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2024-08-12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共12篇)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1

广州柏瀚·华方建筑设计公司总建筑师曾奕辉对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能量与环境设计的指导标准》 (简称LEED) 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整个评分标准中, “能源与空气”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 所以, 若想达到绿色医院的标准, 处理好“能源与空气”的问题至关重要。

那么, 解决“能源与空气”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针对这个问题, 曾奕辉对我国医院的能耗情况进行了分析。

我国医院的能耗情况

根据曾奕辉的分析, 我国医院的能耗情况是——

门急诊:普通空调用电比例为60.3%, 通风用电比例为3.5%, 照明及插座用电比例为29.7%;

医技部:普通空调用电比例为53.1%, 通风用电比例为6.4%, 照明及插座用电比例为20.4%;

住院部:普通空调用电比例为41.4%, 通风用电比例为5.5%, 照明及插座用电比例为30.3%。

曾奕辉认为, 通过优化建筑的平面布局、改善建筑物的构造, 使房间能够自然通风和采光, 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如普通空调、通风、照明等的用电, 而且, 其空间是很可观的, 因为这三部分用电大约占整个用电负荷的70%~90%。

这种观念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的设计理念是不一样的。他们主张医院的空气系统应该是全空调系统, 所有室外的空气均应经过除尘、去湿、消毒、调温之后进入室内, 然后全部排放, 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与舒适度;医院的平面布局也大多是集中式的设计, 保证最有效、快捷的医疗流程, 采光可以用人工照明来代替。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 医院很难实现以上的做法, 在这个提倡“低碳”、“环保”的时代, 我们更多地选择自然的采光、通风来改善医院的室内环境并降低能源的消耗。

可以说, 让医院建筑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是解决“能源与空气”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的方法

曾奕辉通过康华医院这个案例介绍了让医院建筑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的几个方法。

康华医院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属于亚热带地区, 全年的平均气温为23.1℃, 最冷、最热的时间很短, 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 季风明显, 长夏无冬, 因此, 在建筑的处理上, 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医院不同的特点。

*公共空间

医院的入口大堂往往是多层的共享空间, 能量消耗很大, 康华医院的入口空间却是半开敞的, 周边有围合, 上面有玻璃盖顶, 有自然的通风和采光, 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

医院街是联系整个医院的主要脉络, 是医院人员流动的主要步行路线, 在设计上运用玻璃的顶棚覆盖, 顶棚高于建筑物, 让空气进入, 并流出医院街空间, 既有自然的通风、采光, 又可遮风挡雨。

*门急诊

门急诊区域是分散的模块化的组合, 避免大空间小诊间的集中式布置方式, 使每个诊室和候诊的空间均朝向室外或庭院空间, 改善门诊区的医疗环境, 减少空调及人工照明的能耗。

*医技部

医技的大部分科室均为集中式布局, 采用全空调系统, 部分空间设洁净空调。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些医技的部门, 在布局上采用机房在中央、工作用房靠外的方式, 使这些用房可以对外采光, 改善长期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如检验科、中心供应等。

*住院部

通常护理单元为条形单廊、双廊、复廊等形式, 由于受到地形环境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将康华医院住院部设计成“回”字形点式护理单元楼, 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住院部的形式, 病房及走廊均有自然通风和采光, 病房朝向室外, 走廊朝向内部庭院, 有良好的景观和“穿堂风”, 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均可享受良好的自然资源。

*地下室

地下空间是医院有效组织物流系统的空间, 在立体交通的系统上使“人”“物”分流, 利用下沉式的庭园, 使地下空间有自然的通风和采光, 减少机械排风和人工照明, 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建筑物的遮阳

东莞的日照时数充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医院门诊楼朝西, 遮挡西晒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门诊西侧的立面设计主要以条形的小窗和遮阳百叶为主, 采用天然的石材, 能够有效地抵挡夏天猛烈的阳光。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2

906李向玮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地球上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据科学家们预计,到2060年,核能(指裂变反应)及天然气将终结,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也将于2075年左右被采尽。能源资源开发及利用和减少能源污染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汽车是现在人类在陆地上使用最频繁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在石油枯竭的危险处境下,许多国家致力开发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电能会在储电池中存起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白天,太阳电池把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自动储存在动力电池中,在晚间还可以利用低谷电充电。太阳能汽车不会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没有内燃机,在行驶时也不会听到内燃机的轰鸣声。

太阳能汽车按照应用太阳能的程度可分为两种形式:

一、太阳能作为第一驱动力驱动汽车;

二、太阳能和其它能量混合驱动汽车。

1982年澳大利亚人汉斯和帕金用玻璃纤维和铝制成了一部“静静的完成者”太阳能汽车。车顶部装有能吸收太阳能的装置,给两个电池充电,电池再给发动机提供电力。通过把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能的消耗,驱动车辆的行驶。两人驾驶这辆车,从澳大利亚西海岸到达东海岸的悉尼,完成了一项创举。他们驾驶的这一辆汽车就是太阳能作为第一驱动力的汽车。

第二种汽车由太阳能和其它能量混合驱动汽车。太阳能辐射较弱,光伏电板造价昂贵,通过汽油发动机驱动前轮,蓄电池供电驱动后轮,电动机用于低速行驶,当汽车达到一定速度时便使用汽油发动起驱动,高效利用了能源。

内燃机中燃料燃烧的内能共有四个途径,大部分为烟气带走后的热量,还有一部分是克服摩擦做功和内燃机吸收的热量,最后一部分是有用的机械能。通常汽油发动机热效率为30%左右,普通汽车大部分都是用的汽油发动机,它向空气中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氧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等现象。对于人体,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太阳能汽车主要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可达到35%,效率是低了些,但来自天空中的充足的光能足以使太阳能汽车运行很长时间,不会污染环境,更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3

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些水危机是别人的事,与台湾无关。而且台湾降雨丰富,年平均雨量达251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值之2.6倍,因此我们长期以来都可以享用低价、随手可得且干净的自来水。这长期的生活经验使得很多人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以致于用水较为浪费,台北人均每日用水量较新加坡、首尔、大阪、东京都高。但事实上,台湾地狭人稠,每人每年所分配雨量仅及世界平均值之七分之一;雨量在时间及空间上之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有些地区时有旱灾;山高水急,因此水资源的保育与利用都很困难;地质年轻且属台风与地震带,因此易致坡地灾害及水灾。这些外在条件使得台湾处于水危机风险阴影之中,再加上长期以来水管理失灵及未来长期的气候变迁,很多具远见之士认为台湾水危机已是深沉的危机。

关于水资源的书籍近年来大量出版,但大多是以较专业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讲解,让一般大众难以亲近。然而这个问题在当今世界是如此迫切,所有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都应该要对此问题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影响决策,改善现状。因此,一本简洁易懂的水资源入门书是必要的,而《水资源地图》这本书,正好符合这样的需求。

这本最新最实时的地图集,透过丰富的图画、地图、照片、表格,分析了关于水资源的最新思维以及各种重要议题。清楚、简单的图文叙述,一个跨页谈一个主题,100页左右的篇幅,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21世纪最重要能源——“水”——的所有知识。

除了形式上易读之外,书本的内容丰富,涵概广泛:包括缺水、洪水、气候变迁、水库、养殖渔业、工业用水、水力发电、水污染、水足迹 、水资源管理、水价、水的冲突与合作,以至于瓶装水等等的问题。

