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研究

2024-07-30

引导研究(精选12篇)

引导研究 篇1

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9年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 宽带网民达3.46亿, 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 年增长率为28.9%, 手机上网用户2.33亿, 占整体网民的60.8%, 位居全球首位。互联网的发展从上网人数到网站的数量、网络传输速度、网络科学技术各个方面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 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也随之迅速增大, 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和网络舆论形成等方面, 已无可争议地获得了一定的位置, 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一种特殊形式, 由于它是借助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传播媒介, 因而它也有区别于其它舆论的特点。

1. 数量庞大, 意见多元。

互联网具有存储大量信息的能力, 信息内容纷繁复杂, 包罗万象, 不同于传统媒体因受版面和时空的限制, 加之互联网具有超链接的独有功能, 因此当社会重大事件发生后, 网络便能够迅速集中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来自网民和公众中各中各样的意见也同时充斥在网络中。由于网民规模庞大, 且网络上表达意见的个体量多且自由, 最终形成的集合性意见, 也就是网络舆论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并且通过网络渠道传播的意见, 它在形成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复杂的特征。网络信息内容非常丰富, 网民在对待同一热点事件时, 呈现在网络上的声音是不尽相同的, 由于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和公众, 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数量群体, 他们的认识程度、地位级别等存在差异, 都在这个网络空间里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因而所发表出的也是多元化的, 导致网络舆论是多元的, 网络舆论被称为“真正的观点自由市场”。有的网民和公众对某一事件认识深刻, 网络舆论也是正确并且具有指导意义, 有的网民认识肤浅, 或存在偏差, 导致网络舆论片面, 网络舆论一方面可以助纣为虐, 反之, 另一方面也可以弘扬正义。

2. 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

在网络社会中, 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主体, 可以自由讨论, 交换意见, 参与网络舆论的形成。在网络时代, 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权利, 在自由的空间里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 也给了网民和公众更大的权利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网络舆论场其实是由无数匿名的网友和公众形成的意见集合场, 并且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里, 网络舆论主体一方面不仅可以匿名发表意见, 另一方面还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 拥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而不被人们发现。

3. 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和传播时间的快速性。

这是由网络媒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因为网络舆论总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网络信息内容的基础上。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 直面导致了网络舆论传播的广泛性。网络舆论在空间的传播上, 彻底打破了地域的界限, 形成了网络民意表达的自由之处, 也无法清晰区分私密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当重大事件发生后, 在网络上随着网络BBS和电子邮件等网络传播通讯工具的兴起, 网民可以相对自由的在更广泛的虚拟空间里发表意见, 并且内容有的是小道消息、也有的是各自的见解、发一些牢骚、发表评论等形式广泛。无数的网民散布在全球各国、不同的地区, 对同一事件或者不同事件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交流, 交换意见, 形成网络舆论, 从而构成一张无处不在、包罗万象的信息网。在时间上, 由于网络传输速度非常快速便捷, 网络舆论在时间上也迅速传播, 有时甚至形成了一边倒的趋势, 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 网民意见在不断冲突中整合, 尤其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速度上, 网络更是接近零距离同步传播, 这使得网络舆论也在时间上迅速形成并自由传播。

二、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性

“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 网络舆论也日益凸显出它在我国传统舆论中的格局和地位, 已经逐步成为新的重要的舆论阵地。网民和公众在这个巨大的天然舆论场里可以畅所欲言, 网络已经成为网民和公众的一种新的民意表达, 在对政府推进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还存在着很多许多缺点和不足, 需要及时引导。网络空间具有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 非常宽泛地自如地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 使得网络舆论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现状。而我国当前网络舆论导向也存在着无序性、盲目性等缺点和不足, 加之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了网民的各种障碍, 如果不及时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和控制, 一定会对网民甚至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1.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准确把握民意的需要。

随着网络舆论的出现与形成, 它开放式、门槛低的传播形式, 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反映民意的通道。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 网络舆论在真实、直接、及时反映民意方面更具有代表性, 例如各大网站的留言板、BBS, 都成为表达民意, 体现观点, 形成网络舆论的重要场所。有很多事件被网民和公众所关注, 主要源自于网友持续不断在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留言和发帖, 引起其他网民关注与参与, 形成一些观点化、总结化的网络舆论, 之后, 传统媒体开始介入其中, 进行采访与深度报道, 于是很快就形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网友评论的交互作用, 马上会提升出网络舆论领袖的更代表民意的观点与呼声, 网络舆论就随之显现出来了。但与此同时, 网络舆论中存在的负面因素, 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了出来, 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不免会出现起哄、造谣、攻击等情绪化舆论。若不能对这些偏激的网络舆论加以正确引导, 便会严重扰乱政府掌握民情、影响了解民意的视线。因此, 要使网络真正成为引导和体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 就必须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2.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确保网络舆论监督顺利开展的需要。

互联网作为民意表达的最佳方式, 为民众和权力机构之间架设起了沟通的桥梁, 通过网络舆论的监督, 公众可以了解国家事物, 机构运作, 同时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进行评价, 这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在网络舆论中也可以明显看到, 网络舆论在形成以后, 马上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决策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决策上, 网民关注的越多, 质疑的声音越大, 越容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在广大网民的关注下, 会使更多的人知道事件的真相, 有效地的监督权力机构对事件的操作过程, 这样, 可以促使事件更为公开透明。但同时, 由于网络上传播者身份的匿名性及隐藏性的特点, 难免会出现对一些网民和公众对相关部门处理事件方式的质疑, 引起部分网民的不满情绪, 从而产生一些无端的谩骂攻击, 削弱了正确舆论的监督作用。因此, 要维护网络舆论的理性声音, 使之发挥正确引导民众的积极作用。

3.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确保政府理性决策的需要。

网络舆论较传统媒体舆论而言更敏捷、更快速, 由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意见多元化等特点, 使公众可以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政府可以了解公众的真实想法, 并且根据公众和网民的意见进行政策修订,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众和网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识。网络舆论不仅能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暴露出来, 也能反映出网民和公众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反应。政府在进行公共政策制定中, 就拥有了公众和网民的直接意见, 使得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综合各类意见, 平衡各个利益群体的诉求, 及时修正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宣传了政策本身, 争取了更多人的支持与认同, 增强了政策的公信力, 从而减少了政策阻力。

4.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网络舆论能让网民和公众把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 在过去, 由于地理位置、闭塞交通、通讯技术的相对落后, 各个地方由于地区、民族、文化、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存在着不同而形成的多元文化, 这些不同的文化虽然同时存在, 但是彼此却很难融合, 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任何信息内容都会从一个地方无限量向另一个地方传输, 但由此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网络上意见的冲突, 政府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是可以面对公众和网民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质疑, 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发布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网名和公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予以反馈, 消除网民和公众的疑惑, 能够更快捷地做出政府部门的反应能力, 体现更高效的行政效率。二是网络出现各种不同声音和不同意见, 政府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能够使政府能够更加充分、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各界、各阶层的不同声音, 从而也使得政府的决策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引导研究 篇2

博白县实验中学

江锋

[摘 要]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是我党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他们在市场经济中也呈现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本文从政治引导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党外人士;政治引导;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无党派人士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发挥其作用,不仅直接关系到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更关系到我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坚持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认真总结以往对党外人士政治引导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符合新一代党外人士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政治引导的内涵

研究政治引导问题,需要先理清政治引导的内涵。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政治引导”就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实施主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价值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灌输、传授给党外人士,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政治共识;而党外人士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客体,通过内化政治文化,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自我,最终在政治态度、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等方面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党外人士作为客体并非消极地接受政治教化,只有依靠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及各方面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规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规定:要努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加强理论培训和政治引导,巩固党外代表人士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2010年9月,中国党外代表人士培训首个10年规划――《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了,《纲要》强调坚持遵循规律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改革创新与推动发展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符合党外代表人士特点的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子,不断开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二、新历史条件下党外人士的特点 党外人士是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通常党外人士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与行业领域中具有较深造诣或较大影响,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阶级结构的变化,由最根本的是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变化为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并在特定条件下有激化的可能;二是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从最根本的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变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三是政治结构的变化,最根本的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发生重大改革,变化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成就,形成和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建国以来,作为我国社会阶层基本组成部分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队伍转化为今天的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所有这些变化都成为新时期党外人士构成的新特点。

(一)新历史条件下党外人士具有广泛的阶层性和代表性 新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广泛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新社会阶层的优秀人群,构成了党外人士的广泛代表性。此外,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 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突现,党外人士在政府机关和各类社会团体、公共事业单位的任职与从业人员增多。新时期的党外人士,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大影响,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二)新历史条件下党外人士具有广泛的影响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非公经济人士、律师、会计师、审计师、各类评估师、外企管理人员,以及回国留学创业人员等等党外人士跻身全国、省市和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行列。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见多识广,政治敏感度高,具有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与智慧。他们运用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与行业、产业领域有关的信息与提案、议案,致力于完善和优化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事务。新时期,党外人士的政治诉求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党外人士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新历史时期党外人士的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与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已经逐步融入世界。同时,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加快,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的兴起,使得外来文化与思想意识在我国快速传播,给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意识带来冲击。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健康文化、腐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老年文化、成人文化、青少年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商业文化、慈善文化等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复杂多样化。4 作为各阶层的精英--党外人士,同样会受到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正因为如此,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应以思想意识引导为主。

三、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人士政治引导的必要性和意义

加强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点,体现了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高度自觉性,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性。作为统战工作一个重要方面的政治引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阔政治引导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领域,使政治引导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在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努力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新格局。加强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政治基础,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聚力量,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助力。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描绘了在新时代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要求进一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的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引导工作 新时期在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中,一定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

(一)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抓好思想政治引导

第一,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手段。只有通过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才能帮助党外人士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自觉增强对中共的认同感。

第二,是加强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政治观的基础,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对人生的根本看法, 直接影响对政治的看法。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观。特别是新一代党外人士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响,更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第三,是加强优良传统教育。老一辈党外人士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政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政治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例如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传统、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的传统以及非公经济企业家致富思源的传统都是党外人士的宝贵财富,要自觉学习和发扬老一辈党外人士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下去。

(二)正视利益作用,为党外人士政治引导奠定政治基础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到个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已成为激发人们积极性、创造性和推动社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人们在 利益的引导下,从正确观念出发,在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能够产生较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从这一点来讲,利益对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个人修养的发展也具有强大的引导和导向作用。我们在开展党外人士政治引导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利益的作用,充分把握和运用好这个载体,就能一方面有效调动党外人士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力促进党外人士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

从利益的内容上看,利益主要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物质利益是维持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利益需求。政治利益是人们的最高利益,主要表现为人们当家作主、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精神利益主要指提高道德情操、精神追求的权利。做好党外人士的利益引导也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努力为党外人士解决各种现实利益问题。要经常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往谈心,协调解决党外人士在工作上的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多关心党外人士生活,对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予以帮助,多做一些“雪中送炭”之事。要大力开展为党外人士送温暖活动,让党外人士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要认真落实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切实维护党外人士的合法权益。各级党组织要努力创造条件,在人财物各方面对党外人士给予支持,进一步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

第二,要拓宽政治参与渠道,给予党外人士合理的政治利益。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党外人士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治利益的诉求也不断强化。如果党外人士的合理要求在现行政治体制中不 能得到妥善解决,极可能出现在体制外寻找解决途径的情况,从而将危及政权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合理配置政治资源,满足党外人士这种政治利益的诉求。从现有体制看,最能给予党外人士政治利益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的对党外人士进行政治安排,即给予党外人士一定的政治待遇或角色,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主要做法:一是通过提名、选举或协商的方式安排党外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通过举荐、选举等方式安排党外人士在统一战线组织如民主党派、工商联、宗教团体及其他行业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三是举荐或公开招聘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四是参加各种特约工作。通过政治安排形式,给予党外人士合理的政治利益,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政治利益诉求,无论对促进党外人士健康发展、实现其个人理想,还是对巩固统一战线基础,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是比较好的选择方式。

第三,要发挥精神利益的能动性,激发党外人士的积极性。要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引导党外人士紧密团结在执政党周围。用精神奖励来增强党外人士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要注重实际效果,避免表面化、空洞化 新的社会阶层规模不断在壮大,影响越来越大,对他们的政治引导要根据实际情况,力求注重实际效果,避免工作中的表面化、空洞化。在政治层面上:一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团结、培育、保护和引导的方针。对于作为统战对象的新阶层,决不能像“社会主义改造”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那样,把他们当作改造对象,而应该根据实际情 况在政治上注意团结、培育、保护和引导。二要突出民主平等意识。新阶层人士视野开阔、人格独立、思维敏锐,要突破“灌输式”、“命令式”的方式,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和进步。

(四)建立健全党外人士的评议和述职制度,在党外人士干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和进退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党对党内干部的民主评议和述职工作非常重视,并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完善的述职制度,而对政治安排中的党外人士缺乏科学的评议和述职制度。目前,主要参照党内干部和公务员条例中的相关条款执行。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党外人士双向评议述职制度,使他们既向我们党和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述职,接受监督和制约,同时又向所属党派和团体述职,接受民主监督,同时搞好相关制度的衔接,根据评议和考核的结果,决定这些党外人士的进退,以增强这部分党外人士的政治责任意识。对不能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和公信力低的人士,则不再进行政治安排,真正体现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同时,在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中要逐步引入竞争机制,选贤任能,推动参政党内的民主制度建设和参政党自身建设。

