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素材(共12篇)
教育素材 篇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76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建模是把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 在人文科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能够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 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能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
一、文学中的数学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诗和对联同数学有着种种联系, 如把数字嵌入诗、联之中, 或者有的一副联、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当你在读联吟诗时, 既提高了文学修养, 又学会了解题, 还能得到美的享受。
例如南阳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 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 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 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 真是意义深远, 结构奇巧。
又如,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曾经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 广东一位名叫伦文叙的状元, 在他的画上题了一首诗:
归来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石食。
诗人似乎只是对当时的官场和社会的贪污腐化发表了议论, 完全没有涉及到画的主题。其实, 如果我们把诗中的数字按顺序写下:1, 1, 3, 4, 5, 6, 7, 8, 在用运算关系把它们连起来, 便可以得出1+1+34+56+78=100这个等式, 将“百”字含而不漏的藏在诗中, 可谓精彩。这里还蕴含着一个数学问题, 即把一个正整数分解为若干个正整数之和, 这在数论中称之为正整数的拆分。整数分拆是数学中十分活跃的一个分支。
还有这样一首著名的回文诗《晚秋即景》:
烟霞映水碧迢迢, 暮色秋声一雁遥。
前岑落辉残照晚, 边城古树冷潇潇。
把这首诗倒过来念便成了:
潇潇冷树古城边, 晚照残辉落岑前。
遥雁一声秋色暮, 迢迢碧水映霞烟。
在数学中也有一种现象叫“回文素数”, 这种数如果把各位数码完全倒过来写, 仍然是素数。如13和31, 17和71, 113和311, 347和743, 769和967等都是回文素数。此外, 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等都非常喜爱和擅长数学。可见文学和数学可以“相映成趣”。
二、艺术中的数学
音乐与数学的联系相当悠久。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可以说是音乐理论的一位始祖, 他阐明了单弦的调和乐音与单弦弦长之间的关系;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有一部著作名为《音乐概论》;天文学家开普勒从音乐与行星运动之间寻找对应关系;而莱布尼兹更直接地把音乐与数学联系起来, 这也是后来出现的用数学结构分析音乐的一位思想先驱;杰出的数学家欧拉对铃的声音的研究导出了复杂的四阶偏微分方程。他还在18世纪30年代创立了一种新的音乐理论, 出版了一部叫作《建立在确切的谐振原理基础上的音乐理论的新颖研究》的著作。此外, 泰勒、拉格朗日、约翰伯努利、傅立叶、亥姆霍兹、薛定谔等著名的科学家都研究过音乐。很多人对音乐的爱好保持了终生。
绘画艺术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是有目共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 而且是著名的数学家。如何在画布上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三维景象, 这是个困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一大难题。达·芬奇找到了一套全新的数学透视理论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全新的绘画风格。
雕刻具有一种简洁质朴的美。不管是什么样的雕塑, 其制造工艺都涉及到数学原理。维、空间、重心、对称、几何对象和补集都是在雕塑家进行创作时起作用的数学概念。空间思维在雕塑家的工作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例如,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古希腊艺术家米隆的《掷铁饼者》的重心都在雕塑品内部。达芬奇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先经过数学分析然后进行创作的。R·P·弗格森运用传统雕塑、计算机和数学方程创造出了像《野球》和《带有十字形帽和向量场的克莱茵瓶》这样的作品。因此发现数学模型可以兼用作艺术模型, 就不令人奇怪了。雕刻的图像结构是稳定的、静态的, 能够给人以宁静之美。正如精炼的数学形式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一样。
建筑、装饰设计与几何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千百年来, 数学已成为设计和构图的基本工具。它既是建筑设计的规划方法, 也是减少试验、消除技术差错的手段。埃及、墨西哥和犹加敦金字塔构造中石头的形状、大小、重量、排列等计算工作, 需要依靠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面积、体积以及估算等数学知识;秘鲁麦加皮克楚高原图案的整齐和均匀, 没有几何学知识的规划是不可能达到的。从古至今, 建筑师们不断研究数学、力学原理和不同材料所能支持的构造, 终于使自己能够自由地创作出充满想象力的设计。
三、数学与哲学
再例如, 在对待无限的观点问题上, 自古以来就有两大哲学流派, 一派持实无限观点, 另一派持潜无限观点。在数学家的行列中, 毕达哥拉斯、牛顿、莱布尼兹、康托尔、罗素、希尔伯特等都坚持实无限, 柯西、魏尔斯特拉斯、克罗内克、布劳威尔、庞加莱等都坚持潜无限。这两种观点像是一个矛盾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初等数学是关于有限的科学, 高等数学则以无限为研究对象。希尔伯特曾经说:从来就没有任何问题像无限那样, 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感情;没有任何观念能像无限那样, 曾如此卓有成效地鼓励着人们的理智;也没有任何概念像无限那样, 是如此迫切地需要加以澄清。在数学史上曾有过三次危机, 而这三次危机都与无限的概念以及人们对无限的理解有关。实际上, 数学是一种从具象中产生抽象的科学, 其中就包含了通过有限把握无限的这种认识成分。
四、经济中的数学
数学也是经济学的重要工具。数学与经济学真正联系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1838年, 数学家拉普拉斯和泊松的学生古诺发表了一本名为《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的经济学著作。198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德布罗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著作《价值理论, 经济均衡的一种公理化分析》, 标志着运用数学公理化方法的数学经济学的诞生。埃奇沃思用抽象的数学来刻画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 他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叫做《数学心理学》。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而他是以数学家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研究的, 他曾出版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一本数学著作《概率论》。
经济学讨论“最优化”问题, 对经济学来说, 更重要的不是各自的最优, 而是相互间的对策。利用一系列新的数学工具, 如凸集理论、不动点理论等, 形成了在经济学中一系列与微分学不同的数学方法。
为了刻画不同的经济模型, 需要涉及到更多的数学概念。现代经济学发展已经几乎囊括所有数学领域, 从而经典的数学分析工具、微分拓扑、代数拓扑、偏微分方程等等都能用得上。使得数学与经济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 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大学生人文素养中, 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追寻历史足迹, 传承数学文化, 激发创新的个性精神。使得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自然的语言成为人的一种修养。数学提供的不只是精确性和逻辑性, 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模式, 而是各种思维的艺术。大学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 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其数学教育的价值首先应当从人的发展方向去衡量。因此, 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让数学课堂闪耀人文之光, 让这种人文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6-8.
[2]贾晓峰等.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与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改革[J].工科数学, 2000 (2) :79-82.
[3]洪永成, 李晓彬.搞好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4 (3) :64-67.
