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实践

2024-09-15

修复实践(共12篇)

修复实践 篇1

摘要:随着近年来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大量有害金属物质开始进入到环境中,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甚至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以及人民健康安全。基于此, 本文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角度切入, 针对其土壤修复技术及修复实践展开了探讨,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修复实践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政府对重金属污染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 很多这方面的学者开始利用示范工程针对重金属-植物-土壤生态系统进行相关研究, 获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见, 加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理论研究意义也十分深远。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城市垃圾、污水灌溉、工业废渣、大气沉降等方面, 其中污水中工业废水占有加大比例, 工业废水的成分比较复杂, 特别是采矿、冶炼及化工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降解的重金属, 成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1.1 大气污染

冶炼、电力及化工等工业在生产、运输过程中, 煤炭、石油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 大量重金属元素进入到大气中, 由于沉降造成了公路、铁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大量工程实验证明, 土壤重金属污染和Hg元素的累积存在密切关系。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利用土壤吸附性作用、植物介质吸收等相关方式进入到了土壤之中。

1.2 污水灌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当前工业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一阶段也逐渐显露出来, 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被排入河流中, 造成污水灌溉问题的出现。当前我国全年污水量高达630多亿吨, 污水灌溉抄表引发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由于灌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1.3 采矿、冶炼

当前工业矿区重金属污染情况严重, 采矿、冶炼中的废渣、废水排放以及重金属废弃物排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范围还会以废弃堆为中心逐渐向周围扩散。

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2.1 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植物、微生物从突然中将重金属移走, 或者转化成无害的状态。

2.1.1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是指充分利用一些具有对重金属具有超累积能力的植物, 将其种植在污染土壤中, 待这些植物成熟以后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利用植物将这些重金属移除土壤中, 达到修读污染土壤的目的。植物钝化、植物挥发及植物提取是三种主要方法, 其中, 植物钝化是指充分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使重金属活性得到降低, 减少重金属生物毒性, 避免重金属进入到食物链中, 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植物挥发是指利用植物度重金属进行吸收, 并转化成挥发的而状态;植物提取是指充分利用一些植物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吸收出来, 并将其转移到植物地面部分, 进而对其进行收割和处理, 以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目的。

2.1.2 微生物修复

所谓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吸附重金属, 并将其转化成低毒产物, 降低污染程度。微生物不能直接对重金属进行讲解, 但是却可以对重金属的化学、物理性质进行改变, 进而影响其迁移及转化。具体来说,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包括生物吸附、胞外沉淀以及生物累积等机理。因为细胞表面带有电荷, 而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对金属离子进行吸附, 通过吸附金属离子将重金属离子富集在细胞中, 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进一步降低重金属生物毒性。

2.2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主要包括化学淋洗和化学稳定固化两方面内容, 其中, 化学稳定固化是指将一些重金属固化剂加入土壤中, 对土壤金属及理化性质进行改变, 利用沉淀、吸附等作用来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而化学淋洗是指在外压或者重力的影响下, 将化学溶剂加入到污染土壤汇总, 完成固相与液相之间的转换, 再将溶解有重金属的溶液抽提出来, 对溶液中重金属进行处理。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逐渐深入, 对材料复合效应、材料环境友好性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 当前重金属稳定固化修复材料主要有磷酸盐、粘土矿物及无机矿物等。

3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践

Madejon等进行了为期6奶奶的大田试验, 利用风化褐煤、生物固体堆肥及糖酸盐等对大田进行改良, 从实验中发现, 一些改良剂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矿区土壤可以利用植物修复、原位化学固定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促进矿区植被恢复, 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径流损失和淋溶损失。加拿大Sudbury市在矿山开发及冶炼过程中受到了严重污染, 其30km2的土壤均受到了重金属的严重污染, 利用添加生石灰、有机肥的方式, 使得该地区的植被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与常规技术相比植物修复的治理成本较低, 据相关报道指出, 针对一块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为期5年的治理, 利用植物植物修复技术其成本大约为25万美元, 常规治理费用却需要66万美元。

近年来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开始针对矿区污染土地植物修复展开了研究工作, 当前在工程应用上也获得了一定成效, 一些植物修复技术开始得到了实际应用, 并进入到了产业化推广应用的阶段。2000年欧洲、北美植物修读技术已经在市场中占到4亿美元的份额, 2005年, 进美国的植物修复技术就已经在市场中占到了25亿美元的份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植物修复技术将会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环保产业。

我国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重大金属污染事件, 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安全直接相关, 因此, 展开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 对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当前取得的修复成果与我们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 因此, 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继续对低成本的、实用的技术进行开发, 并将其应用到大田生产实践中去。

4结语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是当前国内外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热点。近年来, 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化学稳定固化修复等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 尚处于局部应用试验阶段。从总体上来看, 因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种类较多, 单一修复技术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因此, 有必要将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结合起来, 各种技术的组合可以从空间、时间上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起到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凌辉, 谢水波, 唐振平, 刘岳林, 周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及其在几类典型土壤修复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 2012 (1) :118~122.

[2]曹心德, 魏晓欣, 代革联, 杨永亮.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及其化学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学报, 2011 (7) :1441~1453.

[3]宋云, 尉黎, 王海见.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选择策略[J].环境保护, 2014 (9) :32~36.

[4]田伟莉, 柳丹, 吴家森, 王立江, 陈昆柏.动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 2013 (5) :188~192.

修复实践 篇2

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其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湖区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6月27日,我校万名大学生聚集在学校水文化广场,精神抖擞地参加“万名学子下鄱湖,国家战略献智慧”——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出席仪式并讲话。整个活动从7月开始至9月结束,一方面,重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文化旅游、村镇规划、经济发展、水质污染等主题,设立5个重点项目,组建100支大学生小分队,进行集中式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全校一二三年级大学生深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开展分散式社会实践。

鄱阳湖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湿地和候鸟栖息地,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鄱阳湖生态修复,关系重大,但任重而道远。” 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节能降耗减排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建设。同时,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鄢帮有认为,由于鄱阳湖区点源、面源污染仍然比较严重,要从根本上实现对鄱阳湖的生态保护、修复,既要整合国内资源,调动地方政府、民间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参与,也要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交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鄱阳湖是江西省亮丽的生态名片,但目前这张生态名片正面临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如何修复鄱阳湖生态,成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程中亟待破解的课题 如何修复鄱阳湖生态,成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程中亟待破解的课题。江西省科技厅厅长王海认为,建 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要先行,通过科学技术引领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

科学修复湿地生态系统重现盎然生机。在鄱阳湖北岸的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排上许家自然村,一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景象展现在眼前:一个用栅栏围起的圈子里,到处是绿油油的青草,春意盎然;栅栏外却斑驳陆离,几棵湖草点缀在堤坝上,用脚踩上去竟发现到处是细细的沙子。排上许家自然村党支部书记陈亮生介绍,该村世代临湖而居,沿鄱阳湖的一片湿地曾是他们养牛养猪的天然牧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与规模养殖业的兴起,潘阳湖湿地功能严重退化,几乎寸草不生,并出现严重沙化现象,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这一情况引起江西省科技厅的高度关注。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经过调研,2007年将排上许家自然村确定为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示范点,投入巨额资金,把土地分为沙滩地植被恢复区、滩地植被群落恢复区、水生植被修复区、自然保护恢复区,逐一进行治理开发。都昌县副县长曹达洲介绍,在南昌大学专家的技术支持下,该项目课题组指导村民在水边种苏丹草,既可恢复湿地植被,还可用作鱼饲料;在水塘中种野菱、茭白、莲藕等经济作物,既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净化已富营养化的水体;在斜坡地上种南荻,不仅可提高河湖蓄洪能力,还能改善周边地区气候环境、净化水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一天一天过去,荒芜的滩涂再次布满绿色,湿地再次回到村民身边。“滨湖地区搞湿地修复和农业开发,要讲科学,过去我省曾走过弯路。”省科技厅副厅长王晓鸿说,比如,一些县在鄱阳湖湿地种植杨树百万亩,由于杨树会改变湿地性质,使湿 地旱化,反而破坏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鄱阳湖洲滩湿地面积达2787平方公里,推广这种湿地生态修复模式,我们大有可为。”

沙山沙地植绿种草将沙山变绿洲。在都昌县多宝乡,一项对沙山沙地的治理工程更引人注目。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沙子一直占据上风,呈现出“沙进人退”的格局。“江南沙山沙地治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主要是栽下去的绿色植物成活率不高,耗财耗时还不讨好。”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鄢帮有表示,当务之急是要把风沙固定住,不让它再移动。根据多年的技术实践,该项目课题负责人、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郑林决定在试验点推行乔灌混合种植新模式。“紫穗槐属豆科,耐酸,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在湿地松林下套种紫穗槐,两者的成活率非常高,并解决了沙化地缺少营养元素的问题,促进草本植物生长。”郑林这样解释他的计划。短短几年时间,昔日的沙山已经披上绿装,植被覆盖率达到80%,生态功能与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受益于此,2009年,治沙示范区水稻增产11.2%,棉花增产10.4%,人均纯收入达到4684元,增长33.8%。

