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共12篇)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1
从初中升入高中, 由于教学环境的变化及教材内容的变化,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呈下滑趋势。笔者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发现学生除了存在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
1.对词汇记忆有畏惧感。
初中课本内容相对简单, 学生能够记住所学词汇。可进入高中以后, 课本中的词汇量增加, 难度加大, 学生就抱怨词汇难记, 从而对词汇记忆产生畏惧感和厌倦感。
2.阅读理解能力差。
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少, 并且只重视死记生词的固定词义, 不注重词汇的具体语境意思, 再加上学生的阅读方法不科学, 所以学生不能全面掌握文章段落的大意和文章的主旨。
3.听说能力偏低。
本来口语和听力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老大难, 经过初三一整年的题海训练, 部分学生的听说能力下降, 连简单的英语听说都成问题。
4.语法薄弱。
大多数高一新生在辨析英语单词的词性时有困难, 他们搞不清句子的基本结构, 难以把握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5.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大多数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解, 学生听”和“教师提问, 学生答”的学习方式, 主动质疑问难的意识淡薄。
对策
1.加强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量大, 比较抽象。因此,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词汇知识,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 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其次, 教师对词汇的讲解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意思, 要把词汇放到具体的语境中, 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词汇在生活中的运用。再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 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词汇。
2.重视阅读教学。
高中课本中的阅读文章篇幅长, 内容复杂。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阅读技巧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和段落中心句进行解说。教师可以设计读前阅读任务,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读文章。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方法。同时, 教师要对文章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特别是重要的词汇、习惯用法和语法项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此外, 教师还要给学生补充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材料,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重视听说教学。
初中英语的语音和听力教学侧重音素和读音规则。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强化语调、重读、弱读、爆破等读音技巧的训练。笔者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单词发音在句中的变化, 要求学生掌握重音、语调等, 逐渐熟悉英语口语的特点。其次, 在训练听力时, 可以采取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阶段。听前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词汇、语法、话题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并提出听的要求, 明确听的任务。听时可以采用互助小组的讨论形式。听后可以让学生复述所听材料, 回答相关的问题。
4.重视语法教学。
在高中课本中, 初中学过的语法不再作为语法重点来讲。但初中的有些语法, 尤其是时态和句子结构等, 学生并未完全掌握, 学生的学习深度也不够, 所以教师在高一阶段要系统地复习一遍初中的语法。教师可以采用倒序的方法, 即从初三的语法开始复习。一是由于学生对这些语法还有印象, 二是这些语法难度大, 早复习早掌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语法。另外,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复习初中语法。例如, 在讲定语从句时可先复习初中所学的名词、形容词作定语的用法, 然后复习短语 (如介词短语) 和不定式作定语的用法, 再复习句子作定语即定语从句的用法。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高一新生对新环境感到新鲜, 同时也有紧张感和焦虑感, 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 所以易于接受教师的意见。笔者认为,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干预, 即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分析、细化学习任务和目标, 排除学生的焦虑情绪,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 教师要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做笔记、写日记、阅读课外书籍、整理错题和使用工具书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2
写作是一种技能,它不是一种知识,知识可以教给,而技能只能在实践中去练习。老师乐此不疲地讲什么“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什么开头结尾的多少种方法,同学们就能写出好文章吗?显然不能!鲁迅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那些素有定评的作品中,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写作技能是在阅读和练习中摸索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在练笔中逐渐提高写作技能。
随笔是联系课外阅读、生活观察和课外练笔的最好方式。写随笔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有一学生写到:“说说自己心里的话,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虽然没有壮志豪情,没有婉转动听,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有的是真情实感。不单单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更是在不断地总结自己,鼓励自己,启发自己。写一件小事,写着写着就悟出一个道理,虽然没有刘墉那般独到见解,但毕竟是自己悟出来的,同时让自己的心灵深处有另一番天空。”
随笔是同学们自由创造的园地,这里没有老师的硬性规定,这里是我们青春勃发、五花八门、拥挤喧嚣的一块话语天地;这里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的一处所在。有的学生在随笔中写到;“通过写随笔,我也发觉了自己的成长,不仅是写作上的,还有思想上的。以前写文章总是很拘谨,现在写多了,才知道写随笔是非常自由愉快的事。”许多学生有着这样一种错误的共识:语文多读少读一个样,多写少写一个样,在语文这门课上费热情、下工夫,不值。多读多写,是否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已有公论。但如果我们仅把它理解成一架登上高考堡垒的云梯,那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意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曾多次指出,每个人都应当“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种有教养的标志,一种人生的优雅之举,一种做人应有的风范。”曹教授把写作的意义、对人的影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希望每位同学都拥有这样的修养和风范。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3
