杂性、突然性和对抗性,经常使基层民警处在压力与焦虑中;生活无序,身不由己,时常使他们感到身心交瘁,每一位基层民警所承受的压力要远高于其他职业人员,其心理压力超负荷早就是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纵观近几年,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受害者日益增多,有些人总以为是基层民警素质不高所致,却忽略了职业压力的客观存在及其产生的危害。探究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增进对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正确认识,寻找缓解、消除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的调适良策,已是新时期公安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在基层公安机关调研的实际情况,对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问题略作阐述,以抛砖引玉。

一、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危害

按笔者的理解,所谓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是指从事公安工作的基层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以致引发的某些反应与变化。例如,在缉拿穷凶极恶的持械犯罪嫌疑人时,会面临可能付出流血或者牺牲代价的境况,使处于临战状态的基层民警陷入既要完成抓捕任务、又要保护自己的“两难”处境,这时因心理不易平静面对,就极易产生心绪不宁、紧张、怀疑等反应。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和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据《法制日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对当地不同职业的精神紧张程度进行研究,以10至0级加以区别。经对150个有代表性的职业研究排序,警察列第二,为7.7级(其他如矿工8.3级,新闻工作者7.5级,政治家7.0级,外交官4.8级,教师3.5级,图书管理员2.0级)①。

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基层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容易造成不良影响。一是易致生理疾病。国内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层民警边要全天候做好本职工作、边要疲于应付辖区的一些“非警务活动”,其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疾病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对基层民警来说,诸如胃溃疡、肝硬化、肾炎、偏头痛、气管炎、肿瘤等,并非陌生的病理名词。二是易致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状态下,基层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压抑、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反应。此外,基层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思维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思维缺少独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不恰当等。三是易致行为偏差。心理压力易导致基层民警的行为发生偏差,并且所致行为偏差会波及基层民警的所有个人生活和工作。诸如,在生活上,家庭关系紧张、夫妻不和睦、离婚以及个人的失眠、赌博、酗酒、自卑甚至自杀等;在工作上,效率低下、缺勤、离职、错误增多、易出事故、遇事退缩不前等。

二、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剖析

(一)基层公安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危险、艰苦、繁忙的特殊性质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

1、基层公安工作具有高危险性。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是对警察工作危险性的形象概括。②我国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民警随时要置身危险的现场、时刻要应付不可预防的危急情况、面对各种暴力行为、面临负伤致残甚至死亡的威胁。基层公安工作异常危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基层民警承受身心压力的必然性。

2、基层公安工作量多面广、辛苦复杂,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是我国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节假日对他们而言往往只是一种象征。据统计,公安民警平均每年要加班120个工作日。派出所民警平均每日工作11、12小时,晚上还要有1/3的警力值勤、备勤,应付突发事件,如遇重要外宾来访和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警卫、保卫工作更为紧张、辛苦。③近年来,为了遏制犯罪急剧上升的势头,坚决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公安机关坚持严打整治方针,持续不断地开展专项斗争和集中行动。在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广大基层公安民警更是放弃休息,以加班加点工作来保证斗争和行动的开展。如社区警务,就有社区内各类人员情况熟悉、重点人口控制、安全小区创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纠纷调处、“四小”场所的管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其中每一项都需要基层民警倾注心血、花费大量的精力,一天24小时在社区忙得不可开交,而工作效果却不能立即显现,一旦个别环节疏漏,则可能功亏一篑。长时间的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必然对基层民警造成一种沉重的身心负担,使一些民警陷入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境况,并且有的基层民警因劳累过度而患上重疾。如我局去年的派出所民警苏阿进因工作劳累不幸发生肝癌病变就是一例。

3、临时性额外任务多使从事基础工作的时间无法保证。各方交派的任务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公安机关各部门都把派出所作为其职能部门,都给派出所派任务、定指标,要派出所填报表、报数据。基层民警整日泡在琐事杂务堆里不得脱身。二是紧急任务多,除了值班、110处警外,基层民警额外加班加点特别多,诸如严打斗争、专项整治、布卡设点、安全保卫、集中待命、紧急出动等,一旦有事,常是全体加班,不时还碰到个别领导交办急如星火的事务,民警再忙也要腾出功夫先办。这诸多的额外差事,挤去了民警下社区的工作时间,使社区警务的基础工作得不到根本保证。一些民警忧虑地说:“种了公家田,荒了自家责任田。”

4、工作要求高、考核严使个别民警难于适应。基层公安工作的各项指标分解很细,考核要求很高,这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警务管理的科学化是有必要的。但是各项指标制定必须合理,使大部分民警努力后都能达到,并要有帮助他们达到要求的具体办法,这样才能发挥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假如一味压指标、出硬招,一些民警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整日担心任务完不成,担心下岗被淘汰,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潜能的发挥。

5、群众工作难开展。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社区警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随着时间步伐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

“试论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对策”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群众工作的难度也与日剧增。一些民警反映,现在群众尊重民警、主动协助民警的少了,而要求民警提供帮助的多了。个别人不管何事,有的甚至不属民警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民警办,办不成就指责刁难,甚至举报。而有的领导对待群众的指责、举报,常不问清红皂白,一味批评处罚民警,挫伤了部分民警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一些同志说:“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仍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叫我们怎么不烦恼!”

