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片区

2024-10-12

规划片区(共9篇)

规划片区 篇1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高潮的到来, 我国即将进入高铁时代。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建成, “四纵四横”的高铁建设规划的实现, 高铁沿线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黄金经济线, 高铁以及高铁站所处区域建设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又一引擎, 高铁新城的巨大价值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苏州、长沙、徐州、无锡、黄山等地均出台了高铁新城规划。

在我国, 高铁的沿途车站大都处于城郊区域, 通过对高铁站点周边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定位, 以快捷和巨大的客流为依托, 合理分担城市职能, 确保城郊与市区的共同发展。因此, 做好高铁新城规划, 对城市近郊迅速融入周边经济圈, 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大西高铁的开通, 晋中市大西高铁晋中站投入使用。进行晋中站周边区域规划, 利于强化“太榆同城”效应, 对推动晋中城市现代化意义重大。

1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按照我国的《中长期高速铁路网发展规划》, 到2015年, 我国将建立省会及中大城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近些年来, 随着“四纵四横”铁路快速通道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建成和通车, 我国高速铁路框架基本形成。可以说, 我国即将步入高铁时代。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 随着高铁车站设立, 可有效带动车站周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完善, 促进产业、人口等的进入, 使得车站周边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形成一个新的城市片区。

在高铁站点及周边区域, 大量乘客的流动, 会使得建立完善的、立体的交通体系, 确保与市中心有非常好的通达性。伴随着的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服务类企业的进入, 可有效带动商业、酒店和休闲娱乐的发展, 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使得区域人口快速增长。随着站点周边商业的发展, 周边土地价值提升, 土地升值潜力巨大。

通过高铁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影响经验表明, 做好城市高铁站点规划, 对加快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 加速形成核心城市经济圈, 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也利于形成节点式带状经济区, 加速形成大城市连绵带, 还利于大大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2 我国高铁新城发展特点及基本条件

据统计, 我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50%, 许多城市, 特别是大城市, 公共设施严重超载。未来10年~15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 每年大概提高1个百分点, 即每年新增人口1 500万左右。同时,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质量也有待提高。为应对长期的城市化进程, 进行高铁新城建设是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我国高铁站点规划上, 考虑到城市交通功能的外延性、以后的扩容和辐射带动能力, 大多是采用新老站点分离, 在城市郊区设立新的高铁站点。采用这种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1) 新城周边区域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综合配套设施需进一步改善;

2) 使得各地方政府进行卫星城、副城市中心的发展规划成为努力的主要方向;

3) 城市区域产业发展的规划滞后, 产业发展存在着同质化严重, 时序相对混乱的问题;

4) 通过新城的发展来实现城市的升级扩容, 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 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 新城成功案例的可借鉴性缺乏, 我国在新城功能布局及城市运营管理上的科学论证与方法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在我国, 高速铁路建设速度加快, 站点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巨大, 众多配套设施投入和可观的人流效应, 使得该片区升值潜力和升值空间非常巨大。这一切都使得站点和周边区域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交通集散空间, 而是集交通服务、商业、娱乐、会展、信息服务等功能的混合区。随着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从而发展成为新的城市枢纽区, 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进行高铁新城建设, 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但并不是所有的高铁站点及区域周边都适合发展和建设新城。据统计, 我国目前有36座“高铁新城”, 但并不是每一个高铁新城都建设得很成功。进行高铁新城规划和建设, 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人口迅猛增长, 产业快速发展, 在原有的旧城区域内已经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 必须通过新城建设来确保可持续发展;

2) 在新城规划和发展中, 功能定位必须清晰, 发展要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和发展动力, 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搬迁和房地产来带动;

3) 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良好,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 具有与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匹配的财力, 不能完全依靠借债来进行新区开发和建设。

3 高铁新城建设规划的发展思路

高铁的快速发展为新城建设提供了契机, 是高铁新城建设的外部推动因素。进行高铁新城规划, 应考虑区位定位、产业定位、人口规划、原居民安置、生态与文化等几个方面:

1) 区位定位。高铁新城适合作为卫星城建设, 集合居住、生活、服务、商业等要素。高铁新城是对原有城市的补充, 应与旧城区或主城区有序衔接, 两者在功能上形成互补, 带动周边新兴区域的发展, 从而起到城市升级扩容作用。

2) 产业定位。在高铁新区规划中, 利用站点建设将加速城市产业升级和极化布局的优势, 以城市自身实际条件为出发点, 深入分析资源、经济、产业、人口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明确自身优势, 将地区特色融入产业定位。在互联网时代, 找寻开发适合地方特色的工业发展构思, 如休闲娱乐、商贸等现代服务产业;影视娱乐、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也可以开展针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特色旅游业等, 如生态观光农业、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

3) 人口规划。在高铁新城规划中, 高铁新城承接部分旧城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注入, 应通过产业及物业功能规划配套来实现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结构比例调节, 控制人口规模。再者, 高铁具有高通勤成本、高商务性的特点, 吸引的人群与传统新城不同, 高铁新城吸引的人群以中产阶级为主。在新城规划中, 结合中产阶级的特点和需求去规划考虑。最后, 在人性化方面精心设计, 优先建设优质学校和医院, 确保在学校、医院、商业等方面新旧城区间的无缝衔接。

4) 原居民安置。开发安置事关民生大计, 在高铁新城规划和建设中, 应充分考虑原居民利益, 通过统一安置与自愿选择的方式解决安置问题, 通过产业规划提供就业岗位和教育, 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

5) 生态与文化。在高铁新城规划中, 同步进行生态与文化规划。通过生态和文化规划, 形成规划起点高、建设品位高、管理标准高的生态新城。通过进行主题文化建设, 充分挖掘历史、地理元素, 形成新城的文化风格。

4 利用高铁晋中站做好城市发展

晋中地处山西中部腹地, 紧邻省会太原, 是山西省的交通枢纽和太原市的南门户。大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西高铁晋中站地处太原南部新城和榆次的结合部, 是大西高铁新建中间站。

晋中站东接太原南部新区, 西临榆次主城区, 南依通站街, 北靠迎宾西街, 地处国家级太原高新区、太原开发区和晋中开发区三大园区交叉辐射的核心地段, 位于“108综合发展廊带”附近, 是正在启动建设的山西科技创新城对外联系的门户和窗口, 是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的重要前沿和交通枢纽,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综合枢纽交通功能的一体化优势, 对拉动晋中的建设与发展, 对晋中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看出, 大西高铁晋中站点周边片区将是晋中发展的新引擎。

笔者认为, 国内外高铁新城的规划对晋中市的启示如下:

1) 在“太榆同城化”战略下, 适时启动并进行晋中站点周边区域规划。

2) 在晋中站点周边规划中, 应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商业规划和旅游规划结合, 将其与太榆科技创新城、榆次大学城、北部新城、晋中汽车总站等规划统筹考虑。

3) 在晋中站点周边规划中, 应做到整合现状、提升特色、准确定位, 根据现状科学合理规划并开发, 完善产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

进行晋中站点周边区域规划和建设, 努力将晋中市打造成为现代化的科技产业聚集地, 绿色化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参考文献

[1]杨宝民.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策划方法初探[Z].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 2010.

[2]泛华集团.“高铁新城项目”产品线说明[Z].2011.

[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关于“太榆同城枢纽”项目的规划设计阐述[Z].2011.

