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保护

2024-10-05

数字保护(通用12篇)

数字保护 篇1

“山东六府半边天, 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马厚, 不如武强一南关。一天能唱千台戏, 不知戏台在哪边”。一首民谣道出了著名“年画之乡”当年红火热闹的场面。“南桃 (苏州桃花坞) 北柳 (天津杨柳青) 论画庄, 农家年画数武强……”产生于燕赵大地的武强年画在鼎盛时期, 年画畅销国内18个省, 印刷量达一亿对开张。按照当时全国人口计算, 每个中国人每年平均至少购买两张武强年画。年画中寄托的乡村情感和古朴浪漫的人生追求, 成为中国民俗文化史中一个永恒的神话。

然而, 现代商业大潮和经济全球化冲击使木板年画已经成为濒危艺术。随着岁月的变迁, 年画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年画, 曾经繁荣兴盛的传统古老民间艺术, 已没有了昔日的光芒。

年画专家王树村曾说民间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魂, 民族的根。近年来, 城镇化中濒临覆灭的画乡的现状使得专家学者大声疾呼要大力加强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整理、传播、服务等, 为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立, 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利用数字技术构建一个网络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是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国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外发达国家开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项目作为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才刚刚起步。欧美等国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他们立足各类文化机构开展工作, 极大地提升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在1992年推动了“世界的记忆” (“Memory of the World”) 项目, 其目的就是在各国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目前,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规模把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文化形态, 为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各类别的平台。

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走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前列。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综合性大法《文化遗产保护法》早在50年代就已创立。近年来, 依托国会图书馆, 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已形成了资源数据库。

2004年12月,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合作, 主要内容是通过三星公司的优势资源和网络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研究。同年同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数字化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开始。

意大利数字图书馆门户与文化旅游网 (The Italian Digital Library Portal and Cultural-Tourist Network) 就是一个为公众服务的意大利文化遗产资源的在线文化遗产资源服务系统。此项工程是由意大利图书遗产与文化机构专业委员会发起组织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 2010年法国实施了名叫“加利卡” (Gallica) 的文化数字化工程, 总预算达7亿5千万欧元。这个数字化项目基于“投资未来”的重要规划, 旨在维护法国历史文化记忆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

多年来, 英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积极性高涨, 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及公共文化组织积极参与。如著名的英国泰特在线网 (www.tate.org.uk/) 是英国传统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及利物浦地方音乐的在线数据库。

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 走在世界前列的无疑还有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与Cyberware公司合作的数字化米开朗基罗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芝加哥大学、西安大略湖大学的Sulman木乃伊工程;美国建立的全国性虚拟图书馆的“美国记忆”工程, 免费向公众提供, 涉及书面与口头文字、音频记录、静态和动态影像、印刷品、地图、乐谱等记载美国印象 (American Experience) 的各种资源。

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所带来的几点启示

高新科技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发达国家出现的这种“媒介转移”使我国系统性和完整性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借鉴和参考, 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 创建专门的非遗保护管理机构。

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 开展有序的、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抢救工作。大型非物质文化资源数据库在管理上应该上升到国家层面。民间文化组织、协会和学术机构应在相对应的专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开展工作。

2.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效率效益。

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艰巨庞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门资金确保每一项数字化工程落到实处。要鼓励企业、民间团体、行业协会甚至个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 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3.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法律保障。

4. 组建整合科研力量,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人才支撑。

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 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所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工作。通过团队建设和项目开发, 把散落民间的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起来, 为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画数字化保护的策略与主要路径

近年来, 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率领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建立开发了“中国木板年画数据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该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历时十年的中国木版年画普查保护工程。本项目借鉴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了弥足珍贵的年画资料, 同时为研究年画的学者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数据库汇集了二十二卷《中国木板年画集成》及十四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的全部内容。冯骥才先生为挽救濒危的武强年画曾几度亲临年画古版抢救现场, 为武强年画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献计献策。

就武强年画的保护及传承而言, 如何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 已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 建立武强木版年画数据库, 搭建数字化存储与信息获取平台。

通过这些现代数字化采集和储存技术对信息进行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的采集, 并录入数字光盘进行保存或者建立数据库等, 同时建立木板年画档案资料、工艺流程、传播传承、影像、照片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动态数字信息库, 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并存储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 进而利用多媒体网络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有序保护提供许多新的保护手段。

2. 建立武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在对年画的数字化存储处理与网络管理基础上, 建立武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公众和学者可以通过必要的注册登录进行文献检索查阅。

3. 创建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交流平台。

通过年画数字化数据库和数字博物馆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支撑, 年画社可以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并以此建成互动平台, 公众在此平台可以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方面进行学习、交流。

4.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近年来武强年画社、博物馆在对外合作开发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要充分调动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积极性, 在科研院所、高校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或科研基地。天津大学冯骥才研究团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数字化收集、整理、保管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 与各地年画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民间艺术馆等机构合作

网络时代的到来, 加强与各级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合作, 这些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性服务机构提供的“无偿服务”对资源整合、传播和信息共享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数字技术给年画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翅膀, 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 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 使民间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大放异彩。

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实践路径的基础上, 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给予的启示及策略。国外几十年来丰富多彩的数字化保护实践为我国年画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探索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启示

参考文献

[1]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1991.

[2]周明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第三届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黄永林, 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2) :49-55.

[4]彭冬梅.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 2006 (1) :47-51.

[5]The Library of Congress.Mission and History (American Memory for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EB/OL].[2011-04-15].http://memory.loc.gov/ammem/about/index.html.

[6]张瑞民.武强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J].现代农村科技, 2015 (5) :72-73.

[7]张志清.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古籍建设和服务[EB/OL].[2011-04-17].http://www.nlc.gov.cn/service/wjls/pdf/09/09_14_a9.pdf.

[8]Andrew Green.Overview of networking cultural heritageinitiat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C/OL].[2011-04-11].http://archive.ifla.org/IV/ifla71/papers/018e-Green.pdf.

[9]谭必勇, 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1 (4) :7-11.

[10]张瑞民.武强年画民俗文化及翻译策略[J].时代文学, 2014 (9) :140-141.

[11]张瑞民, 谢捷, 郭志斌.民族的灵魂, 民族的根-中国年画现状及其保护[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11) :179-180.

数字保护 篇2

摘要根据我国彝文古籍的特点及其保存现状,论文设计了适合于我国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及利用的具体步骤,详细研究了每个工作环节的实施策略,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指导彝文古籍的数字化工程,在进行其他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时也可以借鉴。

关键词彝文古籍古籍数字化古籍保护与利用

分类号 G255.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 in China and their preservation situation,this paper designs specific steps of digita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which ar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s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 preservation,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each work link.Its research results can not only guide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igital protection work of other ethnic ancient books.Keywords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Ancient books digitization.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books.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古籍数字化已成为古籍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手段和趋势。我国古籍数字化开始于20世界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许多经典古籍著作得到了数字化保护,如北京大学的《中国基本古籍光盘库》和书同文公司的《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版等,但对于少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目前关注的还不多。2014年10月11日举行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古籍保护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加强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推进了《古籍保护条例》和各类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升级,使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目标更为明确、有法可依[1]。彝文古籍及其数字化工程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彝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字一直沿用至今,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典籍。彝文古籍一般是指1949年以前用彝文写成的图书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目前大量散落民间,数量在十万卷以上,大多数损坏严重,急需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目的如图1所示。工程实施前需要确立一个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策略,结合我国彝文古籍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数字化转换、存储、建库和共享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库建设与利用方案,才能使数字化保护及利用工程顺利实施,实现既定目标[1]。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步骤设计如图2所示。根据彝文古籍的种类、分布、载体特点和数字化现状,研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是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按这一步骤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工作策略。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前期工作策略

2.1 制定规划

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协调与支持下制定长期规划,分阶段实施。当数字化及建库工作完成后,数据库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扩充和开发利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有很多单位都拥有彝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和原件,所以首先要确立项目实施的主体机构,由一个单位牵头进行资源整合与建库工作。其次要做好整体规划,做出实施该项目的费用计划、时间进度安排,质量要求和建成后的后续工作方案,以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成和可持续发展。

2.2 信息调研

在进行彝文古籍数字化工程之前,要事先了解我国彝文古籍的规模、数量、分布地点、内容、种类、形式、载体特点和收藏单位等相关信息,由于各单位彝文古籍的收藏信息一般不对外公布,所以信息来源应以实地考察调研为主,查阅资料为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研时,重点调研对象是西南三省彝族聚居地区的民委、图书馆、博物馆及彝族文化研究机构,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我国彝文古籍的总体分布情况,各单位所拥有的彝文古籍信息以及当地民间的分布和收藏信息。调研时力求和收藏单位初步达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意向。通过调研,可以确定古籍的大致数量、征集范围、收集地点和合作单位,并估算出数据库的规模。

2.3 古籍资源获取

彝文古籍资源的获取应以合作共建和资源共享为主,零星征集为辅,力争以最小的成本支出换取最多的资源。第一,在调研过程中部分彝族村寨的居民会无偿赠予,一些收藏单位也会授权可以无偿进行数字化;此外,还可以对石刻或毕摩的表演进行拍摄以获取素材。第二,由项目组或合作单位向民间征集或定向购买古籍原件,如可以向当地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购买,也可以设立固定征集点长期征集。第三,由于彝文古籍中很大一部分还掌握在毕摩手中,这些古籍是他们生存的必需品,不可能出售,这种情况下可以和毕摩协商利用手抄的高仿古籍替代原版古籍,使原版古籍得到保护。第四,如果能和收藏单位签订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就可以得到海量的古籍资源,这是目前获取古籍最主要的方式。

数字化预处理及转换存储策略

3.1 古籍甄选与整理

彝文古籍数字化前要选择好的底本。(1)版本的甄选。首先可以通过影印本、目录图书和网络搜索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版本鉴定的准确性,然后优先选择学术界公认的最佳版本或价值较大的版本。(2)载体现状的甄选。应综合考虑印刷、装订、纸张等条件,优先选择完整度、清晰度较高和保存较完整的古籍。(3)内容甄选。要对所有古籍进行辨伪、文字校勘和内容考证,优先选择价值较高和经典的古籍。彝文古籍的整理翻译要考虑规范性,应聘请权威专家对古籍进行翻译,如贵州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就是国内知名的彝文古籍整理翻译机构,此外在各地民委和高校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古籍目录最好能形成知识体系,最后可以根据内容进行目录的分类汇总。

3.2 古籍原件的修复与保护

古籍修复质量是影响数字化质量最基本的因素。根据文化部颁布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和《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要求,总体上遵循“整旧为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五条原则进行修复[2]。彝文古籍的纸张有土质、皮纸、绵纸、草纸、宣纸五种,其中以皮纸最多,为了防虫一般都经过烟熏处理,容易发黑,而且大多数为边残。因此,修复时所选取的材料、颜色和纸纹应和原件一致或者相近,配置的浆糊要相对浓一些,修复手段以补边为主,装帧遵循整旧如旧颜色,封面一般采用原件相同的小牛皮和麻布等材料。此外,修复前最好根据每本古籍的破损情况先鉴定破损程度,然后制定修复方案,并建立修复档案,记录修复材料的资料、修复手段和部位,并对古籍修复前后进行对比拍照,作为修复历史进行保存。

彝文古籍原件的保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字化过程中的保护,如扫描时为追求速度,按压造成古籍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不容易数字化的古籍最好等有了更好的技术后再进行数字化。另一方面是数字化后的古籍作为文物需要长期保存,保护策略主要是对存放环境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包括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的控制,霉菌虫害的防治,空气污染物和通风性等影响空气质量因素的控制和火灾等人为损害的防护四个方面[3]。

