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集点(精选12篇)
信息采集点 篇1
摘要:本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唐山某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流程问题和现场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探讨SG186系统中采集流程的选择、应用、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专变采集终端、GPRS一体表、低压集中器、低压智能表的安装、调试、故障排查。低压台区低压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传输方案,安装注意事项、主站调试、现场故障点排查,现场排查故障等。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采集流程,终端调试,故障点排查
0 引言
长期以来,供电公司主要采用人工定期现场抄读数据、手工录入数据进行核算的传统电量结算方式。传统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实时性与准确性较差等缺陷,极易造成漏抄、估抄、误抄。不能实现对线路、台区线损的精确计算;不能对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力营销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强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实现供电公司系统范围内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提升公司集约化、精益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引进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自动抄表、用电监控、阶梯电价执行、有序用电、负荷控制、线损分析等功能,最终实现自动抄表算费、推广费控管理、加强用电检查和需求侧管理、提升用户互动水平和降损增效等目的。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抄表模式下漏抄、错抄、找不到表箱位置等问题,减少了相关人员工作量,提高了供电企业效率,实现了现代电网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目标。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通过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具有用电信息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电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销业务应用重要的数据支撑平台。
2 SG186系统电能信息采集模块应用
2.1 采集流程选择
2.1.1 采集点新装申请
仅用于电力用户计量点新装采集终端,做此流程。
2.1.2 采集点修改申请
(1)修改计量点通信地址、波特率、端口号、通信规约等参数;
(2)添加、删除采集对象;
(3)现场更换计量表计,在做完换表流程后,需要做采集点修改流程;
(4)采集档案未能成功下发到终端上时,可以做采集点修改流程,实现重新下发档案。
2.1.3 采集点变更申请
(1)拆除采集点;
(2)现场更换采集终端;
(3)现场更换SIM卡;
(4)同时更换采集终端和SIM卡;
(5)更改采集点运行状态。
2.2 做采集流程时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2.1 注意事项
(1)做采集流程配设备前,确保终端、SIM卡已经配送到你的库区,且状态为“库存”状态;
(2)做采集流程过程中不能做回退、调单,否则造成流程不能归档;
(3)同一采集点不能重复做采集流程,造成不能归档;
(4)做采集流程时,一定要选对终端类型,如类型不一致,设备将无法出库;
(5)做低压采集流程时,在添加对象步骤,要清除供电单位,否则不能查找到低压用户;
(6)由于营配贯通对数据库的影响,许多台区被分成多个台区,并且台区名称发生了变化,需要在低压台账中查看所添加对象对应的台区名称,按照此名称进行添加对象台区查询。
2.2.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配设备”时设备或SIM卡配不上:请到“资产管理”—“库房管理”—“资产信息查询”中查看终端或SIM卡是否在库区内,终端和SIM卡的状态是否为“库存”,终端的类型是否与流程选择的类型一致;
(2)重复做同一采集点流程:做终止工单;
(3)采集流程不能归档,提示“同步中间库失败”、“中间库校验失败”,请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归档;
(4)采集流程不能归档,提示“某一采集对象对应其它终端”,请根据提示的用户编号、和终端地址,核对档案信息,是否此户在另一终端下。
3 终端调试常见问题解析
3.1 高压专变台区、考核台区总表(GPRS+RS485通信)
3.1.1 终端召测值为“空值”
(1)档案参数错误。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次点击“运行管理”—“现场管理”—“终端参数设置”———“F10终端电能表/交流采样装置配置参数”,查看各项参数是否正确。如果参数错误,在SG186系统中做“采集点修改申请”流程,修改档案参数。
(2)现场RS485线未接或连接错误。现场查看RS485线连接情况,智能电子表的RS485-1口对应连接终端的RS485-1口,连接正确后,终端RS485-1指示灯会闪烁。
(3)现场用万用表测量电能表及终端的RS485端口电压是否在5V左右,确定RS485端口好坏。
(4)现场查看终端测量点“3”中的各项通信参数是否正确。
3.1.2 终端召测“召测无返回”
(1)档案下发失败。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次点击“运行管理”—“现场管理”—“终端参数设置”—“F10终端电能表/交流采样装置配置参数”,查看各项参数是否下发成功。如果参数未下发,点击“下发参数”重新下发。
(2)终端忙碌。由于终端可能正在上报事件或正在执行抄表任务,无法返回召测数据,请过段时间再进行召测。
(3)电能表时钟是否正确。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次点击“运行管理”—“现场管理”—“时钟对时”,查看电能表时钟是否正确。
(4)对终端参数及数据区进行初始化,重新下发档案,重启终端。
3.1.3 终端不在线
(1)现场查看终端是否带电、终端天线是否安装正确。
(2)查看SIM卡是否装好,终端屏幕是是否显示“已连接”或“登陆主站成功”,通信信号强弱、是否正常,屏幕左上角大“G”图标不闪烁为正常。
(3)查看GPRS通信模块是否松动,插针是否有弯曲,更换通信模块。
(4)现场查看终端的终端地址是否与条码标签上一致,APN、通信端口号、主站IP等公网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5)现场查看终端出厂序号和终端地址,是否与采集系统中该采集点的终端对应。
(6)更换一张确认无问题SIM卡,看看是否为SIM卡的问题。
3.2 专变台区GPRS一体表
3.2.1 终端召测值为“空值”
(1)查看终端参数是否下发成功。
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次点击“运行管理”—“现场管理”—“终端参数设置”—“F10终端电能表/交流采样装置配置参数”,查看是否有各项参数。如果没有参数,点击“召测”。
(2)通信参数是否正确。
通讯端口号为“1”;是否交流采样选择“是”。
3.2.2 终端不在线
(1)现场查看终端,通信信号强弱,本地指示灯和远程指示灯是否常亮。
(2)查看SIM卡安装情况。
(3)更换SIM卡。
(4)更换GPRS通信模块。
3.3 低压台区故障排查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分公司低压采集方案主要有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和微功率无线两种采集方案。主要模块厂家为鼎信、东软、麦希。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试:
(1)查看台区电能表档案是否下发成功、是否全部下发。
1)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次点击“基本应用”—“数据采集管理”—“数据召测”—召测F11,查看端口号为“31”的要抄表数量,是否与台区接入的低压电能表数量一致。
2)若F11档案不一致,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次点击“运行管理”—“现场管理”—“终端复位”,对集中器中的参数及数据进行初始化。
3)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次点击“运行管理”—“现场管理”—“终端参数设置”—“F10终端电能表/交流采样装置配置参数”,重新下发参数。