教育素材 篇2
教育类
【现象一】
上大学值不值?“读书无用”引争议
9月1日,是许多高校开学的日子。在大一新生们开始忙着迎接大学生活时,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却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子。父母原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读完小学后,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觉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赚钱,父母便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全款买了一套房和一个小铺面,靠着这个铺面做着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父亲反对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去年,玲玲考上了三本。但她觉得成绩不理想,就决定复读。与父亲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谈判”之后,她征得了父亲的同意。
复读一年,她终于考上了自己满意的成都某高校本科,却再次遭到父亲的反对。父亲是这样认为的:大学4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4年至少可赚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拿去做首付买房子,或者开个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而玲玲却认为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读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观点一】
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弗朗西斯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通常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通过读书和学习获得的。现在由于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目光短浅的人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其实不然,读书的确可以改变命运,这不只是让一些贫困者改变窘困的现状,更能开阔一个人的眼界,提升一个人的素质,锻炼一个人的能力,是对一个人整体的提高,这比单纯的“有钱”更重要。认真读书、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真的可以成为更有力量的人。
【观点二】
读书完善自我玲玲说:“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这说明这个19岁的女孩已经知道,读书不只是获取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化、功利化意识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脑海中,一切东西都得用金钱衡量,就连读书也要考虑化不划算,这就使读书带上了很强的功利性。其实,读书归根结底是为了完善自我,人除了物质,还需要精神。【评论】
父亲拒绝女儿上大学,谁最该反思?
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然有钱供她读书,但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这条新闻引起了广泛争论。昨日,一万多名网友在参与大成网专题调查投票时,七成网友均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55名热心市民则打进热线表示,不读大学肯定会遗憾,如果玲玲父亲仍然拒绝,他们愿意资助玲玲读书。(9月2日《成都商报》)父亲的态度明显是新时期“读书无用论”的折射,单纯从投资的角度看不能说父亲没有道理。许多人读大学,使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穷困潦倒。这倒不说,一个大学下来,就不了业,干不了事,又回到了“原点”,应验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古话,经济的投资也得不到快捷的回报,似乎“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以说,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无疑也就使“读书无用论”越发有了市场。
读书真的无用吗?其实这是个伪命题。读书肯定是有用的,道理很浅显,几乎不值一辩。且不说古人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就是今人的“合格公民”之需也当读书。更有“修齐治平” 1
2014届高三议论文写作专题作文素材之文化类的远大理想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回报,不仅仅是用金钱来衡量,还需从安身立命综合素养等方面来考量。
七成网友反对读大学的注脚是:“上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这观点也并没彻底否定读大学。是的,不读大学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自学成才,但就知识点积累而言,走的歪路至少会更多。真正的发展,还是要多读书。读了大学,就会有个新的高度,就会有了更多的资质条件,无论是“敲门砖”还是“入门票”,都会有个很好的起点。
其实读大学是有用的,父亲的眼光很短浅,不客气地说还有点太功利太自私。其实教育投资的回报远远大于经济的回报,从人生角度考量,是“一本万利”的投资。父亲不能舍不得钱,说什么“可明明知道她(的选择)是错的,却还要去支持她,这点我做不到。”“书读得越多的人越迂腐,连基本生活自理都不会了。”这些观点都是很偏执的。
面对父亲的拒绝和七成网友的反对,最该反思的是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本人。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要更加接地气,要让大学毕业生变成香饽饽,让人看到可观的“回报”。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奋发图强,刻苦学习,挽回自身形象。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光用于打游戏谈恋爱。逃课享乐成风,挂科成为家常便饭,考试就舞弊,一学期下来课本几乎没翻开过。大学成了走过场,混张文凭出社会。我想,当这一切得到了改观,逆袭了旧有形象,像父亲的“读书无用论”就没有了市场。
【现象二】
犀利标语:不是高富帅,就滚去学习!
每个备战高考的高三班级可能都悬挂过励志标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等老生常谈似乎已经过时,如今出现了很多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不学习的女人只有两个下场:逛不完的菜市场,传不完的地摊货。不学习的男人只有两个下场:穿不完的阿迪吊丝,捡不完的破瓶烂罐。”等不走寻常路的标语。而四川内江一所中学的某高三班级则把论语和网络流行语相结合,打出了自己班另类冲刺标语:“五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据了解,该标语是一位同学提出后,经过全班公选后悬挂的。公选程序的进行,让该班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表示赞成”。而该校政教处主人表示,尽管“高富帅”价值观并不可取,“滚去学习”的“滚”字又颇为犀利,但会尊重每个班的班级文化。他还提到,在这个信息网络化时代,学生们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较多,网络用语相对而言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用网络用语来做冲刺标语也无可厚非,“教育业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给予学生们相对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观点一】
情感宣泄
高考临近,学生会顿觉压力,带有“高富帅”等字眼的标语本身也是一种情绪宣泄,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平衡。另外,古代诗词、名人语录等励志标语在学生们那里已经出现审美疲劳。确切地说已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喧嚣的网络时代,他们需要更具个性化、更出彩的标语,以激励自己或调侃自己。将成为高富帅作为高考目的并无“原罪”,也不低劣,不必给予过渡解读和阐释。一群刚刚向社会睁开好奇眼睛的年轻人,他们为各自人生的幸福美好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来一点“口味有点重”却无伤大雅的“调侃”式激励和娱乐的“花絮”,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年轻的时候,“奋斗”终究比没有奋斗过要值得怀念,“功利”或“势利”色彩的“花絮”,无损它的价值,只是青春的一种年轮。
【观点二】
期待公平
在流行拼爹的年代,对平民子弟来讲,班级挂出如此犀利标语也是实话实说,折射出对社会不公的焦虑心态,不失励志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仍然是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平竞争规则。这种“一刀切”的招生模式固然容易扼杀特殊人才,但是在当前的制度语境下,越是“一刀切”的政策,权力介入的空间越小。在目前的国情下,高考是必须的,而且是相对公正的人才选拔办法,也是亿万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完善当前的高考制度,规范高考自主招生制度,清理升学加分政策,并把高考招生程序和信息放到阳光下曝晒,让权力魔力失效。
2014届高三议论文写作专题作文素材之文化类
让高考更加体现教育公平,让平民子弟拭目以待,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否则,如果高考制度不公,即便屌丝考生都“滚”去学习,也拼不过高富帅特别是管二代、富二代。
【评论】
“滚去学习”励志背后的教育悲情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记者获悉,该标语是在一位同学提出后,经过全班公选后悬挂的。公选程序的进行,让该班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表示赞成”。
急剧的社会变迁,在励志标语上留下厚重的时代印记。不论是“不努力当屌丝”,还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抑或是“滚去学习”,都异曲同工地说明: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渴望“出人头地”;然而,对于无数渴望“争上游”的社会底层来说,高考这条狭小逼仄的“独木桥”,依然是改变命运的路径。
作为一个身份界定的词汇,“高富帅”揭示了有钱人在日常生活和婚恋市场上的抢手地位。当一个社会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标准的时候,缺少优越家庭背景和现实物质财富的“屌丝”就成为失败者。当先天的“高富帅”可遇不可求,通过后天的努力摆脱“屌丝”的命运便具备了励志意义。
社会流动藩篱越树越高,通过高考寻找一种人生突破的可能,成为寒门子弟最大的希望所在。与早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自信与豪迈相比,“滚去学习”多了一份决绝与艰辛。为了在未来拥有一条光明大道,学生们不惜矮化自己、鞭笞自己,逼迫自己“往死里学”,成为一种悲壮得近乎残酷的励志。
“滚去学习”的潜台词,是通过高考“飞上枝头变凤凰”,与社会底层拉开距离。换言之,“滚去学习”的动力是追求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不是追求更为丰盈的精神世界。过于关注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发育与建设,是对励志的片面化解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可是,现实却令人无奈,明知道功利化教育不可取,却又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教育流水线上。“滚去学习”的现实与庸俗,不过是阶层固化的产物。倘若社会流动的路径多元,又有多少孩子愿意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绝尘狼奔?
