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计量现状分析(共4篇)
企业能源计量现状分析 篇1
众所周知, 近年来, 国际能源市场的能源价格步步攀升, 作为重要战略性资源的石油价格, 一度高升到了150美元/桶。伴随着原油、原煤以及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的作用日益显著, 能耗的节约也提上日程。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下, 作为能源消费主体, 工业开展节能工作毋庸置疑。2006年, 国家制定《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 要求包括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规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在内的1008千家企业, 积极开展节能行动。自此, 全国各省根据自身的经济以及工业发展情况, 对本省重点能耗企业实施审计工作。
一、能源计量在能源审计中的作用
能源计量作为计量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指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量值准确测量的活动。它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 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的一系列过程。能源计量不仅对企业本身, 也对能源审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1. 为企业自身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对能源消耗巨大的规模企业, 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因为优化的计量, 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该企业的能源进、销、存的真实情况。根据能源购入发票, 可以计算出年度能源成本, 与企业总生产成本相比, 能源成本占企业总生产成本的比例越高, 说明企业的能源消耗越大,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越大。不仅如此, 真实的能源计量数据, 能够为企业未来的能源消耗做一个预测, 从而便于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目标, 做到整体规划, 统筹兼顾, 并促进企业积极节能, 以降低生产成本, 达到未来利益的合理最大化。
对于能源消耗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 由于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比较受限, 即便是节省少量的成本亦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好能源计量更能推动企业的利润增长, 促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为能源审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企业计量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能源审计工作的质量与速度。如果一个企业的计量资料残缺不全, 或计量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验证, 无疑会增加能源审计工作的难度。能源审计人员需要多方面调研, 以尽可能获取相对准确数据来完成审计工作。这其间, 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其最后审计结果也会存在不确定性。这对于节能中心对本企业的真实情况的把握会出现偏差, 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工业规划与统筹, 最终影响大局。
二、企业计量现状与存在问题
根据作者参与多家企业能源审计过程的实践, 发现了企业能源管理上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 尤其在计量管理问题上突出。对企业计量管理的研究, 主要可以从计量人员管理、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计量器具管理入手, 分析企业计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 计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较好的部分企业设置有专门的能源管理科室, 但是能源管理员的分工不够明确, 多数能源管理员并不参与能源计量的工作。事实上能源消耗在生产部门, 因此生产部门有专人在做计量管理。然而, 大多数的管理计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并且是临时招聘人员, 计量管理经验和知识存在不足, 且没有做过系统培训。大企业尚且如此, 更何况小型企业。由于企业管理者认为计量可有可无, 不愿意投入资金完善计量系统。淡薄的能源意识加上不专业的计量人员, 造成了企业计量工作的规范性, 也间接影响了经营者的利益。
2. 计量原始数据保存不善。
一方面, 由于部分计量人员的计量意识淡薄, 且没有人员督促计量人员做好定期的计量数据采集, 导致对计量数据的采集工作出现遗漏现象。常常出现某日或某月的数据残缺不全的问题。当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时, 为了逃避领导责罚, 出现编造数据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编造数据掩盖了原始的真实数据, 也为企业发现问题设置了障碍。另一方面, 部分计量人员的不良个人习惯, 如随手乱扔计量数据表, 且又没有计算机存档记录, 致使原有数据出现丢失。如果是临时招聘的计量人员, 人员流动频繁, 在交接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交接不细致的情况, 即疏于考虑已有数据的完整转交, 而已调走人员则遗弃数据记录, 导致新来人员没有得到原有数据, 原始记录残缺不全的现象非常普遍。
3. 计量器具的配备以及检修问题。
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普遍不足。通过我们参与的多家企业能源审计工作, 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100%的计量器具配备。应该说, 中国企业对能源危机的意识是国家从2006年开展节能行动以来, 才有了逐渐的转变, 尤其是近两年。因此, 这种危机意识, 缺乏深度, 在计量器具的配备上表现明显。 (1) 三级计量配备率不足。计量器具的配备通常有一级计量、二级计量和三级计量。如果企业规模大, 用能部门繁杂, 也可以考虑配备到四级计量。大多数的企业, 都配有一级计量和二级计量器具, 但是到三级计量, 便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三级配备率在60-70%之间, 甚而部分企业在50%以下。如此低的配备率, 从一个角度看, 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的能源意识不强, 为了节省成本, 减免了计量器具的费用。从另一个角度看, 有的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复杂, 造成生产设备的能耗计量也复杂化。加上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扩建时, 生产部门的增加, 也会涉及到计量器具诸如线路、管道的改变, 对厂区各部门的规划如果不合理, 也会影响计量器具的配备问题。 (2) 计量器具的质量检修。计量器具作为一种设备, 也是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测的。如果常年缺乏维修, 必然出现计量精度失真, 计量误差增大的情况。积少成多, 多次的误差累计对能源消耗巨大的企业来说也必然不是一个小的数量。由于节能行动刚刚起步, 多数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疏于管理。因而, 企业加强计量器具的保养和维修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企业计量问题的对策
鉴于企业在能源计量上的诸多问题, 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以改善企业的计量管理系统。文章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入手, 分析解决方法。
1. 政府宏观层面。