4)F10参数下发后,重新进行召测F11,查看参数是否下发成功。
(2)查看采集对象各种参数是否正确。
做采集点修改流程,查看各项通信参数,总表端口号为2,通信方式为RS485,低压对象端口号为31,通信方式选择对应的采集方案(载波、微功率无线),智能表通信规约为DL/T645-2007,通信速率为2400,普通电子表通信规约为DL/T645-1997,通信速率为1200。
4 低压现场故障点排查及调试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导出召测失败的用户,进行排序整理并打印,作为现场故障点排查依据。
无论是哪种采集方案,首先要确保现场安装的智能表带电,供电电压在智能表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内。智能表火线进出不能接反。
4.1 微功率无线采集方案(以江苏麦希模块为例)
4.1.1 故障处理准备工作
失败点需要通过采集系统进行统计(见采集系统地操作流程),导出文件进行整理,保留【用户名】、【终端地址】和【电表资产号】并打印,用于现场排查。
此时就可以根据打印的信息与现场熟悉的人核实失败的用户是否为对应台区的,现场是否已经安装,距离上是否过远等。
4.1.2 现场检查
根据打印的信息在现场找到失败点的位置,检查电表资产号是否对应、电表是否工作、模块灯的状态,再根据距离判断天线的位置及天线的安装情况是否准确。
出现的问题一般归类为五种:
(1)集中器离线;
(2)档案错误;
(3)现场距离过远;
(4)现场设备损坏,或者被破坏(包括安装问题);
(5)存在未知的干扰(极少出现,由客服人员确认)。
4.1.3 排查方法
(1)到达现场后,利用无线调试掌机,对主节点及子节点进行检查,检查集中器档案和故障点。
(2)现场确认电表是否工作。按键查看电表的电压值不能是0V,显示屏左下侧应该有(2)或者(1)图案显示(电表没上电也能显示电量,但是此时电压显示为0V)。
(3)查看模块的信道灯状态。信道灯绿灯常亮说明模块损坏;模块指示灯都不亮,需要更换确认是模块还是电表损坏;入网的模块信道灯红绿灯闪烁,否则未入网。
(4)故障点处在距离集中器很远的边缘地点,这种位置可能是距离较远或者级数太多导致没能入网。在故障点与集中器之间,适当的加装外置天线的模块。
(5)故障点红灯常亮,且距离很近。需要确认现场表号是不是在这个集中器中,记下表号在采集系统检查,或者模块损坏需要更换。
(6)抄表不稳定。整理天线,或者适当增加不稳定点到集中器之间的外置天线模块。
(7)后台电量和现场电量有较大差距。后台召测电量少,可能存在反向用电,可在后台抄表数据查询核对;后台召测电量多,用户名弄错,现场根据电表资产号核对。
4.1.4 故障处理注意事项
(1)台区下的电能表都进行了更换,集中器也安装到位,并且上电运行,这样的情况算是现场安装完毕。
(2)微功率无线方案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因此金属表箱的屏蔽会对信号传输距离造成影响,另外会严重影响传输的还有混凝土的墙,非常密集的树木等。
(3)微功率无线方案中点与点之间传输距离有限,但是外置天线模块或者内置模块会自动成为远端节点的中继转接点,通过点与点接力的方式传输数据(前提是都已经入网,并且是同一台区的)。
(4)现场安装单相表要和集中器配套,微功率采集方案的电表,要配置微功率方案的集中器并且要求厂家之间要匹配。
(5)现场安装完毕后,才能进行归档操作,否则会使归档后的台区处于异常状态,如:集中器未安装进行归档,会造成台区处于离线状态,档案无法下发。
(6)归档时不要尝试只归档一块或者几块电表进行试验,除非能够确认这几块表是在集中器的附近,否则距离很远且没有中继点,会造成全部失败的情况。
(7)组网和维护都需要时间,所以归档或者更换模块后,是不能马上就能抄读数据的(一般2-4小时),建议第二天进行数据检查。
(8)后台系统进行实时抄读操作时集中器会挨个进行现场抄读(个别厂家是直接取集中器中存储的数据),所以会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建议抄读历史数据,较快得到数据情况。
4.2 低压电力线载波方案(以青岛鼎信模块为例)
4.2.1 故障处理准备工作
失败点需要通过采集系统进行统计(见采集系统地操作流程),导出文件进行整理,保留【用户名】、【终端地址】和【电表资产号】并打印,用于现场排查。
4.2.2 现场检查
4.2.2. 1 利用掌机及抄控器监测
(1)检测智能电表载波通信模块通信是否畅通(模块是否损坏);
(2)判断智能电表与变压器所属关系(核实台区归属);
(3)读取电表内参数数据;
(4)判断传输距离远近,供电半径过大,影响信号传输,需增加中继器,以增强信号强度,达到抄表稳定。
4.2.2. 2 常见问题
(1)档案串台区。
电表的实际变压器供电台区和局内主站中登记的变压器供电台区不一致,造成主站加载电表错误,形成跨台区抄表现象。如果两个台区之间载波信号耦合程度较强,串台区的电表还有可能抄到,但是抄表时间极不稳定;如果两个台区之间耦合程度较弱,那么该表一定是失败表。
(2)电能表接线问题。
电表零线接线为壳体或大地(E),而非实际零线。通常情况下,配电箱的壳体是要和大地(E)相连接的,但是在线路改造或误操作的情况下,往往没有将零线(N)接进电表,而是直接将大地(E)接入电表零线端子,电表载波通讯回路断开,导致抄表成功率很低。
三相直通电表A相划片没接或虚接。三相直通表在A相拨片没有短接的情况下,A相电压没电,载波节点无法通信。
(3)电能表不带电或供电电压不能使模块正常工作。
(4)电能表地址错误。
电表表号可以通过在表壳外观上读出,也可以持续点击表端白色按钮,电表屏幕会显示出电表号,以电表内显示表号为准。
(5)采集系统中的召回的电能示数与现场电能表示数不符。
有可能是换表流程造成串户;或是电能表火线进线接反。
5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的成效
5.1 通过系统应用,实现了抄表核算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抄表核算效率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分公司下属20个供电所,42个低压营业站,供电辖区内高压用户5336户,高压计量点6418个,综合台区2000多个,低压用户36万多户,现运行智能电表374401只。采集覆盖率为99.87%,采集成功率为98.84%。通过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实现自动抄表、数据自动导入算费系统、自动进行电费计算。抄表、录入、核算人员由原来的500多人,减少到50多人。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人为因素误差。缩短了抄表核算时间,抄表核算时间由原来的三天缩短到半天完成,缩短了83%,大幅降低了抄表差错率。
5.2 实现用电计量在线实时监测,便于用电检查
采集终端对现场计量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对现场表计的电压断相、失流、三相电流不平、电能表开盖记录、电表时钟错误等事件进行上报,使用电检查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表计故障、用户窃电、违约用电行为,减少供电企业损失。公司营销部通过用电计量在线实时监测,发现多起通过使电表失压、强磁干扰、高频干扰、更换电表线路板电阻、短路线路板、改变只能把内部结构遥控窃电等隐蔽型高科技窃电行为,追补电费和追缴违约使用电费113.42万元。
5.3 实现历史数据查询,为计量差错、窃电追补电费提供准确的时间、数据
采集终端每15分钟对电表数据进行一次冻结,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进行历史数据查询。案例:用电检查人员发现某一户电表示数有问题,上月抄表日示数为3529.31,本月抄表日示数为30.23,初步断定为电能表示数归零,通过历史数据查询,找到了该表归零前最后一次冻结数据为3721.54,给追补电费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5.4 实现台区线损实时、准确计算,便于台区线损管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召测表计同一时间的冻结数据,提供台区任意时段的台区线损计算,使线损管理任意更及时、准确的掌握真实的台区线损数据。方便、快捷的找出高损台区,对高损台区及时进行高损原因排查,制定降损措施。为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6 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解决了传统方式人工抄表、手工录入数据进行核算的效率低下、实时性与准确性差等缺陷,极易造成漏抄、估抄、误抄等问题。使台区线损考核有了依据,实现了对用电客户的负荷、电压、的实时监测,便于对窃电情况及时发现、处理。减少了工作人员,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用电信息采集——通信技术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知识问答[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3]张旭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3.