(二)基层民警难尽人意的个人、家庭生活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1、在义务方面易产生负罪感。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基层民警许多时间不能与家人相聚和安排分享生活,就是在有限的家居生活中,职业的“综合疲劳症”又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也难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因此和家庭成员之间较易发生角色冲突,难以完成作为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应尽的义务。当父母身染病痛时,是多么需要儿女在病榻前尽孝,但他们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儿女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到这一点。往往我们的基层民警接到亲人病危的电话、电报时,却恰逢某项行动临危受命之际、执行某项重要任务之时。久而久之,基层民警在心灵深处埋藏着愧对父母、愧对家属、愧对子女的强烈情结,心理极易被严重的“负罪感”之阴影所笼罩而难以自拔。

2、在情感方面潜藏着难言的苦楚。基层民警也是人,但是他们却常常没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子女希望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的时侯,他们可能正在胡同里巡逻;妻子在分娩需要照顾的日子里,他们可能正在异乡追捕犯罪嫌疑人„„基层民警的情感需要是有缺陷的。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缺乏感情交流,时间久了,家庭生活出现不协调,亲子关系疏远、夫妻难于沟通、家庭隔阂严重等等。如此难言的心理苦楚,基层民警不得不面对和默默承受,而情绪情感之能量却难以得到宣泄。

3、在欲望方面存在心理受挫感。作为社会成员的基层民警自有他们七情六欲的个人需要,但是他们有些个人需要却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心理受挫感,进而产生心理压力。一般而言,基层民警较多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个人问题:一是个人入党、评先进、提职等需要。大多数同志渴望获得这些荣誉并非仅是名利的需要,他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工作成绩和能力被人们所认可的心理需要。二是个人想进修,想获得高层次的学历文凭等发展的需要。进修深造、提高自己,这也是民警内心深处希望被人承认、被人尊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三是个人和家庭的隐忧难以排解。如婚恋问题毫无进展,会有一种形影相吊的孤寂感;社会上实行减员增效,公安机关内部实行下岗分流之后,一些同志担心自己会提前退休或被分流出去;还有家属下岗、子女教育、就业、个人住房、家庭生活质量等问题。在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之际,这都成了一些民警心中挥之不去、排之不掉的心理困扰,容易导致基层民警的心理不堪重负而压力倍增。

(三)基层民警所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1、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相比造成心理失衡。基层民警也同其他人一样,盼望着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但是所从事的高付出的警察职业的低收入状况与其他“清闲职业”的高收入相比存在着太大反差,这种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基层民警心态失衡,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基层民警队伍中,相当比例属于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有的家属下岗,家庭经济生活困难,而公安民警的工资待遇尚未能达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对应的水平。这不能不影响到相当部分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从警人员的心态。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带来心理压力。基层民警接触的社会阴暗面较大、诱惑较多、人际关系较复杂。所以他们还得抵拒社会上的“灯红酒绿”、“一切向钱看”、“权钱交易”、“攀比斗富”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面对亲朋好友甚至某些领导的说情风,个人经济生活负担状况,金钱美女的诱惑,如何予以处理便对民警直接构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这些不正之风与民警的价值取向、生活感受相悖而又得势时,他们更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不足,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意义,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3、不全面的、欠公正的社会评价易演变成心理压力。警察是与社会各层面有广泛接触的职业,面对社会与公众的警察所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评价与抨击,误会与谣传、怀疑等等要远甚于其他任何职业,构成了种种压力。群众对基层民警工作的误解、投诉;个别领导、个别部门的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非难;一些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但仍未破获的案件招来谴责;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失误以及混进基层民警队伍中的个别败类的行为,招致的各种攻击、冷嘲热讽。这些,在基层公安工作中是经常可能出现的。不全面的欠公正的社会评价容易使基层民警产生心理挫折,感到委屈、失望,最后演变成一种微妙的心理压力。

(四)基层民警的自身因素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本原因。

1、身体、心理素质欠佳。高强度的工作量,对基层民警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了威胁。如果基层民警身体素质不好,长期劳累会导致疾病缠身,加之心理素质欠佳,就会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另外,患病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对病情的担忧,做事感到力不从心、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加之无法视压力为动力或化解压力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与应激的状态之下,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很自然便引发了心理压力反应。

2、知识、能力缺陷。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智商、能力等多方面与同事的差距,影响了基层民警个人目标的实现,致使某些人的行为极端化。如在办案中,因案子久侦不破,加之犯罪嫌疑人的抵赖,而对其施以殴打。这是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爆发的直接行为体现。事实上,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基层民警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民警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时代要求。然而当前有些基层民警,学习动力不足,光吃老本,不愿学习新知识,因循守旧;有的不善于运用新知识,学了不会用。实践中,他们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工作难见成效。而这些欠缺又直接影响了基层民警个人的入党、评优、提拔、晋

级、年终考评等一系列需要,诱发了基层民警对前途的担忧,滋生严重的心理焦虑,进而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对策分析 篇6

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央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参照国际外汇市场的变化,每日公布人民币汇率。而在我国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下,除少部分企业可保留少部分额度内外汇外,其他企业必须将外汇收入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然后需用汇时再向银行购买,而在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只有各外汇指定银行和央行才能参加)上,由于央行对外汇银行的外汇头寸实行限额管理,外汇银行对其超额的结售汇寸头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抛出,因此,我国央行基本上每天都要从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买入各商业银行多余的外汇或人民币。也就是说,在我国目前这种“强买弱卖”的外汇体制下,外汇指定银行和企业只是汇率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并非真正的市场汇率,而是官方“制定”的汇率。