【关键词】词汇学习 学习策略 兴趣培养
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本身就是学好英语的基本前提。学生只有对所学课程感兴趣才能发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特别对于英语而言,只有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真正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不再排斥英语。
一、 研究发现,高一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在教育教学发展的今天,还有很大部分的教师不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还是使用传统的听、说、默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或检查;
2.偏重死记硬背的机械教学方式。在目前,很大部分的教师在词汇教学时还是按照之前的老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不重视词汇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还是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而由于英语同汉语之间的语法、文字构成等方面相差太多,纷繁复杂的语法构成决定了学生死记硬背也只能收获甚微。
3.缺乏系统性。虽然词汇同文学一样都有自身系统,具备一定的规律性,但是,我们学习的教材属于分段学习、循序渐进的设计过程。并没有统一的编排,老师的讲解也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推进,因此就出现了教材前后联系薄弱,系统性不强等特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造成知新忘旧、词语混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 怎样提高学生对词汇的兴趣
1.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看剧学习单词。面对课本密密麻麻的英语内容,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热情,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创造一定条件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器材播放英语视频,目的就是使学生逃离课本,在观影中学习英语、理解词汇。
2.让学生掌握常见词根的构成元素。作为一门学科,能被人长期的学习和使用,说明了其有据可依的章法还是存在的。例如单词magniloquent,可能初看单词,学生就会因为单词过长,老师又没有教过,因此产生畏惧情绪。但是如果知道magn(i) 等于 big,great(大)、loqu 就是language(语言、话)、-ent属于形容词后缀,那么就从“大语言”加上形容词后缀就可以推断出其意思:夸张的。其实就词根来说,需要掌握的词缀并不多,也不用刻意的去死记硬背,只需要在平常背诵的时候留意一些常用的,再用心记一下便可以了。
3.让学生学会采用谐音或者分割组合的方式来强化单词。所谓谐音记忆,就是让学生通过单词的读音联想出其它相关意思,从而起到记住它的最终用意。例如在学习单词 pariah(贱民,被社会遗弃者)时,其发音为“泼辣”,这时你就想到说“贱民都是泼辣的”,这回学生看到“泼辣”自会想到牢牢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而所谓的分割记忆,简单来说就是把难懂单词拆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行记忆:例如单词 incandescent(白热的,热烈的)可以拆分成 in(不)、can(能)和descent(降下),所谓的“不能降下(温度)”那就是还处于“白热化”。对于这类方法来说,可能每个人对待每个单词都有自身的独特看法,因此联想或者拆分出来的东西都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只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就是好的。
4.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结构系统。学习是人体认知结构的组织,在组织。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利用单词之间的同义、反义关系,新旧词在音、形、义上的关系来建立系统化的认知结构。例如建立同义词系统:“少”有little/small,又如finish、complete和accomplish都有“完成”的意思,但使用的场合却不同: finish后一般接动词或名词,有反面意味“吃完”“用完”等,complete后面接具体名词,如“工程”等,而accomplish一般接抽象名词,如“目标”等。又如反义关系:visible/invisible明显和不明显,只要在visible前加上in就变成反义词。这种通过建立一定的系统结构,把词汇进行充分融合对比,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组合规律来识记单词含义,从而达到“立竿见影”效果。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高一学生英语的词汇量。除了保持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热情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接触单词:经常翻词汇书、做词汇联系和阅读训练,与词汇保持永久的密切关系。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流的不断频繁,对英语词汇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但是只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找出词汇的记忆点,科学地选择词汇教学、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乔明文.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87-89.
[2]谢遐均.词汇学习策略对词汇习得成效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J].理工高教研究.2004(05)119-121.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4
自2006 年开始的江苏高考模式改革持续至今已近9年, 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显赫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学校、家长和学生这三方也对其下足了工夫。按理说付出这么多努力, 学生应该自信满满, 成就感十足。然而,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观察却获知了以下这些现象: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 上课时不喜欢跟着老师说, 即通常所说的不喜欢开口;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 显得过于紧张而回答失误或答非所问;另外就是一遇到英语考试, 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担忧甚至恐惧, 在实战答题时常常犹豫不决下不了笔。
上述学生的这些表现, 就是心理学中焦虑情绪的一系列展现, 而今这种焦虑现象已经不是个别呈现, 而是有扩展之势。焦虑是指个体面对某一事物内心存在害怕、恐惧、忧虑或紧张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是由于个体担心或怀疑自身的能力无法应对可能会出现的不明确的困难或危险。英语学习的焦虑是指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因其对象和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一种课堂英语学习相关的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情结。大量的研究表明, 过度或者长期的焦虑会对外语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 如成绩退步、自信心下降等不利后果。所以, 寻找到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详细原因, 并采取相应而有效的具体措施, 帮助学生逐步消除或者转化焦虑, 就成为了一线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探寻