信息采集点 篇2
世序 字辈 之子女 行次 性别 姓名
字
号
称
学
任
职
衔
生 农历
****年**月**日 公历
****年**月**日
居
卒 农历
****年**月**日 公历
****年**月**日
葬
配偶
某地某人之女 生 农历
****年**月**日 公历
****年**月**日
居
卒 农历
****年**月**日 公历
****年**月**日
葬
子
配某,某地某人女
配某,某地某人女
配某,某地某人女
配某,某地某人女
配某,某地某人女
配某,某地某人女 女
适某,某地人,生子某某,生女某某。
适某,某地人,生子某某,生女某某。
适某,某地人,生子某某,生女某某。
适某,某地人,生子某某,生女某某。
联系方式:
采集人:
信息采集点 篇3
亳州农产品市场建于1997年,占地8万多平方米,是安徽省“菜篮子”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目前市场建有蔬菜、水果、干鲜、食用油等几大交易区和菜农直销区、加工包装区、配送中心区和低、恒温冷库及生产、生活资料服务区。拥有2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和6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场地。
市场建有信息中心、电子结算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和加工配送中心及监控系统,连年评为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联网先进单位。并预计在3年内建成蔬菜、水果、水产、副食、粮油、干鲜调料、饮料、种子八类市场。
市场连年被评为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定点市场,安徽省“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和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先进集体”。
安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
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于1992年12月,先后经过了五期工程的滚动发展建设,市场规模由最初的占地10亩发展为280亩,从单一的水果交易发展成为集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粮油、禽蛋、干鲜、调料等交易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2008年市场共实现综合成交量232万吨,成交额105.8亿元。
市场先后被农业部列为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务部列为重点联系商品市场,2006年被列入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此外,市场被国家“三绿工程”办公室选定为首批绿色市场创建示范单位,被安徽省农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发展十强企业”、省商务厅审定为首批绿色批发市场、安徽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福建福州亚峰蔬菜批发市场
亚峰蔬菜批发市场隶属于福州榕福集团公司,是福州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市场和“样板市场”。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探讨 篇4
随着这些年国家对电力系统采取了各种措施, 各省市纷纷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加以控制。同时,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也在逐渐完善, 配变监测系统和居民集抄系统也开始走进了各个领域。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前系统内的资源建设并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整合系统, 对通讯渠道中的230MHz无线专网、GPRS/CDMA无线公网、电力线载波等, 缺乏统一管理, 存在重复建设、信道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1]。各种模式存在相对单一, 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进行连接, 由此对电力数据的应用没有完全发挥, 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对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和监督, 从而信息化建设也就相对缓慢。根据现状, 笔者认为, 要想有效合理运用用电信息相关参数, 在于建设一套完善科学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完善
(一) 建立合理的用电信息采集通道。
230MHz专网通信技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会受到限制。GPRS公网通信技术, 由于其在建设之初的目标就是让GSM手机用户提供快速、廉价的WAP接入手段, 同时为部分需要移动上网的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2]。由此, GPRS设计也适合用电信息采集。因此,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该在通道管理上下工夫。
在光纤通道中, 应该充分发挥其特点, 并提出合理的方案解决光纤在运行中的运营难题, 对光纤通道应设置一个完善的通道监控系统。运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可视化技术, 可以在光纤通道发生故障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点, 从而确保了光纤通道的运行。
GPRS做为第二通道, 在光纤通道发生故障导致无法联络采集终端时, GPRS就可以第一时间接替光纤进行采集, 保证采集任务的不间断进行。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当光纤通道存在着一些困难或者其它一些突发性原因, GPRS通道可以及时替补, 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复合的通道系统。
(二) 用电信息采集平台的建设。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能以一个单一的框架进行设计, 应该包括采集、管理和应用三个方面。对于采集系统的设计:采用自动化的采集系统对客户电力相关值进行完整记录,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电费的结算提供可靠的数据。
用电管理:根据当前的用电形势, 来确定各个用电方案从而进行管理。以线损为例子分析, 应该对各个供电点、售电点进行数据测算, 并对影响线损的电压等级等进行周期性的统计, 为线损做好相关的数据参数准备。
计量监测和供电质量监测: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自动分析, 防止计量装置出现故障或者一些电力客户存在偷电的行为, 了解客户的用电动态。供电质量是指对电压、功率、谐波等指数进行合理监测, 一旦发现其出现质量问题, 就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统计分析:做为能够保证用电采集系统正常运行, 统计分析这一环节绝不可少。电量、负荷、电压等信息都是从侧面反映了用电信息。加以统计, 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综合运用。
结论
总而言之, 要想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应该严格按照当前电力的发展, 在各个环节上进行规范, 对系统平台进行高效、高质量的建设。H
参考文献
[1]王晓峰, 李庚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新趋势[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 (05) :59-61.
人员信息采集表 篇5
应聘岗位
务必按照岗位准确填写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民族
婚否
政治面目
身份
证号
最高学历
最高学位
所学专业
毕业时间
毕业院校
联系
电话
支援湖北时间
****年**月**日至
****年**月**日 支援医院
支援湖北期间所获奖励或荣誉
学习经历学习经历
(高中填起)(高中填起)
起止时间
毕业学校
学历
学习专业
家庭
情况
称谓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及职务
工作
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从事专业
专业
技能
本人承诺以上信息属实,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浅论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篇6
摘 要: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电力营销业务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本论文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对于电力营销中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营销业务;远程抄表
在电力营销业务中,使用智能用电技术,可以使电网的运营成本大大地降低,而且能够满足用电用户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为了大幅度地提高电网的社会效益,就需要建立起科学而合理的电力营销模式,使电网能源的供给与用户的用电需求达到平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电力系统为了能够在同行业中占据着足够的优势以提高竞争力,就需要对于电网营销的各个环节设计最优的配置方案。通过实现与用电用户之间的互动,将双方的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平台公开,以信息透明化的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并增强社会信誉度,从而建立起了更为高效的市场行为。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电网建设过程中,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智能用电目前已经覆盖了多方面的领域,除了用电服务技术和职能测量技术等等之外,信息采集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其所采用的技术涵盖之广,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测量技术和信息控制等等都进行了交叉应用,并且在实践中还实现了可视化操作。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应用方面,已经通过智能化技术信息网络,实现了供电系统与用电用户之间的互动。随着技术支持平台建设的不断加强,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的功能性更为完善。
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将传统的人工抄表作业模式加以改善,形成了一种全封闭的创新模式,即可以实现对于用户用电的实时采集,并通过计量装置进行在线检测。从抄表到电费的核算都实施了系统化管理。从电力营销业务的角度来分析,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将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机制建立起来。通过观察用电信息系统所显示的数据,可以将包括用户所使用的电量加以采集,同时还可以检测到其用电负荷和电压使用情况。将有关用户的各种用电信息收集起来之后,经过整理和分析,就可以了解到用电市场上所发生的变化,供电公司就可以尽快地调整电力营销服务项目,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各种电力营銷策略的出台,诸如根据用户的用电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分时电价的计算方法、阶梯电价的计算方法,也包括全面预付费结算模式。各种的用电结算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将电费欠费的风险度降低。通过对于电力营销业务不断地优化,建立起电网与用电用户之间的互动模式,推动的营销业务顺利地开展的同时,还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可见,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提升对于用电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及时地做出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智能用电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特点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用电用户全覆盖。通过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于用电用户采集已经实行了100%全覆盖。所有的用电用户都被纳入在采集的对象当中,除了居民用户和专线用户之外,还包括工商业户以及各种类型的专变用户,用配电考核计量点也被覆盖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当中。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用电用户全采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被用于采集所有用电用户的信息,对于其的管理,是通过多种通信信道来实现的。为了强化对于用电用户的信息数据管理,将用户负荷管理终端接入其中,以做好负荷控制工作。集中抄表终端要完成配变数据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是通过将其接入公配变计量点电表,从而实现用电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用电用户全面预付费管理。所谓的用电用户预付费,就是用电用户根据自己的用电需要购买电量,通过远程的售电控制系统进行付费,以无线通信方式传递到收费系统当中。预付费控制设备对于用户电能表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根据用电用户的预付费来计算预期将使用的电量,并自动扣除电量。预付费设备的功能能够实现对于用户的全面服务。当出现余额不足的时候,该设备就会将有关信息传输到后台系统,包括用户的用电情况,预付费的交付以及欠费额等等,后台系统对于所接受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之后,就会以中文短信的方式通知给用户,便于用户及时交付预付电费,以避免因停电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预付费电能表还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当用电用户的预付电费余额不足的时候,用户就要及时付费,否则,当用电量余额为“0”的时候,终端就会将用户的负荷自动切断,直到用户购电之后,才能够启动电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具体的自动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多个环节来实现,那么预付费的方式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主站环节所执行的是主站预付费形式、终端环节和电表环节则分别采用终端预付费和电表预付费的形式。
