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高中历史

2024-09-15

引导式高中历史(精选12篇)

引导式高中历史 篇1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体现在激趣引导、点拨启发等方面, 而不是强迫或抑制,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此, 笔者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思考了教师该如何发挥引导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一、灵活导入, 愉悦情绪, 引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 导入新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突破口”, 尤其是新颖独特、精彩生动的导入, 可以营造出或轻松愉悦、或引发好奇心、或震撼人心、或引入思考的良好学习氛围, 调动学生情感投入, 使其不知不觉间融入新知学习活动。同样,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也要用好导入环节, 围绕不同历史学习内容, 同时考虑到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 运用历史漫画、历史故事、历史歌谣、影视作品等多变有趣的导入方法, 灵活呈现历史知识, 本课教材内容条理清晰, 内容丰富, 但是比较死板, 趣味性不强。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诱导同学们情绪愉悦的融入学习过程, 充分发挥上课伊始的“激趣”引导作用。

如教学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六必修二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时, 借助 (幽默讽刺的“小孩与妈妈地对话”剧情表演, 引人思考。旁白: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 倾听一段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的一段对话:

小孩:妈妈, 天这么冷, 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妈妈: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父亲现在失业了, 没有钱买煤啊!

小孩:父亲为什么会失业呢?

妈妈:因为生产的煤太多了。

旁白:这是多么奇特而又罪恶的情景啊!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 就要大量开采煤。一方面, 煤矿工人家里因为没有钱买煤而挨冻;另一方面, 又是从地下挖出来的煤“太多了”而卖不出去。这种“产品过剩”引发了经济危机。

师:现在随着这引人深思的剧情进入那奇特却又罪恶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一起透过这场经济危机来看看那时候的“自由放任”真的完美无缺吗。

二、自学指导, 梳理思路, 增强学习效率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最佳的途径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 经过亲身感知与体验,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感悟才会更深刻, 也能更好的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但这并不是代表完全“放羊”式学习, 教师还应该进行自学指导, 调整学生思维。因为即便是高中生, 知识与能力还是不够完善的, 面对各种自学活动, 也会遭遇困惑, 陷入“迷宫”。所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还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对学生予以帮助与疏导, 适时提醒, 巧妙提示, 灵活引导, 使其转变思维角度, 弥补漏洞, 高效学习。

如学生相互讨论时, 历史教师融入其中, 启发点拨, 引领正确思维。比如教学必修三专题一中的“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这两课后, 设置自学思考题, 让学生自学与讨论。学生讨论时, 历史教师要有选择性、有目的的参与, 点拨学生迷惑之处, 打开学生思维, 调控“跑题”情况, 调节讨论进程。而后结合知识重点, 展示四个高考历史题。学生做题后, 教师提问点拨, 分步解疑, 梳理与点拨解题思路与方法, 突破难点。另外, 还要指导学生科学学习方法与策略, 使其多层次、多方位思考, 完善知识建构。如指导学生论从史出, 试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点线面、纵横方向来整合历史知识, 并注意其他学科内容、乡土历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拓展思路, 比较归纳, 建立知识网络, 提高学习效率。

三、点评引导, 激励鼓舞, 提高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还体现在课堂评价中, 通过有效点评, 可让学生获得启示, 悟出道理, 还可帮助学生发现闪光点, 提高学习信心与学习热情。所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巧用课堂点评, 具有多元化、激励性、“引之得当”的评价语言, 发掘学生思维闪光点, 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答问, 也帮助学生拓展延伸, 深入质疑与思考, 有所建构, 有所发展, 打造活跃高效的历史课堂。