《水资源地图》的英文版原书The Atlas of Water,是由Myriad Editions所制作出版,这是一家极富经验的出版社,制作了许多本细腻的资料地图集,同时也非常关注全球的环境及人权议题。然而,在中文化的过程中,由于英文版中关于台湾的数据有诸多缺漏,为了让台湾读者更了解自己的土地与环境,并能够比较台湾与其它地区对水资源的因应,所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台湾两位水资源专家提供协助,“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萧代基为此书写序,而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教授骆尚廉则为本书增加了台湾的数据。此外,译者王惟芬也是科普/环保方面的专家,更确保中文翻译的正确流畅。

希望《水资源地图》一书的出版,能让越来越多的民众重视这个关系到民生未来的危机,之后更进一步从改变自己的生活形态开始,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宝贵资源。

李佳姍

联经出版公司主编

工业化的生活形态,无论是受益于进口产品还是国产品,都消费了许多隐含在食品和商品中的“虚拟”水。

我们所吃和所用的一切东西,从汽车、电脑到工业机械,不是本身含有水,就是在制造过程中用到水。先进的饮食也比以往用来果腹的食物用到更多的水,主要是因为生产肉类所用的水高于谷物。换言之,国际贸易之中也有“内含水”(embedded water)。

“水足迹”的概念,是测量在食品、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模式中,直接或间接用掉的水。进口和国产品的用水也会算在内,并将出口的部分扣除掉,加到进口国的总额上。因此,显示水足迹的地图会迥异于显示直接用水的地图,因为后者忽略了无形的“虚拟”水贸易。

有几个因素促成水足迹增大,最明显的一项就是工业化的生活形态。不过,在水分迅速从土壤中蒸发的热带气候区种植粮食作物,会比在温带地区需要更多水,因此有些热带国家的水足迹也会较大。漏水和污染等降低用水效率的问题,也会扩大整体的水足迹。

虚拟水和水足迹的概念引发了许多议题,人们讨论也许可以阻止在缺水地区生产和出口大量用水的作物和货物,并鼓励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需要用水的经济活动,以维持全球供水。问题是,大多数生产、出口和贸易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主要考虑,目前这些问题都远大于用水问题。

中印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篇4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 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广泛, 能源合作也被纳入经济合作的体系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各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会相互影响。而能源合作也正成为双边、多边以及区域经济合作一个关键点。能源合作组织不断增多, 除了像石油输出国组织这样的能源合作联盟, 欧盟、独联体、以及正在形成的东北亚等区域组织都在加强和推动能源合作。中印作为相邻的能源消费大国, 彼此之间影响会更大。如果双方加强合作, 就可以避免很多消极和不利的因素, 形成双赢局面。因此, 中印开展能源合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石油能源的特殊性和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趋势迫使两国进行能源合作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矿物质能源, 其分布具有地缘属性, 使得其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加上它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能源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减少, 某些大国又意欲操控国际能源生产国, 以满足私利, 这同时导致了国际油价动荡。并且,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的地缘属性, 导致运输安全的地缘政治特性凸现, 给能源的运输带来困难。加上美国等大国对海洋运输线的部分控制, 加强能源合作变的愈加重要。而中印同为地缘上的亚洲国家, 为石油管道以及海洋运输都提供了条件, 加强中印能源合作就变得更有必要性。

三、中印两国能源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迫使两国进行能源合作

(一) 中印面临相似的国内能源紧缺问题

中印都是世界上的石油消费大国。中国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7.6%, 仅次于美国, 每年有40%的石油需要进口。据国际能源署预计, 到2030年,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占需求量的74%。而中国对外石油依赖的程度, 在2004年达到35%左右, 且总体呈上升趋势, 预计2020年将达到60%。比起中国, 印度更是贫油国,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占全球石油储量的0.4%, 但每年的消费量却达到1.2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且印度石油日均消费量的70%需要进口, 预计到2030年, 进口石油将占其石油需求量的91%。中印国内面临相似的能源问题, 消费量大大超过其产量, 能源对外依存度很高。

(二) 中印面临共同的海上运输风险和中东局势动荡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 中印在能源的求购上各有优势。中国对俄罗斯、中亚的油气采购和开发有较大的地理优势, 而印度在中东、非洲、伊朗的油气采购方面有地利之便。在东南亚、拉美、里海油气资源的求购则优势相当。从目前情况看, 中国从前面提到的六个高风险国家进口石油份额达60%以上, 印度油气67%来自高风险国家。虽然, 印度的石油运输安全在马六甲海峡上占有相当优势。但近年来恐怖活动时常在世界范围内发生, 海盗活动也十分猖獗, 这都增加了印度从海上运输能源的风险。同时, 两国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都相当高, 中国进口石油的60%来自于中东, 而印度更以其地利之便绝大部分进口原油来自于中东。由于中东的局势一直不稳定, 也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

四、中印双方石油博弈的不良后果迫使两国进行能源合作

由于中印国内面临相似的能源短期问题, 这使得中印两国在注重购买海外石油的同时, 都在积极寻求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例如, 两国国有石油公司都在留意投资购买海外油气田股份或者开采权, 这导致缺乏协调与沟通的中印石油企业屡屡发生恶性竞争。2005年9月, 印度ONGC的子公司与中国公司就收购北美石油生产商Encana所拥有的厄瓜多尔油田展开竞争, 最后印度公司因无法保证油田不受厄瓜多尔政府干涉及掌控而撤回收购计划, 中国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完成收购。像这种收购战, 虽有一方获胜, 但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印度石油公司铩羽而归, 中国公司却不得不支付大笔的美金来兑现被竞争抬高的价格。如果中印实现联合收购海外油田, 就可避免抬高要价, 对中印参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定价、遏抑“亚洲溢价”, 也有重大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中印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 面临着许多共同的能源安全问题, 双方存在能源合作的必要性。若双方都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能源合作步伐, 将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更好地建设自身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摘要:中印同作为亚洲的大国,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面临共同的能源紧缺、共同的海上运输风险、竞争博弈的不良后果等问题, 这都使中印能源合作变得很有必要性。

关键词:中印,能源合作,必要性分析

参考文献

[1]何一鸣、刘广慧:《加强中印能源合作的可行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6) [1]何一鸣、刘广慧:《加强中印能源合作的可行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6)

[2]陈利君:《加快中印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路》[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6) [2]陈利君:《加快中印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路》[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6)

[3]李德木:《中印能源战略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 [3]李德木:《中印能源战略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5

(发言稿)

一、必要性

1、是我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必然要求 2005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单位随后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即通过招标确定中标价格。明确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每干瓦时0.25元补贴电价组成。同时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则明确,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划应纳入同级电力规划。

指导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公布,该规划除了提高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之外,还针对每一种可再生能源提出了中期及长期发展目标,并将为不同类别的可再生能源制定包括财税等产业政策,以完善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根据该规划未来我国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目前可再生能源比重只有7.5%,今后要逐步、逐年地提高,到2010年使其占全部能源消费的10%,2020年达到16%。该规划以2010年为中期发展目标,提出届时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8亿千瓦,风电装机500万千瓦;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生物质发电的装机容量要达到550万千瓦,沼气利用为190亿立方米,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分别生产200万吨和20万吨,生物固体燃料生产100万吨;太阳能光伏发电30万千瓦;地热利用达到400万吨标准煤。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大增,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发展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迫不及待,因为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它是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是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国家法规对我省具有指导作用,但是针对黑龙江省具体的情况,它无法作出详细说明,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 《可再生能源法 》,保证国家法规在我省的实施效果,同时为了更好的发展黑龙江省的可再生能源,需要我们尽快制订《黑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施条例》.2、可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