三、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
1.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信息采集功能。电信息采集系统所采集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有交流模拟量信息,电能量信息和电流信息、电压信息,终端和电能表所记录的信息,电能质量超越局限的统计信息以及预付费信息等都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采集范围内。由于不同的操控任务,对于数据采集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编制和管理采集方案的时候,要定期地自动采集,随机进行检测,并且要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主动上报。当完成了采集任务之后,还要对于这些数据进行检验,采取统计学的方式进行分析,并获得统计数据。
2.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和处理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和处理功能,就是对于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测处理,并通过计算的方式进行分析、存储。当电能量出现异常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所显示的异常数据进行判断,因此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应用数据,都是建立在所采集的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其对于数据的计算和统计的准确性,对于系统的运行非常的重要,这些数据经过分类之后,就要以存储的方式来实现。此外,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上,对于电能的负荷、用电量以及电能质量等等,都要按照相关的规则来进行统计分析,做好线损数据计算工作,以为电力营销业务提供决策的依据。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控制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控制功能主要体现为远程控制。对于用户的用电情况,包括用电的功率、用电量以及电费等等方面,都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定值控制。当用户用电超过了规定的局限,系统的控制功能就会通过输出遥控信号来执行动作,或者直接跳闸,实施断电功能。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综合应用功能。目前所采用的电信息采集系统经过进一步地发展和技术完善,已经具备了综合应用功能。其可以根据需求,对于用电用户的电能表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根据用户的性质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预付费管理形式。当用用电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系统能够进行自动分析,并对于重点用户跟踪查询。系统的主站能够自动地查询信息,终端也会将信息及时上报,目的都是对于设备运行中所出现的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张帆,王垒.浅析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J].河南科技,2013(09).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篇7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是一种新技术, 在我国还没有全部实现。该系统能实现电能计量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与处理, 并能将其应用到电能供用与管理系统中, 为自动抄表、短信平台、自动查询、智能互动、个性服务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是实现智能用电的基础。智能用电信息釆集系统的优势非常明显, 可以解决人工采集数据过程遇到的许多困难, 采集数据的效率与质量都很高, 不容易出错, 可解放大批人工采集的劳动力, 并推进电能计量管理技术向现代化进程迈向一大步。
2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
2.1 采集用户及数据分类
随着通讯、微处理器和制造工艺等的迅猛发展, 系统的功能配置、结构形式和性能指标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架主要由集中器、采集器、主站前置机、智能电表等组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对象包括:第一, 大型/ 中型专用变压器电力用户, 用电容量在100k VA及以上/100k VA以下的专用变压器电力用户;第二, 三相/ 单相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 包括低电压等级的商业、小容量、工作等用电性质的非居民三相/ 单相用电;第三, 居民电力用户;第四, 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 考核公共设施供电变压器上的内部量测点。
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对象不同, 则出现了不同电力用户类型, 会产生不同的电力需求, 可能是用来生产, 也可能用来家用, 不同需求的用电量截然不同。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要实现不同需求电力用户与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用电信息的全面采集。通过需求分析, 按照电力用户电力需求的业务, 可以将用电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划分为六种类型, 包括电能数据、交流数据、运行状态数据、电能质量越限统计数据、事件发生记录数据、其他数据, 等等。
2.2 主站
主站是整个系统的管理中心, 管理全系统的数据创术、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及系统运行和系统安全, 并管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主站需要全面整合原有关口电能量采集、大用户负荷管理、低压集中抄表、配变监测等系统业务应用, 为各省公司及地级公司采集电力数据提供强有力支撑。主站的接口能实现与外部系统用电数据的相互交换, 主站的总体架构分为四层, 现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1) 表现层:直观面向使用用户且提供标准业务应用相关操作和信息界面显示功能, 并具有用于复杂逻辑操作的C/S模式和用于数据信息上传的B/S模式两种客户端。 (2) 业务层:包括数据采集子层、业务应用子层及对外接口三部分。通过多种类型通讯设备连接的采集子层, 将采集数据上传至处理数据及其他增值功能的业务应用子层, 该层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部分。 (3) 支撑层:为业务层提供专业性技术支持, 通过信息、安全防范、通讯等模块实现该层自身的逻辑业务功能, 所以要求本层的通讯模块、安全模块以及信息模块应性能高效稳定, 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4) 数据层:通过建立大型数据库, 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储存、读取、计算等。
2.3 通信信道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信道连接主站、采集终端及电能表, 是信息交互的承载体。通过远程通信信道和本地通信信道两种通信信道完成电力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远程通信是指采集终端和主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当前, 可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数据传输的远程通信资源主要有GPRS/CDMA无线公网、光纤专网、230MHz无线专网和中压电力线载波等。
本地通信是指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能计量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主要是集中器和采集器、集中器和电能表、采集器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当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用本地通信方式, 主要有低压窄带电力线载波、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和RS-485 等。
2.4 采集终端
釆集终端是对各信息釆集点的电能信息进行采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以及执行或转发主站下发的控制命令的设备, 按使用场合分为厂站采集、专用变压器采集、公用变压器采集、低压集中抄表 (集中器和采集器) 、分布式电源测控等终端类型。
2.5 智能电表
智能电能表是新一代智能型高科技电能计量产品, 是智能电网高级计量体系中的重要设备, 它将有助于在消费者和电力公司之间实现实时通信, 使人们能给予环境和价格的考虑, 最大限度地优化能源用量。根据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 所有关口、计费用户都需要安装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有电流釆样电路、电压分压电路和集成计量电路组成的电能计量单元;有微控制器、数据内存卡、掉电检测和时钟组成数据处理单元。由电源、高能电池组成供电系统;由LCD显示器、通信口、按钮、外卡接口、时钟输出辅助端子组成输入输出系统。
3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功能
一般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具备一些基础性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采集处理、抄表付费、电力管理与维护及数据的共享等方面。笔者现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3.1 数据处理功能
一般来说, 用电智能化以信息的实时、定时与主动采集为基础, 可以通过时间的设定进行定期采集与上报, 采集的内容包括与电力运行相关的电力质量、负荷、工况和事件等, 另外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原始分析、分类储存与管理, 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同时根据数据的常规情况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数据异常, 同时发出警示, 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完备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
3.2 抄表与付费功能
用电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实现电表的自动抄表上报与预付费扣费与充值功能, 其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用电量, 获得准确的用电数据, 然后对用户进行必要的预付费管理, 当用户用电量不足时, 主动提醒客户续费, 而当预存电量为零时, 主动执行跳闸控制。
3.3 有电管理功能
在一些特殊的电力管理与安全生产中, 可事先编制用电的限电控制方案, 并输入系统, 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的用电情况与负荷情况, 根据用电方案的要求进行监督, 一旦发现一些非法或非程序用电现象, 则可以实现对用户开关的控制。
3.4 常规的运行维护功能
这些功能较多, 且主要是为了维护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现:其一, 保证系统设备时钟的准确性;其二, 对系统操作员进行密码与权限管理;其三, 建立必要的系统与终端档案;其四, 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实时监测, 生成运行报告;其五, 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各种数据的组合输出。
4 结语
总之,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很强的优势, 具有先进的电能计量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能力, 不仅可以建立电力用户与电力管理的实时互动, 建立新型的供用电关系, 从而达到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提升可靠性、提高用电效率的目的, 同时将用户的智能家居设备统筹到用电管理中来, 实现用户的多角度用电需求, 同时推出一些增值服务。我国已在大力加强此类系统的建设, 而在不久的将来, 将进一步推进智能用电系统的发展与实现。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子站、通信信道、采集终端、智能电表的基本概况, 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采集用户和数据的分类情况, 并分析了系统各个功能单元的主要功能, 希望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有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用电采集系统,智能,功能
参考文献
[1]周金飞.用电信息釆集系统[J].农村电气化, 2012, (9) :26.
