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母猪

2024-10-08

初产母猪(通用7篇)

初产母猪 篇1

由于初产母猪体重小,配种时P2背膘厚不达标,基础营养储备偏低,加上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使用同一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初产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低于经产母猪,初产母猪很难满足高产状态的营养需要,初产母猪产后8~10 d后泌乳量明显下降,表现为母乳不足,所以有很多猪场在安排初产母猪的带仔数为8~9头,带仔数太少会使母猪乳房发育程度受损,二产后的带仔能力下降。通过初产母猪泌乳期饲粮提高营养浓度,使用单独的饲养方案后,保证了初产母猪营养需要,)可以确保初产母猪泌乳量,进而可以让初产母猪尽可能多带仔猪,以达到保护初产母猪再次繁殖性能和终身繁殖性能。一般情况下,初产母猪的带仔数在10头为宜。

初产母猪促情技术 篇2

1 诊断要点

母猪是常年发情的家畜, 发情周期为20~21天 (18天也属于正常范围) , 以接受爬跨为发情判定标准, 发情持续2~3天。发情征兆有急躁不安、爬跨其它母猪、食欲不好、咬圈栏、外阴部变红和红肿, 以及流出水样粘液等表现, 若无上述表现则为乏情。

2 防治方法

2.1 找出母猪乏情的原因

由于品种, 公猪的刺激、季节、天气、哺乳时间、哺乳头数、膘情、营养和管理等因素关系, 发情情况也不相同。尤其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特别重要, 如常见营养差母猪瘦弱或营养水平太好造成母猪过肥。然后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2 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过瘦而不发情的母猪, 要适当增加其日粮中粗蛋白、矿物质和青绿饲料的添加量;对于过肥而不发情的母猪, 要减少饲料喂量, 促使其多运动, 可以每天早晚将其赶出圈外溜达10~30分钟。

2.3 诱导发情

每天早晚让公猪追逐或爬跨不发情的母猪, 也可以将不发情的母猪和公猪同圈饲养一段时间, 或让不发情母猪的圈舍与公猪舍相邻, 通过性刺激来促使母猪发情。

2.4 换圈饲养

把不发情的母猪与正在发情的母猪同圈饲养1~2天, 或将公猪的精液抹到母猪的鼻子上或注射到母猪的阴道内, 以刺激母猪生殖器黏膜的发育, 引起性兴奋, 达到使其发情排卵的目的。

2.5 熬糖饲养

把0.15~0.5㎏的红糖置于锅内熬化, 然后煎水500~1000 m L饲喂母猪, 每天两次, 连喂4天。

2.6 按摩乳房

每天用毛巾、温水清洗和按摩不发情母猪的乳房30分钟, 有促进其发情排卵的效果。

2.7 治疗母猪生殖系统疾病

当母猪阴门有恶露流出时, 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其阴道和子宫, 再将用30~50m L生理盐水稀释过的160~320万单位青霉素输入母猪的阴道和子宫内, 每天1次, 连用3天。也可以给母猪饲喂100~150m L益母草浸膏或50~100g益母草冲剂, 每天两次, 连用3天。

2.8 激素催情法

⑴皮下注射1000国际单位的孕马血清, 每天1次, 连用2~3次;或皮下注射500~1000国际单位的绒毛膜促性腺素, 每天1次, 连用2天。

⑵对断奶母猪皮下或肌肉注射孕马血清或全血15~25m L, 或者是肌注PMSG制剂1000~1500单位1~2次。另外也可静脉或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单位, 间隔1~2天重复1次。

⑶静脉或肌肉注射FSH (促卵泡激素) 100~300单位, 隔日1次, 一般3~4次, 不仅可促进乏情母猪发情排卵, 并且有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的作用。

2.9 增加与公猪接触

对青年母猪初情期延迟, 采用将其转移到其他圈舍或地方, 增加与公猪的接触, 增大其生存空间或喂些青料。另外也可静脉或肌肉注射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300~500单位。