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质每年生产量就像当于现阶段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年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 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生活有机垃圾等。

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沼气技术,每年所生产能源己达115万吨油当量,占农村能源的0.24%;由节柴炕灶每年所节约的能量己达52.5万吨油当量.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使用当地资源和人力物力,这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可再生能源可以形成重大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品种全、储量多、分布广、主要有小水电资源、生物质能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以及地热资源。

小水电 黑龙江水利资源理论储量达864.2万千瓦,约占东北地区的50%,年可发电757.04亿千瓦时.生物质能 据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的资料统计,2003年,秸秆总产

量4000万吨,折合标准煤1856万吨,可用于能源的秸秆量2586.2万吨,折合标准煤1200万吨,占秸秆总产量64.7%。

风能 黑龙江风能资源具有分布广、稳定性高等特点,适合建大型风电厂。黑龙江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初步测算储量为1723万千瓦,居全国第三位。

太阳能 在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中,黑龙江被划为太阳能资源可 利用区。每年全省土地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898×1018千焦,相当于648.4亿吨标准煤。

地热能 据测算,仅松辽盆地北部的四个主力资源层地热水资源量达4099亿立方米,蕴含能量621.1亿千焦,折合标准煤21.22亿吨。

我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将拉动制造业等行业的经济增长,必将带动农业生态建设,巩固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成果,同时又可促进边远地区的脱贫致富。如果有了地方立法的扶持与保障,必将会有更多的投资商来我省投资,必将加快我省的经济发展.3 可以大幅度提高我省环境质量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事实上,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至今,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作为生活能源。生物质燃烧是传统的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

我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生物质一直是农村的主要能源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秸秆资源量已超过7.2亿吨,约3.6亿吨标准煤,除约1.2亿吨作为饲料、造纸、纺织和建材等用途外其余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我国年均薪柴产量约为1.27亿吨,折合标准煤0.74亿吨:禽畜粪便资源量约1.3亿吨标准煤;城市垃圾量生产量约1.5亿吨左右,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据估算,我国可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约7亿吨标准煤。但是我国生物质的能源利用绝大部分用于农村生活能源,极少部分用于乡镇企业的工业生产,而利用方式长期来一直以直接燃烧为主,生物质直接燃烧方式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大量的烟尘和余灰的排放使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严重损害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此外,还对生态、社会和经济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必须使用生物质能源而利用方式不合理的情况下,必然对森林等自然资源进行不合理采伐,破坏了自然植被和生态平衡。对于有机垃圾、有机废水、有机废渣、禽畜粪便以及部分农业废弃物等资源没有充分加以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使其成为主要的有机污染源,除造成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之外,还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

我国可开发的生物资源达7亿吨,如果能充分开发,可以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占重要的比例,这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我国对石化燃料的依赖,进而减少我国CO2(二氧化碳)和SO2(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最终缓解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的压力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单位GDP排放SO2分别是日本、德国、美国的60倍、26倍、8倍,单位GDP 排NOX(氮氧化物)分别是日本、德国、美国的27倍、16倍和6倍。我省烟尘排放量的70%、SO2(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NOX(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CO2排放量的70%都来自燃煤,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可再生能源的烟尘排放量只有煤炭的10%,因此尽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大幅度提高我省的环境质量。

二、紧迫性

1、可以促进我省节能减排工作

目前,绝大部分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就地焚烧于农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SO2、COD(化学需氧量)要比“十五”期末分别降低10%。这意味着这两个指标必须在“十一五”5年里每年下降2%,最新统计数字表明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2%,而二氧化硫排放量仍在增长,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为此,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向中外记者坦承,“十五”规划大多数指标都完成了,但环境指标没有完成。今年中旬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重申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省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形势严峻,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没有达到十一 五规划的标准,作为能源大省,我们有责任尽快达到十一五的指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既可以使我们紧缺的一次性能源的使用降低又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可谓一举二得,因此我们应抓紧制定此条例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我省的快速发展。

2、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落实利用需要一个过程

生物质能源不仅是最安全、最稳定的能源,而且通过一系列转换技术,可以生产出不同品种的能源,如固化和炭化可以生产因体燃料,气化可以生产气体燃料,液化和植物油可以获得液体燃料,尤其是可以生产电力等等。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早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在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发展计划。其它诸如丹麦、荷兰、德国、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各自的研究与开发,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物质能源研究与开发体系,拥有各自的技术优势。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国家几位主要领导人曾多次批示和指示加强农作物秸秆的能源利用。国家科委已连续在三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应用范例,如户用沼气池、禽畜粪便沼气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和集中供气、生物压块燃料等,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还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制约或阻碍着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应用,主要表现为:在现行能源价格条件下,生物质能源产品缺乏市场竟争能力,投资回报率低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而销售价格高又挫伤 了消费者的积极性。技术标准未规范,市场管理混乱。在秸杆气化供气与沼气工程开发上,由于未有合适的技术标准和严格的技术监督,很多未具备技术力量的单位和个人参与了沼气工程承包和秸杆气化供气设备的生产,引起项目技术不过关,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带来安全问题,这给今后开展生物质利用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有关扶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省应尽快制定出相关政策,如省级价格补贴和发电上网等特殊优惠政策。民众对于生物质能源缺乏足够认识,应加强有关常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省政府应对生物质能源的战略地位予以足够重视,开发生物质能源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工程。

3、其他省市发展可再生能源速度快于我省

我国第一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地方性法规——《湖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近几年来,湖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全省累计推广节煤灶1357万户,户用沼气池150万口,太阳能热水器42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薪柴2000万吨,封山育林3000万亩。

福建省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依据本省特点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开始了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试点工作。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等地均开始了地方立法和发展规划制定,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我省是资源大省,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应走在全国前列。附录:名词解释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五”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建议。其基本含意是,在地区电力建设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需保持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与配额比例相当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可在各地区(各电网)间交易,以解决地 区间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差异。

国外的年度配额制度指供电商、消费者每年必须消费一定额度的绿色电力,未能完成的必须向国家支付一定的费用。强制性年度配额制度的实施可保证绿色能源市场的需求,从而增强相关设备生产商和绿色能源生产厂商的投资和生产信心,调动相关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以便使绿色能源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和具体举措,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调整、防霾治霾、绿色发展及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并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然而,一些地方少数领导同志以防霾治霾为由,提出了“去煤化”并采取“一刀切”的作法,使与煤沾边的产业,无一不受到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煤电两大产业。作为一名采煤工程师,在煤矿工作25年的老矿工,一直以煤电是光明使者为荣。过去60多年我国发展都是靠煤炭撑起来的,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力能源,如今却被贬得一无是处,实在令我难以接受。

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是严重的,但是,燃煤大中电厂这些年来通过超低排放的技术改造,排污状况已明显改观,采用“超低排放技术”已让煤电致霾走向治霾(如:北京高井、高碑店、国华一热、京能热电四家燃煤电厂,采用的是全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大气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仅占全市总排放量的2.5%,而上缴排污费却占到了全市的20%多,让某些媒体和社会上某些人误认为燃煤电厂排污超过20%,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散烧煤造成的污染是燃煤电厂排污的十倍以上,才是防霾治霾重点,我们目前也完全有能力通過技改来解决。一些地方忽视国情和煤电发展现状,搞“去煤化”的作法,不但不现实,也很不科学,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否则,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可能走入新的困境。我们应该立足我国国情抓实煤电治霾、推进绿色发展,决不能否定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简单搞“去煤化”。为此,我通过调查研究并综合有关专家学者建议,提出如下报告。

