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陈述

2024-11-29

设计陈述(共12篇)

设计陈述 篇1

文字和图像是人类迄今为止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 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体现。在当代, 随着记录方式技术的进步, 图像已经成为传播便捷、迅速、准确的一种文化信息流通渠道。不少学者认为, 人类已经步入了读图时代。人们运用文字进行思考时, 常把对象从整体或具体的事物概念中剥取出来, 从纯粹文字的角度去陈述一个事物的复杂概念, 从而使它们被概念化, 缺乏直观、可视的形象, 且人们在运用文字表述时很难准确无误的描述事物。而图像则可以对文字概念进行填补。从表面上看, 图像文化是直观的、瞬间的, 并能与它所想表达的那个事物重叠, 能指所指。从人类历史来考察, 建筑设计这一学科始终都将陈述体系最大限度的放在了图像之中, 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到对未来预览的效果图, 建筑设计工作可以离开文字的描述, 但绝对不能离开图像的表达。图像从最开始设计观念的传播到如何控制建筑设计中各部分的组合与承接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在自身外形特征上宣扬着它所建立时期的文化特征。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理论派别对建筑的形态认识也各有千秋。建筑形态的概念、表现方法及其审美意象, 也随着历史文明的演变在不断的、缓慢的演进和发展。原始社会的建筑是原始人为寻求栖身之所而建立, 主要是以草垛、石头和树枝组成。建筑构件极其简单, 仅在局部使用简单的图腾装饰, 但也借此图像传达出原始文化的雏形, 此时的建筑形态仅仅是作为承重构件和覆盖层而存在。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阶级差别出现, 建筑成为王权、阶级地位的象征。在建筑形态上, 注重奢华的装饰, 开始将一些吉祥图案应用在建筑形态设计中。这些传达某种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 同时也增强了形态的美感。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图像形态在依附于建筑结构的同时, 也成为西方建筑艺术追求美的一种形式载体, 著名建筑师阿尔伯蒂认为:“形态是依附于承重结构而建造的, 可以看作是附加结构体系上的覆盖物, 但形态与结构有紧密的联系, 形态不能超越结构而独立存在……”。在建筑形态的处理上, 西方建筑师们主张运用建筑构造元素与建筑主题结合应用来表述建筑的装饰意味, 即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到20世纪初, 现代主义建筑将功能和形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不主张对建筑形态过于装饰, 倾向建筑结构的暴露或依附材料本质特性来体现建筑的形体艺术, 并客观地反映着建筑的内部功能。建筑整体形态趋于简化, 这也正是社会制度转变、人们生活方式从简等文化特性的反映。这时期的建筑形态成为空间的附属, 丧失其独立性。到20世纪中叶, 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到:“建筑风格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境地”。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在图像形态上千篇一律, 并过于单调和呆板, 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那些早期影响着建筑图像形态表现的诸要素和时代的审美需求发生了矛盾冲突, 人们迫切要求具有符合时代审美的建筑出现, 建筑图像形态最终又在诸元素中得到重视, 并成为建筑语言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

许多建筑师在建筑图像形态设计上利用新材料, 新技术的同时, 借鉴历史建筑样式和古典的装饰风格来进行图像形态的创造。到后工业时代, 科技得到巨大的发展, 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将世界缩小, 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 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借助历史风格的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图像形态已成为过去。新时期建筑形态呈现全新的面貌, 图像形态的独立存在并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

通常由视觉进入我们观念中的那些图像都具有陈述性话语, 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这些图像存在着描述对象与对象之间所属关系的能力。离开了陈述和话语的图像只是纯粹的颜色、线条。按照这种观点, 任何图像形态都是由图像本身和其陈述话语构成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图纸。它们构成了以二维图纸为媒介对三维空间的一种陈述方式, 一方面它们是陈述的媒介, 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图解的媒介。平立剖面图能够完整的陈述建筑作品的全部概念。图纸只有在反映了全部的概念时才具有意义。图纸的方法系统是衍生于建筑的方法系统。在这套方法下, 尤其是古典时期, 建筑的功能、使用、流线等方面主要在平面图中得以陈述;建造、受力等方面主要在剖面图中得以陈述;而建筑的意义、美感、意识形态在立面中得以陈述。

图像的陈述是指被陈述的图像的概念, 简单的来说也就是这幅图像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分别对一个图像承担了怎样的陈述功能, 各个陈述功能和陈述本身以怎样的方式组合?反映了怎样的关系。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图像除了具备对图像之外的事件或意义的叙述功能之外, 图像自身也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式系统。图像的陈述是关于图像中具体形象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单一的形象所指代了怎样的意义。总之, 图像的强力是由一系列因差异化被孤立出来的事物之间关系的陈述。图像的意义不是对现实的直接呈现, 正如概念的意义不是仅仅去描述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或事物。由图像本身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既开放又闭合的系统, 开放是指形象本身的丰富意义导致了在差异之间陈述的无穷可能, 封闭是指所有的陈述都将限定与图像中形象本身。那么, 图像的陈述不仅仅建立在图像中具体形象之间的差异, 还是介于现实空间和图像空间之间的差异, 是实体的触感和视觉之间的差异, 是图像中的光线、阴影、形象和现实中可感逻辑之间的差异。建筑作品的呈现历来是以空间和形象作为最直接的媒介, 语言在描述它的概念时往往显得不够直接并且笨拙。因此在建筑设计中, 作为创造者必须建立的是一种直接的图像媒介而不是通过语言的比喻、修辞来使得这个并不具备直观的媒介系统试图展现建筑概念的直观性这往往使得建筑本身的力量消解在语言的解释之中。但是, 问题是人类赖以沟通和交流的意义似乎总是以文字和语言的方式出现, 对于图像, 完全是一个个人经验的领域, 这从一个侧面, 否定了创造性工作讨论和交流的必要性与意义。

鉴于图像自身所具有的形态陈述功能, 我们是否可以在建筑创作中避免运用文字语言进行解释, 而使用图像的陈述功能, 当然这是一条漫长摸索的道路。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建筑设计中已有的图像传统, 事实上, 建筑设计中的图例、图表的基本表达都是以图像为媒介的。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到建筑模型和效果图, 这些图像已经和图纸空间一道, 构成了建筑概念的基本陈述。重新审视这些建筑设计中表达媒介在历史上乃至当下的规则将是一项重要又具有意义的工作。

摘要:建筑设计工作可以离开文字的描述, 但绝对不能离开图像的陈述。建筑图像的陈述不仅建立在图像具体形象之间的差异, 而且介于现实空间和图像空间之间的差异, 是图像中的光线、阴影、形象和现实中可感逻辑之间的差异。在建筑设计中, 必须建立一种直接的图像媒介, 介于图像自身所具有的形态陈述功能, 我们可以在建筑创作中仅使用图像的陈述功能。建筑设计的基本表达都是以图像为媒介, 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到建筑模型和效果图, 这些图像已经和图纸空间一道, 构成了建筑概念的基本陈述。

关键词:图像,形态,建筑设计

设计陈述 篇2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句型特点,了解并掌握二者之间的互换规律。

2、能熟练地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并掌握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互换规律。

2、能熟练地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点拨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学习内容。

二、引导学生认识陈述句和反问句。1.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我吃过饭了。(陈述句——肯定句)我没有吃饭。(陈述句——否定句)

2.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三、巩固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

第一步:(换)肯定、否定互换。

第二步:(加)加上反问语气词如(怎、怎么、难道)等 第三步:(加)加上句末疑问助词(呢、吗)等 第四步:(变)句号变成问号。

用上反问词:难道„„吗? 怎么„„呢?