行人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分析 篇8
1 行人交通特征表现
行人交通特征表现在行人的速度、对个人的空间要求、步行时的注意力等方面。这些与行人的年龄、性别、教养、心境、体质及出行目的等因素有关,也与行人所处的区域、周围的环境、街景、交通状况等有关。具体表现在:如果不是赶时间尽快到达目的地,行人都倾向于以自己最舒适的步行速度来行走;行人总是与其它行人和边界保持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在人们匆忙行走的时侯就会变小,也会随着人流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当行人密度增加时,步速和步幅都会明显减小;年青人步幅较大,步速较快,老年人则步幅较小,步速较慢。
2 行人交通信息的组成
行人交通信息包括行人流量、步频、步幅、速度、加速度、密度、行人可接受间隙等,按照行人交通设施的不同,将行人交通分为步行道纵向交通和过街横向交通,在步行道交通条件下,行人交通信息主要包括行人流量、速度、步频、步幅等;在人行横道条件下,行人交通信息主要包括集结密度、过街等待时间、过街速度、行人可接受间隙等。
3 行人交通信息采集方法
行人交通信息的采集可以借鉴机动车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分为人工采集法和自动采集法。人工采集法,为手动计数,在劳动强度大的场合,人工采集法有一个易疲劳的突出问题,精度得不到保证,花费人力多,人工成本大,不宜长时间信息采集。自动采集法是指利用红外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视频检测器和GPS检测器等设备来自动采集行人交通数据的方法;由于行人所固有的物理特性,地感线圈检测器和压电式检测器等方法不起作用。
3.1 人工采集法
人工采集法是一种运用广泛的数据采集方法,采集方法所使用的常用工具有:秒表、尺子、纸张等,需要的采集工具十分简单。人工采集方法具有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的特点。但人工采集法有一个易疲劳的突出问题,单位人工成本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适宜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因此,人工采集法常用于短期行人交通信息的采集,如可进行短期行人交通流量调查、记录行人的性别、年龄等参数。
3.2 视频采集法
视频采集法就是对行人交通进行摄影录相,对采集到的视频图像再进行图像识别从而得到行人数据的方法,具有可重现、长时间数据采集的特点。西北工业大学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研究所,对行人检测与跟踪进行系统研究,对行人的运动加以跟踪,提取出了行人的运动轨迹。北京工业大学的何民开发出的交通视频数据采集软件Track,它不单对车辆和自行车有好的识别效果,他还对行人数据采集性能进行了大量提升,能通过鼠标点击行人的特征点,如头部等进行方便地数据采集,能测量行人在不同时刻的交通数据:速度、加速度、位置以及运动轨迹等。根据实测,在70 m×70 m的现场中精度获得了低于0.4%的误差。
3.3 GPS采集法
GPS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单个人的启动过程和行进过程进行连续的数据采集,这时GPS系统就比人工观测法更加适合于个人微观行为的数据采集了,GPS用于行人交通的数据采集具备以下优势:①全天侯数据采集,且不受天气的影响;②可以提供连续的、实时的行人三维坐标位置、速度和时间;③定位精度高,精度可达10 m,经过基准基站调准并采用差分定位等方法,精度可以进一步提升达到厘米和毫米级;④体积小,行人方便携带。GPS数据采集方法对行人的启动过程和行进中的微观数据采集具有很好的效果。由于GPS采集设备不具备普及的特点,所以当需要对不同的行人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时GPS采集方法并不适用。
3.4 无线定位采集法
无线定位技术即手机定位技术,是利用已经建成的各通讯网络资源和移动通讯设备这些日常生活中已有的资源来实现的定位技术,这种定位方式比GPS定位方式,最大的优势是投资少,不需要购买新的设备,只需要行人拥有一个手机再辅以手机无线定位软件,或者基站在定位上升级硬件和软件就可以实现获取行人坐标位置和时刻数据。对位置加以坐标变换,过滤掉噪声数据,再辅以地图匹配技术来修正行人位置推算出行人的运动轨迹,就可以得到实时的行人基础交通数据,如速度和行程时间等。无线定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自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的E911法案,强制运营商要在紧急情况下需知用户的位置信息,运营商和技术研发部门就大力在提升无线定位服务精度了,定位服务质量在逐渐的提升,满足一定的行人交通数据获取的精度要求,随着无线网络的优化和技术的发展,无线定位精度是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无线定位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有TDOA,A-GPS和GPSONE。
3.4.1 地图匹配技术
由于无线定位获取的行人位置存在误差,将导致行人的运动轨迹偏离实际的道路,因此通过地图匹配技术来校准行人位置,达到减少误差的目的,才可以进行行人交通数据的获取,匹配前需要进行坐标转换和过滤噪声。
无线定位一般所采用的坐标体系是WGS-84经纬度坐标,而我国的地图坐标体系采用的是北京54坐标系,两个坐标系统存在一定的误差,必须转换统一才能应用。转换步骤如下:①将WGS-84的经纬度坐标(B84,L84,H84)转换为以地心为中心点的大地坐标(X84,Y84,Z84);②通过坐标平移、缩放、旋转,将地心大地坐标(X84,Y84,Z84)转换为54坐标系下的地心坐标(X54,Y54,Z54);③将地心坐标(X54,Y54,Z54)转换为54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B54,L54,H54);④利用高斯克吕格规则对(B54,L54,H54)进行投影得到投影坐标(x,y)。
转换后的数据包含噪声数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者手机传回的数据),必须把这些噪声数据过滤掉,保留行人正常在道路上行走的数据,才能进行地图匹配。过滤噪声数据可以根据一定的判断准则和统计方法来进行,如可基于位置的变换率来判断,数据在道路左右,且移动迅速的,可判断为机动车辆;位置变换率低于车辆但高于行人的,一般可判断为非机动车或者拥堵状态下的车辆。保留下来的行人数据还要进一步剔除,有可能缓慢移动的车辆和非机动车数据在有些情况下(如拥堵情况下)是接近于行人数据的,这时要结合该移动台的历史数据进行判别。
地图匹配的效果和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匹配算法的类型、手机位置更新的周期、电子地图的和手机定位的精度等,以下分别讨论点到点、点到线的地图匹配。
1)点到点地图匹配。 在电子地图数据库存储的点中搜索离无线定位位置最近的点作为匹配点,假设无线定位点为W(x0,y0),该点位于道路外面,且该点离电子地图上临近的路线为Li(i =1,2,…,n),Li由若干点构成,点坐标为P
求得i=I,j=J,则匹配的点为P(xp,yp)。
2)点到线地图匹配。 把待匹配的无线定位点向电子地图上附近的道路做投影,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在所有侯选道路中选择距离值最小的作为匹配道路,且道路上的投影点即为匹配点P(xp,yp)(见图1)。
3.4.2 实时行人交通信息获取
利用经电子地图匹配后的无线定位数据,可获得行人的流量、地点速度,平均速度。
1)行人流量。行人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断面的行人数量,常用单位为人/15 min。行人流量是对运动目标跟踪,获得进入目标区域的行人数量来获取的,公式为
式中:q为流量; N为数据采集间隔内的人数; T为数据统计采用的时间间隔。
2)步行速度。步行速度是指行人某一时刻的地点速度
式中:vi为采样间隔内第i个行人的地点速度;Δti为采样间隔内第i个行人通过前后采样点的时间差; D为前后采样点之间的距离。
3)平均速度。行人平均速度即为一段观测时间内,通过某区间道路的单位距离,设平面坐标依次为p0(x0,y0),p1(x1,y1),p2(x2,y2)…pq(xq,yq)…,总时间间隔为td=tq-t0,则通过手机数据推算行人路段平均速度为
式中:d为区间道路总位移; td为行人行走区间道路所费时间。
4 结束语
本文从行人的交通特性出发,分别介绍了行人的4种数据采集方法:人工采集法、视频采集法、GPS采集法和无线定位采集法。人工采集法简单易行,但不适宜进行长时间的采集,常用于短期行人交通信息的采集;视频采集法具有可重现、长时间数据采集的特点,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行人视频采集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GPS数据采集方法对行人的启动过程和行进中的微观数据采集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不足之处是无法进行大样本的数据采集。重点介绍了无线定位采集法,无线定位采集法可以利用手机普及的优势开展大量行人数据调查,随着无线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精度不太精确的劣势得到克服,行人无线定位数据采集是有着无限的运用前景。
摘要:从行人的交通特性出发,分别介绍人工采集法、视频采集法、GPS采集法和无线定位采集法等行人交通信息采集方法。详细分析无线定位采集法在行人交通信息采集中的运用,对研究行人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人交通,视频采集技术,GPS技术,无线定位
参考文献
[1]杨晓光,陈白磊,彭国雄.行人交通控制信号设置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14(1):73-76.
[2]陈然,董力耘.中国大都市行人交通特征的实测和初步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93-97.
[3]廖明军,李克平,王凯英,等.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34(1):180-183.
[4]邵春福,李娟,赵熠,等.行人交通的视频检测方法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8(4):23-28.
[5]何民.混合交通流微观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6]孙智勇,葛书芳,荣建,等.行人交通的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6):530-533.
[7]胡明伟.无线定位技术应用于实时交通信息采集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24(3):246-250.