一、煤电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性

通过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13日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明确,党中央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的诠释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给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在能源领域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并没有排斥煤炭的意思。煤炭是我国能源领域中,立足于国内的一种能源,也是多元化能源供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保证国内能源安全、平抑能源价格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另一方面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其中,非煤能源的含义应比非化石能源广泛,它应当包括清洁高效利用石油、天然气在内。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是建立在中国最新的电力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的。调研中,大家对此充分认同并大力推崇。

我国的煤电与我国的能源革命戚戚相关,我国是一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相应的发电能源也是以煤为主的,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60%是煤电,发电量中70%是煤电。煤电真要像发达国家那样用别的电源来替代,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我国煤电行业下决心着力解决燃煤发电的污染问题,发达国家没有做到的事,我国正在探索,力求努力做到。我国在煤电脱硫、脱氢、除尘等方面通过努力,已经实现了污染物近零排放和超低排放,可以做到比天然气发电排放的污染物还要好,现在我国煤电行业正在努力解决CO2减排的问题。因此,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就是要使煤炭发电能和天然气发电一样清洁高效,能和风能、太阳能一样清洁高效,而且可以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获得廉价能源,这是完全正确的战略决策。

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煤电的规模很大。2014年末装机容量8.25亿kW,年发电量3.9万亿kW·h,要想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我国火电(除使用煤炭原料的)已开发3亿kW,从可开发的资源量来讲,最多只能再开发1亿kW。我国核电专家认为,“中国核电装机宜控制在1.5亿kW左右,最多不要超过2亿kW,而且要稳妥把握建设节奏。”这就是说,核电最好控制在2亿kW(当然这仅仅是专家建议),所以非化石能源电力中两种条件比较好的资源数量有限,在短期内不可能替代煤电。同时,由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在储能问题解决之前,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还需要依靠煤电和气电作为调峰、调频和备用电源,所以也不可能完全替代煤电。由此可见,气电和煤电在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甚至煤电还应有所发展。

我国煤电已接近零排放,超低排放,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迅速,使煤耗年年下降。我国煤电不仅为非化石能源发展提供了辅助服务保障,而且为能源安全、电力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维持世界最低电价提供了保障。我国煤炭实现清洁高效利用使我国能源的低碳绿色发展成为现实,尤其是煤电可实现环保、安全、廉价三者同时具备的最佳效果。据中国电力联合会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18克/千瓦时。国际上发电节能最先进的国家丹麦为286.08克,美国为300.08克每度。未来通过提高机组准入门槛、改造现役机组、淘汰落后机组,并继续推动技术攻关,供电煤耗下降仍有空间。如: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公司煤耗为276.02克,超过国际最先进的节能国家近10克,比国内电厂节煤达40克以上。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三大污染物每立方米排放分别达到8毫克、18毫克和 17毫克,山西国际能源(格盟国际)集团瑞光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三大污染物排放分别达到0.6毫克、17毫克和12毫克,都远低于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能源局三部委制定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要求火电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制,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标分别小于5毫克/标立方米、35毫克/标立方米、50毫克/标立方米。

同时,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改造的经济效益明显。目前,我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一般为0.3—0.4元/千瓦时,远低于天然气发电0.8元/千瓦时左右的上网电价。超低排放改造后,用煤发电达到同样的排放甚至更低,成本仅为天然气发电的一半。据相关测算,燃煤机组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原煤约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可降低60%左右。随着2015年12月9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实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全国不少燃煤电厂已加快超低排放改造的步伐。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煤电机组近1亿千瓦,占煤电装机十分之一,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000万千瓦。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完成后,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可分别下降59.2%、61%和57.1%,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将达到全世界最好水平。

二、煤火电与其他能源发电成本比较

当前,我国在火电技术方面己具备独立设计制造600℃超超临界机组的能力,机组发电效率可超过45%,己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国内最现代化的燃煤电厂——浙江台州的华能玉环电厂及上海外高桥第三电厂,能源效率分别达到了45%和46%,上海外高桥第三电厂成为世界上能源效率最高的燃煤电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火电单位平均造价,包含超低排放新建或改造等环保投入,大致在3700元/千瓦左右,除略高于气电之外,单位造价明显低于水电、核电、风电和光电,成本优势明显。

核电投资巨大、固定成本高(包括折旧、贷款利息、退役基金)、变动成本较低(其中燃料费、乏燃料基金占总成本的约25%),已建成投产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单位造价达到1.3万元/千瓦,正在建设三代核电机组在1.6—2万元/千瓦之间。

气电效率高,具有较好的调峰性能,尽管燃气轮机单位造价大约为2800元/千瓦,但由于燃气价格较高,使其发电成本远高于水电、核电和燃煤发电,是煤炭发电成本的2—3倍,目前发电企业多靠补贴存活。

水电目前造价上升,除了物价、人工材料费用的上涨因素,移民搬迁、土地补偿、附带基础设施修缮等也进一步抬高了水电造价和发电成本,达到15000元/千瓦。

风电年发电利用小时较低,一般在1500—1700小时之间,较低的利用小时抬高了单位发电成本,达到9300元/千瓦。

光电系统庞大、占地面积广、光电转换率低、投入资金量大、不能24小时发电。以国内某10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其建设总成本为21146.6万元,发电成本高达2.1万元/千瓦。其运行中基本没有污染,但生产制造过程中相对具有较大的污染。

目前,我国陆上风力平准度电成本为每兆瓦时77美元,比燃气的113美元便宜,但比煤炭发电的44美元贵,太阳能光伏则是109美元。单位运营成本上,水电、核电、风电普遍低于0.10元/千瓦时,火电居中,达到0.19元/千瓦时,气电最贵,达到0.52元/千瓦时,火电平均总成本保持在0.28元/千瓦时,具有其他能源发电所不具备的综合成本优势。(见表1)

除明确以上煤火电的综合成本优势外,我们还应明确核电的安全问题和水电、风电、光电的储能问题。发达国家所遭遇的核泄漏和核废料处理等难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现阶段科技水平只能使核电 “可以做到安全”,还不等于“已经做到安全”。目前全世界443座核反应堆已积累了36万吨致命的高放射性核废料(致命放射性污染可持续10万年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2万吨的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找到了绝对安全、永久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方法。核电站的退役周期漫长且成本非常昂贵,核威胁时刻存在。此外,在风电、光电储能问题解决之前,还需煤电和气电作为调峰、调频和备用电源,在我国煤电是最好、最便宜的配套电源。另据了解,用蓄电池作为配套电源每千瓦要投资四五万元,是煤电投资的10倍;寿命仅5年,为煤电的1/6;损耗为30%,煤电则不存在损耗。