四、师传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第一步:(换)肯定、否定互换。

第二步:(去)去掉反问语气词如(怎、怎么、难道)等 第三步:(去)去掉句末疑问助词(呢、吗)等 第四步:(变)问号变成句号。

五、反问句改陈述句实例讲解。

示例1:否定词改成肯定词

★、她 难道 不 漂亮 吗 ?

引导学生按方法转换:否定词“不”改成“很”,然后去掉反问语气词,再去掉疑问助词,最后问号变成句号。

改好后的陈述句是:她很漂亮。

示例2:肯定词改成否定词

★、我们 怎么 能 退缩 呢

引导学生按方法转换:肯定词“能”改成“不能”,然后去掉反问语气词,再去掉疑问助词,最后问号变成句号。

改好后的陈述句:我们不能退缩。

六、练一练。

课件出示练习:

1、难道这不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吗?

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学生作答并反馈。

七、教师小结。

1、出示反问句改陈述句转换的口诀。

2、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之间的互换规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反思】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互相转换,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互相转换的规律,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句式之间的转换呢?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制作课件辅助我的教学。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含义,在明确这两种句型以后,然后出示复习以前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通过巩固加深再引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给方法后再设计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做。

设计陈述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陈述主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不尽相同,但是教师本身总是离不开对作者、人物和背景内容的介绍,区别只是在于老师是陈述主体还是学生是陈述主体,形式是单一的还是多样化的。其实这些课堂或课外汲取的知识都属于陈述性知识,由于这类知识是固有稳定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陈述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常被用来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叙述故事或者背景植入等。

在教改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于学生的体验,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学习获得知识。当然,语文学科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也没错,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省略陈述性知识的言语讲解或者观点陈述,是否可以将知识体系的重新加工整合的工作全部交与不够成熟的学生,陈述主体到底要不要具有倾向性、明确性。

这里谈到的陈述性知识,按照张大均先生的观点,他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内涵较为一致”。我们所知的陈述性知识就是回答“是什么”,而程序性知识则是阐述“怎么办”“如何做”,两者联系紧密。语文课堂上离不开陈述,陈述在课堂上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教师陈述学生听,另一种是教师引导学生陈述。如我在上《兰亭集序》时是由自己来介绍有关作者王羲之的故事,而在《沁园春·长沙》的导入中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背诵出毛泽东作品《沁园春·雪》的内容,两种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这两种陈述主体陈述各有优点,并不能单纯的从哪一个角度倾斜。以教师为陈述主体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学时间得以缩短,能使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更利于教师掌控和驾驭课堂,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完成教学内容,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陈述,则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班级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陈述主体类型完全可以适当调整,无需拘泥,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必修五的课文《归去来兮辞》时就先请学生回忆背诵必修二中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而在教王勃的《滕王阁序》时则采用了由教师介绍作者的方法。

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到底该怎样确定陈述主体呢?首先,要明确陈述主体的目标达成应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目标往往解决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只有明确“教什么”才能讨论“怎样教”“如何教”,教师想要达成教学目标,应该选择最优方式解决未知问题,这时,陈述主体应该变成教学达成的纽带和桥梁;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已有知识和将有认知有比较明晰准确的定位。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可以运用复述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那么学生言语表达和反馈将会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言语表达技能。如果所学内容属于新的知识或者模糊问题,教师则要充当陈述主体,只有让学生占有陈述性知识,才能促成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从而进入程序性阶段。如果教师能够把握课文难度,对学生学情进行准确的定位,那么陈述主体的变换就对陈述性知识接受的影响就是正向的。

如果仅仅断章取义,可能会走入一个误区,在教改理念下,以教师为教学的陈述主体似乎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但是,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单一从是否陈述这个方式来判断,更不能单向认可,应在具体的教学情态下分析,真正的作用应在不同陈述方式中达到最优化。所谓陈述的主体,其实更注重于能动性的考量,看是否在陈述过程中体现陈述主体的主动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表达的能力。学生充当主体表达者时,具体的语言就是载体,带动思维的运转,而当教师为主体表达者时,学生成为了材料和知识的加工者与吸收者。因而二者主体性只存在主动与被动,显性与隐性,外化与内化的形式,并不存在对某一主体的否认和忽视,因此两种陈述主体的选择并不与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违背。

倘若一味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去指责教师作为陈述主体剥夺或异化了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我认为是不妥当的。毕竟,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走得更远。值得重视的是,陈述主体选择相异,学习结果也大相径庭。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内容知识、言语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改变和提高,让他们不仅仅能考试会考试,还要让他们在必须的考试之外获得人生的体验和真知。我们的教学内容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言语表达能力及文本再解读再运用则属于程序性知识。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陈述性知识最终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所以,当教师作为陈述主体时,所陈述的内容对于处于接受的学习者来说还是陈述性知识,学习者在现有知识层面上得到了扩充,而当学生作为陈述主体时在言语能力训练和思维转换过程中,将已知陈述性知识通过加工、整合、创造为未来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便在这一训练中得到提高。如上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导入的内容是封建社会“吃人”与“被吃”,学生在这一问题中共同回顾鲁迅先生的文章及思想内蕴,因为初高中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很熟悉,当老师提到这一文学常识,这时学生学习的结果就由陈述性知识中单纯的“鲁迅先生生平介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中的“学过的作品内蕴解析”,从而对解析篇目进行归类融合,最终产生新的理解。由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发生了转化,这就把平时的知识学习与表达能力、考试能力结合起来了,二者并驾齐驱,就让有知识的学生在考试制度中不吃亏。

所以,一堂好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二者缺一不可。课堂中的陈述性知识的陈述主体无论是谁充当,其实质都是以达成完整的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的最优化为核心,陈述主体选择的焦点正于此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G].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2).

