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

2024-10-16

中国共产党(精选12篇)

中国共产党 篇1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长期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 也是中国人民在19世纪中叶以后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许多志士仁人为了救国图存, 艰辛求索, 前仆后继, 英勇抗争, 终于打开了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的闸门。面对近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课题, 在中国共产党数代领导集体带领下, 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实践, 逐步深化认识中国特殊国情,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不断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永恒的历史主题。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为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建国后,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列宁过渡时期理论, 正确地分析中国特殊国情, 领导全国人民又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其实质就是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之路。这条道路的成功开辟, 使拥有几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复杂、深刻的社会变革, 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 为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1.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历史。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出发, 经过反复探索, 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逐渐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奋斗, 把处于险境中的中国革命引向通途,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展土地革命,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用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是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启动中国革命航船, 复兴中国革命大业,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一次历史性抉择。特别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实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后, 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克服重重困难, 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 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人民共和国的胜利诞生,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的建立,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社会风貌欣欣向荣, 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大变革。建国初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可贵探索, 表现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 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 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上, 要坚持“双百”方针。20年的艰辛探索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二是阐述了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三是规划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四是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但同时,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也产生了战略迷失, 思想认识逐渐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最终酿成给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灾难的“十年动乱”。可以说, 毛泽东的失误与他的成功一样包含了深刻的历史意蕴, 在一定意义上, 他的失误或许比他的成功能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 给我们更深的启迪。

二、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

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 邓小平在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和严重失误的基础上, 从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入手, 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与回答。党正确总结和吸取建国以来在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上的经验教训, 明确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 正式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它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空前提高。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建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奔向现代化新征途树起了一座历史丰碑。伟大的事业, 必须有伟大的理论来指导, 领导伟大事业的党, 必须有伟大理论的武装。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与科学行动指南。其支柱理论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一国两制”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局面的开创。

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 1982年9月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主题的十二大在北京隆重举行。十二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 分析了我国当前政治和经济形势, 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初步的规划, 制定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它在思想路线及方针、政策方面, 总结继承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被实践证明的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 同时又是它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并且更加切合中国实际, 因而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充分的说服力, 是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行动纲领。在十二大精神鼓舞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铺开, 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开办特区到开放沿海一线。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不仅指出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 而且指出实现这一中心任务必须坚持的原则;同时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应坚持的基本方针。用一句话概括,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三、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面开创

作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民族振兴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 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团结进取, 开拓创新, 勇承时代赋予自己的重任, 在胜利完成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后, 快马加鞭,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1.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建树。

经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并实现了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到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之间有计划和有步骤的交接。自此以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高度的自觉性, 始终不渝地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全党的各项工作,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 正确处理和解决了我们党所遇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为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是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新战略;三是实现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四是实现党建理论的新突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在世纪之交, 郑重地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 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2. 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并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改革, 扩大开放, 加快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 社会主义中国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中国社会正在实现由穷到富, 由弱到强, 由落后到先进, 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转变。中国人民正以豪迈的气慨实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一是市场经济大潮涌起。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与运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构筑与完善。二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表现为信息科学技术的崛起、生命科学技术的突破、新材料与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开发、航天科学技术的拓展。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表现为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法制体系日趋健全, 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五是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六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各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一个民族兴旺发达, 离不开思想上的升华;一个政党发展壮大, 离不开理论上的成熟。毛泽东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 政党的旗帜就是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以什么理论为指导, 举什么旗帜, 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回顾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奋斗历程, 由于党成功地解决了旗帜问题,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取得了伟大胜利, 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才变成走向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进。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论创造。

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主题,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 集中全党智慧, 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宽与夯实。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注重理论创新, 而且更加注重实践创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依据中国特殊国情, 开拓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拓展了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受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严峻考验, 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社会正在实现由穷到富, 由弱到强, 由落后到先进, 由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转变。

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走第二、三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以中国在新世纪之初的和平崛起而为全世界所瞩目。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与夯实, 指引中国这艘巨轮沿着正确的航道乘风破浪永向前。

3. 现代化目标的不断迫近。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明确指出了把我国建成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建设“四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指引下, 全党和全国人民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这为我党正确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在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和严重失误的基础上, 从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入手, 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与回答, 特别是明确提出以“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作为中国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步骤。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它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综合国力空前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立和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和政策, 提前胜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后, 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中国又开始朝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

新世纪之初召开的十六大更是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 再继续奋斗几十年,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奋斗, 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每一时代赋予每一代人不同的历史使命。如果说, 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最能代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丰功伟绩;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最能代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功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使中国“强”起来, 最能代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意行取向;那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使中国“飞”起来, 则最能代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略。

“振兴中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几代人为之不懈追求。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题报告, 制定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实施方略, 中国人民从此踏上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征程。在21世纪之初召开的十六大上, 贯穿政治报告始终的一条红线,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中国来说, 新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动力。”“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十七大更是重申“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可以说,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 特别是江泽民、胡锦涛从多角度、多侧面描述了21世纪中国的宏伟蓝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开放、统一。有目共睹,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在解决国际国内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中, 不仅表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 而且形成了一整套治党治国的大政方针, 日益呈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政治气象, 成为众望所归、政绩卓著的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全党全民同心同德, 抢抓机遇, 科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定会走向新的更大的辉煌。

摘要:8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在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深刻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正在完成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从结束封建专制到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特色道路,现代化进程,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郑德荣.国情、道路、现代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中宣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3

中国共产党 篇2

纪律处分条例》知识答题

部门

姓名

时间

一、填空题(计50题)

1、2015年()月()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准则》第一条要求广大党员要坚持(),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3、《准则》第二条要求广大党员要坚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4、《准则》第三条要求广大党员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5、《准则》第四条要求广大党员要坚持(),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6、《准则》第五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7、《准则》第六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8、《准则》第七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9、《准则》第八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10、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严守()和()永远排在首要位置。

11、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16年()月()日起施行。

12、原《条例》包括15章178条,新修订的《条例》包括()章()条。

13、《条例》第三条规定,()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14、()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15、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包括()、()。

16、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17、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18、留党察看期间,坚持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当()。

19、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不得重新入党。

20、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及其本人宣布。

21、特殊情况下,经作出或者批准作出处分决定的组织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办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22、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3、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或者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

24、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25、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歪曲党史、军史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26、在国(境)外公开发表反对党和政府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7、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

28、违反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党的规矩,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的,情节较重的,给予()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29、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定,或者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30、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31、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32、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33、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34、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35、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36、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对入党后表现尚好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37、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38、以强迫、威胁、欺骗、拉拢等手段,妨害党员自主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给予()、()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39、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阻挠、压制,或者将批评、检举、控告材料私自扣压、销毁,或者故意将其泄露给他人的,给予警告或者()处分。40、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41、在法律规定的投票、选举活动中违背组织原则搞非组织活动,组织、怂恿、诱使他人投票、表决的,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42、在选举中进行其他违反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有关章程活动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43、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44、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45、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46、在干部、职工的录用、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46、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47、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48、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49、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50、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处分。

二、选择题(计10题)

1、《条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群众路线教育

2、党员廉洁自律规范是()A、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B、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C、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D、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3、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是()A、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B、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C、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D、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4、(A)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A、党章 B、条例 C、宪法 D、准则

5、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B、党纪面前一律平等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E、为人民服务 F、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6、《条例》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A、党组织 B、党员 C、公民D、法人

7、《条例》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分为()种 A、三B、四 C、五D、六

8、《条例》中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有()A、改组 B、解散 C、合并 D、解体

9、党员()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 B、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C、受到警告处分6个月内 D、受到严重警告处分6个月内

10、《条例》规定: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一 B、二 C、三 D、四

三、判断题(计10题)

1、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2、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强迫、唆使他人违纪的,本条例另有规定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3、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重的,可以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党组织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延长预备期。()

4、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违纪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财产损毁的实际价值。()

5、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一年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6、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7、组织、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8、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9、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不报告、不如实报告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10、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四、简答题(计5题)

1、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几种? 答:

2、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应当怎样处理? 答:

3、将公物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依照规定该如何处理? 答:

4、对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的,依照规定该怎样处理?