“滚去学习”的励志标语,是高中生价值观的外部投影。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能够走出认知误区,但是,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向上流动的渠道。只有这样,才拥有改变他们观念的更多的机会。
课堂笔记,手写还是拍照?
新学期开始,同学们又回归了课堂。不过,有人发现如今的大学课堂出现了一道“新风景”——课堂笔记“升级”了,同学们不再担心记不下这么多的内容了,而是用手机拍照代替了纸笔记录。
曾有记者采访武汉某大学的学生和老师,有学生说:“手写有点麻烦,直接拍下来很方便。”不过他也表示,虽然拍下来,但一时半会不会去看,一般都是快考试复习的时候,才会把照片翻出来看。另一位同学则觉得,课堂上拍照很方便,但回寝室之后就头大了,根本懒得整理,最后啥也没干。有时直接找老师拷贝一份PPT可见,也很省事。并且,拍照会影响听课的注意力,思维会被打断。
被采访的老师反而不介意,表示拍照做笔记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关掉快门的“咔咔”声,关掉闪光灯,不影响课堂秩序就行。因为现在都是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内容很多,由于版权问题,也不是每位老师都愿意让学生拷贝。拍照之后回去再整理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个科技时代,课堂笔记也“与时俱进”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现象三】
大学课堂的手机“拍拍族”
“同学们,现在我正在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请大家务必记下来!”老师话音未落,“咔嚓”“咔嚓”一声声清脆的快门声便随之响起。“大家倒是挺会利用先进工具的,时代在进步,学习习惯也在改变啊!”面对此情此景,老师无奈地给自己找着借口。
2014届高三议论文写作专题作文素材之文化类
而原本安静的课堂,伴随着“拍客一族”频频打开的闪光灯,课堂犹如新闻发布会现场那样热闹起来。
【评论一】
课堂笔记:效果好才是真的好!
用手机拍照、录音来代替笔记,这种情况的出现,学生有他们的苦衷:高科技进入课堂,特别是在大学校园,老师在课堂上有时会播放上百张ppt,手抄笔记根本记不下来,而且“立体笔记” 的复习效果比传统笔记要好。
这种做法值得理解,但相比传统的笔记,使用高科技设备记笔记会使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会被电子设备分散,而笔记的主要功能,一是帮助理解和消化知识,二是为了方便复习。如果一味的记录而不去理解课堂的内容,就好比一个学生用ipad对整个课堂进行录像,即便他能最大限度的还原课堂现场,但他作用无异于一台摄影机,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个教室上课,不如老师直接录个讲课视频发到每个同学的邮箱来得高效、便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学生记下了多少知识,而是弄懂了多少知识。而学生弄懂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他拍了多少张课堂照片,录了几个小时的音,而在于他真正领悟了多少内容。换句话说,如果学生真的把老师课堂上的知识都弄懂了、掌握了,记不记笔记、怎样记笔记,其实关系不大。
因此,不管用手机、平板电脑拍照录音这种高科技的“立体笔记”也好,还是用笔抄写种类传统的“单一笔记”也罢,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掌握得更多,因此,不管使用何种笔记,只要把握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这一前提,其他的都无关紧要。毕竟,效果好才是真的好。【评论二】
别让课堂笔记成绝迹
优秀的课堂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解课堂知识,掌握学科重点,也方便以后的复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以前,上课时,老师也会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以此来检验学生上课是否认真,对知识点是否理解。由此可见,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作用不可小视。但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科技走进课堂,老师上课用ppt课件,学生也是用手机拍照、录音来代替笔记。课堂笔记淡出课堂无疑与互联网催生的新式教学方式息息相关。课堂笔记升级成“机记”,有一定优势。电子设备的声音、影像等功能可以弥补以前仅靠笔头记录的缺陷,帮助学生课后学习,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与传统笔记相比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在课堂上,电子设备的操作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习思维;二是电子设备带进课堂,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三是减少了学生书写汉字的机会,让不利于汉字书写的发展。四是每一个学生经济状况有差距,一部分同学“机记”,另一部分同学“手记”,不利于统一课堂节奏。
“书非借不能读也。”学生在课堂上图一时之便,用电子设备记课堂知识,可是在课后在电子产品上复习与笔记本上进行复习取得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此外,我们还要看到,现在的人们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倘若还准许学生用“机记”取代课堂笔记,无疑是推波助澜,让学生养成离不开电子产品的习惯。
在乡土素材中开展美术教育 篇3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乡土素材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74-01
乡土美术教育素材就在身边
镜头一:教师播放越剧后问:“孩子们,这是什么戏,好听吗?”孩子们摇摇头,有的甚至捂住耳朵:“一点也不好听,我会唱《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
在欣赏PPT中的越剧脸谱时,学生说:“难看死了,像鬼一样,我喜欢画喜羊羊”……大家哄堂大笑!
镜头二:教研组长周老师问:“大家知道花朝节吗?有哪些民俗?”王老师说:“花朝节,我怎么不知道呀?我都不知道,更别说孩子们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清楚自己“家”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文化传承,轻视本土文化,总觉得本土文化落后、老土。本土文化受到冷落和排斥,也缺少了对它的教育力度,这是我们采撷到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镜头。
为此我们的美术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喜欢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和创造美,感受生活快乐,得到自我满足;乐于发现周围生活中风景、古建筑、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等美的事物的特征,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欣赏美,萌发爱生活、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传授一些粗浅的美术知识,获得和积累进行各种美术活动的操作和审美经验,并渗透到各领域、游戏活动以及一日生活中,努力把美术知识与各科知识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扎根乡土精选乡土美术内容
乡土美术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虽没有任何规则的约束,但并不是每一种乡土资源都适合拿来给孩子们,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对大量的本土美术资源进行分析和筛选,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我们尽可能做到选材巧妙并“扎根乡土”,具体如下:
结识老家当。一只青花瓷盘、一枚铜钱、一块印糕版……这些老家当的造型、装饰和技艺彰显着民族的智慧和艺术匠心,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当孩子们把家里的宝贝拿到学生园时,课堂俨然成为一个小小博物馆,通过鉴宝、赏宝和画宝等活动,更直接和深刻地结识了藏在家中的一些民间艺术品。
寻根乡间行。笑容憨厚的石佛、古色古香的民居、造型多样的戏台……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地方,是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形式;取之方便的泥巴、稻草等自然材料,也是丰富学生美术活动的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过把节日瘾。我们利用逢年过节“看社戏”、“舞龙舞狮活动”、“扦大网抠鱼”等教育资源,并设计蜡笔画“抠鱼哉”、手工“舞龙舞狮真热闹”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气氛中,既接受了科学、文化、审美教育,又获得了最生动和最值得记忆的经验,民俗文化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中。
生活翻版乐。我们以学生熟悉的玩具、食物为主题,设计了“泥工:冰糖葫芦”;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了“油画棒:大公鸡”等活动,这些内容来源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毫无障碍地创作出稚嫩、淳朴和超乎想象的作品。
多途径发掘乡土美术教育魅力
引导孩子学会欣赏。欣赏吴冠中的《江南民居》时,教师请孩子闭上眼睛并把自己假想为画中人物后问:“黑屋顶、白房子、灰墙,看到了家乡的老房子,感觉怎么样?”文文说:“我感觉很亲切,回家了”;芳芳说:“我的周围都是柳树,听到了鸟叫声”;强强说:“这里有水、有田、有桥,好美哦”……通过这样的感受,孩子可以对作品所蕴含的意义有所理解。
现在的美术教育没有足够重视美术欣赏教育。缺了就要补,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被学生理解和表现的中外优秀作品,例如梵高的《向日葵》,米勒的《拾穗者》等。我们认为:儿童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让孩子从小就接触经典,学会与大师直接对话,说出心中的所思所想所见,使情感得到充分释放和升华!