猪场粪水变清水破解污染难题。畜禽粪便、农药残留、农村污水,诸多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鄱阳湖涉及面积最广、危害最大、治理最难的生态难题,猪场粪便更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最大的难题。还鄱阳湖一湖清水,修复鄱阳湖生态,就必须治理好鄱阳湖周边诸多养猪场粪水。位于星子县泽泉乡的江西御景养猪场生猪规模超过1.5万头,每天产生数十吨猪粪。经过科学治理,“花了50多万元建污水处理系统,让猪粪变成清水,是值得的。”养猪场所属的江西御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于学海说,2008年,因为污 水造成周边农田歉收,农民纷纷索赔,让养猪场疲于应付甚至面临关闭,现在既不用担心影响与农民的关系,也没有破坏生态环境的心理负担了。为了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在治理规模化养猪、高密度水产养殖等点源污染的同时,江西科技、农业等部门也开始尝试将治理的矛头指向农药化肥残留、农村生活污水等农村面源污染。这也是鄱阳湖区涉及面积最广、危害最大、治理最难的生态难题。如今该养猪场已成功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南昌大学教授万金保是这项课题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经过刻苦攻关,终于找到“让猪粪变成清水”的办法。据介绍,他们采用的是厌氧处理、活性污泥降解净化、人工湿地沉淀的生态处理模式。收集的粪便经过抽干、压缩后,粪干存入仓库保管,粪水注入厌氧反应器。在这一过程中,粪水变成废水,同时产生沼气,沼气用于发电,实现能源全部自给,废水流入活性污泥降解池。污水沉降之后变成净化水排出池外,进入梯级人工湿地层层净化,然后流到山脚下的大水塘,再经过一两个月的沉淀,最后流入下游供农业生产。星子县科技部门去年10月开始在温泉镇金家垅村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方法,将全村的生活污水通过“三级湿地”处理后再流入池塘,大大改善了村庄生活环境。在星子县白麓镇桥下李村,我惊喜地看到,通过反复研究,科研人员探索出一个全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消纳的多水塘——人工湿地耦合系统生态处理模式。这个小村庄的所有污水,通过生态治理的方式,得到有效净化,农村不再污水横流,流入鄱阳湖的水是清清亮亮的,最大限度限制了农村面源污染对鄱阳湖的生态破坏。

修复实践 篇3

关键词:馆藏瓷器;修复;实践

瓷器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瓷器本体易碎,然而有色容易脱落等特点。所以如何修复瓷器显得尤为重要。

瓷器修复的方法有以下步骤:

一、古代破损瓷器的修复工艺

1.检测和记录

检测和记录是修复工作的第一步。对瓷器的检测主要包括确定瓷器成分,检验瓷器损伤情况,由此来确定最好的维修方法。检测首先要检查要修复瓷器的胎质和外部特征,对瓷器的受损情况作记录,尤其要注意记录瓷器修复前的影像资料,这可以和修复后的瓷器的图片影像资料做对比来检验修复的效果。

检测仪器对检测瓷器很有帮助。电子显微镜的显示屏可以观测需要修复的瓷器的细部特征。强紫外线灯照射可以判定瓷器的修复部位以及检测修复效果。

2.清洗。对于古物清洗起来方法大同小异,与青铜器清洗工艺类似。①第一步是用干净的水去除清洗较大颗粒杂质,比如说,泥巴,沙石等。然后再和洗洁精混合配成稀溶液清洗表面沾染的油腻、污垢和断裂碴口。必要是要进行人工清洗。清洗工具有刷子、竹签、小刀等微小器具。②机械去污。就是用微笑超声波或者电动刻字笔等机械手段对瓷器上附着的物体进行清除。③化学去污。用稀盐酸或者甲酸把陶瓷壁上的碳酸钙等清洗下来。④对于“冲口”和“炸底”的清洗,把棉花搓成一个条形,蘸点水于两侧防止一撒手棉花又变行,然后把棉花覆在“冲口”、“炸底”上,将浓硝酸滴在棉花上,饱浸度为80%—90%即可,用塑料薄膜密封上,第二天开封,可以重复以上操作。还有些冲口可以用消毒液来浸泡。需要注意的是:曾经修复过的瓷器不能重复修护,可以通过加热,再加入少量的碱就可以软化拆洗。不能用强酸和强碱洗釉上彩,以免脱色。

3.拼对。按顺序编号并贴条。

4.粘接。有些损坏程度非常高的瓷器,只能选择粘接强的强、抗老化能力强的高性能的粘接剂,想要修复出质量高的瓷器就要选用固化时间适当的粘接剂,按照制定的方案有条理的进行粘接,有的可以从底部开始粘,有的从口沿开始自上而下粘,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到每块不能有一点差错,因为一旦有了缝隙就不会粘得那么严密,还有一点就是胶不能涂得太多,有了多余的胶要立刻用丙酮擦去,合对时要增加压力,增加严密性。

5.补配。补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石膏补配、树脂补配、瓷配瓷修配、环氧树脂补配、瓷片补配、软陶补配、烧瓷牙材料补配等等,这些都是对瓷器有残缺的地方进行修复的方法。根据瓷器损坏程度的大小都有适合的补配方法。比如壶的嘴和把受到损坏,我们就用瓷配瓷的补配方法来还原其本来面貌。烧制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壶,做旧后在粘接在古陶瓷上。用石粉、补牙粉、瓷粉等于AAA胶结合,对缺损的瓷器进行修复,可加入与釉色相同的颜料。有些残缺部位用软陶,捏塑成型后加热烧成陶质后刮腻子即可。

6.刮腻子也叫打底子。它是对粘接过程的一个再修复。粘接过程中会留下很多细小的缝隙,我们要通过刮腻子来将这些小的缝隙填平,这就要使用附着力强的涂料与适量的填充料混合做成填补料。用小牛角刮刀一层层地刮涂到缝隙处,每刮一次都要等其干燥后用砂纸打磨。重复此过程直至填平为止,填平标准就是用手触摸的话手感光滑即可。

7.作色。作色是整个修复过程中最能看出修复效果的一个过程,修复调配的颜色与原来颜色对比可以看出的瓷器的作色成效,现在的作色效果比较好的归属香港、日本等地产的,国内的涂料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国产的涂料主要是以丙稀酸快干色涂料为主,掺与其他颜料一起使用,这种涂料有附着力好,耐老化强度高、光色鲜明等优点。下面是详细的作色步骤:①单色釉:把硝基漆和乙酸乙酯一起调匀,然后准确的上好颜色,一般来说可以用传统曲方法,也可以用喷枪来完成:1)传统曲方法:首先要试涂一下,调至涂料的颜色与釉色完全一致后才能上色。上色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用毛笔涂抹,在一个是弹染。再后来抹上丙稀罩光漆上釉。2)喷枪。现在有一种对于小型器物或修复细小的部件采用的一种机械操作方法。喷笔的原理与传统方法类似,之前要试色,然后喷上颜色后再喷上丙烯漆上釉。②釉下彩:如果瓷器的破口处于彩绘处时,则需要在釉下上色,补充彩绘。③釉上彩:将釉下彩填满后,再涂上丙烯漆,这样可以增加漆器光泽度。

二、瓷器作旧

陶瓷器物作旧的修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光泽处理 古陶瓷随着环境、日光、风雨等长期作用光泽度发生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出土的文物由于长时间存于地下,特殊的环境会使瓷器出现特殊的光泽。这是在地下自然形成的。有些瓷器在地下时间长了,它的表面还形成了一层极薄的膜,观其釉色有一种散光现象,这类问题我们可以用抛光打蜡的方法来完成。先打蜡,后再抛光,可以使其颜色恢复如初。

2.锈蚀制作 陶瓷器往往经过长时间甚至千百年的传承辗转,也有从土里挖出来的久远饰品,他们的釉面表层都存有各种变化,在瓷器物上会有年代悠久的象征。常见的有:土锈和银釉,土锈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沉淀或者铁红,以及碱式碳酸铜等。土锈,是由于陶瓷器长期埋在地下,土中水分与酸碱盐的侵蚀,在器物表层会有一层坚硬的泥土存留;水绣,器物长期埋在土里,受到土中碳酸钙镁盐类及氧化铁,碳酸铜等物质的侵蚀,瓷器的表面会有一些不同颜色的沉淀物。我们采用云母粉加硅酸钠刷涂。银锈我们可以采用水与银粉混合喷刷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做出来的效果比银釉还要逼真,就是银镜反应,方法是用甲醛葡萄糖等还原性物质与银氨溶液起反应,效果好于直接混合喷涂。

参考文献:

[1]王敬.浅谈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J].科技风,2010(17).

[2]胡东波.瓷器粘接强度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3(01).

浅谈口腔修复生产实习教学实践 篇4

1 口腔修复实习生临床常见的细节问题

仪表仪容不合要求。衣帽整齐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示人, 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和敬业态度, 也是一所医院门诊感染控制的需要。临床上常见实习生帽子没完全遮住头发, 指甲过长或染浓艳的色彩, 口罩挂在胸前或将连帽衣服的帽子放在工作服外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直接造成了病人对这些实习医生形成不良的第一印象。

与病人沟通交流缺乏技巧。实习生面对病人时缺乏询问病情、收集病情资料的技巧, 无法掌握病患的关键信息;对病人提出的问题, 表达不清, 或过于专业或过于口语化, 让病人听不懂, 造成医患沟通不畅, 难以得到患者的信任, 甚至遭到拒绝治疗;有的实习生在病人叙述病情时, 心不在焉, 做着无关紧要的事情, 语言过于简单, 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关注, 使病人误认为医生对他的病情不重视, 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因此, 实习医生与病人交流是否顺畅, 是否能针对不同病人使用恰当语言和身体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不卑不亢, 因势利导, 用恰当的比喻说明复杂的问题, 是影响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技能。当实习生和病人沟通后制定治疗方案的同时, 应该和患者签订临床治疗知情同意书, 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的过程、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临床操作中缺乏自信心, 不熟悉操作程序。由于实习学生刚从实验室进入临床, 操作对象由模型转变为患者, 因此在开始操作时总是不确定方法是否正确, 在治疗过程中反复请教教师, 表现出没有自信, 这样会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另外由于操作过程不熟悉, 在治疗开始前对治疗中所需要的各类物品准备不完备, 治疗过程中对常用器械、用物使用方法不熟练等。这些细节体现出实习医生对治疗程序掌握不熟悉和使用医疗设备不熟练。由于刚进入临床实习, 在操作中缺乏经验的总结及操作技巧, 导致临床操作时间相对较长, 这样一方面要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争取患者的配合, 另外一定要加强临床操作的理论学习及实践培训, 提高操作水平。

