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能源管理

2024-05-30

学校能源管理(通用7篇)

学校能源管理 篇1

背景: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 对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 将在安排中央预算内节能项目、财政奖励节能技改项目、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补贴推广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是, 到“十二五”末, 万家企业基本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31) 。

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因势利导, 结合国家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针对钢铁、电力、化工、机械、建材、轻工、公建等试点行业将积极开展天津211家 (万家) 企业的内审员培训工作, 为企业建立能源管理标准体系, 培养节能专业人才, 为国家建立能源领域管理与应用岗位职业资格探索经验。在节能工作目标实施上, 培养出专业节能人才队伍, 建设完备的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学校将努力建成具有创新特色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的国家级再教育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力争成为节能战线上的黄埔军校。为早日迈进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贡献一份力量。

学校能源管理 篇2

现阶段, 一些用能单位对能源管理体系还很陌生, 为帮助用能单位更加深入了解能源管理体系, 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 采访了率先成为公共建筑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机构的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春香。

记者:作为能源管理体系试点的认证机构, 贵公司对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很熟悉, 请您谈谈能源管理体系与这些管理体系相比有哪些特点?

曹春香:能源管理体系是建立并实现能源方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有机结合, 包括组织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它根据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特点, 运用过程方法、系统工程原理和PDCA管理模式, 对能源利用全过程进行系统识别, 划分为可控制的过程单元;针对这些过程单元及相互作用, 策划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管理控制活动,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将策划结果文件化, 规范并确保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和利用过程有效实施运行, 使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运行机制, 以实现能源方针、目标。与传统节能措施相比, 能源管理体系涵盖了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和利用的全过程, 具有全面性、规范性、系统性的特点。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能源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曹春香:能源管理体系是在借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成功体系模式基础上, 根据能源利用和管理的特点, 为各类用能单位进行能源管理提供优化模式, 促进用能单位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活动具有相关性, 这四个管理体系都是按PDCA循环法则建立、维持管理体系并改进其有效性, 其运行模式提供了一个从指定方针目标、体系策划、产品实现、实施运行到检测和检查以及内审、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的系统框架。四个管理体系标准遵循相同的管理原则且具有可兼容的共性要求。所以, 可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工作通盘考虑, 协同解决。

记者:请您谈谈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是如何帮助用能单位持续提高其能源绩效的?

曹春香:能源管理体系是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 包括了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全部内容。通过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能够有效引导用能单位开展全面、系统、规范的能源管理, 使用能单位能够科学地强化能源管理, 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促进用能单位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通过系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的能源管理体系, 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 进而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问题, 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通过识别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持续改进, 不断降低能源消耗, 从而实现用能单位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

记者:公共建筑节能是目前我国节能的新方向, 请您介绍一下公共建筑单位在申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时, 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曹春香:首先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组织, 应对公共建筑用能具备足够管理权限, 并应承担能源管理的法律责任或合同责任。再有公共建筑涉及的主要能源使用设备应满足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无国家禁止使用的高耗能和淘汰设备。并且还应满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应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的有关规定。

记者:用能单位应该如何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曹春香: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总过程可分为体系策划、体系实施、体系检查和体系改进四个阶段:在体系策划阶段, 主要是实施能源评审, 明确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制定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方案, 从而确保用能单位依据其能源方针改进能源绩效;体系实施阶段也就是履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检查阶段要求对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对照能源方针和目标评估确定实现的能源绩效, 并报告此结果;改进阶段要求用能单位采取措施, 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记者:中经科环作为公共建筑能源管理体系试点机构, 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曹春香:中经科环在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的过程中, 更新用能观念, 改善用能结构, 在能源绩效辨识及评价的基础上, 指导用能单位进行系统诊断分析、能量平衡及优化规划, 全面梳理节能措施项目, 深得用能单位的认可。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以来, 公司多次参加公共建筑行业认证的交流研讨会, 摸索在公共建筑行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法, 参加了《能源管理体系公共建筑管理组织认证要求》编制工作。2013年年初, 启动了吉林财经大学、德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服务。

记者:您在能源体系建设中已经有很多经验, 请谈谈今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曹春香:中经科环将在试点范围内大力协助政府推进公共建筑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帮助公共建筑用能单位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和必要的管理过程, 使公共建筑用能单位能够应用系统的能源管理方法取得较高的能源绩效, 实现能源目标、指标, 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同时, 我们也将在公共建筑能源技术领域内继续努力钻研, 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全程指导, 并共同探讨、摸索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法, 以获得更多能源方面的知识, 更好地帮助用能单位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力争将中经科环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打造成行业标杆水平。

记者:展望未来,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进程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曹春香:回顾过去的十余年, 我们一直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努力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今后我们仍然会坚持这种观念。