3.3 模数转换及数据存储

古籍的模数转换是指把古籍原件通过数字化手段转换成电子信息的过程。数字化的工作既可以由项目组自己完成,也可以外包给专业公司。如外包给专业数字化企业,按项目组要求进行数字化,等数据和原件验收合格后支付相关费用,或者是外包给数据库生产商,合作共建并共享资源。

目前,适用于彝文古籍数字化的手段主要有手工录入(包括手工绘图)、扫描、拍照、彝文识别(包括语音识别)、录音录像(包括缩微影像)等。手工录入适用于彝文古籍编目数据和电子全文的录入,但录入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它采用的技术是彝文输入法及其字库,比较权威的是“YWWIN2000”系统、“滇南彝文输入法”和沙马拉毅教授主导的“信息交换用彝文24×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手工录入的数据保存格式可以采用TXT、DOC、DOCX、ODT、WPS、RTF等文本格式。彝文识别主要用于古籍电子全文的录入,它先对古籍按统一规格进行扫描,再利用彝文识别软件将扫描的图像转换成文本,最后经过校对后保存,这方面目前尚未有更多突破。古籍全文图像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古籍原貌,是目前古籍全文数字化的主要手段。扫描时要注意四个要点。第一是所有古籍页面的扫描都要遵循事先制定的规范和流程进行。第二是扫描设备最好采用非接触式“V”型书稿台大幅面扫描仪,以小角度翻页扫描为主,并且可以自动纠偏、剪裁和大小识别,扫描结果能直接生成需要的封装格式。第三是扫描的分辨率、图像大小、文件大小和格式的选择要合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文件也就越大,需要的存储空间也就会相应增大且网络传输速度慢;文件格式可以采用TIFF、JPGE、PSD、GIF、PNG、DjVn等,它们各有优缺点。第四,根据彝文古籍的纸张特点,扫描时光源最好选用零紫外和零红外低亮度冷光源。拍照方式主要用于临时获取且不能长久拥有的纸质古籍和非纸质古籍的数字化处理,它的优点是数字化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此外,还可以利用平角镜头和专业工作台对古籍进行固定照相以代替扫描仪。拍照的设备最好选用暗光条件下成像性能较好的单反相机,拍照时需要多拍几个角度,以便最终筛选。照片的像素、尺寸、IOS、光圈、颜色位深度等参数对照片质量和文件大小的影响较大,需要反复测试找出合理的参数设置。录音录像主要用于记录口传古籍和特殊情况下的古籍全貌及其动态特征,目前用得不多,在录制时同样要考虑音视频的编码格式、封装格式、分辨率、码率、声道、采样数、图像尺寸、文件大小等参数,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优配置[4]。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基本数据后,需要对全文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为下一步的规范存储做准备。首先要把全文数据封装成最终所需要的格式,常用的全文资源封装格式有PDF、HTML、CAJ、EXE、WDL、PDG、EBK、EBD、NLC、SGML、FLV、MKV、MP3等,不同的封装格式将影响阅读的方式。文本和图片目前用得较多的是PDF、HTML,音视频用得较多的是MKV或FLV。其次要对全文的存储文件进行标识,建议用题名作为标识字段,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最后要考虑存储及其灾备设备。目前的存储技术主要有RAID、DAS、NAS、SAN、SAS等,它们各有优缺点,考虑到全天候无故障运转时间、容量易扩展、文件交互共享方便和数据安全及备份功能,建议选择企业级产品。彝文古籍数据库的建设及资源共享策略

彝文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包括软硬件平台建设和数据库内容建设两个方面,软硬件平台建设既可以直接租用云端设备,也可以自建。彝文古籍数据库内容建设的资源应积极采用各收藏单位已经数字化了的古籍资源,以提高建设效率。

4.1 数据库平台建设

彝文古籍数据库属于中等规模数据库,对软硬件环境的要求不是太高,但要考虑将来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按照应用层次至少要选择部门级以上服务器,比如DELL PowerEdge R430、IBM X3750 M4和HP DL560 G8等机架式服务器,存储可按需求逐步增加。此外,建议把服务器进行虚拟化,如果采用虚拟服务器作为硬件平台,当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应用的动态迁移,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虚拟化软件可以采用VMware公司的vSphere系列软件,其中的ESXI既具备了基本的功能,又可以免费使用。

软件平台建设包括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平台建设及管理模块设计。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Server、Linux、Netware、Unix等,按需选择即可;数据库可用的有MYSQL、Oracl、DB2、SQLServer等,需要根据数据库规模和应用平台的支持类型进行选用,彝文古籍数据属于中等规模关系数据库,建议选用SQL Server;目前的数据库管理平台比较多,如DSpace、EPrints、Fedora等,建设时既可以选择直接购买和定制成品,也可以自己开发或者采用免费开源软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需求[5]。如果考虑到节约成本和数据安全的需要,可以使用免费的开源软件DSpace,其已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管理模块一般由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是用于控制用户权限的用户管理模块;第二是用于广泛收集资料而设计的彝文古籍文献采集模块;第三是用于质量审核和错误修正的古籍管理模块;第四是用于呈现和在网络上发布的古籍检索与展示模块。

4.2 数据库内容建设

彝文古籍数据库内容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进行。第一步是创建提要数据库。它包含了书目及文献有关数据的基本信息,其著录的目录信息主要包括中彝文题名、收集人/单位、收集地点、资料完整度、收集时间、全文资源格式等。编目规则可参照“CALIS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和“古籍著录规范”,创建方式主要是手工录入,录入时可以由各数据录入人员或单位联网远程操作,也可以填写统一制作的EXCEL表格,然后把表格汇总至项目组检查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最后由技术人员统一导入数据库。这里建议采用后者的操作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库质量。第二步是创建图片版全文数据库。首先将以扫描、拍照等方式获取的古籍全文图片、多角度拍摄的外观图片等古籍全文资料封装成统一的图书格式,存储到计算机中,然后把古籍全文与其目录数据条目一一对应,并建立链接,最后通过网站进行发布。第三步是创建详细书目数据库,它包含了更加详细和完善的中彝文书目数据,如中彝文内容摘要、中彝文关键词、版本、中彝文内容分类、中彝文用途等。第四步是创建全文检索版数据库,主要工作就是将图片版的彝文古籍图书请专家整理翻译及校对后,形成彝文古籍全文电子文档和中文译注全文电子文档,最后将这些文档和对应的目录数据库中的条目进行关联,建成中彝文对照和图文对照的全文数据库。

4.3 资源检索及共享

资源检索是古籍数据库最重要的功能和应用。在数据库系统构建过程中,只要对文献进行了统一的标识和组织,对文献内容的描述和揭示清楚规范,就可以实现对古籍的中文或彝文全文检索、图像检索、精确和模糊检索等检索方式。检索功能设计时,要考虑界面、检索策略、信息量等方面的问题。依照用户习惯,界面及操作应尽量简化。此外,还应注重单位门户网站和数据库的信息关联,为读者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信息检索途径[6]。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库建设时必须考虑读者对移动阅读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古籍数据库可以和移动图书馆系统挂接,使用户在移动转端上就可以直接访问、检索和获取古籍信息及全文。由于彝文古籍数据库是凝聚了众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劳动成果,有时需要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书目和提要数据可以完全共享,但全文数据可以采用IP控制或账号控制的手段有偿获取。为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书目数据库还可以加入云图书馆、高校特色数据库共享平台、CALIS特色中心服务系统等资源共享平台,扩大其认知度和影响力。

彝文数字化古籍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策略

为了使数据库功能不断完善和增值,为读者提供更好的资源和使用体验,彝文古籍数据库建成后需要借助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深度开发,对古籍蕴含的多重信息尽可能地进行组织与揭示,使其成为一个立体的彝族文化信息知识库。

5.1 构建可扩展性古籍数据库,提供立体阅读环境

彝文古籍数据库除了是纸本图书的简单翻版外,应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第一,可以在古籍的不同类别、用途和版本之间建立元数据关联。比如图像版和文本版之间的对照与切换。图像版主要展示版本类型、版刻形式、字体和墨色等信息,用于版本、书史的研究和文物的鉴定。第二,可以在原文与相关知识点之间创建链接,为读者提供立体阅读环境。这些知识点主要包括彝文古籍的注疏、传注、章句、义疏、集解、音译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是后人阅读理解原文和继续研究的重要材料。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关文献之间的链接和文献与相关网站之间的链接,比如古籍关键词和现代研究成果之间的链接。第三,可以开发一些辅助性工具加入数据库中,如彝文查询工具(字典),历史年表、电子地图等。这样就可以避免研究者为了获得某些繁琐细碎的知识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另行查找相关资料。

5.2 建立智能检索系统,开发数据库的统计和分析功能

当数据库内容建设完成了第四步后,就可以开发智能检索系统,这将极大地节省研究者在文献检索方面所花的时间,启发和扩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文献自身的特点,针对性地开辟各种特殊检索项目,系统从已有的信息中自动提取信息,构成一个基本信息数据库,再结合一个规则库,实现对基本信息数据库的智能检索。另外,还可以对有关古籍内容和各类检索结果进行计量统计,把统计结果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数据,最终建立一个统计知识库,包括词汇知识库和作者信息库等在内的相关统计信息。并利用“知识发现”领域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如元数据仓储、知识挖掘和聚类分析方法,为研究者展示一个多维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提供可视化的知识关联图谱,把各种统计结果相互结合、参照、对比,获得更大的思考和研究空间[7]。

5.3 利用数字化资源提高彝文古籍的整理效率

利用数字化了的彝文古籍数据库,研究者可以方便高效地完成原始资料搜集,极大地提高了古籍整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开阔了整理工作者的眼界。首先,要厘清彝文古籍版本源流,离不开书目数据库,它可以快速地查阅版本有哪些、藏在哪里等信息,借助详细的著录信息,可以精准高效地进行版本考辨。其次,许多非彝文古籍的相关资料,对古籍整理有重要的辑佚、笺注和编年价值,通过古籍数据库的知识链接功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相关资料。另外,在没有古籍数据库之前,完全靠整理者的知识积累、有限的工具书和自己拥有的古籍资料,古籍之间注释和翻译的准确度无法相互印证,有了数字化版本后,古籍整理者可以利用高质量的在线工具书,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已经整理好的古籍文本进行借鉴。

5.4 利用数字化彝文古籍传播彝族文化

彝文古籍数据库建成后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拓展宣传途径,依托CALIS中心站促进资源信息共享,积极创造条件,使数据库走向开放存取,最终让广大群众也能学习和继承彝族曾经创造的辉煌文化,并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传播开来,传承下去。对于普通民众,目前的技术方法还有些不足,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和审美需求,需要利用更有力的技术对古籍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示。对于纸本古籍,首先可以把零星的图片进行拼接并制作背景,最大限度还原古籍原貌,然后利用FLASH制作成动画,最后配上相关的彝族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必然能产生较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对于碑刻古籍,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场景重现,制作3D动画碑林进行展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8]。除此之外,应不失时机地将商业化运作与彝文古籍保护相结合,通过周边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地受到彝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促成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彝文数字化古籍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彝文古籍数据库建设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投入较大,如果要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这就涉及到古籍如何避免非法商业利用的问题。目前,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数字化古籍文献的版权。

6.1 利用先进的版权保护技术

现有版权保护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水印、数字证书和PKI体系等。为了有效地追踪版权的归属信息,建议采用水印技术。如基于二值图像水印的古籍数字化图像版权保护技术,利用小波变换和余弦函数变换相结合的数字水印技术等[9]。由于彝文古籍大多是由两种对比度极强的颜色组成的二值图像,因此前者的技术更加适合,其原理是先对水印信号置乱加密以提高安全性,然后将水印信息嵌入到数字资源中,在进行版权鉴定时,提取水印解密后和原数据对比,如果一致,表明对其具有版权,反之则说明对该图书不具有版权,从而为其版权归属提供参考依据。