(五)发挥党外人士主体作用,完善自我教育机制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发挥主体的自主性, 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自我教育的对象, 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活动。党外人士的自我教育主要是指党外人士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倡自我教育是党外人士长期坚持的一项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 因在起根本性作用,外因只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对党外人士政治引导也一样,除了执政党要做好外部引导工作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发挥党外人士自身内部作用,通过开展自我教育,解决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党外人士开展自我教育,首先是要发挥党外人士中领导人的作用。党外人士的领导者是党外人士中的代表性人物,是统一战线各组织中的核心。党外人士自我教育工作是否做的好,关键在于领导人作用的发挥程度。一些党外人士中的领导者对自我教育工作较为淡漠,有的不清楚自我教育工作,有的不会做自我教育工作,直接导致了自我教育在政治引导工作中的缺失。情况表明,自我教育要从党外人士的领导者入手,着力增强他们开展自我教育的意识,增强他们领导开展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我教育的机制。

党外人士开展自我教育,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容。继续以培训班、读书班、座谈会等形式在党外人士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成员的思想水平。继续在统一战线组织内贯彻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自觉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深入挖掘统一战线内部的先进组织、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学习典型,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和推动统一战线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民主党派之间、宗教团体之间、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总之,新时期党外人士政治引导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政治引导的实效还有待 进步深入的研讨。

参考文献: [1]2006年7月10日,胡锦涛出席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6-7-12.[2]于文.关于加强新一代民主党派工作骨干政治引导的调研与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

[3]方雷,李新锁

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篇3

舆论,是社情民意的重要风向标,网络民生新闻是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舆论的引导关系着国计民生。从研究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特点入手,探究影响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提出引导网络民生新闻舆论要坚持正面引导、柔和引导、及时引导和事实引导的策略。

关键词:

网络民生新闻 舆论 引导策略

“舆论就是社会中特定群体对特定事件表现出来的特点意见。”[1]舆论引导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新闻工作的重点内容,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时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民生新闻“就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2]。民生新闻关系着百姓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网络民生新闻由于放在了网络这个新兴的媒介中,出现了新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一、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特点

网络民生新闻具有网络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双重特点,在这双重特点的影响下,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也出现了既受网络新闻影响、又受民生新闻影响的新特点。

1. 非理性的倾向性

舆论有非理性的特点,而在网络上,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往往不计后果、不顾形象,大多是由着情绪的支配来发表言论。而网络民生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人们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时,就更容易被煽动,缺乏理性。人们在发表看法时,更容易选择自己的倾向性,而这种选择大多建立在情感因素上,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得出的。因此,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具有非理性的倾向性特点。

2. 低权威的集合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角度讲,人民群众的观点永远是正确的观点,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是,从小时空范围来看,群众的观点不一定都是最准确的。尤其是网络上的舆论,往往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并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由于民生新闻是来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民生新闻中报道的事件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会有很多人觉得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能够以共同的话题互相交流,使言论迅速地集合起来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是受到了非理性因素影响的、低权威的舆论。

3. 最表层的真实性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只需一个ID账号,这个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处于隔离状态,人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形象,往往能够将最真实的情绪发泄出来,表达出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因此,网络舆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是受到情绪控制的真实性,这就让网络舆论的真实只停留在了表层,经不起深究。因此,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只是根据倾向某一观点人数的数量来决定,没有内容的分析,没有系统的判断,其真实性也是最表层的。

二、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积极因素

1. 传播方式双向化。民生新闻要求以民为本,要具有民本意识,要展现民众话语。网络的出现,使得在新闻传播中受传者的身份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人都能是记者,人人都能是评论员。这种传播的双向性,极大地满足了民生新闻对传播方式的内在要求,真正实现了为民说话,让民说话。

网络民生新闻传播方式双向化的这一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对舆论引导只是单一灌输的方式,让人们真正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给大众说话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让人们通过参与、表达、交流,真正了解新闻报道的本质内涵,不仅有利于新闻传播的效果,更有利于正确地引导舆论,使舆论发挥真正的作用。

2. 传播视角平民化。民生新闻要求报道视角平民化,只有坚持平民视角,才能发现琐碎的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网络民生新闻的新闻发布者,不仅有网络媒体,还有广大的网民,网络媒体和网民相互影响、反馈、沟通,使得网络民生新闻更加符合传播视角平民化的要求。

受众乐于同媒体交流反馈,是舆论引导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现问题,从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沟通来解决问题。因此,网络民生新闻传播视角的平民化,给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提供了积极的因素。

(二)影响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消极因素

1. 辟谣功能滞后化。由于网络信息量大,任何人,只要有上网账号,就能够在网络论坛、贴吧、博客、微博上发布消息,这就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谣言是一种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的流传”[3]。一个与大众切身利益相关或是大众极其感兴趣的新闻事件,若是权威媒体没有公开、彻底地将问题阐明,就会有人因为未知恐惧或别有用心而散播一些谣言。

网络使民生新闻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却未能加快辟谣的速度。例如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网络上就不断地传出谣言,说海水会被辐射污染,食盐价格将会大幅度上涨,而且吃加碘食盐能够抗辐射。此言一出,引得人们疯狂抢购食盐,国家在抢盐事件发生后两天启动了应急机制,网络上,媒体、SNS、微博官方都做了辟谣说明,但此时,各大超市的食盐已经基本被抢购一空,人们在得知“盐价上涨,吃碘盐防辐射”是虚假信息后,纷纷到超市退盐,但抢购风波中付出的经济和精神上的代价已不能弥补,这样的谣言给人们的生活生产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辟谣功能的滞后给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更给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损失。

2. 言论发表匿名化。在网络上,一个人可以利用无数个账号传播同一则新闻,支持同一个观点;一个集团也可以利用网络“水军”宣传自己,为自己支持的观点造势。根据马太效应,网民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在那些强势的观点上,强者的声音会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社会中的舆论。例如,网络上红极一时的“郭寒韵许身救父”事件、“天涯论坛小月月”事件,都是借助网络水军打造的虚拟人物,目的都是捧红网络人物,炒作自己。全国人大代表高明芹律师表示,“网络水军”总是先占领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以正义的名义来侵犯公共利益,实际上是在误导舆论。

网络民生新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其舆论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的意见,就会给舆论引导发出错误的信息。因此,网络民生新闻言论发表的匿名化,往往会使舆论引导进入一个盲区,给现实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引导策略

1. 双向交流坚持正面引导

网络民生新闻传播方式的双向性,使得人们能够就关心的民生话题在网络上相互交流,也为新闻的反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媒体通过双向交流,了解人们对新闻事件的疑惑,了解人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了解人民喜爱什么类型的报道,厌恶什么类型的报道,从而扬长避短,要坚持正面引导。网络民生新闻传播方式的双向性,已经为正面引导提供了便利,网络媒体要利用传播的双向性,分析受众的反馈,就受众提出的意见和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才能以理服人,才能让正面的事实深入人心,让正面的事例变得更加生动立体,更能让人信服。

2. 平民视角坚持柔和引导

在平民化的报道视角下,对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更要坚持柔和性的原则。柔和性是指在对舆论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有逻辑性的方法、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要让受众不仅知道媒体在宣传什么,更要让受众心悦诚服。“传播心理学告诉我们,要使传播的信息完全为受众接受,必须使受众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化。主动接受的程度越高,传播的效果就可能越好。”[4]因此,坚持柔和性的原则,能更好地增强传播的效果,为舆论引导提供便利。

坚持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的柔和性,首先在态度上,要求媒体的宣传报道如“春风拂面”般平易近人,要给受众平等交流的机会;其次,在方法上,要坚持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合理分析,理性判断,用科学的方法宣传报道。总之,只有态度和方法并举,才能真正做到柔和引导。

3. 遏制谣言坚持及时引导

在网络上,舆论形成的速度非常快。由于民生新闻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观点时,所受情绪的影响也愈发严重,因此,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在情绪化的影响下,就能迅速点燃网民讨论的热情。这种舆论,若不能尽快地引导和反馈,就会转变为谣言,四处散播,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网络媒体虽有辟谣功能,但速度过慢,不能做到及时引导舆论。例如“郭美美”事件,在事件影响不断扩大后,相关法律部门对此事件做出调查,得出的结果却是微博认证作假,其本人与红十字会并无任何关系。这一调查结果得出后,虽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有相关的报道,但已无法挽回“郭美美”事件对红十字会声誉造成的恶劣影响。对于人们不知情或一知半解的事件,政府或有关部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政府的声音,不能给谣言无限散播的机会,只有及时快速地引导舆论,才能避免重大的灾祸。因此,网络民生新闻也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及时遏制谣言、引导舆论。

4. 以人为本坚持事实引导

在互联网上,网络言论的匿名性给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网络民生新闻与现实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对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引导,若想规避匿名化带来的弊端,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回到群众中,“既要平民视角,更要顾全大局;既要关注民生,更要维护民生;既要民本取向,更要和谐社会”[5]。

要规避网络言论匿名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求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还要善于发现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用事实来引导舆论。

网络中,那些被“水军”吹嘘起来的观点,最缺乏的就是客观事实的支持。对网络民生新闻进行舆论引导时,在分析舆论的基础上,坚持群众性、做好贴近性,用客观的新闻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用鲜活的事例来打动人心。事实发布法,是网络新闻舆论引导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及时准确地发布了新闻事实,才能减弱网络言论匿名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进行引导,必须把握网络新闻和民生新闻两方面的特点,使网络民生新闻的舆论向着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GXQ4D038)

参考文献:

[1] [3] 胡钰.新闻与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18,129.

[2] 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2.

[4] 曹丽虹.走出新闻舆论引导的误区[J].当代传播,2004(1):61.

[5] 毕一鸣.论民生新闻的舆论导向[J].新闻传播研究,2009(5):18-20.

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研究 篇4

1民生新闻是中国新闻形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些晚报、都市报开始以其体贴入微的民生视角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从而走进寻常百姓家,并逐步获得认同和发展。2003年,孙志刚事件的集中报道以及由此导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使民生新闻得到了广泛认同和空前发展。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体现民生视野、民生态度,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已经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成为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的宠儿。

民生新闻能让受众“获取人际交流的‘亲切感’与社会的‘尊重感’,获取参与公共事务与拥有心理依靠的虚拟满足感,从而获得媒介抚慰以弥补社会心理层面上的缺失”[1],能最大限度地从新闻中得到“实惠”,因而得到了受众的普遍欢迎。这是与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分不开的。

关于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有如下观点:①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整合营销[2];②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民主的价值取向[3];③民间立场、民众视角、民本取向[4];④构成民生新闻要件的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5];⑤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6]等。引用比较多的是暨南大学董天策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7]。这些说法都从不同方面对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阐释。简单归纳如下:因为民生新闻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心声,紧扣时代脉搏,所以,它能日益繁荣,成为中国新闻形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民生新闻也应重视舆论引导

民生新闻的首要任务是全面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爱民富民惠民安民措施家喻户晓。如果说媒体是旗舰,那么,民生新闻就是化雨的春风。和其他新闻一样,民生新闻同样肩负着舆论引导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民生新闻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它反映的是现实社会普通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是人们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好的民生新闻,一定是顺应民意的,是人民群众真实意愿的反映,不仅有内容、有思想、有深度,而且能让受众感到暖心、贴心。

民意,既有主流民意也有非主流民意,有正确的民意也有不太正确的民意,有代表多数人的民意也有代表少数人的民意,甚至有混入人民群众内部的敌对势力的所谓“民意”。一个民主社会,有多种声音,也需要有多种声音的自由表达。这有利于形成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自动校正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利益调整,面临着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诸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群众有多元诉求是很正常的。

在反映民意问题上,民生新闻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多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因为强调舆论引导而把民生新闻写成脱离群众的说教新闻;二是因为强调民意而忽视舆论引导,不考虑“民意”对大局稳定带来的影响。其实,反映民意和维护大局稳定是统一的,只有大局稳定,民意才能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因此,民生新闻既要贴近民生,又要维护大局,要以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弘扬主流的、正确的民意,引导和消解非主流、不正确的民意,同时甄别和旗帜鲜明地反对别有用心的所谓“民意”,通过对民意的有力引导,使社会舆论始终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保持一致。

3民生新闻在舆论引导中的缺陷和不足

随着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出现了锁碎化、虚假化、错位化、市井化、娱乐化、媚俗化的倾向,忽略或弱化了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影响了它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别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了。

3.1锁碎化——只要能反映老百姓的生活,事无巨细,都加以报道。一些民生新闻对百姓生活内容过于敏感,常常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水管爆裂、路灯不亮、宠物伤人、井盖被盗等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普通琐事上,“内容的琐碎也必然导致新闻的表面化,报道形式过于单一,风格日趋雷同,丧失了个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8],结果民生新闻成了百姓琐事的堆砌。

3.2虚假化——只要能引起轰动,哪怕经过“合理想象”,也要加以报道。社会现实生活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素材,永远与记者心中所希望的理想素材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每一条新闻的外在表象也不都是生动有趣的[9]。一些民生新闻往往不从事件本身发掘深厚的意蕴,而是通过对事件本身进行“合理想象”,或生拉硬套,或添油加醋,或故弄玄虚,来吸引眼球。

