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2024-06-23

新建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共4篇)

新建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篇1

合同能源管理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方向, 建筑领域新建扩建和既有改造项目量大面广, 在建筑领域中, 掌握和运用好合同能源管理 (CEM) 的市场运作模式, 可以为推进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促进建筑节能步伐, 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作出贡献。

1 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我国一方面是资源非常贫乏, 另一方面是资源利用率较低, 浪费非常严重。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1/4, 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40%, 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森林、草原、湿地、物种等等也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资源利用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更是相当低的, 煤能源的利用率只有33%, 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的重复率是55%, 比发达国家低25个百分点;整个社会矿产资源总的回收利用率是30%,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2003年我国消耗接近占全球资源消耗总量的30%, 但创造的GDP只占世界总量的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全国建筑能耗呈现出上升态势, 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 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已是刻不容缓。

建筑节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测算,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 到2020年以后建筑能耗将占总能耗的30%到40%, 成为全社会第一能耗大户。因此建筑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 建筑能耗中的2/3~3/4是可以通过正确、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的, 如果以整体综合的方法来实现全方位的建筑节能, 将对建筑物整体能耗的大幅度降低, 特别是使用能耗的降低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谓建筑节能, 就是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 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有:节能建筑规划设计、增强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新发展的节能技术措施, 如蓄冷技术和冷却塔供冷技术及空调系统的维护管理节能技术措施等。

由此看来, 积极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推动建筑业建材业技术进步, 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 (EPC,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是一种新型的国际上采用的先进能源管理模式, 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 是为新建﹑改建﹑既有建筑提供建筑节能的全方位免费技术服务,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挖掘潜力, 并利用有效节能技术, 从节能降耗中节省资金达到多赢的目标。

该模式已成为国外推广节能服务的一种成熟市场运作体系, 是一种基于建筑节能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 有着清晰赢利模式的专业化节能服务, 是以降低建筑能耗, 提高用能效率为目的, 为业主的建筑采暖、空调、照明、电气等用能设施提供检测、能效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的节能活动。在合同期内, 节能服务公司拥有设备的所有权, 并通过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来回收投资和获得应有的利润;合同结束后, 设备所有权和全部节能效益归客户所有。

联合国支持我国引进这种新模式、新机制。我国国家经贸委/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 (GEF) 中国节能项目办公室积极支持成立并发展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 通过示范项目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EPC) 的节能服务模式和运作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 (EPC) 的模式, 在国内尚刚刚兴起, 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 当前我国也开始引入合同能源管理 (EPC) 模式来积极为建筑节能服务。据了解, 东莞市将探索进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建筑节能改造模式, 这种模式已经在广州、深圳进行试点。具体的做法是, 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业主进行沟通并签订合同, 公司投资对建筑物业进行建筑节能改造, 改造完成后, 公司与业主一起分享项目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投资回收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

甘肃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是近年来开始从事此方面业务的, 以合同能源管理 (EPC) 的先进理念、措施和体制来服务西北建筑节能市场, 率先以一定的技术优势为甘肃的建筑行业开展了此项业务。在几年的实际工作中, 甘肃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 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执行机构、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EMCA) 给予了认可和支持, 并与大量的EMCA会员单位、节能设备厂商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不断引入节能新技术、研发节能新产品, 有能力和资源承接大型政府工程、节能示范工程。其能源管理在为建筑节能服务中取得良好成效。

2.1 能源管理为建筑节能服务的内容

1) 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节能服务内容。

配电系统节能改造:包括电网容量、负荷不匹配、供电电压不合理、布局不合理、无功功率短缺、配电设备陈旧落后的改造等。

2) 热力系统节能改造节能服务内容。

热源改造、燃料和燃烧技术改造、管网改造、余热回收、热用户计量改造等。

3) 绿色照明节能服务内容。

光源改造、节能控制等。

4) 能源管理服务节能服务内容。

能源运行、管理、培训、审计、监控等。

5) 在建筑节能中, 合同能源管理 (EPC) 进行管理节能的技术还包括:

能源审计、能源监控 (在线分析、统计) 、能源项目BOT或托管运营等。

2.2 合同能源管理公司5种节能服务模式

.1) 设备租赁型。客户向能源服务公司租赁节能设备, 租赁期到后设备无偿转让给客户。客户按月或者按季度向源服务公司支付设备租金。

2) 节能效益支付型。客户委托能源服务公司进行节能改造工程, 先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 余额用节能效益支付。