6.2 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与支持

数字化古籍文献的版权保护,还要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古籍数字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古籍的“文献保真”和“文献整理”的界定和处理原则,纸质古籍产品对应电子产品的著作权界定,数字化古籍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特殊性等问题,都必须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加以解决。古籍数字化虽然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阅览古代文献,但对于立法原则的争议也比较多。比如近年来我国涉及“古文点校”成果电子化的著作权纠纷,有的学者认为基于事实和对事实的思想观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学者认为绝大多数人阅读古籍只能通过点校版本阅读,古代文献的点校者和出版者应当受到保护。对于此类古籍知识产权立法的争议,立法时既要考虑符合著作权法基本原理,又要使点校者和出版者受到合理期限的保护。

结语

通过彝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建设彝文古籍数据库,开发相关扩展功能,开拓数字化彝文古籍利用的新方式,是目前彝族古籍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也是弘扬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彝文古籍整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数据库的建成将为彝文古籍研究者提供一个便捷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利器,满足新时代彝文古籍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彝文古籍数字化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肩负着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数字签名保护Word文档 篇3

Word文档目前是办公和生活中最常用的文档格式,可是Word文档的保护也是最令我头疼的。因为我工作的需要,我编写的一些Word文档内容是不能让别人随意修改的。一些发送给别人的重要的文档和协议,在传输过程中,也担心文档内容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篡改。随着Word文档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相信这一问题也会对其他人产生困扰。不知能否有较好的解决方案?(读者|平平)

解题思路

在传统的解决思路中,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给需要保护的文档添加“打开文档”密码和“修改文档”密码。但是这两种方法在WordKey等密码恢复工具面前,其保护作用形同虚设。即使设定了强度很高的密码,利用Word的漏洞也能轻易打开文档。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宏来保护文档。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编辑工具来打开和修改该文档。总之,使用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Word文档的保护问题。

当前比较理想的保护方法是使用Word数字签名,这也是Word 2010之后重点强调的功能。在Word中,微软提供了Office市场的签名服务直达通道。不过这些签名服务商位于国外,申请这些数字签名相当困难,同时在国内申请微软认可的数字证书又非常不易,所以这个功能对于一般人来说很少使用。

不过我们可以使用沃通提供的免费个人数字证书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数字签名全球通用,申请容易(只要有邮箱就可以申请),而且还免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沃通数字证书与邮箱进行绑定,其权威性可以接近实名(当然反之也可以),所以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邮箱通过实名认证,该证书具有法律效力。

解题方法

数字证书的申请

大家手里可能有不少数字证书,如网银数字证书、支付宝数字证书(支付宝的数字证书是使用支付宝账户资金的身份凭证之一,加密你的信息并确保账户资金安全)等。这些证书与资金安全相关,而且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所以建议大家要单独申请数字证书。

网上有许多申请数字证书的机构,如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http://www.sheca.com/certificate/personalIDApply.aspx)、沃通公司(http://www.wosign.com/CA/index.html),这些公司都具有工信部颁发的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所以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一般的爱好者来说,建议大家申请沃通的免费的电子邮件加密证书即可(图1),该证书可以用于Word文档的数字签名。如果你的文档要用于正规商业场合,则建议申请实名的个人(或单位)数字证书,并保存到USB Key或者IC卡等介质中。

首先,进入沃通注册页面(https://login.wosign.com/reg.html,图2),输入邮箱后需要激活才能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一个邮箱仅能申请一个数字证书。输入邮箱的验证码,即可激活账户。激活之后,系统会向邮箱颁发数字证书的地址(图3),点击即可取回数字证书(图4)。后缀为pfx的文件即为证书文件。注意,该证书文件一定要保存在可靠位置。

证书下载之后,双击证书文件打开向导窗口,对证书进行导入。证书导入过程中,要使用强密码来保护私钥(图5),这里建议密码的长度至少12位以上,并且包括字母和数字。

用数字签名保护文档

数字证书导入系统后,就可以随时用来对文档进行保护了。在Word中,单击“文件→保护文档→添加数字签名”,进入文档保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系统可能存在多个数字证书,一定要选择自己申请的数字证书(图6)。单击签名后,出现签名完成的确认界面(图7)。此时,该文档就包含进数字签名了,将不再允许编辑操作(图8)。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任何的编辑和修改,都将自动删除数字签名,从而完成文档的保护。

签名验证

当需要验证签名的时候,单击文件左下方的签名图标,打开有效签名对话框,就可以查看签名的详细信息(图9)。在证书路径中,可以看到沃通签署的数字证书路径。

数字时代的版权流通与保护 篇4

1.1政策背景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水平。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加强版权保护。这些政策的提出昭示着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 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版权是文化产业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极大提升了版权的地位和作用, 为版权事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挖掘和发挥版权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中的重要作用, 需要创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 需要促进版权内容有序流转和使用。

1.2市场背景

近年来, 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 网络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社交网络等新媒体业态已成为信息传播与共享的最主要形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使得版权作品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 版权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队伍不断壮大, 新媒体的应用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创作并向社会公众传播, 每一个新媒体使用者都可能成为版权作品的使用者和传播者。在这样的社会化生产模式下, 生产和传播的界线已经非常模糊, 生产即传播, 传播即生产。

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作品呈现出生产海量化、传播碎片化和使用个性化的特点, 进而版权作品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新挑战。构造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的版权流通方式以及版权保护模式, 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和手段, 来维护和平衡权利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是保证版权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力引擎和重要的基础支撑。

二、现状

近年来, 我国的版权产业发展迅速。中国版权制度在经历了法律建立、推行阶段后, 进入了以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版权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逐步改善, 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对外贸易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以2010年为例, 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为26370.26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GDP的6.57%;2010年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14141.04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GDP的3.52%。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500万人, 产业内企业约320万家。

尽管我国的版权产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 中国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中国版权产业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0年, 美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16269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为99807.06亿元, 约为中国的4倍, 其行业增加值占全美GDP的比重为11.10% (中国为6.57%)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 我国的版权产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是随着网络和数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版权保护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版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二是由于我国建立现代版权制度的历史较短, 版权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 版权创造、版权交易、版权执法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全社会的版权意识还有待提高, 版权保护的社会环境还未达到理想状态;三是我国版权产业整体结构不完整, 缺乏自主创新机制, 版权市场消费环境不成熟, 消费观念与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市场化程度较低, 版权管理与服务体系也亟待加强。

同时, 由于网络化环境和数字时代的特点, 导致数字内容极易被复制和传播, 对数字版权保护和纠纷调解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盗版发现取证难, 而且相对于通过法律诉讼的手段进行维权所获取的收益远远小于诉讼成本, 从而导致了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维权手段对于数字版权很难奏效。

关于数字化环境下的版权流通与保护问题, 在国际上已经有诸多尝试, 向作品的权利人和使用人提供标准化的版权管理和授权交易服务,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侧重于为文字内容 (书籍、论文) 类版权提供服务的美国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CCC) , 主要提供音乐类资源版权管理和授权服务的日本E-License, 以及为权利人和使用人提供自主版权管理和自主授权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平台Safe Creative。这些服务平台的版权授权和保护手段或者只专注于单一的版权资源类型 (如CCC) , 不具有普适性;或者过于复杂 (如E-license) , 专业化程度很高, 非专业人员无法进行使用, 不利于大规模跨行业推广;或者过于简单 (如Safe Creative) , 只能依靠CC知识共享协议等几个简单的授权模型进行授权, 限制了版权开发和使用的可能性, 也降低了权利人的版权收益。

版权产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 也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要能够解决好版权管理混乱、版权保护不力和版权流通不畅的问题, 尤其是解决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版权问题, 将对我国的版权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面对这些问题, 本文试图从法律、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结合探索出一条数字时代的版权流通和版权保护解决之道。

三、对策

数字时代的版权流通具有生产海量化、传播碎片化、使用个性化的特点, 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授权链条也呈现海量、高频度、小标的的特点, 这些都对传统的“一对一”的版权授权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海量作品的生产与传播, 要实现每一部作品在网络上传播都事先获得授权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将作品的权利信息和授权条件与作品内容同步进行传播, 就可以实现对作品的即时授权和自动化交易, 达到使用即授权、授权即交易的效果。实现上述自动化交易的基础是可以生成与内容绑定的、结构化的机器可识读权利信息。如果可以进一步使之成为跨企业、跨作品形态、跨行业的标准规范, 就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海量版权的有序流通问题。

国内外版权行业来自媒体界、技术界和法律界的从业者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 以嵌入信息的方式在作品内容中加入版权信息和授权使用规则, 并形成了若干试行标准。这些尝试包括W3C的ODRL, 国际出版电讯理事会 (IPTC) 的Rights ML, 以及知识共享领域通用的Creative Commons (CC) 协议和图片领域的PLUS等。我国的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出的CNML标准中也包含了版权描述的部分。上述这些尝试都为数字时代版权的自动识别和有序流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都因为没有涉及版权的自动交易而未能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只有当作者花费巨大心血创作的作品得到有力保护, 才可能催生更多作品, 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版权保护不但是中国, 而且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版权最终应该是通过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保障的。但由于立法程序的时间相对漫长, 目前应该更多运用商业和技术手段进行版权保护。数字时代的版权流通和保护不能割裂开来, 从有利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 版权保护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不保护会扼杀创新, 而过度保护又会形成壁垒, 因此版权保护的目的还是在保证作品流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创作者热情和权利人权益。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 版权纠纷的解决方法也应该是针对数字版权的特点, 鼓励版权拥有方与版权使用方在利益共享的原则下, 将侵权盗版的现象转化成可以为版权拥有方带来利益的纠纷解决机制, 变“堵”为“疏”, 抑制盗版, 鼓励版权运用, 提高版权流通效率。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在所有的未授权或超范围使用中, 并非全部是恶意的侵权盗版, 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在网络上看到的想合法使用的作品却无法获得其准确的权利信息, 这种无意识侵权虽然主观上并非故意, 但客观上仍然给权利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而这种无意识侵权可以通过将权利信息和授权规则公开化的方法进行有效杜绝。

针对上述数字时代的版权流通和保护问题, 我们提出了“版权印”机制, 将作品信息、载体信息、版权信息、授权规则、价格等进行统一封装, 并以图标、代码、URL链接、二维码、数字水印等数字化形式与作品紧密绑定, 使版权信息在作品发布、流转、交易等过程中实时可见、可查与可用。其核心价值在于让作品和版权不再分离, 使版权作品的原作者可以通过版权印宣示自己的权利、制定授权规则和授权价格;版权使用者可通过版权印及时了解这些信息, 从而规范使用者对版权作品的使用行为, 实现版权作品的有序流通。版权印机制将晦涩难懂的法律语言转变为简单易用的业务语言, 使得人人皆懂、人人会用;从而使印刷品、门户、社区等作品流通的媒介成为授权与交易平台, 最大限度地促进版权流通, 预防侵权盗版。

四、实践

版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其独特的属性, 它从根本上说是个法律概念, 不同的作品内容形态并不影响它们的版权具有法律上的共性特征, 因此可以说版权是抽离于作品内容之外的;但同时作品的版权可以在使用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形态、传播方式、适用范围等因素而千差万别, 可以任意组合, 也可以无限切分, 因此版权又是依附于作品内容的。为有利于版权内容的有序传播和合理保护, 规范并指导版权的描述、管理和运营, 需要建立一套通用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我们在版权印机制中采用了一套分层的模型来对版权业务实践中涉及到的各项内容进行统一的定义和描述, 我们称之为“版权置标语言” (CML) , 包括版权文件框架、版权内容框架、版权描述框架、版权规则框架和版权业务框架共五个层级, 如下图所示。。