[8]范平志,邓平,刘林.蜂窝网无线定位[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音频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篇9
关键词:CD光盘,磁带,转换,音频信息
多媒体计算机进行音频信息处理技术使人们在媒体制作、学习和娱乐等方面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但如何处理音频信息,使计算机能使用CD光盘、磁带等各种介质上的音频信息来帮助人们的学习,如何对CD光盘、磁带等的音频信息进行相互转换,本文对此提出一种应用方法和技巧。
1、CD光盘转换为磁带信号
1.1 CD光盘信息转换为计算机音频文件
CD是音轨,跟数据光盘不同,AudioCD没有数据光盘的文件定位信息,无法作为文件直接保存到硬盘上。为保证抓取后音频的声音质量,采用Exact Audio C o p y软件抓取C D光盘上的音频信息,Exact Audio Copy(缩写为EAC)软件最大的特点使可以精确捕捉音轨,EAC使用时无需安装,直接双击E A C图标打开,对语音信息来说,音频质量要求不高,直接保持默认状态即可;如果是C D音频,则需进行设置,“E A C的安全、快速和爆发三种读取音频数据模式的质量从高到低,其速度也是从快到慢。在安全模式下,由于E A C需要多次读取数据,速度将非常慢。在安全模式下,E A C会对每一帧的音频数据采取多次读取的方法来提高准确性,既然我们是要制作高品质的数字音乐,所以安全这项当然是首选的了”[1]。可以使抓取的音频信息实现高保真。
如图1所示,使用EAC抓取的CD音乐光盘,将光盘信息抓取为W A V和M P 3的声音文件;点击将“光盘转换为WAV”或将“光盘转换为MP3”的图标,且选择文件保存位置即可实现将CD光盘信息转换为“W A V或M P 3”的音频文件。
1.2 将音频文件录制到磁盘上
将计算机声卡的输出端L I N E O U T(或SP)接录音机或卡座的输入端(LINE IN或REC),放好需要录制的磁带,按下录音键和暂停键,准备好录音机。
计算机播放音频文件采用Foobar软件,Foobar软件的特点是在播放MP3和WAV音频文件时,音质效果的层次感比较分明。输出噪声也较小,无论是在高音区还是中低音区,音质都更加厚实[2]。适合听各种音乐和甚至不需要环境的音效场合。声音的效果当然和你使用的声卡性能有关。使用Foobar时,只要在计算机中按照提示安装即可,启动后利用“播放列表/打开/打开转换好的音频文件并设置顺序播放”。
点击Foobar播放按钮,同时将松开收录机的暂停键,开始录制声音,在录制过程中注意监听,并对录音电平加以调节,当录制好一面后,停止Foobar的播放,翻转磁带后再继续录制其余另一面。
2、将磁带信号转换为光盘信息
2.1 将磁带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声音文件
将录音机的输出端(LINE OUT)接计算机声卡的信号输入端(LINE IN),同样准备好录音机。录音时使用的软件我们采用Total Recorder。
Total Recorder也叫网络录音机或者万能录音机,可以把各种音源的声音录下来。它具有“软件”(即网络)“声卡”两种录音模式,其中的“软件”录音模式最具特色,这个模式下它的录音策略是直接录取网络或者是播放器软件发出的数据包,因为Total Recorder的“软件”录音模式直接记录网络或者软件播放器发出的数据包,理论上相对声音源没有任何的失真。也就是说原来的声音源质量有多高,录出的声音质量也就有多高[3]。
设置录音方式为声卡录音,且调整声卡为线路输入(L I N E I N),选择“声卡”录音模式。先按Total Recorder主界面上的“录音源及其参数设置”按钮,将录音源从“软件”改成“声卡”,然后“确定”。回到主界面后按录音钮即可开始录音,录音时注意录音电平的调整,保证录音的声音质量。同时注意监听,当第一段录制完毕,出现间隔,按下录音机暂停键,并将Total Recorder也暂停,选择“文件/保存”,把刚录制的保存为计算机音频文件(若保存为MP3文件,在保存时根据对信号的要求程度不同,可选择“声音格式选择”列表MP3的三个选项:MP3接近高品质、MP3中等品质和MP3低品质)[3]。随后将Total Recorder关闭,再次启动,在录制第二段,这样避免录制信息的前后干扰,其余的部分同样在录制完成后保存音频文件,再次关闭、启动Total Recorder完成其余部分的录制。
2.2 将音频文件刻录到光盘
利用常用的计算机光盘刻录软件如“Nero Burning ROM”、“Clone”等软件,将音频文件刻录到光盘上即可在计算机以及C D光盘放音机上使用。
3、总结
本文提出了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音频信息处理的一些技巧,对于媒体制作而言,该方法简捷,失真小,效果较好。如何很好地实现高保真、高品质、低损耗,快捷有效的音频信息处理,在方式方法、应用技巧及软硬件选用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数字音频文件的制作与播放.http://www2.beareyes.com.cn/bbs/5/91.htm
[2]音频之王争霸战:Winamp和Foobar.http://www.52z.com/Articleview/2004-10-8/article_view_11470.htm
公安机关基础信息采集研究 篇10
1公安工作中情报采集的概念及其特点
公安机关的情报采集, 是公安机关日常服务之一。内容十分广泛。即有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在日常警务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采集, 还包含将采集到的资料录入相应的系统这种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工作。这就意味着公安机关的信息服务具有复杂性、繁琐性、日常性等特点。综合对比起来, 公安情报采集有以下特点:
(一) 采集范围广
公安业务信息采集的内容特别多。小到案件的基本信息, 如案情、案发经过、案情中嫌疑人与报案者的笔录等, 大到维稳类情报的基本内容, 维稳类信息种类多、遍及分散, 为便于把握它们的特点, 就必须对它们进行采集、分析, 找出其相同要素。
(二) 采集方式多
公安机关的信息采集方式五花八门。比如采集中使用的传统采集手段, 在社区中通过抽查表的使用, 来采集基本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提高, 公安机关信息采集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清卡口的使用。
(三) 采集具有专题性
专题情报信息是公安机关特有的一种信息采集或情报采集方式。是指由公安机关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所收集的反映社会整体治安状况。比如如社区民警所采集的各类社会不安定因素, 国保机关所采集的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影响社会安定的情报信息。专题性情报采集具有很深刻的目的性和保密性, 一般由特定的机构或者部门来负责采集。
2公安基层队伍中情报采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缺乏正确的认识
相当一部分基层民警认为情报信息工作是分局层面的事情, 只是简单的对一段时间内一定区域内的发案情况做一个统计工作, 写几个数据, 弄几张报表, 例行公事。要么就是到网上搜集一些无法核实的小道消息做一些夸大的、不切实际的分析报上级情报部门, 完成考核任务。认为情报信息虚无缥缈, 无法指导基层派出所实战工作。什么是情报信息很多民警都没有准确的概念, 即便有时发现一些苗头性信息也不愿花精力去核实、掌握、上报, 担心花了大把的精力到头来只是虚惊一场, 看不到工作成绩。少数不负责任的民警甚至对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认为领导对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只重结果, 不看过程, 只要不出事情, 做与不做一个样。
(二) 缺乏足够的重视
基层所队作为业务部门, 领导多重视打防控绩效和队伍建设工作, 情报信息更多时候只是一句口号, 难以落到实处。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以及社会治安管控仍旧依靠传统工作方法, 大清查、设卡、地毯式排摸这些基本靠投入人力的工作方式依旧在如今的公安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多民警没有建立自己的情报信息网络, 耳目等隐蔽力量多停留在档案上, 作用有限。基层所队的情报信息人员基本由内勤人员兼任, 除了按照上级情报部门给的信息报送任务完成一些指标外, 大量的精力要放在服务全所业务工作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上, 还要应付来自上级各部门的各项行动和考核, 加之多没有经过专业能力训练, 无心也无力做好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和报送工作。造成例行公事的信息较多, 信息挖掘不够、研判质量不高, 甚至为了完成指标在平台内"制造信息", 忽略了信息的实战应用。从目前的对情报信息工作的考核方式来看, 工作完成较好的是一些业务量小、队伍人数少、地理位置偏僻的基层所队, 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做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县市中心区域的基层所队因为承担了繁重的打击处理任务以及大量的非警务活动, 情报信息工作较为落后。
(三) 缺乏专业的情报人才。
情报信息系统随着情报信息工作的开展由开发、测试、使用到进一步改进也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 然而系统的应用基本到分局层面为止, 没有进一步向基层所队延伸, 以至于仅有的部分有用情报信息无法被基层所队及时利用, 发挥效能, 从而使得基层所队的一线民警无法体会情报信息在现代警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基层所队每年要应对大量的集中行动和业务考核, 唯独没有情报信息的考核任务, 即便有也只影响基层所队内勤人员, 一线民警在报送情报信息工作上没有压力, 自然也没有动力。常常是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再报送相关信息, 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
3提高基层信息采集工作效率的途径
目前, 公安信息工作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提高基层信息采集效率迫在眉睫, 如何保障基层采集工作有针对性, 有目的性, 我认为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一) 特殊节点搜集法。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 每年的重大会议、重要赛事、重要节假日、敏感时段等节点前后, 是各种涉稳非法活动活跃期, 在这些时段期间加强维稳情报搜集工作, 通常会获取一些有价值、深层次、行动性、预警性情报信息。民警应该多关注情报综合平台敏感日期一栏, 比如今年4月省厅发布的敏感节点有"4.5清明节 (天安门事件) "、"4.8胡耀邦同志逝世日"、"4.22世界地球日"、"4.23南京解放"、"4.25法轮功分子聚集中南海事件"等等。
(二) 热点问题搜集法。
不同的时期, 总会出现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轰动全国的焦点、热点问题, 如近期百姓十分关注的环境问题"PM2.5"、"雾霾"、"血铅超标"、"沙尘"、"煤雨"、"墨迹天气"等, 还有近期"两会"所提的部分政策改革活动等;社会问题方面, 如警民矛盾、因愁官愁富引发的群众公愤事件、其他如宝马撞车事件、温州富家子撞人事件到后来一系列的交通事故等此类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政府工作方向;群访群诉方面, 目前经常因征地拆迁、工资改革、企业改制、政策改革等问题引发群体上访事件, 不仅影响交通, 也干扰了政府部门正常的办公秩序, 其实事发起因都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多注意发现这方面的苗头和线索, 有些群体访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 重点人搜集法。
在每个基层所队都负责监控一些邪教、重点群体等维稳领域重点人, 围绕重点人控制工作也可以搜集一些涉稳情报。对此类重点人员的掌握, 在其中了解掌握情报, 往往能及时地掌握到一些特殊群体地活动苗头, 如近期活动频繁地军转干群体、农转非群体、民师群体等等。先期掌握其活动情报, 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活动苗头, 防止系列涉稳事件地发生。
(四) 关联分析搜集法。
从事物发展的六要素入手, 按照时间、地点、人员、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已获取的情报和已破获的案件进行分析梳理, 顺藤摸瓜、抽丝剥茧, 结合平时我们惯用的并线串案方法, 找出个人、个案之间存在的关联, 一是通过具体工作摸出新的情报线索, 二是通过分析研判形成新的研判成果。
摘要:公安情报资源研究目前借鉴科技情报学的研究体系, 既出自于科技情报, 又与竞争情报有很大不同。因此, 公安情报学应该在使用普通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同时, 创新出自己的一套科研方法, 从而建立比较整体和有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达到培养浙江公安人才的目标。本文在阐述开放存取理论的同时, 提出公安情报自身应具有的学科特点。
关键词:情报,公安情报,学科特点,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严怡民.情报学研究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
[2]K.B.塔拉卡诺夫.情报学[M].何士彬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3.
