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基础

2024-09-24

使用基础(精选11篇)

使用基础 篇1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 教师精心选择教学素材,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要强化资源利用,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他们提高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问题情境,资源利用

0 引言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应该走出传统的方法, 而展现出一种艺术的表达。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而作为教师, 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 我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课堂效率。

1 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 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 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指法练习、用计算机编排word校报墙报、投影片设计等操作竞赛, 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连续讲解专业理论知识, 但是也不能让学生自由操作。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练结合, 比如在讲文字处理应用软件课时, 一般都要简单讲解之后以上机实验为主, 比如对Word图文混排课进行重点演示分析, 教师以电子报的设计为例, 先介绍设计制作报头, 报头大小, 报头的形式, 选取版面设计, 色彩搭配, 导读栏。然后组织学生设计报花布置版面, 给多个同学分组, 布置制作电子报刊作业, 加上一些艺术效果, 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最后组织学生探讨选材是否得当, 编排是否得体, 风格是否一致等。通过展示部分设计制作优秀的样稿, 让各小组组员自动合作训练, 做出更好的作品。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技能, 为学校的电子报刊技能大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讲课与操作的合理分配, 如在讲Power Point演示文稿时, 由于该软件是office家族中的一员, 理论知识相对word和excel比较简单, 故要精讲多练, 重点强调编辑和修饰演示文稿, 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获取素材, 组织加工, 并且学会综合应用超级链接技术、演示文稿的不同视图和幻灯片版面设计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演示, 并提供一些有视频和音乐的小动画, 让学生联系实际, 自由发挥, 在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一套内容完整、形式活泼并且具有音画动态效果的幻灯片演讲文稿, 使学生学习的知识适应他们今后的需要。

2 问题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手段。

以学生思维活动为前提, 精心选择教学素材, 为创设情境教学奠定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自主操作, 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的方式,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问题的设置上, 为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 教师应当准备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积极查阅教学参考资料, 关注学生兴趣, 精心筛选教学素材,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后反馈信息,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新授课可以较多采用问题教学法, 设置悬念, 让学生紧跟教师讲课步骤, 集中注意力, 轻松地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思考, 最后不仅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这样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导向, 通过创设问题, 渲染了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像能力, 提高了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另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的把生活中的智慧带入课堂, 巧妙安排教学结构, 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联系, 鼓励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学习环境, 驱动学生使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达到在做中学, 在应用中提高和创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强化资源利用,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自身的起点水平差异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差异都给教学带来不便, 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针对教学对象和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教学资源, 将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设计和组织。设立多样并附有一定层次难度不同的操作练习题, 查找并制作易于自学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并放在教室文件服务器上, 作为共享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应用共享资源。将学生按操作能力的强弱合理搭配, 在教师的引导下, 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强的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有深度的资源和课件进行探究, 把他的所学所得演示给大家, 其他学生可在课堂中反复练习, 加以巩固。这样通过同组学生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探究就实现了教学目标, 而且使学生有了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 例如讲淘宝网上购物, 本来我想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演示, 但是很快话题就被学生抢去了。很多学生头头是道地介绍他们网购的经历, 并给大家介绍了许多网购网, 没有网购过的同学听了他们的讲解也异常兴奋, 跃跃欲试。这样在同伴的带动下轻易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让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安排教学结构, 使教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 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既要积累、筛选大量的教学素材, 又要根据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才能;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使计算机基础成为学生真正探究计算机奥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晓燕.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讲授策略.无忧论文网.

[3]冯波.浅议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调控[N].黔西南日报, 2010, (2010-04-21) .

使用基础 篇2

您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资料的更新: 点击阿里旺旺主窗口中您的头像在弹出的窗口中修改您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职业等,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阿里旺旺页面

2,阿里旺旺签名助推广

阿里旺旺签名,可以帮助您更好的进行网络推广,即使您不在线,只要您设置了个性签名,那么在添加您为好友的对方联系人列表中就可以显示您的宣传标语,如“新品上市,敬请关注!”、“尾单甩卖,限时抢购!”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09版阿里旺旺为例):

1、登录阿里旺旺;

2、在阿里旺旺界面顶端找到“点此输入个性签名”字样,鼠标单击该字样,在“点此输入个性签名”位置输入文字,要求32个文字内;

阿里旺旺页面-1

3、在该个性签名的位置,您可以设置成公司的打折促销类广告语,如“打折促销―08款冬装尾单销售”,也可以设置成公司的核心产品信息,如“公司核心产品:OL女装,瑞丽韩版女装”,

阿里旺旺页面-2

3,怎样添加阿里旺旺联系人?

阿里旺旺页面-1

点击下一步,在筛选出的联系人列表中,选择联系人,点击“加为联系人”按钮:

阿里旺旺页面-2

选择您想将联系人归类的组,点击“确定”按钮:

阿里旺旺页面-3

您添加的联系人会收到系统消息,通知他您已添加他为联系人。

方法二、精确查找:输入对方会员名查找。

选择您要搜索的帐号类型,输入对方的会员名,点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

阿里旺旺页面-4

其他操作步骤同方法一,

方法三、模糊查找:根据您输入的姓名,关注信息进行模糊查找。

输入“对方姓名”或者“关注信息”,点击“下一步”按钮:

阿里旺旺页面-5

其他操作步骤同方法一。

4,如何导出聊天记录另做保存?

您可以按以下步骤来导出您的联系人聊天记录:

1.在联系人界面里点中您想要到导出聊天记录的联系人,点击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查看聊天记录”--“查看本地聊天记录”

2.在历史聊天记录窗口的右上方点击“导出”按钮,在弹出的方框中(如下图所示),选择需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消息类型,按确定

阿里旺旺页面-1

3,选择路径和保存类型后,按“保存”即可。目前保存类型可以选择.wmd ,.txt,.mht三种格式

注:.wmd支持聊天记录导入,.txt和.mht格式不支持聊天记录导入

我的电脑页面

导入联系人聊天记录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在联系人界面里点中您想要到导入聊天记录的联系人,点击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查看聊天记录”;

2.在历史记录窗口的上方点击“导入”按钮,查找路径后选择之前保存的聊天记录(后缀为.wmd的文件),按“打开”即可。

5,如何取消旺旺的消息提醒声音

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1.您可以登录阿里旺旺后,点击主菜单的标签;

阿里旺旺页面-1

2.选择系统设置,在打开的聊天设置页面上,您可以针对提醒类型进行是否要声音提示的设置;

使用基础 篇3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63-02

当代高职学生要融入社会,必须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计算机基础是一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和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课程,它是目前高校开设的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仅开设这一门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基础课程,其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计算机基础教材存在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材是关键,只有创新教材,才能保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随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教材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材的应用性、职业性体现得不够。计算机基础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学重点从计算机理论知识转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从以计算机知识和方法介绍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向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课程的名称也从“计算机文化基础”到“计算机基础”乃至到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从教学方式和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的应用性,但目前大多数教材的应用性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校园学习、校园生活这个层面上,不能很好地体现计算机技术在职场中的广泛应用,从而降低了这门课程的职业应用价值。