排查摸索出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英语学习焦虑的真实原因, 是我们提出科学解决方案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 所以导致个体产生学习焦虑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笔者认为, 在学生群体中随机抽取较多样本进行访谈调查和归类分析, 是寻找产生该类心理现象详细原因的比较妥善的研究方法。又因为笔者在平时教学中主要观察的是自己所教的学生, 为了方便起见, 笔者仅从自己所带的高一两个班级 (班学生数分别为37 人和36 人) 中各班随机抽取了12 位学生共24 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 总结的主要原因为如下四条:一是课堂容量过大, 教师语速偏快, 担心来不及消化, 怕跟不上节奏;二是现阶段讲解的语法难度偏大, 灵活性高, 担心掌握不好, 会影响后续语法的学习;三是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 不愿表现自己, 害怕说错答案被同学笑话或者被老师批评;四是考试成绩经常和自己的预期差距比较远, 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
从这次小范围的调查可以看出, 学生出现英语学习焦虑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类为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先从认知层面分析: (1) 高一英语的容量 (包括单词、短语、阅读量、习题量等) 确实要比初三高出许多, 往往一节语言点课的内容是原先初三时两节课的内容。同时由于课堂容量大, 导致英语教师的课堂语速往往过快, 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在赶进度。这种量上的溢出效应造成的紧迫感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担心来不及消化和跟不上步骤的焦虑情绪。 (2) 高一英语特别是语法部分的难度明显加大, 如高一重点讲解的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 一直到学期结束, 也仍然有一些学生没搞清楚。其原因远了说, 还要牵扯到初中时没有系统地学习中文语句构造的相关语法 (如主、谓、宾、定、状、补的确认, 复句和句群的组织和分析、各类语句的灵活应用等) 。这种母语语法分析能力的缺失, 往往会隐性地导致学生在分析这几类从句或者进行复杂句子拆分和合并练习中, 老是将一些成分搞得张冠李戴, 闹出笑话。这种难度上的高出效应, 在导致学习者出现畏难情绪的同时, 还会使其对今后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形成心理阴影。
再从情感层面来说: (1) 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 自我意识已基本苏醒。此阶段学生的自尊心敏感而强烈, 但抗挫折能力又较差。所以一旦遇到家长特别是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负面评价, 心里就接受不了。在这种负面情绪的支配下, 学生还容易走极端, 常常随意而彻底地否定自己, 心理上进入消沉和颓废的状态。 (2) 另外, 正是由于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存在意识的催化, 这一阶段的学生也萌发了一些对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感和负重感。他们渴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 自己的进步被认同, 自我的意义被实现。转嫁到英语学习上来, 就是希望自己的英语科目能考出好成绩, 满足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期望。
三、控制英语学习焦虑的策略和建议
首先是从认知层面上的转变。
1.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必须要及时调整到绝大多数学生可接受的点位。这里特别要批判当前较流行的一种说法———“作为教师, 我不可能去适应你们所有人, 所以你们必须要适应我!”这种令人刺耳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大有人在, 特别是刚刚从高三回到高一的英语教师。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和权威者, 而忘记了教师本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交互和情感的交流。所以, 既然多数学生已经反映了课堂容量大、语速快, 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就必须要精简内容、放慢语速。这是“以生为本”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事, 毕竟只有学生真实吸收和掌握了的东西才算是有效的。
2.在高一讲解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时, 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其积极参与, 笔者建议在课堂上多举一些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或者他们感兴趣的如体育、音乐、娱乐相关的例句。注意, 例句应越简单越好, 过难的例句反而会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干扰学生对重点内容———语法运用的注意力。老师不但要举出例子, 还要想办法多让那些平时保持缄默的学生相互举例子, 教师此时的态度当然是鼓励和表扬了。
其次是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反映到高一英语教学上来, 笔者结合实践, 有几点建议可供同行参考。
1.做好课前学生情绪引入。英语学科对许多男生来说, 就意味着背大量的单词和短语, 这本来就是比较痛苦的体验。在知道下节课要上英语课之前, 这些男生的心理上已经开始出现了抵触情绪。但是如果能做好课前引入这一心理准备环节, 不但可以逐渐消除这些男生对英语的抵触情绪, 还可以让全班同学带着期望专心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具体引入方法有:故事引入法、多媒体 (图片、歌曲、影片) 引入法、微情境剧引入法、复习引入法等。
2.注重课中学生情绪管理。不管是多么精彩的引入, 学生的连续注意力往往不超过10 分钟。接下来的分神、小动作甚至瞌睡等事件难免要发生。同时, 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千差万别, 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而言, 其情绪体验往往会相差甚远。某个知识点对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 也许已经非常清楚了;可对那些后进生而言, 大概还在云里雾里。这种情况下, 提问这一手段就要派上用场了。提问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常见形式, 其目的主要有: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醒分神的学生重回课堂、激发好奇撩动气氛等。
3.注重课后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和延续。从频率高低来排序, 首先就是作业的批改和反馈。有研究表明:知道目的的学习比漫无目的的学习, 其效果要好得多。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就是让学生很好地知道其学习目的是否达成与质量如何。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 要戒除那种简单粗糙的打A、B、C、D等级的做法。
四、结束语
当把“以生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扎根于心, 我们就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现许多平时不易察觉的细节, 比如本文提到的高一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情绪。这些是我们工作还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对我们老师来说既是一次警示, 同时又是一次机会。本文仅以笔者的一些个人经验和感悟作为引入, 以期引起同行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关注和研究。
摘要: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 通过对部分高一学生访谈调查的方式, 获知其英语学习焦虑状态的成因, 并从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高一学生学习文科的高效方法 篇5
预习第二天的上课内容,这样在上课时就能更快地吸收,也更能深入明白老师的讲课内容;晚自修时,对当天的上课内容再巩固复习,对重点进行背诵。
2.“贝多芬”
即多背多得分,对知识点进行准确记忆是很必不可少的。利用思维导图、联想法等整理出知识重点,累加背诵,温故知新。
3.答题有技巧
文科类的问答题建议分点进行回答,能够体现出你的逻辑清晰,答案有层次,且方便老师采点给分。简答题回答应切中要点,简单明了。
4.一手好字
文科类科目往往需要大量的书写,一手好字绝对能为你赚来“好学生”的印象分。高考阅卷老师也许会因为一手好字而仁慈几分。