挪移资源经典再现。我们顺应园舍台门建筑设计的思想和美学理念和风格,将修旧的改建环境作为基调,将园舍劣势转化为优势,挖掘和提炼了“桥文化”、“酒文化”、“名人文化”、“石文化”、“戏曲文化”等元素,使学生园无论在何处都是一幅经典古越文化的图画。
将园外的大府邸台门“挪移”到园内台门上,并配上扇形皮影戏曲人物,这不仅让我们的台门和墙面更富有美感,而且可随时进行现场参观或写生。
这样的做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频繁外出写生“老台门”的尴尬局面,更建构起一个开放的乡土美术特色课程环境,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建立“物尽其用”低碳理念,把目光从以往关注漂亮昂贵的美术材料转向关注身边最省钱的自然材料。
我们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搜集一切可利用的乡土材料。例如用烂泥巴和种子制作“泥巴饼”;用落叶拼画“有趣的动物”;用藕、胡萝卜、青椒的横切面拓印“背心”……这不仅实现材料收集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更降低教育成本,减轻学生园和家庭的负担。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表达生活的另一种语言。家乡的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成为了学生园重要而有特色的教育内容。
教育素材 篇4
一、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同时:大学生的总体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行为水准,符合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要求,但其道德价值取向的层次性与多维性比较明显,呈现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待加强。[3]鉴于以上情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对其进行理想人格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的适切性
(一)真切感人的榜样是极佳的教育载体
感动中国人物“在他们身上,国人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4], 他们“都是善的集大成者,他们高尚的品质,表现了坚韧的道德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道德震撼力”[5]。以这些人物为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载体,带给学生的是深刻地心灵洗礼。
(二)“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与理想人格教育内容相匹配
理想人格是人们追求的人格典范。“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所体现出的崇高人格,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进行挖掘、整理,与理想人格教育接轨,教育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开展理想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组织开展“感动中国”主题活动,丰富理想人格教育内容
我们“让他们在参与中获益,在娱乐中感受,在生活中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3]。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品德认识,开展主题活动给学生一种正确认识,认识越全面、深刻、正确,越助于转化为信念及行为。组织主题活动认识感动中国人物人格魅力,是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探索进行理想人格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二)建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评价体系构建,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是一种对评价对象的量化。建构适应当前形势的新的大学生人格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克服、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促使他们在思想意识、行为合理化的同时,形成更高层次的信念、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格境界,形成高尚、完善的人格。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进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这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基础,只有培养他们自主评价、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1]使他们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努力实现“慎独”,塑造理想人格。
注释
1[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第181页, 第182页
2[2]李婷婷.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第32页
3[3]金鑫,张耀灿.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第14页, 第16页
4[4]鲁宁.沉甸甸的“感动中国”感动你了吗[N].东方早报,2008-2-18﹙B06﹚
教育的事实论据素材 篇5
【分析】幽默,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育情境,它让本来难堪的批评变得友好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幽默传达了监督对学生的尊长和信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幽默的老师不仅不认为学生的过错行为是出自恶劣的动机,有时还假设动机是善良的,这种“文过饰非”的假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能激发起学生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
★ 议论文范文事实论据
★ 自信的论据素材精选
★ 信念话题论据素材
★ 议论文论据素材:智慧
★ 高考写作论据:自省
教育素材 篇6
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生活,才能将切身的体验入脑入心,珍藏永远,这种体验对他的成长与发展会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经历教育作为一种大德育观,符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让德育回归生活,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抓住个体经历实施经历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就其个性而言,发生在学生个体中的经历也是千差万别的,一种特殊经历可能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此,教育工作者决不能忽视学生个体经历,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捕捉学生真实的直接经历,从中获取珍贵的教育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否则,就容易丢掉身边鲜活的教育素材而不用,误入冥思苦想、刻意为学生设计教育活动的歧途。调查研究表明,有严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多发生在单亲家庭、经商家庭、无业家庭和贵族家庭之中。如果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尽早地洞察影响学生的各种因素,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的个性经历,进行梳理、升华,使之成为教育的鲜活素材,那么就能够从学生不同的经历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解开他们的心结,利用他们的特殊经历,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这样,将会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真情实感,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例如,我校三年级的一名学生,父亲得病瘫痪在床,母亲无业,家庭贫困使他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班主任知道后,主动找他谈心,并组织学生组成爱心小组,共同帮助他,使他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坚强了生活的意志。整个三年级的学生也因这种用特殊的经历,变得团结而有爱心。
二、开发生活隐形经历,实施经历教育
做生活的有心人,除了要善于捕捉学生个体经历外,还要善于发掘生活中隐性教育素材。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德育,事事见功德,只不过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具有随意性、细微性和重复性,所以才会使学生不以为然,没有了情感体验。例如,有些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可以说是风雨不误,父母爱子情怀至深至切,可反过来看孩子呢?他们中大多数似乎对别人的关爱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爱己爱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开发生活中隐性经历,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隐性经历,通过组织和设计,使这些隐性素材显性化,成为开展经历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利用学生挫折经历,实施经历教育
巧将生活素材变为写作素材 篇7
一.组合式处理