3.3错位化——只要能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就是错位、越位,也热衷于报道。“有困难,找媒体”这句话曾让媒体和老百姓都心头发热。媒体凭借话语权优势,解决了老百姓的许多燃眉之急,受到了赞赏和欢迎。这种越俎代庖的错位、越位行为,必然招致一些群众有困难不去找职能部门而找新闻媒体,不仅会影响和挫伤职能部门处理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闻的客观性也会受到质疑和影响,不利于民生新闻的持续健康发展。

3.4娱乐化——只要能迎合受众简单的娱乐心理,不惜哗众取宠,也加以报道。民生新闻使用娱乐化的表达方式来促销本无可厚非,但在娱乐的同时,民生新闻还承担着信息传播、舆论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民生新闻不是花边新闻、市侩新闻的代名词,也不是街头闹剧、奇闻趣谈的承载者。民生新闻的娱乐化要以大多数受众的接受程度为底线,不能哗众取宠,不能因为迎合受众的简单娱乐心理,而使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3.5媚俗化——只要能赢得受众,哪怕牺牲品位,也加以报道。一些民生新闻为迎合部分受众追求感官刺激和窥探隐私的低级趣味,不遗余力地渲染低俗、丑陋、血腥、色情的细节,或以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狗仔”新闻、“花边”新闻取悦受众,将媒体变成低俗消息的集散地,将民生新闻变成市井杂谈。一味地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必然会导致民生新闻庸俗化,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媒体在群众中的公信力[10]。

4民生新闻舆论引导要把握受众阅读心理

民生新闻之所以成为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是因为它能很好地把握受众的阅读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一是求新心理。求新求异是人的天性,人们往往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受众总想从新闻中获得新信息、新问题、新经验、新做法、新人新事和奇闻异事。二是求知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广大受众通过各种民生新闻获取信息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三是求真心理。受众希望通过阅读新闻而认识所处环境的真实情况,而接受新闻的前提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四是求近心理。人们总是对那些在内容、视角、地域和情感等方面与自己比较接近的事物感兴趣,因为反映这些事物的民生新闻更容易对受众的生活产生影响。五是调适心理。由于生活压力较大,许多受众选择新闻就是为了调适的自己精神状态,偏向娱乐的新闻往往有较大的市场。六是得益心理。人们常常对就业、升学、房改、医改和养老等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格外关注,如能涉及受众的切身利益,往往能吸引受众眼球。七是参与心理。受众都有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渴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民生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为市民的参与心理提供了平台。八是争取话语权的心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民生新闻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声音。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民生新闻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契合了广大受众的阅读心理,既符合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和重要性的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满足了受众对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等的心理需求。相反,那些忽视受众心理、忽略舆论引导,一味追求叙事精彩,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的所谓民生新闻,注定是难以留住受众的。只有真心诚意为老百姓着想,又注重加强舆论引导,才能创作出富有文化品位和民生内涵的精品来,民生新闻之路也才会越走越宽广。

5民生新闻舆论引导要适应受众阅读需求

民生新闻如何影响受众,由民生新闻的内容决定,它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众阅读心理的多元化,必然众口难调,想吸引所有受众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受众,再好的新闻也无法实现舆论引导。只有那些述事理性、见解独到、客观公正、语言生动、文笔清新,真正贴近老百姓的民生新闻,才能代表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才能适应尽可能多的受众的阅读需求。

5.1述事理性。民生新闻不仅仅是反映老百姓家长里短生活片断的新闻,更应该像化雨的春风一样引导受众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因此,不是所有的生活故事都是民生新闻报道的对象,而应该着重选择那些对大多数人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作为素材;同时,要用事实说话,寓理于事,让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的同时,自己得出结论,并不自觉地接受舆论引导。

5.2见解独到。如果说以前的新闻缺乏对老百姓微观生活的关照,那么现在的民生新闻对生活琐事的堆砌就是走向另一极端的矫枉过正。如果民生新闻仅仅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来观察事物,往往就只能看到表象而看不到本质,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体,新闻的真实性就得不到保障,所以,民生新闻所报道的人和事一定要蕴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授人以智慧。这也是一个关系民生新闻生存发展的问题。

5.3客观公正。民生新闻虽然比不上报道国家大事,但同样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和落实。客观公正的民生新闻报道,不能偏听偏信,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这个立场,是与党和人民的利益一致的,是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致的,是与事理本来的是非曲直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多一点冷静,少一点冲动,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5.4语言生动。民生新闻的受众是非常广泛的,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要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要具体形象,能让受众入迷;要简洁生动,使语言更有感染力;要准确鲜明,能突出民生新闻的社会意义;要通俗易懂,能给人一种亲切感;要幽默诙谐,能折射出智慧的火花;要适当使用本色语言,尽可能地缩小授受双方的距离感。

5.5文笔清新。文章的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民生新闻也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固定的章法。心之所想,笔之所至,怎样表达起来顺畅,有格调,有张力,往往就是最好的表达。所以,民生新闻的风格也是多样的,只要文思深邃,文理通畅,文笔清新,民生新闻就能常写常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新闻大家庭中的常青树。

6提高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实效的方法

民生新闻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成为沟通党和政府与普通老百姓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才能真正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6.1多作正面报道,要有选择地报道,要抓住典型报道。多作正面报道,是为了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带来的温暖,发挥好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有选择地报道不是为了片面吸引受众眼球,不是断章取义的报道,不是偏听偏信地报道,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背景下来思考、判断和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作的报道。只要有利于树立党和政府形象,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教育大多数人,不管是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都可以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对象。

6.2摆脱零碎化、庸俗化、表面化现象,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民生新闻来自民间,家长里短的事也能在一段时间内让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但由于内容较浅,格调不高,很难长久吸引受众。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广大受众需要更多、更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民生新闻,而那些零碎化、庸俗化、表面化的新闻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民生新闻应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独特定位,力戒肤浅,远离猎奇,努力寻找新闻事件的背景性信息和前景性信息,使民生新闻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简单叙述升华到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并以高度和深度打造新闻精品。

6.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民生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发展状况,它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以民本为价值取向,以民本的立场为切入点,注重对民众进行有价值信息的全面告知、情感的深层抚慰、意义的理性引导,表现出人文的情怀”[11]。民生新闻要实现它的核心价值,就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12],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头,让受众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抚慰,不断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最大程度地彰显人文精神。

6.4善于从民生视角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突出维护大局的责任意识。民生新闻离不开舆论监督,也不可缺少舆论引导。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是其维护大局的责任意识的体现。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就是要善于从民生视角捕捉那些领导关心、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捕捉那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时政消息,并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把民生新闻与社会热点、难点,与时政消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问题的圆满解决,既突出服务性、时效性、贴近性,又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使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强化。

摘要: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中国新闻形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和其他新闻一样,民生新闻同样肩负着舆论引导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只有把握受众阅读心理,适应受众阅读需求,才能不断提高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实效。

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的个案研究 篇5

仪征市第二中学 吴凌雁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所教班级的唐露露同学从一个遵守纪律、有进取心的学生到迷恋网络、无心向学的个案研究,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成因,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策略。

【关键词】引导学生上网成瘾正确上网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快速普及与发展,电脑和网络正在逐渐演绎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向前拓展,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同时,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学生的生活,无论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它既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动力,同时又向传统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近年来,出现许多青少年由于沉溺网络而导致学业荒废、道德失范、身心受创、违法犯罪的问题,所以加强学生上网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科学用网、是教育必须认真面对的严峻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班唐露露同学的辅导与分析研究,分析上网成瘾的危害及原因,探讨在网络时代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便对当前家长与老师们对学生沉迷网络这个头痛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操作经验。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①调查法;②谈话法;③观察法。

二、个案的基本情况介绍

1、研究对象:姓名:唐露露;性别:男;年级:高三文科班

2、研究原因:高三开学不久某晚自习未请假而缺席,第二天询问他到什么地方,回答说是去老师家辅导,我电话联系其家长和辅导他的老师,被告知没去,家长说晚上十一点才到家,调查过后,唐露露在事实面前还百般抵赖,最后承认错误;高三上学期期中时学校收高三一轮资料费,其家长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其事,经核实唐露露同学向家长要的费用比我告知的多出五十元;后经家长质问,说出其原因是上网需要,并与家长产生矛盾:不给钱就不上学,并旷课一天;随后与家长、同学交流过程中发现唐露露经常到校外上网,在网络上发帖、玩游戏、交友等慢慢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常出现上课迟到、睡觉、与同学闹矛盾等现象。

3、问题行为概述。

(1)思想与行为方面:

①穿着打扮:留长发、服装怪异。

②与同学关系:时常与同学闹矛盾,在同学中的口碑不好。

③守纪:中自习经常无故缺席,周末放假,到外面上网,甚至通宵。利用手机上网聊天、发帖,在厕所发现其抽烟。

④品格:进取心不够,混日子,高中毕业后准备注册入学。为了上网所需费用,有时撒谎,甚至有小偷小摸的习惯。

(2)学习方面:学习态度差,唐露露在上课时经常不认真听课,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机。对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堂练习,不按时完成。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居然回答“学习有什么用;做作业有什么用呀?将来工作了也不一定用的上。”1

(3)家庭背景资料:从上初一开始,唐露露父母就做钢材生意,经济条件比较优越,但工作较忙,平常没时间回家,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于是唐露露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处于无人监护状态或半无人监护状态之下。他中午可以不回家吃饭,下午放学后不必马上回家。于是,他有了打网络游戏的金钱来源和时间许可。由于他还有一个弟弟,父母对其弟过分溺爱,而对唐露露同学缺少关爱。

三、案例分析

1、上网成瘾的危害:

(1)学业荒废:青少年正值学习的黄金时期,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沉溺网络导致学生精神萎靡,学习兴趣减退,效率低下,出现个别学生逃课、旷课上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习。唐露露同学在高一时学习态度还算端正,也比较积极进取,但沉溺于网络后就成问题学生了。

(2)导致心理扭曲:青少年学生自制力弱,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形,面对良莠不齐、虚虚实实的网上信息,缺乏辨别是非真伪能力,往往深陷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不能自拔;网络虚拟无须担责和免遭惩罚等特点,导致学生自我意识突出,心理失衡,失去道德准绳,如案例中唐露露经常在网上发帖,污蔑同学甚至教师,有些言论有损学校形象。

(3)有损身体健康:

上网成瘾是对网络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和耐受性,心理和生理的某种尝试行为中产生了愉悦反应,这种反应的多次重复,就形成了人对愉悦刺激的依赖。①成瘾者往往感觉现实生活没有意义,患病者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上网才能激起兴奋来满足某种欲望;从生理角度来看,这类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甚大,尤其对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使其严重紊乱。比如失眠、紧张性头痛等;同时还可使人情绪急躁、抑郁和食欲不振,长时沉溺于网路的学生神经高度紧张,大量电磁辐射还会损害人体机能,造成身体素质下降。据了解经常上网的学生有38%身体发育不良,有35%有吸烟习惯,有46%经常出现头晕、恶心、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危害青少年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唐露露同学在高三上学期的一天突然用水扑向一同学的脸部,反映出易怒,暴躁的心理状况。

(4)诱发违法犯罪

青少年学生模仿网络游戏的人物情节,为所谓的江湖哥们义气聚众斗殴,甚至持械打杀,造成人员伤亡;有的因无经济来源,未支付网上费用,不惜铤而走险,偷盗、抢劫他人钱财,触犯法律,酿成悲剧,对家庭、本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网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在分析北京网瘾问题时透露出这一数据:“北京青少年网络犯罪率惊人,90%的青少年犯罪与上网成瘾有关。”例如:少年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报复方式,一起悲惨的网络血案由此发生。

2、上网成瘾因素

(1)个人因素:青少年求知能力强,自控能力弱,易受他人影响,喜欢接触新事物,相对传统媒介,互联网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吸引力更强。很多青少年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抱着试试看心理接触网络,一旦接触一发不可收拾,陷入“网”中不能自拔。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缺失为寻找依赖和归属感,农村孩子外出打工家长较

多,留守学生及单亲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缺少他人的交流和关心,继而在网络中寻找依赖和归属。这样的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的“宠儿”。这种学生在家里受到大人的溺爱,在人际交往方面形成一种比较冷漠、高傲的性格,因而在学校里很难于他人交往,缺少朋友。在接触网络之后,从虚拟的网络时间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他们往往热衷于聊天、玩网络游戏。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很多与自己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这使他们对网络有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感使他们思网不归,沉迷其中。另一种是家庭的“弃儿”,有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采用专制暴君方式,有的是放任自由方式,还有的是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这部分学生缺少家庭的关爱,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为了找到自我的归属和爱,只有在网络中寻找。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部分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是为了寻找家庭的爱,但家长并没有注意孩子的心理。一部分家长对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只是一味的责骂,并没有增加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没有给孩子温暖,这样,只能加重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和归属。陶宏开专家说过“孩子上网成瘾,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家长的爱多表现在物质的慷慨,而忽视了精神、情感上的关爱。”唐露露同学的家庭环境不是很和谐,父母经常外出,经常打闹。

(3)学校因素:

①学校教育中,没有考虑学生渴望与他人平等的心理。往往用一种命令、强制的手段叫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同时,由于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比较自卑,这样,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难以找到与他人平等交往的机会,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要求,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白。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在网络中找到了平等,可以与他人自由的交流,情感也得到了寄托。因为在网络中,你的年龄、经历、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你是否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你的话语是否吸引人。但是由于学生对网络缺少应有的判断,他们会逐渐得依赖网络,情感得不到交流,性格也变得孤僻离群。学习跟不上为寻找成功感,部分后进生,由于成绩的原因,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训斥,缺乏成功感,学习信心、动力不足。而网络是最容易让人体验成功感的地方。在网络游戏中,你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找到一系列宝物,与其他人战斗,获得金钱、地位,体验成功和虚拟的名誉。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可以将学习上的挫折挫折,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顺心抛开,在网络上,没有人因为你学习不好,不善交往等各方面原因而冷落你。现实与网络给学生一片很有差距的空间,因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成功感在网络中得到补偿,从而对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体验不屑一顾,这是得他们学习缺少动力,生活没有目标。

②校园生活单调。在校园生活中,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较少。学生只能打打球、看电视、课外书等。

③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远远没有网络那样可以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学校对沉迷于网吧的学生和“网络成瘾”的学生缺乏相应、有效的教育方法与辅导方法。

(4)社会因素:

社会监管的缺失。虽然《未成年保护法》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禁止在学校附近建网吧,有关部门也出台实行上网身份认证、午夜后网络游戏断网等规定,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网吧遍布大街小巷,有的网吧业主赚钱行窃,甚至将网吧开到居民区、学校周围,并提供吃、喝、住的“全方面服务”。学生网吧上网的势头并未遏制,网吧已成为青少年学生上网的“主阵地”。

家长本身因素。有的家长本身对电脑不认识,缺乏电脑基础知识,认为子女上网就是电脑知识学得较好才会上网,因而也无法相应地指导子女。

政府有关单位与机构还未能提供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机制,开展有益的电脑知识活动较少。

三、对研究对象的教育方法与过程

针对唐露露沉迷网络后,无心学习、思想退步的情况,我采取多种方法做好他的辅导工作。

1、坦诚相待,平等对话,教育为主。

我在平时与唐露露聊天与谈话中,首先把自已放在唐露露同一位置,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关心他的在校生活;然后再与他谈电脑有关方面的知识,分析网络的利弊之处;最后再讲一电脑界的名人奋斗史,让他向这些名人学习,将来也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已的新天地。

2、利用特长、发挥特长。

学生上网问题以疏导为最佳方法,在疏导过程中如何发挥各方面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是较好的方法。②首先要肯定唐露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头脑比较灵活,属于智商中等偏上的那种,只是他们的心思没有放到学习上去。对于他们,首先为他们没能学好感到惋惜。他们都是要面子的学生,除用正常的纪律约束他们之外,还需动用家长、各任课教师的合力,尽可能动用一切教育手段,将他们的时间“抢”到学习中来,对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之处,及时予以肯定,其实学生内心深处还是想把成绩学生来的。

3、建立班级QQ群,公布自已的QQ号码。

针对同学们喜欢上QQ的特点,我向同学们公布了自已的QQ号码,并建立班级QQ群,给唐露露及班同学与教师交流平台,让他们在网上把自已平时不敢与老师讲的话在网上大胆的说出来,并能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自己空间,设计自己的网页。

4、开展主题班会。

我利用班会课,让唐露露做主持人,分析网络的利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上网目的,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能力,取真去伪,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学习更多的知识。利用网络,加强网络知识教育,给他充分的“网上空间”,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比如,学习、交友、就业、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感兴趣的形式,培养他判断是非的能力,让他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学会鉴别和选择,为他们设一道思想上的“防火墙”。让他利用网络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也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说明网络的弊端,让唐露露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列的由于网瘾而导致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甚至犯罪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对待上网,进一步明确做一个成年人应该担任的责任和学习目的,明确高三的艰苦学生,是为了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今后从事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5、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

学生除了在校期间之外,接触得最多的是家长。我常与唐露露家长联系,告诉唐露露的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并劝告其家长,不论家长感情状态如何,都不应忽视子女教育,应多关心孩子。

6、在班级中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公约的内容是: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

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7、丰富生活,分散上网精力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学生上网注意力,引导学生远离网络,大力开展文体活动,如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诗歌朗诵会、运动会等,鼓励学生参加,举办网络知识讲座、组织多媒体制作大赛和网页制作大赛等网络知识竞赛活动,教育学生已积极健康的心态却对待网络,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网络学习中,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利用在我校举办的“感恩在行动”励志演讲报告会,唐露露在全校师生的面大声的喊出,妈妈您辛苦了,我以后再也不打游戏,认真学习的决心。

8、要形成监管合力,堵塞上网漏洞

积极与家长沟通,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时机,互通学生学习情况,对私自上网,有不良倾向苗头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多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所想,给予孩子心理上关怀和理解,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网上把关工作,运用技术手段阻止学生进入成人聊天室和访问不良网站。教育工作者不能得网络恐惧症,不应只看到负面影响,科学地探索中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涉猎丰富的网络知识。

四、教育效果

通过我的教育辅导,唐露露同学已经能正确对待上网,时间安排上顺从学校作息时间,内容上能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学习上也能专心听课,依时完成作业;克服了迟到、晚归等现象,并能给自已的人生进行了规划。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未能做到完全戒烟。

五、教育反思

学生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任何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如何发挥学生上网存在的有利因素、抑制不良因素,因势利导非常关键。同时,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学生的成长,更好地防止网络的危害性。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是思想动态的主流,电脑及因特网的广泛应用,给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带来新的变革,要求学校、家长、及教育部门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学生的引导方向和学校的教学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家庭方面,对子女的心理变化要及时掌握、沟通,要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学生使用电脑及上网过程中,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做好学生的好参谋;学校方面,配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通过互联网,引进国内优秀的教育资源,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同一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实现教改的目的;教育部门应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均衡考虑各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学校如何应对中学生上网成瘾》《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作者:毛秀英

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机制研究 篇6

关键词:引导;网络舆情;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80-02

一、当前网络舆引导机制面临的挑战

1.网络舆情引导的收集和分析机制不完善。网络舆情收集的事例不“精”,不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简单堆砌信息,不能充分反映党政机关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队伍薄弱,过多强调网络舆情分析的兼职工作,缺乏既精通网络和舆情宣传,又通晓社情民意的复合型人才,导致舆情分析缺乏深度。

2.网络舆情引导的危机应对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会出现舆情回应中不当的言论或态度,如2012年1月网络爆出游客在海南三亚吃海鲜被宰一事,三亚官方微博回应“零投诉”的不当话语引发了网友热议,使海南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2012年11月,湖南凤凰县支教大学生小梁在微博上揭露支教学校“营养午餐”存在问题,引来舆论强烈关注。实际上,支教老师之前曾多次直接反映相关问题,但都未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最终演变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网络舆情事件。在网络舆情发展之初不去关注,忽视网络舆情,出现“集体失语”的现象,而直到相关问题已衍化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并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时,才出面应对,并一再否认网民的猜测态度,迟迟不做出正面的令人信服的回应,错失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

3.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督机制中对舆情引导的绩效评估考核存在不足。不同部门之间是否存在整体联动,形成网上舆情的应对合力?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是否与党和政府的舆情引导目标相一致?这些舆情引导成效的评估通常只注重定性判断,缺乏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没有成型的舆情引导效果考核评估体系。

二、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机制的途径

(一)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收集和分析机制

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围绕社会上某些焦点和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公众所表达出来的具有较强倾向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和言论,主要通过BBS、博客、新闻跟帖、转贴等方式传播并加以强化。网络舆情经常发生在民意表达最为集中,舆情传播最为畅通的场所。地方新闻网论坛常常成为民众诉求的一个重要通道。如东北网的“东北论坛”。市委、市政府的舆情检测室应定期排查哈尔滨人民政府网和东北网的新闻留言板和论坛,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在舆情处于潜伏阶段,尚未形成热点前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对网络舆情按责任部门、所属类型、涉及事项、跟帖议论情况、轻重程度分门别类,汇总各方面信息,科学梳理,准确筛选出具有传播影响、社会动员和危机倾向的舆情,再通过专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去伪存真,得出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舆情分析,并对通过收集和分析所获得的网络舆情材料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将舆情监测分析报告上报给政府主管网络舆情的领导。这样就可使各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和本部门相关的最新网络舆情,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因而,健全有效的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防范“热点”引发为“炸点”,在舆情还未形成热点之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引导”机制

在日常的舆情引导中,可以借鉴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叫醒政府网站”的做法,做强做大政府主流网站,如哈尔滨人民政府网设置了“市长信箱”帮助网民解决各类诉求;对于与我市发展战略相关的内容设置了网上互动和民意征集环节;设置了“百姓谈”专栏,对涉及职责范围的咨询投诉,由各部门专人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并反馈,并在网络上显示出处理状态“已回复”或“已受理”。哈尔滨人民政府网对每月各职能部门回帖量前十名和超期未回复的网帖也进行了排名,充分显示了政府对治理民生问题的力度。而对确需延长办理的,应在网上做出说明,对确需通过详细调查后才能办结的社情民意,要及时在网上通报办理进度,以使公众对处理进程一目了然。对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如东北论坛“都市关注之养狗那点事”采用主动抛题法,通过设置正反两方面议题,对一个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形成“文明养狗,城市文明”的正面引导效果。实际上,舆情的最深层次的本质是利益的表达,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利益诉求并非完全正确合理。网民的情绪、判断和态度理性中常常裹挟着非理性。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5.38亿,微博用户达到3.27亿,90后青年已登上互联网舞台,足见我国网民富于青春特征,由于八成网民未到“不惑之年”,这就不难理解网民的富于激情而理性不足。很多网民很难辨别信息真伪,并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出现负面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当负面舆情处于潜伏期且异常活跃时,一经爆发,就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跟上舆情发展的进程,在浅舆情转变为显舆情前,采取发帖、跟帖等方式,运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对网络舆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复,及时澄清事实真相,使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并可借势向网民推荐一批质量高、点击率高的具有导向性的帖子,吸引更多的网民参加讨论,使其在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观点,从而实现网民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教育。

(三)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危机应对机制

网络舆情危机发生之际,正是考验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引导应对机制作用的关键时刻。首先,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承诺调查事件真相,表明已采取和将采取的措施,从而做到先声夺人,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避免公众猜测,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因为来自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消息有着天生的权威性,虽然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调查需要一个过程,但能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听到政府发出的声音,至少表明了党和政府的一种姿态,给公众以信心。但对于一些尚不明朗的话题,要低调介入冷处理,要采取严谨的态度。在“7·23”温线特大动车追尾事故中,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发表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等不当言论,就是在掌握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乱说话,疑点众多,可信度不高,引起了公众更多的质疑和不满,进而成为网上舆情攻击的对象。健全危机应对机制也可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压缩炒作空间,回应网络舆情,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同时要以滚动方式不断发布最新信息,积极主动应用各种网络互动平台,以公众关注焦点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和剖析,对事态发展及走向做出预判,并对舆情处理的进展做追踪报道,做到对网络舆情充分彻底的应对。其次,快速稳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需要政府机关主动成为“意见领袖”或与“意见领袖”沟通。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信息时,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随着多元诉求促使各方迅速发声,网络“意见领袖”舆论场力量日渐强大。“意见领袖”的权威声音将成为公众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政府机关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对于热点和焦点问题在原则性要与“意见领袖”多联系、多沟通,保持一致,并用“意见领袖”的言论引导主流舆论方向,孤立非主流言论。“意见领袖”是一群在网络上积极发言的活跃人群,他们当中有专家、学者、媒体人等,身处各行各业,来自民间,代表并维护着一部分群体的利益,意见领袖的言论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网民的共鸣,得到网友的认同。2012年,在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中,西安、长沙、青岛、江门等地出现的打砸抢烧日货与商场的行为,引发社会各界的反思,不少意见领袖纷纷辟谣,呼吁理性爱国,毋伤同胞。这些言论具有很强的号召性和感染力,得到了网友认同,通过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应急中的作用,对于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聘请一批专业知识深广,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人士来做网络“意见领袖”,用网民自己的声音来影响和感染网民,实现网民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事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领和调控网络舆情的走向,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督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研究 篇7

互联网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伟大的技术革命时代。现代信息技术、通讯传播技术、网络技术等众多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及丰富多彩、方便实用的应用形式决定其日益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阵地, 网上热点层出不穷, 网络舆情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决策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历史原因曾使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国内关于舆情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迫切需要提升与之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舆情分析与监测是信息深加工, 以往“剪报”式低价值粗加工的信息服务, 虽可按主题范围搜集, 但提供的结果仅局限于单一的信息内容, 传统的单一线性收集方式已不能够满足人类大脑发散思维的需要。

二、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的技术支撑

在浩瀚的网络中, 政府如果仅仅依靠人工完成网络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不现实的。而Web数据挖掘能快速、准确的获得有价值的网络信息, 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行为以及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知识。它克服了普通数据库管理系统无法发现数据中隐藏的关系和规则及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的弱点。Web数据挖掘的出现为自动和智能的把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条件。可有效地从Web获取并分析相关舆情, 达到监测、辅助决策和引导的目的, 为网络舆情预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一) Web数据挖掘

