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限购

2025-01-01

取消限购(精选6篇)

取消限购 篇1

5月23日, 有消息称, 除北上广深之外, 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可以自行调节, 尤其是库存过大的地方。这意味着除四大一线城市之外的40多个限购城市, 有可能全面松绑限购政策。

9月30日, 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 放松了与自住需求密切相关的房贷政策。其中的细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 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 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多套房在非限购城市结清贷款也可以发放贷款;增强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能力;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事实上, 早在2014年年初, 就有个别城市悄悄放开限购了。待到5月官方消息出台之后, 加入取消限购大军的城市更是络绎不绝。到了9月底, 除北上广深以外, 几乎所有曾经限购的城市, 都已经取消限购了。大连限购政策的全面取消始于9月3日。当日, 大连市房屋交易所撤销了办理购房资格证的窗口, 意味着此后无论购买一手房或是二手房, 都不再需要开购房资格证。

此次央行新政的主要受益对象为改善型需求, 他们恰好是之前被政策抑制的意愿购房人群。因此, 曾有业内人士预测, 这一政策起码可以增加30%的可购房人群, 对楼市的松绑效果相当于限购松绑影响的5倍以上。后来的事实证明, 30%增量的预测有点过于乐观。之所以效果打折, 一是因为最低7折的利率实际落不到实处, 二是因为当前楼市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多数住房已经失去投资价值。

不过, “930新政”仍不失为2014年各种松绑政策中影响最大的一个, 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成交量的提升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限购政策曾经挡住了不少购房者的脚步, 但当这个政策取消的时候, 却没能重燃大家的购房热情, 市场依旧不愠不火。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变了, 房子的投资价值小了。

取消限购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国大陆应该取消限购令。限购令指的是一二线城市的购房限制政策,基本包括:各城市本地户籍与持人才居住证家庭,最多限拥有两套住房;外地户籍和境外人士最多限拥有一套;两次购房时间需相隔两年以上;禁止公司购房等等。它本质上是对买方购买数量的强行压抑,从而侵犯了公民的消费自由权。

消费自由权是自由权的一个细化,指的是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的对象、种类、数量、质量等等。世界人权公约里面明确指出公民用以生存、发展的经济方面自由应当被保护。而在城市中买房,无论是买几套房,都是公民合法行使消费自由权的行为。

自由向来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其中细化的消费自由权也是基本人权。试想一对夫妻在辛苦工作后挣到买房的钱来给即将诞生的小宝宝一个更好的环境,却迫于限购令需要几年以后才能购买;来城市追梦却在苦苦挣扎的青年们,终于有了买房的资本却被限购令拒之门外,这一个个失落的背影都是消费自由权被践踏的苦果,为何为了压抑房地产商为主、以及少数投机者的炒房行为,降低房价增长的速率,避免加剧房价泡沫,要让全体公民承担权利的让渡?国家就是为了保护广大公民的权利而产生的,却粗暴地伤害全体公民的自由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在限购令的压制下,一二线的购房需求还是在增速上升,既表明了限购令的效果不足,也表明了公民普遍的购房意愿在不断增长,这种情况下限购令的实行对于广大公民都造成了消费自由权的侵害,并且不取消限购令不能解决该矛盾。因此为了解决公民消费自由权与限购令之间的矛盾,我方今天提出取消限购令,同时根属性自然成立。

我方解决力如下:

1.取消限购令

2.采用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现行的房屋首付比重以及税率。购买第一套房,首付为交易额的25%,税率降到4%;第二套房首付金额为60%,税率为8%;第三套房首付90%,税率为12%;自此之后不予贷款。

3.对第二套房及以上的房屋征收房产税。第二套房的房产税税基为该套房交易价格的70%,税率为0.5%;第三套房的税基保持不变,税率变为1.0%;依次每增加一套房,税基不变,税率上升0.5%。

4.对二手房出售者出售房屋时收税。按其交易额与买房时的成本之差的20%收税。

5.加强信息公开和市场监测健全房地产信息公开机制。

6.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地、资金和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7.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进一步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发展公共租赁房,建立完善公共租赁房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8.对于房屋的计数方式采用累积计数法,如,现在某A已经有三套房,那么他在买下一套房时即为第四套房。

房产 “限购令”是否应取消? 篇3

“济南既然被允许放开,也就意味着实行限购的47城中,绝大部分都有资格放开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称。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大气候下,取消限购对市场影响不大,楼市能否回暖还要看银行的“脸色”。由此可见,冀望取消限购来扭转济南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局势,恐怕要事与愿违。