5.抓考试重点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 篇6
【关键词】 数学 学习障碍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29-01
(一)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知识能触类旁通,多方联想,当学生听到“增函数”,就应该联想起增函数性质图像,函数在单调区间内,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图象在单调区间从左到右单调上升趋势。“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每堂课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记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的习惯,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展眼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学法指导应富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习方法和进行学习目的及学法交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不断地消除学习数学的障碍。
(三)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高一数学学习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谈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要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决不彻底。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
(四)优化教与学策略,强化成就动机,科学地进行学习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降低思维难度,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以形象、通俗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互相转化,提升学生的语言“悟”性。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高中数学对比初中阶段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应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提出学习要求并及时检查督促。
(五)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力,消除高一学习数学障碍的重要环节,主要有:(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准确计算能力;(4)培养学生推理和转换能力;(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7
一、研究发现, 高一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缺乏兴趣。在教育教学发展的今天, 还有很大部分的教师不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 还是使用传统的听、说、默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或检查;
2.偏重死记硬背的机械教学方式。在目前, 很大部分的教师在词汇教学时还是按照之前的老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 不重视词汇的记忆方法, 使学生还是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而由于英语同汉语之间的语法、文字构成等方面相差太多, 纷繁复杂的语法构成决定了学生死记硬背也只能收获甚微。
3.缺乏系统性。虽然词汇同文学一样都有自身系统, 具备一定的规律性, 但是, 我们学习的教材属于分段学习、循序渐进的设计过程。并没有统一的编排, 老师的讲解也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推进, 因此就出现了教材前后联系薄弱, 系统性不强等特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造成知新忘旧、词语混乱, 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怎样提高学生对词汇的兴趣
1.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通过看剧学习单词。面对课本密密麻麻的英语内容, 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热情,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创造一定条件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 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器材播放英语视频, 目的就是使学生逃离课本, 在观影中学习英语、理解词汇。
2.让学生掌握常见词根的构成元素。作为一门学科, 能被人长期的学习和使用, 说明了其有据可依的章法还是存在的。例如单词magniloquent, 可能初看单词, 学生就会因为单词过长, 老师又没有教过, 因此产生畏惧情绪。但是如果知道magn (i) 等于big, great (大) 、loqu就是language (语言、话) 、-ent属于形容词后缀, 那么就从“大语言”加上形容词后缀就可以推断出其意思:夸张的。其实就词根来说, 需要掌握的词缀并不多, 也不用刻意的去死记硬背, 只需要在平常背诵的时候留意一些常用的, 再用心记一下便可以了。
3 . 让学生学会采用谐音或者分割组合的方式来强化单词。所谓谐音记忆, 就是让学生通过单词的读音联想出其它相关意思, 从而起到记住它的最终用意。例如在学习单词pariah (贱民, 被社会遗弃者) 时, 其发音为“泼辣”, 这时你就想到说“贱民都是泼辣的”, 这回学生看到“泼辣”自会想到牢牢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而所谓的分割记忆, 简单来说就是把难懂单词拆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行记忆:例如单词incandescent (白热的, 热烈的) 可以拆分成in (不) 、can (能) 和descent (降下) , 所谓的“不能降下 (温度) ”那就是还处于“白热化”。对于这类方法来说, 可能每个人对待每个单词都有自身的独特看法, 因此联想或者拆分出来的东西都是千差万别的, 但是只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就是好的。
4.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结构系统。学习是人体认知结构的组织, 在组织。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思考, 利用单词之间的同义、反义关系, 新旧词在音、形、义上的关系来建立系统化的认知结构。例如建立同义词系统:“少”有little/small, 又如finish、complete和accomplish都有“完成”的意思, 但使用的场合却不同: finish后一般接动词或名词, 有反面意味“吃完”“用完”等, complete后面接具体名词, 如“工程”等, 而accomplish一般接抽象名词, 如“目标”等。又如反义关系:visible/invisible明显和不明显, 只要在visible前加上in就变成反义词。这种通过建立一定的系统结构, 把词汇进行充分融合对比, 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组合规律来识记单词含义, 从而达到“立竿见影”效果。
总之, 要想真正提高高一学生英语的词汇量。除了保持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热情外,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接触单词:经常翻词汇书、做词汇联系和阅读训练, 与词汇保持永久的密切关系。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 交流的不断频繁, 对英语词汇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但是只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找出词汇的记忆点, 科学地选择词汇教学、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乔明文.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03) 87-89.
[2]谢遐均.词汇学习策略对词汇习得成效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J].理工高教研究.2004 (05) 119-121.