当前,一些专家和学者严厉批评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认为它已经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亟需进行重大改革。其实,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的确在某些方面亟需进行改革,但在很多方面它仍然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多起重大货币危机事件成因固然很复杂,但不恰当的汇率制度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我国较为稳健的汇率制度虽然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但它却有效降低了我国陷入货币危机的风险。诚然,我国自1996年底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以来,汇率政策一直没有作进一步的重大变革,但这也是由于特殊情况造成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冲击迫使我国不得不实行更为谨慎的汇率政策。当然,现在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大不相同,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影响也已渐渐远去,但我国仍不具备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条件。而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前提下,即使由市场机制形成的汇率也不是均衡汇率,而且,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各种金融避险工具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贸然放开外汇市场必将导致市场的混乱。因此,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总的来说还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分析

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济出现增长停滞,强势美元开始受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利率差距逆转和资本流向调整、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而踏上贬值之路,从2002年初至2004年5月,美元在两年多时间里对欧元贬值约27%,对英镑贬值约19%,对日元亦贬值约16%,在实际盯住美元的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下,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货币也相应大幅贬值,而我国的经济周期并未与美国同步,我国在这两年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大都处于良好状态,因此,“相对贬值”的人民币有其自身的升值压力。

其次,我国长期持续的双顺差导致的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进入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加快增长趋势,2000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才1561亿美元,2001底升至1686亿美元,2002年底剧升至2864亿美元,而200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实际上,我国自2003年以来,虽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但其中绝大部分是资本项目的顺差,2003年1月~10月份,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仅14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而仅2003年上半年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却大幅增为4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优越的经济环境相对于普遍萧条的国际环境来说显得一枝独秀,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对外资有着强烈的诱惑力,这从近两年国际上许多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摊我国的行为中不难看出。

此外,去年以来市场普遍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加上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由负转正也加剧了外资的进一步涌入,有些企业将过去出口滞留在外面的美元收回,居民个人结汇大幅增长,国际上一些投机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我国实行的QFII制度也造成一部分国外资金涌入我国。因此,虽然我国2003年资本项目顺差出现巨额增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并不稳定的“热钱”,是以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为前提的。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我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我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具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以下一些负面效应:

(1) 抑制出口增长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就会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積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我国的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产品利润十分微薄,价格下降空间很小。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许多出口行业面临致命的打击,这甚至比任何一种贸易制裁还要可怕。

(2)加大就业压力

我国的出口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容纳了众多的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将迅速传导给就业,从而使我国本就十分紧张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而且, 这些企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收入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如果造成大面积失业还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冲击。

(3)经常项目顺差将会转为逆差

200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已大幅减少,2003年前三季度外贸顺差只有9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00亿美元减少了一半多。今后几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水平的进一步降低,进口必然会有较快的增长,如果此时人民币升值,将很可能导致我国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进而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力。

(4)加大金融风险

升值将吸引“热钱”流入,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大鳄”索罗斯所裹挟的国际短期资本就是“热钱”。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一些“热钱”可能正在潜入我国。“热钱”希望人民币升值,妄图到时大炒一把,而升值会使“热钱”纷至沓来,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

(5)吸引外资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人民币升值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将会减少,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另外,我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1%,出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出口的减少必将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此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的外贸和出口,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直至破坏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1985年日本在美、英、法等其他发达国家的逼迫下签署的“广场协议” 被公认为是导致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萧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前车之鉴,我们切不可忽视。

人民币升值除了会导致以上的一些不良后果外,还会促进国外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从而使国内农产品的销售更加困难,进而加剧我国农村的萧条。另外,目前在我国周边国家,人民币已经起到一定的通用货币作用,如果人民币升值,根据前面分析,在许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将会面临再次贬值的可能,这将不仅导致目前人民币强势地位的丧失,而且将会严重影响人民币进入可自由兑换货币的进程。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作为当前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正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如果我国对国际货币政策的辩论采取冷淡态度,或全然漠视外界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将有可能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不满,为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提供借口。而且,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国家的排斥和敌视,这两年我国企业在国际上屡屡遭受贸易倾销指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想消除这种排斥和敌视不大可能,但如能积极地减少和化解这些敌视,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相对贬值”所形成的内在压力以及这两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针对不同的压力须采取不同的对策,在人民币内在的自身升值压力方面我们可操作的空间不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前一阶段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将出口退税率平均降低约3个百分点正是为了减轻这种压力,但是,出口退税率的降低是很有限度的,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相对来说,降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将会容易一些,负面效应也会小得多。

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2年初,我国外汇储备才1686 亿美元,而200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不仅给人民币带来了极大的升值压力,而且成为许多国家对我国汇率政策不满的“祸根”,更重要的是,在我国现行强制结售汇体制下,不仅央行集中承担了相当大的汇率风险,而且央行为了收购外汇而不得不投放的大量基础货币将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巨大的冲击,2003年以来我国总体物价的非正常快速上涨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外汇储备的增多意味着我国央行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能力的增强,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超出我国承受能力的外汇储备不仅导致外汇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极易引起通货膨胀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具体来说,我国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降低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1、 改革我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提高企业可以保留的外汇额度

在我国目前的强制结汇制度下,除少数出口企业可以留有少量的外汇外,其他企业必须将所得外汇及时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央行对各外汇指定银行实行强制售汇、周转头寸与比例幅度管理,因此,银行、企业均不能自由持有外汇,而央行则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几乎全部的外汇。这样,由汇率变动所引发的汇率风险就主要集中于央行,而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银行外汇买卖差价和手续费还大大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当然,我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产生于我国外汇严重短缺时期,它曾在相当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严重稀缺的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时过境迁,今天,我国外汇早已告别短缺时代,我国的外汇储备早已名列全球第二,我国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也今非昔比,但我国的结售汇体制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改革我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放宽企业保留外汇限制,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而且同时还会提高我国抵御外汇风险的能力。