治疗过程中疏忽细节。口腔修复的整个操作过程均在口腔内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如在牙体预备的过程中, 高速运转的涡轮机如果定位不稳, 支点移动, 车针会划伤患者的粘膜或者舌头, 给患者带来损伤。又如在试戴修复体的过程中, 尤其是后牙冠、桩试戴或粘结时, 不慎滑落可能会造成误吸、误咽;传递治疗用物及粘结剂时, 实习生如不注意传递区域的选择就会掉落到病人面部;麻药注射前或其他操作如牙体预备开始前, 不注意做病人全身健康和过敏史评估等, 也许就是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很小的细节, 它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修复过程及最终结果。

自我防护意识差, 交叉感染防控意识薄弱。口腔修复门诊患者多, 流动性大, 治疗时医患需近距离接触, 且大部分操作在口内进行, 唾液和血液飞溅使医务人员直接接触, 容易造成口腔医务人员成为易感高危人群。另外, 口腔操作多以侵入性为主, 增加了被污染器械刺伤概率, 加大了职业暴露的危险[1]。因此, 临床医师的防护非常重要。实习生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主要来自:被接触感染物而没适当消毒的锐器刺伤, 如, 局麻注射针刺伤、探针及车针刺伤、蜡型及个别托盘等制作时被雕刀等利器划伤等;没带手套或手套破损直接接触病人血液、唾液;不注意个人防护, 衣帽、口罩、手套不合格, 不带护目镜;不注意洗手;还有戴手套后的手触摸防护区外的公共区域、在公共区取物、操作电脑、写病历、查看牙片等, 这些看似小的细节严重影响了交叉感染的防控, 对病人及医护人员造成潜在的感染威胁。

2 口腔修复实习生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加强临床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对进入修复科的实习医生, 要进行一周时间的常规岗前培训及临床观摩。内容包括:熟悉科室环境、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实习医师职责、明确仪态仪表要求、掌握紧急情况下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 误吞、误咽等的紧急处理, 熟知门诊感染控制、隔离防护制度, 进行消毒灭菌知识、常用器械使用方法、各种粘结材料及印模材料调拌技术、牙椅使用方法、诊疗过程中正确的坐姿等培训, 以及针对修复科患者特点及交流内容开展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技巧方面的讲座。要求实习医生面对病人具有严谨的职业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通过观摩, 直观了解带教医师和护师的临床操作过程, 尤其是非技术性细节的处理, 加深印象, 从而为以后自己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正确引导学生, 协调医患关系。在生产实习过程中, 实习学生对病人进行仔细全面检查后, 告知病人口腔实际病患或正常情况, 以及适合做什么样的修复治疗, 可以提供几种治疗方案供病人选择, 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 治疗费用多少, 治疗时间及修复治疗后的预期效果等, 待教师查看病人后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和步骤。带教护师可以协助实习生对病人疑惑进行必要的解释答疑, 当患者对实习医生产生不信任的疑虑时, 可以告知患者实习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会认真负责, 而且整个过程由教师严格把关, 保证治疗质量, 这样就容易取得病人理解和信任, 为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开始治疗操作后, 除非期间遇到特殊情况、不确定因素, 否则按照之前拟定好的治疗方案进行, 最后教师再次确认、把关, 这样病人对治疗操作比较信任, 认为实习医生心中有数, 对操作结果比较放心, 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对于一些前来咨询的患者, 在为他们作解释时, 一定要对病情先做了解, 而不单靠病人叙述就告知病人治疗方法、费用等, 以免影响他们的日后治疗。病人在与学生交流时出现异议、情绪变化、激动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协调、解决、安抚, 及早将一些潜在的纠纷消除。

协助带教教师, 保证医疗安全。临床工作中护理教师应注意巡视、观察, 发现不规范操作及时制止, 告知带教医师一同纠正。指导实习生正确调节病人的体位和治疗椅位:下颌操作, 使下牙颌面与地面平行, 上颌操作时, 上牙颌平面与地面大约成45°角或稍后仰, 注意勿将咽喉部置于口腔最低位置, 避免患者产生恶心、呕吐。在进行后牙区的冠、桩、活动小支架等修复治疗时, 要强调实习生在做这些操作时为什么要精力集中, 手持桩、冠、义齿等要稳固, 手套或牙冠外如果粘有唾液、水变得湿滑时, 一定要将其擦干或吹干, 以免误吞、误咽。调试桩核时, 可在铸造留下的小持柄上栓牙线, 并将牙线另一端留置口腔外, 待调试、粘结完成后, 再将持柄打磨掉。治疗中传递用物、粘结剂时, 避开病人面部, 防止意外伤害;不良修复体拆除前、麻药使用前, 提醒学生评估病人全身情况, 过敏史, 避免发生意外。

加强交叉感染防控意识。通过进行有关专题讲座及实践培训,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习惯, 经常正确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可有效阻止外来菌感染和传播, 这是最简易可行而又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2];正确区分公共区域、治疗区域的不同操作要求, 正确使用消毒物品、清洁物品、正确处理污染物品、利器、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等。

通过临床带教中对这些非技术细节不断强化和持续改进, 护理带教在实习生临床实践技能及素质教育方面,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并在教学组长带领下, 与带教医师一起, 通过改进带教方法, 创新带教模式, 多途径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带教效果, 使学生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

摘要:就本科生在口腔修复临床生产实习过程中, 在实践操作、医患沟通、感染控制等方面常见的一些护理细节问题及其对诊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以期通过护理教学的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及临床诊疗水平, 使医学生达到良好的生产实习效果。

关键词:口腔修复,护理实践,细节培养,医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莉莉, 卢爱工.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4) :418-420.

修复实践 篇5

摘要: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因在不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义齿修复而产生并发症的情况,游医们通过快速的方法、低廉的材料制作的义齿不但使修复体在短期内丧失功能,而且易导致黏膜受损、感染及恶变,并对后期的再次修补十分不利。本文以我院1月至1月间收治的所有被检出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情况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修复体类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探讨针对此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治疗处理办法,以期对规范口腔医学治疗环境,提高民众口腔卫生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义齿修复;并发症;口腔医学。

本文以我院201月至201月间收治的所有被检出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情况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就诊因素、不良修复体类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探讨针对此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治疗处理办法,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分类

本文以我院年1月至年1月间收治的所有被检出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情况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人,女性46人,平均年龄(29.7±5.8)岁,义齿数目1-6颗,平均(1.98±0.61)颗。所有患者均有院外治疗经历且均因治疗后出现相关并发症而就诊。根据相关文献成果及临床经验将患者修复体分为4类,最常见的为结扎式,共39例,一般用股0.2mm结扎丝以“8”字形结扎于缺隙两侧基牙之牙颈部,中间用白色自凝塑料填塞,在两基牙邻缺隙倒凹侧区固定,有时会有部分基托。卡环型有21例,相比于结扎型,卡环型用0.8mm的钢丝弯成卡环作为固位体,比结扎型设计合理,但自凝塑料无法自行摘戴。老年患者或有牙周炎时多采用锤造型,用锤造式的金属粘帖在牙齿的舌侧或颚侧,使上下颌牙齿组成一个整体,虽然牙齿不会脱落,但粘性材料填塞了牙齿四周,使牙齿间易滞留食物残渣,这种情况在本文23例锤造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另外15例为戴环型,此类方法由于不做基牙预备,会使基牙外型过大,凸度不良,易于引起龈缘的炎症甚至萎缩[1]。

2、不良修复体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不良修复体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炎症、牙槽骨吸收、基牙松动疼痛、继发龋、口腔异味及恶变等。本研究中,有53例患者发生黏膜炎症,占总人数的54.1%,炎症主要发生在覆盖区黏膜处,主要是由于义齿无法完成自洁,而患者又不能自行取下清洁,导致义齿覆盖区域食物残渣积聚,黏膜红肿,有组织增生及出血倾向。本研究中,32例有牙槽骨吸收情况,占总体32.7%,这是由于没有基牙及黏膜支持,义齿不能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导致缺隙处压力过大,牙槽骨发生吸收。本研究中,有31例患者有基牙松动疼痛情况发生,其发生机制为基牙选择不当,未考虑基牙周围牙周的代偿能力,如缺隙过大,会导致基牙受力大,加之菌斑、牙石等大量沉积,造成牙周病,致使基牙松动疼痛甚至脱落。同样由于菌斑和牙石的沉积,会造成基牙邻面发生继发龋,且早期不易被发现,本研究中有30例患者发生继发龋,且皆为深龋、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另外本研究中有25例患者是因为口腔异味就诊,而几乎所有病例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口腔异味情况,这不仅与口腔清洁差有关,还与自凝塑料的聚合强度及性状有一定联系。本研究中有两例患者被诊断为口腔鳞癌,可能为口腔黏膜长时间炎症刺激致癌变。

处理不良修复体的唯一方法就是立即拆除[2]。针对不良修复体的类型有不同的拆除方法。固定钢丝及自凝塑胶牙做成的不良修复体拆除时应先将基牙颈部用高速涡轮机把钢丝磨断,用止血钳和涡轮机相互配合,将间隙中的自凝塑料逐一去除,最后使用去冠器敲除不良修复体。对无缝冠锤造固定不良修复体应先用涡轮机将无缝冠颊面磨穿,使无缝冠后桥在分成数个小单位的固位体之后,用破冠钳逐一钳除。操作时注意手法,不要累及基牙,Ⅱ度松动以内的基牙应被保留。同时,在拆除不良修复体时医生也要做必要的防护,以免受自凝塑料碎渣飞溅致伤。在拆除后3个月内,处理相关并发症,在确保并发症完全消失后,方可考虑再次进行义齿修复。对有癌变的患者,如未发现淋巴转移,则立刻行手术切除病灶处组织,如发现淋巴转移,则应转院至相关医院继续治疗。

3、口腔修复中的体会

口腔修复是一门建立在口腔生物学、材料力学及医学美学等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本研究所涉及的病例通常来自于农村及外地务工人员,其经济能力较低且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在选择路边诊所进行治疗后,出现诸如黏膜炎症、牙齿疼痛松动等并发症时又多次前往诊所处理,在医治无效的情况下才来正规医院就诊,事实表明,其医疗花费并不比开始即到正规医疗单位就诊低,因其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麻烦,且十分不利于再次修复。

通过本文中98例病例,我们归纳口腔不良修复体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从设计上来说,将活动义齿修复的方法应用到固定修复上,这里问题主要出现在自凝塑料的应用上,自凝塑料是一种高引发剂,其能快速引发聚合的低分子量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体,在聚合体中仍存在部分塑料单体,其降低了聚合体的强度并引起异味。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不良修复体往往没有牙槽骨支持,黏膜因受压而发生损伤且不易恢复。不良修复体往往又不易清洁,易继发牙周病和口臭。塑料在口腔里聚合凝固的过程及其粗糙的制造工艺,更是对口腔卫生的严重损害,以至于相继发生口腔黏膜损坏感染、组织增生、癌变等病理过程。作为口腔医学工作者,我们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现场咨询及健康促进活动,帮助人民提高对口腔卫生的认识,满足人民的口腔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John S.Patient-fabricated denture prostheses: a clinical report[J]. The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7,423-426.