[2] 周维维.语文导语中的陈述性知识[J].安徽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聂菲,现任教于楚雄州武定县第一中学, 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设计陈述 篇4

1. 设计教学目标之前需要完成的三个步骤

1.1 深析课程标准, 找出对应水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3]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将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分为了十个一级主题, 每个一级主题包括若干二级主题及其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将生物课程目标分为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并对学习目标的各水平要求所使用的行为动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初中知识中的50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精选和重表述,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知识内容的相关重要概念。

1.2 整合教学素材, 定位教学重点。

教学素材的整合不仅仅包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学案教案的设计及教学道具准备, 更重要的是结合课标进行重要知识的筛选和整合。课标是国家制定的该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低要求, 在我国“一标多本”的教育环境下, 要求我们注重教材分析与课标分析的结合, 突出教学重点, 特别要重视新课标中学习目标对应的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

1.3 分析学生起点, 确定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 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 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3]学情分析包括学生认知特点分析和学生先备知识分析。学生认知特点分析包括学生年龄构成、思维特点、认知基础和教师应对学生相应认知特点的方法等;学生先备知识包括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前学科知识构成等。

2. 教学目标的正确表述方法

准确阐释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和保证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基本前提。[4]大多数一线教师在书写教学目标时都是参考的行为目标表述法。行为目标的表述法目前教育界普遍采用的是马杰的ABCD法, 即行为主体 (audience) 、行为动词 (behavior) 、行为条件 (conditions) 和表现程度 (degree) 。[5]

2.1 行为主体。

前文已经提到, 教学目标表述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站在被培养者 (学生) 的角度来写, 切勿出现“使学生”、“鼓励学生”等字眼。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在课后准确无误地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另外, 在表述教学目标时, 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不写, 此时默认为全体学生。如:

√ (学生能够) 结合光合作用示意图独立写出完整的光合作用反应式。

2.2 行为动词。

在新课标的附录2中明确列出了“课程内容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并写出了它们分别对应三维目标中的什么水平, 这就是教学目标落地于课标的关键点。如:

×掌握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科学史的学习, 学生能够完整无误地描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3 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的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景下表现行为。[1]具体而言, 可分为使用工具或辅助手段、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和完成行为的情景四部分。[6]如: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尝试五分钟内完成数据处理。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合理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活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4 行为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的标准。[1]通常涉及三个方面:准确、速度和质量。比如说“举例说出三个”、“完全正确”、“独立”等。如:

√学生能够结合光合作用示意图独立写出完整的光合作用反应式。

√学生能够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举例说出两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向指南。[6]因而要求一线教师要做到严格按照课标要求、重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进而设计出可实施的完整且正确的教学目标, 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从而能高效地指导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张迎春, 汪忠.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经纬, 2003:295, 301-303.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分析: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里的内容,课本以《南辕北辙》和《想别人没想到的》两句话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教学目标:通过例句的学习,熟练掌握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教学重难点: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后句子是否能整理通顺。教学过程:

一、明确概念: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二、方法展示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分成四个步骤,按着步骤去做,那肯定不会出错。下面就试试吧。

例句: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先完成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接着做第二步:去除疑问词。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太阳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掌握了这个方法,改句子就不难了。

三、举一反三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2.难道这不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吗? 这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四、知识迁移

那么如何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并汇报结果。

五、随堂练习

1、难道我们不能高声唱歌吗?

2、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抱得动呢?

3、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5、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事实陈述VS意见表达 篇6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一个麦克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针对一些或者身边的或者公共的事件发表一些看法,而这些言论一旦涉及到被评论者的名誉,则会引来麻烦。比如韩寒与方舟子的论战,最后引起争讼。作为旁观者,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在评论中如何区分事实陈述和意见表达。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对于如何判断侵权有如下规定: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该司法解释其实与国外通常做法一样,将言论分为两类:事实与意见。事实,是指事情的实际情况,事实陈述是对存在的事情的叙述。意见,是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相较于前者,更为主观。但实务中如何区分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方舟子说,“韩寒在1997年写了《三重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略)”,这是关于事实的陈述,但随后他评论说:“这段文字写得很烂”,那后者就是一个意见表达。

为什么要区分事实和意见?影响个人名誉的主要是传播了虚假事实,因为这样会造成多数人的错误认知,而使其受到偏见。但如果是根据事实发表意见,则属于言论自由的范围,因为司法只能判断事实真假而不能判断意见对错。司法必须区分事实和价值判断,前者是否存在可以得到证实,而后者则不然,不能说负面的价值判断就是诽谤。

事实的真假,是用证据去证明的。在方舟子质疑韩寒的过程中,方应该举出证据,这些证据包括韩寒写的书、接受的访谈,以及相关人的证言。就像国学考据一样,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本身也是证据调查的方法之一。

在分析的过程中,作出判断和推断,应该属于意见表达的自由。对意见表达的特别保护源于言论自由理念。其限制条件,只在于评论者不能侮辱他人的人格,也不能捏造事实进行诽谤式的评论。

按照美国式的标准,在“确实恶意”的情况下,评论者是构成诽谤的,这实际上以严格的认定诽谤标准更大限度地保证了评论的自由。尤其是对于公众人物的评价,对言论更是宽容。英美法的诽谤法,有一项重要的抗辩事由是“公允评论”,即言论是针对某些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实而发表的意见,这种意见只要是通常人都可能具有的,即使是夸张的、片面的甚至偏激的,也不构成诽谤。

在韩方大战中,双方及其支持者打了很多口水战,其中有不少是混淆法律概念的。例如,认为质疑韩寒就是质疑私权,认为这属于个人隐私。韩寒实际上就是公众人物,而且属于“自愿的公众人物”,他这十年累积的知名度使他出现在哪里都成为话题。相比于普通人,他显然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公共资源可以利用,不能在享受利益和权利时是公共的,接受监督和质疑的义务时就变成隐私了,何况其公开的作品又不是私人信件。他可以要求质疑者提出证据,也有权以证据回应质疑者,并随时提起侵权之诉。

浅析日语陈述副词 篇7

一、陈述副词的性质

陈述副词是副词的一种, 像状态副词、程度副词一样, 陈述副词也不能做主语, 是没有活用的独立词, 可以单独构成连用修饰语、修饰句子用言 (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 , 也可以修饰体言 (名词) 。下面分别就状态副词、程度副词及陈述副词各举一例, 试看三者的差异。 (为了便于解说, 本文例句的目标词汇的下方均被标注了下划线。 ) 如,

とうとう実験に成功した。 /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かなり疲れている。 /相当累。

ぜひ私にも行か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のです。 /请务必允许我去。

以「とうとう」为代表的情态副词, 主要是对行为、动作在数量、时间、样态、方式等方面的状态进行说明;以「かなり」为代表的程度副词, 主要是对性质、程度的说明。这两类副词都是对客观对象进行客观的呈现, 属于客观属性方面的描述。陈述副词的代表「ぜひ」, 表现的是说话人的某种语气, 是对主观态度的表达, 主要作用是传达请求、假定、反问等语气, 语法功能大于实际语义。另外, 陈述副词不仅可以修饰用言, 还可以修饰整个叙述部分, 约束用言的叙述形式。陈述副词与用言之间存在固定的呼应方式, 对后文有预设功能。如,