(二)知识更新滞后,内容表现形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目前已出版的教材,版本虽新,但知识更新滞后,有些刚出的教材仍在介绍Office 2003版办公软件,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对于计算机硬件、网络方面的知识还停留在前几年的技术成果层面。教材的结构与形式大多是采用本科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并没有实质性的改革,与高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格格不入。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路与原则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突出教材的应用性与职业性。为了使校本教材能体现社会对毕业生信息处理水平的需求现状,教学团队的教师到不同企业、公司、事业单位顶岗挂职,深入调查与分析社会对信息处理能力公共、普遍、基本的要求,聘请公司、企业的办公室文员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从教学的角度对计算机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案件进行加工和处理,以“真实工作情景、工作任务驱动”为原则组织编写教材内容,突出教材的应用性与职业性。

(二)以现实中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为依据,突出教材的现实性、前瞻性。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所编写的教材中及时介绍最新研究的成果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版本,以适应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对大学毕业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自我更新的要求。

(三)以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为原则,注重教材的表现形式。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实际,深入浅出、简约明了地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材的表现形式直观生动、图文并茂,排版生动新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愉快地使用教材。

三、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等方面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操作系统平台下利用办公软件进行图、文、表混排,能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能制作简单的多媒体素材并能进行多媒体展示;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获取、检索、传输与发布。同时,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满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各行各业对高职毕业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详细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三个方面,见表1。

(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团队进行了基于工作任务的校本教材开发,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计算机知识与应用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七个单元,以七个真实的工作情景为线索,教学内容全部蕴含在20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之中(见表1),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获得计算机操作技能。

表1 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对照表

模块单元工作情景工作任务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与社会能力目标

模块1:计算机基础知识单元1:计算机基础知识情景1:一名高职学生小张,刚进公司,老板给他配置计算机,他需要选购计算机,组装计算机,完成计算机的基本连接任务1:认识计算机

任务2:购买计算机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系统有初步而全面的认识能借助计算机网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对办公软件和网络软件的学习,掌握学习计算机软件的一般方法和思维形式;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培养积极探索和学习新技术的意识;培养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培养诚实守信品德,吃苦耐劳的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模块2: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单元2:操作系统及应用情景2:小张拿到计算机后,要使用计算机,就要安装相应的软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系统设置,能管理公司的文档,学会中英文输入任务1:安装操作系统

任务2: Windows 7入门

任务3:轻松管理公司的文件

任务4:学会中英文输入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掌握WIN 7常用的工具软件,能熟练地进行文件管理,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中、英文文字录入

单元3:文字处理与编辑情景3:小张熟悉工作之后,在此基础上,他要为部门制作各种公司文档任务1:制作产品介绍

任务2:制作会议日程表

任务3:制作营销策划案

任务4:设计制作Word作品能够用2010版WORD进行文字、图形、表格的编辑与排版

单元4:文稿演示情景4:小张为销售部门制作产品宣传演示文稿任务1:制作产品销售演示文稿

任务2:美化产品销售演示文稿

任务3:设计制作PowerPoint作品能够用2010版PowerPoint进行多媒体展示

单元5:数据处理情景5:小张为销售部门进行产品销售情况分析。为财务部分进行工资核算任务1:制作销售数据统计表

任务2:制作财务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表

任务3:设计制作Excel 作品能够用2010版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模块3: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单元6: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情景6:小张为公司搭建小型办公网络,上网查询数据和资料,将处理好的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并要保证公司的信息安全任务1:阅存Internet资源和收发电子邮件

任务2:公司小型办公网络的连接

任务3:公司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检索、加工与传输信息

单元7:多媒体技术基础情景7:小张为公司各部门制作图片,声音,录像等电子资料任务1:为公司制作多媒体宣传品能够获取多媒体素材,并能收集、加工和处理

(三)教材的组织结构设计。以“创设情景、任务驱动”为结构组织编写教材,如图1所示。教材以职业工作者在现代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为背景,每个单元的开始以初到公司的员工小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工作情景,通过分析工作情景所涉及的问题,找到解决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构成了本单元的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结构完全一样,包括任务的分析、任务的实施过程、方法与技术的总结,以及深化拓展,全部工作任务之后,是对本单元出现的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总结,在单元最后的阅读材料中提供了相关内容的计算机发展技术最为前沿的成果。

图1 教材的组织结构图

四、校本教材的使用与效果

(一)建设了与校本教材配套的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学团队还开发了与校本教材配套的教学网站,网站中提供了为教师使用这套教材的助教资源,包括教学指导、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课件、实训教学方案、题库等教学资源。还提供了辅助学生学习的助学资源,包括学习指导、考试指南、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综合题库、微课视频和职业考证等学习资源。这些教与学的网络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使用校本教材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和支撑。

(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笔者所在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在教务处和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采用此套教材进行教学后,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在每次课(两课时),都要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学习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学习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三)教材的使用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肯定。通过对使用过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教材质量的问卷调查,经统计分析,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质量充分认可,教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以“创设工作情景、工作任务驱动”为结构组织编写的校本教材,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融为一体、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职业岗位需求融为一体,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教材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同时,有助于教师将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融入课堂,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职业岗位中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校本教材还需不断完善,在教材建设方面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还是有所不同,教学中还要配合校本教材,根据不同专业,增加或补充相应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莫平,黄瑞国. 提高新办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0)

[2]莫平,黄瑞国.论“五段螺旋上升式”计算机基础实训教学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5)

【作者简介】黄瑞国(1966-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多媒体、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技术研究 篇4

1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用到的技术研究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常用的技术主要有PPT技术、Word技术、Excel技术、数据挖掘技术、Flash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 本文逐步对这些技术进行理论分析。

1.1 PPT技术

PPT技术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常用的技术,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通过PPT技术制作PPT教学课件, 进而辅助教学。PPT教学课件对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PPT教学课件可将教学内容详细展示出来, 方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沟通。同时, 学生可通过PPT教学课件快速熟悉教学内容。

(2) PPT教学课件的易传播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下载教师教学课件, 放在自己移动硬盘或者网络软件系统 (QQ邮箱等系统) 中, 方便及时查看和学习。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将PPT教学课件上传到教学群里, 辅助学生学习。

PPT技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沟通平台, 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2 Word技术

Word技术也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技术。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布置教学作业或者教学任务时, 往往采取纸质形式,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并且教学作业易丢失, 不利于保存。Word技术可有效地为师生提供实时保存功能, 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1.3 Excel技术

Excel技术对计算机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常用于有关数据统计的教学部分,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比较常见, 例如, 在计算机编程语言学习过程中, 需要分析编程语言中的代码数据, 在代码数据分析时, 除了数据库分析外, Excel技术统计功能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对编程语言代码数据分析, 可极大提升教学效率。