2、 放宽居民和企业用汇限制

2003年以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居民和企业用汇限制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不断简化进出口核销手续,便利企业对外贸易活动;改革跨国公司非贸易售付汇管理,以适应其经营活动;提高了个人出国换汇的指导性限额标准,放宽了出境携带外汇的规定;实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逐步拓展资本流出渠道等。在人民币升值压力没有消除的情况下,通过不断放宽居民和企业用汇限制而将过多外汇转移到民间去(“散汇于民”),这样一来可以减轻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二来可以降低国家集中持有外汇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三来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同时,这样做只是把一部分自由储备转为借入储备中的诱导性储备,对我国的国际清偿力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散汇于民”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之举。

3、 增加民间外汇投资渠道

2003年我国外汇存款比上一年减少了19.2亿美元,而2002年这一数字为增加107.2亿美元。这一方面是由于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以及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倒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严重缺乏美元投资渠道。当前,我国居民在国内除了可以用美元购买B股和委托银行进行“炒汇”外,只能将美元存在银行,而美元极低的利率自然对他们没什么吸引力。因此,要让居民积极地持有外汇,要达到“散汇于民”的目的,拓宽居民的外汇投资渠道无疑是很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例如国家可逐步允许商业银行在国内代理发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债,逐步允许一些证券公司在国内代理买卖一些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债券甚至股票,探索引入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进行证券投资等等。只要步伐控制得当,监管防范措施到位,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 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护士工作压力及对策探讨 篇7

1护士工作压力的构成

1.1 紧张的工作性质

护士经常面临突发多变情况, 常处于应激状态:如患者病情变化多端, 不确定因素多, 护士既要抢救和护理各种患者, 精神紧张和高度集中, 又要处理生离死别的关系, 工作难度大;家属或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使护理人员还要面对与各种性格的患者及家属, 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导致身心疲劳, 生物钟紊乱, 严重影响了健康[1]。

1.2 情感方面易受到挫折

社会上始终存在着重医轻护, 且常遭到患者的误会, 护士的付出往往得不到重视和认可, 奖金和福利与医师的差距较大, 晋升及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 护士的贡献未被社会完全承认[2], 这些都降低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3 工作压力

院内、科内开展质量控制和监督、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护士长夜查房、护理质量考核, 各种技术比武、知识竞赛、岗位先进的评比等, 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压力, 导致心理失衡, 使护士身心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1.4 自身损伤方面的压力

护士为医院的易感人群, 源自于常密切接触患者, 包括已确诊和潜伏期的传染病员。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 常有自身损伤现象发生, 如割破手指、抽血、穿刺伤、血源的感染因素等, 另外对带有各种病毒的辅料、污物的处理过程中, 都不可避免损伤。

1.5 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产生的自卑感

受片面看法的影响, 被认为社会地位低、伺候人、收入低。加上有些带有偏见的领导不重视护理工作, 认为护士从事的是低廉的劳动, 造成护士普遍的压抑、自卑心理, 觉得不被理解。

2对策

2.1 以崇高的职业道德正确面对

干一行, 爱一行。患者是弱势群体, 以人为本, 热爱自己的护理职业, 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充满信心, 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涉及多门的学科, 科研、高科技也在不断渗透, 护士应看到蓬勃发展的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

2.2 改善工作环境,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管理者应尽量为护士提供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物资供应商应在保证仪器设备在完好状态下, 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避免增加护士额外工作量。管理作风上, 管理者应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 以人为本, 用人所长, 及时正确处理工作中各种人际冲突, 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 减轻因工作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使护士感到身心愉快, 保持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

2.3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增加护士编制, 合理调配人员, 设法改善护士的待遇和地位, 对脏、苦、累、差及护理任务繁重的科室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如增加护理岗位补贴等, 体现护士劳动的价值, 以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4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增强认识调节功能

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时应增加心理教育内容, 培养积极情感。对于工作压力大, 经常遭遇紧急情景的科室, 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 在平常业务学习中要加强心理方面的学习和讨论, 鼓励护士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交流应对压力的经验。一方面可缓解内心紧张不安情绪, 消除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讨论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 应教会护士一些缓解紧张情绪及解除疲劳的方法, 如听音乐、阅读、增加睡眠、调整饮食等。

2.5 充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竞争对护理事业的推动作用;改变认知评价和价值观念, 消除不平衡感觉;工作中善于调整心态, 多给自己传递积极的信息,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有计划的交替体力和脑力劳动, 缓解压力;运用人际交流技巧, 增加护患和医护间的交流和沟通, 减少矛盾和冲突[3]。

3结论

护士因其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不足等因素而承受着高于一般职业的工作压力, 如调整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 工作效率降低。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为60%~70%, 严重者还会导致医疗事故[4], 同时护患关系也受到影响。因工作压力越高, 护士离职意愿越强, 这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甚大。于是对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及探索应对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晓莉, 魏瑞丽, 张霞.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6) :170.

[2]陆毅, 江雪芬, 郭娇.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J].华北国防医药, 2003, 15 (2) :115-116.

[3]李伟, 李倩, 丁玉香.人性化护理工作的误区和举措施[J].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 (12) :1214.