规划片区 篇2

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2014—2018年)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和黔教计发〔2014〕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编制规划:

一、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崔小奇

副组长:杨宏

成员:田世文龙梅魏绪周崔连江文晓涛田强

二、规划目标

以全面改善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薄弱的现状,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总体目标,力争到2018年底,使我校办学条件薄弱现状和生活设施满足基本需要,按照“十有”和“六化四园”要求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把我校建设成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的亮点。

三、现状分析

黑水乡下坝完小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部乌江走廊,距县城15千米,全片区辖7个行政村,80个村民组,总人口 11000人。是土家族等少数民族

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0%。下坝完小是一所公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小学,现有在校学生421人,14个教学班。校园总占地面积10899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 1180平方米(不含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生均 2.7平方米。到2018年我校辖区有适龄少年580人(不含外来人口),按年龄段标准计算,2018年要办15个教学班。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下坝完小现仅有一个篮球场,缺少直跑道、环形跑道。同时,由于现有学校校舍功能设置不够合理,现在部分生均建筑面积虽然能够达标,但各种实验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等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严重短缺,学校的生活用房严重不足,学校操场、体育设施破败,学生课桌凳破烂不堪,无法满足学生的住宿学习生活需求。下坝完小还需补充校舍建筑面积 2155平方米(包括学生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卫生室等),新增学生宿舍 1160平方米,在教学装备上,下坝完小截止2013年,共有图书总量 15040 册,课桌椅 320双人套,现已全部破损,仪器设备总值 4.5 万元;学生用床 144 张 , 无论是从仪器设备的总量,还是种类和数量上看都很难满足教学所需,特别是农村学校,配备少使用率低,实验教学受到装备水平制约,无室少仪器的情况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发展目标及建设任务

(一)发展目标

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为农村学校按照省定标准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运动场、教辅用房、学生宿舍。使我校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力争在2018年是我校教育教学布局更加合理、规模达标、机构协调,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

2018年,我校改造计划全部完成后,彻底消除“大班额”现象,有效解决住宿学生校外租房问题。届时,项目学校达到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学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建设任务

2014-2018年,我校改进项有:教辅用房、锅炉房、运动场、食堂、学生宿舍、行政办公用房、功能室等7个项目。

1、校舍改造项目

(1)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计划改造校舍总面积 2155平方米,用于教学辅助用房。

(2)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住进学校,男女宿舍分开,我校计划新增扩建学生宿舍1160平方米,学生食堂95平方米。

(3)改建行政办公用房290平方米。

(4)塑胶运动场一个,塑胶环形200米跑道一个、塑胶蓝球场1个,塑胶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一个。

(5)锅炉房一间、浴室男女各一间、卫生室一间。

2.教学装备项目

规划购置设施设备新增课桌椅580单人套,尚需教学仪器设备6.6万元,音体美器材25万元,多媒体远程教育设备12.6万元,校校通设备30万元,新增学生床位292位,尚需投资食堂设备设施经费8万元。

五、资金和进度 按规划目标,在2014至2018年之间完成。

六、保障措施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成立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监工教师,做好监工记录。

黑水乡下坝完小

规划片区 篇3

宿迁地处江苏省北部, 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 西邻徐州, 北靠连云港, 东、南与淮安接壤, 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宿迁历史文化悠久,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景观资源丰富, 清代皇帝乾隆盛赞宿迁———“第一江山春好处”。

宿迁市古黄河风光带风景名胜区2005年1月被江苏省林业局批准设立为省级森林公园, 2005年7月被宿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2006年8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 古黄河风光带处于待开发状态, 两岸用地主要为生态林地, 缺乏完整的游览服务体系,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亦不完善。

2 基地分析

2.1 基地周边关系分析

基地周边水网密布, 东邻京杭运河, 北邻骆马湖, 西邻民便河;南侧紧邻环城南路, 周边有项王路、黄河南路、厦门路、富康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相连;基地周边用地主要包括居住、教育、商住、商业金融、公共绿地等;西侧紧邻宿迁经济开发区, 区内有一类、二类工业用地。

2.2 基地现状分析

基地位于古黄河风景区的南部, 黄河西岸西至希望城、欧洲花园, 北至威海路, 南至环城南路;黄河东岸东至饮马堤路, 北至金田国际广场, 南至环城南路, 总面积约为117.61公顷。基地内现状用地较单一, 基本为林地、水塘, 此外有少量居住用地 (黄河新村) 。基地内土壤肥沃, 利于生态公园、景观绿地等绿化工程建设。

2.3 景观资源评价

2.3.1 资源优势

基地现状河道较宽, 视线开阔, 利于景观营造;地势较为平坦, 用地条件良好;河道两侧有较好的生态林地;基地周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2.3.2 不足之处

古黄河水质有污染的趋势;河道岸线过于平直, 缺乏曲折连续的变化;河道两侧的青年路和花园路距河岸线较近 (宽度10~14米) , 不利于整体景观风貌的形成;古黄河两侧“高架的电线、排废气的烟囱”等视觉障碍物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3 规划定位

3.1 系统定位

在古黄河风景区中重点体现“西楚文化”。

3.2 功能定位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 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要素, 结合游憩、休闲功能, 配以适量的休闲游憩设施、商业服务设施, 打造集市民时尚娱乐、文化体验、康体休闲为一体的滨河生态景观带。

3.3 项目定位

结合地块所处区位及功能定位, 在保护生态绿化的原则下, 合理规划设置景观区域内的景观设施、休闲项目、文化内容, 以达到总体多样、和谐统一、功能有机的效果。

4 规划目标

规划将“楚地文风”片区打造成为古黄河风光带上重要的旅游区, 建成宿迁市最具特色的城市休闲服务业基地, 成为宿迁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构建以放松心情、恢复体力、享受生活为目的的休闲天堂。

5 规划理念

5.1 生态先导, 适度开发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体现生态与景观的完美融合, 突出自然生态景观以及生态系统思想内涵, 充分发挥自然生物的生态效应与美化环境的社会效应, 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 进行空间环境的再创造, 把握和创造人工环境、建筑及其空间序列, 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

5.2 发展闲暇, 带动服务

大力推动服务休闲业态的发展, 形成具有重要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型滨河节点。整合基地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 创造便于城市居民使用的游憩、休闲生活空间。

5.3 完善结构, 推动发展

完善古黄河的城市景观结构, 形成以“西楚文化”为特色的城市休闲景观空间。梳理与周边城市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现区域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并成为全面提升周边整体景观环境品质和带动周边用地开发建设的龙头。

5.4 融入文化, 体验时尚

挖掘“西楚文化”的精华, 在尊重宿迁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体现浓郁的人文气息与文化氛围, 创造具有宿迁特色的生态滨水文化廊。

6 规划设计

以“自然、生态、野趣”为主题构思, 力求创造自然、生态、富有文化内涵且充满野趣的现代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带。

6.1 规划主题

楚歌雄风——演绎一幕霸王豪情的生活片段

楚萃文风——吟诵一首西楚国学荟萃的诗歌

楚韵民风——讲述一串民俗文化特色的市井故事

6.2 总体布局

规划总体布局力求结构体系清晰, 平面布局合理, 功能分区明确, 充分体现科学性与自然性的结合。其规划的总体构思可归纳为:一脉二核三区多点。

一脉:指构建“楚地文风”基本结构的古黄河景观水脉。

二核:以古楚桥为中心的滨水休闲景观核;以梧桐巷为依托形成的文化休闲景观核。

三区:楚歌雄风景观风貌区 (滨水商务休闲) ;楚萃文风景观风貌区 (滨水文化休闲) ;楚韵民风景观风貌区 (滨水民俗休闲) 。

多点:满足城市市民休闲、游憩的景观亮点。

6.2.1 楚歌雄风景观风貌区

规划定位为商务休闲功能区, 结合用地现状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结合项王故里, 打造以西楚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梧桐巷休闲街区。北部以宿城区人民政府为依托, 打造高档商务酒店、创意文化园、时尚风情街等。

创意文化园以时尚文化展示、文化创意、动漫、数字内容、艺术创作、书画古玩欣赏等项目为主, 时尚风情街结合创意文化, 打造以主题性酒吧、音乐餐厅、咖啡吧、生态餐饮、DISCO等为主的活力风情街。

6.2.2 楚萃文风景观风貌区

规划定位为西楚文化休闲绿地, 以大学生创业、休闲为主, 结合市民休闲、游憩、玩赏等功能, 融入浓厚的西楚诗词文化, 旨在创造景观生态自然、文化氛围浓郁的缤纷休闲绿地, 给人以独特的休闲文化体验。