组合式处理形式多样:一是时间组合, 即把发生时间相隔较久的事放到一起;二是人物组合, 即把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三是事件组合, 即把没有关联的事联系在一起;等等。
如一学生在三篇随笔中分别写到了这样三个素材:⑴父亲的电瓶车车胎被路上的玻璃碎渣扎破;⑵上了高中, 学校离家远, 为了安全, 父亲决定骑车接送我。⑶弟弟把玻璃瓶随手扔在路上。这几件事, 很难单独成文, 即便成文内容也很平淡单薄。笔者引导学生将这几则材料组合起来, 改写成了这样一件事:中午, 父亲送我上学, 在路上电瓶车车胎被玻璃碎渣扎破;修车师傅拔出车胎上的玻璃碎片, 随手扔到路上, 父亲仔细找了好—会儿, 把那块玻璃碎片又拾了起来, 放进上衣口袋。看, 把这几则材料组合、充实后, 事件便有了意义, 也显得感人了。这种组合素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作文的谋篇布局。在积累的大量的生活素材中, 选其所需为我所用, 组合式处理必不可少。
二.添加式处理
如果生活素材只是事件过程, 我们可以给它添加背景, 这样一来, 文章就会显得充实、感人。例如, 有学生写《我的邻居》这篇作文, 写“我”和父母回家时, 看见邻居王奶奶正在给“我”家的花浇水。这则材料体现了邻里之间的真情互助、和谐友善, 但学生只是叙述了耳闻目睹的事情过程, 情节平淡, 不能感染读者。经过笔者引导, 学生给这件事添加了这样的背景:当时正是暑假, 虽然天气十分炎热, 但我和父母还是出去旅游了十天, 王奶奶担心我家的花会枯死, 天天傍晚给花浇水。还回忆了去年王奶奶家的小狗跑到“我”家花坛乱踩踏花, 被父亲看见, 他气上心头, 从地上捡起拖鞋就砸, 结果把小狗砸伤, 为这事两家还发生过不愉快。这样的添加不但不失真实, 反而大大地提升了素材的价值, 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了, 同时也使文章有了波澜。作文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但不能脱离生活。适当地加工素材是提升作文质量的突破之处。
三.细节式处理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很多时候, 学生作文的细节描写还不到位, 以致缺乏表现力。有一学生在随笔中写到了这样的一个真实素材:打扫卫生时, 手上不小心弄了个刺, 疼死了, 可我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还是妈妈细心, 她帮我挑出了刺。文章主要是描写妈妈的细心, 但在细节上处理还不够。笔者指导学生继续充实了这些内容:妈妈的细心是通过挑刺体现的, 要用微妙的描写感染人。后来学生改成了这样:“……妈妈让爸爸紧紧捏住我手指的两侧, 她看准刺的部位, 沿着刺的周围拨开皮层, 露出藏在肉里的刺儿。妈妈小心翼翼地一针一针地挑, 一针一针地拨, 刺终于露出了头, 妈妈手上的汗也露出了头。她用针尖朝上拨一次, 我便咬一次牙, 眉头拧成了疙瘩……。”亲身经历的生活素材, 通过这种细节式的处理, 描写将生动感人。
四.深化式处理
很多学生写到的生活素材, 常常只是事态发展中的某一阶段或过程, 如实写进文章中, 大多挖掘不够, 过于肤浅。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往下深入。如有篇题为《我是一个大傻瓜》的文章, 内容梗概是:别人都叫我傻瓜。一次店主多找了一百元, 我返身还给了他, 当我出店时, 听到顾客说我傻。在路上, 只要遇到乞丐, 我就会把身上的钱都给他, 同学们都说我傻。我后悔了, 决定以后要学聪明些。一次坐车, 见车上有个座位, 就连忙挤过去, 想当一回“聪明人”, 不料却坐在了一块口香糖上, 被旁边一位姑娘当“傻瓜”笑了一顿。此文生动有趣, 但实写到这里, 文章显得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经过笔者引导、启发, 学生延伸了这样一个结局:走下车, 我想到了一些事情, 那店里的顾客, 那围拢上来的同学, 那大笑的姑娘, 难道他们才算聪明?我真的是傻吗?唉, 人为什么要扭曲自己纯真的本性, 去获得些许“好处”, 甚至伤害他人图得几丝“快慰”呢?我并不傻, 想到这, 我轻松多了。这样主题就深刻了, 表现出对生活的内省与感悟, 表现出对美的积极追求。对审美价值取向的矫正, 使这件小事有了积极的意义, 文章也就不再小气浅俗了。学生的许多作文, 虽然素材来自生活, 但不懂得如何处理才会提升作文的价值。这就需要实实在在的引导, 特别是那些大众化的素材, 常写的素材, 更要帮助学生“深入一层”, 在深入中有所创新。
采用什么方法去处理生活素材, 只是一个技巧, 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领会到:作文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但不能脱离生活。适当地加工素材是提升作文质量的突破口。
摘要:高中生具备了一定量的生活素材, 但往往缺乏将这些素材进行思维加工, 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的能力。如何巧将生活素材变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教育素材 篇8
关键词:动态,形象,体验,深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有不同的发展.但各地教师的文化程度、人文环境、教育条件、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前知识储备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在使用这套能为广大教师提供经典情境、话题、线索和典型案例却又受篇幅限制的统一的教材时, 就要求教师必须好好读懂教学素材, 充分结合教学的实际, 利用素材并合理地创造、开发、完整素材, 使之成为最合适的教材, 在教学中将静态的素材转化为动态的学习活动,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另外, 要深究教材, 挖掘练习题中的教学功能, 使习题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显示,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实效.
一、静态教材动态化, 提升课堂实效
课本素材的情境创设、问题探究都是经典范例, 但教材中的内容多数是以静态的、形式化的“学术形态”呈现出来, 有很强的概括性,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呈现过多的探究过程课本素材的编排,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建构是比较困难的把静态的素材转化为更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实际的, 且又能促进学生思考的、动态的学习活动, 这样既能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究经历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又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抽象知识形象化, 提升课堂实效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我听说了, 然后又忘记了;我看到了, 于是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 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做, 才能有所思, 才能有所感, 直至有所知.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养殖场》课程要求要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所体现出的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这个要求对文字功底不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 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是比较难理解之间的关系的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理解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之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请你当一名小小饲养员, 为三种小动物分食物用圈的形式表示你给每种动物的食物分量.例如:
学生画好后说说这样画的理由.这样的练习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同时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些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形象化, 让学生进一步具体直观地理解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又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回收废品”一课, 这节课的加减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容易, 而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抽象比多比少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运用直观的线段图示能帮助学生轻松建立清晰的数量关系.
我是这样做的:理解比小林多3个.画一条线段表示小林的数量, 请学生思考:小红的线段怎么画?画多长?接着请学生当指挥, 我当声控机器人.开始画, 画到和小林同样多的时候我停了下来, 问:“画到这里可以吗?”学生马上反驳:“不行, 现在没有多.”追问:“没有多, 是要比谁多?它们现在怎么样?”“同样多, 还要接着画才能多.”我装作恍然大悟:“哦, 要在同样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才能比小林多.”
一组简单的线段, 将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清楚地显示在学生面前, 无需老师过多的讲解, 学生轻松理解、掌握.
三、习题深究, 提升课堂实效
课本素材是一个团队多年研究的心血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中介, 是教师借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载体.每幅插图、每道习题都具有特定的教育功能, 蕴涵着某些数学思想方法与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深究教材, 挖掘练习题中的教学功能, 使习题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显示, 让课堂教学更加实效.
例如, 一年级上册第76页练习四的第二题:
算一算, 说一说.