(1) 政府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力度。政府是节能行动的真正推动者, 需要政府对企业进行适度的宣传和引导, 要让企业明白节能的基础是计量, 计量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正确的宣传, 引导企业的计量系统走向正确的道路。 (2) 政府要加强督促企业计量管理。政府应当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对大中型耗能企业进行计量检查, 包括计量器具的精度、配备率以及计量人员的考核。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适当的处罚, 表现较好的企业则可以进行适度奖励, 处罚与奖励方法可以多样化, 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通过考核, 能有效促进企业的计量工作开展, 起到政府督促的作用。同时公布企业节能信息, 做到社会公众监督以刺激企业的节能减排。 (3) 借鉴国际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经验。政府可以根据国际通行的测量管理体系标准, 借鉴国际上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经验, 结合实际, 出台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基础条件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坚持分类、分等级建立的原则,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对用能单位施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强制认证。通过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进一步提高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意识, 规范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行为, 使能源计量在生产、经营以及节能减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使能源计量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促进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有效开展。
2. 企业微观层面。
政府只是引导和督促作用, 计量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本身。 (1) 企业管理者本身要加强能源意识。管理者需要统筹整个企业的生产管理, 对计量的管理也应当有全面的认识。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尚且对计量问题不重视, 下级员工以此效仿, 更难于真正重视能源的计量。如果计量人员经验不足, 也无法做好工作。因此, 企业管理者也应当积极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加强员工在操作规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提高员工素质。 (2) 企业计量人员端正计量管理态度。企业计量人员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参与计量管理。对原始计量数据的存档、对计量器具的定期检修都要做到细致认真。使受检的每件计量器具严格执行标准和检验规程, 确保所检定的计量器具负荷技术规范的要求, 保证计量数值准确, 使计量器具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亦可以采取一定的奖惩方法, 对发现计量管理问题或提出更好意见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 对玩忽职守的员工给予处罚。发现问题, 即时解决, 避免问题遗留。
现代企业能源计量的发展, 需要复合型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检定人员, 其不仅要掌握现代能源计量技术和管理知识, 而且应熟悉耗能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同时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在能源计量中的运用, 实现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传输自动化和信息化, 保证能源计量数据流的有效畅通和准确可靠。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作也越来越密切,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能源计量管理的建议, 帮助企业的计量正规化和准确化。
企业能源计量现状分析 篇2
摘要:本文介绍了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在节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即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是企业和政府进行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是能源统计和能源管理的基础。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的配置与管理,完善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建立地区和国家能源数据中心等措施,对当前的节能工作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关键字:节能 能源计量 能源统计 能量平衡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的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20%,并于2006年开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千家重点用能企业分别与各级政府签订了节能协议,同时各级政府也与中央政府签订了节能协议。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而言,节能量的完成一方面主要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来完成,另一方面依靠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而无论以什么方式节能,最终都表现为企业能源消耗情况的变化和汇总。所以对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是政府节能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近期快速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主要工作方向。目前包括千家企业在内的众多高耗能工业企业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与各级政府签订了节能协议。该协议一般规定的是一个定量的节能量指标,并没有规定这个节能量是如何计算得来,也未明确是五年环比累计还是2010年当年与2005年对比形成的能力。此外,即便有的规定了计算方法也不尽合理和完善,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计算方法。
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无非3种方式:(1)单位GDP能耗的变化与GDP的乘积;(2)企业产品综合单耗的变化与产品产量的乘积;(3)各工序单耗的变化与工序产品产量的乘积之和。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指标数据的关联支持而用某单一指标来计算节能量,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无法考核、弄虚作假的情况。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而且行之有效的节能量计算方法是目前节能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企业节能量的计算必须以大量的能源统计数据为基础,故建立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用能情况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与数据分析中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而企业的能源统计数据的全面与准确程度取决于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可以说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是企业和政府进行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是能源统计和能源管理的基础。
1.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现状与评价