如教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第二课《辛亥革命》时, 要求学生自读课本, 分析辛亥革命兴起原因。然后再相互交流, 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此时, 有同学发言说道:在二十世纪的初期, 中国清朝政府和英美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自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这时候中国也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加深。对于这位学生的主动发言, 教师合理点评:你从由时间方面入手, 还能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展开练习, 值得表扬。但还要留意此时中国清政府的一些政策也有所变化。通过这一点拨, 学生想到了清政府实施了新政, 实行了预备立宪。教师予以肯定, 继续诱导:由革命党人的视角来分析呢?其他同学补充道:革命党人建立了不少革命团体, 有了同盟会;发起多次武装起义, 均以失败而告终, 但给武昌起义留下宝贵经验。点评引导:不错, 由军事与组织角度进行了归纳, 那湖北当地又给武昌起义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学生答问后, 再提问其他学生是否还有补充的, 并在学生答问基础上归纳总结。这样, 通过评价点拨, 激励鼓舞, 开启思路, 逐步引领他们由当时的社会现状、湖北当地状况以及革命党人所做的一些努力等入手, 深入思考与探索, 探寻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以及大致概况, 生成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 抓住学生特点与教材特点, 灵活选用多样手段与方法, 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巧用自学指导、课堂点评等, 点拨学生思维, 发掘学生亮点, 激励鼓舞学生, 进一步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 抓住学生特点与教材特点, 灵活选用多样手段与方法, 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巧用自学指导、课堂点评等, 点拨学生思维, 发掘学生亮点, 激励鼓舞学生, 进一步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热情。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引导,思考

参考文献

[1]杨远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08

[2]朱琳.新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的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许泷杰.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赵鹏.论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备课[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陈朝晖.高中历史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引导式高中历史 篇2

学生学习时大多存在着只看内容不看目录的现象,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和积累。上课时,应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各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知晓该如何分析本节与前面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从而做到融汇贯通,把教材吃透学活。进而启发学生自我提问:我是如何看书的?我是不是存在这种现象?以后该如何改进?

如: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单元中的“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一课时,提问学生:前面一单元的内容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本单元和本课内容有何关系?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抗争史。前面叙述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国危机,中国人民继续探索。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局面)本单元分成几课?(四课)各课之间有何联系?

这个问题的提出就促使学生对教材体系、结构进行反思,揣磨编者的意图,掌握知识网络,把握历史发展方向。

教材知识的整理

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该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每上一课新内容之前提问学生:本课有哪些知识点?该如何分析归纳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何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反思:老师是怎样整理的?(每一重大事件主要了解前因后果、性质、影响)据此先摩仿老师的方法进行整理,再仔细听课,找出自己遗漏、出错的地方,进而反思: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错误的?(是看书不仔细?方法不正确?)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知,发现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整理教材,解决重点问题。

分析问题的思路

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东拉西扯,想到哪,讲到哪,概念模糊,鸡零狗碎。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从哪些方面入手?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这场战争涉及哪些国家?(英、中)这些国家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呢?分析一个国家的状况从哪些方面分析?(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这些方面分析得出什么结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来到落后的封建国家中国展开侵略。)这是什么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的禁烟运动)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刚才的答题思路及过程,提出:怎样才能保证准确、完整?(必须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既要考虑国际因素又要考虑国内因素;既要想到根本原因,又要想到直接原因;既要分析政治状况,更要分析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情况。)

再如:比较题如何回答?如比较两次革命的异同点。让学生回忆每场革命的知识点(背景、原因、对象、性质、领导阶级、主力、纲领、特点、结果、影响)。指出: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归类,即可使答案尽量完整。

怎么记住内容

历史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要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分层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如: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书上用了几小节来谈,很难理解和记忆。应帮助学生分层次分析:第一层是性质(反帝反封);第二层是特点(先锋、主力、领导者);第三层是与以前辛亥革命比(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第四层是对后来产生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第五层是国际影响(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第六层是中国革命的转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就要求学生反省自己的记忆形式:是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理解记忆如何进行?

教材的理解

高中历史课情感引导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感;引导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51

长期以来,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引导,导致教学乏味无趣、学生厌学,影响了历史学科人文主义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这样,历史课所要求达到的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重视及善于利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活色生香、兴味盎然的教学过程中自觉生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做法:

一、以情感人,以“情”引情

以情感染学生,就是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创造一个和学生共同交流学习的良好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把历史教学活动转化为情感过程,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感情,使情感的感染力增强,形成良好的“情感”场,推动学生在共鸣的环境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

1、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教师要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说欲言、敢于争鸣,对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的发言和分析表示尊重,允许不同看法和观点,注意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这样,就能真正打开学生的思路,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学生在亲切、融合、民主的气氛中自觉形成良好的情感、人格和道德品质。如在讲戊戌变法问题时,我设置“戊戌变法为什么没有成功”、“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等问题,引导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胆发言,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样,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创新精神和历史使命感。