3) 节能量保证型。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由能源服务公司先期提供, 如达到所承诺的节能量, 客户支付节能改造工程费用。

4) 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改造工程前期投入由能源服务公司支付。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分享由节能改造带来的降耗收益。合同期满, 节能设备及长期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5) 能源费用长期托管型。在保证客户能源成本降低的前提下, 客户能源费用全部交由能源服务公司管理。节能设备长期的运行管理维护、更新改造再投入均由能源服务公司承担。

3 节能合同公司是能源合同服务的载体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来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的, 由节能服务公司与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 (用户) 签订合同并履行其业务, 业务方式可以分为:分享型、承诺型、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节能服务公司 (EMCo, 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国外也称ESCO, Energy Service Company) , 又称能源管理公司, 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 合同能源管理的业务是由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载体来承担完成的。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 向客户提供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改造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服务, 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并获得利润, 滚动发展。

其业务具有商业性、整合性、和多赢性的特点。不是金融机构, 但可以为客户的节能项目提供资金;不是节能技术所有者或节能设备制造商, 但可以为客户选择提供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不一定自身拥有实施节能项目的工程能力, 但可以向客户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对于客户来说, 节能服务公司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提供经过优选的各种资源集成的工程设施及其良好的运行服务, 以实现与客户约定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

可以说,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 其成败关键在于对节能项目的各种风险的分析和管理。节能服务公司企业主要有3种类型:

(1) 节能技术服务公司。

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工程验收、节能量监测、系统维护等节能技术服务, 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推广整合型的节能设备和技术。

(2) 节能产品生产厂商。

以生产节能产品为主, 并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销售自产产品。

(3) 节能产品销售公司。

受节能产品生产厂商的委托, 销售成熟的节能产品, 在销售过程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4 对建筑节能中合同能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能源合同管理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方向, 建筑领域新建扩建和既有改造项目量大面广, 据了解资金缺乏使得建筑节能工作和既有节能改造工作开展困难, 尤其甘肃经济欠发达地区阻力更大, 为此, 要尽快推进甘肃省建筑节能工作, 急需能源合同管理体系的融入和机制的引进, 为此, 提出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能源合同管理不失为突破节能降耗困局的良方, 但其理念还须进行广泛的传播与宣传, 特别是在帮助有关社会方面和业主了解能源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 借鉴国内外已取得的经验加大推广力度。

2) 节能融资新模式 (EMC) 在中国还是全新的概念, 其业务性质尚未被人们所认识, 潜在的EMC在初创时要从资本市场中筹措资金十分困难, 尚需不断扩大EMC的业务规模, 建立起一个使EMC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框架。

3) 能源合同管理的模式也许是突破节能降耗困局, 争取双赢的睿智办法, 应迅速引入和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体系, 使其为甘肃省建筑项目提供建筑节能的全方位服务, 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挖掘潜力, 利用有效节能技术, 从节能降耗节省的资金中达到多赢的目标。

4) 能源合同管理要真正服国内“水土”,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取得政府对应给“合同能源管理”体系引入和发展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并加强管理对节能效果的测算, 行业普遍遭遇的融资难也亟须引起政府重视。

新建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篇2

承包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条例》以及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有关法律法规,甲方现将 常青花园二小区35#楼 部分项目工程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委托乙方施工。为了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本着公平、公正、诚信守则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定以下施工合同条款,保证信守执行。

一、承包范围及工作内容

1.本工程所含所有抹灰、镶贴、屋面(防水工程除外)、楼地面及室外散水台阶工程;

2.本工程所需砂浆、垫层砼的拌制和运输;钉钢板网、湿水、刷;胶、楼面基层处理、落地灰的清理;

3. 承包范围内所有成品及半成品的养护、维修;

4. 乙方自备承包范围内所需小型工具如:铁锹、泥桶、尺条、铝合金、线、安全帽等;

5.乙方负责返工所需材料及人工费用。

二、结算方式约定

1.本工程人工费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一次性包干,包干总价为人民币肆拾万元整 ,不再存在其它费用;如一次性验收通过,甲方奖励乙方人民币壹万元。

2..甲方每人每天支付乙方生活费贰拾元,乙方所属项目全部完工,经验收达到优质标准后付至总价95%,余款作为本工程维修保证金,待工程交付使用后付清;