答: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的传统外交 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国传统外交 历史脉络 主要特征 合理平衡

【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过去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和壮大的90年,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自身出路和发展的90年,也是中国外交不断走向世界的90年。过去的90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把握世界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领导着中国外交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鉴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目前所处的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仍更多地注重外交的传统方面,即民族国家主导的围绕高政治领域展开的对外交往。例如,无论是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还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是现行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外交的强调重点都是两个:与各国的外交关系,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中国发展出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传统外交总体布局。因此,总结过去90年来中国特色传统外交的发展,对于总结党对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实践,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对中国传统外交的探讨已经汗牛充栋,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思考中国特色传统外交及党的领导作用:首先是中国特色传统外交自身的历史纵向发展脉络;其次是在纵向考察的基础上纳入更大的世界历史潮流的横向比较的三个主要特征;三是对更深层次的党的价值观与利益观在传统外交中的平衡感的分析。最后,本文将探讨中国特色传统外交的未来发展。

一、中国特色传统外交的发展脉络

过去90年来中国特色传统外交的发展,事实上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新中国如何与整个国际体系互动的历史。随着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无论是其手段还是内涵——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手段上,党领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日益从消极与被动向积极与主动的方向发展;内涵上,它也日益从单一与片面向立体与综合的方向发展。

建党90年来的中国传统外交,首先来源于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对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认识和判断,不断调整中国外交的理念、战略和政策的具体内容。因此,中国传统外交的战略布局的形成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更为具体地,是一个从消极与被动,逐渐向积极与主动发展的动态过程。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大国外交联系在一起。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与大国的交往更多是为国内解放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其首要对象是共产国际和苏联,然后是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毛泽东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指示:“在外交上,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如果这一措施更多是搭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车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及“一条线、一大片”战略都更为积极和主动,而改革开放后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冷战结束后与大国、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新兴大国群体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更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进取和自信态度。

同样的发展趋势也体现在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首先要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因为中国是一个亚洲国家,是亚洲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良好、和平的周边环境才有可能达到”。 因此,“同亚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成为更好的朋友”,是中国传统外交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决策”。 中国的周边外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的睦邻为主、追求和平共处,到80、90年代的以富邻为主、追求和平发展,再到90年代末和新世纪后的以安邻为主、构建和谐周边。这三个阶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外交日益积极进取的一个明确体现。

同样,中国始终坚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当作是新中国构建“和平外交”的战略支点。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更多是支持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70年代后开始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整体性关系,冷战结束后更注重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机制化,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最能证明中国传统外交日益积极进取的,是中国对多边外交的日益重视。中国参与多边外交与中国外交战略选择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中国的外交理念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切相关。从新中国成立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一直都是国际社会的革命者,对于国际多边外交持有较强的否定态度,因此长期游离在各种多边外交之外,尽管也曾参与了部分重要的多边外交活动,但事实仍是国际体系和多边外交的被动参与者。自1971年中国重新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直到冷战结束前,中国逐渐强化了自身的多边外交实践,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多边外交活动中,为冷战后中国更为积极和全面地参与到多边外交和国际体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建构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创造和具备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主客观条件,从而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多边外交局面。

与手段的日益积极进取相同步的是,中国传统外交的内涵也日益立体和全面。这种日趋立体和全面,首先体现在中国传统外交布局自身的完善。回顾建党90年来的中国对外交往,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党领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几乎局限于大国外交;而且此期的大国也主要局限在苏联、美国、英国等少数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逐渐添加到传统外交布局之中,而多边外交的正式纳入则要等到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之后。

中国传统外交的内涵丰富还体现在每一类外交对象的外交关系质量的变化上。如前所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大国外交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这种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前都未得到明显改善。建国之初的头25年里,中国与大国的联系并不活跃,更多局限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真正采纳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逐渐与世界主要大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而新世纪以来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更使中国的大国外交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冷战结束前曾受意识形态的较大影响,因此冷战结束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快速发展才形成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好时期。同样,尽管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改革开放后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传统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一度下降,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机制化努力,才使得这一关系重拾上升势头。

最后,中国传统外交的立体和全面还体现在其领域覆盖上。尽管传统外交更多关注高政治领域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低政治领域的问题,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被纳入中国传统外交的视野。现在,气候变化、金融危机、公共卫生、救灾、海外利益保护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外交的重要关注,而这在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同样,在1971年前中国更多的是为了恢复自身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尽管中国对联合国本身还存在诸多疑虑,这可从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参与历程中看出。但今天,中国已经全面参与了联合国有关各种问题的讨论和决议。

二、中国特色传统外交的三个特征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中国从弱国向强国发展、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的90年。在过去的90年里,党对中国外交的领导,始终牢牢把握住当今时代的三大历史潮流,即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 由此而来,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传统外交既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追求和平外交,又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实践开放外交,还致力于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共同愿望开展独立自主外交。

中国特色的传统外交首先是和平外交。一方面,尽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但中国始终追求与外国的和平共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本身的力量变化,和平与和谐外交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并不相同。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外交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所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在争取国家解放时期,由于恶劣的体系环境和反动的蒋介石集团,致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解放的外交努力尽遭挫败。例如,在中国即将全面解放前夕,针对美国、英国等试图与中共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如果美国及英国能断绝和国民党的关系,我们可以考虑和它们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但显然地,司徒雷登留在南京的目的只是想就保留美国在华特权而试探中国, 而英国“紫石英”号等军舰甚至闯进长江解放军防线试图干涉中国解放战争。在新中国成立后直至70年代末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和平共处外交取得了局部成功,集中体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和扩散,中国领先于大多数国家实现了在美苏阵营中的真正相对独立等方面,尽管其间也有源于两极格局限制的一些权宜性和短期性的战术选择。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对于和平与发展的追求,或者说中国的和平与和谐外交取得了更大的成功。随着冷战结束、全球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1世纪头十年后半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和平、发展与合作这三大时代潮流得到了全球性关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等外交战略日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中国特色的传统外交还是开放的外交。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对外部世界持开放态度。具体到外交事务上,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无论是在解放前还是解放后,不仅对各种力量持开放和包容态度,而且对各种可能的发展和历史潮流持开放和包容态度。