版权文件框架 (CFF)

文件是版权作品的最终数字化载体, 在版权交易和流通的过程中, 最终的环节就体现为对内容载体的交付。与网络协议中的物理层类似, 版权文件框架旨在为版权的互联互通提供最终的“物理”传输通道, 制定版权“物流”环节中的规则和规范。因此版权文件层的目标就是为版权管理和运营过程中与文件相关的所有操作提供规范, 包括:文件描述规范、文件的存储和版本控制、格式管理和转换, 以及文件传输规范等等。

版权内容框架 (CCF)

内容, 或称为作品, 代表着创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版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必须依附于某一特定作品, 才成为一个可运营的对象, 才真正具有价值。比如:信息网络传播权本身只是一个抽象的权利概念, 某某电视连续剧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才是一个可交易、可运营的实体。版权内容框架主要解决如何对作品内容本身进行全面的描述, 包括:作品分类、作品权属、作品编目以及作品间依赖关系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作品的分类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图形作品、模型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等。而如果考虑到著作权的归属, 作品又可分为:一般作品、演绎作品、合作作品、汇编作品、电影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

一般作品的权属最为清晰, 全部归作者所有。电影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作品, 法律明确规定版权归制片人所有, 权属也是清晰的。演绎作品 (包括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 的版权虽然归演绎者所有, 但在行使著作权时需要保证不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也就是说需要取得原作品的权利人授权。对于合作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 版权可能由多方共同享有, 对外授权的方式需依照合同约定。

在考虑对外授权时, 对于合作作品, 著作权由多个主体共同拥有, 单一权利人可能无法独立对外授权, 版权收益也有可能由多方分享, 具体实施方案依据事先的合同约定。而演绎作品虽然具有独立的著作权, 但是在授权时需要考虑原始作品的授权。

在版权运营的过程中, 往往不是对单件作品进行运营, 而是会将符合特定规则的一组作品打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我们称之为集合作品。集合作品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作品, 而是多个作品的逻辑组合。集合作品本身不存在著作权, 它承载的是集合内所有作品的著作权总和。为了保证系统内作品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机制, 我们也支持对集合作品设定权利, 前提是保证集合内每个子作品都具有该权利, 也就是说集合作品所能赋予的最大权利是所有子作品权利的交集。当以集合作品的方式对外授权时, 需要对照每个子作品的权利状态。

此外, 版权内容层还需要描述作品的编目信息。在作品编目方面, 各行各业已经有了很多成文的标准, 如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出的新闻置标语言 (News ML) , 广电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等。CCF兼容现行的主流编目标准, 并支持用户自行定义的扩展编目信息或者以社会化的方式由受众对作品进行编目。

版权描述框架 (CDF)

实现规范化版权管理和精细化版权运营的必要前提是能够对版权做准确的描述, 文化产业的覆盖面非常广, 各行业间缺乏统一的版权描述标准, 即便在同行业内部往往也没有规范可循, 版权权利框架的设计目标就是提供一套统一的版权描述模型, 既能规范地描述版权资产状态及授权信息, 又不让它过于复杂进而失去了可用性, 同时兼顾各行业的版权业务实践。

在著作权法中, 版权被划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部分, 共计17种权利。然而在实际授权中, 往往不用这些权利直接作为标的物, 而主要关注作品的使用方式, 如约定在****时间段在****地域范围内以****方式使用该作品, 并有****限制, 对应到著作权法上通常是多项权利的组合。因此我们设计的全新授权模型也是从授权使用方式入手, 采用多限制条件组合的方式对授权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 并将这套模型对应到现行著作权法中描述的权利, 这样既提升了模型的可用性, 又保证了其在法律上的严谨性。

版权规则框架 (CRF)

在描述版权资产的基础上, 一次授权交易还需要约定若干其他规则, 如:费用的支付方式、作品的交付方式、合作运营的结算方式等等。

版权规则框架对上述规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规则库, 供用户参考。一项详细描述的授权产品, 再辅以一套交付、支付、结算的规则, 就构成了版权商品化的全部要素, 从而使得快速交易, 甚至自动交易成为可能。

版权业务框架 (CBF)

版权业务框架是五层架构的最顶层, 也是直接与用户业务对接的一层。在本层中, 我们定义了版权生产、版权采购、版权托管、版权授权、版权使用等抽象业务形态, 基于这些抽象业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进行组合, 动态搭建起以自己为中心的版权供应链。

五、结论

数字保护 篇5

版权保护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结合中国大陆新著作权法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条款,简要回顾了当前中国大陆数字图书馆建设在版权保护问题上的缺陷,强调应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的技术性措施;详细论述了用以保护数字化信息资源版权的主流技术,包括防拷贝技术、访问控制、内容保护、流媒体格式、数字水印以及DRM技术,对DRM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数字资源版权保护中可能出现的技术规避行为,提出采用先进技术、追究法律责任、改进商业模式等若干应对措施.

作 者:邱均平朱少强 QIU Jun-ping ZHU Shao-qiang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情报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INFORMATION SCIENCE 年,卷(期): 24(1) 分类号:G350 G250.7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数字版权管理   技术规避   著作权法  

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改造技术和速度的加快,电网的稳定性有了较好的提高,然而,继电保护设备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运行维护人员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对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研究对于开发新的保护原理与配置方案、为保护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从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入手,针对如何加强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061-01

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因其灵活、可靠、经济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保护装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担负着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任务,因此,有必要对其可靠性进行定量的评估和系统的研究分析。但由于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涉及的因素较多,评估难度较大,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熟通用的方法来定量分析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1、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分析

1.1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含义分析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因其及时有效的保护行业使电力企业及用户免受损失;所以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装置在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一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满足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和灵敏性要求,能在电网发生故障时陕速、可靠地动作,有效遏制系统状态进一步恶化,起到保障电网安全的作用。关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研究已经有很多,随着微机保护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逐渐取代了传统继电保护装置,针对微机保护的特点运用马尔科夫理论建立其状态空间模型,准确全面评估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指标。

1.2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继电器通过断路器选择性的切除故障,它能够在线监控所保护的区域中电力系统的运行,及时的发现故障,针对故障类型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指导相关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切除故障,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继电保护装置中硬件因素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辅助装置、装置的通信、通道及接口、断路器。这些重要元件作为继电保护可靠性的保障,元件的质量还会影响到主接线的可靠性,所以要想达到系统保护的可靠性,则需要确保继电保护硬件的可靠性和质量达到相关的要求。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合理装配是基础,只有保证了起关键作用的模块具有稳定的性能,才能保证继保的高可靠性。例如:在继保装置中,如果发现交流电压的切换箱或者是三相操作继电器箱存在故障,就很可能会引起整个继电装置的误动作。尤其要注意的是,保护装置的通信接口很容易出现通信阻断的情况,一旦通信不畅,就会直接造成机电保护装置的异常运行。

(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在长时间的运行时,很多部件会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破坏,导致其各项功能受到影响。比如:如果在装置周围的环境中存在有含量较重的有害气体或者空气的湿度较大,就会造成电路板的氧化,引起保护装置的快速老化和腐蚀,使得装置接触不良,继电保护装置也会失去相应的保护功能,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关注继电保护装置周围的环境。

(三)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软件因素的影响软件编写不正确经常会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造成电力系统事故,目前影响微机保护软件可靠性的因素有:需求分析定义不够准确、编码过程编码有误、测试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定值输入错误及软件结构设计失误等。

(四)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人为因素不仅涉及到运行部分的继电保护人员和运行值班人员,还应包括安装人员及运行人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依赖于工作维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如果安装人员对相关知识不熟悉,经验不足,没有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正确接线,或者是接线工作人员在操作中接错极性以及检修工作人员的不正当操作等,都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不可靠性事故的发生,所以不能忽略。

2、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投入运行后的继电保护装置,会受到复杂运行环境的影响,其性能和各种运行状态不可能完全能够被预测继电保护的,因此,这时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隐患的发生,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2.1加强质量的管理

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各元器件的质量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各元器件的故障率及寿命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所以在对各元器件选择时要把好质量关。具体有:首先在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应严格把守验收关,对保护装置性能和回路进行详细检查,往往可以查找出许多安全隐患。若发现有设计缺陷,可通过验收检查部门及时提出,并向设计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其次在系统设备改造中,对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结束时,变电站工作人员应该参与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二次验收工作,避免出现运行人员缺乏对设备的深入了解的尴尬局面,保证运行人员有能力及时处理设备的细小故障。另外,在选购继电保护装置时,也要严格进行质量管理,选择制造口碑好,产品过硬的厂商,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因素而选择价格低、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产品。买回来的装置也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对于那些故障率高、寿命短的元器件,要严禁入库。

2.2对冗余设计进行优化

通过冗余设计优化使保护装置满足可靠性指标,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实现投资额最小化。通过重复、多数表决、备用切换等硬件冗余设计,可以显著改善可用度、拒动率等可靠性指标,提高系统可靠性。具体有,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时,要尽量减小晶体管受干扰源的影响。在设计时,要切断干扰的耦合途径,设置必要的隔离变压器和滤波器,加设接地电容,在输入输出回路上采用屏蔽电缆等。由于各种设计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因此,要根据继电保护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做出最优选择。

2.3加强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改造工作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为继电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应充分依靠新技术,提高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高保护系统性能。并及时更新保护校验设备,完善供电网络建设。在不影响正常安全生产的情况下,确保各回路均有足够保护整定时间,使保护装置校验做到应校必校,不漏项,不简化。为快速隔离故障.恢复供电,可以考虑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相互配合使用,逐步完善电力系统的网络建设和技术设施。

2.4加强日常监管,提高故障处理的能力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对保护装置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检查各连接点的紧固性,把各连接点的紧固性作为预防事故发生的重点来进行落实。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异常或存在缺陷的部位,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对于那些容易引起误动的保护要及时将其退出口压板,认真分析并且查明原因之后再恢复其状态。另外需要对各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培训,由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结束语: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研究是保护电网安全的重要课题,继电保护装置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因此,我们要慎重地对待保护的每一个环节,从设计、购置元器件、检测、维护各个方面做足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玉兰,王玉玲,赵曼勇.2004年全国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情况.电网技术[J].2005

[2]王泽.关于继电保护可靠性提高措施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技,2010.建筑科学

数字时代的版权保护问题 篇7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原本起步就晚, 全社会长期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所以虽然《著作权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已颁布实施, 但整个社会仍未形成尊重著作权的普遍意识, 随意侵犯著作权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各类社会矛盾凸显, 如收入悬殊、贪污腐败、诚信缺失等, 因此身处这一环境下的中国编剧们的著作权纠纷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影视文化产业的作用不可小觑, 影视产业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作品的诞生首先就要高度重视编剧对剧本的创作, 因为剧本是打造影视精品的基础, 没有高质量的剧本, 就不可能出品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而现实中忽视编剧作用、漠视编剧权益的案件屡屡发生, 更有甚者, 有些编剧自己也是侵权人, 侵害其他编剧或原创作者的权利, 这种种现象导致了编剧创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阻碍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质量, 多出弘扬主旋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的优秀作品, 我们必须重视对编剧合法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本文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谈一些个人拙见, 以期为此问题的解决尽绵薄之力。

编剧著作权纠纷的主要表现

第一, 编剧著作权被侵权的主要情形。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著作权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可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因此编剧著作权被侵权可分为人身权被侵权和财产权被侵权。