当学生正确完成题目,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在孩子们理解了“为什么”之后, 我在黑板上写下“8+9=17, 32+65=97, 1000+2000=3000”并提出问题:根据你们的观察, 不计算, 你能知道9+8=?65+32=?2000+1000=?学生很快就根据“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这个性质 (其实这就是四年级所学的加法交换律) 算出结果.我并不满足让孩子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层面上.“你能自己编出几组这样的式子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此这般深究教材, 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为学生创造更多思维的训练机会, 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教育素材 篇9
每个人行走在人生路上, 总会见到无数风光, 自然的, 社会的, 历史的, 人生的, 心灵的, 思想的, 文化的, 不计其数, 耳闻目见便心有所感, 积存心怀, 储存记忆。一个人心智的活泛以及灵动, 就在于对“人和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而在学校语文学习中, 学生与社会生活存在隔膜, 传统的作文教学与生活绝缘, 太多“应试文体”的圈禁, 让学生放弃了自己生动活泼的真实感受, 甚至于有意无意间斩杀了自己的诗意感怀和生命畅想, 这无疑是一大弊病。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立足现实, 盘活生活体验。盘活生活体验即寻找与学生的心理相通的东西, 与学生的心理对接, 只有体验过的素材, 内化为自己的血肉, 才能成为学生运用自如的作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这是一条基本的写作理论。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理所当然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的出发点是联系生活, 反映生活。根本目的是通过写作去思考生活问题, 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生命的历程短, 经验少, 一些认识和看法多来自生活经验的转达, 例如读书时了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听闻中了解的一些重大社会新闻。除此之外, 他们了解社会的渠道是短暂的经历, 存于记忆中的生活点滴, 以及对生活的虚拟和假设包括构想, 所以学生作文缺少对生活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视听, 引领学生形成批判意识和超越精神, 追寻生活的意义, 学会用作文表达干预生活, 参与讨论, 表情达意。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写作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和熟悉的领域, 一个自然现象, 一件细微小事, 一个浅浅的微笑, 一丝淡淡的心绪, 都可能拨动过你的心弦, 诱发过你的思考, 不仅丰富了你的知识, 也教你认识了生活, 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教会学生观照自我, 找寻独有的体验。对于一个现象, 我总是要求学生从自身生命特征出发, 从多方面出发, 从多方面去认识, 得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作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比如有的学生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 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学生来说, 就是一份独特的生活体验。有的学生父母双双下岗, 有的经历过父母离异, 有的体验过转学的无奈, 更有登山的快乐、受助于人的感激、帮助别人的欣慰……也许由于缺少思考、缺少有意的加工, 它们还比较粗疏肤浅, 但这些东西是学生写作中最宝贵的个性化财富。以此为基础适当扩展深化, 充分思考, 用较短的时间, 就可以构建起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关注他人, 挖掘特有的动情点。文贵真, 情贵切, 生活中总有令自己感动的东西, 抓住三五个人物, 广泛收集材料, 深入阅读领悟, 形成对人物深入透彻的理解, 就可以应对许多考题。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个性化素材的积累需要语言、思想、材料一起抓。其实中学生写作最缺的不是材料, 而是思想, 是对生活的认识。不要仅把人物看作实例, 只记三两件“事”;要全面了解人物一生的经历及思想, 将一个人物作为一个生命现象完整地了解认识。了解他的出身、求学、奋斗进取的经过, 了解他的成功和失败, 了解他的欢欣与困惑, 特别是他对生命及社会规律的认识。不光要知道他们一生做了什么, 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做, 支撑他们的信念是什么。对于同一人物, 可以对其不同的行为作出合情合理的诠释。比如美国总统华盛顿的事迹, 我们可以用他主动卸任这一事件来应对不同的话题。
例一:读书, 可以让你获得沉稳;读水, 可以让你获得灵动;读人, 可以让你获得境界的提升, 灵魂的升华。
面对争权夺势, 眷恋权势的现实, 还是让我们读一读华盛顿吧。作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他有威望也有能力连任总统职务, 然而面对权势的诱惑, 他却毅然选择了卸任, 他自我剖析说:“我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 经验匮乏, 从而促使我怀疑自己是否胜任, 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是如此。”多么坦荡的胸怀, 多么高尚的境界。他不留恋令人羡慕的总统职位, 而是选择了主动让贤。争权夺势的人们, 看看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吧。他不仅能够让你有坦然的心境, 更能让你赢得人们的尊重。
例二:华盛顿拥有自知之明, 连任两届总统后, 他毅然选择了主动卸任。他不羡慕总统的宝座, 而是清醒地认识了自己的能力, 知道自己无论才智和经验都比不上亚当斯。这一卸任, 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崇拜, 而且为美国政坛民主树立了良好的先例。然而当美法关系紧张时, 他却响应祖国的召唤, 毅然束装出发,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 自己的威信胜过千军万马。正是凭着这一睿智的举动, 他成功地化解了国家危机。
华盛顿的引退与出山, 正是一个人正确地估量自己能力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 华盛顿才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到了极致。
高考的作文题目是要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 定然不会生僻, 一定是人生要面对的问题, 那就一定是选取的材料中人物也面对过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材料积累, 学会从不同角度选取使用, 我们的个性化素材库就具有了广泛的适用性。再加上多年常规学习积累的各种材料, 点面接合, 写作素材就不成问题了。
教育素材 篇10
其实, 品德课的教学素材无处不在, 社会、学校、家庭、班级, 甚至是在课堂上, 只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 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会, 都能从中寻找到一些非常好的素材。一名品德教师, 就要有这样的素材积累意识和合理使用素材的能力, 方可使自己的课堂对话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一、火眼金睛, 妙捕课堂生成
课堂, 是一个时常会迸发出智慧火花的场所。作为教师,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抓住课堂中随时生成的细节, 将其作为一个好素材生发、扩大, 从而形成课堂中师生对话的一个“亮点”。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漫话邮政》
课中, 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或家人享受过的邮政服务。
生1:我妈妈在网上购买了衣服, 快递没过几天就到了, 而且一件不少。
师:邮政的快递叫EMS, 它不仅速度快, 而且非常可靠, 物品不容易丢失哦!
生2:我舅舅在日本工作, 妈妈经常给他寄包裹, 最近又给他寄去了一些过冬的衣服。
师:通过邮政传递给舅舅的是一份温暖啊!
生3:我妈妈为了让我多增加点课外阅读, 到邮局给我订了《儿童文学》。
师:邮政, 把知识也传递给我们了。
生4:去年我的文章发表了, 杂志社寄来一张稿费单, 我只要到指定的邮局去领就可以了。
师:祝贺你哦!那收到稿费单的心情怎么样?
生4:高兴得不得了, 翻来覆去看了又看。
师:看来这张稿费单还传递了快乐, 稿费领了吗?
生4:没有。
师 (惊讶地) :咦, 怎么不去领呢?
生4:舍不得, 领了这张单子就被收去了, 我妈妈特地要我收集起来留作纪念。
师:哦, 原来是这样!通过邮政传递过来的稿费单, 替你记录着成长的足迹, 珍藏着这份发表的喜悦啊!