2.1 0 静立反射

初产母猪饲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篇3

目前初产母猪饲养中普遍采取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使用一样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按初产母猪每天采食量5 kg,饲料代谢能12.97 MJ/kg,赖氨酸0.95%计算,初产母猪泌乳期日摄入代谢能64.85 MJ,赖氨酸47.5 g,这样每日至少少摄入代谢能2.09~10.46 MJ,赖氨酸12.5 g,这样初产母猪泌乳期营养不足,背膘厚度会迅速被消耗,初产母猪产后8~l0 d后泌乳量明显下降,表现为母乳不足,尤其是配种时体重偏小,基础营养储备不足的表现更加特出。现代瘦肉型母猪的链接性效应非常强,如果一产营养储备能力被过度消耗,母猪过度减重,就会使断奶后发情延迟,更重要的问题是母猪的排卵数会减少,不仅会影响到下一产的生产水平,对母猪一生的生产能力都会造成影响,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产仔数减少,这种母猪会被过早淘汰,即将能够继续生产也是勉强维持低生产水平。当前各猪场的产仔数差异非常大,好的猪场产仔数11~13头以上,差的猪场产仔数8~9头。

只有确保初产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保证营养供给,才能提高初产母猪泌乳量,保证母猪初产生产水平,同时也为母猪一生的生产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矗由于初产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低于经产母猪,目前初产母猪日采食量为5 kg或以下,比经产母猪低l kg左右,如果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使用同一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初产母猪很难满足高产状态的营养需求,这会加剧初产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进而影响初产母猪的再次繁殖性能和终身繁殖性能。根据高产母猪泌乳期营养标准需日摄入66.94~75.31 MJ的代谢能和60 g赖氨酸计算,初产母猪泌乳期饲粮必须提高营养浓度,通过在饲粮添加油酯等使饲粮代谢能不应低于13.39 MJ/kg,粗蛋白质不低于18.0%,赖氨酸应该高达1.2%的要求,为此设计专用初产母猪饲粮,这样初产母猪日采食量为5 kg情况下,也能保证其营养需要,把初产母猪泌乳期失重控制在10%以内,控制初产母猪泌乳期过度失重的情况,才不会影响下一产以及一生的生产水平。对初产母猪泌乳期使用湿拌料进行饲喂,可以提高采食量,提高其营养物质摄入量。

初产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分析 篇4

生长发育正常的大型后备母猪, 若达7月龄后仍未见发情, 即可视为初情期迟缓。

1.1 原因

初情期迟缓原因除卵巢发育不全外, 还有如下因素。

a.异性刺激不够 猪的初情期早晚除遗传因素决定外, 同时与后备母猪开始接触公猪的时间有关系。

b.饲养管理不当 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由于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 造成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正常到来。有些体况虽为正常, 但在前期饲养中, 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E、生物素等养分, 性腺发育受到抑制, 性成熟会延期到来。再者, 每圈饲养4~6头为宜, 单圈饲养1头对母猪的发情有不利影响。过分拥挤及频繁打斗可导致初情期延迟。

c.安静发情 个别青年母猪已经达到性成熟年龄, 体内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也正常, 却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或在公猪存在时不表现站立反射。这种现象叫安静发情或微弱发情。微弱发情可采取一定措施, 母猪可以受孕。这种情况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引进猪种及培育猪种, 发情表现不明显, 尤其后备母猪。

1.2 防治

对发情迟缓的母猪, 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a.营养调控 体况瘦弱的母猪应加强营养, 短期优饲, 补喂优质青绿饲料, 使其尽快达到7~8成膘;对过肥母猪实行限饲, 多运动少给料, 直到恢复种用体况。

b.管理措施 对母猪进行调圈处理, 公猪刺激。过肥母猪进行饥饿处理, 即相对以前饲料减半。

c.激素诱导 对不发情后备母猪肌注800~1000单位孕马血清诱导发情和排卵, 再注射600~800单位HCG可在3~5d内表现发情和卵泡成熟undefined排卵。

d.考虑遗传因素 采取多种措施, 母猪在9~10月龄还不见初情期的, 可能为遗传原因或其他原因, 应及时淘汰, 以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2 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乏情)