编剧著作人身权被侵权。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在诸多编剧著作权案件中, 编剧们的后三种权利被侵害的情况最为常见。署名权是编剧所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是编剧为了表明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注明其姓名的权利, 它是编剧身份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 但在现实生活中, 编剧的这一基本权利却屡遭侵害。有些制片人、发行人和导演利用自身强势地位, 迫使编剧署上自己或关系人的名字, 还随意调换署名顺序, 真正的编剧署名排在最后;有些制片人、发行人和导演根本漠视编剧的署名权, 干脆不署编剧的名字。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紧密联系的两项权利, 前者指作者有权自己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后者指作者保护作品不被歪曲、篡改的权利。现实中有些制片人、发行人和导演不经编剧同意随意修改作品, 或随意另找编剧修改作品, 使得原编剧的作品被歪曲篡改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大腕明星也对编剧的劳动视而不见, 根据个人好恶随意篡改增删台词, 以致与编剧的原意图大相径庭。

编剧著作财产权被侵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作者享有对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和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法使用作品, 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现实中许多编剧按时完成了作品的创作, 却被制片人、发行人以种种理由拖欠或拒付报酬。所持理由无非是编剧的创作不符合要求、电影票房收入入不敷出、电视剧收视率极低等。也有个别案件是因制片人未取得行政许可或资金不足, 影片迟迟未能开拍, 导致编剧的作品石沉大海, 报酬的领取更是遥遥无期。

第二, 编剧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主要情形。

对尚在保护期限内的他人著作权的侵权。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如果要使用尚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的作品, 要事先取得作者的同意, 不得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现实中一些编剧以获得了制片人或导演的邀请与同意为由, 不经原作者或原编剧的许可就改编他人的原作, 这肯定是一种侵权行为。另一种常见的侵权行为是某一个编剧独占合作创作的作品。有些剧本是两个以上编剧共同创作的, 但最后的署名和报酬却被其中一个编剧独享, 侵害了其他编剧的合法权益。还有一种情形更为恶劣, 即直接剽窃或抄袭他人的作品。

对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他人著作权的侵权。对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虽不再保护其财产权, 但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永远保护的, 编剧在改编这些作品时, 仍不得侵犯这些权利。但现实中有些编剧不注明根据何人作品改编, 侵犯原作者署名权;或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 与原作立意相差甚远, 侵犯了原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编剧著作权纠纷发生的原因

从社会背景来分析:诚信的缺失是产生编剧著作权纠纷的深层社会原因。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更是诚信经济, 离开了诚实信用, 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因诚信缺失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影视界编剧著作权纠纷的发生与这样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

从劳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资本拥有者对劳动力的支配这一固有特点是产生编剧著作权纠纷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 而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 投资者难以预知。考虑到投资人所承担的市场风险, 以及影视作品本身是综合艺术的特点,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这类作品整体著作权归制片人享有, 而编剧享有的只是署名权, 以及依据与制片人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的权利。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 制片人作为投资人的资本拥有者的地位毋庸置疑, 与之相比, 编剧普通劳动者的角色也显而易见。资本拥有者与劳动者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 天然决定了制片人的绝对话语权和编剧的弱者地位。比起大明星动辄上百万元的片酬, 普通编剧脑力劳动的回报极为微薄。虽然也有极个别大腕级的编剧能够在劳资博弈中占据上风, 但多数编剧显然没有和制片人分庭抗礼的实力。

从编剧自身的情况来分析:编剧们法律意识的淡薄是产生编剧著作权纠纷不可忽视的原因。《著作权法》和《合同法》对编剧著作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但编剧们真正熟悉了解这两部法律的却很少, 这直接导致了编剧在行使著作权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比如编剧在与制片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时, 应该明确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仅是摄制权, 但许多合同签的是著作权三字, 等于一次买断了财产权, 当制片人无法开拍时, 编剧们想要回剧本都难;再如面对诸如“作品应修改至制片人满意为止”的霸王条款时, 许多编剧一筹莫展, 不知如何维权。更有些编剧自己也是侵权人。所以编剧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的欠缺也是著作权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

从行业协会与行业规则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缺乏更为清晰明确的著作权归属和利用方面的行业规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影视作品的特殊性, 所以影视作品的署名权以及使用权等应有更明确的行业规范。比如美国的《银幕认证手册》, 就对电影作品的署名有详细的规定。该手册是由编剧协会和制片方等多方协商制定的, 拥有很强的约束力。由于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起步较晚, 尤其是剧作家协会成立更晚, 所以相关规则与制度不甚完善, 难以对影视作品各方利益主体进行协调制衡。

防止编剧著作权纠纷频发的建议

加大普法教育培训, 切实提高编剧法律素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和剧作家协会应发挥自身优势,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律培训, 尤其是《著作权法》和《合同法》, 更应加大培训力度, 邀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法官、律师来为协会会员讲课指导。通过培训, 使得编剧在签订合同时, 做到心中有数, 不致落入合同陷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2009年曾向社会及行业内编剧推荐并公布了3个有关剧本交易的合同书的标准格式, 编剧们可认真研读并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培训, 编剧们能够自省自律, 杜绝侵犯他人著作权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壮大剧作家协会的实力, 使其在编剧著作权维护中发挥更大作用。编剧如果与制片人单打独斗, 其劣势不言而喻。若其身后有强大的组织, 境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剧作家协会是以编剧为核心的民间组织团体, 成立于2008年5月。由于起步较晚, 在编剧著作权维护中, 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不像美国编剧协会, 在编剧行业内的地位相当高, 在上文所述的编剧大罢工事件中, 美国编剧协会成功为编剧们争取到了新的利益, 即在DVD及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收益上分一杯羹。我国的剧作家协会亟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剧作家协会可以通过协商谈判, 制定相关行业规范, 解决影视作品署名权归属、编剧报酬支付等具体问题。

信用体系的建立应延伸至影视产业。我国的个人及企业信用体系的覆盖面还很窄, 使得许多组织与个人对不讲诚信缺乏畏惧感, 因不诚信付出的社会成本很小, 所以侵起权来才有恃无恐。影视产业中对著作权的侵害也是如此, 如果在中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下, 建立起行业内的信用机制, 那么影视界的不诚信将会大幅度降低。

总之,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当代, 编剧们的著作权理应得到尊重与保护。它不仅涉及编剧个体利益的维护, 更关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 我们应积极探索, 为避免和减少编剧著作权纠纷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魏明伦:《呼唤正义公道》, 《艺术评论》, 2007 (1) 。

[2].张革新:《现代著作权法》,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3].王迁:《电影作品的重新定义及其著作权归属与行使规则的完善》, 《法学》, 2008 (4) 。

[4].申惠善:《简述韩国电视剧编剧体制》,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 (2) 。

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的关键技术 篇8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的数字化特性在为合法用户提供存储、传输、处理等便利性的同时,也为攻击者的非法行为提供了捷径。数字信息在管理和控制上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敏感和涉密信息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威胁。

数字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较多,本文在分析安全保护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加密、认证、密钥管理、证书吊销、数字水印、防篡改软硬件技术、权限描述语言等关键技术,并指出发展趋势。

2 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背景,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可以分为条件接入系统、接口拷贝保护系统、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gement,DRM)系统和家庭网络内容保护系统。它的设计涉及到信息拥有者、使用者等各个实体的需求和利益, 必须平衡其中的关系主要应该把握好用户友好性、可扩展和灵活性、可实现性、开放性、交互性、成本问题、安全性等原则。

(1) 用户友好性用户友好性是信息保护系统设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主要体现在系统是否简单易用、是否可以保护用户隐私、是否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提供更多的使用权利。

(2)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数字信息不仅在单一主机终端使用, 而在Internet或者移动网络进行数字信息交易是一种相对较多的方法,还有许多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信息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内容保护系统的设计应该提供充分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更新的理念和技术。

(3)可实现性信息保护系统主要在于实用 ,理论上设计的系统所要求的软硬件资源是不是可以实现成为关键。设计通用于各种设备的内容保护系统是不可能的,在算法选择和协议设计上必须考虑具体设备的资源和处理能力。

(4) 开放性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有助于开发出更安全更合理的信息保护系统,也有助于该系统的推广和标准化。但是,开放性最大问题在于给攻击者提供了系统更多了信息,从而给系统的安全性带来大的隐患。一种可行的办法是仅开放系统中不同组件之间的接口而保持组件内部功能设计和实现的专有性。

(5) 交互性数字信息保护系统的交互性与用户友好性以及开放性联系紧密,它要求与其它应用工具和安全系统互联互通,如家庭网络信息保护系统综合运用了各种信息保护技术,对交互性的需求尤为迫切。

(6) 成本问题成本因素和系统安全性是一对矛盾关系,在设备中实现信息保护功能肯定会提高制造和实现成本,每个信息拥有者都会在保证一定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的技术方案。因此,数字信息保护系统在设计时需平衡低成本与高安全之间的关系。

(7) 安全性数字内容保护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在用户端实现的,直接导致系统将要面临更多的潜在攻击者。随着主席信息应用领域的广泛,它已经涉及到更多敏感和秘密信息,对不法分子有更大的吸引力。许多攻击者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资金保障,并乐于投入大量的时间,其安全威胁始终存在。

3 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的关键技术

3.1 加密技术

对数字信息加密是信息保护系统防止非授权访问的有效手段,加密手段也较多。一种方法是数字信息在加密后传输到用户端, 系统将解密密钥通过以安全的方式授权给合法用户,就可以实现对数字信息的使用控制;另一种是客户端通过建立共享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接口链路上传输的数字信息,从而阻止攻击者对链路的非法访问。

对数字信息加密最直观的方法是使用现有对称密码算法直接对全部信息数据流加密,但由于数字信息数据量很大,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大的计算开销,难以保证某些要求实时性的应用。另外,加密数据流中的标志信息也将留下己知明文攻击隐患。为了提高加密算法的效率, 人们将待加密信息的信源特征和加密技术结合起来,有选择地对部分数据加密。

3.2 认证技术

当两台设备互联、参与者交互信息或者执行有关信息保护功能的操作时,首先需要实施认证。认证目的是确认通信双方的可靠性,也就是判定通信的另一方是否是根据相关内容保护规范制作的合法设备。与密码学中讨论的身份认证协议一致,现有的数字信息保护系统在执行可信环境认证时有基于对称密钥的认证和基于公钥的认证等两种选择。常用的认证技术有数字签名、报文认证、信息隐藏等技术。

(1) 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是在密码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起到传输过程中数字信息的完整性和抗抵赖性。现针对数字信息可扩展标识语言XML已制定数字签名标准,XML数字签名归根结底就是采用XML的语法规则,对数字签名的生成和验证过程进行充分而准确的描述。这个过程包括密钥对生成、文档签名、传送文档及验证签名。

(2) 报文认证技术信息认证即指对发送的数字信息是否被篡改,信息是否原真的鉴别、确认。与加密技术一样,报文认证需要对发文的数字信息采用某种摘要算法对信息进行运算, 运算后得到一串固定长度的验证码,即报文摘要。发文者将所得摘要作为信息的一部分附在数字信息后一同发送给收文者, 收文者收文后,利用双方事先约定的摘要算法对收到的数字信息作同样的摘要运算, 如果所得摘要同附在发送来的摘要相同,则说明信息未作改动。

报文认证技术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摘要算法复杂性方面,应该另辟蹊径,寻求更好更合适解决方案。

(3)信息隐藏技术所谓信息隐藏 ,就是将有用的或重要的信息隐藏于其他信息里面以掩饰其存在。信息隐藏技术是一门跨越多个研究领域的交叉学科, 在计算机、通信、保密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信息隐藏技术一方面用于秘密信息的安全传输,一方面用于信息的认证和防篡改鉴别。其研究涉及密码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根据信息载体不同,可以分为阈下信道、隐蔽信道、版权标志、隐写术、匿名等分支,如图1所示。