修复实践 篇6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5期,题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减源-拦截-修复”(3R)理论与实践”,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永红博士,通信作者为杨林章研究员。该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863”项目。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农业“绿色革命”,通过增加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投入有效地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但是,这种高投入的农业也对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进入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物增加。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的积聚和固体废弃物等管理落后,以及水冲厕所的普及,也造成了散排污水的增多,这种分散式污水最终也进入了土壤和水体,从而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蓝藻“水华”等生态危害。

当前,虽然国内外开展了很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例如缓冲带的构建、化肥管理等,这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技术层面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难以实现长期的有效控制。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建设的农业面源控制工程,很多时候结构单薄、体系单一、主次矛盾不分,造成控制效率不稳定、运行成本偏高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结合30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实践,提出了用于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建设的3R理论。

3R理论(减源-拦截-修复),即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实现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人居环境和意识形态相和谐发展为目标,从源头减少污染物质的输入,在污染物迁移过程中,利用生态工程措施削减污染物质浓度,然后利用生态修复技术,重建整体农业生态系统。

通俗地说,“减源”就是通过技术措施,在保证农业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向农田排放,减少农业固体废弃物乱堆放等等

“拦截”就是利用生态工程措施,如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复合生物反应器等,在农村农田的沟、渠、塘等集水区净化污水,或者利用土壤改良剂,将过量的氮磷等养分固定在土壤中,使其不能向水体流动。

“修复”就是通过种植一些大型的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恢复水体和陆地的植被,营造出一种可以为其它动植物生存的环境,包括提供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使得所有的动植物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很好的生存。

“减源”、“拦截”、“修复”三者的关系式阶梯式的,只有当前一步骤顺利实施后,后续的工程措施才能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3R的高级形式是4R,即在“减源-拦截-修复”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再利用”,就是将农业生态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当成资源再次利用。比如,将秸秆还田,农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等。

为了更好的说明3R理论的指导效果,过去几年分别在太湖和滇池流域的典型农区开展了工程示范研究。

以太湖流域宜兴市大浦镇(20平方千米)的水网区为研究对象,以“减源、拦截、修复”为示范工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开展了为期3年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入湖河口控制断面与河网生态修复区的水质比示范工程建设前提高一个标准等级。原本退化的生態功能正在好转,如水生生态系统的污水净化能力提高。并且整个生态系统尤其是水生生态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物种转变成了多种植被群落,如芦苇、茭白、菖蒲、黑藻等,河道和河口水质明显变清(冬季大部分河流水质清澈见底),为水生生物的栖息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出现了多种有益浮游动物。说明示范区生态系统状态已经基本好转,生态系统正处于向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滇池流域的金家村(约0.7平方千米)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区。90%以上耕地种韭菜,施肥量是国内平均施肥量的2~3倍。基于3R理论的示范工程建设运行后,在考虑土壤养分释放和施肥量减少的情况下,每天向下游水体少排放磷2.9 公斤,氮29.7公斤。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韭菜种植扩展到了韭菜、玉米和鲜花以及一些家常的蔬菜。尤为重要的是,在生态沟渠的末端发现了四种新的底栖动物。说明按照3R理论指导的示范工程实施后,农业生态系统正在向健康方向发展。

浙江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 篇7

浙江省濒临东海, 为季风频繁活动地带, 湿润多雨, 陆地面积10.18万km2, 山区丘陵占全省陆域面积的70.4%, 平原占23.2%, 河流湖泊占6.4%。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 600 mm以上, 平均年降水日数在140~180 d之间。丰沛的水量, 多山的地貌, 形成众多的河流。自北至南有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主要水系, 以及众多的独流入海和流入邻省的小河流, 总长度为6万多km, 按全国水系划分, 除苕溪、运河水系和个别流入江西省的小河流属长江水系外, 其余均属我国“东南沿海诸河”, 这些河流均在本省注入东海;除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外, 其余都发源于本省。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省境内流域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47%,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在浙北和滨海地区, 有一大片由河湖和浅海沉积形成的平原, 区域内河湖相连, 水网密布, 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河网水系, 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2 河流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体污染严重

全省河流水质监测站点选用155个, 评价河段总长度3 366.6 km。在全省评价总河长中, 以年均值评价, 属地表水Ⅰ~Ⅲ类水的河长2 102.7 km, 占评价总河长的62.5%;属地表水Ⅳ~劣Ⅴ类水的河长1263.9km, 占37.5%, 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平原河网85%以上的水域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大多为Ⅴ类或劣Ⅴ类, 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内河也低于Ⅴ类。主要水系的干流多为Ⅳ类或低于Ⅳ类, 水体普遍富营养化。嘉兴市各河段水质全部超标, 以Ⅴ类或劣Ⅴ类水为主。台州全市近50%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2.2 河道淤积问题突出

据调查统计, 全省河道淤积总量约20亿m3, 其中主要江河干流普遍淤高0.5 m以上, 严重河段高达2.5 m以上, 平原河道平均淤高0.6 m以上。杭嘉湖平原河道平均淤积0.7 m, 总淤积量3.94亿m3, 占全省总淤积量20%。

2.3 河网水面面积不断减少

“农业学大寨”时期, 浙江省把湖河围填成田的情况不少。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过程中, 交通建设、村镇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河道情况相当普遍。据典型调查, 从1971年至1998年, 温瑞塘河水面被填塞面积达39.2%, 正常蓄水量减少30%。宁波全市河网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强减到了90年代末的6%以下。台州全市解放以来河道水域面积已减少了16.2 km2, 约占原水域面积的11%。

2.4 河道“三化”现象较多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以往河道整治使用的基本材料是水泥、钢筋和石块, 河道整齐划一, 满足了行洪排涝、交通航运、供水灌溉等方面的功能需要, 很少甚至基本不考虑河流生态问题, 河道“三化” (河流平面形态直线化, 河道断面几何规则化, 护岸材料硬质化) 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幅度降低, 造成河流生态环境逐步恶化[1]。

2.5 河道护岸植物种类少, 外来物种比重大

据调查, 在有植物护岸河长达1 km以上的河道上, 种植的植物不到10种, 植物种类和层次简单, 难以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人工种植的外来植物种类比重大, 适应性差, 据调查, 近100个河道样地中人工种植的植物 (不包括农作物的种类, 如茭白、菱、玉米、大豆等) , 总数为67种, 其中42种不是当地的乡土植物, 占62.9%。外来植物不仅适应性差, 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而且有的外来种有很强的生物入侵能力, 应用不慎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3 河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浙江省河流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分析原因主要是:

3.1 各种污染物任意排放, 导致水体污染

由于城镇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许多地方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污水管道系统, 有些住宅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 有的则通过雨水管排入河道。工业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特别是污染严重的众多的小制革、小化工、小造纸、小电镀、小豆腐作坊等“五小工厂企业”, 没有专门治污设备和措施, 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农业耕作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河道沿岸家畜养殖场, 猪、鸡、鸭等粪便及有机废水、众多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入河, 导致河水有毒物质和有机物含量增多。两岸垃圾和农贸市场的污物入河, 废旧物品堆放在河边, 污染物种类多, 对水质影响很大。餐饮、理发、娱乐等三产企业废水, 加速河水发黑发臭。鱼类大量死亡, 水草、杂草生长旺盛, 腐烂后淤积河底, 污染水体 。

3.2 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 淤积河道

(1) 不合理砍伐山林、全垦造林、坡耕地种植、坡地开垦等现象, 造成水土流失, 淤积河道, 抬高河床。

(2) 修路、开矿、建房等生产建设活动, 将大量砂石和废弃物任意弃于河道上游或两岸, 甚至直接倾倒于河内, 特别是山区公路多沿河修建, 大量弃渣沿河堆置, 造成河道严重淤积。

(3) 平原河网土质岸坡在船行波频繁长期冲刷下, 岸坡坍塌, 形成河道淤积。

(4) 在河道中人为设障, 违法占河, 缩小河道断面, 形成“瓶颈”, 降低了河道流速, 加剧河道淤积。

3.3 经济社会发展, 填占河道现象严重

浙江省土地资源紧缺, 人多地少, 侵占河道便作为赢得土地的途径, 大量围垦自然滞洪的洼地、湖泊和河道, 用于开发区建设或耕作, 或建立新居民区。不少小河道未纳入河道规划内容, 填占审批具有盲目性。一些位于城市和发达城镇的河网, 由于造房、修路等建设活动, 任意占用、填埋, 建筑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倒入河道, 侵占水面面积, 致使许多河道缩窄变浅, 减少了河网的调蓄容量。