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既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又是一个能源紧缺大国,面临着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战略地位极其突出。采取强有力的节约能源措施势在必行,而这些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计量。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最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能源计量涵盖了工业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都需要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的使用,涉及到热工量、化学量、力学量、电量等诸多学科测量参数的应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涵盖了能源利用的全过程,包括能源的购销库存、加工转换和能源的终端消费。离开计量数据管理,就不能量化各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也缺乏相应的数据基础。工业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增强节能意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保障经济发展后续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节能型工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建立完备的能源计量监控管理体系,对加强生产经营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基础作用。众所周知,严格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在发达国家,通过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直接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行业都不惜把大量资金投入计量领域,以期获得高额经济回报。在我国,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能源消耗总量较大的行业一直非常重视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能源计量体制,也是各工业行业中能源计量管理相对完善的,而其他行业的能源计量工作相对薄弱。
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在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企业的一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由于涉及企业间的贸易结算,所以配置和管理相对完善,但在一些流体计量方面由于技术原因仍存在因计量器具不准确而产生贸易摩擦的情况。如一些热电厂向多个蒸汽用户供应蒸汽,当冬季总蒸汽需求量大时,蒸汽总管的流量计准确而各个用户的个别流量计可能处于非设计负荷区,使得各个用户的流量和有可能小于总管流量;当处于夏季时,有可能出现用户少,用蒸汽的企业根据工业生产需要蒸汽需求大,流量计能够准确计量,但总管的流量小于流量计的设计工作范围而导致流量测量不到,从而出现各个流量计的和大于总管的流量。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行业和地区多有发生,这需要在流量计的设计选型和系统配置方面系统考虑加以解决。第二,企业的二级能源计量器具一般指的是能源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分公司或各个车间及各个工序之间的分配和互相输送。目前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几个行业二级计量的配置和管理是相对完善的,而在其他行业则相对较薄弱,很多企业能源购入以后认为内部“一勺会”无所谓,根本不去管理,尤其是对工艺产出能,仍存在没必要进行明确计量的认识误区。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导致无法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管理分析。这需要企业首先在认识上加强能源管理,改变“重节能项目轻能源计量”的认识,并树立通过能源计量器具完善加强能源管理的投资要比一般的节能项目投资的效益要明显的意识。第三,企业的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一般是指企业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情况,企业的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情况普遍较差,即使是能源管理情况比较好的行业中的企业也存在很多问题。按照GB17167即《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要求,企业在计量方面的投资将可能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也使得一些仪表无法安装上去,但是在一些重点装置和工序方面,企业对其能源计量应当加强,尤其是根据工艺的需要已经配置了一定量的能源计量器具、只需适当加一些仪表就可以完成能量平衡监测的装置和工序。如按照GB/T16614企业能源平衡计算方法,一般企业在6kV和10kV的风机和水泵的电机的配电柜上会配置电度表,如果在风机或水泵的进口或出口配置相应的流量计和压力表,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对风机和水泵及其适配的电机进行效率考核。第四,企业能源计量仪表采集的能源数据管理方面相对薄弱。企业的计量器具一般由设备或仪表车间管理,能源数据的月报数据有能源统计部门管理,而能源的采购和消费调度由生产和运行管理部门管理,能源计量、能源数据统计、能源利用效率和成本分析等相关工作缺乏统一部门的管理,所以导致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也是能源计量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有些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比较被动,认为能源计量是政府要求,是“不得不做”的,因此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开展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在管理层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企业领导层片面追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能源计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企业计量基础薄弱,企业计量设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投入不足导致计量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三是计量管理水平落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或不严格执行。四是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计量人员缺少技能提高的机会且待遇较低,人才流向其他生产部门。五是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没有完全到位。这些原因导致企业计量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促进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应有作用。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做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化能源计量的法制观念。做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政府要通过制定国家能源节约技术政策,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走高效节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强化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策和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应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协调,共同研究探讨如何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等。有关政府部门应在自愿的基础上,帮助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细化考核要求,指导企业加强管理,节能降耗,增加效益。组织国家节能监测管理中心等单位制定“企业节能监测与能源计量管理规范”,以此作为实施以上意见的技术指南。建立企业节能评价体系,提倡节能生产。依据《企业能源计量仪器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标准,对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仪表的配备率和完好率进行检查。
其次要引导企业加强计量基础工作。要加强对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提高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计量协会、节能监测中心等社会中介机构和计量技术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应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模型化、精细化、数量化的管理模式转变。计量是提供企业资源数量化管理的依据,要依靠能源计量管理降低企业的资源成本、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
四是开展信息交流,加强能源计量合作。要积极开展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能源计量管理和检测技术,提高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国外发达国家把原材料、工艺装备同计量称为现代化生产的三大支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的计量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计量完善才能有能源统计。企业能源统计的现状与评价