三、散烧煤是煤炭燃烧污染的重点

占我国煤炭使用量“半壁江山”的散烧煤(主要指工业锅炉和生活散烧用煤),使用效率远低于大型燃煤电厂,燃烧污染物的排放是燃煤电厂污染排放的十倍以上。目前,散烧煤的污染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还远低于燃煤电厂。由于散烧煤的“散”,也一直是环保部门的监管难题,要对数以万计的各种锅炉实施监控,有些力不从心。亟需集中全社会力量,共同攻克这一防霾治霾的难点和重点。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尚在使用的工业燃煤小锅炉超过70万台(单体容量小,平均容量在8t/h[吨/小时]左右,10t/h以下燃煤小锅炉数量为42万台,占总数的2/3;排放贴近地面,对环境质量影响很大;锅炉的技术、主辅机不匹配,运行效率低),这些小锅炉一般是小的水泥厂、玻璃厂、钢厂等所拥有,在环保设备的使用方面,据调查了解,缺少相应资金支持。据计算,工业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分别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41.6%和22.2%。70万台工业锅炉一年散烧约18亿吨煤,而散烧一吨煤排放的污染物是火电厂等大型锅炉处理后的10倍以上。也就是说,散烧18亿吨煤的排放量,相当于180亿吨以上电厂用煤燃烧产生的污染。这是煤炭燃烧造成污染的重点,也是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业锅炉之所以产生这么多污染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低。对比目前火电厂和工业锅炉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可发现两者相差少则几倍,多则十几倍。如:小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是火电厂的18倍。目前的标准中,对于10t/h以下的锅炉在一类区的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没有限制。除了工业锅炉外,散烧煤的另一个大户居民用煤,特别是农民生活用煤,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中国的居民生活用煤没有系统的脱硫、脱硝、除尘,5000万吨家庭用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将约等于10亿吨煤电产生的污染物。其中,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劣质煤性价比,农民使用的煤炭中很大部分是一些高硫、高灰分的劣质煤,这些劣质煤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则更多。

与燃煤电厂用煤相比,散烧煤的利用方式无论来自企业还是家庭,绝大多数没有采取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措施,其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广,确实给环保部门的监带来难度。同时,与我国煤炭利用集中度低有关。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煤炭利用集中度较低。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8.7亿吨,约占全球一半,但煤炭利用集中度却不足50%。全球平均煤炭利用集中度在60%左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达到90%以上。综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的治霾效果,提高我国煤炭的利用集中度,以煤电、燃气、燃油替代,改变散烧煤利用方式、控制其污染,应成为防霾治霾的关键选择。鉴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石油、天然气(已是最大进口国)对外依存度的日益增高,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任务。若再用燃气、燃油替代如此数量众多的散烧煤,也不切实际。但若通过提高煤炭的利用集中度,以煤制气、煤制油作替代,完全可以实现的。尽管目前煤制气、煤制油的成本相对于现价燃气、燃油的成本高,可长远看,对我国是有利的。

综合整治燃煤工业锅炉、减少民用煤炭分散直接燃烧问题,以更多的煤电、煤制气、煤制油替代散烧煤,并普及到边远县城和城镇,这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很多的工作,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较大的投资。目前,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第一条,第一项就提出要综合整治燃煤锅炉,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也强调:加大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力度,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这些都需要集中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实现。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分化(年轻农村劳动力已多转为城市农民工,向城市或城镇集中),实现集中供热、供气成为可能。专家们建议,大中城市应积极规划建设集中供热(北方)、集中供气(全国大中城市应部署集中供煤气,有条件的可供天然氣)。首都北京完全有条件,实现居民用电取代烧煤。即使边远农村的农民,也可用洁净无烟煤块取代燃烧劣质散煤,少数地方也可逐步用电取代烧煤,通过这些替代降低污染。■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7

天然气具有洁净, 高效, 储量丰富, 价格稳定等特点,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居家过日子的做饭, 取暖, 到作为汽车燃料, 到作为发电能源, 到工商业用途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地分布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1 世界天然气能源的日产量走势和消量费走势

由于近年来, 世界能源压力的不断增大, 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 清洁、优质、高效的天然气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 大力发展天然气已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为了适应国家推动能源革命的迫切要求, 建立现代天然气能源产业体系, 应对天然气产业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已势在必行[2]。据统计, 2015年世界天然气产量3538.649969十亿m3, 同比增长2.18%。201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468.648852十亿m3, 同比增长1.7%。关于具体的2012~2015年度天然气日产量走势情况和天然气消费走势情况分别见表1~2。

1.2 国内天然气下游市场的相关情况

在我国, 长期以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 而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并不占主流, 这也导致了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着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 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不到6.3%, 而同期的世界天然气消费比达到了24%。作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我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仅为123m3/人, 远低于全球平均452m3/人的水平, 更不及OECD国家的1265m3/人。这主要与我国长期以来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观念有关。从长远来看, 这显然是亟待改观的。我国的2012~2014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天然气分区域用气情况见表3。

从天然气的消费量来看一直在持续稳定增长。此外, 我国的天然气分区域用气情况在持续增长。并且, 北方地区的用气量总体大于南方地区, 西部地区的用气量总体大于东部地区。其中用气量最大是东北地区, 其次是西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气量最小的是长三角地区。这主要与西部地区, 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较丰富有关。

2 分布性能源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径

2.1 分布性能源系统简介

分布式能源系统 (Dist ributed Energy System) 简称DES, 是在有限区域内冷热电三联供 (CCHP) 技术, 通过管网和电缆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 蒸汽, 热水和空调用冷冻水服务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 所以总称“冷热电联供” (DES/CCHP) 。其原理在于, 对一次能源通过各种转换方式的组合, 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效率性和经济性, 给用户的生活及工商业等方面提供终端能源服务。它最大的优势是:

(1) 能源转化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较小, 能源使用效率较高。尤其是在一些工商业密集区或居民密集区, 这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其能源使用效率可以由原先的70%提高到90%, 更进一步地实现了能源的充分利用, 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满足了节能的需要。

(2) DES/CCHP发电是在10k V电压下就地直供的, 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有效地减少了运营方面的费用。此外, 它依靠大电网的巨大能量来保证供电的负荷, 电压和频率相对较稳定, 可作为事故备用电源。

(3)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周期相对较短, 全年运行时间可达5000~6000h。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性价比, 充分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使用。

2.2 国外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应用状况

在国外, 分布性能源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从美国于1978年开始研发这一系统起, 世界各国对于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开拓都相继起步。目前, 在欧美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都已经在分布性能源系统的使用上至臻成熟。以美国为例, 截止去年, 美国在公共建筑中使用分布性能源系统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座, 总装机容量超过4.9GW;在工业系统使用布性能源系统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座, 总装机容量超过45.5GW。在欧洲也已经达到十分可观的比例。现在, 欧洲国家由于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大量普及, 在能源使用效率上也提高了1/4左右。

2.3 我国应当如何正确开发和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

国外应用分布性能源系统的经验, 自然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 由于在具体国情上的不同, 所以我国在开发和使用分布性能源系统上, 也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 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以建筑用能为例, 我国建筑用能的特点是:

(1) 我国的城市建筑相对较密集, 城市人口大多居住在市中心区, 不像国外很多市民选择在郊区居住。

(2)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特点, 对建筑用能的总体需求要远远大于国外。尤其是对热水, 对空调等方面的需求。

(3) 我国的居民区常常与其他区域如工业区, 商业区混杂。不像国外, 居民区通常与其他区域泾渭分明。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更是导致了城市内的能源使用压力暴增。这对于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是个得天独厚的机遇。

2.4 以某大学城能源站为例, 兼谈应用分布性能源系统在我国的开发和使用

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立不同能源系统, 根据冷热电负荷需求、能源价格和设备技术信息等, 运用非线性整数规划方法, 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模型。这是分布式能源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初始原则[3]。以某大学城为例, 这是一片面积达到18km2的区域, 总人口达30万, 其中大学生20万, 居民10万。其中学生每天需求60℃的热水共40L, 居民每天需求60℃的热水共60L。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需求量, 决定了一方面能源的供应要确保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做到节能, 减少能源的浪费。