经产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 由于季节、天气、哺乳时间、哺乳头数、断奶时母猪的膘情、生殖器官恢复状态等不同, 发情早晚也不同。特别是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一般规律是:断奶后由于黄体的迅速退化, 卵泡开始发育, 到第3~5d可见外阴部发红肿大, 到第7d便可配种。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稍有推迟, 一般不超过断奶后第10d大部分猪便可配种。对于一些异常情况, 如第10d以后仍不发情这种, 应考虑改善饲养管理;第15d以后仍不发情, 应作不发情猪处理;如果不能确定, 可以等候一个情期的时间。

2.1 原因

a.年龄胎次 正常情况下, 85%~90%的经产母猪在断奶后7d表现发情, 只有60%~70%的后备母猪在首次分娩后第1周发情。这就是全世界养猪业普通表现的二胎母猪不发情的现象。这一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是后备母猪身体仍在发育中, 按体重来讲没有完全达到体成熟;后备母猪在第1胎哺乳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哺育的现象, 从而使母猪子宫恢复过程延长。与这一问题同时产生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这就是二胎母猪产仔数降低。但如果采用激素的方法, 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b.气温与光照 夏天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 每日光照超过12h对发情有抑制作用。

c.猪群大小 断奶后单独圈养的成年母猪发情率要比成群饲养的母猪高。

d.营养 引起乏情的最常见因素是能量不足。对母猪来讲, 配种时的状况与哺乳期的饲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哺乳期要使母猪体重损失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对后备母猪尤其如此。在哺乳期1周后, 母猪应采取自由采食。夏天炎热季节, 要保证猪的食欲。成群饲养的母猪, 要对个别瘦弱母猪进行特别维护。

e.管理因素在管理上, 熟悉和掌握母猪的发情鉴定技术, 有较好的配种设施。

2.2预防

首先应加强对母猪的管理。哺乳期的母猪, 每天饲料需要量2.5kg, 再根据其仔猪头数的多少相应增加饲料, 每头仔猪增加0.3kg饲料, 或让母猪自由采食。断奶后母猪要根据体况合圈, 体况差的合在一起, 比较瘦弱母猪要单独饲养。其次每天用试情公猪与母猪接触一次, 促进母猪发情。另外,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 或喂青饲料补充维生素, 可促进发情。还应注意增加母猪运动和光照时间, 避免母猪过于肥胖而不发情。

2.3治疗

初产母猪难产剖腹产手术救治报告 篇5

1 难产原因

初产母猪产道狭窄, 胎儿过大;助产不当引起产道高度水肿;子宫收缩无力等。

2 手术过程

2.1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5%的碘酒、70%的酒精、麻醉剂、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等) 、生理盐水、手术刀、手术剪、缝合针、缝合线、缚料、纱布、创钩、止血钳、持针钳、手术场地等。

2.2 保定与麻醉

2.2.1 保定

一般采用侧卧保定, 将猪的上、下颚用绳索缠缚, 以免伤人。

2.2.2 麻醉

本次手术采用沿耳静脉滴注硫喷妥钠和戊巴比妥钠混合麻醉法。使用静脉输液器和50 mL注射器, 沿耳静脉注射硫喷妥钠水溶液50 mL (硫喷妥钠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 , 等猪自行倒地后, 抬上保定架, 用保定绳保定四肢, 观察猪的麻醉状态, 再沿耳静脉滴注戊巴比妥钠水溶液100 mL (戊巴比妥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水溶液) 保持麻醉。麻醉后, 猪体进入安静平稳状态后进行剖腹产手术。

2.3 切口定位

通常采用腹侧壁斜切口 (由艘结节下角至脐部连线的中点处作一长约10~15 cm的切口) 。

2.4 手术方法

2.4.1 切开腹壁, 拉出子宫

分层切开皮肤, 肌层直至腹膜。为防肠管、网膜从切口涌出, 开腹后助手持大块灭菌纱布堵塞切口。术者将手伸入腹腔找到子宫角, 隔着子宫壁用手抓住胎儿肢体的某一部位牵引至切口外。将一侧子宫角全部引出, 直至显露卵巢, 将引出的子宫角置于切口之外的灭菌创布上, 用温盐水纱布覆盖。