一方面,尽管存在对不同阶级的划分,但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种国际行为主体都持开放和包容态度。例如,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便开启了今天正迅速发展的公共外交、政党外交等手段,如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关系,邀请美国记者斯诺访问等。又如,尽管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两极竞争,但党仍坚持“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 今天,尽管仍坚持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中国共产党也相当重视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传媒等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影响,全面拓展民间外交、体育外交、公共外交、舆论外交、大型国际活动外交等新外交形式和手段。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各种力量和趋势都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态度,这集中体现在对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或非殖民化运动的支持,以及对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机遇把握上。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自身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既是对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一种榜样,同时这种成功又为中国共产党给予后者更大支持奠定了基础。而邓小平所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更是准确地把握住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并逐步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尽管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一度扭曲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但中国共产党仍合理地将这一挑战转变为机遇,加速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并为2007年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及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赢得了先机。

最后,中国特色的传统外交还是独立自主的外交。作为一个强调和平与开放的党,独立与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下的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唯有将关系建立在独立与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外关系的和平、平等、开放、包容,才能实现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民主化。

中国共产党指导下的中国外交一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尽管成立之初受共产国际的影响较大,但党仍强调独立自主。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新中国成立后,即使是在结盟和准结盟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也正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保了新中国在冷战格局的尖锐对立下的独善其身。1986年3月召开的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把中国总的外交政策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从十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民主化,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中国始终支持和贡献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在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热烈赞同并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同时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的主张。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问题,认为“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从此以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便成为中国外交方略的重要组成要素。

三、中国特色传统外交的利益—价值平衡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始终牢牢把握世界历史潮流;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也始终居于引领地位,从解放前对民族自决的追求,到建国之初便提出超越冷战思维的和平共处外交,再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和平发展外交。正是出于对历史潮流的准确把握,党领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对于物质利益与普遍价值观之间的平衡有着很好的处理,独具中国特色。

这种对物质利益和普遍价值观的平衡首先表现为对中国自身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平衡上,或者说是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合理平衡。在建党和建国初期,这一平衡更多体现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自决或民族解放运动上,尽管其间也曾出现过将普遍价值观等同于意识形态的狭隘理解。由此而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勒紧腰带,坚持支持朝鲜人民和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一度卷入安哥拉内战、在东南亚地区支持当地的共产党运动等。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更注重合理平衡物质利益与普遍价值观。邓小平多次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中共十二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我们是爱国主义者,决不容忍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深深懂得中国民族利益的充分实现不能离开全人类的总体利益。”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日益深入,以及随全球化而来的超国界问题的泛滥,国家利益将同全人类共同利益并行不悖地存在和发展,全人类共同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成为制约一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重要因素。同样,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成为负责任大国对外关系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定位。这样,坚持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的统一,更加成为中国国家利益原则的基本内容。江泽民同志说:“中国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需要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世界也需要中国。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的稳定和繁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强调,“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 胡锦涛提出的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是有机统一的,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同时,又要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在利益观和价值观之间的合理平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总体对外关系中,也体现在中国的传统外交布局内部。如果仔细观察中国的外交总体布局,可以发现这一平衡的精致之处。具体而言,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对于物质利益的强调要远大于对价值观的重视,相比之下,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就更重视价值观,对物质利益的强调程度略低。中国传统外交布局内部出现上述区分和内部平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国和周边关系能更直接地影响到中国的物质利益,而物质利益的比重不那么突出也正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更强调价值观的重要原因。

大国对中国的物质利益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头60年里。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决运动要取得成功,面临的最首要的压力和助力都来自于大国,分别以西方列强和苏联为代表。而新中国成立后所处的两极格局,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直接后果。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3个30年里,由于中国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中国得以作为大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维护和建构,因此与大国的伙伴关系对于整个体系的稳定和生存都至关重要。

周边国家一向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地缘依托,它直接决定着中国和平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进而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国际地位等都产生重要影响。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争取和平共处的外部环境时期,为确保周边环境的变化不致对中国物质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党领导下的周边外交以“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和“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的前提,重点放在如何实现睦邻上;到追求和平发展阶段,党领导下的周边外交战略变得更为积极,重点逐渐转向富邻和安邻,追求共同发展。

相比之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的展开晚于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事情,而中国重返联合国更要等到1971年,另一方面则是新中国首先必须稳定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换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切身的物质利益尚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对价值观的强调是需要耐心的。即使是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和多边外交得以正式展开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为这两对关系注入过多的物质利益,这基本上都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才开始的。尽管如此,通过主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并主要以多边外交为舞台,中国日益积极地在国际舞台上倡导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念,如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等。

结语:未来90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外交

过去的9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传统外交不断从消极与单一走向积极和全面,坚持追求和平、开放与独立外交,始终注意物质利益与普世价值的平衡。中国传统外交的这一不断发展,既使中国传统外交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也为中国传统外交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未来的中国外交如何前瞻和准确地把握时代潮流?如果过去400余年的历史是西方总体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那么在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及由此带来的原有社会发展模式单一化趋势可能瓦解的情况下,当前为人公认的世界潮流会否发生改变,其中蕴含的机遇如何开发、危机如何化解等,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拿出更大的战略智慧,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国外交的继往开来。

第二,未来的中国外交如何实现从“权势不足的无奈”到“权势有余的自制”的转变?在中国传统外交日益积极的同时,如何实现中国对外关系模式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全方位的,包括传统外交布局的所有4个方面。建党90年来,中国面对国际体系更多的时候充满无奈,因此过去90年来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更多时候选择不作为,“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在党的下一个90年里,如果当前趋势得以保持,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将大幅上升,由此而来的挑战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或者说,如何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未来的中国外交如何实现传统外交与非传统外交的平衡?随着越来越多的低政治领域问题或非传统安全问题被纳入传统外交视野,二者的界限可能变得愈益模糊,导致“大外交”的最终形成。但在全球化高度分工的时代,“大外交”之下如何实现分工细化及由此而来的分工协作,将是对党的领导能力和中国外交的重要挑战。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关系探究 篇4

一、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及其科学内涵

中国现代化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有词汇,也不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的。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开始注意和探究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和同流合污让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弱小就要受到欺凌,落后就会挨打。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人民纷纷开始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探索。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以兴办新式学堂、建设新式海军和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为主要活动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进行的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目的的戊戌变法;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新文化运动。这一系列的中国现代化探索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一化”是指工业化,这是现代化在当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标志。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明确宣布: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宣布:要把中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们党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次完整的表述, 从此, 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了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旗帜[2]。虽然十年“文革”使中国现代化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是并没有停止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步伐。建国后二三十年的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全面发展的过程;经济增长和工业的现代化也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现代化[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了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确立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前两步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即建国一百周年把中国建设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精明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开启了真正的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中国共产党以前进行的中国现代化探索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解过于片面,加上他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所进行的中国现代化探索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只有到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的指导,把中国的具体实际与科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虽然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过挫折,但是却能迎难而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开创出中国现代化蓬勃生机的局面。而中国现代化伟大工程的建设一方面要求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改善执政理念,加强自身修养和对科学理论的学习,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经济、科技的进步,政治、文化的发展必然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1.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条件。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不管是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创建新式学堂、新式海军舰队的洋务运动;还是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保皇立宪的戊戌变法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一种对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勇敢实践,而它们共同的命运都是以失败告终。它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些探索和实践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国家民族没有实现独立,人民没有获得解放,它们缺乏推行中国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推行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我党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成为了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初步构想。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关于实现四个现代的第一次完整的表述, 从此, 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了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旗帜。后来我党虽然经历了十年“文革”这场浩劫,但是并没有停止我党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步伐。1987年,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目前,我党已经实现了前两步目标。当前,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期建国一百周年之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