君のことをけっして忘れません。 /我是绝对不会忘记你的。

「けっして」要求并预设了后文是否定的谓语表达形式。

万一困ったことがあったら、遠慮せずに連絡してください。 /万一遇到了什么困难, 请不要客气地直接联系我。

「万一」要求并预设了后文是「たら」等表示假设的表达形式。

二、陈述副词的分类

陈述副词预设的语气是比较固定的, 与其后表达方式的呼应关系也比较固定。根据这些呼应规律, 可以将陈述副词分为以下八个种类。

1.与肯定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もっとも、必ず、もちろん、きっと」等都属于此类副词, 它们通常与表示断定语气的表达形式相呼应。如,

富士山は日本でもっとも高い山です。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

寿司は中国人にもっとも人気がある日本料理の一つです。 /寿司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日本料理之一。

2.与否定、禁止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ちっとも、ろくに、ついに」等都属于此类副词, 其后通常接续表示否定或禁止语气的表达形式。如,

君のことをけっして忘れません。 /我是绝对不会忘记你的。

このことを他の人に断じて言わないでください。 /这件事坚决不要告诉其他人。

3.与疑问或反诘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いかが、いかに、どれほど、はたして」等都属于此类副词, 它们通常与表示疑问或反问的内容相呼应, 表达说话人的怀疑、不理解、无措等语气。

いったいどうしたのだ。 /到底怎么了!

彼はなぜまだ帰ってこないのだろう。 /他怎么还没回来呢。

4.与假定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仮に、たとえ、いったん、もしかすると」等都属于此类副词, 后续假设的内容, 与「たら、もしれません」等呼应使用, 传递假定的语气。如,

もし明日晴れたら、映画を見に行きましょう。 /如果明天天晴的话, 就去看电影吧。

万一困ったことがあったら、遠慮せずに連絡してください。 /万一遇到了什么困难, 请不要客气地直接联系我。

5.与请求或愿望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なにとぞ、どうか、なんとか、せめて」等都属于此类副词, 其后一般接续「たい、てほしい、てください、ましょう」等表示请求或愿望的内容。如,

明後日ここでパーデイーをしますから、ぜひきてください。 /明天这里有晚会, 请您务必参加。

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请多多关照。

6.与比喻或样态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ちょうど、あたかも、いまにも、いかにも」等都属于此类副词, 其后与比喻或样态相呼应, 表示前后两者非常接近。如,

あの女の子はまるで子供のような言葉づかいをします。 /那个女孩使用着和小孩子一样的措辞。

あの人がさも悲しいそうに前方を見ています。 /那个人似乎在悲伤地望着前方。

7.与推量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おおかた、さだめし、さぞ」等都属于此类副词, 它们通常与推量助动词呼应使用, 传递出推测的语气。如,

彼はたぶん来るだろう。 /他大概会来吧。

どうやら雨らしい。 /似乎要下雨。

8.与否定推量语气相呼应的陈述副词

此类陈述副词的后面通常接续否定的表达方式, 流露出某事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不会发生的语气。如,

よもやそんな重要なことを忘れはしまい。 /不至于把那么重要的事情忘记吧。

まさかそんなこともないだろう。 /没有那样的事吧。

陈述副词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语气, 就这一点来说, 汉语语气副词与其极为相似, 语气副词也以传递语气为主要作用, 充当修饰谓语的状语。如,

明天大概会下雨吧。 /恐らく明日は雨でしょう。

这究竟如何是好。 /これはいったいどうしたらいいかしら。

“大概”与「恐らく」、“究竟”与「いったい」的作用及意义基本一样。

准确记忆陈述副词的呼应规律, 利用其预设功能, 是日语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本文仅以陈述副词的预设功能及呼应规律为重点开展论述, 对从日中对比角度的探究少有涉及, 对此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有待继续探究和论证。

参考文献

[1]郭晓青.日语基础语法整理[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5.

[2]聂中华.日语语法精解[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浅析美国的开庭陈述制度 篇8

关键词:开庭陈述,诉讼构造模式,被告人陈述权

一、美国的开庭陈述制度

( 一) 美国开庭陈述制度的理论基础

开庭陈述能够帮助陪审团了解案情、熟悉相关法律、明确争议点和证据, 以便陪审团能够对事实问题做出正确裁判, 是对陪审团制度的补充。此外, 开庭陈述的设置, 更是对抗制审判程序与起诉书一本主义的需要。

美国采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对抗制的审判程序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因此, 要求以控辩对抗的方式向法庭陈述案件并且举证证明, 最后由陪审团根据法官解释的法律和指示居中裁决。除此之外,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实行“起诉书一本主义”, 陪审团在法庭审理前不了解案件的实质内容, 因此, 需要抗辩双方的开庭陈述以表明各自主张。而采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国家则不然, 法官在审判程序中起重要的指挥作用, 往往以法官讯问被告人代替辩方的开庭陈述。而且,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实行案件笔录与证据的全卷移送, 法官在庭审开始前就已经知道案件的详细内容, 因此也就不需要开庭陈述来表明立场。因此, 开庭陈述主要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

( 二) 美国开庭陈述制度的具体内容

在美国, 开庭陈述分为控方开庭陈述和辩方开庭陈述。通常, 控方有权先作开庭陈述, 而辩方律师在控方陈述之后可作开庭陈述, 也可出于策略需要放弃开庭陈述, 等到控方传完所有证人之后再作陈述。

控方的开庭陈述应向陪审团说明对被告人的指控的性质, 并简单描述将出示的支持指控的证据, 以便陪审团更好地了解案情。此外, 控方还可能对“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作出说明, 以强调控方只需证明被告人有罪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而不是排除所有怀疑。控方的开庭陈述应力求完成下述目标: 展现良好的第一印象; 以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展示案情的来龙去脉; 对问题及负面信息有全盘的掌控;反驳辩护案件及潜在的辩护意见; 强调或明确包括法律概念在内的重要议题。[2]

与此相对的, 辩方的开庭陈述主要是对案件进行回顾并简要叙述将要如何证明被告人是无罪的。与控方总是作出开庭陈述不同, 开庭陈述是辩方的权利而非义务, 因此, 辩方有权出于策略选择作出或不作出开庭陈述。有人认为, 辩方不应作出开庭陈述, 以免承担在陪审团心中证明某事的责任。也有人认为, 辩方若不作开庭陈述, 则其辩护非常微弱或不存在, 应在检察官做完开庭陈述后立即开始己方的开庭陈述, 以便质疑控方陈述, 赢得陪审团支持。

( 三) 美国开庭陈述制度的特点

美国作为实行开庭陈述制度的典型国家, 其开庭陈述具有显著特点:

1. 开庭陈述作为审判程序的开始, 只发生在不认罪案件中。美国刑事诉讼中有三种答辩: 无罪申诉、无罪答辩和有罪答辩。如果被告人作有罪答辩, 经查明出于其自愿, 则一般法院不再开庭而直接作出判决。无罪申诉的效果与有罪答辩一样, 只是其答辩不能获得日后提起要求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的承认。因此, 只有在作无罪答辩的不认罪案件中, 被告人才会进入法庭审判程序, 开庭陈述也才具有意义。