2、投入丰富真挚的感情和热情。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敢于真情流露,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恶喜憎和立场,这样,以情传情,教师就把这种爱恶情感传递给了学生,带动了学生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在情感的变化中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价值观。如在教学中国近代史时,对那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改变历史而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的行为和事迹,我投入了无限真挚的感情,用充满敬意和满腔热情的语言去讲授。这样,充满感染力和激情的描述,让学生拥有一种置身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年代的感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二、促进互动,以“动”引情

教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共同探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达到学生自觉生成积极健康的情感的目的。

1、巧妙提问和交流。教师要设计能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的提问,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如讲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时,我设置问题:为什么中国到1971年才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一问即出,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我抓住时机再问:①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怎样?②中国当时采取什么外交针?③当时世界局势如何?在師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意见得出结论后,我因势诱导进一步提问: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我们得到什么认识和启示?然后引导学生再交流、探讨,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学生的积极交流、探讨,学生深刻认识到史实所体现的中国人民的积极进取、愈挫愈强、自强不息和智慧外交等人文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与时俱进、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2、积极对话和探讨。教师要挖掘教材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以平等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师生间开展积极对话,在反复的探讨中达成正确共识。如我讲斯大林模式问题时,有学生提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都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是,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斯大林模式到后期却对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是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比社会主义制度差”,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位学生的问题,而是启发大家:“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三、巧设情境,以“境”引情

教师要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直观形象生动的史实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教学情境,以史实来熏陶人、感染人、启迪人,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如在讲到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问题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播放好莱坞电影《钓鱼岛真相》片段让学生观看。通过典型生动的情境创设,把这部分课文内容和钓鱼岛问题结合起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不足,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四、注重实践,以“行”引情

教师要注重课堂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以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

1、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如学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问题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去分析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的问题。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忧患意识,并培养良好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精神。

2、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我指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开展以“我市新时期以来经济建设调查研究”为课题的实践活动,研究过程具体步骤如下:①准备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几个小组,经过讨论精心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②调查阶段:各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市各行各业的人士进行调查和访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人工统计,合作完成调查工作。另外,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参观等方法,收集相关的本地新时期以来经济建设的资料。③报告撰写: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参考收集到的历史资料以及观察、访谈等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撰写《我市新时期以来经济建设调查与研究报告》小论文。通过这种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独立的问题分析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性精神,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情感。

引导式高中历史 篇4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容易操作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高中历史教师要打破常规,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十二生肖的图片并说道:“同学们都认识十二生肖中的十二个动物,但估计没想过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与农业有关的吧?”学生听后马上数了起来,列举了马、羊、鸡、狗、猪、牛六个生肖。教师继续设问道:“这么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说明了什么呢?”学生简单思考后回答:“说明古代中国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没错,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一学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就这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被顺利引入课堂。

情境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以十二生肖为切入点创设了问题情境,先是让学生思考十二生肖中与农业相关的生肖有哪些,然后让学生思考其中的意义,这种问题更贴近学生生活,而且难度不大,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收获学习的信心,消除对新知识学习的恐惧感,为新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便利,为学生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加强问题引导,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历史知识的学习不能浮于表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将一些隐性的、内在的历史知识挖掘出来,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罗马人的法律》这一内容时,为了更好帮助学生认识罗马法律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罗马的法律和秦朝的法律各有何特点,哪一种法律更有价值。在比较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两种法律的适用对象、内容、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秦朝法律和罗马法律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秦朝法律更加细密严苛,强调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而罗马法律则讲究疑罪从无,更注重维护人权。这样的课堂提问虽然不够多、不够深刻,也并不是面面俱到,但是建立在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基本处于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的难度范围。学生在这些课堂问题的引导下,能够由浅及深、由点到面地认识罗马法律的特点和内容,认识罗马法律在人类发展中的永恒价值。

三、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思维活动中陷入混乱。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引导,为学生从无序、混乱的思维中理出头绪,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