Web数据挖掘由传统数据库领域的数据挖掘技术演变而来。数据挖掘是指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出人们感兴趣的、可信的、隐含的、明显未知的、新颖的、有效的、具有潜在用处的信息的过程[1]。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数据挖掘技术被运用到网络上, 并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发展出新的理论与方法, 演变成网络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据挖掘是指对目标样本进行分析提取特征, 以此为依据从Web文档和Web活动中抽取人们感兴趣、潜在的有用模式和隐藏的信息, 所挖掘出的知识能够用于信息管理、查询处理、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方面。

根据挖掘对象的不同, 可将Web数据挖掘技术分为三大类[2]: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Web使用挖掘。Web内容挖掘是指从Web上检索资源, 从相关文件内容及描述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潜在信息。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 Web内容挖掘分为文本挖掘和多媒体挖掘。Web结构挖掘的目标是Web文档的链接结构, 目的在于揭示蕴含于文档结构中的信息, 主要方法是通过对Web站点的结构进行分析、变形和归纳, 将Web页面进行分类, 以利于信息的搜索。结构挖掘的重点在于链接信息。Web使用挖掘是从服务器访问日志、用户策略、用户对话和事物处理信息中得到用户的访问模式和感兴趣的信息, 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获知Web使用者的行为偏好, 从而预测其行为。

(二) Web挖掘过程

Web数据挖掘依然遵循数据挖掘的研究思路, 挖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模式发现和模式分析 (如图1所示) [3]。

1. 数据收集。

网络信息的收集是网络舆情监测的源头, 其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监测效果。对于明确主题的舆情信息采集, 可以采用搜索引擎方法。由于各个现存搜索引擎索引数据库的构造方法不同, 其索引数据不尽完整, 所以应将多个单搜索引擎搜索结果进行整合、调用、控制和优化。搜索中可以以宽度优先、深度优先或启发方式循环地在互联网中发现相关信息, 可将网络空间按域名、IP地址或国别域名划分为独立子空间详细搜索;或以信息类型为划分, 如HTML格式、XML格式、FTP文件、Word文档、newsgroup文章和各种音、视频文件等。舆情信息检索结果可按不同维度展现, 包括按内容分类、舆情分类、相关人物、相关机构、相关地区、正负面分类等。每个维度下把搜索结果自动分类统计展示, 以便短时间内检索到精确信息。

2. 数据预处理。

因原始Web访问数据的文件格式是半结构化的, 包含不完整、冗余、错误的数据, 需进行提取、分解、合并, 转化为适合挖掘的格式, 保存到关系型数据库表或数据仓库中, 等待进一步处理。数据预处理可改进数据质量, 提高后续舆情挖掘过程的精度和性能。对采集到的舆情进行初步加工处理, 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统计, 对于新闻评论, 需过滤无关信息, 保存新闻标题、出处、发布时间、内容、点击次数、评论人、评论内容和评论数量等。对于论坛, 需记录帖子的标题、发言人、发布时间、内容、回帖内容、回帖数量等, 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条件允许时甚至可直接对网站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3. 模式发现。

利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可发现用户聚类、页面聚类、频繁访问页组、频繁访问路径等隐藏的用户访问模式。若在挖掘用户浏览模式过程中发现选择的数据或属性有偏差, 或挖掘技术达不到预期结果, 需根据反馈结果不断重复以上过程, 通过数据挖掘, 创建和更新用户模式库。模式发现可应用许多相关领域的方法, 但需针对Web数据挖掘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进。

统计分析。通过分析会话文件, 可对页视图、浏览时间和浏览路径长度进行各种不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频繁访问页、频率、均值、中间值和访问量的时间分布等) , 提高网络舆情挖掘的效率和质量。

路径分析。发现站点中最常被访问的路径及其他相关路径信息。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可采用该技术, 采用图的方法来分析Web页面间的路径关系。G= (V, E) , 其中:V是页面的集合, E是页面之间的超链接集合, 页面定义为图中的顶点, 而页面间的超链接定义为图中的有向边。顶点v的入边表示对v的引用, 出边表示v引用了其他的页面, 这样形成网站的结构图, 从中可确定最频繁访问路径, 此路径指向的信息极有可能就是互联网上的“热点”和“焦点”。

关联规则。挖掘的是客户的不同浏览事务所涉及的大量数据中项集间的联系规律。利用该算法可从纷杂的网络信息中找出促使网络舆情产生、变化的内在因素, 帮助揭示舆情的变动规律, 挖掘出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序列模式。挖掘出交易集间有时间序列关系的模式, 由此确定用户将来访问趋势和模式。在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 可将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进行早期预报, 提前发现不良事件的苗头, 尽早梳理, 快速应对, 达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分类。先从数据中选出已分类的训练集, 运用分类技术, 建立分类模型, 对未分类数据分类。分类模型由分类器或分类函数确定相应类别, 分类模型类别可由特征化了的属性集合描述。分类发现可描述特殊群体的公共属性。在网络舆情研究中, 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初步筛选, 进行分类、分组, 如设置“民生问题”、“突发事件”、“公共安全”、“经济危机”等。然后有针对地进行数据选择, 进行数据集合, 缩小挖掘范围, 避免盲目搜索。从而得到更精确、更有价值的信息。

聚类。聚类和分类的主要目的都是对Web对象归类, 不同之处是聚类未事先定义好主题类别, 需将Web对象特征化后归类分析, 使同类的对象具较高相似度, 而不同的类中对象差别较大[4]。

预测分析。利用历史数据中找出的变化规律, 建立专用模型, 通过此模型对未来数据的种类及特征等其他方面进行预测, 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前预测, 提前防范意外, 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预测关心的是精度和不确定性, 通常利用预测方差来进行度量。

偏差分析。指发现数据库中的异常数据, 其检验的基本方法是寻找观察结果与参照之间的差别。偏差分析可以对网上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及时批驳, 在纠正偏差中使造假和诽谤不攻自破;可以准确及时地挖掘提取与热点事件相关的真实信息, 以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导向。

4. 模式分析。

模式分析主要是为了从模式发现算法找到的模式集合中筛选出有趣的模式。精确的分析方法通常由Web挖掘的具体应用来控制。模式分析的形式可以是类似SQL的知识查询机制, 也可以把Web使用数据装入数据仓库, 以便执行OLAP操作。另外, 可视化技术在视图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数据模型中的变量特征、操作子模式都可用图形化的工具标识, 这对揭示数据中内在本质及分布规律起到很强的作用。

三、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为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能力, 特别是动态信息的监测, 有必要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一套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实现对舆情采集、监测和预警的信息需求, 为使用者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做出正确舆论引导, 提供分析依据。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以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 基于软硬件、数据管理平台, 依托搜索引擎和Web数据挖掘技术。该系统包含四个功能模块:Web舆情采集模块、Web舆情预处理模块、Web舆情挖掘分析模块、Web舆情辅助决策模块 (如下页图2所示) 。

1.Web舆情采集模块。系统应能根据用户信息需求, 设定主题、关键词目标, 通过人工参与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来完成信息收集任务。根据不同舆情专题需要输入不同的待采集的目标网址, 自动采集新闻信息, 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 保存新闻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 支持多媒体数据采集, 可自动解析RSS的XML文件, 抽取网页的链接、标题、时间等信息, 支持网页快照功能等。高效、全方位的网络舆情采集, 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可用性和全面性, 从而为决策分析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参考。

2.Web舆情预处理模块。围绕集中管理、分布存储、跨平台发布、实用性, 覆盖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 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3.Web舆情挖掘分析模块。利用关联规则、聚类、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多种技术对收集来的舆情进行分析和处理, 提高舆情研判的准确性及内容分析的确定性, 为舆情引导做准备。其功能包括: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图2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的总体架构即可根据信息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 识别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 通过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 识别敏感话题。倾向性分析, 即对于每个话题、每个发信人发表的文章的观点与倾向性进行分析与统计, 了解舆情可能的发展趋势。主题跟踪, 即跟踪某个热门主题回复、跟帖、修改、阅读等情况, 为管理者及时了解该主题的舆情发展状态。自动摘要, 即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形成自动摘要, 供决策参考。趋势分析, 即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 人们所关注的程度, 并对未来作出科学预测。突发事件分析, 即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 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

4.Web舆情辅助决策模块。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内容安全性、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通过舆情预警、舆情监测、舆情报告和发布个性化信息等手段, 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经过舆情分析处理后的有针对性的结果生成报告, 并提供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浏览、检索, 达到辅助决策, 引导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的目的。

四、结论

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是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过程, 必须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 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觉地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摘要: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是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过程, 必须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 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觉地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引导,Web数据挖掘

参考文献

[1]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3.

[2]Raymond Kosala, Hendrik Blockeel.Web mining research:A survey SIDKDD Explorations, 2000:7.

[3]W Hseush, C Pu.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Asynchronous Transaction Processing[C].In Proc.Of the 15th Inter.Conf, on DistributedComputing Systems, 1995:110-117.

微博的舆论引导研究 篇8

关键词:微博,舆论引导,新媒体,自媒体

微博, 即微博客 (Micro Blog) , 是一种供网民进行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共享的平台。网民可以利用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 即时更新即可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 也可以用140字左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 并可实现即时分享。近年来, 微博在国内外快速发展、迅速普及, 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社会事务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从国内“郭美美事件”到甬温线动车事故, 从国外突尼斯、埃及政权更迭到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以微博、推特 (twitter) 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和规律, 发挥着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信息服务、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凸显出其前所未有的社会舆论引导力和政治影响力。

一、微博的传播特点和规律

微博与博客、论坛、MSN、QQ等即时通信工具相比, 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点对点的交流以异步方式展现, 并以便捷的发表、自主的关注和获取等方式, 建构起一个融合自我与社会的自媒体网络。目前微博已成为最理想的自媒体, 这与其独特的传播特征密不可分。

(一) 传播内容去中心化。

微博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 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和门槛, 使精英阶层的话语权下移, 彰显了草根性与平民化的传播个性。微博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 建构了一个机会更为均等、权利更为平衡的舆论平台。微博的使用者摆脱了议程设置的圭臬, 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他们可以自由构建个人的社交网络和社区, 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注对象, 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编辑微博内容。

(二) 传播方式交互化。

微博信息传播不是所谓关系传播, 而是关注传播。允许用户任意关注他人, 无需关系确认。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线性传播模式不同, 微博的网状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传播;与其他新媒体如博客、SNS等的交互传播方式相比, 微博的准入门槛更低, 自主性更强, 交互起来更便捷。用户通过微博平台结识和关注大量的陌生人, 完全凭兴趣和关注组成的松散型圈群使得网民对圈群内信息的关注度远高于对传统媒体的关注, 微博信息进行跨圈群的、大范围的"病毒式"信息传播, 可能瞬间引发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动员效果。

(三) 传播主体平民化。

作为自媒体的微博, 在其“微结构”基础上为个人提供功能强大的个人独立平台, 空前释放了个人在线活动的空间和自由, 从根本上打破了个人参与社会传播的传统格局。同时, 微博消除了传播者和受者界限, 激发了平民大众的创作和发表欲望。这就让大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 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媒体”, 以前显得很神秘的媒体变成了个人的传播工具, 形成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

(四) 微博的“@”功能和“转发”功能衍生舆论引导力。

微博用户通过“评论”功能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回应, 此外, 独特的“@”功能不仅鼓励用户积极回帖, 还记录了完整的信息流向。更重要的是, 对话题内容进行“转发”, 极易使特定的话题迅速聚合、瞬间放大, 使得微博成为自由交换公众意见的观点市场。再加上意见领袖的引领, 鲜明的观点很容易脱颖而出, 形成意见领袖为主导的舆论引导力。

二、当前微博管理存在的问题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和公共播报的良好平台, 在微博传播中进行舆论引导已经成为我们兴利除弊的重要课题, 但由于微博本身的特点限制与发展的不完善等种种原因,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遭遇了困境。

(一) 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海量性增加了把关的难度。

微博用户的零成本发布信息, 造成了信息的过量, 加之转发机制可以使信息快速流通, 增加审查的难度, 给内容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国内仅新浪微博, 每天的信息发布量也超过8, 000多万条, 每分钟超过了2, 000条。2011年“7.23”甬温线重大动车事故, 整个事件有关事故信息的微博信息累计达3亿条;“郭美美”事件中, 从6月23日23时开始, 关于“郭美美”的微博48小时内达到110, 526条。4天内, 相关微博已达到723, 965条。信息的海量使得信息把关的可行性弱化。

(二) 信息表达的个人语境削弱了公共信息的关注度。

由于技术上的突破, 微博以“自媒体”的形式逐渐嵌入用户的生活空间, 因此, 私密化、随意性的信息占据了微博内容生产的主体构成。据万瑞数据调查显示, 微博最主要的用途是自己写, 其次才是分享和关注, 用户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为就是“写微博, 发表观点或者发泄情绪”, 这一部分的用户就占到总用户量的74%, 主要发布的内容是“个人心情感受”, 占到用户总量的76%。这些碎片化和个人化的冗杂信息经过层层累积, 很容易将公共信息埋没其中, 使得用户对公共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 从而造成对公共信息关注度的削弱。