目前, 该能源站选用2台FT8 Twin燃气轮机, 单台发电输出为51.35MW, 一次发电效率为38.4%。由于2台FT8 Twin燃气轮机的并联组合, 带一台发电机, 一台余热锅炉和一台汽轮机, 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 基本能满足整个大学城的需要。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减少了资源浪费。这对于我国的布性能源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范例。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 这无疑是十分符合我国的国情的。

3 天然气市场开拓分布式能源的作用

即使是对于经营天然气的城市煤气公司而言, DES也是它们扩展天然气市场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广州煤气公司为例, 它和大鹏企业签订的一期合同达到了410000m3/d, 远期目标为1200000m3/d。但到了2006年, 只能供应128000m3/d, 仅仅能够满足不到二十万人口的日常使用。

已具有天然气项目的该地区, 通过发展DES项目, 能够得到更多开拓市场的机会, 而还没有开发天然气项目的地区, 如果选择在一开始就规划DES/CCHP项目, 就不需要面对联合循环电站和城市煤气的两难局面。对于沿海有LNG项目的地区而言, 采用罐箱运输和管网输送相互配合的送气方法, 可以保证在节省运输成本的同时, 也不会受制于管道覆盖范围的影响, 这也是目前开发天然气市场最高效的方式。

目前利用天然气发电是最主要的领域, 利用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方法, 其发电效率可以达到一半以上。主要的发电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建造大型的联合循环发电厂, 将发电项目集中入网;第二种是建立DES/CCHP, 在某些冷、热、电的负荷中心或单独的建筑工厂采用分布式发电系统。

4 结语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 采用DES/CCHP并不会对整个电网形成冲击, 也能够保障电力企业的利益。对于目前我国缺电严重的现象来说, 一味地采用远距离输电会徒增损耗。DES CCHP能够直接供应电力和热能,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远距高压电网的工作负担, 并为电网起到错峰填谷的作用, 另外, DES/CCHP需要电网对频率和安全性的保障, 因此电网企业还可以适当收取一些费用, 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J].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3, 4 (6) :56~60.

[2]姜子昂, 冯勐, 张宏, 李隽.关于推动中国天然气能源革命的思考[J].天然气工业, 2015, 3 (2) :152~155.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8

社会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节能环保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先天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作为我国的一次能源在未来仍会持续很长时间。又由于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 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 就成为我国首要解决的问题。燃煤锅炉是目前工业中常用的供暖或者供汽设备, 在北方地区使用十分普遍。传统锅炉普遍存在热效率低, 污染严重, 炉渣利用率低等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上商业应用最成功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之一,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拼产量, 将速度的时代已经过去, 综合效益的提高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 国外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循环流化床 (CFB) 锅炉是一种新型煤燃烧技术。在短短的三十年间, 流化床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由最初的鼓泡流化床发展到了循环流化床, 其应用也有小型锅炉发展到容量与煤粉炉大体相当的大型电站锅炉。

自从1979年, 芬兰奥斯龙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商用级, 20t/h的蒸发量, 并在Pihlava成功投运开始。30多年来, CFB燃烧技术在国外发展迅速, 到目前为止, 国外已投运的商用电站级CFB锅炉其容量大于200MW的已经有20多台。美国已经将CFB锅炉的检验、安全规程列入ASME标准, 标志着该项技术已基本成熟。2009年, 世界第一台超临界460MW CFB锅炉被美国福斯特惠勒 (FW) 公司成功开发, 并在波兰Lagisza电站投入商业应用[49]。据英国贸工部预计, 到2020年, 全球的燃煤CFB锅炉将达到近150000MW的容量。

2 国内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CFB锅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但由于我国特殊的能源国情, 使得该项技术自进入我国便得到非常大的重视, 因此发展非常迅速。自20世纪九十年代, 我国首台50MW CFB锅炉成功投运以来, 在短短20年间, 我国CFB锅炉已完成从高压、超高压、亚临界300MW到超临界600MW的跨越式发展, 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完全自主创新。就在2013年4月14日, 东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00MW CFB锅炉, 也是世界上首台600MW超临界CFB锅炉在四川白马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运行, 这标志着我国大容量、高参数流化床燃烧技术已然从以前的靠引进国外技术跨越到现今的走在世界前列了。

3 技术优势

3.1 燃烧效率高

CFB锅炉在燃烧高品质煤时, 其燃烧效率可以媲美煤粉炉, 达到97-99%, 并且炉膛截面热负荷高达3~5MW/m2, 与煤粉炉相当且为鼓泡床锅炉、层燃锅炉的数倍。

3.2 燃料适应性广

CFB锅炉不仅可以燃烧普通常见煤种, 如烟煤、褐煤、无烟煤, 还可以燃烧低热值、高灰分的泥煤、石煤、煤矸石、油页岩、石油焦、生活垃圾以及生物质燃料等, 这一优点对对充分利用劣质燃料具有总大意义。

3.3 环保指标优越

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时床温控制在850℃~950℃, 同时根据燃煤特性以一定的Ca/S向炉内加入石灰石粉作为脱硫剂, 在燃烧的过程中脱去燃烧生成的SO2, 而石灰石粉在850℃~950℃范围内脱硫效率最高, 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850℃~950℃燃烧温度可以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 脱硫率一般可达80%~95%, 燃烧率比煤粉炉约高5%。

同时循环流化床在850℃~950℃燃烧温度下能有效地抑制热反应型NOx的生成, 再加上采用了分级燃烧方式送入二次风, 又有效地控制了燃料型NOx的生成。NOx的排放一般在200mg/Nm3以下。

循环流化床洁净煤燃烧技术的污染控制成本是目前其它技术无法匹敌的, 是已经为世界各国公认的较为成熟而最有前途的洁净煤燃烧技术。

3.4 负荷调节范围大、调峰性能好

CFB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炉膛内的灰浓度, 以及外循环灰量来调节锅炉负荷 (CFB锅炉最低能在满负荷的1/3左右稳定运行) , 能满足调峰机组的要求, 特别适合川渝地区, 由于水电占电网的比例较高, 对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要求也高。

3.5 燃料制备系统简单、经济

由于CFB锅炉对燃料的要求远低于煤粉炉, 入炉煤的粒径为8mm以下, 因此对燃料制备系统的要求不高, 不仅能延长燃料制备系统的寿命, 同时也能提高其经济性。

3.6 灰渣综合利用性好

(1) 灰渣的物理特性。研究表明粒度分布均匀时, 易形成松散结构, 当受到动载荷时, 容易造成工程破坏, 表面沦陷。而像循环流化床锅炉这样宽筛分的灰渣, 颗粒大小混杂, 易形成紧密结构, 是建筑工程上的理想结构。

(2) 灰渣的化学特性。灰渣的化学特性包括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等。由于灰渣中存在大量的Ca O和Ca SO4及Si O2, 因而具有一定的自硬性能, 而且向灰渣中加水时容易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a O+H2O―→Ca (OH) 2因此, 循环流化床灰渣一般呈碱性, 其PH值在11.5~12.5之间。

(3) 综合利用性。灰渣排出温度约800℃, 可利用其余热加热水。与粘土混合烧焙, 可以大幅度节约燃料成本。农业中灰渣也有很丰富的用途:可利用灰渣中残留的石灰中和酸性土壤。制成硅肥可很好的治疗农作物因倒伏造成的减产。同时灰渣也是很好的环保原料:灰渣烧结砖, 与普通砖相比, 强度相同重量约轻20%,