3.甲乙双方协商包干价中,已包括质量创优价格、确保工期价格和工完料净价格。

4.分包价格均为包干价,不存在其他任何费用。

三、质量要求

本工程质量等级为“楚天杯”。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相关规范要求及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服从业主和甲方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如发现乙方有违背质量要求的施工情况,甲方除责令停工整改外,其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乙方承担,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他责任,并且甲方拒付工程款。

四、施工工期要求:

1.工期主要按甲方形象进度执行,总工期为一百二十天。

2.乙方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工期,若有延误,乙方自愿每天罚款500-1000元人民币,属甲方原因,工期顺延。

3.工程完工指乙方所承包范围内各分项工程全部完工。

五、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1.为加强对所属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与每个职工都要有安全交底并签定安全合同。

2.在施工前乙方必须派专人对脚手架、跳板、安全网、机具等,特别是脚手架的大、小横杆、探头跳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检查确保正常情况下方可安排作业人员施工,高空作业时乙方施工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乙方人员发生工伤事故,经济赔偿在0元以内,乙方自理,经济赔偿超出20000元,超出部分甲乙双方各承担50%,但具体善后工作乙方必须负责安排完毕,甲方不直接对乙方工人及家属;

4.乙方工人进场后要做好各班组的协调工作,不准无理取闹,打架闹事,出现打架闹事,甲方对承包人处以3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送公安机关处理;

5.年龄未满18周岁 、身份来历不明的人员、家属、小孩以及身体有缺陷人员等,均不得使用和进入施工现场,若乙方擅自将这些人员带入现场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及后果,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6.必须执行安全生产“十五”不准及安全生产条例,进入施工区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不得穿拖鞋、赤膊或酒后在现场活动及作业,在现场活动必须走指定的安全通道,否则,由此而发生的一切工伤事故,由乙方自行承担一切责任及经济损失;

7.乙方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如有违反则每人每次罚款20元整;

8.当相关部门对乙方施工人员进行计划生育管理检查时,乙方须提供计划生育证件,并认真接受检查;

9.如乙方违反上述条例或未按安全、文明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不论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或其它事故,由乙方承担责任及全部费用,甲方概不负责;

六、其它约定

1.乙方在砂浆拌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配合比施工,如随意更改配合比现象每次按100-500元处罚,若在施工中确有需要更改的,需经甲方现场管理人员同意;

2.乙方必须即时清理落地灰,重新拌制使用;如发现丢弃、不即时清理落地灰现象,将视情况处以50—400元处罚;

3.乙方责任人 必须常驻本现场,如有特殊原因,需在征得甲方同意下,另行委派专人履行本合同;

4.乙方在签定本合同前,要充分认识甲方对该工程质量、进度要求,合同签订后或在施工过程中,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中途退场,如属乙方原因自行退场,甲方当时不予办理结帐手续,待工程全部竣工后,按乙方实际完成工程量的70%结算;

5.乙方施工人员安全、进度、质量中一项,不能达到甲方要求,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或令其退场,结算按第上条执行;

6.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应无条件服从甲方现场人员指挥管理,对甲方再三强调的事情,乙方不能或不及时完成,甲方将委派其他人员完成,工程量按每人每天100元人民币或按完成总量的140%比例直接扣予乙方帐上。

7.本合同一式三份,乙方持一份,甲方持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任何一方不得随意更改,若有未尽事宜经双方共同协商处理。

付:承包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甲方代表(签章): 年 月 日

乙方代表(签章):

新建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篇3

1 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简称EPC) 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消耗费用支付能源项目成本的投资方式。“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 分析客户的节能潜力, 提出节能改造方案, 然后与客户签订合同, 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的设计, 项目融资, 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运行和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 最终向客户保证节能效果。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 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节能服务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 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

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 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其经营机制是一种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 取得双嬴的效果。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风险, 为客户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它不仅适应现代企业经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的需要, 而且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潮流。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发展迅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于2013年5月公布了第五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 仅这一批名单就包括了全国各地的800多家节能服务公司。全国各地, 特别是北京、上海、安徽等地, 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动地方节能减排工作, 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2 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

2.1 合同能源管理5种模式简介

结合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践, 可以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划分为以下5种基本类型:

2.1.1 节能量保证支付型

此种模式是由用能单位负责融资, ESCo公司则在合约中明定用能公司在合约期间内可节省之用能费用。在项目合同期内, ESCo公司向企业承诺某一比例的节能量, 用于支付工程成本, 而达不到承诺的节能量的部分, 由ESCo公司自己负担;超出承诺节能量的部分双方分享, 直到ESCo公司收回全部节能项目投资后, 项目合同结束, 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 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

2.1.2 节能效益分享型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是由ESCo公司提供节能服务与设备给予用能单位, 而双方于合同期间内, 依约定比例共享节能效益。即节能设备等费用由ESCo公司负责融资, 用能单位在节能设备安装时不用负担任何费用, 而是以设备安装之后所获得的节能效益, 作为支付ESCo公司的费用, 直至合同结束。节能改造项目合同期内, 由ESCo公司与企业双方共同确认节能效率之后, 双方按比例来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 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 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很高的企业。

2.1.3 能源费用托管型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与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一样, 由用能单位负责融资, 不同的是用能单位将其能源系统的建置、运行与维护工作交予ESCo公司, 承诺为客户实施节能改造并规定节能效果, 且由ESCo公司承包用能单位的能源费用。双方的经济利益来自于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和节能改造产生的节能效益。ESCo公司的利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 若未达目标则须赔偿用能单位损失。合同期间结束后, 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 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有。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低、没有节能意识的企业, 目前市场上一般不采用。

2.1.4 改造工程施工型

企业委托ESCo公司做能源审计, 节能整体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 按普通工程施工的方式, 支付工程前的预付款、工程中的进度款和工程后的竣工款。

该模式适用于节能意识很强、懂得节能技术与节能效益的企业。

2.1.5 能源管理服务型

此种模式是指企业委托ESCo公司进行能源规划, 给予整体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和节能设备安装调试。ESCo公司不仅提供节能改造业务, 还提供能源管理业务。在节能设备运行期内, ESCo通过能源管理服务获取合理的利益, 而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为因先进节能设备能耗降低而降低的成本和费用。能源管理服务模式有两种形态:能源费用比例承包方式和用能设备分类收费方式。

2.2 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的优势

上述5种模式中, 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仍是主流。而在分布上, 节能效益分享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主要分布在建筑领域。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其详细流程就是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资金, 提供项目全过程服务;合同规定节能指标及检测和确认节能量 (或节能率) 的方法;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效益, 合同结束后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0年6月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0]249号) , 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 支持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支持范围包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

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只要节能量超过一百吨标准煤, 工业项目超过五百吨标准煤, 就可以享受国家专项资金的财政奖励。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商业模式最能体现合同能源管理优势——项目融资须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完成。也正是这个特点, 此种模式最受用能单位青睐, 采取这种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也更容易取得用能单位的信任。

3 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案例

3.1 绿色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某酒店对其大堂和走廊的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内容包括:1层大堂、8层中餐厅、9层厕所、20层至62层电梯厅和公共走道灯具更换。

与ESCo公司的节能效益分享期:12个月;

改造施工期:一个月;

改造前使用灯具:120W卤素灯;

改造后使用灯具:18W调光LED射灯;

节能技术原理:项目采用LED照明产品替换卤素灯, 通过降低功率, 减少电力使用量, 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LED灯具较原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LED光源直流驱动、低功耗、电光转换效率高, LED光源亮点无延迟, 响应时间快, 使用寿命长, LED光源热量低、辐射低、不含汞元素, 环保效益佳;

节能量计算需要监测的参数:灯具数量、灯具实际功率、每日运行小时数;

节能量计算公式:项目年节能量=节能改造前原照明系统年耗能量-节能改造后照明系统年耗能量;

本项目节能效益:节能措施投资:16.26万元 (100%由ESCo出资) ;

改造前项目边界内能耗:182吨标准煤/年;

改造后项目边界内能耗:24吨标准煤/年;

节能量:158吨标准煤/年。

3.2 中央空调冷冻系统改造

某电子公司对其中央空调冷冻系统进行改造。该项目主要改造内容包括冷冻机房控制系统及相关控制设备和仪器的改造。控制系统采用两层构架, 上位机是1台作为中央控制站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负责整个控制策略的实现及整个机房运行状态的监视;下位机包含1个PLC控制站, 实际控制各相关设备的运行。中央控制站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硬件基础, 安装核心节能优化控制软件。该软件以各个设备模型为基础, 根据PLC控制站采集到的系统工况按照优化算法进行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传递给PLC控制站作为其执行的依据。另外, 中央控制站的软件界面承担了机房日常运行管理的工作。中央控制站和PLC控制站均位于该冷冻机房一楼机房内。