3.3 密钥管理技术

在数字信息保护系统中,为了保证数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截获,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将解密密钥传给合法用户。尽管合法用户可以使用解密密钥解密内容,但是绝对不允许用户读取解密密钥。否则,合法用户就可以将解密密钥公开,这样任何有解密密钥的不合法用户就变成了合法用户。因此,密钥管理是信息保护的关键技术之一。

3.4 证书吊销技术

公钥证书的吊销问题是公钥密码系统实际应用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原则上,证书吊销是密钥管理问题,但又和认证协议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通信一方验证另一方公钥证书有效性时,除了必须验证证书中心CA的签名还必须检查该证书是否被吊销。因为,公钥证书颁发之后就可以在整个有效期内使用,然而传统的PKI体系也有在有效期内使证书失效的需求。例如用户名称的改变、更换CA服务、以及私钥的泄漏等。此时,CA需要根据一定的策略将相关的公钥证书从系统中吊销。

吊销问题在数字信息保护系统中显得更为突出,系统需要以吊销的方式将己经不安全或者不合法的设备从系统出剔除出去。对于数字信息保护系统来说,由于多数设备通常有很长的使用期,所颁发的公钥证书也是终身有效的,所以证书的吊销尤其重要,它是系统维持完整性和可更新性的唯一手段。

3.5 数字水印技术

在数字信息保护系统中,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数字传输过程中的各种攻击行为,但信息最终必须以明文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此时,攻击者完全可以将从显示器和音箱中输出的模拟信号记录下来,经数字化处理后制作出没有任何施加任何保护措施的信息文件。该问题被称为数字内容保护系统中的“模拟漏洞(Analog Hole)”,加密技术在这里发挥不了作用,当前解决问 题的方法 是使用数 字水印技 术 (DigitalWatermarking)。

数字水印是一种信息隐藏技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信息中不被感知地嵌入信息的处理行为。数字水印算法包括水印埋入和水印提取算法两部分,一般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通过埋入不同的水印信息,数字水印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的信息保护目的。例如在原始数字信息内埋入版权所有者的身份标识用于版权维护;在信息中埋入具体用户的身份信息用于指纹追踪;埋入拷贝控制信息用于拷贝控制。

3.6 权限描述语言

为了便于在数字环境中对数字信息进行安全交易和有效管理控制,人们引入了一种专门的语言,即权限描述语言(Rights Expression Language,REL)。REL提供了一种描述对资源的使用和访问权限的方法,是数字信息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化的权限描述语言能促进不同内容保护系统之间的交互性和一致性。权限(Rights)、资源(Asset)和参与者(Party)是REL的三个最基本的语法元素 ,如图所示。在这三个基本语法元素的基础上,每种权限描述语言都包含对使用条件、限制条件、支付信息、密码算法以及媒体格式等数据作具体描述的语法元素。

3.7 防篡改软硬件技术

数字信息保护系统与传统的保密通信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的安全性除了依赖于算法安全和密钥安全之外,更依赖于用户端软硬件的可靠性。

根据是否使用专门的安全硬件设备,有基于软件的和基于硬件的两类防篡改机制。

基于软件技术的防篡改机制主要包括篡改检验、代码加密和代码模糊等机制。篡改检验机制采用校验和等技术检验软件代码的完整性, 一旦发现任何非法修改,便中止程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代码加密机制通过加密部分软件代码的方式,防止恶意用户跟踪、分析和修改程序代码;代码模糊机制通过对软件代码的语法、数据结构、程序的控制流程和逻辑模糊化,使得程序不易理解和分析,防止攻击者的修改和破坏。此外,基于软件技术的防篡改机制还需要配合各种反跟踪技术,以提高防篡改机制本身的安全性。

基于硬件的防篡改机制需要借助安全的硬件设备,能够保证程序在可信环境中执行,防止非法程序访问受保护的数字信息。这里的安全硬件是一个包含CPU、存储器的防篡改独立处理引擎;或者是专用的安全外围设备,如智能卡等;也可以是集成到硬件平台上的可信处理模块,如TPM、SSC等。

4 结束语

数字信息安全保护技术为数字信息所有者的版权、收入和保密性提供了安全保障,其研究和开发己越来越受到关注。

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刍议 篇9

一、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的现状

目前, 关于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不断见诸报刊, 古籍数字化的实施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许多图书馆相继建成了古籍文献数据库。拓片作为记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古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制作难度较大, 故其数字化的范例较为鲜见。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一些图书馆把拓片数字化作为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突破点, 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继制定了一批拓片元数据标准或规范, 如《国家图书馆拓片元数据规范》、《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拓片元数据标准》、《上海图书馆拓片元数据方案》、《CALIS》特色库拓片子项目描述元数据规范》等。这些标准或规范对元数据在数据录入中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成为建立拓片数据库的重要依据。如国家图书馆已建成的拓片文献数据库中, 拥有数字化拓片4万件, 公众可免费使用。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申报的, 由教育部CALIS管理中心立项的特色文献数据库项目“河洛文化文献数据库”的子库“河洛拓片数据库”中有数百条拓片数据对外公布, 可供使用。北京大学图书馆也建成了古籍拓片示范数据库, 此外, 如上海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都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拓片的数字化工作。在《北京记忆》网站上, 也公布了部分拓片文献信息。总之, 我国拓片数字化工作才刚刚起步,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任务也很繁重。时不我待, 充分发挥各个图书馆的优势, 加强人力、物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共建共享, 尽快实现石刻拓片文献的数字化, 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1. 石刻拓片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文献研究的价值, 完全取决于文献本身的真实性, 越是能够反映文献原始风貌的文献, 其价值越大。石刻拓片作为我国特有的文献载体, 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生活、艺术、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原貌, 是一种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蕴含着大量传世文献中不可知的信息,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由于石刻拓片是利用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捶拓技艺, 使用宣纸和墨汁, 将碑文、墓碣、摩崖石刻以及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 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文献载体, 其形式是一片或数片, 因而增大了保存的难度。古人保护拓片创造了不少好的办法, 如原拓整幅折叠保存、原拓筒装保存、托裱折叠保存、装裱成册、装裱成卷轴等保存形式。虽然这些方法有效地保护了石刻拓片, 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是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打开、折叠, 久而久之, 对拓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二是装裱时所用的黏合剂容易使拓片受潮, 氧化和发生霉变, 影响拓片质量;三是受保存环境和保护条件的制约, 容易受到霉变、火灾、虫害以及人为因素等灾害影响;四是利用起来十分不便。石刻拓片数字化为保护拓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是保护拓片的一种新思考。

2. 石刻拓片数字化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石刻拓片作为图书馆特殊的文献资源, 具有明显的不可再生性, 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 原石受风雨的剥蚀, 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 因而石刻拓片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但石刻拓片受收藏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长期保存, 容易使纸质发生脆化、霉变、虫害以及人为的损害等现象。目前, 许多图书馆受办馆条件和经费不足的制约, 有大量珍贵的拓片或无序存放, 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切实保护现有石刻拓片, 已经成为图书馆面临的迫切问题, 而石刻拓片数字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最大限度地减少珍贵拓片资料的破损、遗失等现象。此外, 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 就是保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数字化为有效保护石刻拓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尽快实现石刻拓片的数字化也是广大图书馆共同的呼声。

3. 石刻拓片数字化为其检索和利用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

石刻拓片作为馆藏特殊类型的文献,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历来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拓片搜集困难, 得之不易, 加以受保存条件和阅读环境的制约, 大多图书馆又视为镇馆之宝, 秘不示人, 致使读者很难窥见馆藏拓片的全貌, 严重影响着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数字化给拓片文献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新的契机, 读者可通过网络查阅各种拓片信息, 进行阅览和研究, 图书馆还可提供查询、打印、全文传递、专题展览等方面的服务, 从而使石刻拓片雅俗共赏, 提高利用率。拓片数字化就是利用照相、扫描等方法将拓片完整地复制出来, 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存储, 然后把蕴藏在拓片中的各种元数据提取出来, 经过标引, 形成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石刻拓片的目的。这种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拓片, 其检索功能更加完备, 读者通过网络, 足不出户, 可从关键词、题名、首题、额题、作者、年代等途径实现任意检索, 既保护了原始拓片, 又利于这类特殊文献的研究利用。

4. 石刻拓片数字化可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利用率。

石刻拓片的收藏, 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收藏单位一般先以本地区的石刻拓片为重点, 打造独有的收藏特色, 这种收藏成本低、见效快, 在此基础上, 逐步扩大收藏范围。因此, 各个图书馆收藏的石刻拓片都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实现石刻拓片数字化, 是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 为这一资源共享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它可以打破地域界限,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形成整体的力量, 优势互补, 实现共建共享。在网络环境下,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优良的网络环境、完备的检索条件和手段紧密结合, 不受时间、空间、地域以及身份的局限, 人们可以自由地利用网上资源, 为石刻拓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想的空间, 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而且可以提高拓片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1]。

三、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策略

石刻拓片数字化包括方案的制订、影像制作、元数据著录和组织三个环节。石刻拓片数字化方案是指导影像制作、元数据著录和组织的规范性文件, 是实现石刻拓片数字化的基础准备;影像制作、元数据著录和组织是石刻拓片数字化方案的实际应用。反之, 石刻拓片数字化方案的制订, 也依赖于原有石刻拓片著录和组织工作经验的积累[2]。

1. 制定石刻拓片数据加工规范。

制定石刻拓片数据加工规范, 是石刻拓片数字化的前提, 目前, 根据科技部《中国数字图书馆》中的规范文件, 一些图书馆相继出台了拓片元数据标准或规范, 如前面提到的《国家图书馆拓片元数据规范》、《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拓片元数据标准》、《上海图书馆拓片元数据方案》等。这些标准或规范大同小异, 各具特色。各馆可根据自己收藏范围、内容、种类等具体情况, 制定符合本馆需要拓片数据加工规范及著录规则, 也可直接套用上述标准和规范, 根据实际情况, 加以增减, 形成符合本馆特点的数据加工规范。

2. 石刻拓片影像制作。

基于数字化制作平台, 利用扫描或照相技术通过对石刻拓片数字化处理, 建立影像数据库。拓片数字影像是对原拓和拓片出版物影像进行扫描或数字拍摄而直接获取数字文件, 这种数字文件能够真实反映石刻拓片的原始风貌, 记录拓片的色彩、色调、纹理、图案和文字内容等信息。影像数据库是石刻拓片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石刻拓片元数据著录和资源库的建立。

建立石刻拓片数据库首先要选用具有兼容性、可靠性、检索功能强、适合本馆特殊要求的数据库平台。目前, 比较成熟的商业数据库平台主要有TRS、TPI等商业数据加工, CALIS中心特色库通用系统1.0版 (方正DESI) 对专题特色库成员馆免费使用。利用数据库平台, 依照著录规则, 对影像数据进行元数据的提取和著录。准确无误地提取和著录元数据, 是建立高质量石刻拓片数据库的重要保证, 石刻拓片所蕴含的元数据信息非常复杂, 其核心元数据主要有:题名:指客观题名或原题名。包括首题、额题、阴首题、阴额题、盖题、中题、尾题、别名及其他题名等。责任者:包括主要责任者、其他责任者及责任方式。主要责任者指撰文者;其他责任者包括书丹者、篆额者、镌刻者、绘图者等。主要责任方式主要有撰、譔、纂、词、文、述等;其他责任方式主要有书丹、篆额、篆盖、摹勒、刻、刻石、刊石、镌刻、绘图等。