[3]孟宪文.略论公安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6 (1) :56-59.
[4]谢晓专.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的关系研究[J].情报杂志, 2012 (6) :22-25.
[5]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3) :136-137.
信息采集点 篇11
关键词:视频;采集;加工;分组;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3-0000-02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Video Information
Liu Rvyong
(Linqing No.3 High School,Linqing252600,China)
Abstract:First,this class accentu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practical manipulating capability by showing tasks in groups, and they are arranged from easy ones to hard ones gradually,for those who are skillful,some "let me try" operations are prepared,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tep by step" method.Secondly,this class was finished mainly by the independent operation of the students,and the hards ones was manipulated by discussing inside the group before competing among groups and honoring the better ones.The teacher pays attention to problems in the students'operation and explain them after gathering them.Thirdly,the evaluation of the class was manipulated by showing videos,including remarking among groups and from the teacher.The whole class gives priority to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plays the role of a guider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learning by themselves.
Keywords:Video;Collection;Processing;Grouping;Task-driven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介绍视频信息采集与简单加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创作视频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视频加工处理实践活动过程,逐步掌握利用视频编辑突出主题,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但由于大部分学生上机操作能力较差,平时缺乏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素养的积累和培养,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根据实际对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计划学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视频的简单原理;
2.能说出视频的采集方法及设备;
3.知道常见的视频播放和编辑软件,并能运用软件对视频进行简单加工。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表达交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工具完成视频编辑,用以呈现信息、交流思想;
2.能对采集的视频素材进行加工编辑,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经历视创作的过程,进而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处理视频素材,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在创作作品时应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利用视频素材进行加工,表达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视频信息采集的基本方法,能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的截取、加工与合成。
难点:视频软件的选择及视频、音频素材等多种素材的合成。
[教学策略与环境]
教学策略:本节课以演示典型作品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分组教学、分层次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绘声绘影视频编辑软件(因Premiere较为专业,学生操作有困难,固采用绘声绘影软件)、视频素材等。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任务——预习课本第89页内容,熟悉软件界面;分发视频素材到学生机。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视频的定义和原理;2、视频采集的方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自己制作的一段短片,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并点名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二、视频信息的采集:
1.视频简介:所谓视频,是由连续画面组成的动态场景,这些画面是通过实际拍摄得到的,是利用人的现象而实现的动态画面。
[思考]《喜洋洋与灰太狼》是视频吗?为什么?
2.视频采集:一是在已有的数字化视频资源中寻找或截取;二是通过视频采集卡采集传统模拟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视频信号,进行;三是用数码摄像机直接拍摄而获得数字化的视频文件。
三、视频信息的加工:
1.数字化视频加工工具比较:
软件名称工具类别特点说明类型文件格式
Media Player视频播放工具Windows 自带AVI、WMV
超级解霸视频播放工具
(可简单加工)功能强大的VCD、DVD播放工具MPEG、DAT
绘声绘影视频编辑工具界面友好、功能实用、面向大众AVI、MPEG
Premiere视频编辑工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的专业型工具AVI、MPEG
2.视频信息的简单加工:
[任务1]将“G:素材文件夹”(课本附带光盘中的素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径)下的“打篮球.avi”视频的1分钟之后的视频删除掉。
操作提示:
①打开:运行绘声绘影11(Ulead VideoStudio 11),点击“加载视频”将视频“打篮球.avi”导入素材库。
②拖动:用鼠标左键选中“打篮球.avi”并拖拽至视频轨。
③剪辑:拖动预览窗口下方的滑块至1分钟处,点击“剪辑”,然后用鼠标左键单击要剪辑掉的视频,按键盘上的删除(Delete)键。
3.视频信息的简单合成:
[任务2]将“G:素材文件夹”(课本附带光盘中的素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径)下的“小街.avi”视频片断添加到任务1中剪辑后的视频信息之后,并在两个视频连接处添加“飞行旋转”过渡效果。
操作提示:
①在任务1的基础上,点击“加载视频”将视频“小街.avi”导入素材库。②拖动:用鼠标左键选中“小街.avi”并拖拽至视频轨“任务1中剪辑后的视频信息”之后。③编辑:打开效果面板,在下拉框中选中“三维”,用鼠标左键将“飞行旋转”效果拖拽至两个视频的转场处。(回至开头点击播放,预览效果)
[试一试]将“G:素材文件夹”下的“小街.avi”视频片断拖动到覆叠轨上,会有什么效果?能否对“覆叠轨”中的视频片断添加动画效果?