与ESCo公司的节能效益分享期:48个月;

改造施工期:三个月;

节能技术原理:节能超高效中央空调冷冻站节能优化控制系统, 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 (包括一次水系统、二次水系统、定频冷冻机和变频冷冻机) , 以整个冷冻机房运行效率最高 (或运行能耗最低) 为控制目标, 以冷冻机房中各设备的基本特性为基础, 以实时制冷负荷为控制依据, 根据既定的控制策略对冷冻机房中各设备进行协调控制。该控制系统在采用了变频冷冻机的全变频冷冻机房可将机房全年综合效率提高40~50%, 在采用定频冷冻机的冷冻机房可将其全年综合效率提高20~30%;

节能量计算需要监测的参数:改造前后的耗电量;

节能量测算过程:节能量=基准能耗量 (改造前) -当前能耗量 (改造后) ;

本项目节能效益:节能措施投资:603万元;

改造前项目边界内能耗:9476吨标准煤/年;

改造后项目边界内能耗:8147吨标准煤/年;

节能量:1329吨标准煤/年。

4 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兴市场机制, 由于集合了各方力量和优势, 已成为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重要市场手段。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能源危机加剧, 建筑能耗升级, 引入各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能有效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改变建筑节能模式, 推动建筑节能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震, 吴剑林, 徐伟.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研究与案例.建设科技, 2011 (4) .

[2]王传慧.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筑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研究.2006.

[3]常燕等.节能投资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技术经济, 2011 (2) :40-44.

新建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篇4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在西方国家,工业领域及其能源供给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且日益成熟,有非常多的专业公司从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1,2,3,4]。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能克服市场障碍的节能新机制,一直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5,6]。学者们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EPC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分析和总结[7,8,9],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现状,总结出一些促进我国EPC产业发展和改进的方向和政策性建议[10,11,12]。在国内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仍是主流,占有市场份额近50%,节能量保证型项目迅猛增长占有市场份额40%,而能源费用托管型、融资租凭及其他模式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节能改造业务是一项具有风险的业务,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则用合同方式保证客户获得足够的节能量,项目合同期结束后,客户以接受捐赠方式取得节能设备所有权,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其享有,这就意味着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承担了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客户接受了这种能源管理机制,即可实现自身不投入资金完成节能技术改造。通过实践证明,大多数的用能企业经过节能改造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节能、效益双丰收。因此,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秉持其独特的零风险、零投资、增收益的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合同能源管理的主流模式。但是,由于合同能源在高校的应用研究相对匮乏,而仅有的研究又重于理论,专业的工程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欠缺,因此相对缺乏对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能源托管模式在高校应用方面的研究。

文中以江苏科技大学东校区综合楼为例,对其实施能源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改造方案设计。对基于能源托管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高效建筑节能中的作用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论证,目的在于解决高校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诸多困难与瓶颈,为高校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1 高校引入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的必要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曾下发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建科[2008]89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快建设节约型校园,倡导节约社会风尚。可见,高校的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规模不断壮大,师生人数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条件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由于时间与资金有限,许多高校在建设时较少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导致高校高耗能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更适合高校的能源管理,其主要原因为:

1)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承担了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学校在办学资金紧张的局面下,可实现自身不投入资金便可完成节能技术改造。因此对高校而言,自身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少。

2)效益分享型和节能量保证型存在节能量的核算问题,目前国内节能量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因此节能效果和节能量的认定有时会造成不少的纠纷,而能源费用托管型可避免高校参与节能量的核算过程,只需认定托管年限即可。

3)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到期后,所有的节能设备都是以赠送的方式给高校,因此对学校而言获得的节能服务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服务。

高校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其节能工作开展的重要战略意义。首先,高校的节能工作能减少其办学成本;其次,作为社会的人才基地,节能不仅仅是关系到能源消耗的问题,更是关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节能意识以及节约品质的重大问题,若其能大力贯彻和宣传节能工作,那么能为社会输送一批具有节能意识的专门人才。