1.4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程序、算法的学习是比较难的部分, 教师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程序、算法等部分做数据挖掘, 找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综合这些难点, 做深层次分析, 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顺利开展。此外, 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整体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做数据分类, 制作学生学习类表, 有针对性地辅助教学。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他方面也具有广泛应用。通过挖掘技术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巧妙结合, 极大提升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和质量。

1.5 Flash技术

利用Flash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例如在各种进制的相互转换的计算中, 借助课前做好的Flash课件, 把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展现在课件中, 课堂讲解时只需要播放Flash课件, 就可以清楚地演示出转换过程, 不需要在黑板上画出以上过程。这样可以增加讲解的生动性, 而且Flash课件可以反复播放, 提高了课堂效率。除此之外, Flash技术易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例如, 教师通过Captivate等Flash录制软件, 可以在课前将需要演示的操作录制下来, 同时可以通过麦克风同步录入讲解。课堂演示时, 学生能直观看到正确的Windows和Office操作, 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与想象力, 不断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逐层构建过程, 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克服了教学难点。

1.6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数据库按照分类不同可分为小型数据库软件、中型数据库软件以及大型数据库软件。不同的数据库软件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技术。然而, 在数据库软件操作过程中, 其语言是相同的, 都是SQL语言。SQL语言是学习好数据库技术的关键,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要结合数据库技术辅助教学, 提升教学效率。例如,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可通过数据库技术操作学校教学系统, 完成对学生成绩的查询、添加以及删除等操作。此外, 数据库技术还可以打印报表, 可统计学生的各种信息, 分析学生学习状态, 针对学生状态做出合理教学指导,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操作, 这对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常用的计算机相关技术, 熟练掌握这些技术, 可极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方便教学, 也利于指导教学。

2 结语

本文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用到的技术为研究对象, 探讨相关计算机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在探讨和研究过程中, 主要从PPT技术、Word技术、Excel技术、数据挖掘技术、Flash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相关技术出发, 进而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相关技术对教学效率提升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对相关技术进行分析, 为更好地推进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贵.基于项目学习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2]牟琴.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模式研究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邢春燕.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2.

[4]袁智强.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 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贾冬梅.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动评测系统[D].天津:天津大学, 2009.

[6]朱艳丽, 郭晓娟.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0 (6) :18-19.

[7]吕杰英.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 2015 (5) :113-116.

[8]付强.论教学技术的人文向度[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使用基础 篇5

什么是托福听力的基础词汇?

基础词汇指托福听力的考试文章中、题目中以及选项中出现频率最高词汇。在备考托福考试时,尤其是针对托福听力做准备时,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就是所谓的基础词汇。

托福听力掌握基础词汇很重要

对于很多即将准备或者正在准备托福考试的人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四级词汇实在是没什么难度,拼写简单语义也简单,然而当这些准考生们真正开始做托福听力训练的时候却发现除了那些根本没有背诵过的学术名词,其实为难了他们的还就是这些曾经被他们轻视甚至无视的四级词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让这些看似简单的词汇成了备考托福听力录上的拦路虎的呢?

首先,很多备考托福听力的同学们,他们对于单词的拼写和语义掌握的都不错,甚至可以说听到语义就能立即想到拼写,听到拼写也同样可以立即反应出语义,然而大家却忘了这是听力测试。中国式背单词的模式下没有被提起足够重视的读音问题就如同阿喀琉斯的后脚跟一样,在大家前往高分的每一步上都制造麻烦。

为了更好地提高对于这些基础词汇的识别能力,同学们在背诵单词时就要努力做到能够准确且熟练地记住每一个单词的读音,并且背诵完这些词汇的单日任务后要及时的收听词汇的音频来进行自我检测,通过做听音频写拼写和语义的训练让单词的所有要素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够缩短收听的反应时间,以便日后训练笔记记录时可以在自己的最快反应速度下找到并记录有效内容。

托福听力基础词汇语音语义背诵不简单

第一,语音背诵最大的难度在于国人英语学习过程中,语音学的简直是五花八门,而托福听力主要测试的语音是北美地区的英语的口音,同时伴有偶尔出现的英式、澳式以及新西兰口音等,因此最最起码要先掌握好词汇的北美读音。

第二,语义背诵则是增加了广度,背诵每个单词时如果这个词汇有不止一个词性和一个词义,那么考生们最好能够熟练掌握该词汇前两个词性的前两个词义。因为托福听力测试中,虽然这些看似生僻的语义在文章音频中使用的次数不是特别多,但是在选项中出现的次数却出奇的多,而这直接导致了部分考生听懂了文章,却找不出正确选项。

最后,在背诵基础词汇时要格外留意同义词和近义词以及同根派生词。

近年来托福听力词汇难度变化在哪里?

近几年以来,托福出题方明确说明自己并没有提升托福考试的难度,而很多过往考生却坚称考试变难了,那么究竟变化的是什么呢?

第一,同义词替换。以往的替换都是难到易为主,而如今却是增加了易到难的比重。

第二,同根派生词。语音的变化让许多考生在收听时来不及反应。

托福听力基础词汇背诵要点分析

基础词汇背诵一定要注重以下三点:

1. 语音、语义和拼写三者的完美结合(听音频,写出基础词汇的拼写和语义(提升对于基础词汇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

2. 熟词僻义的背诵(避免听懂了文章却因为不识熟词僻义而选不到正确答案);

3. 同义词和派生词的背诵(避免由于近义词掌握量不足而选不出正确答案,同时避免由于对于同根派生词语音的不熟悉而无法精准理解文章语义)。

托福听力考试遇到生词怎么办

(1)在连续不断听各种各样的英语题材中解决疑难问题。

例如 VOA I980年在播送military junta(南美各国政变后上台的军政府)中的一词时,词中的j发h的音。根据这个发音在词典上查不到,请教别人也得不到答案。 1981年某日的VOA节目专门回答了听众提出的这一个语音问题,才知道是junta这个词的一种异读。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敲。

现代信息社会的语言发展很快,新词层出不穷,经常会碰到一些词典里查不着的词,或者一个老的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了新的释义等等。碰到这种情况,除了向别人请教外,只有靠自己独立判断了。所以这种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判断新词的意思(或者词的新义)的做法不是图省事,而是为了锻炼一种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必须具备的猜测词义的本领。

例如demagnetize一词在词典里只有“去磁、消磁”等解释,但是在报导古巴外逃难民去美国的消息里用了此词,显然不会与“去磁、退磁”有关,但是词典里没有别的解释。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查 “magnetize”的解释,其中有“吸引”之意,据此可以推测出应该做 “使失去吸引力”解。

又如8月间在报导美国的棒球队员罢工时突然出现 salary cap的说法,词典里查不到。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出来是限制队员工资的意思。后来的消息中又用了The players feared the owners would finally impose a salary limitation next season 的说法,证明推测是正确的。美国邮局的劳动强度大,条件差。1991年发生一邮局工人因劳动待遇差又被解雇而枪杀他人的事件。此后就有going postal 的说法,表示对于工作条件和待遇极度不满。

所以在听懂上下文意思的情况下要敢于发挥,而不拘泥于词典里是不是有此解释。退一步说,即使自己的推测与分析不合适,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反正你从其他词典里找不到合适的解释。何况随着水平的提高,认识也会不断提高,可以找到更贴切的解释。

托福听力考前一周复习冲刺应该做什么

托福考前一周听力复习应该做什么?想在考前最后冲刺让托福听力实现质变有没有可能?