时空:包括石刻年代、公元纪年、墓志主人卒葬年、石刻刻立地点、出土地点、收藏地点等。版刻与版本:版刻类型主要有原刻、摹刻等;版本指基于同一原刻的不同时间、不同技法、不同颜色等的拓片。包括原石拓片、珂罗版影印拓本、石版影印拓本等。不同技法的拓片可分为“乌金拓片”、“蝉翼拓片”等。不同颜色等的拓片又有“朱拓”、“墨拓”、“太清蓝”、“佛教黄”等。石刻材质与类型:石刻材质包括石质、陶、砖、瓦及其他金属材料;石刻类型有墓志、墓碑、造像、造像记、经幢、碑刻、摩崖石刻、陶瓷、瓦当、图像、雕塑、钱币、玺印、砚台及其他金属器皿等。书法特征:包括正、隶、行、草等书体。载体形态:包括保存形式 (拓片、拓本) 、数量、尺寸、附件等。收藏历史:包括购买、捐赠获得方式等, 并著录收藏题款、跋印等。主题:包括关键词、学科范围、中图分类号。馆藏信息:包括典藏号、顺序号等。全文信息:指将拓片中的文字录入数据库中, 供读者阅读和研究。全文信息录入方法有两种:一是原文照录, 包括繁简字、行文格式、段落等都必须忠实原文;二是用现代简化字录入, 并进行断句和标点。录入全文信息, 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 在不具备条件时, 可暂缺, 待条件成熟后, 再加以补录。

这些核心数据需要著录人员详加甄别、考订, 准确地提取和著录。按照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进行资源组织、加工、存储, 最终形成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检索数据库, 基于互联网为读者提供服务。

石刻拓片数字化, 是古籍文献保护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石刻拓片数据库, 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检索和利用石刻拓片资料, 达到教学和研究的目标,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替原拓的使用, 从而达到保护石刻拓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超著.古代墓志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3 (6) .

数字保护 篇10

电力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是基础性的地位。电力系统如果非正常稳定运行, 所关涉的行业多之又多, 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 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估量。所以要时刻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继电保护又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根本技术之一, 关切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在不断的技术更新之中, 继电保护技术也在日益变革中被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电力系统的要求, 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意义

电力系统中,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电力系统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实电力整个系统的技术革新与继电保护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彼此都在不断的提高, 都在创新变革。继电保护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检修。不断进步的继电保护技术中, 继电保护装置在更新中增强了其安全性与可靠性, 同时, 检修水平也在提高中得到了提升。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离不开变电站, 变电站主要的职能是接收和分配电能、调整电压、变换电压、控制电力的方向, 是配电和输电的主要中转站, 是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下, 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变电站的工作中, 能够将变电站中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的工作模式, 更加方便快捷, 并且科学合理。所以数字化的工作模式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 大有取代传统的趋势, 这使得智能化的电网就此形成。实践证明, 其兼容性和自愈性的性能比较优良, 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撑力量。所以, 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是大势所趋,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1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

继电保护装置在继电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能够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的关键性决定了技术人员自身要具有比较高的专业素质, 并且还要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下不断进行着技术的完善和改进。完善改进的关键点在于, 要以技术更新的总体脉络为基础, 再针对如今的继电保护的发展形势和趋势, 实时能够了解和掌控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状况。

就我国现阶段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发展而言, 有预防性的和故障发生后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两种主要方法, 也是因主动和被动保护来区分的。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 是主动维修的重要体现, 可以有效保护设备, 将其使用寿命进行延长, 这样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会减少, 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得到整体提升。故障发生后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 顾名思义就是在发生故障以后, 技术人员通过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检修。在电力企业中一贯使用的是预防性为主、故障性为辅的作业模式, 益处就是故障性的检修可以在预防性出现偏差的情况, 对突发事故就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以便杜绝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最大限度的保障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 并且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具体又可分为预知性维修与状态检修两种。预知性检修是在既定好的工作内容和设备使用的时间定期对设备检修;状态检修主要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 先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然后分析是否有检修的必要性, 最后再实行检修。受到技术的限制, 继电保护设备自身的检测能力还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很容易影响到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数字化的技术为继电保护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推动力量, 技术人员在监测系统的帮助下, 可以观察设备的运行的好坏, 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时加以消除, 大大减少了设备损坏情况的发生,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2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应用

从监测方式上看, 在线与离线是两种主要的方式。首先要搜集关于电气装置相关的转运信息, 经过比较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后, 判断电气装置是否能够在正常的状态性进行工作, 然后讨论是否有维修的必要, 从而最终确定检修措施。判断和监测设备工作是否正常是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检修工作的原则和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方面就需要进行探讨了。 (1) 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方面要保障继电保护设备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只有设备能够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才能使得检修工作得到完全的体现, 也是检修工作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 照顾全局, 各个击破。继电保护检修技术总体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又正当继电保护设备在不断扩充中, 所以放眼全局, 通盘考量, 进行合理布局, 然后各个击破, 才能使得继电保护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 (2) 需要注意的重点方面。一方面, 对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管理要引起重视。设备是相对静止的, 但往往动态的信息是电力企业所需要整体把握的, 所以要增强对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管理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 加强新技术在监测继电保护设备上应用。新技术的使用在继电保护检修过程中, 所起到作用是极为关键的。由于在线检修技术有一定的难度系数, 所以为了能够使继电保护设备正常工作和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新技术的使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3 数字化继电保护

3.1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简介

在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中, 电子式互感器把所采取倒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然后送入安装好了的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再对信号同步采样以及数字化, 然后依据的格式要求, 利用光纤传递到保护设备。保护设备中的调合闸指令再经变电站事件网络传递到智能操作箱当中, 由此便出口调合闸便完成。

3.2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优点

3.2.1 简化二次回路接线。合并单元是按间隔进行配置的, 与电子互感器配合在一起, 便能就地实现测量值数字化, 然后经光纤对采样值进行传输。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废除了常规电磁式互感器二次电缆的传输回路。

3.2.2 智能操作箱和电子互感器等装置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抗干扰陛强、无饱和、绝缘性能好, 从而使测量值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3.2.3 通信标准的统一, 提高了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开放性。

4 结束语

从文章的分析不难看出, 继电保护检修科学合理的进行, 是继电保护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关节点, 是继电保护工作的平稳安全进行的有力保障, 进而使整个电力系统高效运行, 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 才能最有力的促进电力系统发展, 也是电网发展形势的总体要求。技术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 将问题在萌芽中得以发现, 从而有效解决, 进而大大缩减检修所需要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给予最大的支撑。总之, 技术人员应该充分认识自身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积极钻研, 努力提高自己, 为继电保护工作的发展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摘要:电力系统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 而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性技术, 重要性可见一斑。文章分析了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意义、发展和应用, 还对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继电保护检修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继电保护,检修,数字化继电保护

参考文献

[1]胡春琴.全数字化继电保护在上海蒙自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供用电, 2010 (27) :162.

[2]闵铁军.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 2012 (12) :28.

[3]苏惠峰.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09.

刍议数字出版中辞书的版权保护 篇11

摘要 数字出版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强化对辞书版权的保护力度。以信息网络作为产品传播途径的数字出版技术,已经能够有效地保证对辞书的使用必须事先获得权利人的授权;有效防止对整部辞书的非法复制;严格监控对辞书条目的分批复制,及时制止恶意复制倾向;对侵权者不惜成本、用原始手段抄袭辞书条目的行为,也能较便捷地查核。可以说,随着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数字出版方式,已经能够为数字化辞书提供比纸质辞书强大得多的版权保护支持。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信息技术 辞书 版权保护

关于数字出版,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在我国出版界,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所以,下文的“数字出版”都仅指上述意义上的出版方式。

数字出版的产品采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编码数字形式,不需与具有一定外在形态的物质载体固定在一起。出版者将各种信息(文字、图片、声音、活动影像等)转换成编码数字集合体,再以数字流的形式传输给消费者。消费者接受、使用数字出版产品,都需要利用自己预先配备的电子设备进行解码,把编码数字还原成人可以感知的信息形式。通俗地说,数字出版是“只售内容,不卖载体”。这与其他各种出版物的销售是根本不同的。

不少人认为,数字化的辞书具有无损复制、易于分发等重要特征,因此容易被人随意非法复制并通过各类信息网络分发、传播,这必将给辞书作者和出版者造成严重的损失。然而笔者以为,随着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数字出版方式,已经能够为数字化辞书提供比纸质辞书强大得多的版权保护支持。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数字出版能保证对辞书的使用必须得到授权

数字出版能通过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以下简称DRM)系统对辞书的使用进行控制。这一系统依靠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密钥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只允许得到合法授权的消费者使用相应辞书。

DRM系统采用密码学原理,将数字化内容打包、加密,使之成为标准DRM内容格式文件。这种文件须利用相应的密钥解密后,才可以反转为人类感官能够辨识的信息内容。数字辞书上网之后,DRM系统还能够控制消费者对该辞书的访问。消费者如果要查阅某种辞书,必须先向DRM系统的“许可证管理”子系统提出申请并履行一定手续(如付费),才能得到密钥和授权证书,同时系统自动将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记载在案。消费者使用某种辞书时,DRM系统首先根据由消费者所登录的“DRM代理”子系统发来的密钥、消费者身份及其终端设备信息,判断该消费者是否有权使用这种数字辞书。如果判断结果为“否”,系统就会自动拒绝消费者的登录请求;如果结果为“是”,系统便自动创建版权对象。版权对象的作用是根据授权证书的描述对有关辞书内容的使用权利进行限定。版权对象中也包括内容密钥,以保证消费者只有拿到相应的“钥匙”才能开启对应的内容。版权对象本身也由DRM系统加密,以防止他人非法修改授权的种类和范围。在版权对象创建后,系统应消费者的请求将有关辞书的内容打包,与版权对象一起,通过一定的机制、形式传递给“DRM代理”子系统,再由“DRM代理”解析、解密内容并提供给消费者使用。这个过程大致如图1所示。

由上可见,出版者将数字出版产品传输给获得有效授权的消费者时是“一对一”地严格定向的,授权过程相当严密。传输过程中承载数字流形式产品的临时物质载体是电流、光电波或电磁波,而传输过程结束后,相应的编码数字集合体在临时物质载体上就不再存在,任何第三方都不可能接触到。至于在消费者自备的终端设备上,相应的数字出版产品是仅仅临时存在还是可永久存储,可由出版者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有效控制。这就可以有效地保证使用数字化辞书的消费者都是获得合法授权的,从而保证辞书著作权人和出版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虽然过程繁复,但因为都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的,不需人工处理,并且数据量小,所以速度很快,营运成本也非常低廉。

二、数字出版能对整部辞书的版权实现保护

辞书版权保护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防止非法复制(包括打印),尤其是防止对整部辞书的非法复制。采用电子出版物形式(即知识内容、消费者操作系统和载体都结合在一起销售的产品)出版数字辞书,数字辞书遭受盗版的危险性非常大。当年光盘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被非法复制的不幸遭遇,辞书界人士都还记忆犹新。现在,数字出版可以有效防止整部辞书被非法复制。

消费者对辞书的正常使用,一般都是查阅其中的某些条目,而不是通读整部辞书。因此,利用与“云技术”相结合的数据库出版技术,是辞书数字出版的主要方向。在这种出版环境中,消费者可以从储存海量信息的在线数据库中选择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不能获取数据库的全部内容。