2 基于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及基本步骤

2.1 实施方案

高校节能改造过程中基于能源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主要包含:建筑基本现状的调查记录、主要耗能设备的统计、建筑现行管理模式运行情况及特点、建筑能耗现况评估以及节能潜力分析、对建筑改造后节省能源费用和节能改造投入进行预算、预计项目开始获利年份等6个方面。其中实施过程中托管的建筑耗能系统主要有(但不限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新能源再生系统等。项目实施重点在于建筑物节能潜力评估及改造方案设计和能耗基数的校准。

2.2 基本步骤

1)节能项目评估。首先对建筑物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对各式各样的用能设备及环节进行耗能评估,测量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分析记录5年内能耗变化情况,预测各项托管能源基数,完成评估报告。

2)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根据建筑物能耗评估报告,提出节能改造实施方法。从不同的能源消耗方向进行针对性设计,改造举措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升级(升级为LED照明)、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置屋顶雨水及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升级电力监控系统、改善建筑能效管理系统、提高照明用电管理和行为节能等措施,以此为基准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异性。

3)计算节能效益即经济型分析。预算改造方案实施后所能节省的能源费用以及改造成本,在估算节能设备的后期维修管理费用,计算项目的回收期限。若改造方案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项目有一定的利益保证,则基于基准的托管电量采用能源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制定为期5a、8a、10a的合同。

3 案例分析

3.1 建筑概况

江苏科技大学东校区某综合楼是江苏科技大学的主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7571m2,200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地上共6层,主楼分B、C两个区。综合楼主楼1层为大厅、实验室。2层B区为办公区、实验室,C区学生机房、实验室。3、4层为教室。5、6层C区办公区,B区实验室及教室等。

3.2 用能系统概况

3.2.1 电耗情况

由于1月、2月及7月、8月份是高校的寒暑假期间,因此学校的用电量统计分别是按2个月累计的,除此之外,每个月的用电量都是逐月计量的。图1和图2分别为每个月及每年的用电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

由图1可知,2010~2013年综合楼逐月的用电量增长并不明显,相对比较稳定,从2013~2015年除了4月和11月,其他各个月份增幅相对较大。

由图2可知,从2011年以后综合楼的耗电呈大幅上升趋势,并且在2015年接近100000k Wh,比2014年增加了14%,用电涨幅最大。2010~2015年的月平均用电量分别是:51884k Wh、51110k Wh、55337k Wh、63862k Wh、70605k Wh、80477 k Wh。需要指出的是,在寒暑假期间,一般情况下其耗电量应该远远小于月平均值,但是实际的使用情况是基本和月平均值持平,甚至高于月平均值。其主要原因是:1)寒暑假期间正值冬夏气候特殊时期,空调使用高峰期,电能消耗较大;2)监督不认真,综合楼大部分为行政楼,原则上暑假期间行政楼应处于关闭状态,但是存在教研室有人即开空调的现象并且空调运行的情况下还打开窗户;3)教师寒暑假时间充足是从事科研的重要时间段,因此诸如实验室等科研用电相对有所提高。因此这些现象的产生是造成寒暑假电耗较大的主要因素。由于此前综合楼未安装能源监控系统,故无法识别出各线路能耗所占的比重。

3.2.2 用水情况

图3和图4分别为每个月及每年的用水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

由图3可知,2010~2013年每个月的用水量除个别月份出现稳中有增的现象,而在2013年以后,除3月、4月以外其他月份均呈逐渐减少现象。由图4可知,从2011~2015年综合楼的用水量先增加后减少,并且2015年比2014年用水量减少32%。

从用水的途径来看,综合楼的用水环节相对简单,主要由饮用水、厕所用水、实验室用水及消防水组成。经调查,近年来综合楼以上的用水环节在硬件上无重大的变换,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跟学校倡导的节能减排的号召有关。然而除改善用水方式之外,中水系统、雨水系统的增设是降低水能耗量的重要手段。跟用电量不一样,由图3可知,综合楼寒假耗水量相对比暑假耗水量要提升一点,其主要因为冬季天气较为干燥饮用水的消耗量较大,同时仍不乏出现很多热水袋的使用,而夏天矿泉水、饮料饮用较多。

3.3 耗能设备列表

3.3.1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设备清单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目前办公室和教室采用的灯具都不是LED灯,若更换为LED灯,则能耗约减少20%~50%。