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对策 篇8

1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 高水准的服务要求

面对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 患儿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 扎针一针见血, 治疗药到病除。有的家长对护士刮头发, 粘胶布, 扎针时按头部都嫌弄痛孩子, 甚至孩子拔针流点血都怒气冲天, 给护士造成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 易反复, 护理操作技术性比较强, 在遇到抢救等紧急情况时, 当班护士必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并给予准确熟练的技术操作, 一旦不能“一针见血”, 家属就会埋怨护士技术水平差, 延误治疗等。尤其是年轻护士心理素质差又缺乏沟通技巧, 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护患纠纷。另外, 夜间只有1位当班护士, 遇到收新患者、抢救、有危重患儿时, 就不能及时巡视病房, 也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2 高强度的儿科护理工作

小儿病情变化快, 不会主诉, 爱哭闹, 家长易紧张, 护士要随时观察;每组液体量小, 加药、换药频繁, 液体速度要求严格;小儿不配合, 易漏针。静脉穿刺频繁, 而血管穿刺是个难点。因为患儿血管很特殊, 不同年龄患儿血管粗细深浅不一, 加之患儿发热、脱水等造成血管弹性差, 血管隐蔽, 很多患儿不合作, 所以穿刺不仅要求技术熟练, 心理素质好, 还得讲究技巧。一针见血是护患双方的共同愿望, 但不可能对每个患儿都做到。重新穿刺不仅增加了选择血管的难度, 而且还要说服患儿及家属取得配合, 无形之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1.3 医疗费用的增长

随着新技术、新仪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以及新药、一次性用品的广泛应用, 医疗费用也在增长, 多数家属认为看病贵, 常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医疗费用, 对护士记账、催费很不理解, 把对医院的某些环节不满都发泄在护士身上。

1.4 人际冲突带来压力

目前, 国内对于从医者的职业风险保障重视不够, 而对护士职业风险的关注就更少。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呵护, 儿科看病孩子与家长往往是“1+2”、“1+4”、甚至“1+6”, 护士接待患者的言行以及实施治疗、护理、抢救等工作都在家属众多眼睛的注视下进行, 所以儿科护士都步步小心, 处处留意, 心理压力很大。护士上班提心吊胆, 总怕出事, 病人投诉虽可直接提高服务质量, 但如使用不当, 会使护士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如果处理不好, 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中, 表现为医护之间、护患之间、护护之间及护士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护患冲突, 直接和间接地涉及护患双方权益、健康和经济问题。在原则上护士即使遭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 甚至痛骂护士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 从而压抑了自身的感受, 委曲求全, 做出精神妥协。护士在得不到理解或经历感情伤害无法表达自己, 会感到地位低, 对工作满意度下降。

2 应对措施

2.1 提高自身素质、熟练业务技能。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整体素质, 生命至上, 以患者为中心, 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重视护士的培养, 通过讲解示范、经验交流、理论考试、操作训练、进修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使其熟练掌握各种穿刺操作技能, 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 争取病儿家属的信任。护士在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业务素养的同时, 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才能设身处地从病人的角度理解病人的疾苦, 真正满足病人的需求, 在赢得病人的同时提升自己。

2.2 改善服务态度, 注意沟通技巧。

医护人员一定要调整心态, 不要把烦躁情绪带到工作中, 保持微笑服务, 尊重家长, 爱护孩子, 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 尽量缩短与家长的距离, 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护士与患儿家属要多沟通, 让他们明白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小儿静脉, 不可能每次都一针见血, 争取家属各方的理解与配合。医疗纠纷毕竟只占几千分之一甚至几万分之一, 绝大部分情况下护士是尽心尽力尽责, 应该引导媒体正面报道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救死扶伤精神及医护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履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

2.3 规范医疗行为, 明细收费项目。

执行合理收费标准, 严格按规定收费, 决不巧立项目收费, 严把医嘱核对关, 特殊昂贵检查、用药应做好告知服务, 必要时签名同意, 每天向家属发放“一日清单”, 做到医院清清白白收费, 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设立费用查询处, 及时解答家长的疑虑, 取得家长的理解。

2.4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重构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工作有很强的协调性, 一个团结、协作、上进的集体, 会缓解护士的工作、心理压力, 创造轻松, 愉快的工作氛围。作为管理者, 日常工作中要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工作压力, 注意自我调节, 密切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 不宜把批评、惩处放在首位, 使护士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关心和排解, 把导致不良心境的因素降低到最低水平,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护士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建立、健全后勤保障系统可创造良好的外环境, 有利于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 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2.5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积极向上、愉悦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加强护士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学习, 提高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自觉性, 应善于自我肯定和自我承认, 努力做情绪的主人, 养成良好的性格, 保持乐观、恬静、愉悦的心境, 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不把消极情绪带入病房]。在日常生活中, 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热情的服务态度, 有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和“宽容”的观念, 就能坦然对待患儿及家长的担心或挑剔, 保持心理平衡, 减少与患儿家长之间的误解和冲突,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3 总结

压力对护士的作用是双向性的, 适当的压力, 有利于激发护士的主动性, 主动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增加沟通技巧,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促进日常工作中压力的应对。但强烈而持久的工作压力, 会给护士造成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产生工作疲惫感, 否认自我价值, 工作态度消极, 工作效率低, 护理质量下降, 尤其儿科护士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 儿科护士应正确认识自身压力, 并调节舒缓、减轻工作中的压力, 促进自身身心平衡。

参考文献

[1]刘宏伟, 胥冬梅.儿科护士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 22 (2) :133.

[2]李小妹, 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1) :645-648.