虽然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制定了工业能源消费统计指标的标准、计算口径及考核办法,但随着90年代末政府机构调整和当时的能源相对过剩,节能工作一度被忽视,企业能源管理和统计人员部分流失,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到目前为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统计数据失真、指标不完整、指标不统一,缺乏科学性和综合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目前的能源统计现状与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20%的节能目标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能源统计体系弱化
1998年国家政府机构调整以来,原来的工业部门变成了行业协会,行政管理职能随之消失。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机构调整中撤销(或合并)了能源管理机构和精简了能源统计人员,过去形成的能源管理机构和统计机构逐渐弱化,能源统计人员大量流失。目前我国在能
源统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去形成的国家、行业、企业三级能源统计机构有所弱化,导致能源统计资料缺乏和公布滞后;过去制定的能源消费报表中的部分重要指标,如工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按地区和企业分类的工业主要经济及效益指标、主要耗能设备指标等基本没有按既有渠道上报,数据指标不完整。
在各工业部门撤销后,原有的行业节能机构随之取消或弱化。统计部门简化了能源消费的统计指标,削减了能源统计人员,削弱了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公布制度,造成能源消费统计资料缺乏、失真和滞后。目前的节能管理部门无论从定位还是人员构成,都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节能形势的需要。
2、统计功能与目前的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国家、地方、企业等各级系统所具有的能源统计功能,仅仅是反映能源的综合平衡,即能源资源与使用的平衡,不具备反映和监测能源动态供需、能源市场运行状况的功能。
目前企业能源统计不具备反映能源利用效益的功能。反映能源利用效益方面的指标主要是与经济产出相关的能源消耗强度指标,如万元总产出能源消耗、万元GDP能源消耗等,过去企业的能源平衡表中没有此项指标。关于产品单耗指标,以前在工业经济技术指标中有比较完善的统计,但受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影响,一些工业行业协会已无法通过既有渠道获得资料。在国家统计方面,1992~1994年国家统计局曾经建立了产品综合能耗指标统计内容,但在以后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中取消。
目前的能源统计还不具备为能源排放统计提供具体服务的功能,其原因:一是目前能源消费的行业分类方法不适应能源排放统计的需要。能源排放统计需要的能源消费行业分类方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活动为原则来进行行业分类,而现行的能源消费行业分类方法则是以“工厂法”为原则进行行业分类。二是目前的产品分类太少、太粗,远不能达到能源排放统计对产品分类的要求。三是缺少按耗能设备划分的消费分组。燃烧方式不同、设备不同,则排放因子不同,因此能源消费按耗能设备分组,是一项重要、不可缺少的指标分组。
3、统计范围和内容可比性差
目前企业的能源消费统计分析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的指标体系。过去规定的产品(工艺或工序)统计范围、统计口径、折标系数等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目前电力折标系数(电力折标系数过去统一采用0.404kgce/kWh)使用比较混乱,缺乏权威机构的认证。由于企业的能源消费统计计算方法的不统一,企业能够拿出的能源消费数据往往不够完整、准确,集中汇总误差很大。目前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电力折标系数统一采用0.1229kgce/kWh在企业的能源统计过程中也造成了一定的统计混乱。另外,由于企业报表多,概念又不一致,其计算的综合能耗指标在企业之间的可比性比较差。
综上所述,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的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综合能耗指标如吨钢可比能耗、炼油吨因数能耗等指标基本与国际上的指标可比。当时建立的能源统计体系,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是指导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各行业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如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在能耗统计方面做的较好,其他行业较为一般。另外,过去各工业企业填报的企业能源平衡表均靠手工计算和填报,随意性较大,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考核和监控,且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软件程序和数据库,缺乏对历史数据的连续记载。加强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的建议
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编制企业能源规划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政府监管企业能源使用、进行企业能源审计和企业能量平衡的基础和依据。
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是:
(1)便于国家对企业用能进行监督和管理。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编制和检查能源计划、保持能源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2)调查企业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计划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3)加强企业能源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制订节能技术改造方案,为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发展生产、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信息;
根据统计学原理,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可划分为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进行能源统计.根据企业能源系统确定企业能源统计系统边界。划定的某一边界线独立核算的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投入产出统计分析,其物理模型要求输入的能源品种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中的规定确定,可以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耗能工质和体系内的自产能源,如化学反应热等;产出项可以用产品实物产量和价值量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表示;划定的边界即:投入产出分析的体系,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到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工段或者一台设备。但不管体系划定的范围如何,应符合投入产出这一要求。如果要进行能源经济方面的分析,其最小单元即分析的体系,应为经济上独立核算的“单位”。按照国家要求和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由企业投入能源开始,沿着能源流向进行能源统计与综合分析,每一个环节中可以分为许多用能单元。如果把企业用能系统看作一组电路,各个用能环节是串联的,而在每个环节内的用能单元又是并联的。企业用能系统可以看做一个混联的系统,反映企业能源利用流程和流向,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用能系统的统计与分析。
统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并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来搜集统计指标的数值以及分析其数量关系,以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所达到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效益等。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那么统计也就可以达到正确反映社会情况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所以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统计工作的中心问题之一。