6.2.3 楚韵民风景观风貌区

规划定位为以滨水漫步、休憩健身、生态观景等功能为主的滨水生态休闲区。以古楚大桥景观节点为核心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休憩健身为主, 整合现状的水面, 融入宿迁当地的民俗活动, 营造适合居民活动的景观空间。南部以生态观景、滨水漫步为主, 结合乾隆题词“江南第一春好处”, 突出自然生态、质朴野趣的景观效果。利用观赏植物的景观特色, 对河堤岸线及基地原生态进行层次化、特色化、群落化的景观处理, 营造春花烂漫、活泼灵动、自然野趣的“宿迁早春”景观区。

6.3 交通系统规划

6.3.1 交通组织规划

规划交通流线组织, 力求概念明晰、功能明确, 结合外部城市路网, 合理组织景观区域间与区域内的主、次干道, 串联各个功能用地, 从而形成概念明晰、层次分明的交通流线系统。

规划道路系统分为外围城市道路、景区主干道、景区次干道三个层次。此外, 沿古黄河边设置了一条亲水景观路, 合理设置观景平台, 充分发掘景观潜力。

6.3.2 停车场布局

规划结合各区块, 合理设置停车设施;景区公园用地结合入口设置生态停车场;小游园及商业服务配套建筑附近合理设置小型停车场。

6.3.3 各功能区出入口设置

合理设置各景观功能区块的主、次出入口, 既与城市路网便捷联系, 做到出行方便、可达性好, 又不对城市交通产生负面干扰。

6.4 景观空间分析

水域开敞空间:根据规划总体布局, 结合水系的走势, 营造视野开阔、景观连续、序列有致的水域开敞空间, 凸显基地的滨河特色。

绿地共享空间:结合区内滨水绿地、休闲公园布局, 形成功能合理、形式多样的绿地共享空间, 同时与水域开敞空间相结合, 形成线面结合的空间形态, 最大程度地发挥绿地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城市道路景观开敞空间及节点:结合城市道路合理布局景观与功能设施, 协调景观风格, 形成既包容城市文脉, 又展现现代城市意向的道路景观开敞空间。

6.5 水体利用与竖向设计

岸线处理方式:以恢复湿地岸线方式为主, 在可能的情况下, 通过自然草坡驳岸, 体现最大程度的生态化。

增加亲水性:在人流量稍大的集散空间, 如游船码头、滨水游步道等, 适当使用少量亲水性硬质驳岸, 通过沿岸木栈道、亲水挑台、下沉式台阶等提高景观亲水性。

水质整体化处理:注重水系整体化的形成与水质的改善, 现有水面、池塘根据所处位置尽量保留, 通过景观手法进行综合整治, 形成完善的户外水景体系。既强化各功能片区空间的整体性, 又可与各景观节点有机结合。

竖向设计:规划因地制宜, 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空间布局形式, 利用局部竖向地形的变化, 通过草坡、台地、台阶、步行道等方式将不同水平层面的活动场地串联为整体, 上升、下沉和地面层相互穿插组合, 形成丰富多变的竖向立体复合景观。

7 结语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内在更新, 重焕活力的重要区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经济基础逐渐雄厚, 滨水景观开发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规划设计工作在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及可实施性的基础上, 还必须考虑到滨水景观作为一种非常有限的城市公共资源, 是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纽带, 只有充满感情的挖掘, 才能切实的提升城市形象, 让每一座城自然鲜活, 留在每一个城市人的心田。

摘要:以宿迁古黄河楚地文风景观片区为例, 规划着力于地方文化与景观建设的高度契合, 依托城市滨水稀缺资源, 以“西楚的回忆”为主线, 打造三个既特色鲜明, 又相互联系的功能片区, 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土地开发和就业的新机会, 而且提升和重塑了城市形象。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历史文化,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吴力立.堤岸下的景观——大田均溪滨水景观带方案设计[J].福建建筑, 2009, (3) .

[2]朱丹丹.城市特色滨水走廊——江油市涪江滨水景观规划设计[J].水电站设计, 2009, (3) .

[3]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俞孔坚, 陈晨, 牛静.最少干预——绿林中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滨河公园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 2007, (1) .

规划片区 篇4

以县城和周边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第一节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小城镇建设。支持一批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商贸流通、加工制造等小城镇加快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制镇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适度集中,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形成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小城镇。

中心村规划建设。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农村村落。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住房。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规划建设中心村公用基础设施。

移民搬迁。按照自愿原则,整合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国土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资源,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重点旅游景区核心区内的人口实行整体搬迁移民,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标准。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把发展特色产业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贫困村整村推进。以规划为平台,由县统筹整合资源,实施**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力争对每个贫困村的平均投入达到300万元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特色增收产业。

第二节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乡村道路建设。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所有乡镇到县城公路基本达到三级标准,100%行政村通达,95%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生产用电。加强水库渠系配套建设,扶持修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五小水利”工程。加强农村生产用电保障。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推进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第三节 改善人居环境

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民投资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明确产权,开展有偿服务,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和利用率。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面解决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实现户户通电。将村组道路建设纳入“村村通工程”规划,推进乡村公路向村民小组和居民点延伸,大力建设石板路、水泥路等人行便道和田间耕作便道。完善村组道路管养机制。推广应用沼气、节能灶、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等生态能源建设项目,适当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促进清洁能源广泛使用。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规模,完成**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绿化美化农村“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专栏13 农村危房改造

重点产业园区 改造规模。湖北**户,湖南**户,重庆**户,贵州**户。

改造标准。3口人40平方米,5口人50平方米,7口人60平方米。补助政策。每户1.5-2.5万元,享受1-3万元贴息贷款。第七章 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把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促进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节 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为坚合理调整就业结构。将二三产业作为拓展就业的方向,调整片区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增加三产从业人员比重。构建农村、小城镇、城市三级城乡就业平台,将小城镇作为农村就业转移的主阵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类引导、差别培训,推动兼业型农民转变为职业化、专业化农民。

拓宽就业渠道。立足本地开发就业岗位,鼓励片区内企业优先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以旅游业为先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公司制农业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开辟公益性岗位;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就业;积极拓宽片区外异地就业渠道。

完善就业服务。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特点开展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构建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在用工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劳务工作站,提供就业跟踪服务。

促进务工农民融入城市。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心理辅导。缩小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在享受子女入学、就医、住房和社保等城市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第二节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职业技术教育。改扩建一批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重点支持旅游、民族文化和现代农业等专业性院校,改善学校设施,完善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产业发展专门人才。鼓励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津贴。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继续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对贫困户中接受高等职业、中等职业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在校学生,在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补助政策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每人每年再予适当补助。

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本地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加强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对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给予补助。鼓励本地区企业以“工读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

乡土人才培养。建立村干部轮训机制和后备村干部管理库。通过项目、资金、培训等方式扶持致富带头人,鼓励创业兴业。开展“致富能人”、“技术能手”等评选活动。鼓励支持优秀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成长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经纪人培训,加强信息服务,建立激励机制。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深入农村,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鼓励科技人员现场示范、指导农业科技的应用,与农户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大力发挥远程信息网等现代化手段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专栏14 雨露计划

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助学工程: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继续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或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训。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组织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参加以取得初、中级从业资格证书为方向的就业技能培训。

贫困家庭劳动力扶贫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工程:培训贫困农民各类实用技能,扶持他们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

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工程: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培养贫困村产业带头人引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和带领当地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参与市场竞争、共同致富增收能力。

第八章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统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均衡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集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节 教育