还有一周就要上托福考场的宝宝们,心里都有些紧张,虽然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是还希望临阵磨枪,在考场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考试之前应该如何应对压力找到最佳状态呢?最近经常有同学问这个问题,所以诞生了这篇考前一周该干什么的攻略。

首先,托福模考这件事是建议不管任何分数段的同学都去做一下,因为听力需要精神集中,而在我们听力水平没有达到母语的情况下,做听力当然会很耗费精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考场上做到加试最后一套题的时候比较难以集中精神。所以考前一定要找一天时间做9篇文章,以免在考场上不适应。

对于平时托福听力分数大概在14-21区间内的同学,建议快速复习之前的盲点。

这个分数区间的大部分同学平时做的内容应该都是精听,不管用什么方式记录,一定留存了很多精听笔记,包括你平时不认识的单词和表达,听不出来的单词和表达,连读弱读等等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平时这些也都有复习,那么考试前两天就是快速过一遍。尽量对照精听笔记,把听不出来的位置重听一次。

对于平时托福听力分数分数大概在21+以上的同学,需要接触尽量多的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很多问题在于见的题目比较少,如果你平时听力底子还不错,只是积累量不够,或者你是打算裸考,很多背景知识缺失,比如理工科的同学说到Renaissance的时候不知道在讲文艺复兴,这种情况尽量在考前多见一些tpo,尽量多泛听,多见不同的题材。

但是如果你不是裸考,已经准备过很久了,之前也复习过很多,那么可能是你听得慢,所以考前突击听力重点要放在曾经听过的那些旧题上,尽量把之前听过的文章都拿出来快速过一遍,按照自己情况配合影子跟读加快反应速度。

使用基础 篇6

摘 要 结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特点,对在本课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应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中职;多媒体;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5-0122-02

1 前言

当今科学技术大发展,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科学有长足进步。在现有计算机科学与软硬件科学水平的基础上,建造一间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变成一件相对较为简单的事情,其成本也日趋下降,而性能越来越好。据资料统计,现在中国教育行业教育技术标准化多媒体教室,每间教室的价格已经逼近一万元的建造价格。由于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进步,使得各大高校、中职乃至中小学都花大力气兴建各类多媒体教室,并将之作为一种学校的硬件设施实力。在此种情势下,多媒体教学基本已经普及到各个层次学校的各类课堂。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已经不成为问题。但是,近些年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上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反映出许多问题,其中的利弊问题较突出。

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特点

在全国各大高校、高专乃至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已成为学生必须要上的一门课,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如何呢?

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大,知识深度不够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向已经入学的学生提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以及网络的基础配置、应用、检索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一些操作。但是教学要求不像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达到专业的地步,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仅限于基本认识和基础操作。

重操作和实用,考试以上机操作为主 相对于其他公共课程而言,本门课程更重操作和实用。目前,全国多数学校基本将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设定为上机考试考核为主,其他考试方式为辅。各任课教师在命题的时候也着重将考点设定为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网络的基本配置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程度,理论知识则设为第二位考查,毕竟本门课程以实用操作为主。

较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过有实物的体现和上机的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其他公共课最大的不一样。相较于其他公共课程的单调无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算是中职学生最爱的公共课了。因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实际的操作机器,有实际的操作对象,有可完成的课程任务,而不像其他课程一样,全学期都是毫无吸引力的说教和理论。

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利

快速呈现计算机基础知识,更直观展示操作知识 说起多媒体教学,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通过多媒体如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在投影上快速展示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快速地了解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步骤和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多媒体起着快速呈现知识、直观表现操作的作用,学生能从中能快速直观地了解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相关的知识点和操作步骤。

生动形象地解决某些知识难点 如前面所表述的一样,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能够快速呈现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如教学有关Excel中如何使用公式计算全班同学期末考试的总分数、平均分和排名这一知识点,过去只是通过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相关函数及结果,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不具有吸引力的,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无聊。如果教师能在多媒体白板中直接通过计算机投影,展示其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每一步都真实,每一个操作都非常明确,是生动而又形象的。

对操作复杂的媒体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Excel章节,可谓本课程最难的一章,如章节中的VLOOKUP函数,使用的时候因函数变量多,且横跨多个表,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清楚,教师用录像软件录下Excel操作的整个步骤,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能够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流水式展示更生动、形象;若一遍播放后,学生未能掌握知识点,则多遍播放,强化学生的记忆,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牢固了。

言简意赅地展示非重点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大。面对这样的一个课程特点,对课程的每一个大小知识点及内容都详细介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样做既浪费教师精力,又让学生认识不到本课程的重点所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展示实物图片,也可以通过PPT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将本课程中不需要详细讲解的内容展示性略过,以达到节约教师精力、突出课程重点、明确学生任务的目的。

4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弊

如前所述,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能比较好地适应本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但是也应理性地看到多媒体教学在课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所在。

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引导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教育目标中,前两个在多媒体教学中比较容易达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比较容易倍忽略。

多媒体尤其是PPT播放过快,容易引起学生知识倦怠 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刚入职的新教师身上产生。因经验不足,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注重课件的美观和知识点的充分,对知识的层叠、层次等把握不足,课件中充满知识的堆砌,不能合理架构;而在播放时,又不能把握上课进度,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能做到知识点扩展和表现,往往是索然无味地对着课件讲课件,甚至语气也是波澜无奇的直述。这样的课堂,因毫无悬念而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课件制作不合理,产生学习的负面影响 课件组织不合理是一方面,也有教师在课件的装饰层面花费较大精力,产生各类问题。如初入职的教师容易在课件中加入各种鲜艳的颜色,而主体文字却是淡色的,在当时加工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毫无问题,也显得特别漂亮,但到了多媒体机房,因投影仪的像素不如计算机的屏幕显示得那样鲜亮,因此就存在各种主体文字内容显示不清楚,看不到图片以及背景内容太鲜艳的问题,对课件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

5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建议

多年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经验证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应该充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学到更多的知识,能更形象地了解操作步骤并予以掌握,教师能通过多媒体教学节约精力来做更多的其他的教学研究,整体而言,其利大于弊。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看到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使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产生最大化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建飞,张海霞.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4-55.