3.4 野生植物群落缺少保护, 不利于河流生命健康

据调查, 一些河道两岸植物群落多数是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群落, 它们物种丰富, 层次结构合理, 生长旺盛, 抗逆能力强, 是我们今后应用植物措施建设生态河道的基本模式。但在调查中发现, 人们对野生植物群落的保护认识不够, 人为开垦种植、砍割作燃料、过渡放牧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河流生命健康。

3.5 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浙江省不少地方的河道仍然是城乡分割管理, 与河流的流域性、系统性不相适应, 不利于河道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河道管理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 管理手段落后。由于政策处理经费不足, 河道管理范围普遍没有确权划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难度很大。

4 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

浙江省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 基本上与全国同步,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走在前面, 杭州、绍兴、宁波、温州、湖州等市以“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为契机, 不断探索和应用河流生态修复的先进技术和方法, 部分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示范, 生态修复后的河道, 水质开始好转, 昔日臭水、脏水, 杂乱无章的河道变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境公园, 显著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

4.1 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

河流是地球湿地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达到稳定与平衡的纽带和桥梁, 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生物物种繁衍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全省开展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 如何做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生态治水理念, 防止河道建设中出现的“三化”现象, 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做了有意的探索。

4.1.1 河道植物的选择

浙江省河道植物种类丰富, 有河道植物1 033种, 占全省植物总数3 884种的26.6%。按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分类, 中生植物603种, 湿生植物210种, 水生植物130种。在水生植物中, 挺水植物75种, 沉水植物25种, 浮叶根生植物19种, 漂浮植物11种。这些植物绝大多数是自然生长种类, 它们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考验, 与当地的河流环境高度适应。这就为我们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道植物的选择, 应考虑适应性高、亲和力强、功能广泛、景观优美等4个方面。在采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时, 首先应当选择适应性强、管理维护成本低的乡土植物为主体 (建群植物) , 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群落模式, 可以大大降低建设与管理投资。其次, 可以在保证河道功能和植物适应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选用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植物组成植物群落, 使植物措施完成后, 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4.1.2 概念性规划方案

河道建设应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分步实施、强化管理。通过采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 恢复和强化河道综合功能, 改善水质, 美化环境, 适应城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总体布局构思。

首先应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 掌握该河道的水文、特点、自然条件、河道植物种类和其他相关的详实资料, 通过走访当地群众, 实地考察, 征求有关部门专家意见, 了解当地河流生态修复的要求。然后根据河道的特点和位置, 结合河流建设要求, 采用相应的植物措施对河道生态修复进行规划和布局, 以达到河流生态整治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2) 水质净化、护岸、护坡植物选择。

在常水位线以下且水流平缓的地方, 应多种植生态美观的水生植物, 它的功能主要是净化水质, 为水生动物提供栖食和活动场所, 美化水面, 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并按其生态习性科学地配置, 采用混合种植和块状种植相结合;常水位至洪水位的区域是河道水土保持的重点, 其上植物的功能有固堤、保土和美化河岸作用, 下部以湿生植物为主, 上部规划以中生但能耐短时间水淹的植物, 河道植物的配置种植应考虑群落化, 物种间应生态位互补, 上下有层次, 左右相连接, 根系深浅相错落, 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体, 在不影响行洪排涝的前提下, 可种植少量乔木树种;在洪水位以上是河道水土保持植物绿化的亮点, 是河道景观营造的主要区段, 它起着居高临下的控制作用, 群落的构建应选择以当地能自然形成片林景观的树种为主, 物种应丰富多彩, 类型多样, 可适当增加常绿植物比例, 常绿植物总量达50%~60%, 以弥补洪水位以下植物群落景观在冬季萧条的缺陷, 浙江省河道这类植物数量最多, 达603种。

4.1.3 实验研究

浙江省正在进行“植物措施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应用研究” (省重点科研项目) , 已在平原、滩涂和山丘区的7条河道分别建立河流生态恢复实验点, 种植100多种植物, 40余个植物群落模式, 观测河道植物个体和群落的生长状况、水保效果等。从目前课题研究实验阶段成果来看, 平原河道由于水位变幅小、流速低, 河流冲刷力弱, 植物措施应用效果较好, 植物的适应性强, 成活率高;山丘区河道, 由于水位暴涨暴落变幅大, 加之去年夏秋季干旱少雨高温, 种植的植物生长状况欠佳, 但今年春季普遍恢复, 生长状况良好;滩涂河道, 由于去年受台风影响, 河岸冲刷严重 (部分坍塌) , 水位较高, 造成靠近水面的植物全部死亡, 其主要原因是植物耐盐性不强, 其余部位植物生长良好。今年春季我们在7条试点河道的基础上, 优化组合植物群落, 进行了12条示范河流建设, 并结合全省河道“岸绿”工程的推广工作, 将研究成果逐步在全省河道建设生态修复中推广应用。通过科学研究、试点示范、总结推广, 使全省在河道建设中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得到完善和提高。

4.2 污染河流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

根据国际上几十年的污染河流治理经验, 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 污染源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控制, 河流生态修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因此, 对严重污染河流需进行直接净化与修复, 对于改善水质, 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和道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应用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 进行温州市横河污染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4.2.1 温州市横河污染治理

横河又称双井头河, 位于温州市区, 属于温瑞塘河水系, 为一条盲肠河, 全长950 m, 平均宽度约25 m, 平均水深约2 m, 水体面积约24 000 m2。横河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图和实施区图见图1和图2。

(1) 阶段性治理。

治理阶段主要包括:黑臭水体——富营养化——健康水体。

黑臭水体治理阶段。黑臭阶段特点主要是水体发黑, 有强烈的腐臭, 水面有块状漂浮物, 水体溶解氧水平低下, 多为接近于0。黑臭河道多流经人口密集区域, 污染源多而散, 沿岸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没有多余空地。尽可能截污, 采用生物强化净化措施, 以原位治理为主, 拟在短期内强化水体自净能力。降低COD, 提高溶解氧消除黑臭。

富营养化治理阶段。构建水生植被以及完善水生食物链, 重建水体生态系统, 通过管理与调控, 使河流逐步恢复健康状态。降低氨氮, 加强管理与维护。

(2) 主要治理技术。

运用微生物技术, 应用浮岛技术, 培植耐污性水生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 并加强水体修复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4.2.2 横河治理成果

通过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应用, 横河水体从黑臭转变为灰臭进而转变为富营养化水体, 最后达到健康水体的基本要求。COD从264 mg/L下降到34.27 mg/L, 下降87%;氨氮从12.2 mg/L下降到6.28 mg/L, 下降48.6%;总磷从2.36 mg/L下降到0.55 mg/L, 下降76.6%。

5 河流生态修复对策措施和建议

5.1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对河流生态修复重要性的认识[2]

浙江省正在开展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既是省“五大百亿工程”重点项目, 也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省在2003年就专门制定印发了《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技术要求》, 对河道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 提出了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 要突出生态治水、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2004年、2005年分别组织举办了一期“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理念培训班”和两期“生态设计培训班”, 邀请国内专家重点讲解生态治水理念、河道生态护坡、水质净化、河道水环境及生态材料应用、生态河道建设技术标准等方面内容。同时还编制印发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图集》, 加强乡镇级水利技术人员培训, 普及河流生态修复基本知识, 提高全社会对河流生态建设与修复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生态治水的意识和自觉性。

5.2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保障

2003年制定印发的《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技术要求》, 对建设生态河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深入, 我们在《技术要求》的基础上, 编制了《浙江省河道建设技术标准》, 该标准已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于2006年10月1日实施。目前, 《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技术规范》也已完成编制。《浙江省建设项目水域占用管理办法》也已由省政府颁布于2006年5月1日实施。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订实施, 为全省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省水利厅与省发改委联合部署的全省水域调查工作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下一步将在水域保护规划编制试点的基础上, 布置全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 为依法管理和保护水域, 发挥水域功能, 控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水域的无序占用, 改善与恢复水域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5.3 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研究

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面, 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 增加应用性、实用性课题的研究, 我们在开展“植物措施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应用研究”的同时, 已立项开展“浙江省河流健康诊断技术研究”, 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河流健康诊断技术。通过河流健康诊断, 明确河流健康病症;查找病因, 提出康复措施, 为全省河流生态修复提供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技术服务, 为全省河流生态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5.4加强部门协作, 齐抓共管, 加快河流生态修复进度

河流生态修复涉及水利、环保、财政、城建、农业等多个部门, 加强协作配合, 共同研究, 加大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工作力度。下一步, 我省河流生态修复工作, 与“生态省”建设、“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截污治污等工程紧密结合, 各部门通力协作, 形成合力, 加快河流生态修复进度。

6 结 语

浙江省从2003年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以来, 在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方面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在污染河流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在浙江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应用河流生态修复措施, 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今后的河道工程建设不但要考虑供水、防洪、灌溉、航运等基本功能, 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建设成有利于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生态水利工程;既能够实现人们期望的开发利用水的功能价值、满足人们对水需求的工程, 又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工程[3]。

参考文献

[1]钱德林.生态治河理念与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水利, 2004, (11) :43-44.

[2]孙宗凤.国外生态水利研究状况与点评[J].水利水电技术, 2003, (11) :21-23.

[3]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 2003, (1) :1-6.