纵观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中国共产党以前,不管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放运动、创建新式学堂、新式海军舰队的洋务运动,还是保皇立宪的戊戌变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它们都缺乏“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这一必要前提和条件。正是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的指导,把中国具体情况与科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夺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中国现代化的开展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中国历史的发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奋斗历程,几经风雨几度风霜,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的丰功伟绩,仍然能做到不骄不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得广大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壮大为7 000多万党员、超过360.7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集中了如此之多的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保持了同人民群众如此密切之联系。中国共产党这种现实的地位决定了其能作为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与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这些要求正是中国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与中国现代化价值所在和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这一角色。

3. 中国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据和根本动力。任何理论都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创新, 否则便会脱离实践而陈旧,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也是如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是一项伟大工程,更是一项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推进的过程。在前进的过程中,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出现, 因此, 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不断地发展、完善和创新, 使之变得更完整、更科学、更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4]。因此,中国现代化实践必然能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契机,促进中国共产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国现代化要求作为领导者和实践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中国共产党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伦理道德才能胜任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

4. 中国现代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中国现代化是一项旨在实现经济、科技、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进步、以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要目标的伟大工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必定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会越来越信任中国共产党,依靠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地位将会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在民众中的形象会越来越好。广大中国人民会更加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会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摘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探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地位和作用”的视角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及其科学内涵, 紧接着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中国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现代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现代化,关系,探究

参考文献

[1]张红, 宋传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4) :252.

[2]沈素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道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7) :19.

[3]郭榛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J].理论探讨, 2001, (4) :15.

中国共产党 篇5

心得体会

日前,发展建设部主任在十三楼会议室组织部室党员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观看了廉政微电影《白发亲娘》。我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了《准则》、《条例》,并广泛深入学习了报刊、网络等登发的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所作的评论、解读等。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有一下一些体会。

一、《准则》和《条例》为全体党员提供了重要指引和基本遵循

《准则》开宗明义,高屋建瓴,言简意赅重申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强调“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要求全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做出明确要求,普通党员主要处理好公私、廉腐、俭奢和苦乐四大关系。党员领导干部主要做好从政、用权、修身和齐家的学问,突出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家风要求。

《条例》紧紧围绕当前党内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全面系统具体回答了一名中共党员“哪些千万不能做”和“做了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的问题。《条例》突出纪严于法的特点,删去了与国家法律法规重复的规定,并对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一视同仁,总结、归纳、整合了违纪党员经常会犯的六大纪律。首先是政治纪律,主要是解决妄议中央、培植私人势力分裂党、申请政治避难、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民族分裂等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律的行为;其次是组织纪律,主要是解决违反民主集中制、干部选拔任用违规、伪造个人档案、中央政令“中梗阻”等;第三是廉洁纪律,主要是解决办公用房超标、公款旅游、为亲属或身边工作人员谋利、收受下属或服务对象礼品礼金等与三令五申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格格不入的“四风”问题;第四是群众纪律,主要是解决为民服务中出现的优亲后友、吃拿卡要等惠农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第五是工作纪律,主要是解决跑冒漏气、考试违规、干预司法和市场经济等问题;最后是生活纪律,主要是解决生活腐化堕落,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等问题。

二、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准则》和《条例》

首先是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准则》和《条例》,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髓和实质,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结合实际抓执行。把纪律融入到各项工作和队伍管理中,将反腐倡廉工作实际与《准则》和《条例》“对表”,进一步梳理监督执纪问责的思路方法。将“两个清单”、“四种形态”、“六大纪律”等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在纪律执行中体现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中国共产党历史图曲 篇6

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典》的第一大特点。八十年来,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风云变幻,而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始终是我们民族、我们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典》画册的编撰者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遵循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终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作为贯彻全书的主线。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取得的中国社会亘古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作为画册的主题,以脉络清晰的主线及鲜明的主题,揭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党的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指导作用,揭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指导作用,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后,又先后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正确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集中了这么多的先进分子,组织得这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这么多牺牲,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敢于坚持真理,善于修正失误。历经沧桑的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具有历史的客观性是画册第二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波澜壮阔、并非坦途。既有总体上的辉煌,也有局部的坎坷。画册的编撰者按照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按照党的十二大至十五大的文件,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实事求是地审视八十年的历史。画册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闹翻身、求解放、治穷奔富所铸就的历史辉煌,特别是党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的头八年、改革开放后所创下的五度伟大的辉煌。

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是该书的第三大特点。党的历史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题材,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典》图片的选编可以看出编撰者是怀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本着严肃慎重的态度而始终注意把握政治导向。在实事求是反映历史本来面目的基础上,突出地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向前奋进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读者正确了解和认识党的历史,从而深刻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从而坚定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是一部很好的催人奋进的党史教材。

中国共产党 篇7

一、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成因分析

中国的历史和具体国情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直接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具体国情,才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发展规律,因此,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必然的原因.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看,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合发达的生产力,反而成为生产力的束缚时,社会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当时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决定了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改良道路。当时俄国的社会主义胜利,也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指导性意见。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会根据本国的国情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次,从中国具体国情方面看,中国当时的国情,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当时的年代,是人类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从国际条件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诞生并取得胜利,而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富强、独立的中国。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既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又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模式,不能一贯的照搬其它国家的经验,而应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必然的变革,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繁荣富强,这是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只能而且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民族化,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必然结果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是具有理论创新自觉的,这在毛泽东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伟大理论成果都可以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哲学基础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论为代表。毛泽东认为,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生搬硬套地用于当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就会引发“水土不服”,中共革命史上几次“左倾”错误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已经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还从一般和特殊的角度论证了实事求是的合理性:“特殊和一般本来是相互联系不可分裂的,分裂就脱离了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表现于一般与特殊之一致的,没有特殊,一般就不存在,没有一般,也不会有特殊。”(1)。毛泽东还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内部的两种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认为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2)而对于敌我矛盾,只能用彻底的革命斗争来解决。

简单来说,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山斧”;其矛盾分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解剖刀”;其群众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其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瑰宝,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挥其哲学指南作用。

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表征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地加以丰富与发展。

1. 实践特色自觉

所谓实践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实践。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坚持以实践为标准,科学总结历史,不断探索实践,才得以开创与发展起来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标准的广泛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无从谈起。

2. 民族特色自觉

所谓民族特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民族风格、气派、形式。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与民族特征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有着光辉而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着中华儿女的茁壮成长与艰苦奋斗。今天的中国不过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问题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理论特色自觉

所谓理论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回应和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地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 时代特色自觉