2.4.2 切开子宫, 取出胎儿

子宫角切开后将切口充分止血, 手经切口将在骨盆腔内的难产胎儿取出, 用拇指和中指捏住眼眶和后肢蹄部拉出, 子宫角顶端的胎儿, 术者可一手扒送胎儿臀部一手在子宫壁外缓慢地将子宫壁向胎儿后驱推移, 反复操作将胎儿移近切口。切忌不能用挤牙膏的方式, 也不能将手伸入子宫腔内牵引, 以免撕裂子宫壁。将一侧子宫角内胎儿取完后, 进行缝合。

2.4.3 缝合子宫和腹壁切口

一侧子宫角的胎儿取完后, 清理子宫壁上的血污, 并进行缝合。第一层用全层连续缝合法, 第二层用浆肌层包埋缝合法。缝合完毕, 用0.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子宫冲洗, 冲洗液不可流入腹腔内, 以防发生腹膜炎, 最后在子宫壁切口缝合处涂以抗生素软膏, 将子宫还纳于腹腔内。另一侧子宫角的处理同理。腹腔内撒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粉以防感染。腹膜切口要单独作连续缝合, 缝合要严密, 以防肠管或子宫与其发生粘连, 各层肌肉作以免影响疫苗的存活和繁殖而影响免疫效果。

2.5

疫苗抽取前应摇匀, 以免疫苗在瓶内分布不均而影响免疫效果。

3 免疫方法

3.1 保证疫苗的免疫剂量

注苗时, 抽取疫苗量要足, 注射时不宜打飞针, 注苗用的注射针头大小要适宜, 确保疫苗足量注到机体内;口服苗拌料、拌水时要均匀, 并保证每个个体在规定时间内吃足吃匀。

3.2 保证正确的免疫途径

如把注射苗误用口服, 把口服苗误用注射, 把肌注苗注到皮下或脂肪中, 均会影响免疫效果, 甚至造成不良的反应。特别是肥猪, 由于皮下脂肪厚, 肌注苗时针头要长, 要把苗注到肌肉内, 以免误注到脂肪中造成免疫失败。

3.3 使用活苗免疫时, 要避免与活苗敏感的抗生素同时使用。

由于活苗敏感的抗生素可抑制或杀死活疫苗, 影响活苗在机体内的存活和繁殖而影响免疫效果。所以使用活苗免疫时, 免疫前后7d内不宜使用其敏感的抗生素。

3.4

初产母猪 篇6

一、发病情况

该养猪户共存栏二元母猪8头, 其中经产母猪5头、初产母猪3头, 采取自繁自养生产模式。配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种公猪精液由临夏县绿和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母猪的猪瘟、口蹄疫疫苗接种由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防疫员按照春秋两季进行。该头初产母猪从2013年3月30日配种到7月31日合计妊娠期为124 d, 比母猪正常的平均妊娠期114 d超过10 d, 该头母猪无临产征兆, 食欲正常、精神安定、乳头无乳汁、喜卧, 但明显看见胎动, 用手抚摸母猪腹部, 胎儿跳动活跃。经过多次核实和查阅种公猪精液供应档案, 不存在记录有误的问题, 于是诊断为初产母猪超期妊娠。

二、治疗过程

7月31日下午2时许, 用氯前列烯醇注射液1支2 m L (0.2 mg) 一次性肌肉注射。到8月1日16时左右, 该头母猪出现临产症状, 19时产下第1头死仔, 随后陆续产活6头健壮仔猪, 仔猪平均初生重1.8 kg, 胎儿胎衣1 h后全部排出, 分娩母猪乳汁充足、哺乳正常。产出的第1头死胎重2.2 kg, 毛色与6头活产仔猪一样, 根据分析属胎儿过大产程延长造成的死产。