例如在学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之后,由于很多学生在理解“重农抑商”政策时过于片面,有教师对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进行了分析,帮助学生从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客观看待“重农抑商”政策,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在这个课例中,有的学生从国计民生出发,强调“重农抑商”为解决中国古代人民温饱问题带来的好处,有的学生则是从工业文明出发强调“重农抑商”对工商业的限制。而教师通过对历史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严谨深刻的逻辑分析,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认识这些历史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会和领悟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维方法。下次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学生也能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历史认识。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保证历史课堂大方向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有正确的历史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高中历史知识有更加系统、全面的把握。

摘要: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尽量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引导式高中历史 篇5

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到目前为止,社会上还有很多人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是负担,因而对历史极不重视。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学习历史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而是要为现实服务,要学生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社会找到一面“镜子”,让每个学生都从历史长河中找到启发,成为思想者,更成为智慧者。

例如当进行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冷战部分时,我给学生们放一小段《Go West》音频,而后问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首歌?”学生们回答:它是德国世界杯送别曲,现在中国的某些体育节目也把它作为前奏。我补充:“这首歌诞生于1993年,同学们通过歌词——Go West, life is peaceful there(向西而行,那里的生活是安宁的), Go West, in the open air(向西而行,那里的空气是自由的), Go West, where the skies are blue(向西而行,那里的天空是湛蓝的)„„可以感受到什么?” 学生回答:冷战的痕迹。我接着问道:“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抵制歌颂西方的《Go West》,反而把它作为体育节目前奏,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冷战结束了。我总结:“冷战的根源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这是否意味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就不能和睦相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国与国之间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能够实现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不但是否定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唯一原则的错误做法,也提前让学生领会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意义。

引导式高中历史 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引导探究

新的教学方法得到推广后,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两者便出现从根本上的教学理念的不同。前者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强调对学生传授知识。在强调创新就是发展的今天,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要做的不是强迫他们接受知识,而是教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历史这门学科作为一个很独特的存在,学生要学好它不能只靠记忆,还要有足够的兴趣,不断地进行理解、积累。目前新课改重视的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注重课堂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拥有合作学习的意识等。现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笔者以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自身需提高素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历史作为一门文科类学科,不仅要背的知识点非常多,还要学会主动理解探究,这样就需要教师引导。作为历史教师,如果只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不思考怎样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兴趣,让其充分喜欢历史这门学科,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只用教材教授知识,那么学生大多数都是处于学习历史好无聊、历史只靠背就能过关的思想状态。但是教师稍加改动,从课本中走出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学习历史的困难,再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学习空间。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要打造自身的形象,让其在学生面前拥有良好的认知,拥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这位老师,顺带着喜欢历史这门课程,最后积极地探索历史这门学科。

二、巧设问题,让学生主动地探究

学习最重要的是有疑问,疑问是一个人寻求知识的基本保证,也是探求知识的开始,是探求问题的动力;疑问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有疑才有问题。同样问题也能运用到高中历史课堂中,把疑问巧妙应用,让其成为探究知识不竭的动力。没有疑问也就没有学习知识的乐趣,所以教师要注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其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探究。新课改一直在强调,要多设置问题,多引导学生思考。一方面强调学生,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是自己学习的源泉,是可以让自己得到不断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自己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要引导学生提问,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真正做到把疑问的功能全部体现出来。比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教师提出,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中国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历史性打击毒品的事件?学生则问,为什么虎门销烟会成为中国真正意义打击毒品的事件?这种戒毒行动对当时的清政府带来怎样的影响?有教师的提问作引导,学生才会进行思考和探讨。

第二,教师要抓住学习高中历史的乐趣,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引导。当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学起历史来才会积极思考。如,学习百团大战的起因,教师引导,百团大战的爆发对中国抗日行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都很了解这个人物,他们立刻会问,彭德怀不是中国的开国元帅吗,这场战争和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在当时的环境下发起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发动后对当时的侵华日军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我国的抗日战争带来怎样的推进,然后总结在一起,再结合当时中国的抗日局势进行分析,什么原因产生的就能立刻显现出来。

第三,引导学生提问要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把问题变得混乱不堪,也不能漫无边际,只为了当时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脱离历史教学的边际,变得连教师自己都不能控制。

第四,引导学生提问必须保持课堂上的一种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那种不可接近的状态,要充分地和学生多亲近,因为学生提问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如果自身都不能接受,那么历史课堂教学只能宣布失败,最后教师要思考怎样把学生的提问变成自己和他们的,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关系从以前的不可接近变得可以合作,同时又增进情感,这有利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其提供有力保证。