(三) 政务微博的应对能力不足。

近年来, 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 网络问政的兴起, 党政机构和官员纷纷开通微博, 政务微博已经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及众多职能部门。2011年12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首部政务微博报告党政机构、公务人员微博已经近2万个。目前, 有些政府把开微博作为一种形象工程, 成为政府公共网站的一个变身, 很多的微博只是注重政策信息、规章制度、会议日程等的发布, 对于大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则避而不谈, 缺乏与公众双向的信息交流。尤其是在重大网络突发事件中, 对微博环境下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重视不够, 严重影响了事件的处理进程, 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公信力和权威。此外, 少数官员在微博上不慎言论, 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 有微博网友发现, 大连市西岗公安分局的官方微博有5, 000多名关注者, 但该用户却只关注了一名日本成人电影明星的用户, 引起舆论哗然。

三、加强微博舆论引导的建议

舆论引导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微博传播所面临的瓶颈与困境, 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 建立重大微博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 (口碑) 研究所2011年7月18日发布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 微博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 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 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地转向微博。因此, 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 应该时刻关注民众的网上网下生活和舆情动向, 并针对网民的疑问和不实信息的萌芽等, 及时正面作出回应, 公布相关的官方信息, 疏通传播信道, 梳理网上民意, 并慎重处理好网下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舆论引导者具有一定的舆情前瞻意识, 主动参与微博传播, 加强与网民的互动。目前, “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趋势。在微博的应用方面, 政府和其他社会管理部门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发表能力与媒介素养。在发表能力方面, 应针对一定网民对象的接受特点, 结合自己的传播角色定位, 灵活地将权威性和亲和力结合起来, 运用富于感染力、符合逻辑的表达风格。在媒介素养方面, 应了解微博的传播特征和运用技巧, 注意研究微博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二) 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微博的开放和自由构筑了一个“全民记者时代”, 碎片化的信息和舆论充斥微博。但微博自成一体的传播方式, 加上微博积极分子的某种相似性, 使它与现实社会的原生态和多元化呈现不甚相同。微博打拐、药家鑫案以及郭美美炫富等事件表明, 微博里更容易形成强势意见, 它对舆论群体中偏离性的弱势意见的容忍远远低于现实社会。微博意见领袖发表的相关信息和意见, 是促使舆论生成的关键。因此, 舆论引导者要团结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在应对重大的突发舆情时, 及时向意见领袖提供有用信息, 共同设置公共舆论议题, 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同时, 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也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可以邀请权威机构、相关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以及草根名人等, 在微博上设置议程, 积极发表权威性言论, 引导微博舆论。

(三) 加强信息把控, 完善法律建设。

一是微博应建立完善的虚假信息过滤机制, 推动信息搜索引擎的建设, 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且, 微博更应发挥好自己的把关人身份, 对信息进行有效选择和过滤, 建设良好的信息环境。二是结合已推出的微博辟谣机制与不实曝光专区, 及时向用户曝光虚假信息, 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 并对虚假信息的发布者进行封ID、限制发言等处罚。三是政府要尽快建立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立法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方面, 而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欠缺给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因此, 政府有必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为打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的舆论空间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力, 唐虹.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及其发展困境[J].新闻世界, 2010, 1

[2] .骆燕玲.以“人民微博”为例浅析微博传播优势[J].文学界·理论新探, 2010, 7

[3] .周珂.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J].新闻爱好者, 2010, 3

Linux可信引导技术研究 篇9

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导过程是操作系统可信的基础。如果引导过程不可信,则操作系统内核、加载的模块、创建的进程也不可信。目前,针对计算机引导过程出现了一些攻击方法,如文献[1]提出了基于BIOS的Rootkit实现方法,通过修改BIOS中的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实现改写操作系统代码和数据结构的目的;文献[2]提出了一种攻击方法,通过劫持Linux操作系统的Grub引导代码函数,使得系统引导时加载伪造的操作系统内核映像达到攻击的目的。由于这些攻击行为难以检测和清除,为系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引导过程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文献[3]提出了PC机安全引导的设计方法,引导过程中由系统本地验证完整性,通过建立分级结构及签名和验证机制,能及时地发现并终止违反完整性测量结果的操作并进行恢复。该方法能够安全控制引导的过程,但不能为远程系统提供可信引导的证明。文献[4]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的系统运行时完整性度量和验证机制,主要关注操作系统初始化之后动态运行的程序,远程验证可判定系统运行状态是否可信。

可信计算组织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于2003年公布了一系列标准[5],目的是从计算平台体系结构上增强安全性。TCG指定可信平台模块TPM提供加密和安全保护功能,成为计算平台的信任根,并以此构建信任模型及信任机制,可解决平台的信任问题。

1 可信平台模块简介

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提供关键信息的安全存储、平台配置信息的完整性度量、平台配置信息的安全报告等基本功能,在整个可信计算系统中负责进行密码相关的运算。TPM可以是嵌入到计算机主板上的独立芯片,从硬件底层来提供对计算机设备的保护。

1.1 TPM组成结构

可信计算平台包含三个信任根,即度量信任根、存储信任根和报告信任根,其中度量信任根负责执行平台的完整性度量;存储信任根负责安全保存不同的度量值;报告信任根负责安全可靠地报告存储的度量值。TPM实现了存储信任根和报告信任根,根据配置情况可部分实现度量信任根的功能。此外,TPM还可实现加密、数据封装、执行代码等功能。

TPM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由保护性存储单元、密码相关部件、执行引擎等组成。

I/O组件连接TPM与主平台,实现协议编/解码功能,并负责将消息路由到不同的组件。

TPM的保护性存储单元包括平台配置寄存器PCR(Platform Configuration Register)、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这些存储单元仅能由TPM内部访问,可屏蔽物理攻击。

TPM的随机数生成器、RSA引擎、密钥生成器等组件支持产生RSA密钥及对称密钥,执行加/解密和签名操作。

执行引擎组件负责完成TPM初始化,通过运行程序代码来执行从主平台接收到的TPM命令。

1.2 完整性度量机制

可信计算最重要概念就是执行完整性度量,通过完整性度量可获得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完整性度量采用SHA-1算法实现,度量的结果保存在TPM的平台配置寄存器PCR中。目前TPM标准中要求至少支持16个PCR寄存器,每个寄存器长度为20字节。

PCR寄存器值仅能在两种情况下可更改:

(1) 在系统启动时,由平台将所有的PCR均设置为0。

(2) 在系统引导过程中执行TPM_EXTEND函数进行更新,更新方法如下:

PCR(i)new = SHA-1(PCR(i)old+SHA-1(Object))

其中0≤i≤15,PCR(i)old为平台配置寄存器中保存的旧值,Object为度量的目标文件或区块,+ 代表累加。

PCR的更新过程具有有序性的特点,更新过程是不可交换的,其值记录了引导过程中加载执行的先后顺序。由于SHA-1是个单向的散列函数,即使攻击者截获了PCR的值,要获得SHA-1的输入消息在计算上也是不可行的,即PCR的更新具有单向性的特点。

TCG提供了PCR在引导过程中的分配方法,如表1所示。实际系统可在此基础上配置,如Trusted GRUB[7]就定义了相应的PCR分配策略。

为便于实现远程验证,TCG提出了存储度量日志SML(Stored Measurement Log)的概念,在实现完整性度量时需要将被度量对象的信息按序记录在SML中,以反映平台的运行状态。远程验证时需将PCR及SML传递给验证方,以判定平台的可信性。

1.3 证明机制

证明机制是指可信计算平台向验证方证明平台的真实可信。通过证明机制既可实现平台的远程身份验证,又可提供平台的配置状态信息。

在证明机制中涉及到两个关键的RSA密钥对,即背书密钥EK(Endorsement Key)和身份证明密钥AIK(Attestation Identity Key)。背书密钥EK是平台唯一的不可迁移的密钥,在创建TPM平台时由制造商生成,代表平台的真实身份,该密钥不用作数据加密和签名。按照身份证明机制的匿名性要求,TPM可生成EK的别名密钥AIK,使用AIK证明平台的身份和环境配置。每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AIK,其私有部分安全地保存在TPM中,公开部分需由可信第三方签发证书。

引导过程的证明机制由被验证平台将状态信息签名发送给验证方,签名密钥即为身份证明密钥AIK。

2 Linux引导过程分析

Linux操作系统映像驻留在外部存储器(如硬盘、软盘)中,必须导入到内存中并接管机器的控制权,该过程称为引导。Linux操作系统的引导方式主要有两种,即LILO方式和GRUB方式,而GRUB是目前Linux普遍采用的引导方式。GRUB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Linux、FREEDBSD、NETBSD、OPENBSD和WINDOWS等。实际上,GRUB引导过程支持文件系统操作,采用SHELL方式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处理,其功能类似于一个微型操作系统。

GRUB引导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即Stage1、Stage1.5和Stage2,多阶段协调完成的Linux引导过程如下:

(1) 机器加电,处理器自检和初始化,设置寄存器的初值,并跳转到BIOS执行。

(2) BIOS完成整个机器的检测,然后跳转到GRUB开始引导系统。

(3) Stage1是必须执行的引导代码,可安装到主引导记录MBR中,由BIOS加载并跳转执行。Stage1包含446个字节的代码、4个16字节的分区信息及2个字节的标识信息,主要工作是从磁盘上读入Stage1.5或Stage2的启动代码。

(4) 若系统配置了Stage1.5,则由Stage1读入Stage1.5的启动代码。该启动代码负责加载Stage1.5的剩余代码并执行。Stage1.5支持文件系统操作,可从磁盘上读入Stage2的文件内容。若系统没有配置Stage1.5,则直接由Stage2的启动代码读入Stage2映像文件的剩余内容并跳转执行。

(5) Stage2是GRUB中最复杂的引导部分,支持文件系统操作,负责接收用户命令,解释并执行。引导过程查询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onf,该文件指定了由GRUB引导的操作系统驻留的磁盘分区、内核映像及磁盘虚拟RAM文件initrd。Stage2打开配置文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映像并传递控制权。

(6) 操作系统内核完成初始化操作,创建内核关键数据结构,创建init进程并根据系统配置加载内核模块、创建守护进程,接收用户的输入,整个机器进入正常的执行状态。

3 Linux可信引导机制

3.1 Linux引导的信任链模型

在可信计算体系中,建立可信关系需要先构造信任根,以此为基础建立一条信任链,信任链中的每个节点由前一个节点度量。Linux可信引导过程的信任链模型如图2所示,信任链中的第一个节点为增强的BIOS,称为CRTM(core root of trust for measurement),与TPM一起构成信任根,在系统开机或复位时首先获得执行,该节点没有前驱节点;信任链的最后一个节点为内核映像,我们假设该节点没有后继节点。

Linux可信引导过程中的每个节点完成三个信任相关的工作:

(1) 将下一节点的代码或数据读入到内存;

(2) 度量装载的内存映像并扩展PCR寄存器;

(3) 跳转到下一节点代码的入口处继续执行。

可信引导过程从信任根开始,每个节点执行上述三个步骤,直到最后将控制权递交给操作系统内核映像。此后,Linux操作系统接管系统控制权,可由其它的系统安全增强工具及完整性检测工具保证系统运行时的安全可信。

信任链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自于Stage1及Stage1.5的启动代码。这两部分代码功能简单且代码长度受限,直接加入度量代码将增加代码长度,影响常规引导过程的布局。现有的解决办法是这两部分代码直接调用BIOS服务完成度量的功能,由于目前广泛采用FLASH ROM存放BIOS,容量均在128KB以上,因此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只需要添加BIOS服务功能即可。

3.2 远程验证

远程验证用于验证目标主机的硬件和软件以决定其是否值得信赖。TCG提供了向远端系统报告本地配置及状态的机制。远程验证机制如图3所示。我们假设验证方为V,维护有引导过程的可信度量数据库;被验证方为R,由验证代理及TPM组成,验证代理可与TPM实现安全的内部通信。

远程验证过程描述如下:

(1) 验证方V创建不可预测的随机数nonce,并根据nonce值产生验证请求ChReq(nonce),传递给被验证方R。

(2) 被验证方R的验证代理产生请求QuoteReq,检索TPM配置和状态信息。

(3) 被验证方R的TPM接收QuoteReq,装载身份证明私钥AIKpriv ,使用TPM_Quote函数计算Quote值,计算方法为:

Quote_value=TPM_Quote(REQ_PCRs, nonce)

=sig(REQ_PCRs, nonce)AIKpriv

其中REQ_PCRs为请求的PCR索引及存储值。TPM将检索得到的PCR值使用RSA身份证明私钥AIKpriv 签名,可防止伪造。

然后被验证方R检索获得本机的SML日志记录。

(4) 被验证方R产生响应ChRsp(Quote_value,SML),将该响应与平台的身份证书cert(AIKpub)一起传递给验证方V。

(5) 验证方V首先验证证书cert(AIKpub)是否由合法的证书机构颁发,获得身份证明公钥AIKpub;然后验证签名sig(REQ_PCRs, nonce)AIKpriv 的有效性;最后验证方V根据接收到的SML重新计算完整性度量值并与接收到的PCR值比较,若相等,则说明SML是有效的。

(6) 验证方V从SML中获得引导过程的度量值,与本地保存的可信度量数据库中的度量值比较,若相等,则说明引导过程是可信的。

由上面的验证过程可知,这是一种基于Challenge-Response[8]的远程验证过程,通过签名机制防止非法篡改,利用唯一、不可预测性的随机数nonce防止伪造。为进一步增强通信的安全性,一般使用安全通道如安全套接层协议SSL进行封装保护。

4 结 论

可信引导是操作系统安全可信的基础。本文描述了Linux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阐述了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的Linux可信引导技术,通过建立了引导模块之间的信任链模型及完整性度量方法,确保引导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均需得到完整性度量之后才可以获得执行。引导过程的可信性由远程系统验证,可抵抗伪造、篡改等攻击行为。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Linux运行时安全增强工具如SELINUX、LSM等,可提供安全、可信的操作平台。

摘要:可信计算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提出了新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解决方案,成为目前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的Linux引导技术,阐述Linux引导模块之间信任链的建立及完整性度量的方法。任何模块加载执行之前必须通过完整性度量才能获得控制权,远程系统通过完整性度量值验证引导过程是否真实可信。

关键词:可信计算,可信平台模块,GRUB,BIOS,完整性度量

参考文献

[1] John Heasman. Implementing and Detecting an ACPI BIOS Rootkit [EB/OL].2005.http://www.blackhat.com.