[3]吴兰英, 李英.儿科病房护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2) :64-65.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1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分析

职业压力是指由于工作环境的特点或工作中某些使人烦恼的事件导致从业人员的身心紧张状态。而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教师个体与教师职业活动中产生的身心负荷作用。学校的一些个别因素给教师造成了高强度的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根据当前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和特点分析: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国外教师,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整个环境对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冲击很大。随着社会不断前进,来自学生的压力、教师发展的压力都在增加。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所教个体具有独特性、社会支持网络不健全而且对教师期望高、认知缺陷、对个人管理的不利、对教育改革应对不利等。

2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2.1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外部影响因素

(1)学生主体性增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强调主体性,是不断变化的个体。而面对这些变化,许多教师都在努力地适应。社会、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高,他们认为学生的成败完全在于教师,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思想遗留物。21世纪是真正“教学相长”的时代,电脑、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使得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有时会超过教师,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不良问题的增多。学生崇尚自由,当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这份自由的时候,便会向教师的权威发出挑战,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但是教师的责任感在推动着教师必须解决学生问题,此时他们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做出应对,这样过度的职业压力便产生了。

(2)学校管理方式。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的一种学校管理体制。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党总支,规模较小的学校设联合支部)保证监督,学生及其家长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其中问题之一便是将校长负责制理解为“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在一些学校已经成了“校长专断制”,校长在管理过程中,非但不能做到民主管理,而是走向另一极端,独断专行、滥用权力,对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问题,原因是领导和教师关系的恶化。

(3)人际关系。教师每天的工作是与学生接触,所以师生之间是问题多发地带。这个时期学生个性极强,老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极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面对学生这些缺点的时候,有的老师则会恩威并济,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这样的话教师就会面临师生危机,随着学生错误发生的次数增加,教师感觉到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学校的管理机制一方面会促进教师发奋图强;另一方面就会引发教师间的冲突。可见学校的管理机制是教师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人际关系是产生教师职业压力的另一因素。

2.2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内部影响因素

(1)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当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压力时,有的教师表现出焦虑头疼和生活不规律。而有的教师则会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生龙活虎,干劲十足。这种表现的差异是由于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而引起的。例如,持有悲观消极情感的教师在面对学生问题时,会觉得这个问题怎么就让自己遇到了,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消极对待问题。

(2)自我期望与能力的不一致。教师的自我期望与能力的不一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自我期望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矛盾。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都希望自己能够总揽大局,什么工作自己都可以解决掉,不会有求于他人。但是实际工作中,没有哪个人能够真正地不靠别人的帮助而完成任务。因而感到威胁和压力。有的教师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而缺乏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如果不断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会导致过分地驱使自己,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很难看到希望。就会觉得自己的业务能力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因而将会产生压力。

3 解决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政府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缓解教师生存压力。“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经济利益、政治待遇和社会声望。”不仅是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体现。能适当修改《教师法》,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建立公共教育保障机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对城市郊区发放教师津贴,经济待遇决定着一个单位的人才流失的大小。

3.2 社会建立对教师的合理期望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而产生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不时地让教师感受到压力。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勤勤恳恳地奉献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而每当教师犯一点差错都会被新闻媒体所渲染夸大。教师被迫走向完人。社会各界应该理性地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它同其他职业一样,都需要宽容。教师虽然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这是一种主导作用而非主宰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

3.3 学校的组织管理制度民主化

首先,合理地分权授权,使管理权层次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要适时扩大教师权力,使教师能够果断行事,大胆探索。其次,要加强教师民主管理。在多数学校的教师代表、教师职工大会形同虚设的时候,教师便对学校失去信任、失去归属感,从教师的角度讲,加强民主管理有助于使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实现,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教师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再次,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即自主安排教学时间;自主安排工作内容;允许教师的个人观点、个性以及情感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建卫.论工作压力与自我调控[J].心理学,2003(5):19.

[2]姚立新.教师压力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

[4]孟育群,宋学文.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徐富明,申继亮.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745-746.

医院职工的职业压力与对策 篇10

1 现代医院职工的职业压力源

目前由于医院职工工作负荷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体制改革的变化,医疗风险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医院职工的工作压力很大,从压力源分析看,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紧张的脑力劳动以及体力劳动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压力。

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使医务人员工作从单纯的医疗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医疗护理,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由于工作的繁忙及服务对象的不理解,导致医务人员心理失衡,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的误解与冲突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务人员工作难以得到患者与家属的理解支持,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是重要的压力源。医疗职业比较特殊,工作要求高,责任大,高风险,病人病情变化大,突发事件等潜在性因素会导致治疗结果与预期不同,往往病人不理解,患者以及家属对于医疗需求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治疗结果不满意,产生纠纷,社会舆论推波助澜。不断的医疗纠纷造成职工工作巨大压力。

日益增加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使很多医院采取许多措施来控制医疗质量,在管理上注重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职工行为的检查,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实行“一票否决”,从严处罚。这种机械的管理方式没有考虑到医疗行业本身的风险性与特殊性,在管理中更多注重监督、控制、惩罚,在具体操作中有的医院将医疗纠纷事故记载和医务人员聘用、考核晋升奖惩直接挂钩。对于医护人员工作缺乏实际的关心与帮助,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务人员不但要受到来自病人的投诉,而且要接受来自医院内部的严厉惩罚。医院机械严格的管理加大职工的压力。在压力下面,医务人员小心翼翼,时刻保护自己,没有工作满足感和积极性,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

2 职业压力的表现与影响

几乎每个工作的人都会感到工作压力,员工的压力反应大致分三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反应,如常常出现疲劳、头疼、胸闷等;二是心理上的反应,如焦虑、紧张、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还有行为反应,如吸烟次数增多、爱发脾气、对子女教育不如以前关心等等。压力源则大致可分成来自组织水平、个人水平和社会三类。其中,个人水平体现为完美倾向、和同事的冲突、和上级的冲突等等源于个人水平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就需要组织管理,从组织的角度进行干预.职业压力对组织带来严重损失。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都会有人由于压力生病,每年支付工资的损失是数百万美元;英国的官方统计数字是:压力导致的疾病,估计每年会使英国累计损失8 0 0 0万个工作日,每年的代价高达70亿英镑;中国每年因职业压力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上亿元人民币。医院的医护人员是工作压力很大的一类人群,目前医疗体制的改革,医患关系的紧张,超负荷的工作,加剧医院职工的工作压力,超负荷的工作,过高的压力会造成医护人员的身心疲惫,精神倦怠,情绪不良,工作低效,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作风态度,也是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医院需要关注医护人员的情绪健康,借鉴西方管理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职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与组织凝聚力。