“目前限贷政策没有做出调整,这仍是影响购房者买房的关键因素。”山东最大的房地产顾问机构世联怡高总经理朱江7月11日对记者说。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从楼市调控政策走向及趋势来看,限购等行政化调控手段并不是一个长效性调控措施,迟早有其退出的一天。当前,各地限购政策开始出现定向宽松的措施。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南宁、天津、无锡、海口、温州、呼和浩特、济南等城市已明确发文或明确表示限购政策已做调整,甚至呼和浩特、济南直接表态取消限购,除此之外,福建、杭州、长沙、宁波、沈阳、昆明、厦门、南昌、石家庄等城市放松限购的市场传闻频出,但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从未来趋势来讲,限购会逐步宽松取消,经济手段、市场手段代替行政化调控手段和措施势在必然。限购等行政化措施会逐步退出后,作为替代性的调控政策或调控机制,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应该抓紧研究,并逐步推出,并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起到调节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还未重现房价上涨的预期时,政府相关部门需尽快研究、出台长效调控机制。当限购等行政化措施会逐步退出后,作为替代性的调控政策或调控机制,防止未来市场出现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我认为限购的方向不对,经济必须是自由的。任何用钱的限制,都有很大的副作用。我国至今不被世界贸易组织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其原因就是用钱有很多限制。固然我们比改革前用钱的自由有很大的改善,但只是在消费方面,在投资方面障碍还非常多。进一步说,国家发了钞票,我们辛苦赚的钱,可是不让我们买这买那是没有道理的。

房价由供给和需求决定,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都能压低房价。限购能减少需求,但是限购不是一个好政策。没有解决房价高的根本原因。据我看来,房价高,原因首先是土地供给被垄断,垄断减少了供应,抬高了土地价格;其次是收入分配不公,很多有钱人并不觉得房价高,再高也照样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扭曲在于收入分配的悬殊,投资渠道的不畅,土地供给的垄断。不在这些方面想办法,用限购来控制房价,这就是该吃药的没吃,让健康的人吃药。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现在限购不是因为信息不完善,跟信息没有任何关系啊。我们限购是为了抑制投机投资,房地产要回归居住需求,这是我们现在政策的一个基调,所以要限购。取代限购的政策应该是什么呢?能够抑制投资投机的,比如说,在暴利税、印花税、房产税等方面做文章,再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话,才可以取消限购。

在全国只有一个地主的情况下,居然有那么多人异想天开地认为房地产是市场经济,天真地认为可以用市场来解决房价问题。限购没有让所有人不买房。限购限的是两套以上的买房行为,是投资性购房行为,这不存在一个需求滞后的问题。限购政策如果坚持五年,未来的配套政策跟上,房地产的暴利消失,这些投资性需求自然消失。所以我坚持,限购政策必须长期化。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年来,政府在保障性住房问题上思路逐渐清晰,这值得肯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规划中的公租房建设,政府包揽还是太多。现在的住房保障制度从原来的货币化道路又回归实物分配,有点走回头路。主要是这次提出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建设重点,我认为这是一种倒退。

对于租赁房问题,我认为,国家现在提供公租房解决夹心层的问题是可以的,但不能作为最主要的方式。要发展租赁房市场,当前有两个政策应该做出调整。首先需要调整的是小产权房政策。吴晓灵说,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城市周边农民盖的房子就是他们租房的来源。农民用宅基地盖房后进行出租、出售,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对于平抑房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小产权房,国家一直不给明确的定论。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不尊重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在宅基地上建设和开发商品房和租赁住房的政策应进行研究。

媒体评论员舒圣祥:毋庸讳言,作为行政手段的限购政策有一天会退出,但是时间显然不是现在。而应该等到全国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保障房建设计划全部落实到位的那一天。否则,调控刚见成效就放宽限购,必然使得所有调控努力都前功尽弃。

华远地产上市公司董事长任志强:现行的政策不会松动,房价不会崩盘;银行提高首套房贷款利率是趁火打劫;北京市中心房价不会轻易下跌;降低房价要在增加供给的同时提高支付能力。

虽然,现行的政策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利影响,同时也开始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其他方面,比如建材的销售下降和价格下降。所以中央政府提出为保宏观经济要适度调整,但不一定对房地产放松管制。

而且,政府不会轻易放开限购措施的,放开限购措施是会用其他替代方式来转换的,如增加交易税,资本的利泽税,房产税等等手段。这样的话就会避免下一轮房价的快速上涨。

因此,政策刺激度不会松动,房价也不会崩盘。但持续的行政干预一定会让市场出现不可预料的现象。昨天人大常委会对保障金住房的质询中,政府已经看到了政策中的很多不恰当的地方也看到了行政干预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也许他们会适度调整自己现有的政策。