所谓时代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把握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发展大势,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了解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战略谋划,不断充实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四、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基本经验

1.“中国特色”之自觉应基于国情,源于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提出,必须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4]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党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依靠人民的力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两种倾向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实践。惨痛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两种错误观点的危害性。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摈弃任何固守本本,超越或落后于实践的做法,我们才能正确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要牢牢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同时,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具体国情,准确把握国情特点和时代特征,寻找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

2.“中国特色”之自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决定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我们之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把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3.“中国特色”之自觉应以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统一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从总体上看,各国尽管有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采取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因而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范围也比较广泛,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道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多方面问题,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独到和富有启发的见解。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学术成果,有助于我们拓宽理论视野,加强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并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自觉应始终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对中国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与“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两个维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的”,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是从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的过程,体现了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反映的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则是立足中国实际,概括、总结、提炼中国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增添中国元素,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过程,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反映的是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属于应用层面的问题,着重于实践中的创新;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是属于理论建设层面的问题,着重于理论方面的创新。前者为后者奠基,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升华,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不仅要分享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且应该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国共产党党建文化探析 篇8

关键词:党建文化,集权文化,任务型政党,民主文化,法理型政党

在执政党建设实践中提炼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党建文化。它有着浓烈的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 它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引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累发展起来的。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而从党建文化这个方向来看, 这就是一个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去做的问题。党建文化涵盖了党如何对自己的定位、行动和改善, 还包括社会如何看待党、评价党、对党是否认可。两方面相互交汇, 使这种既是文化实践又是文化创造的形式成为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的实质。在党的建设中发扬主动的文化思想, 去了解党建文化的过去, 丰富党建文化的内在, 以此来带领新的时代环境下党的建设时间及先进的社会文化, 是新时代新阶段, 我们执政党的新的任务。

1 党建文化的内在本质

文化作为一个我们要拿来详尽的研究的对象, 我们必须要知道它所要触及的周边, 尽管它的概念复杂且难以界定, 而且还囊括非常广的方面。正因为它涵盖面广, 所要我们可以认为, 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构造其形态或者我们的思想理念的形态化。什么是党建文化呢?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党建在实践中散发出来的特有的文化气息, 党建实践产生效用的价值取向、情感立场、不同的信仰以及思考形式等, 这些都是他的特点。党建文化是从党建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新的理念, 它不同于政治文化和政党文化。

政治文化体现于国家人口对于政治主体的态度、情绪以及评价, 所以国家的人民才是政治文化的主体, 群众性是其特征;政治洗头以及相关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信仰及情感, 这些都是客体。政党文化的主体是政党成员也就是通常说的党员, 他们的特征是比较优秀, 这个与政治文化有区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都是构成它的客体, 涵盖面非常广泛, 政党成员的价值观念、处事方式、工作心态都是其具体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形势的客体其实是政党文化的主要客体, 这是因为政党组织的政治倾向比较明确, 这也是政党文化有别于政治文化的原因。

政党成员既是党建文化的主体, 同时也是政党文化的主体;不过党建文化的客体比起政党文化要小非常多, 它仅仅只是政党建设, 党建实践产生效用的价值取向、情感立场、不同的信仰以及思考形式是其体现。所以党建文化的本质就是从属于政党文化的。党建文化其实构建了政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为政治权利的影响与取得, 或者他的保持与运行, 都离不开党政建设, 这些都是党政建设的最终目的。

党建文化引导这党的建设实践, 因为有了党的建设实践才产生了党建文化, 所以它左右某个时期党的建设选择何种模式。党建文化是许多文化因素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复合型文化, 他并不只有一面而已。在此我们只对党建文化的主要层面就像探讨, 因为它支配着其他的非主要层面。

2 新阶段强化党建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1) 将党建文化载体建设的更好。首先, 创建党建文化产生的氛围和载体。要点是将各级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更加全面, 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 可以创建指导中心, 编写让人一看就懂的生动教材, 安排一些产地让党员活动, 定期开展一些活动, 在公共场所, 建立党校, 党建宣传栏, 优秀事迹贴报。在党员居住的地方, 设立党员示范岗位, 让大家学习。其次, 搭建有特点的党建环境。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与实力, 建设好名人故居, 烈士陵园等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场所, 以此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让党员知道当地的名人志士, 从思想上教育党员, 感受党的思想方针与历史艰苦。还应注重发掘当地历史文化, 将党建文化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将党建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利用互联网, 搭建网络党校, 利用广播, 电视等等渠道宣传党建文化, 全方位的报道、宣传党组织方针, 工作情况, 优秀事迹, 全面构建现代化党建文化。再者, 挖掘地方文化, 取其精华, 将地方文化优秀的方面融入到平时的党建工作中来, 提升党建质量, 将此作为党建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使得地方党建思想系统也有条件完善。最后, 保持与时俱进, 不断革新学习型党组织的文化载体。通过各种活动、论坛、报告会、讲座等等载体, 使得党员干部的学习方式多样化。

(2) 完善党建文化的制度。首先, 将党建责任落实好。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制定基层党建的目标与管理措施、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党建工作些都是党建责任制的主要方面。要有党建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的观念, 不能放任, 抓不好就是失职, 党建责任制是党建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考察的重要职务。基层党组织要有促进建设、为人民服务、团结一致、和谐共处的思想。其次, 注重结合企业文化,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里将党建文化丰富、发展、充实其内涵。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文化具有催化作用, 他有助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它体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它是构建和谐朝气企业, 实行党建实践里产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做法、制度结构、工作氛围这些具有非公经济党建特色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要从实践中汲取经验, 在产业链上建立党建支部, 革新农场党支部组建方式, 将特色产业与产业中的优秀党员结合起来。让精英党员带动普通党员, 普通党员带动农民群众, 在产业岗位上起到带头作用, 具有优秀示范性, 以此建立非公经济党组织, 推动非公企业发展, 及提升党建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后, 构建良好文化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权、互相关心、互帮互助, 对违纪党员的管理教育制度要完善, 确保每个支部都有一名思想素养好, 能力好的党员为大家服务, 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经常开展报告会, 讲座, 让大家吐露心声, 可以有效及时的了解党员的情况, 对于违纪的党员, 由优秀党员一对一的跟踪教育, 可以对他的思想情况以及是否转变有所掌握, 也能让他感受到组织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98.