现阶段实施的新课程教学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但是这些都只是针对正常学科,对于高中历史等学科应该思考新的教学方法,想尽一切办法完善新课改中还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学工作人员应该在课堂不断实践的同时,做到不断思考未来教学的趋势,真正为日后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彩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历史 篇7

一、整理专题, 系统学习

历史的各章节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贯穿联系, 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 要把每课的知识整理贯穿成知识体系, 系统地掌握。教师在学完一个专题之后单抽出一课时要求学生整理专题线索, 如史前时期的人类、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古代文明的交融、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等。

【例题】学完九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 请列举古代东西方文明冲突和和平交往的例子。那么这就得结合第七、第八两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古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例子:“希波战争与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十字军东征”。古代东西方和平交往的例子:“马可波罗东游”、阿拉伯数字的西传。教师在指导学生整理答案的同时, 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了第四学习主题的内容《古代文明的交融》, 理解了自古以来东西方之间就是在不断的冲突中客观地实现了交流和发展, 但战争不是最好的实现交流的方式, 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贸易往来融合发展。

二、注重训练, 学以致用

做题目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形成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方法。仅仅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或者学生读背, 就做不到理论结合实践, 习题或考题则是对知识点的一个具体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教学生一些解答考题的技巧,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具体做法就是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可以渗透相关题型的练习或考试训练, 以使学习不是纸上空谈而是做到有的放矢。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 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 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 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 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 而且名正言顺地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人生来是而且始终都是自由的, 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问题:

(1) 你知道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什么国家的什么文献?

(2) 这三则材料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分析这三则材料是为了探究三次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三部法律文献的相关内容。材料一是英国的《权利法案》; 材料二是美国的《独立宣言》;材料三是法国的《人权宣言》。它们都表达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三组材料放在一起, 难度加大的同时, 也是对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进行比较和整理。在做题训练中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 巩固了知识。

三、定期检测, 自我分析

好的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我坚持一周进行一次测评, 虽然历史课课时少, 但我们设计的容量相对也少, 争取10 分钟就能完成。每次测评后, 一般由教师进行批改、分析、点评。但有时也可以考完后教师给出参考答案, 指导学生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 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 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 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 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 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 分析失误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长期以来, 我们历史课堂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枯燥、乏味。有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历史、学习历史的兴趣, 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我专教历史后就一直在思考我的课堂缺乏活力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 认为历史是副科, 在课堂上读读背背就行了, 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其实不然,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 有中国史、世界史, 有古代史、近代史。学生小学以来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其实很少, 单纯依靠课堂教师的讲解, 理论说教, 单一、死板、理解困难, 难以产生合理联想、深刻记忆。21 世纪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其资源丰富、图文并茂, 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使历史课堂踏入新征程。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历史 篇8

一、注重知识积累, 培养学习兴趣

感兴趣才会主动接近、思考,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通过多种形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是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不厌学才能更好学。

第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好的、充满悬念的开头的历史课, 必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进而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学习。这样一来, 既能提高教学效率, 又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两全其美。在讲新课前, 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导入课程。如, 对于“九·一八”事变这堂课, 不妨以这样的情境设计导入课程: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录音:“家在松花江……有森林煤矿……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放完这首歌曲后, 老师问学生歌曲反映的内容和历史事件, 由学生回答导入“九·一八”事变这堂课。通过这种形式,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更加积极的思考、提问和发言, 课堂效率也就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二, “读史使人明志”, 结合时事热点培养学习兴趣。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 联系2009年的圆明园十二生肖文物高价拍卖事件, 以及国宝流落海外的情况, 引入当时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第三, 以历史故事、事件、逸闻等为课堂兴奋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教师要熟知历史背景、各类文献, 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故事;其次, 教师要广泛搜集教学素材, 有意识地做好教学准备, 如搜集影视、歌曲、文章等各类趣味素材, 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让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