3 开展压力管理,缓解职业压力

压力管理是在管理中更多地运用心理学和医学的方法,以专业的方式,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来缓解压力,避免压力对组织、个人带来不良的影响。一个完整的职业压力管理办法包括: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压力咨询等内容。压力管理的核心就是减轻员工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压力管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延长了组织的生命周期。所谓压力管理,可分成三部分:第一是针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第三,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在国外,长期以来流行一种名为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缩写简称为E A P)的服务。该计划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维护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工作绩效,并改善组织管理。到现在,EAP已经发展成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其内容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灾难性事件、职业生涯发展、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减肥等等方面,全面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目的在于使员工在纷繁复杂的个人问题中得到解脱,减轻员工的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为了缓解释放压力,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些企业设立了“苦情室”、茶室等,供员工宣泄、释放紧张情绪。一些企业在电脑中放置了一些发泄对上司不满的游戏,有一些排解压力的书籍、音乐、有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等,医院开展职业压力管理,要借鉴西方管理经验,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方法减轻职工的工作压力。

优化员工的工作方式,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工作的挑战性与职工参与机会,以灵活的工作方式与良好环境来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创建安全宽松、自由、高效的工作环境,是压力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标准,使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内容成正比。

加强组织沟通与医患沟通,建立组织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如医院沙龙、刊物报纸,面对面会议,咨询热线电话、网络论坛等使职工的工作状况、情绪、建议与不满能得到及时的宣泄与反馈,建立与维护信息交流渠道,创设有效的组织内部双向沟通制度方式,员工体验到真正的民主与尊重氛围。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培训医务人员沟通技能,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提供专业的员工心理咨询与心理保健教育,通过压力评估、教育培训、压力咨询等形式,员工咨询有助于职工缓解压力,通过倾诉自己问题,达到情绪宣泄作用;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提高职工对工作问题、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知,保持心态平衡。组织向职工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教育,掌握身心放松的方法,在紧张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缓解工作压力。

目前医院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治疗,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缺乏关注,医院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开展压力管理,提高医院的卫生管理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

[收稿日期2008-04-12]

摘要:目前,医院职工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作者分析了医院职工的职业压力源,指出职业压力的表现和影响,提出了医院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对策,开展压力管理,缓解职业压力。

关键词:职业压力,压力管理,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3]樊丽丽.员工情绪管理实例与技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老年精神科护士压力分析及对策 篇11

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老年精神病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年龄也逐渐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临床护士所付出的越来越多,加剧了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无论从病情的观察,还是日常生活的照顾,都需要双倍的付出。就我科两年来,对临床护士尤其是三班护士的调查来看,其压力主要有:

1 担心病人跌伤

目前,对病人跌伤的预防,我科已3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如从用药方面病人的年龄,躯体活动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估,但仍有跌伤事故的发生,且防不胜防,这种难预测性让三班护士,尤其是在执行夜班期间感到焦虑。目前,仍未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让病人跌伤的几率降到最低或为零。

2 病人病情变化快

老年精神病人是精神病患者中的特殊群体,是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复合载体,由于各器官和各系统的功能下降,易衰竭和猝死,病情变化快,往往来不及抢救就死去,这是产生三班护士压力的主要原因。

3 技术要求高

在各项护理操作中,老年精神病人常需的护理操作让临床护士感到头痛的是:(1)穿刺难:表现在:①不易寻找静脉穿刺;②静脉细、脆,易致穿刺失败;③精神病人易动,难管理,导致输液难以进行。(2)导尿难:表现在:①尿道口不易寻找,虽不多见;②尿管入膀胱后尿液不畅。

4 事情多且繁琐

老年精病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差或就没有自我照顾能力,就完全需要护士负责,从衣食住行至病情观察,全由护理人员观察,且病房内病人多,各种治疗也多,让护士忙得晕头转向,还要保证各项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及时性。

5 病人家属难沟通

老年病人的家属是忽略工作常需要面对的人群,他们往往像疼爱孩子一样来保护家人,护理人员稍有差错,便会给以指责,甚至投诉。护理工作往往不被认可,家人难以管理,家人探视病人时,往往四、五个,成群结队,且易导致病人病情波动。

针对以上导致护士压力的因素,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夜班护士。

(2)加强老年精神病及躯体疾病的学习,合理准确的运用所学知识。

(3)不断总结积累请教,对老年精神患者的各项护理操作中应不断总结、积累,不同的老年病人,也许都应采取不同的操作方式,使得护理操作得以完成并产生预期效果,包括自己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能力的培养,应从失败中不断汲取教训及宝贵的经验。

(4)务必清楚的认识到:压力是产生动力和使自己得以发展的良好契机,每个老年科护士都应抓住这些失败得来的宝贵经验,使自己得以长足发展。

6 讨论

(1)压力是精神科护士常面对的问题,无论从日常生活的照顾,到基础护理,无论是从病人的病情观察,到病情观察失败,不同时期,不同病人,均会带来不同的压力,护士需对这些压力的到来有一个前期的预测,当压力来临时,所带来的影响会减少一些。