(4) 导热系数小, 不易风裂, 易于干燥, 是国家环保技术策略手推的煤粉综合利用项目, 前景广阔。另外, 通过应用单位, 技术及质量监督部门的鉴定, “清洁土”、“人行道砖”已具备商业生产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程乐鸣, 周兴龙等.大型流化床锅炉的发展[A].浙江大学, 2008.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9

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哈尔滨近年来已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医药、食品和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电站设备、支线飞机和直升机、汽车、抗生素原料药、中药粉针剂、机器人、航空航天配套、金属自磨损修复等生产基地也基本形成,这些优势产业也将通过经贸科技合作平台与俄寻求合作。现已组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俄经济服务中心”,开通“跨国对外直销贸易通道”,在海参崴市设立了具有保税、展销、批发功能的中国名优产品一级批发市场,为企业快速、长久进入俄罗斯及东欧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

哈尔滨市在对俄能源合作方面拥有众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最有条件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先行区与示范区,最有可能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与俄罗斯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诸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开展对俄能源科技经贸合作的主体是能源企业,能源企业的主动参与意识至关重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召开俄罗斯科技经贸成果展示会、对俄能源科技经贸合作经验交流会及俄罗斯科技学术报告会等,提高企业经营者对俄罗斯科技实力的认识,同时还要让企业充分认识到,目前从俄罗斯引进的科学技术虽然一般都是未经中试的不成熟的技术,引进后需要孵化才能投产,需要哈尔滨们进行一定的先期投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这些技术价格低,不带有附加条件,且大多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俄罗斯加入WTO之前,中俄双方在市场开放度存在差距,建立有效的中俄沟通协调机制,有助于双方互惠政策的制定和顺利实施。目前,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发挥着重大作用。除官方、上层的协调机制外,还应鼓励民间组织发挥作用。如建立同行业和不同行业协会,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提出的原则为基准,不同的协调机构分别负责不同的方面,有助于提高共有信息的效率,更有效地解决双方贸易投资中的纠纷。

在对俄经贸往来中,哈尔滨市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双方政府间对应机制,构筑对俄公共关系优势,尤其与俄远东各州区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与俄滨海边疆区、哈巴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州和赤塔州建立州长定期会晤机制,各区县也应与俄对应区县间建立完善的会晤机制,通过这种工作机制的及时沟通和密切协作,会极大地促进双方能源合作项目的推进落实。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10

一、引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各国面临着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快速上涨的压力,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 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作为一个重要举措或一种战略的选择。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 催生新的产业变革, 高科技节能产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国家也加大了在新能源方面投入的力度。要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新能源产业将作为新兴产业在危机中借势而起并将得到蓬勃发展, 势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能源资源是否可以得到可靠保障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但随着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危机的日益显现, 迫切需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以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一) 新能源的概述

新能源可分为狭义新能源和广义新能源。狭义新能源主要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 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广义的新能源不仅包括可再生能源, 还包括能够实现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所有能源。

1、太阳能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 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目前, 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

2、风能

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 世界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 而我国东南沿海、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一带风能资源也很丰富。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 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

3、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 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 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我国的能源生产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占到了70%以上, 而新能源, 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等, 所占比例都很低。我国是煤炭、石油为主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当前, 我国煤炭消费位居世界第一, 石油消费也已跃居世界第二。在国际市场常规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 发展新能源, 寻求能源生产消费多元化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注:电力折算标准煤的系数根据当年平均发电煤耗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 要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6年中国通过并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 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 也确定了它发展的重点和配套的相应的政策法规。2007年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规定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即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 202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光伏及核电运行的总装机容量将分布达到1.5亿千瓦、2000万千瓦和80000万千瓦。2008年为了应对经济危机, 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计划, 其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2009年为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 在今后三年, 每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均至少降低4.5%。

另外, 最近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中的华电、国电、大唐的新能源公司, 外加煤电巨头神华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 在上海举行的“2009亚洲光伏峰会”上一起正式对外发布了其包括风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目标及现状。与风力发电相比较, 太阳能发电的规模和太阳能利用的技术还落后于风能, 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 经济效益就能达到风能相当的水平。随着我国不断加快新能源的步伐, 新能源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其未来也将显现出巨大的前景。

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的潜在市场大, 带动能力强, 吸收就业多, 综合效益好。它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 也是促进就业、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 经济效益分析

新能源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 其产业链长, 涉及产业多。发展新能源产业, 不仅可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而且对产业链上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会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如交通运输业、制造装备业、技术服务业等, 使之在产业规模上、技术水平上都能得到同步的发展, 从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这种显著的技术扩散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使得新能源产业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

(二) 社会效益分析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 整个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新能源产业通过完善其产业链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孕育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三) 环境效益分析

新能源作为绿色能源, 发展新能源, 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缓解环境压力。新能源的利用可以显著地减少煤炭消耗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也避免为了取得燃料, 大量砍伐植被, 既造成资源浪费, 又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 新能源的发展对有效改善和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保障措施

我国人口多, 资源相对不足, 生态环境脆弱而且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要发展新能源产业将面临着技术管理问题、人才问题、制度问题、安全问题等等, 因此需要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采取一些必要的保障措施。

(一) 从政府层面上看

1、优先实行政府采购

进一步扩大节能产品采购范围, 加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政府带头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强制性和引导性消费政策相结合, 建立消费激励机制, 培育消费市场。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 要以政府采购为主导的内需市场拉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

2、实行有利的政策支持

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研发提供大量的经济政策支持。对企业的环境投资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或对环保新产品的开发实施财政补贴、投资补贴, 重点是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的方式促进我国大型坏保设备的生产和研发, 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3、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在科研计划制定、经费安排等方面适度向新能源产业倾斜。加大企业科技开发投入,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对行业发展的指导与协调, 整合行业内资源, 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4、完善法律法规

对有关新能源研究、新能源产品质量标准、行业规范、质量检测与监督检验体系和生产经营方面应尽快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建设,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遏制市场上的无序竞争, 从而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 从企业层面上看

1、大力开发新技术

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 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能力, 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企业应大力开发新技术, 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从研发、示范到产业化的步伐, 实现跨越式发展。

2、引进新能源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使用的设备和技术相对陈旧, 设备的有效使用率低, 能耗浪费较多, 而且不乏有尚在运行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和工艺的企业, 这些都拖延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企业必须采用新能源技术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 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3、加强人才的培养机制

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风险决策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家队伍。组织人员出国学习、参观国外的新能源先进技术和设备, 或者聘请国外著名的新能源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等多种形式, 形成新能源产业的人才优势, 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为了国家节能环保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必须发展而且有能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这不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是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任务, 新能源产业必将推动经济的迅猛增长和飞速发展。

摘要:新能源产业作为最具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之一, 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杠杆和增长点。文章介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 对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Z].