统筹发展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支持一个中心城市办一所特色高校。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城镇幼儿园办学条件,支持乡村幼儿园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校际差距。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设施设备水平,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大寄宿制学校和学生宿舍建设力度,保障偏远村落学生寄宿条件,提高伙食补贴。将中心城市高校建设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健全国家教育资助制度。探索推行“9+3”教育模式,对9年义务教育实施“三免一补”(免学费、杂费、住宿费,补生活费),并逐步扩大到3年职业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实行“三免一补”(免学费、杂费、住宿费,补生活费)。支持市、县寄宿制高中接受贫困偏远地区学生转移就学,支持中心城市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定向招收贫困偏远地区学生,并优先推荐就业。增加贫困地区特设教师岗位数量。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

学前教育。基本实现一个行政村建一所幼儿园。

义务教育。重点改造教学条件薄弱学校,支持行政村办好小学及必要的教学点、乡镇办好初中。

普通高中。改造建设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中心城市高中学校,加快提高县城高中设施水平,扩大面向城乡的招生能力。

职业教育。建设黔江、怀化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形成面向武陵山片区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改造和完善各级职业教育学校教学、实训条件。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恩施职院)

高等教育。加大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黔江)、湖北民族学院(恩施)、吉首大学、怀化学院等高等院校建设力度,支持张家界创办旅游大学。第二节 医疗卫生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市(地、州)县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市(地、州)县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市(地、州)健康教育基地建设。建设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中心城市医疗救援基地,建设县级急救中心,完善农村急救体系。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人畜共患疾病。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地市级医疗中心及临床重点专科,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创办“三甲”医院。支持县级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合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覆盖。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保率、筹资和保障能力。资助城乡低保户、农村贫困户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提高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补助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改善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基层计划生育设施、设备水平,推进优生优育。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市(地、州)县级医院通过结对子、对口帮扶等形式,帮助基层卫生院(室)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等信息系统。第三节 科技文化体育

完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研基地,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选派科技扶贫团、科技副县(市)长和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到重点县工作。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建设特色文化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举办民俗风情浓郁的文化活动。专栏16 文化设施建设重点

农村文化设施。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和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完善农村书屋。城镇文化设施。改扩建中心城市及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推进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新建、改建电影院,实现中心城市及有条件的县城和乡镇数字电影覆盖。

特色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黔江民族博物馆,建设张家界旅游博物馆。重点发展民族特色体育。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鼓励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举办区域性全民体育活动,选拔体育人才。创办体育节,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

第四节 社会保障

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继续完善救助、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扩大新农合参保人数。逐步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新农保保险金额。开展医疗和养老保险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养老保险与新农保之间的衔接。实现社保对象动态精确管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第五节 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建立公共服务一体化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区界限,统筹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规划建设,实施义务教育经费跨地区划拨、异地就医结算、统一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等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统筹和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方便群众跨行政区就近就学、就医和就业,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区域救灾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重大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和相互支援机制。第九章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重点生态区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建设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第一节 重点生态区

生态安全保护区。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借母溪、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天门山、天泉山、云山、黔江等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设立生态安全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保护政策,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推进公益生态林建设,严格控制采矿、采伐等破坏生态安全的活动。地貌多样性保护区。以张家界砂岩峰林、凤凰、古丈红石林、崀山、武隆岩溶、黔江小南海等国家地质公园为核心,设立地貌多样性保护区,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防止各类经济活动对自然遗存地的影响和破坏。

动植物物种保护区。以珍稀动植物物种为重点,设立动植物物种保护区,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投入,加强对水杉、红豆杉、珙桐、长苞铁杉、白稠、银杏树、大鲵、金钱豹、水鹿等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水源涵养保护区。以中小河流域及山地、丘陵为重点,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防止长江中上游水域污染。第二节 生态建设

加强生态林保护与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后续工程、流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管护,严格控制森林采伐。实施“绿色行动”拓展工程,推进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城镇周边和河流两岸的绿化带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乌江、清江、沅江、澧水等重点流域长防林、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

推进石漠化治理。加强铜仁、张家界等石漠化区域生态环境监控,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有效遏制石漠化面积扩大,逐步恢复石漠化地区生态功能。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动贵州印江、松桃、江口县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庆酉阳自治县水源地保护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工作,支持湖南慈利县生态公益林保护试点县建设。推进黔江、酉阳、秀山、彭水、武隆、石柱等地低碳区(县)试点示范建设。开展碳汇交易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试点。第三节 环境保护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完善中心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加快推进县城和重点城镇的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扩能改造升级。县级以上医院集中建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垃圾储存运输装置。启动农村清洁工程。

加强水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施乌江、清江、沅江、澧水流域以及酉水、潕水、沱江等流域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水环境监测机制。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大重点污染行业治理整顿力度,关闭限期排污不达标企业。强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推进企业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试点。继续实施尾矿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第四节 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各类灾害监测网站,划定灾害重点防范区,增强灾害预警评估和风险防范管理能力。加强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群测群防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第十章 改革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深化改革、机制创新作为片区加快发展和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努力构建有利于协作发展和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开透明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行业和领域的准入标准、优惠扶持政策。健全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地方预算和税收制度。鼓励金融创新。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城镇化相关制度措施,打造农业人口随就业和居住地变化自然进城的制度通道。有序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自愿转户进城,落实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配套政策,确保转户居民真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探索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具体办法,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实行统一身份管理。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在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林地流转,探索股份合作经营,帮助农民通过土地租金收益和股份分红增加收入。开展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三权”抵押融资试点,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农村土地处置制度,落实农民对土地的用益物权,保障进城农民按自愿原则处置其农村财产并得到合理补偿。开展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点,探索通过市场机制保障自愿退地农民得到公平合理补偿的具体途径。加强土地整理工作,创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模式。第二节 扶贫机制创新

探索扶贫攻坚与跨省合作的协同机制。打破行政分割,突出跨省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片区扶贫开发进程。探索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共赢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环境服务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有效途径。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推动低碳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合力攻坚大扶贫工作机制。以规划为平台,各尽其责、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各方参与、合力攻坚”工作机制。

探索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对片区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调动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和农户的投入积极性。结合土地利用制度创新、林权制度改革和旅游业发展,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和财政税收政策将片区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扶贫投入稳定来源的具体办法。

探索扶贫攻坚瞄准机制。加强贫困识别工作,突出重点,差别对待,创新扶贫到户机制。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利益联接机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优先惠及扶贫对象。确保最困难的地区和人群得到有效扶持。第三节 协作机制创新

完善区域内合作机制。建立经济协作机制,统一制定规划,统筹建立政务、商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统筹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管理。设立专门协调委员会,负责旅游等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协作的协调工作。构建对外合作机制。推动与省会城市及有关经济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人才文化交流,依托跨区域交通网络,形成“东承长沙、西融成渝、南连贵昆、北接武汉”的区域合作格局。深化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对接、产业优势互补、旅游景点互连、生态环境共建,逐步实现与周边城市的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第十一章 政策支持

围绕规划目标和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除湖南省鹤城区、洪江市、吉首市、武陵源区、永定区、冷水江市和贵州省余庆县等7个县(市、区)外,片区内其余64个县(市、区)享受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特定的扶贫开发政策。对深度贫困地区实行差别化重点扶持。第一节 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财政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增加转移支付额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向片区内重点区域倾斜。中央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的贴息扶持。省级财政要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延长省级财政性资金扶持政策执行期限。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新增部分向武陵山片区倾斜,四省市财政扶贫资金也要向片区倾斜。提高扶贫项目的财政补助标准。行业部门要把规划区相关投入纳入部门预算。

税收政策。对片区内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对片区内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件、备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企业用于扶贫事业的捐赠,可按规定在所得税税前扣除。从规划区内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不要

金融政策。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在片区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搭建跨省融资平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培育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制定并实施新设农村金融机构相关费用补贴办法,尽快实现金融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70%以上用于当地贷款,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出资引导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以及通过资本金注入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等方式,支持金融性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贷款贴息等支持。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探索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保险机构设立基层服务网点,创新险种和服务机制,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中央财政给予补贴。第二节 投资、产业政策