浅谈高一学生英语写作的调研 篇8
关键词:高一,英语写作,调查研究
一、高一学生英语写作的问卷情况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英语学习兴趣”“对待写作的态度”、“写作动机”和“写作习惯”等方面展开, 调查结果如下:
1、英语学习兴趣
2、英语写作态度
3、写作动机
4、写作难点
5、对待当前写作教学的态度
由以上图表可以得出:
1、63%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24%的学生明确反应对英语不感兴趣, 13%的学生学习目标模糊, 学习动机不明确。对于英语学习感兴趣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参与学科相关活动的积极性等。
2、学生对英语是否感兴趣也影响了他们对于英语写作的态度, 其中只有16%的学生对待英语作文非常认真, 63%的学生基本认真, 偶尔会应付, 19%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照抄或者应付了事, 甚至还有2%的学生从来不写英语作文。
3、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关于英语写作, 有大部分同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 这一类学生共占了77%, 只有10%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兴趣。
4、在就学生关于写作难点的调查中发现, 43%的学生因为词汇量不足而导致构思作文时头脑空白, 无从下笔。42%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词汇量, 但是在相关语句的组织表达上, 因为缺乏一定的语法结构知识, 所以所写的句子很难表达出正确的意思。
5、对于写作习惯的调查, 发现有74%的学生会在写作前构思并考虑读者读文章的感受, 其中13%的学生会在写作时, 先写好框架, 再完成文章, 59%的学生进行中文构思, 然后翻译出来。写作后, 18%的学生会主动地仔细修改, 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75%的学生会在老师的督促下反思和调整, 还有7%的学生对作文的检查和修改持无所谓的态度, 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6、针对当前英语写作教学, 13%的学生非常满意, 48%的学生认为教学质量和效果一般, 39%的学生不太满意。学生普遍反应没有专门的英语写作课, 老师只在讲试卷的时候点拨, 没有系统的方法, 导致学生对于写作有些迷茫, 甚至有的同学产生了畏难的心理。
二、调查后思考及提高方法
通过调查和访谈, 不难发现学生对待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也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 对待当前英语写作教学满意度较低。那么要如何改善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消除学生写作畏难心理呢?
1、大量阅读并善读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说的正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只有当腹中有墨时, 才不至于在写作构思时头脑空白, 不知如何下笔。但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也并非开卷有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善读”, 一方面注意阅读方法, 另一方面更要注重选择阅读材料。
高中学生除了学好课标规定内容之外, 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 选择比较容易理解的, 英语文学作品, 也可以浏览适合中学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
2、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步骤
在英语写作考试时, 会遇到不同的文体。针对不同的写作文体, 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想法、传递信息。一般说来, 英语写作文体共分五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看图作文。以下就对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做简要阐述:
(1) 记叙文
记叙文包括很多, 像游记、日记、人物传记等。在写这类文章时, 注意六大要素:who, where, when, what, why, results.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结果。通常在文章的开头会涉及人物、时间和地点;展开文章情节时就包括事件和原因;结果, 通常作为故事的结局放在文章的最后。
写记叙文时, 时态是最关键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时间立足点”:过去、现在、将来。报道、日记、故事之类的文章, 通常用“一般过去时”。人物介绍、看图作文等表示一般性的动作, 通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多用于预测性、计划性的行为。
(2) 议论文
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议论文比较限定, 论点、论据和论证都比较明确, 即“为什么?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采取此方法?”。由三部分构成“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部分直接阐明论点, 论点要明确;主体部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用材料等有利证据进行论证;结尾便是对主体内容做出概括。写议论文多用一般现在时, 并注意语言精准。
(3) 说明文
说明文就是用来介绍人物、事物或解释事理的文章。在写这类作文时, 要根据写作的目地和要求, 抓住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征, 语言应通俗简洁。
在写说明文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 (1) 时间顺序; (2) 空间位置顺序; (3) 举事例, 讲道理; (4) 讲道理, 举事例。
(4) 应用文
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运用范围较广的简易文章, 近些年常考的有书信、通知等。这类文章通常都有固定的格式, 如“书信”, 主要包括“信头、称呼、正文、结束语和谦称、签名”五部分。学生要熟练掌握其格式及表达方法。
(5) 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就是根据所给的图画, 在理解的基础上, 发挥自己的想象, 按情节的先后安排, 写出图中所反映的内容。看图作文多考察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概括力和分析力。看图作文有一定的结构:“开头-主体-结尾”或“总领-分析-结论”等。学生在写这类文章的时候, 首先要注意根据提示结合图画, 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点, 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 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3、提高英语基本功
有很多学生反应, 英语作文之所以写不好, 一是因为词汇量不足, 二是因为不知道英语表达的句子结构。
要写好英语作文, 学生可以从最基础的着手, 多听、多读、多说、多看、多模仿, 逐步培养自己的语感。众所周知, 词汇和语法规则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就只记忆词汇和语法。通过观察发现有些把单词背得很好, 但做题时准确率不高, 写作文也无法组织正确的语言。学英语的过程中, 记忆、背诵、默写是基础, 但不是死记硬背, 最好在理解之后记忆, 背诵的同时翻译并回顾语法点, 默写之后概括归纳。在学英语的时候真正做到用心、用脑、用手, 拥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就不会成为难题, 当然写好英语作文也就不是难事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课程标准对书面表达的重视, 教师也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对学生写作方法和写作能力的关注, 采取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 制定合适的写作任务, 帮助学生消除写作畏难心理, 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学生在日常学习中, 要注意扎实自己的英语基本功, 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勤写巧练, 写好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1]鲁子问, 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蔡慧萍, 方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9) :21-24.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9
一、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差异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 知识单一, 课堂容量小。对于词汇、句型或语法点的学习, 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 课后通过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就可以巩固掌握。而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多, 知识综合性强, 课堂容量大。对于重点、难点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 只能有选择地进行精讲精练。而学生也不可能仅依靠课堂时间就掌握所有知识点他们必须学会自学, 利用课余时间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仅仅是适时指导, 解决疑难。
初中英语主要以简单句型教学为主, 而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剧增, 语法难度增大, 课文增长, 老师又基本用英语授课。高中英语教学还要求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逻辑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还要具备丰富的课外知识。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一是初中向高中过渡的阶段, 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如下几个方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更好地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