修复实践 篇8

1. 修复方案探讨

通常, 机床导轨面咬伤或需恢复精度, 常规方法有钎焊、火焰热喷涂修复、胶粘修复、刮研修复法;对于导轨大面积拉伤或咬伤, 恢复精度要求高、修复难度大的问题, 在多个文献中都有讨论并形成共识, 同时也在实践探索试图找到一种经济可靠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如床身导轨粘接铜板, 工作台镶板, 再二次加工, 用样板检验, 最后与工作台合研的方法修复B2153重型龙门刨床床身。铸铁焊条堆焊, 银焊条补焊以及环氧树脂粘补等多种方法, 效果均不理想, 但采用修补剂加电刷镀方法修补深度拉伤 (1~3 mm) ,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实现了机床导轨深度拉伤的快速修复。采取“锡铋合金气焊”的方法修补B2012A型龙门刨床导轨大面积咬伤, 工艺包含制作焊条、配制焊剂、清洗、补焊、刮研焊疤等工序。

根据B220刨床导轨拉伤的实况, 分析比较上述成功案例, 从工艺可行性及经济性方面提出修复导轨的可选方案。

(1) 精刨导轨、整体镶条。导轨总长12 m, 修复难度较大, 必须拆除导轨与工作台运到专业厂家加工制造, 预计修理费用20万元, 虽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拆卸、运输、制作镶条、修复及安装调试周期近2个月, 严重影响生产。

(2) 焊补。由于导轨材料是铸铁, 且拉伤不太深, 最深<2.5mm, 焊肉薄、面积大, 对焊补工艺要求较高。

(3) 新材料修复。国内市场上有专门用于金属部件甚至专用于导轨修复的新材料, 工艺简单、费用少且工期短。对于此方案, 还没有用于修复如此大型导轨拉伤的成功先例, 只是在较小型设备金属部件修复中成功应用。

经过分析论证, 选取 (3) 方案, 使用天山工业金属修补剂———TS311作为修补材料。

2. 修复工艺

(1) 修复表面前处理。清洗表面油污, 用脱脂棉、丙酮 (或汽油) 和氧炔焰将拉伤表面清理、烘烤干净。对拉伤处深浅不一的局部进行修整, 用刮刀修刮拉伤产生的毛刺及高出的硬点, 加深、拓宽拉伤处较浅较窄的沟槽。对拉伤后产生的较大平面, 用直径3.2 mm的铸308焊条焊成交叉的网状结构。目的一是提高修补剂的压缩强度和结合强度, 二是将拉伤的大面积分解成许多块小面积, 有利于修补, 为防止焊接时导轨热变形, 一般采用间隔焊接, 分3~4次完成。然后用电砂轮将焊痕磨平。

导轨面再次处理, 用钢丝刷、砂轮反复清理焊接区域至见金属基体本色。用1755清洗剂仔细清洗表面污垢及打磨后的残留物, 直到冲下的1755无任何油污。

(2) 配胶与修补。用天平精确称重, 严格按照A、B两种胶的配比等技术要求进行调配, 搅拌均匀使颜色一致。用刮板将混合胶涂在拉伤处, 要求先涂少许, 用力下压反复涂抹, 使接触表面完全浸润胶、填满间隙并排除空气, 然后涂其余的胶, 最后留出1 mm加工余量。室温25℃环境下, 30 min内要将混合胶使用完毕。

(3) 固化。根据该修补剂的固化特性, 当温度<5℃时, 可采用碘钨灯、红外灯、喷灯、电炉等热源对修补的基体部位进行间接加温。在常温条件下固化24 h以上。

(4) 后加工。达到固化要求后, 将多余的混合胶铲掉, 并清理整修表面。先粗刮, 使修补剂与基准面或加强筋等高, 然后再精刮整个修复面, 若局部刮削量过多, 可及时修补后再刮, 如此反复直到完全达到导轨整体表面粗糙度及精度要求。

3. 效果及效益

导轨及工作台恢复使用至今, 经多次检查, 修复表面未发现任何损伤, 状态良好。除人工费外, 仅支出各种材料费不足千元, 不及整体镶条的费用的0.5%, 节省费用近20万元。修复工期8天。

修复实践 篇9

朱仙庄煤矿年产原煤200万t以上, 井下使用强力皮带运输机连接各采区煤仓出煤。随着生产采区的推进, 报废采区煤仓仅作为中转煤仓使用, 这些煤仓深度一般在20 m以上。由于巷道围岩属于典型的高地压松软类型, 这些煤仓在高地压和采动应力的共同作用下, 混凝土仓体出现大面积开裂、脱落, 裸露的围岩在高地压和裂隙水的共同作用下极易片帮, 混凝土块和剥落的岩石容易造成卡眼、堵眼, 处理卡眼、堵眼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煤仓经常需要反复维修, 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需要找到一种合理的修复方案, 彻底解决困扰矿井多年的难题。根据煤仓损毁的严重程度和维修的紧迫性, 确定五采区煤仓作为试验工程。

2 煤仓概况

2.1 煤仓原设计施工情况

该煤仓位于矿井南翼, 五采区下部, 为垂直圆形煤仓, 其上、下口标高分别为-397.41 m、-417.65 m, 深度为20.24 m, 上口位于五采区运输上山与第四部强力胶带输送机机头交汇处, 下口位于第三部强力胶带输送机机尾处, 原设计仓体净直径4.0 m, 净断面12.56 m2, 荒断面为18.09 m2, 上下收口处直径分别为2.0 m、1.0 m, 混凝土浇灌, 厚度为400 mm。煤仓围岩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铝土、中粗砂岩等。五采区报废后, 仅作为中转煤仓使用, 年通过煤炭100万t以上。

2.2 煤仓失修情况

煤仓上、下口均处于巷道交岔点处, 巷道跨度大, 处于应力集中区, 原29#U型钢可缩性支架受压破坏变形严重;仓体出现大面积混凝土开裂、脱落, 局部围岩松散剥落, 其中上段10 m损毁尤其严重;受裂隙水的浸泡, 围岩泥化, 加快了仓体的损毁速度。煤仓下部锁口梁变形严重, 给煤机不能正常给煤。

3 修复方案

针对煤仓上下口巷道及仓体受破坏机理, 结合近年来矿井围岩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和煤仓生产实际情况, 确定支护形式和施工方案。

3.1 支护原理

由于巷道及煤仓围岩均已松散破碎, 决定先采用注浆胶结围岩, 使浆液充填裂隙, 在巷道的外围形成环状的注浆帷幕, 胶结破碎的围岩, 有效地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阻止围岩的变形破坏, 再以环状的胶结围岩作为锚杆支护的着力点, 进行锚网喷支护, 从而确保煤仓的长期安全使用。

3.2 施工顺序

煤仓上、下口巷道修复→煤仓内壁自上向下找去浮矸活岩→喷浆封闭围岩→上段10 m预注浆加固→仓体二次注浆→打锚杆、挂钢筋网、喷浆→养护。

3.3 支护参数

锚注支护参数:

注浆锚杆用外径22 mm黑皮钢管加工, 长2 200 mm, 前端压扁, 以增加注浆出口压力, 杆体上每间隔300 mm钻一φ6 mm泄浆孔, 后端200 mm套丝, 便于与注浆管连接;为防止注浆时注浆锚杆被拔出或跑浆, 杆体与孔壁间用水泥砂浆封堵300 mm, 埋设时杆尾外露100~200 mm;间排距1 500 mm×1 500 mm;注浆机为镇江江城2ZBQ-11.5/3气动注浆泵, 注浆材料以单液水泥浆为主, 水泥采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灰比= (0.75~1) ∶1;对围岩涌水量较大段采用水玻璃和水泥双液浆注浆, 水玻璃浓度为42~45°Be′, 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3%~5%。采用低压注浆, 注浆压力控制在1~1.5 MPa之间, 以确保注浆量。

锚网喷支护参数:

锚杆为φ20 mm长2 00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高强锚杆, 钢筋网长×宽=1 500 mm×1 000 mm, 6 mm钢筋焊制, 网孔为100 mm×100 mm, 钢筋网横向铺设, 搭接长度100 mm, 每隔200 mm用双股10#铁丝联牢;使用7655型风锤打眼, 每根锚杆使用两卷Z2940树脂锚固剂, 锚固长度1.3 m, 锚杆螺母扭矩≮300 N·m;喷浆料配比为水泥∶黄沙∶瓜子片 (碎石子) =1∶2∶2, 喷浆标号不小于C15, 初喷厚度50~100 mm, 复喷厚度100 mm, 对片帮较多处, 采用多次挂网打锚杆复喷的方式, 直到仓体表面成形较为规整为止。

4 施工组织及安全

4.1 施工组织

煤仓处于生产状态, 修复工作不能连续进行, 为提高修复速度, 保证施工安全, 巷修和煤仓内壁喷浆、上段10 m注浆等工作均利用每天3 h的检修时间进行;剩余工作安排在矿井停产大修的6 d时间集中进行。时间非常紧迫, 这就要求合理组织队伍, 每天检修前、矿井停产大修前, 必须提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4.2 施工

4.2.1 上段10 m预注浆施工

煤仓上段10 m围岩极为破碎, 给施工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为保证施工安全, 必须首先对上段10 m加固。方法是:

在煤仓内预留一定量的存煤, 根据施工需要逐渐将煤放至合适的高度, 在煤上铺设一层长度2 m以上的厚木板, 木板间必须联结牢固, 施工人员站在木板上, 自上向下找去危岩活矸、清扫冲洗煤仓内壁、喷浆, 该喷浆层也为壁后注浆创造了有利条件。待喷层终凝后, 自煤仓上口巷道底板向下打垂直注浆孔, 向仓壁外围注浆。为保证注浆孔成孔质量, 分两个步骤进行注浆, 即先预注浆, 使围岩初步胶结, 然后再进行二次注浆。方法是: (1) 在巷道底板距煤仓内壁1.5 m处, 用地质钻机加套75 mm花管施工钻孔, 钻孔间距1.5 m, 孔深2.2 m, 在钻孔内埋入注浆锚杆, 在距注浆锚杆尾部400 mm处焊制75 mm圆形挡板, 用快速水封堵后注浆。 (2) 在浆液与围岩胶结凝固后, 在距原钻孔200 mm左右处, 再用地质钻机施工75 mm注浆孔, 在钻孔内埋入长度10.2 m的接长注浆锚杆, 进行深孔注浆。为加快浆液凝固速度, 在浆液中掺入3%~5%速凝剂。