案例中, 教师适时地捕捉到了生4这一典型素材, 恰当地追问她收到稿费单的心情, 并询问“有没有去领稿费”, 当学生回答“没有”的时候, 教师顺水推舟,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去领”。此时, 学生真诚地袒露了内心的想法, 教师适时地追问, 将这一偶然的素材资源做实、做强。这一环节, 教师不仅将课堂对话升华, 更赋予了邮政人文性的内涵, 达到了学生知识习得与情感和谐共生的境界。
二、改换形式, 善扣学校特色
品德课的教材很多都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更是熟悉且密不可分。因而有些品德课上, 我们可以将学校的一些特色作为素材, 恰当地改变形式引入课堂, 会使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新奇。
如, 我校于2004年成立了浙北第一家“少年邮局”。几年来, 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特色。笔者在执教《漫话邮政》一课时就大胆地将“当湖少年邮局”局长请进了课堂。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漫话邮政》
师:为了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邮政服务, 连我们的学校也办起了邮局呢!瞧,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当湖少年邮局。 (出示邮局图片) 这家当湖少年邮局, 可是咱们浙北第一家哦, 想进一步了解它吗?今天啊, 老师特地为你们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 (请出少年邮局局长, 并作介绍)
师:那我们欢迎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少年邮局吧!
局长 (边介绍边点击ppt, 介绍完毕后) :我们当湖少年邮局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现在的业务真是越来越繁忙了, 听辅导老师说我们下学期就要招收新成员了。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
生 (齐声回答) :想!
局长:那我可要出几道题目来考考同学们, 看看你们有没有掌握一些邮政方面的知识。敢接受挑战吗?
(局长出题, 分别是关于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认识邮戳和明信片的写法。每出一题, 学生应答踊跃。答对者赠送一张学校的明信片。)
局长:看来难不倒咱们班的同学啊, 如果愿意参加, 还得有一颗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心哦!我们少年邮局热忱地欢迎大家加入!
这一环节, 小局长的出场以及以“少年邮局”招聘新成员名义所进行的“闯三关”活动, 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同时, 在活动中, 我们十分巧妙地将邮政的一些基本知识融入其中, 如邮政编码、邮戳、明信片的格式等, 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 既宣扬了学校特色, 又普及了邮政知识, 更促成了融洽的课堂对话。同样的素材, 以更贴近学生天性的方式呈现, 精彩就在改变的一瞬间。
三、立足生活, 轻触本土气息
品德学科的教参较之教材虽扩充了许多内容, 但教师在实际运用的时候, 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些素材是多么的微薄, 有的甚至根本用不上。尤其是像一些具有本土气息的内容, 迫切需要教师从生活中去挖掘一些典型的素材, 将之用于课堂, 使学生可亲、可触、可感。
如我市品德名师展示课上, 某名师就在课堂上精妙地以一首本地民谣《月份歌》作为主线, 让学生念念、看看、说说, 从而使课堂趣味浓浓。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师:我们平湖的民风、民俗, 也特别有意思。瞧, 老师就收集了一首平湖民谣《月份歌》。 (文字出示:正月正, 挨家场老 (上) 调龙灯/二月二, 瓜菜落苏 (茄子) 全落地/三月三, 荠菜开花结牡丹/四月四, 河蟆变癞死 (蛤蟆) /五月五, 买条黄鱼过端午/六月六, 买把蒲扇噼哩啪/七月七, 买个西瓜切一切/八月八, 买个月饼掰一掰)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一生用普通话读, 听起来有些别扭。于是, 老师建议学生用平湖方言来读一读, 学生饶有兴致。
师:是不是挺有趣?那你们课外搜集到的平湖民风、民俗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教师在交流的过程, 一直结合这首民谣, 以“吃”作为切入口, 从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吃“五黄”, 到平湖的特产——糟蛋;再从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引到平湖人中秋节爱吃“眉毛饺”的小故事……学生情绪始终兴奋。
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民谣, 巧妙地带出了本地的许多民风、民俗。一个好素材, 能使课堂的各个环节相互勾连, 让学生的思绪时常被牵引着, 课堂对话轻松、自如、风趣。民谣的背后是浓郁的乡土文化, 民风的背后是美好的生活憧憬, 民俗的背后是厚重的民族情怀。
四、嗅觉敏锐, 巧抓时事热点
我们身处的社会瞬息万变, 每一刻都有新闻在上演。作为品德课教师, 要随时随地关注这些时事热点, 以特有的敏锐择取与品德课题相关的素材, 运用到相应的课堂中。真实的新闻事件、时事热点必然能吸引学生眼球, 激起参与的热情, 点燃学生表达的欲望。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大地震。两年前, 汶川的伤痕尚未结痂, 玉树的强震又如尖锐的长矛, 刺痛我们的心。我校一教师在执教《让我们同行》一课时, 就抓住了这一素材, 展开了课堂对话。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让我们同行》
师 (p p t出示多幅图片, 配乐) :玉树地震再次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碎了许多人的心。家园没有了, 亲人远去了, 生命危在旦夕!然而, 患难之中见真情, 大灾无情人有情, 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人们正在排着长队献血。
生2:解放军叔叔们正在废墟中救人。
生3:我看到医生和护士正在抢救病人、照料伤员。
生4:我看到人们都慷慨解囊, 不管是老人小孩, 还是青年人, 不管是企业老板, 还是乞丐, 都在献出自己的爱心。
生5:许多志愿者都在帮忙搬运救灾物资。
生6:我看到孩子们点亮蜡烛, 围成一个“心”形, 在为灾区祈祷。
……
师: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感受到了灾难的可怕和无情, 却更多地收获了一起携手同行的温暖。此时此刻, 你想说什么?
生1:我想说, 在废墟中苦苦寻求生命奇迹的解放军叔叔, 为了挽救生命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为了帮助受困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志愿者们, 你们辛苦了!
师:是的, 抗震救灾, 全中国人民行动起来了!
生2:我想说, 灾难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只要我们同心协力, 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师:拉起手来, 这个坎儿我们一起过!
生3:我想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只要我们互帮互助, 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师 (音乐声中深情地) :孩子们, 你们发自肺腑的话语令我感动。因为有爱, 我们不再害怕灾难;因为有爱, 我们一直被温暖包围。我们坚信, 玉树不会倒, 青海定常青, 让我们一路同行!
这一荡气回肠的对话, 无不让人动容。教师选取的地震素材一一展现时, 学生的情感被画面所震撼, 内心被音乐所激荡, 彼此被话语所感动。此时此刻, 师生由爱相生的话语, 课堂因心相生的情感, 不正是我们品德课期望达到的境界吗?
五、注重积累, 深掘个性资源
目前, 学校中大部分的品德教师是兼职。就如笔者, 便是任教一个班语文兼品德学科。鉴于这样的情况,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善于积累素材, 并挖掘班内学生中的典型事例, 充分发挥个性资源, 用于品德课教学。
如笔者在批阅学生周记时, 发现一位同学详细描述了他去参加围棋升段赛的心情与经历, 其中有这样一段:国庆节, 我去湖州参加围棋升段赛。去的路上, 我摩拳擦掌, 信心十足。比赛刚开始, 我有些轻敌, 走得很快, 没考虑周全, 被对手杀了个片甲不留。后来, 我认真了些, 连赢了两盘。第一天的战绩是两胜两负。第二天, 我奋起直追, 但最终还是因为小分不够, 没有升段成功。我很伤心, 要知道去年的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 同样的升段赛, 我也输了。我不明白, 我每天都很努力地练习下棋, 可为什么就是升不了段呢?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老是失败。马上就要去嘉兴参加升段赛了, 可是我一点儿也不想去, 干脆放弃算了, 我真怕自己再次失败啊!