我们要推出中经认证发展战略, 战略将勾勒出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珍视品牌、追求卓越是我们始终的发展目标, 以顾客为焦点、以人为本、回报社会是我们不渝的战略使命。展望未来, 我们有信心把中经科环打造成一流的能源管理体系百年品牌机构。

学校能源管理 篇3

2.4月30日河北保定中国国际门窗城考察参观;

3.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响应市政府三年百万人才培训福利计划,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的意见》 (津政发 (2014) 31号) , 作为节能工作职业开发技术服务单位, 同时作为培训福利计划的能源管理专业培训机构申报培训人员计划。能源管理岗位职业培训纳入非常紧缺职业的培训计划, 报名企业与受培训技能人员通过培训鉴定 (考试) 分别享受全额培训费补贴、鉴定费补贴、培训津贴 (企业、员工) 、生活费补贴的福利。

4.美国通用加铝电缆技术研讨会将于5月6日在学校举办;

5.学校组织节能会员、学员5月13日北京国际节能展会、奥林匹克公园中国汉能集团北京总部活动;

6.美丽天津-绿色大使区县行:治霾行动活动计划报名筹备中;

7.国防科工协会推进军地融合发展, 军工企业建设物资采购供应商工作推动会近期召开。

欢迎节能会员、学员报名参加各项节能主题活动。

节能微信平台:cnlsfc每周一期节能资讯与信息;

节能管理群:jnpghy欢迎实名加入节能管理群 (机关区县集团主管) 。

天津市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社

电话:022-27414383 27427350

学校能源管理 篇4

2014年7月14—18日,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市环保局共同举办了2014年实施清洁生产强制审核的82家企业厂长 (经理) 、企业内审员、审核咨询服务机构、各区县工经委和环保局以及清洁生产评估专家“五个层次”近500人参加的六期系列专题培训, 参会的各期人员对建设美丽天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实施措施有了新的认识, 更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是从源头削减, 实施的全过程控制, 加快清洁生产审核和实施的自觉性与紧迫性, 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由市节能协会清洁生产专委会具体承办。

此次培训邀请了天津市从事多年清洁生产工作的南开大学教授于宏兵、市环科院正高级工程师侯晓珉、市环保局清新空气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从事多年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估的专家进行授课。同时, 为加快清洁生产和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还邀请了市锅炉协会、电机节能、余热余压有关技术专家进行专题技术讲座。此次培训,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 制定了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教材。企业领导培训, 主要详细介绍了清洁生产基本知识和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性、目标和任务, 实施取得的主要案例, 国家及天津市清洁生产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等。企业内审员 (负责环保、能源和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财务) 培训, 主要介绍清洁生产审核七个阶段35个步骤的审核方法、程序和范例分析等;审核咨询服务机构的培训, 主要介绍专项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与技巧、污染物控制与核算, 《清洁生产专项审核报告质量评审等级标准》等。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和各区县工经委、环保局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培训, 主要讲解了实施强制审核的目的、任务、进度要求以及报告的标准和验收的程序等, 专项培训的每个层次都更有针对性、有侧重点。

会上, 市经信委节能处主管领导强调此次培训是进一步落实好、实施好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的目标任务, 希望各区县、企业领导咨询服务审核机构及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 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当前污染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 把清洁生产作为工业领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抓手, 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是减少大气污染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 减少直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从根本上改变了污染末端治理的弊端, 是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学校能源管理 篇5

出席会议的中方代表: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授衔专家、南开大学朱坦教授, 天津市经信委王景梁副主任, 天津市理财业协会花绍增会长, 天津市节能协会齐茂忠理事长、郎万发秘书长, 天津市节能中心刘耘超主任以及天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教委、市环保局和各区县节能主管领导, 科研院所的专家和节能工作者;金桥焊材集团、渤化集团乐金大沽化学、国际轮胎橡胶、信义玻璃、雀巢、百利等企业代表参会。

出席会议的美方代表:美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主席安迪摩根先生, 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工业节能项目主任何平博士, 项目经理桑晶博士, 美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顾问党新华先生,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国组能效专家沈波博士。

研讨会上中美双方代表就进一步开展能效和低碳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 并就引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等合作计划交换意见, 预计年内推动开展各项工作。

在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能效行动计划背景下, 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签订了能效与低碳发展领域合作项目备忘录。本届会议对中国天津资源回收再利用寻求产业共生合作模式, 建成资源互补的绿色产业经济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美 (天津) 节能低碳与产业共生可持续发展交流研讨会上, 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朱坦教授就天津节能低碳产业园节能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工作发表了讲话。美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主席安迪摩根先生作《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报告;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国项目首席研究员沈波博士作《中国美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经验与挑战》的报告;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祝捷作《既有建筑改造与循环建材应用》报告;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寇文作《低碳经济促进企业间产业共生发展》的讲话。