使用基础 篇7

张宝恩、苏盛通主编的科学版中职教材《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版) , 我们使用了两个学期, 指导了2008届14个护士班, 2个口腔班, 4个药剂班共20个班近1000学时的教学。通过具体应用, 我们认为, 该教材是近年的一本较好的教材。从结构上看, 该教材包括了学习目标、引语、正文、链接、小结和目标检测部分, 并附有大纲、实验指导和书后彩图, 非常全面, 方便了教师对讲授内容的整体把握及对新知识的系统传授。就具体内容而言, 涵盖了所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并有增删, 如删去了细粒棘球绦虫等, 增添了与现实相关的新内容如禽流感病毒, 当代疫苗的发展趋势等。现把教材特色与应用体会分述如下。

1 教材的特色

1.1 简明性——图表并茂

图、表并茂是本教材的最大特点, 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知识点, 使零散的知识整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便于理解记忆。如3种厌氧芽胞梭菌特点 (表1) 。

再如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 用如下的图解, 省掉大片的文字叙述, 富于直观, 一目了然 (图1) 。

1.2 趣味性——风格活泼

众所周知, 目前的中职学生, 年龄小, 文化基础薄弱, 自控力、自信心较差, 但她们活泼好动, 乐于交际, 好奇心强, 愿意探索奇妙的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失去了兴趣就失去了课堂。

该教材每章内容前的引语, 语言形象通俗易懂, 风格活泼, 洋溢着文化气息, 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如第一章前的“我们看到过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也熟悉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 这些都是用肉眼能观察到的。除此之外, 在我们周围环境中和身体内, 还存在着种类繁多, 人的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一个微生物世界……请走进这神秘的世界, 去探索这些微小生物的奥秘吧!”又如免疫学基础前的“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可引起人类感染的微生物, 但为什么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生病呢?当人们在花丛中漫步时, 花香使人心旷神怡, 为什么有的人闻到花香却打喷嚏、流鼻涕, 甚至喘息不止呢?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免疫学理论, 你不但会逐步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 而且会自觉地将免疫学知识应用于今后的临床和生活实践中。”等等语言生动, 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微生物、免疫学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

链接部分取材广泛, 资源丰富, 比如:“谁是第一个打开微生物大门的人?”, “她为什么生了一个畸形儿?”、“知道你拥有多少细菌吗?”等, 生动的知识奇遇和大量的与内容相关的“趣味十足”的小故事, 既帮助理解又促进思考, 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开阔眼界。

1.3 实用性——案例插入

本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所有成熟、完善的知识点, 主要通过正文介绍, 也有的通过链接展示, 链接中有大量的“病例分析”其中的结核病例、疟疾病例、破伤风病例等等对于更好的学习相应的正文内容极有帮助。还如“抗生素耐药—现代医学的困境”、“天花绝迹”、“超抗原”、“L型细菌”“禽流感”等充实扩展了正文, 体现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 并紧密联系社会医疗实际具有实用性。

1.4 新颖性——小结列表

本教材的所有小结都是用的表格, 归纳性强, 强化重点, 便于学生学习、复习。具有新颖性。起到比较记忆、化难为易的作用, 尤其是对各论部分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对于学时少的专业, 甚至可以只讲、只学小结内容。如常见线虫的小结 (表2) 。

此外,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 如龋齿的形成, 细菌细胞与人体细胞结构的比较、禽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信号传导、CD、凋亡、免疫重建等, 体现了知识的引入。

2 使用的效果

具体教学实践证明, 该教材内容丰富、贴近教学一线、贴近社会医疗实际, 具有很强的实用、适用性, 教师使用顺手, 学生学习有兴趣。和以往的教材相比如肖运本的同名教材 (之前我们一直在用) 相比, 明显更新了知识, 提高了学习效果。以护理专业为例, 使用此教材的08届期末考试的优秀率、及格率远远高于没用此教材的2007届, 见表3。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99份, 收回率为99.5% (各班学委、科代表共80人, 本专业教师及基础课教师120人) 。

通过问卷调查, 发现师生对教材的满意度很高, 对其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适用性、新颖性及趣味性非常认可, 简明性还不够, 就目前的学生而言, 简明最重要的要简单, 有的内容还需删减, 不能一味求全, 要进一步降低难度。对对排版认可度不够, 阅读起来不是很方便。但教材总体还是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喜爱 (表4) 。

3 问题与建议

3.1 问题

第32页的图3-11调理作用不够明了;病毒感染类型示意图没有必要;表3-2-1中抗原的本质分为有害抗原与无害抗原这种提法欠妥当;教学基本要求没列入的新内容如肺孢子虫等, 应标选学记号;大纲有的内容既是选学又标记为了解或熟悉, 有些矛盾 (如HIV、其他原虫、其他线虫) ;还有的没标记, (如真菌培养物观察) , 个别题目重复标记 (如病毒概述的第 (三) 、 (四) 题目) , 甲型肝炎病毒既标为掌握又标为了解内容。有的连接内容如超抗原等对现今的学生来说偏难, 个别的有点牵强, 与正文内容联系不紧密。对开排版有点乱。

3.2 建议与希望

近年来,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中职教材市场繁荣, 出现各种版本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材。什么是优秀的教材?笔者认为, 首先观念要新, 要跟上时代的脉搏, 要符合现今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本教材基本上做到了这点。希望: (1) 改正以上问题和不妥之处; (2) 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大胆改进, 如结合临床社会实际, 淘汰旧的内容, 如在各论中已得到有效控制的疾病病原体可精简, 医学节肢动物各论可删除; (3) 教学大纲中的实验机动学时改为本学科新知识介绍。

以上是我们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不足之处, 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使用基础 篇8

1 优点

1.1 版面美观、层次清楚, 增强了可读性

以往教材版面均为白底黑字, 千篇一律。标题和正文在字体、颜色上无区别, 仅仅字号不同, 版面单一, 层次不够清楚。本轮教材, 章、一级标题、表格及小贴士均设置了文字背景, 部分教材还应用了彩色背景, 使整体页面美观, 具有立体感, 视觉效果好。而章与一级标题之间的节, 未用文字背景, 仅字体加粗, 有别于章、一级标题, 使页面层次清楚明了, 增强了教材的条理性、可读性, 做到了图文并茂, 相得益彰。

1.2 形式新颖、生动活泼, 增强了趣味性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自信心及求知欲不强。面对长篇大论和深奥的理论说教, 他们易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本轮教材中文字背景、小贴士及立体感图片的应用, 使之有卡通或科普读本一样生动形象及引人入胜的效果, 营造了清新、悦目的视觉感受, 页面新颖、活泼, 增强了趣味性, 能够吸引学生去关注、去阅读。