那时恰逢笔者备战嘉兴市品德优质课比赛——《失败怕什么》, 正苦于没有来自学生中的实例, 而周记的作者就是遭遇了围棋升段赛的失利, 再没有比这更活生生的素材了!于是, 笔者便将这段文字素材运用在了课堂上。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失败怕什么》
学生在交流了名人、身边的人面对失败时的态度, 正确认识了失败之后, 教师话锋一转, 引出了这个事例。 (学生听录音)
师:你理解他的心情吗?他的心情怎样?
生1:很伤心, 很难过。
师:为什么?
生1:他没有升段成功。
师:是的, 一次次的失败, 让他太伤心了。
生2:我觉得他失去了信心, 害怕再失败。
师:他觉得自己很失败, 谁来给他鼓鼓劲?
生3:你不要伤心, 勇敢地面对失败, 就能成功。
生4:你不能放弃, 一定要去尝试, 才可能会成功。
师:对啊, 放弃的结果一定是失败, 不放弃, 才有成功的可能。
生5: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平时加强练习。
师:你不光鼓励了他, 还给他出主意了, 真棒!谁也来帮他出出主意?
生6:你平时可以多找些对手来练习, 请老师辅导辅导。
生7: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沉着冷静, 不能轻敌。
师:上次就输在轻敌上。
生8:比赛时要仔细思考每一步, 考虑全面一些, 别走得太快了。
师:谢谢大家, 出了那么多的好点子帮助他, 相信在你们的劝说下, 他一定也能明白“失败怕什么”, 也一定能勇敢地面对失败, 总结教训, 走向成功。
案例中, 教师充分利用周记素材, 让学生体会同伴的心情, 并给他鼓劲, 出谋划策, 帮助他寻找失败原因, 直面失败, 走出失败。学生的回答发自内心, 课堂对话自然无痕。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劝说同伴的同时, 其实也就是在劝说自己面对失败时应有的心态, 达到了认知升华。
选好素材,用好素材 篇11
关键词:素材;高中思想政治课;点睛之笔
一、选择的素材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选择素材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课或一个知识点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例如,在讲授高二《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一课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导入:“有一次,漢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好树,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武帝让人记下这棵树。过了几年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东方朔答辩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牛,大的时候叫牛,小的时候叫犊;人,刚生下不久叫儿,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结合故事问学生这给我们什么样的体会?素材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学生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我们还可以以近年来发生的时事作为素材,这对于经常埋首在书海题库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新鲜的。当然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总之,素材的选择一定要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将之流于形式,为了举例而举例,那样学生的兴趣会保持不了太久。
二、用好素材,合理组织,及时引导
有了好的素质,如果不能善加利用,不能朝着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等新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只开花而不结果的行为。瑞士教育家亚美路说过:“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讲授高二《唯物辩证的联系观》一课时,我是以一个故事为导入的:“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政权不久。有一回,江南一个叫万二的人和一个商人同行去京城办事,回来后听说朱元璋最近写了首诗:‘百官未起我先起,百官已睡我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披被。’万二听到这首诗后大吃一惊。他感叹道:‘灾祸要来了,征兆已经露出来了!’于是,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家产托付给了可靠的人,买了一条大船,载着妻儿老小泛游湖湘而去。时间过了一年,灾祸果然发生了,朱元璋下令将江南大族的家产全部没收入官,很多富豪被流放充军,但万二却因为早就预见了灾祸而得以善终。”素材有了,也很能吸引学生,但如何将他们引导到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话题上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思维状况,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万二为什么能预见到灾祸?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素材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变“苦”为“乐”,增强知识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想学、乐学、勤学。当然,点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教师应善于在到达认识彼岸的路上筑上阶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动学生思维。
选好素材,用好素材,是做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点睛之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中学政治组)
教育素材 篇12
一、要以阅读文本为起点
不断地引领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发现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从而使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以九年级下册梁启超老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为例。
(一) 教师挖掘课内名句积累, 仿写中点化名句仿写技巧
1.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 劳作便是功德, 不劳作便是罪恶。
3.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发生。
以“学业”为话题进行仿写, 仿写写作技巧指点:
A、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 具有概括性;
B、最好有深刻内涵, 体现鲜明性;
C、运用修辞是名句仿写的拐杖, 达到深刻性;
仿写成果展示:
A、学业是学生的不二法门;
B、学习便是功德, 不学习便是罪恶;
C、用自己并不出色的才智学每门功课学到“圆满”, 你便是“黑中” (校名) 第一等人;
D、学生学了便是功德, 不学便是罪恶。
(二) 挖掘名段巧背诵, 背诵中点化议论段落的写作技巧
1. 课内名段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一件职业, 总有许多层次、曲折, 倘能深入其中, 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 最为亲切有味;第二,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 离不了奋斗, 一步一步地前去奋斗, 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增加;第三, 职业性质, 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拼进, 好像赛球一般, 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 专心做一职业时, 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 省却无限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生活才有价值。
2. 仿写话题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 仿写段落写作技巧指导:议论段落阐释围绕观点进行;讲道理, 逻辑性要强。
3. 仿写成果展示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学业, 总有许多奥妙、规律、方法可寻, 只要能潜心搜索, 看它显现, 为我所用, 最为得意有味;第二, 因为凡学也要优异, 离不了刻苦, 在别人闲聊喝咖啡的时间里用功苦读, 将感受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第三, 学业性质, 常常是要和同学相竞争的, 如像踢球一样因踢赢而得到快乐;第四, 专心于学业, 把许多小差、杂念杜绝了, 省却无限烦恼。
以阅读文本为基点, 抓住阅读文本中关键句子或经典段落, 让学生仿写, 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 丰富学生素材的同时, 也学会了巧剪素材做“嫁衣”的技巧。
二、以阅读文本为导点
让学生依据现实文本, 进行拓展, 进而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 巧补贴, 为自己的“嫁衣”再续原料。
还是以九年级下册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为例, 在课内仿写的基础上, 学生基本掌握了论点及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我们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依托课后练习题的第三题:“用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能说出几位你心目中的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 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在指导此题时可进行写作段落创作性的延伸, 我们可以巧妙地引领学生两种议论段落的写作。
1.单一事例证明观点:李素丽, 公交车的微笑天使, 笑迎八方客中, 她把售票员的工作做到极致, 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2.多个事例形成排比, 证明观点:王百姓, 10年时间排除1.5万多枚炸弹, 专门与危险打交道, 他和我们一样, 有家有妻有娃, 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 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 一肩担起;孔祥瑞, “蓝领专家”带来的效益:150项革新, 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 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50年的潜心研究, 让中国人用占全球8%的土地, 供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们堪称天地间第一等人, 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
【教育素材】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教育类素材07-04
传统教育素材写作指导08-14
故事素材:五个教育小故事07-14
写作教育心得:作文素材从哪儿来?06-10
考研英语作文素材 学校教育12-18
永新县主题教育特色工作素材10-08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漂亮精美素材12-05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教育主题感悟素材05-14
没有素材的素材作文10-27
【素材精选】【高考作文素材】【重点】05-30