[2]、刘叶志.新能源产业外部效益及其财政矫正[J].科技和产业, 2008 (9) .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 能源统计;能源管理

一、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任务和统计方法

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企业能源流程的各种资料进行及时、全面、准确以及系统地搜集和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处理,反映能源在企业利用过程中的效率、效益以及能源节约情况。

1.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

能源统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节能管理。开展该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一是统计企业能源消费量,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分析能源消耗的去向与分配。二是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任务的开展也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能源统计工作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并为国家能源编制计划以及保证能源供需提供依据。企业的能源统计工作在落实国家各项能源政策时,必须对企业能源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另外,企业能源统计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管理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

2.企业能源统计的方法

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就是要将企业耗能系统看成混联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反映出企业利用能源的具体情况,比如耗能的流向和耗能过程,这样就能方便能源统计工作的进行。对于企业能源的利用,基于统计学原理,可以将其分成4个环节,即能源储存、能源加工转换、能源分配、终端使用。能源统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企业耗能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对能源统计的原始记录进行科学的整理、归档,并以一定的周期建立台账。

能源统计原始记录是企业通过收集能源购进单据、能源领用消费单据、能源库存、盘点、结存方面的单据来对能源活动过程和成果所作的最初记录。

能源统计台账是企业按照上报能源统计报表和分析工作情况以及能源使用管理需要而设置的汇总资料的台账。能源统计台账包括能源统计报表台账、能源历史资料、分析研究使用情况台账;能源管理台账、电子台账等。

二、能源统计对企业能源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加强能源统计分析,以有效发挥能源使用统计预测作用。统计人员要及时深入到生产车间进行具体了解、研究调查。及时掌握能源利用、能源产品单耗、能源产出等第一手资料。同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中可以利用有关的统计图形,如饼形图,曲线图、折线图等图形进行展示,以便能够直观而生动的体现企业能源统计特点,分析能源消费过程中变化的原因,对发现企业能源利用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判断出设备与产品的高污染和高耗能,从而对产品进行淘汰与更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出节能降耗管理的有效建议。

三、提高能源统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车间和生产部的监督力,加大企业节能的宣传力,让企业的每个员工养成“节能”的好习惯。二是明确规划和完善企业能源支配网络结构。明确企业能源计量表所支配的区域、较准确的显示各车间能源消耗量、剩余能源的回收利用率等,提供准确的能源记录数据,并为准确反映能源消耗数据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精确换算企业能源的利用率和耗损率。分析能源的记录数据,为节能创效提供合理的分析数据。

2.加强企业能源统计基础管理

一是构建完善的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定期编制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的报表(用能效率、能源消耗情况、节能效益、节能方法等),最终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实际、具有较高效率的企业能源统计管理模式;二是要不断完善计量管理,使能源统计的数据更加精确,统计质量得以保证,这就要对管理制度加强和健全,对各种仪器设备、技术、工艺手段有效配置,计量统计可以依据具体的生产工艺来确定;在对计量体系检测以后,仪器要定期进行检修,并对计量实施校验。

3.提升能源统计专业人员的素质,确保能源统计人员的责任感。

企业在进行能源统计工作时,统计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做到“不惟上、不惟财、只惟实”,并敢于抵制和大胆揭发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其次能源统计工作人员在具有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必须熟知能源管理统计知识及生产工艺等流程,这样,统计知识的更新、统计方法的改革、统计技能的提高,都有赖于统计人员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统计部门培训,包括能源统计专业知识等相关知识专业的培训,使统计人员及时掌握国家能源统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开拓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使能源统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开尧;朱启贵:国内节能减排指标研究进展[J];统计研究;2011年01期.

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篇12

目前,中国只有丰田、通用、长安、本田等少数企业推出过混合动力车。现在丰田普锐斯、本田思域混合动力、君越混合动力等相继停产,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混合动力乘用车仅有凯美瑞混合动力、长安杰勋混合动力以及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混合动力产品,但卖得一般。为使非插电式混动汽车跨进新能源汽车的行列,很多车企业认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是现阶段最容易实现的节能技术,建议将节油多的普通混合动力车也列入新能源车范围。

由于工信部给企业内部下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草案,没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列入新能源汽车的范围,有专家主张,混合动力汽车是现阶段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应该建立以节油率为主要指标的财政支持政策,才能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虽然普通混动汽车作为“非新能源汽车”已既成事实,但由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一直尚未出台,车企依旧对普通混动汽车可能获得的政策支持而心怀憧憬。看来中国人心目中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想象力未免太匮乏了吧!

新能源汽车的界定应该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而不是几个专家、官员拍脑袋决策的结果。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缺的是给想象力发挥的空间,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中国人注重应用科学,结果四大发明的应用被鲁迅先生狠狠的挖苦一番;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用来看风水,外国人用来航海开拓殖民地。中国人发明火药作鞭炮敬鬼神,外国人用来开山炸石搞建设。中国人发明造纸和活字印刷,印皇历和经书,外国人用来传播文化。如此等等造成综合国力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如今我们再墨守陈规、禁锢思想,即使在新能源汽车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落后的还是我们。

就在我们还在讨论普通混动是否算是新能源汽车的时候,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利用核燃料“钍”做为电力的概念车,据测算8克钍的能量相当于6万加仑的油,能够让悍马汽车跑155万公里,相等于加注一次燃料就能使用到汽车报废,更重要的是没有污染的废气排放,美国人宣称这款“钍电车”将于2014年问世。

“钍”是核能发电的燃料之一,与“铀”相比藏量丰富状态稳定,只要经过加热就可以生成高热能,美国研究人员成功的利用激光加热“钍”,生成电力驱动迷你涡轮,成为超强发电机发出强大电力。一吨“钍”能产生出10亿瓦的电,足以维持一年的供电,利用“钍”做为汽车电力,区区几克的钍可以终生使用,“钍”存在稀土中,因此稀土金属也成了未来电动车的供电来源,由“钍”生成电力的汽车完全不会排放任何废弃。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核动力的轮船和舰艇已经问世,用稀有元素作动力已经不是幻想。每艘核动力舰船都是一座移动的反应堆。2009年凯迪拉克已经研发用“钍”发电的概念车,当时由于工艺不成熟,始终还是个概念,随着工业技术发展和工艺的成熟,预计2014年第一台原型车问世。

日本地震和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使人类痛定思痛,是否利用核能造福人类还在争论中,但是人类的想象力并没有因此停滞,不断有新的思维在拓展,不断有奇思妙想在涌现。

比如汽车设计师冯达,在设计中采用“鳞片”来提升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一款名为“鳞片” (The Flake) 的最新设计概念浑身被铰链连接的碳纤维部件覆盖。每一个这样的碳纤维部件都用碳纳米管和微型螺线管连接,可以使它们竖起或放平,就像一只生气的猫,可以竖起它的毛。这些“鳞片”可以充当空气刹车装置,或者帮助实现更加顺畅的拐弯性能。

这款车行进时,汽车会收缩为最小体积,以便改善气动性能,而在刹车或转向时,这些鳞片则会开启,帮助实现更灵活的减速或拐弯。

它的轮子设计也非常有特色,这个所谓的“轮子”实际上是12条“腿”一样的部件结合而成的一个环形结构。当车辆行驶时,这些“腿”可以根据不同车速和路面凹凸不平做出相应的伸缩反应。他将这种“轮子”称作“D-轮”他说:“D-轮可以追踪路面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这就相当于使汽车的轮子也成为了汽车悬吊系统整体的一部分。”

这个非常古怪的设计概念,被前F1威廉姆斯车队的工程师认为这款设计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并且在工程上也只需做出微小的改动即可。冯达说:“我并非(古怪)是出于实用考虑设计了这款概念车,而更多的是为了启发未来更多的设计作品理念。”

其实概念这个东西是触类旁通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如果人们泥古不化,只在既定的圈圈里打转,那么知识反而成为累赘。新能源不仅新在能源种类上,更重要的还有使用方法上。不能开拓思路就只能钻进死胡同。

上一篇:如何写高质量期刊下一篇:取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