3.3.2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设备清单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目前采用的空调设备主要为独立的柜式和挂壁式空调非中央空调,且空调款式较老,能耗相对较高,属于非节能产品。

3.3.3 其他用电系统

其他办公用电系统的设备清单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除了照明和空调外的主要能耗为办公电脑和大功率电开水箱的使用。对于办公电脑的节能方式主要采用管理节能,而对于大功率开水箱的节能除了管理方式的改进外可结合太阳能光热系统,对加入到开水炉的水进行预加热。

3.4 节能改造方案

3.4.1 监管节能改造

该项目节能改造方案有2个主体方向,即:节能技术升级、监管节能改造。首先监管方面向西方先进管理制度学习,采用高精端能源管理技术对建筑物的一切进行监督和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包含以下几点:

1)注重节能减排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宣传动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广播、板报、小报、标语等多种方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充实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内容,将节能、节水、节电、节粮、节材等教育内容,以综合实践的形式,纳入学校课堂教学,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学校、进课堂。另外,校团委、学生会要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倡议全校师生在不降低现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选择科学合理、节约能源的绿色生活方式。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5方面入手,从生活点滴做起,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

2)设立独立的节能工作监督小组。节能小组脱离校园内的后勤单位,不担任项目运行的具体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监督和审定节能改造工作的有效进行,督促有关部门和个人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并依据学校现有的情况结合江苏省对高校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定出能耗节约条例,确保节能改造工作有效、可持续地进行。

3)设置能源使用实时监督控制系统。江苏科技大学现行的能源管理设备各项技术均落后于市面上的先进水平,其只是实现了对能耗的大体统计而并未涉及到对分路数据的监管与控制。而对于高校这样一个具有相当科研力量的特殊场所,在借鉴现代高度发达的相关自动控制技术的前提下,一定可以实现自主研发能耗实时监控系统。系统的构建主要借助于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及高性能传感器技术等,系统可实现“分户、分类”实时监视和自动化反馈控制。系统终端由管理服务器以及操作站、彩色屏幕显示器及打印机等组成,可实现与以太网数据库直接相连。集成管理软件借助于Windows 7多任务环境,是智能化系统的管理与调度的中心,具有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以及对整个楼宇的被控设备进行监测、调度和联动控制能力。监控的能耗环节主要涉及空调、公共照明、电梯、教学设备、教师多媒体、安保集成系统等。

3.4.2 技术改造升级

技术改造升级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从而降低能源使用费用,其主要有2个方向:通过技术升级大力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通过增设高技术设备提升对绿色资源(如太阳能、雨水、中水)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具体设施包括2个方面:故有设施技术的完善与升级;先进技术设备的增设。综合楼主要能耗主要涉及电资源与水资源,以下将介绍如何减少上述两种能源消耗量的具体办法。

1)水能耗方面。

综合楼项目实现总耗水量减少的具体措施有:

a.情况合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推广节水型水龙头替代普通水龙头,以此减少楼内人群用水时因某些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过度的资源浪费。

b.增设综合楼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系统,当输水管路因意外破裂或泄漏时会造成水资源大量的外泄,这种情况下监控系统将直接将该输水管的分支阀门关闭。另外,在学生的公寓楼、教学楼、办公楼等安装智能仪表控制系统,实现预付费管理,当其费用不足时,将停止其继续用水。

c.大环境下新兴技术设备的利用与开发,鉴于综合楼的特殊情况以及地理位置,近几年新兴的中水回收节能改造技术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非常的适用。首先,综合楼人流量大将产生大量的可回收利用的水资源,中水系统可将这部分水资源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循环利用,从而大量减少因水资源消耗而产生的费用。其次,江苏科技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中下游地带,据可靠统计年均降雨量在1000mm左右,因此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亦可实现节约能耗。另外,2套系统成本较低施工难度较小,所以更适合综合楼的节能改造。