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的建立过程是对企业使用能源可观物理过程的描述,它既反映企业能源利用的能源流程同时反映企业用能的流向及能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它是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基础表,把企业能源利用的全局全面的反映出来。
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描述指标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根据能源平衡表资料,结合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可以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及节能潜力,考核能源经济效益,研究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平衡表的数量关系,还可以验证能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根据能源平衡表,还可以推算和预测有关能源资料。
确定统计目标。首先是企业的能耗数据报表,其次是反映企业能源利用流程的全面的能源平衡表,第三是与能源消费分析相关的月报的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各工序的产品产量,能源的这标系数和能源价格。
建立以各省和各行业协会为数据中心的能源数据中心,及千家企业直报的中央能源数据分析中心。利用行业协会的专业知识,和各省政府的政府职能,加强数据收集、分析、汇总。建立晚上的基础能源数据库,使数据全国全行业共享。
在建立的各能源数据中心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加工,进行对比汇总等一系列的专业分析与计算,并在行业能源经济专家的分析整理基础上建立行业的能耗标准和能源状况分析。总结
企业能源计量现状分析 篇3
1 当前企业能源计量待解决的问题
1.1 立法的缺失
主要体现在现行的能源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对能 源计量的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涉及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有 《计量法》和《节约能源法》两部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100 多件。但从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可操作性上看,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比较全面的、有利于推进节能工作的能源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缺乏对计量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的法 制要求。能源计量技术标 准 中,2006 年颁布的 GB17167 -2006 《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虽然对用能单位计量器具管理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要求,但也缺少对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要求。
1.2计量设备普遍配备不足,精度不符合要求
不少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普遍存在配备率不足、精度不符合要求及检修不及时的问题。用能单位对电力的计量设备配备率较高,但是对生产用水等普遍存在计量不足。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能及时更新,导致计量不准。
1.3 能源管理部门人员配置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低
用能单位未能配置相关专业的能源管理人员。有些单位的能源管理人员缺少系统的能源计量知识和专业化的管理经验。
很多用能单位的计量还处于人工抄表阶段,浪费人力物力,频频出现漏记、错记等问题。
1.4 器具不达标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检定率尚不符合国家能源计 量标准的要求,有些能源计量器具老化、落后,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明显降低。
2 企业能源计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鉴于企业在能源计量上的诸多问题,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改进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2.1 完善管理机构,成立能源管理中心
2009年10月14日,财政部、工信部下发《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647号),明确提出:“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工业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在工业领域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工作,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示范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能源中心应该是代表公司统一进行能源调度、能源管理和节能的部门,其核心任务应该是:(1)管辖和管理公司范围内的能源活动;(2)信息流和能源流的集中监控;(3)计划值为先导的集中一贯制能源管理;(4)环境经营与能源活动相结合;(5)集中化、扁平化的调度管理和生产组织。
2.2 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技术体系
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技术体系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奠定“先行”的计量技术基础;二是为用能单位及用能设备完善程度评价提供科学公允的保证;三是为社会、企业、能源用户的合理配给、正确厘定、公平交易提供计量技术条件;四是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和节能宏观控制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依据。
2.3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根据企业自身用能特点,严格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节约能源法》和《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对长度(L)、热学(T)、力学(F)、电磁(E)、化学(S)五类进行细分,合理配备仪表,安装准确到位。
2.4 提升能源计量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
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承担起能源计量工作责任,满足现代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计量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计量管理,对原始计量数据的归档、对计量器具的定期检修都要细致认真,确保计量数值准确,能源中心可以实时掌握企业能源情况。
2.5改进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流程
依据GB/T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依托企业能源中心,识别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工艺,分析计量过程要素,及时从能源中心数据平台反馈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情况,分析数据异常变化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结束语
企业能源计量现状分析 篇4
一、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研制的概述
(一)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研制概述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伴随着我们国家的能源计划开展的, 而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是为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的系统, 对于提升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效率, 完善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主要服务功能主要有:企业的节能设计和规划、能源审计、生产所用能源统计, 以及能源的使用情况的分析等, 在这所有的工作过程中能源计量是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它能够为企业的能源计划提供最基本的专业指导和方向指引, 随着我们国家对能源节约计划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的提升,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二)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和流程