1.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这里指的是英语词典和语法工具书。工具书是自学的好帮手,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英语中存在大量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现象, 只有查词典阅读英文解释才能准确理解词的用法。当遇到这方面的疑问时, 学生不能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解答, 而应学会查词典解决问题, 并且养成习惯。另外, 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全面的语法书。在遇到语法问题时, 学生要先查工具书, 养成借助工具书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2. 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课前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疑问。有了疑问, 学生听课才有重点, 上课过程中才有一种探寻答案的迫切愿望, 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3. 认真听讲, 勤记笔记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的习惯。英语学习中语法知识繁多而琐碎, 有规则更有特例。因此, 当课堂知识涉及语言规则、重点和难点时, 学生要及时记下来,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紧跟老师的思路, 不致走神, 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下了课后复习的依据。
4. 朗读的习惯。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是一种口头交际工具, 因而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言变成有声语言的活动, 它有助于学生改进语音、语调, 增强语感, 并且朗读对提高听力和口语也有很大帮助。多读能帮助学生对听到的词句做出快速反应, 听得越多, 语感就越好, 也为流利的表达创造了条件。
5. 课后复习的习惯。
学习不可能一劳永逸, 学了会忘记。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勤于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每天利用笔记进行复习, 当堂内容, 当天消化;可以做习题, 查缺补漏, 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运用;也可以进行单元复习, 让学生列出单元中他们认为重要的词汇、短语、句型, 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完整地了解单元的重点内容, 又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复习中节省时间。
6. 广泛阅读、注重积累的习惯。
学习英语, 仅仅靠学习教材与课堂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广泛的课外阅读与积累。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可以每天做一篇完形填空或阅读理解, 也可以阅读一些英语杂志, 并做好笔记, 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长期的积累, 学生才可以吸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精髓, 丰富词汇和思想。
7. 复述、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积累和巩固词汇、语法的有效手段。学完每个单元, 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地背诵课文中含有很多语法点、短语、新单词的段落或在课外阅读中摘抄的优美句段。学生在熟练背诵短文之前, 不妨先摘录其中的关键词, 然后尝试复述全文。在复述过程中, 学生必然要融入自己的思维, 要动用自己头脑中英语语法与句型的储备, 这样不仅可以为理解性的记忆创造前提, 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8. 写作的习惯。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10
一、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差别及教学困难的原因
1. 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差别首先表现在两个转变上。
即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和对物理问题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 这是高一新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 它以生动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为依据, 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 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涉及的研究对象看得见摸得着, 便于想象。进入高中后, 物理教学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 像瞬时速度的定义、物体运动图象的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的确定、物体受力分析等问题, 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对此, 习惯于形象思维的高一新生一时难以适应。
对物理问题的认识由定性分析不断地上升到定量分析是高中物理课程相比于初中物理课程的另一特点。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 即使遇到定量计算, 一般来说也比较简单。而在高中物理课程中, 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要作定性分析, 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有时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分析与计算。例如,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确定,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确定等都是如此。而要在初中所学知识基础上完成这些从定性到定量的方法上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说有着较大的困难。
2. 初、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上有较大不同。
初中物理课程由于内容较少, 涉及的物理问题相对简单, 且课堂上有较多时间进行教师指导下的练习, 学生只要弄清概念记住公式, 完成教学内容一般都没有问题。而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中, 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这其中包括课前预习、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以及独力地观察和总结实验等, 且高中物理课教学内容多、难度大, 各部分知识密切关联。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不能及时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有的仍采用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对待高中物理的学习, 结果是虽然记住了一大堆概念和公式, 而面对具体问题却无从下手。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感到物理深奥难懂, 从心理上造成对高中物理课的恐惧。
3. 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 这也是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一大原因。
高一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表述较多地涉及数学知识;二是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要求相当高。前者主要表现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增多;而后者主要表现为要求学生会用代数式、几何图形及函数图象等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 进行推导和求解, 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但高一新生无论是在数学知识掌握的量上, 还是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很难达到高中物理的要求。
二、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教学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教学困难, 笔者认为高一第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首先, 教师要正视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差别, 正视高一新生在认知上存在的不足, 在初中物理课程的基础上逐步铺开新课程, 注重初、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 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适应高中课程。高一新生对所学知识表现出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的现象是正常的, 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 允许学生反复琢磨, 不断深化。
2. 加强直观性教学。