4.2.2 仓体的修复

对下段剩余部分进行喷浆。自下向上, 从煤仓内壁打注浆锚杆、注浆, 待注浆胶结凝固后, 采用锚网支护, 然后再复喷、养护, 完成仓体的修复工作。

4.3 施工安全

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人员进入煤仓内作业之前, 必须切断胶带输送机电源, 安排专人看管, 严禁任何人送电;仓口周围5 m范围内浮矸、杂物等必须清理干净;在煤仓上口设立围栏和警戒人员;人员上下必须有可靠的软梯并系保险绳, 上口工作人员也必须佩带保险绳;所有设备、材料、工具等必须按照计划数量提前放入煤仓内, 人员升井前将工具设备等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吊桶内, 待人员全部升井后, 才准提升物料工具等;各种管线必须连接牢固, 且有可靠的防脱节措施;仓内施工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并采用压风向仓内供氧;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有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指导, 防止事故发生。

5 效果

修复实践 篇10

我公司一台TD1631GE型Volvo发动机机体,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连杆断裂事故,折断的连杆将机体侧面和缸孔下配合带同时打伤。

图1为机体侧面损伤状况,断裂的连杆从机体侧面内侧将其顶起,突起的部分中间变形严重,产生了一道长约120 mm不规则弯曲的裂纹,经检查,裂透部分长约60 mm。图2为第一缸缸孔损伤情况,打碎的缸套破片将缸孔下配合带损坏,出现了多处凹坑,最深处约8 mm,脱落部分体积最大可达蚕豆大小,损伤较严重部位沿缸孔圆周共有6处;而且,相邻密封环槽之间还有多处贯通沟槽。这两种缺陷都对对橡橡胶胶密密封封圈圈的的固固定定强强度度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在机机体体冷冷却却水水的的压压力力下下极极易易使橡胶密封圈发生变形导致漏水事故。

1 修复工艺的探索

侧面和缸孔部分的损伤严重制约了这台Volvo机体的修复与回用,起初我们把之前采用的修复国产机体缺损部分的几种方法,如填充金属修补胶、焊补等,应用到这种机体上效果均不理想:不是强度不够,就是产生裂纹,难以满足修复要求。

而后,我们将攻克重点放在改进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上,先后试用了多种焊条,并不断调整焊接参数与工艺,同时考察掌握了多种其他铸铁修复工艺,在总结先前修复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以冷焊技术为主,综合运用其他铸铁修复先进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经过反复论证分析和试验,最终制订出一整套新的修复工艺来对这台Volvo机体进行缺陷修复。整个工艺流程见图3。

1.1 取样检测

按照修复工艺要求,我们首先对同型号的报废机体进行了取样,经专业机构检测,最终确定该机体材质为灰铸铁,几项关键指标见表1:

1.2 焊接工艺分析与选择

由于该机体损坏部位均为有密封或强度要求的重要部位,因此决定采用焊接修补的方法作为主要的修复手段,并用渗透剂、金属修补胶填充等方法作为辅助手段。这样才能使修补部位的强度得以保障,可有效防止修补成分与母材之间出现裂纹、脱落等情况,满足机体的密封或承载要求。

作为整个修复流程的关键,焊接过程关系到整个修复的成败,由于先前已尝试过将焊补国产机体的工艺及焊条应用到此种机体上,但是最终失败。笔者认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查阅了大量当今对铸铁零件进行修复的新工艺新方法,最终决定从采用新型焊条和改进焊接工艺两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铸铁含碳量高,强度低,塑性差,刚性大,不易变形,对温差极为敏感,焊接时其残余应力不易通过母材的变形来消除,因此焊接时极易产生焊接裂纹和其他缺陷。为此,人们通常从焊接冶金和焊接应力方面去对焊条进行研究。另外,由于铸铁组织内部存在着一定量的硅,焊接时,它们逐渐浮在母材表面变成了二氧化硅,导致焊缝易产生未熔合、咬边、夹渣、气孔,并降低了焊缝的抗裂性能。从这两点考虑,选用的焊条一定要具有较好的焊接工艺性能,为改善铸铁焊接冶金状态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药皮成分要抑制二氧化硅的形成,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性,降低其他焊接缺陷产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要通过采用与该型焊条相适应的独特焊接工艺,才能有效控制铸铁焊接时的焊接应力,从而使对该Volvo机体的焊接能够避免出现裂纹夹渣等缺陷。

机体缺陷焊补具有以下特点:

a.不能预先加热,否则易使缺陷临近关键部位受热发生变型,影响尺寸及形位公差精度。

b.机体体积较大,散热较快,焊后无法进行较好的保温。

c.多数焊接部位需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硬度要满足普通刀具的加工要求。

基于以上三点,最终确定采用冷焊工艺进行焊接。经市场调研,我们选用了特制308铸铁冷焊三用焊条,该焊条基于Z308焊条改良而成,为纯镍焊条,可用于重要灰口铸铁薄壁件和加工面的焊补,石墨型药皮,交直流两用,该焊条继承了Z308焊条的优良焊接特性,并具有以下特点:

a.不需对工件预先加热即可焊接,焊接完毕后不需保温。

b.可全位置焊接。

c.防潮性能良好,焊接时无需烘干,保管、使用方便。

d.焊缝抗裂性能良好,气孔少,熔合好,基本无咬边现象,能保证焊缝气密性要求。

e.焊缝加工性好,焊缝颜色与母材近似。该焊条配合特殊的焊接工艺,可快速焊接修复灰口铸铁机体,其焊接质量能达到或超过目前多数铸铁冷焊焊条,与其他铸铁焊条相比,拥有较好的综合优势。

2 修复工艺的实践应用

要有效控制焊接缺陷的产生,采取合适的焊接工艺是关键,我们在常规铸铁冷焊法工艺基础上,经过在废旧机体上进行反复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分别对这台Volvo机体存在的缺陷进行了焊补修复。

2.1 机体侧面裂缝修复

a.打磨:打磨掉外表面漆皮,将裂纹完全暴露。

b.钻止裂孔:沿裂纹方向、在裂纹两个端点处各钻一限制孔见图4,可防止裂纹继续扩展,孔径5 mm。

c.开坡口:用角磨机磨出U型坡口,根部要圆角过渡,这样可以减少应力集中,坡口角度约为70°~80°,深度约为机体壁厚的三分之二,见图5。

d.清理:将坡口清理干净,务必去除油污和杂质。

e.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采用直流电焊机,焊条接正极,机体接负极,电流90~120 A(随焊接深度而变化)。

·由于焊缝较长,要采取分段焊、断续焊的方法见图4。每焊完一小段后用小锤敲击焊缝附近,这样可以降低焊缝的收缩内应力,有利于防止焊缝开裂。待焊缝区域冷却到不烫手时再施焊下一段,每一段长度控制在15 mm左右。

·因机体有一定壁厚,而所用焊条较细,所以要分层焊接。

·外表面焊接完毕后,按同样方法焊接内侧面裂纹。

·焊接后对焊缝部位可进行适当保温,减慢其冷却速度,焊缝与母材熔合效果更佳。

f.打磨:打磨所有焊缝,清除多余焊缝金属和杂质。

g.施渗透剂:将焊接部位擦拭干净,滴入可赛新TS121渗透剂,由于其具有低粘度、高渗透性,能够渗入肉眼看不到的毛细裂纹内,待其固化后,可达到很高的强度并能承受极高的压力,可使焊接部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h.探伤:采用油浸法,将煤油涂抹在机体侧壁内侧焊缝处,观察外壁焊缝部位是否有煤油渗出,如没有渗出,说明焊接部位没有裂缝,密封良好。

i.抹胶修光:探伤无缺陷后把焊接部位表面局部凹陷抹好金属修补胶后修光整。

j.喷漆:外表面喷与机身同颜色油漆。

2.2 机体缸孔部位缺陷修复

a.除锈:去除待焊部位铁锈。缸孔损伤处由于冷却水侵蚀生锈严重,手工清理难以除净。因此采用火焰清理法:利用气焊枪对手工难以清除的较深的锈蚀斑,进行烘烤,让高温使铁锈的氧化物改变化学成份而达到除锈目的。操作时须注意不要长时间烘烤金属表面,防止缸孔表面受热产生变形。

b.焊补:对凹坑处进行焊补。焊条接正极,机体接负极,电流128 A。采用分层焊接的方式,每焊完一层,立即用小锤敲击焊缝附近,降低焊缝的收缩内应力,防止焊缝开裂。待焊缝区域冷却到不烫手时再施焊下一层。直至堆焊高度满足加工余量要求即可停止。

c.打磨:用气动砂轮磨头预打磨多余部分焊缝金属,使缺损焊补部位基本无明显突起高点。

d.镗修缸孔:TPX6113卧式镗床修镗密封圈定位槽侧面及圆弧面。加工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吊装机体:用两根曲轴吊带穿过第六缸孔及第七主轴孔,将机体飞轮端面向下、顶面垂直于主轴,放置在镗床工作台上,见图6。

·找正:借助百分表调整机身顶面与机床Y、Z方向垂直度:首先,用百分表测头在顶面宽度方向移动见图7,通过适当旋转工作台角度,直至其跳动量不大于0.01(即Y向平行度)。然后将百分表测头沿机体顶面高度方向移动,如跳动量过大,可通过在飞轮端面前部或后部垫薄纸片的方式进行调整,直至其跳动量不大于0.02(即Z向平行度)。

·用压板压紧机体(如图6所示),复查确认顶面Y,Z方向平行度不超差。

·借助百分表调整主轴与待镗缸孔中心同轴。

·镗缸孔圆周面:选用45°镗刀(见图6),主轴公制80孔装夹镗杆,转速200 r/min,进给速度0.08mm/r,先镗下部3道直径准159圆孔面,再镗上部一道直径准161圆孔面(注:镗孔时,务必遵循粗镗—半径镗—精镗的加工顺序;进刀时将百分表测头抵触刀尖,通过观察百分表示值变化控制进刀量)。