投资政策。增加中央财政投资投入,向农业产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国家有关部门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向片区倾斜,提高对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提高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加大现有投资中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对片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对公益性和以公益性为主的国家投资项目,取消市(地)及其以下各级配套资金。鼓励社会投资,对区外企业投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在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给予税收、土地方面的优惠。产业政策。实施差别化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旅游业、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和生态环保型产业发展,在立项上予以优先考虑,在用地、信贷、税收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第三节 土地政策

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保障区域发展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向片区倾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异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建房需求。合理安排小城镇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第四节 生态补偿政策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石漠化、荒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把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加大中央财政对生态林的生态补偿力度,提高补偿标准。开展与生态效益挂钩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比照农业大县补贴办法,对森林覆盖率超过60%的县,在享受国家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同时,给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比照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对贫困村具有水土保持和碳汇生态效益的经济林进行生态补偿。鼓励长江下游地区省市积极支持武陵山片区建立健全流域性生态补偿机制。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进行生态补偿的具体途径。第五节 帮扶政策

加大中央部委单位、国有企业、军队系统对武陵山片区的定点扶贫,实行集团式帮扶,制定帮扶规划,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资金和措施。鼓励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参与定点扶贫工作。加大光彩事业扶持力度。四省市要建立对片区的定点帮扶机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片区的定点扶贫要帮扶到乡,工作到村。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国家部委单位和省级有关部门与片区进行双向人才交流,定期挂职锻炼,开展相关培训。

山东省和青岛、大连两市在资金、产业发展、干部交流、人员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口帮扶重庆和贵州的工作力度,积极参与片区扶贫攻坚。鼓励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与湖北、湖南两省武陵山片区地市州建立扶贫协作关系(明确一个东部城市对口帮扶一个县)。四省市要组织本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片区开展结对帮扶。

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片区发展。深化开展“村企共建扶贫工程”。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构建武陵山片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鼓励各类教育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产业开发、技术研发、文化发展等方面与片区进行深度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第六节 扶持重点群体

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使用的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对民族手工业、民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优先开展培训,落实补贴政策。

率先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加快推进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技能培训、税费减免、贷款贴息、跟踪指导等措施,支持和帮助妇女创业。继续开展“双学双比”活动。

将残疾人全部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开展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试点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试点。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康复等设施建设。移民、扶贫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优先安排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加大残疾人康复扶贫力度和就业工程实施力度。第七节 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

率先在武陵山片区启动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的评估工作。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前,要将其对贫困群体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专门评估。实施过程中,要对贫困影响进行跟踪监测。贫困影响评估由国家或省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组织开展。鼓励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积极参与贫困影响评估。

第十二章 组织实施

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推进协作,加强规划管理和监测评估,建立健全实施保障机制。第一节 组织协调

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四省市人民政府对本省片区内规划编制与实施负总责。片区内各地县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确保完成规划任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为本片区工作联系单位。

建立跨省协调机制。四省市人民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下,定期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协调推进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四省市片区内各级政府也要建立相应协调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合作交流。

落实行业部门分工。中央各部委,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合力推进规划实施。四省市各级行业部门要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积极落实政策,抓好项目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协调推进。

加强基层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推进村务公开。鼓励机关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对地方政府和有关行业部门开展绩效考核。省级组织、扶贫开发和人事等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将规划实施工作纳入规划区市、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第二节 规划管理

四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片区各县级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编制省、县实施规划和部门规划。实施规划自下而上以五年为期编制,与同级“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各部门的规划要与行业总体规划相衔接。县级实施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省级实施规划由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后,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省级实施规划中有关重大基础设施和跨省建设项目按有关程序审批。各省市实施规划中的项目方案在中期调整时一并纳入本规划。第三节 监测评估

建立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信息系统,开展规划实施监测。监测结果用作规划中期调整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提出规划调整意见。在规划实施期满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终期评估工作。

附表 武陵山片区行政区域范围

省(市)地(市、州)县(市、区)

湖北省(11个)宜昌市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宜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 湖南省(37个)邵阳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 常德市石门县

张家界市慈利县、桑植县、武陵源区、永定区 益阳市安化县

怀化市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鹤城区、洪江市 娄底市新化县、涟源市、冷水江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县、吉首市 重庆市(7个)

丰都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区、武隆县

贵州省(16个)遵义市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

浅谈南充文峰片区滨水空间规划 篇5

1 山水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策略

山水城市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既要实现山水城市的内涵要求, 也要满足滨水空间的基本功能需求, 应该遵循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亲水原则等多项原则, 在生态保护上注重“生态连续”, 文化塑造上实现“多元共生”, 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 空间营造上充分展示“山水辉映”的滨水空间形象。结合文峰片区山水特色, 延续城市肌理, 沿片区滨水活动带布置商业、文化、娱乐、创意、度假休闲等城市高效空间节点形成“民俗文化、生态湿地、水上运动、现代商务、现代教育”和“度假休闲”六个滨水主题空间, 打造丰富的滨江景观序列构成一条活力的滨江景观带。

2 南充文峰片区滨水空间生态保护措施

2.1 生态廊道

建立嘉陵江滨水绿色廊道与片区山体绿色廊道之间的联系。保留片区内的生态林地, 将坡度较大或不能用于建设的用地也作为林地, 通过翠湖、大河沟、渭中沱、三湾塘、十里沟等自然水体打造生态廊道, 与嘉陵江岸绿化廊道相连, 形成多层次、稳定的自然生态群落和绿色廊道。

2.2 滨水绿化带配置

文峰片区滨水绿化带配置上采用林地、疏林草地和草地混合配置的处理手法尤其在滨水岸线与垂直于岸线的道路相接的空间, 配置疏林草地和草地, 一方面更好地引导“水陆风”沿这些道路向城市内陆扩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滨水绿化带的景观满足使用者不同类型休憩的需求。

2.3 滨水岸线

文峰片区三面环水, 具有较长的滨水岸线。岸线是城市滨水空间公共活动的主要载体, 沿水岸形态呈带状布局, 易与水体建立互动关系, 也是生态价值高的区域。因此将片区的岸线分为生活性岸线和生态性岸线。其中, 生活性岸线主要布局滨江区域, 是与城市市民生活最为接近的岸线, 用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游览观光和游憩的重要空间;生态性岸线布局在滨江的湿地, 提供水生动植物生存和嘉陵江排洪的功能。

2.4 驳岸

片区沿嘉陵江沿岸采用生态驳岸与硬质驳岸相组合的驳岸形式, 主要是为了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原滨水岸线的破坏, 最大限度的保护嘉陵江沿岸的湿地和植被。复合式驳岸的软质区域的沿岸可以种植芦苇、芭蒲等喜水植物, 以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硬质区域采取斜坡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 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规划在江边设置延伸出水面的挑台和栈道, 可以扩展亲水活动空间和获得更大的视野。

3 南充文峰片区滨水空间文化塑造

文峰片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 同样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其中, 水文化、宗教文化和蚕桑文化是片区的特色文化。创意文化街区现状有大片的桑田以及一座丝绸博物馆和蚕神庙, 结合南方丝绸之路、服装设计、丝绸博物馆、蚕神庙等主题打造关于创意文化的街道, 对其原有历史场所特征进行延续, 体现文峰片区特有的蚕桑文化, 同时又注入现代创意文化, 实现了山水城市滨水空间“多元共生”的文化要求。

4 南充文峰片区滨水空间规划要点

4.1 滨水视线通廊

通过中心区中轴线、内环绕城高速防护绿地、720燃气管线防护绿地、220 kV高压走廊绿地打造出文峰片区景观轴线。其中, 滨水视线主轴位于中心区, 充分利用片区及其周边优美的山水格局, 设置一条东西方向的视线通廊, 西起研发中心, 东至嘉陵江对岸的帽盒山。这条线通廊的设置使人工环境和自然山水环境产生了对话, 增加了中心区的方向感和可识别性。同时, 将山景、江景引入中心区纵深地带。使位于中心区内部的各个功能地块也获得了良好的山水景观视线。