2. 开庭陈述通常采用口头表达形式, 并且要求简明扼要。开庭陈述的目的是帮助陪审团了解案情, 其口语化特征, 更易于毫无法律基础的陪审团迅速了解案情、明确争点、为举证打下基础, 以避免浪费审判时间。

3. 开庭陈述是一场法律专业人士之间的对抗, 控辩双方分别是检察官和辩方律师。在美国刑事诉讼中, 被告人作为证人接受讯问和反讯问, 而不能在开庭陈述时作为辩护方陈述, 因此, 辩方的开庭陈述只能由辩方律师作出。同时, 由具有法律专业素养的律师与检察官对抗作出开庭陈述, 便于清楚地表明双方立场, 使陪审团充分听取双方意见, 从而做出公平的审判, 而不会因为被告人专业知识的欠缺而在开庭陈述中落败。

4. 通常由陪审团审理的案件才有开庭陈述, 而由法官审理的案件不需要开庭陈述。陪审团是由一群毫无法律基础的人组成, 而开庭陈述的目的是帮助陪审团了解案情, 若案件审理中没有陪审团参与, 则不需要作开庭陈述。

( 四) 美国开庭陈述制度的限制

一般而言, 开庭陈述受到以下限制:

1. 开庭陈述所涉案情必须有依据, 其证据必须是己方预备使用并且在法律上可以使用的。对于在证据开示制度中提出异议的证据, 在开庭陈述中不得提及, 以免对陪审团造成错误影响。

2. 控辩双方在开庭陈述中都禁止使用高度情绪化的语言, 法官应当指示陪审团不要受此影响, 而应依据证据作出公正理性的判决。

3. 开庭陈述不能是争论性的, 即不能通过外援证据, 运用法律, 进而得出某种结论。[3]开庭陈述的目的是让陪审团了解案情, 以明确证明对象和举证方向, 便于举证阶段的进行。因此, 对于带有 争论性的 语言, 法官应提 醒陪审团忽视。

二、美国的开庭陈述制度与其他国家开庭陈述制度比较分析

( 一) 与英国的开庭陈述制度之比较

在英国, 陪审团召集完毕后, 法庭审判进入开庭陈述阶段。首先由控方作出开庭陈述, 内容包括两方面: ( 1) 就指控内容从事实和法律两方面加以解释; ( 2) 简述控方将出示的证据, 并向陪审团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罪名而且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与美国审判程序不同的是, 在英国审判程序中, 控方作出开庭陈述后, 辩方不立即作出开庭陈述, 而是先由控方向法庭提出己方证据, 包括传唤己方证人、展示物证和宣读书证, 此后再由辩方作出开庭陈述。辩方的开庭陈述包括辩护内容和所提证据及要证明的事实情况, 也可对控方所提证据进行批评。在英国, 如果辩方准备提出被告人以外的证人或其他证据, 辩方律师有权进行开庭陈述。如果辩方只有被告人作证, 或者只提品格证人, 则辩方律师无此权利。

( 二) 与日本的开庭陈述制度之比较

日本采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诉讼模式, 实行“起诉书一本主义”, 其开庭陈述制度兼具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点。

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91条规定, 检察官必须宣读起诉书, 在口头上确定审理对象, 明示追诉方面的基本主张, 以便旁听人员理解程序的主题。由此可知, 日本的开头程序与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规定的以宣读起诉书作为开庭陈述的制度极为相似。而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96条规定, 在开始调查证据时, 检察官应当说明根据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在这一阶段, 检察官的开庭陈述要具体化起诉书中简略的诉因表述, 以明示与证据的关系。此外, 与美国类似, 法律规定陈述要有根据, 证据要合法, 以免使法院对案件产生偏见或者预断。

就辩护方而言, 与美国类似, 其开庭陈述是其权利, 可以自动放弃。与对检察官的要求相同, 辩方开头陈述的内容也必须是打算用证据进行证明的事实, 不得带来偏见或预断。

三、对我国开庭陈述制度的启示

立法上与开庭陈述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是刑事诉讼法第186条第1款的规定: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 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而在理论界, 有学者认为检察官开庭陈述相较于宣读起诉书更具效率, 能够更好地明确证明目的、理清证明思路, 因此, 呼吁建立公诉人开庭陈述制度。而被告人的开庭陈述权, 不仅是其诉讼主体地位的体现, 同时也体现了控辩双方诉讼权利平等。

然而, 笔者认为, 中国是否应建立开庭陈述制度, 其根本问题在于诉讼模式的选取。中国现在采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虽然审判程序引入对抗制, 但仍难以避免法官对审判的主导和指挥。除此之外, 中国虽然由庭前全卷移送改为采取复印件移送主义, 但仍无法避免阅卷制度带来的法官在开庭前已经清楚案情、了解证据细节的问题, 不能有效发挥控辩双方开庭陈述制度的功能。因此, 笔者认为将开庭陈述制度纳入中国庭审调查阶段的条件还不具备。想要纳入开庭陈述制度, 首先要确定以当事人主义为目标, 并且完善“起诉书一本主义”等相关制度的设置。

参考文献

[1]孙长永.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调查程序评析[J].政治与法律, 2003, 3:87-88.

[2]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1.

设计陈述 篇9

造成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原因很多, 笔者认为,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成本远低于造假所带来的收益, 是驱使众多利益主体会计造假的最根本因素。因此, 必须加大司法介入和法律惩治力度, 提高会计造假成本。为治理会计信息虚假陈述, 可发挥作用的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机制。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虚假陈述责任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条款比较多, 也比较细致, 但对民事责任的规定则相当粗糙, 且操作性不强。而对投资者而言, 只有民事责任才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才能直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 这是行政、刑事责任无法取代的。由于立法对民事责任规范的操作性不强, 致使司法执行机关在处理涉及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采取消极低调态度, 对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案件暂不受理, 使广大投资者欲诉无门, 沉重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甚至引起股市混乱, 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因此, 有必要对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对开展民事赔偿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1) 违约责任是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引起的, 以有效合同的存在为前提; (2) 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仅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 (3)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 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1) 侵权责任是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2) 侵权责任具有强制性, 不允许当事人事先约定; (3) 侵权责任不仅是财产责任, 还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非财产责任形式。由于信息使用者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作出经济决策将有可能遭致财产损失, 而并不一定需要签订合同。如果只有与信息生产和报告者签有合同的使用者才有权起诉要求获赔, 而其他人无权索赔, 就排除了利益相关者的主张权利, 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因此不应将会计信息产品赔偿责任归于合同责任。相反, 将会计信息产品责任归于侵权责任将使企业管理层及相关责任人员面临较大的潜在诉讼风险, 从而增加会计信息造假的机会成本, 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意识, 进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由此笔者认为, 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赔偿责任应为侵权责任。