·镗密封环槽侧面:选用ZQM525-R切槽刀,镗床平旋盘螺孔装夹镗杆(见图8),转速63 r/min,手动缓慢进给,先修镗第一道环槽两侧面,按照粗镗—半精镗—精镗的加工顺序分别将各焊补部位的凸起部分与其他完好部位刮平。按照同样方法依次将第二、三道环槽修完(注:控制轴向进刀量可借助百分表,通过测量机体移动距离即可得出镗刀进给距离;试切时由于观察空间十分狭小,可以通过倾听切削声音来辅助判断切削情况:连贯的切削声说明镗刀已经触及非焊补部位,应立即退刀停车;断续的切削声说明镗刀尚未触及非焊补部位,可以继续小心缓慢进给)。

镗修完的下缸孔见图9。

e.抹胶:将微小凹坑填充金属修补胶。

f.打磨:用油石和细砂纸打磨镗修部位,去除锐边毛刺。

g.测量:用内径百分表测量缸孔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密封环槽宽度,检测数据是否合格。

h.卸下机体,松开所有压板,将机体吊下工作台。

3 修复效果

通过上述修理工艺的实施,该机体两处损坏部位都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装车后经试车检验,机体侧壁和缸孔部位都未出现渗漏现象,可见强度和密封性能均合格,满足了发动机的运转需要,使该机体起死回生,挽回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

4 应用与推广

本项目通过将冷焊技术为主的多项铸铁修复技术应用到机体重要部位修复当中进行尝试,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将其推广至我厂全系列机体、罩壳、瓦盖等铸铁类零件的修复当中之后,显著提高了修复部位的强度,不需预热、保温等措施即可有效避免裂纹、变形等修理缺陷的产生,在冬天气温较低时优势尤其显著。这样就满足了大型零部件主重要部位严重缺陷的修复需要,可作为诸如机体缸孔、止口、侧壁、主轴孔,罩壳大面各孔,瓦盖瓦口等部位的修复手段。

机体修理方面,按年降低报废率5%,分公司每年大修柴油机350台,每台大修机体售价3万元计算,每年可新增产值52.5万元。罩壳每年由于关键部位损坏无法修复而报废的数量约为20套,每套修复后售价约为3 000余元,共计6万余元;瓦盖每年由于类似问题报废数量约为100多块,每块修复后售价约270元,共计2.7万余元。应用此修复方案后,仅此三项每年即可新增产值约61.2万余元。

另外,经过统计,我厂目前共有无法修复的积压报废机体60余台,检查后发现,可应用此方案进行修复的约占24台,每台修复好的机体按售价3万元计算,待全部修复完成后,可创造产值72万余元。

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应用与推广,也使我厂具备了修复大型铸铁零件关键部位严重缺陷的可靠、有效手段,可使分公司拓展修理业务范围,能够承揽一些对修复强度要求较高但又不能应用常规焊接方法的大型产品的修理,具有很大的增值创收潜力。

摘要:介绍了综合运用以冷焊技术为主的多项铸铁修复技术,对一台报废Volvo机体进行缺损部位修复,使其得以重新利用。修理工艺主要涉及清理、焊补、镗修、检测等四部分内容。通过对修复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摸索出了以铸铁冷焊为主的多项修复技术在机体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并且总结出利用普通卧式镗床装夹数控刀具镗修缸孔的工艺过程,为今后修复此类铸铁类大型零件关键部位缺陷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艺方案。

关键词:机体缺陷,焊接修复,冷焊,焊接工艺,镗修

参考文献

[1]李亚江.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王洪光.特种焊接技术(王洪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陈祝年.焊接工程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修复实践 篇11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把对市场的预期作为投资的核动力。看好“十八大”前的行情,主要是基于政治“维稳”的要求。于是乎,对市场就形成了良好的预期。同样的道理,我们从预期这个角度来看,“十八大”之后宏观经济开始明朗,新的领导班子开始接替,新的气象开始形成。那么对市场的良好的预期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

另外,从经济数据上来看,上周公布了9月份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长7.4%。不难看出,我国的经济还在探底过程中,但是第三季度主要指标增长速度虽然还在回落,不过回落的速度已经有明显的收窄。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四季度经济数据将有止跌回升的预期。这个对A股市场将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从盘面上来看,1999点反弹至今,我们有着明显的感觉,那就是低估值的股票没有得到修复,蓝筹股虽然价值被严重低估,但反弹幅度基本上输于大盘。对此笔者认为,这是行情处于初期阶段的正常现象。一般而言,一波中级以上级别的行情,首先进行的往往是价格修复行情,它以超跌低价为主要动力,而后随着行情的深入,价值修复行情才逐渐展开。

这段时间,涨得最凶、最猛的是超跌低价股,两三块钱开始起步。比如重庆钢铁、宁波海运、金杯汽车、天津磁卡、莲花味精、本钢板材、太极实业等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价格修复行情。而那些价值严重低估的,银行板块、券商板块、地产板块、石油板块、有色板块等等并没有动静。这说明目前行情处于初级阶段,它是以超跌低价率先反弹为主导的,对大盘指数的贡献度相对有限。真正对指数产生巨大动力的是价值修复行情,一旦价值修复行情启动,市场就会出现“蓝筹搭台,题材唱戏”的局面。

当然,行情处于初期阶段,也就是价格修复期。大盘指数表现出反复的特征,这个阶段也是最安全的。因为大盘蓝筹股没有涨,市场系统性风险还处于极低的水平。所以在操作策略上,要分三步走。

第一,分出部分资金进行结构性操作,通常以总资金的三分之一比较合理。结构性操作,主要是针对市场中热点,所以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市场敏感度,有一定的短线操作能力。利用短线的灵活性,在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获取滚动性收益,同时提高自己对市场的自信心。当然对于那些短线能力较差的,市场敏感度较低的投资者不建议如此操作,以免来回失败影响心态。

第二,再用部分资金进行价值布局,通常也是总资金的三分之一。这些资金布局那些具有价值优势的二三线蓝筹股,等待价值修复行情的到来。需要记住的是,这部分的操作,需要对自己选择的品种有信心,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三,手中预留最后三分之一的资金,以备灵活操作。一是价值修复行情到来,可以用于加仓;二是手中的筹码被套可以用于补仓,滚动操作。

总而言之,本轮行情预计有望贯穿“十八”前后,目前还处于价格修复期的初级阶段。系统性风险很小,结构性机会比较多。特别是11月开始后,市场将迎来四个月的无业绩压力期,这更有利于市场结构性机会的发挥。在操作上要准备两手抓,一手抓价格修复机会,一手抓价值修复机会。

(作者系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修复实践 篇12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指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 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环境监理合同等, 对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 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各项环保措施。

环境监理的开展, 一有利于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指导项目建设单位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有效防止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有利于建设单位运营期“三同时”配套设施建设到位, 确保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有效减缓运营期的各项污染。

2 工程概况及主要影响

2.1 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大水坑山沟东侧山地地段, 属盐田港三期扩建的红线用地范围内, 由中冶集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对深圳市盐田港大水坑裸露山体缺口综合整治 (开采) 方案进行设计, 预计开挖土石方565.12×104m3, 整治开采设计自上而下分台阶剥离开挖, 终了台阶坡面角度70。, 终了边坡角度44.55。, 台阶高度均为7.5m, 平台宽度分别为4m、8m, 终了场地标高为65m, 坡顶标高278m, 最大边坡高度达213m。

2.2 主要环境影响

废水: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 (主要为机械冲洗废水) 等。

废气:开挖、土建产生的扬尘污染;破碎及粉碎工序产生的粉尘污染;物料运输产生的扬尘污染等。

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破碎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爆破噪声等。

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开挖表土、废弃石块等。

生态破坏:开采剥离表土及临时堆场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等。

3 环境监理的依据、范围

3.1 环境监理的主要依据

项目环境监理的主要依据有相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工程标准规范、设计文件、监理合同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

3.2 环境监理的范围

根据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要求, 重点核实环评提出的预防、减缓、保护、恢复、补偿等生态保护措施和相关污染减缓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建设单位完成采石场的整治复绿。因此, 确定项目的环境监理范围为整个采石场红线范围及红线范围外延500m范围。

4 环境监理过程及成效

4.1 环境监理过程

4.1.1按照相关环保部门的要求, 该项目在设计初期即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介入环境监理, 签订相关委托合同。

4.1.2设计阶段环境监理:签订委托合同后, 环境监理单位编制了监理方案, 并对采石场复绿方案主体设计文件、采石场复绿过程中配套的环保工程设计文件、采石场附近的环境敏感区进行了复核, 同时编制了环境监理细则。

4.1.3施工阶段环境监理:主要以日常巡查的方式进行, 对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施工期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检查, 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并提出改进措施, 直至问题解决。同时按要求编制环境监理日志、周报、月报、年报及施工期环境监理总结报告等。

4.1.4环保竣工验收阶段环境监理:作为环境复绿工程, 此阶段主要协助建设单位就施工方撤场后场地清理情况、生态复绿情况进行调查汇总, 编制最终环境监理总结报告。同时配合建设单位环境保护专项验收工作。

4.2 环境监理成效

4.2.1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环境监理情况

项目敏感点主要为某疗养院, 其监理成效见表1所示。

4.2.2 施工期各环境要素环保达标监理

施工期环保达标监理是指主体工程的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应达到相关的标准等, 具体见表2所示。

4.2.3 竣工验收环保达标监理

项目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同步进行了复绿整治, 起到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满足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具体监理情况见表3所示。

5 结语

该项目为采石场综合整治工程, 从设计到竣工验收进行了环境监理。实践证明在我国环境保护现行环境管理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两项制度, 即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事前”和“事后”管理之间实行环境监理 (“事中”) 管理是有必要的。该项目实行环境监理, 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2014.

[2]程胜高, 戴明新, 安琪.工程环境监理发展态势及其与环境评价关系.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9) .

【修复实践】推荐阅读:

心理修复07-21

黏结修复05-18

资源修复05-31

现场修复06-12

牙龈修复06-21

修复研究06-27

钣金修复06-29

修复植物07-04

修复机制07-04

修复管理07-12

上一篇:工作流程引擎下一篇:引导式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