二、以学生为中心, 实现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 教师不仅是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要想搞好课堂教学,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 实现角色的转变, 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紧紧围绕学习的内容, 通过课堂讨论、分组探究等形式, 激发学生的扩散性学习思维, 同时, 可以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动起来, 让历史课活起来。如, 以唱历史歌曲回顾历史, 以参观名胜古迹走进历史, 以演讲形式点评历史, 以历史情景剧再现历史, 以影视图片感受历史, 以历史知识问答巩固历史。如抗日战争单元“西安事变”一课, 在其发生前后, 国内外各派势力是错综复杂的, 各方态度也千差万别, 这是这一堂课的学习难点。对此, 不妨通过电影《西安事变》中的几个片断加以介绍, 西安张、杨兵谏扣蒋, 宋美龄、端纳为和平解决斡旋, 何应钦兵围西安, 周恩来西安调停……通过回顾这一历史, 引导学生弄清进国内外各派势力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和目的, 引导他们分组探讨当时蒋介石不能杀的时代背景, 并以此延伸, 进行一次课堂演讲或辩论, 让学生真正融入历史、参与历史。

三、讲、练并用, 采用有教无类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并具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课堂资源,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 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体会中国博大精深历史的风采。具体说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利用讲和练的手段, 实施分类教学, 引导学生进入主动者、创造者角色。对于差生, 教师更要有耐心, 要及时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同时, 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如, 提前预习, 讲与本课堂有关的故事, 自己整理一课的知识要点, 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 并按线索理出头绪等。此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将知识分类, 如将有关的人物集中在一起, 将有关的事件集中起来, 前后联系, 做到知识系统化,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怎样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文本 篇9

历史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现行教科书在编写时, 遵循了学生的发展特点, 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采用问题式的编写,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与文本对话

教师应根据历史课程标准, 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这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前提。若是能巧妙的将文本问题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 从而真正的走进文本, 也会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具体做法如下:

1. 以图片、资料展示来创设直观性情境

教学时可以通过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如在导学“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节课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欧元、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图片以及有关资料, 通过图片展示, 让学生对区域经济组织有一个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促进他们思考这些区域组织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演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刺激学生走进文本。

2. 以多媒体来呈现动态情境

在历史课堂上,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知历史。如在教学“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一课时, 可以播放《大别山》的相关镜头, 从邓小平铿锵有力的话语中, 感受到他脚踏实地、勇于开拓的革命品质, 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走进文本进一步了解。

3. 以音乐来创设联想情景

教学时还可以通过音乐, 给学生一个更大的联想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如在导学“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这一课时, 通过暴风影音播放歌曲《东方红》,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激发学生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 激发学生走进文本, 去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

4. 通过讲故事来创设联想情景

讲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一个遐想空间, 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如在学习必修二罗斯福新政时, 首先给学生讲述了罗斯福的父亲在他少年的时候, 为了培养罗斯福的自信心, 每天天还没亮, 就替罗斯福提水浇树, 最后罗斯福所浇的树长的最高, 为他以后树立了信心, 成为美国的第三十二届总统。激发学生走进文本, 去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

二、设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1. 课前, 导读问题要有伸缩性, 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本进行探究, 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 整体感知文本。在这个环节中, 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预习, 自主选择一些开放是题目, 先自行展开探究, 这样, 学生就很清楚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可以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2. 课中, 教师要“三定”, 使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经过课前的预习, 学生对文本已有初步的了解。于是在上课时, 就给学生“规定时间”、“规定问题”、“规定内容”, 要求学生把每一节的内容归纳概括出来。首先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自己读, 然后小组讨论, 把再读文本以后产生的感悟和思考、体验和想法与各组成员交流, 最后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展示。这样, 学生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也很清楚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其次是通过文本中的的思考题、生成单上的问题在走进文本。让学生再次感受文本的内涵。这样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深、更明了。再次在归纳总结时在走进文本, 你对问题的概括总结就会有更深的提高, 提升的意义更高、更完整。

3. 课后, 回顾文本, 总结反思, 让学生畅谈生活感悟。

就学习而言, 感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 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一种生活形式, 正是这些决定了有着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的学生个体, 对于文本, 对于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小段文字,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果我们巧妙地运用文本, 引导学生畅谈文本感悟, 发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更深切的感悟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 “教”都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

三、走进文本, 必须遵循读书“六字诀”