[2] Hacking Grub for fun and profit[OL].2005.http://www.phrack.org.

[3] William A Arbaugh, David J Farber,Jonathan M Smith. A Secure and Reliable Bootstrap Architecture [C]//In Proceedings 1997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4]Reiner Sailer,Xiaolan Zhang,Trent Jaeger,et al.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CB-based Integrity Measurement Architecture[C]//The 13 th 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2004.

[5]Trusted Computing Group[EB/OL].2004.https://www.Trustedcom-putinggroup.org.

[6] Trusted Computing Group.TCG Specification Architecture Overview.[EB/OL].2004.https://www.Trustedcomputinggroup.org.

[7]Trusted GRUB[EB/OL].http://trousers.sourceforge.net/grub.ht-ml.

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引导,管控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其定义存在一定差异。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思贝 (Vin Crosbie) 认为,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 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 “新媒体拥有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这样理解新旧媒体的差别, “相对于旧媒体, 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 (电视、广播、报纸、通信) 之间的边界, 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 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等等。”人大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判断新媒体的主要标准。上述国内外人士的看法各异, 但基本上包含了对新媒体几个主要特点的把握。笔者认为, 新媒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特征

(1) 个性化的信息制播方式。

新媒体中, 由于信息制作与传播的门槛降低, 人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以其所需要和喜爱的方式来发布和传播信息, 自由的表达意见, 宣泄个人情感, 获取外界的认同, 在这当中不需要受到社会赋予的“外在角色约束”。手机、电脑、摄录设备已经开始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普遍使用在信息生产工具。博客、微博、论坛成为青少年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影视作品等行使发布个性化的信息, 表现最具个性的自我。

(2) 虚拟化的身份特征。

与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不同, 新媒体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跨越了时空界限, 大家同处虚拟的平台中, 人们的身份具有隐匿性, 昵称、虚拟ID、代号取代了社会人的特征, 人们不再是真实的自我。一方面减少了传统交流当中身份差异等因素产生的干扰, 更加真实的表达自我。人们更多的依靠个人的能力、才华、素养、表达技巧获得他人的认同, 从中获得尊重感、满足感、成就感。不过另一方面虚拟化的身份也可能导致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感, 产生不负责任的行为, 带来负面影响。

(3) 极强的互动性。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平台获取、接受并交换信息, 新媒体实现了资讯之间的平等传播。无论什么人, 只要他跨过了技术门槛, 都可以在虚拟空间里获得自己的身份, 能够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 能够获得对自己或者话题感兴趣的人积极回应, 自己也可以与他人开展讨论, 双方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新媒体中, 人们在影响他人的同时又在被他人所影响。

(4) 无边际的时空界限。

较之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 新媒体技术传递信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快捷性。通过新媒体技术, 信息可以瞬间传递, 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 人们可以在世界上的任意地点获取第一手资讯, 在任何时间段和在线的任何人展开交流, 新媒体创造了一个没有边界的时空。

二、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开始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互联网为例, 根据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 截止2010年6月, 我国总体网民超过4.2亿, 突破4亿关口, 互联网普及率达31.8%。2010年6月, 手机网络用户达2.77亿。从年龄结构上看, 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全体网民数的60.4%。

(1) 新媒体成为青少年主要的沟通平台。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 2009年12月, 即时通讯软件总日均覆盖人数1.6亿人, 环比增长2.6%。与此同时, 微博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开始兴起, 据新浪发布《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预计, 2010年底, 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

(2) 新媒体成为青少年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

据2010年2月统计, 《魔兽世界》这款游戏同时在线人数峰值1150万之多。在社交网站 Facebook则发现每天有7380万人在FarmVille游戏中种菜偷菜。

(3) 新媒体成为重要的商务平台。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 同比增长22%。

由此可见, 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而青少年由于其对新技术的理解、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新生活方式的兴趣, 已经成为新媒体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的群体。新媒体已不仅仅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工作、交往工具, 也成为他们一种生活方式, 同时, 他们的创造和实践, 又给新媒体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三、新媒体发展给青年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挑战

(1) 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构成重大冲击。

首先, 新媒体提供了联系世界资源的途径。比如网络连接了世界上的20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网络如入信息海洋, 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为青少年了解和认识世界开辟了新的渠道。其次, 新媒体又是一个多种观念相互激荡, 多种思潮相互影响, 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平台。由于新媒体的全球性和自由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多种思想观念都在这里汇聚。由于虚拟世界无权威、无主导和多元化的特点, 各种思想言论、各种价值观都活跃在其中, 很容易对青少年思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和确立期, 很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 形成多元价值观念。再加之青少年分析力、判别力相对较弱, 网络中多元化的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思想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 容易使青少年容易陷入价值观的迷途, 尤其是对普世价值观念无意识的认同, 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的确立, 尤其是不少青少年为了彰显自己独特个性, 往往对正统价值观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2) 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造成消极影响。

青少年的社会化是青少年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 但是新媒体却干扰了这种自然过程。首先, 新媒体容易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2010年4月, 江苏省的通信管理局发布了《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该调查显示, 在江苏, 7成青少年通过网络交友, 10.1%的人经常与网友见面。导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与现实社会人际网络关系的交往。在新媒体当中, 青少年多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 言行无法规范, 真实性得不到保证。所以通过新媒体交往的青少年往往具有很强的信任危机, 影响青少年之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其次, 新媒体交往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角色错位。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 给生活在现实社会压力下的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能、表现自我的场所, 开辟了另一条摆脱成长烦恼、宣泄情感和寻找心理平衡的渠道, 但是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会让青少年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差异产生混淆, 产生角色错位, 发生人格障碍。第三, 新媒体容易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增多。互联网上肆意散布的黄色、不健康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网上游戏, 不仅耗费青少年大量的时间, 而且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的心智不成熟, 对其危害的抵御能力较低, 往往成为色情网站侵蚀最严重的人群。据统计, 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 42.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 有约10%的青少年网民正身陷色情网站不能自拔。

(3) 新媒体组织给共青团等传统青年组织带来挑战。

首先, 新媒体非正式青年组织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随着网络和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网民在现实中迷失的归属感在虚拟的网络中得到回归, 而归属感在网络上的回归反过来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其次, 新媒体中非正式青年组织削弱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吸引力。网络化非正式组织及其活动的多元、开放、自主、自由的特点, 较好的满足了现代青年的心理、娱乐需求, 相比团组织、青年社团等传统青年组织的单一、封闭、被动等特性, 更多地青年们向网络化非正式组织靠拢。再次, 新媒体中非正式青年组织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新媒体中非正式组织由于能够给青年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平等交流、娱乐的平台, 提供一个自我实现的机会, 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扩大。

(4) 新媒体技术导致政工部门对青年人思想动向的监管难度加大。

首先, 随着手机系统技术的更新以及黑客技术的发展, 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更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由于一些通讯设备营业部和网吧都没有严格执行实名制, 使得通过通讯技术对信息源头查找的难度加大, 同时由于代理服务器、虚拟IP地址等网络技术的发展, 也让网监部门工作难度加大。其次, 新媒体中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消费者, 并且呈现多向、无序传播的特点, 使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空前巨大。新媒体参与者之多, 信息量的空前巨大都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 增加了监管的工作量。第三, 新媒体中往往把个体意见或个别事件转化为公共话题或群体情绪, 其传播的效应又导致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不断放大。虚拟空间酝酿、发酵和涌动, 相对于传统政治运行方式而言具有很强的无序性和不可控性, 这让追查信息源头的难度以及对信息真实性的鉴别难度进一步加大, 给管理当局的网络监管、研判及预警处置增加了困难。

四、如何运用新媒体引导和教育青年

(1) 构建影响青少年的新媒体主流体系, 建设新媒体精神家园。

尽管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着多点对多点传播, 人人都能够表达自我意见的缺点, 但是这并不影响新媒体平台中出现有影响力的焦点。一些门户网站和网络社区凭借本身优秀的新闻采编资源和编辑体系, 在网络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形成了主流门户网站, 如搜狐、新浪、人民网、天涯社区等等, 上述门户网站在广大网民中又有很大影响力, 成为网民关注最多的网站群体, 它们的意见、态度和倾向引导着主流网民的态度, 成为主流舆论体系。但是这些主流新媒体平台在针对青年方面仍然有所不足, 没有专门针对青年心理发展特点、性格气质特征、生活发展阶段的专业性平台, 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青年组织在网络世界的影响力。因此, 我们要加大新媒体青少年专有平台的建设, 建立一批为青少年所关注、信任和喜爱的新媒体平台, 建立一批青少年参与、互动、亲近的虚拟社区, 让青少年通过兴趣、理想、专业等分类的方式在新媒体上拥有自己的阵地, 形成可以让他们为之信任的“精神家园”, 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2) 建立理论阅评体系, 引导青少年建立理性思维模式。

随着众多新媒体事件的发生, 我们可以得知青少年在看待新媒体上出现的问题时, 往往并不是采取客观分析、深入了解事件背景的理性态度来看待新媒体事件。很多时候他们从感性出发, 从自己的喜好和情感倾向出发, 对事件不调查研究, 而轻信一些谣言。青少年感性、肤浅的思维方式, 一方面与其在政治上不成熟、社会阅历简单有很大关系, 但是另一方面也与他们没有实现理论武装, 没有建立理性思维模式有着很大关系。对此, 首先, 我们要建立网络理论阅评队伍。选择理论素养深厚, 对青少年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组成理论专家团队。对网络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进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理论解读, 帮助青少年用理论武器来深刻分析事件深层次背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看待问题, 理性解读问题, 深入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赋予他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其次, 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和培养在青少年中间影响力较大的意见领袖。在已经发生的新媒体事件中, 我们可以看出, 和传统事件的发生不同, 政治权威、学术权威对网络事件的走向影响力不如原有的强大, 而代替他们出现并发挥重要影响的就是意见领袖。这些人通过对事件的充分解读,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在青少年群体中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意见领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非常巨大, 某些有资望的意见领袖甚至能够影响网络事件的走向。因而在青少年当中发现和培养意见领袖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当选拔专人担任青年网络社区的“版主”与“博主”, 努力成为青年人支持、认可和佩服的“意见领袖”和“舆论先锋”。第三, 注意理论引导的技巧。青少年由于知识结构、成长背景、年龄特征等关系, 在关注热点事件的时候, 并不能完全以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态度、合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热点问题, 我们不能一味指责他们, 要求他们理性, 而应当适当注意感性技巧的运用, 疏导他们的情绪。

(3) 建立完善的管控——反映体系。

新媒体的广泛性与便捷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两个很重要的平台, 那就是信息收集平台和情绪宣泄平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封闭下的青少年不能了解相关事件的真相, 就会在新媒体上肆意揣测, 家猫变成虎, 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我们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防控体系, 要对新媒体中信息的传播开展监测, 当然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量大, 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开展监控。在监控的方法上, 第一, 应当对新媒体关注焦点和热点进行监控, 尤其要关注点击率和评论率两个指标。尤其要注意通过博客和微博的监控, 即时发现问题, 尽早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第二, 要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纵观网络诞生以来发生的网络事件,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网络谣言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网络上发生的热点问题、重大问题没有做出即时反映。很多时候由于信息发布的滞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一点, 肆意传播谣言, 制造混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基于多年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对媒体环境的观测, 首次提出了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因此我们对热点问题、重大事件, 要保持足够的重视和敏感, 对能够马上回应的, 立刻做出回应, 不能立刻回应的, 要将事件的进展迅速告知公众, 做到信息的公开、迅捷。第三, 要建立分级和实名制度。国外的网站对上网者的信息都要进行核实, 一些不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是不允许他们进入的, 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站, 这点很有学习的必要, 我们不仅仅要在上网时推行实名制度, 而且要在新媒体平台进入上设置门槛, 这样就能够做到有效防止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

(4) 倡导建立新媒体道德体系。

新媒体由于其门槛低、信息传播的多向性、信息量巨大, 完全依靠相关部门的监管仍然是不足的, 更加重要的是要探索新媒体道德体系。众所周知,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由于其具有的虚拟性, 很多青少年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将新媒体作为发泄情绪、宣泄不满的场所, 忽视自律, 因此我们应当形成舆论氛围, 建立虚拟空间文明公约, 同时对新媒体中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的现象进行谴责, 鼓励探索新媒体中建立健全的道德规范体系, 让道德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发挥“防火墙”的作用。和投入庞大的监管力量相比, 形成这样一种舆论氛围则更加重要, 可以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将新媒体引入常态化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 2009, (07) .