[2]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桑玉成, 李冉.政党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 1

中国共产党 篇9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对此次展览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认真落实,早在2010年3月就召开了在京著名美术家采风创作座谈会,征求意见。从2010年5月初起,中国美协就积极落实、精心筹备,组织了百余名美术家由中国美协部分副主席和分党组成员带队,由中国美协组联部协调有关省份美协具体安排,分五批奔赴井冈山、瑞金、延安、遵义、会宁、韶山、西柏坡等革命纪念地采风创作,历时五个半月,为这次展览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同时,中国美协协调发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美协及总政文艺局,在各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的基础上,选送优秀作品参评参展。

与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展览以馆藏经典作品为主的策展方式不同,此次展览中80%以上的展品是美术家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门创作的新作。这是一次当代中国美术的大巡礼,也是全国广大美术家向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中国共产党 篇10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地主阶级,富农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国运兴衰。进入近代以来, 农民成为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力量。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 就必须关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中国三万万的农民, 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当时, 富足的农民地主占最少数, 贫苦农民至少也占百分之九十五。“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贫困和痛苦的环境, 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 那时可以保证中共革命的成功。” (1) 可见, 农民问题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而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农民, 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以保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来进行每个阶段的斗争。

一、建党初期至大革命失败时期

(一)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新的强有力的乡村革命领导者, 使乡村革命的最终成功成为了可能。

1、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其实, 最开始中共没有把农民问题看得非常清楚, 而是把重点放在工人上面, 但是地方上一些党团员走在了中央决策的前面, 开始了乡村革命的实践。他们关注乡村农民所受的压迫, 开始发动农民起来斗争, 建立农民协会, 并取得一些成果, 这些经验成为后来更大规模的农民运动的火种。

2、对农民的宣传工作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 人民大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中共集中全力进行宣传, 尽管宣传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曲折, 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更多的群众和同盟者, 仍然对宣传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

“马克思主义小组组员褚诺晨同志,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创办了《新村》” (2) , 对农民做宣传工作, 提高农民的意识。

3、进行农民运动

解决农民问题的具体形式即农民运动, “如广东、湖南惠州等地纷纷组织群众运动, 虽然有失败, 但是中共总结其原因, 以致力于以后的农民运动。” (3)

(二) 国共合作初期

1924年1月,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在孙中山主持下,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当时, 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已明确地显露出来。毛泽东在“三大”中提出了必须重视搞农民运动, 并指出国民革命如果没有农民参加是不会成功的。党的四大, 又明确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 其中农民是“重要成分”, 他们“天然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

(三) 北伐战争时期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中国共产党在召开四届三中全会, 明确提出党要想领导民族运动的顺利进行, 必须“取得农民运动的指导权”。

北伐战争以前, 农民运动已在广东省兴起。北伐战争开始以后, 农民运动以湖南为中心, 以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为重点, 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是随着大革命失败而开始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 但通过这场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 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

(一) 大革命刚失败时农民运动

农民的革命运动在国民政府的境域内有了广大的发展, 然而由于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成份给农民运动带来的打击, 使农民运动的发展遇到了失败。此时, 中国共产党却时刻不忘总结农民的斗争, 继续加强对农民的组织, 吸取教训, 争取更大的胜利。

(二) 农村革命根据地

“八七会议”后,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 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起义后, 毛泽东根据当时敌我形势, 主动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组织工农政府, 建立地方武装,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 土地革命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 才能发动农民群众, 铲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根基。” (4)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随后, 又制定了第二个土地法, 并进一步总结土地革命经验, 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 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

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制定,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的积极性。

三、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日, 中国共产党调整农村政策,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既保护了农民利益, 又团结了地主抗日, 对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42年2月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策略指示》, 制定了发动群众对地主阶级实行既团结又斗争的策略。“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在群众真正发动起来后, 又要让地主能够生存下去。所以在经济上只是削弱 (但一定要削弱) 封建势力, 而不是消灭封建势力, 对富农则是削弱其封建部分而奖励其资本主义部分。” (5) 如果一般地主阶级坚决反对减租减息与民主政治的, “在这种时候, 我们必须积极帮助群众打击地主的反动, 摧毁地主阶级在农村中的反动统治, 确立群众力量的优势。才能使地主阶级感觉除了服从我们的政策便不能保持他们的利益, 便无其他出路。” (6)

四、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 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就成为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而由于农民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 同时, 与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对立的是封建地主阶级, 因此, 反封建地主阶级成为这一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最主要任务。

(一) 制定土地政策, 矛头直指地主阶级

内战开始后, 中国共产党为了力争国内和平局面,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就认识到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必要性。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巩固解放区, 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 决定将抗日战争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 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政府颁布没收敌人汉奸土地、匪首及通匪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及旗地归农等法令, 对农民分得的土地实行发照税契等方法, 这对于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很有好处, 望速实行。” (7) 从这可以看出, 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二) 发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毛泽东曾指出“如果我们紧紧依靠群众, 我们就将战胜一切困难, 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也着重强调这一点, 有“两条路线。或者坚决反对中国农民解决民主民生问题, 而使自己腐败无能, 无力抗日。或者坚决赞助中国农民解决民主民生问题, 而使自己或得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最伟大的同盟军, 借以组织雄厚的战斗力量……” (8)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极力依靠农民群众。

(三)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虽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改革和对地主的阶级斗争中很顺利、很成功, 但是难免出现问题。在土地改革宣传中曾出现了一些“左”倾错误, 中共中央立即作出指示, “必须坚决而迅速地纠正这类错误, 才能保障涂改与政党在中央政策下正确而健全的进行, 团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去战胜蒋介石。” (9)

还有就是在对待地主阶级的问题上, 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束缚, 多数农民对地主阶级的斗争顾虑重重;而在地主方面, 他们能够使用各种哄骗、威胁的手法, 来抵抗减租减息运动的实行, 严重阻碍减租减息运动的进程。针对这种状况, 各解放区的群众工作一般都经过了解思想状况, 进行宣传教育, 培养积极分子, 再组织起来, 以解决问题。

虽然中国共产党一直与封建势力斗争着, 但是也始终强调着, 要消灭封建, 与地主阶级斗争, 一定要注意是地主阶级, 而不是地主个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 为了革命的全面成功, 尽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尤其是在农民方面, 力争农民群众, 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而封建地主阶级虽然时有反革命的心理, 但是在不同时期, 有着不一样的情怀。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领导作用, 因不同时期对各阶层农民态度、政策进行调整, 真正做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实施政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

[2]中共中央文献[Z].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91.

中国共产党 篇11

[摘 要]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这种地位的变化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种考验与危险”。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加强了自身建设,尤其是政治纪律建设。主要做法包括:严厉打击党内分裂势力,维护党的团结;清理党内的会道门参与者,纯洁党的信仰;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新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做法对当前党的建设依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党的团结;会道门;整风运动

[中图分类号] D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9-000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历史背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这种变化一方面使中国共产党终于有机会可以通过掌握国家政权,为实现党的纲领、目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对于第一次掌握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却面临着“四种考验与危险”[1]:

一是党的中心任务从领导革命夺取政权转变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原来那套武装革命的思维需要转变到发展经济建设上,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是一份全新的十分复杂的任务。“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2]如何尽快掌握管理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科学知识,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是对领导干部和党员的一大考验。

二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员干部手中掌握了一定权力。在权力的诱惑面前,是做高高在上的官僚还是继续做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考验。同时,一些并不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投机分子为了谋取私利而混入党内,对党的组织纯洁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党的性质面临着蜕变的危险。

三是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在战争年代,我们与老百姓住在一起,天天见面,不分彼此,和群众的关系很密切”,而现在“国家大了、官大了”,很容易脱离群众。[3]另外,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在革命胜利后,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不求上进,独断专行,革命时代那种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品质有堕落的危险。

四是成为执政党后,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善,物质条件好转容易使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面临着腐化堕落的危险。“在胜利了的国家里头……物质享受是很具备的,很可以腐化。从前在瑞金、在延安时,想腐化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4]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做法