会上, 与会领导和专家、代表还就筹备成立京津冀节能低碳产业联盟以及建立专家工作站进行了讨论。会后, 部分与会领导和美方代表走访了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为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与高校联合办学探索奠定基础。

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一期配套建设已初步完善, 培训配套住宿有120间标准客房的汉庭酒店即将开业, 建有160人报告厅与大、中、小会议室、接待室、培训教室、实训实验室、专家工作室等基本设施。学校发展目标:不仅满足当前天津与河北省节能专业人才实训培养需求, 在此基础上面向全国, 同时开展与世界顶级能效机构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德国莱茵公司等的合作、交流学习, 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级能效人才培养基地和职工持续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能源管理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的不断高涨,各个行业领域对于能源的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的过快发展更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机,生态平衡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我国原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其中有超过一半都是依赖于国外进口,能源安全和能源供需问题日益严重。而且,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给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因此节能环保的汽车产业改革刻不容缓,即应当积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效做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工作,缓解给生态坏境带来的负担。与此同时,为了跟上新型汽车产业发展步伐,各个高校和中职院校应当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生产、装配、运输及服务各领域没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需要各个企业与高校共同协作,合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节能汽车人才队伍,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企业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分析

虽然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类及中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汽车相关的专业,但是其专业课程体系和研发人才培养水平较差,造成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供给不够,基础加工人员比比皆是,高级管理及技术研发人员屈指可数,“残兵老将”多,而年轻化的汽车专业人才梯队建设脱节。具体来讲,现阶段企业新能源人才需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数量上的要求

随着新环保法的出台,各地政府对于环保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这也影响了一些地方产业政策导向,各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急剧增长,首先就是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加入新能源汽车研发行列,创造新的汽车技术。虽然企业也积极从现有人才中积极培养技术人才、高管人才、研发人才,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而职业院校每年培养的新能源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又很少,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空。

2. 素质上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从业人员往往是一些汽车工程、机械、机电类等人才,而没有拥有较为全面的理论体系及操作和研发技能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在新能源汽车人才素质方面,企业也存在一定的要求。首先,企业需求的人才既要有较深的知识储备,掌握汽车生产技能,还应当有十分强的学习能力,不断研发新技术,促进汽车生产力发展;其次,新能源汽车人才应当具备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质,“能够用、用得好、留得住”。

3. 专业上的需求

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紧缺人才专业主要有汽车、机械、电子、软件等专业,而企业最为紧缺的还是具备这几个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配置方面一方面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专业技术进行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院校也应当在学生学习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坚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专业化的配置,才能让该专业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服务。

二、中职学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很快,从业人员需要对各领域知识灵活运用,并需要较强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适应高速发展和变化的产业发展。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能够有效避免中职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方面的脱节。我国现阶段存在着面对企业大量的用人需求,学生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与企业面对大量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矛盾,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利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的关键和重要途径。深入校企合作需要校企之间建立长久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促进校企之间实现“共赢”。

比如,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在汽车专业方面便构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让公司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很多大型汽车企业都是该校的优良合作伙伴。上海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就曾经就此合作方式发表感慨,认为这种合作方式是“血浓于水、骨肉相连”的亲情。并且,通过多年的合作事实也表明,这种合作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学校、企业的三方共赢,得到了很多企业的支持,并将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入,做到与学校的切实融合。企业能够为汽车类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避免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操作技能,还能让学生尽快熟练相关的技能操作,有利于高效地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其次,院校可以将企业所需的人才知识体系融入到教学环节,理论在学校,实践在企业,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得培养的人才“更好用”

2. 建立产学研协作平台

中职学校在进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时还应当建立产学研协作平台。可以在当地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会,联合会成员应当以有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的企业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为主,并邀请当地相应的汽车产业研发机构积极参与。产学研协作内容应当涉及汽车、机械、电子、软件、信息等多个专业,整合联合会内的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物尽其用,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共进。对于人才需求及人才供应信息即时共享,有效对接。比如,珠海清华科技园协调推进了“孵化、研发、教育、推广”四大功能的建设平台,让各个科技企业的人才能够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也能够走进企业内部,了解工作流程,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该产学研协作平台自2002年9月开设之后,其入驻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0多家,容纳了更多的高学历、高职称、高资历德润认识,也让高校与企业之间加强了合作的范围和幅度,深化了彼此之间的认识。

3.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新能源汽车专业涉及领域多,交叉性强。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努力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宽专业领域。积极制定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等。但是,现阶段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仍然按照传统汽车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来进行,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企业“不能用”。院校往往重视学生必选课、选修课等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学分制”为主导,考试及格就可以,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考核标准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比如,增设电控、软件设计、电池研发、测试等课程,在进行考核方面减少纸质的出现,尽量增加技能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要正确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人才需求,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现阶段高层次、高技能、搞管理水平人才的培养。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优化课程设置体系等方式和手段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队伍及梯队建设,形成一批中坚力量,合力研发并有效管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振华.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职业,2015,12:80-81.