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限购令退场需要几个前提条件:房价恢复平稳,房地产泡沫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货币泡沫被消化。房价恢复稳定需要货币紧缩与税费调整,目前对房地产利率已经实行单向提升,而整体货币泡沫用存款准备金率储存起来,并未被消化,税费政策尤其是房产税广泛推出尚需时日。

但我认为,这些前提条件均不具备。被认为是短期政策的限购令,作为急性退烧药难以停用,也说明根据目前行政主导的体制,急性退烧药的作用好于固本培元的中药。目前取消限购令,无异于自取其败,调控主导者自取其辱。等到有一天,房产税可以顺利推出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半。

第五章关键词·你造吗?取消限购 篇4

2014年的中国楼市在“凛冽寒风”中起步:数年限购冷却,楼市成交持续萎缩,“崩盘”论调交织着刚需的纠结、老业主的“维权”、地产大佬的看空。楼市笼罩着一片悲情色彩。2014年的中国楼市又带着“一丝暖意”收尾:“限购松绑”、房贷新政、降息等利好持续送来阳光,楼市成交逐步回温,“去行政化”、趋于理性的楼市新常态逐渐形成。截至目前,全国46个限购城市中,只剩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等城市仍在坚守限购政策。

如果说2013年7月份开始的政府对楼堂馆所等公建项目的停建、缓建,是对中央空调大型机组的一种严酷考验,那么2014年下半年楼市限购政策的取消,是对中小型项目及家装零售项目的极大鼓舞。尽管如此,由于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央空调市场具有延后性,所以目前来看,市场对政策取消的反应度还不够灵敏,更多的是在进行更深入地渠道布局和产品规划,以期新的一年能以更好的营销手段和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来进行一场更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取消限购 篇5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共有33个项目计划开盘,仍处于2014年以来市场供应的高位水平。至此,二季度北京楼市新增供应套数已高达1.5万套,全面超过一季度1.3万套的供应量。7月份北京将有36个项目计划开盘,商品住宅供应量仍然有增无减。

供应旺成交低怪圈

二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正是半年报业绩冲刺的紧迫时期。但今年,在京房企却不得不面临推盘井喷与加速出货不畅的双向压力。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共有33个项目计划开盘,开盘项目个数与前几个月基本相当,仍处于2014年以来市场供应的高位水平。至此,二季度北京楼市新增供应套数已高达1.5万套,全面超过一季度1.3万套的供应量。

与之相对的是北京住宅库存再次突破8万套,创下了18个月以来的新高。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20日,北京楼市库存为80844套,这是2013年初库存跌下8万套后,再次回归8万套以上。住宅房屋库存数量创下近18个月的新高。

另一方面,6月第三周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下降12.2%。6月16日至22日之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023套(含保障房),较上周大幅下降四成多。纯商品住宅成交789套,环比下降12.2%。而在销售目标及资金周转的双重压力下,房企正在不断加快项目入市的步伐。继6月份北京33个项目集中入市后,北京商品住宅供应量仍然有增无减。根据亚豪机构的统计,7月北京将有36个项目计划开盘。

统计显示,楼市供应自3月以来大幅增加,月度开盘项目数量已连续5月超过30个,3月到7月这五个月内市场总开盘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上涨近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相对低迷的楼市行情已经使开发商定价更为谨慎。据统计,7月份预计开盘的刚需项目中,有17个项目已给出定价,其中9个项目以平价或低于市场预期价格入市,占比超过五成。位于通州区域某楼盘,5月中旬入市时项目均价为24000元/平方米,而其7月新入市的楼栋整体报价已调至23000元/平方米。

呼市“破冰”楼市限购令

从6月20日到26日,呼市取消“限购令”的话题引发全国极大关注,政府救市成为一大热点话题。

此前,呼和浩特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一份红头文件,内容涉及取消限购。6月20日,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网站第一次刊发文件,但刊载的当天下午又被紧急撤回。对于文件被撤下,呼市官方当时回应称文件有两个字打印错误,需要重新发布,这一事件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救市大讨论。

而备受关注的呼和浩特取消楼市“限购令”文件,终于在6月26日上午9时左右重新在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网站发布。据了解,这个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的文件,名为《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的核心内容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取消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制度,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至此,呼和浩特正式放开限购,成为全国首个正式放开限购的城市。

6月10日,沈阳放松限购的消息传出。第二天,沈阳市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沈阳市并未实施所谓全面取消限购的政策。有人戏称其为“松绑一日游”。

据报道,今年,沈阳、天津、福建等多个地方都传出限购放松的消息,但政府部门都不曾公开承认。早些时候业内流传的“闽十条”,也是一个没有公章的文件形式。今年5月,广东佛山高明区传出放松限购的消息后,高明区国土城建部门称,此为高明房协内部操作行为。

取消限购能回暖楼市?