面对上述“四种考验与危险”,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特别是政治纪律建设。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主要目标有三点:一是维护、加强党的团结;二是纯洁党的组织和信仰;三是纯洁党的干部队伍,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为此,中国共产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严厉打击分裂党的势力,维护党的团结。党的团结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种危险与考验”,面临着比革命时代更为复杂艰巨的任务,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依然需要严守政治纪律,维护、巩固党内团结。为此中国共产党坚决与破坏党的团结的行为做了斗争,其中最典型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对高岗、饶漱石的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

1953年6月,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的高岗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将薄一波工作中的错误上纲为“两条路线的斗争”,矛头直指刘少奇、周恩来。之后在军队中制造“军党论”,拉拢军队干部,并散布与党的决议相悖的言论。与此同时,饶漱石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之后,便开始打击副部长安子文。下半年,毛泽东提出领导班子分一线、二线的想法,高岗先后游说陈云、邓小平,鼓动一起“拱倒”刘少奇。12月下旬高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反对刘少奇代理毛泽东主持中央工作。12月24日,毛泽东正式警告高、饶分裂党和破坏党的团结的活动。1955年3月高岗、饶漱石被开除出党,并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5]

在反对高、饶分裂活动斗争期间,1954年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强调了维护、增强党的团结的重要性,其中规定:“党员干部应把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作为指导自己言论和行动的标准;党中央是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反对任何妨碍中央统一领导、损害中央威信的言论和行动……对于任何有损党的团结的言论和行动应当进行批评和斗争。”[6]会后,该决议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各省积极宣传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初步检查了本地区、本部门和个人有关这方面的缺点错误,提出了增强党的团结,纠正缺点错误的具体措施”。[7]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之初,面对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行为,与之进行了坚决斗争,党的政治纪律、党的团结得到维护,为我党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保障。

(二)清理党内的会道门组织者与参与者,纯洁党的信仰。会道门形成于明代中后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有会道门300余种,道首和骨干分子约82万人,道徒1300余万人[8],信徒众多、组织庞大。会道门的广泛存在对中国社会危害极大,包括巧立名目,诈骗钱财;奸淫妇女,残害生命;制造谣言,蛊惑人心;发动暴乱,扰乱社会;投敌卖国,与黑社会勾结等。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很多特务、反革命分子等利用一贯道在社会上制造、传播谣言,破坏政府法令,勾结黑社会、土匪等势力,甚至意图组织发动武装叛乱。[9]因此,中共中央在1950-1953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将“反动会道门头子”列为重点打击的“五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之一,给予反动会道门以坚决打击。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党政机关团体中也存在着很多会道门成员,甚至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已被会道门势力控制。1953年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平邑县一个乡有党员五十二人,其中有四十五人参加反动会道门,有的党员竟表示‘宁退党,不退道……反动会道门已渗入腐蚀着我们的基层党、政组织,有的已经被篡夺变质”。[10]在这种情况下,为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纯洁党的信仰,中国共产党对党内的会道门参与者和组织者进行了清理。1950年2月,西北局发布了对参加一贯道的党、团员的处理办法:对于参加一贯道的党、团员,首先对其进行教育争取,使其悔改;经过教育之后仍坚持原来立场,不知悔改的党、团员,逐步对其实施清洗;对于那些以一贯道面目进行反革命活动的,查实后对其依法惩办。[11]1951年2月,华北局颁布了对参加会道门党员的处理规定:对于入党前参加会道门组织的党员,应向党组织声明退出会道门,与其脱离关系。“凡拒绝向党声明退出会道门,经教育仍执迷不悟者,开除党籍”,“确为混入党内作破坏活动的内奸分子及参加会道门叛乱暴动的证据确凿者,开除出党,依法严办。如担任政府、团体、武装等行政职务者,亦应通过其组织系统撤销其职务”。[12]这次对党内会道门的组织者及参加者的大力整顿清理,有效地维护了党的政治纪律,纯洁了党的组织和信仰,为整个清理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展开,一方面,党员队伍迅速扩大,队伍成分远较过去复杂,很多党员存在着思想作风不纯洁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因为革命胜利,表现出了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纪律散漫等问题,出现违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行为。“老党员老干部中亦有很多人骄傲自满,发展了严重的命令主义作风,任意违反党与人民政府的政策,采取蛮横态度去完成工作任务,破坏党与人民政府的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甚且有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犯法乱纪等极端严重现象发生。”[13]为此,中国共产党先后在1950年和1951年,开展了整风运动和整党运动以整治党内出现的新问题,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

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对全党的作风问题开始整顿,并重点整顿党员干部居功自傲、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思想作风问题。毛泽东指出,整风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14]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党员和党员干部应严守“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的优良传统,严守党的规矩和政治纪律。通过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党内工作作风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接着在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开展整党运动。整党运动以提高党员条件为重点内容,以期用三年的时间进一步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3月底,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将党内违反政治纪律、违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各种坏分子”清除出党。会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提出了必须让每一个党员都了解的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这八项条件重申了对党员政治性的要求,将遵守政治纪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党员的一项基本条件。

经过整风与整党运动,党在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党的工作惯例和优良传统等党的规矩得到贯彻,党的政治纪律得到加强,党员的政治水平得到提高。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纯洁了党组织和信仰,使我们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有力地领导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新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15]为此,我们仍需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为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经验依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一是要坚决打击在党内搞分裂活动的行为,维护、巩固党的团结。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16]为此,应强化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要求,坚决同分裂党的行为做斗争。

二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尤其是信仰的纯洁性。忠诚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而忠诚的源泉即是纯洁的信仰。正如习近平所说:“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17]对于那些丧失共产主义信仰,甚至迷信宗教活动、违背党的纪律的党员应该及时惩处和开除。

三是要打造纯洁的党员干部队伍,通过教育等手段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之,只有不断强化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维护党的纪律,才能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53-657.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0-351.

[4]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17.

[5][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289-294.2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稿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28-130.

[8]《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公安工作[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65.

[9][10][11]建国初期取缔反动会道门、禁娼、禁毒斗争的文献选载[J].党的文献,1996(4).

[12]华北局组织部关于河北对党员参加会道门处理办法的通报(1951年2月)[A].秦宝琦,桑麟榆,任佳骏.说古道今话邪教——中国会道门与邪教大揭秘[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16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17.

[1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0.

[15]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新华网,2012-11-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12.htm.

[16]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3-1-22.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22/c_114461056.htm.