2)电能耗方面。

综合楼项目实现总耗电量降低的具体办法有:

a.照明系统升级。该项目中江苏科技大学综合楼内安装的荧光灯管均为第二代产品T8型,而不是更为节能的LED灯具。而LED灯相对T8在照度相差基本相同情况下,能源消耗降低约50%~70%以上。节能方案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与规范制定的,在此前提下兼顾照明功率密度、色温等参数,升级原有光源为新型LED光源。

b.非节能空调的置换。目前,江苏科技大学的综合楼尚未安装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是独立式的柜式空调,空调的运行时间较长,能耗较高,能源浪费率较高,同时不便于节能的统一控制,因此可将这些高能耗非节能的空调替换为变频节能空调。

c.大功率用电器的间歇式工作方式。据调查综合楼内存在诸多大功率用电设备,除去实验室大型设备以外,主要是2台12k W的电热水箱以及2台12k W的电梯,可根据其使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与调整。例如,电梯工作时间存在高峰期,充分利用其这一特性,为节约能耗改变其7:00~22:00不间断工作的模式,高峰期2台电梯同时运行,普通时期1台电梯保持运行,另1台关闭,22:00~次日6:00期间2台电梯均关闭来减少晚上电梯待机的能耗。

d.太阳能光热系统。目前,光热技术在国内的城乡建设中非常受欢迎,综合楼也可以采用该系统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综合楼屋顶为平顶,其建筑面积为27571m2,除去屋顶上部分实验室的通风口及其他排水管道外,可利用面积仍相当可观。据统计,南京平均峰值日照时数为3.94h,年均辐射量1328.09k W,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这样的绿色资源是综合楼节能改造的关键。

综上所述,江苏科技大学综合楼节能改造项目改造措施如表4所示。

3.5 节能效益计算

文中项目将在能源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进行预算及运行,预计制定合同内托管年限分别为5a、8a、10a,则其节能效益计算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照明改造、太阳能光热技术及中水回收系统改造在节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是该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并保证节能公司盈利的重要保障。尽管电力监控系统及建筑能效管理系统的升级在项目初期投入较大,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必要且重要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成本,实现了自动化及智能控制,是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特色,符合智能设备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尽管管理节能在项目预算中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少,但是其在高校建筑节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推广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树立节能减排的重要意识。不同方案的节能效益计算如表6所示。

万元

由表6可知,以江苏科技大学东校区综合楼为例,节能费用占总投资工程费用的25.9%。托管时间为5a、8a、10a时,能源管理公司托管期内的盈利分别是12.8万元、51.74万元、77.7万元,托管时间越长,节能管理公司的盈利越大。对于该项目而言,托管期内的年盈利并不是很高,尤其是托管时间较短的时候。随着托管的楼宇及项目越多,托管的时间越长,盈利则会越大。对于高校而言,节能建筑示范效应意义较为深远,因此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高校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4 结语

以江苏科技大学东校区综合楼为研究背景,详细分析了其现有的能源支出情况,并基于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对其进行改造方案的设计。通过对上述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全面地论证了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高校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效益计算结果联合表明:基于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高校建筑节能中值得推广与实施,其快速的发展与成熟对于高校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标志性作用。

参考文献

[1]Nicole Hopper,Charles Goldman.A Survey of the U.S.ESCO Industry:Marke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2000 to 2006[J].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ies Division,2007,(4):25-40.

[2]Wankeun Oh,Kihoon Lee.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Korea:testing the causality relation[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4,26:973-981.

[3]Vine E,Nakagami H,Murakoshi C.Evolution of the US 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O)industry:From ESCO to Super ESCO[J].Energy,1999,24(6):479-492.

[4]Bertoldi P,Rezessy S,Vine E.Energy service companies in European countries:Current status and a strategy to foster their development[J].Energy Policy,2006,34(14):1818-1832.

[5]Painuly J P,Park H,Lee M K,et al.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financing and ESCO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echanisms and barrier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6):659-665.

[6]Van Rensburg J F,Geyser M F,Kleingeld M,et al.Developing ESCO procedures for large tele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using novel simulation techniques[J].Journal of Energy in Southern Africa,2008,19(1):43-54.

[7]Goldman C A,Hopper N C,Osborn J G.Review of US ESCO industry market trend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ject data[J].Energy Policy,2005,33(3):387-405.

[8]Okay E,Okay N,Konukman A E S,et al.Views on Turkey's impending ESCO market:Is it promising[J].Energy Policy,2008,36(6):1821-1825.

[9]Sorrell S.The economics of energy service contracts[J].Energy Policy,2007,35(1):507-521.

[10]申晓刚.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及发展建议[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8.

[11]戴建如.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5.

上一篇:体育产品生命周期研究论文下一篇:社会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