1.3 浅显易懂、联系临床, 增强了实用性

以往中职教材在大学教材基础上加以删减, 存在理论偏重、偏难, 推导过多, 与实际脱节等弊端。作为教师备课参考尚可, 但不适应作学生课本, 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热情。本轮教材针对中职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 删去了部分实用性不强的内容, 应用图表化繁为简, 分层次叙述, 易于学生理解、记忆。小贴士内展示了基础知识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 既给学生留出学习空间, 丰富了教材内容, 又密切联系临床,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了实用性。

1.4 目标明确、设置合理, 增强了方便性

教学大纲是对各学科教学进行规范的纲领性文件, 而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归宿, 或者说, 它是教学的灵魂, 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本轮教材在每章的开始设置了教学目标, 在教材的最后附录了教学大纲, 在每章末加入了复习题, 部分教材配有电子课件及辅助教材。这些人性化的设置, 使教师查阅方便, 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时资料充实, 反馈检测方便。同时使教学大纲、目标真正贯穿于教与学全过程, 方便、实用。

2 建议

2.1 相同概念数值应一致

医学知识中许多数值, 均是用于判断个体健康状况及作出护理诊断和计划的重要依据, 因此, 数值必须准确。但各教材之间, 有的数值不一致, 造成混乱。

如生命体征中的3项, 在《生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3本教材中的数值 (正常成人安静时) 不一致 (见表1) 。

2.2 相同操作标准应统一

1978年WHO指出“护士作为护理的专业工作者, 其惟一的任务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帮助健康人促进健康”, 这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完善、准确的标准则是规范操作的保证和目标。各教材对部分操作的标准不统一, 造成教学的前后矛盾。

如铺麻醉床, 《护理学基础》盖被上缘平齐床头;《护理专业技术实训》上端距床头15cm。心肺复苏护理, 《护理学基础》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比例成人为2∶30;《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单人操作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口腔护理技术, 《护理学基础》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漱口;《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协助患者漱口 (用患者合适的漱口液) 。呼吸曲线, 《护理学基础》用蓝笔绘制, 符号“Ο”, 相邻的呼吸符号用蓝线相连;《护理专业技术实训》以黑“Ο”表示, 相邻2次呼吸以黑线相连。

2.3 教学进程安排应合理、有序

教学进程安排是教学科学、有序进行的保证, 其制定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专业性强, 操作项目多。学生要学好该课程, 必须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本轮教材在教学进程中将本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 而对于新生, 由于对医学知识一无所知, 又因自身年龄、素质限制, 接受、领悟能力较差。在教学中, 易出现理论部分知识学生难理解的现象, 教师教学犹如在建空中楼阁;实验时学生时常茫然不知所措。即使在第三学期护理专业技术实训中强化了部分操作, 但操作能力仍赶不上往届学生。

若推迟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 学生有一定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理解及领悟能力时开设, 学习效果应能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 本轮教材与以往中职教材相比, 无论版面还是知识, 均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但数值的一致性、操作标准的统一性, 知识的准确性, 以及教材之间、章节之间的衔接等方面, 仍需进一步细化, 以充分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使教材更加完善。

使用基础 篇9

我认为, 这一章所涉及的上述内容, 由于种种原因, 对于目前的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 80%是用处不大, 或者是现在根本用不着。职业教育就是“短、平、快”的就业教育, 职中的学生十分重视“现实”, 他们不会也不愿长远考虑, 学校里所学的只要是现在没有用武之地的东西, 他们一切认为是骗人的。而且, 这一章的内容确实安排地条理不是十分的清晰, 逻辑关系也不是太明确。因此, 我在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了职业中学学生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大纲和《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教材, 以及目前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以及从事多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基础上, 对这一章的教学, 我做了如下的调整、修订和补充, 并在教学中进行了了尝试, 效率和效果都很好, 很想与他人共享之。具体设计如下:

一、局域网连接

局域网分布范围一般在几公里以内, 最远不超过10公里, 通常在一个单位和大型建筑物中使用, 局域网让人们共享网络信息、硬盘空间、打印机等的愿望成为现实, 大大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设备、信息的利用率。这一部分主要学习局域网的构成部件、组网方式、接入局域网以及本地和网络打印机的安装。

1、局域网的构成部件

主要有:计算机、网卡、网线、接头 (水晶头) 、交换机等。

2、组网方式

一种是客户机和服务器方式:服务器 (网卡) ——交换机

--PC01 (网卡) --PC02 (网卡) ●●●PCn (网卡)

另一种是对等组网方式, 它只是将服务器省去即可。接入局域网:分为硬件接入和软件接入:

(1) 硬件接入

在每一台计算机正确地安装了网卡和驱动程序后, 像图1-1那样通过网线与其它计算机、交换机或服务器相连就构成了计算机局域网物理硬件连接。

(2) 软件接入

(1) 设置TCP/IP属性

打开计算机→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连接→右击本地连接 (选取连接局域网的那个网卡, 以防有的计算机安装多个网卡) →属性→Internet协议→属性→使用的IP地址和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输入由网络管理员提供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服务器、备用DNS服务器→确定。

(2) 网络安装

打开计算机→开始→程序→附件→通讯→网络安装向导→下一步→下一步 (选择本机连网的方式:选“这台计算机直接连接到Internet。我的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通过这台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或选“这台计算机通过我的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或住宅网关连接到Internet”) →下一步→确定“本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名称”和“计算机描述” (可不给) →下一步 (给定统一的“工作组名”) →完成。

3、打印机的安装

局域网打印机的安装有本地打印机 (其中必有一台计算机直接连接的打印机) 和网络打印机。

(1) 安装本地打印机

先将打印机正确地物理地连接到局网中的任一台计算机上, 或连接到服务器上。然后进行软件安装:打开计算机→开始→设置→打印机和传真→添加打印机→下一步→选择“连接到这台计算机的本地打印机”后, 单击下一步→选择端口后, 单击下一步→选择正确的“打印机厂商”和“型号”后, 单击下一步→选择“保留现有的驱动程序”后, 单击下一步→输入“打印机名”后, 单击下一步→输入“打印机共享名”后, 单击下一步→选择“是否要打印测试页”后, 单击下一步→完成。

(2) 网络打印机的安装

先在局域网内其中一台计算机上安装打印机, 并且建立共享后, 打开其余的计算机→开始→设置→打印机和传真→添加打印机→下一步→选择“网络打印机, 或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的打印机”后, 单击下一步→选“浏览打印机”单选钮, 单击下一步→选择“连接本地打印机的计算机名及打印机”后, 单击下一步→选择“是否默认打印机”后, 单击下一步→完成。

二、Internet的接入

Internet就是将世界各个地方已有的各种广域网和局域网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跨越国界范围的互联网络, 不论在何时何地均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共享, 对于电子商务或物流专业来说, 她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要使计算机拥有Internet提供的各项服务, 必须先将其连入Internet中。下面将介绍目前使用最多的ADSL宽带连接上网、通过局域网连接上网和专线上网。