4.2 滨水建筑控制

规划在离嘉陵江较近的区域尽量减少板式建筑的使用, 多设置一定的开敞空间;在滨水建筑的布局上应保持前后错落布置, 争取临水景观面的最大化。在高度控制上, 滨水建筑高度应具有层次感, 一方面有利于勾勒丰富的城市天际线, 同时也能保证山水景观的自然渗透。

4.3 亲水空间规划

在文峰片区滨水空间内部规划健康步道, 以休闲和锻炼为主, 与硬质广场、硬质休憩场所相接, 形成亦动亦停、曲折变化的健康步道, 结合周边环境, 不同树种、花草形成具有观赏性的沿路景观, 同时与活动节点相连接不断对河面开敞, 既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 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道路铺材以天然不规则石材为主, 步道背水一侧栽植树木, 使步行道空间保持相对的私密。步道面水一侧除了各种形态的护岸外, 在人流活动密集的区域, 设置接近水面的亲水平台, 满足人们观景休息类和与水接触类等多种滨水游憩活动。

5 结语

文峰片区作为南充市南部发展新区, 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 运用山水城市倡导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理念, 进行城市滨水空间规划, 为文峰片区打造一个富有山水特色的滨水空间。

摘要:文峰片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条件, 结合山水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从生态规划、文化塑造以及空间营造三方面来建设片区滨水活动空间, 使得城市人工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为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打造一个富有山水特色的滨水空间。

关键词:文峰片区,山水城市,滨水空间

参考文献

[1]傅礼铭.山水城市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 (美) 克莱尔.库柏.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规划片区 篇6

1.1 再生水概念

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从经济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与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是最低的;从环保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1.2 我国再生水利用情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再生水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然而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10%,故再生水的广泛使用迫在眉睫。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15%。

1.3 株洲市再生水用途

株洲市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湘江。近年来随着湘江枯水期越来越长,株洲市水资源的供给问题也逐渐显现,再生水回用将成为株洲市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2年修改)》中增加了再生水规划,并明确城市再生水主要用于景观环境补充用水和市政杂用水。根据株洲市城市性质和布局,确定株洲市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湿地环境用水、娱乐性和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2 株洲市白石港片区再生水系统规划方案

2.1 再生水方案组成原则

根据《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2年修改)》,再生水方案如下。

1)再生水处理厂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尾水,因此再生水处理厂应同污水处理厂合建。

2)再生水供水范围为靠近再生水处理厂的公园绿地、景观湖、湿地,以及通往这些公园、湿地的道路和两侧绿化带和道路广场。

3)再生水供水范围服务压力按0.10 MPa计。

4)全面布置,分阶段实施,结合地区开发,同步建设再生水供水系统。

2.2 再生水处理厂位置

株洲市中心城区总用地面积303 km2,至2020年中心城区将建成7座再生水处理厂。白石港再生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的中部,湘江以北,云龙示范区学林办事处双峰村(见图1)。再生水处理厂为厂附近的公园、绿地、河湖、湿地及通往这些公园、绿地、河湖、湿地的道路两侧绿化带,以及道路广场供再生水,并形成了1个独立的再生水供水系统片区。

2.3 再生水供水系统

白石港再生水供水系统的服务范围:北至北环大道、南至建设北路—沿江中路—人民中路、西至时代大道—响田路—先锋路、东至新华东路—新塘东路,面积2 887 hm2。由白石港再生水处理厂向服务范围内的智慧谷公园、轨道主题公园、白石港公园、轨道城公园、潜龙湖公园、藏龙湖公园、水竹湖公园、铁路湿地公园、天鹅湖公园、文化公园、荷-2区级公园以及大面积绿地、湖泊、道路广场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供水。

2.4 株洲再生水用水量指标

根据国内用水量及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结合株洲具体情况,再生水用水指标确定:道路广场用地再生水用水量标准为20 m3·d-1·hm2;绿地再生水用水量标准为20 m3·d-1·hm-2;景观湖、湿地补水量标准为水体体积的0.28%。

2.5 再生水用水量预测

规划阶段采用建设用地综合指标法对再生水供水范围内的再生水需水量进行预测(见表1)。

1)绿地(道路广场)再生水需水量=绿地(道路广场)用地面积×用水量标准

2)景观湖、湿地补水量=水体体积×0.28%(景观湖水体平均深度按2 m计、湿地水体平均深度按1.5 m计。)

3)未预见水量及漏失量按绿地再生水用水量的10%计。

2.6 再生水处理厂规模

根据白石港、龙泉片区内预测的再生水需水量,来确定再生水处理厂规模(见表2)。

2.7 再生水配水管网规划方案

白石港再生水处理厂再生水管出厂后主干管走向为铁东路、红港路、红旗路、无名21路。为沿途经过的道路、道路绿化带、白石港公园、轨道城公园、智慧谷公园、轨道主题公园提供再生水。主干管上有很多支管。在铁东路、红港路口处分出第一根支管沿红港路向南敷设,为沿线的道路、道路绿化带、铁路湿地公园、天鹅湖公园、文化公园提供再生水。在红港路、红旗北路交汇处分出2根支管分别沿红港路、云龙大道向北敷设,最终在北环大道上联通成环,为沿线的道路、道路绿化带、水竹湖公园、藏龙湖公园、荷-2区级公园、潜龙湖公园提供再生水,形成环状和支状网结合的提供水系统。

2.8 再生水工程的管材比选

本规划对目前管材市场上常用的2种管材进行比选,结果如下。

1)球墨铸铁管。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具有较好的韧性、抗氧化、耐高压性、抗腐蚀性。近年来随着国内球墨管产量的增加,质量提高,价格降低,采用较多。

2)PE管。近年开发的新型管材,其优点是重量轻、材料特性好,内壁光滑粗糙系数小,缺点是承受荷载能力比较低。

考虑到施工便捷及以后养护维修的需要,建议本规划范围内道路上DN100~DN300的再生水管选用PE管,DN300以上的选用球墨铸铁管。

2.9 再生水配水管网计算原则及水力计算结果

1)各片区用水量根据规划的地块性质及面积进行计算。

2)供水时变化系数:1.5。

3)再生水配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进行计算,要求最不利点自由水头≥0.10 MPa。

4)水头损失计算公式用WaterCAD软件进行管网水力计算,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进行水头损失计算[见式(1)]。

式中:h为水头损失,m;q为流量,m3/s;L为管道长度,m;C为系数,球墨铸铁管取110,PE管取130;D为管径,m。

经过WaterCAD软件水力计算,再生水供水系统计算结果:按远期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进行计算,最高时总水量为1 875 m3/h,白石港再生水厂出厂压力0.33 MPa。拟在时代大道以东、无名21路以南地块设1座管道增压泵站,流量305.9 m3/h、增压11.8 m。最不利点位于时代大道与无名21路交叉口处,该节点自由水头为10.1 m。

2.1 0 再生水工程投资匡算

白石港再生水处理厂再生水工程投资匡算表见表3。

注:增压泵站1座,规模Q=5 000 m3/d,费用200万元;道路翻挖及修复费用1 849.46万元;工程投资合计6 318.02万元。

3 结语

本再生水利用规划方案是在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在下一步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需根据用水量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以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摘要:介绍了株洲市白石港再生水系统规划方案。通过再生水需水量预测,确定了白石港再生水厂的规模。运用WaterCAD软件,对白石港供水系统进行管网平差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

规划片区 篇7

整个规划工作遵循调研——研究——规划的科学步骤展开整个规划方案的编制。对南风古灶片区的历史状况、现实状况、陶文化特色状况三大主线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基础上,在一定的时空跨度范围内研究了片区的发展脉络。南风古灶存在特有的“水道——商业——制陶——居住——山体水体”的年轮式的片区肌理,存在沿东平江水道带状向内陆推移发展的空间扩散特点,比较完整保存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石湾地区陶器创作、加工、生产、销售的工艺过程,生动展现了制陶生产、生活及相关活动的整体面貌。在对片区整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南风古灶片区保护发展的定位——“历史型游憩商业区”及“陶文化主题体验城”。