(2)压力来临时应积极面对,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同时,还需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自己应对工作的能力,这也许会带来新的压力,但是会使你感到高兴。

(3)面对压力,护士应给予自己进行疏导,尤其是当压力影响你工作、生活时,你务必清楚的认识到:“是什么导致压力的产生,该怎样解决”。

(4)对压力应有一个预测,我将面对什么样的压力,并将怎样解决这些压力。

作者单位:650224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临床护士压力调查分析及对策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全院工作1年以上的4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 其中年龄21岁~48岁;工作时间1年~27年;高级职称1名, 中级职称16名, 初级职称29名;大专21名, 中专23名, 高中2名。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 调查者与医院护理部联系, 由科护士长配合, 向全院工作1年以上内科、儿科、外科、急诊科、妇产科各临床科室发放调查问卷46份, 收回46份, 有效率100%。

2 结果 (见表1)

3 原因

3.1 护士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危险

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急, 是指由威胁或超出机体正常状态的身体或心理承受能力引起的反应。当人遇到压力时会有不同的适应方式, 适应能力因人而异。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 提高工作业绩, 一旦压力解除, 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紧张状态。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 造成机体平衡失调, 导致心身疾病。据国外学者报道, 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可能与劳累和长时间心理紧张, 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该病发病为0.75%~2.67%, 而护士发病率约为10.88%[1]。我国学者报道, 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发生率较高[2], 因此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危险。

3.2 工作压力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工作压力在护士压力因素中排序第一, 占45.65%。在二级以上医院中, 护士都是超负荷工作。护士缺编导致工作量大、精力透支;另一方面, 在急诊科、颅脑外科病房、心脑血管病房等特殊科室, 病人病情重、护理任务大、实施抢救多, 特别是夜班护士, 既有繁重的治疗护理任务, 又是病人出现异常情况高发期, 造成护士心理紧张和体力疲乏, 长期积累会影响护士身心健康。

3.3 环境压力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环境压力占13.04%。护士工作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紧张、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 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急源”的环境中[3]。在软环境上, 由于多年来医疗投入欠账, 病人自身花费巨大, 对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 加上护士数量少, 护患沟通时间减少, 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在硬环境上, 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士每天接触不同类型的病人, 不单执行简单医嘱, 还应从心理上关心病人, 关心病人的喜、怒、哀、乐等, 同时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致病因素, 易导致护士遭受疾病侵袭。

3.4 职业压力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职业压力占19.57%。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医学技术的局限性, 使得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举证制度的倒置, 使得护士紧张水平和紧张反应性进一步增高。

3.5 人际关系压力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人际关系压力占10.87%。医院工作中, 护士要处理的各种人际关系, 表现为医护、护护、护患之间, 稍有不慎, 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特别是护患冲突, 直接或间接涉及护患双方权益问题、健康和经济问题、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4]。护士一旦遇到病人或家属误解、谩骂甚之殴打也只能忍气吞声, 保持平和理解的心情, 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 这种长时间的情感投入, 会使护士“精神耗竭”。

3.6 社会压力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社会压力占10.87%。在病人疾病的诊治中, 医生的劳动往往得到病人和社会的承认, 而护士为病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 社会地位低下, 进修学习、晋升职称机会少, 护士的价值未被社会完全认可, 护士内心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出现压抑、自卑、失望、焦虑心理, 产生心理压力, 同时由于大多数护士为女性, 在家庭中承担主要角色, 许多护士为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学习, 使学习、家庭、工作各种矛盾集于一身。

4 对策

4.1 关心护士, 监测护士的紧张情绪

加强护士心理知识的培训, 提高护士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耐受能力, 当护士发生工作偏差或者与病人出现矛盾时, 护理管理者要积极引导护士“以病人为中心”, 另一方面要体谅护士, 解决冲突, 关心他们的感受, 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此同时, 要注意定期监测护士的紧情绪, 及时调整护士心态, 防止压力过高产生危险, 出现心理危机, 导致护理质量下降[5]。

4.2 增加护士编制, 减轻工作压力

要改变当前护士满负荷或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按照综合医院床位与护士1︰0.4比例逐渐增加护士配置。护理部制订护理人力资源调派方案, 要科学合理地调派各科室护理人力资源, 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和班次, 切实保证护士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

4.3 加强护士自身建设, 提高生存适应能力

护理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 只有不断地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前, 医学发展突飞猛进, 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 否则知识老化, 难以胜任护理需要;同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职业待遇观, 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 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 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心理调节, 减轻心理压力, 提高护理质量。

4.4 尊重护士劳动, 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社会各界应倡导尊重护士、爱护护士;卫生行政部门应出台政策, 为护士提供良好的进修深造、培训学习、继续教育、职称晋升机会;医院要采取措施, 鼓励护理人员提高自己, 同时应尽可能地做好护士的后勤保障工作, 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全医院形成“尊重护士, 关爱护士”的氛围, 并通过办心理讲座、座谈、文体活动等形式多样活动引导护士疏解压力, 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

摘要:为了了解临床护士存在的压力, 对工作1年以上46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护士工作压力居第1位, 职业压力、环境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社会压力次之, 采取关心护士、增加护士编制、加强护士自身建设、尊重护士劳动等措施减轻护士压力。

关键词:临床护士,压力,对策

参考文献

[1]侯继玲, 苏小英.护士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 (18) :301-303.

[2]李小妹, 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1) :645.

[3]李舂花, 余雨岚.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10) :38-39.

[4]戴琴, 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19 (3) :14-16.

上一篇:大西安地区下一篇:运用分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