[任务3]为任务2中保存的视频添加一个以图像素材(片头)为背景的片头,并在该图像上添加字幕“打篮球视频加工”,并以“打篮球视频加工作品”为名将项目保存到D盘根目录,然后将影片以MP4格式输出(文件名默认与项目同名)。
操作提示:
①打开文件菜单,选择“将媒体文件插入到时间轴→插入图像”,选择“G:素材文件夹”下的图像“树.jpg”,将其添加到时间轴上(调整其位置至开头处)。②点击面板按钮中的“标题”按钮,在预览区双击输入文字“打篮球视频加工”。③保存项目:打开“文件”菜单,先择“保存”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路径后,输入文件名“打篮球视频加工作品”,单击“保存”即可。④输出影片:用鼠标左键点击“分享”选中分享面板,选择“创建视频文件”→选择“MPEG-4”→选择“Mobile Phone MPEG-4”输入文件名“打篮球视频加工作品”后保存。
[试一试]操作较熟练地同学可对“字幕”时间段添加背景音乐。
[达标检测]——课堂作业:
利用本节所学内容,各小组以“怀念雷锋”为主题自行创作一段影片,要求有:转场效果(或画中画效果)、字幕(素材提前发到学生机)。
[教学评价]
分别对演示的同学和各小组进行评价,可先各组学生互评,然后老师加以点评,并对优胜小组加以奖励。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学会视频素材的剪辑、合成,转场效果的设置、字幕的添加等操作,并能利用以上操作创作影片。“试一试”体现了分层教学;达标检测部分则重在体现分组教学。
信息采集点 篇12
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 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及时准确地获取动态变化的交通信息。目前常用的方式有感应线圈、视频、GPS浮动车等, 相对于这些传统的采集技术, 利用车辆用户手机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定位信息来分析推算动态交通状况是一种新兴的动态交通探测技术[1,2]。该技术利用普通手机作为检测器, 同其它采集技术相比, 节约了大量的前期基础设施投入, 而随着手机普及率的增长, 也使得手机采集技术获取的交通信息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现代交通管理对实时交通信息质量与数量的需求, 使用单一类型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应用的需要, 多源交通信息融合在数据种类以及时空覆盖的互补性上逐渐吸引了人们的关注[3,4]。
文章采用两种交通信息采集方式, 即手机采集和车载GPS采集, 获取道路的交通状态信息。这两种采集方式均属于浮动车采集方式, 但是前者受环境的限制, 在某些情况下会对精度造成影响, 而后者存在空间覆盖范围较为局限的问题。为改善上述情况, 结合两种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的优点, 本文引入Dempster-Shafer数据融合方法, 建立了道路交通状态的估计模型, 通过对两种采集方式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配、组合, 从而获取对交通状态更合理、更准确的认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数据源来说, 该模型能够提供时空覆盖面更广, 精度更高的实时道路交通状态信息。
2 数据采集方式简介
交通信息的服务和应用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满足出行所需的信息, 其中包括了道路交通的拥堵信息。交通状态是对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一种直观描述, 通常分为畅通、拥挤和阻塞三种情形, 在每种情形下, 道路交通具有不同的拥堵表现形式, 并通过交通参数反应出来。
不同出行者对道路交通拥堵程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 通常对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描述为:
畅通, 表示道路交通流处于自由流或者无阻碍状况, 交通流中的车辆操纵受到的阻碍不明显。
拥挤, 此时道路交通流量稍有增加就会引起延误的明显增大、行程速度的大幅下降, 交通流中的车辆操纵受到较大限制, 交通流的一些波动, 例如车辆插入或者变换车道等, 都会引起排队现象。
阻塞, 道路交通流中的车辆处于持续的排队状况。
2.1基于手机采集
利用手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定位信息来分析推算动态交通状况是一种新兴的广域动态交通探测技术, 该技术在覆盖范围和成本两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此类技术通常分为模糊定位和精确定位两种, 模糊定位的精度一般介于50到300米之间, 精确定位的精度可以达到5到30米。
基于手机的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系统, 利用移动通信信令采集卡在GSM网络信息平台的相关接口上采集移动通信系统的交换机信令信息, 从中提取出含有手机位置信息的数据, 对提取的手机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去噪、地图匹配等处理, 最后经过处理得到道路交通信息。
基于手机的交通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的流程如图1所示:
2.2 基于车载GPS采集
车载GPS利用安装了GPS系统的行驶车辆, 获得车辆运行状态数据, 以反映实际道路的交通状态。GPS数据处理算法主要分为三个环节:GPS数据过滤、地图匹配、模型计算。首先, 原始GPS数据 (包含了每个上报GPS点的位置信息、角度、速度、车辆状态等信息) 和交通路网基础数据作为GPS算法的输入, 算法先要对原始GPS数据进行过滤处理, 滤除那些不满足后续处理需求的无效GPS数据。其次, 经过过滤处理后的GPS数据将被地图匹配算法匹配到现实的交通路网的具体路段、具体位置上, 这一环节是GPS数据处理算法的关键技术之一, 地图匹配的效率与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对路网交通状态判断的效率与准确性。最后, 算法将在经过地图匹配后的GPS点中, 挑选满足算法需要的样本, 进行路段行程时间和行程速度的计算。
基于车载GPS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算法流程如图2所示。
3 基于DS融合方法的交通状态估计
信息融合, 或者又称为数据融合, 是一种多源信息的协调处理技术, 在不同的问题领域, 其实现方法、步骤和准则都不相同, 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来理解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不同的信息来源, 按照某种准则进行合理分配、组合, 以获取对被观测目标的更合理或者更准确的认识。
3.1 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方法
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方法 (简称DS方法) 是一种给予不确定性和未知因素更多关注的理论。其基本原理是Dempster合并法则:多个数据源可以根据自己定义的证据函数, 在同一识别框架下做出各自的判断, 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合理的判断合并在一起。DS融合方法具有运算简便、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在交通数据融合中得到广泛的应用[5]。
DS方法中有4个基本概念, 即识别框架、证据函数、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 分别定义如下:
识别框架:关于融合对象分类的所有互斥且完备的基本属性值空间, 记为: 的幂集合, 即的所有子集的集合记为U。F证据函数:, 具有性质:
证据函数: 具有性质: φ表示空集;
m () 的值表示赋予的信任程度。对证据函数的定义还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
信任函数: 表示所有直接支持的信任程度之和。
似然函数: 表示所有不直接反对的信任程度之和。
假设两个数据源的可靠性都是一样的, 定义合并法则为:
DS输出的决策方法通常有两种, 即: (1) 最大信任函数法:融合的输出即为使得信任函数最大的Λi: 以及 (2) 最大似然函数法:融合的输出即为使得似然函数最大的Λi 两种方法任选其一即可。
3.2 交通状态融合技术
道路交通状态划分为拥堵、缓行和畅通三类, 因此定义其识别框架表示为:Ω- (1, 2, 3) 。其中数字1表示畅通, 2表示缓行, 3表示拥堵。计算证据函数的方法描述如下:对两个数据源, 通过比较各自的输出状态与实际状态 (通过实地观察获取) 得到各自的混淆矩阵:
其中 表示第k个数据源提供的交通状态为j, 而实际交通状态为i的个数。这样, 第k个数据源输出数据的总体精度可以通过下式给出:
第k个数据源输出第j种交通状态数据时, 推测该数据源输出状态为r, r=1, 2, 3的可信度, 即证据函数可以根据混淆矩阵定义:
在实际计算中, 要将各证据函数归一化, 即
然后根据Dempster合并法则, 即式 (1) 计算融合后的证据函数, 并计算信任函数Bel。最后比较信任函数, 融合的输出即为使得信任函数最大的那一个状态。
3.3 实证分析
挑选上海市徐汇区小木桥路上的三个路段作为分析路段, 即:清真路到斜土路、斜土路到零陵路和零陵路到中山南二路。计算混淆矩阵的数据采自于2009年7月15日早上8点整到11点20分和下午4点30分到5点40分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输出结果;验证模型的时间段为2009年7月16日早上10点16分到11点18分。
两个数据源的混淆矩阵如表1所示。
选取验证时间段内三个路段的GPS和手机交通状态数据作为融合的输入。根据表1中的混淆矩阵计算各数据源的归一化证据函数, 然后按照公式 (1) 进行融合, 最终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看出:在融合的时间段内, 路段1的融合输出避免了手机不可靠数据的干扰;路段2融合后的结果准确度比GPS结果高出19.36个百分点, 比手机结果高出6.46个百分点, 同时, 当其中一个数据源 (手机采集数据) 缺失时, 能够从另外一个数据源 (GPS采集) 获得可靠的数据进行补充, 从而保证了时空的覆盖率。路段3上的手机数据有很高的准确度, 而GPS数据的准确度却非常低, 但是融合后的结果并没有受到GPS数据源的影响, 仍然比手机数据的准确度高出了3.23个百分点, 提高了最终输出结果的精度。
4 结论
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 人口和机动车的激增带来世界性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ITS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环境、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而交通智能化的前提则是交通信息化。在充分发挥现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工作能力的同时, 开发运用新型的交通信息检测技术, 并利用多源交通信息检测技术的互补性, 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对实时交通信息进行高效整合, 挖掘出更加有价值的实时交通状态信息似乎是一项可行的研究方向。
文章采用一种新兴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基于手机的采集方式, 获取道路的交通信息, 利用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方法, 融合了GPS浮动车采集的交通数据, 提供覆盖面更广, 准确度更高的道路交通状态估计。挑选上海市徐汇区小木桥路上的三个路段进行估计模型的验证检验, 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采用文中给出的方法, 保障了道路状态信息输出的准确度和覆盖度。
参考文献
[1]Qiu, Z., Cheng, P.and Ran, B..Investigatethe Feasibility of Traffic Speed EstimationUsing Cell Phones as Probe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ervices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cs, 2007, 2 (1) :53-64.
[2]Qiu, Z., Jin, J., Cheng, P.and Ran, B..State of the art and practice:Cellular ProbeTechnology Applied In Advanced TravelerInformation System, the 86th Transportation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DC, USA, 2007.
[3]吴小俊, 曹奇英, 陈保香, 刘同明.基于Bayes估计和加权数据融合算法的交通量检测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 7) :45-48.
[4]任英伟, 陆键, 王海燕, 项乔君.交通量观测数据处理的模糊融合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 Vol.23, 2006 (9) :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