1、宽带连接上网

(1) 硬件连接:Internet——ISP服务器——ISP公司的调制解调器 (Modem) ——电话网——滤波器——ADSL Modem——路由器——交换机 (用于连接多于路由器的接口的计算机) ——计算机 (网卡) 。

(2) 软件连接:打开计算机→开始→程序→附件→通讯→新建连接向导→下一步→选“连接到Internet”按钮后, 单击下一步→选“手动设置我的连接”按钮后, 单击下一步→选择“用户名和密码的宽带连接来连接”或选择“用一直在线的宽带连接来连接”后, 单击下一步→直接与ADSL Modem相连的计算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其它的单击完成→完成。

2、通过局域网连接上网

在局域网建成后, 连接Internet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连接到局域网的交换机即可;另一种是在局域网的其中一台计算机连上Internet后, 打开计算机→开始→设置→网络连接→右击已连上Internet的连接图标→属性→高级→选择“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 再选择“家庭网络连接”下的连接局域网的一个连接后, 单击确定→是。

3、专线连接

企事业单位等大网络用户到当地ISP服务提供商申请一条专线, 同时申请IP地址和注册域名, 并配置路由器, 经专人上门安装后即可将一台计算机连入Internet中。若连接多台计算机, 与 (一) 、 (二) 的连接方法相同。

使用基础 篇10

一、现有教材状况分析

双排键教材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教材包括曲目与曲目配套音源两个部分。而其中配套音源这部分, 不同品牌的双排键相互不兼容, 必须使用其品牌配套的教材。国内目前主要是两大品牌吟飞和雅马哈。在基础教学阶段, 分别有吟飞双排键小组课系列教材、吟飞双排键乐曲系列教材、吟飞双排键考级教材等吟飞教材体系;雅马哈YETC四册双排键教程、九册双排键基础曲集、日本雅马哈原版曲集若干等雅马哈教材体系。虽然, 两大体系的教材音源无法通用, 但是乐器的演奏方式、触键方法、音乐表达等是一致的。那么, 除了上述教材外, 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 其实和钢琴等传统专业一样, 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 增加选择一些补充教材, 并且是可以不受乐器品牌限制的。利用钢琴教材改编而成的双排键补充教材就可以很好的担任这一角色。

二、钢琴教材的改编和具体使用

双排键可以看作是单排键的一个高级延伸, 但是还是有些本质的区别。我们知道单排键的教材在初级主要是右手的各种旋律左手各个单指多指和弦训练, 甚至进行到中高级左手的音乐表达任务也是远远少于右手, 还是以演奏和弦为主的。但是双排键在这点上更像钢琴, 双手的音乐表达任务没有太大的差距, 因而对于左手的要求要远高于单排键。尤其学生进行到高级程度, 很多时候音乐对于双手乃至脚的要求都很高。所以, 我认为, 在双排键学习初级阶段, 我们还应该在钢琴的教材基础上经过改编, 筛选找出适合我们的教材。

1.基本练习。雅马哈吟飞都先后出版了专项的脚贝司基础练习。考级教材中也有专门关于音阶琶音的专项练习。雅马哈日本原版教材中虽然有名为“哈农”的教材, 但是基本是带伴奏的乐句奏法练习。我们还可以利用钢琴版哈农。双手音符不变, 脚贝司声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改编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使用。手脚的协调性训练以及不同音程的贝斯低音练习。为了给未来流行风格的作品演奏编曲做准备, 可以增加爵士哈农、拉丁哈农教材的使用, 增加对各种流行调式的了解和掌握。

2.练习曲。朱磊老师编的《双排键练习曲集》就是挑选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作品599、849、299、740当中的部分曲目进行了改编。除此以外, 初级阶段《拜厄》也可以挑选使用。这本中国琴童最耳熟能详的书, 主要是训练手指的独立性, 但是跳跃性很大, 前半部分作为双排键初期无脚的双手训练可以使用, 后半部分可与599同步进行。进行到中级, 我推荐车尔尼作品821的八小节练习曲, 可以改编使用。这本曲集短小, 每首只有八小节, 对于学生改编来说乐思相对单一比较好把握, 而且因为短小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音色练习各种触键奏法而不会使学生感到练习疲劳, 同时也缩短了回课时间, 适合集体课教学;技术练习目标明确, 有利于专项技术训练。

3.复调。这部分, 我们的教材比较充分。有大量的管风琴作品以及专项练习教材。巴托科的《小宇宙》其中也不乏一些可以使用的材料。尤其是前一二三册相对简单, 大量二声部的曲子我们可以使用在初期练习复调, 先从双手开始, 其中独立性明显的两个声部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音色练习同一时间两种不同奏法的结合。书中为双钢琴而作的,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曲目对我们双排键集体课来说可用性更强。集体课上复调的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声部用不同的音色表现, 有利于复调听觉的培养, 同时也是练习复调的必须方法。

4.乐曲。这是最能激发学生乐感与音乐学习兴趣的部分。教材方面, 主要是缺乏最初级的教材以及简单乐曲改编的教材。我推荐两本书《500首钢琴初级教材集成》但昭义, 郭幼容编。该书选录了十本钢琴初级教程的乐曲, 并且按照练习的技术进阶而排序。其中也包含了复调和练习曲, 但是更多的还是小乐曲, 尤其适合从零开始学习双排键的学生。由于该书主要是针对手指的基础训练, 所以老师在使用时要注意教学的重点是最基础的手指训练, 是可以原样演奏不加贝司声部的。另外一本书是一个叫Maxwell Eckstain编的《Piano Pieces for Children》, 里面将最经典的名曲进行了改编非常简单, 难度不会超过四级, 但是非常好听。这本书可以最为学生改编乐曲的基础教材, 织体单一, 旋律优美风格多样, 教学中特别受小朋友的喜爱, 也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对于声音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把其中的乐曲改编成双排键重奏丰富教学内容。

三、结语

使用基础 篇11

把厚书读薄———由“二”而“一”的专项训练, 落实材料

古人说, 可以把厚书读薄, 对于我们的习作教材来讲同样适用。貌似篇篇不同的习作, 有时实质上是同类的专项训练, 这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识别, 并且据此加以反复的训练, 以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学生的基础。

比如, 苏教版第六册习作5要求选用材料, 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 习作6要求学生针对周围发生的事发表看法, 同时还提供了一幅拓展思路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写文抨击买卖益虫青蛙的现象。

这两篇文章从话题上看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 但是前一篇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选择、处理材料, 后一篇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根据需要搜集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两篇文章的训练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两篇习作训练中, 一以贯之的是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的能力训练。从长远看, 这是学生形成选材意识的初步训练, 可以为避免将来出现较大面积的学生习作中心模糊、选材散乱这一根源性问题服务。