(1) 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中做好物理实验是重要方法之一。在物理实验中,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 通过自己的设计与操作, 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加深对规律认识,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 重视物理图景的构建与运用。物理图景可以使抽象的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复杂的物理过程,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点对高一新生来说尤为重要。高一第一学期刚开始, 就要引导学生不断养成构建物理图景的习惯, 并且能从图景中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 努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高一物理课一开始就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对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其表达形式, 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知道其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11
关键词:高一英语;阅读;能力;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除了语法和词汇之外,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即阅读。尤其在当前缺乏自然学习语言的大环境下,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能获得语言输入。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刚时升入高中,不管是词汇量还是文章难度都高于初中,如果学生没有较好的英语基础,那么再学习中就会感到十分困难。因此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词块、语法及语篇等方面强化学生基础,拓展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一、开展词塊教学 强化英语阅读基础
毫无疑问,词块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词汇积累,才能理解文章含义,词块也是高一学生增强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所以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开展词块教学,强化英语阅读基础。在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并没有词块的概念和应用意识,所以教师就可在实际教学中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词块,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养成运用词块代替传统英语单词和词组的应用。但无论如何渗透,第一步要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让学生产生学习驱动力。英语教师在讲解当天所学短语时,就借助词块教学对其实施分类。即在学生面前展现如a large munber of,a lot of a large等带有a的短语。还借助现代多媒体对There have a lot of trees等短语造句,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英语语感。此外还可通过明确词汇目标,对词块进行激活。教师要根据文本中重点词块、词汇及学生理解困难的词汇。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英语词汇有120万左右,然而大部分词汇由构词法组成,其中构词法包括合成、派生、转化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前缀和后缀的含义用法并由此猜测相应的派生词,达到扩充词汇量的目的。例如英语单词super,该词汇前缀包括“超越、超过”的含义,那么就可以由此联想出superman(超人)、supermarket(超级市场)、superstar(超级明星)等,通过此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二、优化语法教学 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语法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尤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英语教师摒弃以往只注重交际式语法教学,应将语法知识和语言知识相结合,由此一来才能提高语法阅读知识运用能力和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相关研究认为,如果单纯对语法知识练习不会有较大的意义,而学生也容易因为固定的学习套路而厌烦,无法激发学习英语语法兴趣。对此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语言传递模式,将其设置为有意义且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例如高中英语教师呈现一篇文章,主题为老师和他最好朋友的比较,要求学生补充中间比较级的部分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两个。修改后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十分贴近,尤其让学生填写两个人的比较结果能提高英语词汇信息量。实践是认知的输出,反思是吸收和理解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反思和实践这两个重要环境,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因为在近年高考听力阅读中,阅读理解短文句式相对于以往开始走向复杂,那么就体现出掌握语法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很难理解的长句时就可运用语法手段分析,只有明白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句子含义和理解整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实施语篇教学 实现英语阅读拓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交际、语言运用、语篇等阅读教学目标,那么由此一来就必须改革阅读训练。阅读理解教学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只简单的停留在词句含义上,应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语篇上下文内以及句子和词语在具体语境的联系。在语篇阅读教学中就是根据“总-分-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由此一来,能让学生由浅到深一层层理解文章,从而进一步探究文章和分析作者写作意图。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应引导其做好各项热身,争取在这个阶段充分且全部阅读文章,并让学生总结阅读技巧。例如英语教师在讲解Unit 8(Reading)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就先为学生播放奥运会会歌,之后指导学生掌握本章节词汇和语法,最后讲解全文。
四、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对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十分重要,其中涵盖了词汇、语法、语篇等各方面内容。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语言表达。对此高一英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薄弱点强化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念,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静.提升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6(4).
[2]章宗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渗透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探究[J].校园英语, 2015(4):102-103.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 篇12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与探究体会到, 虽然高一历史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 教学内容相对枯燥, 只要教师用心准备、组织、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就可以让学生不再讨厌历史科学习, 从而实现快乐学习历史。下面我就谈谈高一历史教师如何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的一些做法。
一、进行趣味教学, 实现快乐学史
魏书生老师在谈学习方法时说道要“善于坚守快乐的阵地”。在上课过程中, 老师要如何把不利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 把枯燥无味转化成有趣快乐, 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调控, 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1. 趣味性导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重课前三分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伊始, 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上节课或课间的活动上, 学生情绪不稳定, 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极快转移到课堂学习任务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增强学习吸引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导课。
(1) 谜语导入法。
如在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课时, 我进高一 (5) 班教室后, 先在黑板上写了个谜语———“旧中国圣旨”, 要求学生猜班级一同学名字。原本吵闹的班级一下就安静了,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 纷纷猜测是谁。过了两三分钟, 终于有个学生推出了谜底为“陈玉玲”, 我因势利导, 从谜底如何得出、圣旨的来源、作用再过渡到新课, 学生兴趣盎然。
(2) 对联导入法。
如在教学“美国罗斯福新政”时, 我一入课堂, 就在黑板上板书了一副“对联”:Action, action, and still more action.———Roosevelt (行动, 行动, 更多的行动———罗斯福) Never, never, neve give up.———Churchill (永远, 永远, 永远不放弃———丘吉尔) 在引导学生鉴赏的同时, 提问学生:“从这副对联中你可以看出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什么为政之道?在面对经济危机的紧要关头, 他又是如何行动的?”这一副独特的“对联”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给提起来了, 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展、课堂气氛的活跃奠定了基础。