二、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并不意味着责任的成立, 而是为责任的成立寻找根据, 确定责任的归属。当前国际上民法中对会计信息产品侵权归责原则主要有三种:一是无过错原则, 只要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缺陷并给使用者造成了损害, 无论生产者在生产或报告过程中是否具有过错, 均应对信息使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具备推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在现阶段暂不宜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二是过错责任原则, 即会计信息生产和报告者只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受害人应对侵害人的过错负举证责任。由于会计职业的高度专业化, 会计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以及侵权者拥有专业和信息上的相对优势, 要求受害者负举证责任过于苛刻, 因此, 该原则不适用于作为会计信息产品侵权的归责原则。三是过错推定原则, 是指信息使用者能证明其所遭受的损害是由信息生产和报告者行为所致, 而信息生产和报告者又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则应推定信息生产和报告者有过错, 并应负相应的民事责任。举证责任倒置是过错推定的主要特征, 过错推定通过举证责任倒置来实现。举证倒置一般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情况推定过失原则, 指因某种事实存在引致损害发生时, 为减轻被害人对于被告举证之责任, 即推定行为人有过失, 将举证责任转由被告为之。另一种是违法视为过失原则, 指被告之行为违反相关法律, 就视为过失。该原则的根据是基于法律本身是合理的、科学的。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的民事侵权归责原则已采用过错推定原则, 由医疗单位负举证责任。会计职业同属于服务行业, 其职业的性质与医疗服务行业非常相似, 因此, 采用过错推定原则比较适合于会计信息产品的侵权归责原则。

三、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指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条件。关于侵权责任的构成, 法学界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两种不同观点。三要件说主张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中, 应以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行为为责任构成要件;四要件说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由于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责任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其构成要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损害事实、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缺陷、损害事实与会计信息质量缺陷存在因果关系。

一是损害事实。损害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某人受侵权法保护的权利和利益遭受某种不利影响的一种实施状态, 包括财产损害、人身伤害和死亡、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以外的人格权遭受损害、精神损害等。损害事实是构成侵权责任的前提, 这是由侵权行为法的本质和功能决定的。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损害事实, 指证券市场会计信息使用者因会计信息虚假陈述而导致其错误的投资决策所造成的损失, 一般仅指财产损害, 不包括人身损害及精神损害。当然因为发生了因虚假会计信息直接导致受害者人身伤害的, 应考虑人身伤害损失。损害事实应当为侵害信息使用者合法利益的结果, 且应具有可补偿性, 即在数量上应达到一定程度, 损失的数目应当是确定的而不是臆测的结果, 但被告也不能因原告不能准确计算损害结果而否定损害事实, 因为损害行为是对权利和利益的侵害, 如不能准确计算, 则可依据社会一般观念和公平意识加以衡量。

二是会计信息质量缺陷。是指会计信息存在误导使用者据此作出错误决策, 从而导致使用者财产损失的瑕疵。会计信息质量缺陷通常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由于会计不是一门很精确的学科,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会计处理方法具有可选择性, 而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产生不同的核算结果;另一方面, 社会公众和法律界目前还缺乏对会计职业界的理性认识, 尚存在着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作为法律依据的权威性的怀疑。正是由于会计学科本身的局限性及外界对会计信息产品质量认定与会计界存在的分歧, 导致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缺陷的激烈争论。但从我国会计理论建设和会计实务出发, 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实施民事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目前判定会计信息质量缺陷的标准主要应包括: (1) 违反现有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 (2) 会计报表所载信息作了不恰当的、误导的、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陈述, 或对可能危及会计报表的正确使用、误导使用者的事项作出不明确的警示和重点说明; (3) 不能按规定及时报告会计信息; (4) 其他欺诈信息用户的行为, 如在正式报表中不提及重要事项, 而采用事后更正或补充通知、临时通知的形式延期告知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法制的进步, 上述标准应适时加以修订。

三是会计信息质量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中, 一般原告需要证明其损害事实与被告违法行为 (提供具有质量缺陷的会计信息) 之间有因果关系。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 绝大多数投资者难以证明信息失真行为与其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从而非常不利于治理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并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了鼓励投资者将虚假陈述者诉诸法院, 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应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该原则下, 投资者不应承担过于严格的举证责任, 只要投资人对虚假陈述产生合理的信赖, 并因此遭受损害, 即应推定因果关系存在。

四、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

按照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 只有信息披露义务人即发行人、证券承销机构违反了信息披露的法定义务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才成为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 承担赔偿责任。但证券市场并不单纯的表现为投资者与证券发行人、证券承销机构之间的关系。参与证券市场的主体除了投资者、证券发行人、证券承销机构外, 还有发起人、上市推荐人、各类专业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咨询机构、证券监管机构以及相关人员等, 且相互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 都与信息披露存在着关联。特别是一些中介机构基于其在社会上形成的公正形象, 为投资者所依赖, 其在信息披露中所为的行为对投资者的决策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对信息披露承担担保义务, 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公平、及时、合法。否则, 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样, 作为信息披露侵权民事赔偿责任主体的就不仅是证券发行人及证券承销机构。从各国法律的规定来看, 尽管证券发行程序和参与人不尽相同, 但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都表现出了多样性, 归纳起来包括四类: (1) 发行人及公司发起人; (2) 发行公司重要职员, 包括董事、监查人、经理及其在文件中签章的其他职员; (3) 会计师、律师、工程师、评估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等提供中介服务的人员; (4) 承销商。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来看, 对违反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的认定应以与信息披露具有关联性为标准,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五、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诉讼形式

侵权法上的诉讼形式, 从诉讼当事人的角度可分为单独诉讼和共同诉讼。由于证券市场上的侵权行为往往针对不特定的众多投资人, 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 权益受到侵害的投资人少则几百人, 多则几十万人;证券违法行为特别是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主体往往也不是单数。因此, 证券市场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更适合共同诉讼。随着群体性侵权纠纷的出现, 原有的共同诉讼模式不再适合群体纠纷的解决, 专门为解决群体性纠纷的群体诉讼模式应运而生。群体性诉讼是由共同诉讼并结合诉讼担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诉讼形态, 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人数众多, 由该群体中的一人或数人代表群体起诉或应诉, 法院所做判决对该群体中所有成员均有约束力的诉讼。现代型诉讼, 如消费者诉讼、环境侵权诉讼、社会福利诉讼等都适合通过群体诉讼解决。一般而言, 群体诉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美国的集团诉讼、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团体诉讼以及我国的代表人诉讼。而团体诉讼是我国现阶段在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领域可行的诉讼模式。首先, 我国目前建立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 具备了提起团体诉讼的组织因素, 使团体诉讼在我国的适用具有了可能性。其次, 从诉讼成本来说, 受害的投资者对团体诉讼基本上没有成本付出。团体诉讼具有公益诉讼的性质,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作为保护投资者的公益性组织不会向其代表的投资者索取报酬, 更不能将索赔所得据为己有。因此, 团体诉讼胜诉所得赔偿金全部归受害的投资者所有。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来讲, 这是美国的集团诉讼望尘莫及的。再次, 无论是美国的集团诉讼还是我国的代表人诉讼, 都需要法官来决定原告的资格, 耗时费力;团体诉讼提起人由法律明确规定, 相对比较容易确定, 利于诉讼的顺利提起和展开, 同时也适合目前我国法官素质普遍较低, 经验不足的现状。最后, 在判决的扩张力上, 团体诉讼与集团诉讼一样, 可以及于所有受害的投资者。