此外, 习作5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来说, 侧重于过渡段的训练。这样, 一方面有效避免学生把文章组织成由所提供的一段段孤立的材料抄写成的支离破碎的“材料袋”;另一方面也为习作刚入门的孩子们树立了一种段落之间必须连贯的意识, 培养了他们连贯段落的能力。习作6从写作方法上来说, 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有力证明青蛙对人类的贡献。无疑, 学生将在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提升自己论点的可信度, 并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运用———而这恰恰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把薄书读厚———化“一”为“四”的系列训练, 写实对话

书能够“读薄”, 自然也是能够“读厚”的。当然, 这样的“厚度”需要老师们有明确的习作训练目标, 把握好每一篇习作训练的尺度,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让学生在每一篇习作中都能有所得。

比如, 苏教版第六册习作4是一篇看图作文:写一段对话。习作提供了三幅图, 要求从中选择一幅展开想象。老实说, 这三幅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极为明显的难度差异, 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别为: 买文具—采蘑菇—污染。老师们纷纷反映:这篇习作不好教, 选择“买文具”吧, 实在是没话可说;选择“污染”吧, 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 画面还很复杂, 孩子们很难说得清;就只剩一个“采蘑菇”, 又容易“千人一面, 众口一词”。

事实上, 从对话训练的角度, 把“买文具”训练的侧重点放在对话内容上, 能够围绕一个中心———购买合适的文具, 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乃至最终总结全篇。该篇训练的目的是对处于习作入门阶段的小学生, 从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 学会以对话的形式、描述性的语言展开情节, 构思文章。因此, 指导时可启发学生从文具的品牌、质量、效果及性价比上入手, 重点关注情节的完整性和对话分段写的要求, 解决小学生习作入门过程中时常出现的没有分段写作的意识和叙述缺乏完整性的问题。所以, 本篇习作指导的重点在讲评课, 即针对学生的草稿中不会分段写对话及情节不够完整的问题进行评讲、讨论和练习。

“采蘑菇”训练的侧重点放在提示语出现的四种位置, 以及对话内容对于推进情节发展的合理性的推敲上。提示语出现的不同方式牵涉到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以及对人物当时的心境、说话语气和客观环境的理解。 训练得法, 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阅读理解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 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 也是个学习难点。因此, 本篇课堂指导的重点就落在这样的坡度训练上:

(1) 例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对话? (第2~7自然段)

出现了几种提示语的不同方式?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 来看这两段, 思考:这样写好在哪里? (显示) 教师范读, 引导比较体会。

(提示语的不同方式取决于对话人当时的心情、语气以及性格、年龄)

再来看 (第3自然段) , 比较:去掉提示语好吗? 指名读。

(表现了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 语气) (板书:恰当运用提示语)

(2) 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 从哪里知道? (通过对话, 文章第7自然段)

对话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 也能够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分段描述使得层次清楚。

(3) 仔细观察 :这毒蘑菇什么颜色? 像什么? 妈妈篮子里的蘑菇什么样子?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 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它会怎么想? 兔妈妈会怎么说? 怎么做? 小白兔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 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指名说前两行。自由练说。指名说全段。 (不一定要按照提示填空, 要准确运用提示语, 揣摩人物语言, 适当关注人物动作、神态及说话时的语气。 )

(5) 写下他们之间的对话 , 注意灵活运用提示语,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可以分段描述使层次更清楚。

“污染”由于话题的沉重、画面的复杂, 分为两次习作训练:第一次命名为“回家”, 第二次为“回家”续写。“回家”首先以听写形式解决文章的开头, 在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 创设语境, 为下文展开对话服务。正文部分对话形式的训练重点在提示语中人物的动作、 神态的描写上, 并且再次强调对话推进情节的逻辑性。实际操作中, 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于人物的神态、细微动作的观察很难到位, 但是通过本文的训练, 学生逐渐意识到这种观察的重要性。要知道, 这不仅是对本篇习作, 更是对将来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 乃至记叙文的写作起到基础性的建设作用, 进而意识到悲剧对于所揭示主题的不可替代的震撼性作用。第二篇续写提供“现 代公冶长”这个人物, 成全学生乃至国人“大团圆”的阅读完美心理, 提供正面树立环保意识的教育渠道。本篇习作对这一对话系列的习作训练的几个侧重点加以回顾和综合运用, 努力落实训练目标。

把书合起来读———“俯瞰全局”的递进训练, 重新发现

“胸中有沟壑”对于习作教材来说, 就是对于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习作教材有“纵横格局”的认识。什么是“纵横格局”? “横”即为能够横向联系, 深入理解本册教材各个习作之间的编排意图;“纵”即为能够纵向联系, 深入理解各册教材之间编排的递进意图。无论是把书读厚还是读薄, 都是针对同册教材中各篇习作训练之间, 乃至同一个习作训练的横向联系的理解、运用, 而“把书合起来读”则是针对各册教材之间纵向联系的把握与运用。

第五册习作4要求写自己对一处景色的“发现”, 当然关于这一发现的描写要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而第六册习作3“发现”的视野要求宽泛了, 当然对于所发现的事物描写也具体了。这样的训练貌似雷同, 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把书“合”起来读, 以动态的眼光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 从俯视的角度把握每一次习作训练的标准, 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于是, 就有了这样的《秋天的翡翠谷》, 更有了后来的《蜜蜂的发现》:

秋天的翡翠谷美在它的溪水。谷里那清澈见底的小溪, 像一条透明的绿绸子, 欢快地流淌着, “叮咚叮咚”地演奏着它的乐器。秋天的翡翠谷美在它的落叶。徐徐秋风, 吹拂着花草树木。抬头望去, 树叶黄了, 挂在树上, 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不时有片片落叶飘落下来, 仿佛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崔钰璇)

我们按捺住紧张的心情, 被它吸引住了, 只见它不停地抖动着头上两根长长的触角, 最终, 选中了一朵迎春花。接下来的一幕我们都惊呆了: 它竟然从下颚上伸出了一条又红又长的“吸管”直接插进了花蕊中间, 啊! 它开始吸花蜜啦! 它的身体一缩一缩的, 好像在用力地吸又用力地吞咽。哇! 太神奇了! 我们瞪大眼睛, 不敢出声。小蜜蜂享受完迎春花口味的蜜汁, 又抖了抖触角, 转向了一朵桃花, 看来这只小蜜蜂不挑食哦!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们激动不已! (陈昱如)

同样的, 第五册第一篇习作例文《好阿姨》讲的是买牙膏的经过, 而第六册习作4中的插图则是《买文具》。两者从内容上看是一致的, 但是从习作要求上看, 前者侧重于叙事的完整性, 后者侧重于人物对话及分段写对话的形式。显然, 后者是在前一篇基础之上的递进。

单册的习作2《自我介绍》与双册的《我的同学/家人》在同样写人这一题材的限定下, 如何进行递进训练? 前一篇侧重于外貌这一片段描写的训练;后一篇则一方面要求有初步的记人的篇章结构, 另一方面侧重于举例描写人物的性格、爱好的训练。

上一篇:业务管理财务化论文下一篇:量化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