又如我在高一 (4) 班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鉴赏一副有关韩信的对联:“生死两妇人, 成败一萧何”, 先让一两个学生说说他们对这副对联的理解, 然后向学生讲解这副对联中所包含的典故, 从韩信的死引出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学生的好奇心被抓住了, 这节课上得也就顺风顺水。
(3) 创设悬念导入法。
新课导入过程中, 创设悬念尤其重要。它起着激发兴趣激发动机、诱发求知欲望的作用。如在教学“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语“世界银行 (World Bank) 执董会于2009年2月13日批准中国汶川地震重建贷款项目, 7.1亿美元贷款将用于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甘肃两省的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设施重建重点用于公路、桥梁、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及医疗卫生设施的恢复重建, 甘肃子项目还包括教育设施的重建。那么中国和世界贫困地区的儿童助学资金也可以向这个机构申请贷款吗?如果发生金融风暴, 那么是否某个国家也可以向它申请贷款?这个机构究竟是怎么来的?”这样创设悬念, 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利于教师授课时的发挥, 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如何导入新课, 因时而定, 因课型而定, 因教学内容而定因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如天气极其闷热, 学生昏昏欲睡, 如学生刚上完体育课, 注意力分散,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变换形式和内容, 使学生觉得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吸引力。教师通过多种导入方法, 如对联、谜语、设置悬念、诗词、电影、小说、漫画、游戏等, 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良好的开端, 课堂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2. 优化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如“导演”, 学生如“演员”, 一出“戏”能否演得精彩, “导演”与“演员”的配合要默契。教师要精心准备, 吃透教材, 精心设计、巧妙构思, 在“剧本”的框架内引导学生探究、“表演”, 使学生在充满探究、解疑、愉悦的心境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从而乐学。
(1) 以疑求解, 解中取乐。
教师在分析讲解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住“问题”这个“兴奋点”引领学生分析, 易中天先生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的眼球?为什么在看他们的节目时观众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在观看过程中为什么观众的心会始终被他们设置的问题紧紧揪住?同样是一个乏味的问题, 为什么他们说来能让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神入其中?易中天先生品三国一般是先提出问题, 由问题引发人们的好奇, 易先生再来“品”, 通过问题加强与观众间的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疑, 一节课中把要解决的几个重要的问题以新颖的问题形式组织求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把他们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 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到成功的快乐, 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快乐中逐步成长提高。
如在教学“文明交往的航线”这一课时, 针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我在高一年级三个班教学中, 曾分别用三个不同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分析。第一种,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有哪些?第二种, 十四五世纪, 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当时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第三种, 什么原因导致“分散的文明的“分散”?要实现文明的链接, 应该要解决哪些问题?结果发现第三种问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他们就会从要解决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解决自然险阻、解决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及要解决横向交流的驱动力方面思考,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 小组合作, 竞争求乐。
新课改理念是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教师起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够像传统课堂一样满堂灌, 因此在教学准备过程中, 教师自己要精心组织、设计, 紧扣教学重点与难点, 精心设置疑问, 引发学生共鸣, 使其参与到教学探究中去。教师是“导演”, 要突出“导”, 而不能抢了学生“演员”“演”的戏, 否则就不能成为一出精彩的戏, 或者只是一出“独角戏”。
在教学中, 我把班级学生分成7个小组, 每个小组8个人按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 编排1到8号, 回答的问题分必答题与抢答题。基础越薄弱, 小组排号越高的学生正确回答得分越高, 如小组基础最好的1号、2号正确回答得1分, 3号、4号回答得2分, 5号、6号回答得3分, 基础最薄弱的7号、8号回答得4分期末进行统计, 给予优秀的两个小组以奖励, 如带他们去登山、吃斋饭, 或去桃花岛烧烤。这样不但提高了小组竞答的积极性, 也提高了基础薄弱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在为小组争分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3) 幽默语言, 播种快乐。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 (Oprah Winfrey) , 之所以成功, 除了机智, 还有风趣、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一节课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语言长时间波澜不惊, 没有跌宕起伏, 就引发不了学生的共鸣, 课堂如一潭死水, 死气沉沉, 学生容易出现疲倦, 更不用说参与活动, 一节课的效率可想而知。我在教学“美国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时, 在讲到罗斯福入主白宫前的总统竞选演讲, 我这样说道:“谎言与誓言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听的人当真了, 一个是说的人当真了。”学生一听就乐了, 也进一步认识到胡佛政府的无奈与罗斯福总统的实干态度。在教学“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这一知识点时, 我用了这么一句话“那时的中国人费劲千辛爬上梯子的顶端, 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学生在哄堂大笑后沉默了, 并进行了深思。
因此, 适度风趣幽默语言可调节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快乐的课堂可使学生效率翻倍, 在快乐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小结, 在快乐中梳理知识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知识进行简要梳理, 可使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整堂回顾, 从而使他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实现知识的升华。充满情趣、灵活多变的小结可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可使他们在快乐中总结, 增强学习效果。
1. 板书PK, 书写快乐。
在课堂小结环节, 我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扣重点, 利用最简洁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归纳。一次可以让多个小组的代表同时在黑板上进行PK, 以归纳的科学性、准确性、条理性、简洁性、书写工整度和直观感觉舒适度, 评比名次, 得分计入小组竞赛的分数中。这种做法培养了学生的小组荣誉感, 凝聚了小组的协作力, 在PK中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在PK中促使他们写好字。在PK中书写快乐, 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
2. 主持点评, 激扬快乐。
在小结时, 也可由学生站在讲台上, 以“主持”的形式, 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点评、小结。在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里, 有的“主持人”模仿电视节目播音员的形式来小结, 有的“主持人”通过谈自己在学习这节课中的感受展开, 有的还自编口诀, 等等。在小结时, 我对学生的礼仪和用语进行了规范化要求, 使他们能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主持人”来看待。学生在“主持”中学到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主持”中学习在“主持”中巩固, 在“主持”中激扬青春, 分享快乐。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推荐阅读:
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10-03
高一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书12-06
高一学生周末如何学习08-11
高一学生如何学习数学10-06
高一学生优秀学习计划12-07
高一学生快速记忆英语单词四大方法05-18
高一学生收获的作文05-23
高一学生“低调”的作文07-15
高一老师给学生的评语12-03
高一学生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