三、体会

一般母猪的妊娠期正常情况下都是在110~119 d之间, 妊娠期超过120 d后的母猪没有正常分娩的。该头母猪妊娠124 d时经过引产还能产活6头仔猪确属少见。因此, 不一定所有超期妊娠的母猪都会存在难产死胎或全部死产的问题, 如果及时果断地采取引产补救措施, 可以把母猪超期妊娠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初产母猪细小病毒病的诊防体会 篇7

1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家猪和野猪均可感染本病, 但以初产母猪最为常见。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 无明显的季节性, 母猪交配后的一段时间内多发。病毒主要侵害新生仔猪或胚胎。猪在感染细小病毒后3~7日开始经粪便排出病毒、污染环境。1周以后可测出血凝抑制抗体。21日内抗体滴定可达1:15000, 且能持续很长时间。细小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可在被污染的猪舍生存数月之久, 如果消毒不到位, 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本病可经胎盘垂直感染和交配感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环境, 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另外, 鼠类也可传播本病。

2 临床特征与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一般无明显症状, 主要表现是屡配不孕或产出死胎、木乃伊胎, 所产活仔也较虚弱。在怀孕早期感染时, 胎儿死亡, 死亡胚胎被母体迅速吸收, 母猪有可能再度发情;在怀孕30~50天感染, 主要产木乃伊胎, 如早期死亡, 产出小的黑色枯萎样木乃伊胎, 如晚期死亡, 则子宫内有较大木乃伊胎;怀孕70天后感染, 母猪多能正常生产, 但产出的仔猪带毒, 有的甚至终身带毒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如果公猪被感染, 性欲和受精率无明显影响, 但精液可长期排毒。

2.2 病理剖解变化

一般情况下, 感染本病的母猪死亡率不高, 主要影响下一代。如果对个别患病严重的死亡母猪进行剖检,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有轻度的炎症反应, 胎盘部分钙化, 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的现象。受感染胎儿表现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和生长不良, 有时胎重减轻, 出现木乃伊胎、畸形、骨质溶解的腐败黑化胎儿等。胎儿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等症状。

3 鉴别诊断

猪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衣原体病和布鲁氏菌病也可引起流产和死胎, 应注意与本病的鉴别。

3.1 猪伪狂犬病

仔猪也发病, 可呈现体温升高, 呼吸困难, 下痢及特征性的神经症状。哺乳仔猪可因饮食感染母猪的乳汁而感染发病, 日龄越小的猪, 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3.2 猪日本乙型脑炎

仅发生于蚊虫活动季节, 有的猪呈现体温升高, 肢腿轻度麻痹等神经症状。

3.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感染猪群早期有类似流感的症状。主要侵害怀孕母猪和1月龄以内仔猪, 除母猪外患病哺乳仔猪高度呼吸困难, 一周内的新生仔猪死亡率很高。

3.4 猪布鲁氏菌病

一般发生于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 采取血清做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 呈阳性反应。

3.5 猪衣原体病

发病无季节性。流产前体温升高, 用流产胎儿脏器或胎盘染色可发现大量原生小体。

对本病进行诊断, 除了要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与相关疾病的鉴别外, 有条件的养猪场还可以采集流产、死产或木乃伊胎儿的心血或体腔液进行荧光抗体检测或中和试验, 通过实验室的方式进行确诊。

4 防治措施

目前本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应以预防为主。

4.1 坚持自繁自养

引进种猪时, 必须从未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引进, 引进种猪后隔离饲养半个月, 经过两次血清学检查, 效价在1256以下或为阴性时, 再合群饲养。

4.2 把握好母猪初配时间

在本病发生的猪场, 可将初产母猪配种时间推迟到9月龄后, 此时母猪已建立起主动免疫;也可使初产母猪在配种前获得主动免疫, 将血清学阳性母猪放入后备母猪群中, 或将后备母猪赶入血清学阳性的母猪群中, 从而使后备母猪受到感染, 获得主动免疫力。

4.3 按时开展免疫接种

一般可用灭活疫苗进行注射。母猪可在配种前4~5周进行免疫注射, 2~3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 确保在怀孕的整个敏感期产生免疫力。公猪在配种前1~2个月内, 也要进行免疫注射。

5 体会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语言下一篇:现代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