相比于去年的火热,今天上半年的北京楼市却只能用冷清来形容。北京房企深陷高供应量,低成交量,高库存压力的怪圈。

对此,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认为,二季度以来市场供应之所以持续维持在高位,除了自住型商品房对刚需项目形成的强大竞争压力促使房企加速出货外,销售业绩与价格上涨乏力的现状也令房企资金预期紧缩,带动销售策略出现了转变。另外,6月份是上半年销售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半年报业绩压力也令房企冲刺业绩的需要越发紧迫。

有业内人士指出,“北京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陷入谷底,一方面是去年市场太热,需要一个调整来过渡,另一方面自住房大规模入市让刚需集体陷入了观望。”不过,上半年北京新建住宅的成交均价却继续走高,达26687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8.86%。

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让各地方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地方政府的纠结在是否取消限购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今年以来有多个城市先后试探松绑限购,但在外界压力之下,又相继收回政令。

在6月4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表示,中央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提出分类调控原则,至于是否取消限购由地方自行判断。

一位房企总经理认为,多个地方频频试水放松限购,已经证明地方的急切性。而限购放松和中央“分类调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违背。

地方限购令如取消 中央该咋办 篇6

调控实在伤不起

知名地产评论员蔡为民表示,“如果地方政府取消了限购令,那答案很明显,房价肯定会呈现新一波的量价齐升的态势”。蔡为民认为,现在大量的市场需求是被限购、限贷等政策人为清场的,当行政干预力量消失之后,当然就会有许多需求者蜂拥进场,从而推升房价进一步上涨,这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这几个月里,许多城市依然呈现出量跌价涨的态势,限购情况下,房价都还在蠢蠢欲动,再一放开,那还了得?”蔡为民说道。

由此可见,目前的调控实在是经不起地方政府任何轻微的伤害。可万一地方政府一意孤行,视中央禁令如无物,而以各种借口曲线取消限购令,中央又有什么办法可以予以有效回击呢?

应对之举1:加大金融调控力度

知名地产评论员牛刀表示,如果中央政府最后果真管不了地方政府,那么其首先要做的,那就是迅速将利率转正。目前的利率水准是3.25%,按目前5.4%的CPI水准,迅速将利率上调2.25%,使利率水准达到5.50%的标准,然后将M2增速放缓,以GDP的增速为M2的最高上限,不多发一分钱货币。

在牛刀看来,提高利率、收紧银根本身就是政府应对当前严重的通货膨胀所必须做的,而这一釜底抽薪之计能从根本上化解楼市投机、投资资本过多的问题。由于货币发行权在中央,地方政府再厉害,也依然无力阻挡。更何况,货币本来就不应该超发,因为货币的滥发不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只会带来资产泡沫和经济的虚假繁荣,引发通货膨胀。

“海口市的做法,代表了很多地方政府的愿望,因此限购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最好的手段。问题出在货币,最好的解决之道,只有货币。回避货币问题,并指望用货币贬值的办法来解决经济泡沫问题,最终一定是惨败。”牛刀说道。

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华伟表示,如果今后地方政府靠不住的话,金融手段依然是中央调控楼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应对之举2:加快保障房建设

与之前楼市调控一味压制需求不同的是,这一轮调控除了压制需求外,还在增加供给,尤其是在大量增加保障性住房问题上下足了功夫。根据“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我国要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让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而且整个建设规划采取“前紧后松”的策略,光是今年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成1000万套保障房。李光一认为,限购其实也是在为保障房建设争取时间,只要限购令能够坚持两三年,等到大量保障房相继上市,大量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将发生巨大改变。到那个时候,哪怕地方政府停止限购,对楼市的冲击也会比现在要小得多。

应对之举3:摘掉乌纱帽

事实上,中央在制定限购政策时,早已经考虑到了地方政府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蔡为民指出:“某种意义上说,海南现在的GDP增幅回落,恰恰说明去年房地产泡沫之甚。今年中央的GDP目标之所以会下调到7%,就是因为中央预料到在如此严厉的调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必定会受到很大冲击。但这是经济转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央就是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你现在用这个理由反过来要求取消限购,正是反映了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严重性。”

所以要让地方政府自觉自愿舍弃土地财政,就必须要改变中央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不再以GDP多少为标准,而是要看官员任期内造了多少保障房。“新国八条”中要求落实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上的问责机制,如何落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保障房建设得好的,限购令落实得严的,就升官,反之,就降职。

上一篇:财务维度下一篇:钛白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