[2]王雪萍.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展望,2015,23:293.

学校能源管理 篇7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主要包括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 科学有效的能源计量管理可为企业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指导, 为企业制定节能方针和宏观管理目标提供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

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概况

目前新疆油田公司有油气生产、管道输送、工程技术、装备制造、生产服务、矿区服务等多种业务, 年生产油气1 300×104t左右, 为国家“千家企业”之一。随着能源资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和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公司能源成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加大, 节能工作日益艰巨, 作为节能降耗重要基础的能源计量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节能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 具体表现为:

(1) 不同生产部门和各级用能组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个别部门计量器具配备不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GB/T 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的要求, 距企业标准Q/SY 1212—2009《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不能满足公司精细化、量化管理的需要[2]。

(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统计、信息台账等信息未实现集中管理, 不便于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

2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背景

目前, 公司广泛应用的计量管理系统是一套集数据收集、传输、报表及发布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系统采用较为先进的浏览器/服务器方式访问数据库进行数据收集、处理, 采用目前流行的多层开发模式进行信息发布, 同时, 在数据库开发方面, 大量使用存储过程访问后台数据库并处理数据。整个系统在纵向上分为三层, 即:用户层 (客户端应用程序或IE) 、业务层 (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等) 、数据存储层 (主要是数据库引擎、数据库) 。

计量管理系统开发采用的是平台技术, 利用油田信息应用平台二次开发, 利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V6.5版本。本次系统开发是在计量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业务扩充, 增加能源计量器具数据库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确认部分。

2.2 系统设计思路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需与目前公司已应用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不再另建信息系统和相应台账。目前公司已利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对工作计量器具和强检计量器具进行了有效管理, 建立了包含20多项计量器具字段信息的数据库, 形成了一套完整、设置合理的计量器具台账。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统计台账需与基本信息、检定情况台账相结合, 建立包括器具基本信息、检定情况和配备统计的统一台账, 加强对既属于能源计量, 又属于强制检定管理的计量器具的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统计需实现分级分项分类的数量及配备率统计, 在满足国家标准GB 17167—2006的基础上, 达到企业标准Q/SY 1212—2009的要求。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统计依据Q/SY 1212—2009和GB 17167—2006标准。Q/SY 1212—2009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根据所属企业的类型和管理层次的划分, 明确了各级用能组织的划分方法、各级用能组织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和配备率取值方法, 融入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项生产经营业务能源计量管理和节能节水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增强了GB 17167—2006和GB/T 20901—2007在生产经营实际中的可操作性。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可通过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依据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 与体系的两大核心过程——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相结合, 其中计量确认过程可通过与目前系统中的计量器具台账相结合, 构成计量确认档案记录。对所有能源计量器具进行计量确认, 对其测量过程实施监控, 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3 系统的设计方案与结构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由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三部分组成, 见图1。应用服务器由控件服务器、集群应用服务器组成;数据库服务器包含系统信息、计量数据管理信息;客户端则由系统已授权的用户组成。

在原计量器具台账 (包括计量器具通用项和强检计量器具增项) 中增加能源计量器具增项和计量要求及验证两个项目。

能源计量器具增项包括用能组织的划分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基本用能单位 (或独立用能设备) ) 、所属业务类别、能源计量用途、能源计量种类及数量、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完善需求等情况。计量要求及验证包括计量参数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计量验证等情况, 见图2。

3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功能

系统根据各级计量管理人员的能源计量器具录入情况, 按照能源种类、各级用能组织、计量器具等条件统计分析公司各级各项各类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配备数量和完善需求、投资等情况, 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能够监测全部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情况, 过期自动报警, 自动生成计量器具周检计划, 确保配备的计量器具在有效期内使用。

通过建立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对所有能源计量器具进行计量确认, 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测量范围符合配备标准和工艺条件要求, 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

完善后的计量管理系统中计量器具管理部分实现了对通用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强检计量器具的统一管理, 并且能够按照不同的条件进行分析统计, 将统计结果以表格、图表形式反映给管理人员, 实现能源计量器具的动态管理。

4 结束语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已在公司各单位全面推广应用, 运行稳定, 应用效果好, 提高了各级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水平, 实现了公司能源计量器具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 为节能工作的量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依据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对能源计量器具基本信息、检定情况、配备统计等信息实行集中管理, 并结合测量管理体系中的计量确认, 提高了新疆油田公司能源计量管理水平, 确保了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为公司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基础信息。

关键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下一篇:色彩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