[17]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

感谢刘红凛老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中国共产党法治反腐路径选择 篇1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法治反腐

反腐倡廉关系到人心向背, 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她所建立和领导的人民政权, 与腐败是水火不相容的, 比起历史上任何政权, 必然更加注重预防和惩治腐败。法治反腐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 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习总书记这一论断, 为推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一、法治反腐是治本之道

腐败问题, 是困扰古今中外所有统治集团的疑难顽症。实践证明, 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才能对解决腐败问题起到釜底抽薪、正本清源的作用。

(一) 唯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人性之“贪”

官员的贪欲有其基本的人性基础。人性有利他一面, 也有自私利己一面。人的利己性就是官员腐败产生的人性基础。古今中外, 能够做到不谋私利、无私奉献的公职人员, 毕竟是微乎其微的, 绝大多数是追逐私利的。腐败之所以成为一个普世现象,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疑难顽症, 其根源就在于人性之“私”。要根治腐败这一痼疾, 必须从人性之“私”这一客观事实出发, 对症下药, 方能药到病除。解决公职人员人性之“私”问题, 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方针, 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以德自律, 更要加强法治建设, 用法律制度规范、约束公职人员“私欲”行为。英国思想家大卫·休谟曾提出著名的“无赖原则”, 认为人们在考虑制度安排时, 必须持“人人应当被假定为无赖”这样一种假设。“无赖原则”表明“人性恶”的思想, 所有的政治家和政治行动者在政治生活中都可能成为一个“无赖”, 都可能是“理性”的谋利动物。这启示我们, 在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制度设计上, 一方面要激励、张扬人性的优点, 充分考虑公职人员的利益诉求, 要确保他们合法私利得到实现, 另外一方面, 也要规范、约束、扼制人性之“私”, 防止、遏制公职人员私欲无限膨胀, 欲壑难填, 超越政策、法律、制度界限, 以权谋私。唯有如此, 才能较好地解决腐败问题。

(二) 唯有法治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

腐败是权力的滥用。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人性之“私”只是腐败发生的人性基础, 不受制约的权力才是腐败发生的社会根源和制度基础。因此, 用法治规范、约束和监督权力, 才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 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关键所在。习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 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 用法治来规范、限制、约束、管控和监督权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

(三) 法治反腐确保反腐倡廉建设健康发展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反腐, 有利于党的反腐倡廉大业科学、规范、健康发展。首先, 法治反腐突出制度反腐的重要性。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强调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彰显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先进价值理念, 保证反腐败工作依纪依法有序开展。其次, 法治确保人民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 为人民群众反腐提供了根本依据和保障。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群众是反腐倡廉的主体和根本动力, 反腐败斗争,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群众反腐必须纳入法治化轨道, 以法治为保障, 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再次, 法治反腐能够防止和纠正反腐败斗争中各种偏差和错误, 确保反腐败斗争有序、健康发展。

(四) 法治反腐是中外反腐倡廉历史经验之总结

在历史上, 腐败和公共权力是相伴而生的。几千年来, 中外绝大多数统治者, 从巩固自己政权、维护自己统治地位出发, 都是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 并且采取种种手段和方法, 预防腐败, 打击贪官污吏, 形成了人治反腐、重典反腐、法治反腐三种反腐模式。在这三种反腐模式中, 法治反腐是当今世界一种文明进步的反腐倡廉模式, 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特点, 其实效性、持久性、公正性和普适性, 是人治反腐、重典反腐等方式无可比拟的。当今世界, 政府廉洁指数高的地方, 如芬兰、新西兰、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 无一例外都是法治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成为亚洲清廉指数最高的国家, 主要原因在于有完善的法治体系, 法律严明, 制度严密, 官员不敢贪, 也不能贪。法治国家反腐倡廉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法治反腐的路径选择

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推进法治反腐建设, 必须强化法治理念, 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是法治反腐的政治前提, 确保反腐倡廉建设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法治反腐, 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确保反腐倡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 是法治的基础和根本目的。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首要目标和任务, 就是发展人民民主, 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 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把法治反腐建立在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基础之上。

(二) 加强立法工作, 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反腐败法律法规体系

有法可依是法治反腐的前提, 而法律法规的科学、完善和公正, 则是反腐倡廉建设健康发展的基础。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应对和解决腐败问题, 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一方面要确保科学立法和公正立法, 杜绝借立法扩权卸责等现象, 警惕并有效防止立法腐败;另一方面, 应当加强反腐治权的立法力度, 建立健全完备科学的反腐败法律法规体系。目前, 我国反腐败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已经成形, 但法律制度尚不完备。一是健全刑法等国家法律。我国有关反腐败的规定主要见于《刑法》、《行政监察法》等法律中, 但部分法律规定上过于宽泛, 不利于打击腐败。二是健全与反腐败基本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反腐败从来不是单一的基本法能做到的, 应加强与其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如加快制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政务公开法等法律, 从源头上遏制公权力的滥用。三是健全党内规范。反腐败党内规范是反腐败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同正式的国家法律相比, 在适用范围、权威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应当逐渐健全并通过立法程序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党内规范转化为法律法规, 增强其反腐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三) 强化法治思维, 严格执法, 全面贯彻落实反腐败法律法规

法治反腐, 狠抓落实是根本。古人云:“世不患无法, 而患无必行之法”。法律的威严在于严格执行和实施。有法不依, 法律形同虚设, 法律和国家的权威性、公正性荡然无存。因此, 法治反腐一定要狠抓落实, 坚决杜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一是要加强现代法治教育, 强化国民的法治思维, 让全体成员树立法律规则至上、公平正义等现代法治理念, 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培养国民严格守法和依法办事的好习惯。二是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执法,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事, 依据法定程序履行法定职责, 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批权、检察权, 为贯彻落实反腐败法律法规提供司法保障。四是加大打腐惩贪的力度,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 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 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不仅要提高打击“老虎”、“苍蝇”的命中率, 还要加大财产惩罚力度, 提高腐败成本, 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确保干部清正廉洁。

(四)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法治反腐, 关键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让人民监督权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 也是防止权力滥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得到正确行使的重要制度保证。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按照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 以突出民主权利的制约监督为核心, 以健全权力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为重点, 以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法规制度体系为保证, 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突破口, 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原则, 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控体系。要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 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 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要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清单制度, 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要建立健全监督的立体网络, 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增强监督合力, 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腐败。

(五) 借鉴香港、新加坡反腐败经验, 创新反腐倡廉体制机制

我国目前的反腐机构设置和体制不尽合理。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之下, 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不仅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很难实现, 对当地位高权重的其他人监督查处也会受到种种制约。反贪局是检察院的内设局, 人权、财权都由地方党委政府掌握, 更没有独立性。这种状况不利于反腐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必须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 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香港反腐倡廉成就巨大, 举世瞩目, 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建立了直属特首的独立的廉政公署。类似的经验还有新加坡。新加坡建立贪污调查局, 直属总理公署, 全面负责反腐败工作, 反腐倡廉成效特别显著, 使新加坡成为亚洲最清廉的国家。借鉴香港、新加坡反腐败经验, 整合纪检、监察、司法检察等资源, 设立直属中央的独立的反腐机构, 并进行专门立法确定其地位, 赋予其独立的调查权和查处权, 对涉嫌人员及其亲属的银行存款、财产等情况有权直接调查, 对违法违纪者依照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直接给予制裁, 提高法治反腐的成效。当然, 对任何类似香港“廉政公署”、新加坡“贪污调查局”的反腐倡廉组织机构, 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公众依法加以制约和监督, 防止其滥用权力。总之, 借鉴香港、新加坡等法治反腐经验, 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 对于我们党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突破反腐败困境, 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 2014 (01) .

[4]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上一篇:教育学生有妙招下一篇:运行控制风险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