出版者可以把定稿的辞书内容进行数字化结构标引,建立基础数据库,并通过统一规范的平台管理和运营。目前,主要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以下简称XML)对数字内容进行结构化标引。XML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引工具,具有良好的自描述性、可扩展性等优点,可以对异质的多个数据源进行结构化,以统一的数据格式重现给读者。同时,标准化的数据库内容,便于实施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运用与云技术相结合的数据库出版方式,能使辞书的每个条目都相对独立地存在于数据库中,储存在出版者的服务器上。消费者使用辞书时,服务器的数据库搜索查询系统按照查阅需求,只把相应的一个或若干个条目的内容加密后发送到消费者终端设备,而不会显示整部辞书的结构和所有条目的内容。同时,出版者服务器发送的内容仅仅是临时性地进入消费者终端设备内存并在屏幕上显示,当消费者退出阅读界面后,内存中的信息即自动清除,不能长久保存。就是说,消费者通常不可能把整部辞书下载并保存到自己的终端设备上。此过程如图2所示。

这样,未得到作者或出版者授权的任何人就难以擅自复制某种数字化辞书的全部内容,甚至由于不能观看到整部辞书,所以连剽窃辞书的总体框架结构都是很难的。

相比纸质辞书或光盘版电子辞书经常被人轻易地整书复制的高风险,数字出版技术对辞书版权的保护无疑有巨大的进步。

三、数字出版能对辞书内容的部分复制进行有效监控

辞书中的条目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少量的副条(参见条)外,绝大部分正条能够对某个知识点或信息项提供相对完整的解释,具有知识自足性。所以,辞书条目常常能够独立使用,而依据某种特点选择一定数量的条目按一定次序汇编在一起,即能组成一部辞书。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以往的辞书版权侵权者大都是从若干部辞书中大量抄袭条目,然后重新编排一下,就将其作为自己“编纂”的辞书。

在数字出版中,辞书条目的内容是要按照消费者的查阅需求在其接收终端屏幕上显示的。这样,如果有人利用获得正常授权的机会,将屏幕上显示的条目内容逐一复制后粘贴到一个自己新建的文件中,那么,经过多次反复操作,岂不是仍然能够把某种数字辞书的内容全部变成自己能够掌控并随意使用的电子文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日常上网查询到的内容信息,往往都能用类似方法将之复制下来,然后保存为一个新的电子文件,虽然有时会丢失一些格式。

然而,目前数字出版技术已经可对消费者复制屏幕内容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如位于上海浦东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上海精灵天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数字出版物版权保护需求开发的软件系统,就能对消费者的复制行为进行控制。其中最为严格的控制,是不允许消费者对屏幕上出现的内容进行包括打印在内的任何方式的复制,甚至连一般计算机操作系统自带的或第三方软件提供的“截屏”功能、屏幕录像功能等,都被禁止。当然,考虑到消费者在进行研究、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的文献引用和搜集相关资料的善意需求(这属于著作权法允许的合理使用范围),这个数字版权保护系统也能够允许消费者少量复制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但是权利人(著作权人或出版权享有者)可以结合使用时间、操作次数、内容数量制定相应的授权范围。例如:对每天可以复制的次数、每次可以复制的字符数量进行自动控制,一旦某个消费者对某部辞书内容的复制超过限额,系统就自动不再允许复制。假如有人企图通过在许多天内多次复制的方法来获得一部辞书的全部内容,系统也能根据该消费者复制同一部辞书内容的总次数和复制字符总量等操作记录,及时发现这种恶意复制的征兆,并提出警告;如果该消费者继续进行这种恶意复制,系统就会自动取消其查阅、使用该辞书的权利。

允许消费者有限复制辞书的部分内容,既有利于消费者对辞书的参考使用,又能较有效地防范侵害权利人权益的不法行为。这可以说是数字出版对辞书版权保护的重要贡献。

四、数字出版便于查核辞书遭侵权的事实

辞书的使用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内容,而这些内容绝大部分是用文字表述的;同时,辞书作为出版物需要向社会传播,让公众能够认知其承载的精神文化内容,从而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从根本上说,只要允许他人看到辞书的内容,就无法避免被人复制。譬如:将屏幕上显示的条目内容逐一抄写下来或直接录入另一台计算机;组织许多人利用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访问同一部辞书,然后按分工在有限复制的额度内复制部分条目,再把这些条目汇总成书;分别登录访问若干部属于同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不同辞书,先将其中涉及某一分支领域的部分条目复制下来,再重新组合成书,等等。对类似的复制行为,显然,无论采用什么技术都不能绝对禁止。虽然复制者为此需要付出很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但还是能够规避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把他人的辞书作品据为己有。

可见,数字出版能够防范侵权者利用电子手段轻易地非法复制辞书,却无法禁止他们用比较原始的手段剽窃已出版的辞书,只是增加了剽窃的难度,并极大地提高了侵权的成本。因为看不到数字化辞书的现成词目单,侵权者仅仅为弄清楚某部辞书的收词状况,就必须将成千上万个字符作为关键字逐一进行查询,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而要调查一部纸质辞书的总体框架结构则几乎是轻而易举的。

数字出版技术虽然不能达到绝对禁止剽窃辞书内容的目标,但是,一旦侵权行为发生,在查核侵权事实上,与纸质辞书相比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发生过《语言大典》剽窃《辞海》若干附录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中许多条目的辞书侵权大案。因为涉案辞书都是纸质本,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为了查核清楚侵权的事实,曾委托许多专家花费数月时间对这些辞书的内容逐一进行人工比对并按内容的相同程度进行统计。最后,法院根据剽窃的事实依法认定《语言大典》确实侵权,并判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数字出版条件下,如果A辞书的权利人怀疑B辞书存在侵权嫌疑,可以先按A辞书的词目单(可集中于某一部类的词目,也可随机抽取各类词目)搜集B辞书中相应的若干条目作为样本,然后利用文本比较软件对比分析这些样本条目的内容,统计出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和基本不同的条目各占多少比例,从而大致上判断某辞书是否存在侵权的嫌疑。

经过样本对比基本确认B辞书有侵权嫌疑后,A辞书的权利人可以先申请对样本条目的来源、内容对比结果进行公证,然后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由法院责令侵权嫌疑人提交B辞书全部条目的电子文件。这时,A辞书权利人就可以利用文本比较软件比对B辞书中与A辞书所收词目相同的全部条目,并对软件统计出的相同程度为40%~80%(若条目中相同的内容不足40%,一般可视为属于合理使用的参考、借鉴)的那部分条目进行人工复核,主要是核查那些相同的部分是否属于条目的实质性内容,从而为法院依法审理、判决提供充分的证据。

可见,与完全由人工核查纸质辞书的条目相比,利用数字技术核查数字化辞书的条目内容需要花费的人力较少,而且速度非常快。此外,如果A辞书在发布前对每个条目都进行过数字水印技术(即在文字、图片等媒体材料中嵌入人类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隐蔽型版权标志)处理,而在B辞书相应条目中软件中检测到了相同的版权标志,那就为认定侵权提供了铁证,而且速度更快,核查操作也更便捷。

当然,对于印刷型的侵权嫌疑辞书,核查的过程会稍复杂一些。权利人需要先把相应辞书的样本条目转换成电子文件并进行人工校对,然后才能利用文本比较软件进行条目内容比对。当然,在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可以申请法院责令侵权嫌疑人提交印刷型辞书的电子排版文件,从而再对全部条目内容进行数字化比对。

谈数字时代的陶瓷研究产权保护 篇12

当今世界,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景德镇陶瓷学院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家陶瓷高等学府, 设立了中国陶瓷文献中心, 创立了关于陶瓷资料的数字图书馆, 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可以方便的下载有关陶瓷研究的图书、资料等信息。由于数字信息传播迅速、海量存储、复制质量可靠, 图书资料可以方便地传播给进入网络的任何人。与此同时, 它也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 尤其是版权制度、著作权制度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数字网络环境下既保护好陶瓷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又兼顾社会公众的利益、充分发挥陶瓷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在知识产权保护与文献资源共享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点, 是当前开展文献资源共享必须解决的问题。

知识产权是指人的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是一种无形产权, 具有专业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它包括:著作权 (版权) 、发明专利、商标、厂商名称等。根据陶瓷产品的特点, 陶瓷研究知识产品的保护除了是商标保护外, 主要应当包括陶瓷工艺配方、陶瓷造型设计、陶瓷美术、陶瓷机械研究成果等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

2 文献数字化过程中的陶瓷研究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职能是收藏印刷型、缩微、声像等模拟形式的文献, 为到馆的读者提供各种服务。而数字时代的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对象是数字化信息, 以网络为平台, 向所有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所谓文献的数字化就是传统文献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转化成二进制数码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加工、存储和传输, 在合适的时候还原成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文献的数字化只是改变了作品的形式, 并没有进行著作权意义上的创新, 因此数字化的文献的知识产权依然属于原著作权人。作品的数字化与传统意义的复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复制权是著作权所有者的经济权利之一, 作者有权许可他人以复制的方式使用其作品并获得相应报酬。

陶瓷研究中工艺配方、陶瓷机械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民间和陶瓷研究机构。对于民间, 主要是历史中形成或通过家族延续, 数字化图书馆将其成果, 需要加强平民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 提高其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陶瓷研究机构的成果则可以通过申请专利加以保护。陶瓷产品的造型设计主要是对陶瓷产品的外观设计, 是对陶瓷产品形态、图案、色彩的综合运用, 形成的具有美感的工业应用设计。工艺品外观设计是工业批量生产的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新颖的装饰性设计的发明, 一般要求设计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例如陶瓷花纸的设计。陶瓷美术作品, 种类繁多, 其中雕塑瓷和以陶瓷为载体的绘画最为典型的, 陶瓷美术作品包括在著作权保护的美术作品内。因此, 在陶瓷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 凡是没有征得原作者的同意, 就将其作品加以数字化或复制成数字化制品, 都构成对作者权人的侵权。

3 信息传播中的陶瓷研究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时代信息往往是通过互联网来传播、扩散。陶瓷资料数字图书馆资料信息的网络化传播, 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的特点, 而且读者不仅可以阅读, 还可以下载储存, 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的格局, 但是也给陶瓷研究资料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WTO版权条约》规定版权人享有包括因特网在内的作品传输权。未经版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将其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因此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传播陶瓷研究文献的过程中首先要向陶瓷研究成果的所有者签订版权协议, 明确文献使用权限、使用范围, 并向版权人支付相关费用。在使用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得的陶瓷文献资源时, 数字图书馆要提醒用户注意版权的保护问题, 强调文献只能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等。

4 信息服务中的陶瓷研究知识产权保护

创立陶瓷资料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广大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利用陶瓷资料数据库, 随着该数据库的广泛使用, 关于陶瓷研究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也往往随之产生。《版权条约》第五条规定:数据或其他资料的汇编,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只要其内容或排列构成智力创作, 其本身受到保护。陶瓷资料数据库的创作包含陶瓷研究者的智力劳动, 具有原创性。任何人使用陶瓷资料数据库都必须考虑数据库的版权问题, 不得侵犯创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5 结束语

随着数字时代陶瓷文献资源建设和陶瓷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陶瓷数字图书馆会产生愈越来越多的陶瓷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在开展陶瓷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加强对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 认真解决好信息服务过程中的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另一方面, 需要在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开展陶瓷信息服务工作, 并通过不断地实践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也希望立法机构要根据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断修订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使之顺应陶瓷行业的文献收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的新的技术背景, 以满足数字时代陶瓷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汉云.论网络浅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服务与知识产保护[J].图书馆, 2003, (4) :53-55.

[2]刘启满, 余承.浅析景德镇陶瓷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风, 2008, (12) :126-126.

[3]李蕴, 武晓耕.基础研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 (3) :170-173.

上一篇:货币政策传导下一篇:农作物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