因此, 我国应引入团体诉讼, 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下设立投资者服务与保护中心, 由证券法明确规定可代表投资者提起诉讼。这样, 可大大降低受害者诉讼成本, 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司法资源, 有效遏制会计信息造假,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尧明:《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6期。

[2]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赔偿责任研究》, 《会计研究》2003年第4期。

[3]刘春彦:《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研究》, 《政法论丛》2005年第4期。

[4]王小波:《论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8月。

[5]翁晓键:《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比较研究》, 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月。

证券虚假陈述法律规制探讨 篇10

证券虚假陈述, 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 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 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

从各国立法和司法来看, 作为侵权行为的虚假陈述的表现形式一般由法律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直接规定, 而不能由当事人约定或创设。根据我国《证券法》和“证券赔偿规定”的规定, 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形态具有如下四种表现:

1. 虚假记载。

是指行为人采取积极的作为形式, 虚构、捏造事实或歪曲描述情况。虚假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 从对证券交易价格的影响角度可分为制作、发布虚假利好消息和制作、发布虚假坏消息两类, 这两类消息的记载与发布都足以危害正常而真实的市场行为。

2. 误导性陈述。

是指行为人公开披露文件的内容虽然没有背离事实真相, 但其表述存在显著的缺陷或不当, 致使投资者无法进行客观的、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和判断, 并容易导致投资者形成不符合客观情况的误解和误信。误导性陈述通常表现为以偏概全、夸大其词、语义模糊、盲目预测、空投利好等形式。

3. 重大遗漏。

行为人在公开文件中将与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有关的关键性信息予以隐瞒或疏漏的虚假陈述。遗漏行为可以分为:部分遗漏, 即在公开文件中只披露了部分非关键信息;全部遗漏, 即对应公开的信息全部未予披露。对于信息遗漏行为, 行为人往往处于自我考虑, 具有主观故意。

4. 不当披露。

行为人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披露信息, 或对可能导致证券价格变化并影响投资决策的重大信息未适时按法定方式披露, 主要表现为对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信息未发布更正、补充信息;或虽已发布更正、补充信息, 但在发布时间上明显迟延;对市场上出现的已经或可能严重影响公司证券价格的新闻、消息、谣言, 公司未适时进行说明和澄清等行为。不当披露使投资者不能及时掌握影响投资决策的信息并据此把握投资机会, 使信息丧失了时效性, 因此本质上属于虚假陈述。

二、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认定

投资人具有以下情形的, 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一, 投资人所投资的是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

第二, 投资人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 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买入该证券;

第三, 投资人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 因卖出该证券发生亏损, 或者因持续持有该证券而产生亏损。

被告举证证明原告具有以下情形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第一, 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已经卖出证券;

第二, 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进行的投资;

第三, 明知虚假陈述存在而进行的投资;

第四, 损失或者部分损失是由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等其他因素所导致;

第五, 属于恶意投资、操纵证券价格的。

发起人、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对其虚假陈述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对前款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无过错的, 应予免责。

实际控制人操纵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违反证券法律规定, 以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名义虚假陈述并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 可以由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后, 可以向实际控制人追偿。实际控制人违反证券法第四条、第五条以及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虚假陈述, 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 由实际控制人承担赔偿责任。

证券承销商、证券上市推荐人对虚假陈述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无过错的, 应予免责。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对证券承销商、证券上市推荐人承担的赔偿责任负连带责任, 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违反证券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和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虚假陈述, 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 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无过错的, 应予免责。

其他作出虚假陈述行为的机构或者自然人, 违反证券法第五条、第七十二条、第一百八十八条和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 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交易市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

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交易市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 以投资人因虚假陈述而实际发生的损失为限。投资人实际损失包括:

1. 投资差额损失;

2. 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前款所涉资金利息, 自买入至卖出证券日或者基准日, 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若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发行市场虚假陈述, 导致证券被停止发行的, 投资人有权要求返还和赔偿所缴股款及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的利息。

投资人在基准日及以前卖出证券的, 其投资差额损失, 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实际卖出证券平均价格之差, 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计算。

投资人在基准日之后卖出或者仍持有证券的, 其投资差额损失, 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基准日期间, 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价格之差, 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计算。

投资人持股期间基于股东身份取得的收益, 包括红利、红股、公积金转增所得的股份以及投资人持股期间出资购买的配股、增发股和转配股, 不得冲抵虚假陈述行为人的赔偿金额。已经除权的证券, 计算投资差额损失时, 证券价格和证券数量应当复权计算。

参考文献

[1]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M].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2页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2003~01~09发布

哈佛商学院经典申请陈述(4) 篇11

描述你经历的一次挫折、失意或是失败。你是如何掌控局面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如果无需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一切,那么生活将变得单调乏味。上述问题想要考查你是如何面对逆境的,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你如何将自己经历的任何挫折转变成积极的东西。在陈述的时候,注意不要一味地描述失意的事情本身——即使你的描述栩栩如生——而是应该将更多的笔墨集中在你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你从中学到的教训上。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者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其主动性、适应性、自知之明和坚强的性格。这个故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当你在选择自己的故事时,不要担心找不到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因为招生委员会的评委们看重的其实是你的理解能力和反省能力,所以事件的大小并不是太重要——你没有必要把自己描述成一只在灰烬中涅 重生的凤凰。

描写失败的文章并不是要挖掘出你性格中的弱点;相反,它的目的是通过陈述塑造你的性格。文章的结构应该简明清晰,陈述应该包括故事的背景、挫折、结果、教训、解决方案以及你未来将如何把你的心得付诸实践。

我们都曾遭受过打击、都曾被爱情抛弃、都曾经历过考试的失败……我们对这一切应该心存感激,因为失败意味着我们曾经努力过,我们的勇气体现在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中。写这样一篇文章是让你有机会讲述自己如何重振旗鼓,如何找到新的爱情或者如何在考试中出类拔萃的。英国伟大的领袖温思顿·邱吉尔爵士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解决了困难,就赢得了机会”。你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向评委们展示你的这一信念。

优秀范文

(中英对照)

During my first consulting project, I was asked to construct a sales plan for an insurance company. The first step was to meet Adam, the director of sales, to discuss forecasting assumptions. A list of questions in hand, I knocked on the door. To my surprise, Adam was very formal in his reception. He did not understand why we were meeting, so I explained that I would be creating sales plans. At that point, he became outright hostile, he barked out his nonanswer to my questions and informed me he was very busy preparing sales p1ans. Before I could suggest cooperation, I was ushered out, and the door slammed behind me. Too shocked to react to the secretary's condescending smirk, I attempted to grasp why a textbook opportunity for teamwork became such a spectacular failure. What had I done to attract such hostility? I had just wanted to help. I called my engagement manager to complain, but he just accused me of handling the situation poorly. I was crushed and convinced that I was not cut out for consulting.