[2]华红琴.网络影响下的青少年社会化与生活方式双重机制、多元化和性[J].社会, 2007, (02) .

[3]杨晓慧.中美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1) .

[4]陈业宏.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5) .

[5]于荣霞.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 2010, (06) .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篇11

首先。提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遇到写作业就头痛怕学习;有些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心却不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苦差事又懒于应特。针对上述学生的种种表现,我找来了鸡蛋如何变为小鸡的科教片,又拿了许多小石子让学生演示操作如何让石头变鸡子。结果出现两种结论:鸡蛋在一定温度下变为小鸡。而石头再怎么加温也变不了小鸡。在大家热烈讨论争辩的气氛中,我引导大家进一步理解“外因”与“内因”的发展变化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事物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学习上产生知识和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些知识单从书本上讲很难让学生理解。我就列出许多课题,把学生带到农科所和附近工厂,让他们观察植物是如何成长的,让他们亲自制造一些小配件,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学习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完成各科作业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成立了许多兴趣小组,把科学实验有意识地带入社会、家庭和院落。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了充分肯定。从而使学习的求知欲大增。看到孩子们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在不断增强。改变了过去学习上的惰性。变被动为主动的现象,我感到十分欣慰。课堂上提问题的人多了,会学习的人多了,爱学习的人有增无减并在学习中善于动手动脑,不断进取。增知识长见识,形成了个个爱学习,人人会学习的局面。

再次,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改变和纠正古老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成学生善于想问题的新思维。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或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教学模式。现在的教学不能守在是不是、对不对等一问一答上,而是把问题先提出来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辩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大脑每根神经都起作用,在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自我分析答辩中。老师画龙点睛,既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在快乐的氛围中教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篇12

组织的变革是组织运营两个时间点之间的转变,其结果可能是混乱而剧烈的。研究发现,约50%的组织变革没有实现原先计划的目标(Marks,2006;Paper和Chang,2005),且仅有低于30%的变革项目实现成功(Senge等,1999;Beer和Nohria,2000)。这引发管理者和学者的深入思考:什么因素影响组织变革的成功?组织如何进行变革管理才能实现最终的变革成功?

学者们研究发现,员工变革支持反应行为是影响组织变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员工行为有效引导能够助推变革的成功。周鸿和毛文静(2015)在研究中指出组织变革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对组织变革的支持。同时,学者们也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角度深入剖析了组织变革成功的有效做法和引导策略,比如员工沟通和培训(Maheshwari S,2015)、员工参与(Stefanie Reissner,2013)、工作关系(Montani F等,2012)、程序公正(Naimatullah Shah,2010)以及许多其他的因素。在变革实践中,大量的组织采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度过了变革的动荡期,实现成功的转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强调的是组织对员工的信任和关心,使员工充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支持。所以,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于员工的变革支持行为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基于此,本文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变革结合,探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支持性变革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员工支持行为引导对策,进而促进组织的成功变革。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变革支持行为

(一)员工变革支持行为

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Coyle-Shapiro(1999)的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到的员工参与,指出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干预小组组织的活动中,能够帮助组织成功变革。Wanberg和Banas(2000)、Jansen(2004)、Peach等(2005)在研究中得出相似的结论,充分证实了员工支持在组织变革进程中的重要性。Holt等(2007)提出员工对变革的支持表现为对变革的接受态度和参与行为。Kim等(2011)正式提出变革支持行为,并将其定义为: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划组织的变革中,为变革做出贡献,推动变革走向成功。林静(2015)根据Bovey和Hede的行为矩阵,认为员工对组织变革中表现出发起、拥护、支持、参与、争先等行为都是变革支持行为。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变革支持行为是指员工对组织变革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并对组织做出大量贡献以推进组织的成功变革。

员工对变革的支持已经成为变革成功的重要因素。Goodman和Dean(1982)强调组织要想变革只有通过员工行为的改变才能进行下去。所以员工的变革支持对组织的变革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组织变革中,员工能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及时处理变革带给自身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此外,支持变革的员工会尽最大的努力执行变革,他们通常会以变革为导向,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出更多的建言等组织公民行为。所以组织成功变革的关键是要培养、形成和提升员工对变革的支持意愿和支持行为,促使员工尽最大的努力支持组织变革。

(二)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Supportiv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SHRP)是人力资源实践的一种结构划分,它是在人力资源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Eisenberger等(1986)的组织支持理论认为组织对员工贡献的重视和福利的关心程度以及员工对该重视和关心的实际感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该理论实际是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最早的雏形。Allen等(200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认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是指组织对员工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员工的胜任能力和激励的实践以及对员工贡献的认可,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该概念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具有权威性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概念。Allen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划分为公平奖惩、参与决策、成长机会3个维度,并且开发了较为成熟的量表,量表由18个题项组成,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基于此本文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构成划分为4个维度,即培训和成长、公平奖惩、参与决策与沟通。公平奖惩是指组织奖励员工所投入的努力,并且以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行为约束。参与决策是指组织以多种渠道为员工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培训和成长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与员工发展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和晋升职位。沟通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信息,以改变情感迷惑。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机理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影响到员工对变革的认知,从而引发变革支持行为。如图1所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作用共包括两部分。

首先,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影响员工变革支持行为。针对变革内容、变革流程、变革影响等内容的培训和成长将会使员工明白组织和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实现组织的目标,增强员工的变革承诺,促进组织有效的变革(Shweta Maheshwari,2015);公平的奖惩有助于员工对组织变革的认同,并激发员工的变革准备(Armenakis和Harris,2009);积极多渠道的决策参与能够增强员工对变革的满意度,提高对变革的评价,激发起更高的合作行为(张婕和樊耘,2013);有效的沟通可以弱化员工的认知偏差,强化其对变革的控制感,增强工作满意度和变革承诺(Yongmei Liu等,2005)。

其次,变革认知作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和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中介作用。Macey和Schneider(2008)曾经在因果关系链中,提出员工的感知先于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在变革进程中,组织提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能够使员工积极地感知到变革的效能和组织的支持,这种积极感知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员工的变革支持行为(Shweta Maheshwari,2015);公平奖惩积极的影响员工的个人利益感和组织支持感,进而转变员工对变革的态度和行为。DONALD的研究证明员工利益是讨论其他因素对员工反应影响的前提;参与决策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变革的自主性、目的性和自身的责任感(张婕、樊耘,2013),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变革适当性感知、组织支持感以及变革效能感,进而将很大可能表现出变革支持行为;信息沟通是成长与培训、公平奖惩、决策参与的前提,可使员工明白组织变革的进展、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自身发展的期望,有助于员工形成积极的变革认知,最终支持组织变革(Morgan和Zeffane,2003)。

基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引导对策

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对组织的变革成功和绩效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提供了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引导的工具和方法。本文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4个维度提出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引导策略,以供变革实践中参考运用。

(一)强化信息沟通,增强员工变革控制感

信息沟通是一个影响组织变革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在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组织中,若员工可以接收到有关组织变革的信息,这将会帮助员工较少焦虑和不确定,增强员工应对组织变革的控制感。在变革进程中,员工的认知和情感会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反应阶段和行为阶段)。根据Yongmei Liu(2005)的研究证明,员工的情感会随着变革进程的变化而改变。在变革的第一阶段,员工的情感可以高度唤起,且具有较高的预测性,但具有低的行动倾向。在后面几个阶段,员工对变革的情感不易唤起且很难预测,但却具有更具体的行动倾向。这些信息对变革推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变革管理者可以明确何时以及采用何种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变革管理者可以通过指导式(公司宣告、网络视频、专家指导等)和聊天式(会议小组、公司聚会等)两种沟通形式,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员工进行沟通。变革初期,首先,管理者应以某种方式塑造变革这一事件,给员工描述积极的变革前景,从而使员工面对变革将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兴奋而不是恐惧;其次,管理者应试着让员工保持冷静,通过交流给员工提供粗略的变革信息,而非具体的信息。在变革后期,员工已经接触到更详细且更确切的变革信息,且已形成某种意识(变革对他们个人的意义),此时,管理人应充分从员工个人角度进行信息交流(尤其关系他们个人的利益方面),帮助他们解决与需求相关的问题。所以应在变革期间持续不断的与员工交流,消除他们对变革的不确定性,增加其对变革的控制感。

(二)强化奖惩公平,激发员工变革准备

公平奖惩是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重要内容,对组织变革的成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公平奖惩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奖惩公平(薪酬和奖金),也包括精神上的奖惩公平(福利)。不公平的奖惩直接影响员工对变革的反应,使员工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并降低变革准备,最终导致变革失败。管理人员应当从薪酬、绩效管理各方面强化奖惩公平。

在员工为组织作出贡献、表现优秀时,要适当在公开的场合及时给予员工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进一步呼吁其他员工做出相似的行为。除了给员工公平的薪酬外,尤其要设计一套有竞争力且能满足员工需求的福利内容,提供给员工持续的关怀。这样可使员工发现变革不仅使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且可能提升他们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进而实现变革的顺利实施。

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时,要通过公开的渠道来对员工进行公正的评价,因为透明的绩效评价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信任感,从而促进员工对变革的积极认知。同时在绩效管理中应授予支持变革员工高的绩效指标,刺激员工积极支持组织变革,最终实现成功变革。同时,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进行绩效反馈时,要及时的与员工进行面谈,即管理人员要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将绩效考核结果传递给下属,首先指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其次应间接指出员工的不足并强调支持变革将能够极大的提升他们的绩效成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员工的组织信任感和支持感,从而转变员工对变革的认知,实现员工的变革支持行为。

(三)加强员工培训,重建员工变革承诺

在分析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时,首先必须要严格注重给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第一,通过培训转变变革观念。变革管理者通过课程讲授或现身说法的形式进行组织变革相关内容以及变革所需具备的技能的讲授,使员工转变原有观念,从而对变革有一个正确的理念。第二,通过培训增强员工价值观。在组织变革期间,管理者通过培训向员工传达和灌输变革的经营理念、变革经营文化,甚至是有关变革的经营哲学等,使员工认识到组织必须经过变革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员工自身也可以通过组织的变革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强化员工对变革的价值观。同时,管理者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组织变革成功的经验来加强组织内部的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变革承诺。第三,管理者应依据变革进展情况进行培训。员工在变革进程中进行的培训内容可从职前、基础性和发展性培训三方面进行。在职前培训时,管理者应给员工展现变革后的职位设置、上升路径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使员工适应变革环境。基础性培训主要是给员工提供具体特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发展类培训是为组织发展做准备而对员工进行的培训。第四,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其专业素质、管理变革能力以及与员工沟通能力的培训,使其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最终促进组织的成功变革。

(四)鼓励参与决策,提高员工满意度

参与决策可以降低组织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增加员工更多的建言机会,并增强员工的满意度,进而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促使变革成功。首先,会议参与。定期召开问题沟通会议,员工可以自由提出与变革进展相关的建议及解决问题,管理者通过认真总结,并给予员工答复,使员工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其对组织的变革承诺,从而积极参与变革;第二,建立变革信箱或电子邮箱,采取不记名方式让员工对变革提出意见,并定期进行反馈,员工将对变革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员工的变革沉默行为,而且组织可以明确了解员工对组织和自身的发展期望,降低员工的变革抵制行为;第三,充分授权。在变革期间,管理者可以在其工作范围内对员工授权,使员工充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器重,激发其对变革的热情,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组织变革;第四,应在变革期间积极进行变革文化建设,构建一种彼此信任的环境,比如:程序和分配公平的环境、有效培训和提供发展机会的环境、鼓励双向沟通的环境等,激发员工参与变革。

参考文献

[1].Allen D G,Shore L M,Griffeth RW.The Rol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Supportiv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in the Turnover Proc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1):99-118.

[2].Generating employee engagement in 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cti vit-ies and employee experiences

[3].Liu Y,PerrewéP L.Another look at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e organizational change:A process model[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5,15(4):263-280.

[4].Maheshwari S,Vohra V.Identifying critical HR practices impacting employee perception and commitment du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15,28(5):872-894.

[5].Reissner S,Pagan V.Generating employee engagement in 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nd employee experi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3,24(24):2741-2759.

[6].Shah N.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sational justice and employee readiness for change[J].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24(3):224-236(13).

[7].Shin J,Taylor M S,Seo M G.Resources for Change:the Relationships of Organizational Inducements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o Employees'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 Organizational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2,55(3):727-748.

[8].林静.变革压力氛围与员工变革行为立场的关系研究:心理授权的调节机制[D].浙江大学,2015.

[9].周鸿,毛文静.试论员工变革意愿[J].财经理论研究,2015(1):21-27.

上一篇:秘书参谋下一篇:优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