一线:沿江推移时间主线五轴:商贸轴生态轴发展轴保护轴东平江依托轴六带:现代陶瓷商贸及展示带生态保护带工业产业建筑发展及利用带传统风貌保护及改造带两条滨水景观休闲带

在“历史型游憩商业区”及“陶文化主题体验城”的规划定位下形成了片区的规划方案。方案顺应片区沿东平水道的独特肌理,修复补织历史肌理,形成“年轮”式的规划结构,形成“沿河风光带——旧村风貌带(明清古村、旧村)——工业厂房带(70、80年代陶业生产厂房)——生态带(山体水体)——现代商贸带(现代陶艺博览城)”,规划开辟各个功能风貌带之间的“年轮式廊道”,顺应片区肌理同时开辟体验不同功能风貌带的体验性步道,增加历史片区的活力和可体验性,建构了“一核、一线、五轴、六带”的历史片区肌理结构。

一核:突出南风古灶和旁边高灶两条爬山窑的保护为核心,是空间、产业等各方面规划的核心。

一线:抓住片区沿江推移发展变化的时间线索。

五轴:商贸轴:以中国陶瓷城、新建陶器展销基地为节点的商贸轴线;生态轴:以石湾公园绿化、水体、山丘为节点的生态轴线;发展轴:以对现有厂房改造更新后的博览建筑为节点的发展轴;保护轴:以南风古灶、明清古村、陈家祠为节点的保护轴线。

六带:分别依托上述轴线形成六条功能带:现代陶瓷商贸及展示带、生态保护带、工业产业建筑发展及利用带、传统风貌保护及改造带、滨水景观休闲带。

规划片区 篇8

关键词:高铁,站前区,用地,规划

高铁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高速铁路车站将发展成为城市网络的一个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通过这些中心, 进出城市轨道网络, 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使高速铁路站前区逐渐成为引领整个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因此, 高铁站前区的发展将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高速铁路车站的新建, 导致车站周边的土地利用及城市功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功能形态。同时, 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向高速轨道交通转变也将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市民生活带来深刻影响。面对高铁时代的到来, 如何对高铁站前区进行合理规划, 己经成为地方政府和规划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高铁站前区兼具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 能否带动城市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例举的南部县兰渝高铁站前区片区正是一个高铁站前区带动城市用地开发的典型案例。该规划区位于县城新区北部, 距南部县老城中心约5 km, 规划用地面积470.58公顷, 居住人口约5万人。按照南部县的上位规划要求, 高铁站前区不仅是全县的对外交通枢纽, 也是以商贸、物流、会展、居住为主导功能, 辅以旅游服务功能的的城市新区, 作为县城的北门户, 规划区还承担了包括城市形象展现、社区生活服务配套等多种功能, 是城市新区中用地功能最复杂的片区之一。

1 用地功能的选择

从南部县高铁站前区片区的用地功能构成来看, 其中居住及商住用地面积占35.7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5.26%;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占13.14%;物流仓储用地占11.26%。其余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共占34.6%。用地类型除工业用地外都有涉及, 特别是商贸物流、商住用地占比较高。可以看出高速铁路自身服务的人群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地区发展带动作用存在明显的指向性, 最显著的效应就是进一步强化城市服务业相关职能的发展, 主要包括商务办公、零售商业、住宅等。高铁站前区用地的功能中往往选择较大比例的商务办公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以及部分文化用地等。一般来说, 高铁站前区适宜布局的产业用地类型主要有几下几种。

1.1 商务办公用地

商务办公用地主要指各类生产服务业用地。发展面向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 有利于加快城市自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同时也有利于区域的产业升级, 使高铁站前区真正发展区域功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地区总部、研发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知识型制造服务业, 打造辐射区域的地区总部, 积极发展金融、中介、咨询等产业。

1.2 商业服务业用地

高铁枢纽作为大量人流集散的场所, 木身就需要相应的商业配套服务设施, 这便为枢纽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初始需求。枢纽周边地区应努力发展为区域服务高端零售业, 将交通枢纽进一步转变为经济枢纽, 形成现代化的区域商业中心。

1.3 会议展览用地

高铁枢纽建成后, 将成为城市乃至城市群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高铁站前区要抓住机遇, 提供比其他城市更加优越的会议展览场所, 形成服务区域的会展休闲产业中心。

1.4 娱乐休闲用地

高铁站前区可发展3种类型的娱乐休闲设施:一类是依托自然景观的娱乐休闲设施, 可结合滨水绿地及大型绿化公园, 建设为本地区居民服务的休闲场所, 同时作为城市客厅的特色景观;另一类是与商业、商务、会展等设施配套的都市型娱乐休闲设施, 在空间上与现代服务业结合布置, 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同时, 吸引周边城市相对高收入者和短期出游者;第三类是旅游业。

1.5 居住用地

为保证新建的高铁站前区实现高端化的发展, 有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同期投入开发是比较安全稳妥的选择。高铁站前区应在打造城市商业、商务副中心职能的同时, 同步建设较大规模、环境优越、配套设施齐全的居住社区。在居住用地的建设中, 毗邻高铁核心区的地区宜采用小街坊、密路网形式布置公寓型住宅, 并适当提高用地的兼容性, 可以采用底商上住的形式, 在外围布置用地较为完整的居住小区用地。

2 用地结构布局

南部县高铁站前区片区的规划布局是按“一轴两带、双心四片”空间结构统筹的。 “一轴”指以二纵线主干道为依托并利用两侧地块打造的城市公共形象展示轴;“两带”指沿站前大道形成的商务商贸服务带和沿中横线主干道形成的生活商业服务带; “双心”规划形成县城北门户节点核心和片区公共服务核心两个功能节点; “四片”指一个火车站商贸物流片区、两个自然山体公园片区和一个城市生活片区。尽管有山水的阻隔, 但南部县高铁站前区土地利用还是基本呈现圈层式特征, 即距离车站越近的地区土地开发强度越高, 各圈层用地结构布局如下。

(l) 第一圈层:高等级商务办公区、高密度开发。这个圈层包括交通核、餐饮、商务、信息、办公、宾馆等, 这些功能与高铁车站枢纽作用关联性最高, 用地空间及功能布局上受交通枢纽控制最大。规划重点是建立与城市一体化的道路交通网络, 合理布局车站地区伴生的用地功能, 最大限度地为客流提供各种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 (2) 第二圈层:商务配套设施, 中高密度开发。服务对象从以旅客为主转向兼顾城市居民。用地包括商务、办公、居住, 甚至文化、教育、工业等。各类功能键用地与车站关联性降低, 逐步向常态的城市土地利用平衡过渡。重点是发挥高铁枢纽拉动效应, 注重土地经济性的培育。 (3) 第三圈层:为城市各种相应职能区, 服务对象从旅客逐步转变为居民。规划的重点是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站前区的交通组织, 保持高铁站前区与城市的整体布局与功能的协调。

这种分层研究中的用地结构布局对于我国高铁站前区土地利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国情, 用地结构布局上还是存在不同。我国许多城市地铁出行比例并不高, 从出发地到高铁车站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导致乘客由于缺乏安全感而提前出发, 很多乘客在距离实际发车时间还有一小时以上时就早己到达火车站候车, 这样一来就无形中增加了高铁站前区的交通压力。再加之, 高铁站前区集散交通和用地开发的交通需求相叠加, 进一步导致高铁站前区交通拥堵、秩序混乱。