To this day, I am not sure why Adam was so hostile. Retrospectively, I can only guess that he was insulted and threatened, because no one had formally requested his assistance. Instead, a twenty-two-year-old appeared in his office, ready to perform one of his most challenging tasks.

Adam and I never became friends, but the incident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way I communicate. Now, every time I interview a client, I begin by exploring and allaying any fears the person might have. I explain the project's rationale and seek a frank reaction. The rapport thus established makes the interviewees comfortable enough to share private opinions. This very human interaction not only secures me with quick yet profound insights, but also relationships that often far outlast consulting project.

在我做第一个咨询项目的时候,我受命为一家保险公司制定一个销售计划。我的第一步就是去会见这家公司的销售主管亚当,讨论预先的设想。我手里拿着一大堆问题,敲开了他办公室的门。让我吃惊的是,亚当接待我的时候显得非常正式,但他不是很清楚我为什么要见他,所以我向他解释说,我来是为了制作销售计划。听到我的解释,他立刻变得非常不友好。他咆哮着拒绝回答我的问题,并告诉我他自己正忙着在准备销售计划。我还没来得及提出合作,就被他“请”了出去,门在我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了。我大为震惊,看着秘书恩赐我的假笑,不知所措。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课本上所说的团队合作机会竟会以惨败而告终。我到底干了什么,居然引起这么大的敌意?我只是希望给他提供帮助。我给我的项目经理打了一个电话,试图向他抱怨一下,可他责怪我把事情处理得非常糟糕。我的信心被碾得粉碎,我深信自己天生就不是做咨询的料。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明白为什么亚当对我那样不友好。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只能猜测他当时受到了侮辱和威胁,因为之前并没有人正式要求他提供协助,相反的是,一个22岁的年轻人出现在他的办公室,准备去做本属于他的一项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我和亚当始终没有成为朋友,但是这次意外彻底改变了我与别人交流的方式。现在每当我去访问一个顾客的时候,我总是先细致试探,缓解顾客可能抱有的不安。我会阐明项目的基本理念,并期待顾客的直接反应。由此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使得被访者感到很舒服,并愿意和我分享个人的看法。这种非常人性化的交流不仅让我得到了又快又深刻的见解,而且让我们建立起了远远超出咨询项目本身的良好关系。

评析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描写失败的文章,原因之一就是文章重点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很多文章讲述的焦点是一路坎坷,到头来写的却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态度坦率真诚,他坦言自己把与亚当的见面搞得一团糟。虽然作者没有直言,我们大概可以猜测出他和亚当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建设性的工作关系(我们不管他们后来是否成为了朋友)。由此而言,这篇文章是合乎逻辑的关于失败的文章。当你在描写自己的失败经历的时候,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粉饰”糟糕的结果上,而是要先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接着再往下写。

浅议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篇12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它有着自己的目标, 即整个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的目标, 对学生来说是学的目标。目前, 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着一些误区, 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 指向教师还是指向学生混为一谈

目标应是课堂结束时学生心智行为与技能行为的变化, 不是教师的变化。如某课目标: (1) 了解作者, 认识作者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2) 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字词及名句。 (3) 熟读课文, 感受作者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诲。这些目标, 既从学生的角度来表述, 如“了解”“体会”, 又从教师的角度来表述, 如“感受”等, 是不妥的。

2. 教学目标的陈述笼统模糊, 不能体现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

首先, 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控。“感受”“感知”“了解”“理解”“领会”“体会”等词, 不具有可操作性与可监控性。其次, 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如, “熟读课文, 感受作者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诲”和“品味小说的语言,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反复诵读, 鉴赏诗歌清新明丽, 节奏欢快的诗歌语言”等。其中“体会”“品味”“领会”“鉴赏”“感受”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断学生有没有达到这些目标?师生对这些问题都心中无数, 哪里谈得上精确测量, 更谈不上效度和信度了。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与陈述方式

1. 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首先,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整体效应出发, 注意纵横联系。任何课时目标都应成为一系列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确定教学目标, 都必须从整个教学目标体系出发, 在明确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课时目标, 使目标之间相互配合, 产生整体效应。其次,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适应个别差异, 具有一定的梯度。我认为每课都要设置三个梯度的目标:基础目标, 提高目标, 体验目标。这就不会使学生产生饥饱不均的后果。

2. 教学目标的陈述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指出:写得好的目标应该具有三个要素:一要说明通过教学后, 学生能够做什么;二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三要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陈述教学目标, 要注意行为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用“使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来表述, 是不符合教学目标陈述要求的。

第一, 教学目标应分类分层表述。每篇课文都包含着多个层次和要素。从语文素养看, 包括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思想情感、方法技巧等多方面的素养;从层次方面看, 各类素养都不在同一层面中, 而是有高低之分的,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树”。下面的一则教学目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醉翁亭记》教学目标:1.看注释后能解释文中的几个难词 (环、辄、瞑、觥、筹) 。2.反复阅读课文后, 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而”“也”的作用。3.独立找出主旨句。4.学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喜欢本文语言的理由 (至少两条) 。5.能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造句。其中, 1, 2, 3项是认知领域, 4是情感领域, 5是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三项目标层次清晰, 且不重复, 重点明确。

第二,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行为和心理的变化。语文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行为和心理变化的预期。如“读课文后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句表述中的“说出”“感受”就是学生学完课文后应有的表现和应达到的程度。

第三, 语文教学目标的措辞必须具体明确。马杰在《准备教学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行为目标, 指的是用可观察, 可测量的外在行为表述教学目标。使用“认识”“领会”“把握”等抽象笼统的动词, 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不明确具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说出”“指出”“写出”“找出”“解释”“复述”“读准”“默写”“背诵”等行为动词, 对学习结果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可操作性强, 便于观测、测量, 应该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多加使用。

第四, 语文教学目标必须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即明确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是可观察、可测量的。

第五, 语文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目标。新课程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基本目标, 包括字 (写、读、解) , 词 (解、用) , 句 (解、仿、改) , 段 (述大意、写作用、分层次、读背默) , 篇 (述作家作品、写结构与中心、背读默等) 。这是学生学习的底线, 是无须通过特殊方式都能达到的。

总之,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 所陈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 其行为动词应该是明确具体的, 而不应该是模糊抽象的;应该用可观测、可测量的词语来陈述;应该规定都能达到要求的标准。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好的教学目标就是这样的开端。

摘要:目前, 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着指向不明、笼统模糊、缺乏梯度等误区。本文试图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与陈述方式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要分层表述, 要能反映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变化, 要措辞明确具体, 要陈述学生学习的结果, 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置误区,设计原则,目标陈述

参考文献

[1]王德俊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大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2]柳夕浪著:《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

[3]任志鸿主编:《初中新课程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四版

[4]葛庆文、汤知慧:《精编教材全解.语文》.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上一篇:食品安全与生产加工下一篇:转向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