读书“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要求查着工具读, 划着重点读, 写着感想读, 记 (背) 着内容读, 练着习题读, 思着问题读, 如此才能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怎样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篇10

运用时间顺序, 在理清章节结构的线索方面, 效果是非常好的,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 可以引导学生在时间上抓住第十章, 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中有关的重要年代。如220年、265年、280年、304年、316年、317年、420年、430年、581年、589年, 这十个重要年代, 经过分析, 学生很容易地理清了我国封建社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分裂和南北处于对立的局面, 同时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基本线索。也揭示了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由分裂最终走向统一的规律, 这样引导学生用时间顺序, 可以使学生直观、具体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从而有效的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目的, 从而进一步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引导学生利用串联法, 帮助学生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串联法是把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及内容按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或者不同地区, 将有关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方法。从而可以使历史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体现出历史发展线索。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史明宁农民战争的经过时, 引导学生把经过的九个地点串联起来, 如陕北 (起义爆发)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洛阳 (杀福王) →襄阳 (建立政权) →襄城 (打败民朝军队主力) →西安 (定国号大顺) →北京 (推翻明朝) →山海关 (同关三桂、清军激战) →九宫山 (战败李自城牺牲) , 这样明宋农民起义从爆发到最后失败的基本线索就非常清楚了。

三、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关键所在

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 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一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关键所在。例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这四次爱国主义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 就可以知道,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是一部分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历史。其中的内在联系, 有因果联系和继承与发展的联系, 这两条线索之间也体现了前因后果的关系, 体现了那里有压迫, 那里就有反抗的历史发展规律。

四、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的历史知识, 是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重要保证

整理历史知识就是把学过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的知识序列重新组合的过程, 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进行条理思维的过程, 而条理思维的过程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必需过程。在教学实践中, 主要采取二点做法:

第一、引导学生整理课堂笔记

记好课堂笔记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既可以突出每堂课所学习的重点内容, 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 加深记忆, 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然而要提高学生整理课堂笔记的能力, 必须引导学生熟悉本堂课的内容,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制约, 做笔记主要是照抄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笔记, 是少之又少了, 所以要求学生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老师上完每节课的内容后,

都要及时将每一节课的内容按知识的先后顺序, 有层次的把重点重新整理, 以适应学生自己认识。

2、要求学生在学习笔记里把所学

的内容串联起来, 组成顺口语言,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理清历史的发展线索。

3、通过提示, 布置作业, 把学生所学的重点历史知识整理出来。

第二、引导学生编制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的大事年表是一种按年代顺序把重大历史事件排列起来的历史年表, 它以年代为“经”, 历史大事为“纬”, 突出在什么样的时间下有什么样的活动, 运用这种方式, 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效果是非常好的。

总之:引导学生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清楚, 就能让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 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抓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起到一个多而不乱, 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清历史知识发展线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理解和加深记忆,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让学生更加明确历史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少年时报》[1]《少年时报》

[2]《中国古代史》[2]《中国古代史》

引导式高中历史 篇11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法 史论结合

一、“自主学习”提出的背景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看来,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知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和记为主的教学,师生间缺少交流与沟通,是典型的“复印机式”的教学,但所教和所学的知识较死,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构起符合学生身心特征和时代特征、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也就成为教改的必然趋势。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具体操作

“自主学习”指在教师“导”下学生围绕学习对象通过自主途径进行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样式。在该模式中,自主学习占主要地位,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材料与学习方式、自主检测与评定学习效果。学生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与把握。

(一)要明确中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思维特点

中学生的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质属性。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即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是相对而言的。

(二)要善于运用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挖掘教材的深度是培养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途径,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利用图表活跃学生思维,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历史地图、表格、人物画像等),在实际教学操作中要充分利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加深对史实的理解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历史知识的整体性,通过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而体现出来,因此要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引导学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文史结合法;讨论法;知识串联法;点面交叉法。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对历史的表述可以借鉴文学的方法。

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三、“自主学习”模式反馈与几点思考

通过历史自主合作學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学生良好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开始养成,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方式已逐渐由被动接受、死记硬背转为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相结合,思维习惯已逐渐由依赖性、单一性、无序性、浅露性向自主性、广阔性、求异性、发散性、深刻性等方面发展。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如下议题思考:

1、导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导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模式课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必须使导具有启发性、兴趣性,而如何使导具有启发性、兴趣性则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对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必须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能在融洽的、良好的氛围中,活跃思维,张扬个性,健康发展。

3、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使新知识,新教育观念能及时地渗透到教学中。

4、要真正立足于发展,努力体现师生的发展性;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努力体现课堂的民主性;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高中历史课的一些做法,有一些还停留在想法阶段,还是十分粗浅的。教海无涯,学无止境,积累的这些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柳斌:《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人民教育》1998、9)

【2】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引导式高中历史 篇12

近几年来,无论是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体系的变动,还是《考试说明》要求的不断调整,其中都强调“抓住体系”“抓住阶段特征”;《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就强调:“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史教学工作者对阶段特征的重视。列年来,决定高考试卷的第Ⅱ卷得分的关键因素就少不了阶段特征。准确地划分历史阶段和掌握其特征,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问题;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通过引导学生揭示历史阶段特征的过程,使其历史思想获得启蒙、思维得到解放,成为历史学习的“智者”:历史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将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有好的历史思维和好的考试成绩。因此,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教学从高一就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对于怎样引导,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要指导学生领会教材划分阶段特征的标准。

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此,必须指导学生从宏观上确定教材是用什么标准来组织内容和划分阶段特征的。如传统的初中历史教材就是按照社会性质的变化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其实质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的,它的优点是便于揭示历史现象的阶级本质;而生产力标准则在现行的普通高中教材广泛使用。如人教社出版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前四章的主体内容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生产力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是根本动力,也是其主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客观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在平时的历史课堂上要养成重视阶段特征的习惯。

历史课堂是提高学生归纳阶段特征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讲授每一册书、每一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时,就应该花一定的时间来概述本书、本章主要内容和总体机构,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了解,使学生不至于一开始就感觉到内容混乱、头绪复杂;等到该书、该章讲完后,再对其进行具体和系统的归纳,从而达到强化认识,深入揭示它与别的阶段特征的差异,即运用“总—分—总”的教学思路。例如:在讲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时,第一节课就是拟订结构,并落实到各节标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该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历史,学生既能从总体上有深刻的认识,又能体会其中的因果关系。

三、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归纳问题的思维方法,经常留意某些分散知识点的理解、总结和归纳。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的基础知识,再进行阶段性的整合,从而分析特点、阐述规律,并揭示其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

例如:在讲授工业革命后的国际工人运动特点时,可以从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形成,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归纳出该阶段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并进行夺权尝试的特点。又如在讲授“二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时,课本是从战后初期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和巩固,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等具体知识点来讲的,但这仅仅是现象,而其总体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在“二战”后初期由一国到多国并走向联合的趋势。

这个例子是单一线索的,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经常是某一社会阶段的特征,而对于这种综合性的特征则需要从多角度来提炼。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过程,梳理重要史实,寻找其规律和联系,抽象概括出某社会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最后再把它上升到总特征,这样就能做到条理清晰了。

再有,遇到跨不同社会性质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时,则既要横向看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又要纵向分析不同时期概况的差异,构建整体的历史观。如近现代两个80年(1840—1919)、(1921—2000)中的第二个80年(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其阶段特征就是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重大成就的八十年,但也有过一些挫折,这就是纵横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同时,还要注意将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历史发展进行联系比较,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中把握中国历史,正如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多方面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落后,从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道理。

四、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对阶段特征的划分和总结进行考查。

这样,既达到了巩固和提高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迁移和转化历史思维能力。这里可以考阶段特征的划分、归纳、比较,在运用阶段特征的过程中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如(2004江苏卷)第30题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中国的有识之士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奋斗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又如(2004上海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繁荣时期,分析其原因和表现。阶段特征题常在问答题中出现的现实,也使适当的阶段特征练习训练必不可少,从而使学生养成分析归纳的习惯。

五、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观印象。

如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相关材料,特别是经典作家的有关著名论断,在讲授19世纪初—70年代的阶段特征时,可引用马克思19世纪的历史是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共同影响下的历史的论断,有了这个结论,就可以从深层次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学生克服在死记硬背中把握阶段特征,教师应寻找较适用的诱导方法,转换一些问法,从而使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掌握。

上一篇:修复实践下一篇: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