结合国家对企业的能源计量的基本要求和企业在实际的能源运用过程中的需求可以将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这个平台的设计必须要遵守实用性的原则, 这是为了保证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能够真正为企业提供服务, 同时也是为了提升这个平台的应用效率, 其次就是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科学合理性的原则, 也即该管理服务体系的设计必须要满足企业在能源节约和能源管理中的实际需求, 最后就是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设计和规划必须要满足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这是为了保证这个服务平台能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能源计量的真实需求, 提升平台的服务品质。这些原则都是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设计的基本原则, 只有坚持了这些原则这个平台的设计才能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 为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推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研制的方法和措施
(一) 推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研制需要发挥平台的桥梁作用
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的过程中服务平台的主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连接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和实际的能源使用, 而且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支持和帮助下企业之间的能源和资源可以实现共享、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新的能源使用标准要求和使用模式下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 国家要求所有对能源有需求的企业和单位都加入到这个平台中, 找到这所有企业的公共点和对能源的共同需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升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 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共同提升经济效益做贡献, 在这个平台中所有的企业除了是竞争的关系外, 更多的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彼此之间由分散的企业转变为一个或几个企业带头, 多家企业协作, 共同探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能源使用模式的情况, 在如今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 使得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二) 推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研制需要拓展平台服务质量
推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研制其中最需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一定要提升这个平台的服务质量, 因为只有这个平台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这个平台中的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技术支持, 企业的发展才会有保障, 也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平台中来, 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要求做到:一方面需要拓展这个平台的服务面, 只有这样这个平台才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 而且更重要的是平台的服务面拓展了这个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会更高, 技术服务水平也会随之提升, 这不仅是这个服务平台建设的根本要求, 而且也是企业的最基础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就是平台的建设者必须要深化平台的服务内容, 这就要求该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专题服务、编写服务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所有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的需求, 同时也应该提升该平台的综合水准。
(三) 推动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研制需要突出平台的专项服务特征
对于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研制来说需要明确平台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方向———提升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效率, 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能源使用方案, 提升经济效益, 这是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研制效率的关键,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突出该平台的专题服务效率和成果的共享, 突出服务效率是为了帮助该平台提升自己的服务效率, 提升平台的知名度, 使得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平台中来, 突出平台的成果共享不仅是为了使得企业之间能够更好地彼此学习和借鉴经验, 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平台中各个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在这个平台中为企业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也是这个平台创建的基础目标之一, 总之对于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研制来说只有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提升。
三、小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响应国家的能源节约建设, 实现经济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资源必然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利用而不断减少, 节约资源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也是未来社会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只是社会能源应用改革的一个例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服务平台的实际工作效率将会不断提升, 社会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高富荣, 张铭, 陈勇等.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初探[J].中国计量, 2011.
[2]刘春玉.打造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J].中国计量, 2007.
【企业能源计量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06-25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09-03
企业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在节能工作中的作用06-12
我国的能源现状分析11-09
能源电力企业05-10
能源类企业09-17
石化企业能源利用06-20
能源化工企业论文10-20
河南能源企业精神10-27
能源企业内部审计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