综上所述, 高铁站前区需要采取高铁车站与周边地区相互融合的策略。保障高铁站前区的有机互动, 同时既要避免火车站和城市其他功能分离, 也要避免高铁车站和周边地区相互干扰。我国一些高铁站前区采用建立枢纽核心区与商贸商务核心区相互靠近但中间相隔一段距离 (5~10 min步行距离) 的方式, 形成双核结构。

在交通上, 保证高铁枢纽和周边地区之间既不相互影响, 又能紧密联系。由于客运枢纽对于城市交通具有较大的压力, 并且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 对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容易产生较大冲击。同时, 大量人流、车流的涌入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在人行交通上, 通过站前广场、地下空间以及连续的人行系统, 将两者充分联系起来;在机动车交通方面, 建议分别采取各自相对独立的进出系统, 汽车主要进出流线相互干扰最小化。

3 开发强度分区控制与用地开发流动时序安排

3.1 用地开发强度分区控制

土地开发强度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土地的开发使用率, 主要包括土地的建筑开发容量和建筑覆盖密度, 可用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3个指标来进行控制。 在高速铁路站前区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稀缺与开发需求旺盛是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的突出矛盾, 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促使追求土地的高强度开发与高效益配置成为必然趋势。然而高速铁路站前区土地总体开发容量是有限度的, 需要以保证区域内生态环境和广大市民适宜生活的空间环境质量为前提。因此, 必须确定高速铁路站前区适宜的开发容量并形成合理的密度空间分布, 在满足发展需要和保全环境质量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此外, 由于自然条件、功能布局及需求多样性的影响, 站前区内部的密度呈现非匀质的空间分布, 并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肌理和形态结构。按照城市规划的整体思路对密度分布进行合理控制和引导也是塑造高速铁路站前区特色和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手段。

各个城市在高速铁路站前区都应该采取灵活的开发强度控制策略, 根据车站所在区位与交通设施所占用的空间对区域开发强度的影响, 灵活设置开发强度, 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结合不同的区位和环境条件, 在实现整体平衡的前提下对高速铁路站前区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合理的分区控制, 即采用适宜的高密度土地利用方式, 用地构成以混合使用为主。总体而言, 站前区土地开发强度遵循以下3个规律:市区范围内车站土地开发强度比郊区高;土地开发强度与距车站的距离成反比;商业、商务开发强度明显高于住宅开发强度。

高速铁路站前区用地强度分级需要根据火车站站前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辐射, 把区内地块按照强度由高至低依次分级开发。站前区建筑高度控制, 基本原则为:参考容积率设定高度的所在范围;根据各种用地对密度的要求或规范确定限制高度;结合城市设计考虑高度的设置。

3.2 用地开发流动时序安排

高铁站前区的开发建议采取分期滚动型开发模式。 (1) 近期, 建设高铁车站、高铁站前区环境轴线等展示城市门户形象所必需的公共设施, 商业性的集中开发尽量远离高铁车站。尽量避免站前区用地开发所产生的交通量与高铁车站集散交通相互叠加, 避免交通拥堵影响环境质量。同时, 也要避免高铁站前区过多流动人口, 影响区域商贸商务区的开发品质。 (2) 中期, 重点建设高铁站前区标志性地块, 同时要注重用地的兼容性, 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交通供给能力, 建设一定规模的居住社区, 使得高铁站前区外围形成成熟的社区氛围, 同时, 向居住与就业平衡的目标靠近。 (3) 远期, 在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后, 周边住宅区较为成熟之后, 高强度二次开发高铁周边地块, 实现特殊区位的土地效益。

4 结语

总的来看, 高铁站前区的用地规划遵循着以交通服务、商贸物流为龙头的综合用地圈层布局和分期实施带动城市开发的规律, 无论是在山水城市还是在平原城市, 车行交通的科学组织和完善的不行系统与功能用地的结合, 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都是用地规划的关键要素。当然, 在解决好这些方面的问题后, 融入特色城市风貌、景观生态元素等手法更能让站前区的城市品质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刘珊珊.地铁车站建筑综合体的开发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规划片区 篇9

1.城市规划专业CDIO实践教学模式

1.1CDIO的内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通过几年的研究、 探索和实践建立的一种符合工程人才培养规律的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 CDIO代表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运行 (Operate) , 它以产品从构思、研发、运行到废弃物和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 包括个人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终身学习能力, 交流和团队工作能力, 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构建产品、过程和系统的能力[3]。

CDIO课程大纲建构了一套能够被校友、 工业界及学术界普遍认可的, 未来年轻一代工程师必备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体系, 内容涵盖了一个现代工程师应具有的技术知识与推理, 个人与职业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 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构思、设计、执行和使用各种系统的能力四个方面, 体现于理论层面的知识体系、实践层面的能力体系和人际交往技能体系[4]。

CDIO制定了12条能力标准, 包括背景环境, 学习效果, 一体化课程计划, 工程导论, 设计实验的经验, 工程实践场所, 一体化学习经验, 主动学习,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习考核, 专业评估[3,4]。

1.2城市规划专业CDIO实践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专业CDIO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以CDIO课程大纲和标准为指导, 能够培养出现代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

(1) 以培养现代工程师为目标, CDIO理念贯穿于实践教学大纲始终

以现代工程师应具有的技术知识与推理、 个人与职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能力目标为导向, 关注武陵山片区域发展的需求, 从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到实施, 以及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考核都以CDIO为主线。 新大纲以课程群的方式将全部专业核心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避免相关课程之间的重复, 学生能以多元因素合理联想的方式掌握专业知识, 突出了学生的工程师职业道德意识、基本理论知识、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5]。

(2) 以工程实践为导向, 理论教学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

以理论服务于实践为宗旨, 实践教学环节为突破口, 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 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 从实践教学项目的设置、实施、考核等全方位进行CDIO培养[6]。

(3) 与社会大环境协调发展, 强调个人职业、 人际沟通与综合创新技能并重

以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协调发展为背景, 把包括学生职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与综合创新能力的所有技能培养置于这一大环境下, 根据其需求调整和丰富专业实践体系, 提高学生以直觉思维为主的对科学新发现的洞察能力, 在不同环境下的协同能力、适应能力、自我更新能力, 在关注个人职业技能的同时, 密切关注该区域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 与该区域社会大环境协调发展[7]。

2.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契合性

2.1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对城市规划专业的需求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对城市规划专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包括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城镇布局等方面的武陵山片空间布局规划;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与信息化、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武陵山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括旅游业、特色农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族文化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 产业化扶贫等方面的武陵山片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小城镇与小村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武陵山片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包括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武陵山片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武陵山片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规划;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武陵山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包括深化体制改革, 扶贫机制创新, 协作机制创新, 政策支持, 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投资、产业政策, 土地政策, 生态补偿政策、帮扶政策, 扶持重点群体, 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等方面的武陵山片区改革创新规划[2]。

2.2城市规划专业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的契合性

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后, 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 开展城乡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乡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 并能参与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开发、房地产筹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乡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所有专业中, 城乡规划专业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结合得最为紧密, 可以深入到它的方方面面, 其他如园林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都只能成为完成城乡规划内容的手段或工具。

2.3城市规划专业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专业是实现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保障, 城乡规划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的重要学科。 武陵山行片区区域是城市规划专业实践的重要舞台, 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发展是城乡规划学科实践的必然成果,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

3.结语

根据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需求, 及时调整并丰富城市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提高学生对科学新发现的洞察能力, 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等[8], 才能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创新型城市规划专业工程人才。 吉首大学对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其城市规划专业CDIO工程实践模式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具有很好的契合性, 应该加大该方面的研究力度, 以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夏宏嘉, 等.基于CDIO模式的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 2012, 38 (5) :270-271.

[2]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Z].2011, 10.

[3]顾佩华, 等.CDIO大纲与标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1-30.

[4]王硕旺, 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 (4) :16-119.

[5]康全礼, 陆小华, 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 (4) :15-18.

[6]李善寿.“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0) :164-166.

[7]陶勇芳, 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81-83.

上一篇:学风现状下一篇:高中政治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